時間:2022-04-25 05:22: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三年級數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小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如何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前提下解決三年級數學成績下降的教育問題,一直是一線教師特別關注的問題之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把以學生心理特點改革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為研究課題,使學生學習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
現從三個方面簡論如下:
一、克服學生的不穩定情緒,培養、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三年級學生的年齡階段一般是9周歲,這時,學生開始進入發育期,個性開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潑好動、易受影響,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學告訴我們,注意力是一種基本能力,它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必要前提,是獲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就應該培養少年兒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質。良好的注意力素質有助于教學的學習;反過來,數學的學習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就是在相輔相成的過程中既學習了數學知識,又培養了這一基本能力。
1.自然引入,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發揮其無意注意是培養學生注意力的第一步。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凡是學生完全不熟悉的東西,或完全熟悉的東西都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結合學生熟悉的知識經驗引出他們不熟悉的知識,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時,借助于學生已掌握的乘法數是2位數的乘法知識,我引導并幫助學生逐步解決課本的準備題讓學生在無意中接受了新知識。
在講解準備時,教師有意讓學生初步認識用乘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乘得數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這是關鍵。學生的知識經驗一方面來自原有的知識,另一方面來自生活經驗。由于我堅持按照教材的實際,在教學中區別情況加以運用這些知識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循序漸進地獲得了新知識。
2.合理安排,張弛相間。
由于兒童的注意力持續性還較差,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三個環節組織課堂教學,自然地引入已使學生興奮的情緒得以穩定,注意力有了方向。在此基礎上,講授新課成了中心環節,教師應抓緊時機在上半節課學生注意力較集中的時間內,講清重點,突破難點。最后一個環節是鞏固階段,讓學生對新知有一個完整、準確的把握,師生可以一種較為輕松的理解和運用。正是因為張弛并用,學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地學習知識,充分地利用了課堂。
二、由直觀教學入手,促使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小學1、2年級的學生主要借助直觀形象理解知識,并通過反復練習記憶知識。對待三年級學生不能依然停滯于這樣的水平。但是,由于三年級的學生思維正處于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這一特點又決定我們的教學不能操之過急。為此,我采取由直觀教學入手,并且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方法。比如,在講乘除法的一些簡便算法時,教師板書例題:
乘法 除法
按運算順序計算 簡便算法 按運算順序計算 簡便算法
26×4×5 26×(4×5) 360÷8÷5 360÷(8×5)
=104×5 =26×20 =45÷5 =360÷40
=520 =520 =9 =9
通過這種方法計算結果的比較,得出乘法時,三個數相乘,結果不變;和除法時一個數連續用兩個數除,每次都能除盡的時候,可以先把兩個除數相乘,用它們的積去除這個數,結果不變的結論。由直觀演示到抽象概括,學生掌握了知識,并強化了思維能力的訓練。
三、 突出新舊知識間的聯系,促進知識的正遷移發展,防止負遷移的干擾
1.溫故知新。
三年級是整數學習的最后一年,多位數運算占全年教材的近一半,出色地完成這部分教材的任務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對全年的教學任務的完成都起著重要作用。學生多位數運算能力學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依賴于一、二年級各種運算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但是我們不可能抽出整段時間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而只能把一、二年級學過的進退位加減法,一位數乘2位數,試商等內容編成口算、聽算訓練題目,有計劃地安排到各節課,作為課前練習,使舊知識對學習起著正遷移作用。
2.運用比較。
當新舊知識技能十分相似,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往往會受舊經驗的干擾。這是負遷移作用,是學生學習上的難點。這時我便運用比較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消除舊知識向遷移作用。
3.改錯練習。
在教學中我不僅注意到從正確的方面教給學生知識,而且注意到從反的方面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
其中一是針對學生法則中“被除數和除數劃去相同個數的0的商相同這一關鍵詞不理解而提出來的。”二是針對學生對余數的位置不理解而提出來的。三是針對“補0”有模糊認識提出來的。這樣,既從正面講清算理,又從反面加深理解,互相配合,使知識掌握更牢固。
三年級是連接小學低年級和高年級的橋梁和紐帶,學生能否很好地完成這個過渡關鍵在于教師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學規律,善于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提高三年級教育教學質量不再會是難題。
現代教育一直追求高效合理的教學方法及模式,不斷實現對現代學生的有效教育。小學作為現代學生參與和接觸學習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在現代實踐教學過程中,如何真正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和進步,是小學教學必須積極貫徹和不斷實行的。本文針對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狀況,結合學生自身學習情況,對于學生學習晉升和教學方法創新改進參與有效探討和分析,進一步落實現代教育教學的真正教學目的,促進學生自身成長和進步。
小學是學生真正開始獲取知識的第一步,對于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小學三年級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屬于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過渡時期,對于學生學習和自身成長有積極的幫助。數學學科在小學學習過程中屬于基礎學科,需要教師認真參與教學和積極貫徹落實,真正實現現代教學的目的。
一、三年級數學教學呈現的特征
相較于一、二年級的學習內容知識點涉及多、難度大,三年級作為現代小學教學過程的過渡階段,對于相關的學習知識點會有一定的跨越,三年級數學主要涉及計算,認識重量、度量、簡單的計時技巧,圖形的簡單的認知和計算等等,涉及范圍廣,難度相對來說就會加大,學習的內容相對來說也就需要真正落實。
例如,三年級數學教學內容在二年級的學習基礎上進行上升和進步,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在教授除法時,需要讓學生明白除法的應用法則,學會除法逆運算,這就需要學生自身不斷進步,真正學會數學內容的學習。
二、結合學生學習狀況,合理有效地布置教學內容
小學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是相對困難的。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較強的綜合課程,在學習和真正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嚴謹的學習態度和積極的激情參與學習,因此,在課堂教授小學數學時,需要不斷結合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和產生的實際狀況,真正有效地參與小學數學教學,讓學生有效率、有質量地參與學習和汲取知識。
綜上所述,現代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對于現代社會內部的實踐教學也需不斷完善和更新。小學數學作為增加學習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學科之一,需要教師兢兢業業真正有效地應用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取知識,在教育課堂中受益。相信以后在現代教育教學的不斷完善和更新下,現代學生將更加積極地呈現高素養的文化要求,真正成長和在學習過程中進步。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改革發展,創新型的思維已經滲入到各行各業中,而且,只有融入創新型的思維方法才能保障自身的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當然,教學方法也不例外,創新型的社會需要創新型的人才,要培養創新型的人才就必須將創新思路融入教學方法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更需要具有創新思路的教學方法來引導他們,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生涯中不斷發展自己的創新思維。就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進行研究,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教師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方法;創新思路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有責任在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學方法中運用創新思路來培養學生,這不但能夠激勵學生的創新思維,而且能提高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從而讓學生帶著創造性的思維去學習數學。另外,創新型思路的研究可以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探索、合作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
一、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
對于小學三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思維還沒有完全成型,所以,我們需要更加用心的培養他們。首先,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讓他們主動去理解數學知識。
如,在教學第四單元除法運算第二節《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時,我要求我班學生(正好44人)按照體育課時的隊列自行排成4排,然后提問學生,平均每隊有多少人。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計算的需求,主動去探究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運算出每隊應站的人數,再揭示這就是課堂中所要學習的除法運算,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就能從中領悟到除法運算。
二、巧妙設計課堂問題,鼓勵學生主動思考解決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涉世未深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對萬事萬物都存在好奇心,而且小學生更希望在課堂上得到教師的表揚,所以,我們要巧妙地設計課堂上的問題,然后鼓勵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動手研究,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的質量。
如,在講到求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時,教師可以先從回憶長方形和正方形圖形的特征說起,引導學生依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來計算它的周長,由于長方形的特征是對邊相等,所以,很多學生會選擇先求兩條長的和,再求兩條寬的和,最后相加。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適時提問:“有沒有更簡潔的算法呢?”學生就會思考到因為對邊相等,所以,計算的時候可以先看半個圖形,也就是我們方法中的先求一組鄰邊的和,再乘2。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比較不同的計算方法,進行方法的優化。而求正方形的周長,由于已經回憶了正方形的特征,所以,學生很自然地就能想到用邊長乘4,教師只需要適時地讓學生總結方法。同時在讓學生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計算方法的時候,教師還可以說一些鼓勵的話,如,“我們大家來比較誰的方法最好、最快”“最先得出結論的孩子會有獎勵”之類的話,由于三年級的學生剛剛從二年級進入三年級,還處在一個適應期,因此,用好低年級課堂上的這些教學語言,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主動地用自己的思維去思考問題,這也會提高學生探索、創新的能力,讓他們更好、更牢固地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三、將數學知識引入到學生的生活中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中的,所以,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學更應該將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引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在生活中有一雙發現數學的眼睛,同樣也能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如,在教學《認識千克》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兩個完全一樣的塑料袋中裝入等體積的物品,然后讓學生猜一猜哪一個袋子更重,學生就會有掂一掂、稱一稱的需求。其實這就是學生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些比較物品重量的需求,我們通過它,將學生引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在學習了新知識后,又設計讓學生稱一稱書包,稱一稱水果蔬菜,數一數1千克水果蔬菜各有多少個,這樣就讓學生將所學的新知識運用到了實際生活中,對千克有了更深的了解,而教師也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四、改變枯燥的課后題海練習
創新型的數學教學,要求教師不能再一味地為了鞏固學生的知識點,設計一系列的題海戰術,從而達到牢記的目的,而是要讓學生在開放式的實踐活動中,得到練習。
如,在學習《認識克》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留一些實踐性的作業。比如,到超市或者商店進行調查,再完成填空:
寫出兩種凈含量是100克的物品:( )( );
寫出兩種凈含量是200克的物品:( )( );
寫出兩種凈含量是500克的物品:( )( );
寫出兩種凈含量是1000克的物品:( )( );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實踐活動,卻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克的認識,勝過做十道數學題目。
總之,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數學教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一定要用創新思路來設計教學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給小學生的學習生涯一個好的開始,讓他們用創新思維來面對日后的學習,從而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為祖國的發展作貢獻。
摘要:小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如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提高學生整體素質一直是教育界,特別是一線教師特別關注的問題之一。有效教學是教師在達成教學目標和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學行為。無論課改到哪里,有效的數學教學是我們教師永恒的追求。
關鍵詞:三年級數學 教學探討 創新培養 “新、活、近”
一、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1.1創設情景,培養創新意識
創設情景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和積極探求,必須營造一種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思維自由奔放。只有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下,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得到充分培養。例如:教學“圖畫應用題”時,我通過問題創設寬松的情景:“同學們喜歡小鳥嗎?”(喜歡)請看:“教室里有沒有小鳥呢?”(學生有點失望地說:沒有)我把握時機地說:“教室里沒有小鳥,沒關系,老師把小鳥畫下來,讓同學們欣賞欣賞。”這時學生的興趣立刻來了,都焦急地等待著“小鳥”的出現,緊接著我把畫有“在樹上有6只小鳥”的圖和“又飛來3只小鳥”的圖貼在黑板上,讓學生欣賞。在他們心情愉悅之際,我因勢利導地引導他們觀察圖畫,并用三句話表示這幅圖畫的意思。由于老師注意創設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學生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1.2 充分利用學具,調動創新意識
“低年級學生主要通過對實物和具體模型的感知和操作,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能力。”為了使低年級學生較好地理解數學概念,掌握計算方法,很好地進行練習,不斷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具,并且在教學時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性格特點,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感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指導他們通過觀察和操作掌握數學知識。
1.3 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創新思維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教,學生學。學生只不過是一個接受知識的“容器”,沒有什么創新可言。因此,其知識更新的“內化”程度很低。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教學中如果養成合作的習慣,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補充,而且增強了交流及整體競爭意識,也利于激發學生自我創新精神的形成,發揮自己的創新才能。
1.4 創設探索性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的發展為主線,以學生探索性的學為主體,以教師創造性的教為主導。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一個探索性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各個側面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新、活、近”是數學課堂的精髓
2.1 求新,提供新鮮的東西引起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學生的心理活動就會處于激活狀態,富有滿足感和愉悅感,從而積極性高漲,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我要學”的意識增強。這時,學生的被動學習將會轉變為主動求知,厭學情緒將會轉變為樂學欲望。因此,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創設新型的教學情境,正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育思想在教學學科中的具體體現。我們要積極探索,大力倡導。在練習中也要體現一個“新”字。
2.2 求活,挖掘習題本身的內在力量保持興趣
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靈活思維能力。靈活的思維能力表現在能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對題目進行分析推理,從而獲得不同的結果。這種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開放式的課堂結構,需要教師設計出靈活性較大的練習題。為了讓學生在解題時保持興趣,可給學生提供一些能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設計練習不管是練習內容的選取還是練習形式的呈現都應盡可能讓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3 求近,揭示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興趣
“生活味濃”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練習題的一個重要特點。我們應把生活實踐當做學生認識發展的活水,把數學習題與生活實踐緊密“鏈接”起來,讓學生在這些來自于實際的鮮活的數學事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是有用的,是快樂的。如學生熟悉的校園、公園、衣服、電話機都可以成為習題的情境;學生喜聞樂見的“手心、手背”“石頭、剪子、布”等游戲也可以成為習題的內容。這樣的設計,既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有了更好的依托,又讓學生在自主選擇中增強了練習的樂趣,更多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三、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性
教學有效性追求的應該是所有學生共同、全面的發展,而不是只有個別尖子生的出類拔萃。學生是有著巨大發展潛能和個別差異的個體,他們都有取得發展、贏得尊重的權利。在這個學年有這么一個學生,他的接受能力比較差,思考同一個問題需要比別人多幾倍的時間。但是,本人發現他很有上進心,只要老師交給的任務,他一定會努力去完成。每次測驗,他基本是不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但是本人都不催他,多給一點時間他去完成。每天我都會抽時間輔導他把當天作業比較難的題目先做完,還發動同學共同去幫助他。到了期末考試,他的成績從期初的二十多分提到了八十多分。所以教師必須在人格和交往上尊重每一個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關愛每一個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那么,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學生就都能得到健康發展并獲得成功。
四、多讓學生主動參與操作活動,促進學生深入理解
對學生來講,真正的知識開始于客體的操作活動之中。因此,實際操作既是學生認識概念、理解法則的一條重要途徑,又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認識活動的一種重要的方法與手段。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教師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紙片和剪刀,要求學生去操作。抓住如何利用已學過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來幫助我們解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這一思路組織教學,并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把平行四邊形剪拼成一個長方形。通過實際操作,學生自己得出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這一操作不僅僅是使學生獲得知識的結果,學到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而且是經歷了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使學生看到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由已有知識探索出來的思維程序和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摘要: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主要借助直觀形象理解知識,并通過反復練習記憶知識。對待三年級學生不能依然停滯于這樣的水平。但是,由于三年級的學生思維正處于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這一特點又決定我們的教學不能操之過急。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數學;培養提高注意力;思維轉變;提高興趣;讓數學生活化
小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如何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前提下解決三年級數學成績下降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教育界,特別是一線教師特別關注的問題之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把以學生心理特點改革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為研究課題,使學生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F從幾個方面簡論如下:
一、在有效的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注意力,改變思維方式。
1、克服學生的不穩定情緒,培養、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三年級學生的年齡階段一般是9周歲,這時,學生開始進入發育期,個性開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潑好動、易受影響,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學告訴我們,注意力是一種基本能力,它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必要前提,是獲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就應該培養少年兒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質。良好的注意力素質有助于教學的學習;反過來,數學的學習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就是在相輔相成的過程中既學習了數學知識,又培養了這一基本能力。
2、自然引出,水到渠成。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發揮其無意注意是培養學生注意力的第一步。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凡是學生完全不熟悉的東西,或完全熟悉的東西都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結合學生熟悉的知識經驗引出他們不熟悉的知識,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諧音他們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乘數是3位數的乘法時,借助于學生已掌握的乘法數是2位數的乘法知識,我引導并幫助學生逐步解決課本的準備題讓學生在無意中接受了新知識。在講解準備時,教師有意讓學生初步認識用乘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乘得數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這是關鍵。學生的知識經驗一方面來自原有的知識,另一方面來自生活經驗。由于我堅持按照教材的實際,在教學中區別情況加以運用這些知識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循序漸進地獲得了新知識。
3、合理組織,張弛相間。由于兒童的注意力持續性還較差,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3個環節組織課堂教學,自然的引入已使學生興奮的情緒得以穩定,注意力有了方向。在此基礎上,講授新課成了中心環節,教師應抓緊時機在上半節課學生注意力較集中的時間內,講清重點,突破難點。最后一個環節是鞏固階段,讓學生對新知有一個完整、準確的把握,師生可以在一種較為輕松的理解和運用。正是因為張弛并用,學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的學習知識,充分地利用了課堂。
二、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聯系實際,引發學生的興趣。
眾所周之,小學生的思維受成長所限,認識感知實際知識需要一個過程,培養其興趣,尤其重要,特別是抽象的數學問題,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點,結合實際,引發興趣,為他們搭建認知橋梁的方法就顯得較為重要了。
2、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學習環境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無可非議的。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首先,應從教師的自身做起,教師要主動參與其中;其次,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正確引導他們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領悟到自己不僅是學習的主人,更是終身學習的主人;最后,可以通過自辦班級學習報、定期辦好黑板報、組織學生寫好數學日記、開展好數學興趣小組的活動、實施“超市式”數學作業、定期開展優秀作業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數學競賽、做好培優補差工作等形式,為學生創建一個平等、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創設操作性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創造精神。
4、創設游戲性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年齡特點,設置游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于游戲活動之中,通過游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在游戲中得到知識,發展能力,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訓練時,組織60秒搶答游戲。教師準備若干組數學口答題,把全班學生分為幾組,每組選3名學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師提出問題,讓每組參賽的學生搶答,以積分多為優勝,或每答對一題獎勵一面小紅旗,多得為優勝。學生在游戲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獲取成功喜悅,讓學生體驗學習興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會給學生在學數學時心理求知的厚動力,在數學教學中,要給每個學生創造出更多的表現的機會,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階段型的開放學生的梯級思維。由淺顯的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對習題作出正確的解答。學生經過對問題的獨到見解或創造性的思維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績,并為獲取的成功漸進式地感到高興和驕傲,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最終讓學生明白只要開啟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當失敗時,會加倍努力,直到成功為止。因此,教師在設計提問、板書、作業時要因人而異,分層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他們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三、設置情境,讓數學生活化。
1、數學情境與生活接軌。
教師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問題作為數學活動的切入點,能讓學生感到數學來自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習的好奇和興趣,從而進入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在日常教學中,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作教學實例,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數學知識。
2、科學內涵與生活接軌。
生活是數學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滿著數學問題。善于捕捉生活現象,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把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抽象成為數學問題,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使之產生學習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數學問題,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數學無處不在,生活處處有數學。
總而言之,引導學生捕捉生活現象,發現數學問題,將數學教學與生活接軌,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素材,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處處有美感,縮短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擴大了學生的認知視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既滿足了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的需要,又體會了數學的價值,培養了數學興趣,何樂而不為呢?為了使數學更接近生活,讓數學教學充滿生活氣息和時代色彩,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刻不容緩的教育使命。
三年級是連接小學低年級和高年級的橋梁和紐帶,學生能否很好地完成這個過渡關鍵在于教師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學規律,善于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提高三年級教育教學質量不會再是難題。
摘 要:教育均衡發展是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的一種平等教育,使學生在同一課堂教學中達到接受教育條件相對均衡、獲得教育效果相對均衡、享受教育的資源相對均衡,如何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教育均衡發展呢?本文從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培養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達到接受教育條件相對均衡;根據學生思維特點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達到獲得教育效果相對均衡;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培養學生知識的正遷移,使學生達到享受教育的資源相對均衡三個方面來論述教育均衡發展與三年級數學教學研究。
關鍵詞:教育均衡發展;三年級數學;教學研究
教育均衡發展是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的一種因材施教方法,使學生在接受教育條件相對均衡、在獲得教育效果相對均衡、在享受教育的資源相對均衡,其根本就是平等教育。而小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大部分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分散;思維形象;學習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礎。如何根據這些特點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實施教育均衡發展呢?一直是我們教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特別是我們作為教學第一線教師,把教育均衡發展的理論運用到我們的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去,提高我校的數學成績是我們課題研究的一個重要措施?,F從三個方面簡論如下:
一、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培養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達到接受教育條件相對均衡
三年級學生的年齡階段一般是九周歲,這時,學生開始進入發育期,個性開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潑好動、易受影響,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學告訴我們,注意力是一種基本能力,它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必要前提,是獲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就應該培養學生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質。良好的注意力素質有助于數學的學習;反過來,數學的學習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就是在相輔相成的過程中既學習了數學知識,又培養了這一基本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接受教育的條件上相對均衡。如何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呢?
(一)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入手培養學生無意注意力。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發揮其無意注意是培養學生注意力的第一步。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凡是學生完全不熟悉的東西,或完全熟悉的東西都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結合學生熟悉的知識經驗引出他們不熟悉的知識,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例如:在教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時,借助于學生已掌握的乘數是二位數的乘法,引導學生在無意中接受了新知識。具體步驟如下:原有知識準備題:
〖JZ〗〖XC1.TIF;%50%50〗
在講解準備時,有意讓學生初步認識用乘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乘得數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這是關鍵。學生的知識經驗一方面來自原有的知識,另一方面來自生活經驗。由于我們抓住了三年級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教學中區別情況加以運用這些知識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每個學生都循序漸進地獲得了新知識,每個學生都有了進步,促進了教育的均衡發展。
(二)有張有弛,培養學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持續性還較差,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可采用三個環節組織課堂教學,已有知識的引入已使學生興奮的情緒得以穩定,注意力有了方向。在此基礎上,講授新課成了中心環節,我們應抓緊時機在上半節課學生注意力較集中的時間內,講清重點,突破難點。最后一個環節是鞏固階段,讓學生對新知有一個完整、準確的把握,師生可以在一種較為輕松的理解和運用。正是因為張弛并用,學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了發展。
二、根據學生思維特點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達到獲得教育效果相對均衡
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主要借助直觀形象理解知識,并通過反復練習記憶知識。對三年級學生就不能依然停滯在這樣的水平。但是,由于三年級的學生思維正處于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這一特點又決定我們的教學不能操之過急。為此,我采取由直觀教學入手,并且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方法,使學生在同一的課堂教學中,獲得相對均衡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乘除法的一些簡便算法時,可采用如下的步驟:
乘法按運算順序計算 簡便算法 除法按運算順序計算 簡便算法
通過這種方法計算結果的比較,得出乘法時,三個數相乘,結果不變;和除法時一個數連續用兩個數除,每次都能除盡的時候,可以先把兩個除數相乘,用它們的積去除這個數,結果不變的結論。這樣由直觀演示到抽象概括,根據學生思維特點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達到獲得教育效果相對均衡。
三、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培養學生知識的正遷移,使學生達到享受教育的資源相對均衡
學生原有的知識可以促進新知識的掌握,這是知識的正遷移;也可以干擾新知識的學習,這是知識的負遷移。三年級學生在學習上都容易依賴舊知識,對新知識不易接受。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利用遷移規律,促進學生知識的正遷移發展,防止負遷移的干擾,做法是:
(一)溫故知新。
三年級是整數學習的最后一年,多位數運算占全年教材的近一半,出色地完成這部分教材的任務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對全年的教學任務的完成都起著重要作用。學生多位數運算能力學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依賴于一、二年級各種運算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但是我們不可能抽出整段時間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而只能把一、二年級學過的進退位加減法,一位數乘二位數,試商等內容編成口算、聽算訓練題目,有計劃的安排到各節課,作為課前練習。使舊知識對學習起著正遷移作用,促進學生相對均衡地享受教育的資源。
(二)運用比較。
當新舊知識技能十分相似,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往往會受舊經驗的干擾。這是負遷移作用,是學生學習上的難點。這時我便運用比較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消除舊知識向遷移作用。例如:教學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除法簡便計算時,對偶題目:
51600÷700=73……500
往往有一些學生算錯為:
51600÷700=73……5
在啟發學生用驗算的方法發現錯誤。進而說明余下的“5”是被除數的百位上,應該是“500”的道理。最后幫助學生與以前的有余數的除法做比較:被除數和除數消去相同個數的“0”之后,按以前學過的方法求商和余數,這是相同點;不同點在于,如果有余數,應該在余數后面也添上被消去的“0”的個數。當然,這只是指法則的記憶而言,在算理上是完全統一的,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就能記住了。這樣通過比較防止了學生依賴舊知識的負遷移作用,促進學生相對均衡地享受教育的資源。
(三)改錯練習。
在教學中我不僅注意到從正確的方面教給學生的知識,而且注意到從反的方面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
例如,講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除法簡便計算,除了用上面的比較法,在學生掌握了方法之后,我還注意到學生由于死背法則,往往對其中的關鍵詞語記憶模糊或者理解不深造成的可能錯誤,編了下列錯例,讓學生改錯:
第(1)題由學生依賴舊知識75÷25=3,忽視了被除數被消去兩個“0”,除數被消去一個“0”不相同而造成的錯誤;第(2)題由學生依賴舊知識1300÷3=400……100,忽視了除數是300不是3而造成的錯誤。通過改錯,讓學生認識單純依賴舊知識的負遷移作用,促進學生相對均衡地享受教育的資源。
總之,在三年級數學教學中實施教育均衡發展研究,必須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不同的思維方法,不同的學習方式基礎上去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才能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從而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摘 要】改革"與"創新"是當今教育界喊的最火的兩個詞,不少教師都在踐行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道路上使出了渾身解數。伴著時代的發展與教育環境的變化,傳統的教育理念確實已經難以符合當代教育背景下的實際需要。因此,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筆者深深感到在教學改革的道路上還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數學課程;創新教育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不僅是教師與學生共同交流經驗、交流情感、互相啟迪心智共同創造的過程,更是學生參與認識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互相作用中統一發展的過程。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作為學生課堂行為的引導者,教師教學水平的優劣也與教學質量的高低息息相關。筆者認為,創新教學思想,改革教學方法,不斷學習和充實自身的教育教學手段,是當代教師必須要做的重要工作。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開展創新教育的前提
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育中,教師應從數學創新意識的培養上入手,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真正把提高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落到實處,激發學生潛能。
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將是21世紀最具競爭力,最受歡迎的人才。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我們廣大數學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數學教育中,學生的創新意識主要是指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斷追求新知,獨立思考,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對某些定理、公式、例題的結論或其本身進行深人、延伸或推廣。創新意識具有求異性、探索性、開創性。這就要求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轉變,教學要創新,教學思維要創新,教師能力和教學水平要提高,要求教師基本功扎實,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具有駕御全局,隨機應變的能力;具有開展數學活動的能力,創設“問題情境”的能力。創新意識就是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具有發現新規律、新事物、新理論、新學說、新概念、新設計、新方法的強烈愿望和主動探索精神,是一切發明和創造的源泉。
通過數學課程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注重例題的選擇及變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設民主氛圍,激發主體意識是關鍵;允許“插嘴”,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空間,動手和動腦相結合,釋放學生時間,拓延學習空間等。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時下流行的新課程教學模式明確指出:新時期的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學生的主人翁地位。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意識,不要低估學生的思維,給學生一個思考的廣泛空間,學生會還給你一方享受教學的理想樂土。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通過不同途徑問問題,在問題解決過程中讓學生獲得喜悅、自信,從而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好的問題應充分體現必要性和實用性,能激發認知需求,好的問題能誘導積極探索,促進知識的深化;好的問題往往是新知識的生長點,內在聯系的交叉點,更是創新思維的啟動點;好的問題能促進學生展開積極的活動(包括操作性活動和思考性活動及實踐性活動),從而獲得主動的發現機會。
筆者認為,在培養學生自主性探究式學習習慣的時候,要注意發展學生的觀察力,強化好奇心,培養學生勇于質疑精神。如科學巨匠牛頓、愛因斯坦和大發明家愛迪生,不僅具有驚人的觀察力,而且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數學教師要善于引導和啟發學生從熟視無睹,習以為常的現象中發現新東西。這樣做不僅能發展學生的觀察力,強化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數學思想方法的掌握與輻射。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學生自信心的培養,要多看學生的成績和優點,多看學生思維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時予以鼓勵。對愛提“怪”問題的學生,不要動輒訓斥,輕易否定,而要善于發現他們思想的閃光點,要采取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要讓學生學會尋找事物產生的原因,探求事物發展的規律。這種品質在小學階段培養尤其重要。
三、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
21世紀是名副其實的信息時代,教育在與時俱進的風口浪尖也開始借助多媒體強大的圖形處理功能和動畫處理功能,出色地完成著每一堂數學課。小學三年級數學是一門集數形關系知識于一身的學科,而多媒體教學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靈活性,正好符合數學教學的要求。
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可以在數學課的開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對一堂數學課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課直白地提問、復習、引入新課過程平淡無奇。如果能夠運用多媒體的聲光、色形、圖象的翻滾、閃爍、定格及色彩變化、聲響效果,則必將能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閘門,使學生由被動到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輕松愉快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多媒體強大的交互性,使得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師能自由調整和控制學習進程。尤其是對于重難點的鞏固練習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娛樂性的分層測驗,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切實激發學生發自內心的學習興趣,達到課堂教學目的??梢钥吹降氖?,多媒體輔助教學進入數學課堂的實踐時間已經不短了,雖然對于傳統數學來說,確實是一次深刻的變革,尚處在探索、實驗和研究階段,但是,城市里不少有條件的學校已經廣泛開展了多媒體教學。作為教師,我們要借助這一現代化的工具真正豐富數學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果。
四、結論及建議
隨著教育環境的發展變化,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發生了較大變革,對我們一線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我們不斷總結成功經驗和科學方法,并及時推廣普及,才能做一個問心無愧的教育工作者,為培養出更多更好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服務。也可以說,只有在信息時代和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春風中探索出小學三年級數學創新教育教學模式的新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切實貫穿數學思想,充分展示數學美,才能真正讓數學課程吸引每一位學生。
【摘 要】小學三年級是小學的關鍵時期,三年級小學生不再是一個懵懂的幼兒,其心理和智力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因此,三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側重點已經從單一的識數、運算、練習轉變為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獨特的數學思維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此可見,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對發展三年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起著關鍵作用。本文將從以下四方面對如何開展三年級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進行論述。
【關鍵詞】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數學思維
一、注重課堂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年級小學生的性格是活潑好動的,他們的注意力集中于玩耍娛樂和其感興趣的方面,相對于數學本身枯燥乏味的特點,很難獲得學生的親睞。因此,數學教師的教學方式顯得尤為重要,不能再是單一的識數,運算和練習,應從數學教學本身和學生自身原因出發,不斷積累教學經驗,認真備課,并通過其他有效途徑逐步完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其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教學數學運算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游戲環節,讓10位小學生出來參加游戲,通過淘汰原則減少人數,游戲中,教師也要參與其中,不定時的把數學減法運算運用其中,通過游戲參與人數的剩余向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通過實際游戲積極作答,最后對學生加以表揚和獎勵,是學生愛上游戲,愛上數學。此外,對于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應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對于學習好的同學,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合理的引導學生思維,使其通過自己獨特的思維創造能力解決問題。對于基礎欠佳的學生,教師應當一步一步的分析講解,逐層次的揭秘,積極抓住學生的心理,讓學生感到希望就在眼前,親自體會成功的喜悅,對其加以適當的表揚,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最后,教師本身應當完善自身,授課時輕聲細語,給學生一種和藹的感覺,耐心、細心地講解,讓學生通過愛上老師而喜歡數學。
二、選擇合理教學題材,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數學就存在于我們身邊,在日常生活中起著越來越明顯的作用,是人們必備的知識。在當前我國教育素質、教育理念大環境中,數學教師應當擯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全面發揮數學本身的應用價值,使學生全面了解體會數學的形成過程,感受知識魅力,充分注意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闡明數學的實際作用,明確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意義,注重學生對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選擇貼切生活實際的教學題材,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習不再枯燥乏味,進而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了小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例如,在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列舉生活實例,老師本人到商場購買東西,其中,生活用品買了5件,每件xx元,買了3斤水果,單價是10元每公斤,最后還購買了學生的獎勵物品,然后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這次購物一共花了多少錢,還可以逆向的提問,一共花了這么多錢,其中某個商品多少錢等,另外,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自己去購物,去應用數學,不僅讓他們切身體驗到數學知識,而且鍛煉了他們的生活能力。此外,教育的本身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全方面發展學生能力,因此,教育應當以人為本,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合理的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啟發學生思維創造
在我國新的教育理念大環境下,學校教育不僅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怎樣去學習,如何獨立的去汲取新知識。教師講課是學生在學校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學生通過老師的講解,被動的接受知識,然后消化吸收后據為己用,但是,當學生脫離學校,融入社會這個大環境中時,面對日新月異,快速發展的實際情況,如何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進而不被社會淘汰成為當下我國教育面臨的一個新的考驗。因此,教給學生如何去自我學習成為重中之重,教是為了不教,不教就是不讓學生系統性的接受知識,讓他們主動去學習探索知識,培養其自主學習的潛在能力,一旦具備這種能力,學生就可以獨立的在陌生的生活環境中學習知識技能。同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在學校課堂的學習效率,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更有效的掌握老師教授的內容,從而為自己所用。例如,著名數學家高斯,在小學學習數學時,老師讓計算1到100相加,高斯并沒有按照已有算法計算,而是利用自己獨特的思維,快速簡單的得到了答案。因此,在三年級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師應給與學生更大的空間,引導學生去學習,積極肯定學生提出的不同想法,并幫助他們去解決,而不是限制學生的思想,否定學生的觀念,這樣的教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充分調度了學對學習數學的熱情。
四、提供優良學習氛圍,塑造良好學習習慣
學校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陣地,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學是在寬松娛樂的情形下,在教師平等對待,關懷鼓勵中,內心感受到溫暖和尊重,體驗到學習的進步,進而提高自信心,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對于三年級小學生來說,教師的感情關懷顯得極其重要,教師應當對每一位學生都要給予尊重和愛護,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都要照顧得當,積極鼓勵學生課堂發言,傾聽學生的意見想法,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因地制宜的展開教學工作,經常和學生談心積極引導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只要教師真正的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學生必然會給予回報。此外,教師應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認真聽講,認真對待教師布置的作業,養成今日是今日畢的良好習慣,為以后的人生發展奠定基礎。
小學三年級是小學生身心智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教育工作者應當把學生放在首位,打造一個溫暖、和諧、集學習和身心發展為一體的課堂氛圍,給予學生全方面的關懷照顧,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以后的人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摘要:改革"與"創新"是當今教育界喊的最火的兩個詞,不少教師都在踐行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道路上使出了渾身解數。伴著時代的發展與教育環境的變化,傳統的教育理念確實已經難以符合當代教育背景下的實際需要。因此,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筆者深深感到在教學改革的道路上還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數學課程 創新教育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不僅是教師與學生共同交流經驗、交流情感、互相啟迪心智共同創造的過程,更是學生參與認識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互相作用中統一發展的過程。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作為學生課堂行為的引導者,教師教學水平的優劣也與教學質量的高低息息相關。筆者認為,創新教學思想,改革教學方法,不斷學習和充實自身的教育教學手段,是當代教師必須要做的重要工作。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開展創新教育的前提
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育中,教師應從數學創新意識的培養上入手,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真正把提高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落到實處,激發學生潛能。
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將是21世紀最具競爭力,最受歡迎的人才。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我們廣大數學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數學教育中,學生的創新意識主要是指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斷追求新知,獨立思考,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對某些定理、公式、例題的結論或其本身進行深人、延伸或推廣。創新意識具有求異性、探索性、開創性。這就要求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轉變,教學要創新,教學思維要創新,教師能力和教學水平要提高,要求教師基本功扎實,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具有駕御全局,隨機應變的能力;具有開展數學活動的能力,創設“問題情境”的能力。創新意識就是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具有發現新規律、新事物、新理論、新學說、新概念、新設計、新方法的強烈愿望和主動探索精神,是一切發明和創造的源泉。
通過數學課程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注重例題的選擇及變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設民主氛圍,激發主體意識是關鍵;允許“插嘴”,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空間,動手和動腦相結合,釋放學生時間,拓延學習空間等。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時下流行的新課程教學模式明確指出:新時期的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學生的主人翁地位。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意識,不要低估學生的思維,給學生一個思考的廣泛空間,學生會還給你一方享受教學的理想樂土。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通過不同途徑問問題,在問題解決過程中讓學生獲得喜悅、自信,從而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好的問題應充分體現必要性和實用性,能激發認知需求,好的問題能誘導積極探索,促進知識的深化;好的問題往往是新知識的生長點,內在聯系的交叉點,更是創新思維的啟動點;好的問題能促進學生展開積極的活動(包括操作性活動和思考性活動及實踐性活動),從而獲得主動的發現機會。
筆者認為,在培養學生自主性探究式學習習慣的時候,要注意發展學生的觀察力,強化好奇心,培養學生勇于質疑精神。如科學巨匠牛頓、愛因斯坦和大發明家愛迪生,不僅具有驚人的觀察力,而且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數學教師要善于引導和啟發學生從熟視無睹,習以為常的現象中發現新東西。這樣做不僅能發展學生的觀察力,強化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數學思想方法的掌握與輻射。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學生自信心的培養,要多看學生的成績和優點,多看學生思維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時予以鼓勵。對愛提“怪”問題的學生,不要動輒訓斥,輕易否定,而要善于發現他們思想的閃光點,要采取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要讓學生學會尋找事物產生的原因,探求事物發展的規律。這種品質在小學階段培養尤其重要。
三、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
21世紀是名副其實的信息時代,教育在與時俱進的風口浪尖也開始借助多媒體強大的圖形處理功能和動畫處理功能,出色地完成著每一堂數學課。小學三年級數學是一門集數形關系知識于一身的學科,而多媒體教學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靈活性,正好符合數學教學的要求。
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可以在數學課的開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對一堂數學課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課直白地提問、復習、引入新課過程平淡無奇。如果能夠運用多媒體的聲光、色形、圖象的翻滾、閃爍、定格及色彩變化、聲響效果,則必將能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閘門,使學生由被動到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輕松愉快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多媒體強大的交互性,使得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師能自由調整和控制學習進程。尤其是對于重難點的鞏固練習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娛樂性的分層測驗,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切實激發學生發自內心的學習興趣,達到課堂教學目的??梢钥吹降氖牵嗝襟w輔助教學進入數學課堂的實踐時間已經不短了,雖然對于傳統數學來說,確實是一次深刻的變革,尚處在探索、實驗和研究階段,但是,城市里不少有條件的學校已經廣泛開展了多媒體教學。作為教師,我們要借助這一現代化的工具真正豐富數學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果。
四、結論及建議
隨著教育環境的發展變化,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發生了較大變革,對我們一線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我們不斷總結成功經驗和科學方法,并及時推廣普及,才能做一個問心無愧的教育工作者,為培養出更多更好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服務。也可以說,只有在信息時代和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春風中探索出小學三年級數學創新教育教學模式的新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切實貫穿數學思想,充分展示數學美,才能真正讓數學課程吸引每一位學生。
摘 要:隨著學生升入三年級,學生們一下子就感覺到學習內容增多了,知識難度增大了,學習漸漸感到有些吃力了,三年級的數學相比較一、二年級而言,識量和知識難度有了很大的跳躍和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愛好,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讓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學真正的實現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三年級;有效教學
小學三年級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怎樣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是我們所關注和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三年級是連接小學低年級和高年級的橋梁和紐帶,學生能否很好地完成這個過渡關鍵在于教師的把握。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指導好學生,引導學生在愛學、樂學中完成好這個過渡。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的良師,在數學學習中,學習興趣更凸顯出了其重要性。小學三年級的數學學習不在于學生做了多少練習,也不在于學生做的練習題的難度有多大,關鍵是要讓學生會學、樂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三年級的學生,更容易看到他們對某一種東西產生興趣的那種極大熱情,所以,教師要抓住這一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把興趣成為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習能力的導火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一些教學情境,積極引導學生愛學、樂學。其次,教師在設計學生的課后練習及課后作業時,我們要注意好作業量和難度,在作業中適當設計一些趣味性的東西,讓學生帶著樂趣去做作業,帶著自信去探索。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前提。學生學習的興趣越濃,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加大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
計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導致一些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連一些兩位數的加減都不能準確計算。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嚴格的要求學生,加大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俗話說“熟能生巧”,要讓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切實的培養,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精心設計學生的作業,加大學生的練習量。比如,在教學質量單位時,提前讓學生到超市了解日常用品的重量,看看有多重?然后掂一掂。讓學生準備:蘋果、土豆、食鹽、黃豆……課堂中分小組(3人),發記錄單(物品名稱、估的質量、稱的質量),體驗后學生很感興趣,比較抽象的知識通過“玩”融入血脈之中,從而有效的培養了生的計算能力。其次,每天的作業題中都應該設計計算練習,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必須有持續的練習,而且練習設計要有易錯計算題的對比練習,例如“24×5”學生常常當成“25×4”,這樣的易錯題就應該經常在作業題中出現。計算能力對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未來打好基礎。
三、引導學生積極反思
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反思總結的過程,俗話說“溫故知新”,我們在溫習舊知識是也能悟出新的知識。反思也是溫習知識的一種方式,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反思意識很弱。由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及數學認知結構水平、自身心理特征的限制,大多數的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和做題后也不會反思總結,即使在通過大量的練習后,一些解題技巧仍然停留在原先的基礎上,學生的水平也沒有得到切實的提高。反思性數學學習是相對于操作性數學學習而言的,操作性數學學習是學生憑借自己有限的經驗進行簡單重復的數學活動,而反思性數學學習是指向未來教育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數學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引導學生積極反思總結,讓學生在反思中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四、因材施教,全方面提高學生
小學三年級階段的教學,教師對有效性的追求應該是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不是只有個別尖子生的出類拔萃。學生是有著巨大發展潛能和個別差異的個體,他們都有取得發展、贏得尊重的權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性格特點出發,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進一步引導學生敢于提問,善于提問,做到因材施教,全方面的去提高學生。由于學生的天性中有“好學多問”的特點,學生在提出問題的時候表示著學生思維的萌芽,小學生提出數學問題,體現出他們對生活中的數學思考能力。但是,因為小學生對提問的技巧和方法掌握不夠熟練,常常在課堂上表現的有點膽怯為此,我們就先要培養學生敢于提問的膽量和勇氣,教給學生提問的技巧和方法,使學生可以自主、勇敢的提出問題,產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根據學生不愛動手動腦等特點,教學中我們還可以積極的引導學生小組交流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小學3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如何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前提下解決3年級數學成績下降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教育界,特別是一線教師特別關注的問題之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把以學生心理特點改革小學3年級數學教學為研究課題,使學生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現從3個方面簡論如下: 一、克服學生的不穩定情緒,培養、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3年級學生的年齡階段一般是9周歲,這時,學生開始進入發育期,個性開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潑好動、易受影響,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學告訴我們,注意力是一種基本能力,它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必要前提,是獲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就應該培養少年兒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質。良好的注意力素質有助于教學的學習;反過來,數學的學習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就是在相輔相成的過程中既學習了數學知識,又培養了這一基本能力。
一、 自然引出,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發揮其無意注意是培養學生注意力的第一步。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凡是學生完全不熟悉的東西,或完全熟悉的東西都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結合學生熟悉的知識經驗引出他們不熟悉的知識,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諧音他們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乘數是3位數的乘法時,借助于學生已掌握的乘法數是2位數的乘法知識,我引導并幫助學生逐步解決課本的準備題讓學生在無意中接受了新知識。 在講解準備時,教師有意讓學生初步認識用乘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乘得數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這是關鍵。學生的知識經驗一方面來自原有的知識,另一方面來自生活經驗。由于我堅持按照教材的實際,在教學中區別情況加以運用這些知識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循序漸進地獲得了新知識。 2、合理組織,張弛相間。 由于兒童的注意力持續性還較差,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3個環節組織課堂教學,自然的引入已使學生興奮的情緒得以穩定,注意力有了方向。在此基礎上,講授新課成了中心環節,教師應抓緊時機在上半節課學生注意力較集中的時間內,講清重點,突破難點。最后一個環節是鞏固階段,讓學生對新知有一個完整、準確的把握,師生可以在一種較為輕松的理解和運用。正是因為張弛并用,學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的學習知識,充分地利用了課堂。
二、由直觀教學入手,促使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小學一、2年級的學生主要借助直觀形象理解知識,并通過反復練習記憶知識。對待3年級學生不能依然停滯于這樣的水平。但是,由于3年級的學生思維正處于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這一特點又決定我們的教學不能操之過急。為此,我采取由直觀教學入手,并且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方法。比如,在講乘除法的一些簡便算法時,教師板書例題: 乘法 除法 按運算順序計算 簡便算法 按運算順序計算 簡便算法 26×45 26×(4×5) 360÷8÷5 360÷(8×5) =一04×5 =26×20 =45÷5 =360÷40 =520 =520 =9 =9 通過這種方法計算結果的比較,得出乘法時,3個數相乘,結果不變;和除法時一個數連續用兩個數除,每次都能除盡的時候,可以先把兩個除數相乘,用它們的積去除這個數,結果不變的結論。由直觀演示到抽象概括,學生掌握了知識,并強化了思維能力的訓練。
三、 突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促進知識的正遷移發展,防止負遷移的干擾。 學生原有的知識可以促進新知識的掌握,這是知識的正遷移;也可以干擾新知識的學習,這是知識的負遷移。我在教學中注意利用遷移規律,促進學生知識的正遷移發展,防止負遷移的干擾,做法是:1、溫故知新。3年級是整數學習的最后一年,多位數運算占全年教材的近一半,出色地完成這部分教材的任務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對全年的教學任務的完成都起著重要作用。學生多位數運算能力學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依賴于一、2年級各種運算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但是我們不可能抽出整段時間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而只能把一、2年級學過的進退位加減法,一位數乘2位數,試商等內容編成口算、聽算訓練題目,有計劃的安排到各節課,作為課前練習。使舊知識對學習起著正遷移作用。 2、運用比較。當新舊知識技能一0分相似,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往往會受舊經驗的干擾。這是負遷移作用,是學生學習上的難點。這時我便運用比較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消除舊知識向遷移作用。例如:教學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除法簡便計算時,對偶題目: 5一600?700=73……500 往往有一些學生算錯為: 5一600?700=73……5 教師便啟發學生用驗算的方法發現錯誤。進而說明余下的"5"是被除數的百位上,應該是"500"的道理。最后教師幫助學生與以前的有余數的除法做比較:被除數和除數消去相同個數的"0"之后,按以前學過的方法求商和余數,這是相同點;不同點在于,如果有余數,應該在余數后面也添上被消去的"0" 的個數。當然,這只是指法則的記憶而言,在算理上是完全統一的,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就能記住了。 3、改錯練習。在教學中我不僅注意到從正確的方面教給學生的知識,而且注意到從反的方面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 其中 ①是針對學生法則中"被除數和除數劃去相同個數的"0?的相同這一關鍵詞不理解而提出來的。" ②是針對學生對余數的位置不理解而提出來的。 ③是針對"補0"有模糊認識提出來的。這樣,既從正面講清算理,又從反面加深理解,互相配合,使知識掌握更牢固。
3年級是連接小學低年級和高年級的橋梁和紐帶,學生能否很好地完成這個過渡關鍵在于教師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學規律,善于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提高3年級教育教學質量不會再是難題。
摘 要:提升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效能,是全面貫徹落實新教改理念的重要體現,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較高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習效率,推動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不斷向前發展。重點探討了提升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效能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效能
一、研究整合小學數學教材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需要進行認真的備課,能全面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教師在能做到把握教材主題以及本質的前提下,重點開展有關學習策略的探索,設計出讓學生樂于接受的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在輕松的環境下去學習。教師需要全面利用好教材,按照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全面的加工整合,讓學生能及時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更好地去解決問題。
二、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數學學習方法,提升學習素養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關注學生對數學應用能力方面的培養,不關心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只是要求學生將知識點進行簡單的記憶,但是經過長期的實踐發現,數學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成為人們的必備知識之一,如果教師不注重學生應用意識方面的培養,數學教學就顯得沒有效能。在當前的素質教育大環境下,數學教師需要擯棄傳統的數學教學理念,全面發揮數學的應用價值,讓學生能全面體會到知識的整個形成過程,真正去感受知識的來源,充分意識到數學和現實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提升廣大小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所以小學素質教育,既要做好教師的“教”方面的工作,還應該做好學生“學”的工作,全面指導學生去把握好的學習方法,提升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實現從原來的“要我學”轉化成“我要學”的轉變。指導學生能通過知識點之間的密切銜接,將知識體系進行全面的整理與歸納,確保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自主創新學習實際上是要求學生創造性的學,而教師創造性的教。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主要是從事教書育人的工作,應該下大力氣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在小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學會去獨立思考,敢于發問,善于猜疑,讓學生能通過已經學習到的知識進行發散思維,在解決數學題目的時候,能提出自己有創造性的見解,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如在講解“除法的驗算”時,教師先指出具體的要求,之后導入新課:買一塊蛋糕需要3元錢,那么買2塊蛋糕需要多少錢呢?我有15元錢的話,可以買幾塊蛋糕?那65元錢呢?請同學們算一下。教師要求學生采用小組組合的方式來完成。然后教師再進行提問輔導,指導學生說出除法算式,并讓學生到黑板上演示下是如何得到的。最后教師根據學生提供的答案,將不同的算式在黑板上演示出來,采用投影設備顯示出相關的算法。教師通過采用問題引導以及相互交流的方式,讓抽象的概念與算式更為明確化,讓學生了解數學的認知變化過程,提升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
四、善于制造認知矛盾,引發學生認知沖突
小學生因為年齡方面的原因,知識經驗相對來講比較淺,思維模式主要是形象思維,因為思維方式與知識經驗方面的差異,使得學生的實際學習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好這些矛盾沖突來制造“認知矛盾”,以便引發學生認知上的沖突,推動學生產生好的求知欲,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在數學認知沖突的指引下,能幫助學生展示不一樣的思維意識,進一步加深廣大學生對知識的把握與理解。如在講授“被除數十位上數不能整除的除法”相關的內容時,教師采用以下例子導入新課,“請同學們把52個乒乓球平分到2個班,每個班能拿到多少個球?”然后先讓學生動手做一下,這樣的話有些做不出來的學生,就會出現“認知沖突”,這時候教師一起領導小學生進行驗算。然后再舉出“64÷5=”“95÷4=”等算式,讓學生和上面的“52÷2=”的算式進行比較,這樣的話學生就又會沿著“52÷2=”的思路來進行計算,這樣就又會出現“認知沖突”,這時候教師再引入“被除數十位上數不能整除的除法”的計算,解決這一認知沖突,讓學生經過對比去認識“被除數十位上數不能整除的除法”和以前學過的“除法”存在哪些不同之處,這既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匹配,也能進一步加深廣大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
五、轉換教師角色,拓寬學生數學視野
1.轉換教師角色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小學數學教師的角色扮演問題值得進行深入的探析。在原先的傳統應試教育長期影響下,教學模式本身的滯后性,已經不能很好適應當前教學發展的需要,教師必須更新觀念,轉變角色。特別是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小學三年級教師應該轉變角色,及時修正傳統理念,注重學生態度、能力以及創新性的培養。數學教師應杜絕在課堂上采取“滿堂灌”的模式進行教學,做到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人,讓教師在課堂上處于主導地位。教師根據學生數學學習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類型的教學方法,讓數學課堂教學呈現多元化。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操作、探索、交流與討論等形式,既能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也能讓學生更多參與到教學中來。師生關系是決定學生能否對數學感興趣的重要原因,學生往往會因為喜歡老師而喜歡該教師上的課,也會出現因為不喜歡教師而延誤這門課。和諧的師生關系的重要方面是讓教師寬容、和諧、富有人格魅力,教師常懷寬容之心,為學生打造和諧、溫馨的環境,讓學生能時刻保持好良好的心情,這利于學生展開數學學習,而數學教師的寬容以及對學生的贊許,也能為學生學習數學注入無窮的動力。因此對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來講,教師應該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快樂中去學習,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教師也要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時刻保持好的心情,更好促進數學學習。
2.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
學生不能掌握好數學的原因之一是,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強,學生在學習中很容易感覺到枯燥乏味。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對這部分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之美,讓學生學會發現日常生活中數學美的方法,讓學生去切實體會數學的魅力。如在講授“比較數和的大小”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舉這樣的例子,超市內的電視機價格是4999元,空調價格是2788元,電視機和空調相比,哪個價格更低一些?然后指導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比較,最后得出結論。這樣做是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非常密切,能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學習對生活重要性,既拓寬了學生的數學視野,也能提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要想全面提升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效能,需要研究整合小學數學教材,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數學學習方法,提升學習素養,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善于制造認知矛盾,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轉換教師角色,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等措施,提升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推動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實現新跨越。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陸郎中心小學)
摘 要:三年級在整個小學教育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三年級的數學題型復雜,運算步驟多、難度大,相比二年級來說,跨度大,不容易接受,但它又確實是低年級數學與高年級數學間的紐帶,因此抓好三年級數學教育就是重中之重了,加強對三年級數學方法的創新探討也就勢在必行了。著重闡述在這種形勢下,提高注意力與加強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關鍵詞:三年級;數學教學;創新
如何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合作學習,如何在三年級數學教育中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得教學知識能順利過渡,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是我們今天重點要探討的話題。
一、張弛適度,集中注意力
三年級學生一般年齡大概在九周歲,這個時期的孩子活潑好動、愛打鬧、注意力不集中。提高三年級學生的注意力素質,有助于數學學習,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提高的學生注意力:一節課大概在45分鐘左右,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最多也就25分鐘,因此教師要合理安排時間,將重點、難點問題都在放在上半節課學習,從下半節課開始,可以適當放松,讓學生鞏固知識,獨立做題。心理學告訴我們,我們完全不知道的知識或者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知識都不能夠引起我們的注意。因此,在數學教育上我們可以通過二年級數學知識引導學生慢慢學習掌握三年級數學知識,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樣不會讓他們覺得枯燥難理解,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教學目的。三年級數學與二年級數學緊密相連,一節課中教師可以拿出10分鐘時間回顧以前學過的相關知識,從而引出接下來要學習的知識,即溫故知新。
二、合作學習,加強主動性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在三年級數學教學中進行分組,然后展開激烈的討論,通過競爭以及互幫互助的方式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興趣。這種方式可以極大地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提高學生的自控力,增強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同時也促進學生的口才表達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三年級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是綜合多個方面的,并不是單一的,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分析研究,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到底該給學生如何上課。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解放軍91458部隊八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