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4 10:37: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企業管理創新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民營企業管理創新正面臨著傳統文化和社會轉型引發的道德危機的制約。民營企業要在管理創新上取得突破,必須從社會協調發展的角度來推進,其核心是創造優良和諧的社會發展環境,以利于廣泛地塑造民營企業的創新型人才和激勵他們的創新行為。
[關鍵詞]民營企業;管理創新;文化
經過二十多年的成長和發展,民營企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梢哉f,民營企業和國營企業一樣已經承載著國家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任。我國民營企業要不負如此重大的歷史責任,就必須從管理上進行艱苦卓越的創新。唯有進行管理創新,民營企業才能得到更高的發展,才能再次鑄造如同初始創業時期獲得的輝煌。而在所面臨的困境中,民營企業的管理創新首要的和最艱難的是面對其所處的內外文化的制約。
一、民營企業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民營企業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建設,由小到大逐步發展而形成現在的規模和水平的。除了極少數規模龐大的知識型企業,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的共同特點是:實行家族化、高度集權化的管理。面對新形勢,這種管理模式已經暴露出很大的缺陷,民營企業要進一步發展,管理上的創新是關鍵環節。
(一)管理創新是民營企業經營規模和資產規模擴大的需要
民營企業在規模上不斷擴大必然要采取新的管理模式,否則就難以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很多民營企業的教訓深刻地說明了這個道理?;仡櫲昶髽I興衰的歷程,龐大的營銷網絡使“三株”迅速崛起,但由于監管失控,企業的管理創新跟不上資產規模的擴張,使企業由興轉衰。從組織內部的運行和功能來看,由于資產規模的增大,企業的組織也變得比過去復雜得多,信息管理顯得尤其重要。多數民營企業由于規模的擴大內外信息都比較混亂,甚至有些企業下屬的違規行為直到造成很大的破壞才被發現。因此,管理創新的首要任務就是再造一個企業內部的組織,使得企業內部信息傳遞迅速及時,為決策領導層引導和控制企業向既定的目標發展搭建新的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
(二)管理創新是民營企業進入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的需要
隨著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一部分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資本密集型行業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在資本密集型行業的民營企業里,企業的戰略管理尤其突出。但遺憾的是,民營企業大多沒有戰略管理的意識,對自己的市場定位、競爭對手、競爭環境等都缺乏清醒的認識。受過去創業階段沉淀下來的觀念影響,企業決策者仍然把企業的發展當做一個投機的行為來處理。而對于進入技術密集型行業的民營企業,則必須通過打造企業自身的核心技術來贏得競爭的主動權。這類民營企業屬于科技型企業或者更高層次的知識型企業,知識管理、技術研發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因此,無論企業組織還是運行機制,都必須適應知識管理對組織虛擬化的需要,這對管理觀念、管理技術和管理方式都是一個全新的變革。
(三)管理創新是利用人力資源的需要
在初創階段依靠創業人的膽略、企業主的社會資本和敏銳果敢捕捉機遇的個人能力,民營企業在過去短缺的產品經濟中得以迅速成長。但是,民營企業要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必須克服過去依靠企業主個人能力推動企業發展的陳舊觀念,通過吸引人才,把人力資源培育成企業持續發展最強大的基本推動力。民營企業由于先天管理的不足,無論是在吸引人才還是人才培育和使用等方面,都很難適應市場經濟對人才競爭的需要。民營企業應在管理上圍繞人才的成長,并發揮其潛能進行改革創新,在進行組織設置、制度安排時,注意關注人才的多層次需要。這樣必定能強化人才對企業的歸屬感,留住人才,并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四)管理創新是企業發展戰略進程的需要
民營企業持續發展的過程是一個戰略過程,需要有一個正確的長期的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的戰略規劃應隨著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而轉變,而這個轉變過程就是圍繞著企業適應市場競爭、提高企業競爭能力的創新過程。
二、民營企業管理創新面臨的文化困境
(一)落后的文化觀念
1.傳統文化中以家作為主要經濟單位的觀念,是民營企業采用家族化管理模式的文化基礎。在我們傳統文化中, “家”是經濟的基本的單位。家的經濟功能首先表現在對企業物質財富的占有。而且在家中強調“孝”,它是一種充滿經濟利益關系的人文精神?!靶ⅰ笔辜议L具有絕對的權威,具有經濟上的決策權,同時子孫必須服從家長的意志,維護整個家庭的經濟利益。這是企業老板以家長的方式支配和控制企業的觀念基礎。
2.傳統文化中主要依靠血緣親近而建立組織內部相互信任的關系。資歷輩分或是和老板的親近程度對獲得企業管理職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往往是先安排企業老板的某個親屬在一個管理職位,如其不能勝任,再找一個能力強實干的副手配之。但這樣的能人要接受這個親屬的控制很難發揮應有的才能。這種血親文化無疑是不利于民營企業管理創新的。過分依靠和注重社會關系等人情觀念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是值得反省的?!霸诩铱扛改?出外靠朋友”這句俗話就透視著我們文化中的人情觀念。一方面,結合親緣信任的因素,人情關系是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任命的一個依據。另一方面,企業在創業過程中,都必須依靠一定的社會資本才可能發展到目前的規模和水平。這也是社會轉型過程中制度建設落后所導致的一個現象,它和我國傳統文化中人情觀念結合,相互強化,一起發揮作用。非正當地依賴社會資本和人情關系不但容易滋生社會腐敗行為,也嚴重制約民營企業的創新發展。
(二)道德危機
目前,就大多數民營企業采取的家族化管理模式來說,其最大特點是由企業的所有者及其親屬直接經營企業,直接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全過程進行控制。企業管理要躍上新的層次,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必經環節。其中首要的是實現企業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實行董事、監事和股東三會監督機制下的總經理負責制。這個制度的核心就是委托的關系。而要構建這個看似簡單的關系,首先就要面對誠信缺失的道德危機。在我國市場經濟建設的過程中,由于舊體制破除,新體制又不可能一步到位確立,因此在經濟交往和管理中,經濟欺詐時常發生,誠信缺失已經成為一個普遍制約經濟高效運
行的障礙。現代企業制度是一個授權經營的制度。由于缺乏信用環境和信用平臺,民營企業老板在目前的經濟環境里,普遍對員工存在信任問題。由于這樣的道德危機,民營企業主難以按管理的要求充分授權經營者,而經理對下屬也就難以放手,必然加強對員工的自主權利的限制。委托的實質,即授權經營的意義就難以達到。所以民營企業在管理創新上都得而對這樣的道德觀念的障礙。
(三)落后的財富占有觀念
企業老板落后的財富占有觀念也是管理創新的一個攔路虎。從法律形式上講,企業財產屬于民營企業老板是沒有異議的。但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這份財產也是整個社會財富的一部分,它承載著社會多方面的經濟功能,關系到經濟增長和勞動力就業等方面的問題。也就是說,企業的發展既是企業老板所占財富的增大,也是社會經濟事業的成就。沒有開闊的眼光、更高的財富觀念,企業主很難放手他人——即使是比企業主明顯優秀、誠實可靠的經理人去經營。
(四)忽視人才
忽視人才的陳舊觀念也是民營企業管理創新的一個障礙。民營企業老板在創業的過程中,多數是靠自己的果敢魄力和敏銳的捕捉力占領先機,而使其能帶領企業發展到目前的水平。因而自覺不自覺的在其思維里沉淀下了過高看待自己,過分相信自己的觀念。相應地,就潛藏著忽視人才的思維定勢。對人才的需要只是應急式的或者裝飾性的,也沒有充分認識到人力資源在企業發展和創業階段的作用有根本的不同。同時,由于大部分企業的成長都依賴社會資本的作用,民營企業注重依靠社會關系發展事業也是制約它對人力資源和企業管理創新的因素。
三、社會和諧發展對民營企業突破文化困境具有促進作用
文化觀念是屬于意識的范疇,雖然它對社會存在有著巨大的影響,但它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我們要解除文化觀念對當前民營企業管理創新的制約,既要從發展先進的生產力著手,同時也要注意文化觀念變化發展的獨立性。
(一)生產力推動社會的發展,同時也促進經濟發展觀念的轉變
一方面,社會進步對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拒絕變革管理模式的企業將在新的激烈競爭中落敗,大浪淘沙,鞭策著求生存求發展的企業走上變革的路子。這說明,企業內部組織和運行機制的變革和它的外部社會因素是互動的關系。因此,凈化整個經濟環境,使得企業擺脫過去過分依靠社會資本和投機行為發展的狀況,使得企業的發展完全依靠競爭的實力,這是推動企業管理變革的前提。而我國在建設完整的市場經濟體制的道路上,還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另一方面,社會技術進步為管理觀念的變革提供了可靠的保證。觀念的轉變以新的管理技術和手段為依據,反過來又促進管理的創新。授權和控制是一個對立統一的關系。民營企業老板對經理的授權以他對經理的控制為前提。現代企業制度中的控制方式主要是老板主導董事會的決策,企業宏觀發展上的控制成為一個主要的領域。同時,決策方案的具體實施情況,也需要信息迅速及時地反饋到企業老板這個決策中樞,以鉗制經理人員違背決策意向、恣意違規的行為,變事后監督為現時引導?,F代社會提供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企業內部組織結構能夠扁平化,也有利于加大經理的管理跨度,減少層級,徹底貫徹決策意向。
(二)以制度建設為先導,企業努力建設和提高自身的品格也是突破文化困境的路徑
企業員工自主性是通過企業內部的制度安排授權而獲得的,因此,制度是管理觀念和經濟實體活動聯結的橋梁。民營企業要突破當前管理創新的困境,就要注意以內部的制度重建為依托,引導企業內部文化的再造和創新。制度建設和文化觀念的塑造相互推動,民營企業老板變被動適應社會要求為主動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引進創新型人才來推動企業的整體觀念的轉變。企業內部制度的有效運行還需依托整個社會法制的建設和完善,也與整個社會的行政體制密切相關。因此,應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塑造嶄新的服務型政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提高行政效率,為經濟社會活動創造便利條件。同時,還應加強市場監管,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這些對民營企業管理創新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三)注意文化觀念發展的獨立性,努力建設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先進文化環境
我國正處在落實我黨關于建設和諧社會的執政方針的有利時期,先進文化的構建立足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育文明道德風尚。堅持正確導向,營造積極健康的思想輿論氛圍對先進文化觀念的樹立起到根本的作用。目前文化建構需要關注的是影視資訊媒體和互聯網,特別是后者的控制和引導。把它們變成我們建設先進文化的牢固陣地,使得先進的文化觀念迅速地、廣泛地在整個社會傳播,造成強大輿論導向,引導人們思想文化觀念的轉變。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克服社會轉型過程中引發的一些道德危機,為民營企業的管理創新打造相應的社會信任平臺。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中小企業得到了迅猛發展,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中小企業存在的一些先天不足,如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只顧眼前利益,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技術落后,產品附加值低;管理水平低下,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再加上近年來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以及人民幣匯率的持續升值,我國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被大大壓縮,面臨更多新的壓力和挑戰。在這種新形勢下,我國中小企業要想成功突圍,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圖變求新,把管理創新作為企業第二次創業的動力和源泉。因此,積極探討我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實現管理體制的創新,對促進中小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強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管理創新的內涵
管理創新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創新理論由經濟學家熊彼特1912年在《經濟發展理論》中首次提出,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在其“社會創新理論”里第一次把創新理論引入管理領域,認為創新就是賦予企業以新的創造財富能力的行為,企業通過在經濟與社會中創造一種新的管理機構、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從而在資源配置中獲得更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國外管理創新理論的代表人物Ray Stata將管理創新與產品創新、流程創新相區別,指出管理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瓶頸,也是企業管理中沒有受到普遍重視的問題。他認為管理創新是日本企業成功的秘訣所在,與歐美國家依賴技術創新不同,日本是第一個靠管理創新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技術創新提升了產業實力的國家。
國內關于管理創新概念的研究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資源整合論。芮明杰把管理創新定義為創造一種更有效的資源整合范式,這種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資源以達到企業目標和責任的全過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體資源整合及目標制定等方面的細節管理;二是管理方法論。常修澤等人認為,“管理創新是指一種更有效的而尚未被企業采用的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的引入”, “管理創新是組織創新在企業經營層次上的輻射”,把降低交易費用視為管理創新的目標;三是創新綜合論。趙登華則把管理創新定義為除技術創新以外的各種創新,如制度創新、組織創新、觀念創新和戰略創新。根據這一概念,管理創新包括五種情況:即“提出一種新的經營思路并加以有效實施”;“創設一個新的組織機構并使其有效運轉”;“提出一個全新的管理方式方法”;“設計一種新的管理模式”;“進行一項制度的創新”。其中,新經營思路和新管理模式要求對所有企業而言都是新的,而且所有的這些創新必須是可行的,并有助于資源的有效整合。
二、我國中小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1.管理理念落后。我國中小企業在長期傳統、固化的管理思想下形成了企業重制度輕文化、重物輕人、重有形輕無形等落后的管理理念。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由于受自身素質所限,其市場意識、風險意識、品牌意識、資本經營意識和創新意識較差。一些中小企業在企業發展初期憑借創業者的個人能力和摸索的市場經驗取得了成功,但是僅憑經驗管理也導致一些中小企業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阻礙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2.決策缺乏理性。一些中小企業的領導者決策時更多的是憑借個人能力和經驗來判斷、決策,很少做周密、科學的調查研究和分析。這種缺乏理性的決策經常會導致中小企業盲目跟風,低水平模仿,沒有充分考慮行業壁壘、市場環境和技術能力等因素,人為地造成了企業間的惡性競爭,阻礙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3.缺乏科學的戰略規劃。戰略是企業對未來發展的一種整體謀劃,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仡櫄v史,不難發現,企業成功的奧秘在于善于戰略創新且戰略意圖清晰。而我國的眾多中小企業,在其成長過程中往往忽略對企業發展戰略的規劃思考與制定。由于缺乏中長期戰略目標,導致企業經營活動沒有明確方向;發展戰略不清晰,使得企業領導者只注重眼前利益,在設備更新、產品研發和職工培訓等方面缺乏投入,進而影響了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威脅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4.技術基礎薄弱,缺乏創新人才。我國中小企業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技術設備相對落后,甚至有些企業還處于原始的手工操作階段,產品結構不合理、技術含量不高、產品附加值低,缺乏競爭力。還有一些企業滿足于引進設備、仿制產品所帶來的短期效益,缺乏自主創新意識。同時,由于中小企業難以像大企業一樣提供較高的工資待遇,結果必然是難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加之我國中小企業多為家族企業,外來人才發展空間有限,缺乏對企業的認同感,常常是“合則留,不合則走”,企業人才流失嚴重。
三、加強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思考
1. 創新管理理念。“思路決定出路”,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是引領企業成長的導航燈。中小企業若想在復雜多變和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并且成長為一流企業,就必須多學習、多思考、多交流,不斷汲取成功者的經驗,不斷學習國際先進的經營思想,與時俱進地轉變企業的經營理念。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經濟學家歷以寧認為,中國加入WTO后受到沖擊的最主要的方面就是人才問題。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間競爭的關鍵因素已不再是土地、資本等物質資源的占有,而是人力資源的不斷開發和利用,人才已成為21世紀決定企業價值創造力的核心要素。因此,企業應通過管理創新,尤其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營造一個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尊重人才和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才能使我國中小企業在未來競爭中處于有利之勢;其次,要樹立顧客至上的經營理念。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發展趨勢逐漸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日趨成熟,企業間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企業要牢固樹立顧客至上的經營理念,不斷、充分地了解顧客需求,并通過提供一流產品、一流服務來滿足顧客的需求。企業要緊緊圍繞顧客的需求加快產品研發和服務的創新,不斷為顧客提供新產品和更加完善貼心的服務。第三,要樹立現代競爭理念。在當前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企業要由競爭轉向競合,與同類企業既要競爭又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第四,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還要承擔社會責任,不能以過度消耗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實現企業的發展,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 創新組織結構。企業組織創新是管理創新的重要保證。管理學家孔茨認為,正式組織具有嚴密的組織結構,主要表現在指揮鏈、職權與責任的關系以及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中小企業必 須與時俱進,改變過去那種產權模糊、管理薄弱、企業內部各部門、各環節缺乏協調相互脫節的局面。中小企業要不斷完善并形成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使企業的股東大會(權力機構)、董事會(決策機構)、監事會(監督機構)和總經理(執行機構)之間相互獨立、權責利明確,在調動各方積極性的同時,也使其行為受到約束,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知識在企業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共享,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已不受管理制度的制約,縱橫交錯的信息渠道產生了一種全新的組織結構——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其優勢在于不但降低了中小企業的協調成本,還大大提高了企業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和滿足客戶的能力。因此,這種網絡化、扁平化和柔性化的組織結構正是未來企業組織創新的新趨勢。
3. 創新戰略管理。從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實踐來看,企業發展戰略缺乏動態性、系統性、穩定性和長遠性,導致其高成長率和高死亡率并存。戰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業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尤其是當企業面對重大變化時,如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企業外部環境惡化,企業管理者應具備對環境變化和內部條件的敏感把握能力,做出冷靜、理智和準確的判斷,找準企業的定位,選擇好未來的發展方向,帶領企業成功突圍。實施戰略創新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如外包策略。強調企業將主要精力集中于關鍵業務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戰略創新要求管理者有更高的智慧和現代競爭意識。美國的斯穆爾提出了一種新的競爭管理理論,認為企業競爭管理不是要擊敗對手,而是要建立與發展商業生態系統,與對手形成戰略聯盟,最終實現共贏。
4. 創新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企業在經營管理實踐中長期積累,做大量的潛移默化的細致工作。我國中小企業由于發展歷史不長,對文化建設重視不夠,資金投入不足,與大企業相比存在較大差距。文化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著企業創新的成敗,因為文化是企業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的體現,指導著企業的決策和個人的行為。企業文化創新應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要繼承發展。即將企業文化建設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企業本身的管理風格之中,在繼承中求發展,同時賦予其時代的新內容;二是要借鑒成功企業的經驗,如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成功打造并形成其“平等”文化,阿里巴巴公司形成了自己的“績效”文化。當然,企業不能盲目地照抄照搬別人的東西,應結合企業實際,吸取并形成自己的企業文化;三是要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知識經濟時代圍繞著個人的技能和經驗整合成組織系統知識而建立起來的開放性文化,是成功實現組織目標的重要保證。因此,知識經濟背景下的企業文化應該是以人的充分解放和全面發展、注重知識的生產和使用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化。這種文化強調人是企業最重要、最核心的資源,尊重員工并不斷滿足員工的需求是企業的宗旨,使人更有尊嚴地工作和生活是企業追求的目標,這種以人為本的現代企業文化將帶給企業深遠的影響。
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說:一個企業“沒有創新就是死亡?!?1世紀必定是一個充滿變革的時代,是一個機會與挑戰并存的時代,中小企業要想生存發展,需要在了解企業自身管理現狀的基礎上,通過在經營理念、戰略思想、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等方面不斷創新,走出一條適合企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摘 要]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高速公路將遍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社會。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必須把握市場行情信息、科技發展信息、競爭對手信息、科學管理信息,同時要進行管理創新,打破原有思維模式的束縛,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
[關鍵詞] 信息社會;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核心競爭力
自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來,一個以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儲、傳輸、接收和顯示為主的信息與通信技術產業開始在發達的工業化國家興起,并迅速在全球范圍內擴散,正在徹底地改變人類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西方有學者將人類社會的這種新的發展形態稱為所謂的后工業化社會,又稱為信息社會。在信息社會中,各種新事物、新觀念、新思路、新理論層出不窮,使人們感到應接不暇。在經濟環境瞬息萬變、管理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全世界的企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企業必須尋找對策,適時進行管理創新。
一、企業管理觀念創新
管理觀念是企業從事經營管理活動的指導思想,體現為企業的思維方式,是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靈魂,企業要想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首先在管理觀念上不斷創新。而要更新觀念,管理者必須打破現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縛,有針對性地進行系統思維、逆向思維、開放式和發散式思維的訓練,并通過綜合現有的知識、管理技術等,改進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論和方法。
1. “信息至上”觀念。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全球信息網絡化等高新技術正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信息管理已滲透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不停地與外界環境交流信息如:科技發展信息、市場行情信息、競爭對手信息和科學管理信息等;在企業內部還有一個人、財、物、產、供、銷等各個管理環節的信息。這些企業內外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儲、傳輸和使用是企業管理創新的前提。企業必須首先樹立“信息至上”的觀念,以開放的頭腦及時地把握各種不斷變化的企業內外信息,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企業管理創新。
2. “能本管理”觀念。信息時代的到來,迫使企業具備“以快應變”的能力,以最快速的反應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集中體現員工的創造性和主動精神的智力資本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資源。同時企業的管理方式也在發生歷史性的演變,從物本管理過度到人本管理,進而深化為以人的能力為核心的管理,更確切地說就是能本管理。在信息時代,知識、信息、智力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因素,人作為知識的載體,作為知識的創造者和技術的運用者,其智力資本的貢獻率是人力資本貢獻率的主導成分,并遠遠高于非人力資本的貢獻率,企業間競爭的實質就是高素質、高創新能力的人才的競爭。英國殼牌石油公司的企劃主任伍德格告訴我們:企業惟一持久的競爭優勢或許是具備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的能力。因而,企業的管理核心也應該演化為培養人的學習能力、發揮人才的創造性,側重于人的智力和創新能力開發的管理,走向人本管理的高級階段。
3. 從重視經濟性轉向重視企業倫理。在工業經濟社會,企業的惟一目標就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因而許多企業對社會財富貪得無厭地攫取,不惜損害社會公眾利益,破壞生態環境,竭澤而漁地掠奪自然資源,甚至為了一己私利,損害所有者、生產者或消費者的權益。而在信息社會中人們的價值觀念、生產和消費方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企業特別是大公司對社會生活方式、道德倫理價值觀念的發展變化越來越具有直接的影響,人們要求企業行為更符合社會道德倫理,這使得企業必須從社會倫理準則來認識和規范自身行為,以重視社會責任的形象來贏得人們的贊賞。一是要把企業看成準公共機構,不僅追求利潤,而且對保持社會公平做出實質性的貢獻。二是作為擔負企業經營責任的經營者,除了追求個人私利,還應對出資者的財產負責,保證生產者收入增加、福利改善。三是個體私利的最大化要與整體的社會責任相一致??傊?必須把個人價值與經濟效益、社會責任結合在一起。
二、企業經營管理方式創新
1. 企業經營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是企業管理創新的基礎,企業必須切實加強信息化建設。由于信息化能提高其應變能力,可以進一步融合企業的各種資源,使各項資源能綜合、合理、集約、高效地使用,大大提高生產經營效率。隨著企業獲得和分析處理信息能力的不斷提高,企業可以跟蹤世界上科學技術及其應用的最新成果以及信息的更廣泛的共享,與外部尤其是與消費者更直接和密切的聯系等將大大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因此,企業必須切實加強信息化建設。
2. 注重柔性與和諧管理。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們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基礎上采用非強制方式,在人們心目中產生一種潛在的說服力,從而把組織意志變成人們自覺的行動。它的本質是在以知識工作者為本的管理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和諧、融洽、合作、靈活敏捷任性等特征。自我改善的柔性管理以嚴格管理規范為基礎,以高素質的員工隊伍為條件,以員工自我管理為主體,通過一種順勢而人性化的管理來強化管理的應變能力。它是以理性的管理思維,超越了傳統的硬性規范管理模式,把剛性管理制度的強制實施發展成為員工自覺的行為要求和彈性的約束準則;把被動的事后懲罰轉變為事前預防性的相互監督;把圍繞生產的管理結構調整為以市場為中心的靈活應變的彈性管理機構;把員工在企業中的自我價值的實現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相融合。
和諧管理指使組織系統達到內外協調、調和、融洽、諧和的管理。和諧理論是建立在系統理論與系統分析的框架之上的。企業組織是一個系統,它與外界各系統及其本身內部的各種要素都是密切聯系的,和諧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如何在各個子系統中形成一種和諧狀態,從而達到企業組織整體和諧的目的,以實現效率最大化。
要實現企業內部的和諧,首先,領導者應有很強的事業心和敬業精神,帶頭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奮斗,并處處關心體諒員工,善于聯系員工,為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創造條件。其次,領導者應有謙遜誠信的品德和民主平等的作風,尊重員工的人格,虛心聽取各種意見。其三,領導者應善于在物質和精神上體恤員工。日本的企業界十分強調和諧管理,日本勞工運動評論家森田實對松下公司的這一制度的特點評論說:日本的企業就像父親,勞工組織就像母親。公司的中層干部就像親兄弟,而企業的勞動者便是子女。日本企業所培養的是親情味的大家庭式的和諧。
要實現企業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和諧,首先,提高產品質量是調試企業與客戶、市場和消費者之間關系和諧的重要方面。中國臺灣體育用品巨豪、光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光男在講述自己在調試企業內外部環境和諧方面的經驗時說:高質量的產品是實現主動調試客戶,使自己與客戶能在利益一致的基礎上達到和諧的最根本條件。其次,在和諧管理中還必須處理好“和”與“爭”的關系。市場經濟是競爭的經濟,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必然要被淘汰,“和”與“爭”是事物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必須正確對待,不可偏廢。
3. 組織運作的虛擬化。時代變遷對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的地域界限,繞過原有的部門層次,與外部組織頻繁地進行資源的交流和互補,以群體和協作優勢贏得競爭的主動地位;企業的決策不再停留在對內部資源的考慮上,而是借用企業外部的力量,將可利用的企業外部資源與內部資源整合在一起虛擬運行,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這是信息時代企業組織運作的一個發展趨勢。虛擬運作的類型主要有:人員虛擬、功能虛擬和企業虛擬。
4. 營銷方式網絡化。企業在傳統營銷中,一般分銷渠道相對較長且信息反饋較慢,企業與消費者不能做到“一對一營銷”,造成費用高,服務跟不上等問題。Internet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技術條件,使企業的合作競爭戰略和虛擬化運作模式能得以實施,使企業能與顧客建立起更為直接的聯系。企業通過建立網絡營銷系統,可以根據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實現個性化生產和服務,擴展企業的生存空間,企業不僅從網上獲取大量的需求信息,依靠網絡進行預測和決策,而且許多交易行為在網上進行,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企業必須參加網上經營的新戰場。
三、企業管理制度創新
管理制度是受企業制度亦即企業財產制度決定的一整套管理行為規范,包括企業領導制度、經濟責任制及內部管理制度。在信息社會中,市場信息復雜多變,人類知識日益膨脹。企業要根據管理的基本原則,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對企業原有的一些內部制度進行創新,以適應企業在信息多變的環境中生存發展的需求。
1. 要對原有的建立在精細分工基礎上的已不適應市場競爭需要的一些管理制度、企業業務流程設計方面的制度、系統化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議事決策方面的制度進行創新。
2. 信息管理制度的創新是企業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企業必須加快制定和完善相關的信息管理制度。
3. 通過建立學習型組織,通過員工學習和組織學習的相互促進,不斷提高企業職工接受教育的能力,提高企業的整體科學文化素質,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潛能。
4. 開辟企業與信息群或信息系統的新的有效的聯系方式和途徑,建立一種緊密的,滲透式的合作關系。尤其是要提高企業對信息的依賴和開發利用的意識及能力,提高企業對信息作出反映的靈敏程度。在信息社會中,企業對新信息的反映程度和利用率是企業具有活力的重要標志。
5. 在及時、全面掌握市場信息的基礎上,要著重培養企業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信息社會的競爭中,企業的競爭能力最終表現為創新意識的強弱和創造能力的大小。對于獲得的信息必須充分的消化、吸收、為我所用,面對市場信息適時調整企業戰略,大膽地進行管理創新。
6. 引進競爭機制,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員工的競爭體制,營造競爭環境,幫助員工樹立自主自強、頑強拼搏、競爭進取的敬業精神和思想觀念。要改進分配方式,從按生產要素分配轉向按知識分配,體現多勞多得與競爭有機結合起來,運用分配制度激勵人學習,用競爭的辦法來調節收益分配制度,從而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加快學習型組織的建設進程。
四、企業核心競爭力創新
關于核心競爭力的定義,理論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但大多數的研究者都同意,核心競爭力是一組知識和技能的集合,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企業管理創新是以信息和技術為基礎而構成的企業內外的成長協調系統,其目標應該緊緊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而進行。培育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學習的過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途徑主要有以下三種:
1. 企業自己培養獲得核心競爭力。企業通過發現、挖掘、整合自身的知識和技能,并將其培養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有演化法和孵化法。(1)演化法。指經營者選定一個目標,由全體員工在原有工作崗位上一起努力,設法在合理的期限內建立特定的核心能力。這涉及多種組織活動的事實和調整。(2)孵化法。指企業專門抽調人員,組成獨立于其他部門的內部小組,負責在2年~3年內建立核心能力。這種方法的優勢在于營造一種培育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下讓核心能力成長起來。
2. 通過知識聯盟獲得核心能力。知識聯盟是企業間戰略聯盟的一種形式,它以學習和創造知識作為聯盟的中心目標。一個組織只有具有比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更好的能力,才能保持競爭優勢和立于不敗之地。知識聯盟有助于一個公司學習另一個公司的專業能力,有助于兩個公司的專業能力優勢互補,進而創造一個新的交叉知識。知識聯盟可以幫助公司擴展和改善其基本能力,有助于從戰略上更新核心競爭力或創建新的核心競爭力。
世界上一些大的跨國公司,以其特定的行業正在結成聯盟以得到像技術這樣關鍵領域中的外部專門知識。制藥業和軟件業就屬于那些帶頭從其他行業借用技術以提升其自身競爭力的行業。其通過與Human Genome Sciences公司的合作,SKB公司極大地擴展了其研制新藥的能力。
3. 通過企業兼并獲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兼并是企業擴大規模、快速加入其他競爭領域的一種有效途徑。從理論上說,競爭力是不能移植的。但是通過兼并收購,企業把外界擁有關鍵技術的企業并入企業內部,經過資產重組和企業結構調整,可以將被兼并企業的技術專長整合成企業自身的專長和核心能力。20世紀90年代的“活魚吃休克魚,快魚吃慢魚”的競爭方式已經轉變成21世紀的“大魚吃大魚,活魚吃活魚”的競爭方式。如美國的惠普公司并購康柏公司、英國葛蘭素威廉公司并購史克必成公司和美國通用電器公司并購霍尼韋爾就是三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通過并購和重組能極大地提高這些公司的市場競爭力,也將迅速改變全球化市場競爭與合作的格局。
五、企業形象管理創新
形象管理創新是信息時代具有創新意識的管理主體運用現代信息傳播手段,在無限的空間和區域內,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并傳遞自身的理念、標識、品牌、風氣、制度、服務、環境等要素,在誠信方面實現與顧客或公眾之間最大限度的“零距離”溝通,塑造并實現管理主體最佳形象的過程。塑造理想的企業形象,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 有形形象的塑造。有形形象的塑造主要是指企業形象中視覺識別系統的設計,包括電視、報紙、雜志上的廣告設計;包括路燈、路牌、燈箱等平面廣告設計。包括環境的點綴、建筑物造型、色彩選用、裝潢情調等方面的設計。這些可視要素讓公眾一看便知企業的形象要么高雅無華,要么富麗堂皇,要么潔凈舒適,要么管理平庸等。
2. 無形形象塑造。無形形象的塑造主要從非視覺方面,即從感覺、行為、意識、觀念等角度來塑造企業獨特的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和環境氛圍。無形形象的塑造比有形形象的塑造更為復雜且重要。它將企業的價值觀念、文化氛圍等因素融入企業行為、員工行為和管理者行為之中。無形形象塑造實際上就是感覺形象的塑造。當前企業形象塑造主要是誠信形象、道德形象、管理者和員工形象的塑造。
六、結束語
企業管理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現代企業面對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求生存求發展的根本途徑。市場引導企業,而市場信息是千變萬化、非常活躍的,企業要適應市場并謀求領先,就必須根據瞬息萬變的信息,不斷調整,創新管理。因此,管理創新是信息時代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沒有管理創新,企業就難于發展。
在管理創新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把重點放在發展上,向改革創新要效益要生產力,在改革創新中加快發展。
當前高層競爭的實質是已由物本管理轉向人本管理再轉向智本管理;由被動適應環境轉向主動地培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市場內在的你死我活的剛性競爭轉向競爭與合作并存的柔性競爭;由重視有形資產轉向更加重視無形資產。因此,必須不斷更新觀念,圍繞現代化企業經營管理理念進行創新,進而實施企業的戰略管理。 一、實施創新型戰略管理
電力市場下勘測設計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首先要從企業的戰略高度來看待管理創新。
(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企業戰略主導思想從競爭優勢理論轉向資源優勢觀,進而從強調戰略形成的學習觀轉向超越競爭的生態系統論,即強調企業應與用戶業主、供應商、生產者、競爭者和其相關者共同創造社會價值。
特別是近十幾年以來,西方企業管理理論界掀起了知識管理熱潮,可以說知識管理是繼工業時代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以后的企業管理界最大的一次革命。作為勘測設計企業屬知識密集型企業,我們完全可以學習借鑒這一理論精華。
(二)企業不能就管理論管理,而是要用戰略眼光看待管理,是要在堅持戰略思想指導下的管理,如果沒有實現戰略目標的系列管理過程,也無法完成既定的戰略任務。如VBM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將長遠的戰略目標具體化,尤其是通過數據化的描述,進行目標分解,從而達到整體優化企業管理的全過程。
(三)當前由于勘測設計企業面臨著國內外經濟技術環境變化,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光靠傳統的小改小革很難有所作為,雖然在過去管理過程中學習借鑒了國際上先進的企業管理方法和手段,搞“達標創一流”,有所重視企業管理創新,也加強了企業的戰略管理和組織結構調整等方面的工作,但在整體的企業管理的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水平等方面尚需繼續提高。
(四)以往的企業戰略管理是通過企業外部環境、競爭對手和企業內部條件分析,去獲得長期的市場競爭優勢,那么企業戰略則重在關注開發公司潛力,從整體上提高公司價值,進而在戰略管理理念上實現以下幾個轉變,(1)從企業內部組織到生態環境的轉變;(2)從市場潛力到公司價值潛力的轉變;(3)從股東價值到利潤相關價值的轉變;(4)從定向思維到網絡思維的轉變;(5)從剛性結構到有組織的學習轉變。我們要根據國情和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大膽吸收和借鑒這一新的戰略管理思想,以價值管理為基礎,匯集現代戰略管理的理論精華,不斷的學習補充和完善,在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實現新的理論創新。
二、管理決策和溝通機制創新
市場經濟條件下,管理決策和溝通機制的創新,是指企業管理組織系統結構功能優化所依據的原理變化,以及管理要素聯結方式相互作用方式的變化,決策機制的創新集中地表現在對方案的選擇上。泰羅曾提出“最優標準”,要確切知道別人干什么,并注意他們用最科學、最經濟的方法去做。西蒙提出“滿意”標準,他認為對于需要干什么精確性原則,只需能給出一個近似的足夠令人滿意的結果就可以。哈羅德·孔茨提出“合理性”標準,其實質是強調各決策階段的效果和工作質量?,F代管理技術的運用使決策的過程日趨科學化和程序化。
(一)一個決策科學的方案,一項好的決策產生過程和執行過程都必須通過溝通來實現,如院長決定中層干部時,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像有些勘測設計院這方面做的就很好。因此,有時這兩種溝通而起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這種奇特現象表明多渠道的因素以隱藏的方式在溝通中起作用。
(二)勘測設計企業決策類型多樣,總括起來不外乎人、財、物三個方面。當企業出臺一種新制度、新政策也集中體現在人、財、物新的組織或者變化上,因此管理決策創新的重要方面體現在圍繞企業經營管理的長遠目標上,應加強對人、財、物這三方面科學合理的配置。
(三)當前勘測設計企業和其他行業一樣,都在學習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建立學習型”企業組織,這就在客觀上要求改變一部分企業決策隨意、制度不嚴、紀律松馳、管理水平低下的狀況。加強企業戰略決策研究,重視企業人、財、物的合理配置。健全決策程序制度,引入現代化的決策方法,制定嚴格的決策評價指標體系等項工作是勘測設計企業決策創新的方向。
(四)“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遞,而不論它是否因此而贏得對方的信任”?,F在看來實踐已證明溝通的真正內涵已完全超出了“信息傳遞”的功能,而溝通的過程既是信息的雙向流動過程,也是新的信息產生的過程,同時它還是情感的相互感染的因素和誘導過程。
目前在創建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的作用,從真正意義上來拓寬黨團組織與廣大職工的聯結渠道,而在實際工作中,某些企業卻忽視了這一點?!爸R經濟時代要學會利用職工的創意,注意挖掘職工的潛能;素以創意聞名的3M公司就善于激發職工的創新精神,該公司允許職工開發自己的興趣并且及時與他們溝通,從而獲得職工的創新成果,來達到領導意志和職工行動的統一。
三、管理創新若干層面
勘測設計企業應在企業制度、企業管理和技術等方面實施管理創新。隨著電力體制的改革和電力市場逐步的形成與發展,這就迫切要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電力企業改革趨勢是打破壟斷,引入競爭,走向市場,在更大的范圍進行重組。
(一)企業制度創新
現代企業制度核心是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這是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一個必備條件。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公司的控制權和監督;另一方面合理安排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1.要在專業化改組的同時,進行產權制度的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行公司治理結構,這是當前勘測設計企業的根本出路。各單位要根據國發經濟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調整方針和國有資產有進有退的原則,對國有資產的進退問題,按照產業政策來確定。
2.我國勘測設計企業與國際同行相比,差距在人員素質、專業化技術和經營方式上,加上產權結構單一,執業環境限制,阻礙了勘測設計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迫切要在單位內部進行深層次的改革,從而實現機制創新。
3.探討民營化改制,可采用管理層融資收購(Nan agement Buyouts簡稱UBO)的做法,這種作法比較符合勘測設計行業的特點。所謂管理層收購是指企業的管理層通過收購本企業股份或資產,改變本企業所有者結構、控制權和資產結構,使他轉變為管理層持股并控股的一種行為,其目的不外乎是謀求企業更大的發展。
(二)企業管理創新
企業管理創新,是企業的靈魂,一個企業不能適時創新,就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外界的變化,默守陳規必將被市場所淘汰,因此勘測設計企業一定要不斷創新,不斷前進。
1.組織結構創新。在企業管理創新中,首要是組織結構創新。組織結構是企業管理者和管理部門按照一定的制度和原則建構起來的具有經營管理發展規劃和機能的復雜體系。組織結構要規模適度,向網絡化,柔性化和扁平化發展。公司的管理體制和組織結構要與公司的規模相適應。
2.實行專業化改組。改變過去以綜合室為基礎的機構設置,轉變為分專業機構的生產方式,進行專業和人員結構的調正,避免人力資源分散,內部互相競爭的弊病,合理使用單位資源,形成核心競爭力,才能體現整體效能水平,提升競爭平臺。
3.要改變工程師;建筑師一做到底的設計程序。培養一批電腦繪圖員,使工程師、建筑師致力于專業化水平的迅速提高,造就一批頂尖人物,樹立品牌效應,建立人才激勵機制。
4.按工程項目管理。按“矩陣式“結構組建項目班子,在過去原有的直線職能式的基礎上輔以項目經理,來構成矩陣式管理。要盡快培養一批項目負責人和項目經理,使內部管理盡快轉到以項目管理為主的軌道上來,同時改革經營方式,按照FIDIC的模式,盡快建立和完善項目管理和總承包的服務體制,擴大經營范圍,從而增加市場份額,取得效益最大化。
5.建立企業家工程。高素質的企業家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勘測設計企業家水平急需提高,過去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培養了一代專業細化,知識面窄,創新能力差的人才,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必須盡快建立我國勘測設計企業家工程,建立人才市場,保證人才的合理流動與配置。
(三)企業技術創新
1.技術創新體系。緊緊圍繞勘測設計企業的發展戰略,瞄準世界電力科技水平、科技發展和本行業發展動態,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開展基礎性、綜合性、長遠性的課題研究;加強中外技術標準的研究;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技術改造、技術創新環境,盡快形成技術創新體系。
2.探索首席專家制。把項目的指揮權、財權及人權均放手交給首席專家,使其既精通業務,又能組織技術人員協同攻關,成為市場經濟中的新一代技術權威,為走向國際創造條件。
3.試行課題招投標制。對院一級項目試行招投標制,實行院內競爭,并可聘用社會上的優秀適用人才,以獲得高水平的設計應用成果。
4.熟悉國際規劃。如P3項目管理軟件Expedieion合同管理軟件等,對工程咨詢業來說FIDIC推薦的項目管理承包模式和合同條款,就是國際通用的規則,要走出國門必須熟悉國際規則,中國人世后最大的風險就是不熟悉規則。
5.開展工程風險管理。對外進行項目管理承包和工程總承包工作,都有較大的風險;在國外把降低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風險作為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電力咨詢業的國際發展,承擔該工程的當事人是注冊工程師,出了質量事故,該當事人在法律上負責任,而經濟上則由保險制度加以保障。
6.強化集成信息應用系統。要強化集成應用系統,提升計算機應用平臺。要走向國際,還必須提高項目管理集成化軟件的應用水平,要以工程數據庫,管理數據庫為基礎,盡快完成工程設計過程控制和管理的集成應用系統,實現版次設計,無紙設計,提高計算機技術應用水平,以信息化來帶動勘測設計管理現代化,實現勘測設計企業全面技術創新。
一、創新組織要有敏銳性
一個企業創新的成功歸根結底離不開組織者的領導與指揮,這個組織可以是各級領導,也可以是各級管理人員。創新組織者的“創新敏銳性”應具體體現:要有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必須掌握管理新理論、新方法。要站在企業發展的前沿,緊跟管理新理論、新方法、新潮流,對有價值的、可操作的企業外部管理理論、方法,要積極引進、吸收并消化,為我所用,從而為企業管理創新提供理論支撐。善于發現管理問題。我們要善于捕捉和發現企業內部管理創新的難點和問題。通過不斷深人調研、跟蹤和分析,摸清企業管理現狀,發現和明確制約管理發展的瓶頸在哪些方面,管理的薄弱環節在哪些領域,為創新工作構建突破的平臺。能夠準確把握創新工作的發展方向。通過掌握的管理新理論、新方法,并有效地引進、嫁接,有組織、有目的地進行創新實踐活動,從而解決管理難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二、企業管理創新的方法
1、訓練系統的思維方式
(1)訓練系統的思維方式。系統思維方式可以盡量避免和克服這些不足,它有助于我們看清事物的整體和發現結癥所在,并有利于我們超脫狹隘的和短期的利益,還有利于我們了解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矛盾所在。所以,要進行管理創新,首先要加強系統思維方法的訓練,學會用系統思維的方法來思考和處理問題,以看清事物表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和矛盾,產生突破性的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按經驗辦事。系統思維已成為管理創新最基礎和最重要的思維方式。
(2)學會逆向思維。所謂逆向思維是指在思考問題時,思維邏輯與一般人的相反,善于從新的視角看問題的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具有逆向思維方式的人,往往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喜歡思考問題的特點,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對遇到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深入思考,把問題想得更透。
2、更有效地利用管理方面的知識。知識依其存在方式和內容的不同,通??梢苑譃椋好枋鲂灾R(know-what)、分析性知識(know-why)、運用性知識(know-how)。在知識經濟中,智能通過對信息和理論的綜合和運用,創造出新的事物,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因此,智能在知識經濟中是起主導作用的知識。由于管理科學的客觀存在性和實踐應用性,人們已經形成了有關管理科學的共識,即管理是運用性知識。barnard早在五十多年前就提出了將管理這種運用性知識稱之為“藝術”的論斷,他認為“藝術”屬于一種“行為知識”,強調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學到“藝術”。barnard的論斷至今仍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三、企業管理創新跨案例分析與理論模型研究
1、案例研究數據的結構化。本文通過“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的案例研究,探討和分析企業管理創新過程中的相關問題。所以選擇“中國最受尊敬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因為對中國企業管理創新過程進行剖析需要這樣一種研究背景:允許在各關鍵管理問題上對企業管理創新的關鍵影響因素及交互作用進行分析?!爸袊钍茏鹁雌髽I”則具有滿足該要求的幾個特征。首先,“中國最受尊敬企業”是由北京大學企業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和+經濟觀察報,聯合主辦的評選活動,從2001年第一屆至今已經進入了第6年事實數據說明它是中國目前各類評選中最嚴謹和最認真的,是頗具權威性的評選活動。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每一屆。中國最受尊敬企業,都由幾個核心企業所主導并扮演了關鍵角色,由于它們極力宣傳自己的企業管理活動,在其官方網站上均有管理經營比較詳細的資料,包括大事記、新聞、重要活動、重要會議等,這些公開文件和宣傳材料為我們理解企業在管理創新不同階段的發展戰略和競爭重點提供了機會。第三,由于這些企業是目前國內較為成功的著名企業,因而享有廣泛的媒體報道,產生了大量較為詳細的二手資料,從資料的易獲得性來講,可以作為案例分析的對象。第四,國內外學者對這些企業的管理問題廣泛關注,有一定的研究基礎,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本文研究了海爾集團、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招商銀行、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春蘭集團這12個案例。為了更加便于跨案例研究的開展,除了以文檔形式來表示個案研究報告外,本文還制作了個案研究匯總表,表格結構如表1所示,表1同時標明了每個案例相關研究方面證據的充分程度。在正式數據庫中,所有證據都被排列在表格的相應位置,包括資料的來源及其內容,以便于下一步跨案例研究的開展。
2、跨案例研究的分析思路??绨咐治龅哪康脑谟诳偨Y出企業管理創新的特征并構建理論上的模型,研究將首先依據管理創新概念的分析框架,運用管理特質分析方法中的一種。依據案例分析框架,從“管理創新的基礎”,“管理手段創新”,“管理任務創新”和“管理目的創新”四個關鍵維度出發和運用。結合理論研究與跨案例分析,以及上述歸納出的企業管理創新的基本要素,本文提出企業管理創新理論模型,見圖2。
四、企業管理創新的理論分析
1、企業管理創新的內涵。企業管理創新是順應現代企業的根本要求,為企業注入新思想、新理念,發展管理企業,采用新的管理模式應對市場需求,它是企業發展的基本需求。對于中小企業在謀求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應該積極創造全新的管理模式、相應的管理方法,為企業的管理制定更新計劃。為了順應時勢的發展,中小企業應該積極把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方法引入本企業管理體制中。在企業管理原有的基礎上查漏補缺,甚至進行重新排序組合以便有效實施可行性變化,從而創新出一種管理模式,增強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實力,最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中小企業應該利用自身有限的資源,加強對企業資源的利用率,整合運用科學技術,把企業置身于創新的實踐中。
2、企業管理創新的特點。在企業管理創新中,我們應該著眼于經濟全球化,力爭為企業提升自己的競爭實力。因此,企業的管理制度應該要具備規范性和靈活性。首先,在發展企業的過程中,企業應該要有先決發展戰略,要設置規范化的企業規章制度,明確分配企業員工的工作任務。當然企業的管理創新中,也要注重企業整體發展戰略進行的更進,對企業內部員工工作的分工進行重新調整。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企業要在復雜多變的內部及外部條件下,適當做出管理上的變化,避免企業的資源浪費,體現企業管理的靈活性。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就論企業管理創新的基本要素與理論模型研究這方面而言,企業在管理上不斷的創新不僅是為了企業能有更好的發展,也是為社會更好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是為社會的經濟快速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企業管理創新,主要是對企業中固有的傳統思想、管理模式、經營管理、戰略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并注重企業內每個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從人這一活躍因素上進行控制,推進創新工作的順利展開。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宏觀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加,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壓力日益嚴峻,加強企業管理,推進管理創新,主動應對挑戰,有效化解壓力,成為一項重大而又現實的課題。加強企業管理創新是應對挑戰和壓力的必然選擇,是推動發展目標實現的內在要求,能增強企業適應市場競爭環境、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能力,有利于企業有效應對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強化理念創新,增強管理創新動力
理念創新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活動,是企業管理創新的靈魂和先導。要大力倡導管理理念的轉變,積極學習借鑒現代管理理論、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認識基礎,為管理和創新提供有效動力。
1、強化服務理念。服務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靈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營銷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信息快速傳播,產品質量趨同,服務逐漸成為影響客戶滿意程度的首要因素,優質服務成為贏得客戶、贏得市場的利器。要真正樹立起“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關注客戶需求和體驗,做實做細服務基礎工作,幫助客戶解決問題,迅速響應客戶需求,持續提供優質服務,讓服務超越客戶期望,努力讓服務更加貼近市場、更加貼近客戶。
2、強化精細化管理理念。精細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精、準、細、嚴,精是做精,做好,精益求精;準是準確,準時,信息與決策準確無誤;細是操作細化,管理細化,重視細節;嚴是嚴格執行制度標準和程序規定,嚴格控制偏差。當前,要把精細化管理理念貫徹到管理的全過程,以精細化的規劃、精細化的分析、精細化的控制、精細化的操作、精細化的核算實現從經驗管理、粗放管理到科學管理、精細管理的轉變。要細分崗位職責,細化目標任務,細化制度流程,培育精益求精的企業文化。要樹立“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管理理念,全面細化業務流程操作規范,提高全員職業素養。
3、增強創新意識。樹立“崇尚創新、寬容開放”的創新導向,倡導“持續改進、勇于超越”的創新精神,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按照“突出參與性、突出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則,開展管理創新課題研究和qc小組活動、行業對標管理等群眾性管理創新活動,交流企業管理經驗,推廣應用優秀管理成果和管理經驗,推動管理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二、突出制度創新,完善管理運行機制
制度具有鮮明的激勵性、導向性。制度創新是加強管理、推動創新的保證。要在完善制度管理體系的基礎上,推進制度創新,構建富有激勵性、具有導向性的企業管理運行機制。
1、創新管理制度。根據企業未來發展需要,把思維創新、科技創新、組織創新等各類活動制度化、規范化,以體現前瞻性的制度體系引導思維創新、科技創新、組織創新活動。創新員工職業發展管理制度,建立員工職業發展規劃,打通“行政道、技能道、職稱道、模范道”四條職業發展通道,引導干部職工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為優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華、超越自我的舞臺。健全科技創新制度,明確創新任務,突出創新重點。健全績效管理制度,按照“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體現差別”的原則,健全績效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導向明確、覆蓋全面、重點突出、操作簡便的績效管理體系,推進全員績效考核。
2、創新決策機制。主要體現在企業經營管理的目標對人、財、物的合理配置上。企業允許員工發展自己的興趣。成為推動公司發展的功力,從而形成企業的創新成果。創新管理模式,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實現企業管理標準從“符合性評價”到“成熟度評價”的轉變,創造績效持續改善的環境。
3、創新激勵機制。加大激勵力度,引導優秀人才投身科技創新活動。企業內外的約束機制要改變單純從政治思想、道德或價值觀角度建構,激勵約束機制的構成,也要改變單純搞物質刺激的做法;注重員工eq的培養提高,積極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工作氛圍,使員工在潛意識中努力為企業的發展考慮,調動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建立鮮明的企業文化,鮮明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企業成功的主要因素。
三、注重文化創新,增強發展軟實力
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持之以恒的企業文化建設能發揮導向、凝聚、激勵功能,能為企業管理和創新工作注入生機與活力,能塑造鮮明的管理特色,增強企業發展軟實力。
1、加強文化建設。自覺踐行“兩個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大力弘揚“勤儉節約、艱苦創業,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奉獻國家、回報社會,注重效率、嚴格自律”精神,培育敢于負責、勇于擔當的執行品質,保持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引導全員把心思、力量、智慧向發展愿景聚集,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動上“合拍”。深入總結企業文化建設經驗,提煉企業文化的精神內涵,建設體現責任、學習、執行、創新內涵的企業文化體系,為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撐。推進服務品牌建設,將服務品牌建設與企業管理有機融合,明確服務理念,對內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健全服務內容和標準,優化服務流程,促進競爭實力的提升;對外著力滿足客戶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展示服務品牌形象。選準服務理念形象化、符號化的載體,建立服務品牌識別體系,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服務品牌。豐富文化宣貫載體,開展內容豐富多彩、職工喜聞樂見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企業文化宣貫活動、企業文化演講比賽,寓教于樂,讓企業文化理念入腦入心、落地生根,真正實現“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2、推進知識管理。知識管理是企業識別、獲取、開發、分解、使用、存儲知識的過程,是利用知識資產創造價值的過程,是企業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企業的知識管理水平決定了企業的未來和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要加強知識管理,通過知識的傳播、分享,增強自我創新能力,催生創新成果,提高管理效率。要建立知識管理體系,搭建知識管理信息平臺,收集存儲各種管理理論、管理經驗、管理案例,以便于全員人員查閱、參考、應用。積極開展知識分享交流活動,引導全員奉獻自己知道的知識,隨時學習他人貢獻的知識,互通有無,促進企業員工的知識積累,促進個體知識和團體知識的轉化,促進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轉化,促進分散的知識向智力資本的轉化,實現知識的增值與創新,使知識財富得到充分利用,從而實現員工素質的提高和企業管理效率的提升。
3、強化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指根據組織共同價值觀和文化、精神氛圍進行的人格化管理。要發揮政治思想工作優勢,加強黨建、團建以及工青婦組織建設,積極開展人文關懷,提高職工幸福指數,將具有剛性的制度化管理轉化成為職工的自覺行動,激發職工的主動性、內在潛力和創新精神。積極履行企業公民社會責任,依法經營、誠實守信、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現企業與職工、社會、社區、服務對象等利益相關者和諧相處,提高社會資源的運營管理效率,為發展營造和諧的內部和外部環境。
四、深化流程管理,提升基礎管理效率
深化流程管理,就是要突出運用,突出創新,突出解決實際問題,深入推進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搭建“管用、好用、實用”的基礎管理平臺,實現企業管理的流程化驅動。
1、實施業務流程再造。以流程管理為核心實施流程再造,打破部門職能界限,建立以流程為導向的管理體系,在流程中體現崗位制度、工作目標、工作績效等內容,打造流程驅動型企業,有效促進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固化核心業務流程,識別關鍵節點,突出跨部門、跨職能的流程接口管理,改變職能管理缺位、流程節點多、流程不閉環等問題,讓每個流程實現端對端對接,保證管理流程面向企業目標,業務流程面向市場和客戶,全面提升流程運行效率。
2、推進流程信息化建設。信息化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建設的先進手段。要加快推進信息與管理的深度融合,持續深化信息系統應用,加強辦公自動化、人力資源管理、統計分析、財務管理、業績考核等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信息化、市場營銷網絡化水平,提高信息化對企業管理的支撐作用。建立業務流程管理平臺,加強核心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的固化與在線監控,實現應用可查、管理可視、過程可控、績效可評,形成“上下貫通、左右協調、有效運行”的流程管理體系,確保信息傳遞準確高效。
企業創新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不容忽視。合理的管理方法決定著企業的走向,所有的管理創新都為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加企業收益,這都有利于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適應市場經濟變化,符合時代需要,也決定著企業的知名度和命運。
網絡經濟指的是在網絡技術發展的基礎之上,與多媒體信息架構出的新型經濟業態及發展走向。現今社會經濟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改變,就是網絡信息社會的最直接體現。隨著網絡經濟的迅猛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都將隨之產生滲透性影響。而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逐漸白熱化的背景之下求得生存與發展,就必須不斷地做出相應的革新,以應對網絡經濟發展對企業帶來的挑戰。
一、網絡經濟對現代企業發展的意義
(一)使企業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網絡的利用增強了企業外的internet和企業內的local area network之間的聯系,將企業相關管理信息效能有效地表現了出來,從而提供更便捷的服務給消費者,使企業與社會大眾之間的溝通得以加強,一方面消費大眾可以把自己的相關要求傳達給企業,另一方面企業可以依據這些要求做出相應的調整。企業還能利用網絡信息的傳遞,給予消費大眾及時的多元化的信息,從而滿足消費大眾的需求,為自身贏得市場先機。
(二)能有效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
網絡經濟是架構在以往舊的經濟基礎之上的一種虛擬經濟,企業在這個虛擬的網絡容積中能開展企業無形資產——品牌形象的加強與重構,傳輸與之相關的信息,給予消費大眾優良的信息服務與高質量的商品。通過現實市場經濟運作與虛擬網絡容積的遠程操作這兩種經營方式的結合,可以有效提升企業在社會上的品牌形象。
(三)有利于企業加快自身的改革創新步伐
由于網絡經濟有效縮短了產品生產至銷售的距離,也就縮短了商品全階段周期,商品推陳出新的速度也隨之加快,如果企業依舊按照以往的競爭模式參與市場競爭,那么將無法取得競爭的勝利。正因為如此,為了保持有利的競爭優勢,企業需要加快自身改革創新的步伐,對市場中的變化盡快做出反應,從而滿足市場要求,從網絡經濟中獲得先機。
(四)推動企業構建誠信文化
隨著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只要利用好網絡,不但能采集到競爭對手和市場供求的信息,而且也能在消費大眾與企業工作人員心中樹立起誠信形象,從而為企業構建誠信文化,提升市場誠信品牌服務。企業還可以給予工作人員多樣化的交流機會,使工作人員之間可以相互幫助學習、互通有無,從而得到充足的信息量作為企業建設誠信文化的信息基礎。企業在進行誠信文化建設的時候,還要積極取得企業相關部門的監督和支持,通過利用國家有關法律和體制,尋求法律的監督與保護。
二、網絡經濟對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
在網絡經濟這種新型的經濟形態之下,企業需要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一)對企業組織機構的影響
舊的企業組織機構往往包含較多層次的管理機構,且管理權限與范圍比較小,致使企業組織龐大,一個決策從制定到執行需要較長的時間,管理效率不高。網絡經濟背景之下,由于其具有較為先進的信息傳遞方式,也就推進企業不斷變革自身的經營管理策略,進而提高管理效率,使得企業的戰略決策可以以最短的時間得到相應反應與執行。所以,企業組織機構在網絡經濟的影響之下:從企業外部來講,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聯系變得更為緊密,也更容易相互影響,相同行業的企業形成了經營目的相同、共享過程管理與專業化協同的企業組織;從企業內部來講,企業組織機構的管理層不斷簡化,層次也相應減少,但管理幅度卻有效地增寬了,且管理決策更多地向消費大眾、向經濟第一線靠近。
(二)對企業生產組織方式的影響
網絡經濟對企業舊的生產組織方式會產生直接的影響,督促企業在生產組織方式方面不斷改革創新??焖倭魍ǖ男畔е缕髽I與企業之間取長補短的可能性變得更大,特別是相同行業的企業甚至已經變得沒有任何秘密而言,先進生產設施的應用、最新科學技術的出現,使得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越來越清晰,企業之間的競爭更是到達了白熱化的狀態。在這樣情形之下,企業的商品開發、生產等各個階段,都應該盡量做到完美。企業只有變革自身已有的生產組織方法,迎戰網絡經濟的影響,才可能在將來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
(三)對企業經營管理方法的影響
網絡經濟對原有的企業經營管理方法將產生變革性的影響,要掙脫傳統的交易方式與市場時空方面的限制,不但需要企業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與銀行信譽,而且也需要企業與金融部門、保險部門、廣大客戶和供應方在合作及交易過程中有機整合、協調一致,在網絡化的影響下使企業成為與商務活動的各方緊密結合、利益相關的有機整體,進而變革企業傳統的經營模式,加強企業與市場競爭各方之間的聯系。
三、網絡經濟下企業創新管理的必要性
在網絡經濟環境下,企業的外部生存環境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慢慢地影響著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趨勢。伴隨著經濟與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利用網絡獲得各類經濟資源不再受到時間及空間的限制,這就使得企業的外部生存環境變化很大,必然會給企業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帶來變革。
也正是這樣,網絡經濟可以給予各行各業的企業重新發展的機會,與此同時也加大了企業被市場淘汰的危機。當網絡經濟發展蒸蒸日上的時候,各個企業都面臨著這樣的選擇:是投入大量資金與資源適應網絡經濟的發展,進而變革自身的競爭手段,還是不受各方面的影響,堅守以往的競爭模式。這個選擇猶如春天來臨前的寒冷,讓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無法看清企業前行的方向,使每個企業都面臨著抉擇的痛苦。
而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企業已經利用網絡科技手法實現了其信息獲取手段、價值鏈、銷售鏈等方面的變革,而有的企業則在進行對外聯系的時候已經完全電子化了。在這樣背景之下,企業必須做出相應改變,構建新的經營管理體系,讓自己融入internet business生態圈中,從而與越來越多的企業分享網絡科技的最新成果,才可能在網絡經濟浪潮之下立于不敗之地。
毫無疑問,在企業的整個創新體系中,管理創新處于綜合統籌、指導協調的地位,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無論是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還是市場創新,都需要經過企業管理的職能來逐步實現,都需要經過管理的各個層次來具體執行。
總之,面對網絡經濟的挑戰,我們必須樹立全新的經營觀念、競爭觀念,適時進行管理觀念的改變,因為只有觀念的創新才可能帶來經營活動的創新。
四、網絡經濟下企業創新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更新管理思想,樹立新型的管理思維
思想的解放對于身處網絡經濟之下的企業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網絡經濟形勢下,“鼠標與水泥”是人們給予企業商業競爭模式的新名稱,這就表明企業需要以更快的速度更新網絡技術來進行已有產業變革,與此同時還需要具備危機意識與緊迫感,以最快的前進步伐,爭分奪秒,將電子網絡科技充分利用好,讓企業適應網絡經濟帶來的管理變革。由于電子科技的進步,給予了我們更多的發展,這就需要我們不斷解放思想,積極探索新事物、新科技,利用每個機會加快傳統產業的革新。
(二)加強企業生產管理,促進供應鏈的網絡協同
網絡經濟環境下,企業可以協同性地增強實施重點的業務進程,充分利用相同的資源或者是開展同步化生產,將生產責任細化下去,保證商品質量水平與各方承擔各自的義務,有效提高生產協調度。在網絡協同的進程中,可以對各類資源進行及時的供求反應,培養出高效率的管理處理技能、執行技能與協同技能。
(三)構建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機制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動力機制,充分利用好人、財、物等基本的資源,如資金、信息、技術、人才等,可以使傳統企業向網絡型企業轉型。這個轉型是一個高風險、高成長、高收益的過程,這種躍變是需要一定的資金作保障的。
企業要加大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投入,并設立網絡總監,負責信息的整理和技術創新,確保在需要的時候能及時獲得有用的信息,實現信息在企業內部的實時共享,不斷推動企業信息的增值。人的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在網絡經濟時代,怎樣求才、知才、用才、育才是每個企業管理者的必修功課。
(四)加強網絡型組織結構建設及流程再造
網絡經濟環境下,網絡型組織結構就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組織結構。通過信息網絡,可以使企業原有的組織結構變得更加簡單,管理層之間可以進行更加直接、有效的溝通。實施組織流程再造就是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支撐,對企業組織運行基礎的流程進行再思考、再設計和重新組合,并對相關制度進行相應調整,以確保組織流程能夠更好地運轉起來,為企業創造最大利益。
五、結語
總之,全球經濟一體化與電子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我國的企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就需要企業抓住網絡經濟的發展機會,不斷革新企業管理方式,減小企業生產管理的成本,增強自身在網絡經濟中的競爭優勢。
摘要:中國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而活躍的力量,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想占據比較優勢的地位,必須進行管理創新。首先分析了管理創新的含義和特征,而后論述了中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必要性,最后闡釋了中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基本條件。中小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必須重視管理創新問題,以使中小企業確保生存、促進發展,逐漸或盡快做大做強。
關鍵詞:中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必要性;條件
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指出,要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依據黨的十七大的這一精神,中國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企業必須加強管理創新。而且,中國的中小企業較之大企業相比,資金比較短缺、技術力量較薄弱、設備一般較落后,這就更需要注重管理創新,以更好地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條件,發揮好自身的特點,顯示出自身的優勢。作者特對加強中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問題進行簡要的論述。
一、管理創新的含義和特征
要想了解管理創新的含義,需要先解釋一下什么是管理。管理是社會經濟實現有效運行的方式與方法,是任何社會存在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組織活動。一般而言,管理是指一定組織中管理者通過協調組織中人的適當行為和勞動,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工具,從而實現生產系統最高效率目標的社會活動。而何為企業的管理創新呢?企業管理創新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利用現有的資源,依據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態勢,研究并利用新的生產經營過程,對傳統管理模式及相應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進行改造、改進和改革,并重新選擇和構建新的管理方法和制度的配套系統工程。
管理創新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具有動態適應性。因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否盡快適應環境的變化獲得競爭優勢,關鍵就要看企業是否能夠不斷創新,不斷打破常規不斷推陳出新。而這一切的實現就要依靠管理創新。二是具有持續性。因管理創新的目標之一便是促進形成支持不斷創新的氛圍,使創新成為組織運作的常態?!俺B”說明組織不斷地推進創新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它綜合表現為目標的持續性、時間的持續性、過程的持續性和創新的持續性。三是具有系統性。因企業是一個復雜系統,系統內的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當系統內某個或某些要素處于不良狀態時,必有其他要素受到影響,管理創新是許多參與者之間的一系列復雜的、綜合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結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過程。四是具有實用性。因管理創新的目的是為顧客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舒適和方便,并產生價值。符合這個標準的產品才能銷售出去;符合這個標準的經營管理方法才能在企業得以推廣。如果不符合此標準,那么創新就沒有實際意義。五是具有相對性。因從企業管理創新的實際評價標準和創新成果來看,只能追求相對最優。六是具有變革性。因許多管理創新,尤其是程度大的管理創新,實質上就是一場深刻的變革。不觸及現有權益關系、皆大歡喜的管理創新是不存在的。
二、中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1.中小企業管理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決策。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必將對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建設創新型國家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企業創新管理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大力推進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努力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體系,是增強中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保證。所以,加強中小企業管理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
2.中小企業管理創新是激烈的市場競爭的需要。中國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而活躍的力量,它廣泛分布于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現實生活中,中小企業雖然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其發展十分艱辛。因中小企業的發展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管理問題。其中,亟待解決的便是管理創新問題。因目前市場競爭已經明顯地取決于企業的管理創新。因企業管理創新的觀念創新超前,就能想別人之不敢想,為他人之不敢為,自然就能夠發現別人視而不見的商機,將企業的優勢發揮出來,取得管理創新的成功;制度創新,就能打破自身的舊的體制,這沒有大企業那么困難,因為“小船好調頭”,可以很容易地進行否定創新,更加有效地激勵人們的創新行為;技術創新,就能使生產過程更加靈活,同類產品的花色品種不斷翻新,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大為加快;文化創新,就能突破與企業經營管理實際脫節的僵化的文化理念的束縛,實現向貫穿于全部創新過程的新型經營管理方式的轉變。所以,加強中小企業管理創新是激烈的市場競爭的需要。
3.中小企業管理創新是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20世紀90年代中期、后期,由于資源及通訊科技的發展及因特網的廣受歡迎,“創新速度”決定了一切。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在政策環境、資金、人才、信息、管理水平、創新能力等方面是無法可比的。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中小企業如果墨守成規,必將被大企業吞并或被市場淘汰,“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現象,已是見怪不怪了。如今,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如逆水行舟,稍有不慎,就不進則退。而中小企業在市場經濟中要想占據優勢地位,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升管理水平,實現管理創新。管理創新是一種理念,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小企業只有通過管理創新,才能使企業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更加規范合理,才能實現人、財、物、技術等資源的有效配置,才能使其生存、發展、壯大起來。所以,中小企業管理創新是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
三、中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基本條件
1.管理創新精神。管理創新精神主要是指管理者的新管理創新意識。管理創新意識一般是指管理者的愿望、動機或意圖,它是驅使管理創新個體產生管理創新行為的出發點。中小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都應有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這是管理創新基本條件的重要條件。它對管理創新的成功與否往往起決定作用。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被淘汰出局是時有發生的。中小企業為企業生存、發展著想,必須使企業擺脫舊的組合方式,重新組織并實現更有利的生產方式,即 “完成新的組合”,堅持不斷地創新,一切向前看,永不滿足,不斷爭取高成就。
2.管理創新主體。這是管理創新基本條件的又一重要條件。它對成功與否起著主導作用。為此,中小企業管理創新主體,應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管理創新主體具有的心智模式:一是遠見卓識。即管理創新主體對某個問題能有超越一般人的看法,能夠敏銳地判斷企業與管理發展的大趨勢,能夠在現實的問題中找到關鍵性的東西并能看到其背后的深層原因,能夠結合本企業的特點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創意。二是管理創新主體應具有較好的文化素質和價值觀。三是管理創新主體應具有較強的能力結構。即,應具有核心能力、必要能力necessary ability和增效能力。核心能力突出地表現為創新能力;必要能力包括將創新轉化為實際操作方案的能力,從事日常管理工作的各項能力;增效能力則是控制協調加快進展的各項能力。
3.基礎管理條件。中小企業應具備較好的基礎管理條件。現代企業中的基礎管理主要指一般的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如基礎數據、技術檔案、統計記錄、信息收集歸檔、工作規則、崗位職責標準等。管理創新往往是在基礎管理較好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產生,因為基礎管理好可以提供許多必要的準確的信息、資料、規則,這本身有助于管理創新的順利進行。
4.管理創新氛圍。中小企業應營造一個良好的管理創新氛圍。管理創新主體能夠有創新意識,能有效發揮其創新能力,與擁有一個良好的創新氛圍有關。在良好的工作氛圍下,人們思想活躍、新點子產生得多而快,而不好的環境氛圍則可能導致人們思想僵化,思路堵塞,頭腦空白。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管理創新環境氛圍:第一,應培養員工的主人翁精神。第二,要樹立崇高的企業目標。第三,要培養員工追求卓越的價值觀。第四,要恰當地處理企業集權與分權的關系問題。第五,要建立寬松方便的溝通環境。因為這也能更好地激發員工的創新意識。
5.管理創新目標。管理創新活動必須具有明確的創新目標,因而創新目標就成為創新的必備條件之一。管理創新目標比一般目標更難確定,因為管理創新活動及管理創新目標
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盡管確定創新目標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是如果沒有一個恰當的目標,則會浪費企業的資源?,F代企業對管理創新的目標確認多半帶有彈性,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終極目標應當是:形成具有當代先進水平和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模式。只有這樣,管理創新才能迅速有效地幫助現時中小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的重要主體,在市場經濟中站穩腳跟并有一個很好的發展。
四、結論
總之,企業管理創新是對傳統管理模式及相應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進行改造、改進和改革,它具有動態適應性、持續性、系統性、實用性、相對性、變革性等特征,中國中小企業為更好地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貢獻,為更好地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企業自身生存發展著想,必須進行管理創新,為此應更好地提供或創造出管理創新的基本條件,以提升管理水平,實現管理創新,促進中小企業變大變強,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一、企業信息化的作用
1.企業信息化的涵義。企業信息化是指在企業管理機制中各個模式環節的現代技術的應用,它加速了企業信息之間的傳遞、加工和處理的速度與效率,令這些有效的信息資源得到有效、可靠的利用。為企業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發展依據,促進了企業的管理水平提升,讓企業的管理機制更好地服務于企業運營模式,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創建良好的企業管理氛圍。
2.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表現。減少企業員工的工作強度,實現信息化建設就是要在原始的記錄、輸入、輸出計算機系統之外,其余的流程工作如信息的計算、數據的分類、資料的存儲等相關工作,都交由計算機系統本身來處理完成。
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通過計算機系統來維護企業的內部管理系統,既能使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精準、明確,又能快速、有效、及時的提供管理信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管理模式密切了企業各個部門間的工作連接,大大的加快了企業間業務辦理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的快速運轉,為企業創造良好效益、提高效率經營奠定有效的文化基礎。
提高管理的規范化程度,在企業信息化的工作中,對數據的相關來源、存在格式等都提出一些較為規范的要求,這在很大的程度上都讓企業的工作質量得到了更好的保證。同時實現了企業內部的信息化統籌經營,為企業的商務鏈接創建了一個有利的平臺。
二、企業管理創新是實現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企業的信息化實際上就是用計算機的手段去實現企業的相關管理運行,因此信息化企業管理與非信息化的管理之間的差異就是,它們管理的業務流程和實現的方式方法都大不相同。信息化管理模式不是模擬、仿照現有的運營模式,而是對現行的管理模式進行有效的創新、改進、變革,令企業生產的流程趨于透明化、規范化、公正化。這就要求企業在實現信息化管理前,必須首先做好模式的改良、創新,做好管理模式、運行流程、組織結構、績效考評等方面的改良、突破與創新。
中國的企業不像發達國家那樣,先完成了工業化進程再實現信息化管理,而是在還沒有完成工業化的條件下就開始著手信息化進程,特別是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內容。因此企業就會缺乏現代化的信息基礎,缺少數據規范標準的管理流程,甚或根本沒有管理流程這個概念。這造成了很多企業單一的信息化建設、盲目的管理模式,為了信息化而去信息化管理,失去了觀念思想、組織流程等全方位的考慮,因此企業信息化建設面臨的問題不是技術型問題,而是管理模式的問題。
三、企業信息化與管理創新互助推進
信息化代表著先進的技術生產力,不管是在工業生產還是在企業結構中,現代的企業管理,無論是在管理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注重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對企業的資源進行廣度而又深度的開發與利用,進而實現對企業有效的管理控制,優化企業流程的管理,實現管理信息的共享與分流,對企業運營過程中的分散數據有效重新的整合與交互,從而增加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
信息化建設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單獨存在的個體,它是信息技術與先進管理的最佳結合,與企業運行機制的改革、再造、重組等是相輔相成、互相適宜的。利用信息化技術來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的整體,不進行信息化建設,企業管理就無法實現跨越式的發展進程,同時信息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如果不用一個先進、創新的管理思想去指引,那整個系統也會失去前進的方向。
傳統的企業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與先進的企業文化相背離,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因此只有實現企業信息化管理,才能引進現代化的經營理念,也就是通過通過先進的技術來改造傳統的系統,帶來全新的生產方式、運行模式。通過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來提升企業技術的發展水平、加工效率,進而帶動創新型技術與研發型設計的完美融合。
信息化是企業管理創新、發展的源動力,在企業信息化的時間探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讓我們認識到信息化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而是一種觀念、理念上的問題。許多人認為信息化的管理項目主要在于信息技術本身,而忽視了信息化的管理流程和模式。只有根據企業經營的具體戰略措施,才能建設出專業化、系統化的管理機制。
企業信息化對企業管理創新的基本作用,主要表現為能夠提高企業決策能力的準確性,降低抉擇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有助于企業更好地實現科學化管理。同時促進了企業管理的結構、業務流程更加合理公正,進一步整合企業的各類資源和生產要素,使企業在一定信息技術條件下達到和諧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的管理創新與信息化建設的關系是微妙的、相輔相成的,管理創新需要以信息化技術為依托,而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又推動著管理創新更加深入的發展。企業的信息化實現需要以管理創新為基礎,進而推動企業信息化技能的綜合應用。企業信息化過程是企業管理創新發展的過程,它的發生引進了先進的技術,集成了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帶來了時代性的企業變革,更加有助于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升,加速了企業的競爭與發展。
新世紀第一年,鐵路財務會計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在推進財務體制改革、鞏固和擴大扭虧增盈成果,加強國有資本監管、強化會計基礎工作等方面積累了很好的經驗。在2002年1月底召開的全國鐵路財務工作會議上,一些單位交流了自己的經驗做法,本刊選登南昌鐵路局、廣鐵集團客運公司、昆明鐵路局三單位的文章,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廣鐵集團客運公司于2000年12月2日掛牌成立。公司成立以來,我們按照鐵道部、集團公司關于客運公司改革的總體要求,以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為取向,積極探索并試行了財務預算管理制度,推動了客運公司管理創新,強化了成本的“剛性”約束,有效地控制住了成本費用,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們推行財務預算管理的具體做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細分內部成本控制中心,科學確定財務預算管理的責任單元。
我們將成本中心作為財務預算管理體系中的基本單位,根據生產經營的環節和組織結構合理設置成本中心,并確定各自的職責范圍和管理權限,尤其是強調成本中心負責人所承擔的責任,預算的編制、下達、控制、分析和考核都以成本中心為單位進行。公司內部各層次共建立了150個大大小小的成本控制中心,通過成本中心的建立,將預算控制的責任傳遞到最基層,形成了一級保一級的預算控制機制。在各成本中心之間建立內部轉移價格制度,確保成本中心成本的完整和真實,避免成本環節中出現真空地帶,在不同的成本中心建立服務與付費的關系,制訂內部清算辦法,各部門的相互服務收費按實際成本計算,向最終用戶收取,使每一項支出都納入預算管理的范疇,促進財務預算管理責任的落實。重新確定各項作業成本定額,剔除所有不合理的開支,制定較為科學的物料消耗定額,并對成本的真實性逐項進行認定,為編制成本預算提供科學依據。
二是將收入預算按車次下達,增強員工的營銷觀念和效益意識。
公司成立之初,就對運營的61.5對列車進行了“量本利”分析,計算出了每趟列車的盈虧平衡點,并將“量本利”分析資料印發到各客運事業部和車隊車班組織學習。在集團公司下達經營目標后,我們根據目標利潤確定了營業收入預算,特別是按照每趟車的列車等級、運行區間及客流情況,將客票收入預算和車補收入預算按車次進行分解,層層下達到事業部、車隊和車班,使每一位列車長、乘務員都明白自己擔當的列車單趟應該完成多少收入、上座率達到多少才能盈利,從而主動改善服務質量,吸引客流,提高列車上座率。同時,及時掌握各車次客票收入的完成情況,與收入預算進行對比分析,為調整和優化列車開行方案提供依據。
三是強化資金集中管理,為財務預算管理提供資金保障。
資金跟著預算走,預算資金按照進度撥付,利用資金手段調控成本預算的執行。大宗物資的資金由公司統一對外結算。事業部和各成本中心嚴格按照成本預算及專項預算使用資金,不允許資金在不同的預算項目之間進行調劑,嚴禁將預算資金用于預算之外的其他用途。事業部和成本中心都沒有融資權,資金的缺口由公司統一籌措。通過嚴格的資金預算管理,確保了公司生產經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資金需求。
四是推行物資采購招標制度,從源頭上加強成本預算的管理。
公司實行物資集中采購,逐步弱化事業部及成本中心的材料采購權限,對列車臥具備品、大宗的車輛配件等常用物料實行公開招標,定點定廠統一采購。事業部只可在限定金額內自行采購普通材料。通過集中招標,大大降低了材料消耗成本。2001年集中對五趟進京列車的臥具備品、乘務員制服進行了招標,單位價降低近30%,僅此一項就節約成本310多萬元。
五是對相關實業實行一體化管理,完善了財務預算管理的內容和范圍。
將與運輸主業相關的餐飲、多種經營、工附業等相關實業統一納入公司管理考核,全部回歸主業核算,變多本賬為一本賬,納入公司財務預算管理。對這些單位的收入、支出、利潤、資金都編制下達財務預算,按規范的財務預算方式進行管理,向上級部門匯總編報一套報表。將相關實業的工資分配納入公司人工費用總預算統籌考慮,統一政策,合理分配,消除了多元經營收入隱形分配的現象,既規范了管理,堵塞了漏洞,又能取信于員工,得到了大家的贊同。
六是相關服務市場化運作,減少了預算控制的層次和環節。
對列車保潔等非核心業務和公司不夠擅長的業務實行外包,使公司能夠更好地將精力集中于旅客運輸服務這一核心領域,提高核心競爭力,同時節約人力成本和設備投入,減少成本控制環節。2001年,公司先后將各客運事業部庫內列車、臥具等清洗保潔工作外包給了專業化的保潔公司,提高了列車服務質量,并節約成本50多萬元。
七是注重預算的編制和審核,事前化解預算執行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矛盾。
由公司確定總體經營目標和預算編制原則向事業部公布,事業部根據實際需要編制預算建議。事業部預算編制從班組開始,并根據隸屬關系逐級審核、匯總,班組預算由車間審核,車間預算由成本控制中心審核,成本控制中心預算由事業部審核,最后將預算建議上報公司。公司進行預算審核主要是確定哪些是必須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可做可不做的;哪些錢該花,該花多少,而哪些錢不能花。審核的方法主要是驗證預算建議的真實性,在征求事業部意見的基礎上,根據財力和項目的輕重緩急進行排隊和取舍。在預算的編制和審核過程中,公司上下充分交流信息,統一認識,使各級責任人熟悉了生產業務和定額管理,明確了責任和目標,從而大大減輕了預算控制的難度。在實際操作中,我們考慮客運公司是新成立的公司,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沒有相關的歷史資料和數據作比較,因此我們采用的是“零基預算”的編制方法,通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多個來回,不斷進行修訂、完善,使預算盡量接近公司的真實情況。
八是加快管理信息化進程,為財務預算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實行財務集中管理和成本實時控制,必須有功能強大的計算機網絡系統支持。我們投入1000多萬元資金用于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實現了公司與各事業部之間的網絡連接、信息傳輸、實時查詢和過程控制,保證預算的提報、審批、執行、控制都通過網絡系統實現。將生產作業信息及時轉化為財務核算信息,實現業務管理和財務系統一體化連接,達到實時查詢和實時控制的目的。
引言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隨著國內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一些技術實力強、資金雄厚的跨國公司也參與到我國的市場競爭,市場放寬了準入條件和競爭領域,同時市場經濟的效益準則也提醒我們,自然壟斷行業無疑也會到挑戰。
管理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實踐,它是為達成預定目的而協調集體活動的過程。管理的目的可以是出于政治方面、經濟方面及文化教育方面或出于綜合性的考慮。管理領域影響最大的一個分支是企業管理,企業管理與其他管理一樣,也必須要符合客觀的規律,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而通過組織、計劃、激勵、協調控制等方式,施加于生產經營的活動。而所謂的電力企業管理,就是指結合電力企業的生產特點,同時遵守客觀經濟規律,實現電力企業供、產、銷各環節的相互銜接,同時要給予生產經營活動以密切的配合,切實的實行組織、指揮、計劃、控制與協調;社會對電力的需要得到滿足,最終使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合理組織人、財、物等各生產要素,使之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1 管理創新的原則
1.1 管理創新工作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當代企業最寶貴的資源是人力資源,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創新就是當代企業的管理創新,愛惜人、尊重人、發揮人的潛力是每個企業管理者應該做到的,世界上任何一種物質資源都無法和人力資源所具有的創造性、可持續利用性相比擬,人力資源也是無法替代的。員工的忠誠度和獻身精神應著力得到培育;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充分肯定員工的主體作用,員工的主體意識要得到尊重;員工的創新精神也要得到不斷的激發;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也要構建起來;構筑一個給精英人才施展才華的舞臺。
1.2 管理創新工作是一個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過程 社會分工在新形勢下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變得愈來愈細,領導者在決策中的職能不僅僅是“拍板”,因為每個人經驗、知識、技能和思維能力都是很有限的,企業領導者也是同樣,他的職責卻很重要,他是企業生產全過程的決策者、指揮者、組織者,職工的不滿甚至嚴重的對立情緒會因領導者失誤的決策或有失公正的處事而引發。必須發揚民主精神,企業每項新決策都要在集思廣益、充分醞釀的基礎上走群眾路線,最終形成,這也是企業管理創新上要遵循的一個客觀要求,使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得到保證。
1.3 讓一切行為自覺地服務市場也是企業管理創新應堅持的原則 市場觀念轉變首先應該是服務思想的轉變,市場經濟最大程度上是服務經濟,相應地管理創新中體現著服務思想的轉變。在企業管理創新上,自身的管理方式、管理機制要考慮,要弄清楚應該怎么干、有什么樣的措施、預期達到什么樣的水平。顧客的要求要千方百計地去滿足,特別是營銷要緊密地聯系生產,根據市場的需求,生產市場所需要的,有價值的產品。
2 電力企業創新管理的建議
世界科技進步的步伐突飛猛進,我國電力企業的現代管理手段還遠遠不能適應新的形勢,電力工業將發生重大變革才能與發展相適應。結合多年來在電力企業的基層工作經驗,提出以下的建議:
2.1 要將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起來,開展管理創新工作 現在重要的工作是按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起科學、規范的公司。電力企業改革的趨勢是走向市場,我們應該引入竟爭、打破壟斷,同時電力企業也將面臨較大范圍的重組。
①要按產權清晰、管理科學、政企分開、責權明確的原則進行;②既要有相應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同時也要發揮經營管理層的作用;要有科學化和規范化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③管理體制和組織機構要適應市場的需求,公司不可刻意追求某一種形式,要與公司的規模相適應;④組織結構要向柔性化、網絡化和扁平化發展,機構的規模要適度;⑤要根據各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研究,電力企業,特別是大型公司要對我國電力企業的管理體制進行研究,找出適合的體制。這也是管理的重大課題。
2.2 要想提升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戰略管理創新就必須得到加強 要想使企業能穩步的發展,就必須加強戰略管理,總體謀劃企業的發展手段、目標和途徑,使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得到提升,否則企業就會失去發展的方向,最終走向失敗。在戰略管理上電力企業還是弱項,目前還存在著許多的弊端,在實際工作落實中,好多地方需要改善。加強戰略管理,一是要有科學的方法和決策程序;二是要加強調查研究,并注意調研的制度建設;三是關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四是有全局和長遠的戰略思想;五是有科學的實施保障措施;六是要進行整體的規劃,突出重點,分步進行實施工作,最終達到全面推進的目標;七是要建立重大決策的責任制和相關管理制度。
2.3 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生存之本,適者生存,落后了就會被淘汰。電力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也應在如下的七個方面來開展:①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管理制度要規范。②新技術要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③進行虛擬企業的研究工作并逐步的落實到應用。④要進行結構調整就必須加快技術改造的進程。⑤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要尊重知識并加強管理。⑥注重信息化的重要性、加強信息管理,使網絡化建設不斷發展。⑦尊重人才,培養人才。
2.4 日益增強的市場竟爭要求電力企業必須加強成本的管理工作 企業經營管理的中心是財務管理,因為它滲透和貫穿于企業一切經濟活動之中,是通過價值形態對企業資金運動的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加強財務管理是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電力企業公司化改組,創建一流管理電力公司的迫切需要,是電力企業經營管理工作改革的中心內容。電力市場具有壟斷性質。我國把電力企業也推向市場的改革中,加強營銷管理,根據電力市場的特點應該轉變觀念,重視各類用電市場的研究與開拓,審視市場調查與預測,作好企業經濟活動分析。并且要大力開展集資辦電,引入竟爭機制,多渠道集資辦電的方針、積極推行多家、把電力市場搞活。
2.5 要持續關注市場,從而時營銷管理創新工作得到加強 在改革過程中,電力企業必將走向市場。所以,要確實重視營銷管理工作,并加強與研究營銷管理。提高市場意識;建立用戶滿意度的測評方法和制度,在優質服務上下功夫;加強營銷工作中的公關管理工作等等。
3 員工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要實施激勵機制
有潛力的員工和骨干員工是應激勵的重點客體。骨干員工是指具有組織需要和依賴的特殊知識和技能的員工,而有潛力員工則是指雖然職位層次較低,但個人素質良好,發展潛力較大的人。對人的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本質,一個人無法完成的工作任務可以通過其他人的協助共同來完成,它是作為上級管理者應重點考慮的問題。所以,如何別員工按照自己設定的目標去很好的工作,是人員管理的重點。
提供給激勵對象以心理滿足的心理激勵;幫助解決激勵對象的個人或家庭與工作和生活方面有關的難題;激勵對象得到具體的物質利益的物質激勵;員工的個性差異要得到尊重、從心理激勵方面來看,要允許員工參與不同的意見,并加以尊重、對員工的勞動成果要尊重,讓員工在組織里找到自己成長和發展的空間,合理、科學設計員工的培訓計劃和職業規劃,使員工能做自己喜歡和做得最好的事情。
要將員工的創造力和潛能充分的發掘出來,并加以利用,使其能更好的發展,從而使員工的工作熱情得到提高,建立各種激勵措施、以及相互配套的激勵機制,工作中要將員工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培養起來。
我們必須花更多的精力研究企業的凝聚力,使企業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因為企業的競爭力離不開它,我們要使企業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更好地發揮。
4 結束語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應采用什么樣的管理模式才能不斷提高,隨著電力企業改革發展的不斷推進,越來越成為電力企業應認真探究的問題,要重視比較分析、不斷優化的原則;應整合企業的內部資源;應在創造管理心境、提升管理模式、激發員工的激情等方面加大力度,如果要能把這些工作做好,那電力企業的管理創新工作才能做好,也才能為電力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一、電子商務為企業提供的競爭優勢
1.優化企業管理過程的效率優勢。電子商務中,internet不僅僅是信息的載體,更為重要的是,企業在這個龐大的網絡環境下完成企業營銷、服務、支付等在內的各種業務活動。由于信息傳遞的快捷、方便,企業在獲取廉價商務溝通手段的同時,企業活動效率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2.提高企業市場響應能力的信息優勢。電子商務使得企業快速、準確地向全球客戶傳達產品和服務的最新有效信息,可以使企業對市場的反饋做出實時的反映。
3.與客戶直接接觸的溝通優勢。借助于電子商務活動,企業可以在互聯網上競爭空間建立門戶,直接面對全球客戶,電子商務為企業提供了快速、高效、成本低廉的商務溝通手段。
4.拓展企業市場延伸的時空優勢。企業的市場活動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企業與客戶直接聯系,更有效地為客戶服務。
5.減少企業費用支出的服務優勢。方便的業務處理手段為企業節省了可觀的費用支出,而借助電子商務,出差人員隨時可以獲得公司資源的支持,從而為客戶提供最佳的服務。
二、電子商務推動企業管理的創新
1.企業競爭戰略方面,以價值創新戰略為重點。企業的競爭戰略逐步轉化為價值創新戰略。價值創新戰略不是基于競爭對手分析基礎上的競爭戰略,而是基于對顧客價值分析基礎上的戰略。價值創新戰略改變了以競爭對手為目標的競爭活動,強調以顧客的價值系統為服務對象,通過創意思想、創意研究與開發,以及各種精心設計的創造價值的活動為顧客提供最大的價值。
2.企業組織管理方面,以結構變革為中心??v橫交錯的信息網絡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方式,同時也改變了企業的管理組織結構。傳統的等級管理模式及運行方式比較僵化,而電子商務需要一種更少約束、更為靈活的網絡組織形式。為適應電子商務的需要,把相互關聯的管理組織加以整合已成為大勢所趨,企業的一些部門重組或撤銷,企業的管理組織結構也將由原來的從上至下的科層組織結構,向新型的網絡組織結構轉變。
3.營銷管理方面,以網絡營銷為主要內容。電子商務的出現,也導致了新的營銷手段即網絡營銷的出現,以互聯網為核心支撐的網絡營銷正發展成為現代市場營銷的主流。首先,網絡營銷具有許多傳統營銷方式無法媲美的優點,如節省開支,減少市場壁壘,信息量大且具有交互功能等。其中,網絡交互特性使客戶在企業營銷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參與和選擇的主動性得到加強。在這種網絡營銷中,賣方和買方可以隨時隨地互動式雙向交流。其次,網絡營銷是一種“軟營銷”,而傳統營銷中的廣告和人員推銷屬于“強勢營銷”,兩者的根本區別在于:軟營銷的主動方是客戶而強勢營銷的主動方是企業。再者,由于電子商務加強了企業和客戶的關系,隨著企業和客戶相互了解的增多,網絡營銷將由傳統的大量銷售轉向定制銷售。因此,企業要實現網絡營銷并最終取得收益,關鍵是要把握網絡營銷帶來的有利因素,重新審視其營銷策略,在產品(服務)選擇、價格擬定、促銷手段及營銷渠道等方面出做新的調整。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運用網絡與傳統營銷的組合方式進行管理,效果顯著,營銷費用明顯降低,營銷預算更加方便、準確。
4.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以人本管理為主要精神。不同的管理思想對人的假設是不一樣的。人本管理是基于人追求自我實現的“社會人”的假設,這與電子商務時期“人才是根本”這一命題相一致的。人本管理,就是指以人的全面的、自在的發展為核心,創造相應的環境、條件和工作任務,以個人自我管理為基礎,以企業共同遠景為引導的一整套管理模式。實施人本管理,就要在企業內部創造寬松的環境,充分尊重和鼓勵員工的首創精神,建立共同的價值觀,對員工進行培訓,適當授權等,使員工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在電子商務時代,在企業管理整合的資源中最重要的資源是人力資源,因為只有人才能夠創造知識、傳播知識和運用知識。為此,必須奉行“以人為本”的原則,管理企業的人力資源。
在互聯網與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我國企業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利用電子商務對自身的管理和運作方式進行根本性的變革。而如何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帶來的商業機會,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實現企業的高速發展,更是所有企業的領導者必須思考的問題。企業要以創新的模式來管理和經營,并充分利用電子商務提供的信息資源,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創造機會。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的企業一定可以在網絡化的激烈競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從而促進企業經營向異地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
摘要:本文闡述戰略管理基本內涵基礎上,指出了中小企業管理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最后重點圍繞戰略管理視域下的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策略進行了具體的探討。
關鍵詞:戰略管理;中小企業;管理;創新
戰略管理是指某一組織或企業在特定時期內的總體發展目標與方向,并通過合理選擇政策、優化配置資源等方式來完成任務,在這一過程中所進行的決策和管理藝術。戰略管理的核心內涵就是制定完善戰略,企業邁向成功提供有力保障,也是對各方面管理的有效測試。在發展過程中,完善的戰略可以促進企業的成功,反之亦然,如果不能制訂出科學戰略,企業難以獲得成功。
一、中小企業管理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第一,管理思維受到局限。從目前情況看,許多中小企業管理者將時間與精力傾斜于追求經濟效益、擴大生產規模上,并沒有意識到制訂長期戰略規劃的重要意義,這種做法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管理者思想過于保守,缺乏創新意識;二是受到管理制度的約束;三是管理者自身素質不高。第二,缺乏戰略管理條件。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會面臨著以下幾個難題:一是管理方式不科學,二是財務管理成為薄弱環節,三是不能為培養人才提供有利環境。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戰略管理的落地。第三,沒有構建起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許多中小企業意識到戰略管理的重要性,卻并沒有構建起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這使得戰略管理成了表面文章。一是缺少必要的制度平臺對戰略管理提供支持,戰略管理不具備較強的執行力;二是企業薪酬與激勵機制不完善,無法增強員工的工作熱情,無法實現戰略目標。
二、戰略管理視域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具體路徑
戰略管理視域下,中小企業應著力提升管理水平,促進管理創新。本部分重點圍繞戰略管理視域下的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策略進行了具體的探討。具體如下:
1.重視管理思維的創新
管理思維創新是實現管理突破的重要路徑。為實現管理思維的創新,要求企業管理者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要充分解讀國家方針政策,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準確把脈市場需求,促進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升。一方面,要形成積極向上的企業價值觀;另一方面,要及時轉變經營理念。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要努力沖出傳統小生產意識與單一管理模式的牢籠,不能只將目光停留在增加經濟效益的層面,而要努力踐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形象。同時,也要及時轉變經營理念,將產品或服務質量置于首位,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實力,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
2.注重促進制度的創新
企業制度創新是以先進的制度來實現管理思想、組織形式與技術的創新,從制度上提供保障并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對中小企業來說,制度創新是管理創新的先決條件,可以使管理創新變成現實。尤其是近年來,企業發展如果墨守成規,必將會被淘汰出局。通常情況下,中小企業數量多,在遭遇到風險的時候,盡管抗御能力較差,但由于規模較小,可以快速做出調整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因此,企業要根據自身生產、服務、經營的特點,另辟蹊徑,努力進行改革與創新,逐漸擴大市場占有率,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企業制度的創新就成為最關鍵的環節,可以將企業推至可持續發展之路。
3.注重扎實管理基礎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如生產成本低、管理效率高、經營戰略靈活等,但要想穩定地發揮出這些優勢,需要以穩定的管理為前提,離開了戰略管理基礎,優勢也會變成劣勢,甚至會將企業推至尷尬境地。鑒于此,筆者認為不僅要加強生產經營,還要強調財務人事管理,在管理過程中努力尋求突破,為中小企業戰略管理的成功實施打下堅實基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采取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立足于企業自身特點進行人才培養與儲備,努力為各崗位員工搭建成長平臺,對新入職員工進行崗前培訓,使他們盡快融入工作當中。二是構建起標準化、科學化的生產管理體系。要意識到信息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設,以此為生產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企業要準確把脈市場,根據自己發展優勢,開發出功能強大的信息化管理平臺,以信息化來改變管理模式滯后的現狀,為企業贏得更多的競爭優勢。三是不斷加強財務管理。將財務管理視作企業管理的核心,科學計劃、調度、分配資金,不斷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以此來降低成本、增強資金運營管理能力。
4.建構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
為實現戰略目標,中小企業應建立起戰略目標配套的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充分整合企業內部資源,最大程度地發揮企業內部資源的重要作用。具體而言,應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應充分結合中小企業的具體實際,構建起完整的戰略管理制度平臺,從制度層面給予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以保障。第二,組建科學的戰略管理決策體系。具體而言,要通過組建決策團隊來提升決策團隊的整體素質,為企業儲備智囊人才,為戰略決策的實現提供人才支持;第三,提升管理實施的執行力。具體而言,既要制定明確的戰略目標,確保企業的執行力具有基本的前提,也要我注重提升員工的知識水平和技術水平,確保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執行力均得到明顯地提升,最終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施。
三、結語
知識與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企業管理者準確掌舵市場航向,以發展性、前瞻性的目光進行全局規劃,對生產經營中可能會遇到的阻力產生清醒認識,才能使企業管理水平上升到新層次,在優勝劣汰的市場大潮中站穩腳跟。企業要準確定位創新點,勇于開拓進取,革除不合時宜的管理體制與辦法,為創新管理提供寬松環境,使企業發展煥發出蓬勃生機。
作者:肖霖岳 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摘要: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下,通過創新管理來促進企業發展壯大、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共識。目前如何進行企業的管理創新是企業管理者和諸多專業學者所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石油銷售企業;管理;創新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推進,我國的石油銷售企業所面臨的發展壓力越來越大。如何改善傳統企業管理方式,規避企業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與缺陷,通過高效的新型管理體制來實現企業在銷售經營方面的跨越式發展是擺在每個石油銷售企業的難題。接下來筆者從以下各個維度來探究企業管理創新。
1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對于企業來講,管理是一個關系到企業長期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詞。特別是在當前時展與市場競爭日益積累的嚴峻形勢下,管理創新已經成為實現企業保持生命力與競爭力的必要手段。從理論層面來講,管理是落實企業制度、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的基礎和前提。當前的市場發展形勢、營銷策略、企業的生產經營已經出現了較為顯著的變化,如果企業一味地固守之前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勢必會造成企業經營發展與管理之間的矛盾,導致企業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潮流,最終會影響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與壯大??梢哉f管理創新是增強企業軟實力的必經之路。
2管理創新存在的問題及制約因素
2.1石油銷售企業管理創新中存在的問題
石油銷售企業當前所在的諸多管理問題和我國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密不可分。石油企業屬于國有企業,該類企業在長期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無法認清自身的定位和發展危機,固守傳統的管理方法,從而導致石油銷售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從而暴露出種種發展危機。歸納起來講,當前的石油銷售企業中所存在的管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是政府對企業的監管與經營者的管理思路無法有效的對接,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第二,開展公式化改造的石油銷售企業,其內部的崗位人員配置不科學,法人治理不合理,導致企業的管理混亂。第三石油銷售企業的組織機構尚未合理配置,無法開展高效管理。第四,引入股份制模式之后,石油銷售企業并沒有及時找準定位。諸如此類的問題尚有不少,筆者在這里歸納總結部分較為典型的問題,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
2.2石油銷售企業管理創新中的制約因素
第一,思想觀念傳統。當前形勢下先進的發展管理理念已經被廣大石油銷售企業所認知,但仍然有不少石油銷售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和基層員工的思想觀念并沒有得到及時的轉變,從而阻礙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第二,管理體制落后。由于長期的傳統經濟體制影響,石油銷售企業中有不少單位依然沿用之前的管理體制,跟不上經濟形勢的發展。第三,員工素質偏低。員工素質是企業軟實力的一個重要體現。目前在石油銷售企業中不少經營管理人員的知識能力欠缺,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梯隊尚未組建。
3石油銷售企業管理創新的途徑
管理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發展與白熱化的市場競爭態勢中,提升管理水平、改革傳統的管理模式,實現企業的高效管理已經成為石油銷售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迫在眉睫的任務。基于筆者多年從事石油銷售企業管理研究的經驗,同時參閱大量的專業管理書籍并結合大量的實際調研分析,筆者將推進石油銷售企業管理創新的途徑歸納為以下五方面,接下來筆者就針對這五點進行詳細的分析與闡述。
3.1組織機構的創新
一個運行穩健的企業離不開一個科學合理的組織機構配置。確切地講,它是企業管理創新的基礎和必要前提。組織機構指的是企業得以順利運行的支撐架構。在進行組織架構設置時,我們一定要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如企業規模、發展階段、企業發展規劃等因素,同時根據管理學的基本規律、市場經濟體制,在政府的指導下來進行。不少石油銷售企業中的組織架構依然依照之前的計劃經濟體制來設置,這種組織架構比較傳統而且在當今經濟發展形勢下漏洞百出,嚴重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為此我們應當充分接軌當前時代與經濟發展形勢,來優化組織架構中的人、財、物等資源的配置。通過機構重組、精簡部門、靈活調崗等方式方法來進一步構建高效架構,使人盡其用、物盡其用,營造職責明確、管理高效組織架構形態,進一步提升石油銷售企業的管理效率,降低企業成本。
3.2創新終端網絡
在石油銷售企業的整體經營管理系統中,終端網絡是基礎更是成敗的關鍵,因此石油銷售企業一定要高度重視終端網絡的管理創新。企業管理者通過終端網絡管理現狀的分析,明確當前終端網絡中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針對問題來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全面做好網絡建設,提升網絡價值,來更好地落實企業的營銷規劃,切實提升石油銷售企業的銷售水平,擴大市場占有率。
3.3創新物流配送
物流配送是石油銷售企業營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把控好這一環節不僅能夠提升石油銷售企業的銷售效率,更能夠壓縮銷物流信息技術和交通運輸優勢,按照縮短流程、減少環節、提高效率、壓縮成本的標準來構建最為合理的物流管理新體制,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3.4創新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更改變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要開展石油銷售企業的管理創新,引入信息化技術是必要舉措。要做到信息技術的創新,石油銷售企業必須從兩個層面來著手:第一,重視網絡一體化,在企業內容實施一系列的管理系統改造,全面完善對石油銷售企業各個銷售管理環節的網絡軟硬件改造。打造機動、靈活的信息化技術系統。第二,為消費者提供信息化服務,建立客戶檔案,分析消費者需求,對消費者進行系統的管理和有效地開發,進一步提高石油銷售企業的銷售水平。
3.5創新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軟實力。它對于強化企業員工的凝聚力,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可度,最大化地保障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特別是長期受到計劃經濟體體制的影響,石油銷售企業員工的思想觀念和行為都需要通過企業文化的創新來規范和提升。具體來講,在石油銷售企業的文化創新工作中,我們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遵從企業管理的相關理念與規律,在政府的指導下,打造具有石油銷售企業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通過定位符合企業發展的價值觀、團隊精神、歸屬意識與經營理念來不斷提升員工的思想修養,激發團隊潛能,實現企業的高效率運營。
4結語
綜上所述,管理創新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因此在石油銷售企業的經營發展中,我們一定要重視管理的與時俱進,通過對組織架構、管理手段、企業文化、終端網絡、物流配送等關鍵環節進行科學合理的創新來規避企業管理漏洞,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助力企業高效發展。上述文章中筆者將自身的經驗融入其中與大家進行分享,希望帶給廣大業界同行以有益啟示。
作者:程杰 單位:中國石油福建漳州銷售分公司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企業的發展速度也不斷加快,企業的發展不能僅僅依靠勞動力和生產,而應該立足于企業文化創新。鑒于此,本文通過分析企業文化創新對企業管理的影響,進而研究企業文化創新在企業管理創新中的運用途徑。旨在更好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進而促進企業發展。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管理;文化創新
企業文化是在企業生產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固有的文化。企業文化具有雙面性,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積極的企業文化能夠加強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企業之間的交流,進而促進企業發展。
一、企業文化特點
(1)隱蔽性。企業文化正如概念上所講是一種思想意識,并不是確切存在的真實物體,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載體上呈現。(2)系統性。企業文化具有系統性,一個發展的企業在制定企業文化時,尤其注重企業文化的各個部分使之成為一個系統。(3)時代性。企業文化的發展是變化不斷的,企業文化的變化發展與時代的變化發展是保持一致的,企業文化只有不斷變化發展,才能促進企業的發展。(4)人本性。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會,企業應該站在員工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尊重員工的思想,才能充分發揮員工的工作能力,進而促進企業發展。
二、企業文化創新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一)為企業管理奠定思想基礎
企業文化是一種思想精神,在企業發展中起到正確指引作用。在企業生產過程中,無論是企業的普通員工還是企業的管理人員都應該堅持的思想精神。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應該形成統一的思想文化,只有在統一的思想文化環境下,才能創造出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企業文化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充分尊重員工思想上建立的,企業文化的創新有利于推進企業管理方式的改進,正確的企業文化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方式的完善,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積極運用企業文化的相關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正確引導員工。
(二)促進企業人力資源的創新
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核心部門,企業主要通過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招納員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優秀的人才可以為企業創造價值。在企業對人才進行相關的企業文化培訓時,豐富的企業文化能夠創新人才培養理念,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提高人才質量。同時,在企業文化創新過程中,應該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員工在文化創新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動性,提高自身的工作熱情,有利于提高員工的凝聚力,進而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發展。
(三)促進企業產品創新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有些企業間生產的產品是相同的,但商品價格卻存在較大的差異,歸根結底的差別就是企業文化之間的差別。當企業的知名度高時,企業的商品價值較高,企業的知名度較低時,企業的商品價值也較低。影響企業知名度的關鍵因素就是企業文化,如果一個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重視企業文化的創新,就有利于企業品牌的建設,進而使企業在市場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不斷創新企業文化,根據文化的不斷創新進一步創新企業產品,進而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發展。
三、企業文化創新在企業管理創新中的運用途徑
(一)立足于實際
由于不同企業的生產模式和管理環境的不同,使不同企業在企業文化創新過程中,創新方式有所不同,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文化創新。企業應該針對企業環境、員工素質水平及企業其他資源情況進行管理。企業文化的創新只有立足于實際情況才能保證企業文化的健康發展,同時企業文化的發展方向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企業的發展狀況,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一個企業文化創新過程發展狀況良好,企業會形成先進的企業文化,就有利于推動企業的生產和發展。相反,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發展速度緩慢,這個企業就沒有先進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創新過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文化創新理念,進一步促進企業管理方式的創新,進而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重視發展戰略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制定相關的發展戰略。在企業長期發展過程中,制定相關的發展戰略是每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過程。企業的發展戰略的制定是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及發展規劃。企業發展戰略的制定一定程度上是根據企業文化思想理念制定。企業文化是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進行創新方式過程中,首先應該創新企業文化,進而創新企業發展戰略,最后創新企業的管理方式,這就要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立足于實際,創新文化,進而創新企業管理方式。
(三)加強企業間的創新合作
隨著全球化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也不斷與其他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通過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進而促進企業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發展有利于企業文化于文化之間的交流,也有利于企業雙方企業文化的創新。企業的企業文化都是在尊重員工意志的基礎上進行建設的,如果企業之間進行合作就應該加強企業文化的交流。進行企業文化的創新,只有不斷創新先進的企業文化,才能促進企業管理方式的創新,加強企業間的溝通與合作,促使企業合作的順利展開,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發展水平。
四、結語
本文主要研究企業文化創新對企業管理創新的影響,通過分析企業文化的具體特點及企業文化創新對企業管理的影響,進一步研究企業文化創新在企業管理創新中的運用途徑,企業文化對企業管理具有反作用,要求企業文化在創新過程中立足于實際情況,重視的發展戰略以及加強企業間的合作,這對研究企業文化創新對企業管理的影響具有指導性作用,為企業文化創新提供借鑒和參考,進一步創新先進的企業文化,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進而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
作者:鄭翔 毛智力 單位: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摘要:管理創新是企業應對市場競爭的重要措施。管理創新的內容包括理念創新、制度創新、組織創新等多個方面。近年來,我國企業也在推動管理創新的進程,但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缺乏指導思想,制度化建設滯后,組織創新力度較小等方面的問題。為此,企業應該從具體原因著手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加以解決。
關鍵詞:管理創新;管理理念;管理工具;組織結構
管理是企業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激烈程度的不斷提高,企業對于管理的改進和創新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從歐美發達國家方面來看,企業管理創新在理念、制度與工具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我國企業雖然通過學習國外與自身研究,對于企業管理進行了一定的創新,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些創新活動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也沒有對企業發展產的質的影響。對于我國企業而言,如何提高管理創新的能力和水平,對于應對當前的宏觀形勢與未來市場競爭有著重要意義。
1企業管理創新中存在的問題
1.1缺乏指導思想,盲目跟風
這是企業管理創新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2001年之后,我國加入了WTO,企業更多地開展進入國際市場,在國際競爭與交流其中,企業接觸到了新的管理理念,也認識到管理創新對于海外先進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也開始了管理創新的進程。然而,從實際結果來看,除了少數領域之外,企業的管理創新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創新活動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導思想,很多內容都是原封不動的照搬國外經驗,直接復制到自己身上,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土不服的問題。
1.2制度化建設滯后
制度創新是企業管理創新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確保創新成果發揮作用的重要基礎。但從企業相關創新活動來看,公司對于制度創新推進的力度遠遠不夠,只是在照搬其他企業經驗的基礎上對制度進行小修小補。這種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實施內容方面改革較少。企業仍然把制度僅僅當做是規定來看待,并沒有對如何落實這些規定進行安排,這就直接導致一些修改的規定內容并沒有在實際應用中得到體現。二是人性化方面改革較少?,F代企業管理強調人性化,以充分發揮人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但從企業管理創新內容來看,主要都集中在如何“管人”方面,對于人性化方面的內容創新還較為不足。
1.3組織創新力度較小
目前,先進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對于組織結構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進,確保了創新活動的成果體現在企業經營中。但企業對于組織結構的創新還遠遠不足。首先,企業在管理創新中對于組織結構的創新往往會規避企業高層。其次,企業的組織結構創新只是簡單的進行管理層級裁撤和機構減并,并沒有對企業整體的組織結構體系進行統一的創新安排。第三,組織人員安排不科學或流于形式。在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中,人員的安排往往從內部抽調人員到新的機構或把裁撤機構的人員安排到其他的部門,而不是通過直接的招聘活動來利用市場處理人力資源管理,這一點在財務等部門之中更為明顯。
2提高企業管理創新水平的對策
2.1加強理念創新
缺乏指導思想是限制企業管理創新的根源性問題。對此,首先,企業的高層管理要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與儲備。例如,可以組織高層管理人員進行集體充電培訓,定期的對企業管理理論進行更新和深化;同時,對于適合的人員可以派遣其到重點高校進行在職學習,更好地理解國際企業管理創新的核心理念。其次,要能把國際先進企業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公司的理念之中,由于我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存在較大,簡單的復制西方企業經驗并不適合我國。而我國傳統文化中也有很多適合企業管理的內容,如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等,加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研究,把它們融入到企業創新理念之中,對于企業發展也有著很大益處。第三,要讓更多的員工參與到企業管理理念的創新上來。理念創新關鍵是思維與思路的創新,普通員工思考的角度與高層有所不同,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從新的角度出發探索新的管理思維和思路,因此,企業應廣泛發動員工開展管理理念創新,擴展管理思維與思路的空間,提高企業管理創新的厚度。此外,企業管理層還應從戰略管理的角度,對于理念創新進行規劃,進而使管理理念能夠持續提升,占據市場競爭的高地。
2.2強化制度創新與執行
對于企業管理的制度創新,企業應主要從內容與落實上來加以推進。一是在制度內容上,來努力細化要求,盡量用量化的指標來加以明確。二是要提高制度化管理的落實程度。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應該率先垂范,大力推進制度管理的落實,其難點主要在于人情關系的管理。為此,企業應采取分離交割的辦法,將人情關系多、但能力不強的員工從企業主要崗位上撤離,但保留待遇以保證企業經營活動穩定開展,同時,也要通過提升技術水平來增強競爭力,逐步減少對于人情關系、利益關系的依賴。三是要在準備充分的基礎上,對企業制度進行深徹改革,特別是在晉升管理、績效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要盡快完成。
2.3任用職業經理人隊伍
職業經理人是當前世界先進企業管理過程中所普遍采取的做法。職業經理人與企業牽扯的利益關系關聯相對較少,有助于解決組織結構改革困難的問題。因此,企業要加大職業經理人使用的力度,要在企業管理的最高層中任用更多的專業人士,提高企業管理的專業性。考慮到現代職業經理人很多是以團隊形式來開展工作,要更多地以團隊模式引入職業經理人,進而充分發揮出經理人隊伍的整體作用。要給予職業經理人隊伍足夠的權限來開展工作,這一點雖然對于企業而言較為困難,但卻必須實施下去,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較好的擺脫人情關系、利益關系對于企業組織結構創新的束縛。企業所有者要大力支持經理人們開展工作,從最高決策的角度,推動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與結構的建設和運行。對于企業高層管理結構不適合市場競爭的部分,要及時進行改進,以更好地提升企業經營效率,應對市場競爭。
3結束語
管理創新是企業應對市場競爭,不斷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技術的快速進步,管理創新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雖然,通過近年來對外交流與學習的影響,以企業為代表的我國企業的管理創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從橫向對比以及預期目標來看,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和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與企業管理中存在的深層次原因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企業要想更好地實現管理創新,就必須從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結構等領域全方面地加以推動,為公司未來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作者:代詩蕊 單位:寧夏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