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0 05:14: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個人金融理財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眾所周知,金融是經濟的核心,金融系統是現代經濟賴以運行的血脈。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金融系統如何提升自身的運作效率,并助推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是當前企業界、學界及政界都非常關心的課題。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肆虐以來,金融在經濟體系中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國管理當局和學者的空前重視,歐美等成熟經濟體均強化了對金融的監管,許多經濟學者也紛紛開展將金融因素內生于經濟模型中的理論研究,甚至有學者提出了全球金融資本主義的概念,認為金融因素目前對實體經濟的主導,甚至綁架性影響日益突出。這些努力都體現了人們一個新的共識,即金融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正在與日俱增,同時金融行業正在進行深刻的變革,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的新突破,互聯網與金融快速融合,促進了金融的創新。
本屆論壇以“互聯網金融對財富管理的新機遇”為主題,正是要從財富管理的視角來探討互聯網金融對財富管理模式的新影響,到場的領導和權威專家會為大家奉獻上一道最富營養的經濟大餐。
機械工業出版社于2004年創辦了《大眾理財顧問》雜志,旨在傳播健康的財富管理理念,推進科學的財富管理方法,創建先進的財富管理文化,致力于中國的財富文明建設。十多年來,《大眾理財顧問》雜志見證了我國財富管理市場的風風雨雨,親歷了中國金融理財市場的快速成長。在本屆論壇上,我們又將見證中國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時刻,暨中華職業教育社金融專業委員會的成立,相信該專業委員會的成立一定會在中華職業教育社所堅持的“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理念支撐下,有力地推動我國職業金融教育事業的發展,翻開職業理財師素質提升的新篇章。機械工業出版社也將大力支持《大眾理財顧問》雜志密切與中華職業教育社金融專業委員會的合作,為中國金融專業人士素質的提高做出新的貢獻。
金融正在從基本服務于企業投資的階段,向服務于企業和個人理財并重的階段跨越,金融創新和綜合金融服務的春天正在到來,相信通過包括各金融創新企業、職業金融理財師,以及《大眾理財顧問》等專業媒體在內的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國的金融理財市場一定會更加快速健康發展。
摘 要:隨著互聯網行業與金融行業的深度融合,各類互聯網金融個人理財產品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對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形成了實質性的沖擊。文章深入研究了當前互聯網金融個人理財業務的特點及其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影響,在此基礎上為商業銀行提出了有效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創新
一、緒言
隨著互聯網行業與金融行業的深度融合,貨幣基金類、定向委托投資類、P2P網絡信貸類等各種互聯網金融個人理財產品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對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形成了實質性的沖擊。商業銀行亟需根據當前市場競爭形勢和自身經營特點,進行個人理財業務的轉型創新改革,才能維持或者提升其個人理財產品競爭力,在將來更加激烈和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本文深入分析了互聯網金融個人理財業務的特點、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影響以及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二、互聯網金融個人理財業務的特點
目前的互聯網金融個人理財業務主要分為貨幣基金類、定向委托投資類和P2P網絡信貸類??傮w上看,互聯網金融個人理財業務相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具有門檻較低、靈活性較強,品種齊全、收益性較高,手續方便、效率較高等特點。
(一)門檻較低、靈活性較強
互聯網金融個人理財業務的門檻較低、靈活性較強?,F行條件下,各大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購買金額往往起點金額至少在5萬元以上,而且必須提前5~10天購入才能搶到額度,到期后方可支取。相對而言,互聯網金融個人理財門檻較低,其中的貨幣基金類一般都是1元門檻,而且可通過理財平臺墊款的形式隨時支取贖回,而不必像購買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那樣T+1到賬。定向委托投資類和P2P網絡信貸類一般門檻都在1萬元左右,而且很多理財平臺都通過支持持有一定期限后可轉讓的形式增強流動性,低門檻和靈活性一下子拉近了普通大眾和金融理財的距離。
(二)品種齊全、收益性較高
目前的互聯網金融個人理財業務已經比較成熟,理財品種比較齊全,基本上能夠較好的滿足各類風險偏好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其中貨幣基金類個人理財的投資方向是國債、銀行定期存單、央行票據等短期貨幣工具,風險最低,流動性最好,適合風險容忍度較低的投資者,但是其收益率堪比貨幣基金,遠超具有同等靈活性的銀行活期存款;定向委托投資類個人理財的投資方向是委托貸款、信托計劃、資產管理計劃等定向委托投資標的,風險適中,安全性適中,適合風險容忍度適中的投資者,但是其收益率遠超銀行中短期理財產品,堪比銀行長期理財產品;P2P網絡信貸類個人理財的投資方向是一般借款項目,風險最高,安全性最低,適合風險容忍度較高的投資者,當然收益率也非常高,銀行幾乎沒有同等產品可達到如此之高的收益率。
(三)手續方便、效率較高
互聯網金融公司憑借其平臺和渠道優勢,為客戶創造良好的產品購買體驗?;ヂ摼W金融個人理財產品的購買通過各類移動智能終端即可快速操作完成,操作比較較簡單、手續也非常方便。以阿里巴巴為例,通過支付寶這一擁有廣泛客戶基礎的平臺,開展嵌入式直銷,把理財產品便捷融入客戶生活,提高客戶粘性。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平臺還開發了自動理財功能,即用戶可以設置將支付平臺賬戶(比如支付寶余額)上高于一定金額(比如100元)的資金全部轉入理財賬戶(比如余額寶)實現增值。與電子商務相連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經過多年的開發已經非常成熟,也受到了反復的檢驗,運行效率極為出色。
三、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產生的影響,包括侵蝕商業銀行利潤、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財觀念的客戶群、刺激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改革創新等。
(一)侵蝕商業銀行利潤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直接影響就是對其形成了較為強勁的競爭,使得銀行的存款或理財資金正越來越多的被吸收至互聯網金融產品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商業銀行利潤。相對于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不需要建設營業網點,不需要非常多的人力物力,運營成本相對更低,在產品的銷售和設計上更具有前瞻性和開放性,更能貼近客戶的實際需求,更便利客戶的投資操作。在產品的宣傳和推廣上,不需要花費巨額費用做鋪天蓋地的媒體廣告宣傳,而是更側重于從增強用戶體驗的角度,使用戶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實惠和便利,進而使得每個老用戶成為“義務宣傳員”。種種競爭優勢使得銀行存款或者理財“財富大轉移”搬家到了互聯網金融企業,盡管銀行也推出了一系列“銀行寶”類創新業務,但競爭力較互聯網金融企業還有不少的差距,而且“銀行寶”類產品的推出,也導致了銀行資金成本的上升。所以互聯網金融發展導致商業銀行個人業務傳統的壟斷體制性優勢消失,產品利潤大大減少。
(二)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財觀念的客戶群
互聯網金融高度開放性、低門檻、操作便利的特點,使得很多原來沒有理財意識和觀念的用戶成為了理財達人。一方面,在互聯網金融購買個人理財的用戶必須有商業銀行發行的銀行卡,用戶在成為互聯網金融客戶的同時也成為了商業銀行客戶,而且用戶去商業銀行辦理開卡等相關業務時,商業銀行可以適時進行其他產品推介。另一方面,原來只認同銀行存款產品而對銀行理財產品不熟悉、不信任的客戶通過互聯網金融接觸了理財產品,開始具備了更強的理財觀念,再去銀行辦理業務時就很有可能購買銀行推薦的具有競爭力的理財產品。所以互聯網金融個人理財的廣泛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商業銀行培育了更多的具有理財觀念的客戶群。
(三)刺激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改革創新
長期以來,廣大社會民眾普遍認為銀行理財幾乎等同于存款,都是保本保收益的,只是不能提前支取而已,事實上很多不夠專業的銀行工作人員在推介產品時也常常這樣表達。這就使得廣大社會民眾形成了銀行理財產品存在隱性擔保的思維習慣,或者說銀行理財產品是需要剛性兌付的,如果銀行理財產品沒有給予客戶預期的收益甚至造成本金損失,即便是這種損失是產品合同提前約定的,都會嚴重影響銀行的品牌形象。商業銀行為了避免聲譽風險,潛在剛性兌付的要求使得目前的個人理財產品體系比較單薄,產品創新的源動力不足?;ヂ摼W金融個人理財業務給商業銀行帶來了競爭,這種競爭會逼迫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改革創新,因為傳統的理財產品已不具備競爭力,促進商業銀行利用移動互聯、大數據和云計算等“互聯網+”時代的技術來為客戶提供更加創新、便利的服務,降低運營成本,豐富產品體系,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四、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
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包括加強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或資源整合,完善個人理財產品體系;發揮合規和專業優勢,完善多層次個人資產管理平臺;加強技術開發,完善個人理財產品智能終端銷售渠道等。
(一)加強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或資源整合,完善個人理財產品體系
目前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個人理財產品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現為門檻高,品種少,收益率低,流動性差。為應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挑戰,商業銀行可以考慮加強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進一步完善個人理財產品體系。比如中國銀行與其關聯公司中銀基金以及業內知名基金公司嘉實基金合作,在其開發中銀易商電子商務平臺上推出了“養老寶”系列產品,來與各種互聯網“寶寶類”產品進行競爭。此外,對于存在子公司或者關聯公司經營保險、基金、證券、信托、金融租賃等其他金融業務的集團性商業銀行來說,可以通過集團內資源整合的方式,將保險產品、基金產品、證券投資產品、信托產品等與銀行理財產品相融合,形成“大理財”概念,來完善其個人理財產品體系。比較成功的范例是平安金融集團旗下的“陸金所”系列產品。
(二)發揮合規和專業優勢,完善多層次個人資產管理平臺
互聯網金融企業推出的個人理財產品注重用戶自己的選擇,這通常對用戶自身的理財規劃能力和風險收益權衡能力要求是比較高的,而很多用戶很可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事實上,目前有很多處于監管真空和野蠻生長下的P2P理財平臺是極不規范的,只用高收益吸引用戶眼球,而在風險的提示上明顯不足。相對于互聯網金融企業,商業銀行具有的一個非常重要也非常明顯的優勢就是商業銀行在眾多監管部門的監管下具備更加規范的個人理財體系,也擁有一支從業經驗豐富、專業能力精湛的理財經理隊伍。商業銀行的理財經理們則可以根據客戶的資產狀況、風險偏好、人生規劃、實際需求等為客戶進行相對專業而恰當的資產配置,提高客戶的理財效能。所以,商業銀行需要進一步完善涵蓋普通客戶、理財客戶、財務客戶、私人銀行客戶等多層次的個人資產管理平臺,加強客戶分層管理和轉化,加大對理財經理的培訓力度,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對客戶理財規劃的支持作用,用自身的專業優勢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個人資產管理平臺,切實提高為客戶量身定制資產管理的金融服務水平。
(三)加強技術開發,完善個人理財產品智能終端銷售渠道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能夠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智能終端的廣泛普及和移動互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企業個人理財產品銷售額的大部分都是通過智能終端銷售渠道完成的。商業銀行雖然近年來推出了手機銀行功能并不斷完善,但是其無論是在終端功能還是在客戶體驗上,都比支付寶APP、微信支付APP等服務平臺有著不少的差距。比如客戶要投資購買中國銀行的“養老寶”產品,則首先需要下載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再通過手機銀行APP下載中銀易商APP,再通過中銀易商APP下載養老寶APP,流程非常繁瑣,而且系統很不穩定,經常出現客戶緊急取現無法及時到賬的情況。下一步,商業銀行應該大力提升現有網銀及其他電子銀行渠道的客戶體驗和交易活躍度,并投入更多的資源集中于APP功能的開發與完善,致力于提升智能移動終端個人理財產品銷售渠道的客戶消費體驗,增強渠道競爭力。
五、結語
互聯網金融個人理財業務相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具有門檻較低、靈活性較強,品種齊全、收益性較高,手續方便、效率較高等特點,對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包括侵蝕商業銀行利潤、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財觀念的客戶群、刺激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改革創新等。在這種大背景下,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包括加強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或資源整合,完善個人理財產品體系,發揮合規和專業優勢,完善多層次個人資產管理平臺,加強技術開發,完善個人理財產品智能終端銷售渠道等。
【摘要】隨著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理財業務不斷發展,社會對網絡理財服務需求迅猛增長。目前我國對互聯網理財的研究才剛剛起步,在互聯網理財產品設計,理財業務實施、行業監管、制度保障等方面都不夠完善,制約了互聯網金融業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風險 個人理財
一、互聯網金融的概述
(一)互聯網金融的內涵
互聯網金融是以互聯網為媒介,借助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新型互聯網工具,并利用現代通訊技術來提供金融服務的新金融業態,是傳統金融金融行業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所產生的新型金融模式。
(二)互聯網金融的特征
市場信息虛擬化。互聯網金融市場信息來自于網絡,使其自身就具有虛擬化。近些年,互聯網技術的不斷變革,金融行業虛擬化信息得到重視,金融行業信息虛擬化不斷發展提高,互聯網金融市場的信息虛擬化快速發展。
經濟運行高效化。傳統金融市場下,受多種因素影響下,交易完成時間長,經濟運行速度受限?;ヂ摼W金融發展了信息業務處理方式,自動化程度提升?;ヂ摼W金融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服務效率提升,提升經濟運行效率。
資源易獲得性。傳統金融市場下,銀行服務層次高,某些金融行業無法享有部分金融服務。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很好的解決此類問題,任何客戶都可通過互聯網尋求資金幫助,有著傳統金融不可比的優勢。
(三)互聯網金融的表現形式(詳見下表)
(四)互聯網金融的管理
近些年,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但發展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第一,外部監管及法律規范缺失,缺乏行業自律性。第二,互聯網金融業的控制力不夠。金融業自身就有不可控性,互聯網金融作為新興產業仍處于探索發展階段,就其這一弊端仍有較長一段路。
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分析
(一)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現狀
我國的個人理財最早出現于商業銀行,商業銀行首先推出個人理財業務,自此以后其它銀行也相繼推出個人理財業務。直至發展至今,有以前的單一理財產品向綜合型理財服務轉變,面向個人的理財產品更加多樣,儲蓄、股票、基金、債券、保險及互聯網金融等多種選擇。
(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需求分析
近些年,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個人理財,人們希望個人的資產保值增資,需要更加專業的理財規劃。近幾年,個人理財業務逐漸成為銀行主營業務之一,各金融機構把理財業務作為競爭優質客戶的手段,促進經濟增長。而互聯網金融的興起進一步推動了理財業務新的增長點。
(三)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第一,理財業務同質化,難以滿足客戶需求。金融機構推出的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不能得到客戶認可。第二,個人理財觀念淡薄,缺乏專業人員指導。我國個人理財業務起步晚,相關從業人員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第三,缺乏行業間的信息溝通交流。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金融機構分業經營、分頁管理,限制客戶在各類理財產品的分配與流通。
三、互聯網金融影響下當前個人理財的轉變
(一)個人理財方式的轉變
選取黑龍江省不同消費水平的居民進行“居民個人理財與互聯網金融”的調查問卷,得出及整理有效數據。23%的居民人表示愿意參與互聯網金融,14%的居民表示不會參與其中,另有63%的居民持觀望態度,由此83%的居民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持看好態度,由此說明互聯網金融正在改變著傳統金融市場的占有率。調查考慮了年齡、學歷、職業、年收入等因素的印象,得出老年人的閑置資金50%以上均投入理財風險低,收益低的銀行中;中年知識分子閑置資金30%以上投入互聯網金融;青年人投入互聯網金融的資金高達60%以上。有分析可知互聯網金融在居民理財中任不及傳統金融,但市場占有率不斷上升,不排除將會超越傳統金融市場的可能。居民正在由傳統金融理財方式向互聯網金融理財方式轉變中。
(二)個人理財方式的展望
目前來看,我國經濟發展快速,居民財富持續積累,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前景良好。同時,我國金融業不斷發展,大量擁有綜合性業務金融機構的成立,使得個人理財更加的專業化、具體化,由此帶來理財業務的良好發展。居民收入增長,理財意愿不斷增強,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形勢一片大好。
四、結論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金融正在悄然的改變著居民的生活方式、理財方式。另一方面,國家對發展互聯網金融行業是持鼓勵支持政策的。2015年,總理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這意味著我國互聯網金融迎來了發展的機遇。對于互聯網金融而言,2013年是初始值年,2014年是調整之年,2015年是發展之年,而2016年將成為各種互聯網金融模式進一步穩定客戶、市場,走向成熟和接受監督規范之年?;ヂ摼W金融改革持續深化,傳統金融行業和互聯網金融業將以創新為支點走向平衡。
[摘要]鑒于理財產品存在的廣泛市場空間,商業銀行掌握消費者偏好開發出適合的理財產品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在各類相關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聯合分析的方法,運用統計軟件對消費者的偏好結構分析及對由正交試驗設計得出的虛擬理財產品進行市場預測,為商業銀行推出有競爭力的理財產品提供參考。最后對聯合分析的應用進行了推廣并得出結論。
[關鍵詞]理財產品;聯合分析;產品特征;市場預測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理財的作用和功能越來越重視。而其中商業銀行是大眾理財的主要選擇對象。為使理財產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就需要對產品特性及其組合進行深入研究,以實現在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中產生最顯著的效用。人們希望在產品特性與效用之間建立起一種關系來對產品特性的效用進行明確的數量化解釋,而且當產品的某種潛在特性組合得以確定后,其效用也可以預測。
本文通過聯合分析的方法對理財產品進行分析,運用統計軟件SPSS得出產品特性的效用函數后,對理財產品的市場前景進行預測分析并尋求各產品特性的最適組合。
2聯合分析在理財產品市場預測中的應用
2.1確定理財產品的屬性與屬性水平
本文針對理財產品的各種屬性以及查閱相關文獻后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四種屬性及其相應水平如下表:
2.2正交設計與產品模擬
本文選擇的理財產品的屬性有4種,每個屬性下均有3個水平,若是全部組合,則共有81種組合,讓被調查者對81種組合打分實在過于困難,因此通過正交試驗設計的方法,挑出具有代表性的9種組合產品。
2.3對虛擬產品進行打分評價
建立產品卡片之后,每一個卡片就成了一種購物的選擇,同時要通過問卷調查的數據收集方式了解顧客對產品的愛好選擇,1~9表示購滿意愿的強烈程度。
假設某個被調查者對9種虛擬理財產品的購買意愿程度如表3所示,可基于此作進一步分析。
2.4屬性效用的計算
通過統計軟件SPSS的聯合分析CONJOINT模塊進行分析,得到各屬性及其水平效用值。
觀察上表,首先對聯合分析進行擬合優度檢驗,這里采用Pearson的R檢驗和Kendall的tau檢驗,可以得知兩個相關系數的檢驗都非常顯著(在0.05水平下),可以認為聯合分析模型所做出的假設和得出的成分效用值是合理的。
因子比重表示此產品特征在此類消費者的選擇中的影響程度。水平值的效度表示該水平值對于消費者而言的效度,效度越高表示此水平越受歡迎。
2.5理財產品市場預測分析
由表4看出本文所調查的此類消費者最為關注的是理財產品的風險大小,其次是所能獲得的收益,而該類消費者最不關注的是產品的流動性。收益是消費者購買理財產品的初衷,然而此類消費者同時期望盡可能地規避風險。為了進一步分析何種產品對此類消費者的效用最高,我們計算此虛擬理財產品的總效度。如產品序號為1的虛擬產品,其效度計算公式如下所示,同理計算得到9種虛擬理財產品的總效度結果如表5所示。
U1=U(風險+收益性+流動性+認購門檻)=1.111+0.111-0.222-0.222=0.778
由表5我們可以得出虛擬理財產品總效度最高的為8號產品,總效度最低的為9號產品,8號產品與9號產品的流動性都處于一般水平,然而它們的效度卻相差4.001,也就是說比起流動性,風險更是消費者選擇的關鍵。由此我們不妨挑選出風險低的幾類產品來著重分析它們的市場前景,即1、2、8號產品。2號產品雖然是低風險產品,但低收益使得它的總效度為負值。而對于消費者來說,推出8號產品顯然是他們樂意看到的。但商業銀行既要保證客戶的風險低水平,又要給予客戶高收益顯然對于銀行來說是不經濟的。因此綜合考慮,商業銀行可以考慮推出1號產品。
3結論
本文通過聯合分析的方法,為商業銀行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他們可以了解消費者的偏好,制定出在未來市場中有競爭力的產品,同時銀行也可以考慮自身情況,使理財產品的設計價值最優化。聯合分析法在市場營銷中就起著獨特的作用,可推廣應用于其他產品及服務領域。
摘要:互聯網金融以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依托出現,使得部分傳統金融業務在脫離金融媒介條件下,為用戶提供操作便捷、服務效率高、信息透明度高、交易成本較低的金融服務。這些優勢對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商業銀行在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時要找到發展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新路徑。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
一、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概述
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是基于客戶當前所擁有的存款、有價證券等各項財產,綜合考慮客戶的財務目標,借助自身擁有的專業人才、信息數據以及投資經驗,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等專業化服務。我國的個人理財業務發展較晚且緩慢,在起步及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的理財業務都是以儲蓄為主。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理財觀念也隨之改變,對理財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對商業銀行來講,在理財業務中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首先,客戶資源廣且穩定。商業銀行在過去的傳統存貸業務中,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而這些資源為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其次,商業銀行的資金實力雄厚,社會公信力較高。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本著安全性原則為首的經營原則下,使客戶對銀行的忠誠度較高。再次,具有較強的專業理財能力。商業銀行對理財人員有嚴格的從業資格要求,同時在理財業務的發展過程中,完善了對金融、經濟、法律等領域的人才擴充,保障了銀行理財業務的專業性。最后,商業銀行在對理財業務的風險管理中也具有較大的優勢。從外部來說,有相關的監管政策來保證商業銀行各項業務的有序運行;從內部來說,商業銀行擁有較為完善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
二、互聯網金融比較下傳統銀行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
隨著近幾年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做起了"互聯網+"業務,使得傳統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也凸顯出來。第一,運營成本較高。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通過互聯網平臺即可開展金融業務,相比而言商業銀行則需要投入人力、物力以及財力才能夠開展理財業務,營運過程中的各項成本開支明顯高于借助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展業務。第二,商業銀理財服務范圍相對較窄。銀行的理財業務一般針對的是在本行開戶持卡的客戶,不利于開發潛在客戶。而通過互聯網金融,客戶可以采用不同的銀行賬戶辦理理財業務。第三,技術支持落后于互聯網金融?;ヂ摼W金融是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將信息資源進行整合處理后得到的結果,解決了銀行由于繁雜的機構設置而出現的客戶信息分散、信息不對稱情況下運營效率低的問題,提高了數據的運用。
三、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新機遇
商業銀行在面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沖擊時,應當轉變傳統觀念,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日常的經營管理中,建立和完善客戶的信息管理系統,提高管理效率及服務水平,拓展多元化業務,降低運營成本。
1、理財產品惠普化
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惠普金融,它將客戶盡可能的全面化,以小、散客戶作為主要的服務對象,彌補了銀行對理財客戶的局限化。隨著互聯網用戶的逐年遞增,一些中小客戶群體被互聯網金融理財激活,傳統商業銀行在過去主要以大客戶為目標群體的理財業務基礎上,以惠普的精神擴大理財客戶群體,為個人理財業務帶來了新的發展領域。
2、互聯網金融思維下的理財創新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如支付寶)將投資理財業務的納入,為個人客戶的小額存款提供了相較于銀行傳統理財產品門檻較低、操作簡捷且收益較高的新理財產品,由此才出現了2013年由于余額寶的出現而導致銀行大量存款流失的現象。商業銀行創新個人理財產品時,應考慮為不同的客戶需求如期限、資金等方面提供針對性產品,同時要產品結構化,將資金分流投資于不同風險的產品,均衡風險和收益。
3、現有技術的更新
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的市場交易額日趨增加,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功能作用被逐漸弱化,消費者的支付習慣逐漸傾向于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運用互聯網金融模式,商業銀行在傳統理財業務基礎上應拓展新服務模式。將線下模式轉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模式,一方面可降低銀行的運營成本,一方面運用手機銀行開發新的理財產品,滿足客戶運用手機理財的需求。
四、結論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改變了我國傳統的金融格局,商業銀行作為傳統金融市場上的主導力量,在這種新模式的沖擊下,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互聯網金融與商業銀行之間存在的是一種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關系。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雖然影響到傳統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上的壟斷性地位,但是互聯網金融不會完全地替代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中,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促使商業銀行開始轉變思維,以以新的發展模式來應對這種改變。最終會使得互聯網金融與商業銀行之間形成較為穩定的金融環境同時,還能夠將金融業的整體服務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最終使得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更為優質的理財服務。
【摘要】投資理財在現如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因此我們有必要去學習一些這方面的知識?,F在的很多大學已經開設了相關的課程,比如《個人投資理財》,讓同學們在進入社會或者是組建家庭之后能有一個很好的理財和投資的本領,教師不但要傳授給學生一定的理財和投資的理論方面的知識,還要教會學生能運用理論來解決現實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學生除了要在學校學到扎實的有用的理論知識外,還要到實踐中去解決實際問題,逐漸提高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所學的理論知識構建新的經驗,提高自身能力。
【關鍵詞】投資理財;教學法;課程
1理財課開設的必要性
從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來看,我國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的在提高,每個家庭的資產也在不斷的上漲,因此人們也希望能將自己的財產進行保值或者增值。我國人們在消費水平也在不斷增加,比如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面的投資都在逐年增加,在以后還會有其他方面的花費,因此人們就必須要知道一些理財方面的知識,讓自己的財產能合理的安排,特別是對于那些有著極好收入的人來說,更需要有專業的理財知識,或者是專業的理財人員的幫助,這樣才能將自己的財產進行合理的保值或者讓其增值?,F在社會上的金融機構,也在不斷在開發適合人們需要的各種理財產品,讓人們能夠盡量小的風險下還能有利潤可收。對于個人理財來說,競爭也是非常大的,對于能夠了解和熟悉個人理財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對于大學生來說,開始上大學,自己手中可支配的資金也在不斷增加,都希望能在生活費夠用之后的結余,能將其進行理財讓自己富余的財產增值,所以大學生開設理財課程十分必要,通過學習相應的理財知識,能為以后自己的財產作出一個合理的理財方案,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2個人理財的教學方法
2.1案例教學法
對于個人理財這門課程,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引入案例,這樣對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學習理財課程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教師在講授課程時候,案例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選擇和學生已有知識相聯系,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學生對理財知識的掌握,而且理財這門課程涉及到的相關知識很多,有經濟、金融和管理等方面,學生還要自然的將這些知識熟練的進行鏈接,才能更好的將知識學好。我國人們比較認同的理財方式是儲蓄,儲蓄的收益很低,而且流動性及高,但也是一種理財的選擇,將資金進行積累起來。隨著國家的發展,我國儲蓄的種類不斷增加,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儲蓄的種類,從而得到收益。為了讓同學們了解儲蓄方面的知識,教師就可以用引入案例的方式教學。例如儲蓄資金的時候可以選取兩種方式將錢存入銀行,一種是整取整存,另一種是大金額的儲蓄,時間都是三年,當到期后,這兩種方式的利息就會不同,對于整取整存的儲蓄方式來說,到三年后,沒有取出,那么之后的時間就會按照活期的利息來算,而另一種方式來說,就不會改變利息的計算;如果說第一鐘儲蓄方式在沒有到期的情況下,將資金取出,利息就是按照活期利率來計算,而第二種方式儲蓄是不能提前取出來的。
2.2項目教學法
理財這門課程的實用性很強,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的時候,要學會根據用戶要求設計出符合他們要求的理財方案,對于學生這種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項目教學來幫助學生掌握這種能力。教師可以根據項目講授相關的知識點,而且選擇的項目要與所學的知識點相關,并且將項目分成若干子項目,讓同學們分成小組,將自己組所接受的項目共同來完成,并把項目的評判標準告知學生,然后讓同組的學生共同將任務完成。學生要想將這個項目完成,就必須去圖書館查閱相關的資料,還要進入社會,了解現實的情況,也能對客戶的需求進行了解,讓后將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整合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方案。通過項目學習以及完成,都需要同學們的合作才能完成,這樣也能鍛煉同學們合作意識,還能將理論知識和實際聯系起來。同學們在完成自己的項目之后,每個小組可以進行互評,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將經驗和不足進行總結,然后教師再做最后的評價。
2.3互動教學法
互動教學法可以結合以上兩種教學法進行學習。個人理財也是有一定的步驟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客戶信息的收集。(1)收集完資料之后,對客戶有了充分了解,這樣才能建立好與客戶的關系,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以后制定出符合客戶要求的理財計劃書,這一步的關鍵是在于要有熟練的溝通技巧和實踐經驗,以及處理緊急事情的能力,為了讓同學們能更好的接受知識和理解知識,用互動教學法就能使學生達到學習的要求?;咏虒W法也是必須要有教師的講授,教師可以充當不同需求的客戶,讓同學們對不同客戶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理財規劃,這樣不斷的鍛煉就能成為合格的理財規劃師。教師就可以通過這樣的與同學面對面的交流,就能掌握同學們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同學們的語言使用情況,通過交流可以充分了解同學們所欠缺的知識,對他們進行鼓勵和知識的補充,讓同學們能真正的理解作一個合格的理財規劃師應該怎么樣與客戶交流,需要了解客戶那些資料等,同時還能提高同學們處理事情的應急能力,更加深入的了解理財方面的知識。
2.4多媒體教學法
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更加直觀,更易于同學們理解知識。教師通過多媒體將市場上比較新的理財產品展示給同學們,教學內容被生化化,利于同學們理解和接受。并且在以上教學方法教學的時候也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把教學內容展示在多媒體上,課下同學們還可以將課件拷下來,回去之后進行復習,才能將知識掌握的更好。教師只有根據教學內容利用不同的教學法進行教學,但是還要注意各種教學法相結合,發揮各種教學法各自優勢,最后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專業知識扎實的合格的理財規劃人才。
總結:
個人投資理財課程的教學方法運用是否得當決定了課程的教學質量水平,只有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才可以讓學生更快更好的學到課程中的知識,并實質的運用到實際中。
【摘要】個人理財就是消費者確定自己的階段性生活和投資目標,審視自己的資產分配狀況及承受能力,調整資產分配和投資情況,以實現個人收益最大化。直觀的說,理財便是如何將投資與消費協調得更適合自己。大學生理財,與成年人理財一樣,也包括經濟收入和經濟支出兩方面,既要通過合理規劃投資增加經濟收入,也要通過合理規劃消費控制經濟支出。
【關鍵詞】理財工具 規劃 收入 支出
從初中時起,我心中便一直有理財觀念,可能跟我家有干會計這一行的傳統有關。爸爸數學學得好,我也不錯,對數字挺敏感的,對小時候的記憶就是用樹枝在地上算賬。
一、中學理財
初高中理財我主要是控制一個方向(知識和能力有限),就是經濟支出。主要是消費的結構性和合理性。比如,我不會買一些質量次的消費品,因為經過計算買質量好一點的會在長期節省自己的開支。還有,對于一些無所謂的東西不買。另外,不買那種附加價值品,比如本來一種食物,分開賣,一種帶肉的和一種不帶肉的,后者比前者貴好幾塊,倒不如直接買肉菜而不是摻著的。另一方面就是擴大自己的經濟收入了,作為學生我只是一個消費者而非生產者和創造者,消費來源來自父母。我的做法是適當增加收入,我會占學校“便宜”,因為本身我家經濟條件不好,我就會申請貧困生等一些資助項目減免一些學費,再加上學校每年會給成績好的學生一些資金獎勵,還有一些競賽獎金,我就不愁了。
二、大學理財
大學在學金融之前,沒有理財意識,還是保持原來的理財狀態。大學生的理財要從規劃開始,所以我的大學理財也就開始了。
(一)理財規劃第一步:清楚自己的資金來源情況
我家有一個傳統,上大學后第一步就是要國家貸款,原因是我家大學生多,家里經費不足,要貸款靠自己畢了業還,生活費是盡量靠自己兼職和學校獎學金掙取。
我大一意外地沒貸上款,現在有5000塊錢隱負債,大二貸了5000。目前收入有:每學期的人民獎學金(一般得二等也就是500元);每月學校餐補60元;助學金2000元左右;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元;數學競賽200(不是穩定和長期的收入,一次性);在學期里,每月勤工助學小于等于200元(靈活,看工作時間);偶爾校友基金獎學金(比較少不確定,100元左右);平時偶爾優秀個人或團體獎也是100元左右;學期剛開始,做兼職收入(勉強夠一個月伙食費)。高考過后的暑期自己掙了一些錢,預期以后從父母處每月獲取300元,沒有精確的收入數字。目前銀行卡里存有2000元。
(二)理財規劃第二步:明白自己資金去向
大學生的生活費開銷是一個靈活的可以變動的數字,包括一個人的不同時期和不同的人之間,低可以至300元高可以上萬元。吃飯方面是一個比較好掌控也是比較穩定且不可少的支出,我就盡量綜合營養和價錢,秉持著盡量在食堂少去外面的原則,每月大致500元。其他的衣物和生活必需品消費不是每月都要支出,攤銷到每月就是200元。意外支出,像聚會請客,修理東西,家鄉朋友過來游玩等攤到每月大概50元。所以平均一月費用750。
(三)理財規劃第三步:明確理財目標
理財是一個漫長和需要堅持的過程,制定目標才能合理制約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理財具有持續性和有效性。
我有明確的理財目標:我要走出農村學習知識,走出貧困,走向大城市,證明自己在社會上存在的價值,擁有給自己的家人幸福的能力,擁有富余資金以回報社會、幫助弱者的能力。這一切要以資金充足為前提(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也不是最重要的,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是經濟和金融學界的共識,所以沒必要跟它過不去,要善意合理地利用錢)。
(四)理財規劃第四步:理財工具和理財方法
(1)低風險理財法。儲蓄法,我考慮自身情況,沒有太多的閑余資金,想通過這種方法監督約束自己有規律地贊錢,有一定積累后開始考慮其他的投資方式。而且理財有一條常識“在個人的資金建立階段,對安全的考慮要重于對利息水平的考慮,存放的資金應當能隨時支取?!?
合理儲蓄是個人理財的根基。從理財的角度來說,理財是為了實現人生的重大目標而服務的,而每月的儲蓄其實就是投資的來源。因此,合理的儲蓄應該先根據理財目標,通過精確的計算,得出為達成目標所需的每月準確的金額;然后是量入為出,在明確的理財目標的指引下,每月都按此金額進行儲蓄。關于儲蓄有兩個公式:“收人一儲蓄=支出”與“收人一支出=儲蓄”。從數學角度這兩個公式一樣,但從理財的角度看,兩者有天壤之別。如果是后一個等式,那么儲蓄就變成可有可無了,有就存,沒有就不存,并不是必須項,這也就是很多人存不下錢、理財規劃做得不好的原因所在。
投保法,近些年,保險市場的發展還算可以,前景誘人。保險險種豐富,能適合不同群體,滿足不同需求,分擔風險,其不但能預防風險也能像在銀行一樣賺取利息。
對于我來說,大學畢業工作后,公司應該有職工養老險什么的,養老險就不用了,剛開始年收入低先給自己買一些保障型的保險比如重疾病和醫療險,給父母買養老保險。這些險種繳費期限短,一次繳費少,而且定期體檢保障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債券法,分為國債和企業債。國債風險低,我打算在事業起步時購買一些國債,而且有些國債可以質押貸款,在急需資金時有的緩沖。
企業債收益高風險也高,暫時不考慮,事業穩定后會買一些。
(2)風險理財法。炒股法,股票市場中品種有兩類,一類是套利型的專業品種,一類是低風險的盲點品種。
大四快結束時,自己手里應該也有幾千塊錢了,可以買一些低風險的盲點品種,在股票市場跟跟高手的風,混一下學一些經驗,可能還能套一些錢。
炒匯法,個人外匯買賣,是指依照銀行掛牌的價格,不需要用人民幣套算,直接將一種外幣兌換成另一種外幣。參與個人外匯買賣主要可以獲得兩個方面的投資收益。
第一,保值增值:可以避開匯率風險,使手中的外幣保值增值。
第二,增高利息:將低利率外幣換成高利率外幣,同時需要考慮升值趨勢。
炒股有一定經驗后,而且也有一些資金后,可以考慮適當炒匯,但不作為主要的理財投資方法。
基金法,基金是中國近幾年新出現的一種理財方式,只有在熟悉基金背景的情況下才能買。股票型基金是贏得股票市場上漲趨勢時的收益,要有判斷股票市場走勢的能力。貨幣型基金是贏得穩定的高于銀行利息收益的收益,與股票型基金套做。
(3)增值理財法。增值理財法主要包括房產投資法,文物收藏法。第一種主要是房產投資(注意國家的階段政策導向與樓盤增值潛力)和房產出租(注意地段的出租率與租金水平及能否把民居轉變為商業用房)。第二主要是一些古玩字畫收藏和一些有紀念意義的低價品收藏,在價格高時賣出能獲得不少收益。
(4)金融衍生工具。金融市場上還有另外一種工具—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分為基于期權的工具,基于期貨的工具和其他衍生工具。
對于我們這些成長中的大學生來說,學會理財和消費,不僅僅是學會如何用錢的問題,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內容和多種能力的培養。大學是我們理財的起點,既然學了金融市場上金融工具的有關知識,我們就應該利用這些金融工具幫助自己理財,制定個人的理財規劃。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逐年提高,個人理財業務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基于金融生態視角,從金融生態主體、金融生態環境、金融生態調節機制三個方面分析目前我國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以及不足之處,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戰略性的建設意見,以此促進我國個人理財業務更加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金融生態;個人理財;發展現狀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巨大發展,GDP增速始終保持在8%以上,綜合國力提高的同時,個人財富也得到極大提升,個人財富的保值增值及財富配置的需求日益迫切,個人理財業務應勢而生。
個人理財在我國是一個新興領域,我國的個人理財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20世紀90年代,我國商業銀行率先開展了個人理財業務:1995年,招商銀行首次推出“一卡通”個人理財產品,它集本外幣、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收付功能為一體;隨后,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分行設立其獨立的理財部;自此以后,其它商業銀行也都相繼推出了個人理財業務。個人理財業務在我國發展時間不長,但速度卻很快,隨著個人理財市場的不斷完善以及個人財富的不斷累積,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理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個人理財的行列,這將不斷地推動我國的個人理財業務和我國個人的理財技能的發展。
2004年12月7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金融時報》上提出了“金融生態”的概念,此后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金融生態已經成為金融領域研討的熱點問題。從自然生態學的角度去研究金融問題,極具有創新性及啟發性,許多學者從這一視角出發,對我國經濟金融各方面進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現階段我國個人理財業務高速發展的今天,結合金融生態對其展開研究具有較強的理論與實際意義,本文基于金融生態視角,分析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現狀及問題,并對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提出戰略性建議。
2.金融生態基本概述
2.1 金融生態內涵
生態系統可以分為生物群落和環境兩個基本子系統,每個子系統都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且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制約、生成和動態平衡的?;谏鷳B系統這一基本原理,為了更形象生動地表述“金融生態”這一概念,周小川行長將金融生態系統比作“水族館”:金融機構像“魚”,自身必須健康,才能生存和自如地“游動”,所以其自身的改革是最重要的;外部的金融生態環境,就像水族館里的水草、浮游生物和氧氣等,是生物生存和茁壯成長的必備條件;另外,如同水族館中各種生物構成的生態系統需要有適當的規則來維系,金融監管對于金融體系的健康運行也是不可缺少的;最后,宏觀調控就好像是水的溫度,不能太冷,冷了有些魚會凍死,也不能太熱,否則氧氣會跑掉,生物就不能生存,還不能忽冷忽熱。這些因素有機結合,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否則“水族館”就會出現“生存危機”,金融體系就會出現金融風險從而引發金融危機。金融系統具有生態系統的大部分特征,結合這些特征,我們可以更為具體地分析金融生態的內涵。
金融生態是對金融的一種擬生態化的形象闡釋,金融機構作為社會經濟體系中的一員,其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實現一方面要以自身制度建設和經營水平的提升為基礎,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其所處的外部環境,其中既包括宏觀的經濟大環境,也包括微觀層面的金融環境。因此,我們可以把金融生態系統理解為各種金融機構為了生存和發展,與其生存環境之間密切聯系、相互作用的動態平衡系統,這個系統由金融生態主體、金融生態環境、金融生態調節機制三個有機部分組成。結合生態學系統構成原理,我們可以整理金融生態系統的構成原理,見圖1。
2.2 金融生態特征
金融生態作為生態學在金融領域的體現,既有與自然生態學相類似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特性。因此,將金融生態應用于金融發展研究時,必須充分了解金融生態的特征。
金融生態是以信用經濟為基礎、以金融資源為運作對象、依托于一定的社會體系,在自身調節機制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實現資金資源合理有效配置并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持和促進作用的動態系統。其具體特征如下:
(1)雙面性。金融生態是一個系統,其主要中心是金融業,金融生態表現出了內部環境(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的雙面性。金融生態這個統一的系統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金融業內部環境,如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產品等;另一部分就是金融業外部環境,如政治、經濟、法律、信用環境等。這兩部分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共同組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特殊生態系統。
(2)動態關聯性。金融生態中的所有因素和外部所有因素并不是靜止不動的,如同自然生態中各個生態因子緊密關聯一樣,他們也具有十分密切的關聯性,通過資金鏈條相互作用。所以,金融生態也不是靜止的,而是一個不斷新陳代謝和逐步完善的系統,是一個動態關聯的系統。
(3)雙重機制性。金融生態具有雙重機制性,即適應性學習機制和自然選擇機制。由于各國、各區域的法律體制、經濟條件、社會特征、文化傳統等各種外部因素不同,為了適用這種不同的外部環境,其金融生態內部因素就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征,這就是金融生態的適應性學習機制發揮作用的結果。同自然生態一樣,金融生態沿襲了自然選擇的傳統,金融生態也不斷的進行著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從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動態發展著。
3.我國金融生態個人理財發展分析
3.1 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現狀
我國的個人理財業務首先出現在商業銀行,這是由于商業銀行在銷售網絡方面的強大優勢、在資金清算方面無法替代的作用和辦理各項中間業務的特殊權限,使其在開展個人理財業務方面有著其他金融機構無法比擬的得天獨厚的條件。而個人理財業務以其批量大、風險低、業務范圍廣、經營收入穩定等特點逐漸得到中外商業銀行青睞,并迅猛發展,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04年以來,我國理財業務每年的市場增長率達到18%;2011年上半年,理財產品發行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商業銀行共發行8497款理財產品,發行規模達8.51萬億元,已經超過2010年全年的發行規模7.05萬億元;2011年前三季度我國理財市場規模更是達到300億美元。
我國保險公司、證券、信托、基金公司在個人理財市場上也不甘落后,紛紛設立理財中心來推銷理財產品,其中,保險公司在傳統壽險、財險等保險品種的基礎上推出了以下幾種新型保險理財產品:分紅保險、投資連結保險、萬能保險,新型保險理財產品相對于傳統的保險產品來說具有相當的優勢,它在為人們提供保障的同時還較好的兼顧了收益。
3.2 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需求分析
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不斷發展,市場需求越來越旺盛,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需求主要分為潛在需求和現實需求兩個方面:
第一,潛在需求方面。一方面,我國近年來持續的GDP增長促進了國民財富的增加,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帶來了我國居民金融資產總量的持續增加,進而使我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這為個人理財業務的不斷發展提供了最直接條件;另一方面,我國的CPI也基本保持上漲趨勢,物價的持續上漲給人們帶來通脹壓力。因此,來自于這兩方面的因素構成了我國潛在的持久而旺盛的理財需求。我們可以從下圖中看出,我國GDP及CPI在最近這些年的增長勢頭。
第二,現實需求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城鎮居民貨幣收入的大幅增加,我國居民金融資產在總量和結構上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居民金融資產結構由以前的單一存款、手持現金逐步向多元化轉變,出現了現金、存款、債券、股票、外匯、保險、基金、黃金等并存的多元化新格局,但觀察目前我國居民金融資產存量不難發現,儲蓄存款仍然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從現金、債券、股票等的比例上可以看出我國居民的投資心理,即缺乏主動性,避險仍然是我國居民的主要投資要求?;诖耍暇用裥睦淼膫€人理財業務有了較大的市場需求。目前我國居民在理財意識、金融資產的數量上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3 我國金融生態個人理財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國個人理財的發展較之西方發達國家晚20年,居民理財意識尚屬于起步階段,加之我國金融經濟發展地不完善以及金融監管不到位等原因,難免存在一些問題,制約我國個人理財的發展,本文結合金融生態內涵,從金融生態主體、金融生態環境、金融生態調節機制等金融生態子系統對我國個人理財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1)金融生態主體方面
第一,作為我國個人理財產品的供給機構,我國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在理財產品的種類、結構、設計上都比較接近,難以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理財產品功能簡單,同質化嚴重,理財產品易復制的特點在各金融機構的激烈競爭中一覽無余,理財產品幾乎都是證券、外匯、基金等投資產品的組合。而個人理財的目標就是針對客戶不同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以及需求等,為客戶制定個性化、有針對性的理財規劃。而我國目前金融機構理財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不能真正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難以得到客戶的認可。
第二,我國個人理財的發展較晚,作為個人理財產品的最終需求者,居民的理財觀念尚不成熟,尚處于起步階段,而且在個人理財知識方面存在一定的誤區,甚至將理財看作為是一種新型投資,同時我國金融機構缺乏復合型金融理財專業人才。近年來,我國各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技能仍以本機構業務為主,理財服務人員專業素質不高,造成了金融機構在理財宣傳、規劃、產品設計等方面的不深入,不能滿足客戶的多樣化理財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國個人理財的發展。
(2)金融生態環境方面
第一,我國金融業一直實行分業經營,即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政策體制。由于受到政策的限制,商業銀行不能涉足證券、保險、基金、信托領域,只能代銷基金、保險等產品。與此同時,客戶在保險公司投資的仍然是單一的保險產品,同樣受到相關政策對保險資金運用的限制,無法真正地實現客戶資金在各類理財產品上的分配與流動。這樣的分業管理,導致各金融機構不能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為其量身打造針對性的投資組合,并幫助或客戶實施投資理財計劃,從而使得個人理財業務的功能大大降低,缺乏對目標客戶的吸引。
第二,法制不完善,金融監管滯后,風險防范問題凸顯。個人理財近幾年發展迅速,不少金融機構推出的理財產品競相給客戶以高回報承諾,不少金融機構將理財產品視為競爭資金的手段,在回報率上惡性競爭,考慮其后果。在個人理財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個人理財的監管明顯滯后,盡管《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及《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等相關法律均對個人理財相關業務風險管理與防范有所規定,但個人理財相關法規還很不完善,特別是適應金融業混業發展的趨勢,綜合性的個人理財法規還幾乎是空白,這顯然不適應個人理財監管的需要。
第三,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和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國個人理財的發展。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部分主要發達國家或地區經濟陷入衰退,我國作為國際經濟體系下的重要一員,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著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增速有所放緩,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居民收入會有所減少,從而抑制對個人理財業務的需求。另外,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個人理財業務涉及產品和交易的多個層面,隱藏著多種形式的潛在風險,如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道德風險等,風險的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民的理財積極性。因此,個人理財無論從投入資金量,還是投入方式上都面臨著巨大的困境。
第四,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發展和經濟運行的“穩定器”和“安全閥”,對維護社會安定,穩定人們收入預期,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對醫療、養老等一系列社會保障問題沒有后顧之憂時,人們才會增加自己的消費或者投資等方面的支出,但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及醫療保險制度設計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影響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從而抑制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
(3)金融生態調節機制方面
金融生態個人理財調節機制的優劣評判依據是:個人理財市場的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的完善程度以及個人理財市場監管調節的有效程度。與國外不同,我國的市場經濟并不是純正的市場經濟,市場化程度還不夠充分,我國商業銀行因為在個人理財市場中的巨大優勢地位,使得我國個人理財市場的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不完善。要改善生態個人理財調節機制失衡現狀就必須按市場化方向,完善個人理財自我調節機制,同時提高個人理財市場監管的有效性,增強金融監管的調節作用。
(4)我國金融生態個人理財發展戰略
通過對發達國家個人理財業務的產生與發展及其運行特點的分析,并針對目前我國金融生態個人理財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戰略性發展建議:
第一,加快我國金融機構業從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轉變。隨著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國金融業內部已經開始彼此向對方的業務領域滲透和擴張,比如保險資金入市,券商股票抵押貸款,非銀行金融機構進入同業拆借市場,保險公司推出的連結保險,以及商業銀行保險、基金發售,開通“銀證通”業務等等。目前,國際金融界混業經營已成趨勢,混業經營的外資銀行集銀行、證券、保險和投資銀行業務于一身,可以為客戶提供更為全面的金融服務,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我國金融機構應從混業咨詢、混業合作的思路出發,對個人理財業務進行拓展與創新,努力實現從單一業務平臺向綜合理財業務平臺的轉變,充分做好理財“混業”經營準備,為客戶提供更具綜合性的理財服務。
第二,加快個人理財產品的創新,提供差異化的個人理財產品。個人理財產品是個人理財業務的基石,也是個人理財服務的落腳點。一方面,各金融機構應積極探索合作,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投資品種,豐富個人理財產品;另一方面,應當對客戶群進行細分,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根據客戶實際情況和需求,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理財方案,在延伸業務的同時增長了對同一客戶的服務周期。
第三,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外部監管機制。我國與個人理財業務的相配套的法律法規顯得較為薄弱,如何完善個人理財業務的相關法律規定、填補其存在的法律空白是金融機構開展個人理財業務的基本前提。我們應進一步明確市場準入、理財資金投向的合法合規、風險提示、客戶知情權保護、金融機構與客戶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等問題,解決個人理財業務(下轉第195頁)(上接第192頁)法律關系的定位問題,為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提供相關的法律依據。同時,為了給個人理財業務的順利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們必須加強行業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三大監管機構的合作力度,引導各類金融機構提高個人理財業務的風險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同時根據新業務發展和監管的特點,進一步完善新業務監管體制。只有較為健全的法律法規和完善的監管機制,才能促使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健康發展,進一步擴寬各類金融機構理財產品與服務的供給,有效解決相關規章制度缺乏的問題,滿足我國居民日益增加的多樣化理財需求。
第四,培養復合型專業理財人員,提高專業修養,同時更新客戶理財意識,拓展理財市場。居民希望理財服務人員既熟悉銀行業務又精通證券、保險等金融業務的專家,為自己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和一站式的綜合理財服務,復合型的專業理財人員是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個人理財資格認證制度應把綜合個人理財策劃、投資策劃、保險策劃與風險管理、員工福利與退休計劃,個人稅務策劃和遺產策劃及事業繼承等作為培訓和考核從業人員的標準,提高他們的專業修養。在此基礎上,加大對居民的宣傳力度,同時建立相關個人信用體系,讓更多的人放心將錢交由理財機構管理。
4.總結
發展個人理財業務不論是對個人,還是金融機構來說都具有重大意義。從金融生態角度來看,我國個人理財業務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何在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主體地位的背景以及不完善的市場機制下,思考并解決這些問題,對個人理財業務更加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從監管、產品、法規及專業素質等四個方面對完善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提出自己的建議,以此促進我國個人理財業務在金融生態系統下充滿活力地發展。
作者簡介:薛雙霞(1986—),女,河南人,廣東商學院金融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銀行風險管理與保險。
摘 要:文章從家庭金融視角出發,提出家庭金融活動具有廣深性、差異性與穩定性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考察我國個人理財市場的需求,總結出整體需求帶動作用弱、市場應對不足、投資風險大三大問題,進一步證明了家庭金融理念意識的培養與家庭主體參與投資理財的重要性。
關鍵詞:家庭金融;個人理財;需求
家庭金融是一種新型金融理論,表現為個人家庭通過一系列金融活動實踐以實現家庭長期效用最大化。以西南財經大學的國內首份《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為標志,我國家庭金融高質量微觀數據庫有了初步成果;另一方面,在經典理論的借鑒之上,家庭金融研究更需要實證方面的因素考量,以便對研究結果加以評述修正。通過分析理財市場的需求將有助于認清當前我國家庭金融發展概況,提出建議,促進個人家庭生活質量的
提高。
一、家庭金融活動的特征
廣深性。從廣度上來看,家庭金融輻射范圍廣闊,參與對象與機構數量眾多,資金額與交易量大,理財產品種類豐富,在經濟系統中處于重要地位。從深度上看,家庭金融相關理論剛剛起步,且內部機理演化難以推算,其研究需加大行為心理因素構成,吸納社會學研究范式等內容,貫徹在市場參與、投資組合決策、負債消費等一切行為活動選擇中。
差異性。家庭金融具有文化異質性,其發展路徑在各個地域不同,呈現出的特征也就不同。不同背景之上的理論與實證難以達到統一,行為偏差影響明顯,因而更需要結合具體實際操作。在一國之內的家庭經濟體中,由于財富規模、風險規避態度等因素不盡相同,實際金融活動選擇也千差萬別,由此對理論研究提出挑戰。
穩定性。現代家庭金融立足于人一生效用的最大化,以資源平衡與風險的分攤補償應為目標,由此呈現出穩健性。從短期看,家庭努力追求內外部的均衡,力求實現穩定內部流動性,同時最大化外部投資收益這一目標;從長期來看,生命周期因素左右著金融活動選擇,平滑風險與追求穩定收益成為首要考慮因素。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穩定性又是相對的,面對不同環境與需求,有更靈活高效的金融決策。
二、基于家庭金融視角的理財市場需求分析
(一)家庭金融意識淡薄,需求帶動作用弱
以個人家庭利率意識、投資意識等為主要內容的家庭金融意識目前在我國公民中顯得薄弱,家庭參與理財市場的程度非常有限。據《報告》顯示,我國資產最多的10%家庭所擁有的金融資產占家庭金融資產總額的比例為61.01%。收入最高的10%家庭儲蓄率為60.6%,占總儲蓄的74.9%。在金融資產結構上,銀行存款占比高達57.75%,家庭在股票市場的參與率為8.84%,基金、債券等理財產品逐次下降。
家庭單位由于數量眾多,規模效應明顯,投資活動通過財富效應傳導機制成為釋放消費活力的重要渠道。金融資產占有不均,收益嚴重分化,富裕者邊際消費傾向弱,儲蓄率高,儲蓄量大,抵減了擴內需效果;儲蓄占比大,有價證券少的資產結構收益低,實際與預期收入效應都大打折扣,消費需求被進一步抑制??梢钥闯?,我國理財市場需求層次低,結構不盡合理,并未對經濟增長發揮出系統性帶動作用,活力釋放的背后還有賴于各種制度安排與社會意愿的形成。
(二)需求主體結構化,市場應對不足
業界認識的不足使理財實務領域的拓展受限。過去由于交易規模小,理財市場分割剛性明顯,業務受理層級標準化,產品兜售“一刀切”,隨著專業分工與市場化進程的加深,居民財富不斷增加,由不同家庭收入所帶來的結構化趨勢明顯。面對高、中、低市場主體的不同需求,理財市場供給卻顯現出數量與質量上的應對不足。
從量的方面看,千千萬萬不同財務目標的實現以不同目標人群、風險收益匹配的各類創新產品為前提,幫助折現未來價值;從質的方面看,在一定時期與收入約束內,指示性的財務意見對家庭將顯得更加重要。當前需求結構要求在市場細分上做到產品與理財業務的綜合全面。理清機構內部與機構之間的利益關系,保持獨立性,專注差異化財富咨詢與規劃服務,將是第三方理財機構的轉軌方向;更多金融產品的設計創新則對專業人才與團隊的培養興起提出要求;有實力的金融機構更應積極建立“一站式”家庭理財服務體系。
(三)體制與環境制約需求,投資風險大
投資風險是家庭主體參與理財市場的一道關口,傳統上認為其主要通過市場風險、道德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法律政策風險等影響投資質量。我國體制與環境因素在個人投資風險方面影響顯著,制約著有效需求。目前我國金融壟斷力量抑制競爭,市場走向與資產價格數量變動均有被操縱的可能,從而加大涉及利率調整、匯率波動等在內的市場風險;而本身金融體制改革不利,相關法律缺位,市場化難以深發,資產流動性風險就會凸顯;征信體系與法律制定不完備使產品欺瞞購買、公司違約等事件屢發生,審理與監管權力集中導致行業混亂,道德信用危機頻發;而市場交易所需的各項標準得不到有效力的界定,面臨來自法律政策本身的風險。
三、結語
反映在理財市場中的家庭金融活動具有廣深性、差異性與穩定性的特點,在我國具體市場環境下,存在整體需求帶動作用弱、市場應對不足、投資風險大的特點。個人理財須面向廣大家庭客戶,做好需求識別與激發,推進家庭金融理念的滲透,顯以本地化、全民化理財市場為標志的現代金融新貌。
[摘 要]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在借鑒外資銀行先進經驗的同時,要尋找出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有效措施,本文將從戰略角度探討其發展對策。
[關鍵詞] 現狀 問題 發展戰略
一、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商業銀行業由于諸多因素的制約,長期以來,個人理財服務僅僅局限于吸儲放貸、代收代付等簡單業務。在金融市場開放的環境下,各家銀行為了應對新競爭,也積極打造自己的品牌產品,加強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合作,向客戶提供保險、證券、基金、信托甚至黃金買賣等金融服務,以及各類支付結算業務,業務服務逐漸綜合化、個性化。但是,當前仍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度約束。我國于1995年頒布了《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及《保險法》,確定了銀行、證券、信托、保險等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體制,并明確規定金融機構不得代客理財,這就大大制約了商業銀行向個人理財業務領域的拓展,限制了業務運作空間。這種分業經營體制,導致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操作只能停留在提供咨詢、建議或投資方案設計等低層面上,無法利用證券和保險這兩個市場進行組合投資來實現增值,離真正意義的個人理財還很遠。
2.專業人才奇缺。個人理財業務是一項集知識與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業務,其對從業人員的能力與素質要求也就相當高,不僅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及豐富的從業經驗,而且也要精通房地產、法律、股票、債券、基金、保險乃至市場營銷等眾多專業領域,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溝通、交際和組織能力,才有實力進行組合投資,規避風險,達到財富增值的最終目的。我國目前的專業人才培養仍遠不能滿足這種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
3.產品單一、服務面窄。在分業經營體制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服務基本上只是在儲蓄產品上進行功能擴展,為客戶提供已經設計好的固定產品,產品單一、服務同質,還不能給客戶量身定做理財產品。已有業務主要以結算類為主,通過結算工具幫助客戶實現財富保值、增值,或者提供咨詢、建議及投資方案,引導客戶進行投資,并規避風險,涉及證券、保險的綜合理財仍需客戶自己操作。
4.有效需求匱乏。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很是缺乏投資理財的意識,也很缺乏相關業務的了解,并且對銀行的個人理財也不夠信任,這就導致了不進行有效的理財。另外,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的門檻過高,動輒就是幾十萬上百萬,造成了曲高和寡的尷尬局面。
二、發展戰略
1.集團化戰略。目前分業經營體制嚴重制約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拓展,打破體制的桎梏,走混業經營的集團化道路將是必由之路??梢酝ㄟ^金融控股集團控制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來同時涉足銀行、證券和保險市場,打通三大金融領域,破除體制約束,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設計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理財方案,進行組合投資,有效規避風險,提高理財收益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尋求更大的增值空間,迎接大理財時代的到來。(如圖1)
2.人才戰略。我國金融業起步較晚,對人才的培養也相對落后,專業理財師的培養,尤其是高水平理財師的培養就更加滯后。目前,我國理財師的資格認證只處于起步階段,且名目繁多,沒能形成一套權威性極高的認證體系,這需要政府機構和金融機構的共同推動。同時,商業銀行可以依托自身業務優勢加強職業人員的培訓,在業務操作中不斷提高理財人員的水平。再則,商業銀行可以聯合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和有關高校及其他教育研究機構進行合作,共同推動理財理論的研究和創新,并結合市場需求和業務需要,加快高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對理財人才的教育培養,打造潛在的綜合型理財專業人才。這樣,通過職業認證、內部培訓和教育培養就形成了一套完備模式,可以有效解決當前及未來對理財人才的旺盛需求。(如圖2)
3.技術開發戰略。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網絡化服務將成為商業銀行間理財競爭的重要領域,并將決定未來的競爭態勢和格局。計算機軟件系統的廣泛應用為理財業務的拓展提供了諸多便利,開發先進的應用軟件,快速高效的進行信息搜集和數據分析處理,以及設計和模擬理財方案,是理財市場的迫切要求。同時,基于營業網點和網上銀行的快速發展,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不再受營業地點和時間的限制,全天候提供服務的自動銀行、網上銀行、掌上銀行等日益深入理財服務,并不斷深化網絡化服務的發展進程。
4.營銷革新戰略。當前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更多是等客戶上門,且門檻較高,營銷觀念陳舊。
5.產品多元化戰略。目前商業銀行所推出的各種理財產品同質性很高,差異性較差,缺乏特色,根本無法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千差萬別的理財需求。商業銀行需要借助不同的金融工具和技術平臺不斷整合產品和服務,開發更多多元化產品,來滿足日益增長的個性化產品需求,并通過打造精品,形成品牌優勢,占有更大的市場,不斷壯大自身的實力,更好的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理財服務。
內容摘要:隨著股市反復探底,金融“海嘯”影響的逐步顯現,以及我國私有財富的快速增長,為我國個人投資理財市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文試圖通過對我國個人投資理財市場現狀的分析。指出如何快速發展我國的投資理財市場。
關鍵詞:金融“海嘯”;投資;理財;現狀
2007年美國國家金融銀行業發生的“次貸危機”以及由此造成的一連串的經濟波動,幾乎將美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大樹連根拔起。金融市場如同發生一場海嘯。隨著金融“海嘯”影響的逐步顯現,物價逐漸高企、股市低迷、基金縮水、樓市撲朔迷離,在這樣的投資環境下,2010年投資理財市場再現新的機會。不過,在個人理財方面,國內投資理財市場剛剛起步,與國際投資理財業相比,還是不成熟的市場。具體說來,表現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國內投資理財市場現狀
(一)金融機構分業經營導致理財服務范圍狹窄
目前我國金融業實行的是分業經營模式,即無論是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等金融機構,都以分業經營為主要的經營模式。比如銀行業,從銀行理財服務的宣傳資料看,似乎涵蓋了和生活理財與投資理財的全部概念,但實質上它們是一種傳統服務的延伸。由于政策的限制。銀行不能涉足證券、保險、基金、信托領域。除了存貸業務,只能代銷基金、保險等產品,因此在個人理財方面給客戶的建議多是長期財務計劃。但是在海外,國外金融機構的金融產品的“生產線”是貫穿整個系統的,他們早就把金融商品融入金融機構系統內部,混業經營模式隨處可見。
正因為如此,作為構成金融市場的三大分市場處于相對分離狀態,客戶資金一般只能在各自的體系內循環,而無法利用其他市場實現增值。因此,投資理財服務需要金融領域產品的全面、豐富和最優化組合,但分業經營的現狀使得投資理財業務在政策的鴻溝面前顯得非常的蒼白和脆弱。
(二)金融機構投資理財服務僅停留在表面層次
與成熟市場相比,國內的個人投資理財業務更多的是形似,而沒有達到神似??梢哉f,投資理財業務更多的是停留于表面。比如有些高收入者對于國內的投資理財服務經常抱怨,國內各類個人投資理財服務,大都“沒有提供足夠的信息、建議、溝通”、“自動服務功能不夠完善”、“服務態度不夠好”以及“沒有給人能夠相信的感覺”。即使是中資銀行開設的理財中心實際上也更多地停留在“為內地客戶提供外幣的存款和抵押貸款業務服務”的理財理念和簡單地將銀行自有和的個人金融產品進行整合并打包銷售的層面上,而沒有針對客戶的需要進行個性化的設計和產品創新。同時所作的理財規劃書大同小異,針對性不強。不能不說,國內的理財規劃服務炒作和宣傳的成分更多。
正因為如此,目前國內的金融機構所提供的理財產品,與國外同業相比,普遍功能落后,整合度較低。理財新品的開發無論在速度還是在功能上均滯后于市場需求。
(三)投資理財專業人才匱乏
以上在投資理財業所述的問題,有一個最根本原因是專業人才匱乏。國內投資理財業的發展使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這里的人才是指熟悉金融所有行業的全才而不是單獨一個領域的人才。因為個人投資理財服務涉及面廣,不僅僅限于金融產品的投資分配、資金運用的合理規劃,還包括幫客戶處理稅務問題,乃至房地產投資、證券投資、收藏品投資等諸多方面。國內金融機構普遍缺乏既熟悉銀行業務,又精通證券交易、期貨、黃金、保險以及其他領域的全能型通才。從業人員對現有金融產品認識不足。往往只熟悉自己的領域,不知道怎么把跨越各領域的不同金融產品組合到一起。這樣的職員顯然無法滿足客戶個性化、多樣化的投資理財需求,為客戶規避風險。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二、如何發展我國個人投資理財業
雖然金融“海嘯”的影響隨著2010年新年的鐘聲的敲響而漸漸遠去,但是我國的個人投資理財業并不會隨著它的遠去而停滯,相反我們要從我國的投資理財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不足,找到更適合發展我國個人投資理財的方法。建議如下:
(一)重點發展金融機構投資理財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我國金融業還是實行分業經營,這是金融機構理財最大的外部制約因素。而且,從發展趨勢來講,客戶更需要提供一站式金融或投資理財服務,因此,在大力發展金融機構投資理財時,應注意加強銀行、保險、證券、基金、期貨等部門的聯合,為客戶提供優質的、一站式理財服務。同時為了順應全球大勢,我國金融機構要逐步發展混業經營。
(二)成立和完善自己的理財組織。推出理財師資格認證制度
2004年9月,中國金融理財師標準委員會(FPSCC)正式成立。這是中國個人理財業邁出的重要一步,目前它已是中國大陸唯一獲得國際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FPSB。即國際CFP組織)授權,進行CFPTM資格認證和CFP商標管理的機構。中國金融理財師標準委員會多次舉辦中國金融理財師年會,比如在2009年10月18日,在廣州自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了2009中國金融理財師年會,年會的主題為“持續提高金融理財師的職業水平”。這些都為個人投資理財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加強投資理財的教育培訓
新的業務離不開教育培訓。當前投資理財在我國還處于導入期,最重要的工作是將正確的投資理財理念導人中國,并培養優秀的投資理財人才。尤其是我國中間階層逐漸興起,全民參與投資理財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因此,加強全民的投資理財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不過,投資理財的教育培訓工作需要多方面力量來參與,目前,中國個人理財培訓市場已經興起:很多大學已經推出了理財培訓課程;很多國外的理財協會已經進入中國提供理財培訓;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專門提供理財培訓。盡管目前投資理財培訓項目已經不少,但高質量、系統的、權威的理財培訓課程還比較少,甚至部分投資理財培訓項目內容粗躁、質量不高,連基本的理財理念都不正確。因此,開發一套高質量、高水準、系統化、本土化的投資理財培訓教材是我國投資理財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摘 要:世界經濟處于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業務方面存在諸多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正在為自己的資產尋求增值和保值。個人如何尋求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和策略,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后金融危機時代;理財業務;問題;策略
一、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
(一)經營理念不正確,存在違規和誤導行為
第一,將理財產品作為變相攬儲的手段。一些金融機構將理財產品和一般性的結構性儲蓄存款混合搭售,繞過利率監管政策,變相招攬儲蓄。第二,夸大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銀行理財產品宣稱的收益率是通過歷史數據進行模擬預測的數據即統計學上的收益率。隨著經濟的條件的變化,實際收益率往往達不到預計的收益率。第三,弱化了產品的風險提示,過分強調理財產品的優點和收益傾向。
(二)理財產品創新不足,同質產品較多,開拓市場不利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多是“引入型”產品,缺乏自主創新性,而且不同銀行之間的理財產品相似度較大,而且競爭無序。同時,面對缺乏理財觀念的廣大客戶,銀行對理財產品缺乏宣傳,即使存在宣傳,其方式也比較單一,而且目標不夠明確。
(三)銀行控制風險能力差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背景下,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市風險、商品市場風險以及流動性風險等充斥市場,使暴露在這些風險之下的理財產品時刻面臨市場波動的影響。這些因素的存在對銀行控制風險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新背景下的個人理財策略
(一)恪守投資理財的基本原則
理財的兩個原則是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這兩個原則是投資者應該恪守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兩個原則。
1.資金的時間價值
資金的時間價值是指資金經過一段時間的投資和再投資所增加的價值。資金的時間價值告訴我們:第一,資金增值的前提是投資;第二,由于通貨膨脹的存在和不斷上漲的影響,資金若不進行投資則很可能出現貶值;第三,資金經歷的時間越長,資金所產生的增值能力越強。這三點啟示告訴我們,資金獲取時間價值有兩種渠道:一是,投資高風險短時間獲得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其二,盡早投資,投資時間長,也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根據“72法則”,在當前理財環境下,投資者不應將資金集中在短期收益率高的理財產品上,應該注重長期的價值投資和穩健投資。
2.資金的風險價值
資金的風險價值是指投資者冒著風險投資高風險的產品獲得的超過資金的時間價值以外的額外價值。資金的風險價值告訴我們:其一,進行投資必然承擔一定的風險,世界上沒有無風險的投資,只是風險大小的不同而已。其二,風險和預期收益率表現出正的相關性,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投資風險價值要求投資值要具備一定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預防能力,考慮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不要盲目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
(二)選擇適宜的理財理論做指導
經濟學家們針對投資理財進行了研究,已經形成了一些相對成熟的理財理論,如凱恩斯的選美理論、馬可維茨的投資組合理論,美林證券提出的投資時鐘理論,這些理論對實踐有了較好的指導,也接受了實踐的檢驗。在目前的理財環境下,筆者比較推崇投資時鐘理論。投資時鐘理論是美林證券基于對1973以來美國的經濟數據進行實證研究于2004年提出的投資時鐘理論模型,它是將各類資產以及行業的收益表現與經濟周期聯系起來的研究方法,該模型的實證結果表明:根據經濟增長的方向和通貨膨脹方向,可以將經濟周期分為衰退、復蘇、過熱和滯漲四個階段,在四個階段選擇不同的行業和資產配置,將使理財收益達到最大化。比如當前經濟下行后半期和復蘇前期環境下,股票是表現最好的資產,長期國債則是表現比較差的資產。
(三)具體的理財建議
1.充分認識自身的風險偏好
風險是投資理財的第一要素。購買個人理財產品之前,首先要判斷自己屬于風險規避型,風險中性,和風險偏好型中的哪一種。這不僅與自己的個性有關,也應充分考慮自身的經濟、心理等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還有自身所處的年齡階段。對于一般的“年輕人群”,建議先節流后開源,因為投資效益需要一定的本金作為基礎,因此年輕人應先規劃好自己每個月的支出,減少非必要支出,進行定期存款或投資到風險相對穩定的債券或債券型基金上面,通過發揮資金的時間價值的作用,實現自身的原始資本積累。
2.準確判斷當前經濟形勢以及未來走勢對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以及未來走勢的判斷將會影響理財者制定截然不同的資產配置和行業選擇策略
2008年11月,中央相關的政府文件當中,已經將當前的經濟形勢稱為是國際經濟衰退。隨之而來的是中央經濟政策重心將轉向抵御“國際經濟衰退”沖擊。理財者應遵循投資時鐘理論的投資建議,準確判斷當前經濟周期所處的階段并能預測該階段持續的時間,密切關注中央經濟政策的調整以及重點關注的行業和企業,有效的進行行業選擇和資產配置。
3.熟悉主要理財產品的投資策略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理財品種也逐漸多樣化,主要有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等。理財者在投資之前應清楚了解每種產品的性質、投資方向、收益率、風險、操作要求說明等基本信息,判斷是否是適合自己的投資,是否是合時的投資,并注意操作的一些特別條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近些年,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國際化程度與創新力度逐漸加大,投資領域也逐步從低風險向高風險領域拓展。然而,全球現處于金融危機影響下,中國作為國際經濟體系下的重要一員,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著金融危機的影響。作為個人、家庭等經濟體中的中小型投資者,如何在金融危機下妥善處理個人的財產,合理安排和進行投資,以安穩的渡過這百年一遇的金融災害,成了現在的熱門話題。為此,筆者將圍繞在新的市場形勢下銀行理財產品將如何發展,國內商業銀行應作出怎樣的策略調整進行初步探討。
一、金融危機背景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面臨的新問題
1.市場推廣和開拓不力。由于我國個人理財市場起步較晚,廣大客戶對個人理財業務缺乏了解。這就要求我國商業銀行在開展個人理財業務時進行有效的市場宣傳,向目標客戶推廣和解釋清楚各種理財產品,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理財方案。國內銀行在市場推廣方面,缺乏宣傳,即使存在宣傳,其推廣方法也很單一,而且推廣對象不明確。
2.結構性理財產品自主開發能力不足。目前國內銀行發售的結構性產品大多屬于“引進型”產品,我國商業銀行對金融衍生產品的定價能力、風險管理能力相對較弱,與國際大銀行相比仍有明顯的差距。
3.專業理財人才欠缺。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是一項知識性、技術性相當強的綜合性業務,當前的經濟背景下,不少理財人士對宏觀經濟政策掌握少,對微觀經濟分析能力不強,市場營銷意識和技能與市場需求還有較大差距。例如有些銀行個人理財經理在傳統業務中面對客戶的需求游刃有余,但對新興業務則顯得力不從心,綜合業務技能的欠缺成為個人理財經理向客戶提供全方位理財服務的制約。
4.銀行控制風險能力差。理財業務涉及產品和交易的多個層面,隱藏著多種形式的潛在風險,如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道德風險等。快速增長的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對我國銀行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人認為個人理財業務是無風險的業務,因而缺乏一些應有的風險防范觀念和措施。
二、新形勢下銀行理財產品發展策略建議
1.對個人資產進行定量分析,充分認識個人理財業務風險。
個人理財師通過專業的工具幫投資者更好地了解自己,主要是做好資產分析和理財屬性分析。個人資產分析就是弄清楚自己(個人或家庭)的資產狀況,摸清楚自己有多少家產(即個人凈資產值是多少)。金融危機背景下,個人理財業務存在諸多風險,如何防范個人理財業務風險,加快業務發展,是今后順利開展個人理財業務的關鍵。在我國,充分認識和化解個人理財風險,對于確??蛻糍Y產保值增值、促進理財業務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商業銀行需要切實按照銀監會強調的風險揭示、客戶評估及信息披露等要求,對不同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做出明確的劃分和標識,進而在銷售過程中配備專業人員對客戶的財務狀況、風險偏好、損失承受能力以及投資預期等進行審慎的識別與評估,從目前各家商業銀行開辦個人理財產品的情況看,理財產品銷售后,從未向客戶披露理財資金的管理及運用情況、投資組合及風險收益變化的現象非常普遍。因此,在產品研發的同時建立風險內控制度,研究新產品潛在的風險和必要的風險管理措施,實施跟蹤和定期評估的制度。對此,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建議各家商業銀行全面推廣理財產品客戶風險評估機制,幫助客戶選擇適合理財產品,防范投資風險,提高滿意度。
2.黃金將是理想的保值產品。
從黃金市場看,由于國際金價用美元計價,黃金價格與美元走勢的互動關系非常密切,一般情況下呈現美元漲、黃金跌和美元跌、黃金漲的逆向互動關系。在基本面、資金面和供求關系等因素均正常的情況下,黃金與美元的逆向互動關系仍是投資者判斷金價走勢的重要依據。當今美國受金融危機影響,各大投資銀行在遭受史無前例的損失,受次級債影響,美元未來看跌。個人(家庭)可以購買黃金或者黃金飾品作為保值的一大投資產品。
3.培養理財人員素質。
理財人員的業務素質將直接影響銀行理財市場的拓展,高素質的理財人員必須在具備自身良好素質的基礎上經過專業化、系統化的培訓。當前國內銀行的個人客戶經理一般來自兩類人員:一是由業務尖子選拔上來的業務熟練人員;二是定向選擇的金融理論基本功較好的年輕員工。
4.加快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產品創新。
商業銀行要實現個人理財業務的跨越式發展,強大的業務創新能力是取得競爭優勢、贏得目標客戶的關鍵。因此,金融危機背景下商業銀行首要任務是敏銳把握機會,在政策允許范圍內,成功推出新產品。譬如:針對目前學生高校成本較高的事實,為其所在家庭教育資金準備設計一套投資組合,介紹合適的人民幣理財產品或外匯理財產品,建立期限結構合理的、適合家庭教育支出周期的專項理財計劃。類似這種理財產品的創新和服務的完善對于個人理財業務可以說是沒有止境的追求,因為客戶的理財需求是多樣化的,同時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是不斷變化的。商業銀行必須認真研究經濟形勢變化,深入探求金融政策取向,全面瞄準銀行同業動態,充分利用商業銀行系統優勢和全行集成數據中心,推動產品和功能的創新,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加強對個人理財等金融創新業務的引導,鼓勵商業銀行在風險可控、成本可算、信息披露充分的前提下創新金融業務。但是,金融危機背景下個人理財產品創新要堅持以下幾項原則:首先,個人理財業務的產品創新要盡量突破管制。其次,產品創新要在客戶細分的基礎上遵循產品模版化、簡明化的原則。再次,個人理財產品創新要遵循降低成本的原則。另外,任何一個產品創新都必須通過嚴密而科學的精算論證。
5.調整營銷手段,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營銷策略。
(1)細分市場,準確定位。個人理財業務定位包括服務對象定位、服務產品定位和服務人員定位等三個方面內容。金融危機背景下服務對象定位是核心內容,服務對象應該是有資產者,只有個人財富達到一定程度,才會關心如何管理自己的資產,才會產生理財需求。(2)靈活的定價策略。銀行需要對自己提供的理財產品的市場競爭地位進行判斷,是處于絕對優勢,還是處于平均水平或劣勢,根據不同的地位確定相應的定價策略。(3)加強理財產品品牌建設。在品牌設計以前,就要對目標客戶群有一個準確定位,使品牌與所提供的理財產品的理念相呼應。
(作者單位:江西省萍鄉市氣象局)
摘 要:隨著我國金融經濟的發展,個人理財服務在我國金融機構中已發展得如火如荼,同時個人理財業務市場較之以前表現出一些新的變化,這對我國金融機構順利開展個人理財服務提出了挑戰。本文以個人理財業務市場的新變化為切入點,為金融機構應對這些變化提出了一些創新性的建議。
關鍵詞:個人理財服務 新變化 對策建議
金融機構個人理財服務是指銀行以自然人為服務對象,利用掌握的客戶信息與金融產品,按照客戶的實物性資產、現金收支流狀況,圍繞客戶的收入、消費、投資、風險承受能力、心理偏好等情況,制定個人財務管理計劃(如設計資產組合,調整負債結構,規避稅收等),達到其收益預期,實現其人生的未來規劃。
個人理財服務的目的
個人理財服務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居家生活的需要。二是人生規劃的需要。三是投資增值的需要。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過程充分體現了金融機構研究并不斷挖掘市場需求,度身定制理財產品與方案,不斷滿足、引導、培養特定客戶群體需求的功能,在此基礎上建立起銀行與客戶之間的相互信賴關系。個人理財還更多地體現金融機構差異性、價值性的特質,具有為個人優質客戶提供整體服務和附加服務的功能。
個人理財服務市場的新變化
個人理財業務與機構銀行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由于銀行業零售和商業業務利潤的不斷減少,非利息收入領域的競爭愈加激烈,因此導致個人理財業務與傳統機構銀行日益接近,平行發展、交替發展和業務交叉的現象不斷增加。例如,在個人理財業務的私人客戶群體中出現了機構性的需求,即投資業務專業化、投資產品復雜化,而在與傳統機構銀行業與機構客戶的關系中,一些個人化的因素也已經出現,如企業家和政府官員與銀行之間建立起私人業務關系。
信息時代的來臨對個人理財業務提出挑戰。一方面,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的競爭者很容易進入個人理財業務市場,這對金融機構來說無疑將面臨市場競爭的加劇,而對客戶來說則意味著更多的選擇。另一方面,信息高速公路為客戶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而計算機則為客戶快速簡潔地整理和分析這些信息提供了可能,因此,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客戶創造了追求高水平、多元化服務和資產管理方法的條件,而這對個人理財業務來說則是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同業競爭日趨激烈。我國有實力的金融機構及已經入駐的外資商業銀行都在紛紛調整策略、整合資源,聚焦優質高中端客戶,制定競爭優質客戶的策略方案,以優質客戶的需求為市場導向,依托科技信息、網絡,優化組合營銷渠道,大力打造理財優質品牌。
新形勢下我國金融機構開展個人理財服務的對策
1、不斷增強滿足客戶差異化需求的能力。金融機構要考慮目標客戶對金融產品的實際需求,分析業務的發展前景,確定市場需求規模和該項業務的市場定位,創造出適銷對路的金融產品,為客戶提供“六適”服務,即“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式,以適當的價格,向適當的顧客,銷售適當的產品,收到適當的效果”。同時在綜合經營的大趨勢下,逐步實現從產品到研發創新的轉變,強化研究,大膽創新,開發滿足客戶需求的理財品種,真正實現讓客戶資產增值。
2、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理財服務。金融機構要在做好客戶細分的基礎上,重新設計和進行產品組合,針對不同層次的客戶的需求不同,設計不同的產品和服務,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個人理財服務。同時,金融機構要根據客戶不斷增長的理財增值需求,制定優先發展投資增值型理財產品的研發與推廣策略,進一步加強與保險、證券、基金、信托、租賃、財務公司等金融同業之間的戰略合作,通過持續不斷地引進與開發收益好、流動性強的理財新品,確保理財業務內容充實,在為客戶提供更為科學的理財理念的同時,達到有效增加儲蓄存款的目的。
3、提高營銷活動針對性與效率。作為履行市場營銷支持職能的產品經理,其與前臺客戶經理的支援關系是通過“一對多”的支持構架得以實現的,即一位產品經理需要對應多個客戶經理提供產品方面的技術支持,同時一個客戶經理也需要從多個產品經理處獲得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在發揮產品經理專業化優勢的前提下通過客戶經理的多元化產品營銷,滿足客戶不同的需要,使營銷活動取得最佳效果。然而,實現產品經理與客戶經理之間的在市場營銷中的緊密協作不是能自動達成的,需要通過一套完善的制度和運行機制加以保證。為加強金融機構個人理財服務的產品開發和營銷的支持,應盡快建立個人理財的產品經理隊伍,并制定相應的制度和運行機制,加強產品經理與客戶經理在市場營銷中的協作機制,提高市場營銷的協同性與效率。
個人理財服務無疑是金融機構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相對于金融機構開展的其他業務來說,個人理財服務還是一片“藍?!?,還有很多追逐利益的空間,所以金融機構要要改善個人理財的手段和理念,力爭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
作者單位:廣西財經學院金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