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5 03:43: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七年級數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 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為我國的綜合國力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興趣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其主要是通過對學生的興趣培養,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數學作為七年級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如何發揮出興趣教學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成為了諸多研究學者所關注的主要問題?;诖耍狙芯渴紫柔槍εd趣教學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開展七年級數學的興趣教學途徑,期望以此來提高七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
關鍵詞 七年級 數學 興趣教學
1興趣教學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必要性
興趣教學即為從直觀教學的角度出發,教師通過對多元化教學手段的有效利用,針對教學的對象以及內容實施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會充分利用學生自身的好奇心、逆反心理以及求新心理,從而在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基礎上,使其可以在輕松和愉快的狀態下接觸到知識,并掌握更多的學習技能,最終對教學效果的有效發揮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對于七年級數學教學而言,其在開展的過程中面臨著較大的困難和挑戰,一方面,相比于其他學科,數學學科的學習內容較為枯燥,反復的運算和演練降低了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并未帶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成就與學習樂趣,部分學生甚至對其產生了畏懼心理和厭煩心理,嚴重阻K了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相比于小學數學,初中數學當中融入了跟更多的運算以及抽象的概念,復雜的知識點使學生在初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有效的理解,若此時教師未能發揮出積極的以電腦作用,則會導致部分學生出現了剛步入初中就產生了對數學學習的厭煩心理,甚至對其日后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影響,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通過引進興趣教學的方式,將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得到提升,并使其充分意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從而為初中數學教育的順利開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也是開展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必然趨勢。
2七年級數學的興趣教學途徑
2.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充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發揮出興趣教學的核心作用。(1)應當培養學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作為培養學生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徑,在數學教學中,只有確保學生對題目內容的理解,才能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此時可以通過出示閱讀題的方式,積極引導并鼓勵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出問題、發現問題,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并使其養成了良好閱讀的學習習慣。(2)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不同于其他學科,數學貫穿于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而學生也可以通過對日常生活或數學實驗的耐心觀察和思考,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比如在講解“平行”這一概念時,可以先向學生舉例,或要求學生自己觀察生活中的平行事物,隨后再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并引出平行的具體概念以及性質,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以提升。(3)培養學生的討論習慣。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不僅會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同時也將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為開拓學生的思維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針對部分出現一題多解的數學題,教師可以采取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自行解答,并對相應的解題方法和思路進行總結,發揮出興趣教學的積極作用。
2.2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在對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內容進行分析時,發現其具有較強的生活化特點,教材中不僅抓住了學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點,同時也包含了許多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內容,而這也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加強在課堂當中的教學導入,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方式,積極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第二,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教育,通過對數學教學模式的全面改革,安排更多的實踐性內容,通過對自制教具等的有效應用,實現對課堂結構的優化,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實現對數學教學內容的有效設計,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可以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
2.3發揮出情境創設在教學中的作用
情境創設作為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方法,通過將其與興趣教學的有效結合,也將進一步確保七年級數學教學效果的穩定提高。(1)教師應當根據各個學生的基本特點不同,為其制定出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通過與生活實踐的結合,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作用與魅力,在符合教學內容的情境中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2)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有效利用,使復雜的思想以及公式以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部分抽象概念的理解,同時也將創造出更為愉快的學習氛圍,實現了教學方式的現代化轉變。
3結語
綜上所述,七年級作為數學教學工作開展中的重要階段,教師只有通過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才能使其充分意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這將對學生的求知欲提高產生積極的影響。通過本文的分析,發現七年級數學的興趣教學工作開展可以從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及發揮出情境創設在教學中的作用等幾方面來實現,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其日后的數學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
摘要:本文探討了激發七年級學生數學興趣的教學策略,希望能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幫助。
關鍵詞:七年級學生;數學教學;興趣教學
對于七年級新生來說,了解中學的學習生活,主動適應這種生活,是他們進入中學后非常重要的一課。那么,面對新教材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充分把握起始階段的教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是新教材編寫者的指導思想。七年級學生翻開剛拿到的數學課本后,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為迫切。因此,教師要不惜花費時間,深下功夫,數學是不是都這樣有趣?對基礎弱的能不能學好?等各種問題展開討論,以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認真做好三個過渡:
1. 從小學到初中的過渡
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生活作息、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方面都有諸多不適應、不成熟的地方,需要有適應的過程。是兒童時期向春年時期過渡的階段,依賴性強,不善于獨立思考,習慣于具體形象的思維,機械記憶強于理解記憶,他們習慣于照教師講的去模仿套用解題,而不善于分析思考。針對這些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逐步過渡,具體措施是:
用比較生動、形象的兒童語言,通過具體的實例、實物演示,加強教學的直觀性,逐步引導學生掌握教材,培養興趣。如在教學第一章時,可讓學生參與部分實驗。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本章結束后,可以利用課外活動舉辦一次自由形式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設計學生對數學難學嗎、有用嗎?又如在教學第一章中“展開與折疊”時,讓學生倆倆一組互相制作,同學們積極地認真畫、剪、疊,又互相驗證:畫的時候要注意邊與邊之間的關系。
2. 由算術到代數的過渡
初中代檔目頭課,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法、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別于小學的數學。初中數學課已經是一門邏輯性、系統性、條理性較強的學科,抽象性也逐漸增大。新學科是在原有學科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要做好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銜接工作,把學生自然地帶入中學學習的軌道外,還應特別注意教學內容上的銜接,即從算術到代數的過渡。
3. 學生由聽教師講解到自主學習的過渡
從小學進入中學,將面臨哪些新問題呢?(1)中學的課程難度加大。(2)中學的課時密度增大。(3)中學的教學方法有別于小學。中學更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學習的成分逐漸增多。小學階段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即可,但在中學,除了完成課內教師布置的作業外,還有許多繼續發展的余地,這就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自覺性、主動性。
這些客觀存在的新問題,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現實,但每一個七年級新生可以從改變自己入手,主動適應這種生活。要盡快適應這種生活,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工作:
首先,要擁有一顆平常心,認識到困難、壓力的存在是正常的、不可怕的。要意識到,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困難,才有了鍛煉自己、提高自身素質的好機會。驚慌失措、急躁埋怨,只能適得其反,不利于自己盡快適應中學生活。所以,擁有一顆平常心,用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你已經成功了一半。
其次,注意轉變學習觀念,積極地適應中學教師的教學方法,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新方法?,F實生活中,經常發現這樣的情況,在小學學習成績不錯的同學,進入中學后卻越來越差。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生本人在小學自我感覺挺好,進入中學,不注意面對具體問題分析,總是照搬小學時的學習方法,殊不知,到了中學,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在不斷變化,學生的學習方法也要變,要跟上教師的步伐。尤其是當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稱你心的時候,更要主動適應教師,而不應該盲目猜疑,甚至抵觸。
第三,抓好學習的主要環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預習、聽講、復習,但無論什么方法,萬變不離其宗:關鍵在落實。一般來說,凡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聽課是學習過程中的中心環節,是獲取知識的主要源頭。代數、幾何、三角,從歐幾里得到笛卡兒,從祖沖之到華羅賡,人類幾千年的知識結晶,學生都要在短短的幾年中學習和認識。教師一節課講解的內容可能是一個科學家一生所研究的成果,教師所舉的典型題可能教師多年的精力和心血積累所成。因此,學生提高聽課效率是最簡捷的認知道路。
4. 對待作業和對待考試一個樣
中學階段習題要做成千上萬,它是消化、掌握、鞏固知識和培養邏輯思維和演繹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的重要環節??荚囀菣z驗一段時間內所學知識掌握、鞏固的程度,檢驗學習成果的有效方法。兩者是相通的。有時作業中出現的問題,考試中也屢屢相仿出現,因此對待作業必須獨立思考,尋找解題方法不能靠教會,而只能靠自己學會。有錯誤及時糾正,出現漏洞,及時修補。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業階段的偷工減料,考試就失去堅實的基石。平時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地對待每次作業,養成良好的習慣,逢到考試就能保持鎮靜、沉著應戰,能以飽滿的精神,敏捷的思考、熟練的技巧考出令人滿意的成績來。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
七年級數學比較貼進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提供教學中誘發學生情趣和動機的酵母。新教材還抓住了七年級學生情緒易變、起伏較大的心理、生理特點,要求以“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陶行知先生語),來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
對此,筆者的具體做法是:
1. 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引入環節。在課堂引入中,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如教學“七巧板”時,一開始就用事先準備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提出:這些圖案由哪些基本圖形(上接第116頁)組成的?它們的邊與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待他們思考回答后再進行總結。最后,讓他們自由合作進行制作,也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這樣,通過簡單的表演,把問題設置于適當的情境下,從而營造了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
2. 充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新教材還針對七年級學生喜歡觀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內容。要求盡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優化課堂結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筆者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由組合),請他們做我的助手,一道準備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演示。通過實驗操作,既規范了學生的勞動、行為習慣,又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認識“自我”,以產生興趣和求知欲。
三、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教材以“指導教法,滲透學法”的思想,在每章節內容的編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讀一讀”等欄目,其獨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設法使學生學有趣、學有法、學有得,同時對教師的教法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從興趣教學入手,側重從以下幾個環節中進行:
1. 培養閱讀習慣。具體方法是閱讀前出示閱讀題,如教學“角的度量與表示”時,可出示閱讀題:我們以前用刻度尺測量線段的長短,那我們用什么來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幾種?表示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閱讀完畢,或通過提問、或以評估的形式來檢查閱讀效果;或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小組以討論的形式探討閱讀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找出問題,并不失時機地表揚在閱讀中有進步、有成績的學生,使學生有獲得成功之喜悅。
2. 培養討論的習慣。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提問,引發學生進入教學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引發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特別是一題多解的題目或需要分類討論的問題,如在教學“絕χ怠薄傲蟹匠探庥τ錳狻筆保就有很多需要分類討論的題目;還有在探索規律這一節的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由此引導學生三、五人一組進行討論,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和規律。
3. 培養觀察能力。學生對圖形、對實驗的觀察特別感興趣,缺點是思維被動、目的不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地觀察??刹扇∵呌^察、邊提問、邊引導學生對變化原因、條件、結果進行討論;也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較熟悉的環境中觀察。
4. 培養小結習慣。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或讓學生上講臺進行小結評比,或以板報的形式張貼幾個學生的小結,或在課余時間對互幫互助小組雙方的小結進行評比,從章節、小節慢慢過渡到課時小結。由于經常強調自己去歸納、小結,這使學生記憶效果明顯,認識結構清晰,學過的知識不易遺忘。
四、開辟第二課堂,展示閃光點,激活學生的求知欲
七年級數學的自然性、實用性,決定了開辟第二課堂的重要性。根據新教材的提示與要求,筆者經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舉辦數學知識猜謎、小制作比賽、拼圖游戲等。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生動有趣、吸引力強,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創造力,也可以挖掘學生的潛能,在他們的閃光點上做文章,讓他們領略成功的喜悅,感覺路就在腳下。
以上只是筆者在新教材教學過程中粗淺的看法,還望各位同仁給予指教。
(作者單位:廣西橫州鎮第一初級中學 530300)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盤古山初中 江西 于都 342300)
摘要: 很多學生剛進入初中學習,對各學科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可是有的學生上數學課沒多久,興趣就慢慢消失,這幾乎成了七年數學教學的普遍性問題,長期以來,教師們為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不懈努力。但師生雙方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教材,左右著教學改革和教學進程,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新教材內容安排新穎合理、生動活潑,對學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師教法得當,就能比較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 數學教學;興趣化;教學方法
面對新教材應該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經過我的不斷探索和實踐,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階段的教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是新教材編寫者的指導思想。七年級學生翻開剛拿到的數學課本后,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為迫切。因此,教師要不惜花費時間,深下功夫,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如在教學第一章時,可讓學生參與部分實驗。在本章結束后,可以利用課外活動舉辦一次自由形式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設計學生對數學難學嗎、有用嗎?數學是不是都這樣有趣?對基礎弱的能不能學好?對各種問題展開討論,以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教學第一章中“展開與折疊”時,讓學生倆倆一組互相制作,同學們積極的認真畫、剪、疊,又互相驗證:畫的時候要注意邊與邊之間的關系。再如在教學截一個幾何體時,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難為易,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標:七年級數學起始階段的教學,側重消除學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學習興趣上做文章,以數學的趣味性、教學的藝術性給學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鐵上的鐵屑離不開磁鐵一樣,向往著教師,向往著本學科。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
七年級數學比較貼進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提供教學中誘發學生情趣和動機的酵母。新教材還抓住了七年級學生情緒易變、起伏較大的心理、生理特點,要求以“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陶行知先生語),來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
1.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引入環節。在課堂引入中,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如教學“七巧板”時,一開始就用事先準備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提出:這些圖案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它們的邊與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待他們思考回答后再進行總結。最后讓他們自由合作進行制作,也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這樣,通過簡單的表演,把問題設置于適當的情境下,從而營造了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相信在這樣輕松的環境下,學生會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2.充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新教材還針對七年級學生喜歡觀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內容。要求盡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優化課堂結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由組合),請他們做我的助手,一道準備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演示。通過實驗操作,既規范了學生的勞動、行為習慣,又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認識“自我”,以產生興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的精練、語調的變化得當,板書設計合理,字體優美雅觀,知識豐富等都能激發學生和學科情感,達到“親其師,信其教”的效果。
三、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教材以“指導教法,滲透學法”的思想,在每章節內容的編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讀一讀”等欄目,其獨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設法使學生學有趣、學有法、學有得,同時對教師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我從興趣教學入手,側重于從以下幾個環節中進行:
1.培養閱讀習慣。具體方法是閱讀前出示閱讀題,如教學“角的度量與表示”時,可出示閱讀題:我們以前用刻度尺測量線段的長短,那我們用什么來度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表示方法有幾種?表示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閱讀完畢,或通過提問、或以評估的形式來檢查閱讀效果;或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小組以討論的形式探討閱讀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找出問題,并不失時機地表揚在閱讀中有進步、有成績的學生,使學生有獲得成功之喜悅,從而產生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
2.培養討論的習慣。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提問,引發學生進入教學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引發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特別是一題多解的題目或需要分類討論的問題,如在教學“絕對值”、“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就有很多需要分類討論的題目;還有在探索規律這一節的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由此引導學生三、五人一組進行討論,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和規律。
3.培養觀察能力。學生對圖形、對實驗的觀察特別感興趣,缺點是思維被動、目的不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去觀察??刹扇∵呌^察、邊提問、邊引導學生對變化原因、條件、 結果進行討論;也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較熟悉的環境中去觀察。如在教學“平行”前,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現實生活中有關于平行的實物,上新課時著重提問幾個學生,并根據他們的觀察、分析的情況逐步導出平行及其性質。這樣能使學生體會觀察所帶來的收獲與興奮,自覺養成觀察的習慣。
4.培養小結習慣。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或讓學生上講臺進行小結評比,或以板報的形式張貼幾個學生的小結,或在課余時間對互幫互助小組雙方的小結進行評比,從章節、小節慢慢過渡到課時小結。由于經常強調自己去歸納、小結,這使學生記憶效果明顯,認識結構清晰,學過的知識不易遺忘。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正確的學法指導,才能使學生站在教學的主體位置上,學有所獲,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保持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另外,還可以以講故事的形式、質疑的形式、列舉生活中數學現象的形式引入教學,以簡單明了、深入淺出、氣氛暢然的開課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激發他們的講學習興趣。
摘 要:實施素質教育以來,素質教育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因而在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里,教師只有不斷更新教學觀念,運用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數學作為初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是教師實施探究性學習的主要途徑,那么如何在七年級數學教W中開展探究性學習,是廣大初中數學教師不斷探索和研究的問題,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情況,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七年級;數學教學;探究性學習
一、探究性學習的特點
探究性學習是以學生自主探究數學問題為主,教師與學生共同研究為主的教學模式,即在教學過程中以教材內容為探討的出發點,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以學生自身的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進行獨立思考或是小組討論。以此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表達、探究和質疑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或集體等多種形式解決數學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思想、體會數學方法,從而提高其數學水平和數學實際運用能力。
二、七年級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策略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引入某個數學問題中,通過創設帶有疑問的問題情境,給學生指明探究目標和方向,以此激發其探究欲望,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究學習中。而對于問題情境中所隱藏的知識點,教師最好是給予簡單的提示,然后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或小組討論的方式得出結果。
例如,蘇科版七年級數學下冊《二元一次方程組》,為了使學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其解等相關概念,我在課堂上設置了這樣的教學情境:我提出讓學生跟我一起來探究一下籃球方面的問題:“籃球比賽中勝一場得2分,打平得1分,負一場得零分,甲隊在第一輪比賽中共進行了8場比賽,只負了3場,那么甲隊勝了幾場?平了幾場呢?”然后要求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并給出一部分時間讓其進行獨立思考。學生都明確了這一問題的探究目標,進入躍躍欲試的探究狀態,紛紛在紙上演算起來,最后他們有的用算術法來解答,有的運用列一元一次方程來解答,我再根據他們所采用的解法來調整接下來的課堂教學。由此可見,創設帶有疑問的教學情境,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探究數學問題。
2.強調探究性學習的課外延伸
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建立在數學知識能力和自身生活經驗基礎之上的,綜合運用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行探究活動。延伸、拓展學生的課外探究性活動,讓他們在更廣闊的空間去探究與創造,能夠有效激發探究興趣,對提高學生探究性水平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起著重要作用。
例如,在學習了蘇科版七年級上冊的《走進圖形世界》后,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在戶外時觀察一些建筑物和物體等的外形,并聯想相應的數學圖形;在生活中運用紙盒,將其展開能夠得到什么樣的平面圖形,從不同方向看同一個物體或建筑物,所看到的圖形是怎樣的等。豐富多彩的探究活動涉及學生的自然生活、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在數學知識的遷移中探究數學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
3.注重探究性學習的交流評價
學生在探究性活動中經過不斷的摸索與探究,獲得了來之不易的成果,容易產生相應的主觀感受和表達意向。交流溝通就是在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小組或全班集體的交流,使他們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和探究過程,引導學生對其他同學的探究方法進行分析,并反思自己的思維和探究方法,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借鑒與學習,豐富他們的知識點,使其數學知識和探究能力得以提高。
比如,蘇科版七年級數學上冊《豐富的圖形世界》,我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展示了幾組不同的圖形,如圓柱、圓錐、三角形、長方形等,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將這些圖形兩兩組合或多個組合拼湊成其他有趣的物體。只見學生在下面探究得十分開心,有的畫圖,有的拿相似物體動手拼湊,他們有將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拼成小貓小狗的,有將正方形和三角形拼成房子的等各種探究成果。討論完之后,學生迫不及待地要發表自己的探究結果,于是我讓他們主動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說出自己的探究過程,然后鼓勵其他學生對這些探究成果的方法與過程進行小組探討和交流,并讓他們評出值得借鑒和表揚的地方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總而言之,在七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據教材內容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并對其探究活動加以課外延伸和拓展,給予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使他們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注重探究性學習的交流評價,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他們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探究活動中增強自身思考能力、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從而提升數學整體素養。
數學教學目標制定是數學教學設計的重要環節,它既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數學教學的最終歸宿。新課程倡導的數學課堂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是指通過各種數學教學課使學生的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得到有效的發展,是相對于傳統教學中單一強調知識技能教學提出的一種新的理論,是教學理論的一次革命性的延伸和拓展。
在課標的指導下,如何更好地在教學中實施三維目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緊緊圍繞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課堂上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交流后總結出規律,體驗新知識的產生過程,以全面提高學生能力為根本,課堂上注重合作學習與情感的培養。通過數學題目的形式,在解題過程中,學生感受到數學思想的浸潤,這樣將抽象的數學思想具體化,易于認知水平有限的學生形象化接受,在教學過程中具體細化三維目標。
一、教學情況分析
1.課程分析
近六年(2011年~2016年)中考題目的分析:
七年級上冊:代數部分:包括整式和分式,涉及的基本是填空和選擇的基礎題目,偶有考查大題,2015年考到一道大題――分式的混合運算;幾何部分:圖形的運動中旋轉與翻折兩種運動,是歷年填空最后一題必考的題,即第18題,與其他幾何知識結合來考查,難度較大。
七年級下冊:數的運算:包括實數的運算,這部分除了2015年,其他5年都是第19題,實數的混合運算,有兩年考到過一個選擇題;幾何部分:三角形和平行部分考的都是計算和選擇,平面直角坐標系,結合其他知識,以綜合大題的形式,幾乎每年都有考到。
2.學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兩個班級,大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差,我采用單獨訪談的辦法,了解到:在小升初的時候,小學里的佼佼者基本都進入城區里的初中,留在我校的學生有的成績平平,有的家庭特殊,有幾個孩子甚至連九九乘法表都背不出來,大部分家長在外岡這邊的工廠打工,需要三班倒,對孩子的管教時間較少,作業完成情況也很少檢查,有些孩子就沒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面對這樣一群孩子,我的教學面臨巨大的挑戰。
二、三維目標在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1.兩個主線
(1)夯實基礎
結合以上對學情的分析,我提出夯實基礎的觀點,首抓知識與技能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是三維目標的基本目標和核心內容,是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是規范學生學習程序的有效途徑,將其他兩個目標滲透在知識技能的教學中,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有效選擇適合自己最佳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
(2)激發動機
部分學生學習十分被動,需要老師在旁邊盯著,缺乏自身的內在動力,這樣學習的效果自然差強人意。但是七年級的學生,大都十二三歲,他們求知欲強,可塑性強,那么,激發他們主動學習數學的動機成為首要任務?!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的動機才愿意學,才主動學,愿意學、主動學才能學好、學會,有了學好學會的體驗,才能產生更大的興趣,才能更加促進學習目標的達成。
2.教學過程
(1)知識與技能
以《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為例,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法則;會運用以上法則熟練地進行單項式的乘法計算。
知識與技能目標細化:①兩個單項式相乘的計算;②三個單項式的相乘計算;③由乘法和加法組成的混合運算。
(2)過程與方法
以《字母表示數》為例,過程與方法目標:領悟字母“代”數的數學思想,提高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細化:①經歷分析、歸納、推理的過程,考查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②培養他們合作學習的習慣。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細化:①結合中國文化中的剪紙、京劇臉譜等軸對稱圖形,滲透民族精神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②通過自行設計軸對稱圖形,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初中七年級數學三維目標教學有效實施的策略
每周安排20分鐘的小測試,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將對學習目標的三維評價在題目設置上進行體現。與六年級的學習效果縱向比較,在學生之間橫向比較,全面評價,通過學生學習反饋,分析成績背后的原因,進一步修正教學。下面,結合《圓的周長》這節課談談幾點做法。
1.夯實基礎――問題設置有層次,由易到難階梯推進
我將這節課的問題設置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在學習圓的周長的公式之后,我在教材例題1求圓的周長的問題前安排知識鞏固部分:(1)直接運用公式,已知圓的半徑和直徑求周長;(2)變式訓練:已知圓的周長求半徑。第二部分,圓的周長問題,聯系實際,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學生由基礎鞏固之后自然過渡到實際應用,易于學生接受。第三部分,階梯過渡到衛星飛行軌道的問題,最后是圓環的寬度問題。
2.激發動機――從客主學習因素驅動學生內驅力
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現圓的周長與直降謀戎凳且桓齬潭ǖ氖,整節課多次運用幾何畫板,課堂呈現力很強,抽象的幾何知識躍然紙上,形象化、動態化,學生自己上臺操作,拉近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索、觀察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他們愿意積極參與到本課的學習中來。
四、結語
數學三維目標教學有效實施的策略還有很多,如教學中通過設置懸念,適當開展競賽等方式,激發他們學習的好勝心和求知欲;每節課前表揚前天作業做得較好的和有進步的同學,給予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加強與學生感情的交流,達到“尊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總之,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以學生如何更好地接受知識的視角出發,讓學生自主探究、討論,將三維目標細化在教學的細節之中,作業根據學生的情況而精心選擇,及時對學習行為進行評價反饋,矯正學習中的偏差。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輕松,更有趣,更有啟發性,提高課堂實效。
(作者單位:上海市嘉定區外岡中學)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在教學中我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勇于實踐,不斷求新,認真鉆研教材,找準教材的重點與難點,尋找相關數學資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處理好教材、學生、教師的關系,努力打造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現實生活,體會現實生活離不開數學,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決心,讓課堂活了起來,學生動了起來,同學們多思、善問、敢爭論、充滿求知欲,學有所獲。
一、培養學生自己動手,探索新知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我們重要的教學目標,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就要引導他們自己動手,通過自己動手,探索新知。
在“幾何體表面展開圖”這節課中,我請同學們從家里帶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包裝盒,牙膏盒,要求他們觀察其形狀并用剪刀剪開紙盒,這樣同學們非常直觀地認識了長方體的表面展開圖,接下來,我請他們利用自帶的硬紙板親手畫、剪、折、粘合成一個紙盒,然后用剪刀以不同的方式剪開,這樣,同學們感悟到了幾何體與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體會到剪開的方式不同,展開得到的平面圖形也就不同,這是一個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好活動。在動手的過程中,學生們個個積極踴躍、興趣盎然,享受著動手制作的快樂的同時,實現了他們對幾何體表面展開圖的理解和認識,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又掌握了新知識,可謂一舉兩得。
二、從生活出發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數學很抽象,學生學起來很枯燥,因此,有一部分學生對于數學缺乏興趣,要想讓他們熱愛數學,就必須讓他們知道數學有用,生活離不開數學。
在“數量的表示”這節課中,我對學生們講“代數式不僅在數學中有用,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師舉個例子,誰能用代數式表示出來?!睂W生很快由我的問題得出答案是“a+5”。我繼續問:“這個式子除了老師剛才說的事實外,還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嗎?”學生們開始活躍起來,一位男孩舉起了手,“年級里有a名同學,又轉來5名,現在年級里一共有(a+5)名同學”。每個學生都在生活中找實例,理解到:同一個代數式可以表示多種實際問題中的數量。大家從這節課中都能深深感受到“數學是有用的,數學在生活中”。這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培養了他們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在數學課中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學習做人
數學是比較抽象的學科,如何在這一抽象的學科中滲透德育是需要我們數學老師下功夫,不斷實踐,不斷探索的。 在“代數式的值”的公開課中,我在選材、選題上下功夫,將德育內容滲透其中,收到好的效果。
在“代數式的值”的公開課中,為了給學生講授“不是所有的代數式都有確定的值”這一知識點,我給學生提了一個問題:“是不是所有的代數式都有確定的值?”學生們的意見分為兩派。我沒有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天,媽媽叫小明幫她做家務,小明卻給媽媽開了一個帳單(如左圖),而媽媽看了后沒說什么,給小明也寫了一份帳單,當兩份對比強烈的帳單在屏幕上并排在一起的時候,學生們被震撼了,紛紛舉手要求回答我前面的問題:“這個代數式求不出值!媽媽養育孩子的費用根本大得無法計算??!”“別說錢了,媽媽的愛是無價的,是金錢買不到的!”“我們不可以跟媽媽討價還價的,媽媽付出那么多都不求回報,小明只不過幫助媽媽做些簡單的家務,還要錢,太不應該了?!薄牭胶⒆觽冋媲榱髀兜恼Z言,我也很感動,我告訴他們:“不是所有的代數式都有確定的值,大家要永遠記得(x+y+z)含義??!”
通過這一課,學生們既掌握了新的知識點,同時又讓學生受到了熱愛勞動,孝敬父母的教育,可以說是將德育滲透到數學課中的一次成功的嘗試。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讓數學課有聲有色
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優化學習的情感環境,認知環境和應用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一學期我通過網絡下載、整理加工、自己制作等各種方式積累了約50多個課件。
在多媒體教學中我體會到,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有語言不可比擬的作用,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受學生歡迎,課堂氣氛活躍,雖然制作課件很麻煩,占用相當多的時間(有時制作課件到深夜1點多),但只要教學效果好,我還是要堅持充分利用下去。
五、教學中的困惑
在教學中,我注重采用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學習,但在此過程中,好的學生能積極討論、發言、學到了很多知識,發展了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但對于那些調皮學生來說,討論成了一種放松,沒有得到應有的收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嚴重,作為教師十分頭疼,如何解決呢?還有待探索和研究。
六、找出不足,繼續努力
最主要的問題是缺乏經驗,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向老教師學習,讓自己盡快成長;在工作中有時帶有急躁情緒,特別是對那些暫時沒有進步的同學,今后注意多給學生一些耐心;對自己的板書還不夠滿意,相信通過自己的刻苦練習,會有顯著改善。
摘要:數學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一項重要學習項目,不僅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有著巨大的指導意義,另外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綜合素質提升也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七年級數學與小學知識相比理論性、抽象性相對較強,學生學習起來相對較為困難,所以在教學中就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同時做好教學的引導,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加強學生的能力培養,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全面的、綜合的發展,更好的實現學生數學科目的有效學習。
關鍵詞:七年級 數學 教學 有效性 興趣 方法 情境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初中時期正是學生青春期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此時的學生對于自身、對于周圍事物逐漸有了自己的認知,對于師生關系也有了新的渴望,希望能夠得到教師的尊重與認可,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建立良好的學習關系,以便能夠為教學的有效進行打好基礎。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相聯系的,任何認識過程都伴隨著情感。初中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情感密不可分,他們往往不是從理性上認為某學科重要而去學好它,常常因為不喜歡某科任課老師而放棄該科的學習。古語云“親其師則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如同一個催化劑,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對于科目的學習熱情,可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障和促進學習的重要因素。數學課程課時安排較多,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機會也相對較多,所以在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認識到師生關系對于教學的重要意義,在教學是主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特別對后進生熱情輔導,真誠幫助,從精神上多鼓勵,學法上多指導,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幫助他們在學習路上不斷的提升自我、不斷的跨越自我,實現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進行。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擁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就如同有了一位良師作為引導,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自主性。特別是在當前階段下,教學中要求更好的實現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這就更需要教師能夠認識到學生學習興趣對于教學的重要意義,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筆者認為,想要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能夠運用數學知識的生活化特色,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進行教學,以便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認知。如我在教學第一章中“有理數的加法”時,讓學生自己走上講臺表演,同時提醒學生最終的方向和位置與規定的符號和絕對值之間的關系,從而讓他們產生學習興趣。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標那樣:七年級數學起始階段的教學,側重消除學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學習興趣上做文章,以數學的趣味性、教學的藝術性給學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鐵上的鐵屑離不開磁鐵一樣,向往著教師,向往著本學科。當然,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途徑很多,我們要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讓其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也要創設一個適度的學習競賽環境,讓學生在充滿活力、相互競爭的過程中提升學習的興趣;也要發揮趣味數學的作用,在教學中展示數學知識的趣味特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藝術,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教學魅力與教學藝術,進而愛屋及烏的產生對于數學科目的學習興趣。
三、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與小學知識相比,初中數學知識的理論性、抽象性相對較強,學生在理解、學習的時候往往會感到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在七年級階段,由于知識難度的提升造成了大批的數學“后進生”。學生學習起來感覺困難,教師教學的時候也感覺無從下手。在筆者看來,正如俗話所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再多的知識也不如教給他們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七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于學生學習方法的教學,以便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技能,實現學生自身的有效學習。后進生學數學能力較差,主要表現在對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應用上。只有在鞏固基礎知識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要加強對舊知識的復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起點要低;通過基礎知識的訓練,讓學生對已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提高,使他們具備學習新知識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從而對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起到促進作用。一些后進生在數學上花費工夫不少,但學習成績總不理想,也由此造成他們對于數學學習失去信心。想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一方面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重新梳理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及數學知識對于日后學習生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法指導和學習心理輔導,以便能夠引導學生有效的提升學習的效率,以科學的心態去面對數學學習。
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
數學是一項研究生活現象、解決生活難題的基礎學科,數學知識大多比較貼進生活實際,具有較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提供教學中誘發學生情趣和動機的酵母。新教材還抓住了初中學生情緒易變、起伏較大的心理、生理特點,要求以“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來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引入環節,在課堂引入中,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另外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充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新教材還針對初中學生喜歡觀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內容。要求盡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優化課堂結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由組合),請他們做我的助手,一道準備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演示。通過實驗操作,既規范了學生的勞動、行為習慣,又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認識“自我”,以產生興趣和求知欲。這樣通過教學情境的有效設計,不僅豐富了教學的模式,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感知,還在很大程度上活躍了教學氛圍,為教學的有效進行打好了情境基礎。
五、加強學生的能力培養
筆者認為,數學科目教學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對于某些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與思維能力,以便能夠實現學生數學素質的綜合提升。比如針對傳統數學教學智慧后進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不適應數學學習的問題,就需要教師能夠從課本中最前面的代數知識教學開始就加強抽象邏輯能力的訓練,始終把教學過程設計成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來。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還學到了數學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摘 要】新課程改革以來,提的最多的就是理念,而新課程發展的核心是新課程理念的落實,即從理念轉化到實踐。在教學中,要真正使用好新教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還需要一個過程。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首先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關鍵詞】教學 ;數學;興趣培養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階段的教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級學生翻開剛拿到的數學課本后,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為迫切。因此,教師要不惜花費時間,深下功夫,認真上好第一節課,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如何激發初一新生上好第一節課呢我針對初一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在上第一節課時,設計了這樣的開場白:我們在小學學了加減乘除四種運算,上初中后你們將學乘方、開方等新的運算;在小學學了簡易方程,在初中還要學一元二次方程、無理方程、分式方程等。小學里的很多疑難問題到了我們初中就可以很輕松的解決,如3-5,在小學里不夠減,但等我們學了第二章后就可以進行計算了。初中我們還要在小學的基礎上深入學習三角形、四邊形、和圓等常見的圖形,可以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如你能站在地面上測量大樓的高度;你如果是老板,你就能算出怎樣賺錢最多;鋪設管道怎樣最省料等。通過談話的方式,利用這些貼近生活的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
七年級數學比較貼進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提供教學中誘發學生情趣和動機的酵母。新教材還抓住了七年級學生情緒易變、起伏較大的心理、生理特點,要求以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來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對此,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引入環節。在課堂引入中,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如教學"七巧板"時,一開始就用事先準備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提出:這些圖案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它們的邊與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待他們思考回答后再進行總結。最后讓他們自由合作進行制作,也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這樣,通過簡單的表演,把問題設置于適當的情境下,從而營造了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相信在這樣輕松的環境下,學生自然會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充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新教材還針對七年級學生喜歡觀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內容。要求盡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優化課堂結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由組合),請他們做我的助手,一道準備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演示。通過實驗操作,既規范了學生的勞動、行為習慣,又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認識自我",以產生興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的精練、語調的變化得當,板書設計合理,字體優美雅觀,知識豐富等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科情感,達到"親其師,信其教"的效果。
三、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教材以"指導教法,滲透學法"的思想,在每章節內容的編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讀一讀"等欄目,其獨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設法使學生學有趣、學有法、學有得,同時對教師的教法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我從興趣教學入手,側重于從以下幾個環節中進行:
(一)培養閱讀習慣。具體方法是閱讀前出示閱讀題,如教學"角的度量與表示"時,可出示閱讀題:我們以前用刻度尺測量線段的長短,那我們用什么來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幾種表示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閱讀完畢,或通過提問、或以評估的形式來檢
查閱讀效果;或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小組以討論的形式探討閱讀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找出問題,并不失時機地表揚在閱讀中有進步、有成績的學生,使學生有獲得成功之喜悅,從而產生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
(二)培養討論的習慣。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提問,引發學生進入教學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引發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特別是一題多解的題目或需要分類討論的問題,如在教學“絕對值”、“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就有很多需要分類討論的題目;還有在探索規律這一節的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由此引導學生三、五人一組進行討論,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和規律。
(三)培養觀察能力。學生對圖形、對實驗的觀察特別感興趣,缺點是思維被動、目的不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去觀察??刹扇∵呌^察、邊提問、邊引導學生對變化原因、條件、結果進行討論;也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較熟悉的環境中去觀察。如在教學"平行"前,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現實生活中有關于平行的實物,上新課時著重提問幾個學生,并根據他們的觀察、分析的情況逐步導出平行及其性質。這樣能使學生體會觀察所帶來的收獲與興奮,自覺養成觀察的習慣。
四、開辟第二課堂,展示閃光點,激活學生的求知欲
七年級數學的自然性、實用性,決定了開辟第二課堂的重要性。根據新教材的提示與要求,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舉辦數學知識猜謎、小制作比賽、拼圖游戲等等。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生動有趣、吸引力強,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創造力,也可以挖掘學生的潛能,在他們的閃光點上做文章,讓他們領略成功的喜悅,感覺路就在腳下。這樣他們就會興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繼續追求成功。特別要給學生 多打氣,多鼓勵他們,要充分肯定其動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給予表揚,使其心理在表揚中受到振動,開始對學習數學感興趣。這時就要趁熱打鐵,教導他們上課要認真聽講、行為要規范,做個好學生,引導他們逐步學好數學。
此外,如何用好新教材,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其方法、措施是多種多樣的,體會也各不相同,還有待于我們共同的研究和探討,真正能勝任新教材的教學改革。
摘 要:很多學生剛進入初中學習,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沒多久興趣就慢慢消失。從充分把握起始階段的教學;求新、求活,以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三個方面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七年級;數學;興趣
很多學生剛進入初中學習,對數學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可是有的學生上數學課沒多久,興趣就慢慢消失,這幾乎成了七年級數學教學的普遍性問題。長期以來,教師為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著不懈的努力。而蘇科版新教材內容安排新穎合理、生動活潑,對學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師教法得當,就能比較容易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階段的教學
七年級學生翻開剛拿到的數學課本后,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為迫切。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如,在教學“展開與折疊”時,讓學生兩兩一組互相制作,學生積極認真地畫、剪、疊,又互相驗證:畫的時候要注意邊與邊之間的關系。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七年級數學起始階段的教學,側重于在消除學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學習興趣上做文章,以數學的趣味性、教學的藝術性給學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鐵上的鐵屑離不開磁鐵一樣,通向數學。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
七年級數學比較貼近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提供教學中誘發學生情趣和動機的酵母。新教材還抓住了七年級學生情緒易變、起伏較大的心理、生理特點,要求以“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來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對此,我的具體做法是:
1.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引入環節
在課堂引入中,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如,教學“七巧板”時,一開始就用事先準備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提出:這些圖案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它們的邊與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待他們思考回答后再進行總結。最后讓他們自由合作進行制作,也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這樣,通過簡單的表演,把問題設置于適當的情境下,從而營造出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
2.充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
新教材還針對七年級學生喜歡觀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內容。要求盡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優化課堂結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由組合),請他們做我的助手,一起準備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演示。通過實驗操作,既規范學生的勞動、行為習慣,又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認識“自我”,以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
三、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教材以“指導教法,滲透學法”的思想,在每章節內容的編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讀一讀”等欄目,其宗旨是設法使學生學有趣、學有法、學有得,同時對教師的教法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我從興趣教學入手,側重于從以下幾個環節中進行。
1.培養閱讀習慣
具體方法是閱讀前出示閱讀題,如,教學“角的度量與表示”時,可出示閱讀題:我們以前用刻度尺測量線段的長短,那我們用什么來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幾種?表示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閱讀完畢,或通過提問,或以評估的形式來檢查閱讀效果,或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小組以討論的形式探討閱讀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找出問題,并不失時機地表揚在閱讀中有進步、有成績的學生,使學生有獲得成功之喜悅,從而產生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
2.培養討論的習慣
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提問,引發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如,在教學“絕對值”“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就有很多需要分類討論的題目;還有在探索規律這一節的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由此引導學生三、五人一組進行討論,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和規律。
3.培養小結習慣
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經常強調自己去歸納、小結,這使學生認識結構清晰,學過的知識不易遺忘。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正確的學法指導,才能使學生站在教學的主體位置上,學有所獲,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保持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以上只是我個人在蘇科版教材教學過程中一點粗淺的看法,還望各位同仁給予指教。此外,如何用好新教材,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其方法、措施是多種多樣的,體會也各不相同,還有待于我們共同研究和探討,真正勝任新教材的教學改革。
摘 要:數學是中學階段一項重要的教學科目:既是小學數學知識的升華,又是高中數學知識的基礎,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生涯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學生步入中學后,學習科目驟然增多,同時數學知識與小學時期相比理論性也有了較大的提升,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了較大的困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善于運用數學知識的特點進行趣味化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認知,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基礎;也要引導學生善于進行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更要著重學生的數學實踐,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實現學生數學能力的綜合提升。
關鍵詞:七年級;數學;教學;學生;興趣;合作;習慣;實踐
一、做好課堂引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是如此:在課堂起始階段給學生良好的印象就能夠很好的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做好課堂的教學引導,以便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打好基礎。
比如在教學《整式的加減》這節課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會認為很難學習,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能夠采取簡單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比如教師就可以運用學生小學時期學習的知識進行導入:請計算88×12+88×88,這個時候學生就會很容易運用簡便運算、乘法分配率將88×12+88×88轉化為88×(88+12),即88×100=8800.之后教師再運用之前學習的有理數知識布置一項新的思考題:爸爸的年齡是小明年齡的7倍,爺爺的年齡是爸爸年齡的2倍,已知小明的年齡是t,求小明、爸爸、爺爺的年齡之和。這個時候學生就能夠很容易的算出小明爸爸年齡是7t,爺爺年齡是2×7t,那么三者的年齡和是t+7t+2×7t,即t+7t+14t。根據乘法分配率的相關知識,我們就可以將t+7t+14t簡化為(1+7+14)t,即22t,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整式的加減》的基本方法。這樣就能夠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通過簡單的導入來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習慣,端正學生學習態度
都說“習慣決定命運”,在學習的過程中,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直接的影響意義: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提升學習效率,實現學生學習的有效進行,而不良的學習習慣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導致學生學習事倍功半。很多學生對圖形、對實驗的觀察特別感興趣,但缺點是思維被動、目的不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去觀察??刹扇∵呌^察、邊提問、邊引導對變化原因、條件、結果進行討論;也可以創設情境把帶入較熟悉的環境中去觀察。如在“平行”前,要求認真觀察現實生活中有關于平行的實物,上新課時著重提問幾個,并根據他們的觀察、分析的情況逐步導出平行及其性質。這樣能使體會觀察所帶來的收獲與興奮,自覺養成觀察的習慣。俗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按時復習、按時總結就能夠提升學習的效率,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總結習慣,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在實際中或讓上講臺進行小結評比,或以板報的形式張貼幾個的小結,或在課余時間對互幫互助小組雙方的小結進行評比,從章節、小節慢慢過渡到課時小結。由于經常強調自己去歸納、小結,這使記憶效果明顯,認識結構清晰,學過的知識不易遺忘。實踐表明,只有正確的學法指導,才能使站在的主體位置上,學有所獲,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還能保持他們對的興趣。此外在教學中,教師也要培養學生認真觀察、認真書寫的習慣,很多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不用心,“2”和“Z”不分,導致教師在改作業的過程中分不清學生到底寫的是什么。這樣簡單的一面就是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的體現,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改正。
三、引導合作學習,豐富學生學習形式
新課改確定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主體地位,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與學習感知,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夠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與有效性學習,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感知,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善于采取小組協作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給學生展示自己的空間,讓他們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來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實現他們的共同發展;例如在教學《整式的加減》這節課的時候,針對合并同類項的規律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總結,并根據小組之間的討論結果來進行匯總:合并同類項的法則是:合并同類項后,所得項的系數是合并前各同類項的系數的和,且字母部分不變。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注重以下事項:若兩個同類項的系數互為相反數,則兩項的和等于零,如:-3ab2+3ab2=(-3+3)ab2=0×ab2=0。另外也要注意:多項式中只有同類項才能合并,不是同類項不能合并。還要認識到通常我們把一個多項式的各項按照某個字母的指數從大到?。ń祪纾┗蛘邚男〉酱螅ㄉ齼纾┑捻樞蚺帕?,如:-4x2+5x+5或寫5+5x-4x2,以便使結果顯得更加清晰、明了。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交流,既加深了學生的學習認知,同時對于他們自身的交流能力、表達能力也是很好的鍛煉。
四、注重數學實踐,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俗話說“學以致用”,數學作為一項實用學科與基礎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對于生活的影響意義,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數學實踐,以便能夠引導學生將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比如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這節課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于班上每個同學進行編號,試試看哪種編號方式最直接、最方便,這樣就能夠簡單有效的讓學生對于課本知識進行實踐探究,加深他們的數學認知。又比如在學習《統計調查》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件的時候去估計全校學生的人數,看誰估計的最為準確,之后讓估計的最為準確的學生講述一下自己的方法、心得,讓其他學生進行學習、研究,提升他們的整體素質。這樣一來,既能夠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生活,也能夠引導他們及時的復習學習的知識,在加深他們學習認知的同時也很好的提升了他們的實踐技能,為他們的學習發展以及日常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想要做好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就需要我們能夠重視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中也要善于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加深他們的學習感知,著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實踐運用,實現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有效發展!
摘要 教師們為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進行了不懈地努力。但師生雙方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教材,左右著教學改革和教學進程,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新教材內容安排新穎合理、生動活潑,對學生很有吸引力。
關鍵字 數學;興趣;培養
很多學生剛進入初中學習,對各學科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可是有的學生上數學課沒多久,興趣就慢慢消失,這幾乎成了七年級數學教學的普遍性問題,長期以來,教師們為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進行了不懈地努力。但師生雙方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教材,左右著教學改革和教學進程,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新教材內容安排新穎合理、生動活潑,對學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師教法得當,就能比較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面對新教材應該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要充分把握起始階段的教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是新教材編寫者的指導思想。七年級學生翻開剛拿到的數學課本后,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為迫切。因此,教師要不惜花費時間,深下功夫,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興趣。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標:七年級數學起始階段的教學,側重消除學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學習興趣上做文章,以數學的趣味性、教學的藝術性給學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鐵上的鐵屑離不開磁鐵一樣,向往著教師,向往著本學科。
2求新、求活以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
七年級數學比較貼進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提供教學中誘發學生情趣和動機的酵母。新教材還抓住了七年級學生情緒易變、起伏較大的心理、生理特點,要求以“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陶行知先生語),來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對此,我的具體做法是:①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引入環節。在課堂引入中,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如教學“七巧板”時,一開始就用事先準備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提出:這些圖案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它們的邊與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待他們思考回答后再進行總結。最后讓他們自由合作進行制作,也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這樣,通過簡單的表演,把問題設置于適當的情境下,從而營造了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相信在這樣輕松的環境下,學生會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②充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新教材還針對七年級學生喜歡觀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內容。要求盡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優化課堂結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由組合),請他們做我的助手,一道準備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演示。通過實驗操作,既規范了學生的勞動、行為習慣,又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認識“自我”,以產生興趣和求知欲。
3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教材以“指導教法,滲透學法”的思想,在每章節內容的編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讀一讀”等欄目,其獨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設法使學生學有趣、學有法、學有得,同時對教師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我從興趣教學入手,側重于從以下幾個環節中進行:
3.1培養閱讀習慣。具體方法是閱讀前出示閱讀題,如教學“角的度量與表示”時,可出示閱讀題:我們以前用刻度尺測量線段的長短,那我們用什么來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幾種?表示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閱讀完畢,或通過提問、或以評估的形式來檢查閱讀效果;或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小組以討論的形式探討閱讀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找出問題,并不失時機地表揚在閱讀中有進步、有成績的學生,使學生有獲得成功之喜悅,從而產生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
3.2培養討論的習慣。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提問,引發學生進入教學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引發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特別是一題多解的題目或需要分類討論的問題,如在教學“絕對值”、“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就有很多需要分類討論的題目;還有在探索規律這一節的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由此引導學生三、五人一組進行討論,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和規律。
3.3培養觀察能力。學生對圖形、對實驗的觀察特別感興趣,缺點是思維被動、目的不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去觀察??刹扇∵呌^察、邊提問、邊引導學生對變化原因、條件、結果進行討論;也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較熟悉的環境中去觀察。如在教學“平行”前,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現實生活中有關于平行的實物,上新課時著重提問幾個學生,并根據他們的觀察、分析的情況逐步導出平行及其性質。這樣能使學生體會觀察所帶來的收獲與興奮,自覺養成觀察的習慣。
3.4培養小結習慣。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或讓學生上講臺進行小結評比,或以板報的形式張貼幾個學生的小結,或在課余時間對互幫互助小組雙方的小結進行評比,從章節、小節慢慢過渡到課時小結。由于經常強調自己去歸納、小結,這使學生記憶效果明顯,認識結構清晰,學過的知識不易遺忘。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正確的學法指導,才能使學生站在教學的主體位置上,學有所獲,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保持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4開辟第二課堂,展示閃光點,激活學生的求知欲
七年級數學的自然性、實用性,決定了開辟第二課堂的重要性。根據新教材的提示與要求,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舉辦數學知識猜謎、小制作比賽、拼圖游戲等等。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生動有趣、吸引力強,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創造力,也可以挖掘學生的潛能,在他們的閃光點上做文章,讓他們領略成功的喜悅,感覺路就在腳下。這樣他們就會興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繼續追求成功。特別要給學生多打氣,多鼓勵他們,要充分肯定其動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給予表揚,使其心理在表揚中受到振動,開始對學習數學感興趣。這時就要趁熱打鐵,教導他們上課要認真聽講、行為要規范,做個好學生,引導他們逐步學好數學。
摘 要:均衡教育發展是我國義務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內核,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那么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促進教學的均衡發展呢?本文從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保證學生得到數學教育的機會和條件相對公平、加強數學基本功訓練,讓學生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數學課中滲透思想教育,促使學生受到數學的教育結果相對公平三個方面探討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均衡發展。
關鍵詞:均衡發展;數學教學;研究
人們常說:“代數繁、幾何難,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碧貏e是對剛進入初中學習的七年級學生,如果沒有把七年級數學這個關,到了八年級或九年級就會成為數學的落后者、“后進生”。要在七年級數學中,讓全體學生都渡過數學難關,我們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要做到讓學生得到真正均衡發展。要讓學生在七年級數學中均衡發展,我們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保證學生得到數學教育的機會和條件相對公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成功的希望。那么,我們在學生剛進入七年級的數學學習之初,就要想方設法地激起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讓每一個學生得到數學教育的機會和條件相對公平,到了八九年級在數學中不掉隊、不為數學的“后進生”。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呢?
(一)啟發學生發現數學的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消除畏懼感。
生活中大量的圖形有的是數學圖形本身,有的是依據數學中的重要理論產生的,也有數學幾何圖形的組合,具有很強的審美價值。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圖形的線條美、色彩美,給學生最大的感知,充分讓學生感受數學圖形給生活帶來的美。在教學中盡量把生活實際中美的圖形聯系到課堂教學中,再把圖形運用到美術創作、現實生活的設計中,使學生產生創作圖形美的欲望,驅使他們不斷創新,維持長久的數學學習興趣。
(二)改好作業是拉近師生距離、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多半教師都在批改作業時,一味追求“錯”、“對”,對錯的進行更正,對的打上“√”。其實不然,每位教師批改的作業,究竟學生認真閱讀沒有,沒有閱讀就沒有效果。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弱點,都想看到成功之處,所以批改作業時,應該區分學生平時成績。如:優等生做對該作業,用真心、誠心的話加以表揚,如“OK”“Very good”;錯了,則用“請認真檢查,一定能找出原因”來加以勉勵。中等生做對了,批上“真聰明”、“憑你的努力,一定會到達勝利的彼岸”;若錯了,批上“再努力些,一定會成功”。學困生做對了,批上“進步真大”、“你父母一定高興”等評語;錯了,批上“我能幫你嗎”、“相信你一定會成功”……這樣,每位學生都喜歡看作業本,這會沒有效果嗎?
(三)作業減負也能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實際上,教育部、教學專家都把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放在重要位置上加以強調。若學生作業過多,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在小學階段,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因為數學作業過多,一上數學課就煩,產生厭學情緒。當然,一旦沒有課外作業,學生會很高興,要讓學生相信,只要上課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就能完成教學目標。
二、加強數學基本功訓練,讓學生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七年級數學要開始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畫圖能力以及符號的轉換能力和推理能力,為今后數學的學習打好基礎。鑒于以上要求,要根據教材的起點,及時加強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一)基本定義和概念的理解能力。
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如果對定義和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會產生許多不良后果。如:小學數學中“面積”和“體積”,很多同學進入初中后,都不知道它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只能死記公式,增加學生負擔。七年級數學中幾何入門一章中,我們教師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線段和角的“和差倍分”的圖形性和意義性,三線八角的感知性。
(二)識圖能力。
識圖是學生今后觀察圖形、理解題意、分析問題的基礎。識圖訓練應從簡到繁、從易到難,達到逐步提高。
(三)畫圖。
畫圖是學生讀懂題意,把數學語句變換成直觀圖形的操作過程,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要求。訓練時,首先訓練學生閱讀能力,讓學生讀懂題意。讀完題后,讓學生回憶一些數學術語的圖像。如:經過、延長、有且只有、相交的含義,讓每個學生都經歷動口、動腦、動手的全過程。切忌操之過急,每個步驟都要全部過關,這樣才能進行下一步驟;若不然,有些學生在今后幾何提升過程中,會遇到不少麻煩。
(四)轉換能力的培養。
針對數學語言、數學圖形、符號表示之間的互相轉換,鼓勵學生多說、多繪圖、多寫,不要怕錯,逐步仿照老師的步驟,嘗試把題意用符號在圖形中表達出來,實際上是讓學生當好翻譯。當好翻譯的同時,把所知的道理歸納總結為結論,同時記錄在圖形上,這樣,就為推理能力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推理能力。
一個學生的數學幾何入門與否,還看推理。用書寫解題的形式展示給老師,就可知道學生是否具備推理能力。簡單的邏輯推理是整個初中學好數學幾何的基礎。從教材編排情況看,可分四個階段來進行。第一階段,按照圖形回答,要求學生能說出就行。實際上,只需寫出通俗易懂的符號就行,學生就完全明白;第二階段,用重要語言敘述的方式證明已學的定理,然后用數學符號表達出來;第三階段,推證判定結論時,采用探索分析的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將分析的過程改寫為規范的推理形式,進行兩步推理,第四階段,結合邏輯知識,給出證明過程。需強調的是這一階段的訓練要加強,教師盡量分析清楚,再把格式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閱讀、理解,擦掉后,讓學生默寫在草稿本上。剛開始時,重復可以達二、三遍,讓每一學生都能成功。事實上,訓練學生邏輯思維時,應從線段的中點開始就有推理雛形了。這樣,學生一開始就清楚了,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三、數學課中滲透思想教育,促使學生受到數學的教育結果相對公平
學生階段一般都喜歡聽名人趣事。教學中如果一味枯燥,會使學生心理厭煩。怎樣讓學生更上一層樓呢?教育本身就要求,教書的目的是育好人,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可以給學生講數學家從班上后幾名成為數學家的蘇步青等,除此之外結合學習內容講述數學發展的歷史和歷史上數學家的故事,通過數學理論所經歷的滄桑、數學家成長的事跡以及對人類的貢獻,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的教育結果是公平的。
當然不是每次和學生都談論名人,我們應抓住時機講述身邊的故事,教育學生學好數學。如在教學“兩點確定一條直線”時,讓學生回憶木匠工人怎樣彈墨線后才操作,使學生理解點和線的距離這個難點。
總之,要把教育均衡發展的理念落實到具體的七年級數學教學中去,首先要化解學生對學習數學難的難點,讓學生感受教育的公平;其次是加大對數學基本功的訓練,讓學生感受數學成功的公平性;第三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在教育公平中感受教育的結果。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學習中把口、手、腦都調動起來,并以小組為單位,相互研究探討,還要引導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并把問題及時提出來,及時去解決問題。”從實際教學得出的結果來看,學生的積極性極高,但是還要把學生的潛能挖掘出來,并且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七年級;數學;教學實踐
一、教材的內容編排及實踐
當前我國新教材已經改變了過去傳統的教學大綱,在教學內容上輕能力重知識的許多方面涌現出很多新的教育思路,并將教材內容分為不同的類型,一會兒是幾何知識,而另一會兒又是代數知識,就好比一部機器,將所有的零部件全放到了學生面前。通過實踐教學,讓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現在很有必要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新教材有其獨特的一面性,新教材緊密結合了學生的實際生活特點,進而更多更全面地考慮到學生心理和年齡,在七年級的學生中大部分學生還都喜歡色彩繽紛的畫片,因而新教材編排進去很多剪剪拼拼、想想做做,這些能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數學,并且是在玩中學習的24點計算及火柴棒和排方桌等等生活常識中的數學,這些方法使原本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了,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了,這種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而且學生更能體會到數學就是身邊的事,使學生更大程度上體驗到了數學的魅力所在。
二、教學實踐
當代教師不僅是學生在學習上的指導者,并且還是學習的設計者,就好比是機器零件的供應者一樣,教師要從傳統的只單獨站在講臺上的“獨奏者”改變成到后臺里的“伴奏者”。教師不但要仔細認真地研究教材,還要準確地找出教材里的重點和難點,把教材、教師、學生的關系處理好。盡可能多地找出相關的數學資源及實物模型、圖片等,創造出一個和諧愉快的學習環境,以便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對待當今的現實生活,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現實生活是離不開數學的。提高學生要把數學學好的
信心。
把生活中的常識融入數學教學中,用這種方式教學能使學生馬上進入學習狀態,此時的課堂會熱鬧非凡,討論的場面熱烈而愉快,學生的思想集中,充分調動起他們的學習高潮。這樣的教學使七年級數學教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再把生活中最常見的事情應用到教學上。比如,商品在銷售中經常會出現商品打折銷售,這些對于學生來講,商場里買賣服裝是在人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但是這里面其中包含的數學知識學生知道的卻是寥寥無幾,這就要求教師在準備收集的資料上必須真實有效,學生才會很感興趣地用數學方面的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在七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中總結出教師在教學中要時時刻刻注重學生能力方面的培養。另一方面,還要針對廣大農村學生,因為他們的課外讀物不多,無法閱讀到大量的讀物,這時若看到有些數據沒有辦法用數學語言去表達,教師應當在講課時盡量做到多讓平時不愛說話不愛表達的學生發言,教師盡量做到多鼓勵和少批評這部分學生,讓學生之間也少指責,使他們在學習時不再沉默,讓他們變得活躍好學。
(作者單位 青海省大通縣樺林鄉中心學校)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面對新教材教師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開頭要吸引學生;其次教學過程要生動、有趣;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開辟第二課堂,展示閃光點,激活學生的求知欲。
【關鍵詞】興趣 教學過程 方法 學習習慣 求知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剛進入初中的學生,對各門學科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數學也不例外??墒请S著時間的變化,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就慢慢消失,這幾乎成了七年級數學教學的普遍性問題,新教材內容安排新穎合理、生動活潑,對學生很有吸引力。教師教法只要得當就能比較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那么,面對新教材教師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個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開頭一定要能吸引學生。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是新教材編寫者的指導思想。七年級學生翻開剛拿到的數學課本后,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為迫切。因此,教師要不惜花費時間,深下功夫,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如在教學第一章時,可讓學生參與部分實驗。在本章結束后,可以利用課外活動舉辦一次自由形式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設計學生對數學難學嗎?有用嗎?數學是不是都這樣有趣?對基礎弱的能不能學好?對各種問題展開討論,以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教學第一章中“展開與折疊”時,讓學生倆倆一組互相制作,同學們積極的認真畫、剪、疊,又互相驗證:畫的時候要注意邊與邊之間的關系。再如在教學截一個幾何體時,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難為易,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過程要生動、有趣。
七年級數學比較貼進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提供教學中誘發學生情趣和動機的酵母。新教材還抓住了七年級學生情緒易變、起伏較大的心理、生理特點,要求以“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來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
對此,我的具體做法是:
1.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引入環節。在課堂引入中,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如教學“七巧板”時,一開始就用事先準備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提出:這些圖案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它們的邊與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待他們思考回答后再進行總結。最后讓他們自由合作進行制作,也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這樣,通過簡單的表演,把問題設置于適當的情境下,從而營造了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相信在這樣輕松的環境下,學生會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2.充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新教材還針對七年級學生喜歡觀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內容。要求盡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優化課堂結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由組合),請他們做我的助手,一起準備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演示。通過實驗操作,既規范了學生的勞動、行為習慣,又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認識“自我”,以產生興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的精練、語調的變化得當,板書設計合理,字體優美雅觀,知識豐富等都能激發學生和學科情感,達到“親其師,信其教”的效果。
三、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教材以“指導教法,滲透學法”的思想,在每章節內容的編排上安排了“做一做”、“試一試”、“議一議”、“讀一讀”等欄目,其獨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設法使學生學有趣、學有法、學有得,同時對教師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我從興趣教學入手,側重于從以下幾個環節中進行:
1.培養閱讀習慣。具體方法是閱讀前出示閱讀題,如教學“角的度量與表示”時,可出示閱讀題:我們以前用刻度尺測量線段的長短,那我們用什么來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幾種?表示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閱讀完畢,或通過提問、或以評估的形式來檢查閱讀效果;或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小組以討論的形式探討閱讀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找出問題,并不失時機地表揚在閱讀中有進步、有成績的學生,使學生有獲得成功之喜悅,從而產生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
2.培養討論的習慣。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提問,引發學生進入教學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引發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特別是一題多解的題目或需要分類討論的問題,如在教學“絕對值”、“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就有很多需要分類討論的題目;還有在探索規律這一節的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由此引導學生三、五人一組進行討論,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和規律。
3.培養觀察能力。學生對圖形、對實驗的觀察特別感興趣,缺點是思維被動、目的不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去觀察??刹扇∵呌^察、邊提問、邊引導學生對變化原因、條件、結果進行討論;也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較熟悉的環境中去觀察。如在教學“平行”前,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現實生活中有關于平行的實物,上新課時著重提問幾個學生,并根據他們的觀察、分析的情況逐步導出平行及其性質。這樣能使學生體會觀察所帶來的收獲與興奮,自覺養成觀察的習慣。
4.培養小結習慣。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或讓學生上講臺進行小結評比,或以板報的形式張貼幾個學生的小結,或在課余時間對互幫互助小組雙方的小結進行評比,從章節、小節慢慢過渡到課時小結。由于經常強調自己去歸納、小結,這使學生記憶效果明顯,認識結構清晰,學過的知識不易遺忘。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正確的學法指導,才能使學生站在教學的主體位置上,學有所獲,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保持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另外,還可以以講故事的形式、質疑的形式、列舉生活中數學現象的形式引入教學,以簡單明了、深入淺出、氣氛暢然的開課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激發他們的講學習興趣。
四、開辟第二課堂,展示閃光點,激活學生的求知欲。
七年級數學的自然性、實用性,決定了開辟第二課堂的重要性。根據新教材的提示與要求,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舉辦數學知識猜謎、小制作比賽、拼圖游戲等等。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生動有趣、吸引力強,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創造力,也可以挖掘學生的潛能,在他們的閃光點上做文章,讓他們領略成功的喜悅,感覺路就在腳下。這樣他們就會興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繼續追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