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5 03:20: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初中數學優秀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推進,優秀的教學設計成為了素質教育得以順利實施的基礎和關鍵所在。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優秀的教學設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進一步的提升了教學效率,本文從教學設計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出發,結合具體案例,從而引發對初中數學優秀課教學設計的探討和思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思考
創新是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的靈魂,教師要合理的把控教學設計中創新的元素,在傳統教學設計的基礎上,引進創新的思想,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并結合實踐活動,增強教學效果,充分的尊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學習,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遵循著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
一、初中數學優秀課教學設計要注意的問題
1.遵循設計原則。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的考慮到方案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程度,要加強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構建合理的學習方式,不但迎合了新課程改革的需求,還極大程度的提高了課堂效率。2.遵循情境創建原則。問題情境的創建對于優化教學設計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遵循情境創建的原則,合理的設置問題并創建情境,使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能夠開拓視野和思路,提高其邏輯思維,這也是優秀的教學設計能夠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原因,初中數學不同與其他的科目,其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規律性,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從而使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能達到高效準確的效果。除此之外,這些能力也需要學生日常的積累和鍛煉,非一日所至,教師要在教學設計中合理的安排案例和情境創建,這樣對于培養學生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初中數學教學設計要遵循情境創建的原則。3.遵循交換原則。交換式的教學模式是指教師要與學生進行角色的互換,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站在學生的群體中去考慮問題,教師要從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鍛煉了學生自主思考能力,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交換式教學是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對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提升教學效率有著重要意義。
二、對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的思考
1.引入課程,設定情境。俗話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想要提升教學效率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合理的引入課程,在講解知識的時候要合理的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和情境,為同學創建良好的思考環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適當的引入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同學創景更加逼真的情景,將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有趣和易懂。例如教師在講解抽對稱圖形的時候,可利用計算機展示生活中的實物,如風箏、飛機、汽車等,在展示過后引導學生主動尋找生活種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提出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是什么這樣的問題。合理的情境創設可以增強學生的聯想思維,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從而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2.增進交流,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一定要考慮到要充分的鍛煉學生動手實踐和交流能力。教師要設計合理的實踐活動,有效的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要從學生角度出發靈活的處理教材。例如在講解勾股定理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班級分成若干組,將四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分發給每個組,讓同學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將其拼成正方形后在計算每個邊長為多少,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不但學習了勾股定理重要的公式還鍛煉了學生的交流協作能力,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用。傳統一人講眾人聽的授課模式已經不再適用當今的教育形式,因此,教師要在教學設計中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扮演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把學習的主動權移交學生,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并進行拓展的能力,最后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正和指點。例如在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出方程式,讓同學進行應用題的復原,學生在復原題型后可以與其他的同學進行交流,討論自己的思路和方式,如此一來教師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名同學都加入到教學中來,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同時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扎實、牢固。
綜上,初中數學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數學思維邏輯,幫助學生完成自主的探究。因此合理的教學設計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要從多角度出發,遵循教學設計的原則,立足與學生,合理的引入教學案例,不斷的總結和完善自身的教學設計方案,打造高效率、高質量的數學課堂。
作者:杜滿良 單位:咸陽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一、更新教學理念,完善教學方法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引導者。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探究性學習。例如蘇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走進圖形世界”,教師就應該讓學生在生活中去尋找各類圖形,并且可以要求他們與同學一起討論交流,最后做出總結,教師根據同學的總結再進行教材知識點的梳理。這種方法把學生自我探究、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出來,學生在這樣的方式下也才會更加認真地對待數學問題,解決數學難題。教師的教育理念指導著教師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方式選用中,也要更加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例如蘇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一次函數”的學習,“y=kx+b(b≠0)”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公式,教師不妨讓學生自己根據教材的說明去探討公式:k代表什么、b為什么不能為零等問題,并且把探討的結果和例子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再來進行補充說明,這樣就避免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獨自說教而導致學生一頭霧水的情況。所以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活動的完善能夠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改善。
二、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的重要性
學生的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也影響著教師教學活動。所以教師在設置教學活動時,要把提高學生積極性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不斷從教學活動中感受到數學的樂趣。例如蘇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中“數據的集中程度”的學習,教師就可以以全班同學的身高為一個樣本,要求學生自己測量和統計身高,然后算出平均數、中位數、眾數。要注意的是,教師一定得讓學生自己親自去測量和計算,注重他們的實踐過程。因為只有在他們自己操作時才能激發興趣,學生獲得自由權才能發揮自己的價值,這與傳統教學法中直接把一組身高數據拿出來讓學生們根據公式計算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學生只有自己親身的實踐才能更深印象地掌握知識,從而學習能力也會通過這種方式不斷上升,也影響著教師不斷更新教學手段,優化數學課程。除了這種方式外,教師甚至可以把學生帶到室外去感受數學知識的存在,這種方式也能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蘇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下冊中的“黃金分割”的學習,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察各種建筑物,并且通過測量、記錄數據來計算每種物體是否具備著“黃金分割比”。學生在觀察和探索中能夠提高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推動了優秀課教學的發展。
三、創新與發展是教學的目的
教師教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獨立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去探究、去創新,所以創造和發展是教學的重要目標。例如蘇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中的“勾股定理”這一節內容,教師除了給學生講解勾股定理的要點外,還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和發展新問題,比如教師可以在講解完特殊直角三角形后向學生提問:“我們現在來看一組等腰直角三角形,兩邊的腰為2dm,斜邊為4dm,你們能從中發現什么問題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的方式就是提供給學生創新思維訓練的機會。針對這個問題不難發現,這一組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不存在的三角形,教師在學生思考過后仍沒有發現問題時,不妨再次引導他們:“你們可以畫圖探究一下。”當學生做圖后,便能清楚地發現這個三角形是畫不出來的,所以這便是勾股定理的問題所在,學生在完成題目時常常忘記檢測“三角形的性質是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種簡單而細小的問題常常是學生遺漏的問題。而在學生進行問題探究時,他們創造性的思考也是一種思維訓練,對于教學發展來說也起著積極作用。
作者:陳莉莉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桂英初級中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第八中學)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數學的優秀課堂設計與建設逐漸引起了許多教育學者的關注。在實踐應用過程中,優秀課程教學設計的重要性逐一體現,成為初中數學教學實施新教學目標改革和提升學生素質教育的關鍵因素。在我國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關于數學科目的教學設計研究內容很多,但實際上對于初中數學針對性的優秀課程教學設計研究基本處于初始階段,就優秀課程教學設計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進行簡單的研究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教學設計
一、優秀課程教學設計的概述
我國的新教學目標改革在實踐發展的過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新時代背景的教學理念,這些教學理念的本質和價值還處于開發應用階段,需要在職的教育工作者不斷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才能有效地實現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在初中笛Ы萄е校教學設計的應用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有所體現,實現高效課堂的基本要素就是優秀的課程教學設計,這也是目前初中數學教學發展需要全面落實的教學要求。初中階段的數學教育重點就是面向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理解數學思維和學習數學技能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下,學生在初中數學課程中就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的身份則從傳統的教學概念中有所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引導者,也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與學生合作,讓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開始習慣自主學習探索、團隊自發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初中數學的課程安排中,應該給學生留下足夠大的發揮空間,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不斷推演論證數學知識,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學習技能,扎實學習基礎。我國的教學化多媒體信息技術也在不斷發展,數學課程在初中階段的安排應該更加注重數形結合的理念,教師多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初中數學課程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不僅包括了數學課程的教學結果,還有數學教學結果的探討過程,優秀的課程教學設計對于這些要求,非常有價值。隨著我國初中數學教師對優秀課堂教學設計的深入研究,優秀課堂教學設計會逐漸普及到全國的初中數學課程中。優秀課堂教學設計在新課程改革實施之后,研究內容越發的集中和確定,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學專家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基礎理論指導和數學知識的基本理念灌輸。第二,專業的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數學課堂的教學總結。
二、初中數學課程教學設計的分析
初中數學的課程教學設計從其本質上來說,還是以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理論和學生基礎學習理論為基本概念。在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逐漸開始利用區別于傳統教學理論的系統分析方法來確定初中數學教學課程中的疑難問題,由此來確定有效的教學目標,設計出合理的數學教學方案,并不斷實踐反思,最終達到完整的教學目標。教師在這樣的教學背景和教學要求下,應該從傳統的教學目標中脫離出來,以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知識認知情況來制訂符合課程的教學目標,在選擇教學內容的環節上也應該從實際出發,盡可能地將教學環節互相聯系起來,讓學生更容易適應課程安排,理解教學內容,完成學習目標。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設計所包含的內容很多,但都是依照課程改革要求的要素進行設計:首先是初中數學教學課程設計所針對的對象必須符合課改要求、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必須符合新課改教學目標、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策略的應用、初中數學教學總體設計的總結性評價。
三、優秀課程教學設計在初中數學應用過程中的實踐結論
分析
我國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優秀課程教學設計已經經過了一定時間的實踐檢驗,就目前的實踐發展情況來看,初中數學優秀課程教學設計不僅要注重教師的教學方式,還要注重學生的理解融入能力,這也是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統一。在同樣的數學課程中,不同的課程教學設計所產生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教師要注重的不僅僅是教學方式與教學設計的統一,更應該注重教學環境和教學細節與學生的統一,只有將學生與教學進行完整的結合,才能讓初中數學教學有更高的價值。
我國教學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實踐檢驗出許多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但應該始終將學生的學習擺在核心環節。優秀課程教學設計也應該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技巧放在第一位,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學生的成長與興趣,讓學生在有效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還能得到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讓初中數學的優秀課程教學設計不斷進步,為初中數學教學打下堅實的發展基礎。
【摘 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還要不斷思考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教師,這樣教師的教學水平才能不斷得到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也才會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就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數學教師 優秀教師 有效教學
進入新時期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也肩負著更加重要的教學任務,如何做一名優秀教師,在新時期的教學中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值得每一個教師思考。初中階段是學生有效進行數學學習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要思考如何更加有效的開展教學活動。本人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學習,也為了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斷思考該如何做一名優秀教師。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本人就新時期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與大家分享。
一、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課堂教學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的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課堂教學活動。傳統的一些教師理念,已經難以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不僅難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且還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的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并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課堂教學活動。
為了有效促進基礎教育的發展,我國進行了新課程改革,新課改過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學理念,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學習新課改過程中提出的新的教學理念,領會新的教學理念的內涵,并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課堂教學活動,一方面能夠很好的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更加有效的進行知識點的學習。本人在實際的教學中深切的體會到,新時期想要很好的展開教學活動,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要積極的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并將新的教學理念落實到實際教學中。
二、具有通過數學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意識
不管是現代教學還是傳統教學中,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引起了高度重視,時代在不斷發展,數學這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也肩負著更加重要的使命,而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更加有效的進行數學學科學習,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
新時期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能夠有效的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點的講解,還要能夠有效通過數學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數學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大量的知識點,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例如:創新能力是學生的一種重要能力,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就能夠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目的。而就目前初中階段數學教師的教學情況來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通過數學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能力的培養并沒有引起重視,教師依然將注意力集中于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點的講解。鑒于此,教師在新時期的教學中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就一定要對通過數學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引起重視。
三、具有促進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意識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對學生有高度的責任心,能夠通過教學活動使每一個學生的數學水平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本人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深深的體會到教師具備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意識的重要性。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認識世界的關鍵時期,學生的思想還不成熟,同時初中階段的很多學生都處于叛逆期,因此,學生的學習道路也是十分不平坦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如果教師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能夠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每一個學生的進步,那么,勢必對學生的學習及人生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新時期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不斷提升促進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意識,對于數學成績優秀的學生,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學生的成績更上一層樓;對于數學成績一般的學生,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學生成為數學優等生;而對于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更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幫助學生轉優。
四、掌握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
掌握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也是新時期成為一名優秀初中數學教師的重要標準。傳統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單一的講解法,講解法雖然對教師有效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傳授有很大幫助,但在新時期的教學中,教師采用單一的講解法勢必會使課堂教學變得枯燥無味。為了更好的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也為了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運用于課堂教學。
想要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運用于課堂教學,要求教師掌握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新課改過程中提出了很多新時期有助于教師有效開展課堂教學的方法,這些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相適應,與現代學生的特點相適應,如果教師能夠有效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勢必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的學習多種多樣新的教學方法,并積極的與實際教學活動結合起來,進而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五、善于進行教學反思
教師的教學活動不應該是機械、盲目進行的,否則將嚴重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同時也不利于教師個人的成長。為了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進行教學反思,通過反思使教師個人的教學更加高效。在實際的教學中本人認為,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兩個途徑有效進行教學反思:
1.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反思。本人認為教師進行的教學反思,首先應該體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靈活多變的過程,因此,為了更好的展開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有效進行反思,及時反思,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2.課后有效進行反思。課后的反思對教師的教學也十分重要,教師在課后及時對課堂教學情況進行反思,對課堂教學中的優點與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時進行思考,好的方面繼續發揚,對于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為以后更加有效的展開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新時期有效進行教學反思對教師的教學十分重要,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反思意識與反思能力。
本文就新時期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展開了論述,希望對大家的教學有一定的啟發,只有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變得更加優秀,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摘 要】優秀的教師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初中階段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能否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本文對新時期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展開論述,希望對廣大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有一定的啟發。
【關鍵詞】初中數學 優秀教師 教學 全面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在各個領域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數學素質,應該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優秀的教師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初中階段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能否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本文對新時期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展開論述,希望對廣大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有一定的啟發。
一、狠抓基礎知識教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夠培養具有更高綜合素質的人才,數學教師肩負著重要的教學責任,雖然新時期有了新的教學要求,然而在新時期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依然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就是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A知識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科學習的基礎,不管是教師想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是想要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都要建立在夯實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之上。對于基本的概念、定義要做到人人過關,保障學生打下牢固的基礎知識,這樣學生才能對學習的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基礎知識的教學引起重視,還要督促學生在課余時間對學習的基礎知識進行及時復習,使知識真正融化為學生個人內在的知識。
二、避免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死記硬背的現象
數學作為一門需要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靈活應用才能解決問題的學科,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很多教師和學生都認為只要對學習的知識點進行有效記憶,就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這種死記硬背的數學學習方法不僅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不良影響,也與現代教學格格不入,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避免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出現死記硬背的現象,要指導學生將數學的學習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而且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
例如:學生在學習數學概念的過程中,如果對概念進行死記硬背,那么學生即使掌握了概念的內容,如果要求學生用概念解出數學題目,學生就很難通過知識點的應用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從而影響了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現代社會對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學生一定要將對數學知識點的學習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應用,切實達到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目的。
三、提升教師自身的數學素質
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想要更好的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就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數學綜合素質。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教師就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源泉,學生在學習數學基礎知識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在提升數學實際應用能力的過程中也需要教師的幫助,因此教師的數學綜合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高低。雖然初中數學教師都有較高的數學綜合素質,然而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因此教師需要及時進行知識更新,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例如: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提升自身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并能夠通過多個不同的角度去對同一道數學問題進行解答,以此來培養學生多途徑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四、做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展開教學活動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展開教學活動,這樣教師的教學才是最有效的,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雖然初中階段學生的數學基礎基本相當,然而受學習方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隨著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點的不斷增加,學生的數學成績必然發生分化,有些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比較順利,而有些學生則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
為了使學生都能夠有效的進行數學學習,教師就要做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展開教學活動。而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還比較單一,這就使得個別學生的數學學習難以跟上教師的教學,如果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展開教學活動的意識不強,就很難做到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數學學習,因此教師首先應該提升自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展開教學活動的意識,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學生實際情況的把握,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切實達到促進每一個學生數學水平提升的目的。
五、善于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那么整個課堂教學就毫無生趣,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激情,同時也不利于教師將多種多樣的知識點更好地展示給學生。現代教學要求教師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應用于課堂教學,數學由不同的知識板塊組成,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應該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將不同的知識點呈現在學生面前。
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雖然較之于傳統數學課堂教學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化,然而依然存在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的情況,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諸如游戲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這些有助于提升學生數學實際應用能力的方法都較少應用。本人認為為了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首先應該提升教師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應用于課堂教學的意識,讓教師切身的體會到將多種多樣教學方法應用于課堂教學,不僅能夠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而且能夠更好的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同時還要提升教師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應用于課堂教學的能力,教師只有對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靈活應用,才能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當然教師對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靈活應用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之上,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進行歸納與總結。
本文對新時期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展開了論述,從幾個方面提出了成為一名新時期的優秀初中數學教師的要求。想要成為新時期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教師一定要積極的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導,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學習,使學生在初中階段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
【摘 要】優秀的教師能夠更好的指導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自然更需要有優秀的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本文就新時期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進行闡述,希望對促進教師的發展有一定的啟示與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數學教師 優秀 發展 教學質量
為了更好的推動基礎教育的發展,我國進行了新課程改革,在新課改過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學理念,為了將新的教學理念更好的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提升教師的素質,同時為了有效開展教學活動,也需要提升教師的素質。優秀的教師能夠更好的指導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自然更需要有優秀的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本文就新時期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進行闡述,希望對促進教師的發展有一定的啟示與幫助。
一、具有較強提升自身素質的意識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首先要有較強的學習精神,這樣才能跟上現代教學的步伐?,F代社會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教育也是如此,很多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提出,知識在不斷更新,教師如果沒有學習意識與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意識,勢必難以跟上現代教育的發展步伐,自然難以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指導。教師要有提升自身素質的意識,同時還要落實到實處,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兩個途徑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途經一,通過課堂教學提升自身的素質。教師作為教育者,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職責,課堂教學是教師最主要的戰場,俗話說得好“教學相長”,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才能發現更多的問題,關于學生的問題,關于個人教學方面的問題,解決了這些問題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教師的素質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教學這一重要環節,不斷地進行反思,使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不斷提升,更好的適應學生的需要。
途徑二,利用課余時間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課余時間為教師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要把握好這一重要的時間,使自身的綜合素質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教師要積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同時還要去觀察生活、觀察學生,使課堂教學與生活、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更加接近。總之為了成為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較強的學習意識,通過學習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學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導。
二、具有通過數學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意識
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有較強的學習意識,同時還要能夠通過有效的方式促進學生的發展?,F代社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全面發展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初中學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正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大好時機。數學作為一門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學科,自然要肩負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任務。對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而言,能否通過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要看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引導,如果教師單純的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那么最終學生只掌握了數學知識,同時也僅僅掌握了解數學題目的方法與技巧。
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引導,那么就能夠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例如在通過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在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就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時期,如果教師直接將問題的答案告知學生,就使學生進行思考的過程被省略,無助于學生進行創新。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通過學生個人的思考使問題得以解決,就能夠收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效果。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途徑還有很多種,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握好每一個能夠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教師要成為學生心靈的導師
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數學老師要成為學生心靈的導師。雖然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然而隨著現代教學的不斷發展,各學科教學也應該成為學生心靈的導師。受數學學科抽象性、邏輯性等特點的影響,學生在數學學科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更多的困難,有時候教師單純的從知識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輔導是難以奏效的,需要教師從心理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擺脫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種種困難。
例如:有些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一旦遇到困難,就停止了前進的腳步,對數學學習出現排斥現象,喪失了學好數學學科的信心,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數學知識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還要幫助學生重新樹立進行數學學科學習的信心,使學生認識到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只有以堅定不移的毅力克服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在教師的幫助與鼓勵下,學生堅定數學學習的信念,同時也找回了進行數學學習的信心,對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有很大的影響。
四、提升自身教學的藝術性
知識傳遞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在課堂上通過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學生有效的掌握了知識點,是一個十分奇妙的過程。然而在教師進行知識傳遞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例如教師講解的知識點不能為學生有效的接受,這就使得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出現脫節的情況,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為了使課堂教學能夠高效的開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不斷提升自身教學的藝術性。教師要積極學習新課改過程中提出的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技巧,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好的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同時教師還應該通過多種不同教學方法的應用使知識點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這樣學生在學習知識點的過程中壓力就會大大降低,進而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藝術性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思考,根據教學實際不斷地進行歸納與總結,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本文對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進行了闡述,提出了使初中數學教師變得更加優秀的方法。初中階段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關鍵時期,學生只有在初中階段打下了良好的數學基礎,才能更好地進行進一步的數學學習,因此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教學使命感。在實際的教學中能夠提升初中數學教師教學水平與綜合素質的方法還有很多種,教師要積極地去學習。相信在不斷努力下,教師的綜合素質一定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也能夠更上一層樓。
打開初中數學教材不難發現當前的數學題目中的情境設計基本上從生活中取材。如:例1、某班有56人準備乘出租車去郊游,現有A、B兩種出租車隊,A隊比B隊少3輛車。若全部安排A隊的車,每輛坐5人,車不夠的;每輛坐6人,有的車未坐滿。若全部安排B隊的車,每輛坐4人,車不夠的;每輛坐5人,有的車未坐滿。則A隊有出租車多少輛?例2、從一卷餐巾紙的包裝紙上得到以下資料:兩層300格,每格11.4cm×11cm,用尺量出整卷餐巾紙的半徑(R)與紙筒內芯的半徑(r),分別為5.8cm和2.3cm,那么該兩層餐巾紙的厚度為多少厘米?例3、輪船在順流、逆流中各航行48km,共用去5h。已知水流的速度為4km/h,求輪船在靜水中速度。像這些題目的情境取材無一不是來自生活,這體現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課程內容要貼近學生實際,促進學生的體驗、思考。當然面對新形勢下的數學題型對數學老師也有更高的要求,作者就如何做適應新形勢下的數學老師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要具備豐富的生活經驗。這就要求當前新形勢下的數學老師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要積累多樣的生活素材,這樣才能在數學教學中得心應手,如魚得水。自己有了這樣的生活經歷就能輕而易舉的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方法運用到生活中去。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帶進課堂,嘗試著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學生既能把所學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又能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綜合能力。
二、要掌握最新的教學理念。隨著新課標數學教學大綱要求的改變,數學課教改的深入,數學教師應改變教學觀念,全力以赴的應對新時期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要求。作為數學老師必須具備新的教學理念,以面對新形勢。作為數學教師,必須立足于學生的發展來設計數學教學活動。自從進入教師隊伍開始,每一位老師都在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但在追求獨特個性的教學風格時,自己的教學方式要符合教學規律。只有符合教學規律的教學思路,才能科學地指導教學活動在初中數學課程的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主導著學生按預定的教學目標進行,當然,這并不排除根據實際的活動情況臨時作必要的調整。教學過程就是具體教學活動步驟的安排,體現著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手段和方法及教學藝術程度。數學教學活動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不僅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而且還要使所有的學生得到發展。數學老師應該認識到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是一種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模仿。所以說,數學老師樹立科學合理教學觀,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更新自己的教學行為,更新自己教學理念是適應新課標的要求。
三、要善于走進學生生活。數學知識與生活密不可分,是息息相關的。數學教學活動不光是純粹的教學雙邊活動,也是數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過程。新的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將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從而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學習運用的同時,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綜合素質得到進步和發展。所以作為數學老師要善于走進學生生活,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甚至做到知道他們想什么、做什么,充分有效地利用他們生活實際中的事實進行數學教學,這是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好形式。通過運用學生生活實例與數學教學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就在自己身邊、無處不在,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要構建扎實地專業功底。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雙重責任,既要教書,更要育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展現的人格魅力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專業性突出的學科,數學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和淵博的知識背景。只有做到這點,數學教師才能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深入淺出、觸類旁通;才能縝密地運用數學思維解決數學問題;才能培養出具有具有一定數學思維能力的人才。
五、要做好課堂教學反思。教學是有目的的活動,如果沒有課堂教學反思就不是完整的教學。因此平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上完每節課后花幾分鐘回想一下,這節課的知識要點是什么?這節課我教了什么?還有哪些知識沒有講到?教學內容與哪些生活常識有關?我用的是什么方法?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去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反思不是形式,而是教學活動的一部分。它不但可以檢查自己的教學過程,也可以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與水平。通過課堂教學反思,發現教學中的不足,也可以說是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的一種教學態度。數學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地進行反思和研究,發展創造性教學,使自己的教學方法更適合學生發展的需要,也是自己的一種成長之路。
總之,凡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數學老師要善于抓住任何學習機會,不斷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學習掌握各種有效地教學方法以適應新時期的數學教學,爭做新時期更優秀的數學老師。
觀察是指人對周圍事物或現象進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現象的本來面目,研究和確定它們的性質和關系的一種心理現象。數學教學活動中的觀察,就是有意識地對事物的數和形的特點進行感知活動,即對符號、字母、數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數學關系式、命題、幾何圖形的結構特點進行的察看。
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其理由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實現數學教學目標的需要。《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數學指導綱要》指出:初中數學教學,必須“使學生掌握數量關系、幾何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運算能力、處理數據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毙睦韺W告訴我們:感知和知覺是人類認識事物過程的最初級形式,而觀察則是知覺的高級狀態,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的持久的知覺活動。觀察又是一種主動的、對思維起積極作用的感知活動。它不單純是事物在人的意識中的直接反映過程,還包括積極的思維活動。事實上,在觀察過程中,觀察者必須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或特征隨時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否則就無法通過觀察來研究和確定事物或現象的性質和關系??梢姡^察是認識的基礎,是思想的觸覺。離開了觀察能力的培養,學生就不可能具備完整的數學能力與數學素養,數學教學的目標也就不可能直正實現。
其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全面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的需要。素質教育呼喚著學科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為宗旨,而創新能力必須以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基礎和前提。初中數學是一門學習簡易的數學運算和圖形關系知識及其初步應用技能的課程,以現代公民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作為基本的教學內容。數學教學要根據數學本身的特點,著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運算能力、處理數據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學信息的表達和交流能力。觀察能力對于數學學習中各種能力的培養都具有直接或間接的促進作用。無論是圖形的識別、數據之間關系的把握,還是基本規律的發現、綜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認真、仔細的觀察。同時,數學活動中的觀察并不狹義地指直觀的考察,需要眼、腦并用,而且觀察的對象也并非都具有直觀的形象。因此,觀察能力,無疑是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的需要。不可否認,現在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著學生學習的質量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弊端。究其原因,當然各種各樣,但學生的觀察能力滯后,缺乏觀察的習慣和基本的能力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原因。試想,一個沒有觀察習慣、毫無觀察能力的學生,怎么能夠發現圖形之間、數據之間的內在關系?惟其如此,學生數學學習的低質量、數學教學的低效率也就不足為怪了??梢?,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是改革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之一。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應落實觀察的手段,充分顯示這一教學觀,切實重視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那么,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呢?筆者以為可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激發濃厚的觀察興趣
學習是由內在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內在的動機比外驅力更活躍、更持久,更具有主動性,而興趣則是內在學習動機的集中體現。激發學生對觀察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采用許多方法:
以美引趣。學生對美具有一種近乎天然的向往。數學具有自身的魅力,數學美集中在數學的簡單、統一、對稱、奇異等方面。數學圖形所展現的外在形式美、數學的抽象概括性所體現的簡單統一的內在美、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所呈現的對稱美、數學思想所表現的奇異美的原則,充分利用數學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并發掘數學中的美,就能激發學生對觀察的濃厚興趣,激勵學生求知的強烈愿望。
以用促趣。引導學生觀察并解決實際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真正認識觀察在解答數學問題的重要作用,更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觀察興趣。如在一元二次方程與系數的教學中提出如下觀察材料:已知1、2是方程2+(k+2)-1=0的兩個根,且13-111=2,求k的值。對于這個問題,教師通過啟發學生得出:1+2=-(k+2)①,12=-1②,13-111=2③,由此,根據與系數運用時含有的特性——對稱性,要求學生進行如下觀察:1、③式中的1與2的指數是否相等;2、能否用1的倒數表示2;3、通過②③兩式形變等式,能否表示成兩根的和與兩根的積。在觀察中發現簡潔、明了的變形,實施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案。
以成導趣。成功的體驗,能使學生產生愉悅的內心激動,使其增強學習的信心。在數學教學中,學生觀察的對象是圖形、數量關系、邏輯過程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鼓勵學生主動觀察,為學生創設獲得成功的機會和條件。結合教材內容,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數學通過觀察發現數學定理、解決數學難題的事例,并設計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練習,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分析,總結概括出數學概念,發現公式、定理的證明,掌握那些特殊題型的解題技巧,品嘗成功的喜悅,調動學生主動觀察的積極性。
二、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
初中學生在心理上缺乏觀察事物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在掌握知識經驗的水平上缺乏觀察的能力和數學教學的特點,因此,只有注重對學生觀察方法的指導和培養,才能保證觀察的正確性。
首先,要引導學生在觀察時把握合理的順序,養成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體的觀察習慣。發現不合理的觀察方法,應通過示范分析及時指出,加以指正。例如,在幾何的起始教學中,對觀察材料:已知如圖a、b、c、d、e、f是直線上的六點,圖中共有幾條線段? a b c d e f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得出觀察結論后,可進行提問:1、以a為端點的線段有幾條?2、以b、c、d、e為端點的線段有幾條?3、你的觀察順序與正確的觀察順序有何不同?借此引導學生認識有序觀察事物的合理性與重要性。
其次,要引導學生懂得觀察的漸進性,養成反復觀察、仔細觀察的習慣。要真正提示內在規律,需要從不同的數學角度出發,進行廣泛的觀察:既要觀察事物表面的、明顯的特點,還要觀察內在的、隱蔽的特征;既要觀察已知的材料,又要觀察未知的、隱含的關系。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學中,對于觀察材料: a 如圖,在abc中,ab=ac, p是bc上任意一點,peab于e, d pfac于f,cdab于d,求證cd=pe+pf。 e f
b c p 教師應啟發學生按面積之和與大三角形面積相等的數量關系的角度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角度進行觀察,以求得一題多解。再次,要引導學生了解常用的觀察方法(如分類觀察、從一般到特殊的觀察、從特殊到一般的觀察、對比觀察等等),掌握觀察的一般步驟:明確觀察的目的和任務;制定周密的觀察計劃,做好有關知識的充分準備;在觀察過程中做好觀察記錄;觀察后對得到的材料進行整理、分析、歸納和總結。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讓學生能夠較為熟練地自主觀察。
三、養成良好的觀察品質
觀察不是消極的注視,不是被動的感知,而是一種“思維的知覺”,是智力發展的基礎。因此,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時,必須十分重視觀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確性、深刻性等良好觀察品質的培養。
1、 培養觀察的目的性
初中學生對觀察材料缺乏全部感知的能力,總是有選擇地以少數事物作為知覺的對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觀察對象敘述的語言要準確,提出觀察任務時目標要明確,分析時要緊緊圍繞確定的觀察目的。例如,在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對要求觀察的材料:
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①(-1)2=2,②2-2+1=2,③2-2-1=0可提出如下觀察要求:1、①式左、右兩邊的代數式有何特征?2、[msoffice1]②式的左邊能否轉化為完全平方式?3、式的左邊能否轉化為完全平方式?通過提問,讓學生有目的、分層次地觀察,積極主動地感知觀察對象,實現觀察目的。
2、 培養觀察的全面性
觀察的全面性,要求通過觀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組成部分和相互聯系;在較為復雜結構的圖形中全面反映事物的某種屬性;指出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感知對象所能發生的各種可能性。在觀察中,由于學生缺乏對事物之間內在聯系的全面理解,導致感知的對象不能反映各種可能的現象經常發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把握事物的基本屬性,在初步觀察的基礎上,分析觀察對象內在的規律性,鼓勵學生依照一定的程序,深入觀察。同時,教師要及時對觀察的結果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學生相互討論,對學生觀察中出現的遺漏,要分析原因,加以補救,使觀察結論全面、完整。
3、 培養觀察的精確性
觀察不能僅僅滿足于了解事物的全貌,還要精確把握事物的特征,對不同事物既能發現它們的相似點,又能辨別它們的細微差別。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如列表比較、對比觀察等,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通過形象直觀、富有動感的圖片、畫面,啟迪學生發現觀察對象的特征,揭示觀察對象的本質。
4、培養觀察的深刻性
觀察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觀察必須始終與思維訓練緊密結合,尤其要重視對觀察對象隱含條件的發掘,通過觀察能力的培養,逐步使學生的數學思考意識抽象概括化、思考對象形式化、思考過程邏輯化、思考結果應用化。
總之,數學教學必須十分重視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要運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通過訓練,使學生掌握觀察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觀察品質,逐步養成主動觀察、善于觀察的習慣,使數學教學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一、發現問題與思考
“新課程的課真難上啊!課堂難調控,教材難把握.”“明明覺得挺好的教學設計,怎么效果就是不好呢?”同事們常發出這樣的感嘆.我也深感其“惑”.記得在上“角形分類”這~課時,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分類方法,準備了豐富的學習材料.教學過程中,學生動手分類的積極性很高,可是課卻上得很失敗.問題出在哪里呢?課后,我對每個教學環節進行反思.細細思之,原來問題就出在分類的材料上.由于操作材料過于豐富,導致了教學的失效.由此,引起了我對學習材料有效性的思考.數學學習的過程,實質上是人腦對外部數學材料的接受、分析、選擇和整合的過程.如果把人腦比作“加工廠”.那么,數學材料就是“原料”.學習的結果則是“產品”.而影響“產品”質量的第一要素就是來自人腦外部的“原料”.因此.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不僅體現在教學活動過程本身,還體現在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所需要學習材料的選擇和組織上.也就是說。數學教學首先要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材料.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材料有效”主要是指課堂中提供的學習材料.通過師生的共同活動之后,能讓學生獲得進步或發展.它有方面的特點:一,能較好地吸引學生自主參與;二,能有利于學習過程中的動態生成;三,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突出數學問題的解決.讓全體學生在“成功體驗”中發展論文.
二、現象透視及應對策略論文
1.材料要有思維含量.準確定位學習材料的思維含量在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師所提供的學習材料缺乏有效性,導致教學效果的低微,類似這樣的情況普遍存在.我在教“軸對稱圖形”時只是簡單通過大量的圖形來歸納概念,再讓所有學生去練習.教學過程是完整的,學生已經理解了軸對稱的含義.會判斷軸對稱圖形,但學生之所以會感到“太簡單”,就是所提供的學習材料的思維含量過低,缺少挑戰性,學生體會不到思考的樂趣,思維得不到發展,從根本上失去數學課應有的“思考味”,難怪學生會覺得“真不過癮”.“數學是思維的藝術和體操.”“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這些高度凝練的語言概括了數學學科的特點.數學味。當然非“思維”莫屬.一節思維含量缺少的數學課,一節智力挑戰缺乏的數學課,即使課堂氣氛再活躍,也算低效率課.學生的一句“今天的題目太簡單,真不過癮”,不得不讓我們深思:數學課除了教“數學知識”,還要干什么?知識的傳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發展思維,掌握學習方法.所以,數學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材料選擇要關注材料所蘊含的思維含量.對“你給我多大空問,我就有多大發展”的孩子而言,學習材料的思維含量不僅影響探索空間和知識的生成過程,影響數學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更影響著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如果學習材料的思維含量偏低,缺少挑戰性,學生不用跳就能摘到果子,他們就會失去探究的欲望:如果思維含量偏高,脫離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學生跳起來還摘不到果子,缺少成功的體驗,同樣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在選擇學習材料時,一定要準確定位學習材料的思維含量,把它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這樣的材料最具探究價值,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論文.
2.材料不要脫離現實起點.學習材料貼近學生的現實背景學生都有許多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現實生活中積淀數學的樸素認識,都構成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特定世界,影響并制約著數學學習.教師只是分析了教材中知識的邏輯起點,而沒有關注學生的現實起點.所提供的學習材料脫離了學生的現實背景,定會使精心準備的學習材料失效.“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從這熟悉的理念中可以看出.學習材料的選擇必須貼近學生的現實背景.一般來說,目前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其學習的現實起點要高于邏輯起點.比如“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學習新課之前.許多學生已經會解一元一次方程,面對這一情況,教師只按“邏輯起點”教學,當然難免遇到令人瞠目結舌的狀況.所以,進行教學預設.不僅要關注邏輯起點.更應該關注學生的現實起點.套用奧蘇泊爾的一句話:“教育心理學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知道兒童已經知道了什么.”
因此,學習材料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現實背景,讓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現實背景無間隙接觸,從而有助于學生理解、感受、體驗數學知識的實際意義及其用處,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論文.
3.材料數量不適度.準確提供學習材料的數量由于開始呈現的材料數量太多,清晰度降低,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干擾.學生雖然說了很多結果,但是由于紛繁復雜的材料吸引了學生的無意注意,影響了學習效果.所謂“量體裁衣”就是要量教材內容與教學對象之“體”,裁學習材料數最之“衣”,即所提供的學習材料的數量要適度.太多或太少都會影響學生形成表象的過程.過多會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致使教師成為組織教學的管理者;過少則缺少探究價值,影響學生的發展.生活巾有大量貼近學生生活、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好材料,但好材料不等于材料有效,所提供的學習材料數量是否適鼉直接影響我們的教學效果論文.
4.材料呈現適時.準確把握學習材料的呈現時機在幾何圖形教學中有大量的材料呈現,這些材料極大地引起了他們的興致,如果全部呈現給學生課堂上就會亂套.其原因就是其材料的呈現時機不對.發給學生的材料在教師導入新課后出現.材料吸引著學生的無意注意的“眼球”,玩一玩的心理欲望強烈,難怪材料一發秩序就亂了.面對此時此景.再組織教學,不僅達不到預期目標,結果還會適得其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有了貼近現實背景、思維含量適度、數量也適度的學習材料,還要準確把握學習材料的呈現時機.否則.就是有再好的學習材料也會前功盡棄.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對新鮮事物和色彩鮮艷的物品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和探究興趣.因此,學習材料的呈現要“見機而 作”,即針對教學內容的不同,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準確把握時機呈現學習材料.使學習材料出現“恰到好處,尤其是呈現操作材料時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早了,學生會被這些材料吸引,迫不及待地擺弄這些材料,致使教學無法照常進行;晚了,一則學生失去操作的興趣,二則失去操作的意義”.有效的材料會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筆者最近觀摩了幾節初中數學課,總的感覺多少存在著“不實”的成分。部分課堂進程如走馬觀花,似蜻蜓點水,看似緊湊、活潑、熱熱鬧鬧的課堂其實無大效果,具體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一、片面追求教學手段的多樣化,過多占用學生自由支配的思考時間論文
教學手段多樣化是新課程理念之一,在這一理念的認識上一些教師存在著不足,撇開教學對象而不顧,一味追求教學手段的新奇多變,只講形式,不求內容,致使課堂教學達不到預期的目標,請看一例:
在七年級“圖形的旋轉”課上,教師為了講清“圖形旋轉”這一概念,先用投影儀在屏幕上演示,緊接著又用自制的紙板模型在黑板上演示,紙板剛剛取下又用實物演示,實物剛剛拿走,又讓學生拿出自帶的學具演示??教學手段可謂是新奇多變,一個環節接著一個環節,令教者手忙腳亂,看者眼花繚亂,學者應接不暇,到最后小結時學生竟連圖形旋轉中的“旋轉角”、“對應點”等基本要素都說不清,能作出簡單旋轉圖的更是鳳毛麟角論文。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認為,教師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沒有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內化、反思的時間,學生應有的時間被白白浪費在教學手段的頻繁翻新和轉換上。
課標要求教學手段多樣化,何為多?只要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手段只有一個也是足夠的。手段的選擇要依據教學的目標、內容、對象,不要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多變,否則,將陷入形式主義的泥潭,不僅白白浪費師生寶貴的時間,使教學任務落空,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也會使學生養成只求外表、追求形式、做事馬虎等不良作風。
二、小組討論流于形式,缺乏實質內容
小組討論是新課標提倡的學習方式,近年來被教師廣泛應用到課堂上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筆者觀摩的這幾節課上都有小組討論這一環節。但是,一些課堂小組的討論看似有模有樣,但學生的合作實際并沒有多大成效論文。
請看:
在七年級“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教學中,老師剛把問題投影到屏幕上就讓學生分組討論:
“問題中包含的等量關系”。筆者就近觀察了幾個小組的討論情況,發現多數小組在整個討論過程中只有少數同學發言,其他同學只是旁聽者,也不做任何補充發言,還有個別同學把此時當作玩耍的好機會。在發言的同學里面,也是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互不相讓,誰都聽不清(或者不愿聽)對方在說什么,而是爭先恐后的表述各自的見解,更談不上最后達成小組共識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情況呢?筆者認為原因有三:一是缺乏獨立思考的前提。小組討論與獨立思考之間存在一種辨證關系,一方面小組討論應以獨立思考為前提,沒有建立在獨立思考基礎上的討論是空洞的,無實質內容的。本例中,老師剛一提出問題就讓學生分組討論,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沒有自己的思考成果,拿什么去討論、去交流?因此多數同學被淪為聽眾,只能聽少數學習水平高的同學的發言,這與課堂上聽老師講又有什么區別呢?
二是缺乏小組討論的欲望。獨立思考與小組討論辨證關系的另一方面是小組討論為獨立思考的必然,當獨立思考遇到困難迫切需要他人的幫助時,此時與他人合作討論的愿望才能產生———老師不能決定什么地方需要小組討論,什么地方不需要討論,而是由學生根據思考的需要來決定。三是缺乏合作共享的意識,當學生需要討論時,小組成員應做到兩點:一是奉獻,愿意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有條理地表述出來,奉獻給大家,供大家分享。二是吸納,愿意傾聽他人的發言,吸收別人的不同見解,討論時會提問、會反駁、會辯論,尊重他人,組員之間相互認同、相互接納。本例中,學生的討論只有表述缺乏分享,別人的見解不被接納吸收,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論文。
總之,小組討論要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要從學生的學習意愿出發,要落到實處,要培養學生學會表述、學會傾聽、學會反駁、學會分享、學會尊重。
三、過分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弱化教師的指導作用
如今的數學課堂由原來的以教師為主體逐步過渡到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這是教學理念的根本轉變,是教學思想的重大進步。但是,課堂上一些教師只重學生的主體性,卻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
學生的所謂“自主學習”,“自主”有了,“學習”
目標卻遠沒達到,學生在知識重點的學習上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例:在七年級“由問題到方程”的教學中,教師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先是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各小組派代表發言,最后由學生小結。效果怎么樣呢?學生在做資料練習時,六道練習題全班61名學生只有15人做全對,多數學生只做出兩到三題,還有部分學生一題都沒做對,顯然,結果是不夠理想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練習題太難嗎?不是,六題練習有三題與例題類似,另外三題稍微難些,但包含的等量關系也是生活中常見的。是老師選擇的教學方法不對路嗎?也不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課標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多年來被教師應用到課堂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得到廣大師生的認可。那么,問題的癥結在哪兒呢?課后我們收繳了部分學生的資料練習,分析發現:多數學生在設出未知數后,一是不會用代數式表達其它相關的量。二是不會(或者不知道)分析相等關系。這二者恰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接著我們又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回顧,發現學生的自主性雖然有了,但對重點、難點的探討深度不夠,在關鍵的地方缺少教師的指點和引導,以至于多數學生沒有掌握“相等關系”的分析方法,不會用代數式表示相關的量。
筆者認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教師的指導二者是相互依存的,離開教師指導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膚淺的,不夠深入的,這是由于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所限。反之,沒有了學生自主探索的指導就會變為老師單邊的灌輸,學生就會失去自我發展的空間和機會。只有二者相輔相成,才能把學生的認識不斷地引向深入,學生的學習才能更扎實、牢固。提倡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并不是說教師可以撒手不問,對于教學中一些重點、難點、關鍵點該講的還是要講,該強調的還是要強調,學生的自主是在教師引導下的自主,不要弱化教師的指導作用。
上述案例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在新課程推進過程中我們可以經常在課堂中發現類似的問題。此類問題的實質是教師沒能理解新課程理念的實質,新的課程理念的實質是使學生得到更好更快地發展。如果只憑著對新課程理論的一知半解,道聽途說,不作深入的學習和研究,在課堂上生拉硬套新課程理念,只講形式,徒有虛表,就很難使學生實實在在地學到知識,提高能力,也不能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健康的發展。
一、師生互動重在教師的引導
1.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教師應從教學目標出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針對數學這門邏輯性強的課程,因為每一部分與前面所學的內容都有一定的連接,所以教師在開新課時最好以學習目標為出發點,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長期實施下去,一定會有明顯的效果。而學生在面對難題時,也不要一味地依靠教師,要學會自主探究。只有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知識,才可以深層次地予以理解,從而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2.自主學習后,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分析。通過總結分析,學生會自己得出結論。長期下去,學生會從得到的結論中不斷獲得成長。
3.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在數學課堂上,學生的發言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學生的發言,教師可以從中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繼而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改變教學進度。因此,只有引導學生積極、踴躍地發言,才能實現師生間的相互交流,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
4.教師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觀察是交流互動的前提,學生想要正確認識問題,首先應學會觀察。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的觀察力,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自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以形成自己的初步認識,繼而才能生成基本觀點,與教師和同學進行討論,形成互動。
二、組織學生多進行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可以是學生之間的討論,也可以是師生之間的討論。對于一般難度的問題,教師完全可以通過分組讓學生自行討論解決,教師應組織學生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數學課堂上,由于數學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科目,只要學生一起學習討論,就會去短取長,互相學習,互相激勵,同時也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對于那些難度較大的問題,由于學生個人學到的知識有限,知識面較為狹窄,因此就需要師生間進行相互討論,從而實現師生間的相互交流。
三、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要雙邊結合
要想讓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實現雙邊結合,師生雙方就應該都加入到教學中去。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盡量將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結合在一起。這樣做就不是單純的單邊教學了,也不是由教師來完全掌握,而成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的過程,只有在積極的學習環境中,才能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能力。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采取上面的措施,一段時間后,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由教師在確定目標的前提下帶動學生,其次鼓勵學生互相學習討論,再次發揮教與學的雙邊作用,最后引導學生投身到學習中去,從而得出我們所需要的結論。
四、總結
師生互動在教學中特別是數學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充分調動主體者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地參與學習,才能實現學習效果的最佳化。以上所談到的幾點只是我作為一名一線教師的幾點嘗試,當然,就師生互動這一話題,要探討的問題還有很多,更深一步地說,教學方法的研究,是擺在教師而前一個永恒的課題,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在這方面作進一步的探究,讓學生在學校中學好數學,在生活中用好數學。
數學思想方法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比數學知識傳授更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有人把數學思想方法稱之為數學教學中的一顆明珠,因為知識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方法的作用往往能夠涉及整個數學領域. 正是因為其有著廣泛的普遍適用性,有著超越知識層面,并且能夠讓人們在數學探究的征途上從未知到已知的可能性,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中被賦予了相當的重要性.
事實上,2011年新頒布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再一次將基本思想寫入其中. 當然,令人注目的是我們初中數學還進一步提出了“基本數學活動經驗”——其與數學思想方法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這樣就將傳統上的“雙基”擴展為了“四基”,使得初中數學教學的內涵與外延都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
初中數學思想方法概述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開展與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那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哪些思想方法需要我們去重視呢?
其一是數學方法. 顧名思義,這一類的思想方法與數學內容有著密切的關系,也可以認為是離開了數學知識就談不上這些方法的運用. 比如解方程中常常用到的配方法,其是通過將一元二次方程配成完全平方式,以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其經典運用是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得出;再如換元法、消元法,前者是指把方程中的某個因式看成一個整體,然后用另一個變量去代替它,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 后者是指通過加減、代入等方法,使得方程中的未知數變少的方法. 在復雜方程中運用這些方法可以化難為易. 再如幾何中的輔助線方法也是解決許多幾何難題的靈丹妙藥.
其二是普遍適用性的科學方法. 例如我們數學中常用的歸納法,就有完全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法兩種,數學上的很多規律其實最初都來自于不完全歸納法,因此在探究類的知識發生過程中,都可以用不完全歸納法來進行一些規律的猜想. 再如類比、反證等方法,也是初中數學常用的方法,運用這些方法的最大好處是,可以讓學生領略到在初中數學中進行邏輯推理的力量與美感. 根據筆者的不完全調查,學生在進行推理后如果能夠成功地解決一個數學難題,其心情是十分喜悅的,而最大的感受就是通過一環套一環的推理,能夠順利地由已知抵達未知.
其三就是我們常說的數學思想. 我國當代數學教育專家鄭毓信、張奠宙等人特別注重數學思想在初中教學中的滲透,多次著文要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 眾所周知,數學思想與數學哲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很多數學家本身也是哲學家. 因此,學好數學思想可以有效地培養哲學意識,從而讓學生變得更為聰明.
例如典型的建模思想,其是用數學的符號和語言,將遇到的問題表達成數學表達式,于是就建成了一個數學模型,再通過對模型的分析與計算得到相應的結果,并用結果來解釋實際問題,并接受實際的檢驗. 一旦學生熟悉了這種數學思想并能熟練運用,將是初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重大成功.
再如化歸思想,其被認為是一種最基本的思維策略,也是一種非?;A、非常有效的數學思維方式. 它是指在分析、解決數學問題時,通過思維的加工及相應的處理方法,將問題變換、轉化為相對簡單的問題,即哲學中以簡馭繁的道理. 免費論文下載中心 // 初中數學教學中思想方法的
滲透方法思考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思想方法的滲透一般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是顯性的教學方法,即向學生明確說明方法的名稱,以讓學生熟悉這些方法,并在以后的相關知識學習中能夠熟練運用. 這一思路一般運用在簡單的數學思想方法中;另一個是隱性的教學方法,即在教學中只使用這種方法,但不向學生明確說明方法的名稱,在后面知識的學習中有可能遇到,但總不以方法本身為目的,重點始終集中在某一個問題的解決上.
在筆者看來,對于今天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而言,更多有價值的數學思想方法以滲透的方式進行教學是比較恰當的選擇. 作出這一判斷的理由在于,十四、十五歲的初中生的智力發展落后于身體發育,還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因此相對比較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一般并不容易從字面上給予理解,只能在運用中通過直覺思維建立一種類似于默會知識的能力.
那具體滲透又該如何進行呢?筆者以為關鍵是要加強滲透意識,即在備課時就要考慮要教授的某一知識中有哪些思想方法可以對學生進行滲透,在這種思路下,數學知識就會成為數學思想方法的一個載體,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感受方法的運用和思想的熏陶.
比如,在初一數學教學之時,我們可以向學生闡述數學的研究對象是數與形,在此基礎上就可以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在之后的數學教學中,一旦遇到有“數”又有“形”的知識點,就要讓學生在“形”中尋找“數”,在“數”中構建“形”. 例如三角形知識中有三角之和為180°的關系,在直角三角形中有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的關系,在全等三角形中有等量的關系,在全等三角形證明的過程中有很多邏輯的關系等.
再如對學生歸納能力的培養,我們知道所謂歸納,是一種從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以確定拋物線開口方向為例,如何知道二次項前的系數是正還是負,那就需要通過配方等方法來解決. 確定了這一點之后,我們可用描點法在坐標上作出拋物線. 一個方程及對應的圖往往并不能得出相關的規律,只有不同形式是同一個結果之后,我們才可以通過不完全歸納得到拋物線的有關規律. 如我們可以讓學生畫出下面四個方程的圖象:y=x2;y=3x2-2;y=-x2;y=-2x2+1. 然后去歸納得出相應的規律,如二次項前的系數為正時開口向上,為負時開口向下等.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根本不需要提出“歸納”的字眼,就是引領學生去分析、去歸納、去發現. 當學生熟悉了這種方法之后,在別的知識學習過程中,他們有可能說不出歸納這一詞,但一定會運用這種方法.
滲透是初中數學教學的一種技術,甚至是藝術,因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有時發現不說比說更難,但如果要說有時又會因為學生認知能力有限而說不清. 因此,不說的能力更需要我們去著力培養.
對初中數學教學中思想方法
滲透的反思
數學思想方法之于數學知識而言,猶如靈魂與軀體的關系,前者不能脫離后者而存在,但只有后者沒有前者的數學教學又是空洞且不完整的. 要讓初中數學教學有意義,要讓初中數學學習有意思,無論是對于教師還是對于學生,都必須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培養. 而滲透到底該如何進行,即怎樣的教學行為才算是滲透,又值得我們在實踐中去嘗試與反思.
筆者以上所述,只是基于個體教學實踐的一點思考,其中若有不當之處,還望得到專家、同行的指點,以使筆者和更多像筆者一樣的普通數學教師能夠有所受益.
一、反饋與矯正的一般原則反饋是控制論的一種重要基本原理。它是指控制系統把信息輸送出去,然后把其作用的結果返回來,并對信息的再輸出發生影響,起到控制作用。通過反饋,可以不斷地矯正偏向和失誤,逐步達到預期的目的。一般說來,反饋與矯正有如下幾條原則。
(一)適時反饋,及時矯正
在教學視導過程中,發現有兩種不正?,F象:一種是備課。教師根據主觀意識,提前幾天或幾個星期備課,個別的教師甚至將紙張發黃的陳舊教案拿到課堂上照本宣科,不考慮學生現有知識基礎和學習中出現的新情況,結果怎樣呢?本來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教師在津津樂道,而學生難于理解掌握的內容卻蜻蜒點水,甚至根本沒有涉及,教師陶醉于少數優生“熱熱鬧鬧”的發言,而多數學生一知半解。另一種是作業。有些教師要求學生數學作業本必須有四個,這樣一來,學生做的練習最快也只能在三天后見到,有時一個星期后才見到,甚至一個單元的測試卷半個月或一個月后才與學生見面。這樣反饋來的問題再不是一兩個,而是一大堆,此時,師生雙方都感到矯正無從下手。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若能及時發現,及時設法解決,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反饋與矯正要落到實處,就必須切實抓好當堂了解、當堂消化、節節夯實、層層達標、分步到位。也就是說反饋要適時,矯正要及時。
(二)真實反饋,準確矯正
反饋來的信息是否真實,矯正的方法是否得力對反饋與矯正的效果起關鍵性作用。如果信息虛假或不全真實,那么教師就發現不了問題或不能全面地了解情況,也就不會采取及時、正確的矯正措施。教學實踐表明,要做到真實反饋,準確矯正,一般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獨立思考的優良學習習慣。有經驗的教師都注意引導學生上課集中精力,勤于思考,積極動口、動手。這樣學生提供的信息才是深層次的而不是表面的,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是真實的而不是虛假的。
其次,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克服師道尊嚴的作風,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困難和要求,積極熱情地幫他們釋疑解難,使他們體會到師長的溫暖,嘗試到因積極與老師配合、真實地提供信息而取得學習進步的甜頭。
再次,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教師在獲取信息后,應認真分析其問題的實質,產生問題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設計矯正方案。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就題論題,就事論事,否則矯正就是低效的或無效的。
(三)主動反饋,自覺矯正
反饋與矯正有良性與惡性兩類。反饋與矯正在教學中總是循環往復的,即反饋----矯正----再反饋----再矯正。良性的反饋與矯正不論從知識、技能、智力、習慣、情感的哪一方面來看,都是一種在不斷地解決老問題、提出新問題的過程中,由低層次向高層次前進的教學活動;而惡性的反饋與矯正則是問題不斷重復堆積的微效或無效的教學活動。
要避免惡性循環,師生雙方必須做到主動反饋,自覺矯正。因為反饋來的信息往往是教和學兩個方面的問題,屬于教的問題,教師應注意主動地去發現和收集,及時自覺矯正或調控,不能等待。屬于學的問題,教師要主動輔導,及時令其矯正。再說,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必須靠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光有教師的主動性,而沒有學生的自覺配合,其結果仍然是惡性的反饋與矯正。當然,如果教師只強調學生的主動和自覺,而不注意自身的主動和自覺,結果同樣會是惡性的反饋與矯正。
(四)矯正反饋,反饋矯正
反饋與矯正是緊密聯系的一個體系。矯正首先是>!
對一個問題進行矯正之后,是否就真正解決了問題,還需進行再反潰在教學視導過程中,發現有的教師常這樣埋怨學生:“這種問題我已對你講過多次了,怎么還不知道?!背霈F這種現象有兩個原因:或是當時的矯正走了過場,沒有真正解決問題,或是隔了一段時間后沒有再去矯正,使矯正效果消失了。因此,矯正后相應地要設計鞏固提高的反饋方案,檢測矯正效果,獲取新的信息,在更高層次上施以反饋矯正。
二、反饋渠道與途徑常規教學過程的備課、教學、批改、輔導、考試、評價就是教學反饋的主渠道,一般來說,反饋渠道與途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備課時充分估計
經驗豐富的教師在備課時能預測到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的理解、技能的掌握、方法的運用所出現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設計教法。把問題解決在初發階段,這樣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能得到較好的發揮。缺乏經驗的教師往往做不到這一點,那么就應在教學實踐中勤于觀察與思考,逐步學會站在學生立場上思考問題,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