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5 03:05: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是為學生的優化發展服務,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決定了語文教學在學科教學中的重要地位。首先,學習主體——學生的主體意識的培養。其次,要正確理解基礎與主導的關系。再次,要重視有利于學生將其所學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結構和人格結構的教學環節的構想。再其次,關鍵在于拓展學生生成知識功能效應的途徑。
【關鍵詞】閱讀教學;學生的主體意識;知識結構和人格結構;拓展知識
語文蘊含著不同性質,不同層次的思想感情,負載著最寬泛,最深刻的教育內容,沒有任何學科像語文這樣地關照著人,關照著人格。學語文就是擴充學生對人生,對社會,對生活,對文化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思維境界和能力。它覆蓋和穿透在學生的生活與思想之中,他是學生的思想,學生的生活,是學生“這個人”的靈魂。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決定了語文教學在學科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是為學生的優化發展服務.為了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切實的體現這一重要作用,有必要注意以下幾個個問題。
首先,學習主體——學生的主體意識的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概括的說,就是認識的能動性、實踐的創造性和與“有意義的他者”良好的合作品格。這種主體意識的確立,是以主體對自我生存狀態的自覺為前提的。對于教師來說,尊重學生,有必要重新理解“把人當做人”這句話的含義。這句話的后一個“人”字有兩種含義:一是實存的人的當下的狀態,二是其應有的價值狀態。把人當做人來尊重,對學生實存的當下狀態,從“人人平等”的層面理應保持相互尊重,但學校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機構,還需有從“應該是”的價值層面上的更高境界的尊重。正是這后一種尊重才是真正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尊重;加強學習主體的主體意識培養,就是立足這種尊重基礎上的。任何卓有成效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都有賴于師生兩個積極性的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主體意識的培養,要求師生彼此互為“有益的他者”。如果說,學生是和有益的他者的對話,才得以進入自己的文化世界中,那么,師生間的平等、真誠的“傳道、授業、解惑”的對話,在加強學習主體的主體意識的培養中的作用就不能低估。
其次,要正確理解基礎與主導的關系。強調語文閱讀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必要的,這是長期教學實踐正反經驗給我們的重要啟示。這兩“性”統一的形態應該是多樣的,他應適具體文本的特征而有所不同,不能用一種模式來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有的老師側重于工具性,強調“本色語文教學”和閱讀的“本位思想”;有的側重于人文性,凸顯文本所表現的人文精神,要求學生認真體驗健康的人文情懷。應該說,這些老師的實踐都是有意義的。需要我們進一步搞清的,是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必須接受語文學科屬性的規定。具有人文性的學科,不只是語文,歷史課、政治課同樣具有人文性。這就說明,不同學科的人文性應通過各自的學科特點來體現,不能將人文性游離開學科特點加以抽象化。 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如果不緊密的結合語文的詞語、文本、寫作特征等等具有工具色彩的扎實教學,就很可能出現“空”、“偏”“遠”、“雜”的現象。有的教師提出了“品詞”、“品句”、“品讀”講究閱讀的“感悟”、“積累”、“運用”,這是值得大家認真思考的。
我們能否這樣認識:語文教學的工具性是其基礎,它具有本體意義,沒有這個基礎,語文教學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根基,不能稱其為語文教學 ;人文性是語文教學的主導價值取向,它的基本指向是用文本所提供的健康的人文精神,持之以恒地健全學生的文化人格。失去主導價值取向,語文教學就不可能較好的完成自身的任務。
再次,要重視有利于學生將其所學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結構和人格結構的教學環節的構想。當下我們的教學都比較重視教學環節的優化,對一堂課的環節構想非常細致嚴謹,這應該給與肯定。構型教學環節有兩點至得注意:一是對課本要做整體性的教學構想。課本到手,必須對課本做整體性的、富于創意的熟悉,以便把握課本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整體性要求;這既是為以后的每一節課的教學環節的構想作必要準備,又是對一個學期里的語文閱讀教學作有計劃的安排。二是在諸多的環節構想中,要以有利于學生將其所學,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結構或人格結構為出發點。不同類型的精當作業,有利于學生將其所學、所思予以內化。上手操作最能調動學生的內部積極性,這是知識得以內化重要途徑。內化的前提是作業能有力的調動學生的既得知識,能激發學生對新領域的探究興趣,能與學生的情感愿望相關。作為一種過程的內化,要有良好的教學境遇。這種境遇的形成,有賴于:①鼓勵具有創意的各類學生作業;②師生言行一致的道德風尚;③積極進取的群體心愿;④師生互助的學習習慣。當然,這樣的教學境遇不能只靠語文教學來構建,但是,語文教學的人文性特色,卻決定了它在建設這種良好的教學境遇中有找不容置疑的重任。
再其次,關鍵在于拓展學生生成知識功能效應的途徑。學生的智慧,是知識、經驗的功能效應。語文閱讀教學從某種角度看,它應有利于學生將其知識經驗轉化為智慧。閱讀教學的各種環節的構想,毫無疑問要有利于學生對文本內涵和意義的理解與把握,這一點不能動搖。但這種理解、把握不能教條化,模式化,而要智慧化。所謂智慧化,就是又生氣的活化,呈現有合理依據的多樣態理解,并在對比分析中深化學生的思路在差異性的基礎上探求理解的同一性。一個學期的語文閱讀教學,不可能每節課動像公開課那樣準備、那樣展示,這不現實。但根據課本的總體要求,有計劃的選擇若干課時,進行既緊密聯系文本實際,又能針對性的激發學生語文應用智慧的教學,卻是必要和可能的。每個學技能堅持做數次正陽的教學,構成一種智慧化的教學鏈,中學階段肯定能為學生的語文知識功能效應生成,拓展出多種途徑來。由語文知識轉化為智慧,不同于理化知識轉化的智慧,也不同于政治、歷史知識所轉化的智慧,盡管這些智慧間存在某種內在聯系。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構思教學環節時,在切實把握問題特征的基礎上,重視學生的想象、情感體驗、言語建構與表達所構成的綜合性智慧的生成和發展。
最后,語文閱讀教學具有“潤物細無聲”的特色,它的效能主要不在當下,而在久遠;他的課堂教學講究的是實效。經過幾年的語文教學我們語文老師都會明白,人文教學的改革,要取得成就,在思想方法上要據斥急功近利,據斥急于速成,緩中突變,但求漸進;不求某一種教學的完美,但求腳踏實地的進步。
內容摘要:體驗,是語文閱讀的本原追求,體驗閱讀重在多角度、多方位引導學生體悟,我們按“讀認——讀品——讀拓”三環節推進教學,即“體認讀物內容——品味語言內涵——生成個性建構”。整個閱讀過程,無論是課堂流程還是學生思維流程及課堂“對話”,都始終以學生的情感體驗為紐帶,閱讀過程更具自主性、情感性和發展性。
關鍵詞:閱讀 文本 情感體驗
體驗是人類的一種生命活動,人類的情感、精神和智慧是體驗的結晶。而關注學生情感體驗的閱讀教學,則注重學生個體獨特的閱讀體驗,強調師生、生生間的生活聯系和情感互動,關注學生在閱讀中生命意義的建構。
一、體驗內化——語文閱讀的本原追求
閱讀活動是讀者--文本--作者之間的互動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讀者作為閱讀主體激活了文本的潛在要素,重建了文本的意義,并通過文本認識了作者,同時也在閱讀過程中改變著自己。語文閱讀教學,是讓學生與作者的心靈進行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正如《語文課程標準》中所說:“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睆娬{體驗,即意味著閱讀教學不僅是學生憑借書本、在教師的指導下,把知識對象化,以獲得客觀、精神的知識的過程;更是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憑借自己的情感、直覺、靈性等直接的、直觀的感受,進行體味、領悟從而再認識、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
二、多維體驗——文本解讀的清泉活水
1、讀認:穿越文本層面,體認讀物內容。讀認是指借助有效的閱讀形式,接近并體認文本的內容。關鍵是設法引導學生快捷穿越物質化的文本層面,走進讀物的精神世界。主要分兩個步驟:讀通——讀懂?!白x通”是指掃除文字障礙,即讀對字音、明確句子停頓、弄懂詞語意思等?!白x懂”主要是明白文章寫了什么,即解讀文章語言符號,把握作者情感。
2、讀品:捕捉焦點信息,玩味語言內涵?!白x品”就是閱讀主體捕捉感興趣的內容,多角度地對其語言進行玩味、揣摩,從而進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說來,學生閱讀作品的原初感受都比較粗略、淺薄,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到作品中來,在分析中去粗取精、由表及里,進入更深層的理解。運作過程為:獵點——發散——聚焦。其中“獵點”就是學生自由捕捉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發散”即從多角度進行品味;“聚焦”則是重視、尊重學生各種看法的前提下,明確學生最帶有相似傾向性的理解,即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3、讀拓:交融主客智慧,生成個性建構。閱讀是閱讀主體的個性化行為,閱讀者總是帶著自己的知識結構、認知習慣、閱讀期待、生活經歷等進入閱讀情境,并作用于文本的,其在閱讀中的體驗、感悟、結論等必定帶有鮮明的個性化色彩。因而,“讀拓”就是要使閱讀主體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達到讀者與作者智慧融合的境界,生成拓展性的發揮或超文本的獨到見解,也即是個性化閱讀的提升與內化。
三、立體融合——升華體驗的情感沃土
1、教學流程分析。讀認、讀品、讀拓的教學過程以學生情感為線索,運用開放的策略讓學生自主探究,以學生的生活體驗與作者情感融合并有超文本的理解來求發展。
2、課堂學習體系
(1)學生思維動態流程。好的文章是由情理交合孕育生成的藝術意蘊,實質上是客觀生活在作家自我心靈中體驗的晶體。因此,“閱讀”過程就是學生帶著對生活已有的認識再次去融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去解讀“生活”的過程。而文本本身具有多元性、開放性,不同的閱讀者在讀認、讀品、讀拓的“閱讀過程中,會以其固有的體驗、性格、情趣對同一文本作多元解讀,獲得一個個染上個體生命意識的文本意義。體驗閱讀過程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活動過程,珍視學生體驗的獨特性,尊重其體驗間的差異性,給學生以充分體驗的時空,從而溝通學生與生活、社會的聯系,拓寬學生的視野。
(2)課堂對話動態流程。讀認、讀品、讀拓過程中,學生的個別自由閱讀、小組討論、學生在全班發言以及教師適時的點撥、總結等,是學生、教師、教材、教學環境不斷進行著對話和交流的多邊多向的交互活動過程,也是關注學生體驗的情景性的對話過程。對話通常在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教材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文本之間展開,學生不再是知識的倉庫,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發生的過程、思維的過程及創造的過程中,教與學完全融合在師生交往的活動中。學生是這些交互活動的主體和中心,學生就是在這種活動過程中體驗生命、建構意義,內化成語文素養的。
(3)解讀過程更具情感性。體驗閱讀活動是以語言為媒介的學生與作者的對話與交流活動。連結兩者的紐帶是情感,學生與文章(作者)之間進行的是情感的交融與同構,使文章的“我思”帶動著學生的意識和原始活力中的全部無意識去追逐新的生命意義。學生在分析、把握、體會文本語言的過程中,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經歷心靈的洗禮,使自己的精神內涵得以個性化的充盈與發展。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以及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的比重越來越大。如何搞好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倍受眾多語文教師的高度關注。我認為要做好新課改下的閱讀課教學,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1.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學生要有濃厚的閱讀興趣,以讀書為樂事是閱讀的前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千方百計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課內課外都能勤讀,培養學生閱讀的主動性。首先,激發興趣,創設各種生動活潑的氛圍,讓學生多讀教材,把握語文的思想蘊含和文化內涵,做到閱讀認知教學、智能訓練、人格教育的結合與統一。教師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不斷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認識,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品味。再次,以讀為樂,學生在閱讀中有了許多收獲,受到了成功的鼓勵,作為認識主體的價值和潛能,讓學生自己去品嘗,去領悟閱讀的樂趣,經過長期的閱讀,經過不斷地勞動最后是成功的樂趣,讓學生在這種樂趣中成長。
2.發揮學生閱讀的獨立性。
學生的閱讀是教師永遠不可代替的,教師只能從閱讀方法、閱讀技巧、閱讀內容上加以指導,充分讓學生去感知、發現、辨別、理解到再認識的活動過程,從而讓學生達到閱讀的個性社會化,只有這樣,才能從課內到課外,從課本到書庫,從學校到社會,博覽群書,通觀社會,汲取豐富多彩的文化乳汁。
3.指導學生質疑。
閱讀的重點不在讀,而在用心思考。不但要知其然,而且還要不斷地知其所以然。完整的閱讀過程是感知—感悟—理解—評價—再創造過程。激發學生大膽思考,敢于質疑。要讓學生掌握一些閱讀的思考方式,充分發揚課堂民主,給學生思考的權利,創設和諧的氛圍,讓學生的思考獨立化、個體化,充分調動已有知識去思考,去理解,以獲取更多的更高層次的知識以及人生感悟。
4.培養學生的閱讀創新能力。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閱讀教學中,想象思維是經常用到的思維方式之一,學生的閱讀過程,實際上是學生通過作者的語言再創造一個新形象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推進是離不開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善于采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比如人物形象的再塑造,故事情節的續寫,詩歌意境的再現等方式去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一文時,我讓學生對課文結尾進行續寫。有的學生寫到皇帝一時惱怒,最后把小孩及其家人殘酷地處死了;還有的學生寫到皇帝經過這一次游行大典后,感到痛心疾首,從此改邪歸正,治理朝政,最后成為一位人人擁戴的好國王,多么富于合理的想象。
二、美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新追求
1.美讀是作者與閱讀材料之間的融合。
人與閱讀材料是一種互為主體、互為解釋、互為溝通的關系,是彼此交互作用的審美活動。在閱讀教學中無不追求這樣的美讀情趣。比如教學朱自清的《背影》,就要引導學生通過它樸實的語言表現出極大的感動力,蘊含至愛的深情,充分表現了作者的人文美感,字里行間充滿著“慈愛”,“孝敬”的人倫價值。特別要注意教學父親穿越鐵道買橘子的情形,使父子深情進一步升華。不要說20歲的兒子,其他任何讀者也會觸發父愛子的精神?!八┰借F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蓖ㄟ^美讀這一細節描寫表現了父親年老體衰,動作遲緩,不可能像年輕人那樣動作靈活,一撐就上去。作者細膩而又簡練地寫出了父親爬月臺的艱難。有些學生問:“為什么20歲的小伙子不去呢?”這更體現了父親的慈愛,因為爬過月臺,讓兒子去,父親放心不下,同時也表現出父親愛護兒子的一片熱情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同學們通過教師的引導進行美讀,再結合自己,都能講出許多身邊的事來證明偉大的父愛、母愛,產生同感,發生共鳴 ??傊?,美讀的過程是一種悅耳悅目的愉快過程,它不但給人以認知,而且給人以精神享受,既能掌握知識,又能提高能力,使閱讀教學的課堂活起來,主客體在互相碰撞之中產生了“美的歷程”,同作者在鮮活的生命律動中體味物我同化,通融一體時的共鳴。
2.美讀不僅是傳統語文教學的精華,更是解決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的良方。
可以肯定的說,傳統機械的語文教法是不可取的,語文課堂應是學生快樂的一方天地,因為大家知道,語文課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教給孩子某種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過一篇篇凝聚著作者靈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響著一個人對世界的感受、思考及反映方式,并最終積淀成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基本的東西—價值觀和人生觀。語文教學在某種意義上就是閱讀教學,而今的閱讀教學卻是“不聞讀書聲瑯瑯,但見習題如海洋。”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一根本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倡語文閱讀教學的美讀。
三、開展閱讀活動,激發學習
語文閱讀教學應著重于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尤其要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樣化的學習,要多讓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1.以讀引讀。
在課內讀了一篇感興趣的文章,進而引導學生讀同一類的文章,如學了朱自清的《背影》,再引導學生去閱讀《父愛是金》另有一番滋味。
2.以說引讀。
在班里,由喜歡閱讀的學生介紹報紙、雜志中出現的一些好文章,通過“先行者”的榜樣的力量來激發同學們閱讀的興趣。要求學生講一講書中的故事,讓閱讀面廣的學生“出盡風頭”。選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養成討論的良好習慣,在討論中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凈化和美化。定期舉行精彩片斷朗誦會 ,培養學生的朗誦水平、語感和審美能力,同時也積累一些語言,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3.以寫引讀。
先布置一個題目,如“我看楊修的死?”“魯濱遜在孤島上的冒險生活給了你什么人生啟迪?”,“從《朝花夕拾》中你可以看到魯迅的童年生活怎樣?”,“讀讀陶淵明的詩文,談談你對歷史中的陶淵明的生活態度的看法?”,“《愛蓮說》中的周敦頤與陶淵明有何異同?”等,要求學生寫成文章,這樣為了弄清這些問題,學生就需要讀大量的文章。
4.以活動引讀。
我們每學期舉行一次知識搶答賽,在知識題中有意識地增加一些文學作品方面的知識,如與四大名著有關的人物及情節、典故、歇后語,我出了幾個歇后語: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孫二娘開店——進不得 孫悟空借火扇——一物降一物 周瑜謀荊州——賠了夫人又折兵 林沖棒打洪教頭——??茨愕钠凭`下手
5.以展示閱讀成果來強化閱讀。
當學生進行了大量的延伸閱讀之后,有許多學生就開始有表達的欲望:對文章的內容,談自己的看法;對文章的藝術方面評頭論足。老師在此時恰當引導,把他們寫的讀后感、隨筆整理出來,在學習園地中展覽。學生在展覽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這樣就進一步強化他們的閱讀學習。每半個月對學生的讀書筆記進行檢查,并由學生自己認為精彩的句展覽學生閱讀成績的同時,訓練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積累了語言。每月出一期“得意之作展”。將學生認為最滿意的習作,經過認真的修改,用方格紙工整地抄寫出來,再經過篩選,把優秀的作品張貼在班級學習園地里。
6.以生活引讀。
當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疑問、困惑時,我便引導學生從書本中去尋找答案。如有的學生意志淺薄,控制不住自己,我便引導他去讀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從中去尋找生活的真諦,從而堅定生活的信念。有個別學生覺得學校生活苦,沒有意思,思想消極,我便引導他讀一讀海倫?凱勒的《給我三天的光明》。再要求學生把它寫成一篇文章,該如何去謀篇布局?用什么形式去表達呢?當他們疑惑時,再出示描寫這類生活的文章,這樣學生閱讀興趣一下子就濃厚起來。
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在班級內部營造一個良好閱讀的氛圍,在氛圍中同學自由交流、互相競爭,形成一個你追我趕的閱讀局面。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到幸福,讓閱讀成為他終身的習慣,讓閱讀伴隨著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讓閱讀塑造他們美好的人格,讓閱讀給他們打下深厚的文化底蘊,讓閱讀給他們未來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使之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同時語文閱讀的能力也得到提高。作為語文教師,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能力,加強課外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以適應時代選拔人才的需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初中生獲取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教師如何合理進行閱讀教學,實現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顯得尤為重要。
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由于受傳統教學理念的驅動,不少教師對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理解產生了誤區。
誤區一:教師單向的講解介紹,忽略了學生自讀過程。學生與文本作品之間沒有真正的對話,缺少獨立思考和獨特感受,更多的是被動接受閱讀的相關知識。
誤區二:對閱讀基礎知識進行“大題量訓練記憶”。搞“閱讀題?!庇柧殻耆珓儕Z學生閱讀的趣味與快樂,使本來充滿魅力與情味的閱讀變得枯燥無味。
誤區三:老師忽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和方法的指導。面對“濤濤書?!睂W生本來充滿熱情、好奇,但課余時間有限,恒心毅力又欠缺,辨別能力更差,導致無從下手,無所適從。
這樣就使閱讀教學出現高耗低效的狀況,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束縛了學生的閱讀思維,更傷害了學生對閱讀的“感情”,嚴重影響語文學習興趣和語文素養的提高。
為此,筆者認為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落到實處。
一、樹立民主個性的閱讀教學理念
閱讀就是讀者對文本作品作主觀審視,進行個性化理解,從而悟出自己個性化的理解。閱讀教學絕不是學生的被動接受,而是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感、思想、經驗、知識儲備等對作品進行領悟、理解的過程,切忌用教師的分析傳授取代學生的閱讀時間。因此在閱讀教學時,要讓學生做閱讀的主人,與文本進行直接的交流,要讓學生通過自主入境,人情朗讀,感悟文意,體會情感,悟出精髓,逐漸熏陶出個人的閱讀品味,激發閱讀情感的升華。
二、制定合理明確的閱讀教學目標
要發揮目標的導向和激勵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產生對閱讀的積極情感,那么閱讀教學目標必須從初中生的個性特點出發,遵循初中生閱讀的心理規律。
閱讀教學前,先要指導學生有明確的閱讀目標。目標有遠期、近期之分,遠期目標一般以每學年作為一個層次,應與教學大綱的要求相吻合,讓學生明白這一學年主要在哪些方面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積累哪些方面的知識,閱讀哪些文體的文章;近期目標可以以一個月或一周甚至一篇文章作為基本單元。它應與具體學習內容結合起來,配合課堂文本解讀,補充必要的額外知識,拓寬知識面,起到真正讀有所用的效果。
三、做好充分有序的閱讀教學準備
教師可根據大綱教學目標的內容,提前選定好相應的閱讀目錄。目錄內容可圍繞文本作者、背景、文體、立意、思路、語言風格等方面確定。再將此與大綱教學內容對號入座后編成閱讀提綱發給學生,使他們帶著問題去閱讀,讀什么,怎么讀,一目了然。這樣閱讀針對性強,閱讀效率高,有助于培養綜合閱讀能力。
四、指導科學靈活的閱讀學習方法
選擇科學的閱讀方法,是提高閱讀效率的前提。因此,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適時介紹一些閱讀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有泛讀、精讀、跳躍式閱讀、比較式閱讀和研究性閱讀等。資料性質、記敘性質的文字一般宜泛讀;對于有必要把握基本內容、基本觀點和精神實質的文字,可采用精讀法,精讀關鍵是要掌握所讀對象的框架和精髓;篩選主要信息的宜用跳躍式閱讀;文章的內容、藝術表達技巧方面有相似的宜用比較式閱讀。研究性閱瀆是最高層次的閱讀,往往針對文章的主旨、立意及表達技巧或含蓄深刻的語句進行鑒賞評價,是形成鑒賞能力的重要環節。閱讀時,可根據閱讀對象、要求及自己學習的實際,靈活地選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還可綜合運用各種閱讀方法,從而提高綜合閱讀能力。
五、具備良好健康的閱讀學習心態
學生閱讀學習心態是否健康,直接影響著閱讀教學的成敗。閱讀教學時,教師必須以審美為突破口,逐步使學生形成良好健康的閱讀學習心態,提高他們的審美趣味。不良的閱讀學習心態通常有以下幾種類型:第一類是盲從浮躁型。沒有目標、沒有規劃,盲目仿效、喜歡隨大流,只求閱讀數量、不重閱讀質量,閱讀了大半天,最終一無所獲。長期下去,也就喪失了閱讀的個性。第二類是獵奇型。閱讀主要搜集材料中的奇聞軼事,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理。第三類是追求刺激型。這類學生對學習感到乏味,閱讀是想補償一下所謂的干枯的心田,試圖搜集故事情節特別強(如暴力、兇殺)的材料,來滿足自己的低級趣味的心理。第四類是功利型。升學愿望特別強烈的學生身上較多存在這種心態。雖然他們的閱讀自覺性勝于一般學生,但他們的閱讀帶有強烈的功利色彩,說白了,他們的閱讀只是為了在關鍵性的考試中取得高分。
閱讀是一種從語言符號中取得意義的心理過程。閱瀆學習心態與閱讀效果之間的關系是密切的、直接的、成正比的。閱讀心態越好,閱讀也就越有效。初中生閱讀中存在不良心態,我們有必要進行引導,予以矯正。克服的方法有以下幾點:首先,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使學生明白閱讀對一個人發展的重要作用,懂得閱讀對提高個人素養的重要意義,從而確立良好的閱讀動機,激發強烈的內心需求。其次,根據學生的性格愛好及心理,對他們循循善誘,具體指導,逐步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審美趣味,從而克服不良的閱讀心態。
六、實施及時有效的閱讀教學調控
閱瀆是一個再創造過程,不同的學生,對閱讀有著不同的反應。教師作為閱讀教學的主導,要對閱讀教學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控,要了解和掌握學生的閱讀信息,抓住信息中的有效成分,引領學生的閱讀走向深入。 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反饋檢查,是檢驗閱讀教學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檢查讀書筆記與開展讀書匯報會等活動是行之有效的反饋措施。
第一,指導并檢查學生做好讀書筆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閱讀中應該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讀書筆記類型很多:摘抄型:摘抄閱讀材料中精彩的句子、段落甚至篇章。提綱型:閱讀后,把閱讀材料的要點或基本內容提綱挈領寫下來,掌握主要內容及作者的思路,學習表情達意的方法。感想型:讀完后,結合現實和個人經歷寫出對有關問題的認識及感想,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通過續編故事、改寫故事,提高聯想和想象能力,從而培養創新思維。在閱讀中,各類讀書筆記可以綜合起來做。
通過檢查,可以發現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及時糾正,對較好的做法及時表揚,以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二,引導鼓勵學生開展讀書匯報會等活動。
中學生的閱讀,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能夠外顯,得到老師、同學的認可,以滿足自己的成就感。為此,教師可采取一些鼓勵性措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展讀書匯報會等活動應該算是一種較好的方法,活動可每月一次,也可每兩周一次。這樣,在活動過程中,滲透參與意識、競爭意識,體味成功的快樂,展示自己的個性才華,在互相學習的互動過程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真正實現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知識在于積累,閱讀貴在堅持。只要學生有合理明確的目標,科學靈活的方法,良好健康的心態,再加上教師的民主教學理念、適時指導和有效調控,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一、前言
在現行初中教材中,不管是哪個版本的,散文特別是現代散文這種文章體裁在其中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自從國家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有關散文特別是現代散文的閱讀教學,一直是我們中學語文老師最為關注的一個焦點。眾所周知,現代散文是文學作品中的一個重要成員,它與其他文章體裁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因此在進行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時,一定要從鑒賞文學作品這個角度來進行現代散文的閱讀教學,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提供他們的閱讀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他們的文學作品鑒賞能力,從而促進了他們有關新課改所要求的學科能力的形成。以下就結合本人在近幾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來具體談談如何搞好初中語文現代散文閱讀教學,以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有關初中語文現代散文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研究
(一)重視引導學生如何進行閱讀,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在進行初中語文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時,一定要重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本文由論文聯盟//收集整理在這個基礎上教師也要充分發揮自身所固有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應用語文閱讀中常用的技巧和相關的知識來進行現代散文閱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在進行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時,為激起學生對閱讀現代散文的興趣,我們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完全融入現代散文的情境之中,以發自內心深處的那種飽滿、強烈的感情,通過對作品當中的那些精華進行感知,對作品中那些最撼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來進行感悟,以這種方式來感染學生和傳導知識,促使學生與我們教師一起感受作品的內涵,這樣就成功營造了讓學生與作品產生共鳴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激發學生閱讀現代散文的興趣。例如,當我在進行《背影》這篇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時,首先我以一種飽含深情的語調向全班學生介紹了有關這篇著名作品的一些背景及作者——朱自清的一些生平事跡,接著我把自己完全融入這篇作品的情境之中,以最真摯的感情把這篇課文朗讀一遍,通過這種方式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初步感受作品中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那種濃濃的深厚之情,以這種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導讀”,不僅促使學生對這篇課文產生了興趣,也讓學生初步體會到了語文與我們家庭生活之間的那種密切聯系,為接下來的閱讀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進行研讀細讀、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生動形象、語言準確以及整篇文章通俗易懂,這是現代散文的一大特色,所以在進行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時,就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對整篇課文進行研讀、細讀,并且啟發學生對于在閱讀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疑問進行相互討論,做好這些工作后,再引導學生結合整篇散文的表現形式及其作者所要體現的思想內容,來感悟、感知對于課文里那些人物的精神面貌,作者是如何既生動又形象地來體現課文里的那些景物、場面的描寫和渲染氣氛的。例如,當我在進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現代散文教學時,首先就是要求全班學生進行多次的有感情朗讀,在這個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進行分組交流討論:①為突出百草園的豐富多彩和情趣盎然這些特征,作者在文章里用了哪些富于表現事物特征的形容詞來進行描寫?②有關百草園里那些有趣的景物,作者是以哪種方式使它們逐步展現在我們面前的?③在這篇文章里作者極力渲染百草園極其有趣、好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通過這樣引導學生在研讀、細讀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討論,不僅讓學生深切領悟到了百草園的有趣性,同時通過對比也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了三味書屋的那種枯燥、無味性,最終也水到渠成地讓學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一個主題思想——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嚴重束縛。通過這樣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研讀、細讀,并加以交流討論,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發展,從而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引導學生進行細細品讀,培養學生對現代散文的鑒賞能力
現行初中教材里,不管是哪個版本的,其中的每一篇現代散文,都是一篇能很好陶冶學生情操的散文、美文,因此,在進行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時,一定要強調學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進行細細的品讀,在這個基礎上,還要不斷地進行推敲和揣摩,一定不能走馬觀花、應付了事。在具體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創造有利條件,讓學生能靜下心來,對作品中那些優美的語言文字進行潛心且專注的研究,以這種方式來讓學生對文章做到真正理解,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對現代散文的鑒賞和比較能力,達到了新課標的要求。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進行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時,一定要講究策略、講究方法,既注重誦讀,也重視鑒賞,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吃透教材,而且也讓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凸顯個性化,從而促進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發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摘要:初中語文閱讀,已然開始追求閱讀上的升華,而不再是簡單的文字閱讀,需要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實時的理解。情境教學是新時期國內教育領域十分提倡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對于初中語文的學習有著直接的推動作用,將其運用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能夠實時提高閱讀教學的趣味性。為此,本文主要對初中語文的情境閱讀教學進行了實時的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方式。
關鍵詞:情境教學;閱讀;初中語文
在初中語文的課本當中,充斥著不同顏色的課文,有的是淡色的,它們像《濟南的冬天》一樣,帶給了學生自然與諧和。有的是灰色的,它們像《背影》一樣,給予了學生心酸和感動。有的是彩色的,它們像《皇帝的新裝》一樣,給予了學生歡樂和暢然。在閱讀這些課文的過程中,學生也需要以不同的心態去閱讀,認真品味課文當中的美感,得出一種全新的語文結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加以合理的引導,因而必然采用適當的教學方式完成對學生的閱讀引導,以使得學生的閱讀學習更加合理有效。情境教學是較為適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其對學生的主體性有著相當高的關注度,致力于為學生積極創設一些趣味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莫大的興趣,進而完全地融入其中,實現閱讀教學的升華。
一、情境展現,以多媒體展示直觀的語文現象
在初中語文的課文當中,有很多描述事物的課文,這些課文在學生的眼里往往十分無趣,不愿意進行過多的閱讀,教師雖然強調對這些課文的理解和閱讀,但是苦于學生一直沒有較高的閱讀興趣。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很大原因并不是課文的趣味性缺失,而應該是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無趣性。教師在新時期的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應當對這些課文進行鋪墊和渲染,讓它們不再是無趣乏味的,轉而變得十分科學有趣。情境展現是情境教學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教學辦法,其主要是針對學生在課文中難以理解的內容,通過多媒體設備直觀地展示出來,一方面可以迅速解答學生心中的疑問,另一方面能夠使得語文教學變地趣味多樣,學生的閱讀也可以呈現出良好的參與氛圍,整體的教學效果必然會得到全面的提升。比如,在學習《大自然的語言》時,其中對大自然進行了深切的描述,但是很多學生對于自然并沒有明確的概念,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大自然,因而對于課文當中的內容感到十分模糊,不知道其中所要闡述的內容究竟是什么意思。同時,對于課文的題目,學生也無法與課文產生直接的理解,因為大自然似乎并沒有透露一言半語,那么這篇課文的題目又是如何產生的?在這些問題的環繞下,學生的閱讀學習便顯得十分盲目。教師在利用情境展現改變這種教學狀態的時候,應當給予學生較高的自主性,通過多媒體設備將整篇課文所闡述的情景詳細地展現出來,使得學生對課文內容產生直觀的感知,并且能夠推動課文的立體化發展,有利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理解。
二、角色扮演,探討課文中的趣與味
在初中語文的課文當中,并不是所有的課文都是無趣的,有一部分課文以故事的形式出現,對于學生的心靈有著直接的沖擊。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對學生閱讀興趣的關注,了解學生當前對初中語文感興趣的地方,并對這些地方進行深層次的拓展,使得其實際的趣味得到全面的延伸。而角色扮演便是新時期初中語文所提倡的主要教學手段之一,通過這一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夠使得語文課堂變得趣味多樣,學生的閱讀理解也更加直觀,富有獨特的美感。比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時,整篇課文充斥著大量的對話,主要的角色包括皇帝、大臣、騙子、小孩,教師在對這篇課文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妨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進行。學生本身對這一課有著相當高的閱讀興趣,如果轉變為一種情境模擬活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讓學生模仿角色的對話還要去摸索角色的心理變化,如皇上的盲目自大,大臣的自我懷疑,小孩的天真無邪,騙子的狡猾多變等,都屬于學生應當探討的方向,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研究,可以迅速提高學生的角色扮演能力,整個活動也更加的趣味有效。學生的表演也能夠與課文實現良好的串聯,呈現出完善的教學效果。
三、情景體驗,接觸現實生活當中的語文內容
在初中語文的課文當中,有相當多的課文都對景色有著直接的敘述,而這部分內容往往十分直接,所運用的描寫方式也較為簡單,但是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許多錯誤的認知。如《濟南的冬天》中對景色的描述有著一種深層次的意境,但是這樣的冬天與我們的冬天有著相當大的區別,很多學生都感到十分茫然,不知道如何對課文的內容進行直觀地了解。教師可以帶領這部分學生走出教師,去體驗本地的冬天美景,并與課文詳細地聯系起來,使得學生的閱讀變得更加直接有效。由于很多景色都是對于雪的贊揚,因而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能夠找到相應的內容,但是,僅僅少了一層意境,需要學生進行自我升華??偠灾聲r期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應當加強對情境教學的實時關注,注重于優化基礎的教學方式,通過情景體驗、角色扮演和情境展現的方式,給予學生最為直觀的認知,全面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有效性。同時,教師應當強化情境教學,提升深層次的閱讀美感,賦予學生一定的課堂自主性,幫助他們改善閱讀能力,優化閱讀學習。
作者:黃文娟 單位:常州市武進區禮河實驗學校
摘要:在反思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不足的基礎上結合實踐提出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重視課文預習、營造良好氛圍、活用教學環節、進行合作學習,這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深入思考的課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知識、感悟情感、體會語文學科價值的重要途徑。新課改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新課改理念,大膽創新,優化教學手段,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中筆者就結合教學實踐作如下幾方面探究。
一、反思閱讀教學,找出存在的不足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分析目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這樣才能準確把脈,拿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教學觀念陳舊
新課改提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理念,但是,在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有的教師仍沒有轉變角色,仍把自己當成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被忽視,閱讀教學仍采用“填鴨式”的方式,這樣的閱讀教學,效果自然欠佳。
(二)教學方式單一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通常會要求學生完成這樣的思考題: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是什么?文章的寫作背景是什么?文章的寫作技巧有哪些?這些老生常談的問題會影響學生的閱讀心情,消磨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的閱讀目的變成尋找問題的答案,個性化閱讀能力無從提升,閱讀的快感也漸漸消失。
(三)延伸閱讀不足
有的教師講解完課文,不注意對課文做進一步延伸,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僅僅局限在教師講授的范圍之內,不能進行更深入的探究,這樣就限制了學生對相關語文知識的學習,學生也就難以通過閱讀來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會越來越淡薄。
二、重視課文預習,養成良好的習慣
預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環節,但是,有些學生對預習重視不夠,又因教師不可能一一檢查每個學生的預習情況,導致很多學生沒有把預習作為必要的學習環節。有效預習可以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因此,我們要重視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的培養,可以通過辨別體裁、熟悉作者、查字典、了解背景、朗讀課文等方式讓學生來預習。比如,在執教《十三歲的際遇》時,筆者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預習作業:1.根據拼音說漢字。2.作者入學之初,有一句誓言是什么?3.作者對北大、對自己分別有極為精彩的比喻,請說說這兩個比喻。學生為了完成這些預習作業就會主動閱讀課文,針對教師的問題去探究。這些預習作業的完成為閱讀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營造良好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初中語文教師要結合初中學生的閱讀積累、認知能力、心理特點、生活體驗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在執教《濟南的冬天》一文時,筆者這樣導入:“同學們,請大家回憶一下你見過的、在書中讀到過的冬天的景色都是什么樣子的呢?請用一個詞來形容。好,說到冬天大家都會想到天寒地凍、風雪交加等,但是,在祖國的北方有一個美麗的城市,它的冬天別有風味,你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樣子嗎?讓我們一起閱讀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這樣的導入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給了學生想象的空間,學生的閱讀興趣得以激發。為了喚起學生的閱讀欲望,我們還要在課外增加一些閱讀活動,設計散發著濃濃書香的閱讀場所,比如讀書角、小書吧等,讓學生在安靜的氛圍中閱讀自己喜歡的文章,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這樣閱讀質量自然能夠提高。
四、活用教學環節,提高閱讀質量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有三個教學環節:第一個環節是介入閱讀教學;第二個環節是閱讀教學的推進;第三個環節是學生閱讀的升華。在介入階段,會出現教師預設和課堂教學不符的情況,教師對課文的解讀體驗與學生的閱讀理解會產生一定的沖突,教師設置的問題與學生閱讀課文時產生的問題存在差異,教師關注的并不是學生感興趣的。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這樣介入閱讀教學:讓學生說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疑惑,教師以此為依據組織教學內容。在閱讀教學的推進階段,師生或者生生之間的互動要做到有發現、有生成,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探究課文中未被發掘的閱讀價值。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僅是教師的口授講解,而應該給學生更多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聽說讀寫能力。學生閱讀能力的升華是指學生能夠在新的角度,或站在更高的點上去發掘課文蘊含的深意,形成新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發現新的問題,并發展出更大的探索空間,進行新的拓展。當學生在交流中出現障礙時,教師要及時進行啟發、引導。比如,筆者在《岳陽樓記》的拓展學習環節讓學生去思考: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下》中勸說君主要“樂以天下,憂以天下”,這與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內容上有何聯系?學生們在交流中產生了很多爭議,對此,筆者及時給學生介紹了孟子及儒家的有關思想,使學生認識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孟子思想的基礎上又進一步發展,這種民本思想對當今仍有借鑒意義。
五、小組合作學習,提升閱讀效果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這是提升閱讀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之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學生在小組內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在組內合作和組間競爭中獲得知識。教師還可以結合課文中的重點、難點讓各個小組進行討論,小組討論并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產生共鳴,共同進步。比如,在《魚我所欲也》的閱讀教學中,筆者利用分組的形式讓學生朗讀,然后提出問題讓各個小組合作探究,如:1.在本文中,孟子的主要觀點是什么?2.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為什么二者不可得兼?……教師引導各個小組在合作探究中對問題進行交流,在學生們基本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為了促進小組之間的競爭,提升學習效果,筆者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用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舍生取義”的正氣歌,請說出幾個這樣的例子。各個小組在討論后推選代表來回答。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長期訓練,教師要注意設計能夠滿足學生需求的、對學生充滿吸引力且科學靈活的教學方案,為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制定切實有效的目標,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作者:陳小玲 單位: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袁橋初中
摘要: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是閱讀教學,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是語文的基礎教學,具有核心地位。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審美觀,除此之外可以促進學生客觀認識世界。在語文教學中比較重視閱讀教學,然而在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過于看重閱讀教學的問題,導致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等。本文就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對策
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能夠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是初中語文學習與教學的核心。初中階段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有利于為學生日后奠定基礎。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利用好語文課堂,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由于語文閱讀能力是影響學生對于所有學科學習的主要因素,由此需要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1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存的問題
1.1初中語文教師沒有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初中每個班級學生人數較多,一般在40至50人左右,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差別較大,對于每個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不能完全掌控,最終使閱讀教學流于表面形式。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仍沿用傳統的教育觀念,忽略教學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沒有把學生作為教學的重點。加之新課改使教學目標過于寬泛,教師做教學方案時,很難把握教學目標,導致教學內容不完整,學生的閱讀教學不能達到理想效果。部分教師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未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教學方案和教學目標的制定,而是盲目沿用傳統教學方案,最終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很難提高。1.2語文教師不重視學生自身的終身閱讀習慣的培養:在實際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普遍不重視對于學生自身的終身閱讀習慣的培養,往往對于閱讀教學中的問題沒有經過學生自己思考,而是把直接把閱讀答案告訴學生。如此一來,不利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養成,課堂成為教師講解答案的過程,使教學效果始終得不到提高,最終學生不能夠養成終身閱讀習慣,歸咎其根本原因是學生與老師只止注重于文本教學,缺少人文素養教育。1.3學生閱讀理解想法受限,使個性化閱讀缺失:我國初中語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始終占據課堂的主導,在教學中教師注重對于閱讀中生字詞以及精美語句講解,對于文章重點講解又側重于與考試有關的知識點,這使學生在學習閱讀理解時始終居于被動地位。語文教師對于學生閱讀理解的答案予以一定的確定性,這使學生發揮不出個性化理解能力,使學生不能真正的理解文章,也束縛了學生的思想。把語文教師自身的經驗和思想取代了學生的想法,語文教師應該把閱讀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教師需要尊重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賦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化理解。1.4沒有正確認識到閱讀理解是培養學生的重要手段:大部分語文教師利用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單純把閱讀訓練看做教學重點,沒有重視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沒有意識到語文閱讀只是使學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內涵的工具,只是把語文作為閱讀訓練,這使語文教學偏離語文教學軌道。教師應該把握住語文重點語句段落引導學生思考。
2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
2.1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教師應該順應新課改改革,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在閱讀教學中把學生置于主體地位,教師加以引導,運用新型教學模式激勵學生學習閱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思想,與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收獲文章深層次的思想感情,打破學生的思想束縛,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對閱讀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展現。教學目標是讓教師在教課過程中明確教學方向,而不是隨意發揮。教師應該依據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和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把學生作為主體,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教師可以采取情景教學法或是角色扮演,讓學生深刻體會文章中的人物思想情感,提高學生閱讀學習能力。2.2積極幫助學生制定閱讀學習計劃:實際上學生對于閱讀教學的學習興趣以及成績始終不能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在學習閱讀時,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不知如何進行學習。由此語文教師應該在教授閱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閱讀學習計劃,如此一來,即使是在課下學生能夠自主進行閱讀學習,有利于拓寬學生閱讀面,并在根源上解決學生閱讀問題。2.3培養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文章中的中心思想設計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文章,感受文章的深層含義,提出對文章的理解和想法,充分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做拓展課外閱讀,找幾篇與此篇文章含義相仿的文章,使學生進行閱讀,以提升學生舉一反三能力,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類似的文章,提高教學水平和學生對閱讀的學習興趣,帶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個性化閱讀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探究、解決問題,還可以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個性閱讀,提高學生能夠閱讀能力。2.4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正確運用語文教學這把工具:為了防止在課堂上出現學生開小差的虛化現象,提高討論效率,教師可以在小組討論前,讓每個小組制定具體的規范和學生參與標準,把問題落實到每個小組成員的身上,反思小組討論過程,做出筆記。杜絕學生動嘴不動腦的閱讀方法,把學生不理解的地方記下來,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正確運用語文教學這把工具,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3結束語
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是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能夠扎實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學生在閱讀理解中的創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地位,教師加以指導進行教學。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對文章的獨特理解,促進個性化發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閱讀教學真正成為輔導語文教學的工具。
作者:蘇紅艷 單位: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蜘蛛山學校
摘要:
小組合作學習是符合新課改理念的新型教學模式,將其運用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必將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為此,語文教師必須積極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并將其運用到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之中。
關鍵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小組合作;面臨困境;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關注學生個體發展,更加注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實現。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不利于學生創造性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尋找出最佳的教學策略。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面臨的困境
(一)合作學習分組不科學,學習低效
分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一步,分組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著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分組隨意,組員之間搭配不科學,不能實現優勢互補等是主要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二)合作學習問題設置缺乏針對性,效果甚微
小組合作學習是否能真正發揮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所設置的合作學習任務是否科學。學習任務有價值,才既能反映學生的閱讀基礎與閱讀能力,又能體現教學重難點,引領學生習得知識,提升能力。但是,就目前來看,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設置比較隨意,存在不合理之處,這不僅無法激勵學生更高效參與討論,甚至還會將學生引入歧途。
(三)合作學習重形式輕實效,合作本末倒置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方式,其作用是輔助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而不是為了營造“熱鬧歡樂”的課堂氛圍。但當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卻存在著“華而不實”的情形,實際學習效果堪憂。學生過分沉溺于教師所營造的歡樂氣氛,而對學習任務不加重視。
(四)教師不善于對小組合作進行指導、評價與反思
小組合作學習的一般實施步驟是科學分組、提出問題、合作討論、展示評價、總結反思等。但在真正的實施過程中,一些教師往往會忽視最后兩個環節,即在學生合作探究學習之后,僅僅對學生的合作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并不作系統總結,更不會進行課后的反思。這一狀況在目前教學中普遍存在,嚴重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一)科學分組,做到優勢互補、共同進步
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首先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地分組。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分組與分層教學中的分組有一定的區別。分層教學中的分組是將閱讀基礎、學習程度相當的學生劃分到一個等級,而小組合作學習卻并非如此,其分組的要求更高。具體來說,教師要做到兩點:第一,對全班學生進行系統研究,提高分組的針對性。了解掌握學情是教師分組的第一步,只有對學生的基本情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第二,堅持“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也就是說,教師在進行分組時,要能夠保證組與組之間在能力上大致平衡,這樣才會彰顯競爭的公平性。再者,在分組時,同一組中各個組員要能做到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即同一組組員在能力上要有高低之別,不能整齊劃一。
(二)優化小組合作問題設置,提高問題的科學性
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二步,是基于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習興趣設置開放性、創新性以及有針對性的問題,激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討論。針對“問題設置隨意”“問題缺乏有效性”等困境,教師要設置更有質量、更能凸顯閱讀價值的問題。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設置了以下合作學習問題:“這篇文章給了我們哪些啟示?”這一問題雖然符合開放性、創新性問題的特征,但缺乏針對性。另外,這種分散性的討論往往使學生很難獲得相對統一的答案,小組成員在討論學習中無法達成一致,合作學習效果便大打折扣??梢?,這樣的問題設置并不成功。不妨換個問題:“這篇課文的第九段作者用了一連串的比喻,請一一指出并體會其中的含義,最后分析第九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焙茱@然,這樣的問題既符合課文教學內容,又具有針對性、創新性,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科學問題。
(三)強化教師在合作中的引導,突出合作實效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對現場合作氛圍的把控、對學生學習的指導都很重要。在以往的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往往在給學生布置任務之后便放手不管,讓學生進行“隨心隨意”的合作討論,這種做法顯然不科學。這會造成學生過分自由散漫,達不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對合作學習加強引導和控制。首先,強化引導。針對一些難度較大的任務,小組在探討與學習中難免會茫然無措,甚至發生爭執,針對這一現狀,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點撥與引導,幫助學生渡過難關,提高合作學習效率。例如,在《桃花源記》的教學中,教師布置的合作任務中包括“總結該文中的所有通假字”,組員對“緣”通“沿”是否可以定義為通假字有異議,這時教師可進行點撥,確保合作學習順利進行。其次,要控制好課堂氛圍。教師要合理把握課堂討論時間,控制好教學節奏,避免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
(四)教師要做好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與反思
首先,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成果進行系統、科學的評價。科學公正的評價是激勵學生不斷前進的助推器,教師要不吝評價,及時評價、公正評價。例如,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心了嗎?》一文的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點評哪個小組找到的比喻句最全,對其含義的理解更到位,哪些小組在合作學習中表現得最好,更能體現“優勢互補、全面發展”等。其次,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并進行自我反思。小組合作反思包括學生反思與教師反思兩種。在合作討論評價之后,教師給予學生反思的時間,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中的不足與優點,并提出意見用于改善合作學習效果。再者,教師也要進行自我反思,就學生合作學習的現狀、自我課堂引導以及課堂掌控能力等方面進行反思,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綜上可知,當下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存在著不少問題。為了提升初中語文教學實效,教師應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使小組合作學習更好地服務于閱讀教學。但不可否認的是,小組合作學習作用的發揮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以更科學的方法優化小組合作學習,才能不斷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作者:劉霞 單位:遼陽市第一中學
摘要:
“讓學引思”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有效教學理念。打造“讓學引思”課堂,有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形成以生為本、以學定教、主動自由發展的課堂教學生態。
關鍵詞:
讓學引思;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讓學引思”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有效的教學理念,它是指順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自主情感,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和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積極思考,自由探索,自主學習,親身經歷知識的生成過程,從而實現知識的自主建構和能力的有效提升。對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讓學引思”理念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幾點建議,以期拋磚引玉。
一、能讓善引———以生為本,還學習主動權給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指導者的作用,以生為本,能讓善引,將課堂和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盡最大努力為學生創造自主思考和探究學習的機會,變“要我學”為“我想學”“我會學”。
(一)以學設教,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是為了不教?!苯處熓菍W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以生為本,因學設教,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學習動力,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軸心、全面發展為目標,給學生創設自主思考、探究學習的平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會學生獨立學習,從而提高其自主探究和學習的能力。比如,教學蘇教版八年級下吳敬梓《范進中舉》一文時,筆者圍繞“范進中舉后發瘋的結果”,要求學生課后收集封建社會人才選拔制度和階級特權關系等資料,然后歸納整理,撰寫心得體會,談一談自己對范進中舉事件的看法和見解。這樣的學習方法,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了學生收集、篩選、整理以及概括信息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實現了知識的積累和遷移。再如,在學習蘇教版九年級上冊陶淵明《桃花源記》一文時,在課前預習環節,筆者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分層設計,引導學生自主預習,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關注了學生的個性差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發展和提升。
(二)少教多學,把課堂還給學生
受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往往以教師的“填鴨式”“滿堂灌”為主,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學生聽得昏昏欲睡,課堂儼然“講堂”,學生實則收效甚微。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少教多學,把課堂還給學生,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維,主動探究,質疑互動,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內化吸收,讓學生親身去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不斷碰撞思考,釋放個性,提升能力。譬如,魯迅《孔乙己》一文的最后一句寫道:“我到現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痹趯W習過程中,筆者提出問題:有人說這是一個病句,“大約”和“的確”相互矛盾,對此,同學們怎么看?作者這么寫的意圖是什么?這時有學生積極發言:“老師,我覺得這并不是一個病句,孔乙己窮困潦倒而又自命清高,在那樣殘酷的環境中是難以生存的,所以說他‘的確’死了;同時,孔乙己又是一個被社會拋棄的人,沒有人真正關心他的生和死,所以作者又用了一個‘大約’?!惫P者在此基礎上繼續追問:“這是一個開放性結局,大家認為孔乙己究竟是死了還是活著?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放飛思緒,大膽聯想孔乙己離開咸亨酒店后會有哪些結局?”學生經過思考后紛紛舉手,暢所欲言。有的學生說:“孔乙己仍舊好吃懶做,最終在饑寒交迫的一個晚上凄涼、悲慘地離開了人世。”有的學生說:“孔乙己開始改變了,他從頭做起,洗心革面,開了鈔書店,由于兢兢業業,誠實可靠,孔乙己的鈔書店變得有名起來?!边€有的學生說:“孔乙己命不該絕,遇到中舉后的范進,范進因與孔乙己情投意合,就與他結拜為兄弟,并將他聘為自己的師爺?!睂W生的奇思妙想,實現了對文本閱讀的個性化理解和獨特體驗。
二、會學善思———講究方法,創設給力的思維磁場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創設給力的思維磁場,用巧妙的引思,點燃學生的探究熱情,幫助學生開啟智慧之門,從而使教學效益最優化。
(一)巧設情境,以趣引思,以趣促學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巧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愉悅、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點燃學生的思維之火,做到以趣引思,以趣激情,以趣促學。比如,在執教《刻舟求劍》一文時,筆者在學生整體感知文本內容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演繹故事情境。當表演結束后,筆者提出問題啟發學生:“同學們,你們認為這個乘客犯了什么錯誤?他能在做記號的地方找回他的劍嗎?”這樣,通過巧設情境,以趣引思,既激活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又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設疑問難,以疑引思,以疑導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緊扣教材內容,巧妙地設疑問難,以疑引思導學,從而不斷碰撞學生思維,啟迪學生智慧。例如,蘇教版七年級上《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故事,作者以“新裝”為明線,以“行騙”為暗線,通過生動夸張的手法刻畫了皇帝、大臣、隨從、騙子、老百姓相互欺騙的荒誕行徑,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虛偽、愚蠢、腐朽的本質。在學習過程中,筆者提出了這樣的疑問:“皇帝為什么要穿新裝?騙子為什么能取得皇帝的信任?皇帝派誠實的老大臣去看織布,老大臣看到了什么?他為什么不說實話?小孩為什么又敢說真話?”這樣,通過設疑問難,就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總之,打造“讓學引思”課堂,有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形成以生為本、以學定教、主動自由發展的課堂教學生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效滲透“讓學引思”理念,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少教多學,能讓善引,讓學生會學善思,從而成就精彩的語文課堂。
作者:王杜娟 單位:鹽城市初級中學
摘要:
在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知識體系中,閱讀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在中學語文的教學和應試過程中,閱讀一直貫穿整個語文學習中。因此,閱讀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閱讀能力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只有擁有了這些,學生在平時的閱讀中才能真正獲取相應的知識,也能在應試的過程中提高解題的效率,拓展解題的思路,正確地解讀文章的含義。
關鍵詞:
中學語文;閱讀教學;解題思路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閱讀一直是一個傳統的重要內容。這主要是因為,閱讀是一個人進行知識輸入的主要途徑。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等方面都應該有所提高。這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積累,來適應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因此,中學語文對學生的考察中,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一、初中語文閱讀對學生的重要性
閱讀從根本上來說,對一個人精神世界的塑造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來說,它培養人的高尚情操和審美能力,另一方面來說,從實際操作層面上,正因為閱讀的這些作用,它在中學生的應試過程中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塑造
初中語文閱讀的最大信息來源就是語文教材,語文教材匯集了廣大專家學者從世界各地作品中甄選出來的名家經典。如,詩歌有陸游、李清照等,小說有老舍、魯迅等,散文有郁達夫、朱自清等。閱讀這些作品,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對語言的精準性和美感的把握能力也會逐漸增強。語文即語言文學,而語言文學的一大重要目的就是要培養人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可以體會到“猿啼三聲淚沾裳”的蒼涼,也可以體會到魯迅筆下“祥林嫂”式人物的麻木與無知。這種審美情趣在學生心中會得到延伸與存留,使學生在課外也會有興趣去閱讀相關的文章,繼續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
(二)對學生應試能力的重要性
從實際操作層面來講,閱讀能力對學生的應試是極其重要的。在全國卷的高考試卷中,語文試卷中包含了五道閱讀大題,分值在40到50分之間,其他題目中,也會多有涉及段落文本的閱讀,這需要學生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才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所閱讀的內容進行快速精準地理解和判斷。另一方面,俗話說:“閱讀作文不分家?!边@是因為閱讀是一個知識輸入的過程,而作文就是一個知識儲備輸出的過程。在應試作文的答題過程中,學生需要有一定量的知識存儲,才可以清晰地說理和廣泛地舉例,以支撐自己在文章中的觀點。因此,這需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足夠的閱讀能力,才能在考試中更好地發揮。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新課改的教學大綱中,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要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另一個是要培養學生足夠的應試能力。因此,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應該從這兩個方面出發。
(一)培養適應社會的全方位人才
要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首先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在社會發展的今天,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國家社會發展的現狀,我國正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社會階段,需要哪些人才,應該為什么樣的理想去努力奮斗。這都是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閱讀的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教授的內容。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到了這些,才能有一個自我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也才能更好地學習和奮斗
(二)從實際層面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
許多教師和學生深知閱讀的重要性和好處,可是到了實際操作的時候,就很容易陷入一個理論大于實際的怪圈,導致在實際閱讀過程中不知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教授學生實際的閱讀技巧。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可是學習閱讀和練習閱讀也是一個枯燥的過程。閱讀的練習,需要反復的、機械的訓練,有些時候,甚至會喪失對語言美感的追求。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閱讀之初就對閱讀這件事情產生興趣。比如,教師要擅于發現學生的階段性進步,并時常指出學生的進步,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成長,這樣學生才會更加喜歡學習、閱讀。其次,要注重重復性的練習。上文講到,閱讀的練習是需要反復的、機械的訓練,簡單來說,就是需要學生對閱讀的動作進行反復地重復。比如,在學習詩詞時,為了讓學生對詩詞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就必須要反復閱讀。最后,教師還要讓學生說出自己對這首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理解。這是最關鍵的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因為好的文章都會有內涵的蘊藉,不會將思想直白地表現在文章的表面,而是需要學生進行深入地理解才能通曉。對一篇文章的閱讀,只有經歷了這些步驟,學生才能在這篇文章中汲取知識,也才能提升閱讀的能力。新課改的過程中,閱讀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只有培養好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才能在應試和社會競爭中占得先機。
作者:鐘偉林 單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五中學
一、主題閱讀之比較閱讀
比較閱讀主要指的是把兩篇或者多篇文章在內容、形式上有一定聯系的文章結合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深化學生對文章內涵理解的一種有效閱讀方法。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把相關的內容通過不斷比較、對照與鑒別,開闊學生的眼界、活躍他們的思想,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更充分、深刻。學生通過對比還能看到差別,把握其中的重點,提高鑒賞力,提高遷移思維能力,使語文知識系統化、條例化。比較閱讀也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有利于學生快速準確地處理眾多繁雜的信息。在教學時,選定和教材課文相似或者相關的內容展開比較閱讀,找出異同點,也是語文知識延伸遷移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整體施教,提高學生閱讀效率
在主題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遵循“整體性”的教學原則。整體性教學原則不再是傳統的一課書一課書地教,是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地去教。這時候的單元主題就像藤,一篇篇課文猶如瓜,在教學時,需要用這個“藤”將一個個“瓜”串聯起來。同學們在同一主題下,閱讀也由課內引申到課外,有助于拓寬閱讀范圍。這樣,一個主題就能統領三套教材中的三個單元,由22篇文章組成了一個主題大單元。在教學時,教師都是緊緊圍繞著單元的一個特定主題進行大單元語文教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要關注課堂的教學效率,組織要適當,也要做到有詳有略,有效拓展,讓閱讀教學從課本內延伸到主題閱讀與經典誦讀,這樣也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助于拓寬他們的閱讀面,提升閱讀速度,而且還應了那句“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目標。接下來,教師再指導學生閱讀,展開閱讀教學便水到渠成了。
三、從批注入手,習慣與方法并進
很多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喜歡走馬觀花,把焦點放在了故事的情節上面,對文章中的那些生字生詞一跳而過,對文章的內容理解與情感的體會也是囫圇吞棗……當閱讀完這篇素材時,學生吸收甚微,消化不良,寫起作文來也是無話可說……“讀書不得法等于沒讀”,“教師要傳授給學生一些好的閱讀方法,才能讓閱讀深入到學生的心靈當中”。在開展主題閱讀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心去閱讀每一篇文章,教給學生各種批注式閱讀的具體方法,如解釋、概括、質疑、聯想等,讓學生學會使用批注,走進書中,走近作者,這樣也利于培養他們“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莫放攔路虎”的好習慣。在好方法的引導下,學生的閱讀才能取得質的飛躍。在日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多種做批注的具體方法:遇到生字、生詞時,要主動去翻一翻字典,標下注音,寫出其中的意思。當遇到自己喜歡的語段或者含義深刻的句子時,學生要動筆去勾畫,寫下自己當時的感想。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帶著這些疑問反復去讀書、去探究。經過長時間的熏陶、感染與訓練,學生的閱讀習慣也會逐漸形成,提升到“品讀優美語段”“體會深刻含義”等方面,而且還能耐下心來仔細品讀,反復咀嚼,批注感受和體會,學生之間也會主動進行交流分享。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學生們也會在閱讀時養成一種愛思考、愛積累的好習慣,閱讀水平與閱讀能力也都隨之得以提升。
四、主題式閱讀教學的收獲
首先,改變了學生閱讀量小,閱讀興趣不高的狀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主題式閱讀教學,學生一般花費2~3個課時就能完成一組課文的學習,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基本上能完成一冊教材的閱讀,其中,將節省出來的課內外時間可供學生閱讀和參加活動。這樣,同學們既能閱讀更多的書,而且涉取的面也更加廣了。其次,充分體現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精讀課上,學生借助課例能初步掌握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泛讀課上,學生則能使用學案自學。這也使得學生們的學習形式更加靈活主動。在拓展課上,學生可以采取喜聞樂見的形式暢游書海,而且大家都樂此不疲。整個閱讀教學環節既體現出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又便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便于他們在思想的碰撞中生成新知,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在課堂上,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了必要的閱讀方法,小到理解詞語、做批注,大到學習一類文章時應該把握的要點、切入點等。久而久之,很多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吃透教材,有些學生還能結合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自行設計清晰的“學案”,真正實現了自主讀書。而且學生自己還能做一名語文教學的探究者。在開展主題閱讀時,教師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結合“語文主題學習”叢書鼓勵學生多去讀書,讀好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在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同時,為他們的終生閱讀奠定了好基礎。
五、總結
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語文蘊涵著豐富的思想與寶貴的精神財富,其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精神領域帶來的影響是深刻的。通過強化主題化閱讀教學,我們要將語文課程中的人文礦藏充分挖掘出來,幫助學生初步構筑思想體系與精神家園。主題閱讀也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一條康莊大道,可以為豐富學生的思想感情,發展創造思維,培養科學精神,提高閱讀技能等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劉曉菲 單位:河北省巨鹿縣實驗中學
一、樹立正確的閱讀教學理念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往往會從文章的整體構思、立思、選材和語言特色等方面進行閱讀分析,把一些文質兼美的文章印發給學生,并指導學生靜心領悟,體會到美文的魅力、閱讀的樂趣。在選擇文章時,我們應選那些貼近學生生活、引起學生共鳴、通俗易懂、語言規范的文章。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用心去探尋語言文字的美,感悟語言文字所承載的情,激發他們深入閱讀與探究的欲望,觸動他們的情感世界。文本閱讀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形成豐富多彩的心靈世界,引起學生的共鳴,叩擊學生的靈魂深處。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閱讀,在給學生的閱讀安排時也要做到精心設計,認真安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另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還充分利用閱讀時間,給學生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在激動人心之時戛然而止,然后告訴學生,想知道更精彩的內容,自己去閱讀原文。這一做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向學生介紹古往今來的諸多名人,他們無一不是博覽群書,勤奮努力,才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這樣一來,就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具有強烈的學習興趣,才能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而一般傳統的課堂教學,都是教師講,學生聽,采用單方面的傳授方式,大多忽視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忽視了在課堂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不能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學生只能是“望題興嘆”,慢慢就會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我們也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活動,提高閱讀的興趣。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比賽,來調動學生健康閱讀的主動性、趣味性,如舉辦個人比賽、分組比賽、分排比賽等。教師還可以通過文學欣賞、詩歌朗誦會等形式,激發學生健康的閱讀興趣。如引導學生在讀《三國演義》有關曹操節選部分時,學生肯定有了對曹操的不同評價,教師不妨因勢利導,讓學生有機會展現自己的知識才能,鼓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師可讓學生深入課文,看下曹操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作者為什么要把曹操這個人物形象如此塑造?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閱讀之中,不僅會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會有自己的個性體驗和思考,從而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獲得思想的啟迪。
三、創設良好的閱讀情境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主要的教學。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五花八門的教學形式一涌而現。一線教學工作者也在馬不停蹄地探索各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有效課堂、高效課堂也應運而生。不論是教師采用哪種教學手段都要為學生的閱讀創設最好的閱讀情境。如《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第一自然段有這樣一句話:“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句中用了兩個“不可估量”。對此,我提出問題:讀完課文后,兩個“不可估量”會給你內心一種什么樣的滋味?真是一石激起千波浪。由于學生的生活經歷、生活感受、生活情感、生活體驗不一,因此,有的學生說:“可惜?!庇械膶W生說:“悲哀?!庇械膶W生說:“痛恨?!庇械膶W生說:“憤怒。”接著,我讓學生帶著各自的感受體驗品讀課文,再通過多種形式反復地品讀,讓學生讀出“可惜、悲哀、痛恨、憤怒”等心情,用心感受作者的內心世界。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在內心深處,都渴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學生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尤為強烈。要讓學生主動學習,必須要創設問題情境。只有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愉悅感,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如在設計《月光曲》一課時,在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體內容以后,教師就可以啟發學生換位閱讀:假如你是“貝多芬”,你會怎樣?學生若有所思,邊讀邊設身處地地沉思起來。當讀到“盲姑娘渴望親耳聽到貝多芬的演奏,卻又怕哥哥難過,安慰哥哥:‘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一段時,學生被主人公的善良純潔、通情達理、善解人意所打動了;當學生讀到“貝多芬……推開門……前面坐著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眼睛瞎了”時,震驚地說:“是她嗎?這就是那位善良的姑娘嗎?她雖然身患殘疾,但意志是多么的堅強??!”這不僅形成了生本的對話,而且還嘗試了作者和學生的對話,實現了共鳴,達到了更高的藝術境界。
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學習方式
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要求教師樹立生本理念,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教學再不是以教師為中心,不再是教師先入為主。傳統的課堂教學都是教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教師怎么要求,學生就怎么做。學生只是按教師設計好的思路程式化地學習。新課程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所以,教師在閱讀活動中,只是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而學生才是閱讀的主體。教師應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文的閱讀,分析和理解課文的閱讀,完全相信學生通過閱讀一定會有一番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閱讀的內容。新課程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應通過精心設疑,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大膽去探索。新課程標準倡導合作性學習,教師要指導學生與學生的合作交流,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班級與班級的合作交流。當然,教師也要以普通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更要讓學生在“探究”中創新。教師要引導并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作者:王富全 單位:甘肅省隴西縣通安中學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初中語文教學是相當重要的學科,對于培養高素質的學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學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標準中對于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大量的問題,已經嚴重地偏離了新課改的要求和語文教學的性質和目標??偟膩碚f,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發揮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只有學生自己讀懂了文章的意思,才能做對題目。但是現在課堂上,教師往往會把學生的地位取代,并且在學生還沒有來得及思考時,教師提出問題,打斷了學生對文章的疑問。另外,在做閱讀理解時,教師總是會使用標準答案來評判學生,幾乎沒有讓學生對文章產生情感共鳴的機會,學生只是作為被灌輸的工具。學生在這種主體角色完全錯位的情況下,缺乏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過程,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及積極參與的欲望。這樣閱讀教學成了學生比較頭疼的事情,不能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成為學生的負擔,進而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潛質。
(二)教學課堂形式比較單一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水平,而不是僅僅對語文生字詞以及課文中心思想等進行學習。然而很多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采用的是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上使用填鴨式的教學,不能對學生灌輸閱讀技巧和閱讀習題答題模板的總結。初中閱讀教師本身就是教學、學生和文本之間的會話,但是在有的語文課堂中還是缺乏一定的交流,只是停留在教師的問和學生的答這個層面上。甚至在學生做出回答后,教師給學生的總結也是比較簡單的,這樣就不善于對自己的問題進行調整,學生也不能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懷疑意識也不會得到提高,從而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改進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果沒有一定的閱讀量就很難積累語文知識,沒有語文知識的積累,也就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學生的閱讀習慣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養成讀、說、聽、寫的習慣;指導學生養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眼界,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只有學生在充足的閱讀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將好詞好句進行摘抄,就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的思維發展。
(二)轉變教學思想,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學目標的實現在于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從而達到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只有轉變教師的教學思想,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使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得以體現,才能發揮學生的主要地位,提高教學效率。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并結合具體的教學系統要素,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以便取得發展。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主動閱讀和思考。而教師只是起到示范和引導的作用,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獨立思考,使學生對閱讀教學的技巧和能力的掌握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對于教材中的課文或者是課外的閱讀素材,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更多更好地發揮,使學生的閱讀水平能真正地得到提高。
(三)拓展閱讀教學,提高閱讀效率
在以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對于閱讀知識的講解總是局限于課本中,很少通過課外的閱讀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閱讀能力的提高。學生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僅要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解,還要注重課外讀物的涉及,這樣才能拓展學生的閱讀學習。同時,這樣還可以反饋學生的閱讀水平,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當然,閱讀能力的提高只是靠教師的傳授還是不夠,在閱讀教學中,不能只停留在學生對課文的分析,教師還應該總結出閱讀技巧和方法,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相當重要的,對于當前存在的問題,需要教師首先轉變教學思想,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同時還要加強教師的自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同時,學生也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閱讀興趣和愛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教學水平,改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作者:竇曉英 單位:河北省平鄉縣教育局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一)傳統教學模式依舊占據主導
由于語文閱讀教學內容較偏理論化,傳統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一般采取的都是理論教學為主、學生自主探究與學習為輔的模式。在這一模式中,教師居于整個課程教學的主導位置,學生的學習狀態普遍較為被動。新時期條件下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重新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盡量避免“一言堂”情況的發生,通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來帶動整個課程教學的發展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這一標準客觀要求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轉變。但是從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來看,語文教育工作者們在一段時間里的確進行了大量的摸索和探究,但是終究又回到老路上,傳統教學模式依舊占據著主要地位。
(二)教學手段單一
除教學模式存在問題外,現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還面臨的另外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就是教學手段單一。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們普遍存在一個誤區,即轉換教學模式是浪費有限課時的表現。在這樣一種權衡下,大多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都會傾向于整個教學過程采用一種教學手段。如此一來,將會直接導致整個課程教學的無變化,學生只是慣性進行學習,完全提不起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通過教師當時的教學主題就能預知下一環節的教學內容。這樣平淡無奇的學習狀態無法激發學生潛意識里的挑戰欲望以及挑戰激情。
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通過上文論述,我們已經對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及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認識與了解,基于這一認識與了解的基礎上,筆者認為,要想提高教學有效性,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豐富資源形式
結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來看,要想提高教學有效性,首先應從資源形式的豐富入手,努力提高現有基礎硬件設備的有效利用率,提高教生課內外使用多媒體及計算機的方便度,為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整合創造出更為良好的硬件環境;同時,在資源庫建設方面還要多下功夫,充分利用多種途徑,完成資源的搜集、整理和利用;購買現有信息資源,組織教師自己制作和開發優秀課件和教案。比如就《飛向太空的航程》這一課程教學內容來說,傳統教學模板中,兒這一課文只是作為學習和了解的部分,因此沒有進行詳盡的教案設計?;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去收集與太空航程有關的內容,對教案進行新的設計,提高教案與內容的貼合度,對學生科學領域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普及。
(二)實現師生互動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扮演的角色更多屬于引導者的成分,并且從過去知識提供者及知識的傳授者逐步過度到知識導航者。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可以自主的進行知識的查閱,掌握相關的語文閱讀知識,通過這樣的途徑,甚至可以收獲一部分教師也不曾掌握的知識。比如就都《動物游戲之謎》這一課程內容而言,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天生對動物界的好奇,鼓勵學生去查詢一些動物,如老虎、獅子等的游戲行為,通過觀察,對將要進行的課程內容進行思考。這樣一來,不僅能最大限度提高學生對課程教學的參與興趣,同時還能有效拓展學生獲取知識與信息的途徑,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其次,教師可以借助BBS、博客、QQ等渠道或者Email與學生進行情感思想的交流溝通,也可以在網上進行作業的批改等。通過這樣一些途徑,教師可以及時有效的掌握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思想動態,從而對教育教學內容及方法做出及時的調整,實現師生間真正意義上的互動。
(三)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除上述措施外,教師還應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模式,努力營造良好的閱讀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的興趣。比如在遇到敘事性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收集與課文相關的視頻或短片,讓學生立體的感受這一課程內容的來龍去脈,從而提升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蛘呓處熯€可以對情景角色扮演的模式進行充分利用,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準備,來對閱讀教學內容進行深化,讓學生享受整個表演的同時,加深學生整體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來說,首先應從學生的興趣傾向出發,了解學生學習需求,結合時代信息技術及新教學資源要素,以學生為本位進行教學設計,提高學生對課程教學的興趣,從根本上轉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尷尬局面,爭取為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改革及素質教育的良好發展做出努力和貢獻。
作者:張發奎 單位:重慶市云陽縣盤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