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3 11:26: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多媒體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現代化教育信息技術空間的日益拓展,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教育的主流。國務委員、原教育部部長陳至立指出:“要深刻認識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應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充分認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現代化的體現。特別是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手段走進初中歷史的課堂,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因為多媒體把文字、圖片、視頻、聲音、動畫等集于一體,具有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再現性和運動變化的可控性、模擬性以及強大的交互功能。它契合了初中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特征,因此運用多媒體進行初中歷史教學可以改變傳統教學的信息傳遞方式,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夠有效地渲染課堂氣氛,還能創設情景啟迪學生的思維,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但多媒體手段只不過是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傳播信息的橋梁,是教學系統中的一個要素。它不能脫離課堂而存在,不能脫離教師和學生而存在,更不能包辦一切。美國學者克拉克一針見血地指出:“多媒體不能幫助學習正如用汽車運食物不比馬車運食物營養更為豐富。”多媒體手段能否發揮作用,關鍵在于如何恰到好處的使用,筆者在自身教學實踐和觀摩了多堂初中歷史課后,發現一些歷史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中存在一些誤區,這樣不但發揮不了它的優勢,有時反而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誤區一:由“人灌”到“機灌”
過去我們批評那種“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但利用多媒體手段后,有的老師誤把計算機等同于多媒體,錯誤地認為多媒體可以代替教師做一切,讓計算機從頭到尾地“唱戲”,忽視教師應起的作用。例如,在講授《岳飛抗金》小節時,計算機通過圖片和視頻的演示,展示了“岳飛抗金”這一歷史事件,而教師只是作為操作者,不加任何分析和講解,到最后學生連“岳飛為什么不是民族英雄?”這樣簡單的問題都茫然不知,同時教師的教學風格也無法體現,課堂氣氛拘謹而不靈活,這樣運用多媒體教學效果很不理想,最終導致由原來的“人灌”到現在的“機灌”。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居于主導地位,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播,更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初中歷史教學有很明確的教學目標,初中學生對歷史問題的深度和廣度的理解還不夠,學生思維的時間也不易持久,這需要教師對課堂學習進行很好的組織,并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叩啟歷史知識之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唯物史觀,并積極鼓勵學生思維,及時獲取反饋信息,使“傳道授業解惑”有的放矢。而多媒體手段只能輔助歷史教師教學,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作用。
目前,教師的講授仍是教學的主要形式。教師的語言、教態、情感對初中生起著巨大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生動直觀不乏幽默的語言,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藹可親的教態,增加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因此,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初中歷史教學不是老師撒手不管任憑計算機牽著學生走。我認為教師要時刻對課堂進行宏觀調控,同時應該根據教材的實際內容,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強大的交互功能,高屋建瓴地創設一些情景引導自學、思考和分析,使教師能按自己的需要組織教學,展示自己的教學風格,而不是受課件的限制和左右,失去了教師在課堂的主導地位。
誤區二: 從接受者到觀賞者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形成和諧、融洽、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要做到這一點既要看老師的教,也要看學生的學,歸根結底要看學生的學,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在學習初中歷史時往往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但有的老師運用多媒體教學后,不注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原先傳統手段的師生交流、討論都在光、聲、圖像的展示中湮滅了,學生不是課堂的主人,而是成為仿佛置身課堂之外的觀賞者,學生常常停留在對精彩畫面的欣賞上,而對實質性的歷史內容不去留意,時間一長就不自覺地游離于學習活動之外。例如在講授《鄭和下西洋》小節時,教師通過多媒體把鄭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實用地圖的形式展示,應該說出發點很好,但色彩艷麗的畫面讓學生看得眼花繚亂,再加上沒有適當的提問、討論等形式的交流,結果臺上熱熱鬧鬧,臺下冷冷清清,把一堂歷史課變成觀賞課,時間一長有的學生就開小差了。
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不應該把學生看成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把學生看作是有目的、有能力選擇和塑造自己行為的人。在歷史教學活動中也不例外,學生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可以說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就不可能取得高效率,而前面所說的“學生成為觀賞者”則背離這一要求。
事實證明,我們在運用多媒體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時,應從歷史課的授課類型和歷史教材內容的實際出發,靈活運用。同時還要從初中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心理生理特點出發(初中生能保持精力集中的時間較短,而心理學又告訴我們如果長時間單一做某種活動,會使人感到疲勞。),科學地運用多媒體使多種教學方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另外注意適當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設計一些人機對話類型的討論題、思考題,通過師生對話,學生討論,多媒體展示,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學生也會感到有有張有弛精神也會非常飽滿,也就不會出現冷場的現象了??傊?“教就是為了不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用什么先進的教學手段都必須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
誤區三: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
課件是多媒體教學的核心部分,它的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課件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不能膚淺地停留在表面。但有的老師不注意教學目的,只是讓書本搬家,把屏幕當成電子黑板,而沒有真正的實質內容。另外歷史的多樣性常常導致大量的圖片和視頻被牽扯進課件中來,但有的教師往往熱衷于追求多媒體顯示效果,學生對顯示畫面印象很深,但僅僅而已,不能掌握歷史知識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聯系,教學目標無法實現,這樣的課件給人以喧賓奪主的感覺。還有的教師在設計課件時不注重教材的整體優化結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很難有所體現,整堂課下來感覺平淡無奇,輕重難辯,缺少一個"拎起來一條線,撒下去鋪滿地"的教學主旨,這樣的課件真是“繡花枕頭稻草芯”。
誠然,多媒體技術具有圖文并茂、形象直觀的展示功能,它使學生對歷史現象、過程的認識和理解更加深刻。但光有好看的課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要講究實際,課件設計要體現歷史教材的教學目標,要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符合科學性和客觀實際,同時要圍繞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突出重點,詳略得當,不嘩眾取寵,堆砌素材,也不面面俱到,平鋪直敘。在圖象的處理上要簡潔,大量的講解和分析應讓老師去完成,另外還要注意課件設計的藝術性,色彩搭配要與教學內容相一致,布局要合理。總之,課件的設計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外表,要有鮮明的目的和實質的內容。
誤區四:盲目使用 效率低下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采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引進多媒體教學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種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但有的老師不從教學實際出發,不注重實效,認為運用多媒體手段就是運用了最先進的教學手段,就越能顯示教學水平,一味盲目使用,從而忽視了傳統教學手段。對于那些傳統手段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也牽強地使用多媒體,結果反而破壞了課堂教學結構,教學效果無明顯增強。例如有的教師喜歡將大量的歷史知識的板書和邏輯推導寫入課件,在課堂上展示。而這樣使學生對其印象反而不深,不易吸收,有的學生連筆記都來不及記。我覺得到不如老師在黑板上一邊講解分析一邊板書,學生也能邊聽邊想邊記。再比如,有的老師喜歡把圖片、影視或文本簡單地轉換為計算機演示,而由于受技術因素的影響,圖像的大小和清晰度往往受到限制。與其花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們制作成計算機課件,還不如直接使用投影儀、錄像機或掛圖來得方便。
多媒體手段有著自身突出的優點,但它并不排斥傳統教學媒體和手段。而傳統教學媒體和手段也有自身的長處,而且至今仍是確有實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學手段。因此要改變盲目使用多媒體的現象,我認為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克服傳統教學媒體和手段的缺點,將傳統教學媒體與手段和多媒體有機結合起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如果能用別的手段達到預想的效果就用別的手段,而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是要表達其他教學手段難以或無法表達的教學內容。例如,在講授《紅軍長征》小節時,教師通過電子地圖,配上活動箭頭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過程加以演示,同時每到重要的地點(如遵義等)在附應的影視資料;同時,請同學用講故事的形式補充一些紅軍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最后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討論分析紅軍為什么開始失敗?為什么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的轉折點?
總之,多媒體并不是獨媒體,能把多媒體跟其他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得很好的課,才是真正得多媒體教學課。
毋庸置疑,多媒體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確實有其它教學手段無法代替的優勢,但這并不是意味著它能包辦一切,它只是輔助教學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更不是最終的目的。我們要從歷史教學的實際出發,當用則用,不當用則不用。使用時要注重科學性,要使多媒體的運用做到“適時、適度、適當”恰到好處。
一、教師是初中英語多媒體教學的終身學習者。
現如今的知識量在不斷的更新,為了能夠傳授給學生們新型的知識點,所以教學要不斷的豐富知識面,教師要把終身學習的觀念落實,要讓自身的知識體系能夠更新以及完善。多媒體就是教師提升知識面的方式,因為多媒體需要教師學習原來在英語專業基礎上,沒有接觸的技術手段,對于不斷更新的多媒體技術要與之同步,要根據發展的形式,完善自身的技能。
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中,納入多媒體教學,對科研和教育都相應的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具備多方面的技能,其中的學習更是不可缺少的,一定要成為終身學習者,在多媒體使用方面也要趨向于專業程度,對多媒體的應用要大力研究,教學的方式要得到優化,讓自身的專業素質能夠得到提升,進修的方式也要不斷的更新,讓多媒體教學的作用能夠更好的發揮,讓教學的經驗能夠拓寬。
二、教師是初中英語多媒體教學的優化者和設計者
1、在初中英語多媒體教學中,教師是優化者。
教師要將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以及學習的過程都要了解,讓多媒體教學中能夠將教學過程優化,以較少的課時讓學生們吸納較多的英語知識點。多媒體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信息傳遞的效果一定要加強,讓學生能夠將自主性和積極性提升,學習興趣得到激發,才是優化教學過程的主要目的。例如:可以將學生以往不經常見到的英語現象(英語國家的人文社會或者風俗習慣),經過視頻或者圖像的方式展現給學生面前,營造出一種類似的環境,讓學生們能夠仿佛就生活在英語國家,一方面優化了教學,另一方面也讓學生的觸覺、視覺和聽覺得到提升。
2、在初中英語多媒體教學中,教師是設計者。
課程還沒有開始之前,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主要內容,設定教學的目標,把教學的任務和環節有所設計,讓學生們了解需要學習怎樣的知識概況,讓教學的流程能夠順暢,因而把教學任務完成。將教學的任務納入多媒體課堂教學中時,首先要選擇適當的多媒體方式,并且擬定出多媒體的應用方式,明確教學過程的策略和手段。還可以加入評價環節,讓學生反饋出教學方式的建議,教師就會了解到所設計的教學方式存在的不足和優勢,在下一次的教學過程中才能夠取長補短,讓多媒體教學設計更加完善。例如:可以將英語教材中靜止的文字資料,設計成有聲有圖的圖像,通過學生觀看,可以將自身的表象和思維之間得到相應的聯系,學生從全新的角度去學習英語,教學目標就會得到實現。
三、教師是初中英語多媒體教學的控制者和管理者。
1、在初中英語多媒體教學中,教師是控制者。
初中英語進行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是最核心的控制者,那么就一定要將多媒體的課堂教學合理的控制到位。(1)教師對多媒體的不利影響要合理控制。多媒體在英語教學方面具備著諸多好處,可是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例如:多媒體所傳輸的知識較廣泛,學生對于知識的積累程度有著消極的情緒,因為不能夠透徹的掌握,促使自身的心理素質偏低,甚至會有厭學的情況發生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要具備著一定的預見性,將負面效應解除,把主要的原因細致的分析,那么在多媒體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就要應用適當的方法和策略,讓多媒體的優勢不斷的展現,把一些弊端盡可量避免;(2)教學的節奏要控制。何時進行哪一章節的教學,何時是提問的時間,何時應該讓學生們進行小組的討論等。都是教師要在課堂上有效掌握的,要將課堂的駕馭能力和流程掌握能力提升,組織教學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出效用。
2、在初中英語多媒體教學中,教師是管理者。
在多媒體英語教學中,教師作為的是資源的管理者,多媒體中的教學資源非常多,教師一定要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和主要的教學內容來選擇適當的教學資源,讓選出的資源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有所幫助,一些跟教材不相關的知識內容需要刪除,同時要將有用的資源進行優化和組織,讓學生能夠擁有較有利的學習資源。要把單純的復制網絡資源,轉變為組織網絡資源的形式。并且,教師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管理者,要將多媒體中的教學過程有效的掌握,讓多媒體的課堂能夠較為豐富,讓學生的英語思維得到啟發。制作多媒體課件時,不要過于花俏,在播放的過程中,可能在每次點擊時都會出現動態畫面和生效,讓學生們眼花繚亂,把注意力放在了動畫中,而把教學的主要內容忽視掉,那么想要得到的教學目的就不能夠實現。所以,教師作為管理者一定要將教學資料和教學的全過程中所涉及到的諸多方面,透徹了解,讓多媒體成為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的工具。
四、教師是初中英語多媒體教學的引導者和研究者。
1、在初中英語多媒體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
利用多媒體對初中英語進行輔助性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讓課堂的內容有所增加。因此,在多媒體屏幕上所呈現出的知識量一定非常多。那么由于知識點較多,學生就會產生消極的學習態度。這時,教師就要細心的引導學生,選取適合實際教學的教學資源,讓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讓自身所存在的不足能夠得以總結。然后教師再幫助學生做出問題的分析,讓適合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得到改善,從而將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2、在初中英語多媒體教學中,教師是研究者。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技術手段,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具備著一定的挑戰。因此,教師要不斷的研究多媒體教學,要把最新的教育觀念和理論成果教給學生們,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夠將多媒體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也會得到改善。一方面要選擇適當的教學資源,研究最為適合學生的教學環節,讓興趣提升。另一方面要研究學生的學習過程,要讓學生將英語學出優質的效果,要將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有效掌握,教師要研究出一定多媒體教學方案,讓學生將學習策略有效了解。例如:教師可以針對課文和單詞運用多媒體進行循環的播放,主要的詞句和單詞要進行放大、閃爍或者加亮效果,讓教學的情景,!能夠活靈活現,學生們的注意力就會被帶動。
總結:
根據以上的論述,教師是初中英語多媒體教學中的終身學習者、控制者、管理者、引導者、研究者、優化者以及設計者。想要將英語多媒體教學流程順暢進行,并且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就要將自身的綜合素質提升,在英語專業技能上,以及在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上都要精通,要力求把即將畢業初中生的成績提升,使得能夠在輕松愉快的英語多媒體學習氛圍中,完成初中的學業。
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把現代計算機技術引入教學,結合影視、幻燈、音響等先進的教學手段,而進行的“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現代教學的一種趨勢,它使原來“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課堂教學融入圖形、文字、影像、聲音、動畫、視訊等多種媒體,它使學生手、腦、眼、耳并用,能充分地喚起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良好教學效果。用計算機來輔助教學將是教學領域的又一場革命。
在科技信息日新月異的今天,計算機應用于教育教學的熱潮一浪接一浪,各地一些條件較好的城鎮學校,順應國家教育部門的號召,“大力推廣計算機技術”,“重視抓好中小學生的計算機教育”,“積極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服務教學,輔助教學”,早已大勢投資組建各種“電子教室”、“多媒體電腦教室”、“多媒體語音教室”等等,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多方面齊抓,大力推行以科技促教育,試行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
而這些,給廣大的農村中小學則帶來了嚴峻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形勢,怎么辦,推廣先進技術,推行教學改革,談何容易!
首先,資金哪來?
農村中小學要推廣科技教學,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不足,據諸多城鎮兄弟學校透露,上百萬元建個功能齊全的多媒體電子教室屬于正常耗資。先不說組建電子教室,就說建一個小小的電腦室,便于計算機教學,三十或四十臺電腦不多,但這也至少得二三十萬元,這對于一個辦學經費并非充裕的學校來說,已不是個小數目了,又怎樣讓其去承受多媒體教學對“硬件”的高要求?
再者,人才怎辦?
大多數教師的科技素質跟不上,這是農村中小學的又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教育好壞的關鍵在于教師,現今大部分教師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固守于老一套的粉筆加黑板的方式,連投影儀等都很少使用,而且對計算機這樣的先進技術或多或少地還存在著某種恐懼感,更甭說去掌握它,應用它,輔助教學了。
對這些問題,如何解決,這是絕大多數農村中小學所面臨的非?,F實的困難,我校也是一所鎮里的農村中學,從去年開始,結合本校情況,克服種種困難推廣科技教學,逐步逐步地實行多媒體教學,至今已取得諸多卓有成效的成績,鑒于我校的實踐,在此就農村中小學的多媒體教學之路,略表己見,希望對各同道中人能有所啟示。
一、分析清楚自己學校的現實情況,特別是教師的科技水平。
首先,有否能勝任計算機教學的專業教師。這是很重要的,科學技術發展得越快,就越顯得科技人才的重要,要想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大展手腳,專業的計算機教師是不可惑缺的因素.假如沒有,學校應首先想法解決這點,相信此舉不難,因為現在國內各院校及社會上計算機才人才已有一定數量了,當然最好選個師范專業生。
其次,其他教師當中,有多少懂計算機的,掌握程度如何。
再者,學校當前的教學設備情況如何,有否電教室或空余教室;學校經費情況如何。
二、組建多媒體教室。
這里講的多媒體教室跟前面提的多媒體電子教室不同。一個多功能的電子教室,首先它是個電腦室,而且組成具有多種功能的教學網絡,所用到的科學技術較高,資金花費也多。這對于一個教師科技水平尚且不高的農村學校來說,不太適合,既便有了,利用價值也不高,反而成為一種浪費。
最適當的情況就是先建一個由一臺多媒體電腦、一部多功能投影儀和一些音響、影像設備組成的“多媒體教室”,這個教室可以是原來的電教室(如果有),或其它的空余教室,進行一定的裝修改動(主要是設備、線路布置,環境、衛生工程等等)即可,在這教室中,用電腦來播放教學軟件,教師根據需要把電腦顯示器上的內容通過投影儀投影到大屏幕上,利用電腦中的教學軟件配合講課,必要時用上幻燈、電視錄像等工具進行教學,以達到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效率,這也就是完全意義上的“多媒體教學”了。而這樣所需的“硬件”投資對一般的學校是完全能夠承受的。
三、進行校內教師電腦培訓。
提高廣大在職教師的科技素質,是推行多媒體教學的必要條件之一。要解決這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舉辦教師電腦培訓班。這可由本校的電腦教師負責,對學校全體教師進行電腦知識講座,雖然沒有電腦室,沒有電腦條件供教師練習,但用上面所講的多媒體教室也完全可以進行電腦學習。在講課時,授課者一邊講解一邊在電腦上演示,并通過投影儀投影出來,讓學習者能非常直觀地理解和領會各種電腦知識及操作,提高學習效率。
現在電腦市場上有很多幫助人們學習電腦的軟件,比如,北京金洪恩電腦有限公司推出的《開天辟地》、《萬事無憂》等都是相當不錯的電腦教學軟件,培訓期間,播放播放這些軟件并使之與講課結合起來,讓老師們在耳目一新的感覺中,饒有興趣地進行電腦學習。這樣,一者能非常有效地提高電腦教學的效率;二者能讓每個教師都能有個切身的體會:如何利用電腦來幫助教學,為以后各教師自己進行多媒體教學奠定基礎。
四、鼓勵教師積極探索、試行用電腦來輔助教學。
教師電腦培訓一段進間或基本結束后,學校則應開始號召、鼓勵各教師積極大膽地去探索如何用電腦來輔助教學。最初,學校可以鼓勵少數幾個主課的中堅教師,利用已有的多媒體教室,帶頭進行電腦輔助教學,總結方法,做做榜樣,漸漸地以點帶面,帶動其他教師以及其它學科朝這方面發展。
教師要進行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是否備有該學科的,較適合自己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電腦對社會的作用大小,主要取決于電腦的軟件方面,要其服務于教學也更是如此。軟件資源的匱乏,對于教師而言,如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校應象建立圖書資料室那樣,對教學軟件給予足夠的重視,注意軟件資料的積累,這是以后學校推廣多媒體教學的基礎條件。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多媒體教學的起步,雖說困難多點,但它卻意昧著學校從此將走向科技興教的輝煌正途,是學校教學改革的一大跨步。待到以后辦學經費日漸寬松之時,我想也是學校的科技教學趨于成熟之日,那時學校再花大力投資組建各種學科多媒體教室和多媒體電子教室,創造更多、
更好的條件推廣多媒體教學,深化教學改革,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當然也應不忘盡早給廣大的農村中小學生開設電腦課,為普及國家的計算機教育作出應盡的貢獻!
摘要:多媒體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引入了全新的境界,但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使用存在一些誤區。筆者就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明顯,關鍵在于適時適量地使用多媒體。
關鍵詞:小學數學 多媒體 誤區 優勢
多媒體教學現在已經得到了教師的認可,多媒體形象直觀,課堂信息量大,節約課堂時間,在教學中的優勢非常明顯,很好地為學生創設了優良的學習環境,為建立高效的課堂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不得不承認,多媒體教學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引入了全新的境界。筆者認為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優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趣味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
創設趣味情境,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些教師認為數學教學不需要多媒體教學,一方面是這些教師沒有體會到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另外一方面是沒有真正了解小學生的認知特征??菰锏臄底?、乏味的計算對于小學生而言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而如果在教學中能夠通過多媒體將數字計算公式等等趣味化,比如用圖、用動畫、配以聲音等來展示,那么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欲望,而且學生的思維能有效地得到拓展,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由學習困難轉化為愉快學習。如在講圓的周長時,筆者展示了滾鐵圈游戲,歡快的游戲把同學們帶到了鐵圈的世界,同時也把他們帶進了“圓的周長”的學習中。生活中處處可以體現數學知識,利用多媒體尤其可以展示數學在生活中的無處不在。經常使用多媒體,既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和探究數學的欲望,更可以培養他們內在的數學素養。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新舊知識的有效遷移
由于小學數學更多是數學基礎知識的普及,對于數學教師而言,相當于在一張白紙之上作畫,作畫過程缺少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小學生由于知識欠缺,他們還沒有知識之間內在聯系的概念。傳統的教學主要依靠教師來揭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而利用多媒體可以很好地為學生展示新舊知識的聯系,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聯系觀念,使學生不僅掌握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還可以從小培養他們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方法。
我建議巧妙地利用遷移規律,以有坡度、有層次、有啟發性的問題為切入點,使用多媒體展示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從而為學生從舊知識過渡到新知識搭建橋梁。我曾經在講“圓錐的認識”一課時,通過多媒體展示舊知識圓柱體,請學生回答圓柱各部分名稱及特征,然后在大家回答的基礎上,利用動畫技術對圓柱進行修改,使之過渡到圓錐體。學生一般都會被絢爛的動畫技術吸引,尤其是完整的圓柱體逐漸過渡成為圓錐體的過程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
三、利用多媒體將教學難點直觀化,易于學生理解
作為數學教師,盡管站在講臺上多年,有時候依然感覺到黔驢技窮,無論教師多么善于表達,如何借助道具,也很難表現數學中一些抽象的知識,讓學生易于理解。多媒體可以很好地將教學難點從抽象到形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圓錐的高是教學的難點,對于學生而言,常常會把圓錐的母線當做高來使用。盡管圓錐的高的定義闡釋得很清晰“圓錐的高是從圓錐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但是學生常常一會兒明白一會兒糊涂。究其原因是學生并不能直接看到圓錐內部,如果將圓錐解剖的話,學生面對圓錐的內部就會很清楚地理解圓錐的高的概念。我在講解圓錐高的概念時,利用三維動畫將圓錐解體,給學生展示圓錐內部。再利用動畫分別拉出圓錐的母線和圓錐的高進行比較,學生一目了然,茅塞頓開。這樣的教學不僅僅使學生掌握了圓錐的高的概念,更使學生深入了解了母線和高的區別,以及母線可以有很多條,但是高只有一條。
四、利用多媒體,指導學生教學實踐活動
數學教學實踐活動是學生比較喜歡的課外實踐,但是由于知識的有限和條件的限制教師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項目以及項目的具體規劃和實施過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有保留地展示,要給予學生發揮的空間。我講授圓柱的時候就策劃了尋找家中圓柱體的實踐活動。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幾個常見的生活中的圓柱體然后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來完成活動。
五、多媒體教學優化了教學實踐,增加了教學容量
作為教師,常常會抱怨任務重時間緊,而多媒體可以很好地緩解這個矛盾。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知識容量大,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解決很多的難點和重點。為什么我們需要分數?分數的存在有什么意義呢?對于小學生而言,完全掌握這個問題有些難度,我在課前布置好預習作業,課上就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在一節課內將大量的圖形展示在大屏幕上,然后組織學生搶答問題,教師參與評價。一節課知識容量非常打,但是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在歡聲笑語中就把知識內化為自己的。
總之,多媒體教學有獨特的教學優勢,但是教師使用多媒體要清醒地意識到多媒體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課堂依然要以教師為主導。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征、認知規律等來準備教學,適時、適量地使用多媒體,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優勢,實現高效課堂的建立。
新世紀是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技術已滲透到教育領域,正在改變著我們的課堂教學。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施行,教學更加關注多媒體的運用。新課程標準提出:“利用信息技術來呈現以往教學中難以呈現的課程內容,盡可能使用科學型計算器、各種數學教育技術平臺,加強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鼓勵學生動用計算機、計算器等進行探索和發現?!边@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方向,我們要運用多媒體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改革課堂教學模式,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展現抽象的數學教學的魅力,激起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真正實現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現階段廣大教師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運用現代技術整合教學資源
多媒體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這為教師的備課提供了更多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從互聯網上查找更多的學習資料,可以觀看名師授課,細細品味名師授課的特點,并加以選擇性地借鑒,融入全新的教育理念與先進的教學手段,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網上有著大量的習題,我們可以從中選擇適合本班教學的資源,使學生可以見到更多的題型,真正做到精講精練。學校也可以組織教師通過互聯網進行集體備課,充分發揮學科的特點,整合各校教師的特長,進行跨校的優勢整合,使我們教學的視野更新穎。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學習的空間更寬廣,真正實現跨校師資的優化整合與學生學習的優化整合?,F代技術的運用有利于教師學習其他學校先進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有效地縮小了各校間師資的差距。因此作為教師,要有現代化的教育理念,掌握先進技術,提高計算機操作與運用水平,有效利用現代技術展開教學。
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布魯納提出:“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求知與探索的重要動力。只有激起并保持學生對數學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實現學生由“苦學”到“樂學”,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系統性與理論性的學科。采用傳統教學,學生往往只看到數學的抽象性與枯燥性。學生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迎合高考的需要,在機械地記憶概念與定理,機械地做著習題,覺得苦不堪言,逐漸喪失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多媒體集聲音、文字、圖像、圖片、影視于一體,將抽象的數學語言所要表達的數學知識以圖文并茂的動態畫面表現出來,實現了視覺與聽覺的完美結合,使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形象化、直觀化,教學內容更生動、富有趣味性,可以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對學生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對數學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濃厚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橢圓”時,我運用多媒體制作了精美的多媒體課件,課上首先向學生播放三組畫面:地球繞太陽轉動所形成的軌跡;用平面斜著截圓柱后產生的截面;傾斜的水杯中的水面……向學生形象地展示橢圓。學生對橢圓形狀有了較為直觀感性的認識。這樣的教學比傳統的畫橢圓、說橢圓的導入更富有直觀性、趣味性與藝術性,使原本枯燥的知識說教更生動化,更易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積極愉悅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教學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化解教學重難點
每章節都有重難點,重點是解決問題的基礎,是展開后續學習的前提與基礎,而難點是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理解與掌握有難度的知識點。數學是一個完整嚴密的知識體系,這些教學重難點不妥當處理,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某一模塊知識的掌握。正如牽一發而動全身,某一個知識點沒掌握,可能會影響到學生其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因此每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都非常重視教學重難點的處理,這也是衡量教學成敗的一個重要標志。多媒體以文字、圖片、圖像、音頻與視頻等來傳遞信息,可以將抽象難懂的知識立體形象地展現出來,可以使學生廣開思路,有效地降低了教學難度,有效地化解了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加深了記憶與理解,更利于學生運用到具體的解題中。如在講解“空間四邊形”這一內容時,空間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的關系是一個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觀察模型,然后在黑板上畫空間四邊形的平面直觀圖,進行這些知識的講解,學生往往會認為空間四邊形兩條對角線是相交的,認識容易出現錯誤。首先我運用多媒體現場制作一個空間四邊形,然后進行旋轉,讓學生從不同的側面進行觀察,然后用不同顏色的線條來作對角線,再將這個空間四邊形進行旋轉。這樣將空間四邊形立體、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使學生清晰直觀地看到了空間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沒在一個平面內,是不相交的,使學生對這一難點有了形象的認識與深刻的理解,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學生的空間立體感與空間思維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為后面異面直線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大課堂教學密度
數學有著獨特的語言特點,即符號語言和幾何語言。符號語言是為了表達的簡潔準確,幾何語言是為了表達的形象直觀。這就決定了要想向學生準確完整地傳遞數學知識就必須需要大量的說、寫、畫。需要教師進行大量的板書,書寫概念推導的過程與解題過程,在立體幾何中需要繪制圖形等,這大量的寫與大量的畫,在傳統教學中浪費了許多時間,而且往往因書寫不清、繪圖不準而造成學生理解的偏差。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困擾著廣大的數學教師,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大瓶頸。運用多媒體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提前將大量的板書與所要繪制的圖形錄入電腦,課上用多媒體播放出來。這樣可以使教師從大量的板書中解脫出來,使教師與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思考,而且字跡清晰、繪圖標準,全班學生都可以準確清晰地看到。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大大節約了教師的板書時間,擴大了課堂教學密度,增大了課堂教學容量。
總之,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如果運用不當,不僅不能為我們的教學助力,反而會讓我們的教學進入現代技術操作下的低效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還處在實踐與探索階段,我們要提高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認識,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融入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學觀念,進行不懈的實踐與探索,提高教師課件的制作水平與操作水平,以豐富的內容、靈活的形式、動態的效果來展現數學知識,充分展現多媒體輔助教學下高中數學的魅力。
置疑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長沙芙蓉區五一中路小學:李麗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促使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進步。作為高科技產物的計算機輔助教學也正容入我們的課堂教學。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計算機處理數字、文字、圖形、圖象、聲音和動畫,給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帶來了新氣息,打破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沉悶氣氛。然而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卻存在著許多問題。
問題一:嘩眾取寵 脫離實際
制作課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作,既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又要有很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還要有豐富的多媒體素材庫。但是,在課件的具體制作過程中,學科教師由于缺乏計算機知識和多媒體技術,只能提供想法,而不能參與制作。計算機專業人員又缺少教學經驗,不懂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很難理解和把握教學內容。這樣的課件,就抓不住重點和難點。而且課件主要是應用在平時的教學中,并不僅僅是為了競賽課,為了嘩眾取寵。因此,有必要建立既懂計算機,又精通教學的學科教師為主的培訓,讓學科教師去開發課件。
問題二:走馬觀花 追求花哨
多媒體集文、圖、聲、畫于一體,幾乎無所不能。和數學教師的“一支粉筆一張嘴”形成鮮明對比。因此,有些人認為它能徹底優化課堂教學,在具體的教學中,追求表面的新穎、直觀而忽視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追求二維三維動畫功能,課成了電腦動畫欣賞課;信息節奏快、容量大,學生被太多信息所干擾,感官刺激太多,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了深層思維活動。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
問題三:喧賓奪主 取代板書
有人認為課堂教學由于多媒體的出現可以告別黑板與粉筆。屏幕遮擋了黑板,畫面代替了板書。
板書是我國小學最通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優秀的板書能較完整、科學地展示知識的發生、形成過程。具有概括性、合理性、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簡便等特點。課件板書由于畫面經常變動,板書具有短暫性與局部性。學生只能是一種視覺暫留,不能及時地把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其結果不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
多媒體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們應正確認識它。只有擺正它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才能有效地最大限度的發揮它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才能克服弊端,適應形勢,讓多媒體真正走入課堂。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電腦多媒體也進入了小學教學領域。不少老師在教學之余,制作多媒體課件,并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應用多媒體教學的觀摩課,課件展示和評比等活動也產生了。最近,我校也舉行了此類活動,老師們各顯其能,制作的課件各有特色,表現出較高的水平。但在具體課堂的應用中,與學生認知發展的吻合程度看,還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那么該如何來充分運用好媒體,如何恰當的用好媒體,真正發揮媒體的功能,起好輔助教學的作用呢?
一、從實際出發,避免追求表面,處處濫用
多媒體計算機雖然具有多媒體、超媒體的功能,但在教學過程中它僅僅是一種媒體的作用??捎械睦蠋熣`認為是一種“全能媒體”。他們沒有從媒體的角度來看待多媒體電腦,整堂課不任是課題、例題,還是課文中的字、詞、句等等,一切由電腦來完成,一堂課上下來,黑板上不留一點痕跡。電腦成了另一本供學生觀看的“課本”,我們知道,多媒體功能的發揮是有賴于一定的條件的,并不是說在教學中采用了多媒體就一定能改善教學,更不是說多媒體用得越多越好,還需多考慮在什么條件下用,如何使用,而不是處處濫用。
既然多媒體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所以課件的好壞應該體現在其使用效果上,使用課件時,必須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那種為了趕時髦,為運用而運用的做法將會造成教學的失誤。有一位教師在一堂課里,僅使用了5分鐘的多媒體手段,然而, 聽課的老師幾乎都認為那是一節最成功的多媒體教學課??梢娒襟w使用不再于多而在于精。如“圓的認識”的一堂課上,為讓學生建立圓的概念,先呈現出幾個實物,再把實物慢慢抽象化,這樣使學生通過實物展示和逐步抽象的過程中正確建立了圓的概念。因此,恰當運用多媒體手段還需鉆透教材,找準最佳作用點進行有的放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緊扣教材重點,避免隨意呈現,喧賓奪主
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運用能夠把被感知的對象形象直觀地呈現出來,通過音響、色彩、動態畫等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更為集中、穩定、持久,思維更為積極活躍,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但在許多課堂實踐中,有些課件卻或多或少地偏離了教學目標。如:在一堂教學課上,一位教師想讓學生計算幾道進位加法題,呈現出一副迷宮內寫著算式的畫面,然后問:“你能計算這些題嗎?”沒幾個學生回答。原因是大部分學生被那迷宮吸引住了,根本沒看到那幾道算式。再如有些語文課件在介紹與課文有關的背景資料時,大量調用一些音像圖片資料。某些歷史題材的影片剪輯,人物講話錄音、圖片文字資料等。適當地引用是必要的,但如果引用過多就會沖淡教學主題。在不失時機發揮媒體作用的同時,還需考慮展示媒體的最佳時機,以最佳的方式呈現,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切不可隨意呈現,喧賓奪主。
合理使用電腦多媒體,能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不容易觀察到的事物用媒體充分顯示出來,調動學生的視覺直觀功能,為突破難點創造出良好的氛圍。在數學課上,數學知識都比較抽象,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計算機則能將靜態的數學知識動態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如:數學課上教學“相遇應用題”時,運用了兩輛車同時從兩地出發的直觀動態演示,顯現兩車相遇的全過程。通過幾次演示后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弄清了速度和相遇時間、相距路程之間的關系。再如小學低段教學數“一堆方塊有幾塊”時,由于孩子空間觀念較差,很難數出幾塊,這時運用多媒體動態演示疊方塊和移方塊的過程,學生掌握起來就容易多了。這樣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而動態的畫面與學生的思維活動緊密相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發揮,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得到發展。
三、精心制作,避免粗制濫造,無的放矢
運用多媒體,就是希望在聲、光、色、圖的配合下,來營造一種賞欣悅目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有的課件就不能盡如人意,反而影響了課堂效果。如有一堂語文課,為了展示春天的美麗景色,競跳出了一幅水粉畫,色彩黯淡,模糊不清,真是大煞風景,還是不畫蛇添足的好。有的課件,由于制作時未能找到合適的音樂,便湊合著找一段用上與課文本身的感情基調不相吻合,甚至相互抵觸。如忽視了課文的感情基調,只為“湊”點音響,不僅無助于學生準確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反會“以音害人”。所以說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千萬不可粗制濫造,不然的話效果會適得其反。
在制作課件過程中,既要講究科學性,還要講究美學性。如我在教學“年、月、日”時為了讓學生感知“年、月、日”各是怎樣產生的。我運用這三維做了一個動態圖。這時太陽、地球、月亮都動起來了,可是色彩很差,球是光禿禿的,而且畫面是一次呈現較難觀察,于是我就給它們粘貼上符合太陽、地球、月亮的顏色,改變了呈現方法,又配上了具有神秘色彩的音響,其效果就好多了。運用電腦媒體創設出優美的情境,能營造出一種求知氛圍,激發學生興趣,還能吸引學生注意力。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已越來越體現它的優越性了。但如何真正運用好媒體,發揮它的真正的輔助教學功能,還有待于繼續探索、研究。
今年因為兼任初三年級的歷史教學,有條件對實施多媒體手段于歷史教學進行進一步的實踐與思考,本文僅從近年來多媒體教學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談若干相關問題。
一、 多媒體教學的定位——無法回避的問題
曾幾何時,多媒體教學被許多人誤解和神化,運用多媒體與否和多媒體的使用程度被視為評判優秀課的標準,甚至于出現有的地方有上課不允許使用粉筆的規定。隨著電腦和網絡的日益普及,多媒體教學也已相當普及,然而,多媒體教學究竟在教學中扮演什么角色,居于何種地位卻是一個必須弄清楚,也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因為它關系到我們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問題。
多媒體教學,一言以蔽之,其為教學之手段也。作為借助現代化電>!
二、多媒體課件——必須解決的問題
多媒體教學剛開始出現時,多媒體課件乃稀有之物,現如今,說多媒體課件汗牛塞屋是夸張了些,但每一節課內容信手便能從網絡上下載它幾個多媒體課件卻很平常。每一節課都親力親為地制作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是不可能的,這樣,用別人的課件,采用“拿來主義”的辦法也就成了必然,但問題是只有自己制作的,反復修改的多媒體課件才能有較好的課堂效果,拿別人的多媒體課件其實很難體會到別人的思路、細節處理等在多媒體課件上看不到的東西,更遑論別人的課堂語言了。
怎樣利用別人的多媒體課件呢?我的原則和做法是自己弄不懂的看不透的堅決不用,按自己對課材內容的理解和課堂設計及思路,部分地選取別人的多媒體課件的內容,例如我常常采用別人多媒體課件上的圖片圖表和整段的文字資料而不采用別人的整套課堂設計。
三、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實效性原則和靈活運用的的問題。
參照鄧公的“貓論”,根據實效性的原則,凡是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就用,不利者不用,哪些有用就用哪些,所以,一節課可以是傳統的教學手段也可以是多媒體教學手段,但如上所述,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傳統的教學手段最好是結合使用,“合二為一”;具體運用上根據實效性的原則須不拘一格靈活運用,
我的做法有:讓傳統板書和多媒體教學并存,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中方便使用圖片圖表和大段的文字資料的優勢;針對多媒體教學容易出現信息量過大的問題則以準確為要求,不貪多,特別在播放大信息量的文字資料時,一定要提醒學生不必抄錄,否則的話,忙于抄錄文字資料的學生必會在聽課效果上大打折扣的;為了避免多媒體教學可能造成學生出現某些不必要的分神,我采了先運用多媒體教學,然后關閉媒體平臺轉為傳統教學手段的方法,或在課堂的后段或中間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一句話,讓媒體教學為我所用。
多媒體教學網絡與英語視聽說教學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賈玲華
現代教育要求教育信息的數字化、教學的多媒體化和網絡化以及信息傳輸的寬帶化,寬帶網逐漸進入校園,Internet的普及、web數據庫技術和交互式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基于校園寬帶網進行多媒體教學成了現實。原有的教學理念、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強調:“學校要重視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在更新教學內容、改變學習方式、培養學習自覺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師自身業務素質中的重要作用。”結合英語視聽說教學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寬帶網豐富的信息資源,把現有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網絡有機地結合起來,注重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和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
一、英語視聽說教學及其媒體
英語視聽說是英語專業的技能課程之一,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對真實交際場合中各種視聽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以提高學生語言的實際使用能力和交際能力,更好地認識和理解說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背景等方面的知識,而教學目的的實現依賴于視聽說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信息、知識的交流和思想、感情的溝通。
視——研究結果表明,“視覺支持能提高聽力理解的程序,說話者的非語言線索和環境線索能幫助學生理解所聽到的內容”;聽——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聽懂說話者的真實意圖、態度、所表達的內容以及相關背景知識的能力;說——英語視聽教學材料大多要求學生對所聽到的或所看到的信息做出及時的、恰當的反應。由于受原有教學方式的影響和視聽設備功能的局限性,英語視聽說教學大多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只是設備的操縱者,播放錄音、錄像,作些簡單的解釋或提問,再校對答案,學生則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很難進行,教師不能進行個性化教學,不能因材施教,學生幾乎沒有機會直接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學習積極性不能很好地發揮。另外,教材相對單一、陳舊,內容跟不上知識的更新,從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
英語視聽說教學主要以語言實驗室為主,配有電視機、錄音機、錄像機、投影儀、幻燈機等視聽設備,在教學過程中能較好地呈現圖像和聲音信息。但這些媒體都是單向媒體,只能傳遞教學信息,不能接收學生信息,教師無法了解學生對所得到信息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不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背景和學習過程,不能分析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不能提供學生的反饋信息,交互性差,更不能進行個性化教學。計算機是雙向媒體教學設備,既能傳遞教學信息,又能接收學生信息,能進行交互式的個性化教學,有效地控制整個教學過程。由視聽媒體和多媒體計算機結合而成的多媒體視聽教學網絡能顯示多種媒體的教學信息,又具有交互性,集合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于一體,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利用各種精彩的畫面和圖形。優美的音樂、錄像帶、VCD、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軟件等進行視聽說教學,但不能及時了解最新知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不能拓寬對外交流學習的渠道,不能充分利用Internet極為豐富的信息資源,教學內容和形式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基于校園寬帶網的多媒體教學網絡
校園寬帶網能快速、實時地傳送多媒體信息如數據。聲音、圖像、視頻等,主要采用TCP/IP網絡協議與Internet聯網,而基于校園寬帶網的多媒體教學網絡把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現代教學方法融為一體,是開放式的教學硬件平臺,具有集成化、數字化、網絡化、在線教學等特點。教師通過網絡進行交互式的現代化教學,共享網絡資源,互相交流信息,大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國內有較多的多媒體教學網絡,如 TOP 2000 IP Class。多媒體教學網絡系統能和校園寬帶網、Internet連接,支持Windows 2000,在功能上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集成了多種功能:數碼錄音、VCD、外部AV、文件傳輸、電子白板等,界面設計友好,支持雙監視器,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又能有效控制教學過程,適合英語視聽說教學。
基于校園寬帶網的多媒體教學網絡結合寬帶網和多媒體視聽設備進行英語視聽說教學,具有現代教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主導和主體三大方面。
1.教學內容
基于校園寬帶網的多媒體教學網絡彌補了英語視聽說教材單一、陳舊的不足,提供極為豐富的。時效性強的教學材料,除錄音、錄像、CD-ROM和DVD外,有衛星電視節目網絡直播、音頻廣播節目、利用計算機應用程序制作而成的CAI課件、各種教學軟件以及Internet上知識面極廣的集數字。圖形、聲音、圖像、動畫等多媒體信息為一體的教學資源,通過校園寬帶網連接不同網站在線收看原版電影,在線收聽CNN、VOA、BBC等電臺的新聞,許多網站都有豐富的、語言純正地道的聽說教學材料和輔助材料,如:美國微軟公司的 Windows media. com網站,浙江師范大學校園寬帶網上的外語學習網(.on)和浙江遠程繼續教育網()等。
2.教學形式
基于校園寬帶網的多媒體教學網絡的主要特征是實時性、交互性以及個性化教學。教師可通過校園寬帶網實時播放Internet上的教學信息,同步傳遞給學生,學生的提問和對所得到信息的理解與掌握情況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進行答疑或示范,也可以安排學生就某個話題進行分組討論,監聽或監看學生的討論情況,甚至參加某一組的討論,促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供交互式的教學環境,活躍課堂氛圍。此外,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的差異,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實時點播寬帶網服務器群上的不同的視頻節目。音頻節目和相關教學材料,對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或個別輔導,通過對網上信息資源的視聽說練習,解決難點和重
點,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有效地加快教學進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視聽說能力。
3.教學主導和主體
基于校園寬帶網的多媒體英語視聽說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師能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積極從事創造性的教學活動,利用Internet和web開放式技術,在web服務器上制作自己的頁面,介紹本課程的教學要求、教學進度、本次課要達到的目的、重點、難點以及要討論的話題、要回答的問題,還可把講課內容或相應的文字材料做成web頁面,方便學生課后訪問,鞏固課堂教學效果。課前,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系統制作的課件可在寬帶網上任一終端進行預覽、預聽,為充分準備課堂教學提供了方便。課堂上,教師根據內容的難度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把較為抽象的、較難理解的內容變得具體化,使學生易于接受。學生的學習是在網絡上與多媒體計算機的交流和對話中完成的,多媒體計算機能把學生的學習情況保存起來,課后教師可檢查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了解課堂教學效果,適當調整、補充教學內容,控制教學進度。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基于校園寬帶網的多媒體教學網絡能進一步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心理和個性心理特征,豐富多樣的教學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面、優美動聽的音樂、真實自然的語言環境大大地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和教師、同學進行交流討論并相互提問,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視覺能力、聽覺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注意力和想象力。學生可制作web頁面存放重要的教學材料或適合自己的內容,控制學習進度和要求,把學習中碰到的問題傳送到教師的web頁面,等待教師的答疑,做到自主學習。有效學習,彌補集體化教學的不足。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通過校園寬帶網任一終端進行預習、復習,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材料和方法,訓練視聽說能力,切實提高口頭交際水平。
三、基于校園寬帶網的多媒體教學網絡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要正確認識多媒體教學網絡與現有教學方式和手段的關系,學會操作使用多媒體設備,經常上網了解最新學術動態,精選、收集網上適合教學的信息資源作為教學的有效補充,增加教學信息量,盡可能多地利用多媒體課件系統制作課件,編制視聽說教材及其補充材料,積極開發新的教學資源。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豐富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進行形象化的教學,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同學間互助合作學習的精神。教師要不斷豐富、更新自己的學科知識,具備獲取相關學科知識的能力,注重學習研究現代教育學、心理學和現代教育技術,改變原有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綜合能力,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現代教育的需要。要注意教師角色的轉變,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應由講授者轉為研究者、啟發者、引導者、課堂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表演者或觀眾,鼓勵、帶動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相處,保持融洽的師生關系,順利進行教學活動,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教育變革?;A教育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全面發展。
建國以來,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尤其是近年來,美育被列為教育方針的內容之一,音樂教育事業獲得迅速發展,但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現行音樂教育觀念、內容、方法、手文秘站:段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這種情況影響著音樂教育審美功能的有效發揮,因此,音樂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在我所執教的一年級課改課程中,為了讓學生喜歡音樂,開發他們對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在音樂欣賞中我注重多媒體教學手段,效果十分理想。下面我就淺談一下音樂欣賞中的多媒體教學手段。
音樂是聽覺藝術,欣賞教學中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聽。初聽。有目的地分段聽,有分析有評析地復聽,但是單純依靠聽覺,或過多的講述,就顯得單調、枯燥、平談乏味。欣賞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欣賞教學的“初步感知階段”。初步感知階段以“官能欣賞為主”,它是音樂欣賞的初級過程。這個過程應以學生獨立自主的聆聽為主,必須保證學生的聽覺的自主性和時間性。
第二,欣賞教學的“情感體驗階段”。情感體驗階段是音樂欣賞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環節。音樂之長處在于傳情,但這種傳情不象文學作品和繪畫那樣能產生直觀和具體形象。再好的音樂也不可能清晰地解釋周圍的事物,不可能明確地表現物體的形象。教師必須運用音樂的各種要素巧妙地引導,讓學生參與到音樂當中去感受、想像、理解、再現音樂形象。
第三,欣賞教學的“理解提高階段”。這個階段是對作品深層次的認識理解,也是音樂審美進入自由王國的境界。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分析作品的有關知識、作曲家的世界觀、作品的歷史背景、思想內涵和作者的創作意圖、動機等,以求更加準確、完整、深層地認識和理解音樂作品的意蘊和內涵。
由于我承教的是一年級的音樂課,這一學段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好奇、好動、模仿力強。教師應善于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身體,采用歌、舞、圖片、游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特別是多媒體教學手段更能激發和培養兒童對音樂的興趣。因此,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將音樂、圖畫、情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因為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是通過音響塑造音樂形象,而多媒體教學突出地體現了這一點。它能給音樂課創造聽覺形象與視覺形象的聯合體,塑造一種美的氛圍,使音樂形象在兒童的心靈中產生巨大的影響。
在上人教版音樂實驗教材的《動畫城》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喜歡音樂,熱愛音樂,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我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先進的設備和直觀生動的圖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學中我抓住兒童喜歡看動畫片,愛唱動畫片里的歌曲的心理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將本課教材的內容編成故事繪聲繪色地講述,然后錄制磁帶,作為一條主線穿插在歌曲欣賞中,同時播放相應的動畫片歌曲,使他們在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中學會歌曲。
實踐證明,小學生樸實、純潔、天真、活潑,充滿好奇與幻想,喜歡在歡樂的氣氛中求知。多媒體教學所表現出來的新穎、形象、生動、直觀、有趣的知識形象,正好適應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小學生的吸引力極大,它能激發他們在學習中的各種心理因素,引起他們的好奇與聯想,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及強烈的求知欲,從而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深信,音樂的美是思維豐富的源泉?!睂Υ?,我也有同感。在音樂中靈活、適時地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思維、發展能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摘 要】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輔助作用,使抽象的現象和概念具體化、直觀化、實物化,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意識,確保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同步進行。提高了化學實驗教學效率和質量。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加強化學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教學節奏的加快,教學內容的更新,知識容量 自然 增大,迫使化學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2004年12月,鄯善縣魯克沁鎮第二中學作為國家 農村 中小學 現代 遠程 教育 工程項目學校之一,配備了 計算 機教室、投影儀等現代多媒體教學設施,為更好的適應學生的學習特點,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通過近幾年的探索,我們尋找到了一種利用投影儀、光盤錄像、計算機輔助等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多媒體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作用,改變了傳統單一的化學實驗教學上的弊端,使化學實驗教學得到了很大優化。
實踐證明:傳統的教學方法與多媒體輔助教學相結合,不僅極大的提高了實驗教學課堂效率,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主體的能力,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在學習過程中更有助于學生形成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很好的提高了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改變傳統化學實驗教學效果
1.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明確實驗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指南,同時也是學習評價的依據。讓學生在實驗前明確該實驗的理論知識部分、觀察部分及操作部分所達到的具體要求,對于減少學生實驗活動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是及其重要的。因此,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實驗前將教學目標等制成字幕,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過程,了解所用器材的構造、性能和注意事項。這樣不僅提高了實驗課的教學效率,而且也為實現實驗課的教學優化提供了目標和依據。
2.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實驗操作準確、規范,增強實驗的安全性
化學實驗的藥品絕大多數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如:某些氣體易燃、易爆,有關強酸、強堿的實驗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等。因此,對實驗的操作步驟、操作規程要求較高。一旦有誤,不僅不能正常進行實驗,嚴重的還會出現意外事故。雖然老師在演示時一再強調,但還是有學生聽而不見。因此,實驗前有必要用投影模擬演示試驗操作方法,如果使用實驗教學課件通過正誤兩種演示,并分析本操作的要點,讓學生觀察、判斷,從而引導學生在實驗中做到準確規范,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嚴謹求實的學風,又對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有很大的幫助。如初中化學實驗中氫氣的制取和性質:在點燃氫氣前一定要驗純,否則可能引起爆炸。在實驗前播放動畫顯示點燃不純的混合氣體而使啟普發生器爆炸的情景,真實而形象的反映出違反操作規程的嚴重后果,這比老師“紙上談兵”反復強調要印象深刻的多,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點燃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驗純這一原理的直觀理解,又使學生在以后做相關實驗時得到啟迪,使實驗操作更具規范性、 科學 性和安全性。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實驗現象的可視性,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 規律 的科學?;瘜W概念和原理大多較為抽象。物質的微觀結構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化學反應的本質就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因此,但靠語言和文字描述,學生較難理解。通過計算機軟件制作的課件進行動畫模擬,形象生動的表現分子、原子、離子的微觀運動特征,變抽象為直觀,讓學生直接認識微觀世界,這樣更容易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理解化學反應原理。
化學演示實驗是教師在課堂上的演示,而演示的現象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如固體的溶解、分子的擴散以及氣體的溢出等現象,可見度較小,有時除前排的學生外,后面的學生很難看到變化的現象,再做一次實驗又浪費時間和實驗器材。如果將這些演示實驗通過多媒體投影儀展示,采用放大、慢放、定格、重播等效果幫助學生觀察,學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氣體的產生和溢出,顏色的變化及沉淀的析出等現象,這樣增強了可見度和動態感,變抽象內容為直觀現象,學生看得一清二楚,增強了演示效果。同時,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這種新穎的教學方法,能刺激學生的感官,引起學生的注意,有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演示試驗現象,豐富學生思維,優化實驗教學過程,達到教學目的
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動態模擬,是多媒體教學的一大優點,它能使學生獲得在課堂上難以見到的、接近真實直觀的實驗和體會,對掌握所學知識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時間有長有短,長的象石油和煤的形成,鋼鐵生銹等,短的如氫氣的爆鳴等,用 計算 機虛擬實驗,可以跨越時空,即可直接將實驗過程用圖像顯示出來。又如分子和原子知識部分,實驗雖簡單,但原理卻不易理解,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將分子和原子的質量、體積、分子和原子間作用力、原子排列方式及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微觀解釋講清楚,利用計算機對這一過程進行模擬,使之形象化、直觀化,讓學生一看就明白。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使較難想象又不好理解的知識,在 自然 、有趣的環境中得以順利掌握。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模擬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方式是老師設計實驗,學生“照方抓藥”,使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遏制;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事先進行模擬、分析、處理,讓學生自己找出實驗的最佳方案,再予實施。有些學生因為好奇而喜歡將實驗藥品隨意混合或任意改變反應條件來觀察發生的變化,老師也會因考慮安全因素而加以制止,雖然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與創新精神,但實屬無奈。CIA課件的 發展 ,可以根據不同的反應,創造不同的實驗條件,讓學生在計算機中的“實驗室”里充分發揮各自的才能,進行設計、探索、實驗。人機交換可以顯示不同的實驗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得出不同的結論,從而為學生創造了更為廣闊、更具自主性的探索空間,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總之,利用多媒體這一 現代 化教學工具作為教學輔助手段,一方面有利于發揮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引導、啟迪、設疑、歸納等方面的主導作用,有利于輕松實現實驗教學目標,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另一方面,它可以將抽象的現象和概念具體化、直觀化、形象化。事實證明,多媒體教學手段進入化學實驗教學,給學生帶來了勃勃生氣,它通過文本、圖像、動畫、視頻、聲音等方式創設情景,激發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化靜為動,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打破了傳統單一的實驗教學模式,確保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同步進行,大大提高了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 :請記住我站域名/<<BR>
【摘 要】在日常的教學中,經過數學課題組的不斷實驗研究,得出興趣對數學教學有著莫大的幫助,可我常思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的效益,進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學,與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會不會有所牽制呢?后來漸漸發現應該在運用多媒體輔助的同時解決好這一些問題,使得多媒體教學充分發揮其對提高數學興趣的作用。
愛因斯坦說過, 教育 不是用“好勝心”去誘導學生的競爭心理,而是要用“好奇心”激勵學生的 科學 興趣;通過 考試 ,拿到名次,乃是“功利性”的刺激。追求真理,探索奧秘,才是更高境界。李政道先生也指出:“ 中國 歷來是講究做‘學問’,現在學生只是作‘學答’。”在我們的數學課上,有太多的“好勝心”,太少的“好奇心”,更多的是教會學生作“學答”,而不是做“學問”。讓學生對數學發生興趣,對數學好奇,由學會數學到會學數學,將是一件大工程。相信通過大量CAI軟件出現在數學課堂上以及教師對其合理的應用,數學課將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編制的系列各學科教學 計算 機輔助教學課件,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激發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單調模式,使得傳統數學課教學得到了很大變化。一些原本對數學望而生畏的學生,不感興趣的學生,由于多媒體技術的引進,發生了根本變化,對數學從畏難到親切,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極大調動了全體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全面提高了數學教育質量,使“數學為大眾”真正落到實處。
以下分析多媒體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應用中的作用:
首先,多媒體應用可提高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多媒體能用具體形象的媒體展示給學生,使其能從中體驗形象與抽象的關系。在上課前,我們適當地運用動畫、影片和聲音來對學生的學習氛圍進行調節,通過媒體播放一首CD的 音樂 ,讓學生在專心致志地欣賞中達到情感智商的提高,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 發展 。比如在講《球》時,設計插入一段動畫影片“旋轉著的地球”,時間是半分鐘,在同學觀看時,結合教師課題講解,使學生對球的認識從抽象概念到形象感覺的過程中達到對球的深刻理解。球的概念、定義及球的表面積、體積公式以及歸納 總結 等與常規教學的方法相接近,使學生比較自如、順暢地進入數學的學習狀態。其次,多媒體應用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課程的特點之一是內容抽象。因此,考慮如何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做到生動形象,是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時常思索的問題。而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難題。例如:解析幾何與立體幾何部分及應用題部分。以往教師對這兩部分知識較難做到實驗模擬。我們在選擇相關軟件的基礎上,設計有關課件用于 計算 機模擬實驗,可多次出現,幫助學生復習掌握。對幾何立體圖形的理解我們選擇3DS三維動畫制作,該軟件能在演示中把任何幾何圖形與立體幾何圖形以形象的三維形式再現,使各類幾何體能在靜態和動態的狀況下展現給學生,既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使他們自愿的去學習數學。
但是凡事有利皆有弊,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學容量比以往的常規教學容量多,教師應注重掌握教學節奏。節奏的快慢強弱、輕重緩急,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
2.考慮學生的學習 規律 ,課堂40分鐘學生眼睛盯著熒光屏會產生疲勞感,我們在每一課件的適當位置給予學生思考與活動、討論的時間,既讓學生積極參與,又要注意學生的學習反應,克服因人機對話造成的情感淡薄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情商。在師生討論的操作、計算過程中,學生既體會到數學在 交通 安全保障中的作用,又體會到站在不同角度觀察者的感覺和情景
3.多媒體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技術問題數學推理、論證的培養。目前計算機技術中,計算機的優勢在文字、圖形等信息的傳輸與處理,但對數學符號的處理以及數學中常見的推理、論證有相當的難度,數學教學智能軟件我們了解的還不多。因此,由于種種原因,我們教師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是不能用多媒體替代的,我們應該合理地應用它。在制作畫圖時,注意用意明確,使常規數學教學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運算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盡量反映在課件中。各個畫面的連接注意銜接合理、 自然 ,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時間,使其變化有序,讓學生避免產生黑板搬家的感覺,可以把黑板和多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用。
所以,如何在中學數學課堂中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如何設計出符合中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優秀的課件將是我們每一個數學 教育 工作者所要研討的問題。
總之, 現代 化的教育手段是推動學生創新能力 發展 的有效途徑。尤其是計算機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聲音、圖像等多種表現形式,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加透明、更加形象,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激情,使枯燥乏味的課變得生動活潑,原本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形象,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向高層次發展。
[摘 要]:基于Internet的多媒體教學系統是一個由硬件、軟件、教學內容、教學管理機構組成的一體化有機的系統。本文從系統物質基礎、教學系統支撐平臺、學生如何進行學習、如何實際開展教學工作四個方面來考察。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應用軟件、信息、多媒體教學
一.引言
基于Internet的多媒體教學系統是一個由硬件、軟件、教學內容、教學管理機構組成的一體化有機的系統,對它整個結構的完整的認識,需要從四個方面考察:要了解系統實施的物質基礎,可以看它的硬件結構;要了解教學系統支撐平臺(環境),要看它的軟件結構;要了解學生如何進行學習,要看它的教學內容的組織結構;若是想了解如何實際開展教學工作,則需要看它的教育管理職能部門的組織結構。本文從這四個角度來介紹基于Internet的多媒體教學系統的結構。
二.硬件結構
支撐網絡教學系統的物質基礎就是一個實際的計算機網絡,一般是一個網絡中心,它根據支持的學生人數、范圍、學生訪問網絡的方式等諸多因素的不同,變化很大,組織結構形式也各不相同,但一般來說,都具有如下模塊:接入模塊(電話撥號和Internet接入)、交換模塊、服務器模塊、網絡管理與計費模塊、撥號用戶與局域網用戶模塊、課件制作與開發模塊,雙向交互式同步教學模塊,其結構示意圖為:
圖1 網絡基本物理結構示意圖
接入模塊的主要設備是路由器,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通過網絡專線將整個網絡接入Internet,從而使本網的用戶能夠訪問Internet資源,而其它網絡用戶能夠訪問本網信息。
交換模塊是整個網絡連接與傳輸的核心,主要的設備有主干交換機、分支集線器和連接各模塊的網絡電纜,由它們組成整個骨干網絡。
服務器模塊主要負責信息的收集、儲存、,它們是對外提供教學與信息服務主要實體,一般有Web服務器、FTP服務器、E-mail服務器、DNS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等等,它們可以由一臺或多臺高性能的計算機承擔。
網絡管理模塊主要對整個網絡進行監控、運行性能的監測、故障的預警和診斷等等;計費模塊主要是記錄網絡使用者的資費信息,以控制網絡資源的有償使用。
撥號用戶與局域網用戶模塊主要功能是讓學生和教師能夠以多種方式訪問網絡資源,從而達到教學或學習的目的,其主要設備是訪問服務器,訪問服務器的主要作用是使得沒有連入Internet的學生可以通過電話撥號的方式來訪問網上的教育資源。在網絡中進行學習的學員可以通過三種方式接入本網:首先是通過電話線路直接撥號訪問;其次是局域網用戶可直接訪問;第三是外部網用戶可通過網絡中轉,進入學習網絡。學習網絡通過校園網與CERNET互聯,這樣,對于現在已經是這些網絡的用戶,不需要任何變動,只需進行登記注冊,便可進入本網進行學習。
課件制作與開發模塊主要是開發、維護網上的教學內容與教育資源,以實現教育信息的不斷更新與豐富。
雙向交互式同步教學模塊是一個基于高速數據網絡雙向可視會話系統,它可以將演播教室中教師的講解情況實時傳送到遠程多媒體教室,教師在講解中,還可以看到遠程教室中學生的表情與神態,并能接收到學生的詢問,類似于本地課堂教學。此模塊的核心設備是基于相關標準(如H.320)的視頻會議終端、MCU(多點控制單元)、攝像機等。MCU是一種多端口設備,通過它可以使得多個視頻終端在一個會話中互相通信,其主要控制功能包括音頻混合、音頻切換、視頻混合和視頻切換。
三.軟件結構(僅指教學支持系統)
一個完整的基于Internet的教學系統,不僅需要系統軟件的支持,如網絡操作系統、WEB服務器、FTP服務器等等,還需要一些專門支持教學的應用軟件。
1. 適應性超媒體學習系統:
由于參與遠程學習的學員來自各行各業,他們沒有一個統一的起點,能力參差不齊,因此,遠程教學系統必須能夠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教學。
適應性超媒體教學指根據學生的個別能力特征,動態呈現與學習者當前學習能力最相關的基于超媒體教學內容。它有兩個含義,首先是學習內容的選擇上,系統根據學習歷史記錄和能力估計,選擇學生沒有掌握或是沒有學習過的教學內容,這些學習內容是與當前學生能力最接近的。學習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以認知單元為最小單元,一個認知單元就是教學目標中所規定的最小的一個知識點,針對這一個小知識點所展開的教學內容稱之為一個認知單元。每個學習階段,可以選擇一個或幾個認知單元。其次,是在學習內容的組織上,系統將根據對學生估測的能力和學生的認知風格,選擇最適合學習者的內容呈獻方式,在適應性學習系統中,每個認知單元的教學展開都有好幾種形式,有一些詳細、有一些簡略;有一些具體形象、有一些抽象;另外,提供給學生的相關輔助材料,練習試題等等,都各不相同。學習內容的組織,主要以超媒體的方式進行,差別主要體現在鏈接的層次和鏈接的單元上,它將根據不同能力的學生,有所不同。具體說,本系統的主要功能有:
(1) 教學內容的動態適應;
(2) 教學內容導航的適應;
(3) 教學內容的動態構建的適應;
(4)協作式的問題解決;
(5)自主選擇學習策略的適應。
2.多媒體授課系統從功能上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課件點播系統,一個是同步廣播授課系統。
3.師生交互工具
為了有效的支持分布在異地的師生間交流,遠程交流工具應不僅僅提供傳統的基于文本交流,還應提供包括圖形、語音、視頻等多媒體的支持。同時,類似于傳統的教室教學中的黑板,身處異地的師生也能夠通過特定的軟件白板來交換意見。
軟件共享白板:軟件共享白板是一個為在Internet環境進行教學的教師和學生提供文本以及圖形共享的區域。教師可以將一張圖片貼入共享白板中,并利用系統提供的特定畫圖工具和文本輸入工具,在所貼的圖片上進行標記、說明。教師端的白板中的圖形和文字可以通過Internet 同步傳遞到交流環境中的其他學生端白板中。學生可以同步的察看教師在白板中的板書內容,這樣,共享白板實現了傳統教室中黑板的功能。
語音交互:語音交互是異地師生之間一種有效的交流方式。
視頻交互:為了增加師生教學過程的生動性,也需要師生間能夠看到各自的視頻圖象。教師可以任意選擇特定的學生端視頻,也可以同時看到多個學生端的視頻圖象。學生端可以選擇觀看教師端視頻。
傳統文本交談:與一般的文本聊天客戶端程序有相同的功能,包括私人交談和公眾交談兩種方式。在私人交談模式下,教師可以選定特定的一個在同一交流環境中的學生進行文本交流。也可以是一個學生與同環境中的另一個學生之間進行私人交談。在公眾交談模式下,一個教師或者學生的鍵入的文本信息可以被同一交流環境中的其他學生和教師共享。
同步瀏覽機制:在交流過程中,能夠提供同步瀏覽的機制。教師可以通過鍵入URL地址,并將該地址廣播到同一交流環境中的所有學生端瀏覽器,使得學生端的瀏覽器與教師端的瀏覽器達到同步顯示。這樣教師可以定位在同一個環境中的所有學生端的瀏覽器,從而指導學生在Internet中瀏覽學習資源。
4.網絡題庫管理系統
基于Web的題庫系統用于支持教師和學生通過網絡進行組卷并進行各種類型的測試。題目內容主要是各級各類學科內容的測試題、達標題等,支持各種類型的測試,并可以根據不同的測試目的提供相應的組卷策略,包括智能組卷、相對評價組卷、絕對評價組卷,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測試目的,通過網絡自動組卷后,下載到本地進行使用。基于Web的題庫系統能夠完成一般的題目管理功能,如題目增加、刪除、修改等等。試題內容支持圖形、語音、公式等多種形式的媒體。還應能對學生的測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5.考試與評價系統
考試以及對考試結果的分析與評價,在遠程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借助了計算機和國際互聯網,使得遠程考試在許多方面優越于傳統考試。
6.教學資源庫管理系統
資源庫系統主要功能是對各種教學資源進行采集、管理、檢索和利用。它由兩部分組成:CAI軟件庫和學習資源庫。CAI軟件庫包括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的國內外繼續教育優秀課件,可能是一門完整的課程,也可能是一節課或一個知識點。CAI軟件庫中的CAI軟件應滿足學科齊全、內容豐富和形式多樣等要求,以適合不同層次、不同學科的繼續教育培訓的需要或個別化培訓的需要。學習資源庫為各級各類學校提供豐富的學習背景材料、擴展學習材料以及其他各種分類多媒體素材。學習資源庫也可用作培訓教師備課用參考資料(包括各種史料、教參、優秀教案和優秀課例的分析等)。資源庫中的CAI軟件庫和學習資源庫可通過光盤庫或磁盤陣列來儲存和管理。磁盤陣列可以作為資源的臨時存放地,分門別類之后刻錄到光盤中永久儲存。CAI軟件庫和學習資源庫應當分開,既可以通過同一個資源庫系統管理軟件進行管理和維護,也可以分別開發CAI軟件庫管理軟件和學習資源庫管理軟件進行管理和維護。學習資源庫后臺管理軟件是服務器端管理軟件,服務器端管理軟件負責整個學習資源庫的管理和維護,同時提供和客戶端瀏覽器的接口。服務器端管理軟件應具有以下功能:
(1) 詢、修改資源庫的索引數據庫;
(2) 覽并能全文檢索資源庫中的內容;
(3) 讀取和下載資源庫中的內容;
(4) 剪輯資源庫中的內容;
(5)支持并發訪問。
7.自動答疑系統
自動答疑是一個適應性的知識庫系統,它分自動答疑與人工答疑兩大部份。在教學設計階段,教師將本學科最常見的疑難問題按一定的組織方式,存放到領域知識庫中,當學生在遇到疑難問題時,通過網絡遠程提交問題的描述,系統將根據學生提交的問題描述,對領域知識庫進行智能搜索(主要采用的技術有中文詞語的切分、全文檢索、語義網絡匹配、關鍵詞索引等),按照檢索內容相關程度的高低,將對該問題的解答呈現給學生。當在知識庫中沒有檢索到對該問題的解答時,系統將通知學生,并采取兩種方法進行后續處理:
(1)問題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到主持這門課程的學科教師,當教師對該問題進行回答后,系統將自動將解答發送到學生的電子信箱;
(2)將問題公布在答疑布告牌上,征求解答,有人對其解答后,系統將通過電子郵件通知該學生。
8.學習管理系統
不管系統具備多么高的智能性,計算機并不能替代人類教師,計算機可以把人類從簡單的重復性的智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但教學過程中的高級診斷、管理、推理必須由人類教師來完成,可以說,缺乏人類教師參與的學習系統,不是一個完美的學習系統,在基于Internet的教學系統中,人類教師的參與仍然非常重要,它可以彌補計算機系統的復雜智能的不足。具體的說,系統的教學管理應具備如下功能:針對性的輔導、疑難解答、協作監控和實施智能個性化的遠程學習環境。
9.作業批閱系統
作業批閱系統是基于WWW的協作式作業批改系統,學生可以通過該系統提交作業,獲取作業批改結果,并根據教師建議來修改和編輯作業。經過幾輪交互后,教師可對最后作業作出評價。作業系統具備的幾個功能有: 教師作業; 學生完成并提交作業; 教師批改并點評作業;作業庫的管理;作業轉發;協作批閱;分析與評價。
10.網絡課件寫作系統
開發網絡課件寫作系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不具有專業編程經驗的各站點教師編制網絡教學軟件。該系統應該具備基本的多媒體的集成功能,并能制作基本的HTML網頁,也就是首先要具備一些通過用軟件的基本功能,其次要具備一些支持教學課件的寫作功能,一是要有素材庫的管理功能,二是內容教學設計的理論指導,三是要有大量的課件寫作模板,四是要支持各種各樣的教學策略。多媒體課件制作工具用于向教學單位或教師提供各類素材,構建新的網絡課程或新教學模塊平臺。教學單位或教師可以通過該軟件抓取素材庫中的素材來構建網絡課程或網絡教學模塊。在該平臺上構建的網絡課程,就能直接在網絡上運行。
11.教學管理系統
遠程教學管理系統將基本覆蓋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如從學生入學到學生畢業的各項活動,其管理的范圍不僅僅是管理機構和行政部門,而且包括教學涉及的所有對象和資源,如學生、教師、課件等。同時,它將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創造一個個性化、智能化的遠程學習環境,其具體功能有:學生注冊;學生學籍管理;專業課程的管理; 教師管理; 數據統計分析;信息查詢功能;計費;行政公文管理;系統設置維護。
12.基于WEB的虛擬實驗室
基于WEB的虛擬實驗就是在WEB中創建出一個可視化的三維環境,其中每一個可視化的三維物體代表一種實驗對象。通過鼠標的點擊以及拖曳操作,用戶可以進行虛擬的實驗。虛擬實驗環境可以針對物理實驗、化學實驗、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等各個不同的科目分別設計具體的實驗環境。
四.信息組織結構
信息組織主要有六個組成部分:辦公室、同步教室、自習室、答疑室、虛擬咖啡屋、虛擬圖書館等。
1.辦公室完成對用戶的登記和管理工作。用戶首先要通過WWW到虛擬行政辦公室進行登記,填些一份電子登記表,包括用戶的名字、身份證號、帳號、Email地址、所在的地區等。其次,用戶要設置一個用戶密碼,在確認無誤后發送給虛擬行政辦公室,行政辦公室在收到用戶的登記信息后就會反饋給用戶一個登記號。這樣“入學手續”就告完成,用戶正式成為該校的一名學生。另外,所要的一些公告信息,都存放在這里,比如招生簡章,課程設置等等。辦公室還負責定期向注冊學生發送一些重要的教學研究信息,比如學習方法、考試趨勢、重要時事、專家論談等等。
2.同步教室實際上是一個課件庫。已經開發出來的課件和其它學習材料以HTML文檔的形式存放在網絡的服務器上,用戶通過WWW瀏覽器選擇自己需要的課件或材料。在中心服務器上的這些基于WWW的課件與用戶平臺無關,用戶無需對課件進行安裝和設置,只要用戶機器上有WWW瀏覽器,就可以進行學習。課件以超文本組織方式為主,并附有基于JAVA的交互式教學軟件、基于RealAudio和Real Video的多媒體音像資料,可真正實現遠程多媒體教學;為充分利用網絡傳輸反饋信息快捷的優勢,每一門課程都有一個學科的教學專家主持這門課程的教學,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有兩種方法獲得教學專家的幫助,一種方法是通過發送E-mail的方式向老師請教,老師通過E-mail解答;另一種方式是以在線交談的方式向老師提出問題,老師可以實時地進行輔導。學生還可以用相同的方式從同學那兒獲得幫助。
3.自習室允許學生進行在線測試,以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在線測試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測試作為課件的一部分,在使用課件的過程中進行測試,另一種是獨立于課件的測試。自習室中基于網絡的聯機測試系統,可以在WWW上實現我們通常所見的各種交互方式,如:多重選擇題、填空題、匹配題等。
4.答疑室是一個集中解答學生在學習中各種疑難問題的地方,它分三個部分,第一部份是問題解答布告欄,它公布學生問過的典型問題以及學科教學專家對問題詳細的解答,在這里的解答都是正式的解答,是經過學科教學專家直接回答或審查過的;對于這些答案,讓學生可以以查詢的方式進行全文檢索,也可以以超文本的方式逐項查看;第二部分問題征集布告欄,學生可以通過填寫布告欄中的各項表單,按提交按鈕后,問題便顯示在布告欄上,它可以由老師或其它學生進行解答,這些解答經過學科專家審查合格后,將放在問題解答布告欄中,若沒有人進行解答,則由學科教學專家直接解答。另外,每一門課程,都有一個專家答疑信箱,學生可以直接通過電子郵件向學科教學專家請教;第三部份是一個聯機的討論組,每個課程都有一個,并有專門的老師進行主持。在這里,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進行直接的、實時的交流。
5.虛擬咖啡屋是一個虛擬論壇,為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提供一種場所,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聊天,也可以就某個學科的問題進行學術研討,既可以了解別人在該學科熱點問題上的看法,也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6.虛擬圖書館存放著各類電子雜志和電子報紙以及其它相關的學習資源,如:部分課件的文檔資料、學術性文章、會議報告、影像資料、音頻資料等。此外,虛擬圖書館還提供了其它一些大學圖書館的圖書目錄以及其它大學的WWW地址等。在虛擬圖書館里,學生還可以學習使用查找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網絡教學系統的管理者們鼓勵學術機構和個人把他們的研究成果或學術論文放到虛擬圖書館發表,以便有更多的資料供學生查找和使用。
五.職能部門的組織結構
同其它教學系統一樣,基于Internet網絡的教學系統同樣需要一個機構來維持它的運行,進行日常研究、管理和教學工作,這里從四個方面加以分析。
1.教學研究組
研究基于網絡的各種教學模式的特點,開發適合于網絡教學的文字教材,研究網絡教學發展動向,研究國家教育政策的發展變化趨勢。主要的工作成果的形式是:用于網絡教學的文字教材;論述網絡教學的論文;網絡教學優化的具體意見等等。
2.教學支持組
負責主持學生學習,對學生反饋信息的應答,如疑問解答,作業評閱等等;主要工作的成果是對學生反饋信息的應答的文字資料等等。
3.技術支持組
主要職能:負責將文字教材制作成網絡上電子教材,教學業務系統的開發與維護,教學業務運作中總技術支持,學生反饋信息的收集,教師應答信息的,服務器的管理與維護,網絡教學系統的維護與開發。主要工作成果是:課程的電子教材,業務系統軟硬件的正常運作等等。
4.財務
負責所有項目的財務審核與結算。
六.結束語
在Internet上實現遠距離教育,就是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教師通過網絡把教學信息傳給每個學員,學生通過連網的計算機來進行學習和接受信息。利用Internet來進行遠程教學,與傳統遠距離教育模式相比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積極性,既可以進行個別化教學,又可以進行協作型教學(通過各種協作式教學策略的運用而實現),還可以將“個別化”與“協作型”二者結合起來,所以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完全按照 個人的需要進行,不論是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方式甚至指導教師都可以按照學習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進行選擇。
目前,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已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和重視。但從實際運用的情況來看,實踐中還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必須在以后的運用中加以解決。
一是選擇課件資料要貼切,切忌游離主題。
制作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的課件是多媒體教學的基礎。制作多媒體課件需要占用大量資料,制作前要對已掌握的有關資料進行認真篩選,不能隨便拿來就用。首先要圍繞主題選資料。制作課件前要注意收集一些與課堂教學主題相關、相近的音像、文字資料,然后按照腳本的需要對資料的內容進行分類、梳理、取舍,這樣才能達到突出主題的效果。其次,要針對特點選資料。多媒體資料的形式很多,音像資料真實感人,圖表資料直觀明了,3D模型形象生動,掌握這此特點,有助于確定選擇資料的形式。當然還要教師有一定的微機基礎,用一些軟件進行處理后才能達到好的效果。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選擇多媒體素材,集圖文、聲像的綜合表現功能,將有效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是課件構思要嚴謹,切忌過分修飾。
選擇好課件資料后,要緊緊圍繞教學目的來設計課件。設計課件時應從整體到局部通盤考慮,逐層深入,就像導演一樣,在腦子里形成課件的基本框架,做到胸有成竹。同時,設計課件要虛實結合,主要畫面突出顯示,次要畫面可以作為背景或搭配使用,使整個內容排列錯落有致,避免紛雜擁擠。另外,制作課件要動靜結合。動態畫面使課件精彩動人,靜態畫面能給人更多的思索空間,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如果盲目追求動感,就會顯得牽強附會。
三是影像畫面要適量,切忌本末倒置。
多媒體手段具有很強的圖文聲像處理和演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達到模擬真實的效果。一些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由于過分依賴這種手段,認為多媒體如此精彩,學生好奇心又強,看總比講印象深、效果好,就大量使用圖片、錄像或動畫資料,反而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在制作課件時,對于圖片、錄像或動畫資料,要認真挑選,做到精而管用,該用的用得恰到好處,不該用的堅決舍掉,切勿因引用過多的圖文資料而削弱了教師講授,把教師要講的內容變成了旁白解說,甚至整個教學過程相當于觀“圖片展覽”,看“錄像剪輯”,欣賞“動畫片”,學生聽著熱鬧卻不知說些啥,看著華麗卻不知想些啥,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確切地講應該叫多媒體輔助教學,雖具有廣闊的前景,但它只是一種輔助手段,是一種形式,而不是我們的教學目的。切忌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盲目、隨意,甚至本末倒置。
四是教學節奏要適當,切忌“走馬觀花”。
多媒體引入課堂后,學生的主體性變得更為突出,但不可由此而淡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由于多媒體課件呈現信息的速度快,教師容易不自覺地加快課堂教學的速度,忽視與學生思維節奏合拍。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善于控制教學節奏。何時使用多媒體,使用多長時間,何處該精講細練,教師都應該準確把握,避免課堂教學節奏過快,變成了“走馬觀花”式的教學。
[摘 要]:基于Internet的多媒體教學系統是一個由硬件、軟件、教學內容、教學管理機構組成的一體化有機的系統。本文從系統物質基礎、教學系統支撐平臺、學生如何進行學習、如何實際開展教學工作四個方面來考察。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應用軟件、信息、多媒體教學
一.引言
基于Internet的多媒體教學系統是一個由硬件、軟件、教學內容、教學管理機構組成的一體化有機的系統,對它整個結構的完整的認識,需要從四個方面考察:要了解系統實施的物質基礎,可以看它的硬件結構;要了解教學系統支撐平臺(環境),要看它的軟件結構;要了解學生如何進行學習,要看它的教學內容的組織結構;若是想了解如何實際開展教學工作,則需要看它的教育管理職能部門的組織結構。本文從這四個角度來介紹基于Internet的多媒體教學系統的結構。
二.硬件結構
支撐網絡教學系統的物質基礎就是一個實際的計算機網絡,一般是一個網絡中心,它根據支持的學生人數、范圍、學生訪問網絡的方式等諸多因素的不同,變化很大,組織結構形式也各不相同,但一般來說,都具有如下模塊:接入模塊(電話撥號和Internet接入)、交換模塊、服務器模塊、網絡管理與計費模塊、撥號用戶與局域網用戶模塊、課件制作與開發模塊,雙向交互式同步教學模塊。
接入模塊的主要設備是路由器,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通過網絡專線將整個網絡接入Internet,從而使本網的用戶能夠訪問Internet資源,而其它網絡用戶能夠訪問本網信息。
交換模塊是整個網絡連接與傳輸的核心,主要的設備有主干交換機、分支集線器和連接各模塊的網絡電纜,由它們組成整個骨干網絡。
服務器模塊主要負責信息的收集、儲存、,它們是對外提供教學與信息服務主要實體,一般有Web服務器、FTP服務器、E-mail服務器、DNS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等等,它們可以由一臺或多臺高性能的計算機承擔。
網絡管理模塊主要對整個網絡進行監控、運行性能的監測、故障的預警和診斷等等;計費模塊主要是記錄網絡使用者的資費信息,以控制網絡資源的有償使用。
撥號用戶與局域網用戶模塊主要功能是讓學生和教師能夠以多種方式訪問網絡資源,從而達到教學或學習的目的,其主要設備是訪問服務器,訪問服務器的主要作用是使得沒有連入Internet的學生可以通過電話撥號的方式來訪問網上的教育資源。在網絡中進行學習的學員可以通過三種方式接入本網:首先是通過電話線路直接撥號訪問;其次是局域網用戶可直接訪問;第三是外部網用戶可通過網絡中轉,進入學習網絡。學習網絡通過校園網與CERNET互聯,這樣,對于現在已經是這些網絡的用戶,不需要任何變動,只需進行登記注冊,便可進入本網進行學習。
課件制作與開發模塊主要是開發、維護網上的教學內容與教育資源,以實現教育信息的不斷更新與豐富。
雙向交互式同步教學模塊是一個基于高速數據網絡雙向可視會話系統,它可以將演播教室中教師的講解情況實時傳送到遠程多媒體教室,教師在講解中,還可以看到遠程教室中學生的表情與神態,并能接收到學生的詢問,類似于本地課堂教學。此模塊的核心設備是基于相關標準(如H.320)的視頻會議終端、MCU(多點控制單元)、攝像機等。MCU是一種多端口設備,通過它可以使得多個視頻終端在一個會話中互相通信,其主要控制功能包括音頻混合、音頻切換、視頻混合和視頻切換。
三.軟件結構(僅指教學支持系統)
一個完整的基于Internet的教學系統,不僅需要系統軟件的支持,如網絡操作系統、WEB服務器、FTP服務器等等,還需要一些專門支持教學的應用軟件。
1. 適應性超媒體學習系統:
由于參與遠程學習的學員來自各行各業,他們沒有一個統一的起點,能力參差不齊,因此,遠程教學系統必須能夠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教學。
適應性超媒體教學指根據學生的個別能力特征,動態呈現與學習者當前學習能力最相關的基于超媒體教學內容。它有兩個含義,首先是學習內容的選擇上,系統根據學習歷史記錄和能力估計,選擇學生沒有掌握或是沒有學習過的教學內容,這些學習內容是與當前學生能力最接近的。學習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以認知單元為最小單元,一個認知單元就是教學目標中所規定的最小的一個知識點,針對這一個小知識點所展開的教學內容稱之為一個認知單元。每個學習階段,可以選擇一個或幾個認知單元。其次,是在學習內容的組織上,系統將根據對學生估測的能力和學生的認知風格,選擇最適合學習者的內容呈獻方式,在適應性學習系統中,每個認知單元的教學展開都有好幾種形式,有一些詳細、有一些簡略;有一些具體形象、有一些抽象;另外,提供給學生的相關輔助材料,練習試題等等,都各不相同。學習內容的組織,主要以超媒體的方式進行,差別主要體現在鏈接的層次和鏈接的單元上,它將根據不同能力的學生,有所不同。具體說,本系統的主要功能有:
(1) 教學內容的動態適應;
(2) 教學內容導航的適應;
(3) 教學內容的動態構建的適應;
(4)協作式的問題解決;
(5)自主選擇學習策略的適應。
2.多媒體授課系統從功能上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課件點播系統,一個是同步廣播授課系統。
3.師生交互工具
為了有效的支持分布在異地的師生間交流,遠程交流工具應不僅僅提供傳統的基于文本交流,還應提供包括圖形、語音、視頻等多媒體的支持。同時,類似于傳統的教室教學中的黑板,身處異地的師生也能夠通過特定的軟件白板來交換意見。
軟件共享白板:軟件共享白板是一個為在Internet環境進行教學的教師和學生提供文本以及圖形共享的區域。教師可以將一張圖片貼入共享白板中,并利用系統提供的特定畫圖工具和文本輸入工具,在所貼的圖片上進行標記、說明。教師端的白板中的圖形和文字可以通過Internet 同步傳遞到交流環境中的其他學生端白板中。學生可以同步的察看教師在白板中的板書內容,這樣,共享白板實現了傳統教室中黑板的功能。
語音交互:語音交互是異地師生之間一種有效的交流方式。
視頻交互:為了增加師生教學過程的生動性,也需要師生間能夠看到各自的視頻圖象。教師可以任意選擇特定的學生端視頻,也可以同時看到多個學生端的視頻圖象。學生端可以選擇觀看教師端視頻。
傳統文本交談:與一般的文本聊天客戶端程序有相同的功能,包括私人交談和公眾交談兩種方式。在私人交談模式下,教師可以選定特定的一個在同一交流環境中的學生進行文本交流。也可以是一個學生與同環境中的另一個學生之間進行私人交談。在公眾交談模式下,一個教師或者學生的鍵入的文本信息可以被同一交流環境中的其他學生和教師共享。
同步瀏覽機制:在交流過程中,能夠提供同步瀏覽的機制。教師可以通過鍵入URL地址,并將該地址廣播到同一交流環境中的所有學生端瀏覽器,使得學生端的瀏覽器與教師
端的瀏覽器達到同步顯示。這樣教師可以定位在同一個環境中的所有學生端的瀏覽器,從而指導學生在Internet中瀏覽學習資源。
4.網絡題庫管理系統
基于Web的題庫系統用于支持教師和學生通過網絡進行組卷并進行各種類型的測試。題目內容主要是各級各類學科內容的測試題、達標題等,支持各種類型的測試,并可以根據不同的測試目的提供相應的組卷策略,包括智能組卷、相對評價組卷、絕對評價組卷,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測試目的,通過網絡自動組卷后,下載到本地進行使用?;赪eb的題庫系統能夠完成一般的題目管理功能,如題目增加、刪除、修改等等。試題內容支持圖形、語音、公式等多種形式的媒體。還應能對學生的測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5.考試與評價系統
考試以及對考試結果的分析與評價,在遠程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借助了計算機和國際互聯網,使得遠程考試在許多方面優越于傳統考試。
6.教學資源庫管理系統
資源庫系統主要功能是對各種教學資源進行采集、管理、檢索和利用。它由兩部分組成:CAI軟件庫和學習資源庫。CAI軟件庫包括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的國內外繼續教育優秀課件,可能是一門完整的課程,也可能是一節課或一個知識點。CAI軟件庫中的CAI軟件應滿足學科齊全、內容豐富和形式多樣等要求,以適合不同層次、不同學科的繼續教育培訓的需要或個別化培訓的需要。學習資源庫為各級各類學校提供豐富的學習背景材料、擴展學習材料以及其他各種分類多媒體素材。學習資源庫也可用作培訓教師備課用參考資料(包括各種史料、教參、優秀教案和優秀課例的分析等)。資源庫中的CAI軟件庫和學習資源庫可通過光盤庫或磁盤陣列來儲存和管理。磁盤陣列可以作為資源的臨時存放地,分門別類之后刻錄到光盤中永久儲存。CAI軟件庫和學習資源庫應當分開,既可以通過同一個資源庫系統管理軟件進行管理和維護,也可以分別開發CAI軟件庫管理軟件和學習資源庫管理軟件進行管理和維護。學習資源庫后臺管理軟件是服務器端管理軟件,服務器端管理軟件負責整個學習資源庫的管理和維護,同時提供和客戶端瀏覽器的接口。服務器端管理軟件應具有以下功能:
(1) 詢、修改資源庫的索引數據庫;
(2) 覽并能全文檢索資源庫中的內容;
(3) 讀取和下載資源庫中的內容;
(4) 剪輯資源庫中的內容;
(5)支持并發訪問。
7.自動答疑系統
自動答疑是一個適應性的知識庫系統,它分自動答疑與人工答疑兩大部份。在教學設計階段,教師將本學科最常見的疑難問題按一定的組織方式,存放到領域知識庫中,當學生在遇到疑難問題時,通過網絡遠程提交問題的描述,系統將根據學生提交的問題描述,對領域知識庫進行智能搜索(主要采用的技術有中文詞語的切分、全文檢索、語義網絡匹配、關鍵詞索引等),按照檢索內容相關程度的高低,將對該問題的解答呈現給學生。當在知識庫中沒有檢索到對該問題的解答時,系統將通知學生,并采取兩種方法進行后續處理:
(1)問題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到主持這門課程的學科教師,當教師對該問題進行回答后,系統將自動將解答發送到學生的電子信箱;
(2)將問題公布在答疑布告牌上,征求解答,有人對其解答后,系統將通過電子郵件通知該學生。
8.學習管理系統
不管系統具備多么高的智能性,計算機并不能替代人類教師,計算機可以把人類從簡單的重復性的智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但教學過程中的高級診斷、管理、推理必須由人類教師來完成,可以說,缺乏人類教師參與的學習系統,不是一個完美的學習系統,在基于Internet的教學系統中,人類教師的參與仍然非常重要,它可以彌補計算機系統的復雜智能的不足。具體的說,系統的教學管理應具備如下功能:針對性的輔導、疑難解答、協作監控和實施智能個性化的遠程學習環境。
9.作業批閱系統
作業批閱系統是基于WWW的協作式作業批改系統,學生可以通過該系統提交作業,獲取作業批改結果,并根據教師建議來修改和編輯作業。經過幾輪交互后,教師可對最后作業作出評價。作業系統具備的幾個功能有: 教師作業; 學生完成并提交作業; 教師批改并點評作業;作業庫的管理;作業轉發;協作批閱;分析與評價。
10.網絡課件寫作系統
開發網絡課件寫作系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不具有專業編程經驗的各站點教師編制網絡教學軟件。該系統應該具備基本的多媒體的集成功能,并能制作基本的HTML網頁,也就是首先要具備一些通過用軟件的基本功能,其次要具備一些支持教學課件的寫作功能,一是要有素材庫的管理功能,二是內容教學設計的理論指導,三是要有大量的課件寫作模板,四是要支持各種各樣的教學策略。多媒體課件制作工具用于向教學單位或教師提供各類素材,構建新的網絡課程或新教學模塊平臺。教學單位或教師可以通過該軟件抓取素材庫中的素材來構建網絡課程或網絡教學模塊。在該平臺上構建的網絡課程,就能直接在網絡上運行。
11.教學管理系統
遠程教學管理系統將基本覆蓋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如從學生入學到學生畢業的各項活動,其管理的范圍不僅僅是管理機構和行政部門,而且包括教學涉及的所有對象和資源,如學生、教師、課件等。同時,它將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創造一個個性化、智能化的遠程學習環境,其具體功能有:學生注冊;學生學籍管理;專業課程的管理; 教師管理; 數據統計分析;信息查詢功能;計費;行政公文管理;系統設置維護。
12.基于WEB的虛擬實驗室
基于WEB的虛擬實驗就是在WEB中創建出一個可視化的三維環境,其中每一個可視化的三維物體代表一種實驗對象。通過鼠標的點擊以及拖曳操作,用戶可以進行虛擬的實驗。虛擬實驗環境可以針對物理實驗、化學實驗、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等各個不同的科目分別設計具體的實驗環境。
四.信息組織結構
信息組織主要有六個組成部分:辦公室、同步教室、自習室、答疑室、虛擬咖啡屋、虛擬圖書館等。
1.辦公室完成對用戶的登記和管理工作。用戶首先要通過W WW到虛擬行政辦公室進行登記,填些一份電子登記表,包括用戶的名字、身份證號、帳號、Email地址、所在的地區等。其次,用戶要設置一個用戶密碼,在確認無誤后發送給虛擬行政辦公室,行政辦公室在收到用戶的登記信息后就會反饋給用戶一個登記號。這樣“入學手續”就告完成,用戶正式成為該校的一名學生。另外,所要的一些公告信息,都存放在這里,比如招生簡章,課程設置等等。辦公室還負責定期向注冊學生發送一些重要的教學研究信息,比如學習方法、考試趨勢、重要時事、專家論談等等。
2.同步教室實際上是一個課件庫。已經開發出來的課件和其它學習材料以HTML文檔的形式存放在網絡的服務器上,用戶通過WWW瀏覽器選擇自己需要的課件或材料。在中心服務器上的這些基于WWW的課件與用戶平臺無關,用戶無需對課件進行安裝和設置,只要用戶機器上有WWW瀏覽器,就可以進行學習。課件以超文本組織方式為主,并附有基于JAVA的交互式教學軟件、基于RealAudio和Real Video的多媒體音像資料,可真正實現遠程多媒體教學;為充分利用網絡傳輸反饋信息快捷的優勢,每一門課程都有一個學科的教學專家主持這門課程的教學,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有兩種方法獲得教學專家的幫助,一種方法是通過發送E-mail的方式向老師請教,老師通過E-mail解答;另一種方式是以在線交談的方式向老師提出問題,老師可以實時地進行輔導。學生還可以用相同的方式從同學那兒獲得幫助。
3.自習室允許學生進行在線測試,以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在線測試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測試作為課件的一部分,在使用課件的過程中進行測試,另一種是獨立于課件的測試。自習室中基于網絡的聯機測試系統,可以在WWW上實現我們通常所見的各種交互方式,如:多重選擇題、填空題、匹配題等。
4.答疑室是一個集中解答學生在學習中各種疑難問題的地方,它分三個部分,第一部份是問題解答布告欄,它公布學生問過的典型問題以及學科教學專家對問題詳細的解答,在這里的解答都是正式的解答,是經過學科教學專家直接回答或審查過的;對于這些答案,讓學生可以以查詢的方式進行全文檢索,也可以以超文本的方式逐項查看;第二部分問題征集布告欄,學生可以通過填寫布告欄中的各項表單,按提交按鈕后,問題便顯示在布告欄上,它可以由老師或其它學生進行解答,這些解答經過學科專家審查合格后,將放在問題解答布告欄中,若沒有人進行解答,則由學科教學專家直接解答。另外,每一門課程,都有一個專家答疑信箱,學生可以直接通過電子郵件向學科教學專家請教;第三部份是一個聯機的討論組,每個課程都有一個,并有專門的老師進行主持。在這里,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進行直接的、實時的交流。
5.虛擬咖啡屋是一個虛擬論壇,為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提供一種場所,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聊天,也可以就某個學科的問題進行學術研討,既可以了解別人在該學科熱點問題上的看法,也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6.虛擬圖書館存放著各類電子雜志和電子報紙以及其它相關的學習資源,如:部分課件的文檔資料、學術性文章、會議報告、影像資料、音頻資料等。此外,虛擬圖書館還提供了其它一些大學圖書館的圖書目錄以及其它大學的WWW地址等。在虛擬圖書館里,學生還可以學習使用查找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網絡教學系統的管理者們鼓勵學術機構和個人把他們的研究成果或學術論文放到虛擬圖書館發表,以便有更多的資料供學生查找和使用。
五.職能部門的組織結構
同其它教學系統一樣,基于Internet網絡的教學系統同樣需要一個機構來維持它的運行,進行日常研究、管理和教學工作,這里從四個方面加以分析。
1.教學研究組
研究基于網絡的各種教學模式的特點,開發適合于網絡教學的文字教材,研究網絡教學發展動向,研究國家教育政策的發展變化趨勢。主要的工作成果的形式是:用于網絡教學的文字教材;論述網絡教學的論文;網絡教學優化的具體意見等等。
2.教學支持組
負責主持學生學習,對學生反饋信息的應答,如疑問解答,作業評閱等等;主要工作的成果是對學生反饋信息的應答的文字資料等等。
3.技術支持組
主要職能:負責將文字教材制作成網絡上電子教材,教學業務系統的開發與維護,教學業務運作中總技術支持,學生反饋信息的收集,教師應答信息的,服務器的管理與維護,網絡教學系統的維護與開發。主要工作成果是:課程的電子教材,業務系統軟硬件的正常運作等等。
4.財務
負責所有項目的財務審核與結算。
六.結束語
在Internet上實現遠距離教育,就是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教師通過網絡把教學信息傳給每個學員,學生通過連網的計算機來進行學習和接受信息。利用Internet來進行遠程教學,與傳統遠距離教育模式相比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積極性,既可以進行個別化教學,又可以進行協作型教學(通過各種協作式教學策略的運用而實現),還可以將“個別化”與“協作型”二者結合起來,所以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完全按照個人的需要進行,不論是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方式甚至指導教師都可以按照學習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