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2 03:26: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語文教育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語文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是時代的要求,也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以下途徑即在語文教學中體現創新精神、強化課堂教學、加強第二課堂活動、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等來提高語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傊?,教師要想盡辦法經過自身不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同時,盡可能地多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學生。
【關鍵詞】教育教學水平;創新教育;啟發式思維;課堂教學
二十一世紀是開放的時代,競爭的時代。對人才的要求注重綜合能力。如何培養適合時代要求人才,語文教師責任尤其重大.對語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盡快提高語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尤為重要,我認為語文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主要途徑有:
一、在語文教學中體現創新精神
創新教育是以“創新教學”來體現的,創新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是以民主、自由、和諧、安全、寬松的教學氛圍和師生關系為基礎的,教師要有民主作風,與學生平等相處,必須用尊重、相信、友好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使課堂教學中充滿“有”的氣氛,這樣,學生的思維才會活躍,師生關系才會融洽。“學生只有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下,才能對所學的知識和所要解決的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想說、敢說、想做、敢做,才能不斷的激發創新的思維”。其次,在語文教學中,要進行創新教育,必須培養學生較強的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能力,必須拋棄封閉學生思維的條條框框,打破束縛學生創新的清規戒律,要鼓勵學生發表與教材不同的見解,與都是不同的意見,這樣能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思維能力。既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又營造了一種平等、自由、開放的氛圍,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啟發式的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主動性、靈活性是創新教育的核心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效利用多種途徑和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智能。例如:教學中采用圖畫、錄音、錄象等來創造情境,用講故事、表演等來實現情境,用想象、假想等進入情境,都能使學生在情景交融中促進智力的發展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薄吧朴诎l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是一個人具有創造潛力的重要標志?!痹诮虒W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鼓勵學生進行發現式、探究式的學習,積極發現問題,大膽質疑問題??傊瑒撔陆逃菚r展的需要,是時代賦予每一位教師的重任。所以,教師要盡量為不生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特長的發揮的條件,使教與不出創新的火花,使語文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強化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的好壞,是對素質教育能否成功的嚴峻考驗,因此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要體現三個特點:一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對優生要“錦上添花”,為培養各學科“尖子”及多層次人才打好基礎;對后進生要“雪中送炭”,使他們不氣餒,讓他們分享到獲得成功的喜悅。教師在教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去分析、比較、歸納,這樣就自然百然地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就促進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二是突出主體地位、巧施主導作用,改進教學方法,實現三個轉移;由單純傳授知識轉移到打好基礎、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上來;由單純研究老師怎樣教,轉移到學生怎樣不上來。三是完成語文科的德育任務。語文科不同于其它專業學科。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這就是讓學生能記得清楚、寫得明白,讀得懂。同時還要指導他們怎樣做人,培養他們怎樣做文明之人。
三、加強第二課堂活動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戰場,而課外活動則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二者緊密結合,把握尺度,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深化思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都是要牢固樹立“讓學生人人有特長,個個能成才”的觀點,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成立各科活動小組,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主要是“四會”“三賽”“兩評”活動?!八臅笔枪适聲⒆x書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三賽”是指讀背比賽、語文知識競賽、作文比賽;“兩評”是指讀書筆記展評和手抄報展評。學生的語文活動每學期舉行2—3次,每次45分鐘。舉辦假期讀書活動,擴大閱讀量,要求每個學生精讀一本自己很喜歡的書或是刊物或收看《新聞聯播》,組織觀看優秀影視劇。通過以上途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了聽說訓練,促進了讀書能力,同時還促進差生轉化,發展了學生特長。
四、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常常覺得學生知識面很窄,現在的學生受電腦、電視的影響,他們不太愛讀書,也靜不下心來讀書。其實,閱讀,尤其是課外閱讀,對于語文學習非常重要。余秋雨先生強調:“生命的質量需要鍛鑄,閱讀是鍛鑄的重要一環”。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應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相輔相成的,許多豐富廣博的社會知識都會在課外閱讀中得到涉獵。課外閱讀對課內閱讀只有補益,絕無損害。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沒有閱讀,是絕對寫不出好的作品的,沒有豐厚的積累,創作便沒有源泉。教師都要引導學生研讀感悟,不要一味為學習而學習,為做題而做題,忽視了對美的鑒賞,忽視了閱讀的重要作用。只有引導學生用心去品,學生的理解力自然提高,對文章的領會也就深刻了,為提高鑒賞力,可采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找閃光點,提高寫作能力。
首先,引導學生多讀名著經典,余秋雨先生曾說:“世界上最優秀的作家總能用常人的目光和情懷來敘述一個個精彩的故事的”。學生可能暫時不能理解,但隨著他人生閱歷的豐富,閱讀對他人格思想的影響將日益顯化。經典名著不僅適合學生讀,而且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要的文學積淀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其次,優秀的文摘報刊,比如《讀者》、《名人傳記》等都可引導學生涉獵,讀好書是一種樂趣,一種情操,一種向世界古往今來的偉人名人求教的方法,一張成功邁向社會的入場券,一股改造自己豐富自己的強大力量。
再次,利用影視節目進行引導,好的電視節目,如《感動》、《講述》、《百家講壇》等也是讓學生豐富知識、開拓視野的良好途徑,教師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情趣、價值取向??傊?,語文教學為活潑的生命力在于教師自身不懈的努力,都是的生命要在學生身上延伸。生命有限,事業常青?!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生命不息,奮斗不已。
作者:韓偉艷 單位:孫吳縣技工學校
【摘要】高等職業的教育核心目標是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大學語文課不僅要向學生展示祖國語言文字的美,還要利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適時地向學生滲透人文方面的教育。這樣既能加強了思想教育,又有效地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作為基礎課程的語文課是學生學在學習、和工作的工具學科。因此,我認為高職語文教育要以實用性為基礎,同時兼顧人文素質教育。
【關鍵詞】高職語文;改進方法;主體性;實用性;人文性
一、發揮學生主體性
傳統語文教學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學生的個性張揚。要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的現狀,教師就必須要有更新教育理驗,改變教法,讓學生更多地進入主動性學習,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加強。教師通過引導啟發、設置情境、精心策劃,重點闡述,集體討論等形式,讓學生善于學習,總結成功的學習經驗,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通過幾年的大學語文教學實踐經驗和高職語文教學的特點,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做一些改進:
1、教師可采用“學案教學”、專題講座等形式。采取學案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教師給予必要的學習方法指導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其操作要領主要表現為“自學為主,自主導練”。重視演講與應用文的學習。采取正面與反面相結合的方法,把精講和多練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
2.增加文學名篇。教師要改變的填鴨式教學,在教學內容上可增加一些經典性、又具有專業性;既貼近現實、貼近生活,又對學生的未來有引領作用的文章編入教材。同時,高職語文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學生所學的專業特點自主開發拓展教材內容,增加與學生未來職業有關的文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創新思維,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師在課堂上應鼓勵學生大膽去思考與質疑。
3.創新教育,創新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其目的是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學會創新式的運用語文知識。首先要做的是改變學生以前的思維模式或是增強學生自己想法中的獨特性,即是讓學生在擁有屬于自己性格的前提下,與語文學習融合在一起。很多高職學生,對語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背、記和看,但卻不會使用,根本原因是在語文領域中缺乏自己的思考能力,針對這點,老師可使用交換形式的辯論比賽教學,來改變學生學習語文和使用語文知識的方式方法。
二、注重教學實用性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大學語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字理解和表達素質;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高職語文教學應根據其專業性質,面向市場,面向社會,將目標瞄準學生將來的就業需要上來,使學生能學以致用。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大膽調整教學內容,因此要求高職語文教師除了多了解所教專業的特點,不斷掌握此類專業的新知識、新信息,學會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優化語文教學。
1.開展模擬工作場景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職業語文能力的訓練。如口語交際教學,藝術設計專業的可以設計在客戶商洽的氛圍中進行設計作品的推介;旅游管理專業的可以把學生帶到旅游景點進行講解訓練等,這樣的仿真練習學生會體驗到高職語文訓練的實用性。
2.開展語文實訓周的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校里主要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訓練專業技能,老師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和教學計劃安排在一個學期內開設一兩次語文實訓周活動,一個在事業上成功的人,都具了較強的語言文字運用和學習能力。教師在確定訓練的具體內容,擬定訓練實施計劃,制定實訓的標準,整理匯編好有關實訓材料。
3.大膽嘗試利用網絡媒介平臺。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廣開教學思路,可以將網上備課資源的這些資源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加以修改和完善,適應當前的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需求。教師還可以在微信、QQ等平臺與學生多交流,同時也可以布置一些網絡作業,可以把優秀范文和學生的作業發到論壇上面,集思廣益,加強學習交流。
4.指導學生多閱讀。提高語文能力還應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老師可以利用一些課余時間,指導學生的讀書方法,交流閱讀收獲,提高讀書興趣,根據學教育教學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怎樣選書、怎樣讀書、豐富學生課外生活。
三、提升學生人文性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經常用實用主義和技術主義的眼光來衡量一切事物,嚴重忽略了人文素養的知識積累。作為一個成功的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發展,讓他們順利步入社會,成為工作的佼佼者。所以,探討人生的話題,也就應該成為語文教育的一個方面。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學文化底蘊,在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教育方式的變革方面多下功夫,要對文學的思想性和人生塑造性有最本質的認識。學生學習語文,就是要把語文當作人生來讀,把人生當作語文來讀。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目前我們高職語文使用的教材中,包含著豐富的人文內容,有著不少文的經典佳作名篇,記述了人類文明成果,這些經典佳作是培養高職學生人文素質的典范。在語文教育中,有意識地增強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生人格完善。高職語文具有人生教育功能,潛移默化中啟發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老師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給同學們展示出生活中積極、陽光的一面,宣傳正能量,學生就會從教師身上領悟到真、善、美。所以高職語文教師應該以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為己任,任重道遠。
作者:蘇雯婷 單位:眉山職業技術學院
就目前而言,我國大部分的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都相對比較缺乏,這也成為影響其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廣大初中語文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必須要重視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一、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有效互動的意義及其作用
首先,實現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有效互動,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盡管初中語文是中考的重點考查科目,但是其并沒有得到學生應有的重視,有部分學生甚至認為語文課堂可有可無,對語文學習也是采取了一個較為消極的態度。而教師在課堂上關注的仍舊是知識的單向式傳輸,并沒有對學生的行為加以關注,也沒有對學生加以引導,所以學生很難融入到教學環境中去?;邮浇虒W剛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陷,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活動,教學氛圍就會變得更加輕松和活潑,所產生的教學效果也會更好,教學質量也就自然得到了提升。其次,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實現有效互動能夠幫助教師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提升其教育教學水平?;邮浇虒W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大膽革新,為了滿足互動式教學模式的要求,教師就必須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做出改變。在這一改變過程中,教師的思想觀念就會逐漸發生變化,而為了探索出更好的、更適用的教學方法,教師便會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學識,提升自身的文化內涵,而這本身也是一個教學水平得到提升的過程。最后,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實現有效互動,能夠更好地兼顧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通常情況下,教師都比較偏愛成績優異的學生,在抽取學生回答問題時,這些優等生便成為了教師的首選,而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就沒有表達的機會,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也就越來越低下,如此一來,兩級分化現象就更為嚴重。而有效互動的前提就是要保證人人參與,學生通過不同的參與方式投入到學習當中,而教師也可以通過與學生的接觸發現每一個學生的特征,使后來的學習能夠因材施教,事半功倍。
二、加強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有效互動的措施
1.加強師生間的交流溝通
師生之間溝通的缺乏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應當以語言溝通為主,這主要是因為語言溝通能夠使師生之間的親密度增加,并且,科學合理的溝通能夠營造出一種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可以在這個氛圍中隨意地表達自己關于某一知識點的觀點。另外,教師還應當積極鼓勵學生,使其能夠大膽地在課堂上發言,這樣一來,學生語言邏輯的嚴謹程度也能夠得到訓練,進而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
2.不斷豐富教學內容
教材課本中的知識其實是很有限的,而語文又是一門知識延伸性極強的學科,如果將教學內容局限在課本教材之中,是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有效互動的。比如,教師在對魯迅的《社戲》一文進行教學時,如果僅僅就是將教材內容呈現給學生,學生對文章背后所要表達的意思的理解就可能不會很深刻。而初中的學生已經普遍具備了自學的能力,初中教材中關于魯迅的文章其實還有很多,教師便可利用這一點,在課后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就是搜集魯迅的其他文學作品,并分析其主旨,看齊是否有和《社戲》一文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主旨的理解,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豐富了學生的課外學識。
3.選擇適宜的教學方式
單向式的教學方式并不適用于互動式的教學模式當中,要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就必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不能再完全依靠灌輸和注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情境創設、固定小組學習、游戲型學習等都是極為不錯的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在對《孔乙己》一文進行教學時,便可采用情境創設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在課前,讓學生自由分組,根據教材內容,編排一部5—10分鐘的《孔乙己》話劇,還要在話劇中融入小組成員自己的思考。由于時間有限,教師在課堂是只需選擇3個小組進行表演(其余的可適當穿插在其他比較枯燥的課堂學習當中,用于活躍課堂氣氛),表演完成后,教師邀請小組代表發言,對本組話劇表演進行解說,教師再對其解說做出點評。
4.體現互動的實用性及針對性
語文知識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話題擴展性,而這些話題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但是,所有的話題都不是隨便選擇和設計的,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生所喜愛的,所關注的話題進行互動課題設計,讓課堂互動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使學生能夠將課堂所得更好地應用于生活。這樣一來,既調動了學生課堂互動的參與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語文教學產生了實際性的效果。
三、結束語
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其應用也隨之變得更加廣泛?;邮浇虒W模式強調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而這也是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關鍵所在,應當引起廣大初中語文教師的重視。
作者:田莉 單位:重慶酉陽桃花源中學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
小學階段是學生進行基本文化知識積累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個階段學生的年齡跨度比較大,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相應存在較大差異。教材編寫人員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低年級和高年級之間的語文教學存在較大差異,不同年級間的學習重點和學習內容存在相應差別。我國各個省市和區域學習的語文教材版本各不相同,但是基本教學內容可以分為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幾大方面,這些教學內容的設定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學鑒賞能力,讓他們充分了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獨特魅力,同時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
目前,我國多地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已經對教育教學方式進行了一定的創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利用多媒體,開展微課
目前多媒體在教學中已經得到了廣泛普及和推廣,多媒體更直觀、生動的展示方式,可以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但是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認知能力仍十分有限,如果不能對其進行反復說明,則很容易被形式花哨的多媒體素材吸引,忽略教育教學的實質內容,出現嚴重的本末倒置問題。因此,部分教師開始嘗試微課教學,教師通過利用教學視頻,完整地融合課標要求,對學生提出教學問題,讓他們充分思考。微課的優點在于更具有針對性,對難點問題的解析更透徹,同時可以有效縮短教學時間,給學生更多思考機會。早在2010年,廣東省的多所小學就已經開始了微課教學,這種模式收到了學生和教師的一致好評,很多家長表示孩子學習語文更主動,學習成績有明顯提升,許多教育雜志都對這種教學方法進行了全面報道,并給出了一致好評。
(二)尊重學生,進行課堂翻轉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教育人員不斷創新的結果。傳統語文課堂主要依賴教師講解,導致很多小學生對語文課程缺乏興趣,課堂氣氛沉悶。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與教師的地位發生了一定的轉化,學生更多地占據主體地位,這種教學模式更適合高年級小學生,因為他們對教學重點更明確。翻轉課堂與微課堂一樣都是國家教育部管理中心重點推進的項目,更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對教學內容形成獨特理解,并在教師指導下找到正確答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在互相合作中形成更親密的同學、師生關系。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后學習,在與學生討論之后,讓學生自發組織討論會、話劇表演等課堂模式,在課堂中充分尊重學生的觀點,并對其中偏頗提出清晰的指正,很多家長表示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將語文教學當成一種樂趣。
(三)創新形式,進行課堂游戲
課堂游戲的設置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這種教學方法是基于小學生愛動、愛玩的天性設計的。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很強,但是生拉硬套并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很可能適得其反,利用課堂游戲模式,學生可以在玩耍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到知識,有效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但是進行課堂游戲要注意不能脫離主題,教師要圍繞教學計劃和課標要求進行有益的教學設計。如某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中,為了教會學生“b和p”的發音和拼寫,教師設計了擺字母、做實驗、貼花瓣等教學游戲,讓每一個孩子都充分參與到教學中,充分了解這兩個拼音字母之間的區別。也有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游戲,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等融合在一起,吸引學生注意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教育工作者必須按照時展,對人才的要求不斷突破和改良,在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方法的同時,注意滿足學生的心理訴求,更好地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全面提升語文教學水平,保證中國傳統文化得到傳承。
作者:符兵 周長征 單位:重慶市銅梁區福果小學 重慶市銅梁區石魚小學
一、教學目標準確定位,與專業結合
中職教育的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出具有綜合能力的專業性人才,使其符合社會的需求。為此,在編排教材時,要與專業結合,使教材先行,并應本著實用性、趣味性、時代性相統一的原則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并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中職學生以后的就業、從業及創業需要進行考慮,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專業,滿足學生未來發展需要;并在語文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視現狀,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將學生的興趣最大化地激發出來,使其潛能得以更好的挖掘,使其長處得以更好的發揮。
二、教學內容與專業知識和生活實踐相結合
在對中職語文課程進行定位時,應結合中職教育專業技術理論,將其定位于服務專業理論的基礎學科。而結合此定位,中職語文教學在進行教學內容選擇時,應結合生活實踐與專業知識,而不是只選擇一些遠離學生生活的某些名家雜文。所以,要對這些內容“忍痛割愛”。試想,若是中職學生在步入社會后,對設備說明書難以理解,其該怎樣“對癥下藥”。若是與同事溝通不良,該怎樣將團隊力量發揮出來。在步入社會后,其該怎樣寫求職信來進行自薦,并獲得用人企業的青睞。這些實際的問題都是中職學生必會面對的。為此,中職語文教師要對學生兩種語文能力進行重點培養與提高。一是要注重口語交際訓練。由于中職學生畢業后,就會面臨就業這一大問題,因此,口語交際能力是其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可是在實際情況中,中職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環境的影響。其多數來自農村,沒有較為廣闊的見識,且性格怯弱;另一方面是因為教師對該方面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讓學生建立起自信心是口語訓練的第一步,只有將學生的自信心建立起來,其才能樂觀積極地進行學習,并充滿期待地面對人生,并能夠把不愛思考、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加以克服。這也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此外,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從朗讀入手,逐漸地引導學生敢于發言,再利用自我介紹等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使其正確地使用普通話,并保證其在口語交際中,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順暢。二是要加強應用文寫作訓練。在進行寫作時,應以實用性為其原則,應用文也是學生所必備的符合社會需要的技能之一。請假條、計劃、總結、通知、求職信等這些常用的應用文能為中職生走向社會后,為其處理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供直接服務。此外,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通過詩文朗誦、演講比賽等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實踐能力。學生也只有具備了上述能力,其才可能在以后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加強言語實踐、寫作指導和口語交際訓練
在新的中職語文教材中,其核心是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對學生語文能力進行培養,且以語文實踐為基點。這樣一來,就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在新教材中,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教學單元比例大致為5:2:1,從而使傳統語文教學內容得到了很大的改變。而寫作與口語交際占據教學內容一定的比例,也就是閱讀、寫作與口語交際保持獨立的同時,又能夠相互照應,彼此促進,從而使中職語文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四、教學評價應淡化分數,強調形成職業綜合能力
在評價中職語文教學時,并未有統一的標準與方法?;蛟S只有在進行高職學生統一的選拔考試時,才會產生一定的考查標準和方法。由于當前各大中職學校在語文課時安排上存在較大的不同,因為其考試的難度也各異,這就導致無法從成績表面來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強弱進行判斷,也因此就造成了良莠不齊的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水平的現象的出現。由此看來,中職語文教學在制定教學評價時,應結合中職學生的現狀及具體實際進行評價。在評價中,應將職業學校的特點充分體現出來,使其更具實用性,從而讓學生接受,讓家長放心。
五、結語
作為中職教學課程的重點,語文教學應與中職專業結合起來,使其對中職學校的作用得以最大化地發揮。本文以中職語文教育教學中的幾點思考為切入點,從教學目標與專業相結合,教學內容與專業知識和生活實踐相結合,加強言語實踐、寫作指導和口語交際訓練以及教學評價應淡化分數,強調形成職業綜合能力這四個方面進行了具體的分析與研究,以期對廣大中職教師帶來一定的幫助。
作者:黃雪娜 單位:江蘇省溧陽市天目湖中等專業學校
1.語文教育的重要性
語文教育是國語教學基礎,也是個體閱讀習慣培養、交流的重要工具。語文教育對于國人的教育來說,是無可替代的?,F實科學思維的現代社會,語文教學漸進為科學思維所弱化,但其重要的基礎性功用是不可忽視的。語文教育對于國家來說,是團結國民個體交流的語言,是個體間相互體認的手段,也是個體心靈溝通的重要手段。通過語文教學可以開啟學生的思考思維,以現實生活的具體環境為學習的基本文本。語文教學給學生帶來一系列語言、詞語、具體文本的教學,使學生更進一步的生活理解。
2.語文教學課堂中現存的問題
2.1缺少課程外在內容折拓展
語文教學課堂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可以表現在有教無育、有形式無內容,教學方法相對較為死板,而導致現行語文教學失去課堂的生動性。有教學無教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大量內容。而導致學生喜愛閱讀而不喜歡語文教學,對于大多數教學人員也注意到這種問題。而分析其主要問題是有教學而無內容。在現實教學中以現有教材為本本,對照文本進行直譯或意譯,進行文本中的教學,而缺少對文本內容以外的拓展性的解讀。學生對文本學習外,除了掌握文本上內容外,缺少對課堂外內容涉取。同時,部分教學人員由于課前備課不足,而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表現出對文本語言基本內容尚不能表達清楚,更缺少了對學生具體身心的影響。部分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只能獲得部分語言或語句的部分應用,而缺少心靈上的影響。
2.2缺少對學生情感上的引導
從現形語文教學上來看,部分教學人員更加強調于對文本的解析。而缺少學生情感上的影響。不顧及學生具體的情感反應,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簡單地知識性教學,而在情感和道德上的考慮缺少同步上的影響。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學生身心需求除了語言、文字、文本閱讀理解外,更加需要的是心靈和情感上的需求。而在教學過程中缺少情感教學,只能給學生以知識的影響,而帶來情感上的缺失。在現實教學中,缺少情感地教學則使語文教學失去了現實基礎,也給語文教學帶來現實上理解上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語文教學可以歸結為三個層面,認識文本為第一個層面,理解層面為第二個層面,情感為語文教學的第三個層面,而當前大多數教學都存在在第一個層面,而失去了第二個層面和第三個層面的過程。
2.3缺少國民精神的教育教學
從現行教材選擇的內容可以發現,部分教學人員更加注重文本本身識記,而缺少對國民精神的提煉,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講解。使得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只出現了個體文本和簡單識記,缺少個體的國民精神的教育?,F行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教育起始的邏輯起點,對于大多數教學人員來說,國學教學也好,語文教育也罷。從現有文本或者說國家規定的文本出發,進行文本的解讀,并在文本中獲得具體的國民精神的理解和提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身心上、精神上的影響,這一點是尤為關鍵的。對于大多數個體來說,學生有自我的思維想法,但是,作為國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精神思維、個體行為方式,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需要語文教學在現實教學中進行一系列的引導和規范的。然而,現行教學往往忽視了的國民精神的教學,這一點應引起教學人員的重視。
3.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能力的策略
3.1語文教學課堂教學提高情感
在語文教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文本認知和個體情感的關系。在現實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處理現實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情感方面正確考慮,通過各種教學方式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文本的初步解讀,而對于各個內容一一進行解說。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文本知識的消費。同時,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課堂外知識的閱讀,通過互聯網的查找,而使學生獲得一定知識。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進行學生進行課外內容或閱讀文本列出,給學生指出一定相關內容的指定。根據不同學生學段的身心的具體要求,進行一系列不同地要求。
3.2強化課程外部內容的拓展
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不但是課堂內的教學,更加重要是課程外閱讀與課程內的教學相結合。教學人員應該考慮到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教學趨勢等問題,在課程中進行一系列教學引導,使學生在進行課內學習的過程中,在獲得教學引導的前提下,進一步獲得學習上和課程外部閱讀的快樂感,培養學生對課外讀物的涉獵,來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對語句文本的理解,在現實生活中獲得一系列的可以情緒、情感自我提高的路徑。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更多的現實過程。從目前大多數語文教學經驗上來看,注重興趣教學和課程閱讀相互結合,這一系列的方法都是教學過程中獲得的一種結合。故此,現實教學過程中,情感教學不但是教學人員進行正確引導的,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也要突出這一內容。同時,在現行教學過程中,也要突出和強化課程內外個體從閱讀過程中所獲得的身心知識的體驗,并且,可以通過課外閱讀小組,進行一系列的整合,突出個體的能動性,進行教育與自我教育,來提高個體自身的需求。
作者:陳國生 單位:寧城縣黑里河鎮總校
一、借助于現代教育技術來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高中語文教材涉及的知識面在逐漸擴寬,在趣味性可讀性的同時融入了更深層次的內容,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學習教材內容。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中,能夠將聲音、圖片以及影視等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這樣就擴充了課堂的容量,提升了學生對課堂的吸引力,改善了課堂的聽課效率?,F代教學技術中能夠結合語文知識,將其轉化為形象的聲音、動畫、視頻等,這樣增強了課堂的形象性,教師通過課件讓學生更直觀的學習。另外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下,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生動的感知材料,使知識賦予了靈性,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這樣教材中的難點被易化,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了創新意識,在現代教育領域中接受教學,打破學生的思維,為知識的靈活運用開辟了新的天地。
二、樹立整體教學意識,引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其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從中來拓寬知識面,增強寫作的能力。然而創新意識培養的關鍵是想象力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樹立整體教學的意識,在基礎知識以及課外知識的結合中,為學生找出更科學、更合理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1、立足教材,擴大教學視野
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語言,在正確運用語言的基礎上加深對語言的理解能力,由于在語言教材中,其大部分知識點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求,這就需要在學習基礎知識之外擴寬教材容量,將基礎知識與社會生活相貫通,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基礎知識擴展到書本之外,并且靈活的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去,從中提升學生對語言的應用水平,培養對語言的創新能力。
2、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內容
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根據其中的規律,有計劃、有針對的開展教學活動。通常在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的是逐句分析,來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就破壞了整體性的思想,限制了學生學習能力。因此在新課改教育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在教材中學會自己去尋找規律,在整體性教學中總結,創新。這種教學通常體現在高中語文的總復習過程中,例如在學習中,歸納、分析和總結知識,全面了解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結合歷史背景等,讓學生全面的了解,例如在語文學習中可以根據歷史人物、具體事件等分成小組具體討論,這樣就在基礎知識全面掌握的過程中,擴寬了視野,在總結的過程中尋找規律,將基礎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這種過程性的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助于將課本內的知識與課本外的知識相貫通,在提高學習能力的同時開闊了視野,在學習方法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創新。
3、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堅持單元教學
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全面了解高中教學過程中的字、詞、語法、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簡介,這些教學內容僅僅是讓學生增強知識面,不能提高學習的能力,更不能培養創新的意識。針對這種傳統的語文學習方法,為了適應時展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必須要結合教材單元提示,讓學生在全面了解和基礎知識之后,指導學生熟悉單元文章,在學習中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在接受知識、接受方法中提升語文的素養,陶冶情操,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創新能力,全面培養人格。
三、總結
為了提升學生學習高中語文的創新意識,順應時展的需要,在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為學生提供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在加強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語言交際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將基礎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生活中去,讓學生在新的學習方法中不斷提高學習效率,進一步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為高中語文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而不斷努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素養和綜合能力,有助于個性化發展。
作者:劉吉平 單位:湖南省新邵縣第三中學
一、語文教學的實踐性
這首先就要求廣大的初中語文教師,要選取合適的、更加適合現代社會教育教學所需要的語文教材內容,使語文教材的知識內容,更加地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教材從生活實際當中來,再應用到生活實際當中去,這樣反反復復,一來二去的,就會產生經驗與體驗,吸取經驗,摒棄不足,這樣不僅僅可以優化語文的教材知識內容,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自體會到了初中語文學科的應用性、開放化和實踐化,把最優質的語文教材知識內容在無形之中,教授給了學生。同時,語文學科,可以直接地鍛煉學生聽、說、讀、寫全方面的能力。所以,語文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要加強學生對聽、說、讀、寫全方面的指導練習,可以說,一個學生,在他走出校園之前,這個學生身上所具備的口語表達能力與人交際能力,幾乎都是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所學到的,所鍛煉出來的,在這其中,初中的語文課堂教學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教師要重視起來,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同步發展、協調發展。課堂教學中的知識內容學到了,掌握了,是根本不夠的,語文教師還要加強引導學生在自己生活的社會實踐中學習語文,應用語文,例如,可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帶學生去實踐,去體驗大自然,去親近大自然,使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初中語文教學的實踐性。
二、語文教育的開放性
語文的教育特點中,根據我多年來的語文教育教學經驗可以得出,學生最樂意接受的,還是語文教學方式的開放性。因為語文教育教學的開放性在語文與社會生活的息息相關,緊密聯系上也有所體現。初中的學生學習語文,不應用語文。這樣子,語文的教育教學效果會受到社會生活的檢驗。所以,必須要根據社會與學生的發展實際與發展能力,來采用靈活的教育教學方式來進行語文的教學活動,做到“課堂教學與課外生活相結合,相聯系”。在新修訂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有規定說:“初中的語文教學必須聯系現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彼哉f,作為初中語文學科教師的我們,不僅僅是能夠做好課堂教學的任務就可以的,要多鼓勵學生進行課外的學習與實踐,比如,加強初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把語文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理論應用到課外閱讀上,學校應該開放圖書館,優化圖書室,讓學生由課堂內教學走向課堂外學習,這樣也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可以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己主動去學習。學生同時還可以發現和尋找一些自己需要和感興趣的資料和信息,學習和感受到課外新鮮靈活的文章,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語文教師精講教材
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大部分的教師不分重難點,把知識點全都教給學生,出發點是好的,只是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再應用到現代的初中學生身上了。現代教育教學,教師要注重把眼光放在那些重點、難點、關鍵上,不能夠全抓起來,一股腦地再塞給學生。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是要給出學生更多的時間來,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的教學要做到簡而精,這樣學生才會有更多的時間來多讀書,多思考,多交流,多動手。語文教師也要適當地采用學生自學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可以獨立自主學習,獨立獲取新知識,培養自身能力,初中的語文學習,并不是其他學科一樣從完全不知到知的過程,語文學科更加地貼近生活,所以學生完全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憑著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掌握的知識自己去學習。另外,教師有一點不可以忽略,知識可以由學生自己去尋找,去學習,要求教師要主動地去與學生交流,比如,可以設立討論課在課堂上,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教師可以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氛圍。同時討論課還可以讓學生有最大限度活動的機會,可以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只是發展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也發展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這樣每一個學生都有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華,智慧和能力的機會,使學生充分地鍛煉了自己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偠灾?,初中的語文教師要能夠熟練地掌握教材,駕馭教材,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要結合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特點與現代教育的新要求,來積極尋找最佳的語文教育教學方式,要對所教學的內容進行整理,教學內容要具體化、清晰化,這樣,教師才能夠方便地總結規律,把知識遷移到學生的大腦中;要讓學生充分地發揮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教師對學生只進行引導和點撥;要經常為學生準備課外的閱讀材料和實際生活中與課內有關的資料。總之,教師一定要重視起語文教育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的重要作用,從而推動初中語文教學的發展。
作者:王志剛 單位:河北省盧龍縣雙望鎮總校
一、關于學生分析
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200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這個思想仍不過時。只要我們教師認真觀察、分析學生,總能發現他們的優缺點。如果教師善于幫助他們揚長避短,學生也能較好地配合,那么學生總能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而我們現在所面對的情況可能更糟糕一些,高中尤其如此,即使是班級里程度較好的學生,也有好多方面不盡如人意,更何況更多的學生程度不太好??追蜃涌匆娮约旱囊晃粚W生白天睡覺,非常不滿意地說“朽木之材不可雕也”,我們有的學生遠有比白天睡覺更不像話,可是,我們不能把他們當成是朽木。一方面,我們作為教師的這顆良心不允許我們輕言放棄;另一方面,我們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轉化這樣的學生。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方法,為什么不試一試呢?正像《為學》里所說的,“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二、關于授課方式
我想談一談我個人對“討論”這種授課方式的看法。毫無疑問,“討論”是新課程教學理念的一個關鍵詞,我們似乎也感受到了“討論”在課堂教學中的廣闊市場。因為,無論在我們自己的評優課、公開課、示范課中,還是在去市里參加的教研活動中,學生的“討論”幾乎無處不在。我很納悶,它不就是“一種”授課方式嗎,為什么要堂堂用?也許它是一種最能在形式上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授課方式吧,學生探討研究,顯得很民主。其實,“討論”是一種交流,它應該有其必要的前因及結果,正常的環節應該是“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討論交流—達成共識”,如果只為了場面的需要,在提出問題之后直接讓學生展開轟轟烈烈的討論,那么,在事實上就忽略了“獨立思考”這個尤為重要的環節。剛才說道,我們的學生大多程度不太好,如果不努力把他們引導向獨立思考的境地,那么,可能出現的情形是,他們將悠閑的隱匿于熱鬧的討論環境中,而結果是幾位較出眾的學生進行“個人秀”,我想這與我們運用“討論”的初衷是有悖的。相反,在我們特有的教學環境下,如果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獨立思考,進而再進行討論,或者直接把思考結果呈現在課堂上,再進一步去引起課堂爭辯,我想也是一種有意義的方式,又何必一定要貼上“討論”的標簽,為新課程虛張聲勢呢?
三、關于教學目的
剛才說到“學以致用”是我們的終極目的,而如何“致用”,我想起碼應該涉及兩方面,即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工具性,即要通過我們的教學活動,爭取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相互暢快地交談、準確理解和表達情感意義,能夠準確書寫文字、按要求作文等等,以支持一個人正常的的生活和交際。注重人文性,即要通過我們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習和探討文學藝術,力爭使學生在這種藝術美的熏陶下,塑造出美的習慣、美的品質、美的人格。前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正是對這種人文教育的最好注解。當然,“工具”與“人文”二者互為依存,不可偏廢,在此不再贅述了。
四、理想與現實
盡管我們高喊的口號是“素質教育”,可是卻不是人人都上了大學就有了高素質。很多學生到了大學沒有了努力的方向,又缺少了教師和家長的管束,于是開始混日子,沒有學到真正的能力,進入社會也就無法適應了。而且,在高學歷旗幟的刺激下,我們忽略了素質的內涵,也造成了學歷的貶值、時間的浪費??追蜃铀f的“因材施教”看來只能在一個較狹窄的范圍內實施了,我們沒有魄力和勇氣讓學生放棄大學去做適合自己的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只能在鼓勵全體學生努力考上大學的前提下再談“因材施教”,可是這已經失去其本意了?!俺髓醺∮诤!笔遣豢扇〉模荒茉诒豢蚍兜沫h境中閃展騰挪了。課改新風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到了機遇與挑戰的存在,我大膽地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寫了出來,但是限于能力與經驗,這只是一己之見,紕漏和謬誤定然有很多,希望得到各位同仁批評和指正。
作者:田貴江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南高基學校
【摘要】現階段,人文精神作為一種能夠加快世界歷史發展步伐的重要源泉,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應試教育指揮背景下,高中語文教育中的人文追求相對缺乏,從而使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方法等難以很好地順應精神文明建設與偉大民族復興,甚至違背了教學初衷。所以,在高中語文教育教學期間大力弘揚人文精神,并不斷滲透人文精神已經逐漸成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關鍵性問題。本文就高中語文教育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滲透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育;教學;人文精神;滲透
長期以來,高中語文教育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工作始終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作,而且該工作仍然處于探究式發展階段,在改革發展期間,日益顯露出一系列令人自省的教學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講,高中語文在教學目標方面最重要的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大力培養學生自身的民族意識。因此,高中語文老師所發揮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能夠以其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引導以及熏陶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一、高中語文教育教學中人文精神滲透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理念偏差。目前,大部分高中教育都過于重視應試教育,教學重點在增強學生應試技巧、提升學生記憶力以及理解力上,幾乎很少注重人文精神培養。不管是學生還是語文教師,都將高考放在第一位,存在嚴重的認知偏差,逐漸淡化了人文精神滲透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價值。(二)教師能力有限。一些高中語文教師因受到自身條件的相關制約,不能夠就人生進行進一步的思考,所具有的人文素養也比較有限,針對文本當中體現出來的人文精神在自我解讀上相對膚淺。此外,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期間,這些高中語文教師難以憑借自己的思想來引導以及激發學生正確思考,從而造成學生自身人文素養水平很難得到快速提升。(三)課程設置欠科學?,F階段,盡管高中語文課程在整個高中教學課時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然而人文精神滲透與培養的時間相對較少,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文言文理解以及應試知識點講解上。高中語文教師不能夠很好地指導學生進行知人論世文章閱讀,導致學生僅僅知道作者以及文章主題,但是對作品創作背景等內容知之甚少。
二、高中語文教育教學中人文精神滲透的策略分析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從專業化角度出發,教師以及學校屬于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引導者。首先,學校教師必須要改變自身觀念,樹立起良好的理念,注重人文精神培養,引導學生在短時間內改變自己所持有的錯誤想法,積極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文精神。其次,學校須營造良好的人文教學氛圍,從而使廣大高中生在該氛圍中得到熏陶,能夠自覺滲透與培養人文精神。(二)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實質上,高中階段學生在價值觀方面還不能夠真正形成,所以說,高中語文教師的觀念將會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直接性影響,教師自身觀念的正確與否以及人文精神滲透情況與學生的未來發展息息相關,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要從自身做起,重視自己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斷提升人文素養,從而使學生以教師為榜樣,主動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此外,學校應該就高中語文教師所具有的人文素養情況進行嚴格審核,注重語文教師在人文精神層面的培訓教育,促進教師素養的逐漸提升,滿足學生需求。(三)注重教學過程與學生課外人文精神滲透在高中語文教學期間,語文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日益解放思想,讓學生能夠以開放的心態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比如在學習《歸園田居》時,指導學生暢所欲言,對“唯有飲者留其名”的內涵發表意見,在文本內涵理解的前提下,促進人文精神培養。教師應根據學生個性特征以及心理特征,強化因材施教,更好地實現人文精神培養目標。此外,高中語文教師應該以家庭作業方式強化人文精神滲透,進一步鞏固課堂效果。比如學習完《陳情表》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掃地以及捶背等,進一步提升滲透效果。教師還可以定期帶領學生參觀名勝古跡等,從而使學生可以近距離體會人文魅力,在人文環境當中得到自我提升。(四)實施人文評價。學生評價屬于高中語文教學的最后環節,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該環節關系到學生學習觀的形成,并與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關系密切。所以,高中語文教師進行學生評價時,應注重評價所具有的人文性,具體來說,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第一,大力倡導“以發展為本”的評價體系,實現評價目標所具有的層次性以及動態性,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第二,重視質性評價模式的不斷推廣應用,最大限度取消量化評價模式,實際評價期間,教師可以采用觀察方式以及訪問方式等進行學生評價;第三,采用鼓勵評價法進行評價。一般情況下,當學生受到鼓勵時,自身的學習狀態將會更好,而且勁頭更足。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盡量運用鼓勵語言,給予學生少一點批評。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教學期間滲透人文精神有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人文精神是至關重要的,同時也是時展的要求,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順應時展的步伐,優化教學理念,實現人文教育與高中語文教育的有機結合。
作者:李漢軍 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回中
《大學》作為《禮記》中的第42篇是儒家經典的代表作之一,后經北宋時期的程頤、程顥二位崇尚儒學的學者整理后,從《禮記》中單獨地分章節提取、整合出來。而后儒學發展到南宋時期,理學大師朱熹又進一步整理、編撰出《四書章句集注》,正式地將《大學》列為一部重要的儒學經典,承載著豐富的教育內涵和“修齊治平”的智慧。
一、《大學》之于教學目標
宋代的儒學家朱熹認為“大學即是大人之學”①。在古代,文化教育的學段分為大學和小學兩部分,在小學階段,8歲以上的小孩子學習基本的文字訓詁、句讀及一些待人接物、掃撒應對之禮。除此之外,還學習基本的樂、射、御、數等基本的生活技能。而在大學階段,15歲以上的青少年學習“修齊治平”等內圣外王的為人處世的修為和智慧。然而,大學不僅僅指這個風華正茂的年齡段,更重要的是這個年齡段所學習的圣賢文化和治國安邦的理想。而這剛好和現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時期一致。大學中寫道:“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闭Z文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基本的字詞句、情感、閱讀寫作方法、涉獵文本、鑒賞能力等語文素養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只有每時每天每月都進步一點點,才能從大的方面一點點推動語文學習的進步,從而將龐雜的不成體系的語文知識消化掉。同時,完善的人格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也是在日積月累中增進的。只有這樣一步步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地學習和培養的知識和品格才能是牢固的,影響深遠的。大學中又提到“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這里的“仁、敬、孝、慈、信”可以作為高中階段對學生五倫處理關系提出的德育目標,是高中階段德育目標的具體化和指導原則。在《同北師大學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中,談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②。大學之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理應指導高中的道德教育和理想教育,而語文學科比其他學科在德育方面承擔著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學生也只有學習《大學》這樣的國學經典中的修身、為學之道,才能具備一定的思想境界,獲得對國家、社會、自然與自我關系的一個正確的認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大學》在開篇就寫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彼詫W生學習、工作、做人的最高目標,應該是“明德、親民、至善”。這不僅是一種道德教育,也是理想教育。當學生和教師都能以這樣的心態去教和學的話,教學的各個環節才會是渾然天成、充滿活力的,倘若教師和學生都以更好地謀生、物質享受為教和學的實際目標,那么所培養出的花朵和園丁本質上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有的時候個人聚集的財富越多,對于整個社會來講并不是一件好事。這樣培養出的往往不是國家的棟梁,而是社會的蠹蟲。由此可見,《大學》中所倡導的修齊治平的理念對于指導高中生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方向是多么的有必要,對于提升語文教師的綜合素養也是十分關鍵。只有以大學之道為教育教學目標指引下的語文課堂才會是合理的、和諧的、充滿活力的。
二、《大學》之于教學理念
《大學》中的經文蘊含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智慧,而身為一名未來的高中語文教師,若能領悟、汲取一些《大學》中的圣賢教誨,對于引領課堂及治理班級來講是大有裨益的。首先,作為一名教師要想教好學生最先應使其信服。然而,這個威信力最重要的是來自于自身修養。《大學》寫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薄肮手V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酥^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碧热糇约憾脊芾聿缓米约海约憾疾粔蚯趭^、不能沉淀又怎么去要求學生呢?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只有教師先將自己的品格和學問修行好,才能使學生信服,進而更好地教育教學。尤其對于語文教師來講,承擔著很多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就要更加修身立德、勤學苦練。《論語》中也有講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③。由此可見,教師的身教遠勝于言教。其次,教育教學要循序漸進,抓其根本。《大學》經文寫道:“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闭Z文教學的內容廣且雜,并且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由于受一些西方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的影響以及多媒體技術等嶄新的教學手段的出現,使語文課堂更加多元化。
三、學案導學模式的應用反饋
(一)簡單的應用反饋
學案導學模式總的來說,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學生們認為學案導學方案的實施對他們的學有裨益。首先,導學案提出指導學生的課前預習學習,也就是前期的自我學習階段。在此之前,很少有學生會主動提前預習,特別是小學數學,因為自學難度大,又枯燥無聊,如果不是對數學感興趣,我認為沒有幾個學生是愿意主動提前預習的。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愿意提前預習的學生,也不知道怎么預習或者就不知道預習什么。但是,學案導學模式對學生自學給出了指導,不至于出現完全看不懂的情況,只要學生愿意提前預習,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是可以取得好的收益的。
(二)對導學的建議
提前預習的問題要有啟發性和思考性,也可以設置一些思考題,進行教學啟發;一些問題要有代表性,典型性,要突出此次課程的重點,讓學生記憶深刻;設計問題時應有層次感,有新意,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從易到難,循序漸進。
四、學案導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應用的意義
學案導學模式的應用表明,這種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高效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課堂那種教師一直講,學生隨便聽,課后布置布置作業,學生隨便寫寫,沒有創新的窠臼,不能產生實質的學習效果。這種模式,讓老師和學生建立了一種友好的朋友式的關系,可以輕松自在地學習,學生可以在老師民主的教育制度下,更好地開放自己的思維,更積極更大膽。這種教學模式,也可以鼓勵學生有多維的思考模式,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問題,探究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的學習是極其重要的,好的教學模式是我們每個人都積極探索的。
五、結語
小學的數學學習中,學案導學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模式,更好地指導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探索。在學習中,形成一種有效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老師要學會用學案導學的方式,做一個指導學生學習的中介者、傳遞者,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效的學習過程,更好地發揮教育體制的優越性。
作者:李園園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多媒體信息技術是教育中運用較廣泛且適應性較強的形式。在多媒體逐漸運用到中小學課堂的背景下,教育不再單單只局限于課本或者想象中,教師往往利用教育色彩濃厚的課堂氣氛配以繪聲繪色的多媒體視聽情境將教學延伸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去。這樣極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得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教育現狀及部分問題
現今教育思想的落后和忽視信息技術的教育,都是導致它逐漸變得“不入流”的原因,教師如果只注重分數的提高而盲目側重對文化課的講解,那不僅僅會使得學生思想古板老套、一板一眼地實行書本式填鴨教育,還會使得他們對課本上的知識有著淺顯不夠深刻的記憶。這樣使得學生不能發揮其好奇,探索創新的本性,這同時也違背了教育的宗旨,這種古板的教學會使學生感到吃力和恐懼,不利于培養當代少年兒童良好的秉性性格。[1]這種教育是當代教育不被推崇的。其次,教師如果一味地運用課件和多媒體來教學,比如用多媒體的形式代替了本應從書本上直接學習的漢字文化知識,學生學習受到了局限性,想象空間也只單純地停留在課本以外的地方,書本上的知識也是無法理解得了的這樣同樣不利于學生學習發展。[2]這就要求教師教學時避免進入以下這些誤區:“多媒體使用不當”和“多媒體缺乏活性運用”、“將媒體教學和課本教學同等對待”等。過度依賴信息教育技術也是教育中一大根本問題。教師因幻燈片的普及開始在課時頻繁展示幻燈片,這種內容豐富、生動活潑的畫面使得學生格外感興趣,這一過程中教師省去了以往過多的語言教學,學生也因教師新穎有趣的課件使得注意力全然放在了課件而非書本上,這往往也是不可取的。這會使得課堂的秩序紊亂,學習主體性發生改變,學生在看幻燈片看得眼花繚亂的這一過程中沒有主觀吸收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教師往往也會手忙腳亂,喪失這一秩序性可能導致學生過度依賴多媒體的惰性,有礙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形成,教師也往往無法做到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3]互動的缺乏導致課程教學主體地位的喪失,不利于教師進行正常的傳道授業,學習書本知識的興趣也會遞減,這是十分不可取的。
二、如何正確運用多媒體教學
教師應合理分配課件教育的方案和內容,應樹立教學過程整體觀,符合學生心理發展和教育現狀,不應盲目地使用課件進行大而繁瑣的展示。信息量不宜太大,注意教學的循序漸進性和適應性,不宜出現與課題無關的事宜,把握重點難點、正確使用教學有機元素,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性和興趣性的同時也要把握書本知識的教育和課件圖像的交互性,力求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實現教育的價值,通過內容豐富的課件使得學生加深課本上枯燥難懂的刻板記憶。將學生平時所學中晦暗難懂的詞語用課件的方式簡單明確得表達出來,這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舉例如:在魯迅的一篇《放風箏》里,學生從書本上可能無法明白放風箏的真正樂趣所在,但假設教師用電腦課件呈現一些放風箏的相關內容,則會使學生們更加身臨其境,激起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之后就可以用貼近學生心理范圍能力的情境設計引導他們進行書面學習。[4]國外教育家布魯納曾說過:“對學習的興趣則是對學習的刺激”,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根本,教師要學會運用繪聲繪色的學習場景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再設計輔以合理的書本教育情境,盡量發揮學生其好奇、善于發現的根本特點,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其次,教師應多應用教育資源,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在鼓勵引導學生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充分讓學生了解互聯網世界的精彩,例如教會學生了解課件幻燈片的制作原理及其應用,師生探討互聯網經驗總結,鼓勵學生通過網絡了解知識、查閱知識、實踐制作ppt幻燈片等。
三、結語
信息化教學普及的當下,學生和教師應順應時代教育變化的潮流,不應盲目得追從,教育法要求教師在這個信息網絡化時代,有自己的一份教學策略,對學生做基本的觀察和因材施教,利用互聯網和理分布使用課件方式和順序,分清主體性。鼓勵學生善于利用網絡資源。
作者:徐振濤 單位:山東省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連云港路小學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語文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課程改革沖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語文教學模式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優化。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體性;教學模式;自主學習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圍繞新課標要求,并根據學生的現狀,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深思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努力挖掘教材內涵,真正實現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
一、以學生為主體
在新課程改革大環境下,語文教學應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應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只有自主學習,才能記憶深刻,學會思考,獲得豐富的體驗。閱讀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式,會閱讀的學生,他不會只側重于某一方面,而是廣泛涉獵。學生接觸的不應只有教材,還要通過閱讀課外書籍,拓寬視野,獲得豐富的語言資源。有效的閱讀需要邊讀邊思考,不能漫無目的地去讀,要既能和作者產生共鳴,又能大膽質疑,對書中的觀念主動思考、探究,以挖掘到更深層次的內容。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圍繞學生展開教學,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深化教學成效的目的。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設計教學活動,一切以學生的情況為主,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一)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技術依靠圖片、聲音、視頻等功能,實現了教學內容的多姿多彩、靈活多變,這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刺激了學生多種感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將與課堂教學相關的資料呈現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最重要的是要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使教師不再是學生課堂的主宰者,而轉變為學生的輔助者和合作者,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日常教學中,針對閱讀指導課、作文課等來說,要想啟迪學生的智慧,就要為學生呈現大量的內容,這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借助課件豐富的圖片或者視頻來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多媒體的使用方便、快捷、靈活,充分達到了教學目標。
(二)靈活的教學環節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固定化,首先是教學字詞,然后讓學生閱讀課文,在此基礎上逐段講解。教師按照課前的思路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對文章的分析來概括中心思想,這就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學生被動地聽教師講課,沒有任何的交流互動,學生的思維得到不發展,語文課的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我們想方設法彌補傳統教學的弊端,通過教師對教學環節的設計,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變得生機勃勃,讓學生在歡快的教學氛圍中自主學習,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課堂教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師要根據學情以及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教學方式,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新課程改革后的教學方式多種多樣,有啟發式教學、情景式教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以及多層次的問題啟發、小組合作討論、課本劇表演等,這些都是在課堂教學中經常運用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學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而打造高效課堂。否則再優秀的教師也不會打造成功課堂,教師的能力不僅體現在專業水平方面,還得想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能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進行教學。在這樣靈活的教學環節的推動下,我們的課堂一定會取得可喜的成績。
二、進行改革的原因
小學語文教育改革要與時俱進,要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上。教育的發展演變,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同時對教書育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創新教學方法,促進教學的良好發展。另外,國家的重視和支持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關鍵,因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更多的社會建設者,因此,在人才培養方面國家要非常重視。在應試教育下,學生的學習成績決定著自己的未來發展,不管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是以分數為中心的。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一味追求教學成績,而忽視了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教育改革就是為了解決應試教育下產生的種種問題,用以彌補傳統教育模式的不足,糾正學生的學習思想和習慣。學生只有維持積極的情感,才能面對沉重的學習壓力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只要學生對某一學科產生興趣,接受的就比較快,學習成績也比較理想,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堂教學,真實實現了學生的主人翁地位,讓學生學會了學習。
三、改革后的變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們的課堂有了很大的變化,學生的積極性更高了,他們對教學內容也更感興趣了。教師的傳統觀念得到更新,在教學中會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激發了學習熱情,學習成績自然能提高,并且他們的學習過程是愉快的、輕松的,厭學現象明顯減少。同時,教師的綜合素質也得到提升,這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整堂課教學質量,由此可見,新課程改革有著很大的現實意義。
四、關于改革的思考
通過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我們可以看出,教育必須要適應新時代的變化,緊跟時展的步伐,只有這樣,才能在時代的洪流中有立足之地。教學模式的改革彌補了傳統教學的弊端,是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的,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所以在改革中要參照傳統教育,取其精華,不斷地實踐和創新,讓我們的課堂煥發出美麗的光彩。
五、結語
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課堂要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和實踐,不斷完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一切從學生的發展著眼,注重其學習能力培養,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活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作者:劉敬霞 單位:河北省巨鹿縣王虎寨校區紙房小學
摘要:語文作為技工學校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目的是培養高素質與高技能的社會人才,但目前技工學校過分重視專業課程和技能和掌握,忽視語文課程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為了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提高技工學生的綜合素養,對技工學校語文教育教學進行創新,從技工學校的實際出發,提出一些創造性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技工學校;素質教育;語文教學;教育教學創新
技工學校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作為培養目標,它要求學生不但需要具備精湛的專業技能,更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綜合素養,以適應現代化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技工學校的語文教學作為學生綜合素養培養的基礎性平臺,需要創新語文教育教學方法,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1創設情景,發現問題
情景感染是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景,達到對學生情感的感染和熏陶,實現生生間和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語文教學需要教師創設情景,啟發學生被創設的情景所感染和陶醉,充分發揮語文的情感魅力,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語文中的情感,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語文教學有情感作為依托,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讓學生沉浸在語文的藝術境界中感受美。例如在教學《茶館》時,在講授之前可以劃分學生角色分別擔任劇中的角色進行朗讀,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聽本節課的朗讀錄音,并讓學生分擔角色模仿錄音完成朗讀,這樣學生不僅扮演了劇中的角色,還有效地提高了表達能力。為了讓學生深刻地把握劇中的情感矛盾,在課堂中播放《茶館》話劇錄像,供學生觀看。學生跟著錄像帶感受劇中的情感和人物之間的矛盾,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又培養了學生的審美。
2啟發思考,自主探究
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主要是通過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作為主體地位,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主動學習自覺探究,從自身的體驗中參與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這樣既能夠獲得情感的體驗,又能夠自覺地投入到學習當中。首先要定位課堂目標,從整體上以課堂教學目標為依據進行啟發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把握好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技工學校的語文課程相對專業課程來說比較少,課堂中如果面面俱到,就會完不成教學任務,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結合課文的內容參與到討論中,根據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由學生小組討論,共同啟發,自主探究,學生小組之間可以發表不同的意見,進行交流。除此之外,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來,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探究和學習的主動性,盡可能給學生制造自由的空間,引導學生學會探究,敢于質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3激勵創新,效果評價
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促進學生發展進步的主要動力,學生創新能力的激發和喚醒,需要教師的適當引導。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利用激勵機制,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心需求,激發學生求知欲,注重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在激勵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思維方式,給學生提供充分發揮的空間,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方式。還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提升學生的信心。根據語文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上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語文學習中要充分地讓學習差的學生感受到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和成長,從不斷的進步中培養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實現其內心的自我追求,進而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鼓勵性評價,針對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進行啟發式教育,指導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專長,促進學生的發展。
4結合專業,增減內容
技工學校的學生沒有普通學校學生高考壓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需求,根據專業的要求適當增減教學內容,注重語文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相結合,從而實現技工學校的培養目標。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課,選取與專業課程相適應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語文的角度出發,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同時,增強專業課程的學習效果。例如旅游專業的學生可以培養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和敏銳的觀察力;機械專業的學生可以增加一些專業方面的講解知識,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等等。語文教學還要結合各個專業內容的不同各有側重。例如在語文的寫作單元,可以根據學生專業課程的不同讓學生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寫出專業計劃書或者市場調查報告。讓機械類專業的學生學習寫機械產品的產品說明書;讓法律專業的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法律文書的寫作等等。技工學校的語文教學可以與專業知識學習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學習的實用性。
5加強指導,課外鞏固
語文教學不僅需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有效性,還要提高學生在課堂外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谡Z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培養目標之一。技工學校的學生面臨就業和社會的競爭力,因此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課前的5分鐘,讓學生根據自己在課堂下準備的材料進行課堂5分鐘演講,發揮自身在課外學習的有效性。技工學校的語文教學最終都要為學生的就業服務,也是為了學生未來能夠在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口語表達能力是學生步入社會人際交往的第一步。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課外的時間讓學生舉辦演講比賽或者辯論賽,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6結語
面對21世紀人才的競爭壓力,技工學校要抓住機遇和挑戰,改革語文教育教學方式,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技工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從而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李娟 單位:青島市技師學院
摘要:語文屬于我國的基礎性科目,需要從小學階段開始進行語文教學。同時,語文也是連接其他科目的重要紐帶,能夠對其他學科學習起到促進作用。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已被提出新的要求,必須全方位分析各種影響因素,改革教育教學體系,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確保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體系;改革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能夠更好地展現自身魅力,在吸收并借鑒多元化基礎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更具生命力。在此過程中,需要圍繞新課標理念,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優化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體系,使其充分展現自身魅力,更好地指導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以此,不斷促進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事業向前發展,走上長遠的發展道路。
1國學經典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第一“大石塊”
在傳統小學語文教育中,特別重視字的教學,集中識字是采取的主要方法。在兒童入學以后,需要花費大概一年的時間來認識兩千多個漢字,并逐漸成“三、百、千”那套,即《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剛好有兩千多個經常使用的字。再加上“三、百、千”有著整齊的音節、押韻,有利于兒童記誦。為此,在傳統語文教學中,“三、百、千”是重要的教材,并對學生進行集體識字。而在新課標背景下,國學境地呢成為第一“大石塊”。主要是因為儒釋道三家文化便是中國文化精髓,儒家文化是其中的主流。就經典而言,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典范性。國學經典是由多種元素組合而成,比如,《弟子規》、《孟子》、《論語》。就“經典”而言,它折射出民族的智慧與靈魂,是民族得以生存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它也是寶貴的文化遺產,有著多樣化的價值??梢?,讓小學生誦讀國學經典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可以使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得到更好地傳承與發展。在蒙童階段,要更加注重孩子純正無邪品質的培養,使他們從小具備良好的品德。在此基礎上,讀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的氣質,社會風氣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但自“”以來,傳統文化逐漸失落,在新課標背景下,對這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重新找回那些丟失的重要東西,重新構建全新的社會文明秩序。
2詩歌經典是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第二“大石塊”
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體系改革中,詩歌經典便是其中的第二“大石塊”。有人說:中國文化屬于詩性文化,而詩教便是中國教育的關鍵所在。在中國民間,五言絕句是孩子咿呀學語時候背誦的重要內容。《無言之美》是朱光潛的作品,其中提到對詩歌的認識,對于文學來說,詩詞遠比散文的彈性大。換句話說,和散文相比,詩詞所含的無言之美更加豐富。就散文而言,注重情感的流露,就詩詞來說,更加注重含蓄、暗示,那種若即若離的感覺,來吸引讀者,有著朦朧之美、意境之美。在知識經濟時代下,想要不斷提高文學素養,培養文學欣賞素養是首要前提。在此過程中,必須意識到詩詞的重要性,為培養鑒賞無言之美素養提供利用的保障。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把詩歌教學放在關鍵性位置。但在篩選小學詩歌的時候,需要堅持這樣的原則,即以中國古代詩詞為中心,以現代詩歌為輔。結合小學生已有的水平,興趣愛好、年齡特征等,小學一、二年級以歷代經典絕句為主,大概有80首;三、四年級重心放在唐詩上,大概有80首,五、六年級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比如,《古詩十九首》、《詩經》,也有80首。就現代詩歌來說,要把重心放在名家短篇上,要結合小學生已有水平,選取中、外名家的作品,比如,泰戈爾、冰心,大概有60篇。借助這些詩歌經典,不斷培養小學生的民族氣質,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兒童文學經典是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第三“大石塊”
從某種角度來說,國學經典、詩歌經典面向的是歷史,而兒童文學經典則面向的是現代、兒童。就兒童文學經典來說,主要寫給兒童的,充分了童趣、童心以及想象力,符合兒童各方面的特點?!稘h語教學的過去、現在、未來》一文中,說道:文學教育具有其特殊性,是一種精神與思想教育,更是一種美學教育,有利于開發人的智力。在學習不同類型文學作品中,學生相關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極大地提升,比如,創造思維能力、聯想能力。就兒童而言,是他們是天生的幻想家、作家、哲學家等,開展兒童文學教學有利于從小培養他們多方面的素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不斷推動小學文學教育事業向前發展。為此,需要結合兒童文學特點,合理劃分,在低年級學生中開展繪本閱讀,在中、高年級學生中,以童話、兒童小說為主。此外,教師要全方位分析不同階段學生各方面特點,選取適合他們的名家名篇,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多鼓勵他們自由、共享、親子閱讀,使其充分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文化知識,不斷拓寬他們的視野,完善他們的認知結構體系,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為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
4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標背景下,改革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體系至關重要,有利于豐富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優化教學形式,增加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開拓他們的視野,不斷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體系,還能進一步提高他們各方面的技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體系改革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建設周期較長,難度較大,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在完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體系的同時,還需要圍繞這“三塊大石頭”,合理安排教學時間,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轉換師生角色,增加師生互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確保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以此,促使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事業更好地踐行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真正走上素質教育的道路。
作者:張海燕 段書平 單位: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城關鎮第八小學 安徽省淮北市臨渙鎮石集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