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1 04:55: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區域經濟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 本文運用經濟學中的區域經濟理論與交易費用理論分析區域經濟與物流的相互關系。認為經濟的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區域中的企業對利潤和核心競爭能力的追求,以及我國經濟發展的現實促進了現代物流的發展,對我國區域經濟與物流的協調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同時,現代物流的發展也改變著區域經濟的增長方式,促進新的產業形態的形成,優化區域產業結構,促進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關鍵詞 區域經濟 區域產業結構 區域市場 現代物流
從世界范圍看,物流對經濟發展的巨大貢獻,已被許多國家的實踐所證實,特別是近年來,物流的系統、集約作用,又展現了它降低環境污染、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價值,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1997年開始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以新加坡、香港為代表的將物流作為支柱產業的國家和地區表現了很強的抗御危機能力,這使人們對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又有了進一步深刻的認識和重視。
我國區域物流的弱點,概括起來就是經營分散,產業社會化、組織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術含量不高,現代化程度低等。目前,沿海一些城市開始建立物流中心,在發展中向規?;⑸鐣^渡,這些實踐行為都是基于一個共同的認識,即物流對促進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了現代物流的發展。
一、社會經濟發展促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第一,經濟全球化促進現代物流的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導致全球范圍內不同國家和地區進行著不同內容的經濟結構調整。企業間全球范圍的重新組合,使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和流通企業間的融合與聯盟日趨頻繁,產生許多新的管理制度的創新。供應鏈管理就是通過對相關企業間的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在相關企業間建立戰略性合作伙伴關系,提高整個鏈條上相關企業的競爭力,這直接導致專門為供應鏈中相關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企業組織的出現,從而促進物流業的發展。同時,各種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重新組合與配置,使得現代物流作為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工業化進程中最為經濟合理的綜合服務模式,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
第二,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現代物流的發展。
一般來說,區域中心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第一、第二產業的發展優勢明顯,而且物流設施和基礎設施齊全,流通人力資本高,消費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與信息發達,人才眾多,城市與周圍地區存在不對稱性,在這種非對稱結構中城市扮演著“中心地”與“增長極”的作用,以其為核心樞紐將其他地域“極化”成一個商品流通整體,所以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現代物流的發展。
根據區域經濟理論,一個區域只要具備某種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這個區域與其他區域的差異就會形成一種優勢,產生一種引力,有可能把相關企業和生產力要素吸納過來,在利益原則的驅動下形成產業布局上的相對集中和聚集,從而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同時,根據區域經濟產業結構協調理論,在整個產業結構中,產業結構的基本演進方向是由第一產業占優勢比重逐級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占優勢比重演進;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占優勢比重逐級向資本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產業占優勢比重演進;由制造初級產品的產業占優勢比重逐級向制造中間產品、最終產品的產業占優勢比重演進。以城市為中心的物流中心正是適應區域經濟理論和產業結構協調理論的要求的。
第三,企業追求利潤和核心競爭能力促進了現代物流發展。
隨著企業對戰略管理的重視,企業通過增強核心競爭能力取得市場競爭的優勢已為管理者所認同。由于企業更多的是注重發揮其核心業務,即他們擅長的、具有差別化優勢的業務,其他業務通過從企業外部采購,即“資源外購”獲得,作為生產型企業非核心競爭能力的物流部門開始與企業本身相脫離,成為獨立發展的現代物流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已經形成了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采購,在本土進行研制和生產,然后再到全球范圍銷售這樣一種運作模式,這一“購—銷”模式都離不開現代物流業。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越來越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據統計,到1999年8月底,中國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3。5萬家,世界500強企業已有300多家進入中國市場。外資企業的進入,一方面帶來了現代物流的觀念和先進的運作方式,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中國能有方便、及時、低成本、高效率的現代物流系統作為其跨國生產和營銷的服務保障。過去主要依靠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吸引外資的做法,已不能完全適應境外投資者的需求,尤其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將更加密切,外資企業會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企業及其產品也會更多地走向國際市場,面對這一必然趨勢,同樣需要發展我國的現代物流業。
我國企業長期以來“重生產,輕物流”,對生產領域內的各個環節和企業內部管理比較重視,也有一定的基礎。但對生產領域以外的采購、運輸、倉儲、、包裝、加工、配送等環節顧及甚少,加上歷史形成的條塊分割體制,“大而全”、“小而全”、“自成體系”等傳統觀念,在“采購黑洞”、“物流陷阱”中造成的損失和浪費難以計算,使得我國企業物流費用平均占商品價格的40%,物流過程占用的時間幾乎占整個生產過程的90%,而美國的物流費用平均只占貨價的10%——20%,最高為32%。巨大的反差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我國要增強在世界經濟中的競爭力,必須加強物流管理,發展現代物流業。
第四,我國經濟發展的現實促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我國是一個大國, 國土面積達960萬平方公里。在這樣廣闊的國土上資源的分布又很不均衡,多數自然資源分布在東北、西北、西南以及北方地區,而人口多集中在中部和沿海自然環境和交通條件較好的地區,歷史上就形成了原材料采掘、粗加工等基礎工業遠離加工工業的產業布局,物流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跨度極大,“北煤南運”,“南糧北調”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導致我國物流費用較高。據統計我國物流費用占GDP的比重高達20%左右,而美國和日本只有10%和14%。因此,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是我國區域經濟協調均衡發展的客觀需要。
加入WTO,開放分銷服務業,對我國服務貿易業提出了嚴峻挑戰的同時創造了相應的機遇,促使國內不同部門、不同區域和不同所有制的企業進一步消除存在于他們之間的壁壘,加快分銷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的步伐。適應這一改革與調整的現代物流業必然成為現代分銷網絡建設中的重點之一。同時,為生產領域的開放所帶動,適應現代生產需要的現代物流業也必然迅速發展。因此,擴大開放為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
二、現代物流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區域經濟是一種聚集經濟,是人流、商流、資本流等各種生產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規模化生產,以生產的批量化和連續性為特征。但是,聚集不是目的,要素的聚集是為了商品的擴散,如果沒有發達的商業貿易做保障,生產的大量產品就會堆積在狹小的空間里,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都難以實現,區域經濟的基本運轉就會中斷。因此,在區域經濟的發展進程中,合理的物流系統起著基礎性的作用。
第一,降低運行成本,改變區域經濟增長方式。世界銀行在其2000年研究報告《中國:服務業發展和中國經濟競爭力》中說明,在中國有4個服務性行業對于提高生產力和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它們是物流服務、商業服務、電子商務和電訊。其中,物流服務占1997年服務業產出的42。4%,比重最大。從市場運行成本的角度分析,物流業的突出作為是其對普遍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所作的貢獻。
物流業之所以能夠顯著降低交易成本,主要是因為,現代物流業的主體是由諸多節點和線路組成的網絡體系。以點狀松散存在的要素組成物流網絡后,原來點和點、要素和要素之間偶然的、隨機的關系隨之變成網絡成員之間的穩定的、緊密的聯系。一個結構穩定、高效運作的物流網絡,不僅可以減少組成要素之間的磨損和交易成本,減少用戶使用網絡資源和要素的成本,還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個網絡的收益。
現代物流業對普遍降低交易成本所作的貢獻可以從對交易過程和交易主體行為的考察中得到進一步的證實。一方面,從交易的全過程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間在交易過程中減少相關交易費用。由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間經常溝通與合作,可使搜尋交易對象信息方面的費用大為降低;提供個性化物流服務建立起來的相互信任和承諾,可以減少各種履約風險:即便在服務過程中產生沖突,也會因為合同時效的長期性而可通過協商加以解決,從而避免仲裁、法律訴訟等行為所產生的費用。另一方面,從交易主體行為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將促使伙伴之間的“組織學習”,從而提高雙方對不確定性環境的認知能力,減少因交易主體的“有限理性”而產生的交易費用;物流聯盟企業之間的長期合作將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交易雙方之間的機會主義行為,這使得交易雙方機會主義交易費用有望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二,形成新的產業形態,優化區域產業結構。
根據產業結構發展演進規律,區域產業結構的發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產業結構合理化是以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來衡量的。產業結構高度化是一次產業向二、三次產業升級演進,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演進。
現代物流的實現方法之一就是通過培育并集中物流企業,使其發揮整體優勢和規模效益,促使區域物流業形成并向專業化、合理化的方向發展。現代物流產業的本質是第三產業,是現代經濟分工和專業化高度發展的產物。物流產業的發展將對第三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發達國家的實踐還表明,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推動、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既解決了當地的就業問題,又增加了稅收,促進了其他行業的發展。此外,現代物流業將進一步帶來商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的集聚,以及交通運輸業、商貿業、金融業、信息業和旅游等多種產業的發展,這些產業都是第三產業發展的新的增長點,是第三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
現代物流還有利于對分散的物流進行集中處理,量的集約必然要求利用現代化的物流設施、先進的信息網絡進行協調和管理。相對于分散經營、功能單一、技術原始的儲運業務,現代物流屬于技術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產業,具有資產結構高度化、技術結構高度化、勞動力高度化等特征。從這個角度來說,建立現代物流有利于區域產業結構向高度化方向發展。
第三,促進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市場形成和發展。
一般來說,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設施和基礎建設齊全,流通人力資本高,消費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與信息發達,城市與周圍地區存在不對稱性,在這種非對稱結構中城市扮演著“中心地”或“增長極”的作用,以其為核心樞紐將其他地域“極化”成一個商品流通整體,所以在此意義上講,現代物流所輻射的經濟區域屬于法國經濟學家布德維爾提出的“極化區域”?,F代物流對于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的促進作用表現為:促進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經濟形成,促進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經濟結構的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有利于以城市為中心的經濟區吸引外資,有利于以城市為中心的網絡化的大區域市場體系的建立,有利于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有利于城市的整體規劃,有利于減少物流對城市環境的種種不利影響。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物流業作為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工業化進程中最為經濟合理的綜合服務模式,正在全球范圍內得以迅速發展。在國際上,物流產業被認為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和基礎產業,其發展水平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被喻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加速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我國的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企業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現代物流業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近年來,全國各地興起了發展現代物流業的熱潮。如何認識現代物流業在國民經濟或區域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發展現代物流業的首要問題,它將直接影響人們對現代物流業的重視和投入程度,也將關系到現代物流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水平。
一、關于現代物流業的基本認識
1.物流產業的發展及其基本內涵
物流產業的產生和發展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分工不斷深化的產物。傳統上的物流活動分散在不同的經濟部門、不同的企業以及企業組織內部不同的職能部門之中。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企業內部管理的日益完善,生產和銷售領域以外的運輸、儲存、配送等物流環節中蘊藏著巨大潛力。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開始尋求成本優勢和差價優勢,對物流各環節的功能進行擴充和整合,使其實現總成本最小化。他們首先將企業內部物流資源整合和一體化,形成了以企業為核心的物流系統,物流管理也隨之成為企業內一個獨立部門和職能領域。之后,物流資源整合和一體化不再僅僅局限在企業層面上,而是轉移到相互聯系、分工協作的整個產業鏈條上,形成了以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社會化的物流系統。物流活動逐步從生產、交易和消費過程中分化出來,成為一種專業化的、由獨立的經濟組織承擔的新型經濟活動。在此基礎上,發達國家經濟中出現了為工商企業和消費者提供專業化物流服務的企業,即“第三方物流”企業。各種專業化物流企業的大量涌現及表現出來的快速發展趨勢表明,專業化物流服務作為一個新的專業化分工領域,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產業部門和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由上述可知,物流理念被引入產業界后,其內涵一直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擴充。短短幾十年間,物流由最初概念的形成、發展和不斷完善,在全球迅速成長為具有無限潛力和發展空間的新型服務產業,并已進入現代物流的發展階段。所謂現代物流業,是指產品從生產地到消費地之間的整個供應鏈,運用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管理技術,進行高效率計劃、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務業。它通過對物流的各個環節,包括運輸、儲存、包裝、裝卸、加工、配送和信息處理等相關活動,進行一體化管理,以達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增加企業利潤的目的。因此,國際上通常把降低物資消耗而增加的利潤稱為第一利潤源泉,把節約活勞動消耗而帶來的利潤稱為第二利潤源泉,而把通過降低物流成本挖掘的利潤稱為第三利潤源泉。著名管理權威P.F.德魯克則把現代物流業稱之為尚待開掘的“黑大陸”。
2.現代物流業的基本特征
雖然物流活動存在已久,但在現代經濟中,物流產業及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務,與傳統的物流活動或者生產、流通部門從事的物流活動已經有了本質上的區別。具體表現為:
第一,現代物流業是國民經濟中的動脈系統,它連接社會經濟的各個部分并使之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第二,現代物流業通過對各種物流要素的優化組合和合理配置,實現物流活動效率的提高和社會物流總成本的降低。
第三,現代物流業可以為全社會提供更為全面、多樣化的物流服務,并在物流全過程及其各個環節實現價值增值。
3.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趨勢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現代物流業發展呈現出五大趨勢:一是系統化趨勢。為滿足用戶需求不斷變化的客觀要求,現代物流包含了產品從“生”到“死”的整個商品流動過程,形成了一個整體的專業化的供應鏈,物流系統也就成為一個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的社會 系統;二是信息化趨勢。借助于商品代碼、數據庫的建立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在運輸網絡合理化和銷售網絡系統化的基礎上,整個物流系統實現管理電子化,物流業正進入以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信息化新階段;三是專業化趨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生產企業為精干主業,提高效率,逐漸把物流配送業務交由專業的物流企業去做。第三方物流能夠發揮集約化、專業化的優勢,在更大程度上實現物流合理化,從而節約流通費用,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四是倉儲、運輸的現代化與綜合體系化趨勢。倉儲現代化表現為高度機械化、自動化、標準化,組織起高效的人、機、物系統;運輸的現代化則要求建立鐵路、公路、水路、空運與管道的綜合運輸體系;五是物流與商流、信息流一體化趨勢。傳統上,商流、物流、信息流是三流分離的。但現代物流的功能逐步拓展,將商品的交易、產品的位移和信息的傳遞集成在一起,實現了三流合一。
二、現代物流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現代物流業具有很強的產業關聯度和帶動效應,它不僅涉及水路、公路、鐵路、航空、管道五大運輸方式經營企業,還涉及交通、運輸、倉儲;包裝、
通信等設備的制造和經營業;不僅涉及農業、工業、貨代、倉儲、包裝、堆場、電子商務、郵政、通信、銀行、保險、消費者等生產經營和物流服務企業以及用戶,還涉及政府、稅收、海關、檢驗檢疫等管理部門。因此,現代物流業幾乎涵蓋了一產、二產、三產的所有領域和部門,無論在廣度還是深度都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是國民經濟的綜合性和支柱性產業之一,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發展。生產力越發展,專業分工就越細。專業分工越細,也越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而專業比正是現代物流業的一個顯著特點,它使生產者、經營者能壓縮存量資本和不必要的物流投入,使消費者的需求能更便捷、更好地得到滿足;使電子商務、全球衛星定位通訊技術等先進科技有更廣闊的應用領域;使物流經營者能更專致于物流服務;使物流設備和技術、管理進步更快;使物流資源向專業化、規模化、合理化方向配置,形成集約化的物流經營,產生規模效益。
2.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利于優化生產力布局和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目前,我國地區產業結構雷同、重復建設嚴重,東部、中部、西部產業相近系數高達0.95左右。規模形不成,廠商生產和銷售成本高,消費者購買價格高,可謂兩者俱損。因此,各地區應依托資源優勢從事生產和經營,形成區域間合理分工和協作,推動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為貿易發展奠定交易基礎。而地區分工造成的生產區域化與消費全球化矛盾則通過現代物流業得以解決。這樣,不僅使各地區和企業避免不合理的重復建設以及由此造成的盲目競爭,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也能使各地區的資源優勢得到充分利用。
3.發展現代物流業,將推動第三產業發展?,F代物流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正好屬于需要大力發展的第三產業,成為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柱。因此,發展現代物流業不僅可以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及地位。而且,發展現代物流業可以帶動相關的批發零售業、餐飲業、房地產業、信息業的發展。這樣既增加了第三產業的絕對數量,還提高了第三產業中高附加值行業的比重,從而優化區域產業結構,繁榮區域經濟。此外,發展現代物流業也是創造再就業的有效途徑。隨著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勞動就業將出現新的格局。
4.發展現代物流業,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F代物流在我國剛剛起步,潛在需求巨大,相對傳統的物流業,它屬于產業的優化升級?,F代經濟發展對高質量、高效率物流服務的需求,將使傳統物流業獲得新的業務拓展領域,變單純的倉儲貨運為現代物流,提高附加值,走出新路。
5.現代物流業是改善投資環境,擴大招商引資的重要措施。目前,經濟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日本、歐洲、新加坡等國的投資者在選擇投資區域時,把綜合物流發展狀況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考察條件,來判斷項目投資的效益。例如,上海浦東剛建成就吸引了 世界500強中的不少企業登陸,而當他們發現那里居然沒有一個物流中心,不少企業憾然離去。痛定思痛,一個由上海市相關部門組成的物流促進委員會開始著手建立物流中心改變其投資環境。
6.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利于基礎設施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公路、鐵路、港口、航空等基礎設施是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而物流業的發展又將推動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功能的發揮。近年來,我國不少港口城市通過實施“以港立市”發展戰略,城市交通運輸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海港、空港、高速公路、鐵路等交通網絡建設日益完善,為物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港口城市抓住有利時機,通過大力發展物流產業,進一步完善了城市交通網絡建設,提高了城市基礎設施水平,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7.現代物流業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傳統的物流運作方式下,企業各自搞物流,形不成經濟規模,造成采購成本高,人員和運力利用率低。現代物流業通過集中采購、集中運輸、集中儲存、集中管理等專業化、規模化服務,可以有效地降低采購成本,極大地提高人員和車輛、倉庫等物流設備和設施的,利用率,從而減少企業物流支出,提高經濟效益。
8.現代物流業是現階段實施港區一體化的有效途徑。在港口(包括海港、內河港、空港)與保稅區合作中,依托港口的運輸功能和保稅區的保稅倉儲、加工貿易、國際中轉貿易功能,發展現代物流業,使港口的優勢和保稅區優勢得以互補,為實現港區一體化創造有效的途徑。
9.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將直接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例如,美國物流業規模為9000億美元,幾乎是高技術產業的兩倍,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0%以上;日本在近20年內,物流業每增長2.6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就增加1%;據統計數據,發達國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為10%左右,而我國約為16.7%,這說明,我國物流成本的節約空間還非常大。因此,如果能夠在物流合理化方面加以改進,將該比例降低一個百分點,我國每年就將直接節省約2400億元的物流成本,為企業和社會帶來極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10.發展現代物流產業,能夠起到完善結構,提高國民經濟總體質量和抗御危機的作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過后,人們在分析和總結東南亞各國和各地區的情況時發現,以現代物流為重要支柱產業的新加坡和香港具有較強的抗御經濟危機的能力。
通過上述探討可以看出,發展現代物流業應作為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實現經濟增長方式根本性轉變,優化生產力布局,改善產業結構,提高國民經濟綜合素質和企業經濟效益,增強經濟競爭力,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一項戰略性舉措。
三、成都發展現代物流業孕育巨大商機
成都作為西南地區的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商貿流通和貨運倉儲相當發達,發展現代物流業理應成為成都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為此,依托西部大開發戰略,成都明確提出:將成都建成西部物流中心的戰略舉措。2000年9月2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批準在成華區內建設“成都物流基地”。目前,成都物流基地已與北京賽普京良、深圳平湖兩大物流基地簽訂
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中國未來的三大物流基地。 物流基地的建設為其服務輻射半徑區域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給區域經濟帶來了強勁的沖擊。在過去幾年,成都市成華區因基礎設施差、改造成本高而制約了市場的發展,遠遠落后于成都其他各區。在成都市約400萬平方米的專業市場總量中,成華區僅有10多萬平米。自2000年正式被市政府批準建立物流基地后,成華區專業市場得到了迅猛發展,目前,已建成成都八里莊二仙橋鋼材市場、成都512建輔建材市場、八里莊糧食批發市場、圣燈陶瓷玻璃櫥具酒店用品市場等大大小小的市場共40余個,在建的還有富森·美家居裝飾材料批發市場、中國西部塑料市場等20多個專業市場。根據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介紹,計劃到2005年成都全市市場需新建近500萬平方米,其中,成華區就規劃有118萬平方米,約占全市新建市場的25%。到2005年,這一地區將建成一個以生產資料為主的,集倉儲、運輸、物資配送、信息咨詢、餐飲娛樂、通訊、金融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市場群,形成高起點、高效率,極具輻射力的現代化物資交 易中心、倉儲中心和信息中心。建成后,年交易額將達到200多億元,與金牛區金府路生資市場群及五塊石市場群和武侯區紅牌樓汽配市場群及高新區火車南站消費品加工貿易區批發市場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成華區的成功實踐引起了青白江區的高度重視,區政府開始積極探索促進本區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為進一步加快青白江區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青白江區提出了“建成一流衛星城,跨越發展青白江”的發展目標。可歷史及實踐都證明:任何地區的經濟發展都是和有效的物流聯系在一起的,沒有良好的物流條件,經濟發展必然受到制約。成華區為何能吸引越來越多的市場開發者?為何能成為一片投資熱土?究其原因,投資者都不約而同地看中了這里良好的物流條件。為此,青白江區提出緊緊圍繞交通區位優勢的特點,依托工業基地、大型企業、鐵路樞紐,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現代化物流中心,充分發展物流經濟的思路。青白江區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其自身的優勢:(1)青白江區是成都市東北的門戶,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國家公路國道主干線“五縱七橫”經過成都的兩條(上?!啥?、 (二連浩特—河口)均經過青白江區(成綿高速、成南高速),另有國道108線和省道唐巴公路,還有7條縣道,區內公路密度達132.9km/km。區內現有國家鐵路4條——寶成、達成、成渝、北環線,另有1條企業專用鐵路,有火車站5個,其中大彎站、青白江站、城廂站屬成都樞紐站,有國家鐵路二級口岸1個。青白江區擁有大量可供開發的土地,而且地價便宜,只相當于成都二環路附近地價的1/5。(3)青白江區有充足的水、電、氣資源。工業渠流量8萬立方米/秒,并已建成日處理污水1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區內建有西南地區最大的500KV樞紐變電站,總變電容量178KVA,具有國、地電網雙線供電優勢;四川省南北兩大輸氣管道及兩座大型天然氣配供中心都建在區內,天然氣管道鋪設完備,天然氣日供量400萬立方米。(4)區內建有華鐵國際儲運有限公司,配有先進的物流設施,具備“一關三檢”查驗功能,已開通成都 上?!拔宥ò嗔小?以及與上海、天津、青島、連云港、廣州、深圳等沿??诎兜倪M出口業務,具備良好的物流基礎。(5)經鐵道部批準,將把青白江火車站由原來的13股道擴建為24股道的大型貨運編組站,成為成都北貨站,這是青白江區發展物流業的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6)青白江區是全國和西南地區著名的化工、冶金基地,擁有川化、成鋼、成橋、藍風等12家國有大中型企業,還有中日合資川化味之素、美國成都寶潔、成都王牌農用車、四川升達杯產等10多家合資、獨資公司及聯辦企業,形成了以化工、冶金、機械、建材、輕紡五大支柱產業。雄厚的工業對物資儲運有巨大的需求,可以為物流業帶來充足的貨源。
由上述可知,青白江區已具備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基本條件,而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必將引起青白江區經濟的重大飛躍。第一,青白江區發展現代物流業,不僅可以增強本區對德陽、金堂、新都等周邊地區的輻射作用,而且可以與同處成都市北面的“成都物流基地”互相配合,優勢互補,增強成都市對中國西南地區物資、人員、信息等的輻射作用;第二,青白江區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利于區內物流資源的整合及優化配置,提高物流企業經營效率;第三,青白江區發展現代物流業,可以為區內大中型企業提供“準時供應系統”、“即使供應系統”和“零庫存系統”等第三方物流服務,使工商企業降低管理費用,壓縮存量資本和不必要的物流投入,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第四,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將會大大改善青白江區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來資金和項目落戶青白江區,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縮短與周邊地區和先進區縣的差距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第五,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將大大提高青白江區的整體服務水平,增加第三產業的比重,同時,可以帶動周邊專業批發市場的發展,這將進一步增強青白江區的吸引力和輻射力。隨著物資、信息、資金和人員的集散,又會直接推動餐飲娛樂、金融、信息通訊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此外,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最終也會對房地產的開發形成新的需求,以商業房地產開發帶動住宅房地產的建設。
然而,上述這一切都必須立足于對現代物流業的大力發展??梢?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的確對區域經濟有著巨大的帶動和促進作用。
[關鍵詞] 教育投資 區域經濟 發展
[摘 要] “教育是經濟增長源之本”已經被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實際所證實。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我國擁有濃厚的教育底蘊,但是我國教育投資支出的現狀與現代經濟發展的要求卻存在著巨大差異。當前我國教育投資支出的總量、結構、效益、體制等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問題,和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不相協調,嚴重影響了我國區域經濟持續、健康、快速增長。結合我國實際,本文具體分析教育投資支出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并且針對性地提出政策建議,對于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以人為本”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引言
經濟增長與發展一直是一國宏觀經濟最主要的目標之一。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教育投資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被經濟學家所認識。早在20世紀60年代前后,美國經濟學家西奧多·W·舒爾茨就已經比較完整和系統地提出了“人力資本”的理論。自舒爾茨開始,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開始把教育投資當成影響一國經濟發展的內生變量。當前,教育投資在一國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
二、我國教育投資與區域經濟發展
我國不同地區,在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差異較大,因此教育投資發展水平也有比較大差異。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較低,用于教育投資的數額有限,國家對各地區的教育投資總規模不同。此外,我國在各區域教育投資結構不同。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結構主要分為高等學校、中等專業學校、中學(包括普通中學及職業中學)、小學、其他等,在教育經費支出結構上存在不合理現象。我國幅員遼闊,各個地區生產力發展水平、產業結構、人口狀況、地理環境、民族構成、文化教育基礎的差異很大,形成為各個地區發展不平衡的顯著特征。根據國家教委統計資料,我國在“十五”期間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地方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NP比例存在明顯差異,反映了我國各區域之間教育發展相對平衡性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的突出矛盾,教育投資水平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協調性在教育經濟發展欠發達地區尤為突出。
在理論研究實證方面,鄭麗琳(2006)將全國分為東、中、西部三大區域,采用1996年~2002年數據,運用面板數據模型進行分析。結果模型表明,教育投資對我國東、中、西部三個地區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各有不同,差別較大,東部最為明顯,而中西部明顯偏低。目前,產生教育投資效應區域差別的原因主要是國家在各區域投資規模和結構的不同。然而,在和諧社會建設和“十一五”規劃下,我國各地政府對教育投資加強了重視程度和支持李度。最近,南昌市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鼓勵城區加快示范性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建設的實施意見》后,四個城區(東湖區、西湖區、青云譜區、青山湖區)迅速制定實施方案,規劃區域內“十一五”期間教育網點建設。按照南昌市市政府的規劃,2007年至2010年全市城區將規劃新建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15所、改擴建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2所,總投資達5億元,將基本消除目前存在的教育盲點,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設施完善、質量優良的義務教育學校網點。
三、完善和發展我國區域教育投資的有效措施
1.加大對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的投資力度
基礎教育是三級教育模式中的“塔基”。因此,必須加大對我國各區域基礎教育的投資。在我國,三農問題始終是經濟發展中的首要問題。中國農村占有總人口數四分之一的農民生產、生活狀況能否得到根本性的改變,是關乎中國改革“三步走”戰略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而加大對三農的教育投入,尤其是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我國各地政府應在其中擔當起主要的責任。今后,需要加強中央、省級政府對義務教育公共投資和財政供給水平,并且在有條件的地區要率先實現12年義務教育。
2.擴大對我國各地區職業技術教育的投資
今后需要結合我國的實際,積極開展農村農業實用型技術教育或者培訓。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提供大量實用型人才不僅可以繁榮城鎮經濟,而且對農村經濟的繁榮也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中國,通過普及高等教育來發展農村經濟是不太符合實際的,而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目標的職業技術教育或在職培訓將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農民通過一定的技術培訓,掌握了實用性極強的農業科技知識和技能,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素質,而且可以利用具有比較優勢的本地經濟資源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對于縮小中國城鄉、區域、產業經濟發展差距、協調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將起決定性作用。
3.構建市場經濟下的多樣化的教育投資模式
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區域教育投資模式應包括多個方面的內容。除了以國家財政為主的教育投資,應當大力發展我國以資本市場為依托的教育融資多渠道化,鼓勵和支持多方籌資用于教育,積極鼓勵興辦民辦教育,重視發展農村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加大整個社會對教育投資的認識高度;最后,教育投資管理法制化也必不可少,我國義務教育法體系的日臻完善能夠為提高教育投資措施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總結
我國教育投資近幾年有了明顯增加,發生了巨大改變,無論在投資總量還是比例上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同國際上其他國家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投資比例低于發達國家甚至低于許多發展中國家,遠遠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為了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我國增加教育投資,促進我國區域經濟的和諧發展仍然是一個緊迫和重要的問題。
論文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問題;對策
論文摘要: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布局繼20世紀80年代沿海發展戰略、90年代末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后,目前新的區域發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實行東西互動,帶動中部,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本文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現狀作了分析,指出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區域經濟是各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大城市為中心、發展水平相近地區的經濟聯系和合作加強,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濟區。我國區域經濟按地理位置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從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廈門、深圳、湛江等整個海岸線為快速發展的經濟區域;第二層次是從哈爾濱、沈陽、石家莊、太原、鄭州、武漢、合肥、南昌、長沙等內陸屬于發展較慢的經濟區域;第三層次是西部地區為發展落后的經濟區域。
1 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區域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致使國家總體改革目標進退維谷。由于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東南沿海地區實行政策傾斜、資金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優勢,目前東南沿海與中西部的發展差距凸顯出來了。向沿海傾斜的區域政策使全國經濟重心總體向東南偏移,中西部地區的經濟類型和產業結構與東部地區也產生了很大差異。東南沿海區域與中西部地區之間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巨大差異,使以市場為導向的宏觀經濟改革目標與區域經濟發展目標之間發生沖突,使國家總體改革方案難以設計與貫徹落實。
中部經濟有“凹陷”之憂。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沿海發展戰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部地區已成為全國的“經濟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加快發展和改造”的方針,中部地區經濟地位相對下降。中部地區農業比重很大,農村人口過多,由于靠農業發展的出路越來越窄,而制造業又沒有出現由東部向中部轉移的梯度效應,在東部大發展、西部大開發、東北經濟振興的新形勢下,中部地區經濟結構轉型所面臨的國內與國外的壓力會加大,“經濟凹地”有可能會加深。
區域產業結構趨同,重復建設,區域經濟特色不明顯。一是重復建設,這不僅出現在價高利大的產業領域,而且在基礎設施領域尤甚。二是在開放引資上競相出臺優惠政策,在外貿出口上競相壓價,導致過度或惡性競爭,甚至區際聯系還要小于與國際的聯系。三是存在嚴重的產業同構現象。加速擴大的地帶間經濟發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地方政府“興地富民”的客觀壓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項目投資上置全局性資源浪費、生產能力過剩而不顧,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復引進、生產、建設,從而導致地區產業結構趨同現象不斷加劇。這不僅抑制了地區經濟比較優勢的發揮,喪失了地區分工效益和規模經濟效益,而且影響國民經濟整體效益的提高。
地方割據現象仍比較嚴重。在地區差距日漸擴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驅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開的形式,或以隱蔽的形式實行地方保護主義。如區域間為爭奪緊俏資源而展開的資源大戰;構筑名目繁多的貿易壁壘和行政壁壘;互相實行資源、技術、人才、商品的壟斷和封鎖等來保護本地區的利益。不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不能自由流動,而且使地區、行業、企業間的優勢無法互補,造成資源浪費,并最終導致競爭、開放、統一的國內大市場難以形成。目前,各地區進一步擴張面臨的共同障礙,是行政體制分割,各自為政,行政性區際關系替代了市場性區際關系,難以做到資源的優化配置及經濟融合。
不發達地區的造血功能不足。對不發達地區而言,其基礎設施建設明顯落后于沿海發達地區,優惠政策也沒有絕對的優勢,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更為重要的是不發達地區產業結構落后,缺乏對外部資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經費不足,使不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雪上加霜。
“資源換增長”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優惠政策招商引資作為促使本地經濟發展和GDP增長的最優選擇,這是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一個最普遍的問題。
2 區域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加強宏觀調控,進行必要的政府干預。從我國目前體制轉軌時期的特殊情況來看,雖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場發育還不充分,各地經濟的市場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國統一的市場尚未形成。所以政府應通過轉變自身職能,促進市場發育,為區域經濟發展創造比較寬松的市場環境。同時,還應通過制定適當的區域經濟政策,防止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導致地區差距講一步擴大。為解決區域經濟發展的非均衡性問題,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政府通過必要的投資傾斜和政策傾斜,加強不發達地區的智力投資,扶持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通過宏觀調控措施,達到各個經濟區域協調發展的目的。同時尋求“點”的突破,國家在各地區發展的點上集中投入資金、引入技術,培植主導產業,使之成為真正帶動周圍地區的發展極。
淡化行政區劃色彩,強化經濟區域功能。打破部門、地域界限,本著“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結構優化、效益優先”的原則聯合起來,推動城市間、地區間的規劃聯動、產業聯動、市場聯動、交通聯動和政策法規聯動,通過整合區域資源,調整區域產業結構,壯大跨區域的龍頭產業,以較低的成本促進產業優勢的形成。整合的思路應是改革和優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縱橫向權力結構,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權和集權的度,從法律、組織、風險等方面約束和規范地方政府的行為,使政府真正從管理走向服務,從全能走向有限,從根本上克服和解決“行政區經濟”的弊端。走聯動發展,共同繁榮的路子。
統籌區域發展規劃,建立區域利益調整機制。東部地區要繼續發揮引導國家經濟發展的引擎作用,優先發展高技術產業、出口導向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揮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主力軍的作用。中部地區多數都是農業大省,是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的調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東啟西、縱貫南北,地處全國水陸運輸網絡中樞的有利區位和綜合資源優勢,“東引西進”加快傳統工業技術改造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盡快崛起,成長為推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又一主動力。從西部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西部大開發戰略力圖通過實施西氣東輸、東電西送、南水北調和青藏鐵路等通道網絡建設,與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等工程,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為西部地區的產業發展搭建更寬廣的平臺。
理順資源價格體系?,F在我國區域間合理分工和商品交換的主要阻力有兩個:一是自然資源產品相對低價、工業制成品相對高價的不等價交換,二是地區分割和地區封鎖。因此,協調區域市場需要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其中最為關鍵是理順資源價格體系,提高生產要素價格的市場化程度。
落后經濟區域發揮本地優勢,突出特色。中國中西部地區經濟落后的普遍現象是:生活水平低,勞動生產率低,人口增長快,失業率高,嚴重依賴農產品和初級產品出口,依附性強,生產力脆弱,交通不發達,自然條件差。根據當展理論與區域經濟理論,綜合考慮中西部的實際困難,當前應當重點抓好的問題是,最大限度地調動落后經濟區域的內部積極因素,發揮本地優勢,加快自身發展。
加強東、中、西部企業合作。當前最重要、最現實的就是引入東部和中部的市場主體,在東中西聯動中,推進西部大開發。東中西部經濟技術合作,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到90年代中后期,一直以商品貿易為主,投資與企業并購僅占15%,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情況有所變化。近年,東部地區一批優強企業,如康佳、“三九”、娃哈哈、白貓集團、春蘭集團等采取多種方式進入西部,除必要的資金投入外,更多的是注入管理模式、轉移技術、提供商標使用與營銷網絡等等。這樣,既滿足了東部優強企業低成本擴張的需求,擴大了市場空間與原材料來源,又解決了西部工業崛起中受到的資金、技術、經營管理、市場拓展等多方面的約束,加快了西部工業化的進程,取得雙贏效果。
[摘要] 湖南西部地區的小康進程近些年來有了一定的進展,但相對全省而言,仍相對滯后,且距離有越拉越大的趨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區域經濟協作,構建特色經濟,已成為該區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
[關鍵詞] 湖南西部 區域經濟 全面小康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六大為本世紀初葉中國經濟發展所制定的宏偉藍圖,是新世紀新階段黨領導全國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所以,認真學習十六大精神,明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積極推進湖南西部地區全面小康建設進程,對加快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促進湖南全省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及目標體系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小康”之詞源出《詩經》,《詩·大雅·民勞》篇首次誕生“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小康”之詠。據今2500年前,儒家創始人孔子開始闡釋“大同”、“小康”思想??鬃釉凇抖Y記·禮運》篇中描寫了小康社會的景象:“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高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其后,歷代的思想家們,曾對理想中的小康社會做過許多設計,賦予它很多思想內涵。古往今來,“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生活”述語在民間已廣泛流傳,親切而實在。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鄧小平同志立足于中國國情、放眼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借用了“小康社會”這個名詞并對其賦予了全新的內容。1987年,黨的十三大正式將“小康”列為“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標。
到2000年,我國順利地實現了“三步走”戰略的第一、二步目標,全國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11月8日,在十六大報告中又明確地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二0二0年力爭比二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緦崿F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鐣髁x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鶎用裰鞲咏∪?,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褡宓乃枷氲赖滤刭|,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化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泵鞔_地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體系
“小康社會”,雖然其中也有一定的量化指標,但總體上還是一個大概的意思,因此,小康目標的標準必須有一系列具體的量化指標來反映,從而構成一個指標體系。
1、1995年的小康社會指標體系。1995年1月國家計委與國家統計局聯合提出并征求12個部委意見,修改完成了全國人民生活小康的基本標準,這個標準由經濟水平、物質生活、人口素質、精神生活、生活環境等五個方面16項分指標組成。
這16項指標具體是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500元;⑵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⑶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⑷城鎮住房人均使用面積12m2;⑸農村綱木結構住房人均使用面積15m2;⑹人均蛋白質日攝入量75克;⑺城市每人擁有鋪路面積8m2;⑻農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⑼恩格爾系數50%;⑽成人識字率85%;⑾人均預期壽命70歲;⑿嬰兒死亡率3.1%;⒀教育娛樂支出比重11%;⒁電視普及率100%;⒂森林覆蓋率15%;⒃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合格縣比重100%。
2、新時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根據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綜合有關部門參照國際上常用的衡量現代化的指標體系。同時,考慮我國國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可包括社會指標和經濟指標兩方面,共10項具體指標。即⑴人均國民總收入超過3000美元,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標志;⑵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000元;⑶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⑷恩格爾系數低于40%;⑸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0m2;⑹城鎮化率達到50%;⑺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⑻大學入學率20%;⑼每千人醫生數2.8人;⑽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此標準對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沒有設出具體量化指標,所以,還只是一個基本標準。
二、湖南西部地區的小康進程及其差距
湖南省西部地區,包括懷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張家界市,共轄24個縣(市區),629個鄉鎮。面積56546k m2,2002年人口911.2萬,分別占湖南省的26.57%和13.75%。
(一)湖南西部地區小康建設進程狀況。①主要指標有了穩定的增長。三市州可準確計算出小康指標體系中三項指標,即人均GDP,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純收入這三項權數較大的指標值。其縱向比較如表1。②經濟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第一產
表1: 湖南西部地區三項指標縱向比較
1995年 1999年 2002
人均GDP(元)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元/人年) 農民人均純 收 入(元/人手) 人均GDP(元)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元/人年) 農民人均純 收 入(元/人手) 人均GDP(元)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元/人年) 農民人均純 收 入(元/人手)
懷化市 3082 4381 1790.77 4706 6179 1940
自治州 1938 2391 1225.34 2816 5497 1325
張家界市 2211 3541 1727.36 4645 6023.04 1837.05
業比重繼續下降,第二產業呈上升趨勢,第三產業穩步增長。三市州產業結構構成如表2。③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④城市建
表2: 湖南西部地區產業結構比較(2002年)
地區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懷化市 25.4 27.0 47.6
自治州 30.8 33.7 35.5
張家界市 22.1 22.6 56.2
設力度加大,城鎮化水平都達到20%以上;⑤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展迅速,“兩基”達標任務如期完成,每千人擁有醫生數在1.2-1.4人之間;⑥生態環境保持相對較好,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⑦精神文明建設步伐加快,人們的道德覺悟有較大提高;⑧民主法制日益健全,政治文明初露端倪。
(二)湖南西部地區與全省總體水平的差距
湖南西部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已形成一定的基礎,并在不斷地向全面小康目標邁進。但綜合起來看,這一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還比較低,經濟規模還比較小,與全省總體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
1、人均GDP低于全省,且與全省的差距不斷拉大。
人均GDP是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綜合反映,同時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首要指標。2002年,湖南西部地區人均GDP為4230.18元,只相當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4.49%,其中自治州人均GDP水平僅相當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3%。充分反映出湖南西部地區綜合經濟發展水平在全省處于低位,并且與全省的差距呈擴大趨勢。1995年,湖南西部地區人均GDP2593元,為全省的76%;1999年人均3649元,為全省的71.48%;2002年為全省的64.59%。充分反映出湖南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落后性。
2、經濟增長速度低于全省,在全省的地位逐年下降。據統計,1996-1999年,湖南西部地區GDP增長速度年年低于湘中、湘東地區和全?。ū?),4年年均增長速度低于湘東地區2.73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84個百分點。2001年、2002年,湖南西部地區GDP增長速度為8.73%和7.53%,又分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7和1.47個百分點。增長速度也呈下降趨勢。1999年下降到7.38%后有所反彈,到2002年,又僅為7.53%。
表3: 1996—2002年湖南西部地區GDP增長速度橫向比較(%)
地區 1996 1997 1998 1999 4年平均 2001 2002
西部地區 10.67 10.10 8.04 7.38 8.94 8.73 7.53
中部地區 12.73 11.22 9.19 7.63 10.00
東部地區 13.82 12.88 11.25 9.27 11.67
湖南省 10.27 10.7 8.5 8.3 8.79 9.00 9.00
(2002年資料缺省)
3、從產業結構看,第二產業和工業發展滯后,產業結構的高級化過程水平較低。
從表2可以看出,湖南西部地區三次產業結構呈現三二一格局,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最大。單純從這一點來看,湖南西部地區的產業結構較為先進。但具體分析,并非如此。湖南西部地區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6.1%,高于全省的19.5%,區域農業特征十分明顯。而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又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區域工業化滯后。第三產業的快速增長沒有建立在發達的農業和工業之上,產業結構的高級化過程水平不高。
參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湖南西部地區其他指標由于準確測算的條件尚不具備,還沒有測算或數據不完整,尚無法與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較。就整體而言,湖南西部地區雖有發展,但與全省的差距在逐漸拉大,如果沒有一個快速增長的過程,將對湖南全省的全面小康進程產生消極影響。
三、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提高區域綜合實力
湖南西部地區現有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全省是滯后的,但仍有著自身的特點。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取向。
(一)因地制宜,構建市州特色經濟
湖南西部地區整體水平較低,但區域內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地區性差異。在經濟發展水平上,懷化市相對較高,湘西自治州較低。2002年人均GDP,懷化市為6179元,湘西自治州為2815.78元。湘西自治州只有懷化市的46%不到。在產業結構上,懷化市是一種三二一型的產業結構。湘西自治州第一產業比重相對較高。張家界市以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相當突出。在發展優勢上,懷化是鐵路交通樞紐,湘西自治州的食品工業基礎較好,張家界市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因此,在發展規劃上,三市州應突出自身特色,并促進三市州之間的協作與聯合。懷化市突出交通樞紐、商貿流通中心、信息中心及體制創新中心的功能,構建湘鄂渝黔桂五省邊境經濟區域中心城市。湘西自治州突出的食品工業為主的輕工業、旅游業及農林產品開發業的發展。張家界市突出發展旅游業,以旅游業為主導,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二)立足交通,啟動點軸開發工程
在地域經濟發展中,重大交通設施及交通樞紐的分布對地域開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焦柳鐵路、湘黔鐵路是本區域內的兩條主要交通線,二者呈“十”字型分布。懷化市是這兩條線的交點。處于南北、東西鐵路干線交匯點的懷化,加之正在修建的渝懷鐵路也在此交匯,其鐵路交通樞紐地位十分突出。就目前的兩條鐵路干線交匯的鐵路樞紐在全國也僅十余個,三條干線交匯的更屈指可數。加之320、209國道貫通,區域內的城市也都在鐵路線和國道上。因此,以懷化市這一交通樞紐為點,主要以鐵路線為軸,啟動點軸開發工程順理成章。首先是極化懷化,使其巨大的交通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使其經濟實力與交通樞紐地位相匹配。其次是張家界、吉首等點的極化,壯大點的規模,然后通過點的擴散,促進交通線上周圍次級點的成長,使靖州、洪江、龍山、溆浦、鳳凰、沅陵、慈利、桑植等點的經濟快速發展。
(三)解決貧困,夯實經濟發展基礎
湖南西部地區發展滯后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貧困造成的。三市州集中了全省55%的貧困縣。貧困問題不解決,湖南西部地區的經濟就不可能有長足的發展,更不用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前,湖南西部地區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加快山區資源的綜合開發和生態建設。二是加快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三是改善貧困地區的基本醫療、基礎教育條件。四是通過提高產量、以糧代賑等多種方法,解決口糧問題,解決溫飽問題。五是充分發揮經濟極點的輻射作用,帶動貧困地區的發展。由于三市州自身經濟實力的限制,解決貧困問題還需要外力的推進。盡管湘西自治州已納入國家西部開發政策的范圍,但仍需省委、省政府的引導和支持,張家界市、懷化市也亟待著各方面的支持。
(四)加強協作,大力發揮整體優勢
湖南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離不開地區間的經濟協作,只有通過經濟協作才能不斷促進區域間的產業分工、合理交換和聯合協作,建立起統一、開放、暢通的市場體系,才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物流、人流、資金流,匯集資源,優勢互補,實現區域間資源的合理配置。
1、加強區域統籌規劃和協調。突破行政區劃的界限,三市州充分利用產業上各有所長的差異,實現優勢互補。對區域主導產業,共同努力實施。促進相互之間的經貿聯系,在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建設方面通力協作。
2、推進和參與五省市區邊境地區的經濟協作。利用處于五省市區交界處這一區位優勢,加大參與五省市區邊境地區經濟協作的力度。一是繼續發展覆蓋不同地區的各種經濟協作區,不斷完善各種區域組織、經濟網絡和區域市場。二是要大力促進邊境貿易,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若干個商品交易市場、集貿市場和商品集散中心。
3、加強與省內東、中部地區的合作。借助湘東、湘中的實力,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一是突破行業界限,促進產業聯合,樹立大行業觀念,形成一批新興產業群。二是消除政策上的障礙,降低交易成本,以政策上的一致性保證經濟協作的正常運行。三是加強企業聯合,以重點產品為龍頭,以資產為紐帶,以區域內的骨干企業為核心,組建一批跨地區、跨行業,集生產經營、科技開發、內外貿易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發展規模經濟。四是加強人才的培訓和交流,實行干部輪換交流制度,促進各地經濟發展成功經驗的交流與移植。五是加速全省交通、通訊、網絡的發展,以點軸式、極點式、圈網式開發共同推動全省經濟協作,帶動湖南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體系是一個溶經濟、社會、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設于一體的目標體系。湖南西部地區只要從諸多方面共同努力,全面提升區域內的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綜合實力,我們相信,湖南西部地區就能與全省一道攜手步入全面小康社會。
論文關鍵詞:區域經濟;領導者;制度;產業戰略
論文摘要:從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分析了領導者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首先,結合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和區域經濟問題的實際,確定了區域經濟領導者的概念。其次,通過中外的大量案例,實證了領導者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決定作用。最后,利用多個相關理論對領導者促進區域經濟的作用進行了機理的分析。
區域經濟,是當前熱門的問題。不論是學術界還是實踐界,都日益關注謀求經濟發展的區域行為。一個區域的經濟如何實現發展,不同的學科都給出了有益的建議,主流方法很多都來自于區域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這里,我們將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即領導者的角度,對區域經濟的發展進行分析,探索領導者對于區域經濟的貢獻。
1 領導者的概念與理論
理解領導者(leader),先要理解領導(leadership)。而在學術界,關于領導的定義一直沒有得到完全的統一??状恼J為,領導是影響人們心甘情愿的和滿懷熱情的為實現群體目標而努力的藝術或過程。特納認為,領導似乎影響人們自動為實現團體目標而努力的一種行為。戴維斯認為,領導是一種說服他人熱心于一定目標的能力。從這些定義我們可以到看,雖然定義表述并不統一,但領導的含義卻是得到比較普遍認同的,即“指引和影響”、“組織成員”、“實現組織目標”。因此,領導者可以理解成為通過影響成員帶領組織實現目標的個人或群體。
雖然主要基于組織行為學,但領導者的研究顯然擴散到了眾多管理學的相關領域。在具體的組織問題研究中,實際上領導者具有了另一重含義,即組織的管理者。雖然這兩個概念被不少學者認為存在學術上的差異,但在很多實際情況下,以及很多實證主義學者的研究中,這兩個概念往往是不太容易區分的(盂建平,霍國慶,2007)。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也表示,“各個領導集團即各種機構的管理人員也必須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必須深入思考他們所處社會的價值觀、信念和承諾,必須在完成其機構的特殊而有限的使命以外,承擔起領導的責任”,并“為了達到本機構必須做出的成果而組織資源”。因此,我們常將兩者合一,從而得到領導者更加寬泛的概念,即“組織中或群體中的最高管理者,其擔負著指引組織或群體的發展方向和路徑、思考和制定目標、安排結構和資源等重要使命,對組織或群體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結合我們所研究的區域經濟問題,按照領導者的概念進行擴展,我們會很容易得到區域經濟領導者的概念——即區域政府。不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區域政府都擔負著規劃區域經濟、制定競爭規則等重要使命,即“引導和影響”著區域內的企業個體。而且,在中國的經濟模式當中,政府還掌握著大量的經濟資源,起到不容忽視的資源分配者的角色。這些都決定了在區域經濟問題中,區域政府——國家政府或地方政府,是我們所提及的領導者。這個領導者未必是具體的某個個體,而是代表決策權力和決策職能的區域政府的經濟決策階層。
2 領導者促進區域經濟的實證
從現實來看,領導者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能夠引起區域內經濟發展的質變。中外古今,大量的案例都印證了這個觀點。早在2300多年前,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商鞅被秦孝公拜為國相,在秦國推行一系列的變法措施。在經濟方面,商鞅通過“開阡陌”、“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等措施,大力發展封建經濟,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在商鞅變法之前經濟還落后于關東各大國的秦國,憑借著優秀的領導者商鞅和秦孝公的作用,一躍成為實力強國,奠定了日后統一中國的堅實經濟和物質基礎。歷史上經濟高度發展的歷史階段,如漢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等,無不是賢明的國家領導者的主導,不論是發展政策的制定、重要人事的安排、還是資源的開發與分配。一時間,政通人和,人才輩出,國庫充盈,百姓富足。放眼海外,彼得大帝之前的俄國,是落后當時西方幾百年、還處于中世紀的蒙昧之國。但在彼得大帝的領導之下,工業和商業迅速發展,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原有的落后的農奴制,國家繁榮富強,俄羅斯也一躍成為歐洲的列強之一。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日本的明治維新時代,也都是優秀領導者和領導集體所作用的區域經濟高速發展的案例。
進入現代經濟世界,領導者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案例仍然是不勝枚舉。不論是微觀的村鎮,還是中觀的省市,還是宏觀的國家與地區,其快速的經濟發展都離不開領導者的作用。
我國河南省的南街村,在改革開放前是一個人多地少的貧困村,也沒有什么地下礦產資源。村長王宏斌上任后,積極思考,勇于開拓,確定了圍繞農業辦工業的發展思路。辦工廠遇缺乏資金時,王宏斌及村委們主動帶頭籌集資金;產業實現盈利時,王宏斌又以身作則,樹立了艱苦奮斗、公平道德的經營作風。在王宏斌的帶領下,南街村人以面粉廠、磚瓦廠等起家,時至今日已形成了農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格局,興建食品、農業生態旅游、醫藥、電器、鋼鐵五大工業園,年產值突破16億元。
在發展中國家印度,班加羅爾地區如今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計算機軟件中心之一。從上世紀90年代起,當地政府就致力于基礎設施的建設、人力資源的培養、投資和稅收政策的制定,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和發展的環境。努力的結果,是班加羅爾地區計算機軟件業的飛速發展,以IBM、英特爾、思科為首的國際著名IT企業都已經或將在班加羅爾地區設立實驗室和軟件研發中心。這些努力不僅促進了印度當地經濟,更培養了全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英語化IT技術人員,其帶動效用和擴散效應是無法計算的。
至于國家層面,中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第二代領導者鄧小平的領導下,中國進行了具有歷史里程碑意義的改革開放,至今已經實現了連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長,取得了令全世界震驚的經濟發展成就。
有成功的領導者,就有失敗的領導者。兩相比較,不稱職的領導者非但不會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還會阻礙區域經濟發展的步伐。我國臺灣地區的前行政長官陳水扁執政期間,用人唯親、貪腐成風、施政無能,臺灣地區經濟一片凋敝。昔日“四小龍”中表現最為優異的寶島,已是多項經濟指標嚴重下滑,位列“四小龍”之末,不復往日風采。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創造了美國經濟過去30年以來最好的成績,但繼任者小布什任內的短短數年,美國經濟不僅沒能保持快速增長,反而停滯不前,發生了規??涨暗拇钨J危機,面臨相當大的衰退風險。正如格林斯潘等經濟學家所指出的,美國總統小布什難辭其咎。
3 領導者促進區域經濟的理論機理
領導者對于區域經濟的決定性作用不僅具有現實上大量案例的印證,同時也得到了詳盡的理論解釋。具體的來看,領導者對于區域經濟的重要作用是通過以下一些機制來實現的。
首先,領導者擔負著資源發掘、籌集和配置的重要職能,制約著資源的擁有量、變化量和利用效率。一是利用區域內的自然資源和稟賦,如南街村的王宏斌利用農業資源來辦工業。二是吸引外來資源,如班加羅爾地區的吸引IT技術和資金投資。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是如何開發和培養區域內的人力資源。人力資源,才是現代知識經濟中最為重要的資源。
其次,領導者的觀念,是區域發展體制的重要形成淵源。組織行為學的理論已經揭示,領導者作為組織價值觀的倡導者和榜樣,其觀念會影響組織其他成員,進而影響組織文化。區域領導者面向未來、勇于開拓,則區域發展觀念和體制將會生機勃勃,與時俱進;若是區域領導者思想陳舊、固步自封,則區域發展觀念和體制就會趨向于保守和封閉,錯失發展良機。
還有,領導者作為引導前進方向的領路人,其發展觀將直接影響區域的發展方式?,F代社會的發展,已經越來越提倡科學的發展觀,綠色型發展,持續性發展,是當前區域發展的常見主題。但這種發展方式能否實現,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區域領導者。如果領導
而且,領導者同時還是組織最高決策者,負責組織戰略的制定。因此區域發展戰略也是領導者所最終決策拍板的。與決策相關的理論與學科都廣為接受的一點,就是決策不是完全客觀的產物,而是受到人主觀判斷和傾向性影響的。也就是說,區域的發展戰略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人為制定的結果。這個戰略的優秀與否,不僅受到領導者及其決策集團分析能力、決策信息與知識、以及主觀傾向性的制約。
最后,領導者也影響著區域發展的環境因素,尤其是內部的軟環境。這方面的理論分析我們可以參照新制度經濟學。包括政策和制度的軟環境,在新制度經濟學的框架內,與其領導者具有密切的關系。領導者是軟環境的主要締造者,這個在前面已經做了詳盡的分析。另一方面,領導者也是軟環境的主要執行者和維護者,這同樣影響甚至決定著軟環境。典型的比如東南亞的“軟政權”現象,即便其締造者是西方的思想家,在不稱職的領導者的執行和修正下,同樣喪失了其固有的先進性。
4 結語
從理論和實證兩個方面的分析,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結論,領導者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對于眾多謀求經濟發展的區域,首要的任務就是提升區域領導者的意識和能力,才能有效的確保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論文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十分明顯.從理論層面上詳細論述了區域創新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五大促進作用。
論文關鍵詞:區域創新;區域經濟;產業結構;可持續發展;范圍經濟
早在1998年,就有學者通過研究發現,技術創新是解決資源浪費問題,實現高質量經濟增長的惟一途徑;技術創新能夠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技術創新能夠促進新產業的發展;技術創新能夠提高企業競爭力,并因此得出結論,“技術創新是人類財富之源,是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正是技術創新,促成了各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可以說,在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沒有哪樣事物能比創新顯得更為重要,創新能力的高低不僅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高低,而且也決定了一個地區經濟實力的強弱。是因為創新,使眾多的區域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崛起,并走向個性化的發展道路。區域創新能力的不同,使我圍經濟的個性化和差異性在從大的流域經濟、省級經濟到縣級經濟乃至更次一級區域經濟的范圍內展開。區域創新正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和“推進器”.區域創新能力也成為區分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蘑要標志。
1區域創新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
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已從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過渡到了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閃以知識為最基本的生產要素而顯著地區別于以土地為最基本生產要素的農業經濟和以資本為最基本生產要素的工業經濟。
傳統的農業經濟與工業經濟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資源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存在收益遞減的基本經濟規律和經濟增長的極限,并且隨著人類不可再生資源的減少,如果沒有新的資源替代,其發展動力就有枯竭的可能。但知識經濟卻不同,知識經濟是以智力資源和知}只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由于知識本身所具有的無窮性和可再生性等特點,使知識資源可以無限創造和開發,從而避免了傳統經濟的各種弊端。與傳統經濟依靠大量生產要素的投入推動經濟增長不同,知識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知識的生產、傳播和應用,其實質就是依靠不斷的知識和技術創新。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動力。
在創新驅動下.知識產品的成本隨著產品數量的增加而下降,知識越使用價值越大,從而沖破了傳統經濟收益遞減的基本規律.形成了收箍遞增的特征。時,南于創新主體的創新能力是無限的.創新主體的創新產品——新知識和新技術理論上講也是無限的.這就使得以其為基硎:的知識經濟的發展空間也具有無限性。在創新馳動下,經濟發展永無止境,既不會枯竭,也不會中斷,而是持續不斷。也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創新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
2區域創新提高了區域經濟增長的質量
區域經濟增長通常是指一個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由于生產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經濟規模在數量上的擴大,即商品和勞務產出量的增加。根據這個概念可以推斷,一般情況下.區域經濟增長的源泉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要素投人的增長,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長來推動,則可稱之為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若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則可稱之為集型約增長方式。在區域經濟的增長過程中,速度和質量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這兩者既對立,又統一。之所以對立。是因為經濟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質量常常不可兼得.提高了經濟增長速度,卻損失了經濟增長質量;提高了經濟增長質量。卻降低了經濟增長速度。若要統一,就必須兩者兼顧,而其關鍵就是看區域經濟增長方式的選擇。在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下,區域經濟發展往往注重的是速度。而忽視質量,在某些情況下,甚至速度和質量都無法顧及;相反,在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下,區域經濟發展卻可以達到速度與質量的統一。集約型經濟增長,關鍵在于提高單位要素投入的效率,而這種效率的改善是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的。因為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在生產要素使用效率的改善上能夠發揮三重作用:①技術創新能夠以知識和信息等無形生產要素部分或者全部地代替自然資源等有形生產要素;②技術創新能夠促進有形生產要素的反復和循環使用;③技術創新有助于開發新的生產要素或尋求替代生產要素。顯然,技術創新有利于區域經濟采用集約型的增長方式,以降低區域經濟增長中的物質消耗.提高區域經濟增長的質量。因此,技術創新是提高區域經濟增長質量的有效手段。
3區域創新促進區域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
區域產業結構是特定區域內務產業部門之間、各產業部門內部符行業及企業問的構成及相互制約的聯結關系。區域經濟增長是以區域內各產業部門的增長為基礎的,區域經濟增長過程實質上是區域內各產業部門增長過程的綜合結果,因此區域經濟增長要求區域內各產業部門之間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結構。合理和高級化的產業結構,能使區域經濟資源得到合理利用,符產業協調發展,有利于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不合理、低級化的產業結構會降低區域經濟增長的質量,并最終阻礙區域經濟的發展。
事實上,區域產業結構的變化要受很多因素影響和制約,如國民經濟增長水平、資源條件、技術創新、市場需求、經濟政策、投資結構、勞動力流向等。區域產業結構的升級就是在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實現的,其中技術創新是關鍵的因素。根據熊彼特的觀點,技術創新就是導人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從而可大大地提高潛在的產出水平.而區域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就是伴隨著技術進步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不斷提高產業結構作為資源轉換器的效能和效益的過程。因此,技術創新是產業結構升級的決定性手段,或者說,產業結構升級就是技術創新的展開過程和邏輯終點???。產業結構升級,既包括傳統產業的改造,也包括落后產業的淘汰,還包括新興產業的創生。
4區域創新推動著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子孫后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發展。其基本要求是人類能動地調控“自然一經濟一社會”復合系統,在不超越資源與環境承載能力的條件下,促進經濟持續發展,保持資源永續利用,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技術創新對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是擴大資源供給的有效途徑
相對于人類對資源的無限需求而言,資源的供給是受到嚴重限制的。眾多制約因素中,一個關鍵的囚素就是技術創新能力與技術進步水平。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對資源供給增加的作用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技術創新可以使幾年前人們還難以想象其利用價值的自然物成為今天寶貴的資源,從而使資源供給的絕對數量增加:另一方面,技術創新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使資源供給的相對數量增加。
4.2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
發展中國家的大量事實表明.技術水平落后和技術創新乏力是自然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環境經濟決策失誤的直接癥結。此,保護生態,減少環境污染也必須依靠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對環境保護的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能夠幫助人們認識環境污染:第二,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能夠幫助人們治理環境污染:第三.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有利于培養人們的環境意識,在樹立持續發展的觀念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4.3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是推動社會文明的變革力量
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作為推動社會文明的變革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改變著人的價值觀+直接和間接地決定著人類的理想和信仰:第二,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可以幫助實現正確的領導與管理,影響社會的政治生活;第三,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可以引起社會結構的變化,促進人們社會關系的調整;第四,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可以使人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休閑時間和學習時間,使生活更加豐富??傊?,社會文明程度與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水平成正比。
所以,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在區域可持續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不僅能帶來經濟效益,而且能帶來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全面協調發展。
5區域創新有助于創新區域內的中小企業獲得范圍經濟
范圍經濟(EconomicsofScope)這一概念是在探討多產品生產企業的經濟性的過程中由潘熱和威利格等最早提出來的。潘熱和威利格等指出,當兩個或多個產品生產線聯合在一個企業中生產比把它們獨立分散在只生產一種產品的不同企業中更節約時.就存在范圍經濟。范圍經濟揭示了企業從事多產品生產的成本節約現象。一般地講,范圍經濟主要來源于共用要素的充分利用.一旦這種共用要素為生產一種產品而投人,無需增加太多的費用甚至無需代價就可以部分地或全部用于生產其它產品。這時就存在范圍經濟。
對于創新區域來講。區域創新是該區域內中小企業獲得范圍經濟的前提。正是由于創新,使大量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在一定地域范圍內集聚成群,并建立網絡聯接,形成創新區域。在創新區域內,創新型中小企業通過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聯系,互通信息,相互學習,協同生產,既節約了成本,又促進了更廣泛和深入的創新。其實質,是企業對因集聚而在創新區域內形成的眾多的共用要素的充分利用。正是這些共用要素在創新區域內的廣泛存在和充分利用,才使得區內眾多的創新型中小企業不但可以為滿足個性化和多樣化的市場需求生產兩種或者更多的不相關產品仍能節約成本,從而獲得內部范圍經濟;而且,還可以通過創新區域內企業問廣泛的合作生產多樣化產品,以低廉的價格進人市場,既保持成本節約,又保持充分的競爭力,從而獲得外部的范圍經濟。
【論文關鍵詞】物流集聚 規模經濟 范圍經濟 區域經濟發展
【論文摘 要】物流產業集聚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簡要介紹了物流產業集聚的內涵,并分析了我國物流產業集聚的發展現狀,著重從規模經濟理論、范圍經濟理論的角度闡述了物流產業集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機理。
1 物流產業集聚的內涵
產業集聚是指相關的產業在某一特定經濟地理區域內相對集合,與相關產業有關的各種產業資本要素在同一空間范圍內不斷匯集的過程。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1920)中系統研究了產業集聚現象,指出“產業集聚可以帶來外部經濟,包括外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范圍經濟,這種經濟往往能因為許多性質相似的企業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說的工業地區分布而獲得。”[1]物流產業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經濟地理區域內,許多相關物流企業集聚在一起,將物流產業相關功能比如運輸、倉儲、貨物進出口、流通加工、裝卸搬運、配送及信息處理等有機集成,形成物流產業鏈,提高物流服務效率的產業布局。
2 我國物流產業集聚的發展現狀
現代物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交通等功能要素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不斷加快物流速度,提高物流準確率,減少庫存,從而降低成本,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性服務。現代物流的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現代化水平與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現代物流服務業的區域集聚是現代物流業發展水平提高的一種表現。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物流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物流產業集聚現象不斷顯現。楊春河博士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我國物流產業空間發展格局表現為較為明顯的“三帶——四區”的空間格局。[2]三帶是東北和中國西北部的以能源和原料產業為依托的物流產業聚集帶,包括東北三省、內蒙古、新疆等區域;中部以煤炭工業為依托的產業聚集帶,包括陜西、山西、河北等地區;東南沿海以制造、進出口、消費為依托的物流產業集聚區域,包括上海、天津、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地區。四區是長三角產業物流聚集區;珠三角物流產業聚集區;環渤海物流產業聚集區;東北能源和重工業集聚區。
3 產業集聚的主要競爭優勢理論
3.1 規模經濟理論
規模經濟:由于生產專業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業的單位成本下降,從而形成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遞減的經濟。物流企業在一定地理空間上的集聚,降低了物流企業的運作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就近利用豐富的物流人力資源、市場、物流技術以及信息等資源。正如克魯格曼指出:同類工業原材料供應者和工人聚集到一個地區,能夠產生大批技術熟練的工人并把他們的新技術普遍帶給各家工廠,從而造成繁榮。物流企業在一定空間區域的集聚可以實現物流運輸的大批量化、儲存的合理化、包裝的標準化和通用化、裝卸搬運的機械化和自動化運輸及信息化。運輸大批量化可以減少運輸、裝卸搬運的次數,降低在裝卸搬運過程中的損耗,提高車輛的裝卸效率;儲存數量過大占用倉庫空間和資金,儲存數量過小可能導致缺貨或拖延交貨,因此合理儲存很重要;包裝標準化和通用化有利于節約運輸空間、儲存空間;裝卸搬運的機械化和自動化可以提高裝卸搬運的作業效率,降低裝卸搬運作業成本;通過信息技術整合物流企業的業務流程,可大大提高服務效率,迅速擴大企業規模。
3.2 范圍經濟理論
錢德勒(1990)將范圍經濟定義為:聯合生產或銷售經濟,是利用單一經營單位的生產或銷售過程來生產或銷售多種產品而產生的經濟。企業層面認為范圍經濟實行的是產品線深度策略,即在現有的產品系列內不斷的增加產品品種規格的策略。企業實行范圍經濟,把一元化經營的行業拓寬到多元化經營的行業,目的是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降低經營成本、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這方面比價成功的案例是海爾的范圍經濟。第三方物流企業自身擁有先進的物流設施、設備,具備高度系統化、集成化和信息化的管理體系,它還可以通過同其他物流企業建立虛擬企業、動態物流聯盟等方式進一步擴展自身的物流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因此第三方物流企業在開展包括訂貨采購、運輸、儲存、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等綜合性的物流服務時,有能力把這些服務整個過程中的相同工序盡可能最大化,從而獲取范圍經濟效益。
4 物流產業集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機理
發展經濟學的梯度推移理論、增長極理論,(非)均衡發展理論,都認為:區域內及區域之間的物資、信息的交換與交流是實現區域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因為如果沒有物資的交換、轉移任何經濟體都無法發展壯大,就不會產生增長極,不會有增長的極化和擴散效應,進而而梯度推移也不會實現。因此實現區域經濟增長需要區域內、區域之間物資、信息的交換與交流。物流是實現區域內、區域之間物資、信息的交換與交流的重要手段。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物流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內,依然是不可或缺的。物流產業集聚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 促進區域經濟活動的規模經濟、范圍經濟,降低交易成本
物流產業集聚區集聚了大量的物流企業,這些物流企業集聚在一起可以共享基礎設施、信息平臺、優惠的政策、廉價的土地資源等,物流企業本身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一定的規模,降低了物流企業固定資本的分攤比重,降低了物流企業的使用成本,形成規模經濟。同時物流產業集聚區物流企業眾多,這些企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壓力與動力,這就會刺激物流企業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與開發新的服務產品,形成范圍經濟。另外,物流產業集聚在一起,原來的點對點、要素對要素之間偶然的、隨機的關系發展成網絡成員之間穩定的、緊密的聯系,物流企業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得到加強,組成要素之間的磨損和交易成本將會減少。物流產業集聚在一起拓展了信息的共享范圍,減少了在物流作業過程中所發生的信息不暢,提高雙方識別不確定環境的能力,減少因交易主體的“有限理性”而產生的交易費用。供應鏈上的企業之間的長期合作將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交易雙方的機會主義行為,這使得交易雙方機會主義交易費用可以控制在較低水平。
4.2 促進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
區域產業結構是指經濟區域中各類產業和經濟要素之間的比例關系及其變動。一般而言,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之間的比例關系構成區域產業結構的基本內容。根據國際通行的產業劃分標準,現代物流業的核心組成部分(如交通運輸業、物資倉儲業和流通加工業等)大都屬于第三產業。物流產業集聚區物流服務企業數量眾多,這樣就可以在集聚區建立諸如信息、人力資源、技術、金融、法律、中介、監測和檢驗等專項服務,帶動我國第三產業的優化升級,增加第三產業的國民經濟比重,優化我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之間的比例關系。另外,物流產業集聚促進區域物流的發展,區域物流的發展對于區域產業經濟會產生前向效應、后向效應和旁側效應,進而改變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區域物流產業的前向效應是指區域物流產業的發展將促進物流系統、物流裝備制造業、物流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發展。從而提高物流活動的效率,促進物流產業優化,增進潛在的經濟和社會機會。后向效應指區域物流產業的發展將帶動公路、鐵路、航空、管道、倉儲、通訊等區域物流產業的發展,進而增加對煤炭、鋼鐵、水泥和制造業的需求。區域物流產業的旁側效應指區域物流產業的發展將對所有區域的商業、供銷、糧食、外貿乃至區域內所有行業的供應、生產、銷售中的物流活動產生積極作用,提高區域內各類經濟活動的效率。
4.3 有利于形成區域新的增長極
增長極的形成是政府機制和市場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具體來說,增長極的動力系統并包含著創新動力、市場動力、產業結構轉換和優化動力、產業集聚動力以及制度推動力等五大基本要素或子系統。[5]產業集聚是增長極形成的動力之一,產業集聚能夠創造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空間組織形式,是推動增長極的內生動力。首先,物流產業集聚集中相當規模的物流人才,資金和物流技術,眾多企業之間實行高度的分工協作,產生極高的生產效率,形成規模經濟,推動增長極增長,其次,物流產業集聚使得區域內部企業地理位置鄰近,容易建立信用機制和相互信賴關系,減少機會主義行為,降低了空間交易成本,提高了區域增長極的效率,再次,物流產業集聚增加了物流企業的競爭壓力和發展動力,物流企業必須通過不斷學習和創新來獲得競爭優勢。物流產業集聚形成區域新的增長極,增長極通過發揮支配效應、乘數效應、極化效應、擴散效應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5 結論
物流產業集聚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我國現階段物流產業集聚主要表現為物流園區,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設,政府應在物流園區,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設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充分發揮企業的主導作用,政府在土地、資金、稅收方面給予企業政策支持,鼓勵物流集聚區堅持立足于自身的企業化與專業化方向發展。
論文關鍵詞:旅游產業 區域經濟 相關產業
論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產業的特性,認為旅游產業是后發展地區最具比較優勢、具有率先實現對外開放和跨越式發展條件的產業。旅游產業作為一個經濟性的產業,具有關聯度大,綜合性強,能極大推動經濟的增長,我們需要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樹立發展旅游產業的觀點。最后,作者指出旅游產業的發展也必須注意旅游產業的發展的落腳點、盲目擴大景區產業規模以及旅游產業小圈子等方面問題。
一、旅游產業是后發展地區最具比較優勢的產業
貧困問題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世界許多國家都十分關注并提出了不少解決此問題的對策與措施。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貧困落后地區多數是少數民族地區和西部地區,但同時也多是旅游資源富集的地區。根據比較優勢原則,落后地區應該選擇具有相對優勢的產業而放棄機會成本較大的產業重點發展,西部的農牧業和采掘、原料工業長期以來處于粗放經營的狀態,其存在的基礎是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采,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很大,而這一部分成本既沒有從經濟的角度進行量化考核,也沒有從社會的角度進行環境保護的考察。現在看來,其實際的機會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不具備繼續作為先導產業的條件。
西部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且具有獨特性,旅游產業是西部真正的優勢之所在。從自然旅游資源來看,目前西部12 省區擁有的國家自然保護區占全國總數的35 %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占總數的34 % ,國家森林公園占總數的18 %;從人文旅游資源來看,西部12 省區擁有的歷史文化名城占全國總數的32 %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總數的28 %。同時,西部還是我國最主要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擁有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西部地區的旅游資源品位高、種類全、有特色,為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旅游業本身以及它帶動的相關行業能夠吸納大量的勞動力,尤其是從一、二產業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從而為西部貧困落后地區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提供一個適當的結合點,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過開發貧困地區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不僅有利于充分發揮貧困地區旅游資源富集的優勢,開發特點鮮明、品位較高的旅游產品,而且能夠通過旅游開發及旅游業發展,帶動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脫貧致富,擺脫以往部分地區因貧窮而破壞生態,越破壞越貧窮的惡性循環,促進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
二、旅游產業具有率先實現對外開放的產業優勢
旅游經濟本身是一種開放型經濟,一個地區獨特的旅游產品可以吸引大量的境外游客前來觀光游覽,從而使旅游業一步成為對外開放的外向型產業,這不像其它產業發展外向型經濟那樣需要較長的整體水平提高過程。旅游產業總體上看不是高技術產業,對人才、技術的要求也低于其它高創匯產業,只要其旅游產品具有特色,對外知名度高,吸引力、競爭力就強,就可能使其國際旅游在旅游產業整體水平尚不高時能得以快速發展,同時在發展過程中促進整體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旅游業的發展自身也需要對外開放。這是因為,一個地區發展旅游尤其是國際旅游,必然要建設一批符合國際水準的旅游接待設施,如賓館、餐館等,這些設施,一開始就必須按國際旅游的通用標準進行建設,與國際接軌;這些設施的建設和管理,一開始就引進外資和外國的管理方式與模式,促進了與國際的接軌,從而使得旅游產業成為了不少地區率先對外開放并推動地區對外開放整體步伐加快的先遣隊。旅游業的發展等于向外國人開了一個窗口,比較全面地展示該地區的面貌促進外國人對該地區的了解,同時也促進了當地對外國人需求和國際慣例的了解并對各相關要素加以改進,促使旅游地區尤其是經濟欠發達的旅游區的投資環境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改善,加快其對外開放的力度與步伐:
首先,旅游業建設發展的蓬勃興起,可以并且在很多地方己經帶動了欠發達旅游地區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及相關產業的同步發展,為旅游地區發展新興產業,如生態農業等綠色產業奠定了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也為外來投資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實際上,貧困地區多數是少數民族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但同時也多是旅游資源富集的地區。與發達地區相比,這些地區往往存在著基礎設施差,進不來、出不去等問題,從而嚴重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自中央確定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后,各級政府加大了對西部地區優勢產業的支持,尤其是對旅游業等產業的支持,其中發行國債的相當一部分將投入到對西部地區旅游業基礎設施的建設中來,這是西部旅游地區難得的發展機遇。
其次,從旅游業的微觀組成部分一一旅游企業的發展來說,也會對旅游地區投資環境的改善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我國國民經濟各行業部門中,旅游企業率先走向國際市場,領風氣之先,引進外資、人才和境外先進的經營方式,實現了與國際慣例接軌。發展旅游業,尤其是引進各類旅游企業,通過這些企業先進而規范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模式,將對旅游地區當地政府部門和當地企業的管理和運作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應,從而促使旅游地區總體投資環境的改善。
再次,旅游業的發展可改善旅游地的生態環境,提高旅游地的地區形象和城市形象。旅游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綠化工程、退耕還林等同時進行,協調發展,它不但可使以往的山川更秀麗,也帶來接待地環境形象的根本改變,綠化檔次越來越高,環境也越來越好。這對改善投資環境,促進對外開放,是個極大的推動。
最后,加快旅游業的發展,不僅有對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方面的要求,也有對良好的旅游環境和社會風氣等軟環境的要求。因此在旅游業的發展中,旅游地區還需要通過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使旅游經營服務者、旅游接待地居民文明禮貌,旅游環境整潔優美,旅游活動健康高雅,這樣便為旅游業的發展創造了優越的條件,同時也為旅游地區的總體投資軟環境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尤其是國際旅游的發展,能夠帶動旅游地區人們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的轉變和創新,使旅游地區在觀念上進行超前思維和創新思維,這對推動地區的對外開放,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和作用。同時,旅游在引來人流的同時,還會引來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例如被國際風箏協會推選為"世界風箏之都"的山東濰坊,過去只是一個手工業小城,自美國西雅圖風箏協會主席赴濰坊旅游從而引發了山東濰坊的國際風箏節以來,不但吸引了大量游客,利用外資也碩果累累,第五屆風箏節總成交額達10·66 億元。
三、旅游產業是具備跨越式發展條件的產業
有關生產力發展和社會歷史發展的理論,從摩爾根的人類文化論到馬克思、恩格思的歷史唯物論,都論述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是生產力的發展,而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是生產工具。在通常情況下,經濟發展水平不能超越生產力發展水平,經濟發展的階段不能超越生產力發展階段。但是,我們通過以下對旅游業本質、內涵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旅游業最具條件超越整體生產力發展水平而實現自身的跨越式發展,這并不違背上述理論和原則。
旅游業發展所需要的生產要素與通常工業生產產品所需要的要素不同,對生產工具的要求與工業產品生產也有較大不同,旅游業不需要生產的廠房,不需要對所生產產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不需要相應的機器和工業產品生產完成后必須的物流配送體系,旅游業所需要的只是在旅游產品形成后為游客消費(參觀、欣賞) 這些產品時提供服務的勞動者,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可由制度化和規范化的人力資源培訓來解決。旅游業所需要的資源與工業生產所需要的礦產資源、能源資源也不相同,更注重資源的整體組合,生態環境旅游資源各項重要的組成因素在某些情況下,就直接成為旅游產品的一個組成部分。旅游業更加需要管理和服務要素,不光是為調整旅游業的中間環節(旅行社、飯店、旅游交通企業) ,更重要的是對旅游消費者多樣化的、不斷提高的需求能做到更好地滿足。由此可見,旅游業所需的生產要素與以往各種產業所需的生產要素有所不同,這說明旅游業發展本身具有的特性與人類生產力發展階段,與生產力發展的時代性、階段性可以不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旅游業的發展可以超越本國、本地區生產力發展的階段。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對旅游業發展所需的生產要素必須加以有效整合,提高要素的發展水平。
四、旅游產業能夠通過自身的加速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西方工業文明的發展,在促進社會生產力飛躍發展的同時,也導致了全球生態環境危機,工業化對環境的破壞己是一個無可爭辯、無法逃避的事實?,F在,西方發達國家己進人到后工業化時代,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點己轉向以低成本、低消耗、低環境破壞為特點的綠色經濟和以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為特點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太空技術為主的高科技經濟,也就是著力于生態社會、知識社會的發展,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也在緊跟世界發展趨勢,致力于追趕甚至某些領域的超越。但是,對于廣大的不發達地區尤其我國西部地區,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還非常落后,它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要實現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由貧困向溫飽的轉變。而實現這個轉變,面臨的將是項目如何選、資金人才哪里來、市場哪里找等一系列對于他們而言非常艱難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對生態可能造成的嚴重破壞。那么,對于那些旅游資源富集的欠發達的非工業地區,能否找到一條捷徑繞開工業文明的道路而直接跨越到生態社會、知識社會呢? 答案是肯定的,捷徑之一就是發展相對而言投資較少、招商較易、市場風險較小,同時又是典型的綠色經濟產業的旅游業。從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優勢、發展階段和發展前景來看,我國西部地區的旅游業發展是具有促進經濟跨越式發展可能性的產業。我們知道,我國西部地區一些省份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水平現在基本上還處在農業社會階段,剛剛進人工業化初期,如果按照傳統的思路就是工業化一步一步發展,但很難有超越。所以,必須以也完全可以以新的觀念進行發展創新,大膽地提出并努力推進通過旅游業的發展,使這些省的總體經濟發展實現一個跨越,從工業化發展初期直接跨越到生態社會、知識社會。
旅游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帶動區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而且還可以使貧困地區超越生產力發展階段水平而率先實現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費水平的跨越式發展。如果說國際旅游可引起旅游客源國的財富向旅游目的地國的轉移,在一定程度上使財富進行再分配,那么,國內旅游則能把國內財富從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轉移,使國內財富在地區間進行再分配。一般地說,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外出旅游的人數較多,經濟欠發達地區外出旅游的人數較少,當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旅游資源足以吸引經濟發達地區的居民前往旅游時,這些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費對當地的旅游生產顯然是種外來的刺激。這種刺激,不僅對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是個促進,而且由于旅游業的聯帶性,對當地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也是個促進。經濟欠發達地區通過興辦旅游產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到一業興而百業旺,可以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縮小自己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近年來,中國一些整體經濟發展基礎較差、水平較低而旅游資源比較豐富的老、少、邊、窮地區(即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窮困地區) ,走向旅游脫貧、旅游致富之路,就取得了較好的效益。如貴州省緊靠黃果樹景區的黃果樹村,1992 年全村人均吃糧200 市斤,人均年收人130 元,隨著黃果樹景區的開發,許多農民投身其中,到1998 年全村人均吃糧400 市斤,人均年收入增至2000 元,一步由貧困邁入了小康,黃果樹村也因此而實現了貧困地區經濟的率先跨越。
旅游作為一個產業,不僅可以"治窮",一個景點富一個縣,一個景點富一個村,一片景點富一個鎮;而且可以"治愚",可以提高人的素質。在四川阿壩州旅游景區開發初期,游客去后,老百姓都不好意思去賣東西,賣的時候也不會討價還價。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一些頭腦靈活的當地百姓,不僅習慣了做買賣,而且逐漸由生疏變得嫡熟。可見,旅游給阿壩州老百姓帶來的,并不只是金錢收入,更具有意義的是從根本上改變了他們烙守了幾輩子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這其實并不難理解。旅游業必然帶來地區的開放,隨著游客而來的是新的信息、觀念和文化,在碰撞、交流與融合中,人們的視野會更加開闊,思想會更加解放,也會因此走向更加文明。"治窮"是經濟效益, "治愚"是社會效益,旅游產業將"治窮"與"治愚",將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有機地融為了一體。
五、旅游產業帶動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應注意的問題
既然旅游是一個經濟性的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關聯度大、綜合性強,能極大地帶動和拉動區域經濟的增長、財政增收、老百姓致富,因此,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旅游發展中,首先要注意一開始就把旅游當作一種產業來抓,樹立起發展旅游所需要的產業觀念。
一是旅游產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它具有綜合性,一業舉百業興,同時又具有依托性,百業托才能舉一業。綜合性和依托性決定了抓旅游產業發展就是抓結構調整、產業聯動、投資環境改善、城市管理及知名度提高,實質是抓了持續發展。因此,一定要站到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經濟跨越式發展培育支柱產業的全局高度,來看待旅游產業的發展,首先要為它的發展創造出良好的環境,百業托其一業,使其迅速發展壯大,培育為支柱產業,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其一業舉百業興的帶動效應。為此,必須充分認識旅游產業自身的發展規律和階段,如旅游產業功能的階段、旅游發展模式的階段、旅游產業投入產出的發展階段、旅游業增長速度的階段等,按不同階段的不同規律性要求做好產業發展的相關工作,充分發揮其不同階段的不同作用,從而既促進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又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實現二者間的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二是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必須轉變增長方式和發展方式,走集約化經營之路。要把區域旅游發展的落腳點放到旅游的產業化發展上,放到使其做大做強帶動區城經濟社會的發展上,實現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的轉變。
目前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尚處于高速增長的粗放化經營階段,管理方式也是粗放化的,就產業本身來講還處于出售資源的階段,即把景區景點當成了旅游業的全部,沒有"加工"增值,沒有把旅游業涉及的食、住、行、游、購、娛充分連接、帶動起來。為此,應著力把這些相關要素發展起來,增加游客的人均停留時間,增加游客的人均消費文出,從而大幅度提高旅游總收入,實現旅游收入主要靠門票收入的粗放型增長向旅游產業總收入的集約型增長轉變。
1. 景區景點只是旅游發展的載體而不旅游發展的全部,要把旅游發展的落腳點放到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上,促進產業聯動從而形成產業鏈。這樣才能提高旅游產業的綜合效益而不僅是景區效益、門票效益,才能形成輻射、擴散效應,才能使旅游資源大縣、旅游資源大市、浪游資源大省變為旅游經濟強縣、旅游經濟強市、旅游經濟強省。
2. 不要盲目擴大景區的產業規模。要協調好城市建設與景區建設的關系,依托城市服務設施,增強城市產業功能,防止脫離城市己有設施、功能而景區重復另搞一套,從而"熱"了景區"冷"了城市。要把景區接待區的建設與城市建設相結合,通過旅游的帶動,不斷擴大城市規模,提高城市現代化水平,切實避免景區"城市化"的趨向。
3. 出旅游點的小圈子,形成旅游點、旅游線、旅游板塊、旅游中心城市的區域結構,促進區域旅游的綜合發展,從而最終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內容提要: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布局繼20世紀80年代沿海發展戰略、90年代末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后,目前新的區域發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實行東西互動,帶動中部,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本文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現狀作了分析,指出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問題/對策
區域經濟是各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大城市為中心、發展水平相近地區的經濟聯系和合作加強,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濟區。我國區域經濟按地理位置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從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廈門、深圳、湛江等整個海岸線為快速發展的經濟區域;第二層次是從哈爾濱、沈陽、石家莊、太原、鄭州、武漢、合肥、南昌、長沙等內陸屬于發展較慢的經濟區域;第三層次是西部地區為發展落后的經濟區域。
一、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1、從東部沿海的經濟發展看
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已進人工業化的起飛階段,走在全國前列。市場經濟體制已基本形成,并在WTO規則下迅速與國際市場接軌。國民經濟以年均10%--11%的速度增長,超過全國平均2個以上百分點,經濟總量占全國經濟總量的65%以上,人均GDP達1700美元。這一地區形成3個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經濟圈和都市圈,即以廣州、深圳和珠海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和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經濟區,這三個區域相繼創造出區域發展的奇跡。今年以來,特別是長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速賽跑,比翼齊飛,成為我國的制造業中心,占全國經濟的權重愈來愈大。
2、從西部大開發取得的進展看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4年里,國債投資及其帶動的投資達7000億元人民幣,五大標志性工程:生態環境建設、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南水北調兩線工程進展順利。東部資本、港澳臺資本和外資加快了西進步伐。產業結構正在調整,傳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都出現可喜發展的勢頭。各省市區內的鐵路、高速公路、機場、水利、縣鄉道路、農村電網改造等基礎設施推進很快。重慶、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設突飛猛進。
3、從東北經濟發展新機遇看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決策的出臺,給解決東北問題帶來了一次新機遇。東北地區制造業的基礎優勢和巨大潛力,是東部沿海地區所不具備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現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與西部開發不同,采取直接面對一個個企業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內容是用高新技?和先進實用技術改造傳統技術,用市場化的先進管理取代傳統管理模式,所需資金采取多渠道籌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資和民間資本。
4、從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看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東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生產要素大量地向東部地區流動,但產業由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的梯度轉移并沒有實現,盡管國家在前幾年大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但西部地區受各種條件的限制,發展仍較緩慢。三大地帶經濟發展差距不斷擴大。東部地區已形成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外來資本,民間資本充分,產業結構升級迅速,制造業、服務業和外貿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西部經濟增長主要靠基礎建設投資拉動,國有資本仍占主要地位,外資、民間資本不足,制造業、服務業發展不快,投資效益不高。因此,東西部之間的經濟總量、發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仍在繼續擴大。以西部的GDP增長速度為1相比較,1998年東西部比為1.43:1,2002年擴大為1.57:1。人均GDP,2002年西部約600美元,東部則為1700美元,東部約為西部的3倍。
二、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區域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致使國家總體改革目標進退維谷。由于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東南沿海地區實行政策傾斜、資金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優勢,目前東南沿海與中西部的發展差距凸顯出來了。向沿海傾斜的區域政策使全國經濟重心總體向東南偏移,中西部地區的經濟類型和產業結構與東部地區也產生了很大差異。東南沿海區域與中西部地區之間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巨大差異,使以市場為導向的宏觀經濟改革目標與區域經濟發展目標之間發生沖突,使國家總體改革方案難以設計與貫徹落實。
2、中部經濟有“凹陷”之憂。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沿海發展戰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部地區已成為全國的“經濟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加快發展和改造”的方針,中部地區經濟地位相對下降。中部地區農業比重很大,農村人口過多,由于靠農業發展的出路越來越窄,而制造業又沒有出現由東部向中部轉移的梯度效應,在東部大發展、西部大開發、東北經濟振興的新形勢下,中部地區經濟結構轉型所面臨的國內與國外的壓力會加大,“經濟凹地”有可能會加深。
3、區域產業結構趨同,重復建設,區域經濟特色不明顯。一是重復建設,這不僅出現在價高利大的產業領域,而且在基礎設施領域尤甚。二是在開放引資上競相出臺優惠政策,在外貿出口上競相壓價,導致過度或惡性競爭,甚至區際聯系還要小于與國際的聯系。三是存在嚴重的產業同構現象。加速擴大的地帶間經濟發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地方政府“興地富民”的客觀壓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項目投資上置全局性資源浪費、生產能力過剩而不顧,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復引進、生產、建設,從而導致地區產業結構趨同現象不斷加劇。這不僅抑制了地區經濟比較優勢的發揮,喪失了地區分工效益和規模經濟效益,而且影響國民經濟整體效益的提高。
4、地方割據現象仍比較嚴重。在地區差距日漸擴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驅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開的形式,或以隱蔽的形式實行地方保護主義。如區域間為爭奪緊俏資源而展開的資源大戰;構筑名目繁多的貿易壁壘和行政壁壘;互相實行資源、技術、人才、商品的壟斷和封鎖等來保護本地區的利益。不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不能自由流動,而且使地區、行業、企業間的優勢無法互補,造成資源浪費,并最終導致競爭、開放、統一的國內大市場難以形成。目前,各地區進一步擴張面臨的共同障礙,是行政體制分割,各自為政,行政性區際關系替代了市場性區際關系,難以做到資源的優化配置及經濟融合。
5、不發達地區的造血功能不足。對不發達地區而言,其基礎設施建設明顯落后于沿海發達地區,優惠政策也沒有絕對的優勢,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更為重要的是不發達地區產業結構落后,缺乏對外部資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經費不足,使不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雪上加霜。
6、“資源換增長”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優惠政策招商引資作為促使本地經濟發展和GDP增長的最優選擇,這是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一個最普遍的問題。
三、區域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1、加強宏觀調控,進行必要的政府干預。從我國目前體制轉軌時期的特殊情況來看,雖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場發育還不充分,各地經濟的市場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國統一的市場尚未形成。所以政府應通過轉變自身職能,促進市場發育,為區域經濟發展創造比較寬松的市場環境。同時,還應通過制定適當的區域經濟政策,防止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導致地區差距講一步擴大。為解決區域經濟發展的非均衡性問題,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政府通過必要的投資傾斜和政策傾斜,加強不發達地區的智力投資,扶持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通過宏觀調控措施,達到各個經濟區域協調發展的目的。同時尋求“點”的突破,國家在各地區發展的點上集中投入資金、引入技術,培植主導產業,使之成為真正帶動周圍地區的發展極。
2、淡化行政區劃色彩,強化經濟區域功能。打破部門、地域界限,本著“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結構優化、效益優先”的原則聯合起來,推動城市間、地區間的規劃聯動、產業聯動、市場聯動、交通聯動和政策法規聯動,通過整合區域資源,調整區域產業結構,壯大跨區域的龍頭產業,以較低的成本促進產業優勢的形成。整合的思路應是改革和優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縱橫向權力結構,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權和集權的度,從法律、組織、風險等方面約束和規范地方政府的行為,使政府真正從管理走向服務,從全能走向有限,從根本上克服和解決“行政區經濟”的弊端。走聯動發展,共同繁榮的路子。
3、統籌區域發展規劃,建立區域利益調整機制。東部地區要繼續發揮引導國家經濟發展的引擎作用,優先發展高技術產業、出口導向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揮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主力軍的作用。中部地區多數都是農業大省,是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的調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東啟西、縱貫南北,地處全國水陸運輸網絡中樞的有利區位和綜合資源優勢,“東引西進”加快傳統工業技術改造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盡快崛起,成長為推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又一主動力。從西部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西部大開發戰略力圖通過實施西氣東輸、東電西送、南水北調和青藏鐵路等通道網絡建設,與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等工程,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為西部地區的產業發展搭建更寬廣的平臺。
4、理順資源價格體系。現在我國區域間合理分工和商品交換的主要阻力有兩個:一是自然資源產品相對低價、工業制成品相對高價的不等價交換,二是地區分割和地區封鎖。因此,協調區域市場需要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其中最為關鍵是理順資源價格體系,提高生產要素價格的市場化程度。
5、落后經濟區域發揮本地優勢,突出特色。中國中西部地區經濟落后的普遍現象是:生活水平低,勞動生產率低,人口增長快,失業率高,嚴重依賴農產品和初級產品出口,依附性強,生產力脆弱,交通不發達,自然條件差。根據當展理論與區域經濟理論,綜合考慮中西部的實際困難,當前應當重點抓好的問題是,最大限度地調動落后經濟區域的內部積極因素,發揮本地優勢,加快自身發展。
6、加強東、中、西部企業合作。當前最重要、最現實的就是引入東部和中部的市場主體,在東中西聯動中,推進西部大開發。東中西部經濟技術合作,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到90年代中后期,一直以商品貿易為主,投資與企業并購僅占15%,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情況有所變化。近年,東部地區一批優強企業,如康佳、“三九”、娃哈哈、白貓集團、春蘭集團等采取多種方式進入西部,除必要的資金投入外,更多的是注入管理模式、轉移技術、提供商標使用與營銷網絡等等。這樣,既滿足了東部優強企業低成本擴張的需求,擴大了市場空間與原材料來源,又解決了西部工業崛起中受到的資金、技術、經營管理、市場拓展等多方面的約束,加快了西部工業化的進程,取得雙贏效果。
西部地區是指包括云南、貴州、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藏、四川、重慶、內蒙古、廣西(市、區)這一土地遼闊、資源豐富、多民族聚集的廣大地區[①].總面積占全國的56、8%,森林面積占全國的36%,水資源儲量占全國的82、3%,生物、礦產資源相當豐富,而人口只占全國的24、6%。全國65%以上的少數民族人口居住在這里。這是我國少數民族集聚的主要地區,也是生態條件較差而自然資源富集的地區。同時,西部的一些地區還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有著悠久的農耕文明和文化傳統。只是由于社會變遷、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制約,以及近代以來生產力布局東移,與東部地區的發展差距日益擴大,成為我國的經濟欠發達地區。
一。西部國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面臨的問題
國有企業是指由國家投資、資產與收益歸國家所有、責任及風險由國家承擔的企業。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同時由國家經營管理,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國有企業改革也相繼經歷了放權讓利、利改稅、轉換經營機制、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等幾個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提出以后,建立以“產權明晰、經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特征的現代企業制度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思路。但任務的提出并不等于問題的解決??v觀我國西部地區國有企業的現實處境,筆者認為,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西部地區國有企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有利地促進了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但與東部的發展相比,仍有明顯的差距。自80年代以來,由于中央政府對東部地區的優惠政策和東部地區鄉鎮企業的迅猛發展,東部地區的所有制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非國有經濟迅速蓬勃發展,并已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綜觀西部地區國有企業的現狀,雖然鄉鎮企業、集體企業、民營企業等其他經濟成份發展很快,但從主要經濟指標看,國有企業在西部地區仍占有主導地位,國有大型企業的作用凸現,比例呈上升趨勢。以陜西省為例,截止1998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85戶,擁有總資產有2158?36億元,凈資產614?4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1?53%,在職職工142?8萬人,當年完成增加值286?16億元,銷售收入867?48億元,實現利稅53?31億元。其中,煤炭采選企業69戶,占3?6%,食品加工和制造企業285戶,占15?1%;紡織企業85戶,占4?5%,石化企業119戶,占6?3%;機械制造業210戶,占11?1%;電子及無線電通信企業24戶,占1?2%;軍工企業55戶,占2?9%;其他企業1033戶,占55%??偟每磥?,屬于國家確定的紡織、煤炭、冶金、有色、軍工五大特困行業的企業共計256戶,占到全省國企的13?6%;占國有大中型企業的55?6%。在列入統計范圍的435戶大中型企業中,特大型企業4戶,在職職工7?01萬人,實現利稅7?43億元;大型企業153戶,在職職工54?92萬人,實現利稅20?67億元;大型企業223戶,在職職工22?51萬人,實現利稅-1?81億元。97年全省國有大中型企業共有216戶虧損,加之國家確定的重點解困企業名單中的17戶非大中型企業,負有解困任務的企業共有237戶,其脫困程度分三類:一是主導產品有銷路、有效益、管理基礎較好,經過自身努力可以實現脫困的企業,共46戶;二是困難較多,經艱苦細致的工作有望扭虧的企業,共101戶;三是困難較大,需采取結構調整、資產重組等措施幫助脫困的企業,共90戶。與“九五”初相比,陜西省國有大中型企業呈現出“三增一降”的態勢。三增:一是企業戶數增,由442戶增加到462戶,其中特大型企業增加2戶,大型企業增加3戶,中型企業增加19戶,增加的主要是食品飲料、煙草加工、電子通信、醫藥保健等行業的企業;二是企業實力增加,總資產由1108?18億元增加到1180?18億元,凈資產由376?95億元增加到418?74億元,增加值由143?15億元增加到163?33億元,銷售收入由460?26億元增加到513?3億元,特別是出口創匯由6?78億美元增加到8?54億美元。三是適應市場、競爭力強的企業增加,象西安制藥廠、秦川機械發展股份公司、陜西天王興業集團公司、寶雞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黃河工程機械集團公司、寶光電子集團公司等,經過數輪激烈的市場競爭,已在同行業中站穩腳跟,基本具備了與國內大公司相抗衡的能力。一降:經濟效益下降,總資產由7?2%降低到3?9%,產值利稅率由6?2%降低到4?18%,實現利潤由-6?5億元降低到-18?92億元。
國有企業是西部經濟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但是,西部的工業絕大部分在80年代以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由國家重點布局,一部分軍工企業是為適應準備打仗的需要設立的。改革開放后,由于體制、投入的原因,其生產經營活動遠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之需,企業設備陳舊、技術老化、產品落后等問題日顯突出。具體有:
1.國有經濟成份比重高,項目多布局不合理,經濟效益低,惡化了西部經濟結構,降低了結構效益。
在新形勢下,受舊體制的束縛,產品老化,參與市場缺乏競爭力,不僅難以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反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大包袱。國有經濟的不景氣使得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更加乏力,使西部地區的技術更新、改造和產業結構升級步入困境,已造成了這些地區資源枯竭、運力緊張、能源短缺、環境惡化等嚴重問題,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制肘因素,使西部與東部的差距增大。1996年,實現經濟軟著陸后,我國宏觀經濟的總趨勢是:疲軟的國內需求同持續的通貨緊縮呈互相加強的,經濟持續走低。盡管中央政府從1996年開始放松自1993年以來一直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但仍沒有阻止經濟下滑的勢頭。1998年,中央政府采取了增發國債、擴大政府投資規模等積極的財政政策,抑制住經濟下滑的勢頭,但是供需矛盾仍然得不到根本解決,也就是說中國已從短缺經濟走向買方市場。此時的市場環境與東部開發時的環境有的質的不同。在過剩經濟背景下的國企要通過改革實現經濟騰飛,已非一日之功,而需一個漸進式的、漫長的過程。
2.西部缺乏一批敢闖、敢干、敢冒風險的企業家,思想觀念落后。
東部具有經商、重商的歷史傳統和產生、形成企業家的社會環境和文化基礎;而西部地區則觀念封閉,缺乏形成企業家的環境。思想觀念落后,缺乏創造性,追求短期行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許多傳統與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原理相悖。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畸形消費與擴大再生產之間的矛盾?!按┰阢y上,用在鬼上,吃在酒上”,過多耗費制約了擴大再生產,嚴重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二是平均主義抹殺了人們競爭的意識和商品經濟意識。如西南地區一些少數民族中普遍存在著共食習俗,一戶殺豬,全寨共食;一戶煮酒,全寨共飲;上山打豬,見者有份。三是重義輕財,輕商賤利的觀念嚴重。有人仍守著“養牛耕田,養豬過年,養雞養鴨為換醋油鹽”的信念,重義輕財,輕尚賤利,甚至視經商和長途販運為恥。缺乏商品交換觀念。雖然在技術設備、資金、管理、人員、素質等方面有一定優勢,但相當一部分國企不但沒有把優勢發揮,而且寄希望于國家給政策、給出路。缺乏眼睛向內、挖潛提效、走出困境的動力。由于經營不善,造成虧損,成為當地經濟的一大包袱。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世紀,然而,我國西部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素質及任用機制的現狀不僅不能適應這種競爭的要求,而且也極不利于當前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按照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積極探索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先人用人新機制,把組織考核推薦和引入市場機制、公開向社會招聘結合起來……”[②]經營管理人員從本質上講,也是資源的一種,而且是最具活力的人力資源。按照市場規則對其進行配置,按照競爭的辦法來選拔任用,應為市場經濟的應有之意。目前,在西部地區,行政機關直接對企業領導人員進行考察任免的選人用人辦法,主觀因素較多,實質是援用計劃經濟條件下干部調配管理的思路和模式,是不符合現代市場經濟基本要求的。對企業領導人員最重要的衡量標準??經營能力和經營業績等可量化和可測試性指標重視不夠,容易導致選人用人和人才培養企業一流的業績。由于企業領導人員從市場中來,經過市場檢驗,又回到市場中去,經理人的選擇完全通過市場進行,由市場機制發揮優勝劣汰的作用。國家通過合同的形式確定與企業領導人員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企業領導人員完不成合同約定的經營目標,國家有權解除合同,使其回到經理人市場另行擇業。加之,由于缺乏公開、平等、競爭的程序,秘密操作的較多,透明度較差,容易導致暗箱操作和個人專斷。有權部門也順勢搞“權力尋租”、“錢權交易”。致使國有資產大量流失,企業腐敗之風屢禁不止?,F代市場經濟要求權交易“。致使國有資產大量流失,企業腐敗之風屢禁不止。現代市場經濟要求建立全國甚至全世界統一開放的市場。在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經理人的選擇是全國性的,相當多的國家在世界范圍內選擇總經理。德國最大的國有企業??德國電信的當今總經理就不是德國人。[③]正是由于經理人市場選擇范圍的廣泛性,才使一流的企業聘請到了一流的經理人才。正是由于一流的經理,創造了一流的業績。
2.產業結構失衡
能源、原材料比重較大,而其加工部分卻多在沿海地區。重工業過重而輕工業不足。陜、寧、青等省區的國有工業產值都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70%,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于工業。如寧夏,機械制造、冶金、石化、建筑建材、醫藥、農副產品加工等均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優勢,且擁有一批骨干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和拳頭產品,如軸承、儀表、機床、鉭、鈹、鈮、麻黃素、苦生堿等。西部省區提供的能源、原材料等低附加值產品被國家按不合理的指令性比價調往沿海地區,而沿海地區在獲得加工工業利潤的同時,又憑售出的工業制成品而獲取了商業利潤。由此使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難以轉換為商品優勢。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發達地區在生產過程中將大規模地應用新技術,形成知識密集型企業,大大降低自然資源在投入要素中的比重,軟化自然資源的約束。一方面,新材料工程的發展,使一些傳統生產所需要金屬物質材料可用人工合成材料代替,如強化塑料管可代替鍍鋅水管;另一方面,新能源的發現和使用也會大大節省不能再生產的有限能源,石油、煤等自然資源不再是經濟發展所必須的能源材料,如核電可以代替火電。由于對初級產品需求的減少,使西部地區作為主要產品的自然資源及其初級產口的價格下跌,使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欠發達地區在經濟上又失去了一大優勢。
4.長期形成的體制方面的問題,使西部地區計劃經濟的色彩更濃。
陜、甘兩省布有眾多國有大中型特別是軍工企業。以陜西省為例,其國有企業大多是在“一五”、“二五”和“三線建設”時期興建的,軍工企業、輕紡企業和機械加工企業所占比重很大,而且大部分地理位置偏僻,債務負擔沉重。雖然黨中央和國務院采取了許多措施,西部各省也想了不少辦法,但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主要是財政困難,沒有資本金投入。企業所創造的效益基本上都以不同形式上交,無力自籌資金補充資本金,歸還原有貸款。進行股份制改造,因效益不好也無法吸引出資者。在此情況下,企業債務越來越重,無法自我解困,更談不上發展。另外,由于體制因素,長期以來,軍工企業的優勢也僅限于本系統內部,與地方經濟聯系不強,潛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因此,軍工企業如何融于地方經濟的問題也日益凸現。
5.來自入世的壓力
隨著中國入世,對外開放將進一步擴大,外國資源性半產品的到岸價格有可能比國內產品的價格還低。現在人們提到西部大開發就想到要發揮西部的資源優勢??多開礦,但目前,在這種過剩經濟的環境和外國資源性產品對國內資源性產品巨大競爭壓力的情況下,增大了開拓國內需求特別是西部市場的力度。國內競爭的加劇,給增長依賴內需但競爭處于劣勢的西部地區經濟又增加了壓力。
6.金融因素的影響
在金融方面,東南沿海地區在信貸資金、企業上市、資本市場等方面享有優惠政策,使東部地區的投資效益高于西部,導致了本已捉襟見肘的西部資本大量外流;
二、西部國企改造中的政策傾斜和體制創新問題
國家在西部國企改革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實行政策傾斜,營造有利于西部國企改革的政策環境。要切實依法在財政、稅收、金融、進出口、海關管理等方面落實各項優惠政策,以支持西部的國企改革。
1.對西部的某些地區或產業應享受與沿海一樣的優惠政策,從而引導產業向落后地區轉移。
具體地,應實行金融扶持政策,建立西部開發銀行,借助基金支持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在西安、成都、蘭州、烏魯木齊等地成立地方性資本市場,建立西部開發銀行。為減少成本,可將已有的國家開發銀行;將其他國有商業銀行的分支機構改換組成一個專門為西部開發服務的銀行,借鑒日本政策性銀行的經驗,將郵政儲蓄劃歸西部開發銀行運用,同時可向社會保障基金、商業保險基金和商業銀行等發行的債券融資。這樣,西部有了自己的政策性銀行支持,又不影響其他銀行對西部的支持。同時,也可借鑒東部較成功的經驗,建立地方性發展銀行與商行。另外,工、農、中、建行四家戰略性撤退,縣級商行以現有金融機構基礎上增資擴股而成立或接管現有工、農、中、建行擬撤并的分支機構方式組建,也不免是個很好的策略。待條件成熟時,可選擇證券交易機構動作良好,電子化網絡先進,優秀人才集中的城市建立區域性金融中心,全力支持西部資本市場的形成。國家金融機構要充分發揮信貸支持作用,改進對西部國企改革的信貸服務,同時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吸引沿海及國外資金對西部國企改革的投入。
對西北的某些地區或產業應享受與沿海一樣的優惠政策,從而引導產業向落后地區轉移。具體地,應建立西部開發銀行,借助基金支持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如歐共體內協調區域發展的政策之一是“歐州地區開發基金”。其任務是“共同體同主要由于農業結構、工業變遷和結構性失業不足所引起的區域不平衡”,包括定額和非定額資助,前者主要是對工業、手工業和服務業的投資補貼及對地區開發方面的基礎設施的補貼;后者是對共同體內落后的邊緣地區進行開發整治。
2.法律支持西部國企開發
依法開發落后地區,縮小地區差距是各國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1961年日本制定《日本不發達地區工業促進法》,明確指出其目的在于促進不發達地區工業的發展,有助于擴大就業,縮小地區之間的經濟差別,以期國民經濟的均衡發展;美國政府頒布的《麻梭淺灘和田納西流域開發法》、《地區再開發法》也極大地促進了落后的南部和西部某些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英國在1960年制定了《工業發展法》,規定凡在貧困地區進行制造業投資,國家給予一定數額的建設補貼和35%的購地補貼;法國政府也頒布有關法律對在巴黎和里昂等發達地區投資辦企業進行嚴格限制,而對到落后地區辦企業的投資者則予以扶持;德國《聯邦基本法》規定,聯邦各地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應當趨于一致,《聯邦空間布局法》則要求聯邦和州共同出資各50%對落后地區的開發給予補貼;意大利在60年代為了開發比較落后的南方,通過法律具體規定了在南方辦企業所享有的多方面的稅收優惠,還專門成立了南方公共事業特別工程基金局籌措了1萬里拉作為扶持開發基金。巴西為了扶持落后地區,頒布了4239號法令,規定在這類地區開發建設項目,可免征所得稅的25%,并在國家憲法中明文規定國家和各州的長期預算內,向落后地區的投資額不得少于預算的30%。這些作法值得我們借鑒。
由于西部地區大量存在的是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具有資金缺乏,科技水平低下,人員素質低,搞風險、搞競爭能力差等弱點,亟需政府政策扶持。從國外實踐看任何國家,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把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作為一項重要國策,并且制定了相應的法律,以促進和保障中小企業的發展。美國在戰后有兩次高失業期,即蕭條的50年代和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的滯脹。他們都把發展和支持中小企業作為解決就業和啟動經濟的一項重要國策,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促進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1953年,聯邦政府頒布了旨在保護中小企業自由競爭的《小企業法》,并授權美國聯邦政府建立了小企業管理局(SBA),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經營管理方面的服務。并于1961年、1967年和1974年又分別對該法進行了修改。使該法在新的經濟形式下支持了小企業的發展。而70年代末的高閉業和高失業,使聯邦政府意識到僅依靠保護政策還不足以維護中小企業的生存,必須培育企業的競爭能力。為此,在80年代初,又陸續頒布了《小企業技術創新開發法》、《小企業經濟政策法》等一系列法規和政策,服務重點轉向提高競爭能力和敢于挑戰先進技術的風險事業。日本在戰后能迅速恢復經濟,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也是和該國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分不開的。1947年,日本制度了《禁止壟斷法》。1948年,日本政府則根據《中小企業法》在通產省設立了中小企業廳,設立了政府的中小企業專門金融機構,以金融、組織協會、診斷指導為三大服務重點,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進入高速增長期后,又于1963年頒布了以實現“中小企業高度化”和“消除事業活動的不利因素”為基點的《中小企業基本法》,接著又有《中小企業信貸保護法》、《中小企業現代化促進法》、《中小企業倒閉共濟法》、《中小企業指導法》等多項有關中小企業的立法。此外,在日本,除通產省設有中小企業廳外,還在全國9個地方派出機構的通商企業局內設立了“中小企業課”,分別統轄地方中小企業。同時在全國47個都、道、府、縣的經濟局里設立了“中小企業部專管”。在全國3200多個市、町、村設立了中小企業主管,全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中小企業管理網絡。在英國,1991年盎格魯??日爾曼基金會支持的一項研究《歐洲的中小企業》的研究報告指出,英國經濟活力不如德國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德國中小企業對社會、經濟的貢獻比英國大得多。但是,有資料表明,英國職工人數在100人內的中小企業幾乎涉足英國的所有行業,為英國創造了1000萬個就業機會,中小企業職工人數占英國企業總數的50%,其產值占除金融業外的國民生產總值的42%。正是由于英國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擁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因此,責任工黨政府無論在宏觀經濟政策還是具體法規的制定方面都體現了扶持中小企業的精神。英國政府除了對中小企業實行稅收優惠外,還利用因特網開通的“商業聯系網站”向中小企業提供最具權威的市場動態和行情分析、行業監管的法規、產品基本標準和成功企業的經營經驗。這些作法也值得我們記取。
3.加強對西部國企改革中知識產權的保護
西部國企普遍不夠重視對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因此,對西部國有企業的智力成果,要運用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保護發明人、發現人、設計人、作者、電腦軟件制作者的合法權益,給予他們享有無形財產權。在進行西部國企改革中,要大力強化廠長、經理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和司法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切實打擊侵犯西部國企知識產權的違法犯罪行為。
4.對西部國企改革實行財稅扶持政策
西部大開發規模的大小和進程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國家對西部投資的財政預備規模,取決于國家每年對西部投資能積累少資金和如何分配投入這些資金。西部大開發的投資主體主要包括:國家和地區財政預算、國有和國有控股的工商企業、民營企業、外資引進的各類企業、合伙、鄉鎮企業;個體和私人等的資金投入。但在這五類投資主體中當前最重要的還是國家和地區財政預算資金的投入。國家必需有足額的資金來源,國家的資金來源有多種多樣,但其中主要的是稅收收入。目前,國家國稅總收入為256、83億元,占全國國稅總收入的4、59%,地稅總收入為144、833億元,占全國地稅總收入的4、59%。若干年開發后,西部地區將在出口退稅的增加收入方面、新開征環境保護稅(生態稅、排污稅、產品污染稅)收入方面、新開征遺產稅收入方面、新開征社會保障稅收收入方面都將會有明顯的增長。據專家們估計,從2001年開始,陜西、青海、寧夏、甘肅、新疆五個省的國稅和地稅收將會每年以兩個百分點的數目增加[④],這樣就使西部大開發的財稅來源越來越多,越來越雄厚。所有這些都構成了西部大開發巨額的、持久的資金來源資金投入。
故財政部門要加大對西部國企改革的投資力度,建立西部國企改革基金,為西部國企改革提供資金支持。對西部國企改革實行稅收扶持政策。對西部國有企業產品的出口,應實行增值稅零稅率政策。對西部國企改革中需要的國內沒有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和進口實行稅收扶持政策。
5.深化西部國有企業改革,轉變企業經營機制,立足于帕累托改進的漸進式存量調整,穩步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首先,應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激勵機制;改革勞動人事制度,優勝劣汰,建立競爭機制;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企業內部的監督制衡機制;改革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建立有效的外部監督約束機制,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建立技術創新機制。其次,要改革西部國企領導干部的管理體制,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如考慮成立企業高級經理人才評價中心,建立科學的經理評價體系,采用科學的評價方法,確定經理人員的任職資格。使西部地區的經理人才職業化、市場化,擴大通過市場機制選撥各類企業領導人的范圍。建立健全企業領導人員業績評價體系和企業領導人員激勵機制等配套制度。要切實解決企業領導人員任免和考核標準問題,努力減少憑主觀印象評價經理人的消極作用,必須建立健全企業領導人員業績評價標準體系。通過與同類企業的業績平均值和同類其他企業的橫向比較,以及與本企業歷史情況的縱向比較來判斷企業領導人員的業績水平。這個標準應是客觀的、可量化的和易操作的。應主要采用可反映企業經營善的經濟指標,包括財務效益指標(如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資本保值增值等)、資產營運指標(如總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償債能力指標(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發展能力指標(如營業銷售增長率、資本積累率)以及市場占有率、股價和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指標等。再次,公司制本身就要求主體多元化,故應大膽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培育和發展多元投資主體。由于西部經濟基礎較為脆弱,對改革的承受力不足,應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筆者認為,在存量調整的改革中能否保持帕累托改進的性質,是十分關鍵的。這就要求在改革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損害既得利益,而立足于通過增量的重新配置來調整利益結構,避免資產存量以及利益結構的大幅度調整,保持國有企業的穩定。詳言之,應通過抓國有大中型企業,通過存量資產的流動和重組、組建一批企業集團,以拳頭產品為龍頭,培殖支柱產業,形成科研、生產、貿易、金融為一體的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同時,要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產權重組,放開搞活一批國有小型企業。對一些產品無銷路,設備落后、長期虧損的小企業,或由大企業兼并、拍賣、盤活凝滯的資金。對產品銷路好、善于經營、有發展前途的企業,要加大技改投資力度,縮短新技術的轉化期,對企業流動資金困難問題,各級政府要積極會同財政、金融、工商、稅務等部門,采取具體措施予以解決。
筆者以為,對西部國有企業的改革應該適度減少國有企業的存在數量。對西部國有企業首先在量上進行調整。原則上使國有企業主要分為提供公共產品的國有企業,作為政府工具的國有企業和某些處于競爭領域的國有企業等三類。其余處于競爭領域的國有企業應該適時出或實行股份制改造并在股份制企業中可以不占控股地位。青海省建設廳目前對其下屬的全部14家國有企業分別開出了脫困“藥方”,即以“分類實施,因企制宜”為原則,對特困企業依法實施破產,其他企業則通過改革、改組、改造,在一至三年內逐步降低國有企業資本比重,直至全部退出。對西部地區效益差的國有企業,政府原則上不應對其進行財政資助,而應考慮對其進行改組和改造。
6.規范政府管理行為,使之與市場經濟的要求協調一致
具體地,一是行政法規不能與公司法相抵觸;二是政府作為公司股東出現時,與現代國有企業之間的關系,主要由公司法調整;三是政府與現代國有企業發生發事經濟往來時,雙方是平等的民事法律主體,其關系主要由民商法調整;四是政府在行使社會經濟宏觀調控和管理職能時,與現代國有企業關系主要由經濟法調整;五是政府行為不得為現代國有企業額外增加或減低競爭成本。在這一體制下,政府機構和體制必然要徹底改革,改變多年來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經濟管理模式,不再直接參與企業的活動,而專司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和社會行政管理工作。這點對于西部地區政府部門人員轉變觀念尤顯重要。在西方,社會自治、國家服務于社會的觀念根深蒂固。早在柏拉圖那里就已經形成了國家和社會的兩元分析架構,將社會置于國家之上,認為不正義的國家不是真正的國家。所謂正義,對國家來說就是為全社會服務。“那些依照部分人的利益制定法律的國家,不是真正的國家”。[⑤]西塞羅在《共和國》篇中把國家定義為“人民的事務”。黑格爾對國家推崇備至。但是,即使在他的法觀念里,國家優位必須被“自由意志”所平衡。可見,作為法律本質的這個自由意志是普遍存在?!疤厥獾囊庵尽背蔀榉蛇@本身就是專制。[⑥]
7.提高企業職工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法律意識,是指依法辦事、依法律已、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運用法律手段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的意識。法制觀念是指對法律意識的理性認識。人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對法律的實施有重大的影響。加強法制建設,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必須大力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經過“一五”“二五”普法宣傳教育,我國全社會和全民的法律意識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與依法治國的方略和西部開發新形勢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與市場經濟相關的法律、法規出臺很多,但是宣傳不夠,人們知之不多;有關西部開發開放的法制研究和宣傳教育缺乏深度和力度;西部民族地區的法制宣傳更是一個薄弱環節,一些人的頭腦還殘留著法律虛無主義和權大于法這種悖于法制觀念的意識;從當前企業犯罪人員的構成看,法盲居多。因此,在抓好有關西部立法、執法和司法工作的同時,必須要堅持不懈地抓好法制宣傳教育。
論文關鍵詞:旅游產業 區域經濟 相關產業
論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產業的特性,認為旅游產業是后發展地區最具比較優勢、具有率先實現對外開放和跨越式發展條件的產業。旅游產業作為一個經濟性的產業,具有關聯度大,綜合性強,能極大推動經濟的增長,我們需要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樹立發展旅游產業的觀點。最后,作者指出旅游產業的發展也必須注意旅游產業的發展的落腳點、盲目擴大景區產業規模以及旅游產業小圈子等方面問題。
一、旅游產業是后發展地區最具比較優勢的產業
貧困問題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世界許多國家都十分關注并提出了不少解決此問題的對策與措施。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貧困落后地區多數是少數民族地區和西部地區,但同時也多是旅游資源富集的地區。根據比較優勢原則,落后地區應該選擇具有相對優勢的產業而放棄機會成本較大的產業重點發展,西部的農牧業和采掘、原料工業長期以來處于粗放經營的狀態,其存在的基礎是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采,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很大,而這一部分成本既沒有從經濟的角度進行量化考核,也沒有從社會的角度進行環境保護的考察?,F在看來,其實際的機會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不具備繼續作為先導產業的條件。
西部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且具有獨特性,旅游產業是西部真正的優勢之所在。從自然旅游資源來看,目前西部12 省區擁有的國家自然保護區占全國總數的35 %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占總數的34 % ,國家森林公園占總數的18 %;從人文旅游資源來看,西部12 省區擁有的歷史文化名城占全國總數的32 %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總數的28 %。同時,西部還是我國最主要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擁有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西部地區的旅游資源品位高、種類全、有特色,為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旅游業本身以及它帶動的相關行業能夠吸納大量的勞動力,尤其是從一、二產業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從而為西部貧困落后地區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提供一個適當的結合點,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過開發貧困地區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不僅有利于充分發揮貧困地區旅游資源富集的優勢,開發特點鮮明、品位較高的旅游產品,而且能夠通過旅游開發及旅游業發展,帶動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脫貧致富,擺脫以往部分地區因貧窮而破壞生態,越破壞越貧窮的惡性循環,促進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
二、旅游產業具有率先實現對外開放的產業優勢
旅游經濟本身是一種開放型經濟,一個地區獨特的旅游產品可以吸引大量的境外游客前來觀光游覽,從而使旅游業一步成為對外開放的外向型產業,這不像其它產業發展外向型經濟那樣需要較長的整體水平提高過程。旅游產業總體上看不是高技術產業,對人才、技術的要求也低于其它高創匯產業,只要其旅游產品具有特色,對外知名度高,吸引力、競爭力就強,就可能使其國際旅游在旅游產業整體水平尚不高時能得以快速發展,同時在發展過程中促進整體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旅游業的發展自身也需要對外開放。這是因為,一個地區發展旅游尤其是國際旅游,必然要建設一批符合國際水準的旅游接待設施,如賓館、餐館等,這些設施,一開始就必須按國際旅游的通用標準進行建設,與國際接軌;這些設施的建設和管理,一開始就引進外資和外國的管理方式與模式,促進了與國際的接軌,從而使得旅游產業成為了不少地區率先對外開放并推動地區對外開放整體步伐加快的先遣隊。旅游業的發展等于向外國人開了一個窗口,比較全面地展示該地區的面貌促進外國人對該地區的了解,同時也促進了當地對外國人需求和國際慣例的了解并對各相關要素加以改進,促使旅游地區尤其是經濟欠發達的旅游區的投資環境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改善,加快其對外開放的力度與步伐:
首先,旅游業建設發展的蓬勃興起,可以并且在很多地方己經帶動了欠發達旅游地區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及相關產業的同步發展,為旅游地區發展新興產業,如生態農業等綠色產業奠定了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也為外來投資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實際上,貧困地區多數是少數民族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但同時也多是旅游資源富集的地區。與發達地區相比,這些地區往往存在著基礎設施差,進不來、出不去等問題,從而嚴重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自中央確定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后,各級政府加大了對西部地區優勢產業的支持,尤其是對旅游業等產業的支持,其中發行國債的相當一部分將投入到對西部地區旅游業基礎設施的建設中來,這是西部旅游地區難得的發展機遇。
其次,從旅游業的微觀組成部分一一旅游企業的發展來說,也會對旅游地區投資環境的改善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我國國民經濟各行業部門中,旅游企業率先走向國際市場,領風氣之先,引進外資、人才和境外先進的經營方式,實現了與國際慣例接軌。發展旅游業,尤其是引進各類旅游企業,通過這些企業先進而規范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模式,將對旅游地區當地政府部門和當地企業的管理和運作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應,從而促使旅游地區總體投資環境的改善。
再次,旅游業的發展可改善旅游地的生態環境,提高旅游地的地區形象和城市形象。旅游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綠化工程、退耕還林等同時進行,協調發展,它不但可使以往的山川更秀麗,也帶來接待地環境形象的根本改變,綠化檔次越來越高,環境也越來越好。這對改善投資環境,促進對外開放,是個極大的推動。
最后,加快旅游業的發展,不僅有對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方面的要求,也有對良好的旅游環境和社會風氣等軟環境的要求。因此在旅游業的發展中,旅游地區還需要通過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使旅游經營服務者、旅游接待地居民文明禮貌,旅游環境整潔優美,旅游活動健康高雅,這樣便為旅游業的發展創造了優越的條件,同時也為旅游地區的總體投資軟環境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尤其是國際旅游的發展,能夠帶動旅游地區人們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的轉變和創新,使旅游地區在觀念上進行超前思維和創新思維,這對推動地區的對外開放,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和作用。同時,旅游在引來人流的同時,還會引來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例如被國際風箏協會推選為"世界風箏之都"的山東濰坊,過去只是一個手工業小城,自美國西雅圖風箏協會主席赴濰坊旅游從而引發了山東濰坊的國際風箏節以來,不但吸引了大量游客,利用外資也碩果累累,第五屆風箏節總成交額達10·66 億元。
三、旅游產業是具備跨越式發展條件的產業
有關生產力發展和社會歷史發展的理論,從摩爾根的人類文化論到馬克思、恩格思的歷史唯物論,都論述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是生產力的發展,而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是生產工具。在通常情況下,經濟發展水平不能超越生產力發展水平,經濟發展的階段不能超越生產力發展階段。但是,我們通過以下對旅游業本質、內涵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旅游業最具條件超越整體生產力發展水平而實現自身的跨越式發展,這并不違背上述理論和原則。
旅游業發展所需要的生產要素與通常工業生產產品所需要的要素不同,對生產工具的要求與工業產品生產也有較大不同,旅游業不需要生產的廠房,不需要對所生產產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不需要相應的機器和工業產品生產完成后必須的物流配送體系,旅游業所需要的只是在旅游產品形成后為游客消費(參觀、欣賞) 這些產品時提供服務的勞動者,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可由制度化和規范化的人力資源培訓來解決。旅游業所需要的資源與工業生產所需要的礦產資源、能源資源也不相同,更注重資源的整體組合,生態環境旅游資源各項重要的組成因素在某些情況下,就直接成為旅游產品的一個組成部分。旅游業更加需要管理和服務要素,不光是為調整旅游業的中間環節(旅行社、飯店、旅游交通企業) ,更重要的是對旅游消費者多樣化的、不斷提高的需求能做到更好地滿足。由此可見,旅游業所需的生產要素與以往各種產業所需的生產要素有所不同,這說明旅游業發展本身具有的特性與人類生產力發展階段,與生產力發展的時代性、階段性可以不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旅游業的發展可以超越本國、本地區生產力發展的階段。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對旅游業發展所需的生產要素必須加以有效整合,提高要素的發展水平。
四、旅游產業能夠通過自身的加速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西方工業文明的發展,在促進社會生產力飛躍發展的同時,也導致了全球生態環境危機,工業化對環境的破壞己是一個無可爭辯、無法逃避的事實。現在,西方發達國家己進人到后工業化時代,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點己轉向以低成本、低消耗、低環境破壞為特點的綠色經濟和以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為特點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太空技術為主的高科技經濟,也就是著力于生態社會、知識社會的發展,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也在緊跟世界發展趨勢,致力于追趕甚至某些領域的超越。但是,對于廣大的不發達地區尤其我國西部地區,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還非常落后,它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要實現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由貧困向溫飽的轉變。而實現這個轉變,面臨的將是項目如何選、資金人才哪里來、市場哪里找等一系列對于他們而言非常艱難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對生態可能造成的嚴重破壞。那么,對于那些旅游資源富集的欠發達的非工業地區,能否找到一條捷徑繞開工業文明的道路而直接跨越到生態社會、知識社會呢? 答案是肯定的,捷徑之一就是發展相對而言投資較少、招商較易、市場風險較小,同時又是典型的綠色經濟產業的旅游業。從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優勢、發展階段和發展前景來看,我國西部地區的旅游業發展是具有促進經濟跨越式發展可能性的產業。我們知道,我國西部地區一些省份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水平現在基本上還處在農業社會階段,剛剛進人工業化初期,如果按照傳統的思路就是工業化一步一步發展,但很難有超越。所以,必須以也完全可以以新的觀念進行發展創新,大膽地提出并努力推進通過旅游業的發展,使這些省的總體經濟發展實現一個跨越,從工業化發展初期直接跨越到生態社會、知識社會。
旅游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帶動區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而且還可以使貧困地區超越生產力發展階段水平而率先實現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費水平的跨越式發展。如果說國際旅游可引起旅游客源國的財富向旅游目的地國的轉移,在一定程度上使財富進行再分配,那么,國內旅游則能把國內財富從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轉移,使國內財富在地區間進行再分配。一般地說,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外出旅游的人數較多,經濟欠發達地區外出旅游的人數較少,當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旅游資源足以吸引經濟發達地區的居民前往旅游時,這些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費對當地的旅游生產顯然是種外來的刺激。這種刺激,不僅對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是個促進,而且由于旅游業的聯帶性,對當地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也是個促進。經濟欠發達地區通過興辦旅游產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到一業興而百業旺,可以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縮小自己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近年來,中國一些整體經濟發展基礎較差、水平較低而旅游資源比較豐富的老、少、邊、窮地區(即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窮困地區) ,走向旅游脫貧、旅游致富之路,就取得了較好的效益。如貴州省緊靠黃果樹景區的黃果樹村,1992 年全村人均吃糧200 市斤,人均年收人130 元,隨著黃果樹景區的開發,許多農民投身其中,到1998 年全村人均吃糧400 市斤,人均年收入增至2000 元,一步由貧困邁入了小康,黃果樹村也因此而實現了貧困地區經濟的率先跨越。
旅游作為一個產業,不僅可以"治窮",一個景點富一個縣,一個景點富一個村,一片景點富一個鎮;而且可以"治愚",可以提高人的素質。在四川阿壩州旅游景區開發初期,游客去后,老百姓都不好意思去賣東西,賣的時候也不會討價還價。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一些頭腦靈活的當地百姓,不僅習慣了做買賣,而且逐漸由生疏變得嫡熟??梢?旅游給阿壩州老百姓帶來的,并不只是金錢收入,更具有意義的是從根本上改變了他們烙守了幾輩子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這其實并不難理解。旅游業必然帶來地區的開放,隨著游客而來的是新的信息、觀念和文化,在碰撞、交流與融合中,人們的視野會更加開闊,思想會更加解放,也會因此走向更加文明。"治窮"是經濟效益, "治愚"是社會效益,旅游產業將"治窮"與"治愚",將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有機地融為了一體。
五、旅游產業帶動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應注意的問題
既然旅游是一個經濟性的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關聯度大、綜合性強,能極大地帶動和拉動區域經濟的增長、財政增收、老百姓致富,因此,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旅游發展中,首先要注意一開始就把旅游當作一種產業來抓,樹立起發展旅游所需要的產業觀念。
一是旅游產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它具有綜合性,一業舉百業興,同時又具有依托性,百業托才能舉一業。綜合性和依托性決定了抓旅游產業發展就是抓結構調整、產業聯動、投資環境改善、城市管理及知名度提高,實質是抓了持續發展。因此,一定要站到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經濟跨越式發展培育支柱產業的全局高度,來看待旅游產業的發展,首先要為它的發展創造出良好的環境,百業托其一業,使其迅速發展壯大,培育為支柱產業,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其一業舉百業興的帶動效應。為此,必須充分認識旅游產業自身的發展規律和階段,如旅游產業功能的階段、旅游發展模式的階段、旅游產業投入產出的發展階段、旅游業增長速度的階段等,按不同階段的不同規律性要求做好產業發展的相關工作,充分發揮其不同階段的不同作用,從而既促進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又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實現二者間的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二是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必須轉變增長方式和發展方式,走集約化經營之路。要把區域旅游發展的落腳點放到旅游的產業化發展上,放到使其做大做強帶動區城經濟社會的發展上,實現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的轉變。
目前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尚處于高速增長的粗放化經營階段,管理方式也是粗放化的,就產業本身來講還處于出售資源的階段,即把景區景點當成了旅游業的全部,沒有"加工"增值,沒有把旅游業涉及的食、住、行、游、購、娛充分連接、帶動起來。為此,應著力把這些相關要素發展起來,增加游客的人均停留時間,增加游客的人均消費文出,從而大幅度提高旅游總收入,實現旅游收入主要靠門票收入的粗放型增長向旅游產業總收入的集約型增長轉變。
1. 景區景點只是旅游發展的載體而不旅游發展的全部,要把旅游發展的落腳點放到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上,促進產業聯動從而形成產業鏈。這樣才能提高旅游產業的綜合效益而不僅是景區效益、門票效益,才能形成輻射、擴散效應,才能使旅游資源大縣、旅游資源大市、浪游資源大省變為旅游經濟強縣、旅游經濟強市、旅游經濟強省。
2. 不要盲目擴大景區的產業規模。要協調好城市建設與景區建設的關系,依托城市服務設施,增強城市產業功能,防止脫離城市己有設施、功能而景區重復另搞一套,從而"熱"了景區"冷"了城市。要把景區接待區的建設與城市建設相結合,通過旅游的帶動,不斷擴大城市規模,提高城市現代化水平,切實避免景區"城市化"的趨向。
3. 出旅游點的小圈子,形成旅游點、旅游線、旅游板塊、旅游中心城市的區域結構,促進區域旅游的綜合發展,從而最終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