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0 08:52: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體育保健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高校教學是社會主義教學的主要階段,也是國家培養人才的主要方式,對國民素質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傳統保健體育教學是現代化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屬于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同于以往提到的體育教學,保健體育課程與文化的連接更加緊密,關注更多的也是學生的知識功底,它的教學不需要空間和場地的限制,對學生的體育思想的樹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國很多高校都忽視了對體育教學的傳播,終身體育教育無法與保健體育課程結合起來,且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質量達不到要求。高校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課程緊張,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也很多,難免會忽視傳統保健體育課程的學習。為了緩解這一不足,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他們對體育的熱情,高校教師必須轉變固有觀念,明確傳統保健體育教學的意義,并推動教學改革和創新,從而將終身體育弘揚下去,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校教學 傳統保健體育 終身體育
早在1985年我國就開始對全國青少年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查和統計,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一般,體質健康呈下降的趨勢。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百姓對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尤其是接受大學教育的學生,他們的身體素質更是受到了社會的關注?,F如今,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出現了變化,營養攝入量的影響、壓力的增大,都不利于百姓的健康。高校是一個特殊的團體,是人才集中的地方,大學生肩負著祖國發展的未來,他們的健康狀況更是不容忽視。目前,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人們對體育也有了新認識,終身教學的思想開始被人們所接受。傳統保健體育課程是將祖國醫學與養生學結合起來的建設運動,能夠很好的補充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傳統的保健體育課程與終身體育思想息息相關,在新的教學背景下,高校教學必須將兩者結合起來,樹立學生的體育新思想,并做好傳統文化的傳播,搞好高校體育教學,真正發揮傳統保健體育課程的優勢。
一、終身體育與終身教育
20世紀60年代,西方教育界提出了終身教育的新思想,該觀點認為教育不僅僅針對于學生,對人一生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顧名思義,終身教育就是對一個人一生進行的教育,它貫穿于教學的各個階段,是教育的綜合特征。其最大的特點在于具有普及性、連貫性、自主性以及整合性,這也就使得終身教育成為了人們追求的目標,是很多國家教育改革遵循的前提。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終身教育與現代化教學相適應,能夠謀求新的發展道路,并對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提供動力。
終身體育是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與終身教學相輔相成。所謂的終身體育,就是將體育運動與人的一生結合起來,經過長年的體育運動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達到愉悅身心,受益終身的目的。在終身體育的發展和傳承過程中,不斷通過先進的理論和科學方式完善發展,搭建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運動體系?,F如今,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轉變,高校教學變得更加豐富,終身體育業伴隨經濟和社會的進步,被人們多認同。另外,人的自我修養的提高,自我意識的確立,也使得終身體育實現了傳播,對人的一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影響。
二、傳統保健體育教學對終身體育教育的影響
高校教學中的傳統保健體育課程作為體育教學中的一部分,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精神,樹立終身運動的觀念。另外,傳統保健體育課程對終身體育教學也密切相關,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終身體育在學校的傳播,培養了學生對體育的濃厚興趣。
1.傳統保健體育的鍛煉形式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形成
傳統保健體育教學有利于推動學校體育教育的改革,促進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形成。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現代體育項目多受身體條件、性別、場地、時間、器材等的影響,運動體育對技術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學生非常容易受傷。傳統保健體育受到的外在影響則比較少,學生能夠快速的掌握其中的要領,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品質、能力、審美、性情,可以樹立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觀念,養成他們終身體育的觀點。
2.傳統保健體育有助于養成學生終身體育的習慣
傳統保健體育課程多樣豐富,教學內容涉及的知識眾多,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保留了許多民族特色。教學內容中包含初級長拳、太極拳、五禽戲、二十四式太極拳、易筋經等,文化內涵豐富,傳承的都是經典文化。一些高校甚至在課程中安排了高蹺、空竹、龍舟等具有特色的傳統體育課程。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豐富的教學體系,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體會到中國的悠久歷史文化,培養他們的主動創造性,從而對體育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3.傳統保健體育可以樹立學生正確的體育目標
傳統保健體育具有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民族風格,既講究形體規范,又要求精神傳意。它側重于對生命的整體調節和對大腦潛能的開發,采用外動內靜、動中求靜、先動后靜等動靜結合的鍛煉方法,體現了科學體育本質的規律和法則。傳統保健體育鍛煉通過調身、調息的活動克服身心緊張,增強心脈功能,使身心內外協調平衡。只有在進行外部動作教學的同時對傳統保健體育的健身機理進行講解,才能讓學生真正了解到傳統保健體育保健強身、防治疾病的作用,進而實現終身體育運動的目標。
4.靈活教學的傳統保健體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對高校實施傳統保健體育教學,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高校開展傳統保健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豐富的教學形式,通過籌辦活動、開展比賽等方式可以增強體育運動的活力,傳承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傳統保健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在高校傳統保健體育教學中發展終身體育教育的方法
想要從根本上發揮高校傳統保健體育運動的作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通過它的特點養成大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就必須進一步完善教學,找到有效教學的策略,不斷彰顯傳統保健體育課程的魅力。
1.加大對傳統保健體育的研究力度
對傳統保健體育教學進行研究,可以明確這一運動的優勢和作用,組織學科聯合進行學習,加深對保健體育的認知,然后明確其中的運動原理、理論體系以及技術辦法等等,從而掌握其中的精髓,對實現高質量教學奠定基礎。
2.編寫科學的教材
高校傳統保健體育課程涉及到的教學內容多樣,其中包含的知識非常多,沒有系統、科學的教材做指導,就無法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依據,不能做好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繼承。針對這樣的現象,高校體育部門可以組織一大批專家進行集中學習和研究,編制最新、最科學的教材,其中還要加入實驗課程,并對教師教學提出要求,嚴格按照教材實施教學,對學生保健體育學習提供指導,全方位的優化教學。
3.注重高校傳統保健體育教學的理論傳播
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傳統保健體育教學中的理論知識也是指導體育運動的關鍵和基礎,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作用。針對傳統教學模式忽視理論的特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要突出理論課程的意義,適當的增加課時數量,讓學生掌握好基本的理論知識,對其能夠做好理解和應用。另外,通過增加理論課時和知識內容,還能夠創新課程體系,普及傳統保健體育的技術方式,養成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樹立他們終身體育的思想。
四、結束語
在高等院校體育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在高等院校體育的教學中,融入傳統的保健體育,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使學生能夠對生理的方面以及心理的方面進行自我的控制,使學生的體質能夠得到有效的增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使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能夠自主的將體育的鍛煉繼續進行,增強自身的體質,進而將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以及體質進行有效的提高。
【摘 要】體育保健學是研究人體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的保健表現和保健措施為主要內容的交叉性學科,是體育專業學生學好其他理論課的基礎,歷年來一直被教育部列為體育專業必修課程,其重要性不言自明。體育保健學作為體育學科的重要基礎理論課,其內容繁多、概念較抽象、理論性較強,學生覺得難學,老師覺得難教,一直以來是高校體育院系理論課程教學的難點。近年來,隨著高校體育院系教學計劃的調整,體育保健學的教學學時大大減少,教材內容也趨向于簡化,教學時間的有限性和知識日益增長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為了培養更多的符合未來教育需要的新型體育教育人才,迫切需要在高校體育院系教學中對體育保健學教學進行系統的改革,以克服課程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呆板、技能訓練不得力、學生能力甚差的狀況。如何改變體育保健學教學的這種當前困局,是值得所有高校體育院系體育保健學教師思考的重要問題,本文將對體育保健學的教學改革進行初步的探討,以促進體育保健學在高校的發展。
【關鍵詞】體育保健學;教學改革;現狀;思考
1 精簡教學內容
體育保健學包括的內容廣泛,以趙斌和姚鴻恩老師主編的《體育保健學》(第一版)為例,除開緒論部分,共有11章,涉及的內容從體育運動與健康到運動按摩。以我系為例,學習的時間為一學期,包括實驗在內,體育教育專業總學時不超過36學時,社體專業不超過32學時,在如此短的學時安排下,如果不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簡,想必大部分教師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對體育保健學教學內容的精簡已勢在必行。但如何精簡?從哪些方面進行精簡?是大部分高校體育院系體育保健學教師不得不認真考慮的現實問題。根據現有課程的時間安排,體育保健學一般是在第三學期開出,本人認為,對第一到第五章有關運動與健康、體育運動的衛生要求、醫務監督,運動與合理膳食和運動性病癥部分的內容可進行精簡,這些部分的內容應以學生自學為主。而對六到十一章有關運動傷害的現場急救,運動損傷概述,常見運動損傷,身體各部位運動損傷,體療康復和運動按摩等應作為重點學習內容,又由于保健學一般是在運動解剖學之后開出,所以,與運動解剖學相關部分內容也可考慮為精簡對象??傊?,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根據教學內容,把握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取舍合理,是有效、全面和系統進行體育保健學教學的重要保證。
2 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必須符合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和要求,必須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必須緊跟時展的步伐。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遞過程,同時也是知識創新的過程。學生學習的目的不只是獲得知識,而是在于應用和創造。在體育保健學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加強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其學習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提高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習效率?,F行的體育保健學是由體育運動與醫療保健兩者融合而成的新型交叉學科,主要是以研究人體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的生理表現與規律、保健措施為主要內容的應用類、綜合性的學科。盡管教材經過不斷的修訂,但現行教材中醫療保健的內容偏多,其中一些內容對體育院系的學生來說難于掌握,且不夠系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有畏難情緒,學習效果不佳。因此,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興趣,是擺在我們高校體育保健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議題。由于體育保健學內容的抽象性和難懂性,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會使學習效果事倍功半。而如果教師采用中小學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而不照顧學生的情緒,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落千丈,更別說奢談掌握知識了。因此,把抽象的知識生動化,加強課堂上師生的互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所以,教師應在體育保健學課堂教學中嘗試“快樂教學”、“合作式教學”和“興趣教學”等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提高體育保健學的課堂教學效果,促進教學相長。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也出現在教學過程中,如多媒體教學在現代教學中的普及是教學手段改進的重要標志。在體育保健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用生動的動畫或視頻對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進行直觀化解說,這樣可以更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復雜的內容簡單化,使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加容易,使體育保健學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更突出。
3 改革實驗教學
體育保健學是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按現有學時的安排,實驗課占整個總學時的三分之一左右,其實踐性也體現在理論和實驗的不可分割上。盡管體育保健學實驗課內容無統一的硬性規定,只需據教材內容并結合所在院系實驗室條件進行正常開設,但在儀器設備和硬件設施較齊全的體育院系,可開展有一定難度或較高級的實驗,而在條件和設備較落后的地區,應選取簡單可行的實驗項目開展實驗教學。具體來講,應結合所選體育保健學教材的內容,重點考慮演示和驗證性實驗,如按摩的基本手法、保健按摩、運動按摩、穴位按摩和治療按摩等,并在實驗教學大綱上要有所體現;而專業性較強的院系,在儀器設備較齊全的情況下,可有條件地開展一些較高難度的實驗,實驗項目以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為主,如運動性疲勞的判定和運動損傷的特殊檢查手法等,以激發學生對體育保健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體育保健學作為一門多學科交叉的課程,其概念不但多而且較為抽象,對于文化底子較為薄弱的體育專業學生來說,有點難度,如處理不當,易使學生失去對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而實驗教學有利于緩解長時間理論學習帶來的壓力,調節學習的氣氛,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使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對發展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益。實驗教學是理論教學的升華,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體育保健學是一門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的課程,是體育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學習體育保健學知識,不但有利于學生形成全面的理論體系,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對運動中和運動后人體進行體育保健的有益探索,使理論寫實踐結合更加緊密,加深學生對體育與保健的認識與理解,為更好地開展運動訓練、全民健身和運動處方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本文從精簡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實驗教學內容這三方面對體育保健學教學改革提出了粗淺的看法,以期為提高體育保健學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體育保健學能更好地為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和全民健身活動提供服務。
【摘要】隨著教育公平的推進,高校中體質特殊群體學生數量日益增多,他們比正常學生更需要增強體質,高校公共體育保健課的開設對這一群體學生意義重大。但目前我國高校公共體育保健課的開設現狀不容樂觀,存在很多問題,原因也比較復雜,為了促進我國高校公共體育保健課的發展,我們需要通過各種渠道,采取多種促使促進其發展。如:加強宣傳,提高關注;規范制度,加強管理;完善體育場地與設施建設;加強高校體育保健課教育的師資力量建設;建立一個針對特殊群體學生體育教育的教學輔助系統;建立科學的高校特殊群體體育考核與評價系統等。
【關鍵詞】高校,公共體育保健課,發展,對策
隨著保障教育均衡、教育公平呼聲的日益高漲,越來越多的傷、殘、病、弱、高齡者有機會進入大學學習,享受和普通學生同樣的入學待遇。進入普通高校學習的體質較特殊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被劃入體質特殊群體的學生,其通常具有特殊的身體狀況,他們往往因為傷、殘、病、弱等原因在身體練習方面存在障礙,不能參加正常的體育教學。但與普通學生相比,特殊群體學生往往更需要增強體質。我國歷來都比較重視特殊群體學生的體育教育,2002年頒布的《全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指導綱要》中就明確提出“對部分身體異常和病、殘、弱及個別高齡等特殊群體的學生,開設以康復、保健為主的體育課程”。但目前我國高校公共體育保健課的開設現狀不容樂觀,各種問題突出,如:開課率低,普及程度不高;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教學組織形式單一;成績評定缺乏客觀的標準等等。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學校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管理;體育場館、設施缺乏;師資體系有待加強;課程考核與評價體系不夠健全等。因此,我們需要從多方面著手,采取多種措施,促進我國高校公共體育保健課的發展。
一、加強宣傳,提高關注
目前高校對體育保健課和特殊群體學生的關注和重視程度不足,很多高校由于資金、師資、場地等限制,沒有專門開設針對特殊群體的體育保健課。從全國來看,體育保健課的總體開課情況不容樂觀、開課率低,普及程度不高。即便是開設有體育保健課的學校,由于學校長期不重視,很多學生根本不了解公共體育保健課程的存在。針對這一現象,一方面我們應該提高關注,積極創造條件開設體育保健課。在已經開設體育保健課的學校,更要加強宣傳,在學生入學時,就將該課程在學生中進行介紹,讓更多的學生了解體質特殊群體學生和體育保健課,也使體質特殊群體學生能夠科學地正視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了解體育保健課對自己身體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體育保健課的開設情況和意義,為體育保健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工作創造出良好的學習和教學環境。
二、規范制度,加強管理
針對目前高校體育保健課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在課程的管理機構、課程的教學時間、教學時數等方面都沒有明確的規定可供參考這一現狀,相關體育管理部門可在該方面進行改進和完善,規范制度,加強管理。建議高校將體育保健課的管理機構、教學時間、教學時數、準入程序等方面的內容列入相關文件內,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更加細化、本土化的規章制度,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體育保健課程管理體系,使體育保健課的教學過程有章可循。
三、加強高校體育保健課教育的師資力量建設
作為高校體育保健課教學系統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今后高校要有一定數量的專門從事體育保健課教學的教師,師生配備要達到合理的比例;對體育保健課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也要進一步增強,在人才入口上,可以引進一定數量的體育保健專業教師,對正在從事或有志于從事特殊群體體育教育的教師,學校要盡可能地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進修和培訓途徑,使他們的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
四、建立一個針對特殊群體學生體育教育的教學輔助系統
高??梢試L試建立大學生特殊群體體育指導員、志愿者制度。體育保健課有其特殊性,參加保健課的學生屬于體質特殊學生群體,這個群體的學生不僅與正常群體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而且他們內部彼此之間的體質差異也很大,能夠承受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項目也不盡相同。要達到提高他們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的目的,就必須科學分析每名學生的身體狀況和機能水平,在此基礎上對每位特殊群體同學開出適合自身的運動處方,從而安排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但是,由于人員、設施方面的制約,我們目前開設的特殊群體體育課普遍采取班級授課制,一個教師必須同時面對幾十名學生,這使得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必須照顧大多數同學,必須“一刀切”,教與學的溝通并不流暢。這些問題卻可以通過大學生體育指導員、志愿者制度來解決。指導員和志愿者可以根據專業老師開出的運動處方,幫助特殊群體同學進行體育鍛煉。這樣的話,由于彼此是同學身份,溝通會更加流暢,甚至完全沒有以往師生溝通之間那種障礙。他們可以相互交流、相互督促、一起鍛煉,既可以交流運動中遇到的問題,又可以分享運動帶來的成就感,相互交流運動經驗和感受。
五、完善體育場地與設施建設
學校要盡量為體育教育提供物質保障,完善校內體育場地與設施的建設。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學校運動設施資源的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在體育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建設方面盡量完善,以滿足特殊群體學生的體育教育和需求,保障體育保健課的基本教學條件。這樣才能保證體育保健課的效果,而且學校因為有了適合特殊群體學生體育鍛煉的場地和器材,他們就會更愿意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這對他們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利的。
六、建立科學的高校特殊群體體育考核與評價系統
我國目前的高校體育考核和評價方法太過量化,是按全國統一的標準來執行的,考查的多是身體素質、運動技能方面的內容,重考核、輕評價。這種考核和評價方式顯然已經不適應對特殊群體學生的體育考核。目前,我國高校的體育保健課通常用的是自編教材,在體育保健課的考核和評價系統方面也存在空白,全國沒有一個確定的考核項目分類和判斷標準,在體育考核方面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因此,我們認為,應該建立一個更注重體育教育過程的評價系統,改變以往只重視考核結果的傳統方式。學校要更加重視體育保健課的過程環節,注重對特殊群體學生在教學過程表現出來的鍛煉意識、習慣、心理健康程度、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結合身體素質考核,建立一個評價為主考核為輔,更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
【摘 要】以項目教學法為理論支撐,以國家文件為政策導向,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綜合素質為培養目標,提出構建高職院校體育保健專業實踐教學的“三協同模式”,并對其教學環節、構成要素進行探索。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育保健專業 “三協同模式” 實踐教學
當前,高職教育發展的主要矛盾是培養的人才與社會的發展需要不契合,究其原因,在于預定的人才培養目標不能實現。高職教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重點在于學生職業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而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最佳途徑則是實踐教學?!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高校要注重教學的創新性、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和選擇性,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以及參與式教學?!边@為高職教育在實踐教學中的探索與創新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但在實際中如何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如何設計實踐教學內容?如何更好地發揮企業在實踐教學中的作用?這些都是當前高職院校在實踐教學中亟待解決并需要不斷調整創新的問題。本文結合當前高職院校體育保健專業的發展情況,構建體育保健專業實踐教學“三協同模式”。
一、高職院校體育保健專業實踐教學“三協同模式”的設計依據
高職院校體育保健專業實踐教學“三協同模式”是指以產學研訓相互融合為依托,以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為核心構建與企業行業協調辦學、協同育人、協同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以項目教學法為理論支撐。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項目教學法逐漸成為德國職業教育改革的主要推力并在實踐教學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得到了世界各國職業教育的普遍認同。結合我國高職教育的發展現狀,項目教學法在實踐中應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職業技能為主要目標,通過師生對一系列完整項目的共同操作完成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整個教學活動圍繞項目進行開展,以項目為主線、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
(二)以國家的文件政策為導向。《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將工學結合貫穿職業教育教學全過程,學生從入學開始就接受相應的動手和實踐課程,并根據培養目標同步深化文化、技術和技能學習與訓練,逐步實現就業需求和人才培養的有機銜接?!薄秶鴦赵宏P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2014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也提出:高職院校要創新培養模式,深化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改革,加大實習實訓的比重,強化實習實訓環節的評價和制度建設。培養職業的適應能力,綜合的職業能力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三)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綜合素質為培養目標。體育保健專業實踐教學“三協同模式”的設計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為出發點,通過與營養、康復、損傷的企業行業專家一起對體育保健專業學生的工作任務及就業崗位進行分析,歸納其崗位對學生能力素養的要求,并對培養學生的三種能力―― 通用能力、專業能力以及綜合能力進行界定分析,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與方法與之相匹配,以期達到最佳效果。
二、高職體育保健專業實踐教學“三協同模式”教學環節的分析
“三協同模式”設置了三個不同的實踐教學環節,均是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在企業行業專家的共同參與下、合作企業的配合下分析完成的。第一個環節為模擬項目的一體化教學,第二個環節為真實情境的實地教學,第三個環節為分段式集中頂崗實習。通過三個環節的逐層遞進,教學內容貼近真實工作崗位,逐步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
(一)模擬項目一體化教學環節的設置。模擬一體化教學是指學習工作一體化、實踐理論一體化以及教室工廠一體化的教學活動過程。在這個教學活動中,將知識體系框架進行重新組合,以企業行業的實際工作流程為導向,將其工作任務分解成幾個小的工作任務來進行教學,并有所選擇地將知識點與技能要求、注意事項等內容安排進教學內容中,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術、領會要點。模擬一體化教學環節盡管是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來安排教學內容,但是整個教學活動是在學校的實訓室中完成。
(二)實地教學環節的設置。實地教學環節是以單項的實際工作任務來進行的教學活動。教學場所以體育保健專業相關的醫療、康復、保健會所或跟隨專業運動隊隨隊出發為主,將企業行業的工作任務作為實際的教學內容,學生在校內教師與企業行業人員的共同指導下完成實際的工作任務。
(三)分段式集中頂崗實習教學環節的設置。當前多數高職院校在頂崗實習時,均安排第六學期整個學期為頂崗實習時間,在此期間完成實踐教學活動。分段式集中頂崗實習則在第四學期開始就安排學生至行業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這個時期主要實施與“學研”相融合的集中頂崗實習,使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進一步消化所學的理論知識,并對其所掌握的技術技能有所研修。在第五、第六學期實施與“學訓”相融合的集中頂崗實習,在此期間,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技術技能的熟練程度,對工作環境的情感代入以及對工作責任的逐漸領悟。通過分段式集中頂崗實習的安排,一方面循序漸進地使學生消化所學知識,熟悉所學技巧,體驗工作環境;另一方面節約了企業的用人成本,優化了人力資源的配置,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三、體育保健專業實踐教學“三協同模式”構建要素的分析
(一)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是“三協同模式”開展的基礎。在資源依賴的視閾下,世界上所有的組織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處于一個與其他組織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網絡體系之中。教學活動也必須遵循這個規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在改變,各行各業不再單純地注重學歷,而是以能力優先,應用型、技術型、復合型以及特殊能力的人才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重視。因此,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則是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溫床與基礎。建設校內實習實訓基地首先應根據體育保健專業的專業特點建設與之相匹配的一體化實訓室,按照企業的真實工作場所來布置教學環境,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按照實際的工作任務與流程來組織教學。其次,應建立固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一方面將分段式集中頂崗實習與核心課程有效銜接,另一方面可滿足分段式集中頂崗實習所需的實習崗位要求及校外指導教師的要求,以確保實習質量。
(二)“雙師型”教學團隊的培養是“三協同模式”開展的核心。如何將學生培養成既能動手又能動腦,既有理論知識又有較強的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關鍵在于解決“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考核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實現均離不開“雙師型”教師的引導與參與?!半p師型”教師指的是具備較好的教育素質與專業素質,精通特定專業的技術技能,并熟悉其原理定理,能夠勝任教育與職業培訓工作任務的教育者。加大對“雙師型”教學團隊的培養,一方面需要同企業建立相融性的校企合作關系,從企業不斷引進長期工作在一線崗位的“能工巧匠”到校授課;另一方面還需推進雙崗雙職、雙向兼職,有計劃、有梯次地安排校內專任教師到企業培訓或掛職鍛煉,拓展校內教師的業務水平。通過對“雙師型”教師的內培外引,來提升整個“雙師型”教學團隊的素質,并形成梯次培養的計劃,以保證“三協同模式”的始終都有一批高質量的校內外指導教師參與其中,發揮其在實踐教學中的核心作用。
(三)深層次的校企合作關系是“三協同模式”開展的必要保障。體育保健專業“三協同模式”開展的關鍵問題是如何發揮企業參與實踐教學、如何在實踐教學中發揮其作用,而不僅僅是為學校提供一個實習實訓場所就完成了所謂的“校企合作”。當今的職業教育除了教育育人這一教育的基本屬性外,還具有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促進當地行業建設、豐富就業市場,尤其是勞動力市場的特殊屬性。但企業的經營是以盈利為目的,而不是以教書育人為目的,因此在當前的校企合作關系上,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問題,例如雙方的合作理念不盡相同、對指導教師的使用與管理上缺少必要的協調與統籌、對一些利益的分配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這些均影響到了“三協同模式”的開展效果。如何有效地協調校企之間的合作關系,進一步深化其合作內容,達到雙贏的目的,則成了許多校企合作單位所需考慮的問題。在體育保健專業方面,由于其專業對人力資源的特殊要求,可通過以完成單次項目為主的產學、產訓以及產教活動,對不同難度、不同客人、不同要求的項目選取不同水平的學生以及指導教師完成項目任務,對于水平尚不足以完成項目的學生,使其采取觀摩或學生之間相互操作的方式以增強其職業技能。在進行教學活動的同時,又能使企業的收益達到最大,并促進學生職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的提高,這樣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真正地完成校企合作的本質目標。
綜上,“三協同模式”的開展,對高職院校體育保健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高均有較為明顯的促進作用,對合作企業的利益保障、自身發展也有著積極的推進效果,同時又對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梯隊的建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對整個人才培養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摘要]不得不說現代青少年由于養尊處優的環境,捂出了一身富貴病,他們往往體能較差,身體素質很弱,還有一部分學生存在身體機能的缺陷。隨著這群人逐漸進入高校,給高校原本的體育教育工作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為了讓高校大學生增強體能,擁有一個健康強健的身體,不少高校開始開設體育保健課程。體育課不同于文化課,它所關注的是學生的身體素質,目標是為了讓學生有良好的體質來支持學習。目前吉林省各高校的體育保健課程正是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針對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開展的,有利于改善當前青少年普遍身體素質低的問題。
[關鍵詞]體育保健 高校教育
體育一向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大弱點,習慣性地被家長、學生乃至老師忽視。即使目前吉林省高校普遍開設了體育保健課,但是還處在應付式的階段,教學內容隨便,考評制度輕松,并且未納入學生學習成績統計中。這說明,現在的高校體育教育還沒有被完全重視,體育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還沒有被充分認識到。因此本文對吉林省保健課的開展現狀進行了調查,并對目前該省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吉林省高校體育保健課開展現狀
根據對吉林省高校體育教育課程開設情況的調查發現,已經有絕大多數學校開設了相關課程,但是其中有一小部分學校的課程有過中斷。根據這個結果可以得出結論:盡管社會普遍對高校的體育教育較為重視,但實際實行情況不容樂觀。針對這一結論,我們進行了更深入的調查,對體育教育課程未能開設或開設后中斷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一些學校缺少體育保健類人才,也沒有合適的材料,所以遲遲未能開課。此外,學校領導一貫重基礎輕體育的的觀念還沒有改變,所以沒有為學校開設體育課程給予政策和物質支持。
二、吉林省高校體育保健課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保健課的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體育保健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所以具有專業資格的教育人才還十分缺乏。即使有,學校也難以對他們進行重視,導致人才流動率很大,無法留任的現象嚴重。另外,由于現在的大學生體質虛弱,甚至一定程度出現了健康隱患,所以授課過程中處理不當出意外的幾率很大,為了避免風險,學校往往就會對這類課程采取消極的態度。
(二)體育保健課程體系建設缺乏針對性
和大多數基礎課程一樣,想要完整且高效地進行體育保健教育,優秀的教材是必要的。目前吉林省各高校的體育保健課程體系還處在自說自話的階段,缺少統一的教材。一些學校自編教材供教課使用,但這部分教材漏洞百出,教學方法照搬十年甚至幾十年前的一套,教學內容也缺少新意。 由于通體呈現一種陳舊的特征,根本無法激起學生興趣。
(三)體育保健課師資力量薄弱
從體育教育人才培養的源頭來看,資源較為緊缺。現在很多在高校執教的體育保健老師并非體育專業出身,也沒有經過系統的教育培訓,所以他們的教育方式還停留在傳統的“體育教育”上,忽視了學生特殊的心理狀態。師資力量的薄弱,從根本上導致了高校的體育保健課程無法正常有序地開展。
三、吉林省高校體育保健課改進意見
(一)轉變觀念,更新思想
如今倡導教育資源要公平分享,特別關注一些身體有缺陷的學生的受教育權利。體育作為一門依靠身體機能活動的課程,對殘障的學生有著尤為大的影響。新《體育法》中明確要求:要讓病弱傷殘的學生能夠和正常大學生一樣接受體育保健教育。
(二)加快體育保健課課程教材建設
前文已經提到過體育保健課程教材的重要性。下面就教材編寫給出幾點建議:首先,要有一個總領性的大綱。這部分要根據新課改要求和《體育法》規定的要求編寫,可以作為吉林省內高校統一流通的范本。在具體內容的編排上,則要根據各高校學生體質情況來組織。可以采用推薦選編或主編負責制與編寫組相結合的辦法,以保證教材內容的科學性。
(三)全面提高保健課教師的業務水平
基于當前吉林省體育保健課程教師的總體教學能力,學校應該重視教師隊伍的培養。具體培養方式可參考其他基礎科目教師培養方案,如定期開展學習班,邀請體育界專業人才進行授課;組織優秀骨干教師進修;同時對他們進行系統的醫學、食品保健學等相關學科的教育。這種對教師的業務能力建設雖然前期會投入較大,但慢慢就會看到成果。
(四)拓寬教學思路與對象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體育類課程的開展都是以不變應萬變。在當今尊重差異化、理解個性化的社會環境中,高校體育、體育教育界對健康的概念有了深層次的認識:健康絕不僅僅是身體機能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在以往的體育健康課程中身體傷殘有恙的學生會被關注,但是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卻隱藏在正常學生的隊伍中沒有被發現。據有關部門統計,普通高校大學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數約占20 %左右,對待這些學生應該以通過一些放松身心、釋放壓力的輕松性運動項目教學為主,使他們在天性釋放中緩解一定程度的心理不適,培養出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
四、結語
保健課有其自身的特點,往往面對的是一些傷殘、病弱和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只有認真開展科學研究,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內容規范化,教學方法科學化。掌握保健課的發展規律, 提高保健課教學質量,能有效使大學生身體康復、增強體質、增進身心健康,成為促進國家建設的有用人才。
【摘 要】 本文在分析大學體育保健課程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進對策:完善保健課教材內容;建立體育課程評價系統;提高體育保健教師的專業素養;加強保健課的監督宣傳。
【關鍵詞】 大學生;體育保健課;教學現狀;改進對策
保健課是為個別身體異?;蛘呱眢w病、弱的學生開設的選修和必修課程,高校需要有針對性的組織該項課程建設體系。雖然我國高校已經開設該項課程,但是存在內容形式較為隨意,更看重實踐內容的傳授等問題,忽視體育保健中“健康第一”和“終身健身”的對策研究模式。
一、大學生體育保健課的現狀
1、課程開展狀況
通過問卷調查可以充分了解到體育保健課程的開展占普通高校開設的89%,其中有9%的院校沒有開設體育保健課程,2%的院校運用不連貫方式開設。通過以上數據可以充分了解到目前體育保健課程的開展有很多不樂觀因素。調查中詳細分析沒有開設體育保健課的原因,一方面是沒有專業的保健教師,另外一方面是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目前學校發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不能給學生提供基本的教學條件和教學場地,因而這也是制約學生保健課程開設的關鍵性因素,這會導致體弱病殘的學生不能與健康學生一道接受體育課程,參與體育活動。
2、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目前開展體育保健課程的院校,大部分都沒有教材,并且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都不能達到預定要求,都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作出部分調整,比如在教學內容方面盡量選擇太極拳、太極劍和羽毛球這類器材輕便和便宜的體育項目。其中有23%的自由活動需要在教師的掌控下開展,但是開展過程中也沒有詳細的教學內容以及更妥善的教學要求。只能更加學生的具體傷殘或者病弱情況定制合理的運動處方、運動處方、保健保健等課程只能占總體課程的4%左右,目前存在的問題是高校保健課程比較隨意,教學方法簡單,教學目標不夠明確,也不能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教學活動,忽視理論保健課程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學生更不能以保健為理論指導,開展實踐保健活動。
二、大學生體育保健課改進對策
1、完善保健課教材內容
高校體育保健課需要遵循的課程標準是“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思想,以課程目標為中心建設課程體系。建設并且改革實踐教材體系,新的教材內容在建設方面要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和實用性。結合民族傳統健身內容,并且吸收國外趣味健身活動,兩相配合,協調發展,原因是我國的很多傳統健身主要是養氣,通過氣韻調節呼吸,帶動身體的氣血通暢,并且運動過程也不是很激烈,很適合高校的保健課程要求。但我國傳統健身活動動作枯燥,看似簡單,但若想長期堅持下來很困難,因而可以結合國外娛樂性的健身運動,調節運動的趣味性,讓整個健身過程容易學、容易用、靈活多樣,開展以學生為主的思想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保健健身意識,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學生在了解自己健身狀況的前提下,掌握保健體育運動要領,讓學生在鍛煉中做好自我醫務監督和保健健身評價。
2、建立高校體育保健課程評價系統
高校體育保健課程的開設需要建立客觀合理的教學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讓體育保健課程更趨向正規化和科學化,在前行發展中積累經驗,更是反映教和學的重要依據。教學反饋機制主要入手點是健康教育和健康意識兩方面,運用途徑是通過靈活運用學習到的保健保健知識,并且靈活運用該項知識的能力,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結合教師建議,制定合理的保健運動系統,以期實現身體功能的恢復和發展,考評標準是學生的參與程度、參與情況、綜合考評項目。一方面評價學生保健效果,另外一方面讓學生通過學習體會到運動的快樂,并且熱愛運動,強化自己身體素質,帶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各項活動的能力,教學過程中需檢驗教學質量,調整教學目標,為下一步教學提供強有力的依據。[1]
3、提高體育保健教師的專業素養
在開展高校體育保健課時,要加強教師的高效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很多體育保健教師都不是專業保健康復教師出身,多數教師都是從體育教師轉行到這一專業,即使體育運動領域有豐富的知識和充足的經驗,但欠缺保健保健方面知識,因而面對這一情況需要重視體育保健教師的再教育情況,培養專業素養過硬,掌握全面保健知識的體育教師。此外,開展相關的課題研討會議,運用系統和合理化的教材建設和教學方法,提升體育保健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專業水平。
4、加強保健課的監督宣傳
根據調查了解到,現在很多部門包括學校都不能正確的認知體育保健課的重要性,認為部分學生不能參與高強度體育鍛煉,那么就要在教室里面靜養,其實這部分學生也需要做體育鍛煉,提升他們的鍛煉技能,這也將提升他們的免疫能力,讓恢復更好。因而學校和相關部分需要加大這部分宣傳,應該多途徑和多渠道的加大體育保健宣傳力度,讓學生了解體育保健的重要性,在理論上提升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體育保健課程不僅要關注這部分學生的身心機能,更要關注這部分學生的心理技能,由于這部分學生身體上的不足,所以與同齡人相處時性格容易出現孤僻、暴躁、自卑等消極情況,體育保健課生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如果發現不良情緒,配合學院開展相應的心理疏導。
體育課程開展之前要求做好各項安全檢測要點,努力消除可能引發的健康隱患,客觀評價學生的身心技能,這將從客觀生減少運動員損傷,提升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基礎上,有效減免身體傷害,課外活動中教師要加強監督和指導,讓學生運用科學的訓練方式恢復自己的身體各項機能。
三、結語
體育保健課究其實際是一項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因而教學中需要分析和調查學生的實際參與情況,結合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課后考核等因素提出應對策略,了解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情況,采用針對性較強的各類措施,提升教學質量。另外在開始時需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第一要求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養,這是打好體育教師隊伍化建設的核心;第二要重視各項資金投入,開設一些柔性學習科目,包括太極柔力球、太極劍這類運動量小的體育項目。
摘 要:本課題采用文獻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對湖北科技學院36名特殊群體學生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當前特殊群體進行體育保健課程工作中以及課外體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意見。為加強體育保健課程設計,組織形式以及完善考核評價機制,使體育保健課程逐步走上正規化,合理化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體育保健課;特殊群體;開展現狀
1前言
1.1研究意義和目的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類受教育的機會越來越來多,在受教育方面也越來越平等,根據教育部2002年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規定:“對部分身體異常和病、殘、弱及個別高齡等特殊群體學生,開設以康復保健為主的體育課程”高校進一步擴招是對一些有先天性疾病的學生同樣享受著和正常人一樣的對待,“體育保健課,系為個別身體異常和病、弱學生開設的必修課或選修課,應有針對性地組織康復、保健教學”。
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特殊群體是其中的一部分,享有和正常群體一樣的權力。《學體育工作條例》第一章第五條規定:“學校體育應當面向全體學生。”這就從法律層面上保護了每個人受高等教育的權力。
2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湖北科技學院特殊群體學生36名,其中男生15名,女生21名作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湖北科技學院圖書館查詢相關文件檢索相關學術期刊等大量文獻資料,經細致分析研究,得出相關結論,為本課題的結果與分析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
2.2.2訪談法
通過訪談的形式對湖北科技學院的學生及相關體育教師進行訪問咨詢,對特殊群體學生體育保健課現狀的問題積極向各位老師請教,并做好詳細的筆記,將整理的結果整理分析。
2.2.3數理統計法
將整理的數據輸入SPSS15.0中進行統計性分析。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文獻綜述
李金龍,敖德秀,劉宜德等學者所寫的文章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在哪個時期對于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較少,而且基本都是在特殊群體體育保健課程設置最初步的探討上面,而且在健身與康復的研究上面比較弱。
劉永峰在《高校保健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一文中提出,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以達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將進行不斷的探索。形成一套以運動處方為輔,醫療保健,體育療法為主的主的教學模式。對于體育弱勢群體在體育教學方面的相關因素及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汪流,陳海燕
3.2湖北科技學院體育保健課程開展現狀分析
3.2.1特殊群體學生情況分析
據訪問與問卷調查統計分析得知湖北科技學院特殊學生群體主要包括殘疾者,傷者,病者和體質虛弱者這四類。根據調查可以得出殘疾者3人占總人數的8.3%,傷者16人占總人數44.5%,疾病者8人占總人數的22.2%,體制虛弱者占總人數的25%。
3.2.2教學內容與方法
湖北科技學院體育課程部的課程設置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是幫助這些特殊人群學習體育知識和掌握力所能及的體育技能,幫助他們學會在傷病期間或者殘疾時如何進行身體鍛煉,掌握相關的體育理論知識,形成一種健康向上的體育生活方式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根據表2可以看出體育保健課程設置中有球類,健身養生氣功類,小游戲類;以及體育保健理論課四類。其中球類有籃球投籃、足球傳接球、兵乓球;健身養生氣功類有健身走、太極拳、養生氣功;小游戲類有各種體育游戲。
3.2.3成績考核與評定
從表(3)看,也就是說在考核評價標準方面平時作業所占比例最高為40%,其余三項:出勤率、上課狀態、學習態度都只占20%.說明老師都是以學生平時上課的狀態來考核學生是否能夠及格,這一方面不會給這些學生帶來考試所要面臨的壓力,也可以保證學生的上課精神狀態,提高上課積極性。
3.3影響湖北科技學院開展體育保健課程的因素分析
3.3.1特殊群體學生對健康觀念的認知
通過對這些特殊群體的學生進行走訪調查,經過整理筆記了解到這些學生對健康觀念的認知,總結為:意識決定行為,特殊群體對身體健康獲取的途徑有了正確的認識,才會合理的利用體育鍛煉并且充分認可體育鍛煉對健康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學校對特殊群體開設體育保健課程。
3.3.2開設條件
體育課的開展,必然少不了場地器材和師資力量。場地器材在體育保健課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表3可以看出湖北科技學院運動場地的類型和數量,其中籃球場16片,足球場和田徑場各兩片,網球場12片加上羽毛球場16片以及綜合器材室一個。這些都是室外活動的運動場地,大部分的特殊群體都是想去或是愿意參加戶外運動的,但是由于場地的限制加上心理上的壓力,不愿意和別人一起鍛煉或是在同一片場地上運動,這些就無形的扼殺了他們對運動的渴望。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4.1.1體育保健課程就是為了提高在校學生的身體異常和殘、病而開設的一門必修課程,目的是讓這些學生在保健體育課程中掌握基本的體育理論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目前特殊群體體育課程開設的情況比較隨意。
摘 要: 體育保健學是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學科,其教學一直以來多沿用“填鴨”式的滿堂灌輸的傳統教學模式,雖然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但是不能很好地把二者結合運用于體育實踐。PBL教學是一種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新型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嘗試將PBL教學應用于體育保健學教學,為教學注入活力,在體育保健學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體育保健學PBL模式下學生由被動變主動,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高校體育學院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帶來新的思路。
關鍵詞: 體育保健學 PBL教學 體育專業
一、引言
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學習理論課內容的興趣普遍淡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1]教學是美國神經學教授Howard Barrows在加拿大開發的全新的教學模式[2],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教學方法,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因此,PBL教學模式受到國內體育界的重視。體育保健學是研究人體在體育運動過程中保健規律與措施的一門綜合、應用性科學[3],也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1],是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主干課程。其大多數高校一直沿用被動式的“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即課堂的講解與灌輸方式)[4],沒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學習興趣淡薄,也很難把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應用到運動實踐中。因此,如何將PBL教學模式應用到體育保健學教學中,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目前PBL教學模式在體育理論和技術課的教學有一些研究,但對PBL教學模式在體育保健學課程的研究甚少,僅僅停留在把PBL模式應用于某個個案的研究,缺乏系統的廣泛的應用研究。
二、PBL教學法概述
PBL教學也叫問題導向教學,它摒棄了以教師為主體的“滿堂灌”的傳統模式。其教學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教師引導學生以問題為核心,通過學生對問題的主動探究,強化學生的探索意識、創新和實踐能力的主動學習過程[5]。在PBL教學中,問題情境法能培養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事物,激發并維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PBL教學法在體育保健學教學中的運用
(一)PBL教學法在體育保健學教學中的應用舉例
教學開始前對授課對象先進行分組。依據性別比例和學生基礎能力,將授課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4至6人,自由組合。教學設計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問題―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為主線展開實施。教學過程中采用問題情境教學法、角度互換法、啟發式教學法等多種方法結合現實,使學生身臨其境,在逼真、互動的崗位環境中熟練掌握操作技能。
1.問題提出與引入分析。
用教學視頻采用情景教學法重現足球運動員“雙人對足”動作時發生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扭傷情景,引出問題1:球員發生了什么傷情?
教師啟發引導:發生在什么部位?是否有傷口?傷口外周有無出血情況?運動功能喪失程度如何?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下列結論:
(1)運動員發生了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急性扭傷的運動損傷;
(2)根據損傷部位局部無傷口、出血情況,可診斷為急性閉合性損傷;
(3)運動損傷發生后局部功能未完全喪失(但膝關節屈伸功能明顯受限),根據受傷動作及痛點位置(膝關節側搬分離試驗膝關節外翻時,若膝內側疼痛,痛點在股骨內髁韌帶附著處),可判斷為軟組織損傷。
歸納知識點: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早期的主要癥狀為紅、腫、脹、痛和功能障礙[4]。關鍵在于對膝關節內側副韌帶的這種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早期作出診斷。
引出問題2: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扭傷的處理方法?
學生可結合前面所學的運動損傷常用處理方法,運動損傷的急救包扎與固定方法等擬出初步處理措施。
2.問題的解決。
在教師的講解下,繼續播放視頻,演示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扭傷的正確處理方法:
(1)制動:運動員停止運動,休息;
(2)冰敷:立即用冰袋置于腫脹處;
(3)加壓包扎:“8”字形固定法對膝關節加壓包扎;
(4)抬高傷肢:將患肢抬高;
(5)其他如封閉、外貼消炎止痛膏藥或外敷新傷藥和按摩等選用;
(6)邊處理邊觀察傷情,以判斷有無嚴重損傷如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的發生。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
(1)自己的解決方案如何?與演示動作有何不同?
(2)傷后為何要立即制動?
(3)傷后為何立即采用冰敷?
(4)為何用“8”字形包扎固定法?
(4)傷后為何要將患肢抬高?
(5)封閉、外貼消炎止痛膏藥或外敷新傷藥和按摩等處理的最佳時間?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1)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扭傷的早期處理方法:患處休息,使肌肉、韌帶處于松弛狀態、止痛、消腫、消炎等;
(2)制動可減輕疼痛、腫脹,防止傷處發生第二次損傷;
(3)冰敷可減少出血和止痛,加壓包扎和抬高患肢可有效減少出血和腫脹;
(4)外敷新傷藥和按摩等宜在傷后24―48小時后進行;按摩時先對膝部的股四頭肌和股后肌群采用輕揉、輕推、輕拍、輕揉捏等手法放松后,然后點按足三里、血海等穴,最后運拉膝關節,患者輕微活動膝關節等,有較好的效果。
歸納知識點:掌握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早期處理原則和方法:制動、止血、消腫、鎮痛和減輕炎癥[6]。RICE處理原則(R-休息、I-冰敷、C-加壓包扎、E-抬高傷肢)。關鍵是對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傷情進行及時處理,這對后期康復很重要。
熟練掌握技能:用角色互換法,讓授課學生分為兩人一組,一人充當傷員,另一人充當救護人員,用上述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早期處理原則與方法對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扭傷進行處理,再交換角色進行操作練習,練習內容主要包括冰敷操作練習,加壓包扎操作練習和患肢抬高操作練習等。
3.小結。
對本章節PBL教學的主要內容進行總結。
4.課后總結。
對掌握本技能的學生布置如下課后思考題:①不同部位如肘關節、腕關節、踝關節、上肢等損傷后應采取何種包扎方法?②如出現嚴重損傷(韌帶斷裂、骨折等)又該如何處理等。通過反思作出總結,鞏固已學的知識技能,有利于學生課后對本專業技能的拓展與創新。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反饋得到啟示,不斷提高知識技能,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二)體育保健學教學開展PBL教學法的實施效果評價
2014年,我們開始在井岡山大學體育學院2012級體育教育專業《體育保健學》課程教學中開展PBL教學法實驗。為了對照,1班學生(對照班)繼續沿用傳統的授課方法,2班(實驗班)則采用PBL教學法。期末時,對學生發放了課程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對收上來的有效問卷隨機抽取60份進行統計與分析。問卷調查結果和學生期末成績統計表見下表。
如上表所示,實驗班在PBL教學模式下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互動與溝通能力和學習興趣;對課程的喜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期末平均成績都明顯超過了傳統教學班(1班)。PBL教學在體育保健學中的教學效果明顯要好于傳統教學法。
(三)體育保健學教學應用PBL教學法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1.教學內容的粼選。
根據體育保健學教學現狀及PBL教學模式特點,全課程開展PBL教學有一定困難。學生在學習體育保健學后,要求掌握體育健身指導、運動醫務監督、運動性疾病的處理、運動中急救,運動損傷的簡單處理、運動按摩等專業技能。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求“教、學、做”融為一體,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操作技能。教學內容選擇應設在這些章節,以便PBL教學的實施。
2.考核評價標準有待完善。
現階段大多高校體育保健學期末總評成績核算一般是結合期末閉卷考試、實驗操作考試和平時表現進行綜合考核的,缺乏PBL教學的相關考核評價體系。這些考核雖然能體現學生一定的學習能力,但欠全面。為了進一步激勵學生作為主體參與PBL教學法的實施,需改革期末總評成績構成:適當減少理論課的課時數,增設PBL教學的課時數[7]。且將每次實施PBL教學得到的課堂評價成績(包括討論發言次數、發言質量及實驗操作和實驗報告等)按一定比例納入期末總成績[8]。
3.缺乏配套的教材。
因PBL現代教學模式正處于探索階段,現在我們所用的體育保健學教材與PBL教學要求并不匹配,給任課教師造成一定的難度。教師需要重新粼選教學內容,對課程采用的教案也需重新組織。
4.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推廣應用PBL教學。
PBL教學盡管在國內很多高校取得一定的效果,其實踐應用研究,又多局限于醫學專業教育或成人教育領域,而在體育保健學教學中的應用卻很少見。因此,為保證體育保健學PBL教學的全面開展,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應加大對PBL教學模式在資金上的投入與扶持。如完善圖書館、資料室、閱覽室、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建設,為PBL教學模式提供自主學習,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信息資源環境[9]。
四、結語
體育保健學PBL模式下,學生的自主學習及自主思維能力大大提高,營造了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學習氛圍。通過對案例問題的探討,以問題為驅動,激發學生對問題的解決產生興趣,引導學生探索、經歷問題的解決過程,使學生將書上的理論知識有機結合,既鞏固和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又體驗體育保健學理論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提高實踐操作技能。但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有局限性,盡管傳統教學模式存在一些問題,但有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選擇PBL教學和傳統教學,或將兩者教學模式有機整合,探尋適合我國高校體育學院專業理論課程的有效教學模式,是教育工作者目前急需探索的問題。
摘 要 在體育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對體育保健學進行課程改革,通過對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等的研究和實踐,提出了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新舉措與方法。
關鍵詞 體育教育專業 體育保健學 應用型人才 課程改革
近年來,為順應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高校教育逐漸從精英教育已發展至大眾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成為社會對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新要求。應用型人才是指相對于理論型人才而言的掌握直接應用型知識和具有具體實踐能力的人才[1]。為加強黃淮學院體育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2014年申請了相關課題,經過課題組一年多的教學實驗,對體育保健學教學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有了新的體會和看法。體育保健學對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從學生培養的視角,以黃淮學院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為例,對體育保健學課程改革的有關問題進行初步探討和分析。
一、通過教學研究促進課程發展
(一)體育保健學課程的特點
黃淮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就業能稱職、創業有能力、深造有基礎、發展有后勁”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體育保健學課程是向學生傳授保健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它對培養學生操作能力、創新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夠為學生走上體育教學、大眾健身輔導等崗位做足充分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儲備,從而更好的滿足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二)教學內容
要培養熟練掌握體育教育方法、健身指導與服務的應用型人才,制定教學大綱時必須考慮教學內容無疑是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得上的知識?,F在經過幾年的探索,黃淮學院體育系重新修訂了2013版體育教育專業教學大綱。新教學大綱中指出掌握健身指導與服務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是學校培養人才的要求之一,刪去了一些內容,保留了不同人群的體育衛生、醫務監督、運動損傷、運動按摩和運動康復五大部分,將醫療體育變為運動康復,原先的醫療體育側重于醫院的康復治療,運動康復側重于亞健康人群的運動鍛煉。
二、研究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工作在確定了教學目的、任務和內容后,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就成為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的方法。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密切聯系、相互作用的雙邊活動。教學方法是整個教學整體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著教學工作的成敗。
(一)案例教學法
體育保健學是運用現代醫學保健知識和方法,對運動者進行醫學監督,以達到促進身體生長發育,增進身心健康、防治運動性傷病并促進運動能力的提高的重要作用。運動性疾病包括運動型腹痛、暈厥、痙攣等。案例教學可以使學生對某一疾病形成一個生動全面的印象,便于記憶。例如運動中扭傷踝關節后,病理、處理和康復。目前,畢業后大學生就業壓力大,用人方希望招到人可以直接用,因此,在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二)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將文字、圖片與音響有機結合在一起,共同參與教學過程。運用多媒體手段實施教學和案例教學一起,多種信息輸出方式結合,能夠營造更加真實的教學情景。口頭和掛圖講解是一種直觀、靜態的展示,不夠生動,像體育保健學這種講解運動的學科,動態展示效果更好??梢允褂脠D片、動畫、錄像等載體來體現教學內容,使教學形式更加活潑,緩解了課本授課內容多而課時少的矛盾。在運動按摩使用多媒體教學法,可以播放各種按摩手法視頻,幫助學生更直觀了解按摩技術。
(三)網絡教學模式
網絡教學改變了以往的教學形式,教師可以在網上建立課程網站,把各類體育保健學資源共享。學生可以在網上做題和提問。增加技能錄像內容,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其他學校優秀教師的慕課、微課等形式的教學體驗活動,進而有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構建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
三、轉變教學評價體系
改變學生成績評價體系,增加期末成績中實驗成績和課堂表現所占比例。實驗成績占30%,課堂表現占20%。體育保健學這門課程的實踐內容較多,比如急救,運動按摩,需要認真學習掌握。學習成績的檢查與評定是測試教學效果,對教學工作進行平衡的一個重要部分。檢查和評定成績,可以督促和鼓勵學生復習功課,促進知識的系統化和內化,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對課程的掌握程度,使教師獲取教學情況的反饋信息,現在體育保健學考核通過評價體系的改變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對應用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推動體育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進行體育保健學的課程改革建設,在課程特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方面進行研究,同時積極申請課改課題,以研究促發展,既提高了教學科研水平,也提高了本專業建設水平。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紹高校體育保健課程的制約因素,針對具體情況對體育保健課程提出相關指導思想和指導目標,提出合理化對策和建議,完善體育保健課程的建設參考。
關鍵詞 高校 體育保健課 原因 對策
部分身體狀況不佳的學生不能參與傳統的體育課,因而設置體育保健課程是特殊形式的體育課程開展模式。但是在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前提下,體育保健知識的普及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知識。
一、體育保健課程開設的意義
體育保健課程的開設,第一,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弱勢群體的整體身體素質,借助體育保健課的平臺給弱勢群體傳授相應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提升這類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并且給學生傳達自我保健理念,讓學生強身健體的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生理技能;第二,推助心理矯正工作的全面開展,體育弱勢學生都是受到先天和后天的影響,所以內心深處都有復雜情緒,發生抑郁或者焦慮的幾率明顯高于普通學生,因而系統化的體育鍛煉一方面讓學生在運動中放松身心,調整自己的心理情緒,另外通過和教師溝通有意識的恢復自己的各項不足,對樹立學生自信心有極大幫助;第三,深化高校改革發展需要,伴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逐年深入,社會需求的人才不僅需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以適應快節奏高效率的工作環境,所以開設高校體育保健課程,能夠最大限度的深化改革發展需求,是社會化發展的推動主體。第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體育的熱情,高校開設體育保健課程,可以給學生傳授更多實用性理論方略,讓特殊群體的學生可以真實的感受到堅持鍛煉的益處,也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體育的迫切需要。
二、高校體育保健課的制約因素
(一)無場地設備和明確的教學大綱
高校保健課程開展的主體是身體弱勢的學生,由于這類學生整體身體素質低,缺失運動能力,因而不適用普通大學生運用的各類運動器械,需要借助輔助器械開展運動,但是各大高校沒有把這部分學生的康復訓練提上工作日程。因而目前訓練活動的開設都是根據學?,F有設備設置課程內容,導致教學活動缺失科學性以及規劃性,部分院校沒有專門保健班教材,都是教師隨機開設課程,教師根據以往教學經驗以及個人喜好開設教學內容,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實際,由于不同學生存在個性差異,因而當前保健教學開展不甚理想。
(二)考核評價法方法缺失科學性
當前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是體育保健課程缺失合理性,通常情況下評判標準都是以學生的實際出勤率和具體體育技能評定學成績,但是這類評價方式有失全面性,沒有綜合評價學生的進步幅度以及努力情況,甚至部分學校在體育保健課程中沒有明確的分數設置,直接寫上“及格”或者“保健”的評定字樣,這也嚴重侵害特殊學習群體所享受的教育權利,甚至有損學生自尊,讓學生厭煩該課程,不利于培養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三、高校開展保健課程的建議
(一)構建體育保健課的領導管理機制
高校內相關職能部門領導,需要全面重視這一課程改革計劃,并且建立高校保健課程教學體系,爭取更多的設備和經費,調配專業教師,完善課程教學體系。
(二)構建體育保健課程的管理體系
1.調整教學目標
體育保健課程的教學目標需要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則,主要推行目的是讓身體病弱的學生不放棄鍛煉,逐步增強自己的身體機能,減緩病痛,并且和學生一道制定在學校學習期間的保健鍛煉計劃,讓學生在學習之余也不能忽略身體鍛煉,很多病弱學生從主觀上認為自然身體病弱可以減免體育鍛煉,但是這種思想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無益,即使身體病弱可以不參加運動強度較大的體育鍛煉,也要適度活動身體,恢復自己的體能,讓自己不但在專業領域上有新的突破,在身體素質上面也能符和現代化人才選拔標準。因而通過體驗保健課逐步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讓學生有活動意識和活動習慣,最終養成獨立鍛煉的良好健身意識。
2.編制合理教學內容
保健和構建體育課教材的情況下,需要根據保健體育課的長遠課程目標為出發點,第一先要考慮參加保健學生的具體身體狀況,然后再編排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計劃,編排過程中結合學生意見,選擇學生自己喜歡或者有益處的動作,創新的基礎上,讓教學內容更豐富。由于高校病殘學生的康復過程不僅要借助體育器材,更要引入心理疏導、營養以及生理衛生方面的配合,因而開設過程中理論課程的教學活動是課程教學中不可或缺部分。
高校體育保健課程教材需求從人性化角度出發,在進一步完善教材和教學大綱的前提下,設置科學合作的學習內容,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并且以此為基礎設置科學合理的考評方法,深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學生在合理的學習環境內,能夠快樂的參與其中,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鍛煉身體,體育保健課程也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摘 要 全面貫徹學校教學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這是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基礎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是一個人的生命前提,同時也是文明生活、高效率的學習和工作的前提。體育是促進身體和心理健康的一個不可替代的手段?;趯θ瞬潘刭|的需求,二十一世紀“體育與健康”課程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面向全體學生,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同時它指出,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和特殊功能的作用、改革的方向提出了學校體育的要求。突出了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擴大了創新理念和創新思維來實踐指導,引導學生整體既學到體育技能,又懂得專業知識,這對學校體育管理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 中學 體育保健 課程 意義
一、體育保健學概念界定
體育保健學是研究體質與健康以及人體在體育運動過程中保健規律與措施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的應用科學。它是在體育運動與醫療保健相結合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一門邊緣交叉學科。它涵蓋了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等運動人體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又涉及了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康復醫學等醫學理論知識和技能。它研究不同的體育運動對人體的影響,以及人體對體育運動的反應與適應,探討各種運動損傷和運動性疾病的發生規律及其預防、處理與康復,探討適合于不同個體的體育運動和科學的鍛煉方法,以之促進人體健康,體質增強和運動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意義
(一)豐富中學生體育課的內容
現階段我國一些高校為了迎合社會的發展,拓寬體育專業學生的知識渠道,相繼開設了體育保健學課程,使得體育保健課程得到了更好的完善和發展,同時也豐富和拓展了我國高校體育學科的內容。體育保健知識是高校保健教學中的核心部分,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也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實用的保健技巧。體育保健知識對于如何鍛煉身體、使身體更加健康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而把這些知識注入到中學體育課堂,無疑是對中學體育教學內容、甚至是其體系的一種極大豐富?,F今中學體育教學內容匱乏一直是困擾中學體育工作者的重要難題,如何豐富中學體育教學內容是中學體育課程發展面臨的一大瓶頸。歷來我國中學體育教學就缺乏理論的支撐,而體育保健知識的內容多為成熟的健康理論知識,這正好彌補了中學體育教學理論匱乏的狀況。體育保健知識可以充實中學體育教學內容,為中學體育教學的科學化合理化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二)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一直以來中學的體育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僅體現在學校與教學方面,更多的也體現在學生自身之上。因為長時間的擠壓體育課空間與放羊式的教學,學生對于體育課程逐漸失去了原有的興趣,許多學生寧愿選擇在教室里看書也不愿意走進體育課堂。體育保健知識包含了許多對于如何強健身體、如何預防運動損傷及處理、如何注意生理衛生等前沿性內容,而這些內容對于處于獵奇心極強的中學生階段來說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如何把枯燥乏味的體育保健知識潛移默化的納入到學生的體育課堂之中,會極大的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認識,而且新穎的知識也增添了體育課堂的活力,勾起一些平時不熱愛體育運動、對體育課程有著排斥心理的學生的興趣。
(三)有益于中學生體育技能和健康知識的雙重學習
中學體育教學在我國的開展遇到諸多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中學體育教學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v觀現今我國中學體育教學的現狀,許多地區的教師對于如何教授體育課程都十分迷茫。而且最為關鍵的是,一些地區的中學體育教學之中沒有固定的教材,甚至是在上課之中不使用教材,這使得我國中學體育教學表現出一種“多樣化”的形式。這種多樣化的現狀是一種病態式的發展。如果中學體育教學沒有一個正確、健康發展的方向,將十分不利于中學體育教學在我國的可持續發展。體育保健的主要內容包括:體育衛生、保健按摩、體育療法;體育傷病的預防和處理等科學的體育知識體系,這種成熟的知識體系勢必會給中學體育教學一個正確的引領,使中學體育教學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也許這樣,中學體育教學才能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四)有益于學校的教學管理、提高聲譽
很多學校采用寄宿制,方便學生的管理。但往往因為學生的心理教育和保健知識的學習不足,容易頻繁發生意外受傷或者出現心理問題導致跳樓自殺等情況。尤其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關愛和關心超過任何追求。學校十分重視聲譽,一旦在校發生意外事故,對學校和家庭來說都是很大的打擊。在中學體育課堂上引入體育保健環節,雖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有利于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和保健知識的消化吸收,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內容的深入,能夠讓他們懂得愛惜生命和身體健康,為學校降低了管理難度和壓力,為學校樹立良好的聲譽。同時開展這項內容的學習能成為學校的一個特色內容,相信會得到學生家長的認可。
[摘 要]體育保健康復課課程教學有別于普通體育課的教學,是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難點。為促進體育教學的橫向發展,豐富高等學校體育教學課程設置的內容體系,更為了體育保健康復課學生能全面接受體育教育。本文探討了高等學校建設全方位體育保健康復室的對策。
[關鍵詞]高等學校 體育保健
1.建立體育保健康復室的必要性
1)前國家教委1992年頒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指出,要把體育保健康復課列為普通高校體育課的1種類型,并解釋:“保健課系為個別身體異常和病弱學生開設的必修課和選修課,應有針對性地組織康復保健體育教學”。1995年頒發實施的《體育法》第十八條指出:“學校應創造條件為病殘學生組織適合其特點的體育活動”。但是調查研究表明到目前為止,還有許多高校尚未為在校身體異常和病弱學生開設體育保健康復課,有些高校即使開課多年但由于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造成專業人員配置不足,經費投入微乎其微,鍛煉器材和測試儀器等極其匱乏,組織建設和課程建設還很不完善,大多可以說是形同虛設,開課的效果自然很不理想,更不用說面向社會服務大眾了。
絕大多數普通高校開設的體育保健康復課實踐部分選用教材單一,主要以太極拳、太極劍和氣功為主,且重統一要求,輕個體差異,很難激發保健康復班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使其體驗到運動的愉悅感,并影響其健身習慣的養成;而理論課的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不能有效地傳授相關的體育保健、康復運動處方和康復評價等理論知識。
2)體育保健康復室是高校完成體育保健康復課教學任務的主要機構,保健康復教師通過其組織的教學活動,向學生系統地傳授和鞏固體育保健知識和技術,結合體育醫療,使患有殘障、慢性病和處于病后恢復期的學生達到康復,提高健康水平和增強體質,同時也對正常學生進行心理及生理上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有關體育保健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科學鍛煉方法,有計劃地開展體育保健綜合治療和自我體療活動,使健康的學生能學到終身體育必備的保健康復知識和方法。高校在體育保健康復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都和體育保健康復室的建設滯后相關。因此,明確高校體育保健康復室的職責,建立機構和完善制度,依托其為健康學生和病殘學生創造健身、健心和康復的良好環境,是落實《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和《體育法》,深化高校健康教育和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體育保健康復室的工作職責決定了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看,參加保健康復課的學生屬于學校體育的弱勢群體,他們更需要得到關心,更應該接受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特殊教育,在提高其身體健康水平的同時,促進其心理健康,而這正是體育保健康復室的雙重任務。只有通過保健康復室的有效工作,督促教師認真觀察和分析每個患病學生的心理狀態,采取措施,對癥下藥,引導他們正確對待自己的病情,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及病情的好轉程度,積極自覺地配合教師上好保健康復課,才能使其身心早日康復。
2.改進高校體育保健康復室工作的對策
1)完善保健康復室的建檔立案工作:
首先,參加體育保健康復班的學生要在醫務人員的配合下進行有重點的身體健康檢查,然后由體育教師對其進行身體素質測量,按體質、有氧能力、力量和速度4個方面分出等級,最后由心理教師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指標的測量。在身體檢查之后要建立學生“健康檢查卡”和“自我監督卡”由學生自己定期填寫,教師每周進行檢查,同時做出情況記錄統計分析,以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情況,調整教學計劃。在體育保健康復室為每位學生建立保健康復檔案,這樣做不僅能保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對安全教學起著很大的作用。
2)改進保健康復課的教學內容:
確立體育保健康復課程目標,它是體育保健康復課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決定著體育保健康復課課程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質量評定標準的制定。體育保健康復課課程目標的確立不能雷同于普通體育課課程,在健康、教養、教育和娛樂等目標上,應體現其特殊性。
體育保健康復課教材的選擇和構建,應根據其課程目標,在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特點的基礎上選編教材。教材可分為“理論部分教材”、“實踐部分教材”和“個別選用教材”,前兩者是適用于體育保健康復班的絕大部分學生學習的教材,后者是對不同病情者個別使用的教材。理論課的講授應著重講述體育保健及康復知識,其中應熟練掌握推拿手法和病癥治療方法。
體育保健課教材的“理論知識部分”可以包括以下課程供學生選修:《體育保健學》,側重點是常見的運動性病癥,運動損傷的預防與一般處理方法,以及常見病的體育療法?!扼w育康復、運動處方、醫務監督》,側重點是運動系統傷病和其他疾病的體育康復,常見運動處方的練習方法,運動性疾病的醫務監督等?!哆\動創傷學、推拿與按摩》,側重點是推拿與按摩在運動實踐中和運動創傷中的應用?!痘A醫學概論、預防醫學概論、人類遺傳學基礎》,側重點是病理學基礎和藥理學基礎、常見疾?。▊魅静?、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和其他疾病等)的預防和控制、遺傳與環境和運動。
體育保健康復課的“實踐部分”主要以太極拳、太極劍和中華保健氣功為主,中華保健氣功又應以動功為主,其中包括五禽戲、易筋經、八段錦、導引養生功(包括舒心平血功、益氣養肺功和安胃健脾功的練習)等。學生還可以根據興趣、練習強度和運動負荷的個體差異,選擇“個人選用教材”的有關項目,如籃球、軟式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術、有氧健身操和體育舞蹈等。此外,參加體育保健康復課的學生還應參與那些改善身體素質,增強體質的“輔助練習”,如慢跑、爬樓梯、登山、健身走和力量練習等。
3)采用合理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考核辦法:
體育保健康復班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大,教學的組織形式應多樣化,采用統一教學、分組教學和個別教學相結合?!皩嵺`部分”和“理論部分”以統一教學為主要組織形式;“個人選用教材”則應以分組教學和個別專門指導為主要形式。教學方法以講解示范為主,結合學生間的互幫互學,并開發、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使學生盡可能快地掌握教材內容,增強其對體育鍛煉的信心。
體育保健康復課學業成績評定標準的制定是規范課程教學,激勵學生學習的1個重要環節。它應區別于正常體育課成績的評定辦法,內容要能夠充分體現體育保健康復課的課程目標。筆者建議成績評定的內容大致可包括:1】學習態度。主要看上課出勤率、參與的積極程度和課后教師布置鍛煉內容的完成情況,占總成績的10%。2】體育保健知識。主要對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考試或考查,其中重點是推拿和針灸治療方法,占總成績的20%。3】學科論文(其中包括運動處方)。教師根據學生所學理論知識擬定論文題目,課后學生自行搜集有關方面的資料按時完成論文,從而達到拓寬知識面的效果,主要依據學生論文的質量打分,占總成績的20%。4】健康狀況。主要測試學生通過體育保健康復課的教學,在身體形態!機能增長幅度以及身體健康指標方面的恢復情況。占總成績的20%。5】實踐考核。以“個人選用教材”項目為主,以“實踐部分”為輔,分別占總成績的20%和10%。這是因為前者是有針對性且起主要作用的教材。
4)配備一定的健身教材,面向社會,提供服務:
體育保健康復室不僅是保健康復課教學和科研場所,培養體育骨干的基地,還是學生實習和接受綜合康復的場所,因此,必須指導學生每周制訂課外康復練習計劃,即運動處方,對癥施治,對體弱多病學生進行綜合體育治療,這就要求配備一定的健身器材。
體育保健康復室的社會化服務還包括舉辦“體育保健氣功按摩系列講座”;利用在校內學生中培養的體育保健康復骨干,開展保健康復社會實踐活動,如在教師節開展義診活動、在學校和本市各大區開展咨詢和義務體育保健康復活動,宣傳體育保健康復科普知識;還可以和兄弟院校聯誼。互相舉行講座、咨詢和義務治療活動;上門為老年人進行體育保健康復治療和在各種運動會中為師生提供保健康復服務,以爭取最大的社會效益。
我國法律規定,高校有義務采取有效措施組織傷殘病弱學生參加必要的體育鍛煉。目前,高校傷殘病弱學生的體育教育嚴重滯后于大學體育,基本處于自流狀態。為提高體育保健課教學質量,探索適合傷殘病弱學生身心特點的體育教學新模式,筆者自2013年起對體育保健課導入飛鏢項目教學做了一系列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希望文章中的一些觀點和做法能給兄弟院校體育保健課改革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2013、2014級體育保健課學生28人為研究對象。其中“損傷型”(骨折、脫臼、韌帶損傷等)14人,占50%;“殘疾型”(先天性殘疾、小兒麻痹后遺癥等)2人,占7%;“病癥型”(心臟病、慢性肝腎炎、手術后遺癥及各種內臟器官病癥等)12人,占43%。調查發現,學生對飛鏢項目了解不多,僅5人表示曾經接觸過飛鏢,其他人均表示從沒接觸過。盡管身體不方便,但學生對這一新興、時尚的運動項目還是非常感興趣。
二、傷殘病弱學生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與學習需求之間的矛盾
長期以來,我們一提到傷殘病弱學生的體育教學就會馬上與八段錦、太極拳、氣功等是中國古代養生功法聯系起來。雖然古代養生功法早已被科學實踐所驗證,很適合體弱病殘者的鍛煉,但從學生的年齡考慮,單純的養生導引不易達成應有的效果,因為養生功法教學內容單調、枯燥乏味,難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鍛煉的欲望,學生無法體驗到學習與運動過程的愉悅和樂趣,因而學生上課處于消極應付狀態,保健課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現行教學模式與學生特殊身體狀況之間的矛盾
體育保健班學生因為特殊的身體狀況,需要定期復診治療或者是中途插班進來,經常會出現請假看病或休息養病的情況。而現行教學模式下的教學內容一般存在“基礎”“應用”“提高”等的縱向層級關系,缺勤或中途插班的學生往往由于沒有前一次課的基礎而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厭學情緒,極易造成教師難教,學生消極“混課”現象。
3.重健身,淡健心
體育保健課一般由體育教師兼任,由于缺少特殊教育方面的培訓,習慣沿用普通體育課教學思維,因而過多地強調運動技術的傳授,主觀地認為通過身體練習達到幫助學生增強體質加快康復目的,但傷殘病弱學生容易放大自我障礙,對與體力相關的體育活動和動作技能學習普遍心存畏懼,往往是消極參與,這就導致學生離體育課堂越來越遠。
三、導入飛鏢項目教學的實踐
1.導入飛鏢項目的依據
筆者認為,保健班學生的身心狀況決定了在教材選用方面應注重參與性,淡化技術性,兼顧娛樂性。飛鏢與傳統的保健課教學內容如太極拳、氣功等相比,除了具備規則簡單、負荷低且能自行調節運動量等一般特征外,其新穎性、時尚性、趣味性、實用性、可操作性強又是其他項目所不及的,特別適合保健班學生的需求。從心理層面講,教授飛鏢項目可以縮小和減輕學生自我障礙意識,解除對體育課堂的防備心理,提高體力狀況心理閾值,滿足青年學生追求時尚心理,形成強烈的優越感和成就感。導入飛鏢項目符合學校“節儉辦學”的理念,符合“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校本開發”的課改理念。
2.開展飛鏢項目教學的基本思路
傷殘病弱學生障礙部位的身體機能不太可能短時間內恢復,甚至有些終身得不到恢復,在這種場合,學會對障礙的接受和對自己的價值的再認識是最核心的問題。因此,飛鏢教學目標應重點突出對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提升,應以自我實現的積極態度養成與良好的社會適應促進為目標,配合科學合理的身體練習,實現健心與健身的雙重效應。另外,飛鏢項目具有的新鮮感、神秘感、時尚感對青年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我們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規則各異的游戲式飛鏢競賽的辦法保持飛鏢對學生的持續吸引力,讓學生體驗飛鏢運動的樂趣和成功感,改善心理狀態和調節情緒,使學生始終保持飽滿的學習熱情。
3.飛鏢項目的專題化設計
保健班學生常出現需復查復診、臨時身體不適需請假、因傷中途插班等特殊狀況,結合飛鏢易學、易練、易參與的特點,經課改小組反復討論,以游戲式飛鏢競賽為主線,將飛鏢項目教學內容分成4個專題,每個專題下面包含2~8個課時。各專題、各課時的內容也相對獨立,互不牽連,前后專題、前后課次之間不存在“基礎”“應用”“提高”等縱向層級關系,學生的上課如同平時聽學術講座,即使缺席某一專題或課時,也不影響其他專題、課次的學習,仍舊可以輕松融入課堂,從而達到實現課程目標的目的。專題化設計貫徹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增強飛鏢課程內容的普適性和可選擇性,在現實教學中充分體現了可行性、實效性和靈活性。實踐證明,傷殘病弱學生對這種能在陽光下活動而不出大汗,勞而不累,玩而不怠,樂而不疲,探索未知而收獲知識的飛鏢教學模式非常喜歡,參與度高,氣氛活躍,教學效果明顯。
四、飛鏢項目教學策略
1.并聯式教學策略
并聯式教學是筆者將物理學的“并聯”概念移植到體育教學中而提出的創新性概念。本文將教師比作是電路中的“正極”,學生是“負極”,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教材內容是“電氣元件”,課堂教學就是教師把一個知識點通過教材內容傳遞給學生的完整“回路”。在這個“回路”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教學環境等因素任意選擇一個內容展開課堂教學,形成“并聯式”教學。并聯式教學能較好地解決學生因遲到、缺席而影響學習的問題。課改前的教材內容由于存在“基礎、應用、提高”,或“分解、完整、配合”,或“動作、技術、戰術”等縱向層級關系,因此課堂教學只能是串聯式教學,只有在完成前一項基礎上才能開展下一項教學,依次遞進,互為前置。當發現學生缺勤情況時,串聯式教學極易造成教師難教、學生消極的“混課”現象。由于在前期的準備中我們選用了易學易練易實踐的飛鏢項目作為教材,又將飛鏢的內容分解成一個個相對獨立、互不牽連的專題和課時,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在各專題、各課時之間進行任意切換,讓每一節課都有不同的內容,每一節課都有不同的風格,每一節課都有新鮮感。例如,教師第一課時可以首先開展“競賽組織與禮儀,飛鏢個人賽”的教學,讓學生自行組織一場飛鏢比賽,然后第二課時再針對出現的問題詳細介紹個人對抗(上海)的規則,組織學生練習?;蛘呦冗M行個人對抗、團體對抗的規則學習和練習,再開展教學比賽。實踐證明,并聯式教學收到實效,沒有出現因為跟不上進度而厭學的情況,不斷變換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始終保持著飽滿的學習熱情。
2.成功體育教學策略
在飛鏢教學中,實施成功體育教學策略主要從三方面著手:
(1)幫助學生樹立成功的信心。首先給學生確立一個切合實際且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激發其學習欲望以及行動力,讓學生充滿熱忱和興趣地主動學習新知識、探索新事物,實現目標并獲得成功,形成“目標―成功―新的目標―新的成功”的良性循環;其次是引導學生正確歸因,即引導學生將失敗歸因于努力、意志、方法、習慣等與智力、能力無關或關系不大的因素,使學生感到失敗是可以改變的,成功是可能的。以投鏢體驗課為例,每人投10輪,每輪投3鏢,在每次投鏢開始前要求學生在心中自定一個目標環數,投鏢完成后用實際環數與目標環數相比較,超過目標環數的就是成功,低于目標環數的就是失敗,最后比較總成功次數和總失敗次數。如果前者多則算成功,再定新目標,追求新的成功。如果后者多就找原因,是姿勢問題,還是力度問題,還是策略問題,然后重新嘗試,直到成功。
(2)幫助學生多渠道取得成功。①從自學中獲得成功。通過課外自學,每節課要求一名學生向其他同學講述自己了解到的課堂以外的飛鏢知識,當他們發現自己掌握了老師都沒教的知識時,學生會覺得自己很成功。②從反思中獲得成功。每次練習結束后展開學習討論,讓率先完成任務的學生談談自己的戰術策略,分享自己的經驗,并能改進或創新規則,當學生發現自己成為別人老師的時候會覺得很成功。③從團隊合作中獲得成功。設置一個任務如“環球旅行”練習的任意順序投中相連的5個數,小組成員相互鼓勵,相互合作完成任務獲得成功。④從完成任務中獲得成功。舉辦一場小型比賽,明確每個人的分工:策劃和組織人員、裁判員、隊長、隊員、工作人員,每個人按要求完成任務即獲得成功。
(3)強化學生成功后的感受。當獲得成功后,我們要想辦法來強化學生的成功快感,努力使其心理獲得最大滿足。如學生在“上?!钡木毩曇惠喭剁S中投出90環的高分,作為“權威”的老師要及時肯定學生的成功,用肢體動作如大拇指、點頭、微笑和語言評價給予表揚,引導其他學生鼓掌贊揚,然后讓其分享成功的經驗,做示范動作,指導其他學生練習,幫助學生糾正動作,“慫恿”其他學生去主動向他請教。學生在獲得他人的認可、欣賞、表揚、稱贊后,進一步感受成功的喜悅,感受自己的價值,從而向新的更高目標進發,爭取新的成功。
五、教學評價
飛鏢項目的教學評價主要根據教師的經驗從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三個方面進行定性評價。教師每節課觀察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練習的積極程度、學習任務的達成程度、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合作程度、心理狀態和情緒的調節程度等,并給予即時評定,對主動展示學習成果、愿意分享學習經驗、團隊協作中作用突出、參加校運會飛鏢比賽的學生酌情給予總評成績加分。雖然定性評價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定難度,但其對教學效果產生的重大正面影響值得我們大膽嘗試。
六、收獲與反思
收獲一:自體育保健班開展飛鏢項目教學以來,學生出勤率明顯提高,與其他教學內容相比,教師明顯感覺到學生參與飛鏢項目學習的積極性更高、興趣更濃厚、練習更認真、氣氛更活躍、教學內容實施更順暢、教學效果更明顯。飛鏢教學成為我校體育教學的一大特色。
收獲二:既然學生因特殊情況請假缺席是客觀的、不可控的,那么唯有調整我們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想方設法克服不利因素才能實現教學目標。飛鏢項目的專題化設計和并聯式教學很好地貫徹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增強了課程內容的普適性和可選擇性,充分體現了教改的可行性、實效性和靈活性。
收獲三:導入飛鏢項目教學的實踐成果受到學校的肯定,飛鏢也被列為校運會趣味比賽項目:2014年校運會,飛鏢團體賽共有104隊516人次參加,飛鏢個人賽共有22組643人次參加,飛鏢一躍成為校運會第一大項。其中,10名保健班學生參加校運會飛鏢比賽裁判工作,另有5人次參加校運會飛鏢比賽2人獲獎,12人次參加各二級學院運動會飛鏢比賽3人獲獎。
反思:從課程結束后的問卷調查了解到,部分傷、殘學生反映飛鏢項目運動量不足,尤其是對下肢鍛煉不足。課題組研究認為,今后飛鏢教學應在每節課下課前安排15分鐘的墊上運動或臺階運動,增加靜力性力量練習,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
充分利用學校環境資源和現有條件,開發拓展類、休閑類體育項目,豐富體育課程內容已成為新一輪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重點。導入飛鏢項目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為更多的新興休閑體育項目進校園投石問路是筆者的初衷所在,希望文章能給高校體育課程改革提供一些幫助,僅此而已。
摘 要:農村經濟發展,需要高素質的農民來完成。高素質不僅指技能專業素質等方面,也包含了身體素質,其也是所有素質中的基本。本文主要通過對農民身體素質的現狀進行分析,突出農村推廣體育保健提高農民身體素質的重要性,從而探討在農村推廣體育保健的措施,有效的提高農民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體育保健;推廣;農民;身體素質
在我國社會人口中,農民是數量最多的群體,同時農民也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農民的素質如何,將會對新農村的建設工作產生直接影響。人的素質則主要包括了身體素質、思想素質以及文化素質等,身體素質則是這幾種素質中的基礎和保證,只有當具備了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夠去開展和從事各項生產活動。在農村經濟結構轉型的情況下,農民群眾的身體素質下降非常厲害,在這種情況,積極的在農村推廣體育保健活動,則是提高農民身體素質的一項有效措施。
一、在農村推廣體育保健以提高農民身體素質的重要性
如果農民群眾的身體素質不高,就會對農村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首先,農民群眾身體素質不好,就沒有辦法從事農業生產活動。我國農村現階段還有很多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貧困家庭,并不是因為沒有生產資料或者沒有耕地,而是因為家里的勞動力身體素質不行,無法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其次,農民身體素質不好,還可能會降低家庭收入,這樣就不能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如果農民長期患病,就更不能為家庭創造收入。雖然現在農村已經有了醫療保險,但是還是存在一人生病,全家貧困的情況。最后,高素質農民不只從事農業活動,還可以去從事其他事業,不管從事某種工作都會以身體素質作為基礎,如果農民群眾身體素質不好,就可能沒有辦法從事某些工作。因此,在農村推廣體育保健,提高農民身體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農民群眾具有良好身體素質時,才能夠更好的進行農業生產活動、減少生病的幾率以及從事其他事業增加家庭的收入。
二、我國農民身體素質的發展現狀
(一)常見病發病率高。在改革開放后,尤其是市場化的改革以后,我國農民的常見病發病率開始出現不斷增加的趨勢,之前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的傳統疾病也開始出現反復發病的情況。比如肺結核、痢疾、腫瘤、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這些和人們生活關系比較密切的慢性病的發病率也在逐漸的上升;農村職業病以及艾滋病等一些新的病害也開始出現。
(二)流行病發病率有所回升。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政府部門加強對流行病的重視,使得一些全國范圍內的流行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降低了這些疾病的發病率。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后,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系統市場化以來,這些流行病的發病率有所回升。
(三)農村體育健身設施缺乏。農民群眾的文化程度不高,對體育健身也不重視,對于農民群眾的身體素質各級政府部門也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在新農村的建設中農村的體育健身設施還比較缺乏,讓農民在閑暇之余沒有鍛煉的機會,對農民群眾身體素質的提高產生了比較嚴重的影響。
(四)農民身體素質下降嚴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逐漸得到了改善,但是農民的身體素質卻在不斷的下降。主要原因是現代農業的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民的空余時間變得更多,但是在空余時間里沒有去重視自身身體素質的提高,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休閑娛樂,這樣就使得農民的身體素質嚴重的下降。
三、如何在農村推廣體育保健以提高農民身體素質
(一)加強農村體育保健基礎設施的建設。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情況會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如果農民的居住環境比較良好就能夠為提高農民身體素質提供一個良好的外界環境。各級政府部門應該要加大農村體育保健基礎設施的建設,設置獨立的管理部門,讓政府部門的引導、示范以及調控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逐步完善農村的體育保健基礎設施。
(二)積極開展農村體育活動,增強農民體質。農村體育活動就是以農民為主要的參與主體,在農村開展,為了增加農民體質,豐富農民的社會文化,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的群眾性的體育活動。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得到了有效提高,農民的空閑時間越來越多,在閑暇之余通過積極的開展農村體育活動,能夠讓農民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的增強。
(三)健全農村體協組織機構。我國農村現在基本上都存在設施落后、居住不集中以及體育保健場地不足等各種不利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統一的組織機構來進行有效協調,那農村體育保健也就不能有效開展。所以在農村推廣體育保健時要有健全的農村體協組織機構,在組織機構的帶動和組織下才會有更多的農民群眾參與到體育保健活動中。
(四)加強宣傳工作,提高健身意識。各級政府部門應該要加強宣傳工作,這樣才能夠讓農民的健身意識得到有效提高,在宣傳農村體育保健工作時,應該要盡量聯系和配合新聞媒體,當有節慶日活動、農村體育會議以及大型賽事時就可以和新聞媒體及時溝通,充分利用各種各樣的宣傳工作,來對體育保健活動進行報道,這樣才能引起良好的社會反響,讓農村體育保健的影響力擴大,同時也能夠提高農民的健身意識。
(五)增加資金投入,進一步改善農民的體育保健設施。在農村中建立的體育保健設施比較的匱乏,主要是因為資金投入不足。要加大設施的建立,就需要增加資金投入。目前,在設施建設中是由村委會提供的小部分資金,要增加資金投入,就需要拓寬資金投入渠道,以增強設施的建設,如可以通過各種體育協會、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意愿進行贊助投資。
(六)改善條件吸納或培養從事農民體育保健的專業人員。在農村推廣體育保健時,目前還沒有專門從事農民體育保健工作的人員。后期,各級政府部門應該要重視這方面的問題,由政府主管部門牽頭和組織,培養從事農民體育保健的專業人員,這樣才能保證農民體育保健活動順利的開展。
(七)加大在農村推廣體育保健活動的力度提高農民身體素質來提高生產力。在農村加強推廣體育保健活動的力度,不僅能夠強身健體,讓農民群眾的身體素質提高,提高生產力,從而讓農業生產得到更好的發展。首先應該要從全局和政治的高度去認識到推廣體育保健對農民身體素質提高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夠為加大推廣體育保健活動的力度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各級政府部門也應該要認真把各項工作落實,解決實際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從物力和人力上去支持推廣工作。再次,各個相關組織部門應該要團結一心,讓各個方面的積極性都能夠充分調動出來,如群眾積極性,領導積極性等,這樣推廣活動才能更好的開展。故而,只有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夠不斷加大在農村推廣體育保健活動的力度,讓農民身體素質提高,最終來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
結束語:
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過程中,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有效實現農村經濟的發展就需要農民群眾良好的身體素質來作為保障。在農村推廣體育保健活動,可以讓農民群眾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提高,這樣才能有效實現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作者單位:新疆農業大學)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邏輯分析、問卷調查等方法,結合我校當下傳統保健體育課程的實施情況,從中醫學“治未病”的視角,探討傳統保健體育課程“治未病”的機理與作用,培養學生運用傳統保健體育的方法進行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愈后康復的能力,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考試內容與方法以及師資隊伍的培養等方面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我校保健體育課程建設,為其他高校傳統保健體育課程的建設與完善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治未??;傳統保健體育;教學
中醫學與傳統保健體育同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其“治未病”的功能也被廣泛認可。“治未病”是指采取預防或治療手段,防止疾病發生、發展的方法,它是中醫治則學說的基本法則,是中醫藥學的核心理念之一,同時也是中醫預防保健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準則。傳統保健體育依靠人體自身的能力,通過調養精神、調整呼吸,牽引形體,用于改善人體的整個機體功能,它既能健身養生又能治病防病,具有體育和醫療的雙重屬性。傳統保健體育課程與中醫學 “治未病”的理念密切相關,在傳統保健體育課程教學中突出“治未病”思想,完善傳統保健體育“治未病”機理與作用的理論研究,培養學生運用傳統保健體育的方式與方法進行“治未病”的能力,將傳統保健體育課程教學進行相應調整與革新,進一步完善我校傳統保健體育課程的建設,對學生的學習、就業等方面具有積極的影響,同時也具有較強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一、“治未病”與傳統保健體育關系
《黃帝內經》中最早闡釋“治未病”的概念,《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也有“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的概述;國際衛生組織1996年在《迎接21世紀的挑戰》――21世紀的醫學中也明確提出西醫學正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發展,從重治療向重預防發展,它們都較為明確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義,當前“治未病”思想已逐漸成為廣大醫務工作者關注的重點之一,存在著巨大的臨床意義和社會效益。傳統保健體育是中國古代的養生學說與健身方法相結合的民族文化瑰寶,其獨特的健身理念與方法具有很好的治病與防病效果,是“治未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傳統保健體育服務于人類健康,防治未病達到健康的狀態是我們的目的,“治未病”是傳統保健體育的目的,傳統保健體育是“治未病”的手段。
二、“治未病”視角下傳統保健體育教學改革
(一)增加傳統保健體育“治未病”知識的講授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傳統保健體育技能的講授以外,增加“治未病”知識的理論講授,傳統保健體育通過一系列的健身方法牽引形體,調和呼吸,調整意念可以很好的培補元氣,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調整臟腑,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對傳統保健體育技術的講解以外還要重視它的理論內涵的講授,動作講解結合中醫經絡、臟腑的內容,明確該動作的健身機理和功效,進一步強調傳統保健體育“治未病”的價值與作用,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傳統保健體育技能,對傳統保健體育的功能與價值等內涵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理論結合實踐,既豐富了傳統保健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二)結合“治未病”理念深化我校保健體育課程的考試內容與考評辦法
將傳統保健體育“治未病”的理論與方法列入考試內容,學生除了要完成傳統保健體育技術測試以外,還要結合中醫理論知識針對一些慢性病、常見病運用傳統保健體育的技能方法制定一系列的運動處方,教師根據病癥結合傳統保健體育特點,對學生設計的運動處方進行審核打分,包含動作的組合,強度,持續的時間,頻率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內容。
(三)完善我校保健體育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
采用人才引進與自己培養相結合,“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吸引具有高學歷、中醫理論背景的傳統保健體育人才優化我校傳統保健體育師資梯隊,督促年輕教師隨堂聽課,充實中醫理論知識,改善自身知識結構。鼓勵教師出去參加相關學科的知識講座與培訓,定期邀請相關學科的著名學者來我校組織理論培訓或者技術學習,豐富教師的理論知識與專項技能,培養教師的理論與實踐能力,不斷完善傳統保健體育課程的師資建設。
三、結語
傳統保健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將其與中醫“治未病”理論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傳統保健體育“治未病”的理念,增加“治未病”理論知識講授,將“治未病”的思想與傳統保健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考試內容與考評辦法相結合,同時注重對我校傳統保健體育課程師資中醫“治未病”理論知識的培養,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不斷豐富和完善傳統保健體育課程的建設,對于傳統保健體育課程的總體發展,學生的工作與學習都有著積極意義與長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