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9 05:11: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旅游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中西方文化;旅游;旅游文化
【論文摘要】文章首先從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和核心入手,追溯旅游的歷史發展,分析文化和旅游的關系;然后探討旅游文化的發展內涵和功能;最后以西安成陽旅游一體化(旅游同線)為例,回顧所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西成旅游文化發展的主要對策。
旅游文化是一種獨立的文化形態,它是環繞旅游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更多浸透了旅游客體的客觀歷史文化和旅游主體的主觀文化以及在旅游過程中與旅游媒介相互作用,決定著旅游業的發展方向和興衰成敗。
一、中西方文化與旅游
(一)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及核心
1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一詞是從拉丁語Cultura轉化而來的。據英國文化史學家威廉斯(Raymmond Williams)考證,在18世紀之前,culture一詞主要指“自然成長的傾向以及人的培養過程”。到了19世紀,culture指“各類藝術的總體”和“一種物質上、知識上和精神上的整體生活方式”。};美國文化人類學家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將其定義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體,包括觀念形態和行為方式”。著名人類學學者泰勒(Ed-ward Burnctt Tylor)給文化的定義在西方基本達成共識:“文化就是由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包括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習慣的復合體?!?,la]西方文化是一種宗教文化,其特征是主體與客體對立,宗教與科學兩元。西方文化的源頭是希伯萊文化、希臘文化和羅馬文化,體現為理性精神、人文精神、宗教精神的統一。
2.中國文化。在漢語中,文化的意識至少應當推至東周??鬃拥摹墩撜Z·八情》中有“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這里“文”已經有文化的意味?!兑捉?)中說:“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詞源而言,漢語“文化”一詞最早出現于劉向《說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庇纱丝梢姡袊钤纭拔幕钡母拍钍恰拔闹魏徒袒钡囊馑?。比較流行的看法認為,中國文化是一種倫理文化,偏重精神方面,其精神基礎是儒家倫理。進一步的引申認為中國文化天人合一:“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于鬼神合其吉兇?!逼涮卣魇亲匀慌c人文的結合,宗教與倫理的結合,講究的是人文主義。從淵源上講,中國文化是一種巫史傳統的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主流,道、法等為補充。
(二)文化和旅游的關系
1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發展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發展的依托。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廣東的漢奸別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遺址,長安古樂等。綜觀旅游發展史,雖然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但在本質上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強的民族性和轟展性,地域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必然相互聯系、相互交流,而人類的旅游活動,就是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結合的運動。因此,組織旅游和參與旅游的一切活動,必然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
2.文化是旅游競爭的核心。旅游業的競爭本質上是文化的競爭。在旅游活動中,旅游者物質方面的需求易于滿足,但其最終目標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異性往往為一個地域、一個民族所獨有,文化中所帶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獨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形成發展旅游強有力的競爭能力,西安、洛陽兩城市爭奪絲綢之路的起點就是典型的例子,因為絲綢之路已成為馳名世界的旅游品牌。
3.文化是旅游的驅動力。國際旅游發展的經驗顯示,旅游業的收益越來越不依靠人數的增加,而來自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產品和特色旅游服務。在旅游資源走過普遍開發階段之后,文化成為將旅游業發展引向深人的重要驅動力。以北京大觀園為例,從160萬元《紅樓夢》電視連續劇的制景費起家,按小說中的菜譜開發紅樓宴、紅樓宴舞,靠挖掘文化內涵成為國內旅游的知名品牌。西雙版納的傣族潑水節、楊麗萍的原生態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對民族文化充分運用的典型。
4.文化是旅游發展的方向。我國旅游業在近年的迅猛發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國悠久深厚的文化資源。據統計,2008年海外游客對中國最感興趣的旅游資源調查中,五種游客最感興趣的旅游資源中,文化占了四種,其中對華僑的調查,文物古跡名列第一,體現了旅游對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屬性。我國獨有的歷史文化延續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繁多的文化資源種類,有利于開發結構完善、適應面廣的旅游產品,形成優質品牌。推進文化旅游的發展,才能使我國由旅游大國成為旅游強國。
二、旅游文化的發展
(一)旅游文化的內涵
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是由旅游主體(旅游者)、旅游客體(旅游資源或旅游目的地)、旅游媒介(直接、間接服務的旅游企業)在旅游中發生的各種關系的總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托,以旅游主體、旅游客體、旅游中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始終作用于旅游活動整個過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們對旅游的理論研究成果,如旅游經濟學、旅游管理學、旅游心理學、旅游美學、旅游文學、旅游影視藝術等,具有為旅游業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與多學科的結合、碰撞、融會過程中形成的學科,它主旨鮮明、內容豐富、研究內容獨具特色。此外,它還肩負著為旅游業服務,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調的任務。最后,與旅游有關的文化載體,如機場、車站、餐館、市場、導游人員等,都能通過不同的角度和多種方式給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啟迪。
(二)旅游文化的功能
1旅游文化的人文教化與審美功能。旅游活動的重要目的就是感受美,獲得美感,而美就蘊藏在旅游文化的客體之中。旅游者通過游覽秀麗的自然景色、憑吊歷史文物古跡、領略異域的風土人情、品味他鄉的飲食文化,提高審美水平。在幾千年的文化積淀中,許多自然景觀中包含了倫理道德意義,自然景觀的美丑同人的道德情操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比如在游覽長江三峽的神女峰時,會被神女對待愛情婚姻至死不渝的態度所感動;暢游黃河,除了感受其濁浪滔天的壯闊水勢外,更主要的是被黃河的象征意義—華夏文明的搖籃和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所感染和激勵,由此提升了思想境界,增強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2.旅游文化的商業價值與經濟功能。旅游文化的商業價值與經濟功能具體表現在促進消費和增加外匯收人兩方面。旅游文化對于消費的促進作用,首先體現在旅游媒介中。旅游業經營者、從業者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職業道德、服務觀念及經營思想等文化素質越優秀,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和審美情趣就越會得到滿足,精神上的享受、心理上愉悅必然會強化消費欲望,從而實現消費行為。另外,旅游資源中文化含量與價值的開發,同樣會促使旅游消費的增加。外國游客人境旅游,既要進行商品消費,又要求提供勞務服務,開發旅游文化資源、發展跨國旅游是給國家增加外匯收人的重要途徑。
3.旅游文化的文化交流功能。旅游文化具有文化交流功能。文化交流可以增強旅游地國家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強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友好往來。中國是一個旅游大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山河壯麗,古跡眾多,無論是自然旅游資源還是人文旅游資源都非常豐富。旅游者登臨泰山,會產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豪情;漫游故宮,會發出中華民族建筑藝術舉世無雙之驚嘆。旅游文化還可以幫助旅游者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偏見和誤解,有力地促進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三、旅游文化發展的主要對策—以西安咸陽旅游一體化為例
(一)西咸旅游同線的提出
西安作為我國重要的旅游熱點城市和西部核心旅游集散地,年游客接待量占陜西省的90%以上;咸陽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以文物為主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而且是陜西北線、西線旅游的重要節點。西安的客源優勢和咸陽的資源優勢為兩市的旅游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沈撫同城化”、“廣佛同城化”、“京津同城化”和“西咸經濟一體化”的提出,2003年元月,西安、咸陽兩市旅游局在西安共同簽訂了“旅游同線”協議,提出了“一接四同”的具體思路(即旅游規劃相銜接、旅游市場同開發、旅游產品同體系、旅游環境同整治、旅游服務同網絡),標志著西咸旅游一體化的正式啟動。
(二)西咸旅游同線取得的成果
六年來,兩市的旅游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果。比如,建立兩市旅游協商機制,即兩市旅游局和旅游協會間共同研究、確定一定時期內“旅游同線”工作;實現兩市旅游規劃對接.邀請對方參與規劃的研討,為編制西咸旅游總體規劃奠定了基礎;建立聯合促銷機制,如聯合赴客源市場進行促銷、聯合舉辦了“觀《貞觀長歌》、游盛唐美景”、“持奧運門票到西、咸半價游”等活動;建立了重大旅游項目協商機制,避免盲目建設和重復建設;建立了兩市旅游行業單位聯系機制,通過信息互通、培訓同搞、市場共作等措施,使兩市行業單位的經營管理、服務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等。
(三)西咸旅游文化發展的主要對策
1.打造西咸旅游統一形象。共同協商確定兩市共用的旅游形象、旅游標識、旅游口號等,共同對外宣傳,使西安與咸陽成為一個統一的旅游目的地,使西咸旅游成為游客普遍認可的統一體,而不僅僅是兩市旅游部門內部的認同。
2.構建兩市統一的旅游宣傳咨詢與服務平臺。由兩市共同建立旅游基金,用于西咸同線旅游宣傳咨詢與服務平臺的構建。如建立兩市同臺同號的旅游聲訊服務平臺、旅游網絡咨詢平臺、在兩市廣電網絡中開設共同的旅游欄目、在兩市建立統一的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在整合兩市旅游六要素的基礎上推出統一的、兩市通用的城市旅游卡等等使西咸旅游合作向深層化、具體化、實用化方向發展。
3.發掘文化內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大力加強對旅游歷史文獻的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使蘊含在旅游資源中的文化潛能得以充分釋放;通過舉辦一系列的旅游節慶活動或者建設一批主題文化公園來顯示博大精深的唐、秦文化內涵;重視旅游文化策劃工作,解決現存的整體旅游形象不清晰、旅游產品文化檔次不高、旅游市場文化營銷策略不高明的問題,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4.了解旅游消費者的文化需求。旅游經營者必須了解旅游消費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國旅游者來中國,除了欣賞我國秀美的山川名勝、體會燦爛的歷史文化和品嘗中國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夠了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狀況,了解中華民族的生產、生活、信仰、娛樂等方面的習俗。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費群體,把握消費者的文化消費心理。
5.調整和優化旅游開發格局。目前,旅游需求消費的重心正由觀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和生態型方面轉化,西咸旅游同線要抓住機遇。享有“中國第一帝都”美譽的咸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應以歷史文化為主體,以養生保健、獨特的民俗資源和休閑娛樂為支撐,其他旅游項目協調發展的旅游產業格局;“文物甲天下”的十二朝古都西安素有“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稱,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跡遺存,自然景觀峭拔險峻,周邊的十余個森林公園,人文山水交相輝映,構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韻,還有久演不衰的《唐長安樂舞》、《仿唐樂舞》、《秦俑魂》、《長恨歌》等文藝節目,贏得國內外游客的贊譽。
6.全面加強旅游文化建設旅游業是一項綜合性產業,其文化建設除抓好旅游資源文化內涵的挖掘外,還要抓好旅行社、旅游賓館、旅游車輛公司等企業、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設。旅游企業的有形產品,除了要具備實用的功能外,還必須滿足顧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為主要接待的旅游飯店,要突出其建筑文化、裝演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務文化的建設,重視大堂文化、衛生間文化、餐廳文化和休閑娛樂文化等方面的設計和建設。旅游目的地要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借以提高旅游區的品位和檔次。旅游市場營銷,除了產品的文化內涵外,營銷人員自身的文化素質、言談舉止、禮節禮儀都要體現一個民族、一個區域的文化特征,給人以鮮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論文關鍵詞]永州市 旅游文化 開發
[論文摘要]永州,古稱零陵,風景優美,素以“錦繡瀟湘”馳名中外,是湖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它歷史悠久,少數民族眾多,山脈起伏,氣候宜人,常留有文人墨客的足跡,為永州地區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產。在大力發展旅游業之時,如何挖掘旅游文化的潛在價值,將其轉化為旅游產品,進而提升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是開發永州市旅游文化的關鍵所在。
一、永州市旅游資源狀況
(一)旅游文化資源豐富
(1)歷史悠久,人文景觀眾多。永州歷史名人眾多,如舜帝、柳宗元、懷素、周敦頤、黃庭堅等;地方文化豐富,如舜文化、柳文化、碑文化、女書文化、草書文化等。此外,永州有歷代形成的古陵、廟、塔、閣、橋兩千多處,已被國家、省縣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38處。(2)風景優美,自然景觀獨特。永州是以山多水秀聞名的。瀟水南北縱切,湘江西東縱橫;九嶷山、陽明山、舜皇山、金洞林場4大國家森林公園分布境內,全境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水相間,風景獨特。(3)少數民族眾多,民俗風情古樸。永州境內居民共有29個民族成分,以漢族、瑤族、壯族為主,這使得永州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地方氣息濃郁,對外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二)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日趨完善
1.旅游基礎設施逐步改善。(1)永州市道路系統日趨完善,交通條件得到改善。境內有洛湛鐵路、衡棗高速、永連公路三大交通動脈,區位優勢逐步顯現。(2)相關配套設施明顯改善。永州市供水、電、氣系統完備,環境衛生良好,為永州市旅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2.旅游服務設施發展很快。全市現有各類旅行社19家,其中國際旅行社2家;擁有星級飯店20家,其中四星級1家,三星級3家;省旅游餐飲示范點1處。
(三)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旅游經營管理網絡
永州已經初步形成了芝山柳文化、九疑山舜文化、陽明山佛教文化、浯溪古書法碑林、江華江永瑤文化、道州濂溪故里、中心城區百里平湖和舜皇山生態旅游區等九大風景名勝旅游區,基本上形成了較完善的旅游經營管理網絡。
二、永州市旅游文化開發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文化主題的物化
文化主題的物化,即將旅游文化的內涵用具體的、形象的、生動的載體體現出來。旅游者外出旅游,其目的是觀光、游覽、娛樂、休閑,獲得一種經歷,而絕不是研究某一種文化。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只有通過一系列的物化過程,以一種獨特的、直觀的、可感的形式表現出來,才能為旅游者所接受。因此,開發旅游文化,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文化主題的物化。永州市要開發旅游文化資源,就必須注意文化主題的物化。但是,永州旅游文化的物化問題不容樂觀,以柳文化和舜文化為例:關于柳文化的唯一的景點就是柳子廟,而聞名天下的“永州八景”現在大都難覓蹤跡;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但是,目前只有舜帝陵與舜文化有關。
(二)文化內涵的拓展和延伸
旅游者的需求千變萬化,若旅游文化僅僅固守其原本的文化基礎,最終只會被旅游者所遺棄。作為具有重要吸引功能的旅游文化,應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的汲取新的營養,拓展其內涵,延伸其外延。永州市在文化內涵的拓展和延伸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柳文化在旅游者的印象中,基本上還停留在柳宗元時代;舜文化的開發,其目標顧客主要是拜祖、尋根的旅游者;女書文化正在進一步被遺忘……這種局面之所以產生,一方面是由于旅游文化的物化問題;另一方面,是由于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基本上還保持在固有的模式上,其內涵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使得旅游者和旅游文化之間缺乏一座溝通的橋梁,使得旅游者對其敬而遠之。
(三)旅游文化資源的保護
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和保護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但是二者并不矛盾,關鍵在于能否在二者之間找到一個均衡點。目前,關于旅游資源的開發性破壞,在我國時有發生:建設性破壞,景區超載開發、錯位開發、索道建設等,屢見不鮮;保護性破壞,以保護為名,卻使得景區失去原真性、整體性;管理性破壞,由于旅游區管理不善,使得環境受到污染……目前,雖然永州市還沒有發生嚴重的開發性破壞,但由于開發不當,導致旅游事故的事情也有發生。因此,永州市在開發旅游文化時,應該以此為鑒,在保護與開發之間找到一個契合點,在保護的基礎上開發,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三、永州市旅游文化開發的對策
(一)突出地域文化,打造歷史文化名城
首先,突出“舜文化”特色,兼顧“柳文化”。開發舜文化,應注重“德”、“教化”,將與舜文化相關的載體聯合起來,即以“舜文化”為主題,將舜文化、碑文化、舜帝陵結合起來,以九嶷山風景區為基地,根據游客的需求,有特色、有重點的整體開發,形成立體開發網絡。開發柳文化,可重修永州八景,恢復當年風貌,既要突出柳宗元縱情山水的欣喜,也要流露出“獨釣寒江雪”的孤獨,并將柳子廟作為憑吊柳宗元的場所,將柳宗元當年的游覽線路貫穿起來,形成一條獨特的旅游線路。其次,縱向開發,打造歷史文化名城。開發永州市旅游文化資源,可縱向開發,將永州的古老文化以時間為紐帶,一一展現出來,突出其歷史的厚重性,把永州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古老的歷史文明結合起來,打造歷史文化名城。
(二)科學開發,深入挖掘文化內涵
永州市開發旅游文化,必須深入挖掘,將其內涵和游客的思想感情結合起來,如瑤文化,可突出少數民族的生活情趣,開發一系列的節慶活動,如“盤王節”、“耍春?!?、“敬鳥節”、“坐歌堂與送親”等,讓游客和瑤族人有一個親密的接觸機會。此外,可通過題材和立意(突出其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形態設計(張揚其個性特征,設計不同人物形象)、材質(通過木、竹、金屬等不同的材質,開發獨特的旅游工藝品)等,從不同的方面展現瑤族人民的風貌。
(三)增強旅游產品的參與性
永州市開發旅游文化資源,在不破壞原生文化內涵和歷史遺跡的基礎上,應增強旅游產品的參與性:首先,可以利用聲、光、電等先進技術,以時光倒流的方式讓游客欣賞永州的歷史文化;其次,與特色文化相結合,以生動有趣的形式讓游客接受古老文化的熏陶,如體驗舜帝的耕作方式、學習懷素芭蕉練字、模仿柳宗元“獨釣寒江雪”、參加瑤族的節慶活動、認識女書等等,通過種種途徑,讓游客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了解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將游、娛、樂和旅游文化融于一體,從而達到吸引游客、發展旅游業的目的。
(四)加強宣傳促銷,塑造旅游形象
首先,科學、統一規劃旅游文化資源,將永州市的旅游文化資源通過某種聯系貫穿起來,凝結在一起,從而改變旅游資源零散、不集中的弊端;其次,將“舜文化”和“柳文化”作為對外宣傳的重點,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媒介,利用圖片、影視,塑造其歷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改變過去落后的舊面貌;最后,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城市環境,為游客提供一個優美、干凈、衛生的旅游環境,展示永州市的良好面貌。
旅游是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逐步提高而不斷增長的一種精神生活的需要,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正在成為一項方興未艾的朝陽產業。隨著近年來世界各地旅游事業的迅速發展,旅游目的和方式都由過去的休閑觀光旅游過渡到層次更高的文化旅游。顯然,提高旅游文化層次、充實旅游文化內涵,使旅游者在參觀、飽覽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同時,開闊文化視野,增長文化知識,已成為現代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要使旅游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必須將文化融于旅游之中。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只有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旅游才能顯示出無限生機。有人把文化稱之為旅游發展的“加速器”,一點都不過分。本文將對我中國玉都岫巖縣旅游文化發展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一、我縣旅游文化產業發展初見成效
我縣旅游文化產業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發展戰略,主打“岫巖玉牌、資源牌、民族牌”這三張精品牌,開發自然景觀,挖掘人文景觀,提升旅游品牌,旅游產業正成為岫巖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我縣已成為遼寧省旅游強縣,共有國家A級以上風景區5處,“國石之旅”、“生態之旅”和“滿鄉之旅”三條旅游熱線年接待游客逾百萬,年旅游綜合收入達5億多元。具體表現在:
打“岫巖玉牌”盡展中國玉都風采。岫巖縣政府始終堅持“琢玉興縣”戰略,打響岫巖玉牌,弘揚岫巖玉文化,振興岫巖玉產業,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先后參加了“中國國石”競選,以市民投票第一名和專家投票第一名的成績榮獲“中國國石第一候選石”稱號;參加了中國礦業名牌城市競選,成功獲得“中國玉都”冠名權,成為中國礦業名牌城市;1996年12月1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了一顆小行星,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提名委員會批準,正式命名為“岫巖玉星”,在全國開創了以礦產資源名稱命名小行星的先河,岫巖玉和岫巖的知名度、美譽度大增,為國內外所共識。
打“資源牌”彰顯自然山水魅力。為了創造更好的旅游環境,幾年來,岫巖縣政府投入巨資綜合開發了藥山、清涼山、龍潭灣等現有自然景觀和文物古跡,興建了大洋河水上樂園,完善了水上娛樂項目,開發了前營仙人嘴溫泉、哈達碑溝湯溫泉,推出了“清涼山世界之旅、藥山健康之旅、大洋河漂流之旅”等精品線路,形成了獨具岫巖山水特色的旅游優勢。同時,我縣還積極加快生態大縣建設,抓好大洋河、哨子河兩大水系及沿岸的開發和保護,使得空氣清涼宜人、水質清澈甘洌。
打“民族牌”散發濃郁滿族風情。岫巖50萬人口中,90%以上都是滿族,有著鮮明的滿族特色,洋溢著濃郁的滿族風情。近年來,岫巖縣政府已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滿族博物館,存放陳列大量史籍資料和文物,并全面詳細展示了滿族繁衍的歷史、各類民間藝術及人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民間習俗等。同時,岫巖縣政府還積極興建藥山滿族風情村,在城鎮著手興建滿族風情一條街,對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滿族文化,進行挖掘、整理,形成獨具岫巖地方民族特色的精品旅游熱線,弘揚滿族傳世文化。
以上三張牌,說明我縣旅游文化產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稱之為特色旅游。但是,我們的這種特色旅游,只是旅游發展初級階段的形態,它是以初級觀光旅游為主,是“粗放式發展、低效率經營”的狀況,旅游的高級形態是要提升旅游文化的含量,在旅游文化上大做文章。
二、 我縣旅游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我縣旅游文化發展面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旅游文化發展的理念沒有真正豎立起來。
我縣目前比較重視文化的意識形態功能而忽視文化的經濟功能,導致一些相關管理部門只有文化事業的概念,沒有文化產業的觀念,缺乏對市場條件下如何適應新形勢新時期科學開發、合理利用文化資源的深刻認識。對現代文化旅游業的產業功能、發展規律以及如何實現文化與旅游的結合缺少正確認識,對文化旅游業的性質、地位、特點、規律等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導致對發展文化旅游業的思路不清晰,對發展文化旅游業的規劃不重視,缺少對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對策和措施。造成了“文物資源多(文化遺址遺跡426處),但開發利用不夠;玉文化、滿族歷史文化深厚,而挖掘利用不足”現象的產生。
(二)、旅游資源文化品味不高。
1、岫玉旅游的文化含量較低。岫玉使我縣文化旅游的最大品牌,但是這一品牌因文化含量較低而黯然失色。首先岫玉購物場所建筑風格沒有地方特色、衛生環境不盡人意,與玉所具有的“高貴”、“典雅”的身份和品質格格不入。第二因岫玉本身的硬度、韌性等物理性質所限,加上雕刻技術以及急功近利的思想,目前在市場上出賣的大部分岫玉產品雕刻不是特別精湛,民俗題材的作品較多,有創意的題材較少,精品更好,與其收藏品身份不吻合。第三巨型玉體、岫玉的“四大天王”等特色資源尚被充分開發利用。第四玉石開采過度,市場供應量大,價格很低,市場形象不佳。這不僅削弱了岫玉作為主導旅游產品的市場吸引力,也嚴重影響了岫玉進一步與旅游嫁接的潛在價值。因而,扭轉岫玉在市場上的不良形象已迫在眉睫。
目前,岫玉開發的目標完全是玉器加工和交易,將這種寶貴的資源是同煤炭或其他礦物資源一樣進行開發利用,沒有意識到這種資源本可以轉化成對當地可以有持久經濟生命力的旅游資源。這種觀念影響了岫玉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2、滿族文化遺產整合開發利用水品較低。我縣滿族文化遺產是我縣發展文化旅游的寶貴資源。但是,對其整合開發利用很不到位。目前我縣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岫巖玉雕工藝、東北大鼓、皮影戲、滿族剪紙、滿族刺繡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岫巖單鼓、滿族民間歌曲等7項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滿族婚俗、農民畫、民間鼓樂等13項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具有岫巖特色、珍貴、瀕危并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及時搶救和有效保護。但是,目前仍嚴存在著后繼乏人的問題,在活動上每年也只有一些象征性的表演和展示;426處文化遺址遺跡連我們岫巖本地人知道的也不多;我縣中國第一隕石坑遺跡開發緩慢;滿族繁衍的歷史、各類民間藝術及人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民間習俗等大都只能在岫巖博物館中見到;滿族的民族語言、服飾和習俗多已消失;滿族飲食為主的餐館幾乎沒有;滿族民俗村建設雷聲大、雨點小。如此狀況,使我縣的滿族風情特色很難體現。
3、岫巖山水生態旅游層次較低。我縣境內山川秀美,峰巒疊嶂,群山滴翠,猶如一幅山水畫卷:有怪石嶙峋、澗水潺潺的遼寧四大名山之一的藥山;有數峰突起,濃蔭蔽日的青涼山;有深藏古寺、秀色可掬的臥鹿山;有風光奇麗、銀鏈懸空的石湖瀑布;有水秀潭美,如嵌明珠的龍潭彎……奇峰異景美不勝收。這一切使岫巖成為遼寧和東北地區的“綠色屏障”、“生態斑廊”和“生態飛地”,為城市提供了“綠色之肺”、“天然氧吧”,因而具有發展生態旅游的優越條件。但是,我縣生態旅游的經營、管理和服務比較粗放;沒有形成“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為一體的完整的旅游產業體系;經營仍停留在門票經濟階段,還不能滿足游客的多方需求,也就帶不來較高的旅游綜合效益;環保設施落后;生態文化衍生產品的開發幾乎為零;沒有著力于山水景區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要努力發現其生態文化價值并賦予其靈性、且要涵蓋對相關人文元素的認識與發掘。景區景點是形式,文化內涵是魂魄,兩者相得益彰,方能魅力四射。比如一個景區,應形成若干或蕩氣回腸,或纏綿悱惻,或幽默詼諧的優美傳說和民間故事,在導游聲情并茂的講述下,歡樂游客,并且給人以啟迪,即使景點并不是上佳的,也足以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旅游者參與性項目不豐富,主要是靜態展示。文化旅游要使旅游者真正參與其中,通過娛樂性的節目,真正領會文化的內涵,才能實現游客和景區雙贏。我們的文化旅游的表現形式單一,主要集中在文化資源的靜態展示,缺少大型的、專業化的與文化旅游相關的文藝表演活動,在聽覺上吸引力不強,在視覺上沖擊力不夠,影響我縣文化旅游整體形象。
(四)、旅游業基礎配套設施比較薄弱。我縣旅游產業體系尚未形成,還難于滿足游客食、住、行、游、購、娛多方面的需求。雖然已經形成以岫巖鎮為樞紐的放射狀交通網絡,但是道路級別不高,可進入性較差。全縣僅有一家旅行社——嘉平旅行社,國家導游員3名。床位數超過50張的酒店有6家,其中三星級酒店兩家——岫巖賓館和賀臨假日酒店,床位總數約1000張,接待設施總量不足,結構失衡。以KTV歌舞廳、游戲廳、酒吧、茶吧為主的娛樂業規模雖然不小,但缺乏特色,品位不高,層次不豐富,不能同時適應不同類型的旅游者的口味。按說,由于岫玉一枝獨秀,名播遠近,岫巖的旅游購物品本應是最值得稱道的旅游行業,但是目前玉雕產品主要針對商人,是一種純粹的商業性活動,很少針對旅游者。因而,在題材、體量和雕工諸多方面沒有發揮旅游紀念品的功能。
(五)、旅游商品特色不明顯。玉件不算,與深厚的人文資源形成反差的是我縣旅游商品開發不盡如人意,融藝術性、實用性為一體的旅游紀念品缺乏,到現在還沒有一種標志性的符合我縣地方文化特點的文化旅游工藝品(紀念品),忽視挖掘旅游品牌的形象價值和拓展旅游品牌的產業鏈條,經營規范、信譽良好的旅游購物場所也沒有設立,致使來我縣旅游的絕對人數增長較快,但旅游綜合消費卻相對較低。
(六)、從業人員素質亟待提高。我縣旅游從業人員中,高中級管理人才還很缺乏。旅游產業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產業,我先旅游文化產業目前尚處在起步和培育階段,各種層次的旅游專業人才十分缺乏,景區景點的旅游服務人員也缺少正規培訓和專業培訓。整體看,目前的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仍停留在一般的接待階段,與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要求相比還不適應。旅游服務人員的培訓工作還沒有真正在思想上重視和措施上落實。
(七)、資金投入不足。旅游產業是一項高投入高產出的產業。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景點開發再到旅游產品包裝宣傳推介,都需要足夠的資金做后盾。近年來,雖然我縣多方面爭取資金,不斷加大基礎設施等投入,但總量上仍顯不足,從而制約了旅游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發展我縣旅游文化產業的措施
當前全國各地到高度重視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岫巖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充分利用現有的、獨特的旅游資源優勢,突出岫巖旅游的獨特性、不可替代性,樹立岫巖旅游的整體形象,創岫巖旅游的精品。學習和借鑒其他兄弟市、縣,像大連等,加快和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旅游精品戰略,使岫巖的旅游文化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從而實現岫巖“超常規、跳躍式”發展。
(一)、必須增強旅游產業開發中的文化意識,確立“大文化、大旅游、大產業”發展思路。旅游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文化活動,旅游業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游業的靈魂,惟有充分挖掘旅游產業中的文化內涵,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旅游的文化品味,才能夠為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實踐證明: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是一種依托關系。只有景觀加文化才能留住遠方的游客,沒有文化底蘊的景觀是留不住游客的?,F代市場經濟就是以文化為支撐的經濟,文化因素滲透經濟活動并與其他生產要素緊密結合,對物質生產和經濟活動產生越來越重大的影響。文化成為最重要的資源,成為經濟競爭的關鍵。文化內涵成為商品價值的重要源泉,商品的文化含量越高,使用價值、欣賞價值、附加值就越大,市場競爭力也就越強。要樹立“抓旅游就是抓經濟”、“抓旅游就是抓發展”觀念, 。
(二)、加強創新,增強文化含量。旅游離不開文化。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越豐富,它的知名度就越高,也就越吸引人。針對我縣目前旅游景點文化含量不高的問題,應集思廣益,開拓創新,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地增加文化含量,使之錦上添花。
在山水生態游方面,要深入挖掘景點的文化價值。請些國內文壇名家藝界高手在適當時候來我縣著名景點游覽并組織筆會,把他們的作品配上作者簡介和照片結集出書,擇其名篇名句請書法金石家在相應景點刻字或制匾、聯,以流傳后世,給游客留下高品位的珍藏紀念品。要大力加強對旅游歷史文獻的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使蘊含在旅游資源中的文化潛能得以充分釋放;要充分發揮歷史、文學、建筑、工藝美術、園林、民族服裝設計以及音樂、書法、繪畫、雕刻(塑)、裝潢等專業人員的智慧,充分依靠藝術手段和科學手段,將旅游資源進行藝術化處理,使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 目前景點的介紹和評價,還停留在“是什么”、“怎么來”這個層次,而它們在岫巖的歷史進程中經歷了什么變化,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呼應,它們對岫巖滿族文化的影響則很少被提及,這就無法全面展示其文化底蘊。在知識經濟時代,對文化旅游資源的深層次開發必將成為旅游產業在新世紀的發展主流,要樹立岫巖旅游的文化品牌,必須在現有旅游產品和資源的基礎上不斷予以創新。
在玉石之旅方面,除了提高玉雕的創意水平、多出精品外,可創作一篇戴玉佩、玉鐲給人帶來好運的民俗傳奇故事,讓購玉者都在這個美麗的故事中購買玉件。另外,改變“采玉興縣”,實施“觀光(玉)興縣”的發展戰略。這個思路的要點是玉石文化的功能轉換?!獙⑶皝磲稁r買賣玉器轉化為前來岫巖觀賞玉石文化;實現以開發利用本地玉石資源進行玉石加工向主要采用國內外寶玉石資源,以發展玉雕業為主向多種寶玉石原料加工并舉的模式轉變;引導和推動玉產業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中實現量的新擴張。我縣將在“玉皇”原址興建中國玉博物館,并規劃在岫巖縣城中國玉雕會展中心和哈達碑鎮中國玉博物館之間建設一條長37.4公里的旅游觀光帶,這將為玉石之旅帶來一道炫目的亮點。
在魅力滿鄉游方面,應做到滿族文化、滿族鄉情、滿族民俗景觀三者的和諧統一。如果說滿族文化是“根”,滿族民俗鄉情是“葉”,那么,滿族民俗景觀則是“花”。 旅游者不辭遠程之苦來到岫巖滿鄉村落,主要是想看到滿族文化與滿族鄉情的載體——滿族民俗的景和物。 做到使景更美、更自然,實物更豐富、更真實。對于滿族民俗村要加快建設??傊谖铱h文化旅游的每個環節都要注重突顯文化的內涵,突出地域和民族的特色,突出濃郁的民風民情。
(三)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優勢,開發文化旅游產品。堅持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的原則,既要保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生態和本真性,又要通過旅游開發向外界宣傳推廣。對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生產性保護方式,加以合理利用,為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新鮮元素。對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注重原真形態的展示,另一方面通過編排,成為具有滿族民族特色和市場效益的文化旅游節目。要整理和生產一批滿族民族文化藝術精品節目。要鼓勵對我縣現有演藝資源進行整合利用,鼓勵社會資本以投資、參股、控股、并購等方式進入旅游演出市場。鼓勵運用現代高新科學技術,創新演出形式,提升節目創意,突出地域特點和文化特色,打造我縣優秀旅游演出節目。旅游景區(點)要廣泛吸納文藝演出團體和藝術表演人才以多種方式靈活參與景區經營,不斷提高景區(點)的文化內涵。
(四)、要搞活投融資機制,加快旅游文化產業招商引資步伐。影響岫巖旅游文化產業開發進程的主要原因是資金不足,必須大力創新投融資機制,大力拓寬旅游投資融資渠道。今后,一方面政府應發揮文化開發的主導作用,積極爭取國家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大力招商引資,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實行旅游資源的所有權與開發權、經營權相分離等措施,鼓勵國內外大集團、大公司和民營企業投資,吸引內資、外資以及引導民間資金投入開發,大力支持縣內外投資商采用承包、租賃、入股、買斷等多種方式和手段開發民族文化旅游資源,實現資本與資源的最佳結合。要明確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主體,要堅持內資與外資同等重要、內商與外商一律平等、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一視同仁的原則,按照市場規律“多輪驅動”,大膽開展資本運作,要著力改善招商引資環境,在優惠政策制定、提供開發條件、配套服務措施上下狠功夫,讓外來投資者進得來、留得下、能發展。
(五)積極培育文化旅游人才。 加強文化旅游人才培訓。根據我縣市場需求和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實際,定期組織文化旅游從業人員業務培訓,開展導游和講解員培訓,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文化旅游人才隊伍;全面推行文化旅游從業人員職業資格認證、等級考試、持證上崗制度,為我縣旅游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六)開發一兩種 融藝術性、實用性為一體的、符合我縣地方文化特點的標志性文化旅游工藝品(紀念品),設計上可以和岫玉結合,體現中國玉都的內涵。這樣既可以宣傳岫巖,又可以增加收入。旅游旅游購物是直接拉動旅游收入最直接的重要因素,在旅游消費各要素中,購物作為最大需求彈性要素之一,具有相當的可塑性和拓展空間。在旅游業發展中,購物已成為決定旅游業效益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在旅游業發達的國家,旅游商品收入在旅游總收入中占40%左右,法國旅游商品、紀念品的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55%~60%,香港也高達50~55%。旅游商品具有很好的聯動效應,旅游商品的發展可以為岫巖農業、商業、加工業、服務業、食品等部門創造新的發展空間。
(七)、要盡快制定岫巖文化旅游發展規劃,實行稅費優惠政策。規劃是特色文化旅游產業開發、建設的龍頭。做大做強特色文化旅游產業,首先必須把規劃置于一個高起點的位置,做到起點高、審批權威、執行嚴格。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做出特點、做出品牌、做出效益,推動岫巖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實行稅費優惠政策, 內容包括:對外來投資新建文化旅游企業,通過建立縣財政文化旅游開發基金,實行“稅費先征后獎”??h財政文化旅游開發基金獎勵額度可以實行:1、新建文化旅游企業從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正式營業起,前3年內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中縣級地方財政留成部分的100%,第4、第5年上述留成部分的50%,稅費獎勵不超過5年。2、新建文化旅游企業須交納的市屬以上行政事業性收費中縣級地方財政留成部分的100%。3、新建文化旅游企業須交納的本級政府收取和支配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律免繳(辦理相關證照和購買發票工本費除外)。4、實行政府對投資者補貼機制。凡新建規模以上的項目,從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正式營業起,縣政府每年按投資基數的5%進行補貼,累計補貼時間不超過3年。5、對新引進縣以外投資主體來我縣直接投資景區、景點開發及旅游文化配套服務項目建設的中介人,按到位資金總量的3%予以獎勵。對投資方新開發的景區景點,榮獲AAA級景區(點)稱號的獎勵10萬元,榮獲AAAA級景區(點)稱號的,獎勵30萬元;榮獲AAAAA級景區(點)稱號的,獎勵50萬元。
(八)、加大文化產品宣傳推介力度。沒有宣傳就沒有市場,民俗文化的旅游開發必須與宣傳包裝相同步,甚至宣傳先行。要以旅游集團、旅行社為主渠道, 以國內大型展會、全省旅游促銷行動為載體,以新聞媒體采風報道和電視、廣播、報刊、網絡、戶外廣告宣傳為主要宣傳形式,有計劃、有步驟、多層次、全方位開展以岫巖文化為重點的旅游品牌推廣和旅游產品推介。要注意運用大型節慶、電視專題片、宣傳手冊等多種手段展開包裝宣傳,通過舉辦論壇、投資洽談會、項目交易會等形式推介岫巖的文化旅游項目。 今年的玉雕藝術節就是一次很好的宣傳推介契機。
通過以文化促進旅游,用旅游傳播文化,實現文化與旅游的良性互動,把文化旅游產業做大做強,就會形成特色品牌優勢,形成“人文、自然、文物、山水、民族、生態、產品”等交相輝映的旅游新格局,使岫巖旅游邁上持續發展的陽光大道,使旅游成為岫巖經濟發展新的支柱產業。
[論文關鍵詞]齊齊哈爾;地域文化;旅游文化
[論文摘要]地域文化資源是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優勢決定旅游競爭力。齊齊哈爾的地形地貌、人文歷史獨特,構成了古樸、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資源優勢。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資源,開發其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構建具有傳承性、獨特性、創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鶴城,使地域文化與旅游文化共同發展,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策動力。
地域文化是指一個地域的地理、歷史、經濟、社會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體現地方特點的文化。齊齊哈爾市建城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厚重,在歷史長河里形成了多元的地域文化、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催生了獨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已經成為全國有名的綠色食品之都、裝備工業基地、生態旅游之鄉和歷史文化名城,贏得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魅力城市等稱號。當前,如何充分發揮我市地域文化優勢,打造齊齊哈爾旅游文化品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地域文化內涵是塑造旅游文化的靈魂
在本地文化資源中,選擇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開發出有說頭、有聽頭、有看頭、有玩頭的旅游產品,提供有獨特體驗、有新鮮感受、有無盡回味的旅游服務,已經成為當今旅游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齊齊哈爾的地形地貌、人文歷史獨特,構成了古樸、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資源優勢。
一是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我市擁有世界聞名的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最大的蘆葦濕地。扎龍濕地是首批被國家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的,也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每年接待數以百萬的游客。河流漫溢,葦草叢生,湖泊星羅棋布,是鳥類棲息繁衍的天然樂園。據統計,扎龍自然保護區有各種禽鳥296種。其中尤以鶴類居多而文明于世,世界上現有鶴類15種,在扎龍就可見14種鶴。我國有野生鶴9種,扎龍就有野生鶴6種。世界最珍貴的丹頂鶴不足2000只,扎龍就有400多只。因此,齊齊哈爾成為馳名中外的“鶴鄉”。鶴文化已經成為我市的特色品牌,寫鶴、畫鶴、吟鶴、攝鶴蔚成風氣,觀鶴成為著名旅游品牌。一曲感人至深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就是歌頌為尋找走失的丹頂鶴而獻身的我市姑娘徐秀娟。扎龍馴養的丹頂鶴曾在澳門、黃鶴樓放飛表演,獨特、鮮明的鶴文化正在提升我市知名度和競爭力。此外,齊齊哈爾四季分明,沃野千里,空氣清新,全年空氣質量二級以上達到326天。境內的“一江九河”未受污染,綠色農業旅游資源豐富。全市有14個中國特產之鄉,獲得綠色食品標識120個,綠色食品產業快速發展,生態旅游、休閑度假旅游特色鮮明。首批國家級梅里斯綠色觀光農業園等就是生態休閑旅游的代表。風光旖旎的明月島、集自然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東北最大的城市公園龍沙公園、穿城而過宛若晶瑩剔透的城市項鏈勞動湖等構成了鶴城旅游文化的精彩華章。區位上,齊齊哈爾是我省西部與內蒙古東北部旅游的中心城市,有區域旅游合作的基礎。觀鶴節,鶴翔人舞,共同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齊齊哈爾的大濕地與大慶的大油田、五大連池的大火山、黑河的大界江、呼倫貝爾的大草原共同構成了生態旅游精品線路,成為中國十大完美旅游線路之首。
二是工業文化旅游資源氣勢恢宏。齊齊哈爾是重要的裝備工業基地,為我國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象馬恒昌小組那樣的產業工人在創造物質財富同時,也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里有被總理譽為“國寶”的中國一重集團、“掌上明珠”的北滿特鋼集團。有親自選址,為國防建設做出重要貢獻的華安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以及和平廠、建華廠等三大軍工企業。有亞洲最大的鐵路貨車生產企業齊車集團,有全國機床行業“十八羅漢”的第一和第二機床廠,已有三家企業已經成為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點。
三是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凝重厚遠。齊齊哈爾城始建于1125年,1954年前曾作為黑龍江省省城達255年之久,是我省歷史文化名城。有曾被寫入歷史教科書的昂昂溪文化和被學者稱之為“北方半坡”的滕家崗文化遺址、有一千多年歷史的遼金塔子城遺址、有中國最北的“金長城”遺址、金代蒲峪路遺址等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有建于1695年的黑龍江將軍府舊址,曾居住過薩布素和壽山等68位將軍。有民國黑龍江省最早的行政機構黑龍江督軍署舊址,有呂氏舊居等流人故居。有馬占山將軍打響全國武裝抗日第一槍的江橋抗戰遺址??梢哉f,完全可以打造成一條北疆歷史文化游的精品線路。
四是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資源異彩紛呈。齊齊哈爾有達斡爾族、鄂溫克族、蒙古族等35個少數民族,蘊藏著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資源。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多宗教構成了豐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資源。有我國大陸唯一的五教道德院,有建于1939年東北著名的佛教圣地大乘寺,有建于1684年的全國重要文物保護單位、我省最大規模的卜奎清真寺,有哥特式建筑風格的圣彌勒爾教堂等。這些建筑流光溢彩,無論是在設計、彩繪、建筑、造型和布局等都極具體現其科學、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的藝術價值。
五是關東文化旅游資源獨具特色。我市已經連續舉辦了六屆的中國齊齊哈爾關東文化旅游節,緊緊圍繞冰雪文化、雪鶴文化、民俗文化等開展旅游文化活動,是東北地區重要的旅游節慶活動之一。挖掘和弘揚生生不息、艱苦創業、開拓進取、敢為人先的“闖關東”精神的內涵,為重振齊齊哈爾老工業基地雄風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持,賦予了新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我市至今尚有山東村、山東屯的文化遺存,全市有七成以上人口是關內移民的后裔,生活和生產方式仍有關內習俗。電視劇《闖關東》就多次提及齊齊哈爾。全國聞名的甘南興十四村就是典型的山東移民村,它已經成為我省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和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村。我市歷史悠久的冰雪游園開全國的先河,自1963年首屆開辦,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二十八屆。冰澆藝術在全國更是堪稱一絕,冰雕玲瓏、雪雕奇偉、冰燈璀璨已成為旅游亮點,深受中外游客的歡迎。
地域文化的優勢決定旅游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化的靈魂存于地域文化的內涵。因此,齊齊哈爾要依托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資源,開掘其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建設具有傳承性、獨特性、創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鶴城,讓文化發展與旅游發展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策動力。
二、依托地域文化生產力提升旅游文化競爭力
地域文化資源是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優勢決定旅游競爭力的強弱,我們要依托地域文化優勢提升旅游文化的競爭力。
一是結合地域文化品位定位旅游文化特色。根據我市地域文化的特點和景觀分布及自然資源現狀,可以開發建設昂昂溪文化旅游、遼金文化旅游、紅色文化旅游、民族風情文化旅游、歷史建筑文化旅游、工業文化旅游、生態文化旅游、農業觀光文化旅游、都市觀光旅游九大系列旅游產品。鶴文化研究也要進一步挖掘內涵,以鶴文化與關東文化的表現形式,逐步形成齊齊哈爾的文化品牌。
二是提煉地域文化精髓包裝旅游文化形象。要根據齊齊哈爾地域資源特點,挖掘、開發并創造出自己的個性化產品,力求與眾不同。目前,我市已經形成夏秋有綠博會、觀鶴節、小交會、和平節,冬春有關東文化旅游節、冰雪節等,構成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旅游文化格局。同時,還要充分利用齊齊哈爾文化藝術品廣場等作為展示和推介藝術作品和旅游產品的平臺。
三是突出地域文化特點塑造旅游文化精品。當前,齊齊哈爾市的旅游業對文化的繼承、傳播和交流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發揮。必須在認真研究、深入探討的基礎上,確立目標、塑造形象,加強旅游文化建設,提升旅游文化內涵,注意研究旅游與文化的有機結合,體現旅游景區、旅游管理、旅游商品、旅游服務和旅游促銷的文化性。
三、以地域文化優勢推動旅游文化產業的開發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文化的交流和相融趨勢明顯。保持和發展民族文化特性,并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轉化為適應現代經濟需求的旅游文化產品,對于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文化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要促進旅游文化與地域文化的有機結合,大力解決人文資源開發滯后于旅游資源開發的問題。旅游業是一項經濟、文化兼承的產業,隨著經濟文化的互動和廣泛交流得到快速的發展,加強我市地域文化與旅游資源的整合與開發,提升旅游產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要深入挖掘我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按照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世界大濕地、中國鶴家鄉”的定位,突出生態特色,要大力實施地域文化發展戰略,打造我市獨特的旅游文化品牌。文化產業的發展要和自然、人文、社會環境相適應,開發與本地實際相結合的新興旅游文化產業,以特色創名牌,以優勢爭市場,把特有的地域文化融于旅游產品、旅游管理、旅游服務、旅游營銷之中。要依托我市多姿多彩的文化資源,深度開發和挖掘其人文價值、美學價值,加快建設民族文化旅游。同時要注重把發展文化產業和調整產業結構結合起來,把文化產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要確立體現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產業發展思路,形成多元化投入、多種形式共同發展的格局。堅持用市場的眼光看待地域文化資源,用市場的方式配置地域文化資源,用市場的機制開發地域文化資源。我市旅游產品檔次低、品種少、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旅游文化企業總體上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充分考慮發揮地域文化優勢,緊緊圍繞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發展思路,制定旅游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其次要注重培養鄉土文化人才。牢固樹立文化人才資源是第一文化資源的觀念。鄉土人才是最為寶貴的財富,鼓勵和引導他們創作出更多的文化藝術作品,打造出更多的文化藝術精品,特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品。要延長旅游文化產業鏈條。旅游文化產業是綜合性產業,市場空間大,社會效益大,最為直接的就是能夠帶來就業崗位的增加,相關產業收入的提高。這就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持配合、相互協作,深層次地研究、挖掘、整理、開發,利用地域文化資源作為重要內容。比如以達斡爾族為代表的北方少數民族藝術表演、文化展覽等,開發各類衍生文化產品,形成高效益的文化產業鏈。
三要突出文化產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積極培育和提升骨干旅游文化企業的競爭力。現代旅游業要形成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必須在提升旅游形象力、旅游營銷力和旅游產品競爭力上做好文章。因此要大力扶持旅游文化產業的龍頭企業,開發好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要保護好、引導好民營資本投資旅游文化產業的積極性,培育一批重點民營文化企業,積極促進文化產業投資主體多元化,逐步形成文化產業群,以文化發展帶動和促進旅游、餐飲等的聯動發展,形成新的產業格局。要重視挖掘在我市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和重要影響的歷史事件及文化名人,創作出小說、劇本等文學作品和文化產品,不斷擴大我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我市旅游業的加速發展。
一個地區的旅游業若缺少了本地文化底蘊和特色,就反映不出獨有的精神內涵,就會失去它強大的吸引力。地域文化是發展旅游文化不可缺少的靈魂,更是旅游業突出特色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必須在發揮齊齊哈爾地域文化優勢上動腦子、下功夫,使北疆鶴城成為能夠吸引國內外游客的獨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名城。
論文關鍵詞:電視;導游;旅游文化傳播;媒介
論文摘要:旅游文化傳播是傳播學和旅游文化學關注的交叉點。本文在這兩門學科背景下’采用比較法探討作為大眾傳播媒介的電視與作為人際傳播媒介的導游在旅游文化傳播中各自呈現出來的特占’,并嘗試提出電視與導游相配合達到旅游文化傳播效果最大化的模式。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旅游活動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人們對于旅游文化的渴望也愈來愈強烈。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大眾傳播特別是電視,占據了人們休閑生活中大部分時間,人們從電視上大量接觸異國他鄉文化,同時也不滿足于此,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在導游的帶領下身臨其境地感受旅游文化的魅力。電視和導游,作為旅游文化傳播的兩種媒介,代表著典型的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本文旨在探討電視和導游在旅游文化傳播中作為不同的媒介分別具有怎樣的特點,存在哪些異同,能否有機結合以及結合模式問題。
一、旅游文化傳播與媒介
1、旅游文化傳播
旅游文化是由于旅游活動的介入而形成的一種特殊文化,是旅游者為了休閑和娛樂而進行的短暫遷移。旅游者把自己原來居住地的文化帶到旅游地,在旅游地又領略了當地的文化,在此過程中,各種文化交匯融合,形成了旅游文化傳播。但是,在人們被大眾傳媒密不透風地包圍住的今天,以上關于旅游文化傳播的概念只能算作狹義的概念。今天的人們如果有一臺電視機就可以足不出戶地領略異國他鄉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而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也可以通過電視節目接受外界文化影響。因此,要探討當今的旅游文化傳播就不能僅僅停留在以人際傳播為基礎的“真實世界”,還要著眼于以大眾傳播為基礎的“傳媒世界”(參見圖一)?;凇皟蓚€世界”的旅游文化傳播都帶動了人員、信息、物質和資本的流動,促進了不同地區人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增進了不同地區之間文化的大傳播和大融匯。
2、旅游文化傳播的媒介
傳播媒介是傳播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也是傳播研究的重要內容。如前所述,當今的旅游文化傳播具有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雙重屬性,因此旅游文化傳播媒介包括人際傳播媒介和大眾傳播媒介。本文主要選取其中的導游和電視進行分析。
在“真實世界”的旅游活動中,幫助旅游主體完成旅游活動的中介組織稱為旅游媒體。它是旅游文化傳播的渠道,包括各旅游組織和企業的活動。導游人員的活動是其中最典型的一類。一般而言,游客首先接觸且接觸時間較長的目的地居民就是導游人員。他們通過語言、手勢和神態等非語言符號進行傳播活動,連接旅游主體和旅游客體,屬于較為典型的人際傳播。導游人員對旅游目的地的介紹和講解,不僅使游客更加深入細致地了解目的地的風土人情,也擴展了游客對自然風光的審美欣賞能力,促進了不同國度、地域、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通過旅游主客體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傳播著各國、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是一種廣泛的文化傳播。
從大眾媒介來講,電視是最具有影響力和感染力的媒介形式。電視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形聲并茂、聲畫同步,可以傳遞更多、更直接的信息。在“傳媒世界”的旅游活動中,電視能夠把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產品生動、形象、逼真、立體地展示給受眾,讓受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這種對旅游目的地或旅游產品栩栩如生的可視化展示,會對受眾形成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這是電視傳媒的優勢。旅游目的地宜人的自然風光與獨特的人文景觀通過電視媒介廣泛的傳播,可以讓受眾直接地、感性地領悟到旅游地的魅力。通過電視媒介傳播的旅游文化,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受眾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受眾的旅游動機。
電視同時也是受眾接受旅游信息的一個重要來源。根據卿志軍和鄭巖在《電視對旅游文化的傳播作用》中對海南海口、三亞部分旅游者的調查,受訪者獲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電視(39.9%),也最關注電視上的旅游信息(48%)。那么看電視是否能夠代替實地的旅游活動?電視旅游信息是否能夠代替導游的講解呢?答案是否定的,個中原因則要從兩種傳播媒介的比較分析中去尋找。
二、兩種旅游文化傳播媒介的比較
1、電視與導游的差異: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
大眾傳播是傳播手段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指特定的社會集團通過文字、電波等大眾傳播媒介,以圖像、聲音、符號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數人表達和傳遞信息的過程。從構成大眾傳播的要素來看電視對旅游文化的傳播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大眾傳播中表述的“特定的社會集團”是指專門從事信息生產和傳播的專業化媒介組織,這就意味著,經過電視臺采編后形成的電視旅游節目中的旅游信息具有很強的公開性、權威性和全面性。相比較而言,以人際傳播為基礎的導游人際傳播中,導游人員帶團的講解則具有很強的隨意性,每個旅游者所接受的信息也是不平衡的,有時還因為導游個人素質和職業責任感的參差不齊導致錯誤旅游信息的傳播。
第二,大眾傳播以社會上不特定的大范圍受眾為傳播對象,且受眾具有匿名性和不確定性。電視旅游節目具有大眾性,這就意味著它是點到即止的,對旅游目的地的介紹通常是廣泛而膚淺的,因而難以滿足觀眾個性化的文化需要。導游員通過與游客面對面個性化交流,可以滿足不同類型游客的需要。比如對同一古建筑的介紹,面對知識界游客,導游員主要講解該建筑的歷史背景、建筑特色等;如果面對的是一般游客,他們感興趣的可能是關于此建筑的奇聞軼事和神話傳說,導游員可根據情況調整導游詞的內容和形式。
第三,大眾傳播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電視憑著它獨特的魅力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大眾傳播媒體。電視聲畫合一的傳播方式,給觀眾以身臨其境的現實體驗。經過編輯和修飾的“媒介世界”有很大的吸引力,甚至讓人感到“媒介世界”比“真實世界”還要“精彩”,不少游客去過旅游景點后感嘆“沒有電視上看著那么好”!
第四,電視在節目形態上具有多樣性。電視的旅游文化傳播形式主要有電視旅游新聞、電視旅游廣告、電視旅游節目、影視劇等幾種。豐富的節目形態不論從對旅游文化傳播的廣度還是深度都具有很強的傳播優勢。相比而言,導游員的帶團講解似乎單薄了很多。也許在大眾傳媒讓這個世界變的絢麗奪目時,人際傳播很容易被忽視,但它依然是最基本的傳播方式,依然有它獨特的傳播特點。
人際傳播是人類傳播活動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形式。在人類的傳播行為中,人際傳播有許多種樣式,如交談、爭論、講演、會議、教學,甚至包括電話、電子郵件形式的交談等?!爱斎藗冏畲笙薅鹊匾员憩F個性的方式,在一起談話和傾聽時,這種傳播的樣式就發生了”。旅游文化傳播中的導游和游客之間就是典型的人際傳播。
首先,人際傳播具有雙向性,具有反饋及時、互動頻率高的特點。反饋是旅游人際傳播的重要環節,它是游客對導游員講解的反應,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旅游人際傳播的進程。旅游過程中,游客可以隨時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向導游員反饋得到解答,對導游傳遞的信息有接收不到位的,也可以及時補充信息。因此,游客在實地游覽中對旅游文化信息的了解是深人的、透徹的。同樣的信息,如果通過電視媒介來傳播,情況會截然不同。雖然網絡的興起弱化了大眾傳播的單向性,但是受眾對電視媒介的傳播反饋依然是延遲的、低效的。電視的特性決定由它傳播的信息也是易消逝的。
其次,人際傳播的內容更豐富和復雜。人際傳播最具有魅力的就是它的符號傳播,比如表情、手勢、姿態等,由這些符號傳達出來的意義往往更加豐富和復雜。人際傳播的意圖就是要產生理解,而理解就在于要領會傳播者的意義。通過這樣的理解,概念中的人際傳播范圍刁訊深度卻加大孔導游的人際傳播相對于大眾傳播,更易于溝通旅游地和旅游者之間的情感,產生共鳴。比如,每個導游員都有自己的講解風格,或風趣幽默,或引經據典,在講解過程中不僅僅是機械的旅游信息交流,還是情感的交流,進而對目的地產生綜合的印象。
2、電視和導游的契合——“把關人”角色
傳播的過程牽涉到對某些信息的選擇與傳遞,以及對另一些信息的剔除與摒棄。美國社會學心理學家、傳播學的奠基人之尸庫爾特·盧因1947年首次提出了“渠道與把關人理論”,傳播學者懷特1950年又進一步提出了新聞篩選過程的把關模式,從而形成了傳播學中的“把關大,理論體系:傳播過程中存在一些把關人,只有符合規范或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內容才能進人傳播渠道。由于傳播渠道的有限性,以及一些社會集團對傳播過程不可避免的制約,信息不可能無限制地傳播,選擇與剔除的活動自然成為傳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環節。
旅游活動中導游為游客講解時,對內容也有一個類似“把關”的取舍選擇過程。一般來說,無論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在歷史長河的變遷中抑或人類的開發演繹中,大都已經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講解體系。導游詞的內容包羅萬象,包括一般性的景觀介紹、背景材料、典故、相關的文字作品和文化事跡以及傳聞軼事等等。如前所述,在瀏覽的動態的有限時間內,導游基本上無法對上述內容一一進行講解,同時由于游客的個體差異性,可能層次懸殊、審美情趣不盡相同,導游一般會有選擇地針對不同游客選擇不同的講解內容,導游詞的深度、廣度及結構都會有所不同。在這一過程中,導游是傳者,游客是受者,導游對大量講解素材進行甄選,確定傳播內容,可以說,導游是旅游文化傳播的“把關人”。
電視旅游節目同樣延續著傳媒內部的普遍規則,介紹什么樣的旅游文化,安排在什么時間段播出,節目時間長短等等這些無一不是在對傳播進行“把關”。而在旅游活動中,導游每一次帶團都是一個旅游文化傳播活動,同時也是一個“把關”過程,導游作為旅游文化傳播中的“把關大,具有強烈的個性色彩,盡管有行業條例和規章制度的約束,相對于電視旅游節目的“把關”程度來講,導游的“把關”有更強的主觀性。
三、旅游文化傳播效果最大化探求
以上對旅游文化傳播的兩大媒介進行了詳盡的比較分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嘗試探討尋求二者有機結合以達到旅游文化傳播效果最大化的途徑。作者認為,從某一地方旅游文化的傳播來講,可以采用三段式傳播方式,即游覽前電視旅游文化傳播+游覽中導游旅游人際傳播十游覽后電視旅游文化傳播,如圖二所示。
游覽前的電視旅游文化傳播通過旅游新聞、旅游文化節目以及電視劇電影等多種形式,大范圍地將當地旅游文化資源傳播出去,利用電視的技術手段吸引受眾,使受眾(潛在游客)將當地作為出行旅游的候選目的地。游覽中導游用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周到的服務接待游客,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游客,讓游客的旅游體驗達到完美狀態,這是旅游文化傳播成功的核心部分。游覽后,游客大都具有希望經?;貞浧鹈篮玫穆眯畜w驗的心理需求,因而希望在電視媒介上經常接觸旅游目的地的新信息,強化旅行體驗,同時,也為游客向潛在游客推薦旅游目的地起到協助作用。這樣,一個良險循環的旅游文化傳播鏈就運轉起來了。
綜合以上分析,電視與旅游兩業界之間應共同構建基于上述三段式傳播模式的平臺,圍繞著旅游文化傳播效果最大化主動與對方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在為大眾旅游提供更加優質服務的同時,共同提升旅游文化傳播水平和電視、旅游的經營業績。
論文關鍵字:贛儺文化 旅游資源 開展 素質教育
論文摘要:通過對贛儺這一重要的旅游資源的特性、價值的分析,探討利用贛儺旅游資源開展素質教育的獨特性、實施途徑和具體方法,從而理清了一條開發文化旅游資源進行素質教育獲得旅游經濟效益、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途徑。
我們美麗的家鄉江西是文化旅游大省。其中貫古達今、影響深遠的贛儺文化在快節奏的信息社會中仍散發著它古老、博大而獨特的魅力。贛儺文化主要分為儺儀和儺藝術兩部分,儺儀包括儺神廟、儺祭、神詞、儺符、法器等;而儺藝術包括儺面具、儺歌、儺舞、儺戲。贛儺文化的神秘獨特魅力,具有強烈的心理感召力,吸引人們研習、體驗、追尋,是具有強烈吸引力的旅游資源,有著開發旅游良好前景。同時,當代中國正處社會深刻轉型,人們之間的關系急速走向功利、走向競爭,社會日趨走向現代、走向未來。人們,尤其是青年集體意識、群體心理缺失,迫切需要抓住有效載體,尋訪心理家園、彌補集體意識、人本精神,構件完美健全人格,提升塑造綜合素質。我們完全應當在開發贛儺文化旅游資源的同時,利用贛儺旅游資源,深掘其教育價值,開展素質教育,發展地域旅游文化經濟,從而獲得經濟效益、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贛儺文化之特性
1、雜糅巫風、根扎贛鄱。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徐人、楚人入贛,荊楚巫風與當地百越人的神鬼崇拜混雜為影響力巨大的南方巫儺,巫儺自出現以后,不斷向四周滲透,在此過程中,充滿自豪盆地心態的贛先民們在巫儺的傳承中,特別珍視這份令他們驕傲的祖先饋遺,從不敢輕易對其進行改動、刪減,使贛儺至今仍能較完整地保存最原始的面貌和形態。
2、緊隨主流、納異化同。隨著西晉“永嘉之亂”及南北朝戰爭、唐未藩鎮割據及五代十國的戰亂,北人不斷南遷,贛儺文化不斷受到其他主流文化的滲透,吸取了異元文化精魄的贛儺再以強大的影響力向周邊儺屬文化體系的地區發散輻射。
3、崇祖重祭、儺事娛漸。贛地的儺神雖然各異,但多有自己宗族的祖先,重勘輿、重風水的贛人認祖先的靈魂就藏于他們生前的居地,在贛人看來,奉祀與自己有著親緣關系的遠祖之靈比祈求某一位宗主更為可靠、靈驗。贛地祭祖儺儀繁冗,場面熱烈、隆重,規制相當嚴格。供奉祖先除了豐厚的祭品、供品外,還有娛神、娛人的儺歌、儺舞、儺戲等娛興內容。各類形式的儺藝術表演能激起觀眾的情境共鳴及參與熱情,這就使得贛儺文化的保存和弘揚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二、贛儺文化之主要價值
1、學術價值。贛儺文化是跨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考古學、戲劇學等多方面學術領域的歷史文化遺產,它可以幫助學者們重新界定學科體系類屬、源流,完善和補充知識結構及訓詁學科功能、各時期各階段的意義。它對各種學術的研究必將提供更為明確的方向、豐富可考的內容和實物索引。
2、文化價值。贛儺的文化價值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是贛儺文化本身作為最原生態的地域文化藝術對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和陶冶;二是作為歷史遺存仍在以儺的方式對贛鄱廣大地區進行歷史、文化、生產、日雜知識的傳播,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祭神、娛神、娛人的贛儺衍生出的文化教育功能。
3、藝術價值。各地作為贛儺的藝術形式,如儺面具、儺歌、儺舞、儺戲都有著古老、豐富而又極具個性化、地域化的形式語匯及特點,它們折射出各地人們在審美趣味、藝術觀念、思維習慣的巨大差異。而強烈地方特色恰恰是藝術貴在獨創的注腳,也是其原生態的表征和佐證。尤其是各地儺面具藝術所傳達出的驃悍之美、兇猛之美、猙獰之美等美感體驗擴展了壯美和弱美的外延,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審美價值。
4、產業價值。有些人看來,經濟發展速度越快,儺文化消失也越快。這一看法實有偏頗,經濟發展、科教興盛才有文化的繁榮,而當今時代文化繁榮有促進經濟良性循環大發展。贛儺文化的瀕危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擁有得天獨厚的贛儺文化遺存卻不懂得就此發展相關的知識經濟、文化產業。這無異于捧著金飯碗去討飯。5、教育價值。贛儺歷史是贛初民一如贛地紅壤般的血色、血性混雜著融合、抗爭、分立、嬗變、消長的人群、地區的交往史和生活史。贛儺歷史沿革無不是充訴著思想、知識、技藝、歷史的傳播和繁榮,假如剔除了它儺神信仰的封建迷信部分,贛儺無疑是華夏民族共同體多極意識形態的根系所在,它的優良傳統和社會生活智慧仍在向我們昭示著必須繼承和發展的寶貴部分。
三、贛儺旅游資源與素質教育之契合
保護挖掘和弘揚贛儺文化,開發贛儺旅游資源最為長遠的戰略就是將它植根于年青一代的集體記憶及深層意識之中;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結合提倡全面素質教育對青少年展開贛儺旅游文化資源的研習、體驗等的旅游研習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對素質教育來說贛儺旅游文化是最適合的現實文本。贛儺旅游資源與素質教育高度契合,是素質教育的獨特載體。二者契合性主要有三,即精神吻合、內容生動、形式近人。
1、精神吻合。贛儺文化的精神是開放、獨立、頑強,贛儺文化的兼容性使它融合了多種文化的不同元素,這是它開放的一面;贛儺文化善于吸取異元文化的精髓,卻始終沒有割斷自己與自己歷史的聯系,仍保留有自己的思想,行為方式,體系,這是它獨立的一面;贛儺文化是贛人最早發揮本體精神力量,使用巫儺手段向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索要起碼的生存條件,拓展生存空間的生命張揚,這是它頑強的一面。而素質教育強調基礎教育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這種發展是以開放,寬松的環境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為先決條件的,健康個性的首要特征就是它的創造性,而這種創造性也是開放的。與此同時,積極挖掘學生的潛能與培養其獨立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的能力,并在此過程中錘煉出他們頑強進取,自強不息等寶貴的意志品質。二者的精神完全吻合。
2、內容生動。贛儺文化的內容涉及到民間傳說、歷史人物傳記、忌禁由來等多方面淵源極具知識性、趣味性,學生的全面發展離不開他健康的個性,而好奇、感興趣樂于探索是健康個性中的寶貴部分,而贛儺文化生動、豐富、博大的內容足以使學生浸潤于其中,陶然忘我。
3、形式近人。贛儺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在于它的社會性,生活性的行為特點,免去書本的冗經窮辯,讓學生深入和貼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運用這一近人而又獨特的文化形式實現素質教育所強調的聯系生活實際,培養職業技能的主張,不能不說是弓為矢用。
四、利用贛儺旅游文化資源開展學生素質教育之實施
縱觀儺文化活動的整個過程無不是作為鄉村、民族等群體組織就社會過程中針對例如戰爭、逐疫等問題所采取的一種非理性化的思維、行為解決方式。從這幾門學科的特點來看,有一個讓學術界普遍認同的學習模式,那就是無一例外的強調以基本認識為先導,再以實踐、實勘、實驗與總結的反復深化每次的研究所得,可以說這與以知識為起點,經過技能、技巧的培養到達發展的結果的素質教育基本運轉機制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在具體實施上我們擬將整個素質教育過程分為從創意、體驗、互動、行動四個階段來組織實施方案。
1、創意。以公共課或專題講座的形式就儺文化展開開放性、趣味性的闡述和分析,使學生對贛儺文化有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根據青少年思維敏銳、但深度缺乏;注意力強、但自控能力差;記憶力強、但條理性差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避短揚長、充分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并根據綜合文化的社會性特點,以深入淺出、直白通俗的語言表述與現代化媒體展示技術相結合,充分展開教學互動,在此當中,要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及批判精神,以免使其創造性被扼殺于萌芽。此階段按教育目的與認識重點可分為三個內容:現象和本質認識、體系認識、價值認識。
(1)現象與本質認識,我們將贛儺認定為人類的社會群體組織以一定的儀式為中介向信仰客體祈獲功利的普遍人文現象,這一現象的本質為主宰認知、主宰信賴,因此,這一本質形式外現為合神逐鬼、祈神賜福。在此過程中,注意不要把它上成了哲學課和歷史課,不要讓學生在概念和專業術語的海洋中周游,而是要以優美、動人的民間傳說與儺事溯源為興趣點,拋磚引玉,漸入主題,始終貫徹輕松教學的原則。
(2)體系認識。贛儺文化群落有著完整、獨立和龐雜的體系,在歷史的衍變中和鄰近地區的影響下,贛各地儺事的稱謂、編員、規矩、程序、興忌大相徑庭、面目各異。在這一部分的講解中,只要求學生對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重在人文、地域特色的宣揚和感染,所以無需面面俱道。
(3)價值認識。經過幾千年沿襲、傳承和發展的贛儺文化以其厚重而獨特的學術、考古、文化和產業等價值飲譽海外,我們應對其遺存價值作一個較為中肯、科學的價值訓估。在這一階段,教師應以飽滿的熱情、激揚的語調對贛儺文化的遺存、可掘價值予以全面的介紹并加以盛贊,從而激發每位同學身為江西人的自豪感及愛鄉情感,并樹立報效家鄉、建設家鄉的遠大抱負。
2、體驗。這一階段的要求是讓學生直接參加到贛儺文化活動中,使其在具體、真實的儺文化氛圍及實踐活動的身體力行中體驗和感受這一文化的整體形態、內涵啟示及獨特魅力。在這一階段教師應以暗示性語言對其思路加以引導,只在關鍵部分進行提示、啟發和誘導、使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創意離不開儺文化情境的創設,校方應及早與儺藝團體取得聯系,向其索要表演日程安排。
(1)回歸體驗。在祭師近乎癲狂的呼號中,古老、渾穆的儺儀事象可以瞬間將我們帶回儺風激蕩的原始時空,那里只有生命內驅力的舞動和如同低沉、重實的儺戲節拍一般的個性釋放,基礎教育是以個性健康、和諧發展為前提的,此種體驗是我們籍以修復學生個性原生態的有效手段。
(2)審美體驗。放眼贛儺藝術,稚拙、古樸、單純、直率的贛儺面具可謂品類遺存、功能、藝術手法及風格都繁多難計,流傳久遠;豐富的取材、特有的圖案、符號內涵表達功能;點與線的巧妙構成及對比手法的凝練、大氣是贛儺面具藝術的非凡特色,一張張獰厲、憨蠻、詭異的表情透露出神性、獸性、魔性、混雜性,讓人們感到陌生而又熟悉,這就是儺藝術的魅力所在。美育對于性格的塑造作用非凡,贛儺藝術以其可感的鄉土藝術形象、藝術形式對于培養學生健康、全面、和諧發展的個性,正確的價值觀,美好的情操、提高道德層次,塑造心理健全的人格都有著巨大作用。
(3)苦難體驗。贛儺文化是贛人最早發揮本體精神力量,使用巫儺手段向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索要起碼的生存條件、拓展生存空間的生命張揚。在此實踐中,我們以苦難為契入點展開體驗和教育活動,對于培養學生的同情心、代入感、乃至于心理健康、健全的人格有著重要的作用。
(4)鄉風體驗。贛地儺鄉不僅繁衍了贛儺文化,同時也孕育了古老、濃重、醬味十足、浸透了儺風的儺俗和民俗??梢哉f無言不儺、無行不儺。熱愛儺文化,首先要熱愛滋養儺文化的家鄉,保護儺文化、挖掘和弘揚儺文化更是要從愛護儺鄉、建設儺鄉做起,展開鄉風體驗、一睹儺鄉人的生活風情,體味他們的酸甜苦辣是消除學生的尊卑思想、擺正其優越心態、培養他們的公正感、愛國主義高尚情操及赤子情懷的必由之路。
3、互動。這一階段,由教師與學生一道以多樣的交流和總結形式將前兩個階段的學習所得互通識見、取長補短、揚華棄粕,進一步深化認識并就其運用領域進行深入探索,以期幫助學生將已得社會文化素質內化入心理層面,最終形成健康、全面的個性和能力。這一階段的交流主要分為兩個內容:心得體會交流和作品成果交流。一、心得體會交流,這一內容中師生可以共同攜手設計如主題班會、專題座談會、交流板報等形式活潑、組織新穎、創意獨特的儺文化交流平臺,就“容我一訴衷情,還你千年贛儺”、“與贛儺牽手”等主題對“儺視角看世界”、“多極世界的儺面人生”、“現代人的儺心理”等熱議焦點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二、作品成果交流、第二個內容實際上包括了再體驗、再認識、再創造三個環節,從再體驗到再創造的過程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的同學們否定復制、超越自我的舊我蝶變,當各件作品、各項成果被陳列出來,同學們可以在他們自己所創造的儺文化藝術成果面前互相學習、加深了解和友誼,
4、行動。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是在現階段如何保護、傳承、弘揚和挖掘利用贛儺這一珍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進一步擴大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江西旅游業的發展和地方經濟的繁榮,在其間重視并切實提高學生的素質,把住素質教育這一載體。最有力的舉措就是群策群力,啟動贛儺文化申報為世界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此階段,教師應就這一目標向每位同學發出明確的號召,并由全體師生就宣傳的方式、影響力的施加等實際行動以具體的方案確定下來,按步驟、要求共同實施。
此外,要加強儺旅游資源地,學校、旅行服務部門、政府職能的分工協作,開展好利用儺旅游資源開展好素質教育。
論文關鍵詞:民間文學 旅游開發 物態化
論文摘要:民間文學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是極具魅力的文化資源。而我國民間文學蘊藏豐富,在大力發展旅游業的今天,應努力開發利用民間文學,促進旅游文化的蓬勃發展。本文就民間文學的旅游文化價值進行嘗試探討。前言概括民間文學對旅游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第二部分具體闡述民間文學在旅游方面的開發和利用的價值。第三部分民間文學開發和利用需要注意的問題。
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是最具吸引力、最有魅力的旅游資源。旅游最本質的特征就是旅游者變換原有的文化環境,探奇求知,改變生活節律,吸取其他地方的地域文化?!皣鴥纫淮握{查表明,來華美國游客中主要目標是欣賞名勝古跡的占26%,而對中國人生活方式,風土人情最感興趣的卻達56.7%。在日本游客中,對人民生活感興趣的高達68%。”①人們出游的主要動機是了解異地文化和民眾的生活方式,旨在尋求一種“經歷”或“體驗”。旅游活動是游客離開常住地而發生的,其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交流,是兩種地域文化的交匯與融合。旅游活動盡管具有經濟色彩,但本質上還是一種文化,可以說,旅游者是為了文化而旅游的。據旅游研究者的說法,民俗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滿足了游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經成為旅游行為和旅游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而民間文學是民俗藝術中一種由勞動人民口頭創作,在民間廣泛流傳,反映勞動人民社會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頭語言藝術,是極具魅力的文化資源,它最集中反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風貌,開發為旅游文化資源的前景不可限量。民間文學必定是旅游業中最閃亮的奇葩,它能為旅游業增光添彩,提升旅游文化的品位,豐富旅游文化的內涵。
旅游業在20世紀80年代已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經濟部門之一。我國擁有世界上獨具特色的東方文化,其中民間文學獨樹一幟,古往今來,講故事、聽故事始終是我國民間社會沿襲的文化傳統,深受我國民眾的喜愛。而我國又是民間文學蘊藏豐富的國度,在我國各民族、各地域民間活躍著的能講、善講故事的人有如恒河沙數。這種文化資源為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準備了豐富的資源。近年來,隨著各地對本地區地方文化資源的挖掘和開發,旅游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也躋身于世界旅游大國的行列。不容置疑旅游已成為當今時尚,人們獵奇的心理,探知的欲望,民間文學的傳奇性蘊含著許多有助于激發民眾旅游興趣和旅游好奇心的成分,對旅游活動的發生有促進作用。</P>
旅游屬文化活動范疇,實質是通過對自然、人文景觀的游歷,欣賞大自然風光,領略民俗風情,陶冶情操,增長知識的一種休閑娛樂和文化教育活動。我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地大物博,文化底蘊深厚,因此我國旅游資源異常豐富,開發旅游文化資源,發展旅游業,已成為社會各界人士的共識。民間文學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不可忽視,它具有強大的旅游潛質;因而開發和利用民間文學對推動我國旅游業發展,對提高我國各地歷史文化名城品位,對加快投資環境改善,都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使旅游業富有區域特色與個性,做到有“利”可圖,有“益”可求,在開發和利用民間文學資源時應加強對傳說、故事等的開發利用,推動我國各地旅游業長盛不衰。民間故事和傳說往往和一些名人、名地、名著以及一些風俗聯系在一起,開發利用民間文學資源要結合有關的人物和史實,結合相關的地名和古跡,結合有關的民俗和產品進行,其次對民間說唱、小戲、歌謠也不能忽視。
一、對民間文學的四層開發。
(一)對風景名勝、地名傳說、故事進行開發和利用
許多優美奇麗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往往伴生出一系列動人的傳說故事。游覽名勝古跡的同時,了解其富有神奇色彩的傳說,是當前旅游者的普遍心態。民間傳說是野史、稗史,它卻是“歷史的活化石”,有著很高的美學價值和研究價值。國內所有成名的旅游景觀,都有相關的民間傳說為其造勢,沒有了傳說景觀就失去了靈魂,所以歷來就有“看景不如聽景”之說。劉守華有一句話:“江山奇景與人文壯觀的藝術結晶”。②民間傳說可增添旅游的神秘色彩;往往使旅游者啟發情思,震撼精神,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結合云夢山對王蟬母子和王蟬師徒的故事進行整理開發利用。結合大?繕蕉源笥碇嗡?裙適陸?鋅?⒗?茫?岷箱亢臃緹扒?⒔鶘剿碌榷孕硐砂姿卣甑陌?楣適亂約鞍琢?砉適陸?鋅?⒗?茫?岷狹檣?、?璧扔泄鼐暗愣砸篋?醯南喙毓適潞痛?到?鋅?⒗?謾U夥矯娉曬??尤縵攏?/P> 2002年10月25日,千年勝跡雷峰塔重建峻工落成了。雷峰塔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與其巨大的知名度息息相關的。雷峰塔的盛名,與民間傳說《白蛇傳》不可分離。數百年來,這個故事在戲曲、說唱、繪畫等各種民間藝術形式中廣為流傳,幾乎全國所有的劇種都排有《白蛇傳》的故事。在2001年,杭州就接待國內游客2510萬人次,接待海外游客約82萬人次,如果其中有10%游客上塔,其經濟效益就相當可觀了。雷峰塔的知名度,決定了這個景區必然會帶來巨大的客流量。
電影《少林寺》,是根據民間傳說《十八棍僧救唐王》改編的,一經放映少林寺就名揚天下了,旅客蜂擁而來。
珠海市本來是珠江口的一個三等漁業縣, 1980 年建設經濟特區時,他們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整理出一個“漁女獻珠”的故事。傳說那漁女本是仙女,被珠海香爐灣的秀色迷住,悄悄化裝成漁女下凡,嫁給一個青年漁民。成親那天,她拾到一個特大的海蚌,挖出一顆碩大的珍珠,把它獻了出來,這顆珍珠就變成珠海。于是,香爐灣畔就矗立了著名雕塑家潘鶴創作的《漁女獻珠》巨型石雕,成了珠海經濟特區的標志,香爐灣也成了珠海市著名的旅游區。這個傳說給珠海增添了魅力,給旅游插上了翅膀。
民間傳說的“八仙過?!比巳私灾绊戭H大,其中八仙之一的韓湘子,是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侄孫。湘子墓位于湘子故園內,墓冢高大,松柏蒼翠,竹木叢生,名家碑記數通,目前占地面積30余畝,韓湘子故園已成為豫北頗有名氣的道教圣地,香火旺盛,游客常年不斷。
《阿詩瑪》是彝族—撒尼人的經典傳說。美麗善良的阿詩瑪與勇敢憨厚的牧羊人——阿黑相愛。頭人的兒子阿支軟硬兼施地追求阿詩瑪并將她關進牢籠逼婚,阿詩瑪堅決不從。阿黑趕來相救,妒火燃燒的阿支,放出洪水吞噬了這對戀人。最后,阿詩瑪變成了一座美麗的石像,永駐石林。后經編導成一部《阿詩瑪》電影,賦上一首《阿詩瑪》長詩,配上一曲撒尼民歌《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讓中國人永遠記憶著石林——阿詩瑪的故鄉。多少游客就是從電影、詩歌和歌曲中認識并向往石林的。很多年前看過奇異石林的風光照,向往它的神秘。阿詩瑪傳說讓云南石林名揚天下。
對這些景觀由來所作的傳說往往具有藝術虛構的特征,傳說的虛構使有關的自然景觀的美感具有多重性,人們在旅游中除直接感受景觀外在的自然之美以外,還可從傳說中進一步領會過去人們將自己的心靈投射在這些景物上所形成的人文之美。游客面對那些沒有民間傳說給以進一步美化的自然景觀,會覺得索然無味。旅游景觀與民間傳說故事相映生輝,構成旅游文化的重要內容。正如一些從事旅游資源開發的同志所說的:“自然景觀是死的,有了相關的民間傳說,它們在游客心中才能活起來。”民間廣泛流傳的名人、名勝傳說,比正史和小說都具體、全面、生動,有趣得多,加上還有不少相關的風物佐證,給人的感覺就特別的真實、可信。一座山、一條河、一座橋、一眼井、一個泉,都有它們命名的故事,講述它們的淵源和來歷,這就增加了游人無限的興味和無窮的遐思。
(二)對有關人物、史事方面的傳說、故事進行開發和利用
由于民間文學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傳承性等特點,往往為一個國家和地區所獨有,很難模仿和復制。因此,在競爭中就減少了可比性,具有壟斷的地位,易形成強有力的競爭能力,也易于創出自己的特色和名牌效應。名牌是旅游業競爭中的一種無形力量,更是促使旅游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一種寶貴的文化資源。因此我認為民間文學的旅游文化價值重點體現在對民間文學物態化改造,民間傳說物態化為旅游人文景觀。
1、人物方面的傳說、故事的開發和利用
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秀麗奇特的自然風光曾吸引過歷代不少詩人墨客,在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中,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還會留下不少生動的傳說、故事。這些詩文、傳說、故事與旅游風景名勝有關。如唐代李白、皮日休、賀知章,宋代王安石、陸游,明代徐渭、劉基、謝遷、王陽明、徐霞客,清代林則徐、梁啟超等,這些歷史名人游山玩水留下了數以百計的詩文,是旅游區的一大筆文化遺產。把他們的詩文結合各風景名勝景點,編輯成旅游區的風景名勝詩文選,作為旅游手冊,提供給游客,使旅游者在觀賞美好景觀同時,又欣賞到歷代名家的絕妙詩文。
實實在在的景點,一經被撲朔迷離的神話、傳說、故事所點染,更顯神彩飄逸、魅力無窮。由于旅游區一般具有特殊的歷史位置和奇特的山川,會吸引了各地的電視臺來拍攝旅游風情片、風景片、專題片和電影。這些電視臺、電影制片廠在拍攝過程中,除拍自然風光和景點外,還會拍大量的旅游區的民風民俗和風土人情,結合民間文學中的風俗傳說和風俗故事,結合民俗事象,把旅游區特有風俗習慣搬上屏幕,宣傳當地的旅游,使民間文學和風俗發揮全方位的作用。這方面廣西有著非常成功的例子:一個劉三姐傳說打造成倆品牌。
(1)故鄉旅游招牌。廣西的劉三姐傳奇人物,40幾年來《劉三姐》一直為人們所傳頌、傳唱,最終宜州市被認定為劉三姐故鄉。于是宜州市把流河鄉更名為“劉三姐鄉”。宜州市便以劉三姐故鄉為品牌,大規模地建設下枧河風景旅游區,成為了一個新興的旅游勝地。如果說電影《劉三姐》使桂林山水名揚四海,那么今天的“劉三姐故鄉之旅”,則是把“劉三姐”這一古老傳說進行重新挖掘并成功地運用于旅游業的一個典范?!芭榔乱老妈牌?,游河要游下枧河;劉三姐家在下枧,歌滿河來歌滿坡”。宜州市一條美麗的下枧河,孕育了一代歌仙劉三姐。如今下枧河沿岸的許多景點,如對歌臺、扁擔山、手巾巖、定情樹、莫村、銅盤山、鯉魚石等,都蘊含著劉三姐的許多美麗傳說,劉三姐故鄉的招牌為宜州市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長足的促進作用。
(2)歌圩品牌。劉三姐是民間傳說中的“歌仙”,廣西各民族有口皆碑的智慧女神。與劉三姐傳說相關的“劉三姐歌圩”坐落在漓江與陽朔田家河交匯處,占地面積近100畝,歌圩的核心項目為全球最大的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建成后的歌圩凸現了廣西和當地的建筑風格,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與演出相得益彰?!队∠蟆⑷恪反蛑皠⑷阄幕放啤钡拿x創造了廣西文化產業。大型桂林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由張藝謀出任總導演,在桂林山水間利用天然美景演出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精品,把廣西舉世聞名的旅游、文化兩大資源——桂林山水和“劉三姐”的傳說進行了巧妙地嫁接和有機的融合。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并極大促進了當地旅游文化的發展?!队∠蟆⑷恪烦蔀榱岁査芬粋€新興的旅游品牌項目,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旅客慕名而來?!队∠蟆⑷恪凡粌H直接給陽朔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而且拉動了陽朔整個經濟鏈條的快速運轉。
劉三姐歌圩是廣西傳統的盛大節日,現已由原來的廣西國際民歌節升級為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由南寧市人民政府主辦。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是集文化、經貿、旅游于一體的大型節慶活動。其更加體現國際性、民族性、現代性和藝術性,不斷完善“政府辦節、公司運作、社會參與”的運行機制,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加大市場運作力度。連續6屆的成功舉辦,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正成為世界民歌的盛會,形成了南寧—大獨特的文化品牌,也是南寧人向世界遞上的一張亮麗名片。
2、史事方面的傳說、故事的開發和利用
口頭傳說一般都是歷史真實和藝術虛構相融合的產物。例如三國的周郎赤壁,人們面對這些留存至今的山川遺跡,不禁回憶起當年金戈鐵馬、龍爭虎斗的種種人和事,傳說中所包含的這些歷史地理因素是實在的,它是構成傳說故事的核心。
今天的蒲圻將以民間傳說、故事為背景大搞恢復赤壁大戰古戰場,發展當地旅游業。
據悉赤壁大戰古戰場恢復的設計理念:讓靜止的、陳封的歷史文化景點變成可以參與、觸摸、互動,符合現代人審美情趣的、靈動飄逸的景觀。舊景點改造中的“三國雕塑園”,成功地達到了預期效果,得到了社會大眾的認可。而二期工程“古戰場恢復區”的設計主題是:赤壁再現三國,讓游客親歷戰爭。資源整合的形式是:以三國人文掌故、戰斗場面、民俗民風、工藝美術、自然風光為內容,以厚重的三國、長江文化為載體;綜合采用廟會、社戲、雕塑、游戲、武術、雜技、戲劇、電影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獨創出一種獨具特色的戰爭場面,進而形成一種前所未有觀光游覽品種,讓游客乘船進入,步步參與。整座古戰場恢復區,實際上就是匯集了多種功能的游覽勝地,但她又不同于其他的旅游景點,其突出特點是,游客親歷,所到之處沒有單純的被動參觀,而是一種參與的、融入性的活動。到處都是景點景觀、到處都是表演舞臺。山是景,水是景,人在景中;船是戲,臺是戲,戲在戲中……在虛無飄渺,步換景移中切實地感受到東方文化的神秘和博大精深及上古戰爭的酷烈氛圍,進而得到知識的陶冶和身心的愉悅。一個嶄新的,魅力無窮的具有世界級旅游品牌的大赤壁,將會很快地展現在世人的面前。③
由此及彼,借傳說開發旅游區的例子比比皆是:四川的豐都是傳說中的“鬼城’,鬼城人就在城市建設和旅游景觀中大作鬼文章;新鄭市也以傳說中的“黃帝故里”為品牌開發旅游業,他們都成功了。蒲松齡老先生堪稱最早的民間文學家,他的《聊齋志異》大都取材于民間傳說,書成了名著,他成了名人,他的故鄉淄博市也成了“名地”。當地人花了一億多元,建了座占地千余畝的聊齋城,在城內開辟了數十個景點,一舉辦成了國家三A級旅游景區。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是施耐庵在匯集了大量的有關“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民間傳說的基礎上編著的,山東的梁山因此就成了馳名中外的“名山”,當地人就在其上邊大興土木,建起成套的人文景觀。后來的《金瓶梅》一書。只是把《水滸傳》中的一些章節擴展開來寫成的,和《水滸傳》恰恰相反,它是公認的傷風敗俗的“淫書”,主人公西門慶和潘金蓮也成了典型的“淫夫”和“淫婦”。出人意料的是,山東人竟然也看中了這部淫書和這對臭名昭著的狗男女,聊城市、臨清市和陽谷縣都爭著打起了《金瓶梅》這張牌,不惜花費幾千萬元興建“金瓶梅文化區”、“獅子樓旅游城”等大型景區,還把潘金蓮定為“形象大師”,同樣搞得風風火火。由以上數例,可見民間傳說的利用價值有多高。④
(三)對鄉土特產、民間工藝的傳說、故事進行開發和利用。
在民間文學中,有不少關于土特名產、工藝品的傳說、故事。開發出來,服務旅游業,大有文章可做。物產豐富的地區,在歷史上有不少享有盛名的物產,因時代變遷而埋滅,或因冷落而沒有開發。但在民間文學中,仍保留了這批名產、傳統工藝的傳說。如浙江省余姚土特名產“余姚老布”、“節令糕點駱駝蹄”、“山球”、“余姚楊梅”、“七葉一枝花”、“拉毛果”、“鹽的傳說 ”、“瀑布仙茗”、“大隱石板”等;如傳統工藝,“陸埠佛雕”、“四明竹編”、“余姚剪紙”、“余姚花轎”、“余姚草鞋、繡花鞋”、“余姚陶瓷”等。發掘土特名產、工藝品的傳說、故事,利用這些產品的傳說、故事對產品進行宣傳,能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同時可促進產品轉化成為旅游禮品、紀念品。⑤
1、民間手工藝的傳說、故事的開發和利用
我們陽春有一道著名的風景線--高流河竹木墟,因河成墟,河因墟而更聞名,墟因專賣竹木手工藝品而聞名,河和墟相得益彰。
高流河墟距今已有420多年歷史。相傳古代有一位愛國為民的將軍叫高流,在剿匪過程中戰死在這條河邊,當地人民為了紀念他,就把該河稱為高流河,并在農歷五月初四他的出生日舉行墟期以志紀念。以后,每近墟期,附近許多工匠都會將自編的籮筐、竹篩、菜籃、扁擔、梯子等竹木藤器,拿到高流河灘席地擺賣。近年來,擺賣的東西不僅僅是竹木藤器,其它日用百貨也擺到河灘上來了,連賣手機的也搬了幾張桌子過來設了一個攤位。
高流河墟歷史久遠,其來歷還與著名的冼夫人有關。
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冼夫人與馮寶結為夫妻后,駐兵在陽春。陳朝太建元年,冼夫人三次領兵出征廣州,半年平定廣州刺史都督十九州軍事的歐陽紇、王仲宣反叛割據嶺南的叛亂。因冼夫人母子立下大功,朝廷大為封賞冼夫人母子。太建二年冬至前后,冼夫人和馮仆母子在高流河畔召開慶祝勝利大會,追悼四十年戰亂死難軍民,獎勵有功將士,陳列朝廷賞賜的文物,演戲、巡行、娛樂升平。
隨著歷史的演變,高流河墟成為了竹木制品和兩陽(陽江、陽春)土特產的交易盛會,并在每年五月初四固定下來,每年一墟。該墟影響遍及新興、云浮、恩平、肇慶、高要、茂名、高州以及陽江、陽春等州縣,每年均有近10萬人“趁墟”。
故老相傳,在高流墟當日買的竹木器,用河水浸泡后可保永不被蟲蛀。因此,高留竹木墟又是一個吉祥的節慶,許多母親在這一天帶上孩子到河上沐浴,希冀孩子們有健康美好的將來。高留墟還是我們陽春當地的“情人節”,每年這個時候,小伙子們帶上自己的女友到了河邊,洗一把吉祥水,然后背著愛人淌過河渠,留下天長地久的回憶。
陽春市政府在開發本地旅游文化資源時將高流河墟變成每年一度的土特產交易會,把高留河墟作為每年一度旅游節首發點,把高流河墟變成粵西土特產的交易中心,打造陽春旅游文化品牌產業。
2、風味佳肴的傳說、故事的開發和利用
與旅游業不可分割的餐飲業也不可忽視,挖掘民間傳說為當地獨具特色的旅游餐飲文化擴大宣傳。
如合肥擁有千年歷史的“吳山貢鵝”,合肥人大力打造旅游餐飲品牌。
合肥人品貢鵝吃螃蟹來慶祝陷巢州漲廬州千百年來一直被傳為佳話,后來更衍變為一個美麗的傳說。中國民間故事<麗友橋>--中國古代愛情傳奇的經典。
這個傳說起于隋唐年間,說的是在合肥白水壩附近靠放鵝過日子的白小玉,人長得非常漂亮,又是刺繡紡織的能手,邪惡的蟹仙一直想得到她!于是邪惡的蟹仙百般阻撓白小玉與段飛倆人結合,造成段飛失去記憶,一個人回云南老家去了。后來白小玉打敗了蟹仙,她千里尋夫,大白鵝幫助段飛恢復記憶,倆人最終團聚的故事。合肥民間傳說《麗友橋》有詩為證:合肥肥東肥西肥東西.麗友麗江麗水麗江水。
合肥吳山貢鵝堪稱“江淮一絕”,在合肥打吳山貢鵝招牌的店大大小小有70多家。而吃正宗吳山貢鵝,還得到長豐縣吳山鎮,這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長豐縣吳山鎮舉辦了三屆貢鵝節。合肥巢湖錦繡紅樓的“橘黃蟹肥、香思紅樓”主題活動搞得如火如荼,在菜品上“蟹”成為這一主題活動的重點。中國螃蟹之鄉—“合肥”在文化資源和文物資源整合的基礎上開辟旅游資源,促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貧窮就是財富, 荒涼也能賣錢!合肥民間傳說與旅游餐飲文化 。一片荒涼,有文化妝點成奇觀;兩座廢墟,經藝術加工變瑰寶。
(四)對民間說唱、小戲、歌謠的開發和利用
民間說唱、小戲、歌謠的開發和利用是由廣大民眾自編自娛自樂,大伙喜聞樂見的精神產品。這些民間藝術形式靈活多樣,內容通俗易懂,詼諧有趣。我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各民族、各地區的民間說唱、小戲、歌謠豐富多彩,每個地方各有特色,對游客的吸引力強。開發和利用民間說唱、小戲、歌謠將大大豐富旅游文化內涵。
民間說唱、小戲、歌謠的開發和利用最好是結合當地特產小食品,讓游客在充分感受當地傳統文化之余又大飽口福。因為旅游總要歇腳的地方,因此可以考慮培養一批專業的民間演員,把當地旅游區的旅店裝修成古色古香的古代客棧與民間說唱、小戲、歌謠配合起來,讓玩了一天的游客在客棧享受回腸蕩氣的說唱藝術。既有娛樂性又有當地獨特的文化內涵的民間說唱、小戲、歌謠的旅游服務項目將大大提升旅游文化的品位,刺激游客的旅游欲望。在這方面,很值得向房縣學習,在房縣橋上鄉的民歌種類很多,且生動活潑、極富情趣、耐人尋味。內容也十分豐富,不僅有反映當地風土民情、生產勞動、生活及戀愛婚姻、傳授文化知識的民歌等,還有唱“四書五經”、“曾廣賢文”、“三字經”及一些長篇敘事民歌。杜川村神農峽客棧業主張先忠,十分熱心野人谷民歌的挖掘整理,自費購置了電腦、攝象機、數碼照相機等設備,走村串戶,并資助村民挖整民歌和民間故事,將錄音、錄象的資料制成光碟,得到市、縣有關領導和專家做指導,他通過挖掘整理民歌和民間故事,把客棧逐步辦成具有濃厚的民間文化內涵的旅游客棧,成為村民唱歌和講民間故事的文化娛樂場所,成為游客來野人洞、野人谷旅游和觀光民俗文化的景點。
二、民間文學的旅游開發利用原則。
注意用恰當的形式展現民間文學資源。民間文學作為一種文化資源,一般是以口頭形式流傳的,即使整理出版也僅僅是文字的形式,要吸引現代旅游者就必須對其進行處理和包裝,以適當的形式進行展示,要符合現代旅游的產品開發規律和市場需求特點。因此民間文學資源在旅游開發中,要遵循幾個原則:
(一)是民間文學在旅游開發上,利用應注重“三個結合”
1、科幻結合;時代進入了新世紀新階段,民間文學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借助時代特征,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礎上,結合高新技術創新,利用光、電、影等現代傳媒、公眾廣告藝術、計算機輔助手段包裝和宣傳,以文化為內涵,堅持高雅與大眾化結合原則。
2、史實結合。歷史史實、歷史人物與民間傳說、故事相結合。在國內各大旅游風景區中,歷史上許多著名人物曾在其間活動過。反映他們蹤跡的故事很多,人民群眾愿意把心中美好的想象情節,都依附聯系在一起。如在浙江省,戚繼光抗倭、黃梨洲、王翊四明山抗清,人民愿意把美好的想象與英雄聯系在一塊;河姆渡遠古傳說,浙江民眾又把“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填海”與“河姆雙鳥舁日”、“女姆借金稻”相聯系,幻生出一種浪漫主義色彩的傳說和信仰,連風俗起源也掛勾到“女姆”身上,這也反映出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對于民間傳說我們不必過于拘泥史實,去作徒勞的考證,不妨說為“史實結合”。
3、真實結合。真實的景點與民間文學、故事相結合。在旅游風景區中,各景點在規劃上應有新創意、在利用自然資源上應有獨到之處,要避免千人一面的局限,充分利用當地民俗風情,立足民間文化傳統,面向末來,借俗生景,貼近游客,建成世界一流、富有民族品位的個性旅游區。這方面日本與英國比較重視民俗在風景區的開發利用,形成了世界性有名的幾大主題公園,因此在旅游開發方面就必須搜集、整理有關景點的民間傳說、故事作為實景欣賞的補充,發揮風景區各景點的互補優勢,擴大旅游區域,逗留游客時間,可以啟發游人觸景生情,浮想聯翩。
(二)是民間文學在旅游開發上,利用應注重“四性原則”
1、文化性。旅游是一種文化行為,而開發民間文學為旅游服務,就是為了增強文化意蘊,增強文化內涵,提升文化品位。如果一個景點沒有一絲一毫的民間文學韻味,如:傳說、故事、小戲、歌謠等,這對旅游開發毫無益處,因為吸引不了游客。
2、群眾性。民間文學根植于人民群眾,景點游覽對象也是平民老百姓,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只有充分考慮群眾的欣賞習慣和審美定勢,并加以一定的引導。文化資源開發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發揮真正的作用和應用價值。
3、品位性。人們來旅游觀光,為美好的風光所吸引,為有意義的內容所吸引,要注重品位,不能與“二為”方向和四項基本原則相違背,不能有黃色、迷信、有害、低級趣味的內容,因為游客在風景點觀賞到賞心悅目的景色和風光外,需要得到潛移默化的審美教育。
4、服務性。旅游要講究經濟效益,作為服務于它的民間文學開發也要有經濟效益,要有市場經濟運作意識,開發中要注意趣味性與服務性結合,使人們為美好的風光所吸引、為有意義的內容所吸引。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具有濃郁文化氣息的民間文學越來越受重視了,民間文學是極其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深刻的文化人類學價值、民俗學價值、實用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近年來世界各國有識之士,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與珍愛,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潮流。我們中國作為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國,更應該對自己的傳統文化進行反思,認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與作用,保護文化生態的多樣性。開發和利用民間文學是對民間文學最好的保護和促進它的發展。民間文學在旅游業大有文章可作,可謂是民間文學的一次復興,也是民間文學的價值在經濟領域的重要體現。
論文關鍵字:贛儺文化 旅游資源 開展 素質教育
論文摘要:通過對贛儺這一重要的旅游資源的特性、價值的分析,探討利用贛儺旅游資源開展素質教育的獨特性、實施途徑和具體方法,從而理清了一條開發文化旅游資源進行素質教育獲得旅游經濟效益、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途徑。
我們美麗的家鄉江西是文化旅游大省。其中貫古達今、影響深遠的贛儺文化在快節奏的信息社會中仍散發著它古老、博大而獨特的魅力。贛儺文化主要分為儺儀和儺藝術兩部分,儺儀包括儺神廟、儺祭、神詞、儺符、法器等;而儺藝術包括儺面具、儺歌、儺舞、儺戲。贛儺文化的神秘獨特魅力,具有強烈的心理感召力,吸引人們研習、體驗、追尋,是具有強烈吸引力的旅游資源,有著開發旅游良好前景。同時,當代中國正處社會深刻轉型,人們之間的關系急速走向功利、走向競爭,社會日趨走向現代、走向未來。人們,尤其是青年集體意識、群體心理缺失,迫切需要抓住有效載體,尋訪心理家園、彌補集體意識、人本精神,構件完美健全人格,提升塑造綜合素質。我們完全應當在開發贛儺文化旅游資源的同時,利用贛儺旅游資源,深掘其教育價值,開展素質教育,發展地域旅游文化經濟,從而獲得經濟效益、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贛儺文化之特性
1、雜糅巫風、根扎贛鄱。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徐人、楚人入贛,荊楚巫風與當地百越人的神鬼崇拜混雜為影響力巨大的南方巫儺,巫儺自出現以后,不斷向四周滲透,在此過程中,充滿自豪盆地心態的贛先民們在巫儺的傳承中,特別珍視這份令他們驕傲的祖先饋遺,從不敢輕易對其進行改動、刪減,使贛儺至今仍能較完整地保存最原始的面貌和形態。
2、緊隨主流、納異化同。隨著西晉“永嘉之亂”及南北朝戰爭、唐未藩鎮割據及五代十國的戰亂,北人不斷南遷,贛儺文化不斷受到其他主流文化的滲透,吸取了異元文化精魄的贛儺再以強大的影響力向周邊儺屬文化體系的地區發散輻射。
3、崇祖重祭、儺事娛漸。贛地的儺神雖然各異,但多有自己宗族的祖先,重勘輿、重風水的贛人認祖先的靈魂就藏于他們生前的居地,在贛人看來,奉祀與自己有著親緣關系的遠祖之靈比祈求某一位宗主更為可靠、靈驗。贛地祭祖儺儀繁冗,場面熱烈、隆重,規制相當嚴格。供奉祖先除了豐厚的祭品、供品外,還有娛神、娛人的儺歌、儺舞、儺戲等娛興內容。各類形式的儺藝術表演能激起觀眾的情境共鳴及參與熱情,這就使得贛儺文化的保存和弘揚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二、贛儺文化之主要價值
1、學術價值。贛儺文化是跨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考古學、戲劇學等多方面學術領域的歷史文化遺產,它可以幫助學者們重新界定學科體系類屬、源流,完善和補充知識結構及訓詁學科功能、各時期各階段的意義。它對各種學術的研究必將提供更為明確的方向、豐富可考的內容和實物索引。
2、文化價值。贛儺的文化價值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是贛儺文化本身作為最原生態的地域文化藝術對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和陶冶;二是作為歷史遺存仍在以儺的方式對贛鄱廣大地區進行歷史、文化、生產、日雜知識的傳播,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祭神、娛神、娛人的贛儺衍生出的文化教育功能。
3、藝術價值。各地作為贛儺的藝術形式,如儺面具、儺歌、儺舞、儺戲都有著古老、豐富而又極具個性化、地域化的形式語匯及特點,它們折射出各地人們在審美趣味、藝術觀念、思維習慣的巨大差異。而強烈地方特色恰恰是藝術貴在獨創的注腳,也是其原生態的表征和佐證。尤其是各地儺面具藝術所傳達出的驃悍之美、兇猛之美、猙獰之美等美感體驗擴展了壯美和弱美的外延,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審美價值。
4、產業價值。有些人看來,經濟發展速度越快,儺文化消失也越快。這一看法實有偏頗,經濟發展、科教興盛才有文化的繁榮,而當今時代文化繁榮有促進經濟良性循環大發展。贛儺文化的瀕危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擁有得天獨厚的贛儺文化遺存卻不懂得就此發展相關的知識經濟、文化產業。這無異于捧著金飯碗去討飯。5、教育價值。贛儺歷史是贛初民一如贛地紅壤般的血色、血性混雜著融合、抗爭、分立、嬗變、消長的人群、地區的交往史和生活史。贛儺歷史沿革無不是充訴著思想、知識、技藝、歷史的傳播和繁榮,假如剔除了它儺神信仰的封建迷信部分,贛儺無疑是華夏民族共同體多極意識形態的根系所在,它的優良傳統和社會生活智慧仍在向我們昭示著必須繼承和發展的寶貴部分。
三、贛儺旅游資源與素質教育之契合
保護挖掘和弘揚贛儺文化,開發贛儺旅游資源最為長遠的戰略就是將它植根于年青一代的集體記憶及深層意識之中;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結合提倡全面素質教育對青少年展開贛儺旅游文化資源的研習、體驗等的旅游研習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對素質教育來說贛儺旅游文化是最適合的現實文本。贛儺旅游資源與素質教育高度契合,是素質教育的獨特載體。二者契合性主要有三,即精神吻合、內容生動、形式近人。
1、精神吻合。贛儺文化的精神是開放、獨立、頑強,贛儺文化的兼容性使它融合了多種文化的不同元素,這是它開放的一面;贛儺文化善于吸取異元文化的精髓,卻始終沒有割斷自己與自己歷史的聯系,仍保留有自己的思想,行為方式,體系,這是它獨立的一面;贛儺文化是贛人最早發揮本體精神力量,使用巫儺手段向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索要起碼的生存條件,拓展生存空間的生命張揚,這是它頑強的一面。而素質教育強調基礎教育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這種發展是以開放,寬松的環境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為先決條件的,健康個性的首要特征就是它的創造性,而這種創造性也是開放的。與此同時,積極挖掘學生的潛能與培養其獨立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的能力,并在此過程中錘煉出他們頑強進取,自強不息等寶貴的意志品質。二者的精神完全吻合。
2、內容生動。贛儺文化的內容涉及到民間傳說、歷史人物傳記、忌禁由來等多方面淵源極具知識性、趣味性,學生的全面發展離不開他健康的個性,而好奇、感興趣樂于探索是健康個性中的寶貴部分,而贛儺文化生動、豐富、博大的內容足以使學生浸潤于其中,陶然忘我。
3、形式近人。贛儺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在于它的社會性,生活性的行為特點,免去書本的冗經窮辯,讓學生深入和貼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運用這一近人而又獨特的文化形式實現素質教育所強調的聯系生活實際,培養職業技能的主張,不能不說是弓為矢用。
四、利用贛儺旅游文化資源開展學生素質教育之實施
縱觀儺文化活動的整個過程無不是作為鄉村、民族等群體組織就社會過程中針對例如戰爭、逐疫等問題所采取的一種非理性化的思維、行為解決方式。從這幾門學科的特點來看,有一個讓學術界普遍認同的學習模式,那就是無一例外的強調以基本認識為先導,再以實踐、實勘、實驗與總結的反復深化每次的研究所得,可以說這與以知識為起點,經過技能、技巧的培養到達發展的結果的素質教育基本運轉機制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在具體實施上我們擬將整個素質教育過程分為從創意、體驗、互動、行動四個階段來組織實施方案。
1、創意。以公共課或專題講座的形式就儺文化展開開放性、趣味性的闡述和分析,使學生對贛儺文化有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根據青少年思維敏銳、但深度缺乏;注意力強、但自控能力差;記憶力強、但條理性差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避短揚長、充分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并根據綜合文化的社會性特點,以深入淺出、直白通俗的語言表述與現代化媒體展示技術相結合,充分展開教學互動,在此當中,要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及批判精神,以免使其創造性被扼殺于萌芽。此階段按教育目的與認識重點可分為三個內容:現象和本質認識、體系認識、價值認識。
(1)現象與本質認識,我們將贛儺認定為人類的社會群體組織以一定的儀式為中介向信仰客體祈獲功利的普遍人文現象,這一現象的本質為主宰認知、主宰信賴,因此,這一本質形式外現為合神逐鬼、祈神賜福。在此過程中,注意不要把它上成了哲學課和歷史課,不要讓學生在概念和專業術語的海洋中周游,而是要以優美、動人的民間傳說與儺事溯源為興趣點,拋磚引玉,漸入主題,始終貫徹輕松教學的原則。
(2)體系認識。贛儺文化群落有著完整、獨立和龐雜的體系,在歷史的衍變中和鄰近地區的影響下,贛各地儺事的稱謂、編員、規矩、程序、興忌大相徑庭、面目各異。在這一部分的講解中,只要求學生對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重在人文、地域特色的宣揚和感染,所以無需面面俱道。
(3)價值認識。經過幾千年沿襲、傳承和發展的贛儺文化以其厚重而獨特的學術、考古、文化和產業等價值飲譽海外,我們應對其遺存價值作一個較為中肯、科學的價值訓估。在這一階段,教師應以飽滿的熱情、激揚的語調對贛儺文化的遺存、可掘價值予以全面的介紹并加以盛贊,從而激發每位同學身為江西人的自豪感及愛鄉情感,并樹立報效家鄉、建設家鄉的遠大抱負。
2、體驗。這一階段的要求是讓學生直接參加到贛儺文化活動中,使其在具體、真實的儺文化氛圍及實踐活動的身體力行中體驗和感受這一文化的整體形態、內涵啟示及獨特魅力。在這一階段教師應以暗示性語言對其思路加以引導,只在關鍵部分進行提示、啟發和誘導、使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創意離不開儺文化情境的創設,校方應及早與儺藝團體取得聯系,向其索要表演日程安排。
(1)回歸體驗。在祭師近乎癲狂的呼號中,古老、渾穆的儺儀事象可以瞬間將我們帶回儺風激蕩的原始時空,那里只有生命內驅力的舞動和如同低沉、重實的儺戲節拍一般的個性釋放,基礎教育是以個性健康、和諧發展為前提的,此種體驗是我們籍以修復學生個性原生態的有效手段。
(2)審美體驗。放眼贛儺藝術,稚拙、古樸、單純、直率的贛儺面具可謂品類遺存、功能、藝術手法及風格都繁多難計,流傳久遠;豐富的取材、特有的圖案、符號內涵表達功能;點與線的巧妙構成及對比手法的凝練、大氣是贛儺面具藝術的非凡特色,一張張獰厲、憨蠻、詭異的表情透露出神性、獸性、魔性、混雜性,讓人們感到陌生而又熟悉,這就是儺藝術的魅力所在。美育對于性格的塑造作用非凡,贛儺藝術以其可感的鄉土藝術形象、藝術形式對于培養學生健康、全面、和諧發展的個性,正確的價值觀,美好的情操、提高道德層次,塑造心理健全的人格都有著巨大作用。
(3)苦難體驗。贛儺文化是贛人最早發揮本體精神力量,使用巫儺手段向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索要起碼的生存條件、拓展生存空間的生命張揚。在此實踐中,我們以苦難為契入點展開體驗和教育活動,對于培養學生的同情心、代入感、乃至于心理健康、健全的人格有著重要的作用。
(4)鄉風體驗。贛地儺鄉不僅繁衍了贛儺文化,同時也孕育了古老、濃重、醬味十足、浸透了儺風的儺俗和民俗。可以說無言不儺、無行不儺。熱愛儺文化,首先要熱愛滋養儺文化的家鄉,保護儺文化、挖掘和弘揚儺文化更是要從愛護儺鄉、建設儺鄉做起,展開鄉風體驗、一睹儺鄉人的生活風情,體味他們的酸甜苦辣是消除學生的尊卑思想、擺正其優越心態、培養他們的公正感、愛國主義高尚情操及赤子情懷的必由之路。
3、互動。這一階段,由教師與學生一道以多樣的交流和總結形式將前兩個階段的學習所得互通識見、取長補短、揚華棄粕,進一步深化認識并就其運用領域進行深入探索,以期幫助學生將已得社會文化素質內化入心理層面,最終形成健康、全面的個性和能力。這一階段的交流主要分為兩個內容:心得體會交流和作品成果交流。一、心得體會交流,這一內容中師生可以共同攜手設計如主題班會、專題座談會、交流板報等形式活潑、組織新穎、創意獨特的儺文化交流平臺,就“容我一訴衷情,還你千年贛儺”、“與贛儺牽手”等主題對“儺視角看世界”、“多極世界的儺面人生”、“現代人的儺心理”等熱議焦點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二、作品成果交流、第二個內容實際上包括了再體驗、再認識、再創造三個環節,從再體驗到再創造的過程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的同學們否定復制、超越自我的舊我蝶變,當各件作品、各項成果被陳列出來,同學們可以在他們自己所創造的儺文化藝術成果面前互相學習、加深了解和友誼,
4、行動?,F在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是在現階段如何保護、傳承、弘揚和挖掘利用贛儺這一珍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進一步擴大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江西旅游業的發展和地方經濟的繁榮,在其間重視并切實提高學生的素質,把住素質教育這一載體。最有力的舉措就是群策群力,啟動贛儺文化申報為世界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此階段,教師應就這一目標向每位同學發出明確的號召,并由全體師生就宣傳的方式、影響力的施加等實際行動以具體的方案確定下來,按步驟、要求共同實施。
此外,要加強儺旅游資源地,學校、旅行服務部門、政府職能的分工協作,開展好利用儺旅游資源開展好素質教育。
【論文關鍵詞】中西方文化;旅游;旅游文化
【論文摘要】文章首先從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和核心入手,追溯旅游的歷史發展,分析文化和旅游的關系;然后探討旅游文化的發展內涵和功能;最后以西安成陽旅游一體化(旅游同線)為例,回顧所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西成旅游文化發展的主要對策。
旅游文化是一種獨立的文化形態,它是環繞旅游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更多浸透了旅游客體的客觀歷史文化和旅游主體的主觀文化以及在旅游過程中與旅游媒介相互作用,決定著旅游業的發展方向和興衰成敗。
一、中西方文化與旅游
(一)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及核心
1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一詞是從拉丁語Cultura轉化而來的。據英國文化史學家威廉斯(Raymmond Williams)考證,在18世紀之前,culture一詞主要指“自然成長的傾向以及人的培養過程”。到了19世紀,culture指“各類藝術的總體”和“一種物質上、知識上和精神上的整體生活方式”。};美國文化人類學家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將其定義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體,包括觀念形態和行為方式”。著名人類學學者泰勒(Ed-ward Burnctt Tylor)給文化的定義在西方基本達成共識:“文化就是由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包括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習慣的復合體?!琹a]西方文化是一種宗教文化,其特征是主體與客體對立,宗教與科學兩元。西方文化的源頭是希伯萊文化、希臘文化和羅馬文化,體現為理性精神、人文精神、宗教精神的統一。
2.中國文化。在漢語中,文化的意識至少應當推至東周??鬃拥摹墩撜Z·八情》中有“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這里“文”已經有文化的意味?!兑捉?)中說:“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詞源而言,漢語“文化”一詞最早出現于劉向《說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庇纱丝梢姡袊钤纭拔幕钡母拍钍恰拔闹魏徒袒钡囊馑?。比較流行的看法認為,中國文化是一種倫理文化,偏重精神方面,其精神基礎是儒家倫理。進一步的引申認為中國文化天人合一:“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于鬼神合其吉兇。”其特征是自然與人文的結合,宗教與倫理的結合,講究的是人文主義。從淵源上講,中國文化是一種巫史傳統的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主流,道、法等為補充。
(二)文化和旅游的關系
1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發展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發展的依托。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廣東的漢奸別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遺址,長安古樂等。綜觀旅游發展史,雖然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但在本質上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強的民族性和轟展性,地域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必然相互聯系、相互交流,而人類的旅游活動,就是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結合的運動。因此,組織旅游和參與旅游的一切活動,必然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
2.文化是旅游競爭的核心。旅游業的競爭本質上是文化的競爭。在旅游活動中,旅游者物質方面的需求易于滿足,但其最終目標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異性往往為一個地域、一個民族所獨有,文化中所帶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獨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形成發展旅游強有力的競爭能力,西安、洛陽兩城市爭奪絲綢之路的起點就是典型的例子,因為絲綢之路已成為馳名世界的旅游品牌。
3.文化是旅游的驅動力。國際旅游發展的經驗顯示,旅游業的收益越來越不依靠人數的增加,而來自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產品和特色旅游服務。在旅游資源走過普遍開發階段之后,文化成為將旅游業發展引向深人的重要驅動力。以北京大觀園為例,從160萬元《紅樓夢》電視連續劇的制景費起家,按小說中的菜譜開發紅樓宴、紅樓宴舞,靠挖掘文化內涵成為國內旅游的知名品牌。西雙版納的傣族潑水節、楊麗萍的原生態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對民族文化充分運用的典型。
4.文化是旅游發展的方向。我國旅游業在近年的迅猛發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國悠久深厚的文化資源。據統計,2008年海外游客對中國最感興趣的旅游資源調查中,五種游客最感興趣的旅游資源中,文化占了四種,其中對華僑的調查,文物古跡名列第一,體現了旅游對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屬性。我國獨有的歷史文化延續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繁多的文化資源種類,有利于開發結構完善、適應面廣的旅游產品,形成優質品牌。推進文化旅游的發展,才能使我國由旅游大國成為旅游強國。
二、旅游文化的發展
(一)旅游文化的內涵
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是由旅游主體(旅游者)、旅游客體(旅游資源或旅游目的地)、旅游媒介(直接、間接服務的旅游企業)在旅游中發生的各種關系的總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托,以旅游主體、旅游客體、旅游中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始終作用于旅游活動整個過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們對旅游的理論研究成果,如旅游經濟學、旅游管理學、旅游心理學、旅游美學、旅游文學、旅游影視藝術等,具有為旅游業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與多學科的結合、碰撞、融會過程中形成的學科,它主旨鮮明、內容豐富、研究內容獨具特色。此外,它還肩負著為旅游業服務,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調的任務。最后,與旅游有關的文化載體,如機場、車站、餐館、市場、導游人員等,都能通過不同的角度和多種方式給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啟迪。
(二)旅游文化的功能
1旅游文化的人文教化與審美功能。旅游活動的重要目的就是感受美,獲得美感,而美就蘊藏在旅游文化的客體之中。旅游者通過游覽秀麗的自然景色、憑吊歷史文物古跡、領略異域的風土人情、品味他鄉的飲食文化,提高審美水平。在幾千年的文化積淀中,許多自然景觀中包含了倫理道德意義,自然景觀的美丑同人的道德情操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比如在游覽長江三峽的神女峰時,會被神女對待愛情婚姻至死不渝的態度所感動;暢游黃河,除了感受其濁浪滔天的壯闊水勢外,更主要的是被黃河的象征意義—華夏文明的搖籃和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所感染和激勵,由此提升了思想境界,增強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2.旅游文化的商業價值與經濟功能。旅游文化的商業價值與經濟功能具體表現在促進消費和增加外匯收人兩方面。旅游文化對于消費的促進作用,首先體現在旅游媒介中。旅游業經營者、從業者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職業道德、服務觀念及經營思想等文化素質越優秀,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和審美情趣就越會得到滿足,精神上的享受、心理上愉悅必然會強化消費欲望,從而實現消費行為。另外,旅游資源中文化含量與價值的開發,同樣會促使旅游消費的增加。外國游客人境旅游,既要進行商品消費,又要求提供勞務服務,開發旅游文化資源、發展跨國旅游是給國家增加外匯收人的重要途徑。
3.旅游文化的文化交流功能。旅游文化具有文化交流功能。文化交流可以增強旅游地國家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強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友好往來。中國是一個旅游大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山河壯麗,古跡眾多,無論是自然旅游資源還是人文旅游資源都非常豐富。旅游者登臨泰山,會產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豪情;漫游故宮,會發出中華民族建筑藝術舉世無雙之驚嘆。旅游文化還可以幫助旅游者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偏見和誤解,有力地促進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三、旅游文化發展的主要對策—以西安咸陽旅游一體化為例
(一)西咸旅游同線的提出
西安作為我國重要的旅游熱點城市和西部核心旅游集散地,年游客接待量占陜西省的90%以上;咸陽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以文物為主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而且是陜西北線、西線旅游的重要節點。西安的客源優勢和咸陽的資源優勢為兩市的旅游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沈撫同城化”、“廣佛同城化”、“京津同城化”和“西咸經濟一體化”的提出,2003年元月,西安、咸陽兩市旅游局在西安共同簽訂了“旅游同線”協議,提出了“一接四同”的具體思路(即旅游規劃相銜接、旅游市場同開發、旅游產品同體系、旅游環境同整治、旅游服務同網絡),標志著西咸旅游一體化的正式啟動。
(二)西咸旅游同線取得的成果
六年來,兩市的旅游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果。比如,建立兩市旅游協商機制,即兩市旅游局和旅游協會間共同研究、確定一定時期內“旅游同線”工作;實現兩市旅游規劃對接.邀請對方參與規劃的研討,為編制西咸旅游總體規劃奠定了基礎;建立聯合促銷機制,如聯合赴客源市場進行促銷、聯合舉辦了“觀《貞觀長歌》、游盛唐美景”、“持奧運門票到西、咸半價游”等活動;建立了重大旅游項目協商機制,避免盲目建設和重復建設;建立了兩市旅游行業單位聯系機制,通過信息互通、培訓同搞、市場共作等措施,使兩市行業單位的經營管理、服務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等。
(三)西咸旅游文化發展的主要對策
1.打造西咸旅游統一形象。共同協商確定兩市共用的旅游形象、旅游標識、旅游口號等,共同對外宣傳,使西安與咸陽成為一個統一的旅游目的地,使西咸旅游成為游客普遍認可的統一體,而不僅僅是兩市旅游部門內部的認同。
2.構建兩市統一的旅游宣傳咨詢與服務平臺。由兩市共同建立旅游基金,用于西咸同線旅游宣傳咨詢與服務平臺的構建。如建立兩市同臺同號的旅游聲訊服務平臺、旅游網絡咨詢平臺、在兩市廣電網絡中開設共同的旅游欄目、在兩市建立統一的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在整合兩市旅游六要素的基礎上推出統一的、兩市通用的城市旅游卡等等使西咸旅游合作向深層化、具體化、實用化方向發展。
3.發掘文化內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大力加強對旅游歷史文獻的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使蘊含在旅游資源中的文化潛能得以充分釋放;通過舉辦一系列的旅游節慶活動或者建設一批主題文化公園來顯示博大精深的唐、秦文化內涵;重視旅游文化策劃工作,解決現存的整體旅游形象不清晰、旅游產品文化檔次不高、旅游市場文化營銷策略不高明的問題,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4.了解旅游消費者的文化需求。旅游經營者必須了解旅游消費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國旅游者來中國,除了欣賞我國秀美的山川名勝、體會燦爛的歷史文化和品嘗中國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夠了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狀況,了解中華民族的生產、生活、信仰、娛樂等方面的習俗。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費群體,把握消費者的文化消費心理。
5.調整和優化旅游開發格局。目前,旅游需求消費的重心正由觀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和生態型方面轉化,西咸旅游同線要抓住機遇。享有“中國第一帝都”美譽的咸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應以歷史文化為主體,以養生保健、獨特的民俗資源和休閑娛樂為支撐,其他旅游項目協調發展的旅游產業格局;“文物甲天下”的十二朝古都西安素有“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稱,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跡遺存,自然景觀峭拔險峻,周邊的十余個森林公園,人文山水交相輝映,構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韻,還有久演不衰的《唐長安樂舞》、《仿唐樂舞》、《秦俑魂》、《長恨歌》等文藝節目,贏得國內外游客的贊譽。
6.全面加強旅游文化建設旅游業是一項綜合性產業,其文化建設除抓好旅游資源文化內涵的挖掘外,還要抓好旅行社、旅游賓館、旅游車輛公司等企業、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設。旅游企業的有形產品,除了要具備實用的功能外,還必須滿足顧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為主要接待的旅游飯店,要突出其建筑文化、裝演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務文化的建設,重視大堂文化、衛生間文化、餐廳文化和休閑娛樂文化等方面的設計和建設。旅游目的地要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借以提高旅游區的品位和檔次。旅游市場營銷,除了產品的文化內涵外,營銷人員自身的文化素質、言談舉止、禮節禮儀都要體現一個民族、一個區域的文化特征,給人以鮮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旅游是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逐步提高而不斷增長的一種精神生活的需要,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正在成為一項方興未艾的朝陽產業。隨著近年來世界各地旅游事業的迅速發展,旅游目的和方式都由過去的休閑觀光旅游過渡到層次更高的文化旅游。顯然,提高旅游文化層次、充實旅游文化內涵,使旅游者在參觀、飽覽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同時,開闊文化視野,增長文化知識,已成為現代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要使旅游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必須將文化融于旅游之中。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只有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旅游才能顯示出無限生機。有人把文化稱之為旅游發展的“加速器”,一點都不過分。本文將對我中國玉都岫巖縣旅游文化發展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一、我縣旅游文化產業發展初見成效
我縣旅游文化產業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發展戰略,主打“岫巖玉牌、資源牌、民族牌”這三張精品牌,開發自然景觀,挖掘人文景觀,提升旅游品牌,旅游產業正成為岫巖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我縣已成為遼寧省旅游強縣,共有國家A級以上風景區5處,“國石之旅”、“生態之旅”和“滿鄉之旅”三條旅游熱線年接待游客逾百萬,年旅游綜合收入達5億多元。具體表現在:
打“岫巖玉牌”盡展中國玉都風采。岫巖縣政府始終堅持“琢玉興縣”戰略,打響岫巖玉牌,弘揚岫巖玉文化,振興岫巖玉產業,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先后參加了“中國國石”競選,以市民投票第一名和專家投票第一名的成績榮獲“中國國石第一候選石”稱號;參加了中國礦業名牌城市競選,成功獲得“中國玉都”冠名權,成為中國礦業名牌城市;1996年12月1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了一顆小行星,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提名委員會批準,正式命名為“岫巖玉星”,在全國開創了以礦產資源名稱命名小行星的先河,岫巖玉和岫巖的知名度、美譽度大增,為國內外所共識。
打“資源牌”彰顯自然山水魅力。為了創造更好的旅游環境,幾年來,岫巖縣政府投入巨資綜合開發了藥山、清涼山、龍潭灣等現有自然景觀和文物古跡,興建了大洋河水上樂園,完善了水上娛樂項目,開發了前營仙人嘴溫泉、哈達碑溝湯溫泉,推出了“清涼山世界之旅、藥山健康之旅、大洋河漂流之旅”等精品線路,形成了獨具岫巖山水特色的旅游優勢。同時,我縣還積極加快生態大縣建設,抓好大洋河、哨子河兩大水系及沿岸的開發和保護,使得空氣清涼宜人、水質清澈甘洌。
打“民族牌”散發濃郁滿族風情。岫巖50萬人口中,90%以上都是滿族,有著鮮明的滿族特色,洋溢著濃郁的滿族風情。近年來,岫巖縣政府已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滿族博物館,存放陳列大量史籍資料和文物,并全面詳細展示了滿族繁衍的歷史、各類民間藝術及人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民間習俗等。同時,岫巖縣政府還積極興建藥山滿族風情村,在城鎮著手興建滿族風情一條街,對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滿族文化,進行挖掘、整理,形成獨具岫巖地方民族特色的精品旅游熱線,弘揚滿族傳世文化。
以上三張牌,說明我縣旅游文化產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稱之為特色旅游。但是,我們的這種特色旅游,只是旅游發展初級階段的形態,它是以初級觀光旅游為主,是“粗放式發展、低效率經營”的狀況,旅游的高級形態是要提升旅游文化的含量,在旅游文化上大做文章。
二、 我縣旅游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我縣旅游文化發展面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旅游文化發展的理念沒有真正豎立起來。
我縣目前比較重視文化的意識形態功能而忽視文化的經濟功能,導致一些相關管理部門只有文化事業的概念,沒有文化產業的觀念,缺乏對市場條件下如何適應新形勢新時期科學開發、合理利用文化資源的深刻認識。對現代文化旅游業的產業功能、發展規律以及如何實現文化與旅游的結合缺少正確認識,對文化旅游業的性質、地位、特點、規律等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導致對發展文化旅游業的思路不清晰,對發展文化旅游業的規劃不重視,缺少對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對策和措施。造成了“文物資源多(文化遺址遺跡426處),但開發利用不夠;玉文化、滿族歷史文化深厚,而挖掘利用不足”現象的產生。
(二)、旅游資源文化品味不高。
1、岫玉旅游的文化含量較低。岫玉使我縣文化旅游的最大品牌,但是這一品牌因文化含量較低而黯然失色。首先岫玉購物場所建筑風格沒有地方特色、衛生環境不盡人意,與玉所具有的“高貴”、“典雅”的身份和品質格格不入。第二因岫玉本身的硬度、韌性等物理性質所限,加上雕刻技術以及急功近利的思想,目前在市場上出賣的大部分岫玉產品雕刻不是特別精湛,民俗題材的作品較多,有創意的題材較少,精品更好,與其收藏品身份不吻合。第三巨型玉體、岫玉的“四大天王”等特色資源尚被充分開發利用。第四玉石開采過度,市場供應量大,價格很低,市場形象不佳。這不僅削弱了岫玉作為主導旅游產品的市場吸引力,也嚴重影響了岫玉進一步與旅游嫁接的潛在價值。因而,扭轉岫玉在市場上的不良形象已迫在眉睫。
目前,岫玉開發的目標完全是玉器加工和交易,將這種寶貴的資源是同煤炭或其他礦物資源一樣進行開發利用,沒有意識到這種資源本可以轉化成對當地可以有持久經濟生命力的旅游資源。這種觀念影響了岫玉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2、滿族文化遺產整合開發利用水品較低。我縣滿族文化遺產是我縣發展文化旅游的寶貴資源。但是,對其整合開發利用很不到位。目前我縣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岫巖玉雕工藝、東北大鼓、皮影戲、滿族剪紙、滿族刺繡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岫巖單鼓、滿族民間歌曲等7項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滿族婚俗、農民畫、民間鼓樂等13項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具有岫巖特色、珍貴、瀕危并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及時搶救和有效保護。但是,目前仍嚴存在著后繼乏人的問題,在活動上每年也只有一些象征性的表演和展示;426處文化遺址遺跡連我們岫巖本地人知道的也不多;我縣中國第一隕石坑遺跡開發緩慢;滿族繁衍的歷史、各類民間藝術及人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民間習俗等大都只能在岫巖博物館中見到;滿族的民族語言、服飾和習俗多已消失;滿族飲食為主的餐館幾乎沒有;滿族民俗村建設雷聲大、雨點小。如此狀況,使我縣的滿族風情特色很難體現。
3、岫巖山水生態旅游層次較低。我縣境內山川秀美,峰巒疊嶂,群山滴翠,猶如一幅山水畫卷:有怪石嶙峋、澗水潺潺的遼寧四大名山之一的藥山;有數峰突起,濃蔭蔽日的青涼山;有深藏古寺、秀色可掬的臥鹿山;有風光奇麗、銀鏈懸空的石湖瀑布;有水秀潭美,如嵌明珠的龍潭彎……奇峰異景美不勝收。這一切使岫巖成為遼寧和東北地區的“綠色屏障”、“生態斑廊”和“生態飛地”,為城市提供了“綠色之肺”、“天然氧吧”,因而具有發展生態旅游的優越條件。但是,我縣生態旅游的經營、管理和服務比較粗放;沒有形成“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為一體的完整的旅游產業體系;經營仍停留在門票經濟階段,還不能滿足游客的多方需求,也就帶不來較高的旅游綜合效益;環保設施落后;生態文化衍生產品的開發幾乎為零;沒有著力于山水景區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要努力發現其生態文化價值并賦予其靈性、且要涵蓋對相關人文元素的認識與發掘。景區景點是形式,文化內涵是魂魄,兩者相得益彰,方能魅力四射。比如一個景區,應形成若干或蕩氣回腸,或纏綿悱惻,或幽默詼諧的優美傳說和民間故事,在導游聲情并茂的講述下,歡樂游客,并且給人以啟迪,即使景點并不是上佳的,也足以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旅游者參與性項目不豐富,主要是靜態展示。文化旅游要使旅游者真正參與其中,通過娛樂性的節目,真正領會文化的內涵,才能實現游客和景區雙贏。我們的文化旅游的表現形式單一,主要集中在文化資源的靜態展示,缺少大型的、專業化的與文化旅游相關的文藝表演活動,在聽覺上吸引力不強,在視覺上沖擊力不夠,影響我縣文化旅游整體形象。
(四)、旅游業基礎配套設施比較薄弱。我縣旅游產業體系尚未形成,還難于滿足游客食、住、行、游、購、娛多方面的需求。雖然已經形成以岫巖鎮為樞紐的放射狀交通網絡,但是道路級別不高,可進入性較差。全縣僅有一家旅行社——嘉平旅行社,國家導游員3名。床位數超過50張的酒店有6家,其中三星級酒店兩家——岫巖賓館和賀臨假日酒店,床位總數約1000張,接待設施總量不足,結構失衡。以KTV歌舞廳、游戲廳、酒吧、茶吧為主的娛樂業規模雖然不小,但缺乏特色,品位不高,層次不豐富,不能同時適應不同類型的旅游者的口味。按說,由于岫玉一枝獨秀,名播遠近,岫巖的旅游購物品本應是最值得稱道的旅游行業,但是目前玉雕產品主要針對商人,是一種純粹的商業性活動,很少針對旅游者。因而,在題材、體量和雕工諸多方面沒有發揮旅游紀念品的功能。
(五)、旅游商品特色不明顯。玉件不算,與深厚的人文資源形成反差的是我縣旅游商品開發不盡如人意,融藝術性、實用性為一體的旅游紀念品缺乏,到現在還沒有一種標志性的符合我縣地方文化特點的文化旅游工藝品(紀念品),忽視挖掘旅游品牌的形象價值和拓展旅游品牌的產業鏈條,經營規范、信譽良好的旅游購物場所也沒有設立,致使來我縣旅游的絕對人數增長較快,但旅游綜合消費卻相對較低。
(六)、從業人員素質亟待提高。我縣旅游從業人員中,高中級管理人才還很缺乏。旅游產業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產業,我先旅游文化產業目前尚處在起步和培育階段,各種層次的旅游專業人才十分缺乏,景區景點的旅游服務人員也缺少正規培訓和專業培訓。整體看,目前的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仍停留在一般的接待階段,與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要求相比還不適應。旅游服務人員的培訓工作還沒有真正在思想上重視和措施上落實。
(七)、資金投入不足。旅游產業是一項高投入高產出的產業。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景點開發再到旅游產品包裝宣傳推介,都需要足夠的資金做后盾。近年來,雖然我縣多方面爭取資金,不斷加大基礎設施等投入,但總量上仍顯不足,從而制約了旅游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發展我縣旅游文化產業的措施
當前全國各地到高度重視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岫巖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充分利用現有的、獨特的旅游資源優勢,突出岫巖旅游的獨特性、不可替代性,樹立岫巖旅游的整體形象,創岫巖旅游的精品。學習和借鑒其他兄弟市、縣,像大連等,加快和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旅游精品戰略,使岫巖的旅游文化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從而實現岫巖“超常規、跳躍式”發展。
(一)、必須增強旅游產業開發中的文化意識,確立“大文化、大旅游、大產業”發展思路。旅游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文化活動,旅游業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游業的靈魂,惟有充分挖掘旅游產業中的文化內涵,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旅游的文化品味,才能夠為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實踐證明: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是一種依托關系。只有景觀加文化才能留住遠方的游客,沒有文化底蘊的景觀是留不住游客的?,F代市場經濟就是以文化為支撐的經濟,文化因素滲透經濟活動并與其他生產要素緊密結合,對物質生產和經濟活動產生越來越重大的影響。文化成為最重要的資源,成為經濟競爭的關鍵。文化內涵成為商品價值的重要源泉,商品的文化含量越高,使用價值、欣賞價值、附加值就越大,市場競爭力也就越強。要樹立“抓旅游就是抓經濟”、“抓旅游就是抓發展”觀念, 。
(二)、加強創新,增強文化含量。旅游離不開文化。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越豐富,它的知名度就越高,也就越吸引人。針對我縣目前旅游景點文化含量不高的問題,應集思廣益,開拓創新,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地增加文化含量,使之錦上添花。
在山水生態游方面,要深入挖掘景點的文化價值。請些國內文壇名家藝界高手在適當時候來我縣著名景點游覽并組織筆會,把他們的作品配上作者簡介和照片結集出書,擇其名篇名句請書法金石家在相應景點刻字或制匾、聯,以流傳后世,給游客留下高品位的珍藏紀念品。要大力加強對旅游歷史文獻的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使蘊含在旅游資源中的文化潛能得以充分釋放;要充分發揮歷史、文學、建筑、工藝美術、園林、民族服裝設計以及音樂、書法、繪畫、雕刻(塑)、裝潢等專業人員的智慧,充分依靠藝術手段和科學手段,將旅游資源進行藝術化處理,使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 目前景點的介紹和評價,還停留在“是什么”、“怎么來”這個層次,而它們在岫巖的歷史進程中經歷了什么變化,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呼應,它們對岫巖滿族文化的影響則很少被提及,這就無法全面展示其文化底蘊。在知識經濟時代,對文化旅游資源的深層次開發必將成為旅游產業在新世紀的發展主流,要樹立岫巖旅游的文化品牌,必須在現有旅游產品和資源的基礎上不斷予以創新。
在玉石之旅方面,除了提高玉雕的創意水平、多出精品外,可創作一篇戴玉佩、玉鐲給人帶來好運的民俗傳奇故事,讓購玉者都在這個美麗的故事中購買玉件。另外,改變“采玉興縣”,實施“觀光(玉)興縣”的發展戰略。這個思路的要點是玉石文化的功能轉換?!獙⑶皝磲稁r買賣玉器轉化為前來岫巖觀賞玉石文化;實現以開發利用本地玉石資源進行玉石加工向主要采用國內外寶玉石資源,以發展玉雕業為主向多種寶玉石原料加工并舉的模式轉變;引導和推動玉產業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中實現量的新擴張。我縣將在“玉皇”原址興建中國玉博物館,并規劃在岫巖縣城中國玉雕會展中心和哈達碑鎮中國玉博物館之間建設一條長37.4公里的旅游觀光帶,這將為玉石之旅帶來一道炫目的亮點。
在魅力滿鄉游方面,應做到滿族文化、滿族鄉情、滿族民俗景觀三者的和諧統一。如果說滿族文化是“根”,滿族民俗鄉情是“葉”,那么,滿族民俗景觀則是“花”。 旅游者不辭遠程之苦來到岫巖滿鄉村落,主要是想看到滿族文化與滿族鄉情的載體——滿族民俗的景和物。 做到使景更美、更自然,實物更豐富、更真實。對于滿族民俗村要加快建設??傊?,在我縣文化旅游的每個環節都要注重突顯文化的內涵,突出地域和民族的特色,突出濃郁的民風民情。
(三)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優勢,開發文化旅游產品。堅持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的原則,既要保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生態和本真性,又要通過旅游開發向外界宣傳推廣。對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生產性保護方式,加以合理利用,為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新鮮元素。對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注重原真形態的展示,另一方面通過編排,成為具有滿族民族特色和市場效益的文化旅游節目。要整理和生產一批滿族民族文化藝術精品節目。要鼓勵對我縣現有演藝資源進行整合利用,鼓勵社會資本以投資、參股、控股、并購等方式進入旅游演出市場。鼓勵運用現代高新科學技術,創新演出形式,提升節目創意,突出地域特點和文化特色,打造我縣優秀旅游演出節目。旅游景區(點)要廣泛吸納文藝演出團體和藝術表演人才以多種方式靈活參與景區經營,不斷提高景區(點)的文化內涵。
(四)、要搞活投融資機制,加快旅游文化產業招商引資步伐。影響岫巖旅游文化產業開發進程的主要原因是資金不足,必須大力創新投融資機制,大力拓寬旅游投資融資渠道。今后,一方面政府應發揮文化開發的主導作用,積極爭取國家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大力招商引資,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實行旅游資源的所有權與開發權、經營權相分離等措施,鼓勵國內外大集團、大公司和民營企業投資,吸引內資、外資以及引導民間資金投入開發,大力支持縣內外投資商采用承包、租賃、入股、買斷等多種方式和手段開發民族文化旅游資源,實現資本與資源的最佳結合。要明確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主體,要堅持內資與外資同等重要、內商與外商一律平等、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一視同仁的原則,按照市場規律“多輪驅動”,大膽開展資本運作,要著力改善招商引資環境,在優惠政策制定、提供開發條件、配套服務措施上下狠功夫,讓外來投資者進得來、留得下、能發展。
(五)積極培育文化旅游人才。 加強文化旅游人才培訓。根據我縣市場需求和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實際,定期組織文化旅游從業人員業務培訓,開展導游和講解員培訓,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文化旅游人才隊伍;全面推行文化旅游從業人員職業資格認證、等級考試、持證上崗制度,為我縣旅游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六)開發一兩種 融藝術性、實用性為一體的、符合我縣地方文化特點的標志性文化旅游工藝品(紀念品),設計上可以和岫玉結合,體現中國玉都的內涵。這樣既可以宣傳岫巖,又可以增加收入。旅游旅游購物是直接拉動旅游收入最直接的重要因素,在旅游消費各要素中,購物作為最大需求彈性要素之一,具有相當的可塑性和拓展空間。在旅游業發展中,購物已成為決定旅游業效益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在旅游業發達的國家,旅游商品收入在旅游總收入中占40%左右,法國旅游商品、紀念品的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55%~60%,香港也高達50~55%。旅游商品具有很好的聯動效應,旅游商品的發展可以為岫巖農業、商業、加工業、服務業、食品等部門創造新的發展空間。
(七)、要盡快制定岫巖文化旅游發展規劃,實行稅費優惠政策。規劃是特色文化旅游產業開發、建設的龍頭。做大做強特色文化旅游產業,首先必須把規劃置于一個高起點的位置,做到起點高、審批權威、執行嚴格。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做出特點、做出品牌、做出效益,推動岫巖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實行稅費優惠政策, 內容包括:對外來投資新建文化旅游企業,通過建立縣財政文化旅游開發基金,實行“稅費先征后獎”??h財政文化旅游開發基金獎勵額度可以實行:1、新建文化旅游企業從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正式營業起,前3年內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中縣級地方財政留成部分的100%,第4、第5年上述留成部分的50%,稅費獎勵不超過5年。2、新建文化旅游企業須交納的市屬以上行政事業性收費中縣級地方財政留成部分的100%。3、新建文化旅游企業須交納的本級政府收取和支配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律免繳(辦理相關證照和購買發票工本費除外)。4、實行政府對投資者補貼機制。凡新建規模以上的項目,從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正式營業起,縣政府每年按投資基數的5%進行補貼,累計補貼時間不超過3年。5、對新引進縣以外投資主體來我縣直接投資景區、景點開發及旅游文化配套服務項目建設的中介人,按到位資金總量的3%予以獎勵。對投資方新開發的景區景點,榮獲AAA級景區(點)稱號的獎勵10萬元,榮獲AAAA級景區(點)稱號的,獎勵30萬元;榮獲AAAAA級景區(點)稱號的,獎勵50萬元。
(八)、加大文化產品宣傳推介力度。沒有宣傳就沒有市場,民俗文化的旅游開發必須與宣傳包裝相同步,甚至宣傳先行。要以旅游集團、旅行社為主渠道, 以國內大型展會、全省旅游促銷行動為載體,以新聞媒體采風報道和電視、廣播、報刊、網絡、戶外廣告宣傳為主要宣傳形式,有計劃、有步驟、多層次、全方位開展以岫巖文化為重點的旅游品牌推廣和旅游產品推介。要注意運用大型節慶、電視專題片、宣傳手冊等多種手段展開包裝宣傳,通過舉辦論壇、投資洽談會、項目交易會等形式推介岫巖的文化旅游項目。 今年的玉雕藝術節就是一次很好的宣傳推介契機。
通過以文化促進旅游,用旅游傳播文化,實現文化與旅游的良性互動,把文化旅游產業做大做強,就會形成特色品牌優勢,形成“人文、自然、文物、山水、民族、生態、產品”等交相輝映的旅游新格局,使岫巖旅游邁上持續發展的陽光大道,使旅游成為岫巖經濟發展新的支柱產業。
[論文關鍵詞]永州市 旅游文化 開發
[論文摘要]永州,古稱零陵,風景優美,素以“錦繡瀟湘”馳名中外,是湖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它歷史悠久,少數民族眾多,山脈起伏,氣候宜人,常留有文人墨客的足跡,為永州地區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產。在大力發展旅游業之時,如何挖掘旅游文化的潛在價值,將其轉化為旅游產品,進而提升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是開發永州市旅游文化的關鍵所在。
一、永州市旅游資源狀況
(一)旅游文化資源豐富
(1)歷史悠久,人文景觀眾多。永州歷史名人眾多,如舜帝、柳宗元、懷素、周敦頤、黃庭堅等;地方文化豐富,如舜文化、柳文化、碑文化、女書文化、草書文化等。此外,永州有歷代形成的古陵、廟、塔、閣、橋兩千多處,已被國家、省縣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38處。(2)風景優美,自然景觀獨特。永州是以山多水秀聞名的。瀟水南北縱切,湘江西東縱橫;九嶷山、陽明山、舜皇山、金洞林場4大國家森林公園分布境內,全境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水相間,風景獨特。(3)少數民族眾多,民俗風情古樸。永州境內居民共有29個民族成分,以漢族、瑤族、壯族為主,這使得永州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地方氣息濃郁,對外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二)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日趨完善
1.旅游基礎設施逐步改善。(1)永州市道路系統日趨完善,交通條件得到改善。境內有洛湛鐵路、衡棗高速、永連公路三大交通動脈,區位優勢逐步顯現。(2)相關配套設施明顯改善。永州市供水、電、氣系統完備,環境衛生良好,為永州市旅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2.旅游服務設施發展很快。全市現有各類旅行社19家,其中國際旅行社2家;擁有星級飯店20家,其中四星級1家,三星級3家;省旅游餐飲示范點1處。
(三)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旅游經營管理網絡
永州已經初步形成了芝山柳文化、九疑山舜文化、陽明山佛教文化、浯溪古書法碑林、江華江永瑤文化、道州濂溪故里、中心城區百里平湖和舜皇山生態旅游區等九大風景名勝旅游區,基本上形成了較完善的旅游經營管理網絡。
二、永州市旅游文化開發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文化主題的物化
文化主題的物化,即將旅游文化的內涵用具體的、形象的、生動的載體體現出來。旅游者外出旅游,其目的是觀光、游覽、娛樂、休閑,獲得一種經歷,而絕不是研究某一種文化。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只有通過一系列的物化過程,以一種獨特的、直觀的、可感的形式表現出來,才能為旅游者所接受。因此,開發旅游文化,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文化主題的物化。永州市要開發旅游文化資源,就必須注意文化主題的物化。但是,永州旅游文化的物化問題不容樂觀,以柳文化和舜文化為例:關于柳文化的唯一的景點就是柳子廟,而聞名天下的“永州八景”現在大都難覓蹤跡;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但是,目前只有舜帝陵與舜文化有關。
(二)文化內涵的拓展和延伸
旅游者的需求千變萬化,若旅游文化僅僅固守其原本的文化基礎,最終只會被旅游者所遺棄。作為具有重要吸引功能的旅游文化,應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的汲取新的營養,拓展其內涵,延伸其外延。永州市在文化內涵的拓展和延伸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柳文化在旅游者的印象中,基本上還停留在柳宗元時代;舜文化的開發,其目標顧客主要是拜祖、尋根的旅游者;女書文化正在進一步被遺忘……這種局面之所以產生,一方面是由于旅游文化的物化問題;另一方面,是由于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基本上還保持在固有的模式上,其內涵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使得旅游者和旅游文化之間缺乏一座溝通的橋梁,使得旅游者對其敬而遠之。
(三)旅游文化資源的保護
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和保護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但是二者并不矛盾,關鍵在于能否在二者之間找到一個均衡點。目前,關于旅游資源的開發性破壞,在我國時有發生:建設性破壞,景區超載開發、錯位開發、索道建設等,屢見不鮮;保護性破壞,以保護為名,卻使得景區失去原真性、整體性;管理性破壞,由于旅游區管理不善,使得環境受到污染……目前,雖然永州市還沒有發生嚴重的開發性破壞,但由于開發不當,導致旅游事故的事情也有發生。因此,永州市在開發旅游文化時,應該以此為鑒,在保護與開發之間找到一個契合點,在保護的基礎上開發,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三、永州市旅游文化開發的對策
(一)突出地域文化,打造歷史文化名城
首先,突出“舜文化”特色,兼顧“柳文化”。開發舜文化,應注重“德”、“教化”,將與舜文化相關的載體聯合起來,即以“舜文化”為主題,將舜文化、碑文化、舜帝陵結合起來,以九嶷山風景區為基地,根據游客的需求,有特色、有重點的整體開發,形成立體開發網絡。開發柳文化,可重修永州八景,恢復當年風貌,既要突出柳宗元縱情山水的欣喜,也要流露出“獨釣寒江雪”的孤獨,并將柳子廟作為憑吊柳宗元的場所,將柳宗元當年的游覽線路貫穿起來,形成一條獨特的旅游線路。其次,縱向開發,打造歷史文化名城。開發永州市旅游文化資源,可縱向開發,將永州的古老文化以時間為紐帶,一一展現出來,突出其歷史的厚重性,把永州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古老的歷史文明結合起來,打造歷史文化名城。
(二)科學開發,深入挖掘文化內涵
永州市開發旅游文化,必須深入挖掘,將其內涵和游客的思想感情結合起來,如瑤文化,可突出少數民族的生活情趣,開發一系列的節慶活動,如“盤王節”、“耍春?!?、“敬鳥節”、“坐歌堂與送親”等,讓游客和瑤族人有一個親密的接觸機會。此外,可通過題材和立意(突出其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形態設計(張揚其個性特征,設計不同人物形象)、材質(通過木、竹、金屬等不同的材質,開發獨特的旅游工藝品)等,從不同的方面展現瑤族人民的風貌。
(三)增強旅游產品的參與性
永州市開發旅游文化資源,在不破壞原生文化內涵和歷史遺跡的基礎上,應增強旅游產品的參與性:首先,可以利用聲、光、電等先進技術,以時光倒流的方式讓游客欣賞永州的歷史文化;其次,與特色文化相結合,以生動有趣的形式讓游客接受古老文化的熏陶,如體驗舜帝的耕作方式、學習懷素芭蕉練字、模仿柳宗元“獨釣寒江雪”、參加瑤族的節慶活動、認識女書等等,通過種種途徑,讓游客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了解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將游、娛、樂和旅游文化融于一體,從而達到吸引游客、發展旅游業的目的。
(四)加強宣傳促銷,塑造旅游形象
首先,科學、統一規劃旅游文化資源,將永州市的旅游文化資源通過某種聯系貫穿起來,凝結在一起,從而改變旅游資源零散、不集中的弊端;其次,將“舜文化”和“柳文化”作為對外宣傳的重點,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媒介,利用圖片、影視,塑造其歷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改變過去落后的舊面貌;最后,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城市環境,為游客提供一個優美、干凈、衛生的旅游環境,展示永州市的良好面貌。
[論文關鍵詞]齊齊哈爾;地域文化;旅游文化
[論文摘要]地域文化資源是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優勢決定旅游競爭力。齊齊哈爾的地形地貌、人文歷史獨特,構成了古樸、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資源優勢。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資源,開發其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構建具有傳承性、獨特性、創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鶴城,使地域文化與旅游文化共同發展,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策動力。
地域文化是指一個地域的地理、歷史、經濟、社會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體現地方特點的文化。齊齊哈爾市建城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厚重,在歷史長河里形成了多元的地域文化、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催生了獨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已經成為全國有名的綠色食品之都、裝備工業基地、生態旅游之鄉和歷史文化名城,贏得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魅力城市等稱號。當前,如何充分發揮我市地域文化優勢,打造齊齊哈爾旅游文化品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地域文化內涵是塑造旅游文化的靈魂
在本地文化資源中,選擇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開發出有說頭、有聽頭、有看頭、有玩頭的旅游產品,提供有獨特體驗、有新鮮感受、有無盡回味的旅游服務,已經成為當今旅游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齊齊哈爾的地形地貌、人文歷史獨特,構成了古樸、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資源優勢。
一是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我市擁有世界聞名的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最大的蘆葦濕地。扎龍濕地是首批被國家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的,也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每年接待數以百萬的游客。河流漫溢,葦草叢生,湖泊星羅棋布,是鳥類棲息繁衍的天然樂園。據統計,扎龍自然保護區有各種禽鳥296種。其中尤以鶴類居多而文明于世,世界上現有鶴類15種,在扎龍就可見14種鶴。我國有野生鶴9種,扎龍就有野生鶴6種。世界最珍貴的丹頂鶴不足2000只,扎龍就有400多只。因此,齊齊哈爾成為馳名中外的“鶴鄉”。鶴文化已經成為我市的特色品牌,寫鶴、畫鶴、吟鶴、攝鶴蔚成風氣,觀鶴成為著名旅游品牌。一曲感人至深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就是歌頌為尋找走失的丹頂鶴而獻身的我市姑娘徐秀娟。扎龍馴養的丹頂鶴曾在澳門、黃鶴樓放飛表演,獨特、鮮明的鶴文化正在提升我市知名度和競爭力。此外,齊齊哈爾四季分明,沃野千里,空氣清新,全年空氣質量二級以上達到326天。境內的“一江九河”未受污染,綠色農業旅游資源豐富。全市有14個中國特產之鄉,獲得綠色食品標識120個,綠色食品產業快速發展,生態旅游、休閑度假旅游特色鮮明。首批國家級梅里斯綠色觀光農業園等就是生態休閑旅游的代表。風光旖旎的明月島、集自然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東北最大的城市公園龍沙公園、穿城而過宛若晶瑩剔透的城市項鏈勞動湖等構成了鶴城旅游文化的精彩華章。區位上,齊齊哈爾是我省西部與內蒙古東北部旅游的中心城市,有區域旅游合作的基礎。觀鶴節,鶴翔人舞,共同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齊齊哈爾的大濕地與大慶的大油田、五大連池的大火山、黑河的大界江、呼倫貝爾的大草原共同構成了生態旅游精品線路,成為中國十大完美旅游線路之首。
二是工業文化旅游資源氣勢恢宏。齊齊哈爾是重要的裝備工業基地,為我國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象馬恒昌小組那樣的產業工人在創造物質財富同時,也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里有被總理譽為“國寶”的中國一重集團、“掌上明珠”的北滿特鋼集團。有親自選址,為國防建設做出重要貢獻的華安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以及和平廠、建華廠等三大軍工企業。有亞洲最大的鐵路貨車生產企業齊車集團,有全國機床行業“十八羅漢”的第一和第二機床廠,已有三家企業已經成為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點。
三是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凝重厚遠。齊齊哈爾城始建于1125年,1954年前曾作為黑龍江省省城達255年之久,是我省歷史文化名城。有曾被寫入歷史教科書的昂昂溪文化和被學者稱之為“北方半坡”的滕家崗文化遺址、有一千多年歷史的遼金塔子城遺址、有中國最北的“金長城”遺址、金代蒲峪路遺址等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有建于1695年的黑龍江將軍府舊址,曾居住過薩布素和壽山等68位將軍。有民國黑龍江省最早的行政機構黑龍江督軍署舊址,有呂氏舊居等流人故居。有馬占山將軍打響全國武裝抗日第一槍的江橋抗戰遺址??梢哉f,完全可以打造成一條北疆歷史文化游的精品線路。
四是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資源異彩紛呈。齊齊哈爾有達斡爾族、鄂溫克族、蒙古族等35個少數民族,蘊藏著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資源。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多宗教構成了豐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資源。有我國大陸唯一的五教道德院,有建于1939年東北著名的佛教圣地大乘寺,有建于1684年的全國重要文物保護單位、我省最大規模的卜奎清真寺,有哥特式建筑風格的圣彌勒爾教堂等。這些建筑流光溢彩,無論是在設計、彩繪、建筑、造型和布局等都極具體現其科學、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的藝術價值。
五是關東文化旅游資源獨具特色。我市已經連續舉辦了六屆的中國齊齊哈爾關東文化旅游節,緊緊圍繞冰雪文化、雪鶴文化、民俗文化等開展旅游文化活動,是東北地區重要的旅游節慶活動之一。挖掘和弘揚生生不息、艱苦創業、開拓進取、敢為人先的“闖關東”精神的內涵,為重振齊齊哈爾老工業基地雄風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持,賦予了新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我市至今尚有山東村、山東屯的文化遺存,全市有七成以上人口是關內移民的后裔,生活和生產方式仍有關內習俗。電視劇《闖關東》就多次提及齊齊哈爾。全國聞名的甘南興十四村就是典型的山東移民村,它已經成為我省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和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村。我市歷史悠久的冰雪游園開全國的先河,自1963年首屆開辦,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二十八屆。冰澆藝術在全國更是堪稱一絕,冰雕玲瓏、雪雕奇偉、冰燈璀璨已成為旅游亮點,深受中外游客的歡迎。
地域文化的優勢決定旅游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化的靈魂存于地域文化的內涵。因此,齊齊哈爾要依托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資源,開掘其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建設具有傳承性、獨特性、創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鶴城,讓文化發展與旅游發展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策動力。
二、依托地域文化生產力提升旅游文化競爭力
地域文化資源是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優勢決定旅游競爭力的強弱,我們要依托地域文化優勢提升旅游文化的競爭力。
一是結合地域文化品位定位旅游文化特色。根據我市地域文化的特點和景觀分布及自然資源現狀,可以開發建設昂昂溪文化旅游、遼金文化旅游、紅色文化旅游、民族風情文化旅游、歷史建筑文化旅游、工業文化旅游、生態文化旅游、農業觀光文化旅游、都市觀光旅游九大系列旅游產品。鶴文化研究也要進一步挖掘內涵,以鶴文化與關東文化的表現形式,逐步形成齊齊哈爾的文化品牌。
二是提煉地域文化精髓包裝旅游文化形象。要根據齊齊哈爾地域資源特點,挖掘、開發并創造出自己的個性化產品,力求與眾不同。目前,我市已經形成夏秋有綠博會、觀鶴節、小交會、和平節,冬春有關東文化旅游節、冰雪節等,構成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旅游文化格局。同時,還要充分利用齊齊哈爾文化藝術品廣場等作為展示和推介藝術作品和旅游產品的平臺。
三是突出地域文化特點塑造旅游文化精品。當前,齊齊哈爾市的旅游業對文化的繼承、傳播和交流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發揮。必須在認真研究、深入探討的基礎上,確立目標、塑造形象,加強旅游文化建設,提升旅游文化內涵,注意研究旅游與文化的有機結合,體現旅游景區、旅游管理、旅游商品、旅游服務和旅游促銷的文化性。
三、以地域文化優勢推動旅游文化產業的開發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文化的交流和相融趨勢明顯。保持和發展民族文化特性,并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轉化為適應現代經濟需求的旅游文化產品,對于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文化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要促進旅游文化與地域文化的有機結合,大力解決人文資源開發滯后于旅游資源開發的問題。旅游業是一項經濟、文化兼承的產業,隨著經濟文化的互動和廣泛交流得到快速的發展,加強我市地域文化與旅游資源的整合與開發,提升旅游產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要深入挖掘我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按照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世界大濕地、中國鶴家鄉”的定位,突出生態特色,要大力實施地域文化發展戰略,打造我市獨特的旅游文化品牌。文化產業的發展要和自然、人文、社會環境相適應,開發與本地實際相結合的新興旅游文化產業,以特色創名牌,以優勢爭市場,把特有的地域文化融于旅游產品、旅游管理、旅游服務、旅游營銷之中。要依托我市多姿多彩的文化資源,深度開發和挖掘其人文價值、美學價值,加快建設民族文化旅游。同時要注重把發展文化產業和調整產業結構結合起來,把文化產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要確立體現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產業發展思路,形成多元化投入、多種形式共同發展的格局。堅持用市場的眼光看待地域文化資源,用市場的方式配置地域文化資源,用市場的機制開發地域文化資源。我市旅游產品檔次低、品種少、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旅游文化企業總體上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充分考慮發揮地域文化優勢,緊緊圍繞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發展思路,制定旅游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其次要注重培養鄉土文化人才。牢固樹立文化人才資源是第一文化資源的觀念。鄉土人才是最為寶貴的財富,鼓勵和引導他們創作出更多的文化藝術作品,打造出更多的文化藝術精品,特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品。要延長旅游文化產業鏈條。旅游文化產業是綜合性產業,市場空間大,社會效益大,最為直接的就是能夠帶來就業崗位的增加,相關產業收入的提高。這就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持配合、相互協作,深層次地研究、挖掘、整理、開發,利用地域文化資源作為重要內容。比如以達斡爾族為代表的北方少數民族藝術表演、文化展覽等,開發各類衍生文化產品,形成高效益的文化產業鏈。
三要突出文化產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積極培育和提升骨干旅游文化企業的競爭力?,F代旅游業要形成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必須在提升旅游形象力、旅游營銷力和旅游產品競爭力上做好文章。因此要大力扶持旅游文化產業的龍頭企業,開發好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要保護好、引導好民營資本投資旅游文化產業的積極性,培育一批重點民營文化企業,積極促進文化產業投資主體多元化,逐步形成文化產業群,以文化發展帶動和促進旅游、餐飲等的聯動發展,形成新的產業格局。要重視挖掘在我市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和重要影響的歷史事件及文化名人,創作出小說、劇本等文學作品和文化產品,不斷擴大我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我市旅游業的加速發展。
一個地區的旅游業若缺少了本地文化底蘊和特色,就反映不出獨有的精神內涵,就會失去它強大的吸引力。地域文化是發展旅游文化不可缺少的靈魂,更是旅游業突出特色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必須在發揮齊齊哈爾地域文化優勢上動腦子、下功夫,使北疆鶴城成為能夠吸引國內外游客的獨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名城。
[論文關鍵詞]永州市 旅游文化 開發
[論文摘要]永州,古稱零陵,風景優美,素以“錦繡瀟湘”馳名中外,是湖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它歷史悠久,少數民族眾多,山脈起伏,氣候宜人,常留有文人墨客的足跡,為永州地區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產。在大力發展旅游業之時,如何挖掘旅游文化的潛在價值,將其轉化為旅游產品,進而提升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是開發永州市旅游文化的關鍵所在。
一、永州市旅游資源狀況
(一)旅游文化資源豐富
(1)歷史悠久,人文景觀眾多。永州歷史名人眾多,如舜帝、柳宗元、懷素、周敦頤、黃庭堅等;地方文化豐富,如舜文化、柳文化、碑文化、女書文化、草書文化等。此外,永州有歷代形成的古陵、廟、塔、閣、橋兩千多處,已被國家、省縣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38處。(2)風景優美,自然景觀獨特。永州是以山多水秀聞名的。瀟水南北縱切,湘江西東縱橫;九嶷山、陽明山、舜皇山、金洞林場4大國家森林公園分布境內,全境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水相間,風景獨特。(3)少數民族眾多,民俗風情古樸。永州境內居民共有29個民族成分,以漢族、瑤族、壯族為主,這使得永州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地方氣息濃郁,對外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二)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日趨完善
1.旅游基礎設施逐步改善。(1)永州市道路系統日趨完善,交通條件得到改善。境內有洛湛鐵路、衡棗高速、永連公路三大交通動脈,區位優勢逐步顯現。(2)相關配套設施明顯改善。永州市供水、電、氣系統完備,環境衛生良好,為永州市旅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2.旅游服務設施發展很快。全市現有各類旅行社19家,其中國際旅行社2家;擁有星級飯店20家,其中四星級1家,三星級3家;省旅游餐飲示范點1處。
(三)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旅游經營管理網絡
永州已經初步形成了芝山柳文化、九疑山舜文化、陽明山佛教文化、浯溪古書法碑林、江華江永瑤文化、道州濂溪故里、中心城區百里平湖和舜皇山生態旅游區等九大風景名勝旅游區,基本上形成了較完善的旅游經營管理網絡。
二、永州市旅游文化開發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文化主題的物化
文化主題的物化,即將旅游文化的內涵用具體的、形象的、生動的載體體現出來。旅游者外出旅游,其目的是觀光、游覽、娛樂、休閑,獲得一種經歷,而絕不是研究某一種文化。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只有通過一系列的物化過程,以一種獨特的、直觀的、可感的形式表現出來,才能為旅游者所接受。因此,開發旅游文化,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文化主題的物化。永州市要開發旅游文化資源,就必須注意文化主題的物化。但是,永州旅游文化的物化問題不容樂觀,以柳文化和舜文化為例:關于柳文化的唯一的景點就是柳子廟,而聞名天下的“永州八景”現在大都難覓蹤跡;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但是,目前只有舜帝陵與舜文化有關。
(二)文化內涵的拓展和延伸
旅游者的需求千變萬化,若旅游文化僅僅固守其原本的文化基礎,最終只會被旅游者所遺棄。作為具有重要吸引功能的旅游文化,應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的汲取新的營養,拓展其內涵,延伸其外延。永州市在文化內涵的拓展和延伸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柳文化在旅游者的印象中,基本上還停留在柳宗元時代;舜文化的開發,其目標顧客主要是拜祖、尋根的旅游者;女書文化正在進一步被遺忘……這種局面之所以產生,一方面是由于旅游文化的物化問題;另一方面,是由于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基本上還保持在固有的模式上,其內涵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使得旅游者和旅游文化之間缺乏一座溝通的橋梁,使得旅游者對其敬而遠之。
(三)旅游文化資源的保護
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和保護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但是二者并不矛盾,關鍵在于能否在二者之間找到一個均衡點。目前,關于旅游資源的開發性破壞,在我國時有發生:建設性破壞,景區超載開發、錯位開發、索道建設等,屢見不鮮;保護性破壞,以保護為名,卻使得景區失去原真性、整體性;管理性破壞,由于旅游區管理不善,使得環境受到污染……目前,雖然永州市還沒有發生嚴重的開發性破壞,但由于開發不當,導致旅游事故的事情也有發生。因此,永州市在開發旅游文化時,應該以此為鑒,在保護與開發之間找到一個契合點,在保護的基礎上開發,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三、永州市旅游文化開發的對策
(一)突出地域文化,打造歷史文化名城
首先,突出“舜文化”特色,兼顧“柳文化”。開發舜文化,應注重“德”、“教化”,將與舜文化相關的載體聯合起來,即以“舜文化”為主題,將舜文化、碑文化、舜帝陵結合起來,以九嶷山風景區為基地,根據游客的需求,有特色、有重點的整體開發,形成立體開發網絡。開發柳文化,可重修永州八景,恢復當年風貌,既要突出柳宗元縱情山水的欣喜,也要流露出“獨釣寒江雪”的孤獨,并將柳子廟作為憑吊柳宗元的場所,將柳宗元當年的游覽線路貫穿起來,形成一條獨特的旅游線路。其次,縱向開發,打造歷史文化名城。開發永州市旅游文化資源,可縱向開發,將永州的古老文化以時間為紐帶,一一展現出來,突出其歷史的厚重性,把永州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古老的歷史文明結合起來,打造歷史文化名城。
(二)科學開發,深入挖掘文化內涵
永州市開發旅游文化,必須深入挖掘,將其內涵和游客的思想感情結合起來,如瑤文化,可突出少數民族的生活情趣,開發一系列的節慶活動,如“盤王節”、“耍春?!?、“敬鳥節”、“坐歌堂與送親”等,讓游客和瑤族人有一個親密的接觸機會。此外,可通過題材和立意(突出其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形態設計(張揚其個性特征,設計不同人物形象)、材質(通過木、竹、金屬等不同的材質,開發獨特的旅游工藝品)等,從不同的方面展現瑤族人民的風貌。
(三)增強旅游產品的參與性
永州市開發旅游文化資源,在不破壞原生文化內涵和歷史遺跡的基礎上,應增強旅游產品的參與性:首先,可以利用聲、光、電等先進技術,以時光倒流的方式讓游客欣賞永州的歷史文化;其次,與特色文化相結合,以生動有趣的形式讓游客接受古老文化的熏陶,如體驗舜帝的耕作方式、學習懷素芭蕉練字、模仿柳宗元“獨釣寒江雪”、參加瑤族的節慶活動、認識女書等等,通過種種途徑,讓游客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了解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將游、娛、樂和旅游文化融于一體,從而達到吸引游客、發展旅游業的目的。
(四)加強宣傳促銷,塑造旅游形象
首先,科學、統一規劃旅游文化資源,將永州市的旅游文化資源通過某種聯系貫穿起來,凝結在一起,從而改變旅游資源零散、不集中的弊端;其次,將“舜文化”和“柳文化”作為對外宣傳的重點,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媒介,利用圖片、影視,塑造其歷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改變過去落后的舊面貌;最后,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城市環境,為游客提供一個優美、干凈、衛生的旅游環境,展示永州市的良好面貌。
摘要:文章從文化與旅游的關系入手,對衡陽縣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進行了swot可行性分析,并就如何開發的問題提出了若干建議。
關鍵詞:文化;旅游業;旅游資源;營銷
隨著社會經濟和技術條件的進步以及旅游業的不斷完善,旅游者旅游消費的經歷和經驗不斷豐富,加之教育的發展和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旅游消費中的文化內涵。與此同時,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特別是以國際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旅游者的信息渠道和消費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旅游者對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文化品位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旅游吸引力的大小。本文在對開發衡陽縣的旅游文化資源進行swot可行性分析的基礎上,運用文化與旅游互相影響的基本原理,闡述了文化在衡陽縣旅游業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指出了開發衡陽縣文化旅游產業的問題和優勢,并就如何開發提出了具體對策和建議。
一、衡陽縣旅游資源的swot分析
一次成功的旅游開發戰略規劃,必須及時地把握市場上的機會,成功的回避環境中的威脅,充分地發揮自身的優勢,有效地克服自身的劣勢。這就是swot分析法。sw是指企業的內部優勢(strengths)和劣勢(weaknesses),ot是指企業外部的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本文將對衡陽縣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作一個swot定性分析。
(一)優勢分析
對優勢的分析是基于已經掌握的第二手資料,通過綜合分析得出的。
1、旅游文化資源優勢。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王船山,以“六經責我開生面”的創新精神為恢弘氣度,洞察千古,游刃百家,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進行了全面清理,創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體系。他還善詩文,會詞曲,被譽為“其所學無所不窺,于六經皆有發用。洞庭之南,天地之氣,圣賢學脈,僅此一線耳”。革命家夏明翰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視死如歸。一首耳熟能詳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激勵著千千萬萬的革命志士在槍林彈雨中前赴后繼沖鋒陷陣。近代著名書畫家曾熙,當代著名作家瓊瑤、唐浩明,國畫大師鐘增亞,都孕育于這片古老的熱土。
衡陽縣不僅具有豐富的人文資源,還擁有美麗的自然資源。岣嶁峰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古為衡山主峰。山上原始森林內有金錢柳、銀杏等動植物1000余種,被譽為“湘南基因庫”。森林覆蓋率達到95%,夏季自然氣溫比周圍城鎮低6-8℃,空氣清新干爽?,F包括南岳七十二峰的三座山峰,為“旅游勝地、避暑仙境、度假樂園”。岣嶁峰、白石峰雙峰巍然聳立,朋比爭高,雙峰別秀。白石峰腳下的山峙門中型水庫與妙溪瀑布相映成趣??h內界牌的陶瓷業久負盛名,界牌瓷泥被國際瓷品業命名為“衡陽土”。臺源烏蓮、西渡湖之酒、檀橋板栗也享有盛名。
2、旅游交通優勢。旅游交通是完成旅游活動的前提條件。衡陽境內交通方便,京廣、湘桂兩條鐵路以及107國道、省道1814線穿境而過。衡陽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幾乎所有的京廣線上的列車均要在衡陽站???。廣州與福州間的列車也途經衡陽并停靠。衡陽有直達長株潭等省內各縣市以及溫州、沙市、宜昌、桂林、廣州、珠海、中山、梧州、汕頭、石獅、景洪、玉林、汕尾等方向的客車??h內公路縱橫,縣城距離衡陽市區僅20余公里,是衡陽市最具有優勢的衛星城。
3、地理位置優越,客源市場豐富。衡陽縣直連長株潭城市群,與南岳衡山國家風景名勝區毗鄰。從客源條件來看,衡陽縣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利用南岳的游客。
(二)劣勢分析
本文通過一定的調查研究,包含一定的實地調查、群眾訪問和部分資料的分析,對于劣勢的分析是用實證的方法從以下各方面做出概念性分析。
1、資源布局問題。衡陽縣的旅游資源比較分散,集中度不夠。主要景區(夏明翰故居、王船山故居、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集中在三個區域內,各景區間的協調難度加大,不便于統一管理。而且彼此間的交通狀況不好,不利于旅游業的發展。
2、接待設施問題?;A設施建設不夠,道路質量不高,交通狀況不理想。岣嶁峰至彭玉麟故居僅由一般公路連通。船山故居至岣嶁峰更需要重點建設。岣嶁峰景區內建設了部分游覽設施且相對簡陋;由于該景區是避暑勝地,旅游的季節性強,一般集中在夏季。而食宿設施僅有新舊兩座賓館,大部分是單位組織的會務旅游形式,其他的散客不多;沒有專門的旅游商品商場,而只是些為數不多的小攤販,均是全國性的批量生產的紀念品,沒有特色。在縣城內有一定的娛樂設施,主要為卡拉ok和一部分歌舞廳,還有一定的住宿設施,包括一些招待所和賓館以及一些小飯館,但都主要是服務縣城居民的,沒有專門為景區而建的。
(三)機會分析
機會的分析是基于旅游業發展的宏觀環境水平所做出的形勢判斷。機會是變化的,隨時會出現也隨時會消失,這就注定所作的機遇分析只是按照一般情況和形勢發展的一般規律得出來的,帶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1、宏觀環境和外部條件。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共識。國家旅游局在其發展規劃中,明確地提出將中國建設成“世界旅游強國”的遠景目標。2000年,國家首次將旅游業列入了國債投資計劃,安排了13億元的國債資金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有利地支持了旅游業的發展。2000年9月國家計委和國家旅游局共同了《推薦2000年中國旅游發展優先項目的通知》,11月又在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產業目錄中新增了部分旅游項目。湖南把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新興支柱產業、第三產業的龍頭產業、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加快老少邊窮地區脫貧致富的高效產業。衡陽被列為湖南省旅游業發展“十五”期間全省需要重點建設的六大城市之一?!奥糜瓮小币殉蔀楹怅柺薪洕l展的重點戰略。宏觀環境和外部條件有利于衡陽縣文化旅游業的發展。
2、旅游消費模式的轉變?,F代人的旅游意識逐漸增強,新的旅游消費模式也逐漸形成。人們開始注重旅游消費中的文化內涵。旅游不僅是游山玩水的感官愉悅,而逐漸成為一種綜合性的高品位的審美文化活動。這為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提供了良好的資源根基。
(四)威脅分析
威脅也是一個變數極大的因素,可能隨時出現又隨時消失。所以對于威脅的分析也只是在大致上有個一般性的把握。
1、觀念上存在差距。對于開發衡陽縣旅游文化資源的重大意義的認識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性。不是每一位領導成員都將旅游業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來考慮。在開發的時序安排、具體策略上,差距更大,意見分歧明顯。
2、區域競爭激烈。激烈的鄰近區域競爭帶來的威脅。名人文化之爭尤為突出。特別是目前省內最為火爆的“湖湘名人文化旅游線”上的已有風景名勝區。為了旅游效益的進一步增加,各景區把留客作為當前的攻關課題進行研究。而韶山故居、花明樓劉少奇故居均處在成熟產品階段,在區位上是鄰近主要客源市場長株潭城市群的優勢地。這無疑對衡陽縣的名人文化構成潛在的威脅。
二、開發衡陽縣旅游文化資源的思路
(一)強化城市區域整體形象,統籌城市區域旅游發展
聯手開發旅游,組建“聯合艦隊”,成為近年來各省市地區合作的一種重要形式。南岳衡山不僅獨秀于五岳,而且文化底蘊深厚,它作為歷史名山、宗教名山、抗戰名山享譽中外。衡陽市轄各縣旅游資源相當豐富。如秦漢名城耒陽有蔡倫祠墓及其造紙池、湯火溫泉,并有馬阜晴嵐等十景;常寧西江漂流、瑤族風情等;衡東有羅元帥故居、大源渡湘江航電樞紐工程、四方山狩獵場等;衡南的江口鳥洲,以及衡陽縣的船山故居、彭玉麟故里、夏明翰故居和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等。整個衡陽地區的旅游文化資源差異性、互補性強,可謂點多面廣,且多具特色,有效地規避了形象遮蔽,但他們除南岳衡山外,很難獨擋一面,單獨形成市場競爭力。
這些問題的產生,有各地旅游文化資源本身開發力度不足的原因,衡陽市的區域整體形象不鮮明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因此,衡陽縣文化旅游產業要發展,得依靠整個衡陽地區文化資源的整合、優勢互補來強化區域整體形象,推動整個地區文化旅游的發展。
(二)打造船山品牌,堅持品牌營銷策略
眾所周知,隨著供過于求的逐步加深,我國的買方市場已經形成,那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而衡陽縣的文化旅游產品在營銷方面顯得力不從心。2002年的船山文化節對于弘揚船山思想,張揚城市個性,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提升衡陽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確實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是曇花一現,僅辦了一屆就銷聲匿跡。不能在不改善現有的景點內涵的情況下,做自欺欺人的營銷了,而要從挖掘景點文化價值著手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利用節慶、貿易洽談會、旅游交易會等形式,堅持品牌營銷,樹立品牌形象,擴大品牌影響。
1、挖掘文化價值,提倡活動參與。重視歷史信息,借“名人”、“名山”、“史料”的“光環效應”,搜尋古籍、查閱方志、整理傳說、追根溯源等,深度挖掘衡陽縣旅游文化資源。從發展的趨勢上看,沒有參與性的文化活動也是難以吸引游客的。因為文化旅游不僅是一種文化觀賞活動,也是一種文化介入和文化參與活動。傳統的博物館的展示方式遠沒有讓人參與到活動項目中去那么激動人心。越來越多的旅游者要求旅行生活能有文化的吸引、運動的內容乃至冒險的趣味,要求參與其中而非從旁觀賞。正如西班牙潘普羅那市長所言,“節慶的魅力不在于政府為奔牛節所安排的156項活動,而在于親臨其境感受滿街的人文氣氛,在于與眾多的能夠參與并陶醉于節慶的人群為一體的機會之中?!边@也可以作為我們船山文化節做大做好的一句箴言吧。
2、樹立品牌形象,堅持品牌營銷。當務之急是轉變認識,變以往封閉式的等客上門為走向世界招徠客人,牢固樹立市場觀,高起點、多渠道、全方位地開展對外宣傳促銷,提升衡陽縣旅游文化資源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看一個城市是否有吸引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它的文化資源、文化氛圍、文化發展水平,而節慶無疑為其提供了一個集中展示的舞臺。旅游節慶既是一個城市的旅游品牌,也是一個旅游市場促銷的重要載體和舞臺。而經驗表明,搞節慶的前三年一般都會虧損,所以前三年的壓力是最大的。因此,成功舉辦過的船山文化節要頂住壓力,長辦、辦實、辦好,力爭把船山文化節辦成一個真正深入人心的品牌。
(三)實施旅游科技化戰略,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前瞻性地考慮增加科技投入,全面研究、開發、利用高科技的保護技術和高科技含量的生態性材料、環境代價小的替代性材料,更好地修復、保護歷史文物古跡,充分展示衡陽縣旅游文化資源的唯一性、完好性和不可替代性。堅持“科教興縣、科教興旅”方針,提高全民大旅游的發展意識,高標準、高起點發展高科技旅游業。
在開發文化資源的同時,要堅持“全面規劃,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可持續發展原則,使得旅游業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對滿足后代人需要構成威脅,使旅游業成為永遠朝陽的產業!
摘要:紅色旅游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寶貴精神財富,其具有政治、文化、經濟多重意義和維系社會和諧精神紐帶、構建和諧社會精神動力、培育和諧社會文明道德的作用。
關鍵詞:紅色旅游文化;和諧社會;意義作用
紅色旅游作為一種新型主題性旅游形式,近年來在神州大地逐漸興起,并正在成為人們參觀旅游的熱點,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新生事物。那么,它在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什么樣的作用和意義呢?筆者通過對長征征途轉戰時間最長的貴州省,革命圣地延安、井岡山、南昌和新四軍浙東縱隊四明山革命老區等地的考察,從中感悟到:紅色旅游文化,在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政治、文化、經濟多重意義和紐帶、動力、培育作用。
一、政治、文化、經濟意義
(一)政治意義
紅色之旅,在當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中,是一部重溫光榮歷史,重走勝利之路的革命史詩。她有助于人們感受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有助于人們理解在中國革命偉大征途中形成的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挖掘紅色旅游文化,就是弘揚革命精神,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奮斗足跡深深地銘刻在華夏沃土上,深深地銘刻在民眾心坎里,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進一步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和信念。在當前人們出游定位中,絕大多數游客把體驗長征文化、革命圣地文化、老區文化作為首地篩選目標,這充分說明紅色旅游文化深得民心。如寧波市鄞州區龍觀鄉“五龍潭”風景區革命史跡陳列室建成后,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進行黨員先進性教育中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許多年輕黨員和黨員干部認為,原來總覺得政治教育都是一些虛的東西,現在看來,通過身邊的紅色旅游景點游覽,確實讓人感到既摸得著又身臨其境,很有教育意義。實踐證明,寓教于紅色旅游,是人們自我接受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切實有效的舉措,在當今創建和諧社會中具有深刻的政治內涵。
(二)文化意義
紅色之旅是中國革命史、中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歷史文化傳統的生動體現。中國革命斗爭遺留的各種紀念物,不但具有政治意義,也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人文價值。紅色旅游的過程,既是觀光賞景的過程,也是學習歷史、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的過程。筆者曾在幾年前以文化學者的身份到達過貴州省,這里不僅是一個紅軍長征途中轉戰時間最長的省份,而且是一個具有中國革命轉折意義的省份。遵義會議、“四渡赤水”等重大歷史事件遺跡比比皆是。從考察中了解到,貴州省在1930年4月至1936年4月的六年間,紅七軍、紅八軍、紅三軍、紅一方面軍、紅二六軍團、紅九軍先后在這里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足跡遍及67個縣,建立了滇黔桂、黔東、黔北和黔西北革命根據地,有1萬多各族群眾參加了紅軍。這些歷史,有的在課本上和有關資料中有所了解,但大多數是鮮為人知的歷史。通過游覽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遺址,如遵義會議會址、紅軍總政治部舊址、婁山關戰斗遺址、烏江渡口、四渡赤水等,讓人真正體會到了長征文化精神。這些革命文物和遺址、會址,構成了貴州不可多得的紅軍長征文化旅游資源,為貴州進一步開發紅色旅游資源、開展紅色旅游文化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文化。紅軍的革命史跡,使貴州美麗的山河倍添光彩。
通過紅色旅游文化,了解革命歷史知識,挖掘革命精神內涵,賦以新的時代特色,培育新的時代精神,推動了廣大公民思想道德的升華,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有效途徑。
(三)經濟意義
通過對紅色旅游景點考察發現大多數革命遺址地位于尚欠發達的革命老區。紅色旅游把政治優勢有效地轉化為經濟優勢,形成革命老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一項無污染、可持續發展的扶貧工程、富民工程。紅色旅游既是政治創新、文化創新,也是經濟創新。紅色旅游的發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社會效益同經濟效益的結合,實現精神文化財富向經濟財富的轉化,推動老區人民脫貧致富,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良性循環之路。比如革命圣地井岡山,原是一個不毛之地,通過紅色旅游文化的開發,旅游收入占該市年經濟總量60%以上,老百姓大部分收入也來源于旅游三產,生活水平大大改善。近年來不但摘除了貧困帽子,而且經濟、社會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高速公路、機場、居民住宅、新城區等全面建設,井岡山市將成為高山中的花園城市。又如地處四明山革命老區寧波市鄞州區龍觀鄉的五龍潭風景區革命史跡陳列室建成后,不但游客量增加,旅游收入成倍增長,而且知名度也逐步提高,通過短短三年時間的建設,一躍成為國家4a級風景區。
紅色旅游是具有政治、文化、經濟多重意義的一項帶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新創造,她的持續健康發展,成為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載體,成為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成為發展老區經濟、造福老區人民的重要產業。
二、紐帶、動力、培育作用
(一)維系和諧社會紐帶作用
紅色旅游是激勵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理想信念、維系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我國有13億人口,56個民族,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必須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否則,就難以有效整合各種各樣的利益訴求和價值觀念,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的意志,實現社會的穩定、有序、和諧。在主流意識形態不斷發展的同時,社會生活多樣、多元、多變的特征日益凸顯,各種思想觀念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激蕩。用什么樣的形式去貫穿呢?雖然方式多種多樣,但紅色旅游文化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紐帶,不可或缺地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紅色旅游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效載體。我們黨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要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進程中實現社會和諧,在社會和諧中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諧社會離不開實踐體會,而紅色旅游文化正是創建社會和諧的重要條件,紅色旅游文化和諧的程度反映和影響著社會和諧的程度。特別是人們向往自然、對社會認知程度的不斷發展,紅色旅游文化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在某種程度上是創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至關重要。
(二)構建和諧社會精神動力作用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充滿創造活力的社會,是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的社會。社會活力首先表現為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離不開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實踐告訴我們,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擴大開放,越需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這樣,才能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為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
紅色旅游文化是創造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血脈,是鼓舞人們奮發進取的精神旗幟。中華民族在輝煌燦爛的歷史進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和升華了這一民族精神。把弘揚民族精神貫穿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過程,不斷增強公民對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增強全國人民的愛國意識、團結意識和發展意識,增強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正是紅色旅游文化所創建的目的。充分挖掘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利用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室)、遺址等教育基地發展“紅色旅游”,是深入宣傳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奮斗歷史,宣傳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引導和激勵人們同心同德地創造幸福和諧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紅色旅游文化是當代中國人民時代精神的集中寫照,是激發社會創造活力的推進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創造性事業,只有大力弘揚時代精神,才能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和考驗。讓全社會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創造源泉充分涌流。
(三)培育文明道德作用
紅色旅游文化是培育社會主義文明道德風尚的重要體現,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無論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是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無論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還是維護社會安定團結,都要求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開展紅色旅游文化,既是培育文明社會風尚,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培育合格主體,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實踐的過程。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青少年健康成長是社會進步、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根據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和規律,紅色旅游文化正是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革命遺跡、革命文物實地參觀,營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思想文化環境。
紅色旅游文化不僅是建設和諧城市、和諧村鎮、和諧社區、和諧單位的重要載體,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實際內涵,而且是深入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活動,不斷拓展領域、充實內容的文化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是一個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對于社會和諧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潤滑”作用。淵源于中華傳統文化、植根于當代偉大實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紅色旅游文化,是激勵各族人民建設和諧社會、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用紅色旅游文化創導和諧社會良好文化,不可不說是當前一大舉措。
繼承與創新是紅色旅游文化的精髓。從博大精深的中國革命傳統文化中汲取精華,從豐富多彩的革命傳統文化中吸收營養,豐富精神文化產品的內容、風格、樣式和品種,是紅色旅游文化走出的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之路。
紅色旅游文化是整合各種文化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她適應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在某種意義上說,把紅色旅游文化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培育文明道德風尚、創造良好文化條件有機地結合起來。
總之,在歷史遺跡中感悟革命傳統文化,在青山綠水中體驗紅色之旅,使革命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是紅色旅游文化活動的宗旨,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寶貴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