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4 05:04: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物理科技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中考物理科技類應用題是新課改開發的新題型,它體現了課程生活化的新理念。通過聯系實際、促進知識應用,重視過程、提高應用能力,學會評價、了解應用方向,關注生活、形成應用意識等,達到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中考;物理;科技試題;賞析
在課程生活化的影響下,近年來出現了以S?T?S為背景材料的應用類中考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及知識的應用能力,它是新課改開發的新題型。由于此類題目取材廣泛,涉及的知識面廣,因此考試時的得分率往往偏低。為了幫助大家盡快適應這類試題,筆者結合2007年部分中考物理試題的評析,談一些自己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1 聯系實際促進知識應用
新課程對物理知識的要求,除知道“是什么”、“為什么”以外,更要求知道“能用來做什么”,即如何用來解決個人和社會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探究、解釋、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和應用物理知識,從而加深對物理概念規律的理解。
例1 據說美國研制出一種用超聲波做子彈的槍,當超聲波達到一定強度時就能有較強的攻擊力。實際要阻擋這一武器的襲擊,只要用薄薄的一層( )
A.半導體;B.磁性物質;
C.真空帶;D.絕緣物質。
評析 此題源于2007連云港卷。題干以襲擊性武器子彈為背景,考查聲波的傳播需要有媒介物質和超聲波具有能量這一科學規律。要防止超聲波產生傷害最簡單的辦法,是用薄薄的一層真空帶。通過研究超聲波的應用,展示了利用聲波來傳遞能量的事例。
例2 汽車中有如圖1所示的電路,其中上端帶金屬細桿的金屬滑塊M與兩側金屬彈簧相連并接入電路中,金屬滑塊M與彈簧套在光滑絕緣的水平細桿上。當汽車靜止時,滑塊M上的金屬細桿與紅、綠燈一端的觸頭都不接觸.當汽車向前啟動時,_________燈亮;當汽車急剎車時,_______燈亮。上述設計中應用到了一切物體都具有_________這一物理知識。
評析 此題源于2007莆田卷。它以汽車上的電路為背景材料,考查慣性的概念和讀電路圖的能力。慣性是一個非常抽象的物理概念,對它的理解應建立在學生生活的體驗上,對它的掌握要建立在不斷聯系實際的應用之中。本題設計的巧妙之處在于把慣性這個抽象的物理概念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從而使抽象概念具體化、形象化。通過本題不但可以強化學生對慣性概念的理解,熟練看電路圖的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在新情景下知識的遷移能力。
2 重視過程提高應用能力
重視學習過程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與此相應的就有一種考查學生學習過程的命題。它要求學生弄清事情是怎樣的,怎樣去解決,怎樣進行已有的知識運用和已掌握方法的遷移。
例3 如圖2是某家用燃氣熱水器結構原理圖,微動開關K與活塞相連,活塞與水管相通。淋浴時,打開淋浴閥,噴頭有水噴出,根據___________的規律,活塞應向_____(左、右)移動,由電磁鐵的磁力把燃氣閥打開,同時電子點火,燃氣進入灶頭燃燒,有熱水流出;洗完后,關閉淋浴閥,熱水器熄火。若熱水器各部件完好,水壓正常,打開淋浴閥后,電子點火器能點火卻無火焰,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能寫出一點即可)。該熱水器適用水壓:0.05×103~0.4×103kPa,若用水塔供水,則水面離熱水器至少________m。
評析 此題源于2007黃岡卷。它以家用燃氣熱水器為背景材料,考查學生對液體壓強、電磁鐵、電路等知識的應用能力,綜合性強。家用燃氣熱水器雖然是家庭中常用的電器設備,但學生對它的內部電路不是很熟悉。做這類題的關鍵是結合插圖分析物理過程,理順解題思路。物理過程的分析如下:活塞為什么能移動?是因為噴頭處有水噴出時,流速大壓強小,活塞右邊的壓強比左邊小,活塞兩邊的壓強差使活塞向右移動?;钊蛴乙苿訒r電路接通。因此解題思路為:淋浴閥打開活塞向右移動K閉合電子點火、燃氣電磁閥打開進氣。為什么電子點火器能點火卻無火焰?這要從燃氣燃燒的原因上去分析。首先要有燃氣,其次電壓要達到額定值,電壓低于額定值時,電磁鐵的磁性較小,燃氣電磁閥就不能正常打開,使電子點火器能點火卻無火焰。
怎樣通過物理過程的分析提高應用能力,筆者認為:一是要明確試題中創設的物理情景與物理過程。一個物理過程往往有幾個階段組成,各個階段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還具有各自的特點。遵循一定的物理規律,正確理解物理過程,建立清晰的物理圖景,才能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二是圖文結合分析物理過程,新課程試卷的特點之一是有大量的插圖,插圖與文字密切配合能形象地說明問題。讀題時必須強調與這些插圖結合起來,做到有圖必用、以文釋圖、借圖釋文。
3 學會評價 了解應用方向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有這樣的素質:可以不了解某些物理技術的細節,但要了解物理技術應用方向,以積極有益的方式使用這種力量。如2007年有許多地市的中考物理題以具體的科技問題為背景材料,讓學生體會科學技術的“雙刃劍效能”,使學生學會關心人類的命運,關心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關心物理科學的正確應用,從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例4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視已普及到城鄉家庭,成為人們獲得信息和娛樂的一種不可缺少的電器。請利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在農村經??吹饺鐖D3所示的碟形天線,它是用來接收什么傳來的信號的?在城市更多的用光纜來傳輸電視信號,請寫出光纜通信的主要優點。
(2)在看電視的時候,開、關附近的日光燈時,會在電視機畫面上出現短時間的雪花點,其原因是什么?
(3)雷電災害是聯合國“國際減災十年”公布的最嚴重的十種自然災害之一,資料表明:在電子時代,建筑物上普通的避雷針無法使電視機等各種電器免受雷擊,請你提出電視機防雷的具體措施。(要求寫出兩條)
評析 此題源于2007宜昌卷。它以現代通信技術(電視)中的無線通信、光纖通信為背景材料,考查學生對電磁波和光纜通信技術的了解。電磁波既可以傳播電視信號,也會對電磁信號產生干擾,如開、關附近的日光燈產生的電磁波干擾,使電視機畫面上出現短時間的雪花點。試題以普通避雷針無法使電視機等各種電器免受雷擊為話題,說明看似先進的科技社會其實還有太多的薄弱領惑,而這些空白讓人類在自然面前不堪一擊,這類試題有助學生從小樹立攻克難關的愿望和理想。
例5 你見過戴著面罩或墨鏡的工人進行電焊作業嗎?電焊利用電流的熱效應產生高溫,將焊條熔化,從而使兩金屬部件焊接在一起。電焊機工作時有很大電流,但不會連續工作,所以導線中會產生迅速變化、時斷時續的電流。
(1)電焊機輸出電壓40V、輸出功率2000W,某種橡皮絕緣銅芯導線在常溫下安全載流量(長時間通電時的最大安全電流)如下表,從安全角度考慮,計算說明應選擇哪種導線作為電焊機的輸出導線?
導線規格導線橫截面積S/mm22.54610安全載流量I/A28374768(2)焊條熔點為1100℃,比熱容為0.4×103J/(kg?℃)。假設電流放出的熱量全部被焊條吸收并使焊條升溫,電焊機工作4s,可使一根質量為20g的焊條全部熔化嗎?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3)電焊機工作時會對周圍的居民或行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請指出其中的兩點。
評析 此題源于2007黃岡卷。它以電焊機為背景材料,考查電功率、電流的熱效應、熱量等物理概念的應用。電焊機既可以服務于生產,使兩金屬部件焊接在一起;也會對周圍的居民或行人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體會到物理科學技術在服務人類的同時也會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產生負面影響。
4 關注生活 形成應用意識
物理學的發展與現代生活和社會有密切的聯系,這些背景使中考命題也變得更加豐富起來。
例6 “關愛生命,安全出行,爭當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動,在全國各地轟轟烈烈地展開?!凹t燈停,綠燈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質。
交通信號燈用紅、綠燈,而不用藍色、紫色等其它顏色的燈。對此,小明、小華、小宇三位同學展開討論。
小明說:人的眼睛對紅色光、綠色光比較敏感。用紅綠燈作為交通指揮燈,容易引起視覺反應,可以提高人們的警惕性,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小華說:紅光穿透能力比藍色、紫色等其它的色光強,很遠處就能看到;人的眼睛對綠色光敏感.
小宇說:紅綠燈作為交通指揮燈,是國際通用的,并不具有科學依據。
(1)霧天,小明、小華和小宇一起在遠處觀看路口的紅綠燈,收集有關“紅色光穿透能力強”的證據。小明和小宇看到紅燈亮時,小華卻認為紅燈不亮。此事實說明紅色光引起的視覺效果與_____有關;三位同學向路口的紅燈走近,都感到紅色光強度逐漸增強,表明色光的穿透能力與______________有關。影響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還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條) 。
(2)依據你的生活體驗,并結合學過的物理知識,對小宇的說法作出評價:______。
(3)紅綠色盲的人不能分辨紅綠燈顏色的變換。請你描述現行交通信號燈是如何讓色盲的行人做到“紅燈停、綠燈行”的或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回答一條即可)________________。
(4)隨著科技創新,傳統的紅、綠燈逐漸被超高亮度的發光二極管(LED)所替代。LED燈具有亮度高、顏色純、耗電少、壽命長等特點,簡述LED燈的廣泛使用可能會給人們的生活與環境帶來的影響。(回答一條即可)_________。
評析 此題源于2007淮安卷。它以交通信號燈為背景,結合日常生活體驗對使用紅綠燈作出科學評價,從而形成應用物理科學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分析觀察能力。細心觀察過紅綠燈的學生,能體會到人眼對紅光的確比較敏感,說明紅綠燈作為交通指揮燈是有科學依據的。試題以霧天為背景,收集有關“紅色光穿透能力強”的證據,目的是讓學生注意天氣變化對色光穿透能力的影響。試題以紅綠色盲的人不能分辯紅綠燈顏色的變換為話題,要求學生對現行交通信號燈作出評價,目的是培養學生形成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總體上說:科技應用類中考題體現了新課標理念,發揮了中考對日常教學和課程改革的正確導向作用。結合STS進行物理學科的教學,可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學習意識,促進物理概念在新情景下的應用,幫助學生鏈接已有概念,在微觀水平上積極應用與深入理解,鞏固長期記憶。
參考答案
例1:C
例2:汽車突然啟動時,金屬滑塊M由于慣性會向后移動,綠燈亮;相反汽車突然急剎車,紅燈亮。
例3:流速大壓強小右 電源電壓太低或無燃氣
例4:(1)電磁波;光纜通信的主要優點是:抗干擾、保密性好、信息量大。(2)日光燈啟動時,產生電磁波。(3)不收看電視;拔掉所有接線。
例5:解:①電焊機工作時電流:
I=PU=2000W40V=50A
由表可知,應選橫截面積為10mm2的導線
②電焊機工作4s產生的熱量為:Q=W=Pt=2000W×4s=8000J
可使焊條升高的溫度為:
Δt=Qcm=80000.4×103×20×10-3℃
=1000℃
氣溫不會高于100℃,所以焊條的末溫低于1100℃,故焊條不會全部熔化。
③a.電焊機工作時有強光,會造成光污染
b.電焊機工作時會產生電磁波,影響家用電器的正常工作
c.電焊機工作時有強大電流,造成附近居民
家的電源電壓不穩定)
例6 (1)觀察者;色光到觀測者的距離;光源的光強,光所穿透介質的密度、天氣狀況(是否有霧,溫度、濕度)、色光種類、空氣中塵埃多少等;(2)小宇的說法不正確,用紅綠燈作為交通指揮燈,具有科學依據。(即紅、綠光易被人分辨,紅光穿透力強等);(3)在紅綠燈旁邊分別加上文字提示:“紅燈”、“綠燈”、“黃燈”。安裝音響,進行語言提示、紅綠燈做成各種標志性符號等(4)節省能源、不合理的使用導致光污染
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現代科技發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強學生的科技意識,提高學生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認識,物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呢?
一、加強科技意識教育必須從課堂教學做起,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識的實用性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與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突出知識的實用性。物理知識。物理規律本身就是對自然現象的總結和抽象。通過這些知識的介紹,使學生更加認識到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乃至高科技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更加相信科學,熱愛科學,樹立良好的科技意識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學物理發展史是物理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物理發展史的教學,不僅使學生了解物理發展的歷史,一些著名物理學家的典型事跡,同時也能較好地培養學生良好的科技意識。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強化物理學史的教學,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用適當的物理學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牛頓運動定律的創立”、“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物理學史教育;同時,在實際教學中,可適當向學生介紹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航天領域和高科技領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過這些知識的介紹,可使學生更加了解科學家們對科學的態度,研究科學的方法以及他們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了解科學技術給社會發展和四化建設帶來的巨大動力,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從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識教育。
3、加強實驗教學加強實驗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識教育。根據自己十幾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加強實驗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⑴改革課堂演示實驗教學,把部分演示實驗改成學生上臺演示或邊講邊實驗的形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親自動手操作機會。⑵注重學生實驗教學。對學生實驗的教學,教師要求學生按“預習─實驗─觀察記錄─分析討論─總結報告”的形式進行,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組織學生認真討論,分析原因,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根據實驗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寫出實驗報告,從而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⑶加強實驗習題的教學。對實驗習題的教學,主要采取“自設方案─討論方案─選擇方案─實驗驗證─總結報告”的程序進行教學,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設計并通過實驗驗證。這樣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以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二、積極組織開展物理課外活動
物理課外活動也是加強對學生進行科技知識和科技意識教育的重要陣地。與課堂教學相比,課外活動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選擇性。
1、趣味外活動中,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精心設計趣味物理實驗讓學生來完成如“飛機投彈”、“噴氣火箭”、“紙鍋燒水”、等等。通過這些實驗,既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能幫助學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科技小制作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積極組織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科技制作活動,如自制電鈴。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針孔照相機。制作潛望鏡。自制量筒。樓梯電燈開關電路等,并組織展評??萍蓟顒拥拈_展,既能鍛煉學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為學生將來工作后自制簡易教學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礎。
3、指導學生閱讀科普讀物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有關的科普讀物,使學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識和科技發展的新動向,增加學生的科技知識,并定期組織“實用物理知識競賽”,以調動學生學習、讀書的積極性,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科技閱讀能力。
4、舉辦科普知識講座科技知識與社會發展、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在舉辦科技講座時,要認真選擇材料,或根據有關資料撰寫講稿,根據平時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動課分班級或集中學習,可以收集軍事科學、航天技術、通信技術、空間技術、科學家的事例與貢獻等材料,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科學素質教育,還可以聯系社會生活中的物理,讓學生自己搜集資料在班上進行專題介紹,還可以利用板報介紹科普知識及物理知識的應用。
5、組織社會調查活動物理知識的延伸,在社會調查活動中,學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識,結合實際去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如學習“水能風能的利用”后,可調查當地能源使用情況、環境污染情況,并提出改進意見,還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調查噪聲污染、熱機的使用、農村用電等情況。
總之,加強學生科技意思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科技意識,是科技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新世紀合格人才的需要。
一、開放性的教學方式
物理活動課,不是隨意的課外活動,而是課堂內外各種方式相結合的課程。教師的角色被擺到組織者和總結者的位置,應該盡量給學生創設一種自主參與探究的開放性情景,讓學生積極參與觀察現象、研究過程、提出問題、尋找答案等這樣一個再發現、再創造過程,使學生通過書本獲得的間接經驗和通過實踐活動獲得的直接經驗相結合。老師和學生在交互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共同建構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完成學習內容的選擇、組織和編排。學生可以自我選擇內容、自由組合、采用盡可能的方式,例如親身實踐、查閱書籍、瀏覽網頁、觀看科技節目、求助于家長、社區中心等獲得的各方面的知識信息,然后對這些信息進行綜合加工和處理,最后課堂組織形式則以討論、交流等方式進一步加工處理,完成一個小實驗、一個科學探索過程或制成一件小制作。例如,在一次學習家庭電路的過程中,林嘉俊同學提出:“老師,我們對家庭電路的知識只建立在理論上,感覺很空洞,我想做一個家庭電路的模型。”當天的下午我和他們幾個同學把模型做出來后,我問他們:“現在還模糊嗎?”每一個同學都會心的笑了,那是一種滿足的笑。當我們學習到某方面的知識時,我們會組織學生參觀有關方面的實踐活動、觀看相關的視頻片段或請有關方面的人物向學生們進行講座形式的教育。例如:當我們學習到電子器件的知識時組織學生參觀電子器件的制造工廠,讓學生親眼感受生產線上的實踐;又比如學到有關電燈等器件的知識時,組織同學們觀看有關Edison等發明家發明創造的一些片段,組織學生上網查閱中山古鎮燈飾發展的情況,讓學生體驗科學家的艱辛,體驗家鄉建設、發展的成果,激發他們熱愛家鄉,努力學習的熱情。在上述過程中,我們將最大限度地運用實驗教學,為此我們建立了專門的活動教室,打破傳統的教室格局,采用面對面的小組組合形式。
二、教師設計一些簡單的現成的實驗套餐
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選擇制作。在桌面上和抽屜里擺放著小實驗工具“套餐盒”,盒內是生活中簡單的材料。如:鉛筆、導線、鐵鉗、鐵錘、鐵釘、水杯、膠水、木版、玻璃板、橡皮筋、蠟燭、紙張等等日常的簡易工具。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填充工具盒,自由選擇、結合實驗材料,并鼓勵和引導學生嘗試運用這些物品演示多個課本上的實驗和小實驗。在此過程中,往往有的學生會制作出很多與課本的實驗相關的有創新的制作的。例如:在去年的小制作小發明活動中,有部分同學找來了一些大可樂瓶子、打氣筒、一些密封的膠水等,加上老師提供的細小玻璃管、橡皮塞等工具,決定做一個“水頂球”(一個利用大氣壓把瓶內的水壓出頂起乒乓球的實驗)。他們將玻璃管穿到橡皮塞中(多次試驗才做成功),然后自己想辦法密封、固定,當時發現水柱很難豎直,他們想了很多方法,最后采用了某個同學提出的在可樂瓶子的底中央涂上一點紅色,調節玻璃管使管的底部對正紅點的方法才把玻璃管豎直了。還有盧淑賢同學在課堂上觀看滑動變阻器的演示實驗后,向我提出“老師我覺得學校的滑動變阻器操作不夠方便,老師演示時,由于導體細小,可見度小,我想到一種比它還好的。而且如果成功的話,全班的同學都可以自己進行堂上實驗了”于是她找到了一些電阻率適合的吉他弦,一些小釘子、幾根導線、一個電池盒和電池,我們用了三個小時的時間把她想到的便攜式滑動變阻器做出來了。而且在學校舉辦的小制作比賽中獲得了二等獎。經過這樣的一個動手和動腦的過程,同學們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創造出一個來自同一原理但不一樣的制作。老師在指導的過程中,必須注意這些實驗的器材最好是一些利用廢品和日常工具可完成的,這樣既可以訓練學生動手也可以培養他們節儉和環保的習慣。
三、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制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學生已經初步具有制作的能力和創新的思想。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去找資料初步定出一個方案,然后輔導教師在尊重學生的思想的前提下加以修整。定題后,組織學生進行創作。這是一個把所學到的東西應用在實踐中的創新過程,必須對學生給以充分的支持和鼓勵以及幫助。例如:去年的活動中初二(10)班的陳金龍同學,他從課外書上看到一段關于“失真房”的文章時,他對這一現象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他馬上想把它縮小做成一個小制作。他把設想告訴了我,看完那篇文章后我發現把它縮小不會影響到它的失真效果,于是大力的支持他去做,我們一起研究它的構造,查閱一些相關的文章和刊物,其間我向他提出了一些建議和一些必要的幫助。最后他成功地把失真房做出來,而且在這次學校的小制作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后來,他和同班的楊志斌同學兩人在一次下雨天回家的路上,觀察到雨點垂直落到雨傘中央部位的聲音特別大,而落到傾斜的雨傘邊緣則小得多,于是產生了創作靈感。能否減小雨點打到屋頂時發出的聲音呢?在老師的指導和啟發下,幾經挫折,不斷完善,終于完成了“消音雨蓬”的制作。“消音雨蓬”在學校小發明、小制作評比中獲得了一等獎。林嘉俊、楊志斌、盧淑賢等同學所獲得的成績正好體現了科技小制作的成功,他們經常這樣對我說:“老師沒有你的教育,我們的學習還停留在理論上,小制作活動讓我們懂得了研究的重要性,讓我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學習,并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四、公開的評價
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其中特別注意形成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的結合,盡可能挖掘他們的優點和進步,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主要通過記錄學生平時參加活動的過程和方法,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出問題能力、作出猜想和假設的能力、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交流的能力等進行形成性的評價。通過本校每年一度的科技節的小制作評比對學生的活動、創新能力,對科學技術、社會問題的認識程度等的綜合性評價,作出優秀的作品給予獎勵。去年我們分別獎勵了一批小制作:一等獎“失真房”、“消音雨蓬”等五個項目;二等獎“便攜式滑動變阻器”、“水汽火箭”、“一紙頂千斤”、“多功能大氣壓演示瓶”、“雙向樓梯燈”等十個項目;三等獎“投石車”等十五個項目。通過表揚讓學生感覺到成功并非高不可攀,使他們增強自信心,從而更好地發揮特長。
五、實驗結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以物理為主的活動課教學,我們發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踐能力、科學探索能力、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等方面都有提高,下面使實驗結果小結:
1、通過調查統計:98%的同學喜歡活動課,其中90%的同學認為趣味性強,可以動手實驗;82%的同學認為思維的靈活性有所提高;76%的同學經常會有一些創新的想法。50%的同學在課外喜歡動手制作或做實驗。全部參加小制作活動的同學都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研究方法。
2、小制作活動的學習和制作,同學們的提出問題、探討問題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并使同學們養成了實地調查、實驗、查閱書籍、瀏覽互聯網、求助于家長等習慣。這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
六、問題討論
我校的小制作活動還是處于探索階段,如何完善本課題的內容和方式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可以參考,許多問題還有待指導和不斷改正和實踐。
摘 要:創新教育是全面培養人的教育,創新能力的大小是一個人綜合素質高低的體現。這就要求我們的現代教育應擔負起培養具有創新能力人才的重任。在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結合創新教育的精神,在物理課堂教學、物理探究實驗和物理課外實驗中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開展科技小制作、小發明活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指導學生閱讀科普讀物,撰寫小論文,培養科學思維能力;舉辦科普知識講座,開闊眼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組織社會調查活動,促進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
關鍵詞:初中物理;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科學素質
物理學知識無處不在,并且物理教學在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創新意識“火花”的引發等方面,更有其獨到之處和特殊的地位。教師在認真高效地組織課堂教學的同時,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物理科技實踐活動,能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開闊學生知識面,開發學生的特長和潛能,培養學生探究創新能力。我校在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精簡課時的基礎上,騰出時間,大面積多種類型地開展科技活動課。下面僅就我校物理科技實踐活動的開展談談我們的做法和體會。
1 物理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課堂是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和進行思想教育的最佳場所。物理是理論課,但要有工程意識,理論要緊密而巧妙地聯系實際。這樣,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才能深刻、更全面。而且,教師授課必須要有“含金量”, 注重課本與現代科技的結合,以提高課程的科學性、實用性,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利用較短時間把他們引到廣闊的科技實踐應用前景,他們才感到學的有用、腳踏實地、心里有底,他們不但會主動學好原理,還懂得應用到哪里和怎么應用,并且還有發揮的余地。這樣他們所獲得的知識是全面的,在某些場所就可能得到應用,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和學好的信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 物理探究實驗中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探究實驗教學較課堂教學有更廣闊的活動空間和思維空間,可以激發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探究與創新欲望。應選取合適的、需要探究的問題作為實驗內容,在教學中可以利用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并設計一系列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作為鋪墊,設計問題時應充分滲透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利用學生的原有知識,引導學生在運用知識的探究過程中有所創新地解決問題。要讓學生明確探究性實驗的基本環節,并在實驗儀器的選取與操作、實驗現象的觀察、實驗數據的處理、實驗故障的排除及結論的得出等一系列環節中,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在相對獨立的實驗活動中體會創新的艱辛與愉悅。事實說明,開展探究實驗活動能培養學生對證據、邏輯和科學見解提出疑問的習慣,促使他們產生創新的思維。
3 開展物理課外實驗,拓展創新空間
除課堂實驗教學外,開展物理課外實驗,讓學生到實驗室去通過“動手”自主做實驗,可有效拓展學生的創新空間。學生除可充分使用實驗室內各種儀器進行實驗外,還可設立“廢料利用箱”,讓學生把平時棄置的易拉罐、廢膠管等收集起來,供同學們選用。這樣做既可節省資源,又可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精心設計趣味物理實驗讓學生來完成如“飛機投彈”、“紙鍋燒水”等。在物理實驗中,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動腦、動手的機會,使學生通過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操作來解決某一實際問題。
4 開展科技小制作、小發明活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科技小制作、小發明活動帶有很強的實踐性、社會性和科技性,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可以促使學生把動手與動腦、實踐與探索、學習與創造、基礎知識與科技信息密切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各方面能力。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積極組織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科技制作活動,在活動中,教師應注意保護學生發明的設想、設計,不輕率下斷語,也不輕易打退票,而是和學生一道認真探討,仔細研究,充分論證設想、設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適用性。
科技發明由尋找課題到設想到設計乃至制作成實物,往往是數、理、化、生各科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過程,也是生活知識和書本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的過程。在科技發明活動中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讓他們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校自從開展科技發明活動后,學生中出現“四多三活躍”:愛學習的多了,善動腦的多了,勤觀察的多了,常動手的多了;課堂氣氛活躍,課余生活活躍,興趣小組活躍。
5 指導學生閱讀科普讀物,撰寫小論文,培養科學思維能力
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教師有針對性指導學生閱讀有關的科普讀物,組織學生注意收集報刊雜志上最新科技發展動態,引導學生在家里定時收聽收音機、收看電視里的科技節目,以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科技知識,使學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識和科技發展的新動向,并定期舉辦“初中物理報”??u比,定期組織“實用物理知識競賽”,以調動學生學習、讀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科技閱讀及寫作能力。就某一社會問題讓學生扮演決策者的角色,應用所學的知識提出解決的方案,撰寫小論文,以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個人和社會問題的能力。
6 舉辦科普知識講座,開闊眼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
科技知識與社會發展、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師認真收集軍事科學、航天技術、通信技術、空間技術、科學家的事例與貢獻等材料,利用活動課分班級或集中舉辦科技講座,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科學素質教育??梢月撓瞪鐣钪械奈锢?,讓學生自己搜集資料在班上進行專題介紹,還可以利用板報介紹科普知識及物理知識的應用。有條件時帶領學生參觀各種現代化設施,觀看最新科技錄像片等等,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某些科技成果和最新信息,可圍繞課堂教學內容適當地擴充,通過錄像、資料講解,達到進行科技教育的目的。
通過引導學生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發展、新成果、新技術,以及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應用,使學生意識到現代生活離不開現代科學技術。抽樣調查表明,學生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興趣明顯提高,關心現代科學技術信息和社會熱點問題的學生越來越多。
7 組織社會調查活動,促進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
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教材中的知識,通過社會調查活動,結合實際去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學生通過到現場實地觀察、調查來增加他們的科學知識與技能,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通過引導學生接觸一些重大的社會問題,如環境保護、能源危機、噪聲污染等,使學生意識到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嚴重的社會問題,從而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現在越來越多的同學利用節假日走出家門,進行社會、自然的調查研究,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為主題,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討論。
總之,通過幾年來我校物理課外科技活動的開展,大大地豐富了學生們的課余生活,全面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中學物理課的教學中,開辟物理課外科技活動,把課堂上所學的物理知識結合于實踐,寓趣味性、科學性于一體,與課堂教學并行發展、相輔相成。實踐進一步證明,廣泛深入的開展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不僅沒有影響或降低學生的課業質量,恰恰相反,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知識的應用都有了明顯的增強和提高。學生通過科技創新活動,動手、動腦進行設計制作,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進工廠、走進大自然,開拓了視野、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能力,結合課本知識加深了理解,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更為生動具體。
摘要:物理是源自于生活的科學,它是祖先對于現實生活中現象總結的一種高度凝練,而物理上升到一定高度則會對人類的生活產生影響,物理與生活一直處于一種往復循環,互相影響的狀況。本文主要從各種發明的不同層面詮釋物理對人類生活的不同影響
關鍵詞:物理;力學;熱學;電學;光學
從人類的起源開始,物理就一直伴隨著我們的生活,人類利用周圍的環境為自己制造生機,無意間發現了鉆木取火的原理,火的制取和火種的保存是人類生命興旺的源頭,火讓人類的食物更加美味更加健康,使他們居住的環境更加溫暖,更有助于驅逐兇猛的野獸,火種的保留使得他們每到一處都可以使用火,雖然他們并不知道摩擦生熱,能夠燃燒的物體溫度一旦達到著火點就會燃燒的物理原理,但是卻還是有意無意地利用了這些物理原理為自己創造一線生機,沒有火,就不會有生生不息的文明。所以是這些物理原理為人類的興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此時的人類無法控制物理科技,但是能正確地使用這些物理科技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
物體如果密度小于水,就會漂浮在水面上,此時的物體會受到浮力,人類最初并不知道物體會受到浮力,但是卻能利用木頭可以漂浮在水中的特性,造出了木船,木船對于人類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雖然人類不知道它能承載多少重量,但是卻能利用它來往于其他的陸地,并且打撈一些魚類,通過船的發明,人類豐富了自己的食物系統,并且能與其他的陸地加強溝通,進行來往貿易,使得人類初步展露出了社會的模型。而后,偉大的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正苦苦求索如何測定王冠的體積,在沐浴的時候水從木桶中溢出,卻使他靈光一現,發現了浮力定律,以后的科學家循著他的思路一路探尋,終于發現了流體力學的奧秘,他們可以對水中的船只進行受力分析,得到船能承載多大的重量,更進一步改造了這一工具,使得人類的海上航行技術突飛猛進,也為人類文明的推進做了巨大的貢獻,鄭和出海南洋,使得中國國威得以彰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開拓了人類的視野,使得世界的全貌得以重現,麥哲倫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揭開了人類心中對于地球的一層疑云。如果沒有船,可能人類對地球的認識還是天圓地方,美洲則會屏蔽在人類的視野中,可能各個國家也會老死不相往來,人類有如此的繁榮興旺,與物理科技是分不開的。
一個鐵球與一根羽毛從同一高度落下,自然是鐵球先落地,然而伽利略卻毅然決然地否認了這個觀點,于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被永久地記在了史冊,伽利略從比薩斜塔拿出了兩個質量不同的鐵球,同時下落,兩個鐵球幾乎同時落地。而他又利用了歸繆法成功推翻了物體下落速度與質量有關的觀點:一根羽毛和鐵球相連,落下地面,正常來說羽毛比鐵球速度慢,會拉低整體的速度,但是兩個拴住一起重量增加,按照之前的理論應該速度加快,因此,原結論被推翻,物體下落速度與質量無關。此舉無疑將人類對于物理的認識提升了一個境界,從原本的單純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升華到以理論為依據進行拓展,伽利略創造的運動學,更是將兩種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力和運動聯系在了一起,人類對于物理的理解不再膚淺,而且漸漸深入。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臺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宣告研制成功?!鞍D岚⒖恕惫彩褂昧?8000個電子管,另加1500個繼電器以及其它器件,其總體積約90立方米,重達30噸,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間30多米長的大房間才能存放,是個地地道道的龐然大物。當時的計算機只是為了計算一些繁瑣的,計算量較大的科學實驗數據,但是經過科學家的研究與改良,變成了集成電路式計算機,投入了數據流,通訊技術,人工智能和模式識別,辦公室自動化,計算機也不再是那個笨重的機器,甚至于變成了能拿在手中的小型筆記本,現在的計算機早已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了人們娛樂工作生活的必需品,它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解放了他們的雙手與思想,使得整個世界徹底聯通。而電視,手機等的出現也使人類的生活大為精彩,不再閉塞。一個惡霸不再敢橫行鄉里,因為有互聯網和電視的監督,一旦做了違法的事,必定會盡人皆知,網上和電視也會把最新的實事,并且傳播正能量,豐富人們的生活?;ヂ摼W的普及讓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更加頻繁。互聯網上WWW網站眾多,比之傳統媒體,能快速提供信息。但互聯網只是一個平臺,還需要科技創新。眾多的基于互聯網新產品的出現帶給人們全新體驗。微信、QQ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素不相識、從未謀面的人也能成為好友。微博的出現更是帶來了媒體的新變革,通過微博,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快速發送信息,并被世界范圍內的他人獲取。中國境內最大的微博平臺是新浪微博。
然而,物理科技為我們帶來的未必都是好的影響,凡事有利必有弊。火雖然可以烤熟食物,可以取暖,但是也有人用火來作為攻伐的利器,排除異己,荼毒生靈,殘害同胞,船雖然可以承載人漂洋過海,來往貿易,但是也有人在船上裝載軍火,征伐其他國家,通過武力使得對方屈服。蒸汽機雖然推動人類工業革命的進展,但是卻會產生大量的污染,使得環境破壞,并且消耗大量的煤炭資源與人力物力。電的使用為人類帶來了便利,但是也會有很多人使用電不善,導致事故傷亡,計算機雖然讓人類跨入了信息化社會,但是電腦的出現,也讓一些新興的職業――黑客悄悄進入其他人的電腦,竊取別人的資料,使用電腦病毒侵染別人的電腦,甚至于涉及到國家安全。手機雖然使通訊變得便捷,但是卻讓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顯得淡薄,每個人的手機號碼仿佛成為了他們每人的囚犯編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電視機雖然豐富了人類的娛樂生活,但是卻讓人容易迷失自我,沉浸在電視劇里的世界無法自拔,卻忘記了現實的生活。這一切,其實都是源于人類心理的貪婪,惰性,欲望,等一切的惡性心理。但是如果能克制住這些心理,好好地利用物理科技,必定會使人類的生活大放異彩。
摘要:中學生物理科技創作在對中學生學習與認知能力的培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培養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動手能力,還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本文通過對中學物理科技創作的研究與實踐經驗,對中學物理科技創作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中學物理;科技創作;創新思維
一、引言
中學物理科技創作是指學生通過對物理的學習,將一些簡單的材料通過物理關系進行創作,從而創造出具有一定物理原理且具有一定實用性的作品。開展中學物理科技創作對學生有積極影響,科技創作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可以進一步落實物理課程教學,也可以提升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與動手能力。
二、中學物理科技創作的特點
中學物理科技創作是一種動手與知識相結合的一種活動,它受到學生自身的知識、興趣、能力、材料、創作思維等因素所影響,雖然創作作品是運用日常中低成本、簡易的材料所制作,但它仍然能夠形象、準確地反應出物理原理的運用于實際的應用價值。物理科技創作具有著以下幾個特點。
(一)具有科學價值與創新價值
中學物理科技創作活動是由客觀的物理原理為基礎,將材料進行物理搭配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作品,中學物理科技創作作品是物理知識的應用,更是物理知識的驗證與表現。他們可以將一些簡單且抽象的物理原理通過作品來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并且中學生具有很好的創新思維,在物理科技創作中往往能讓人耳目一新,這樣的作品有著新穎的結構與外貌。
(二)制作簡易方便,實用價值高
中學物理科技創作的主要目的是有效促進物理知識學習,提高中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對科學知識的探究精神。物理科技創作作品能夠將物理知識與生活良好的結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物理上遇到的問題,也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如物理傳聲筒的科技創新,這項創新是依據聲波通過不同介質傳播速度、受干擾程度不同,此項物理創作制作方便簡單,但是傳聲筒之間使用不同材料的連接線就會出現不同的傳聲效果,在一些特殊的環境下,傳聲筒也可以有效的解決部分生活問題,不僅充滿創新意識,也具有著實用的意義。
三、中學物理科技創作的要求
中學物理科技創作是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一種有效的活動,如何良好利用物理科技創作活動,制造出優秀精妙的物理科技作品是一項值得探討的問題。通過上面對物理科技創作特點的介紹,總結出一些中學物理科技創作的基本要求。
尊重科學規律,培養創新能力。中學物理科技創作應當圍繞科學知識與客觀規律進行,在創作過程中一定要嚴格遵守客觀規律,正確運用科學理論,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科學、實用的作品。
中學物理科技創作需要良好的創新能力,中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中學生實現科技小發明、小創造上的一項重要因素,中學生需要培養自身良好的倉嘶能力,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創造思維與發明思維,激發物理科技創作的靈感,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靈活運用,提升中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創作熱情。
四、理論知識與動手能力相結合
學生在創作中應當注意作品是否與生活貼切,有創作思路時應當就創作思路對生活問題進行反思,通過將知識與生活良好的結合來創作出優秀的作品。鍛煉中學生的動手能力是提高物理創作的必要條件。
如在中學物理知識中,動定滑輪組的物理知識是中學物理知識中一項簡單又重要的物理知識,這項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非常廣泛。定滑輪在起吊物體的時候可以改變受力方向,而動滑輪在起吊物體的時候有著省力的作用,從中學物理知識可知,設置N個動滑輪時,所需要的拉力為原力的(1/2)n。學生通過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再運用自身的動手能力將動定滑輪組進行巧妙的搭配,不僅可以改變受力方向,還能節省力氣,這類設計不僅要求學生要對創作設計進行物理計算,還需要學生創新意識進行分析等綜合能力。
五、中學物理科技創作的影響
作為中學生課余時間中一項訓練動手與思維的綜合活動,中學物理科技創作對中學生有著很多積極的影響。
(一)創作融人生活,幫助學生喚醒創新意識
最能激起學生思維火花的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急待解決的物理問題。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物理科技創作無疑會包含學生的自主思維,這樣自身解決問題的思維可以有效的喚醒中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拓展知識層面
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是由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求知欲望所決定的,要想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就要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中學物理科技創作是學生在課堂外的一項與學習相關的活動,這樣的活動具有著靈活多變的特點,可以吸引中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創作積極性。
(三)豐富學生課余生活,鍛煉學生動手能力
現階段很大部分中學生課余時間活動枯燥無味,缺乏創新能力與動手能力的培養和鍛煉。中學物理創作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而且可以打開學生的科技創新思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全方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六、結語
本文從中學物理科技創作的特點、要求、影響等方面人手,指出中學物理科技創作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有著非凡的意義。當下,大部分學校已經開始重視中學生物理科技創作,并逐步將這一活動制度化、常規化,使之成為物理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和有力的輔助手段。
摘 要:在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落實過程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不斷多樣化,在物理教學中的科技教育活動也顯現出其獨特的優勢和意義,以活動方式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能夠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感受物理學習帶來的樂趣,這樣的教育活動平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了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探索奧秘的好奇心,充分地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的意識,對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是一個很好的培養過程,該文就新課程下物理科技教育活動的創新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 物理科技教育 活動 創新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實際的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在物理學科的教學上,教師不僅對學生進行知識點和動手能力方面的培養,同時將學生的科技教育活動重視起來,有助于培養新形勢下社會所需的復合型人才,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水平,在常規知識和實踐教學上還是比較成熟的,但是關于物理科技教育活動方面,仍然屬于弱勢的部分,對其在教育活動的開展中創新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1 物理科技教育活動的目的創新
在高中課程的總目標中對科技教育的目的進行了明確闡述,其中說到要將物理知識和技能在生活和生產中得到應用,要對科技發展的現狀和趨勢都進行充分了解,培養學生的學習欲望并且激發學生對于學習、探索的好奇心,要明確科技、社會、經濟三者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所以,中學的物理課程不僅僅意味著簡單枯燥的學習,還肩負著帶領科技走進學生生活的重任,首先想要將物理的教學活動真正做到創新有意義,就要點燃學生對學習的好奇心和熱情,從而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真正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在學生的年齡相對較小的中學階段,開展物理科技教育活動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出嚴密的創新思維,在以后的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的生活中,面對多元化的社會需求,學生都能夠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興趣,對自身有一個很好的定位,并且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來選擇未來發展方向,能夠游刃有余的應對高考志愿、人生規劃等這樣重大的人生抉擇時期,中學物理科技活動的創新的教學目的,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增加了許多寶貴的經歷,在這樣具有較強參與度的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都會受到重大的啟發,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學生人生目標的確立,充分地強調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性,對學生關注、了解科學提供了重要的機會和引導,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為學生未來的人生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比于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學生被禁錮起來的思想和雙手,根本無法將自己的個性充分的釋放出來,這樣就很難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目標和信心,不難發現,沒有興趣愛好作為基礎學習都是痛苦的,也可以說是枯燥和乏味的,即使短暫接受了老師填鴨式的教學,在以后運用中也很難做到得心應手,并且根本無法確立相關的人生目標,所以,物理科技教育活動的創新能夠很大程度的改善物理教學工作中的不足。
2 物理科技教育活動平臺構建的創新
物理的科技教育活動為學生展現出豐富多彩的科技世界,科學技術館的種類繁多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課堂之外的絢麗多彩的科技世界,例如:視覺3D4D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節能技術、信息技術等,觀眾可以親身的參與其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激發出參觀者的好奇心和探索科技的欲望,我國的科學技術館主要針對的受眾人群就是青少年,這樣具有較強互動性的活動平臺的建立,可以充分地為中學物理科技教育活動的創新模式提供借鑒,雖然在學校的科技活動的建設模式會相對的受到局限,中學物理科技教育活動要在新課改的指導下進行,在教育活動項目的設立上要根據實際的教學目標來選定,不需要全部都是成熟的科技活動,要根據學生目前所掌握的物理知識的基礎上展開側重于科技教育的具有開放性的實驗活動,讓學生能夠切身參與其中,在體驗式的學習活動中了解物理科技的應用樂趣。
現代的網絡信息先進技術為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資源的共享和開放的平臺在物理科技教育活動中也可以將網絡資源的力量充分的重視起來,將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讓學生充分地了解到物理學科在生活中的應用,再生產和科技中的重要地位,并且物理學的未來發展和趨勢都能夠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客觀的認識,充分地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并且打開了學生對于科技探索的大門,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熱情。學??梢酝ㄟ^舉辦科技活動周的形式展開物理科技教育活動,具體的內容分為以下4點,具體如下。
2.1 趣味性的物理實驗
通過在物理教學的活動中增加趣味性的物理實驗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燃起學生對于物理學習和探索的好奇心,在實驗項目環節的選擇上還是要根據學生所能夠感興趣的方面來進行,因為只有抓住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例如:我們可以在實驗的名稱和方式上進行大膽的創新來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例如:“千人震”這項實驗活動是引導學生對于自感現象的體驗和實踐;“跳繩發電”這項實驗活動是引導學生學習導體在地磁場中切割磁感線發電的時間和體驗等這些有趣又具有極強參與性的物理科技教育活動的開展會對學生的學習和思維產生很大影響,能夠充分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水平。這樣的教學活動的開展一改傳統教學的局限,是新課改深入下的的重要體現。
2.2 學生科技制作及作品評比展覽
對于物理科技教育活動的形式還可以同具有研究性意義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學??梢杂嗅槍π缘慕M織一些具有實踐和學習意義的科技制作比賽活動,在這樣具有研究性意義的實踐活動中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指導,學生可以通過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選擇性和主動性的研究和制作,學生在這個環節中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完全不用考慮其他任何對思維上的束縛和顧慮,盡情主導自身的思維,只有這樣具有較強個性的科技制作活動才能真正地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和熱情。
2.3 科技影視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在學習中已經充當了一個重要的傳播和組成方式,對物理科技教育活動的展開也具有同樣的重要意義,充分地體現出科技教育活動的綜合性和時代性,在網絡的信息資源平臺上,科技影視作品對于物理學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趨勢都有比較豐富和詳盡的教學資源,例如:科教片《宇宙與人》《時間簡史》《斯蒂芬霍金的宇宙論》等,不僅為科技教育活動提供了相關的資源,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研究的素材和資料。
2.4 科普基地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普法》中就明確地提到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機構、高等院校、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類社會團體,應當組織和支持科學技術工作者和教師開展科普活動,并且應當適度地向公眾進行開放,所以,在物理科技教育活動中應該適當的展開一些對科研具有重要作用的單位參觀和學習工作,例如:氣象局、發電廠、重點大學、科研機構等部門,都可以定期組織部分學生進行參觀和了解,來更好的促進物理科技教育活動的展開和在學生中的影響力。
3 結語
通過在新課程下的物理科技教育活動的展開,充分地調動起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好奇心,并且能夠將無物理知識同實際的生產、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逐步達到培養學生興趣的目標,是物理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
摘要:注重科學素養的培養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科學素養的核心內容包括科學知識,科學過程與方法,對科學本質的理解,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等.本文通過對“物理科技活動”校本課程的開發,從科學探究活動、實驗拓展創新、物理學史教育、科技制作與小發明、STS教育等活動方式論述物理科技活動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物理科技活動;科學素養
我國《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的課程基本理念,首要的一條就是“在課程目標上注重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歷史和時展證明,公眾的科學素養是國家興旺之本.盡管對科學素養概念的內涵有不同理解,但科學素養的核心內容是基本一致的.科學素養應該包括科學知識,科學過程與方法,對科學本質的理解,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等.[1]在科學教育體系中,自然科學中最具代表性的物理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有著獨特的作用,開展物理科技活動是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有效途徑.
1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科W教育中的科學過程主要是指在一般的科學研究中,那些普遍適用的系統化的操作步驟,一般來說,包括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實驗驗證、分析與論證等基本環節.事實上,“教學中的科學探究”與真實的科學探究,雖然二者經歷的過程基本相同,但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別:“教學中的科學探究”主要是面向人類已知的知識,強調的是過程,其目的是讓學生領悟科學思想觀念,領悟科學家探究自然界的方法從而獲得知識;而真正的科學探究是面向未知的知識,它更重視結果,即發現新知識.所以,在科技活動中開展科學探究,其目的是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掌握探究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對問題的探究習慣,更理性地看待問題.通過探究活動所形成的知識,更能讓學生理解知識的本質.
在教學串并聯電路之前,筆者設計了一個開放性探究問題:根據給足的電源、兩個小燈泡、一只開關、若干導線等器材,請畫出盡可能多的電路.學生經過充分的思考后,自發地將所畫的電路展示在黑板上.教師提出要求,學生展開討論.
要求1:把黑板上錯誤的電路圖找出來,并說明理由.(因學生展示的電路設計有可能存在短路、斷路等情況)
要求2:把形式不同但實質相同的電路合并后保留一個電路.
要求3:把余下的電路進行分類,并說明分類的理由.
在學生分類的基礎上分析歸納出電路的兩種基本連接方式――串聯、并聯.
活動結束時,筆者當堂進行檢測,掌握串并聯電路特點并能正確識別電路的串聯、并聯的學生達到86%.[2]
2通過實驗創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實驗不僅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環節,一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理論最終都要以觀測或實驗的事實為準則,只是實驗(試驗)的手段和方法不同而已,所以實驗(試驗)的觀點、方法和能力是科學素養的基本內容.
物理課本中設計了許多探究性實驗,如果按照課本的固定模式,按部就班地進行,學生只是按單一方法進行,只達到會做的層面.由于學科教學的時間、任務的限制,往往也只能如此.科技活動的開放性為學生提供了實驗的廣闊空間.開放實驗室,讓學生針對一個主題,討論可能的實驗方案,讓學生自己揣摩、探索,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加以探究,最后選出你認為最好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研究勻變直線速運動》這個實驗在課本中使用的是打點計時器和紙帶.活動中,有同學提出用數碼相機的連拍功能充當頻閃照相機來研究的方案.本校實驗室沒有配備頻閃照相機,訪談中得知,學生在此之前沒有接觸過頻閃照相機,他僅憑數碼相機的連拍功能和打點計時器都具有等時記錄的特點想到這個方法,我們不得不由衷地感嘆學生創造性.難能可貴的是,其他同學想到在路徑后面上放上刻度尺就很容易解決了距離測量的問題.隨后的討論中有學生提出,在小車頂上靠刻度尺一側固定一個指針,就可以減小因拍攝時視角引起的長度測量誤差.
3通過物理學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再現知識產生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和物理學家們為獲取物理知識所做出的真實而令人興奮的探索歷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物理學作為一個完整的科學知識體系,含有靜態知識體系──科學規律、成果;動態知識體系──科學研究的過程.前者給人以知識,而后者給人以創新的智慧.離開了歷史背景的單純的物理知識只能使學生覺得枯燥和深奧.若能通過具體、生動、可靠的歷史事實來說話,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大師們用有效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揭示物理奧秘時那種科學創造的快感與激動,接受科學態度和優良品質的熏陶.
人教版物理教材中大量的“科學足跡”欄目提供了豐富的物理學史資源.此外,在科技活動中,開設了《“偶然”的科學發現和發明》講座,讓學生感悟到靈感的美和科學探究中美的靈感來源于問題本質的深刻理解和對自然、生活的敏銳觀察.《擦肩而過的發現》讓學生為科學家痛失重大成果而惋惜,同時也為他們的不懈追求精神而感動,理解他們在科學探究中“失敗”的價值.在教學托馬斯?楊的雙縫干涉實驗后,介紹物理史上“十大最美實驗”讓學生感悟實驗的魅力.《量子力學的“英雄時代”――一張震撼的合影照》的講座,讓學生了解二十世紀初科學發展“井噴”時代科學巨匠們的卓越貢獻……讓學生在科學史的海洋中,感悟科學的美,培養對科學探究的情感,形成科學探究的價值追求.
4通過小制作、小發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學校的活動課蘊含著豐富的科技教育內容,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有效途徑.鼓勵和指導學生在科技活動中做一些觀察和小實驗,而小制作、小發明活動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它們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各方面的專門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各種技能.同時學生通過小制作、小發明活動,能夠充分認識理論知識的重要性,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結合與科技教育緊密相連的活動,如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每年的全國、省、市科技創新大賽,廣泛開展的課外科技興趣小組活動,如機器人、航模,科學小發明、小制作、小論文等都是科技活動非常有效的活動方式.
科技發明小組的潘勝勇同學觀察到日常生活中,拔取移動插線板上的插頭時,往往要用雙手,有時很不方便,經過仔細琢磨發明了“可單手拔取插頭的插線板”,此項發明榮獲重慶市少年兒童發明金獎,并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實用新型發明專利.
5通過STS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STS教育本身是以科學素養為出發點,正確理解和處理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強調科學、技術和社會的協調、和諧,突出了對科學的文化解讀和價值判斷.所以,在物理科技活動中,開展STS教育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有效途徑.
充分利用課本資源開展STS教育.讓學生理解在物理的發展過程中,科技對物理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反過來物理學的發展又推動了科技的發展.在學習必修2第6章《萬有引力與航天》一節時,教師就可以在講解時,將這樣的觀點滲入到教學中.讓學生知道,沒有望遠鏡的發明與改造,人類就無法觀看到遙遠的天體,將大大限制物理學家對科學的研究;另一方面,萬有引力的發現和引力常數的測定,使得人們能夠計算出天體的質量,發現未知的天體.在學習中,讓學生充分思考,去感知科學和科技的互相推動的關系.在第5節《宇宙航行》后,教材給出了《航天事業改變人類的生活》材料.這份材料重點介紹了航天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我們的生活,包括衛星通信、衛星廣播給人類帶來的改變,航天育種對農業產生的促進作用.在材料的最后,編者介紹了近年來,有的國家試圖在大氣層外部署武器,遭到國際社會的反對.要求學生通過報刊、網絡等途徑查閱這方面的資料,了解我國政府的立場,寫出綜述,并闡述自己的觀點,與同學們交流.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去關注,讓學生了解航天事業的發展,培養學生探索宇宙的興趣和投身航天事業的激情.
開展物理科技活動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要把著眼點放在對學生進行科技教育、提高學生整體的科學素養方面.
第二課堂也稱第二渠道教育,是在第一課堂之外,在教師指導下以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開發智力,培養學生探索創造和應變能力,特別是科技意識的培養為中心的有組織有計劃有要求的教學活動。能充分利用新的科學技術信息,抓緊應用新的科技成果來豐富和改革我們的教學內容。特別是對加強科技教育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經過多年的理論研究和物理課的教學實踐,可以看到第二課堂的教學有以下特點:一是“活”:第二課堂不受現行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限制,時間和空間都機動靈活、內容豐富多樣,形式生動活潑。例如:在第一課堂中講無線電發射和接收時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能死板地講其原理,效果不理想,因此我們讓學生在物理實驗室中制作“小小廣播臺”,發射和接收調幅、調頻電磁波,然后可在實驗室、操場等地進行發射和接收的實驗。有時領學生參觀各種現代化設施,觀看最新科技錄像片等等,提高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到運用技能的快樂,從而調動了學生極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科技意識。
二是“新”:第二課堂不受現行教材——主要是傳播昔時信息的限制,能迅速將各種即時信息傳播給學生。這些最新的科技信息可以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傳遞給學生。例如:日本的科技博覽會中最現代化的機器人,在營養液中培植的西紅柿等,使學生大開眼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空觀,有意義的科幻片等。這樣,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拓視野,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習的動力。同時,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了生動的科技教育。
三是“全”:第二課堂的教學活動,帶有很強的實踐性、社會性和科技性,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可以促使學生把動手與動腦、實踐與探索、學習與創造、基礎知識與科技信息密切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各方面能力。例如:學生看到盲人在過馬路時由于看不見紅綠燈,易發生危險,因而制作了“盲人紅綠燈”。因為盲人看不見燈,但能聽到聲音,所以用不同的聲音代表不同顏色的燈,盲人可聽聲辨燈,以保證交通中的安全。使科技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中,培養了學生科技知識的應用能力。
從上述特點可以看出,第二課堂教育是服從于教育目標,不受教學大綱限制,但可配合教學大綱教學的相對獨立的教學體系。用發展的觀點看教育,它不再是可有可無的課外活動,而是進行科技教育、培養現代化科技人才的重要渠道。
在第二課堂的教學中,以往的教學原則,如: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精神相結合的原則、傳播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的原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循序漸進的原則。因材施教的原則等等,在第二課堂中一般也是適用的。但由于第二課堂有著不同的特點、任務與要求,因此,在中學第二課堂的教學中還應遵守以下原則,才能更好地進行科技教育。
第一,畫向多數原則
開辟第二課堂是培養科技人才的重要渠道。因此,首先要面向多數,根據自愿和每個學生的愛好,盡量多地把學生吸引到第二課堂中來。使絕大多數學生有機會參與科技研究和制作,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增強自信心,促進心智機能的發展。
第二,實踐性原則
我國學生跟外國學生比,突出的缺點是動手能力差,知識面窄,科技信息知道的少,創造精神差。應多安排實踐性活動,接觸社會,接受科技信息、給學生創造動手的機會,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同時,通過開展小制作,小發明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例如:在物理第二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科技制作,學生做出了“光控報警器”,“光控路燈”等許多作品。提高了學生把科技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
第三,相互促進原則
這是指第二課跟第一課堂的辯證關系。從系統論看,學校是一個整體,兩者的教育目的相同,培養目標是一個;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看,德智體美技幾個方面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兩個課堂并行發展,互相促進是教學組織形式的比較合理的結構。第二課堂活動要注意內容的教育性、針對性和可接受性。某些科技成果和最新信息,可圍繞第一課堂的教學內容適當地擴充。例如:在講萬有引力定律和宇宙速度時,可提到衛星發射和接收,但無法做細致講解,在第二課堂中通過錄像,資料講解等具體學習,可以達到進行科技教育的目的。也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第四,因校制宜原則
應根據自己學校的特點,自己的優勢及有利條件,從實際出發開展科技活動。
例如:利用舊的半導體元件制做出“光控報警器”等,培養了學生的科技技能。
關于第二課堂的內容和形式,可以堅持過去行之有效的傳統作法,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創新,因為當今時代,學生的知識面廣,接受信息的渠道比較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內容豐富并有最新科技信息,而且有多樣的形式。例如:錄像、講座、競賽、科技制作、參觀、小論文、成果展等,才能更好地達到科技教育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中學物理課的教學中,開辟第二課堂的教育,與第一課堂并行發展、相輔相成,已經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現代化的科技人才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現代科技發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強學生的科技意識,提高學生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認識,物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呢?
一、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課堂教學是教師傳播物理知識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主要途徑。加強科技意識教育必須從課堂教學做起,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識的實用性
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與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突出知識的實用性。物理知識。物理規律本身就是對自然現象的總結和抽象。通過這些知識的介紹,使學生更加認識到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乃至高科技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更加相信科學,熱愛科學,樹立良好的科技意識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學
物理發展史是物理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物理發展史的教學,不僅使學生了解物理發展的歷史,一些著名物理學家的典型事跡,同時也能較好地培養學生良好的科技意識。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強化物理學史的教學,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用適當的物理學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牛頓運動定律的創立”、“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物理學史教育;同時,在實際教學中,可適當向學生介紹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航天領域和高科技領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過這些知識的介紹,可使學生更加了解科學家們對科學的態度,研究科學的方法以及他們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了解科學技術給社會發展和四化建設帶來的巨大動力,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從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識教育。
3、加強實驗教學
加強實驗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解
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識教育。根據自己十幾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加強實驗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⑴改革課堂演示實驗教學,把部分演示實驗改成學生上臺演示或邊講邊實驗的形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親自動手操作機會。⑵注重學生實驗教學。對學生實驗的教學,教師要求學生按“預習─實驗─觀察記錄─分析討論─總結報告”的形式進行,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組織學生認真討論,分析原因,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根據實驗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寫出實驗報告,從而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⑶加強實驗習題的教學。對實驗習題的教學,主要采取“自設方案─討論方案─選擇方案─實驗驗證─總結報告”的程序進行教學,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設計并通過實驗驗證。這樣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以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二、積極組織開展物理課外活動
物理課外活動也是加強對學生進行科技知識和科技意識教育的重要陣地。與課堂教學相比,課外活動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選擇性。
1、趣味外活動中,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精心設計趣味物理實驗讓學生來完成如“飛機投彈”、“噴氣火箭”、“紙鍋燒水”、等等。通過這些實驗,既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能幫助學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科技小制作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積極組織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科技制作活動,如自制電鈴。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針孔照相機。制作潛望鏡。自制量筒。樓梯電燈開關電路等,并組織展評??萍蓟顒拥拈_展,既能鍛煉學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為學生將來工作后自制簡易教學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礎。
3、指導學生閱讀科普讀物
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有關的科普讀物,使學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識和科技發展的新動向,增加學生的科技知識,并定期組織“實用物理知識競賽”,以調動學生學習、讀書的積極性,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科技閱讀能力。
4、舉辦科普知識講座
科技知識與社會發展、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在舉辦科技講座時,要認真選擇材料,或根據有關資料撰寫講稿,根據平時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動課分班級或集中學習,可以收集軍事科學、航天技術、通信技術、空間技術、科學家的事例與貢獻等材料,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科學素質教育,還可以聯系社會生活中的物理,讓學生自己搜集資料在班上進行專題介紹,還可以利用板報介紹科普知識及物理知識的應用。
5、組織社會調查活動
物理知識的延伸,在社會調查活動中,學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識,結合實際去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如學習“水能風能的利用”后,可調查當地能源使用情況、環境污染情況,并提出改進意見,還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調查噪聲污染、熱機的使用、農村用電等情況。
總之,加強學生科技意思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科技意識,是科技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新世紀合格人才的需要。
隨著新課程理念逐漸為廣大教師理解,人們在關注物理學科知識教育、能力培養的同時,開始關注學生的科技教育,以期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求、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全面人才.在目前高考制度主導下,人們對物理知識教育和學生能力培養非常重視,經過長期探索已經有了成熟的教學模式和經驗,而在物理科技教育方面,則相對薄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物理科技教育活動投入相對較大,學生活動組織較為復雜,對教師科技素養要求較高,而學校對教師評價體系一般不涉及物理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問題,以至于物理教育只剩下物理學科知識和能力培養的教育,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成了點綴.為了更全面的實施新課程目標,解決好中學物理教育存在的問題,我們在新課程理論指導下開展了針對物理科技教育活動的探討.
1物理科技教育活動的目的
高中物理課程總目標指出:要讓學生了解物理知識與技能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關注科學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發展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發展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了解科學技術與經濟和社會的互動作用,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1].因此,中學物理教育也應擔負著讓物理科學技術走到學生中去,讓學生親近物理、擁抱物理的任務.人們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中學物理教育在學生畢業以后能給學生留下點什么?對學生未來發展能產生什么樣影響?什么樣的學生最具有發展潛力?從以往畢業學生成才經歷的調研中,我們認為物理科技教育活動首先要能夠點燃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探索激情與欲望,進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好奇心是一種強烈的求知欲,人類生來具有,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接受中學教育,好奇心的發展分出3個層次:一是許多學生的好奇心漸漸淡化、泯滅了,面對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新發現無動于衷,失去學習的興趣和樂趣.二是保持好奇心的學生,能夠持續的學習科學知識,探索自然科學奧秘.三是對未知世界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始終保持著對科學的濃厚興趣,能夠為之瘋狂而樂此不疲,好奇心演化成一種終身追求.這樣的學生在以后科學事業和個人發展方面都能取得突出的成就.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丁肇中說過“好奇心是科學的原動力”.在學生年齡較小的中學階段,中學物理科技教育活動應突出“激發好奇心”這一要點.面對以后多元化的社會需求,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性需求選擇發展方向,例如高考志愿填寫、人生規劃等.中學物理科技教育活動要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實踐和體驗活動項目,“體驗實際上是一種過程教育”[1].中學物理科技教育活動要引導學生關注和了解科學技術發展前景,開拓視野,感悟科學的魅力,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形成個性化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為學生以后選擇發展方向打下基礎.
2物理科技教育活動平臺的構建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各個場館幾乎都成了科技教育的大平臺,展示了眾多的信息技術、節能技術、視覺3D4D、人工智能、交通科技等高新科技,讓觀眾親自參與獲取科技知識和娛樂享受,從而激發參觀者對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中國科學技術館的活動對象主要是青少年,它的活動平臺也是讓學生親自參與實踐與體驗,具有很高的互動性.其科技教育活動平臺建構模式可供我們在開展中學物理科技教育活動中借鑒.當然,在學?;鶎臃秶鷥任覀儾豢赡軐⒒顒釉O計得那么“豪華”.中學物理科技教育活動主要是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進行,物理科技教育活動與課堂教學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項目安排應以物理科技教育活動目的進行選擇,不完全是成熟的科學技術活動.活動平臺構建應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物理知識,側重于科學技術教育,設計成開放性的實驗活動,使其具有參與性,交互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單位、高校、科技館、博物館等場館集中了許多有趣的大中型科學教育的器材,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科學教育資源,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觀學習.這種感受和體驗是課堂教學所不能替代的.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物理科技教育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活動資源和開放的空間,可以通過多媒體等方式進行,讓學生了解物理學在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中的應用,了解物理學未來發展趨勢,拓展學生視野.物理科技教育活動可以通過舉辦科技活動周的形式進行,我們在開展活動過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4種形式.
2.1趣味性物理實驗以激疑和點燃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生興趣為目的選擇設計實驗項目.學生只要感興趣了,就會很高興的自己去實踐.例如,我們在開展活動中安排的實驗項目有:高壓下小鳥安然無恙(高壓靜電屏蔽實驗),高壓靜電除塵,奇異的爬坡(物體由低處往高處爬實驗),“鏈條爬坡”(慣性實驗),“二龍戲珠”(波動實驗),“千人震”(自感現象實驗),“跳繩發電”(導體在地磁場中切割磁感線發電),發電機系列小實驗,電磁灶點燈(感應發電實驗),多普勒效應實驗,聲控、光控實驗等.力圖在學生活動中讓學生的聽覺、視覺和其他感覺受到較為強烈的刺激.
2.2學生科技制作和作品匯報展這項活動可以跟研究性學習結合起來,舉行科技制作比賽.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從學科中、生活生產中“選擇研究”課題開展科技制作活動.例如學生作品:“水火箭”、“大輪車”、聲控與光控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等.
2.3科技影視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我們開展活動提供了新的資源和活動模式,能夠充分體現科技教育活動的時代性、綜合性.平時我們收集整理了涉及物理知識在生活、生產中應用的最新視頻,高科技發展與應用視頻,物理學的發展現狀以及發展趨勢等視頻資源,例如汽車碰撞試驗、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1年日本9.0級大地震、2011年11月3日我國“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器對接、2009年7月22日的日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量子信息技術發展、反物質探索、科教片《宇宙與人》、《哈勃望遠鏡十五年探索》、《時間簡史》、《斯蒂芬霍金的宇宙論》等視頻資源.豐富的信息資源既為我們教學提供了科技教育活動資源,也為教師教學研究提供了教研素材.
2.4科普基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普法》第15條規定:“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機構、高等院校、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類社會團體,應當組織和支持科學技術工作者和教師開展科普活動,鼓勵其結合本職工作進行科普宣傳.有條件的,應當向公眾開放實驗室、陳列室和其他場地、設施,舉辦講座和提供咨詢.科學技術工作者和教師應當發揮自身優勢和專長,積極參與和支持科普活動”.我們積極聯系當地科技單位和生產單位,例如氣象局、發電廠等,也帶領部分優秀學生走出去參觀、學習,例如組織學生參觀全國重點大學、科研機構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等.
3物理科技教育活動的開展方式
讓學生置身于物理科技教育活動項目氛圍之中,親自參與活動,自己動手做實驗,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讓學生的聽覺、視覺和其他感覺受到較強的刺激.體驗在活動中帶來的好奇與驚喜,這是活動安排的原則.
3.1實驗項目設計要經得起學生“玩”,有很好的交互性我們利用波動演示器改制了“龍戲珠”實驗.當學生搖動把手看到自己繪制的龍上下舞動很是好奇,他們會慢慢搖,也會快速搖以便看到龍的“騰飛”.“千人震”實驗(自感現象實驗)是利用演示變壓器和2節電池改制的,讓全班學生手拉手和變壓器構成閉合電路,當電池與變壓器斷開瞬間,每位學生都有較強的電擊感,感受到自感現象的威力,讓參與的學生回味無窮.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往往很好奇,常會以意想不到方式進行實驗活動,甚至會拆開實驗裝置,所以實驗設計要經得起學生“玩”.實驗環境布置可以采用課桌交錯布置,六棱桌更好,中間留出較大的空間,讓學生、教師在中間走動,進行實驗和研討交流,也便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和師生互動.對于一些有一定危險的實驗,可以設立教師演示平臺,由教師操作演示并進行講解,適當的請學生當助手參與,例如為學生做高壓靜電實驗采用的就是這種模式.
3.2學生成果匯報表演學生成果匯報表演可以采用課題結題模式進行.讓學生匯報自己科技制作項目選擇的背景,制作的科學依據,研制的經歷和體驗,將自己制作的作品向大家展示,請學生和教師提問,由制作的學生答辯,最后由教師點評并進行表彰頒獎.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一般環節,不能僅僅一“玩”了之.
3.3科技影視可以利用教室多媒體設備在課余時間進行,也可以將影視資源放到校園網上讓學生自主選擇觀看,看完后組織學生討論,暢想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
3.4外出參觀學習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外出參觀學習.例如2010年暑假,我們給學生布置了暑假活動課題“世博中的物理科技活動”,讓有條件的學生在參觀世博會各個場館過程中尋找、參與、體驗世博中的物理科技活動,進行拍照、記錄和調研,寫出研究報告.我們曾帶領部分學生參觀中國科技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步輻射實驗中心、火災實驗室,參觀氣象局多普勒天氣雷達,參觀火力發電廠等,聽科學家和高級工程師講解科學技術在科學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從我們開展的物理科技教育活動中看到,只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空間,學生是非常樂意參加活動的.學生對“物體自動由低處往高處滾動”感到莫名其妙,對“鏈條爬坡”表現驚奇,跳繩、電磁灶怎么能發電?對煙霧通過高壓靜電除塵裝置后變得清新感到振奮,對高壓下小鳥安然無恙感到不可思議,學生成果匯報“水火箭”表演讓校園各樓層都擠滿人,爭看學生自己的“火箭發射”,六層樓以上的發射高度讓大家感嘆不已.在觀看宇宙大爆炸、《哈勃望遠鏡十五年探索》、反物質探索、時間簡史、《斯蒂芬霍金的宇宙論》影視和講座中,學生看到了從來沒有看過的物理學的另一片天地.上海世博會展示的豐富多彩科技成果讓參觀過的學生享受了一頓“科技大餐”,他們拍攝了大量的照片和錄像,收集了許多物理科技方面的資料,也寫出了許多生動有趣的感觸.例如學生參觀中國館后寫道:“許多年前,建筑大多上窄下寬,可它卻上寬下窄,這足以顯示偉大而古老的中國改革開發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做事不必拘泥于前人的格式,一件本來已經很好的事或前人固定做法的事反過來做或許會起到新穎的效果甚至更具吸引力”.世博參觀活動,極大的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和想象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使他們對科學的未來充滿了憧憬.
通過物理科技教育活動,使學生既學習了科學知識,又增強了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更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和激情,很好地落實了新課程具體目標中的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我們還需要積極探討物理科技教育活動在新課程中起到的作用[3],探討如何將科技教育活動更好的引進到中學物理教育中去,探索科技教育活動的模式和規律,創新教學理念,推動此項活動向深層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