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4 10:00: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農業生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生態農業是指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它也是農、林、牧、副、漁各業綜合起來的大農業。生態農業是一種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包括農學、林學、畜牧學、水產養殖、生態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加工技術以及社會科學在內的多種學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單一學科的,因此可能對這一復雜系統中的某種組分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較深入的了解,但是對于這些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還知之甚少。因此,需要進一步從系統、綜合的角度,對生態農業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別是要素之間的偶合規律、結構的優化設計、科學的分類體系,客觀的評價方法方面。這種研究應當建立在對現有生態農業模式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基礎上,必須超越生物學、生態學、社會科學和經濟學之間的界限,應當是多學科交叉與綜合,需要多種學科專家的共同參與,也需要建立生態農業自身的理論體系。
高效的生態農業是一種按照農業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規律而設計的一種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系統中一個生產環節的產出是另一個生產環節的投入,使得系統中的廢棄物多次循環利用,從而提高能量的轉換率和資源利用率,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并有效的防止農業廢棄物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具體有種植業內部物質循環利用模式、養殖業內部物質循環利用模式、種養兩結合的物質循環利用模式,是時空結構型和食物鏈型的有機結合,使系統中的物質得以高效生產和多次利用,是一種適度投入、高產出、少廢物、無污染、高效益的模式類型。為此,生態養魚與旱田、水田輪作的生態經營模式不僅在生產技術上要求高,相應的池塘條件也非常必要,為了方便說明,以實例作為說明。具體情況如下:1985年黑龍江省水產學校畢業的張作軍、1983年農學班畢業的王曉云、1958年轉業來此北大荒開發建設老官兵退休后王慶停、劉思杰等在1997年根據黑龍江農墾水塘低洼地荒蕪面積大的特點,在農場一些領導的支持下承包了4個占地2100畝荒廢多年的廢舊魚池,進行長達近10年的生態養魚與旱田、水田的輪作的生產研究,取得了寶貴的數據及經驗,同時受到農業部、黑龍江省水產學校專家的多次指導,并認為生態養魚與旱田、水田的輪作是高效生態農業的經營模式。
1.1要求每個池塘的面積為200-500畝這與現代機械化作業投入管理的成本最低額、利潤的最大化、地塊迅速排灌排澇、造就生態養魚環境,同時適應了黑龍江省農墾地區自然資源條件和生產方式。
1.2要求面積為200-500畝池塘2個以上,而每個池塘之間能達到自排自灌條件每年都保證有一個池塘在養魚,主要是節約水源。因為第二年進行水稻或大豆輪作的魚塘進行秋后清塘,將水排干,可部分灌入第二年仍進行生態養魚的池塘中,由于東北冬天寒冷,魚的越冬很關鍵,池塘的水位達到2--3.5米以上。
1.3每個池塘要求池塘的內部結構是一樣的,而且結構特殊(見后附截面圖)原始底質狀態要求保留,特別是草炭等有機質是主要的營養元源。
1.4每個池塘養魚3年后就進行輪作旱田或水田,每個池塘的種植旱田或水田1-2年后就再進行生態養魚,周而復始進行循環下去。
2生態養魚就是依托一定的魚池生態環境,通過一系列的人為控制,調節措施,最大限度地調動魚池的原初生產力,最終得到純天然的優質綠色的魚產品。其不同于精養塘,高投入高產出導致產品成本過大,不適合市場價格條件和純天然漁產品的要求,也不同于自然水面的粗放粗養,生產產出隨機性、偶然性太強。經過生產實驗,生態養魚產量達70斤/畝,高于水庫產量20斤/畝的3.5倍。主要技術在以下四個方面:
2.1底質資源的挖掘利用:底質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營養元素、底棲生物等有些可以被魚直接利用,但也有一些必須經過一定的人為措施,才能使其釋放出來。特別是多年養殖的池塘底質淤泥變厚出現老化之后,我們采用養殖3年再進行1-2年的種植過程,配合PH的調節疏松了底質,釋放了營養元素,繁生出大量的底棲生物,使池塘生產力得到大大恢復與提高。
2.2水體資源的利用:水體中含有浮游生物,視季節輔以人為措施自會大量繁殖而形成高峰,這在常規養魚中多有措施,在此就不多解釋。
2.3水生高等植物的利用適量地投入草食性魚類,即可直接利用,配合雞鴨鵝等畜禽養殖,可有效控制雜草過度生長,又起到魚池施肥的作用。
2.4雜魚資源的利用:由于魚池生態條件優越,鯽魚、老頭魚、柳根、船丁等小型雜魚繁殖生長旺盛,這為生產肉食性魚類創造了條件,在魚池中定量投放鯰魚、黑魚等優質肉食性魚類,效果非常理想。
3有機農業強調人類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倡導不用化肥、化學農藥和其它人工合成化學物品,減少能量消耗和環境污染,盡量依靠作物輪作、秸稈還田,應用畜禽糞肥、種植豆科作物和綠肥,利用生物防治病蟲害,為人類提供健康的有機產品(以有機食品為主)。有機農業的發展可以幫助解決現代農業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如嚴重的土壤侵蝕和土地質量下降,農藥和化肥大量使用給環境造成污染和能源的消耗,物種多樣性的減少等等;另外有機農業的發展可以更多地向社會提供純天然無污染的有機食品滿足人們的需要。有機農業則追求農產品的純天然,原生態的生產環境。
生態養魚與旱田、水田輪作的生態經營模式,在池塘魚類養殖3年后的殘余物和淤泥其他有機成分可轉化為旱田、水田農作物如大豆、水稻、小麥等快速生長的有機肥料。雞鴨鵝的糞不僅是魚的飼料同時是種植最好的農家肥。進行養魚第三年后的池塘,在秋后撤水,來年的春天,進行大豆的種植311畝,產量達300斤/畝。另外一個池塘進行水稻種植350畝,產量達1050斤/畝,同時邊溝20畝還進行了外蕩式稻田養魚。
通過截面圖可以看出每個魚池內部結構相同的魚池的水撤入邊溝時,壩內中間是1塊平整的耕地;當水灌滿壩內時是個大生態魚池,此時池內邊溝水位3米以上,中間耕地的水位1.5米以上。魚在池中間耕地淺水位吃水草 植被浮游生物,在邊溝深水位越冬。基本上不用投料喂養。這種生態養魚法,養出的魚味道鮮美,比高精養的魚賣價高25%-40%。當池塘養魚年數為3年后,底質淤泥太厚影響養魚時,可以撤干池塘的水,進行農作物的輪作(即種植大豆或水稻),中間耕地腐質土層肥沃,種出的水稻、大豆成本低,收入高。而且生態養魚旱田、水田生態養魚經營模式,雖可以互相輪作,并不破壞池塘內、外部結構,各種產品均是純天然綠色的食品。
由于自然界中魚類儲量和產址不斷減少,進行生態養魚與旱田、水田輪作的高效生態農業的經營模式是必要的。我們相信我們的墾區、我們的黑龍江省乃至全中國一定會出現許許多多,不同的、高效的、根據各地獨特的資源、因地制宜的生態農業經營模式。因為從事生態農業,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們保護健康,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
1發展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的意義
1.1農業循環經濟的內涵
循環經濟是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的社會生產和再生產模式,其特征是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3]。傳統經濟與循環經濟有著本質的不同: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其特征是高開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其特征是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在循環經濟中,所有的物質和能源要能在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循環經濟遵循“3R”的基本原則(減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原則)。農業循環經濟是一種較新的經濟發展理念,是將循環經濟的基本原理應用于農業系統。農業循環經濟運用可持續發展思想和循環經濟理論開展經濟活動,按照生態系統內部物種共生、物質循環、能量多層次利用的生物鏈原理,調整和優化農業生態系統內部結構及產業結構,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有機廢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環,最大程度地減輕環境污染,使農業生產活動真正納入到農業生態系統循環中去,從而達到生態平衡與經濟協凋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以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為特征,以農業資源消耗最小化、農業污染排放最小化與農業廢物利用最大化為目標,涉及農業清潔生產、農業產業內部物能互換、農業產業間資源循環利用、綠色消費等方面[4]。
1.2發展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的必要性隨著農業的高速增長,農業經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國農業發展仍然走的是以粗放經營為主的發展道路,這導致我國農業生產面臨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
1.2.1農業資源匱乏,浪費嚴重
我國農業人均資源量十分有限,人均耕地面積為0.083hm2,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2%,森林面積占全國面積的13%,草地面積雖然是耕地面積的3倍,但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部年降雨量小于400mm的10個邊遠省(區),自然條件差,25%的土地不易利用[5]。我國對自然資源綜合利用率低,浪費非常嚴重,如1公頃耕地用水1.2萬立方米,是發達國家節水農業的4倍以上,工業生產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和循環使用率很低,只有40%,相當于發達國家二十世紀60年代的水平。農村的生活用能主要以生物質直接燃燒為主,利用率僅為10%~30%。
1.2.2農村能源短缺與生態環境不斷惡化
目前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山區的生活用能大多數仍以傳統的生物質(柴、秸稈等)為主,占農村生活用能的61%。雖然農村能源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有效緩解了農村能源短缺問題,但隨著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的能源供應仍然十分緊張。由于農村能源的短缺,一方面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導致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由于森林大量被砍伐,草場過度放牧,造成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加劇,大量河流淤積,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生態的破壞又進一步加劇了能源的短缺,最終進入一種“能源短缺—過度砍伐—生態破壞—經濟貧困”的惡性循環。目前我國水土流失、荒漠化已成為世界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1.2.3農業環境污染嚴重
我國農村正在遭受來自工業的“三廢”、城市生活垃圾和化肥農藥的污染。為了使農作物增產而在農業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和農藥。但是大量化肥投入換來的增產十分微小,施用大量化肥后,土壤板結加劇,有機質含量逐步下降。為了防治病蟲害而大量噴施農藥,也造成了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還導致了大量害蟲的抗藥性,使農作物減產,農作物的品質下降。面對上述嚴峻的形勢,農村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實現經濟和生態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社會、和生態三效益的統一。只有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才能有利于解決目前我國農業發展中諸多問題,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推行循環經濟對于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基于沼氣綜合利用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
2.1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的構建
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是模仿自然生態系統的食物鏈結構,依據系統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物質分解、轉化、富集、循環再生等合理地結合在一起的循環經濟模式。隨著我國沼氣技術的不斷提高,以沼氣為紐帶,因地制宜地根據各地區特點建立物質多層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動的生態農業生產模式在全國各地不斷涌現,如以大棚、蔬菜種植、養豬和沼氣池相結合的“四位一體”的北方沼氣生態模式,以“豬—沼—果”為特色的南方農村生態經濟模式。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沼氣綜合利用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可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2.2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的特點
對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是農業循環經濟的主要特征。作為一種發展模式,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強調的是一種“資源一農產品一廢棄物一再生資源”循環經濟模式。該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2.2.1綜合性
農業循環經濟強調發揮農業經濟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在該模式系統內部,以沼氣發酵為紐帶,實現物質良性循環和能量的梯級利用,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各業有機地結合,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2.2.2多樣性
該模式可以針對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以沼氣發酵為紐帶,因地制宜地根據各地區特點建立物質多層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動的生態農業生產模式,如北方的“四位一體”沼氣生態模式,南方的“豬—沼—果”農村生態經濟模式。
2.2.3高效性
此模式通過物質循環、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使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和循環利用,從而實現經濟增值,降低農業成本。同時推動環保產業和其他新型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為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2.2.4持續性
該模式促進了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文明進步,是最能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基礎的循環經濟之路,成為農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2.3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效益分析
發展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給農民帶來了增收效果,促進了生態農業的發展,改善了農村環境和農民生活質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2.3.1經濟效益
沼氣發酵以后 的沼液既可以喂豬、養魚,也可以浸種,減少種植業和養殖業的成本;沼氣發酵殘留物作為優質的有機肥,將大大減少農業生產化肥使用量,同時還對發展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沼氣可用沼氣作燃料和生活照明,將減少農民的生活成本。建一座8m3“一池三改”戶用沼氣池,年產沼氣300m3,基本滿足3~5口之家全年生活用能,年提供沼肥30t左右,相當尿素300kg、磷肥500kg、鉀肥200kg。農戶每年可節省燃料費和電費250元~300元,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25%左右,節支150元~200元,利用沼液喂豬可節約飼料15%,施用沼肥后糧食產量可提高25%左右,種養業可增效300元左右。沼氣池給農戶帶來的直接經濟收益在1000元左右,兩年就可收回成本,使用年限按20年計算,每年分攤的成本不到100元,可使每戶人均增收200元~300元。
2.3.2環境效益
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一方面通過化肥、農藥使用量的減少,降低農田徑流污染和空氣污染;另一方面將大大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減少疾病的發生率;同時有利于綠色農業的發展,從而形成良性互動的新格局。
2.3.3社會效益
該模式一方面改善了農村環境條件,農戶使用沼氣灶,結束了煙熏火燎的歷史,糞便入池發酵,其中的寄生蟲、病原菌也在池內得到殺滅,減少疾病傳染,提高衛生水平;另一方面進一步解放農村婦女生產力,從繁重的砍柴割草中解放出來,通過對農戶進行沼氣及其綜合利用的技術培訓、學習和實踐,提高了農民科技素質,既系統經營、規模經營,又增強了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3緒論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整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和優先領域。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過程中,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從根本上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大力發展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建立以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的可持續農業生產體系,是優化農業經濟結構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它不僅可以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而且能夠促進農業經濟的持續高效發展。
關 鍵 詞: 生物;依存關系;生態農業;建設
摘 要: 通過對生態農業幾個有代表性的概念進行辨析,明確了生態農業建設的動態性與全面性,認為基于生物依存關系的生態農業既符合生態農業的基礎本意和內在規律,又可避免建設時陷入“以偏概全、盲目求快”的誤區。在實
生態農業是繼傳統農業、石油農業之后又一種新型農業模式。我國于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生態農業,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各地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先后建立了一批具有當地特點的生態農業模式,如平原立體種養模式、山坡地立體開發模式、沿海林帶生態保護模式、低洼地高畦深溝模式、流域腐生食物鏈模式等,使生態農業由初期的生態農業戶、村、鄉逐步發展到生態農業縣、市,并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覆蓋面積已達666.7萬hm2,約占全國耕地面積的7%[1-3]。然而,審視我國生態農業20多年的發展歷程,有兩種傾向應當引起各方的高度警覺,因為其已然對生態農業的基礎本意和內涵實質造成不小的沖擊:一是由專業人士設計的小而全模式,這是一種將多種生態元素簡單累加在一起的“理想型”生態農業模式,目前這種模式在很多地方均有存在;二是將生態農業簡單等同于綠化造林、美化環境、種草養畜、發展旅游農業等,目前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因此,有必要從更高層面探究生態農業的內涵實質,進一步理順生態農業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加深全社會對生態農業的認知和理解,為生態農業實踐提供更切合實際、更有針對性的理論支撐。本文主要透過生態農業概念的辨析,從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相互依存關系出發,圍繞產業內部、產業與產業之間進行區域農業產業生態鏈設計,并利用宏觀和微觀調控的雙重作用,構建一個與生態農業內涵實質相適應的生態農業建設體系,打造真正意義上的生態農業。
1 關于生態農業概念的辨析
“生態農業”(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詞是美國土壤學家William Albrecht在1971年首先提出的[4]。關于生態農業的概念,國內外均有不同的觀點。如1981年英國農學家M.Worthington將生態農業明確定義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1]。1988年我國學者葉謙吉指出,“中國生態農業不能照搬發達國家的模式,應發揚我國過去傳統農業的精華,強調以生態規律指導‘生態農業’”[5]。1991年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指出,“生態農業是依靠農業內部來維持土壤肥力,促使農業穩定、持續發展的一種農業。其優點在于導致生態的良性循環,使社會既能穩定、持續地取出農產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使社會生活質量提高”[6]。1993年我國著名生態學家孫鴻良闡述的生態農業是:“生態農業吸取了傳統農業精耕細作、地力不衰的優點,摒棄了其生產率低的缺點;吸取了石油農業的集約化、高效生產的優點,克服了環境污染資源耗竭的缺點;它是生態學原理指導下的一種新型農業,也是國際上所尋求的未來農業可供選擇的目標模式之一”[7]。2002年鄧玉林在總結前人研究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生態農業是在生態經濟學、系統工程學、現代管理學和現代農業理論指導下,優化配置土地空間、生物資源、現代技術和時間序列,以適度規模建立與環境相適宜的多業并舉的復合生產系統,促進系統結構優化、功能完善、效益持續,最終形成區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設、專業化建設、專業化生產,并建立產供銷一條龍、農工商一體化的多層面鏈式符合農業產業的經營體系”[8]。另外,王如松[9]、駱世明[10]、姜作培[11]等專家學者也從不同角度闡述了生態農業的定義。
盡管上述生態農業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其核心內容均強調資源利用,強調技術組合集成,同時強調生態農業系統結構和功能營建,從而實現穩定持續高效。綜合來看,生態農業應是一項動態的、全面的系統工程,“動態”是指將傳統農業逐步加以改造、發展成為生態農業,生態農業建設是一個農業生態位由低到高不斷升級的過程;“全面”是指生態農業建設既包括微觀和宏觀生態農業建設系統,又包括生態農業建設中自身的各個子系統以及生態農業建設與其他生態經濟、社會建設系統的互動關系。在著手進行生態農業結構設計時,應當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生物資源,有效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防止和減少環境污染,實現農業發展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相協調,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保持農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诖?筆者認為,生態農業的內涵可以概括為:生態農業是以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的基本原理為基礎,利用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將農、林、牧、副、漁、加、商等多項產業進行合理組配與耦合,建立高效循環的產業鏈,形成多業并舉、各業齊養,各業互為條件、互相補充,物能多級、多元循環利用,用養循環貫穿于整個系統中,既具有環境穩定、又具有效益顯著的產業經營體系。當然,這個概念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條件的不斷變化,生態農業的內涵也會隨之得到擴充和發展,其相關理論體系也將日臻完善。因此,在生態農業建設實踐中,各地要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理解和把握生態農業的內涵實質,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科學規劃生態種植、養殖、加工等產業的合理配置,整體協調各產業之間的平衡,切勿陷入“以偏概全、盲目求快”的誤區,使生態農業建設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2 基于生物依存關系的生態農業設計
2.1產業設計
一是 產業內部設計。即立足于某一個產業,利用生物間的互生共存關系,有效配置與開發各種自然資源,在產業內部形成物能多元循環利用生態鏈,促進產業系統物質和能量的良性循環,提高農業產投比,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產業內部設計在傳統種植業中并不少見,如采用作物種類組合布局、輪作復種、間作套種、土壤輪耕、合理密植、生物固氮菌應用、病蟲害生物防治、有機肥施用等。這些措施的綜合運用不僅兼顧了系統內部光、熱、水、氣、土壤肥料、微生物與農作物生長發育之間的組合搭配、協調統一,較好地調節了作物群體之間以及作物群體與個體之間的生態關系,而且把用地和養地結合起來,有效克服或減少現代農業大量施用化肥農藥及其機械化耕作帶來的地力漸衰的弊端,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產量、保證品質的同時,維持了地力,保證對土地的永續利用[12]。如近年來廣西扶綏縣利用甘蔗、西瓜一高一矮以及兩種作物成熟期的時間差,在甘蔗生長前期套種一茬西瓜,取得了明顯的疊加效益。據測算,甘蔗套種西瓜每公頃純收入約31500元,比純種甘蔗每公頃增收18000元左右。2007年該縣完成甘蔗套種西瓜0.67萬hm2以上,僅此一項實現農民人均增收300多元。
二是產業與產業之間設計。即以優勢物種資源開發為基礎,利用生物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通過設計不同產業的優化組合與配套聯動,促進物質循環利用和能量合理流動,在產業與產業之間形成高效循環的產業鏈條,實現資源利用與產業開發、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目前面上推廣的“豬—沼—果”模式就是產業與產業之間設計的成功典范。“豬—沼—果”模式以生產沼氣為核心,把種植、養殖和生活3個孤立的活動組合成一個開放式的互補系統,延長食物鏈和生產鏈,使一種生物的廢棄物成為另一種生物的養料或生產原料,實現物質循環利用,能量高度集聚[13-15]。這種模式不僅克服了傳統種養模式中微生物密度小、分解廢棄物時間長、養分及能量損失大、容易產生面源污染等問題,而且發酵產生的沼氣可用于家庭燒飯照明,沼液、沼渣中富含氮、磷、鉀、鈉、鈣營養元素及腐殖酸、沼氣菌等,用于還田種果基本上可以直接被作物吸收,實現了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利用的生態目標。
2.2區域設計
一是區域內部設計。在某個特定區域(如市、區、縣、鄉、村或農場等)內,圍繞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生態關系,對區域內的優勢物種資源進行產業化、生態化設計與開發,建立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農業產業生態鏈,培育特色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近年來廣西崇左市依托蔗糖產業資源優勢,從發展養殖業入手,大力推廣“蔗—牛—菇”高效循環種養模式,即利用蔗葉、蔗尾(梢)飼養肉用牛和奶水牛,用牛糞和蔗渣種菇,用菇泥作肥料種蔗,實現了種蔗、養牛、種菇的良性互動,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形成了以蔗糖產業為龍頭,以養牛業為紐帶,引領食用菌業、乳品業、肉品加工業、飼料業等多個產業共同發展的格局。再以廣西支柱產業——蔗糖業為例,目前廣西已率先在全國形成了“甘蔗—制糖—糖蜜—酒精—酒精廢液—復合肥”和“甘蔗—制糖—蔗渣—制漿造紙”兩條綜合利用鏈條, 以新型制糖產業、蔗渣制漿造紙產業、生物工程產業、食糖深加工產業、生態農業產業、現代物流產業等具有一定規模的新興產業集成的糖業產業集群初步成型,基本形成自我循環的再生生產鏈:甘蔗制糖糖蜜酒精酒精廢液復合肥甘蔗。
二是跨區域設計。生態農業是一個動態的、全面的概念,不能單純理解為在一個局部區域內既搞種植,又發展養殖,而應當從現代化大生產的角度,理解為農業生態產業間的互補與優化。因此,生態農業也可以是一種跨越一定空間的產業聯結系統,如河流、湖泊、流域、石漠化等跨區域生態化治理以及實行農林牧副漁等產業結合[16]。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生態農業建設應以資源、能源的循環利用為中心,利用生物間的互生共存關系,將不同區域的優勢物種資源進行生態產業化設計與開發,使資源轉化為產業,最終通過產業的循環聯動在不同區域之間串聯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實現跨區域物能多級循環利用。近年來江西、福建、江蘇、浙江、貴州、廣西等地利用生物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進行跨區域環境治理、生態恢復重建取得了明顯成效。如貴州、廣西兩省區針對喀斯特石山區石漠化突出、耕地少的現狀,聯合開展了跨省區石漠化生態治理行動,一方面大力推進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工程,另一方面積極推行高效生態種養模式,如玉米與煙草間套種、玉米—養?!普印柿线€田、種桑養蠶—蠶沙—制沼—肥料還田等,有力促進了當地農業與農村經濟的發展。再如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圍繞太湖水環境治理推行的綠色農業、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以及嚴禁圍網養殖等,均為跨區域設計。
2.3政策設計
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就目前而言,其所創造的社會生態效益遠大于經濟效益。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加強宏觀和微觀調控,從政策層面營造一個理解農業、支持農業的良好社會環境,以促進生態農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一是加強對生態農業建設的統一指導和協調管理,制定好生態農業的發展規劃,明確指導方針、發展思路和政策取向,避免盲目性和重復性建設。二是加強服務工作,著力為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創造公平合理的發展環境,不能強行推進,更不能搞“拉郎配”或者直接干預。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投入機制[17],在資金投向上以集中解決農業廢棄物處理與利用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農業廢棄物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產業。四是重視生態農業技術研發工作,鼓勵技術創新和產業研發設計,不斷提高生態農業的科技含量,發展技術型生態農業。五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引導和扶持有市場發展前景的產業和企業,通過產業化模式實現整體優化,做大做強生態農業。
3欠發達地區推進生態農業建設的依據和意義
欠發達地區由于受自然、生物、經濟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普遍存在經濟與產業結構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產業支撐、自然生態環境脆弱、人口承載力低下等問題,嚴重制約著這些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為此,在欠發達地區推進基于生物依存關系的生態農業建設具有更為深遠的現實意義。
以廣西為例。首先,廣西地處南亞熱帶,氣候溫暖,雨量充沛,雨熱同季,適合甘蔗、玉米、水稻、木薯等多種作物的生長發育,生物質資源豐富,具有發展養殖業、加工業、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獨特優勢。其次,廣西是全國資源稟賦較差的地區之一,“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少、質量差,自然災害頻發,生態承載能力弱,這些地區性條件的限制使得廣西至今仍屬我國西部主要的欠發達地區。其三,廣西是傳統的農業大省,具有明顯的亞熱帶農業形態特征,但從生產和經營方式看,傳統的小農經濟在廣西農業中仍占據主導地位,現代農業總體水平較低,集中表現為土地利用不充分,資源能源消耗過大,投入產出比不理想,面源污染嚴重[18],規?;?、專業化、產業化、商品化程度低,農產品出口和農業綜合開發滯后,成為廣西農業整體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瓶頸”。筆者認為,在現有的基礎上,依托廣西農業優勢物種資源,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的互生共存關系,建立以物能多級循環利用為主線的農業產業生態鏈,既符合循環經濟“5R”的原則,也是保證廣西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例如,利用廣西豐富的甘蔗、木薯等非糧生物質資源發展生物能源產業,既能逐步提高廣西能 源的自給程度,又能通過生物能源外銷產生巨大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促進區域經濟的飛速發展。另外,在生物質資源向生物質能源轉化的過程中,利用生物的相互依存關系進行區域生產布局和產業集群設計,也能實現物能在種植、養殖、加工等多產業之間的循環流動,將資源優勢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產業經濟優勢。當然,政府部門長期存在的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弊端也是廣西生態農業健康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因此,在生態農業建設的過程中,除了考慮政策、資金、技術和規模等因素外,規范化管理也不容忽視。
一、以色列節水農業基本情況
在以色列還未正式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之前,位于內蓋夫沙漠地區的農業生產處在十分落后的狀態,當地人耕作的方式是使用駱駝牽引木犁進行的,在作物選擇上,只能選擇極其耐旱的作物,單產水平十分低下?;诖?在建國之后,以色列政府意識到,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匱乏的問題,想要保證國家農業生產正常進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20世紀60年代,以色列政府耗巨資修建了從位于約旦河上游的太巴列湖將水源一直輸送到降水量極少的內蓋夫沙漠地區的水利工程,這為改善當地水源欠缺的客觀現實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外在幫助,然而在降水量極端缺乏的干旱地區,即使供應水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假如使用傳統的方式灌溉,依然難以滿足農業生產需要,為探索出更為科學的解決方案,以色列在20世紀中期,首創了以滴灌為代表的微量灌溉技術,這一舉措為提升本國水資源的利用率作出了跨時代的貢獻。在以色列,節水在農業管理中一直是處于舉足輕重地位的。最大限度地獲取單位土地面積以及單方(1m3)水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一直是以色列政府所關注的重點。對于以色列來講,無論是農作物生產,還是綠樹、草地種植,甚至是鮮花種植上,絕大部分都是使用滴灌的。當地人按照一定標準,在每天的特定時間依據一定量將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以及營養,利用管道直接傳遞到植物的根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這樣可以少量的水達到最佳效果??茖W家在研究中證實,以色列農業生產中水、肥的有效利用率能夠保持在驚人的80%~90%,節水維持在50%~70%,肥料能夠節約30%~50%。不僅如此,當地為了預防土壤次生鹽漬化問題的出現,還對傳統灌溉所使用的溝渠占地問題進行了處理,從而成倍地提升單位面積農作物產量,土壤條件已經不再是困擾作物生長的因素,僅僅成為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所需要依托的一種媒介。無論是在什么樣條件的土壤上種植棉花、玉米以及其他作物,全部使用滴灌施肥,農作物可以在高質量、高產量的情況下健康的成長,保證了當地的農作物生產條件的同時,由于滴管技術可以十分有效地對鹽堿地進行改良,以往不見生機的不毛之地慢慢成為到處充滿希望的綠洲。以色列的耕地面積也由最初的16.5萬hm2迅速的變成目前的43萬hm2,有效灌溉面積由最初的3萬hm2上升至目前的22.5萬hm2。農業產量增加了整整16倍,可供養人口由50萬增加到今天的620萬。由于以色列生產條件的惡劣,以色列農業生產所取得的成績一直被認為是世界農業發展所取得的奇跡。
二、以色列節水農業發展的特點分析
經過系統分析,以色列節水農業發展有如下特點。1.灌溉管理科學化在灌溉管理上,始終將科學化看做是重點。為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當地積極引進計算機、遙感等先進技術,使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同時,也有力地保證了整個管理的高水平進行。2.大力推廣“污水農作”技術由于水資源的稀缺,當地政府耗費大量資金進行以廢水灌溉技術為代表的再循環研究。迄今為止該技術研究已經獲得了成功,在不同過濾裝置的參與下,廢水中的污染物以及對農作物生長不利的因子被大大的祛除,在此基礎上,政府再經過綜合考察選擇出最適應土壤生長的作物,時至今日已經有超過70%的污水可以用于農業灌溉,這種“污水農作”技術不僅僅充分利用了水資源,還有效地避免了因為污水產生無法處理而導致環境受到污染的情況。3.大力發展節水產業20世紀80年代塑料工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發展機遇,為更好地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當地政府鼓勵各大機構研制、開發和生產出與節水技術向配套的成套的多品種、多規格、系列節水器材和設備,這直接推動了滴灌系統的發展。4.節水研究方向從傳統的節水轉向生物節水在節水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以色列農業科學研究的核心始終圍繞著節水農業這一目標推進。例如,在當地番茄節水農業的發展中,與之相配套的產品就達40多個,這些種類各異的節水灌溉技術,無論是在灌溉質量還是在灌溉規模上,都能夠很好地滿足農戶需求。5.科學研究始終服務于農業生產以色列農業之所以能夠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獲得發展,關鍵在于科學研究中各個環節都與農業節水緊密結合。始終服務于生產是當地發展節水農業的基本特色。除此之外,在發展節水農業的過程中堅持精準化的發展策略也是以色列農業發展的一大特點,當地無論是在土壤適應性、環境選擇性還是在生產成本、資源消耗等各個方面全方位地進行了論證。支持其能夠順利開展此項工程的因素有兩個,一是高度機械化的農業生產水平,二是以色列國家施肥技術的精準,以色列政府在這兩方面的大量投入,最終確保了農業生產的始終向精準化方向發展。
三、以色列節水農業對中國發展生態農業的啟示
1.較高的農業生產組織化水平,是生態農業發展的必要前提保證筆者通過對以色列農業組織形式考證得出,該國的經濟體制是沿襲著公平、公有的原則而實行的合作制,在常見的合作形式中,基布茲以及莫沙夫是最常見的兩種,這兩種組織形式中,基本上每一個組織都有450人參與,在全國有超過270個這樣的組織,一共涉及12萬人。較高的農業生產組織化水平對于大規模地普及農業機械組織生產以及更大范圍的推廣應用新技術是十分有力的。中國現今農業生產方式基本上都是以家庭為單位,這在推進大規模生產過程中會造成各種各樣的困難,因此,必須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水平。2.要發展生態農業,重點要建立起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要保證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能夠最終提供高產優質的農產品,在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的今天,必須依靠現代科技成果的推廣才能夠順利進行。在以色列節水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國家農業部下設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具體到地方、基層單位全部設置有推廣服務機構。這些機構獲知最新農業科技信息之后,迅速地通過各種渠道將信息傳遞給農戶。具體來講,為保證信息能夠及時有效地傳遞給農戶,當地通過建立起研究成果定期報告制度、業內專家學術交流制度以及農戶交流反饋機制和咨詢制度的完善,讓推廣人員深入田間進行試驗,真正地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落到實處。就中國而言,在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科技一直是推進高效生態農業的重要支柱,只有切實保證現代科技成果能夠真正傳遞到農戶家里,才能為生態農業發展打好基礎。3.建立起高效的管理以及運行制度,促進節水技術順利實施以色列政府高度重視節水技術不僅僅是口頭上的宣傳語,而是將節水技術落到實處,保障生態農業這一目標可以順利實現。以色列政府為了確保節水技術能夠真正地推行開來,不僅僅將完善水土保持法律看做是一項重點工作,而且在執法層面,堅決不允許不認真履行節水職責的行為出現。政府通過強制性的政令以及補貼相結合的政策,讓節水技術真正落實,同時,在宣傳上政府也不遺余力,節水普遍成為公民的基本意識。除此之外,由于水資源的稀缺,以色列水價是十分昂貴的。政府在水價制定上的最終目的是推進百姓節水。例如,假設農民用水量在定額的60%之內價格則為基本價,在60%~80%則要加價20%、在80%~100%則加價將會增至60%,一旦超過定額,超過部分需要200%付費,并且下年度的配水也會受到影響。以上種種措施為保證節水技術順利實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值得 中國在建立生態農業的過程中借鑒。4.將綜合節水農業技術體系看做是最終歸宿節水農業不僅是一項僅僅關系著農業的工程,還與水利、農業機械以及生物等多方面密切相關,以色列在推行節水農業的時候,不僅重視對土地進行平整,制定灌溉制度,同時還考慮到設備、栽培技術等,將節水農業看做一項系統工程,在一定的標準下實施,在避免了問題遺漏的同時,也避免了職責劃分不清的情況。這種將節水農業作為系統工程的做法值得中國借鑒。
摘要高科技農業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可觀賞性、可參與性,是一種極具開發價值和潛力的旅游資源。農科單位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利用其科技、人才、地緣、生態等優勢,將高科技農業與旅游、教育、培訓緊密結合起來,在轉變觀念、培訓隊伍、配套建設、狠抓管理、開拓市場、爭取政府和行業支持等方面狠下苦功,大力發展高科技農業生態旅游。實踐證明,利用農科基地辦旅游是切實可行的,而且已成為投資省、風險少、見效快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三大效益同步協調發展。這種發展模式極具推廣價值。
關鍵詞農業科技園生態旅游模式
生態農業是遵循生態經濟學規律進行經營和管理的集約化農業體系,其最終目標是實現社會、經濟、生態三個效益的統一。旅游業作為朝陽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生態旅游正日漸成為人們追求的時尚。而將二者融于一體、富含科技含量的高科技生態旅游農業則成為人們的搶手貨,大有發展前途。
一、產生的動因與背景。
珠海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其前身為珠海縣(后改市)農科所,成立于1963年,最初主要從事以水稻為主的農作物良種繁育,試驗示范推廣工作。建特區以后因城市發展需要,原在市區的1千多畝試驗田被無償征用,市府只在城鄉結合部梅溪村劃出247.9畝荒坡地,補償10萬元。珠海農科人發揮特區首創精神,積極發展以無土栽培、組織培養、轉基因等生物工程為重要手段的高科技生態農業,主要從事蔬菜、禽畜、瓜果和花卉等科研、生產,開始了第二次艱苦創業。
經過數年的艱苦奮斗,基地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土栽培的“神話”,北瓜(新疆哈密瓜等)南移的奇跡,使珠海農科中心成為農業線的一面旗幟,對外開放的窗口。外國貴賓的參觀訪問,中央領導的親臨視察,兄弟省市的組團考察……成為我們搞旅游的外在誘因;而珠海被評為“旅游城”后,市旅游局亦在尋找新的旅游項目開發,特別是生態旅游項目的開發,他們亦把目光瞄準了梅溪科研基地。于是雙方一拍即合,珠海市無土栽培旅游基地——“農科奇觀”即告誕生。我們認識到農科單位如果不進一步擺脫計劃經濟體制下“等、靠、要”的束縛,就沒有發展前途。必須面向市場,走科研為主,多業并舉,綜合發展的道路。而農業高科技資源不但是生產資源,其形成的奇特的生態景觀和本身具有的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可觀賞性、可參與性,實際上也是一種極具開發潛力的旅游資源。幾年來成功的探索和實踐亦證明了這一點。
二、發展旅游業的優勢及項目的起動。
1、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珠海是座會議、會展、休閑度假的海濱旅游新城,處在珠三角城市群同時又是一國兩制的交匯點,而珠?!稗r科奇觀”位于城鄉結合部,兼具城鄉優勢,背靠碧波蕩漾的梅溪水庫,環抱連綿起伏的鳳凰山脈,位置適中,交通便利。
2、前景廣闊的客源市場。珠海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并擁有“環保模范城”、“優秀旅游城市”的稱號,最近又被聯合國授予“改善人類居住環境最佳范例獎”。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港澳臺和周邊地區的游客。98年“農科奇觀”接待的國內外游客達20余萬人次。此外,還有一個巨大的學生市場,作為珠海市學生農業科學教育實踐基地,僅97年3月至98年接待學生就達6萬多人,有不少幼兒園也組織小朋友來進行參觀活動。珠海市有中小學生十幾萬,澳門也有十多萬,香港則有百多萬,鄰近的廣州、中山、深圳的學生市場更為廣闊。目前已與港澳及廣州、中山等地的教育部門達成了學生到“農科奇觀”學農實踐的意向。98年接待澳門學農學生4000多人,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3、別具一格的農業科技優勢?,F有各門類的科研人員70多人,建有無土栽培溫室大棚65座,可種植四大類,100多個品種的瓜果、蔬菜和花卉。至今已獲得35項國家、省、市科技成果,其中國家發明獎1項,國家專利2項,國家、省、市一等獎5項,特別是無土栽培項目,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都屬國內先進水平。基地引種的是世界各地的名優品種主要是創造新、奇、特效果的觀賞類作物,游客一年四季無論什么時候來,欣賞到的都是花的海洋、菜的世界、瓜果的天地,流連忘返。而高科技農業演示廳、傳統農具展示廳、中心實驗室、組織培養室、植物“克隆”工廠,都給游客帶來意外的驚喜和收獲。
4、獨具特色的餐飲服務。游客在“農科奇觀”不但可以看得入迷,玩得開心,還可以吃得愜意,滿載而歸。農科餐廳出品的菜肴原料都是基地自產的產品,以“回歸自然、營養保健”的特色,贏得了廣大游客的交口稱贊,回頭客大增。不少旅行社把我們的農科餐廳作為定點餐廳,慕名而來的食客更是絡繹不絕。游客吃飽喝足,還可買上無污染、無公害的優質農產品帶回家讓親朋好友分享。
高科技農業生態旅游項目的起動是在科研基地現有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是對基地環境進行全方位、大規模的綠化、美化、凈化;二是對科研實驗設施及生產大棚進行適當改造,以適應觀光旅游的需要;三是增建一些為旅游服務的配套設施如旅游餐廳、農產品展銷廳、農具展示廳、農業高科技演示廳、雙龍山莊等;四是穿插點綴一些可參與性強的休閑娛樂設施如燒烤場、野炊園、釣魚走廊、農家作坊及車水抓魚、點瓜種豆、裝盆栽花、組培實驗等項目;五是要培訓一支相應的旅游服務和管理專業隊伍;六是對科研基地進行適當的形象包裝并適度對外進行推介。
三、營造優美舒適的生態環境,吸引大眾走上生態之旅。
農業科研基地大多地處城鄉結合部,兼具城鄉特點和優勢,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既有樸實美麗的自然景觀,又有高科技農業生產的奇特的動植物群落生態景觀。既有科研實驗、科教培訓設施,又有接待服務設施。整齊的生產大棚,整潔的組培工廠,典雅的接待大樓,那成林的果樹,蔥籠的茶園,墨綠的蔬菜,盛開的鮮花,以及珍
禽園地,青青草坪,營造了一派田園風光。所以,無論是旅游參觀還是考察訪問的客人都認為基地是鬧市中的田園,繁華中有野趣,不是公園勝似公園的都市村莊。
農科基地內上千種、上萬株植物吐瀉著人體所需的新鮮氧氣。這里鳥語花香,月朗風清,行云流水,安寧幽靜。先后建起的“神奇的瓜果世界”、“農科之窗”、“荷塘觀魚”、“八卦田園”、“野菜園”、“水車陣”、“垂釣走廊”、“珍禽園”、“蝴蝶蘭園”、“沙漠植物園”等一批集科研、環保、生產、旅游于一體的生態園林景觀,吸引了大量境內外游客。正在開發的還有“百鳥園”、“蠶桑園”、“藥用植物園”、“茶文化莊園”等生態旅游項目。
農科基地不但有農大畢業的專業講解員導游,還將所有的花草樹木、農作物掛上說明牌,標明品種、屬性、原產地、功能、栽培要領及注意事項,游客每來一次,便受到一次深刻的生態環境教育?;厣a的農產品亦成為人們喜愛的無公害的綠色食品。
四、加強管理與營銷,促進高科技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
1、抓專業隊伍建設。成立了旅游資源開發科,下轄導游部、餐飲部、客房部、產品展銷部,并相應培訓了導游接待、廚藝、服務、營銷和園藝工程等旅游專業職工隊伍;先后組織干部職工到國內外考察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情況,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并組團參加了96、97、98年香港國際旅游交易會和省旅游局舉辦的“旅游資源開發工作會議”、“’98廣東人游廣東嘉年華”、“江蘇、淅江旅游推介會”等學習和促銷活動,提高了旅游專業管理水平,拓展了客源市場。
2、抓接待設施配套。建起了環保停車場、接待樓、卡拉OK歌舞廳、旅游餐廳、農產品展銷大廳和學生綠色營地、雙龍山莊別墅等,大力開展旅游基地的綠化、美化工作,建涼亭6座,鋪草坪2萬多平方米,建大型花壇和天臺花園多處,種果樹3000多棵,其他綠化樹1萬余株,鋪設雙車道水泥環園路4.5公里,在排灌河道兩岸砌花崗巖石雕護欄,安裝新穎別致的行人道路燈,種植高大挺撥的大王椰,形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3、抓科技旅游景點建設。在無土栽培65座大棚設施的基礎上又相繼建成了中心實驗室、組培工廠、全光霧快速扦插育苗工廠、圖書室、信息中心,以農業的高科技吸引游客。占地20__多畝的“農科奇觀”拓展工程,也將在99年完成總體規劃。
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已初步開創了高科技農業旅游的品牌,中央、省市和港澳等地電視臺、電臺、報社等新聞單位竟相報道,大大地提高了基地的知名度。幾年來,我們先后接待了78個國家首腦、專家的參觀訪問和4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接待了60多萬國內外游客及8萬多學農學生和各省市區兄弟單位考察團數萬人。在旅游市場低迷的情況下,98年旅游收入305萬元,比97年增長兩倍多?,F與港澳及周邊城市80多家旅行社保持著良好的業務關系。我們還針對不同游客、不同需求對象適時推出“蜜瓜品賞團”、“龍眼荔枝團”、“學生套餐團”,學農歡樂一天游及二天游活動等促銷措施,收效甚佳,得到了廣大游客的歡迎和好評。
4、合理利用資源,狠抓節流增效。農科單位底子薄,資金有限,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幾千萬元去搞景點建設。只有在合理利用有限資源、提高高科技農業旅游項目開發的社會經濟效益,加強內功的鍛煉,實現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等幾方面作文章:
4.1轉變觀念,注重開發觀賞實用型科研項目??蒲泻吐糜喂芾砣藛T應加強溝通,深入市場調查研究,開發人們喜愛的既具觀賞價值,又有實用價值的科研項目,讓游客既可觀賞,又可品嘗,亦可買下帶走,如玩具南瓜系列、無土栽培的盆花等。此外,應不斷更換作物品種,引進新、奇、特異的品種,同時不斷變換栽培方式,如無土水培改無土基質栽培,基質也不斷變換,如今有砂礫、珍珠巖、椰糠、鋸末、石子等等20余種,使旅游吸引力越來越大,回頭客愈來愈多,有的港澳游客甚至來了五、六次還想來。今年初,我們又開發了無土立體栽培項目,可節省土地25以上,提高產量50以上,且植株上、中、下錯落有致,色彩斑斕繽紛,令人目不暇接。
4.2培訓隊伍,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形式進行職工培訓。例如對專業講解員采取請資深導游員現身說法,到旅游社跟團實習,參加全國導游員資格考試等方式,提高了其專業水平。又如餐飲部采取與市旅游職業學校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到餐廳實習,學校和學生找到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餐飲部節省了人力費用,學生又學到了新的菜式和烹飪方法,經濟、社會效益明顯。此外,我們還堅持干部職工每周兩天義務勞動制度,要求員工個個成為多面手?;貎鹊膱@林綠化、水電工程大多數為我們自己動手建設,既有農科特色,又節省了大量工程費用。游客爆滿時,其他部門員工自覺到旅游部門當導游、售貨員,端茶傳菜,洗碗掃地,既保持了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又節省了人工費開支。
4.3配套建設,不斷推出新的旅游服務項目。我們剛開始開發旅游時,只有旅游接待部從事專業講解導游服務,之后不斷拓展新的業務領域,服務日趨配套。97年成立餐飲部,開設了農科餐廳和卡拉OK歌舞廳、燒烤場及釣魚走廊。98年初成立產品銷售部,開設了農產品商場、客房部,使基地逐步建成集吃住游樂于一體。服務配套成龍的綜合性特色旅游景區。
4.4開拓市場,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我中心原是以珠三角及港澳團隊游客為主,受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港澳團隊客人有所下降。97年3月,我們成為珠海市學生農科教基地后,打開了學生這一個大市場。98年除拓展了澳門學生市場外,又通過學生帶動了散客市場。今年上半年我們又開拓了會議團和培訓班市場,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4.5狠抓管理,提高旅游環境和服務質量。首先建章立制,年初制訂了2萬余字的《管理制度》和崗位責任制、服務規范和質量標準,使權責利落實到人,獎罰兌現。其次是狠抓環境衛生管理,大面積綠化美化環境。以優美的環境和優質服務留住客人的心。再次是建立標準的公共信息圖形標牌,建設標準的公共衛生間和涼亭、護欄、宣傳欄,設立投訴電話和意見箱,讓游客游得開心,玩得遂心,吃得順心,住得舒心,購得稱心,行得安心,杜絕了宰客現象,保持了生態旅游持續穩定發展。
實踐證明,利用農科基地辦旅游是切實可行的。它投資省,風險少,周期短,見效快,已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但一項事業要想取得成功,離不開黨的 好政策,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行業管理。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一定的成績,是因為得到了珠海市委、市政府和市農委,特別是市旅游局和旅游協會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同時,我們也得到了國家、省旅游局、省旅游協會的肯定和支持,在98年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活動檢查驗收時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基地是“珠海市最具發展潛力的旅游景區之一”,并將99生態旅游年珠海開年儀式放在我中心隆重舉行。所有這些都推動了我中心旅游業的發展,而旅游業的創收又為科研加大了投入,形成良性循環,促進我中心科研等各項事業和發展。
五、今后的發展設想?!拔拿卣尽卑鏅嗨?
生態旅游農業,已登上大雅之堂,它將成為旅游業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具有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傳統農業生態旅游給人是自然純樸的田園風光,而現代高科技農業生態旅游帶給人們的則是不可思議的神奇世界和無可抗拒的巨大誘感力和吸引力,因而則更具發展前景。難怪有不少港澳游客來了五六次還想來。與主題公園景觀相比較,高科技農業生態旅游則更富于創意與變化,一年四季均可推出新的旅游吸引物。
開展農科生態旅游可以實現社會、生態、經濟三個效益的統一。通過社會各層人員的觀光、旅游,可更好更廣泛地普及良種良法等農業科技知識和生態環保知識,提高參觀者的科技和環保意識以及發展“三高”農業的積極性。
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模式,通過一系列農業高新科技,將農業生產及農產品加工以具有觀賞價值的藝術風格充分體現出來。它不僅可以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豐富人們的生活內容,更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因此,結合本地實際,建立資源、生態、旅游等為支柱的生態旅游農業產業體系,不但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更可以將社會、經濟、生態三大效益合理地統一起來,必將為本省乃至全國部分地區探索出一條現代農業綜合協調發展的產業化道路。
我們擬將“農科奇觀”建設成為既是農業高科技的研究、開發、示范、推廣中心,又是珠海市的動植物園;既是現代高科技農業生態旅游的風景區,又是學生農業科學教育的實踐基地,力爭三年內接待游客達到50-100萬人次,旅游利潤創收超過500萬元,樹立起珠海高科技生態旅游農業的品牌,創出珠海市旅游拳頭產品,為特區二次創業,再造輝煌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勞動力這一常量的動態變化并未引起農地的增減,老人和婦女往往力不從心,如在除草時節,選擇使用農藥則是他們解決問題最省時、最有效的方法。從深層次來講,非農收入的增加降低了人們對農業收入的預期,傳統的“生存理性”已不再是支撐農業生產的原動力。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鄉鎮企業迅速崛起,如今在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中鄉鎮企業更是遍地開花,農村經濟發展走上“快車道”。但令人擔憂的是,這種非可持續發展不久將會使農村環境“烏煙瘴氣”,廢氣、廢物、廢水的積聚必定是制約未來農村發展的頑疾。鄉鎮企業三廢排放占全國工業污染排放總量的比重由改革開放初期的11%增加到目前的50%左右[8]。特別是部分鄉鎮采礦業存在濫采亂挖、采富棄貧的現象,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浪費更為嚴重。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政策的負效應近年來,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養殖業發展、鼓勵農產品進出口的政策,在養殖業取得高速增長的同時,規?;B殖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凸顯。據《了望》周刊報道,目前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已不再是人們想象中的“一方凈土”,農村現已成了大中城市的“米袋子”和“菜籃子”。與此同時,城市“送企業下鄉”盡可能通過各種途徑將污染轉嫁給農村,讓農村也成了城市的“污水廢物處理廠”。據統計,96%的養殖場都分布在城市的郊區與農村,但這些地區正是環保治理和監管的“自由區”,沒有建立相應配套的污水和糞便處理設施,也未能將其加以綜合地利用變“廢”為“寶”,不加控制的排放勢必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深度污染。例如,浙江嘉興地區養豬業比較發達,據調查周邊大部地區地下水都因遭到短期內不可修復的生態破壞而不能作日常飲用,這引起了國家和當地政府的恐慌和高度重視,率先試行推出“排污權交易”的政策,在2010年嘉興市舉辦的浙江省環境法年會上,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們也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中國現有生態環境政策在農村適用的局限20世紀早期,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工業污染成為不可回避、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為此出臺了一系列的環境政策。
盡管當時農村環境的污染還未能引起人們的特別關注,但希望制定的環境政策能夠在城市和農村通用卻是制定者的期望目標。然而,這種“理性”制度的設計并未充分考慮到農村與城市環境的異質性,現行的環境政策在農村適用發揮效用的“半徑”是有限的。首先,行政管制是中國環境政策的主要手段[9]。然而,國內專門的環保部門只在縣級以上設立,農村環境管理及其監管機構的缺失很難促成失范化的農村生產與生活方式向環保型轉變。其次,由于中國長期實行“城市-農村”二元機制,區域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這種先天性的不足注定在配置農民環境權益上的不公平,從而導致引導性環境政策在農村失去廣闊市場。引導性環境政策的目標是鼓勵和引導環境利益關系中的社會各方主體積極主動式地參與到環境保護的行列,其手段大多是采用激勵的方式,如給予優惠政策和生態補償、賦予榮譽稱號等。也就是說,環境權益的公平配置是引導性環境政策順利實施的前提,利益驅動機制的建立是其保障,長期穩定的有效政策是人們對國家的高度信賴。但是在現實社會中,城市因工業化連帶的“福利”和污染“轉嫁”向農村的現象存在著嚴重的不公平。再次,生態環境補償措施不到位導致農村居民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減少。農民對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可以理解,有限理性的農民往往棄生態利益于不顧,盲目追求經濟利益。說明缺乏有效的生態補償激勵機制,很難喚起農民的主動參與。
大力推動農業清潔生產農業清潔生產,簡而言之就是指用一種清潔環保的理念指導農業生產的全過程,最大限度降低農業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環境風險,其實質是要建立既可滿足人們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和農業投入要素,并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生產方式。在具體的農業生產中,以運用綠色肥料、綠色地膜、清潔灌溉等手段來確保實現農業生產經濟性和環保性的雙重價值目標。農業清潔生產要滿足以下3個方面的條件:①以最小的資源投入產出最大化的價值;②農業生產方式要清潔,減少對環境保護的危害;③農產品既要滿足人的需要,又要符合綠色健康的環保標準。當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水平還不夠高,農民保護環境的意識還不夠強,農技人員的數量和質量與農村發展的要求還相差甚遠,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農業與環保機構對部門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導致農業清潔生產在技術推廣、制度管理以及組織形式創新等領域的路徑變窄,動力不足。所以,今后應重新審視農業與環保部門的職能分工,鑒于農村環保制度的斷裂,將農村的發展與環境的保護均納入農業部門進行整體規劃是明智的選擇,也有利于推動農業清潔生產的普及。發展可持續的生態農業技術我國農村的污染問題已十分嚴峻,為了控制污染的進一步惡化和力求恢復已被破壞的土地、水生態系統,發展可持續生態農業技術并加以運用是一項重大而又迫切的任務。這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著手:一方面,要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強化技術攻關和推動技術創新。據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只占科技投入總量的23%,這種力度顯然是不夠的,應將其比例增加到35%左右比較適宜。當前農村推行的精準農業、平衡施肥技術、田間綜合管理技術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的面源污染。但是,這些技術由于實施成本比較高、技術性比較強并未得到產業化的應用,還需進一步的創新改進[10]。另一方面,要提高農業生產標準化水平。國家應圍繞農業的生產、加工、流通制定出農業生產技術標準化體系的指南,推動農業的規模化生產;國家應針對農業和農村環境發展的技術瓶頸開展重點科研項目,大力扶持研發低毒高效農藥、有機復合肥料;與此同時,將有利于 農村環境保護的農業生產技術納入到農業發展的范疇,進行專門統一的管理,并在政策上給予傾斜,實現農業與環境技術的一體化,帶動農業環境技術創新。秉承生態文明,挖掘農耕文化,提倡生態農業集約的土地利用方式集約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兩條途徑,分別為擴大農用地面積和提高單位面積農用地的產量。集約式農業生產不僅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而且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也有重要的意義。
如在棉花壟之間種甘薯、馬鈴薯,芝麻和大豆的混搭播種,玉米和西瓜套種,并且還在田溝地角種植油菜、小豆等農作物。休養生息的輪作、層次分布錯落的套種方式,遵循了物競天擇的植物生長規律,充分吸收了天然的水分和光照,從而豐富了農用地單位的產出數量、質量和品種[11]。提倡生態農業中國的生態農業是指將傳統農業的生產技術運用在現代農業背景下的變式和再利用,通過高水準、密集型的農業技術將農業發展對農村環境的外部性效應內在化的綜合性農業系統[13]。生態農業主要是維護水、土地和動植物的遺傳資源,保護基因資源和生物的多樣性,建立有益于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機制,抑制和消除系統內不利關聯,盡量減少化肥、農藥、動植物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的使用量。其具體實施表現為對農作物的秸稈進行深耕掩埋,利用水窖、滴灌和倒灌技術,使用糞便和草木灰肥料,采取生物和人工技術防治病蟲草害[12]。生態農業具有自我保持和修復生態系統的功能,如傳統農業生產中病蟲害的防治。一方面通過人工捉蟲;另一方面充分發掘各種動植物間相互制衡的價值,如貓頭鷹、青蛙、蟾蜍、蜥蜴等均是田間蟲害的克星,最終實現農業和環境的協調同步發展。堅持“引導性”與“自主性”相結合的政策導向自農村實施家庭承包責任制以來,中國長期推行自上而下“強壓型”的環境政策,但農村環保機構缺失,農業部門職能錯位,該政策很難實現對龐大農民主體和分散的農業生產行為的有效監管,最終也勢必導致農村環境的長久性污染。所以,政府應主張由“強壓型”向“引導性”的環境政策轉變,使生態環境保護的行為成為農業生產主體的一種自覺??梢赃@樣說,推行“引導性”環境政策的過程也是將環保理念、生態農業的生產方式內化于農民的過程。具體實施過程中,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生態補償、環保農業技術推廣、環保教育等手段促成農民對生態農業的偏好選擇;另一方面鼓勵消費群體對農產品的質量進行監督,使農產品的外部不經濟性內部化。但“引導性”環境政策和“自主性”(具有自組織特性)環境政策并非是一對等同性概念,政府在制定和推行該政策的過程中,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是對政府的參與形式和參與階段的角色定位有所變通。一般來說,政府在“引導性”環境政策中承擔的任務有:鼓勵環保科技創新,監管環境信息公開;開展環境科技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及時重大環境信息,創建環境信息員監督制度;制定激勵機制,促使農民主動參與環保行動并從中受益;二次分配環境公平權益[13]。適合農村的“引導性”環境政策有:綠色或有機食品標志;農村生產、生活廢物的綜合利用;農村經濟結構及種養結構的調整等。此外,農村的環保工作行動中,村民只是一個被動的受體角色,對此行動的有關信息了解很少,也不愿主動去了解政策的有關信息。由于沒有真正參與到環境保護的政策中去,村民缺少對當前環境的認識,也不清楚自己在農村環境工作中需要承擔的責任。由此可見,只要村民還沒有成為農村環境保護的主體力量,農村的環境治理工作就只能是停留在表面工程、面子工程,環境還會持續惡化下去。適合農村的“自主性”政策有:農民環保信息員、民間環保組織和民間環保自衛隊。
筆者認為,這一問題主要是因為政策設計者急于應對“三農”問題的功利性,缺乏一個從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共生共益出發的整體性視角,導致農業發展“一手抓”,農村生態環境“一邊倒”的現象。因此,在制定和實施農業政策時必須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加以充分考慮。反過來講,環境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也必須考慮到農村生態環境的特殊性以及對農業發展正負效應,在二者間尋求一種動態的平衡。這也要求我們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地域風情,運用靈活的、綜合的農業、生態環境政策加以調整,各有側重或兼容并包。建構具有生態文明理念、一體化的農業、生態環境政策是今后農村長期發展規劃的一個重要綱領,也是科學發展觀對農業、生態環境政策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這是我們黨從新世紀新階段和我國國情出發,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的實踐經驗得出的重要啟示。科學發展觀是針對當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適應市場經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也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進一步深化認識取得的重大成果。科學發展觀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原則,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指針。
一、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
科學發展觀是適合中國國情和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觀,它包括了系統而豐富的內容,科學發展觀是適合中國國情和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觀,它是人們對發展問題的總體認識和根本觀點??茖W發展觀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包含了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堅持改革開放,是科學發展觀的強大動力;促進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的;保持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原則;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實行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等??茖W發展觀要回答的問題有:要不要發展,為誰發展,發展什么,怎樣發展,往哪里發展等問題。
(一)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目的,是回答“為誰發展”的問題。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把人民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而使人民群眾成為發展的動力。具體地說,就是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就是要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就是要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就是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我們從事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理所當然地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我們黨的立黨為公的宗旨和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本質要求。從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的業務發展出發,也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首先業務和事業要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單位每個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生態與農業氣象業務的發展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在生態與農業氣象服務中也必須堅持和貫徹以人為本,只有以人為本才能使服務的目的性和實用性更強;生態與農業氣象業務發展的目的是為內蒙古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服務、為“三農”服務,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技術保障,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服務,因此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不斷促進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業務的發展。
(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主題,是其首要內容和中心內容,是回答“要不要發展”的問題。
離開了發展,就無所謂什么發展觀。堅持科學發展觀,就是以馬克思主義觀點看待發展。鄧小平說,“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之所以是“硬道理”,就在于它是一種客觀規律,又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首先,發展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種客觀規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尤其是人類社會經濟生活,總是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的。人類終究會發展,一切阻擋者必將受到歷史的懲罰?!鞍l展才是硬道理”,乃是一種客觀規律。正因為如此,發展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人類實踐的歷史性課題。發展也是現代社會各國稱雄競爭的時代性課題。就我國來說,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增強社會主義社會的凝聚力和說服力,增強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離不開發展;解決國內各種經濟社會問題,保持社會政治穩定,保持國家長治久安,離不開發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離不開發展;堅持“一國兩制”的方針,和平統一祖國,離不開發展;頂住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壓力以及維護國家主權和獨立,離不開發展。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國家之所以經得起國際國內各種風浪的考驗,各項社會事業之所以取得巨大進步,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之所以不斷提高,歸根到底是由于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今后,從長遠一點來說,我們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局勢中立于不敗之地,也都要靠發展。從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業務發展來看,當前國家和政府對生態與農業氣象服務的需求越來越緊迫,生態與農業氣象業務得到了國家和公眾從上到下的高度重視,而我們目前的業務水平還很難滿足各行各業的需要,只有不斷發展才能促進內蒙古氣象事業的發展,如果不發展落后就會被淘汰,也是要求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業務必需發展,這樣才能為自治區的農牧業生產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說,鄧小平的“發展才是硬道理”,又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精神實質的高度概括。
(三)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主題,求真務實創新是解決“如何發展”的問題。
求真務實既是科學發展觀理論提出的基礎,又是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前提,也為沿著正確的方向實踐科學發展觀提供保障。
求真務實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黨支部一直把求真務實作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以想事、干事為出發點和歸結點。我認為,求真務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從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業務實際出發,立足區情,把握行業特點,自覺地把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業務工作融入到全國和全區氣象業務的大格局中去,找準自己的定位。二是有全國氣象業務“一盤棋”思想,充分認識到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是中國氣象業務和為地方氣象服務的一部分。三是要因地制宜,創造性開展工作,最近中心積極完成氣象對自治區增產百億斤糧食工程的保障服務方案的制定,積極完成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業務規劃設計。使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逐步明確了業務發展方向、思路、服務水平達到什么水平等問題。
目前在學習階段抓緊學習中心每個黨員抓緊學習,提高認識,并結合生態與農業氣象業務發展不斷思考,辦實事,求實效,不能搞形式主義,力爭通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不斷推進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業務發展,促進氣象對自治區增產百億斤糧食工程的保障服務。
1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1.1生態農業的功能
生態農業是指運用生態學和經濟學原理指導農業生產,利用人、生物與環境之間的能量轉換和生物之間的共生規律促進物質循環利用,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行無廢物生產和無污染生產,建立多業并舉、綜合發展和良性循環的立體網狀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生態農業旨在建設一種既有利于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又能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農業生產體系。生態農業除了傳統農業具有的自給自足及提供就業與收入等農業基本功能外,還具備一些獨特的新功能(如表一所示)。第一類功能為經濟功能。生態農業向市場提供優質、安全、營養的農副產品,不僅能滿足居民基本生存需求,還能滿足居民對新鮮、優質、安全、多樣、反季節的綠色食品,以及對方便、深加工農產品等方面的需求。生態農業通過規?;a業化、市場化經營,延長產業鏈,拓展農業生產經營范圍,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隨著生產力水平與資金回報率的提高,生態農業不再是需要補貼和日益萎縮的夕陽產業,而是作為一項發達的現代產業吸引社會資金的投入,使農業投資不斷增加、經營主體日益多元化。第二類功能是社會功能。作為經濟、社會、生態大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生態農業在傳承傳統文明、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農家樂”、“農業旅游”等經營方式提供的休閑和旅游新場所,既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又挖掘了農業的潛能。農業中特有的風俗、文明也將隨生態農業的發展而延續,因而生態農業傳承了傳統文明,增強了農民的科學與環境意識。生態農業將現代科學技術、先進管理方法向傳統農業輻射,帶動這些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與區域發展;通過提供就業與收入機會,減輕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壓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第三類功能為生態功能。生態農業具有顯著的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生態功能具體表現為凈化空氣,調節小氣候;涵養水源,凈化水體和土壤;維持和保護生物多樣性。
1.2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在工業化與城市化背景下,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人口、資源、技術和制度等條件的約束,生態農業追求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永續利用,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從農業發展歷史來看,從原始農業發展到傳統農業,再到現代農業,是世界農業發展的必然進程和方向?,F代農業在近一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創造了世界農業的奇跡?,F代農業的主要特征是用機械化替代人力和獸力,用化學化和水利化代替有機農業,用高產品種與新耕作法代替低產品種和傳統耕作法,用商品經濟代替封閉式經濟。現代農業高投入、高產出的生產方式使土地生產力和農業生產力得到飛速增長,對解決人類食物供應功不可沒,但在資源、環境、生產成本等方面的負效應也明顯地暴露出來,如能源過渡消耗、水資源無節制使用、生產成本增加、污染加劇等問題。無論是在工業發展還是在農業發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發展與資源、發展與環境不協調的問題。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農業發展途徑和生產方式不完全相同,農業現代化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仍將是農業生產發展的主導方向,但需要處理好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避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農業的發展,應將資源環境的合理利用與保護作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生態農業以保護好農業生態環境為主旨,通過采用一系列先進的農業措施來維護生態平衡,生產出清潔產品,使現代農業得以可持續發展,因而發展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2促進區域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
近年來,江西省利用獨特的資源優勢和環境條件,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和生態農業建設,使全省生態系統不斷恢復,生態農業產業規模擴大,生態經濟建設成效顯著。江西生態農業建設取得良好成績的同時,也還存在著人口與資源矛盾突出、生態農業意識有待提高、農業科技含量不高、資金短缺等問題。江西省耕地面積變化情況如圖一所示。隨著江西人口增長和耕地面積減少,人均耕地面積不斷下降,目前江西人均耕地面積僅相當于全國人均耕地面積的53.3%。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還需多方努力。
2.1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激勵機制和保障體系
生態農業的建設需要建立與之配套的激勵機制和保障體系。要重視生態農業關鍵技術的開發、示范和推廣工作,加大對農民建設沼氣池等行為的財政補貼力度,引導農村金融機構對發展生態農業的農戶和龍頭企業給予貸款支持。建立和完善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產品標識制度,鼓勵公眾購買生態農業生產的農產品。保障體系是生態農業發展的關鍵環節,應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完善有利于生態農業發展的政策和法律體系,增加對發展生態農業的財政投入,建立生態農業推進組織,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環境管理,為生態農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2.2加大生態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力度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加快生態農業發展,就必須加大生態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力度。加快農業科技體制改革,使農業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主動走向農業市場;鼓勵企業建立生態農業科技研發中心,政府在財稅、金融和技術改造等方面給予扶持;改善農業技術創新的投資環境,發展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加強生態農業科學研究,提高生態農業本身的科技水平;把農業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財政支持的優先位置,提高農業科技在政府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加快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和建設,完善農業技術推廣的社會化服務機制;鼓勵各類機構和社會力量參與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生態農業建設的積極性。
2.3加強 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的生態農業意識
農民是發展和實施生態農業的主體。要加快生態農業的發展,還須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的重視程度??梢酝ㄟ^廣播、電視等媒體宣傳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舉辦函授班、培訓班、輪訓班等形式,講授生態農業的重要性和基礎知識;通過生態農業知識競賽等形式,了解發展生態農業的有關政策;通過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區,使農民直接看到建設生態農業對發展生產、美化環境和提高生活質量的潛力,從而有利于激發他們發展生態農業的熱情和信心。
2.4著力解決生態農業發展的資金瓶頸
資金短缺是江西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要發展生態農業,就必須著力解決生態農業發展的資金瓶頸??梢越柚l鎮企業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力,讓農村集體經濟有一定的積累資金用于發展生態農業;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借助旅游的收益保護生態環境,讓生態農業能在一定的生態基礎和水平上得到發展;引進外商投資,與外商合作發展生態農業;建立較完善的融資系統,支持生態農業建設;通過政府貼息、信用擔保、風險投資等多種措施,多渠道籌集資金,解決生態農業的資金問題。
3結束語
總之,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江西生態農業建設取得生態恢復、環境改善等成效的同時,也存在人口與資源矛盾突出、農業科技含量不高和建設資金短缺等問題。需要通過提升科技水平和加強生態意識促進生態農業建設,實現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摘 要 利用推廣學原理分析了生態農業技術創新的特性,指出它的優越性并不突出、技術復雜,相容性、可試驗性和可察性都比較差,從而導致生態農業推廣緩慢。
要害詞 生態農業 推廣 創新
我國生態農業經過20多年的推廣歷程,依然處于試點階段,可以說生態農業在我國的推廣步履緩慢,這其中既有內部因素的制約,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本文著重分析生態農業推廣緩慢的技術創新內因。
推廣學認為,影響一項創新被采用速度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創新的特性。這里所講的創新特性強調的是指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特性的熟悉,或者說是潛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創新特性,而非技術專家或行為變革者所理解的創新特性。要想推廣我國的生態農業,必須先了解它的技術創新特性。研究表明,影響創新采用的創新特性主要相對優越性、相容性、復雜性、可實驗性和可觀察性。
1 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
所謂相對優越性,是指一項創新的采用較未采用前的狀況的改進程度。創新優越性與創新采用率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即潛在采用者感到創新的優越性越明顯,其采用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謂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指的是生態農業與以往其他農業(傳統農業、石油農業)的相對優越程度。下面主要從效益性因素來分析。
這里所說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我國當前的生態農業的試點來看,生態農業的三個效益是較為明顯的。
我國1993年開始建立的51個生態農業示范縣經過5年的實踐,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據有關資料統計,51個縣中實施生態農業建設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長分別為8.4%、7.2%和6.8%,比全國同期平均水平分別高2.2%、 0.6%和1.5%。其次是顯著改善了生態環境。經過5年的努力,試點期間水土流失治理率達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達60.5%,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動了農村社會的進步,拓寬了農林牧漁各業的生產領域,緩解了新的就業壓力,如湖北省京山縣在建設生態農業中產生了“三回流”現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鄉下流,縣外人往縣內流。至1998年該縣農村勞動力有11萬人從農田中脫離出來、轉向林果業、養殖業和二三產業,占農村勞動力的57%。
但是,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生產模式相比,在經濟效益上的優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國2 400多個生態村和生態試點中,幾乎沒有一個村鎮經濟發展水平能在當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v觀我國所有的億元村鎮,均是靠大力發展鄉鎮工業致富的。而追求生態建設的村鎮,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網建設、太陽能建設、沼氣利用、生物鏈建設上了,工業往往發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現階段,由于各種限制,生態農業的生態效益還無法“顯化”為豐厚的經濟效益,它主要是綜合效益明顯,遠期效益突出,而農民是最講實惠的,他們只看重經濟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經濟效益,并以此單項指標作為自己行為的指南,從而大大縮小了農民對生態農業優越性的實際體驗。
2 生態農業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潛在采用者認為創新與其需要、既有的觀念、以往及現在的經驗等相適合的程度。從創新采用導致的不確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著采用創新的不確定性越小,從而對采用者的沖擊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來說,相容性往往會影響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的認可。
就目前來說,我國廣大地區的農民對生態農業知識知之甚少,對常規農業存在難以割舍的戀舊情結,再加上我國農業的總體利益較低,農民們從心理上認為農業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對生態農業持懷疑態度,沒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為常規現代化農業從50年代起就開始宣傳,已對農業科技人員、治理者和農民起到較深的潛移默化作用,人們一講農業現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對“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對全球現今的新發展不了解,習慣性熟悉有意無意地阻礙著人們對生態農業的認同。另一方面,生態農業究竟是一種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實質內涵、它的優越性和他的技術要求,推動起來也輕易被動和盲目。此外,我國生態農業研究和實踐上處于起步階段,理論上的闡述比較復雜,科技研究還不夠深入,實踐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夠,尤其是未總結出一套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短時間內就出效益的生態農業實用技術,這些也是影響生態農業相容性的原因。
3 生態農業的復雜性
復雜性是指一項創新被認為難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說來,創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較大。復雜性和采用者對自身能力的評估都是一種主觀感覺。一種創新的復雜性越高,自覺可以領會和使用該創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們采用創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從總體上講,我國生態農業比較復雜難以理解。首先,生態農業的系統既是一個復合生態系統,又是一個松散的集合體,有多重時空上的相對獨立的組分組成,這些組分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在一起,或構成時間上的延續,或得到空間上的互補。其次,在食物鏈設計上,試驗的農業生物數量和種類、物質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產治理條件等都要從實踐中獲得數據加以分析,拿出科學的依據,而這無疑是一個艱辛和復雜的過程。其三,生態農業的原理、原則過于抽象,難于為大多數農民所把握。例如,何為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如何協調系統和組分間的關系?如何充分發揮系統的組織作用等等問題,這都是很難把握的。最后,生態農業強調的是對現有的技術的優化組合,這是生態農業的創新之處,但過多的利用現有技術往往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即生態農業同其他農業形式沒有什么區別。同時,由于生態農業的技術支持系統不過硬,缺乏具體的優化組合技術,又受系統復雜多樣性的影響,如何在實際生產中實現技術的有效組合仍是一個難以把握的問題。如農業資源保護增殖技術、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農業環境綜合整治技術等都比較抽象難懂,再加上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要真正把握生態農業的技術可以說是非常困難。
4 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
可實驗性是指用戶在正式采用創新前對創新性能所能試驗、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創新的決策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消除不確定性和風險感的過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實驗或使用,也能夠使用戶對創新的特點和功能有一個實在 的感覺,幫助消除諸多擔憂和疑慮,從而有利于創新的擴散,因此,創新的可實驗性越強,創新的采用率越高,它們之間有正向的相關關系。
總體上講,我國的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較差。由于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技術的生產體系,技術種類需要多而且整合起來還比較復雜,且短期內不易見效益,單靠農民現有的知識水平難以消化和把握,更別提單獨操作和實驗了。非凡是對生態農業的早期采納者來說,它們對生態農業可實驗性非凡看重,因為它們可參考的經驗不多,他們可以借鑒的通常只有從大眾媒體獲得的有關生態農業的一般知識。因此,他們經常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感,對采用可實驗性較差的生態農業可以說是慎之又慎。從宏觀上來說,對于一個生態農業示范縣或省,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部門的事業,建設面廣,綜合性強,單純靠某一個部門的力量是難以奏效的,生態農業必須在政府的領導下,把相關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結合起來,按照各自的業務要求,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統一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農民采用生態農業的積極性,以彌補生態農業可實驗性較差的不足。
5 生態農業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創新的采用結果對其他人來說顯而易見的程度。有些創新被采用后不易為人所知,有些創新的采用則一目了然,盡人所知,通常,對大多數創新來說,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關關系。
由于生態農業究竟是農業,無論是生產過程或是最終產品,外觀上和其他農業的區別不大,其效益具有滯后性,因而,導致其可察性在短時間內不夠明顯。從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內鄉縣各種生態農業類型1999年比1995年糧食產量增長幅度遠沒有環境效益的增幅大,單從糧食產量這種可察性方面來看,生態農業的可察性就比較低。不過,近年來,我國大力宣傳和發展生態農業,非凡是51個生態農業示范縣建設的成功,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總而言之,我國生態農業雖然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受各種條件所限,優越性不很明顯,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較復雜、可試驗性和可察性都比較低等特性,決定了其對農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態農業技術創新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其對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態農業的社會效益和長遠效益所至),這也正是國內所有生態農業試點均為各級政府組織和扶持,而農民大范圍的自發“學習”卻是一個十分緩慢進程之原因所在。
摘要:近年來,生態農業愈發受到人們的關注?;诖?文章就我國農業生態環境和現狀進了闡述,分析引起我國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并提出實現生態農業的策略。
關鍵詞:生態農業;安全;可持續發展
1 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現狀
1.1 土地資源減少
土地資源的生態問題主要表現在人均耕地面積減少,特別是高質量耕地資源減少。土地污染呈急速增長趨勢;土壤生態系生物多樣性功能減弱,耕地生產力普遍衰退或降低;農用化學品、重金屬造成的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加劇等現象嚴重,統計結果顯示,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已達362萬km2,占國土面積的37.48%,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于水土流失而失去的耕地為271萬km2, 平均每年6.7萬hm2以上;土地沙漠化速度持續增長,20世紀90年代上升到每年2640km2 ,目前已曾長為每年3546km2 。
1.2 水資源短缺且污染嚴重
我國淡水資源嚴重不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資源的時空分布與人口、耕地分布情況及其不協調。全年降水量的80%集中在夏季,在空間上,水資源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長江以南地區總水量多耕地少,長江以北水資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國的華北和西北地區,干旱少雨,嚴重缺水。就是這樣緊缺的水資源,還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據水利部《中國資源公報:2000》公布的數據,在我國700多條、11.4萬km河長的水質評價中,Ⅰ~Ⅱ類水只占28.9%,Ⅲ類水只占29.8%,人體不可觸摸的Ⅳ類水占16.1%,人體喪失了使用價值的Ⅴ類水和劣Ⅴ類水河長占25.2%。
1.3 民眾意識淡薄
民眾意識可以通過1988年國家環??偩趾徒逃苛㈨?由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提供全面技術支持的一項全國規模的大型抽樣調查中得到體現。比如“誰應對保護環境問題負責任”,其中受訪者當中有85%的人,認為政府在保護環境問題上責任比較大;受訪者當中有85.5%認為本地政府在保護環境問題上責,轉自任最大和責任比較大。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到,在人們的環境觀念中,環境保護更多的是政府的事,與個人的關系不大;從我國公眾對環境狀況的重視程度比較看,對于“我國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的狀況如何”,只有15.3%的人認為非常嚴重;41.4的人認為比較嚴重;19.9%的人認為不太嚴重;2.9%的人認為沒有問題;20.5%的人不知道。在對我國面臨的各類問題進行排序時,受訪者則把環境問題排在第5位;對“近一年來,您是否參加過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活動”,其中65.9%的人低度參與,25.9%的人中度參與,8.3%的人高度參與。從這一組數據看,我國的公民對環境保護和參與程度還是很低的。從公眾的環保道德意識看,有75%的人購物時不考慮環境保護,僅有25%的公眾考慮環保問題。
2 實現農業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2.1 加快法制建設步伐,依法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到目前為止,中國已制定了4部環境法律、8部資源管理法律、20多項環境資源管理行政法規和260多項環境標準,初步形成了保護資源環境的法律、法規體系。但我們也要看到,我們現行相關法律、法規仍比較籠統,具體可操作性不強,因此,必須根據不同類型農村農業發展環境,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調整和約束人們在生產活動中的行為,維護農業生態環境系統的外在平衡,通過保護農業發展的各種生態和資源,維護生態環境系統的內在平衡,做到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有法可依,違法必究,依法加強對農業生態環境的監督管理。
2.2 實現維護生態安全與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緊密結合,大力發展也生態循環經濟
農業生態環境資源的利用和實現持續發展,就必須把資源的利用、開發與保護結合起來,實現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實現農區內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完善的營養循環對于農業生態系統健康與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健康的農業生態系統是農業災害少、成本低、高效益、可持續發展的宏觀背景,也是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循環經濟是節約資源型經濟發展的模式,是將發展經濟與生態環境保護和諧統一的經濟模式,它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在對資源的循環利用中,從經濟活動源頭來解決如何利用資源、減少資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經濟發展對環境的污染,它能消解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日益突出的矛盾,因而,它是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實踐形式,是對“資源——產品——污染”這一傳統經濟模式的摒棄,這對我們這個農業資源緊缺和生態安全險惡的國家來說,意義重大。
2.3 提高農民的生態安全意識
農民的生態安全意識一直是農村生態保護的脆弱環節,要建立農村的生態安全就必須讓農民樹立正確的生態安全觀,使他們意識到沒有生態的安全也就沒有經濟的發展,甚至沒有他們生存的空間,要樹立“保護生態,人人有責”的正確生態安全觀。只有正確樹立了正確的生態安全觀,才可以規范農民的生態行為,才能保證各項法律、法規、政策、方針、制度的正確執行。為此,需要加大農村生態安全方面的宣傳與教育,培養農民對生態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并自覺地參與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動,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
摘 要: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的具有休閑、娛樂、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態旅游產業。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它是將農業景觀、生態景觀、田園風光景觀的深層次開發與旅游業延伸交叉形成的新型農業開發模式。作者提出了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并對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運行進行實證分析,總結其成功的運行模式與經驗,認為生態旅游農業是當前及今后我國農業發展的一種模式,建設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是發展農業和旅游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生態旅游農業 ;開發模式;實證分析
一、引言
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閑、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消費需求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加上政府積極宏觀引導,及時推出了“黃金周”節假日,為城鄉居民休閑消費提供時間保障,許多工商企業紛紛響應,加大投資力度,抓緊開發生態旅游資源,增加城鄉居民選擇的旅游天地。據統計,我國東部沿海省份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已見成效。如浙江金華石門農場的花木公園,富陽縣的農業公園,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觀園,廈門華夏神農大觀園,上海浦東孫橋現代化開發區等。廣東省已發展80多個觀光果園,每年接待游客400多萬,收入達10多億,有力地帶動了周邊農民致富。
二、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
1、生態旅游農業的概念
生態旅游農業是以農業生產為依托,使農業與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產業。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僅指用來滿足旅游者觀光需求的農業;廣義的生態旅游涵蓋較為廣泛,主要包括“觀光農業旅游”、“休閑旅游”、“鄉村旅游”、“農村生態旅游”等不同概念,具體講是指在充分利用現有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以旅游內涵為主題的規劃、設計與施工,把農業建設、科學管理、農藝展示、農業產品加工與旅游者的廣泛參與融為一體,是旅游者充分體驗現代農業與生態農業相結合的新型旅游產業。
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第一,要有具備開發農業生態旅游的資源基礎。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旅游觀光農業,必須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觀光開發的農業資源基礎上,從而把農業資源轉化成旅游觀光資源,擴大農業資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對傳統農業進行加工和包裝,把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藝術加工和旅客參與農事活動融為一體,成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第三,要以生態旅游為導向。農業生態旅游是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拓廣了生態旅游觀光功能,巧妙利用城鄉各種差異來規劃、設計、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費欲望。使旅游者親身感受和參與現代農業技術與生態農業等大自然情趣,把現代農業及自然資源景觀與旅游資源融為一體,最終達到生產、生活、生態的有機結合,既發展了農業,又保護了環境。第四,觀光農業旅游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伴隨著近年來農業產業化
發展的新趨勢,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新興課題,而旅游業以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在此種情況下,經營者迎合當今社會人們追求“個性化”、“生態化”,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需求心理,把兩個領域有機結合起來而成為一個新的項目,是農業和旅游業的進一步延伸,也是農業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2、生態旅游農業的特征
與傳統農業和旅游業相比較而言,生態旅游農業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齊全、雙重效益。生態旅游農業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鄉村空間,旅游者在景區內觀光、休閑、參與娛樂、品嘗美食。甚至親自勞作,既增長知識,親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園區內還可舉辦節日慶典活動,加強游客之間感情交流,傳播信息,增進友誼,縮小差距。企業和農民則通過銷售產品,提供食宿服務和勞務以增加收入。
(2)保護環境、持續發展。觀光農業的建設嚴格按照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的要求進行生產,只允許在殘留有害物質規定標準范圍內適量的使用化肥、農藥,其產品為無公害的、安全、營養的綠色保健食品,大量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生態環境優美,生物多樣性在這里得以充分體現,植被覆蓋率也大大高于一般農區。這種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利用相結合,適當注重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的做法,遵循了農業發展的規律,符合農民的利益,使農業走向一條健康的持續發展道路。
(3)回歸自然、身心享受。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導致城市污染的加劇,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使人們的精神日趨緊張,人們渴望親近自然,回歸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態旅游農業滿足了城鄉居民的這一要求,它用生態學、美學和經濟學理論來指導農業生產,通過合理規劃布局,自然調節和人工調節相協調,使農業生態系統進入良性循環,具有生產、加工、銷售、療養、旅游娛樂等綜合功能。農業與旅游業的結合不是簡單的轉換,而是把農業中(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漁業等)具有旅游資源部分的功能進行整合發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滿足人們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個性化需求。
(4)科技特色、高效農業。生態旅游農業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農業的具體體現,尤其在一些大型觀光農業科技園區,大片土地通過平整與規劃,用先進農業技術進行開發,由掌握先進技術的人來管理,造成具有相當規模、各具特色的農業整體,成為具有較高的先進農業技術支持和科學管理手段的新型農業。這種農業不論在優質品種、栽培管理技術還是在農業生產工藝、景觀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籌,是一般大田農業區無法比擬的,游客在這樣的環境中游覽,不僅賞心悅目,還能學到科技知識,產生深刻印象。
3、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布局原則
(1)因地制宜。農業生產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合季節性,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必須根據各地區的農業資源、農業生產條件合季節特點,充分考慮其區位條件合交通條件,因地、因時制宜,突出區域特色。
(2)盡可能與旅游業相結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區和景點,擴大和增加觀光農業項目,通過相互帶動作用,發展農業與旅游業合一的新型產業。
(3)充分考慮客源市場。發展生態旅游農業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區和經濟發達的地區,這里的人們對觀光農業的要求強烈,經濟條件可能,交通比較便利,發展生態旅游農業的條件比較優越。
(4)必須搞好基礎設施建設。首先搞好交通、水電、飲食、住宿等基礎設施,設計專門的旅店、餐廳、農宿以及娛樂場所和度假村,開發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及旅游產品,以供游客觀光、游覽、品嘗、購物、參與農作、休閑、度假等多項活動。
(5)與農村建設規劃相結合。要搞好農村居民點和道路規劃,合理開發和整治土地,改善農村環境,在保留歷史民俗農舍的同時,興建體現觀光特色的農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觀光旅游。
三、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開發實證分析
珠海市生態農業科技園是一個集農業高新技術引進、開發與生產、加工、出口以及觀光旅游為一體的外向型農業科技園。該中心是在原珠海農科所基礎上僅憑5000元流動資金起家,園區現已發展集科研、生產、商貿、旅游、教育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集團化科研經濟實體,2001年該中心的科技創收就達5000多萬元,旅游收入1000多萬元,出口創匯達860多萬美元,成為目前我國最具實力的外向型農業科技園區之一。
1、區位與市場分析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的建設,區位優勢比較明顯。珠海地處富饒美麗的珠江三角洲,陸地與澳門相連,有二個口岸可直接與澳門通關。水路與香港相通,行船只需1小時。離廣州、深圳不到2小時的車程。京珠高速、珠海機場、珠海港、九洲港構成了陸、海、空的立體交通。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地處珠海的城鄉結合部,環境優美,面積廣闊、交通便利,基礎條件十分好,從交通上來說,從園區到市區只有10分鐘車程,并且已開通了公共汽車和觀光巴士,市政府于2002年底修通4車道的旅游景觀路直達園區的門口,交通非常便捷。從地域上來說,園區的核心區2000畝,已成為永久性的農業科研用地并辦妥了征地手續,領取了土地證。市政府還給園區預留了1500畝的土地,可以作為第二期的開發用地。
2、設計景觀的理念分析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策劃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即達到“一區多園、一園多用”的目的。園區策劃者認為,旅游的概念很廣泛,只有差異才是最好的旅游資源。人們出國考察或旅游就是看他們從未看過的東西,正如外國人看長城,我們去埃及看金字塔,都常有一種非常想看的沖動。農業科技園區發展旅游業,就在于它可以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不同來顯示出差異,加之把其藝術化處理,就成為非常好的旅游產品。所以,制造差異就可能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市場,并且這種旅游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優勢。
正是源于這種理念,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建設初始階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了進去,每建設一個溫室或安排一個項目,他們都考慮到了生態、環保、休閑觀光、教育培訓、商貿銷售等因素。并且做到了園區一邊建設、景點一邊可以開放,2002年該園區就接待了來自我國外的賓客30多萬人,旅游創收超過了1000萬元,占園區總收入的1/4。入園的游客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個市場,人流帶動了物流。園區內生產出來的花卉、種子、種苗、果蔬,就地成了商品。并且這些商品的銷售價格都高于外邊的市場。比如,該園區在溫室里栽培的小番茄,一般來說,農貿市場銷價為5元/斤,而在園區內則可銷售到15元/ 斤,客人不嫌其貴,就在于它是一個特殊的旅游產品。游客一般都有花錢的心理準備,但一定要花得開心,所以只要產品的質量好,加上銷售的方式奇特,他們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該園區栽培的番茄不是摘下來賣,而是長在溫室內,掛在藤上賣。如果一家三口來旅游,小孩子都樂意到大棚去摘番茄了,一邊摘一邊吃,一直到摘了滿滿的一袋才罷手。而父母看到小孩如此投入,心里也樂開了花,再高的價格也會買,這正是體驗經濟的所在??梢娐糜伍_發,必然會帶動商貿的發展,真是一舉三得。
3、開發生態旅游農業資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劃理念,走企業化、市場化發展之路。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根據自己的地域優勢和產業優勢以及園區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在主導產業上選擇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設施生產,在策劃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閑、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把差異作為最好的旅游資源加以開發,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的不同顯示出其差異,達到開拓市場的目的。
(2)產學研緊密結合,多層次、多元化發展。一方面,園區自身就是一個農業科技研發、產業化拓展的孵化器,通過其示范、推廣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千家萬戶的農民進入了產業圈。另一方面,園區也積極的與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聯合開發高新技術。
(3)以科技為本,優化資源配置。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經過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發展優勢,確定了獨具特色的科研發展方向、主導產品和技術定位。在技術定位上實施自有技術與引進技術相結合的戰略,注重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在主導產品上發展本土品種與引進西洋品種相結合,既不斷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種,也不斷從國外引進新品種,為園區設計獨特的生態旅游景觀提供了技術支撐。
(4)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設施。利用設施農業和先進的生產模式,種植瓜果、蔬菜、花卉等近1000個品種,創造出新、奇、特的觀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應的旅游設施“農科之窗”、“荷塘觀賞”、“八卦田園”、“野菜園”、“水車陣”、“垂釣走廊”、“珍禽園”、“沙漠植物園”、“心靈茶莊”等一大批集科研、環保、生產、旅游于一體的生態園林景觀,吸引了大量的境內外游客。
四、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開發的經驗與啟示
1、理念創新。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從籌建就樹立了“差距產生效益”的新理念,并認真思考如何尋找和利用差異來改造傳統農業。他們通過尋找自然資源、農業產業、區位優勢等方面差異點來營造新的生態旅游景觀,打造園區獨特的品牌。例如園區于2000年元旦至春節在園區成功舉辦珠海首屆南瓜文化藝術節,展示了全世界數百個珍、奇、特、新的南瓜品種,大的如大鼓,重達100多公斤,小的如雞蛋,輕才20克,黃、白、紅、綠、青、藍、紫七彩繽紛。進入南瓜園仿佛進入了南瓜大千世界、南瓜的藝術殿堂。南瓜節開幕一個月,創下門票收入130萬的記錄,由此也帶出了一個新的產業——觀賞玩具南瓜規?;a。這樣通過理念創新,運用農業高新技術開發新品種,利用生態學和景觀學原理精心設計各種差異化的景觀和景點,打造出一個融“自然美景、現代科技、人文情懷”的生態旅游區,豐富和發展了農業和旅游的內容和新領域,找出一條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道路。
2、制度創新。一是科研管理體制創新。首先,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打破傳統立項方式:不搞純理論的基礎研究。其次,科研立項與市場供求密切結合,由市場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第三,完善對科技人員和項目承擔單位的激勵制度,對于課題成果的產業化效益,實行“技術折股,按比例提成”的激勵機制。第四,建立起課題組成員課題研發的風險金制度,以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率。二是用工、分配體制創新。該科技園區作為事業單位,存在多種形式的用工制度(如編內人員由財政負擔工資,編外人員由企業自收自支)。通過大力提倡績效工資,形成報酬級差,混淆用工身份,建立崗位津貼和獎勵制度,對承包部門實行“定職能、定崗位、定編制、定工資總額”的“四定”改革,將津貼和獎勵與個人的工作崗位和業績掛鉤,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拉開檔次,園區內崗位競爭意識、危機意識得到進一步的強化,使該園區逐步向現代企業用工制度方向邁進。
3、組織創新。珠海農業科技園內實施的是一種將科研、生產、示范推廣、科普教育、觀光旅游及貿易緊密結合的戰略。因此在園區的組織結構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具體組織架構如下:
一是園區運作的管理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建立了園區辦公室,負責統一協調園區的各項工作,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對外聯絡、招商引資、項目監督、后勤服務等管理工作。
二是科學決策的專家機構。農業園區的運作還必須建立各類專家決策機構,以對園區的重大項目進行咨詢、決策。珠海農業園區采取緊密型的專家依托機構與松散型的專家群體相結合的方式。如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建立了較為緊密的業務關系,把廣東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大學、珠海大學園區作為技術依托單位。在重大項目的申報、規劃、實施之前,均要征求這些院校專家的意見。而對于一些階段性或臨時發生的問題、項目,則采取專家會議或專項邀請專家具體解決實際問題的做法。
三是項目創新的研發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區是以名優花卉、特色蔬菜、南亞熱帶水果及觀光農業為主導產業的園區,因此設立了與項目相關的研發機構,如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組織培養研究室、育種中心、蔬菜研究室、觀賞植物研究室等,負責園區內各種技術攻關、產品開發,并完成國家、省、市各種科技攻關項目。
四是項目實施的企業管理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區設立了生產部、設計部、綠化工程部、餐飲部、旅游部銷售部等機構,專門 負責產品的開發、項目的承接、實施和運作,是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部門。主導產品的技術支撐來源于研發機構,實施部門視為生產性機構。
五是成果推廣的網格系統。園區設立了技術推廣部,主要任務是推廣、普及農業高新技術,配合當地農業部門抓好各項農業技術服務工作,同時組織科技人員深入項目區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及時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保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同時還在當地的農業產業區建立示范基地,從產前提供種苗、產中指導、產后回收產品,實行一條龍服務,解決了農民的技術、資金和市場問題。
六是科普教育的培訓機構。園區建立了培訓機構,一方面采取各種形式對農民和農業技術干部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確保各項高新技術措施在生產中得到落實,也負責對來園區學習、參觀學生的農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同時還與珠海市電視大學、珠海市職業中學聯合開辦了園藝花卉大、中專班,為當地城市美化培養中初級技術人才。園區現在不僅是科研、示范的基地,同時也是“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廣東省德育教育基地”、“珠海市農業科技干部再培訓基地”、“珠海市中小學生的農科教實踐基地”等。
七是市場接軌的營銷網絡。園區在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成立了永源公司、金波公司、生力公司及銷售中心,專門負責國外市場的開拓,各個產品均形成了銷售的網絡,為中心的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2002年園區的出口創匯達860萬美元,年旅游收入達1200萬元,生產性收入達4000萬元。
4、科技創新??萍际菆@區發展和壯大的動力源泉,園區非常重視科技創新工作。
一是確立主導產業,發展與之相關的技術和產品。通過對珠海區位優勢、氣候優勢、資源優勢及市場需求的認真分析,珠海農業科技園區確立了以名優花卉、特色蔬菜、優質種苗和觀光農業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并以此為目標建立相關的農業技術體系。由于主導產業和相關技術體系的建立,促使珠海農業園區的發展目標明確,各個主導產品均按既定目標實施。如:名貴蝴蝶蘭在園區的年生產量已達120萬盆,組培苗達300萬株,成為國內最大的蝴蝶蘭生產基地之一,成為園區強大的經濟支柱。
二是實施自有技術與引進技術相結合的戰略。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認識到國際市場競爭的嚴峻性,不僅注重開發具有自有知識產權的技術,如甘茶蔓高產種植技術、保健植物加工技術、名優花卉的優質高產技術等,同時還不斷引進和發展國外先進的技術和手段,如無土栽培技術、設施農業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細胞工程技術,形成了在國內外均具有競爭力的技術資源體系,為技術創新奠定了基礎。
三是發展本土品種與引進西洋品種相結合。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近幾年一方面不斷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種,如本地南瓜、豬籠草、樹仔菜、荔枝、龍眼等,也不斷從國外引進新品種,并進行試驗、篩選、鑒定,確定了一系列蔬菜、花卉、水果名優品種,為加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實現產業化提供了豐富的品種資源,也為園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供了廣泛的資源。在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珠海高科技農業園區送展的產品一舉奪得廣東省瓜果類金、銀、銅三個大獎,在第四屆中國(廣州)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上,珠海園區設計建設的“奇異瓜果園”獲得“室內藝術園景設計大獎”,種植數個特優品種獲得園林精品的單項金獎、銀獎和銅獎等殊榮,說明園區在品種的研究上處在國內同行的先進水平。
四是短期性項目與長遠性項目相結合。如近兩年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根據市場的需求,在春節、國慶節、元旦等重大節日時,引進種植了郁金香、百合等花卉產品,獲得了時效性的經濟效益。同時,園區也十分注重與園區科技的長遠發展規劃和目標緊密相關的項目,它們或許短期內見不到效益,如:組織培養、育種、基因工程等是一些投入大、收效慢的項目,但它卻是園區發展最具生命力和創造性的部分,因此,珠海高科技農業園區每年投入近百萬元用于該類應用基礎項目的研發,現在各類名貴花卉的無性繁殖系統和各種樣品的分析測試手段已經建立,為園區科技發展儲備了充足的項目。
五是完善科研設施,努力創造項目實施的設施條件。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農業技術和品種,就必須擁有與人才、項目相適應的先進儀器設備,以確保項目的高質量、高水平和高效益。近年來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投入了300多萬元,購置了國際一流的儀器設備,建立了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組織培養室、分析測試室,形成了在珠三角乃至全國農業園區具有競爭優勢的實驗設施,為吸引人才、實施項目、創立品牌奠定了設施基礎。
六是建立科研+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科技推廣體系。為了實現園區這一目標,珠海農業科技園經過幾年實踐,摸索了一條科研+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模式,即將基地建立在珠海斗門農民的土地上,實施產前提供種苗、肥料、農藥,產中指導農民技術,產后回收產品的一條龍服務,將科研成果、技術、種苗與農業生產和市場緊密結合,形成規?;霓r業產業鏈,用科技和市場帶動農民致富。目前該基地已經將綠色蔬菜出口到澳門及珠海市的各大機關、超級市場,創造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七是重視信息系統的建立,隨時掌握科技的發展趨勢。珠海農業科技園在信息系統的建立上,不僅注重國內科技期刊和資料的收集,建立了園內圖書資料室、科技檔案室,還為各個職能部門、主要科技人員均配備了計算機,充份利用國際互聯網系統搜集國內外科技信息,同時還建立了園區自己的農業科技網站,這些均為科技資源的搜索、電子商務的運作、項目的國際化奠定了信息資源的基礎。
5、模式創新。通過幾年的實踐,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摸索出了一套混合型的管理模式,即在園區的管理上,有民營企業的做法;有外資企業的管理;還有領導的個人魅力和格化的管理。為此,稱之為“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一是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管理模式。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在宏觀管理上,注重分析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及時調整經營戰略;在重大科研項目上對人財物進行宏觀調控,集中有限的資金,進行投入、集中的打殲滅戰。在微觀上按照市場規則進行運轉,采取目標管理,放權讓利,各自經營實體實施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政策,充分調動了園區企業和員工的積極性。
二是充分發揮機制靈活的優勢。園區借鑒民營經濟機動靈活,果斷決策,管理到位的管理優勢,為我所用,提高效率。這一管理模式對領導層、決策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園區領導們敢于負責,善于拍板,不錯過任何機會,給投資者十足的信心和優質服務,有利地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如該園區領導們在與臺灣商人談判合作規?;_發蝴蝶蘭花項目的過程中,無論對方提出什么問題,馬上作答。雖然投資額在1000多萬以上,但只用了2小時便簽訂投資協議,一個星期后開始興建,三個月開始產出,速度之快,連臺商都感意外。
三是注重吸收國有企業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優勢。在吸取民營企業管理先進經驗的同時,同時注重吸收國有企業好的管理模式。國有企業組織健全,規范經營,依靠群眾,充分發揮黨團、工 青、婦衛等組織的作用,強化各部門的功能,特別是把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來抓,這些都是農業科技園在管理上要借鑒和吸收的。
四是注意是借鑒臺資企業的管理模式。臺資企業具有很強的管理優勢,他們在管理理念上比較先進,完全是按照現代企業的要求,制訂出既先進、又科學的管理制度。臺資企業注重市場調查預測、控制成本核算、保證產品質量、做好售后服務、重視人的作用。這種經營策劃的理念值得學習。如園區在與臺灣商人合作生產蘭花的項目運作過程中,確實學習到了臺商的精明能干,信息靈通,善于控制成本,精于開拓市場、敢于大膽投入,市場占有率高等先進的管理方法。
五是充分發揮領導集體或個人的人格魅力。要管理好一個園區,還應強調領導或領導集體的個人魅力和人格化的管理,樹立領導威信很重要,企業員工對他的主管有點崇拜也并沒有害處,但不應搞個人崇拜。當然,領導的威信或他人對你的崇拜都應建立在領導的個人魅力、人格化的基礎上,即領導政治上的成熟、業務上的精通、懂得領導藝術、率先垂范、關心同事、以人為本,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整體,什么樣的困難都可以克服。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創出了品牌,創出了效益,走出了一條特色的路子,這無疑與領導層的威信有著很大的關系。
五、結論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根據自己的地域優勢和科技優勢以及園區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在策劃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把差異作為最好的旅游資源加以開發,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的不同顯示出其差異,選擇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設施生產作為主導產業,走出一條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新路子,并通過其示范、推廣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千家萬戶的農民致富。這一案例的實證分析表明:一通過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可以產生獨有的農業要素差異,可以發展為新型的特色主導產業;二適應消費層次的深化和生態保護的需要,農業的性質發生巨大變化,它已經成為具有多功能性的產業,農業將成為體驗經濟的主導產業;三有效的經濟組織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科技園區作為現代農業和旅游業交叉的載體,是一種新型的經濟組織創新,它將成為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資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資源、現代管理、風險投資等方面的優勢,將在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株洲市農業生態經濟系統能值結構分析
1.1株洲市農業生態經濟系統能值投入結構
2001-2008年株洲市的總能值投入逐年遞減,環境資源能(包括可更新環境資源能和不可更新環境資源能)保持穩定,工業輔助能呈現波動中減少的趨勢,可更新有機能的投入也逐年減少,工業輔助能和有機能的變化直接影響了總投入能值的變化.株洲市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不可更新工業輔助能投入占整個工業輔助能投入的90.81%以上.化肥和農藥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破壞土壤結構,不利于株洲市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有機能投入占總投入67%以上.株洲市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有機能投入主要來源于農業從業人員、役畜勞動和種子的施用.2001-2008年間,雖然有機能投入減少,但占總能值投入的比例較大.人力在有機能投入中占據絕對比重,5年來都在99%以上,說明該地區的農業模式屬于勞動密集型,機械化程度較低,還沒有成功從勞動密集型轉變為科技密集型.
1.2株洲市農業生態經濟系統能值產出結構
農業總能值產出逐年增加.其中,林業占絕對優勢,而且比率增加很快,從2001年的5.55E+20sej/a增加到2008年的1.17E+21sej/a.種植業、畜牧業也在逐步發展.漁業產出能值的份額較小,發展緩慢,是整個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薄弱環節.種植業中,稻谷的主導優勢地位仍不可動搖,幾乎都在70%以上.蔬菜和水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能值產出不高,但經濟價值高,可獲得較多交換能值.畜牧業中豬和羊的養殖數量和出欄數最大,但是羊對林草的破壞性也大,濫牧是引起生態環境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2能值指標的比較分析
2.1凈能值產出率凈能值產出率(NEYR)為系統產出能值與經濟反饋能值的比值,與經濟分析中的產投比類似,是用來衡量系統生產效率的一種標準[8],值越大,表明系統的生產效率越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越強.從表3可知,2001-2008年株洲的NEYR逐步上升,表明株洲向外界輸出的能值量有所提高.2007、2008年分別為1.45和1.64,超過了全國農業平均NEYR(1.42)[9],說明株洲市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運轉效率較好,回報率較大.
2.2能值投資率能值投資率(EIR)等于是用來衡量經濟活動的競爭力程度和環境資源負載程度的指標,值越大,說明系統經濟的發展程度越高.株洲市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EIR在8年間變化不大,除2001年為12.55以外,2002-2008年均在15.00附近徘徊,遠高于黃淮海地區、甘肅、新疆、江西、廣東等地[10].表明每單位無償環境資源的利用相應投入了較多的購買能值,環境壓力較大.能值投入率高,會加大農產品的成本投入,影響其競爭優勢.
2.3環境負載率環境負載率(ELR)等于購買的能值和不可更新的能值之和與可更新資源能值的比值,是衡量一定經濟狀況下環境系統所承受壓力的指標.它具有環境預警作用,若系統長期處于較高狀態,系統將產生不可逆轉的功能退化或喪失.反之,表明農業生態系統有發展潛力,應進一步加大其購買能值的投入.研究期間株洲市ELR增加,說明農業環境壓力上升.ELR在0.37~0.44之間,低于全國平均值5.89,表明株洲市環境資源未達到高效利用,未達到高投入高產出的運行狀態,農業發展環境壓力小,具有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需要說明的是,ELR的大小并不與該系統的環境保護效果的好壞成正比[11].
2.4可持續發展指數可持續發展指數(ESI)即EYR與ELR之比,值在1和10之間,表明經濟系統有活力和發展潛力;>10時經濟不發達,對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夠;
3結論與對策
(1)株洲市區域環境資源優勢明顯,ELR較低,未達到高效利用,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現階段的農業處于勞動密集型階段,工業輔助能值投入較少,系統整體回報效率低,系統產出能值不足以補償購買能值,缺乏競爭力.應使剩余農業勞動力從農業轉向二、三產業,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同時加大農業科技輔助能值投入,使株洲市農業從勞動密集型轉變為科技密集型,以提高農業系統競爭力,獲取較高效益.(2)株洲市農業產出結構不合理,林業產出占整個生態系統的95%以上;畜牧業、種植業和漁業產出極小.應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種植業和漁業的能值產出貢獻率,使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環境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合理布局林業、畜牧業、種植業、漁業等生產功能區,達到規?;图s化,使系統能值的投入產出向高水平發展.(3)株洲市可依據自身優勢,積極發展農林牧業綜合開發及其產品深加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能源開發.農業的發展最終必須依靠屬于高能值轉換率和高能值等級的現代農業科技.因此,要促進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提高農民素質.同時要建立優化、配套的農技科教體系,促進農業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和效益型轉變,使株洲市走上一條建設物耗低、技術含量高的生態農業化道路.
現代法治理論主張,法治的基礎得有善法,并得到人們的普遍遵守,法治的核心在于權力與權利的合理配置,法律的執行得有嚴格的制度和程序來控制和保障,否則,即便有再多的法律也難以發揮其應有的功能。目前中國農業生態環境法治建設存在立法、行政執法、如何依法調整各方利益等方面的問題。為此,建立和完善農業生態環境法治化的基礎,健全法治化的農業生態環境行政執法體制,依法調整農業生態環境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關系等強化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法治保障措施,已成當務之急。
1 農業生態環境法治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
1.1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立法問題
我國農業生態環境法治建設已取得不少成績,國家相繼制定、頒布、修訂了《農業法》《森林法》《水法》等一系列相關法律和法規。從地方來看,也有22個省(市、自治區)制定了農業(生態)環境條例,但從全國而言,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仍然存在著綜合立法缺位和立法技術滯后等問題。
1.1.1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立法缺位 國家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的內容分別規定在農業、森林、草原、礦藏、河流、土地、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等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法之中,這種分散立法與農業生態環境具有內在的整體性和系統性特征不相適應。早在1995年,全國農業環境保護法制建設研討會就已達成共識:頒布全國性農業環境保護法規勢在必行,因為這將有效地保護和改善全國農業環境,防止農業環境污染和破壞,是強化農業環境管理的法律依據,是保障城鄉人民身體健康,促進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的法律武器[1]。但時至今日,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立法依然缺位。
1.1.2 立法技術滯后 “善法”是法治的必要前提,要制定出好的法律,需要通過民主、公開的程序進行,必須反映廣大人民的意志并體現客觀規律[2]。全國性農業環境保護法的難產,與立法技術滯后密切相關。一方面,農業生態環境立法的民主性、公開性不夠。主要以政府部門起草為主,很少有公眾參與,其內容也主要傾向于規定行政權的便捷行使,而很少關注如何增強行政執法的民主性和開放性,對行政相對人的法定程序權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3]。另一方面,我國地方的農業生態環境立法仍過于原則,缺乏應有的規范性和可操作性,以致有些空泛的規定和政策宣言式的規定無法執行,從而嚴重影響執法效果[4]。不少地方性法規條文只有行為模式,沒有相應法律責任規定和具體的獎懲措施,處罰的自由裁量權過大,體現不出法律的威嚴[5]。這樣的法律離“善法”尚有距離。
1.2 缺乏符合行政法治要求的農業生態環境行政執法體制
缺乏法治化的農業生態環境行政執法體制更是農業生態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的癥結所在,突出表現為,農業生態環境執法機構的設置缺乏法定性,職能或缺位或重疊,導致執法無效;行政執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等。
1.2.1 現有農業生態環境執法體制存在缺陷 從行政執法主體來看,一方面表現為機構重疊,在環境保護領域的統管與分管相結合的多部門分層次的執法體制下,農業生態環境的執法主體林立(包括環境保護、建設、農業、國土資源、水利、統計、林業、海洋與漁業等部門),“各執法部門之間的執法權限也不甚分明,導致部門與部門之間經常相互扯皮,爭權推責?!盵6] 在實踐中,各有關機關之間相互扯皮,相互推諉,出現各部門機關為了部門利益和地區利益,爭著管搶著管,甚至越權管理,導致執法秩序混亂不堪的現象[5]。就在農業部門內部,行政執法權分散于植物保護、種子、土肥、環境保護各個機構中,形成了多元的執法主體[7]。依據《農業法》的規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但目前由于各種原因,部分法定職能沒能落實到位,阻礙了農業環保工作的正常開展[8]。另一方面又表現為機構缺位。如:《福建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第23條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農業的部門應建立農業生態環境監測網,負責農業生態環境的監測和評價。至2003年該省在省、市、縣3級還缺乏一套完整的農業環境監督管理機構及環境監測網絡,缺乏相應的監督管理機構和人員,以至出現污染事件時,未能及時發現,也未能及時制止[9]。
1.2.2 農業生態環境行政執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 程序比目的更重要。沒有行政程序,行政職權就難以合法運作。行政程序的基本功能在于:擴大公民行使參政權的途徑,監督行政主體公平實施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程序權益等[10]。實踐中,農業生態環境行政執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在過分強化政府權力的同時,卻又缺乏有效的環境行政監督機制。在幾乎所有的地方性農業生態環境立法的相關條例中,管理者與被管理者,行政部門和公民(特別是農民)的權利義務關系在法律上具有不平衡性,過多地確立和保護的是以維護政府權威及各部門利益,以保證政府集權和經濟統制[4]。涉及政府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職責方面雖有一系列的應然規定(表現為應當如何如何),但在法律責任的規定中卻找不到關于政府不作為或濫用職權時應承擔何種責任的條款。實踐中,當前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領導干部損害群眾環境利益的行為,已經成為國家環??偩趾捅O察部進行查處的重點[12]。某些地方政府成污染幫兇 [12],這自然有違公平行政的法治原則。山西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雖然早在1991年11月和1994年12月就已分別頒布了《山西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和《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環境保護條例》,實際卻沒有得到有效執行。農業污染與生態破壞不僅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影響了當地群眾的身心健康和生存 [13],事實再一次昭示古訓“徙法不足以自行”的正確性。此外,公眾參與環境事務制度缺失,對公眾參與環境事務的范圍、方式、途徑等沒有具體的規定也影響了農業生態環境執法的效果。
另一方面,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利缺乏應有的程序性保障。以往大多數環境程序規范具有十分濃厚的管理色彩,它們主要是單方面規定行政相對人在程序上應負的義務和不履行義務的后果[14]。事實上,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現場檢查、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程序,都可能給相對人設定程序性義務和限制其權利。綜觀已有的地方農業生態環境立法,諸如:對那些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處罰時,行政相對人的聽證權、行政相對人和利害關系人的陳述和辯解權、申請回避權、時效權等的行使和保障,鮮有規定。這為行政不作為或濫用職權提供了“土壤”。實踐中,有的地方一些執法人員無任何證件和標志,隨意進入現場對排污單位進行檢查,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15]。
1.3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中的利益沖突與失衡問題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涉及到多方利益關系,利益沖突是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不力的癥結所在。管理機構自身利益與環境利益的沖突,環境保護者與受益人之間的利益沖突,排污企業與受害者的利益沖突,缺乏有效的法律調整手段。
1.3.1 管理機構自身利益與環境利益的沖突 有的地方,農業執法機構類型多樣,經費缺乏必要的保障,一些自收自支或差額撥款的事業性執法機構亂收費亂罰款,而那些破壞農業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卻不能得到及時糾正[16]。有學者曾尖銳地指出,我國在森林、草原、礦藏、河流、土地、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等主要領域已經基本上有法可依,問題在于執法不嚴,執法無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有效遏制地方和部門在自我利益的驅使下破壞生態環境,致使“一邊治理,一邊破壞。一方治理,多方破壞”[17]。最終受損的還是社會的環境利益。
1.3.2 環境保護者與受益人之間的利益沖突 實行退耕還林還草,禁伐禁獵禁漁,推廣應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生物農藥,加強畜禽養殖場廢棄物無害化處理,修建污染防治設施等必要措施,可能會導致部分人為社會整體的生態利益而讓自己的利益受損。對此,國家尚沒有依法建立起完善有效的補償制度。另外,缺乏有效促進農業生態環保的優惠政策。從法理上講,優惠政策意在權利與義務的重新配置。在現有的以省級立法為主的農業生態環境立法中,大多規定“應當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根據當地的農業經濟發展需要和農業生態環境資源狀況,逐步增加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钡珶o具體的安排,這樣原則性的規定,使得國家應給予的優惠無法有效落到實處。
1.3.3 排污企業與受害者的利益沖突 從實踐情況來看,一些地方的排污企業,多為地方的利稅大戶,是地方政府的腰包。地方政府縱容惡性污染行為的結果是百姓的性命安危[18]。而且由于企業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大型企業也寧愿受罰不治理,特別在造紙、釀造、化工、冶金、水泥、制藥等行業尤為突出[19]。從全國而言,珠江三角洲成為世界主要制造業基地的代價,就是農業生態環境受到污染。據初步統計,全國至少有1300~1600萬hm[2]耕地受到污染,每年因土壤污染造成各種農業經濟損失約200億元,土壤污染已經成為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障礙[20]。
2 農業生態環境法治保障對策
2.1 建立和完善農業生態環境法治化的基礎
2.1.1 盡快制定農業生態環境綜合保護法 制定一部反映農業生態環境客觀規律,體現民意,可以有效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和治理農業生態污染的綜合性的善法,改變無法可依的局面,是當務之急。瑞典在1980年以后,相繼制定了15個單項的環境法規,1999年1月1日又出臺了一部完整的《農業環境保護法》,其環保政策和法規有的已被歐盟用作共同準則的樣板[28]。瑞典的做法,可資借鑒。
2.1.2 貫徹《立法法》精神,改進立法技術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它牽涉到多個行政部門的管理權限,單一部門難以勝任農業生態環境綜合保護法的起草工作。建議該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農資委和法工委會同國務院法制辦直接主持起草。當然國家立法機關在立法時也需遵循立法民主公開的要求,重視對社會公眾和行政相對人正當環境權益和程序權益的保護。立法中要克服“重實體,輕程序”的思想。首先要建立科學的外部行政程序規定。如規定嚴格的告知制度、聽證制度、聽取行政相對人的陳述和申辯制度等[21]。其次,應為社會公眾參與環境管理提供法律上的程序保障,賦予公眾全面參與環境保護的權利,確立公民的環境權益應包括公眾知情權、監督權、環境決策參與權、環境自衛權、索賠權和訴訟權等[22]。再次,對政府在保障農業生態環境的義務應有具體的程序規定,凡要求政府履行責任的條款,都應有政府不作為和亂作為時要承擔什么責任的相應條款。
2.2 健全農業生態環境法治化的行政執法體制
2.2.1 建立健全法治化的農業生態環境綜合執法體制 現有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統管與分管相結合的多部門分層次的執法體制有必要進行改革,逐步向綜合執法體制轉變。當然,這里所指的農業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并非是指將現有農業部門以植物保護、種子、化肥、農藥等監管為主的狹隘的農業生態環態監管體制,而是指在機構改革中,逐步地建立和健全宏觀上的大農業生態環境綜合執法體系:將所有涉及農業生態環境監管的行政職能集中于某一綜合執法機構。根據一定的標準,建議考慮組建土地、水利、林業、煤炭和地質礦產、大氣、農業、畜牧業、漁業行政、鄉鎮企業環保等農業生態環境行政執法權于一身的“農業生態環境稽查總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農業生態環境監督管理機構和環境監測網絡,提高綜合執法的效能。
2.2.2 強化行政程序的控制和保障作用 一方面要重視農業生態環境綜合執法的外部行政程序建設,既要加大對那些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的單位和個人的執法力度,又要注意克服農業生態環境執法中的隨意性,盡量避免出現濫用自由裁量權的現象,對于涉嫌重大環境污染犯罪或者環境監管失職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將案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而不能簡單地以罰代刑了結案件。另一方面,要重視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程序權益。執法人員在行使行政執法權時應依法持證上崗,實行嚴格的告知制度,切實保障行政相對人的陳述和申辯權,依法采集證據,做好行政檢查的筆錄工作,并規范相關文書。對每一起案件從提起、立案、調查、裁決、執行直到歸檔,都應依法進行,切實做到依法辦案,按程序辦案,規 范辦案。
2.3 依法調整農業生態環境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關系
2.3.1 切實保障農業生態環境管理機構所需的經費 惟有讓農業生態環境執法機構都能夠吃上“皇糧”,依法保障其合法權益,才能有效地履行其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職責,才能克服“重利輕管,以罰代法現象的發生?!盵23]
2.3.2 要依法實施政策、貸款、稅收方面的優惠措施 各級政府應特別重視優惠投入制度的建設。日本政府為推動生態農業建設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日本以建立環保型農戶為載體,從政策、貸款、稅收上給予支持,以提高環保型農戶經濟效益和社會地位。此外,政府還對為社會整體的生態利益而讓自己的利益受損的人,也依法在政策、貸款和稅收上給予適當的優惠[24]。
2.3.3 依法建立和完善農業環境保護補貼機制 根據WTO“綠箱”政策規定及國外經驗,我國政府可對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科研、培訓、推廣與咨詢服務等一般性政府服務,與環保措施掛鉤的價格補貼,如退耕還林還草、休耕,農業種植結構調整補貼等方面進行政策支持[25]。令人可喜的是《退耕還林條例》已對退耕還林或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提供種苗造林補助費和生活補助費作了專章規定。
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實行“綠箱”扶持政策。德國政府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凡符合法律規定而進行粗放經營的農戶或農場主在經濟上可以得到政府給予的一定補償。……顯然,這些補貼措施都有利于自然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的改善?!盵26] 2001年德國對生態農業生產實體的扶持就達6115.4萬歐元,平均150歐元·hm[-2][27]。就環境保護而言,對環境有相當影響的德國農業,有近一半的收入取決于政府補貼[28]。我國對于環境問題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有些地區的環境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運用財政補貼修復被破壞的環境,引導企業、居民自覺保護環境,已成為當務之急[29]。
2.3.4 采取行之有效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稅收和污染責任保險政策 為了保護和促進農業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國外主要采取征收環境稅和其他環境補償性措施。歐盟對排放污染物,制造噪音和某些產品如農藥和汽油等征收環境稅[30]。荷蘭政府將持續發展作為環境政策的目標,實行生態稅制,生態稅收主要用于生態目的,在實踐中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31]。在產生環境污染和危害最嚴重的行業,如石油、化工、印染、采礦、水泥、造紙、皮革、火力發電等行業,建立強制性污染責任保險為主,任意性責任保險為輔的保險制度也不失為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