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3 04:37: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地理小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驗工作已經啟動,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方式是教學過程的展開。因此,探討地理新課程所倡導的基本教學理念下的教學過程,不僅可以揭示其本質特點,而且以此為基礎,可以有效地推動地理新課程的實施,實現地理課程目標。
1、新高中地理課程目標“三維一體”模式
新高中地理課程對課程目標進行了重新制訂,在總體目標之下,又有三個領域的分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形成一種“三維一體”交互作用模式。
2、新高中地理課程目標體現的教學理念
這次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為本”、在地理課程目標中體現了以下幾方面教學理念:
2.1基于“學生全面發展”進行教學的整體觀。人不僅有認知,還有情感、態度和信念。新高中地理課程目標力爭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整合。如新課程評價學生參與地理探索性活動的程度和水平,重點不在于學生記憶的準確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練程度,而在于學生實地考察與觀測、調查、實驗、討論、解決問題等活動的質量,以及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興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態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就是讓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態度等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在認知的同時感受理解知識的內在意志,獲得精神的豐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長。
2.2基于“現實生活經驗和真實教育情景”進行教學的體驗觀。體驗學習是指人在實踐活動過程中,通過反復觀察、實踐、練習,對情感、行為、事物的內省體察,最終認識到某些可以言說或未必能夠言說的知識,掌握某些技能,養成某些行為習慣,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過程。新高中地理課程強調,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親歷”活動,給學生提供一些機會,使他們獲得一些有重要價值的、印象深刻的經驗、體驗和經歷;。例如在新高中地理課程內容標準中提出:“運用教具、學具,或通過計算機模擬,演示地球的自轉與公轉,解釋晝夜更替與四季形成的原因”、“開展一次模擬活動(如南水北調‘調出區’居民與‘調入區’居民的對話),扮演角色,交流看法”、“由學生自己擔任‘導游’,開展一次體驗性的導游活動”等等。
2.3基于“對話與交流”進行教學的師生觀。新高中地理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要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鼓勵學生向教師質疑,與教師進行平等的對話與交流;鼓勵學生之間為促進學習而進行的各種討論。
2.4基于“問題探究”進行教學的過程觀?,F代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認知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他強調,[本文轉自]教一個人某門學科,不是要使他把結果記下來,而是要使他參與把知識建構起來的過程。傳統的地理教學在講授規律、原理時,通常是直接指向結論,很少讓學生經歷當初科學家發現的思維過程,重標準答案甚于重智力開發,讓學生解決的問題過于模式化和公式化,不易使學生形成綜合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意識。新高中地理課程強調,地理教學要注重演繹與歸納的結合,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以及認知發展水平,向學生呈現探究性問題,將學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使之經歷由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測和想象,通過直覺領悟與邏輯方法的并用,養成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相結合的思維習慣。
3、新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策略
3.1變注重“雙基”為關注“三維”。新高中地理課程的總體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二是在環境中教育,讓學生直接接觸環境,通過親身的體驗來培養觀察、欣賞、關注環境的能力,從而提高環境意識;三是為了環境的教育,在環境中培養學生對環境關注和負責的態度,并使之自覺地投入到愛護環境、改善環境的行動之中。上述三方面的有機結合,可以全面發展學生的環境知識、意識、責任感和行為等綜合環境素質,從而使環境道德由內在的環境意識轉化為內在的精神品質,由環境道德認知上升為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促使環境道德的真正形成。
3.2變“結論式教學”為“過程式教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理念是:學習是知識的建構,是知識的生長,是新舊經驗的相互作用過程,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和接受。新高中地理課程強調“把思考還給學生”,目的是讓學生經歷地理知識發生、發展和形成結論的過程,通過學生思考、體驗這些心理過程,發展與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這些衡量人的發展最深層的指標,使地理教學過程從一種簡單的傳輸、傳遞和接受地理知識的過程,變成一種伴隨著學生對地理知識思考,也成為學生人格健全和全面發展的體驗過程。
3.3變“單一接受式”學習為“有指導的研究性”學習。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的基本行為和認識取向”。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主要教學方式是單向傳授性的,導致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是單一接受性的弊端。新高中地理課程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即提倡以“主動、探究、合作”為特征的研究性學習方式。
技能是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經過練習而形成的執行某種活動的活動方式與能力傾向。掌握地 理技能和學習地理知識是相輔相成的。地理技能的掌握需要有一定的地理知識為基礎,例如,根據氣溫降水量 分配示意圖判別氣候類型要以掌握各種氣候類型特知識作為基礎。而地理技能的掌握又大大促進地理知識的掌 握學習,例如,學生能夠熟練地根據氣溫降水量分配示意圖判別氣候類型,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對各種氣候類型 特征的進一步掌握,而且還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活動有效進行。
按地理技能的性質,可以分為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兩類。智力技能是頭腦中對事物比較、分析、綜合等智 力活動方式,其活動是借助于頭腦內部的語言來實現的,如在閱讀地圖過程中,頭腦對地圖上的圖例、等值線 等均通過語言的形式賦于意義,從而開展認識活動。目前,也有人認為智力技能觀應是一種學習觀,認為智力 技能的形成“與廣義的知識掌握并不是兩回事?!保ㄉ廴鹫涞?,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由此,可以把智力技能看作一種廣泛存在于學習的各處領域的經過練習而形成的認識活動方式。操作技能 是通過機體運動來實現的,例如,學生對巖石和礦物的鑒別,主要通過觀察、動手觸摸和硬度比較等機體活動 來實現的,這可視為操作技能。
一、地理技能的主要構成
地理技能大多屬于智力技能,具體表現為:
1.閱讀和運用地圖、圖表的技能。掌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種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地理分布 ,探討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形成原因,而這一切,一般都需要學生能夠閱讀和 運用地圖、圖表。
2.比較、分析和綜合的技能。學習區域特征常常需要通過運用比較方法;掌握地理成因則又常常需要進行 分析和綜合。
3.對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作出正確評價的技能。為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 的觀念,對自然和自然資源作出正確的評價是地理學科經常涉及的教學內容。
二、學習地理技能的個性差異
不少中學地理教師發現,有些中學生學習地理的效率較高,而有些則相反。造成這種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 是中學生學習地理技能存在著個性差異,具體表現為:
1.解決問題熟練程度的差異。例如,學習利用等高線地形圖來判斷各種地形,有些中學生能很快判斷出山 脊或山谷,而另一些中學生則需花費很多時間才能作出判斷。他們先畫出山脊線(或山谷線),再作此垂線, 接下去是比較垂線中央與兩側的高低,最后才能作出判斷??梢?,前一部分中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 他們能夠“跳躍”過某些步驟而直接找出答案。而后一部分中學生只會一步一步地按教師告訴的步驟去做,而 缺乏在較高層次上把握問題實質的能力。
2.解決問題準確、全面程度的差異。例如,學習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有些中學生從數量(絕對數量和相 對數量)、結構、地區分布、開發利用等方面把知識進行整理,納入頭腦中業已形成的“框架”之內,在答題 時,回答一般比較準確和全面。而另一些中學生則花費較多時間背記各種自然資源的特點,他們不善于發現這 些知識在組成上的共同特征,結果回答問題時,時常錯答或漏答。
三、學生經驗在地理技能學習中的作用
一般認為,學生地理技能的學習是一個學生按教師安排的步驟進行練習的過程。其實,這樣認識尚不夠全 面。學生在地理學習中,還經常相對獨立地探索簡便有效的學習方法,并按此進行練習,從而對技能形成產生 影響。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經驗起著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表現為下述兩個方面:
一是學生自己相對獨立地發現一種快速有效的學習方法,并被以后的學習證明,這種方法是正確有效的。 例如,有高中學生認為課本提供的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公式比較抽象,計算也有些復雜,故根據正午太陽高 度角的定義,利用平面幾何知識,用圖解法來求正午太陽高度角。
另一種是學生相對獨立地發現一種學習方法,并在以后的學習中運用此方法,但實際上,此方法是有問題 的,即在某些情況下此方法不適用。例如,有學生認為,凡是在分層設色圖上,綠色的地區為平原,并據此作 為地形類型判斷的一種方法。實際上,這樣判斷會出問題的,例如,某些盆地在分層設色圖上也呈綠色。
可見,學生經驗在地理技能學習中可能起到促進學習的良好作用,也可能起到形成錯誤判斷的不良作用。 這應引起地理教師的重視。
四、地理技能的教學
根據不少地理教師的教學經驗,地理技能的教學應著重注意下述問題:
1.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進行練習。例如,為使學生掌握在南極洲地圖上判別任意兩地間方 位的技能,教師可先要求學生學會判別同一經線上兩地的方位,再使學生學會判別同一緯線上兩地的方法,最 后讓學生學會判別任意兩地之間的方位。
2.善于發現難點,突破難點。一些比較復雜的地理技能,一般涉及若干步驟,其中某一步驟可能是整個技 能學習的難點。例如,關于地球上任意兩個時區的區時換算,學生一般都知道“相隔幾個時區,時間相差幾小 時”,但不少學生搞不清楚從一個時區的區時換算為另一個時區的區時,到底是加上時區差還是減去時區差。 可見,這一步驟成為整個區時換算中的難點。有教師給學生總結出一個計算口訣,即在時區分布圖上,不過日 界線,“自西向東算,加上時區差;自東向西算,減去時區差”。學生熟記此口訣并據此進行計算,結果,學 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區時換算的技能。
3.教師要提倡學生相對獨立地“發現”學習的規律,鼓勵學生相對獨立地學習地理技能。對于學生“發現 ”的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教師要進行進一步的總結和推廣,在學生中營造一種創造性學習的良好氣氛。對 于其中一些不盡合理的方法,教師可幫助學生對其改進和完善。對于其中可能出現的錯誤方法,教師應予以指 出,并幫助學生糾正。
地理新教材從“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出發,每節課后面都安排了“活動”而且“活動”板快分量很大,使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動口,動手。動腦。動眼,進而學會探究新知識,培養興趣,提高能力?,F就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活動教學的開展。
一活動教學開展的形式
(一 )讓 學生動手制作
學生動手制作的過程既是一個手腦并用、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過程,也是學生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的過程。在進行《地球和地球儀》教學時,我事先布置學生根據課本要求準備好制作地球儀的工具、材料,在上課時,讓學生獨立的自由地對這些材料進行觀察、按按課本步驟操作制作地球儀。我發現學生很快進入了狀態:他們一會 拿乒乓球、一會拿硬紙板,一會畫線,還有的注視著自己的地球儀指指點點,忙的不可開交。各個組員配合默挈,專心致志。當他們端詳著自己的佳作時,個個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時有的學生提出:我能不能不按課本方法去做?我馬上引導:你們是不是有更好的辦法與大家分享哪?于是大家七嘴八舍,各抒己見。借助這一活動,學生對經緯線、經緯度、地球的形狀及大小等抽象的知識不僅理解的深刻、透徹,而且提高了教學效率。上完這節課我深深的體會到:要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做中思”“在做中悟”。
(二) 讓學生大膽探究
如:在學陸漂移學說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拿一張帶有圖畫和文字的紙,然后把它撕成參差不齊的兩半,問學生:有哪些方法可以證明它們曾經是一張紙?學生紛紛發表見解,從紙的質地、印刷文字和圖的行列分布,紙的邊緣是否能拼合在一起等進行論證,然后我用電腦動畫演示非洲和南美洲的拼合圖,讓學生討論:從中你得到什么啟示?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我進一步引導啟發學生:“現在你們只是通過觀察推測結論,能否就此判斷它們原來是一個整體”――不能?!叭魏我粋€科學結論都要講證據,你準備用哪些方法證明你的推測?請大膽設想”。學生的思維和表現欲望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各個小組經過熱烈討論后,紛紛推選代表走上講臺指圖講解,有的小組受到拼紙的啟示,從地層地質年齡和化石相似性銜接角度論證;有的小組查閱世界山脈分布圖,從山脈的分布加以論證;有的小組從物種角度,南美東海岸和非洲西海岸發現了海牛和鴕鳥,而這兩種動物都沒有遠涉大洋的能力,從而說明它們原來在一起。課的最后,我布置了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你從魏格納與大陸漂移學說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啟示?”學生的回答更是精彩紛呈
(三)讓學生繪圖
新教材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動手繪圖,把課本知識“活”起來,既能幫助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表演才能,寓教于樂。有些地理原理單純靠教師口頭講解,學生理解較為困難,教學中讓學生動手做、演示,不僅能讓抽象的東西形象具體化,加深對地理原理的理解,而且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活躍了課堂。如學完“地圖”后,我設計了一個小組合作競賽---繪制學校平面圖。將全班分成六個小組,看哪個小組繪的最準確。最迅速。個小組成員紛紛行動起來,有的測量學校的長度,和寬度,有的測量學校的主要房屋,有的測量學下地主要花圃,有的測量主要道路,。。。。在實地測量的基礎上,小組集體討論并確定了繪制的比例尺,基本圖例,和地圖的指向標。在繪制的過程中,每個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后將學校平面圖繪制的非常漂亮。
(四) 讓 學生合作交流
學會合作與交流是現代人所必備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不斷進行討論交流,不僅可以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從容表述的能力,還能把學習個體的見解轉化為群體的發現,達到集思廣益的目的,同時為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機會,為他們創造性地學習提供了條件。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組織學生討論,采用多種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多向交流合作,在交流合作中各抒己見,為各類學生的主動發展提供廣闊的天地。
新教材在每節課都設計了一些讓學生聯系實際分析問題、動口討論問題的“活動”。如七年級上冊第27頁活動:閱讀圖2。3和圖2.4,談談你對地球名稱的看法;第36頁活動2:你認為大陸漂移是空想哪,還是有科學根據?第77頁活動2:通過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收集關于宗教的報導,與其他同學交流,了解宗教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第83頁活動:對于傳統聚落中民居的開發與保護問題,有不同的觀點,以下是北方城市建設中關于四和院的不同觀點和做法。你的看法如何?這個類活動大多要求學生針對社會熱點問題或日常生活經常碰到的有關地理問題展開討論與辯論,在討論中形成自己的觀點和對問題的看法,通過廣泛討論,深化對地理教學重點、難點的理解,激發進一步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的提高,同時關注社會,培養健康的情感。
二開展活動教學的效果
通過對活動教學的初步實踐,產生了良好的效果:課堂變的活波生動:學生不在認為地理是一門苦差事,而是一份營養豐富的“自助餐”,特別是應試教育下的“差生”,在活動中找到了感覺。有位“睡覺大王”在作文中寫到:地理課象是一場春雷讓我在
三開展活動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欲望:恰當的教學情境,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喚醒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從而獲得最佳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必須建立起一種民主、平等、信任、尊重的師生關系,給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機會,讓學生在寬松融洽的條件下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要求。其次,創設問題情境,造成學生認識的不平衡,使他們產生一種知識上的“缺陷感”和“饑餓感”,進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引起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并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2)給學生主動發展提供廣闊的時間和空間:活動教學強調在“做中學”,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獲得直感,也得到對知識產生全過程的理解。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根據學生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為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精心設計有目的的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動腦思考,利用多種感官全方位參與探究知識的過程,給學生創設充分表現自己才能的時空,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理解知識。
濮陽市第五中學 盧艷芳
內容摘要:
一、探究式教學給中學地理課堂教學帶來新的活力
二、怎樣把探究式教學引入中學地理課堂教學
三、探究性討論與一般課堂討論相比較,探究性討論的主要特點
四、成功的探究性討論,有賴于教師精心設計討論題,恰當的指導和幫助
五、探究性演示須經過精心設計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認識既不能看作是主體內部結構中預先決定了的——它們起因于有效的和不斷的建構,也不能看作是在客體的預先存在著的特性中預先決定了的,因為客體只有通過這些內部結構的中介作用才被認識的?!彼麖娬{了個人是以本身經驗來解釋現實、理解世界并賦予意義的,因此在學習中強調個人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以及重視合作學習。因此,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高考模式的改革,大地理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究問題的精神,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一、探究式教學給中學地理課堂教學帶來新的活力
創新源于優質的教育。面對新世紀以科技創新和人才競爭為核心的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各國普遍把教育教學改革作為提高人才質量的關鍵,作為增強綜合國力的戰略措施。人才培養方式的不同,關系到國家、民族的未來。為使我國新一代國民具有適應新世紀社會、科技、經濟發展的高素質要求,必須改變以往人才的培養模式,努力實現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以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提高國民素質,迎接未來的挑戰。
中學生地理學習方式是中學地理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習方式不同于具體的學習方法或學習策略,而是指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時基本的行為、態度、意識、習慣品質和認知的取向,是學生在學習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學習方式與學習方法的關系,好比是戰略與戰術的關系。因此,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實施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呼喚改變教師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方式和學生以單純地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多年來,我國在借鑒國外關于探究式學習理論和經驗的基礎上,使探究式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經驗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兩者是相互對應、相輔相成的,教師的教學方式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方式。學是教的出發點,要求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必然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方式。而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正是倡導探究式教學的雙重目的。探究式教學作為教學與學習方式的雙重變革,在我國教育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并在教育教學中加以推行。
探究式教學主要是指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自主參與一系列多種形式的開放的探究式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能力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它強調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而不是一般的記憶、理解和掌握,更強調學生通過參與探究問題的體驗,加深對學習價值的認識,使他們在思想意識、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都得到升華。
地理教育在自然科學教育和社會科學教育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地理科學素養兼有自然科學素養和人文科學素養。全面提高每一個中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是中學地理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科學的核心是探究,提高中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離不開探究式教學。地理知識傳播只是地理教學的一個方面,地理教學是地理教師指導學生參與探究地球與人類社會之間關系的一個過程?!兜乩斫逃龂H憲章》強調“鼓勵學生采用質疑或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由于探究式教學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具有多方面的價值,應滲透于學生的所有學科教學和所有活動之中。因此,不失時機的地理探究式教學引入日常的中學地理教學,特別是課堂教學,注重引導學生通過主動探究,解決一些開放性的地理問題,培養地理學習能力,從而給中學地理教學改革帶來新的活力。
探究是地理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又是地理
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但探究不是唯一的地理學習模式。在地理課堂教學中,不是所有的學習領域都需要用探究學習的方式來進行,不要把探究式教學與其他教學方式和策略完全對立起來,而應相互配合、靈活運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怎樣把探究式教學引入中學地理課堂教學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以新的教育觀念武裝廣大中學地理教師,使自己的教育思想隨著時代的前進、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而不斷進步,這是探究式教學引入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的關鍵。地理教師要努力促使自己變革教育觀念,并將新的教育觀念轉化為具體行動。學習多學科知識,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特別是科研素養和指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的職業能力,要將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不能僅滿足于做一個地理知識的傳播者;還要成為學生學習地理的研究者、開發者、指導者和合作者。
把探究式教學引入課堂教學,還要明確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的課堂途徑和設計要求。依據中學地理探究式教學內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課堂探究、課外或野外探究、課題探究和項目 (活動)設計四類。把探究式教學引入中學地理課堂教學,屬于課堂探究。問題性是探究式教學內容呈現的主要形式。地理課堂探究式教學并不神秘,仍需要依托相應的地理課程載體,需要通過提問、討論、演示等大家所熟悉的途徑來完成,但卻對這些活動的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新的內涵。
探究性提問學習是圍繞“發問”開始的。高水平的富于探究性的提問是教學的精髓,因為它易于激發和維持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積極進行發散思維。提出高水平的問題,激發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思維活動,這是課堂探究不可缺少的。在以往的地理教學中,常常是教師提問多,學生提問少,更有甚者有些教師也很少提問。即使在教師的提問中,大多數是記憶型的問題,或對具體的地理事實只須用“是”與“否”來回答,較少是探究性的問題。
探究性提問能引起學生的積極參與和獨立思考。這種提問,從內容上看屬于“高級”問題,學生需要改變信息的形式或組織結構,通過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高級思維活動才能回答。例如:世界上哪一個大洲跨越的經度最大?這個提問就屬于探究性提
問,在教科書中找不到這個問題的直接答案,學生只有真正理解了經度的概念,并了解了南極洲的位置和地域分布特點,通過發散思維才能正確回答這個提問。將教學內容激活并轉化為一系列“問題”,精心設計恰到好處的探究性提問,著重考慮的問題有:①問在有疑之處。學則須疑,教師提問要問在學生有疑之處學生有疑的問題才能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沒有自己的問題,就永遠沒有創造。教師要期望教學的重要結果是學生勇于質疑,大膽提出地理問題,并對地理問題進行評價,看它是否適合探究。②問題難易程度。學生對探究性提問的理解。不會也不可能脫離教學內容,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實際孤立進行,而要符合他們知識和能力的儲備特點,提問既有一定的難度,又必須能夠讓學生通過探究和從可靠途徑獲取的地理知識來解答。③問題具有啟發性。啟發性提問能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發展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發展智力,培養地理能力④充分利用與開發教學資源。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尤其是按新課程計劃、地理課程標準編寫的新教材,其本身已提供了一些探究性的問題、綜合分析、智能訓練、案例探討、地圖和數據表格等,這對設計探究性提問起到指導作用。在靈活運用現成教學材料的基礎上,更需要挖掘有關教學內容,將一些教學內容加工轉化為探究性提問。 三、探究性討論與一般課堂討論相比較,探究性討論的主要特點有:
(1)討論的問題具有開放性。這里所謂的開放性是指允許對討論的問題做出多種可能解釋或結論具有開改性的探究討論主題,會刺激學生萌
發富有新意的聯想,從而促進他的創造性思維及
解決地理問題能力的發展。
(2)以培養學生的探究技能為主要目的。利用探究性討論對某個問題進行探究時,教科書上往往沒有現成答案,教師通過提問指導學生進行思考,進而引起學生提出種種問題和推測,進一步收集和處理相關資料,最后有所發現,得出自己探究的結論。參與討論的過程就是學生探究知識、探究能力得到培養的過程。
(3)重視小組合作,強調學生整體參與。探究性討論主要以小組為組織形式,要求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讓每一個人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集思廣義,而不是要他們重復教科書、教師或他人已有的結論。參加討論的人,不必考慮自己的見解是否正確、是否恰當,討論不由教師支配,也不是少數幾個學生唱主角,而是要求全體學生都平等地參與其中。在討論中,要考慮并欣賞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學會從分歧中尊重別人。
(4)提問貫徹討論全過程。教師在恰當的時候以遞進式的、前后銜接的提問的方式進行點撥,
可以對討論起到提示和調節作用,否則討論達不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學生的提問主要集中在收集相關資料或證實某種觀點上。教師不要直截了當地回答學生的所有問題,那樣會限制學生的思維。
四、成功的探究性討論,有賴于教師精心設計討論題,恰當的指導和幫助
教師在組織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性討論時,特別要注意確定恰當的討論題。選擇什么問題作為探討的主題關系對討論能否取得理想的結果。判斷討論內容是否恰當,一是看學生是否齊備相應的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二是看這個內容學生是否理解或在科學上是否已成定論,如果某個問題學生已理解或已成定論,而且學生對此確信無疑,那就無法引起學生的探究;三是看所選問題是否有利于與其他學科的綜合和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例如:依據你對未來下列各種問題的關注程度,按先后次序排列在金字塔圖的方框中。通過談判、協商,與小組同學達成共識,并綜合歸納實現未來理想的各種途徑,了解目前人類為實現這些前景采取的方法。如:防治荒漠化、消滅貧困、充足的綠色食品、減少噪聲、擴大綠地、凈化空氣、飲用清潔的水、保護生物多樣性、減少垃圾、擴大自然保護區。
不難相信開展這種課堂討論,一定會使課堂充滿活力、情趣與智慧。有的探究性討論題要事先布置,要求學生在課外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然后再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交流,這是課堂探究在課外的延伸。
五、探究性演示須經過精心設計
演示同樣也可以成為一種重要的課堂探究途徑。設計探究性演示,主要應突出其特點:
①著眼予以歸納的方式演示。歸納演示是指從個別或某類具體事實上概括一般原理的一種演示。其優點是為學生提供了創造性思維的機會,易引起學生思考、觀察、分析并做出假設。
②提問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結合演示的目的,認真設計一些與之相關的提問,使演示過程充滿著“謎”,引導學生把動手與動腦結合起來。要求學生以從探究演示中所領悟的道理,去尋找“謎底”
③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師演示起指導作用,但不能取代學生的演示。提倡師生共同演示,學生小組演示,最好能創造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演示操作的機會,并能提出自己的問題。只有當學生通過自己操作探究,才能真正理解演示所要說明的原理或概念。
④探究手段的多樣化。教師既要善于運用傳統的標本、實物、模型、圖表、圖片等行之有效的演示手段,還要充分發揮幻燈、錄像、教學電影、電腦模擬等演示手段的作用。演示手段的多樣化,更能有助于發揮探究性演示的探究功能。
通過這種交互式學習,可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豐富,學習的思路更清晰,也有利于學習的廣泛遷移。
理想的地理教學應該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同步發展的過程。在眾多的非智力因素中,興趣是學生接受 教育的感情基礎:是學生探求知識、促進思維發展的巨大動力。因此,興趣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學過程中的 作用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特別是高考取消地理科以后,地理課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 的興趣尤為重要。我在地理教學中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精心設計引言,誘發興趣
引言,顧名思義即是一節課的導語,它雖不是課的正文,但卻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新課學習的興趣。處理得 好,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視。如在講授“時區和日界線”一課時,我先簡單地講了一個小故 事:4月10日9點多,一位老太太憑著一張中獎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花旗銀行要求兌現,遭到 銀行拒絕。因為按票面規定,中獎領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這時一位中年人對老太太說:“這張 廢票3000美元賣給我吧”。老太太心里想,這張廢票反正無用處,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著廢票馬上乘飛機從 馬紹爾機場飛往檀香山,1小時后飛機降落在檀香山機場,這時當地時間是4月9日11時。中年人以 3000 美元買 到的中獎彩票一下飛機就向檀香山花旗銀行領取8000美元。死票復活,這是怎么回事?上飛機明明是4月10日,
怎么下飛機變成了4月9日,難道時光可以逆轉?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是要揭開這個奧秘。經過這樣的導入,一 下子就誘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課堂處于活躍的氣氛之中,教學效果良好。
二、設置懸念教學,激發興趣
濃厚持久的學習興趣不能僅憑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斷給自己提出問題,在好學深思中發展深化。因此, 在地理教學中要注意設疑游思,培養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在講地球偏向力的時候提出, 黃河兩岸是否對稱?如不對稱,哪一岸陡?哪一岸緩?講風蝕作用時,提出為什么開封北城墻的磚上會有許多 洞穴。在講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時提出,駱駝刺為什么根系特別發達,而其地上部分又特別矮小?在講授“大陸 漂移說”時可先提問:“為什么在極其寒冷的南極大陸發現了只有在暖濕環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層?”“為 什么在炎熱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處,卻發現了古代冰川的遺跡?”使學生頓時產生一種迫不及待知道答案?!?欲知后事如何”,就必須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從而激發學生十分強烈的學習興趣。
三、運用趣味性教學,感召興趣
中學地理是一門富饒趣味的學科,它包羅萬象,知識面廣,課上的生動有趣,能使學生精神振奮,從而感 召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講解內蒙古大草原遼闊的牧區時,用歌詞“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 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歌唱”,還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優美詞句,無形中把學生引進 了內蒙古大草原的地理境界中去。又如,用的“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的兩句詩,以及李 白所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描寫廬山挺拔險峻,峽谷瀑布的秀麗風景;用唐代詩人李白 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兩句詩,描繪長江三峽河段山高谷深,坡陡流急的水系特征;用“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兩句詩,來形象逼真地描述長江中下游地區春末夏初梅雨的天氣特色等等 。都能把學生帶到詩的意境之中,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
同時,如果教師選擇有地理性,趣味性的地理諺語穿插在教材的講授過程中,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很能激 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引用“雷打未驚蟄,雨水四十日”的天氣諺語來幫助學生理解我國東南部地區季風活 動和鋒面雨帶的形成規律,引起學生的豐富聯想,使獲得知識更為鞏固;又如用“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 這一句地理諺語,概括了昆明準靜止鋒以東地區的陰雨冷濕的氣候和崎嶇起伏的高原地形。
類似這樣的短詩斷句,地理諺語不勝枚舉,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如果引用得當,可以大大加深和擴 大學生的地理知識領域,激發學生思維,使他們能獲得牢固而深刻的地理知識。
四、巧用成語教學,助長興趣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使用成語,會頓時課堂生輝,助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講到南極洲水雪覆蓋 的大陸時,引用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說明南極洲厚厚冰層的形成原因。在學習東亞時,形容日本 與我國的位置是“一衣帶水”的近鄰,與朝鮮是“山水相連”“唇齒相依”。北歐與我國青藏高原地區湖泊眾 多,可形容是“星羅棋布”。用“滴水穿石”來說明流水的侵蝕作用就比較恰當。沙漠地區的風力搬運作用可 用“飛沙走石”“天昏地暗”來比喻。在學習地下水潛水時,可提出“井水不犯河水”的成語在科學上是否可 能。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可提出采取“殺雞取卵”的做法是否可行。在學習農業生產時,對于集約經營可用 “精耕細作”來說明,對于粗放經營可用“廣種薄收”來表達。南極洲有豐富的淡水資源——冰川,但冰川的 利用對人們來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在學習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分布時,可說明我國幾個“名不副實” 的礦產地,即甘肅金昌產鎳,甘肅白銀產銅,青海錫鐵山產鉛鋅,貴州銅仁產汞,湖南錫礦山產銻,這樣描述 使學生產生興趣,印象深刻。
五、利用漫畫教學,啟迪興趣
漫畫教學,生動形象,寓意深刻,其味無窮,易啟迪學生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思考。如在講完人類與環境 后,我選了“1989年世界環境日主題宣傳漫畫,畫面上的地球被擬人化,“頭”上大汗如雨,“臉上露出驚慌 、痛苦和掙扎的表情,工廠及汽車排出的廢氣包圍地球,一片已被砍伐破壞的森林。圖下解說詞:“??!地球 出汗了”。讓學生看完這幅漫畫后,要求學生思考回答問題:這幅宣傳漫畫揭示全球主要環境問題是什么?產 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存在這些問題可能引起什么后果?
又如在講水資源利用問題時,我選了一幅叫做《宇宙乞兒》的漫畫。畫面上地球伸出兩只手,哀求道:“ 請施舍點水給我吧!”然后讓學生思考:這幅畫說明了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并引導學生分析回答。
綜上所述,興趣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能動地、自覺地從事學習,而且能起著開發學 生潛力的作用。通過教師激發、引導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的全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 習,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加涅在《教學設計原理》中提出:“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地規劃教學的過程。”地理教學設計是把“教”與“學”的原理用于策劃地理教學資源和地理教學活動的系統過程,是教學理論、學習理論、設計思想和技術應用相結合的綜合系統。筆者多年來,緊扣新課標,立足新課改,運用新技術,結合主持的江蘇省“十二五”規劃課題《初中地理“問題+活動”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成果,積極摸索和實踐初中地理“四化”教學設計,力求做到“教材處理生活化”、“教學內容問題化”、“教學環節活動化”、“教學手段信息化”。并于今年上半年應邀在江蘇省2011版初中地理新課標培訓班上,成功展示了一節“四化”教學設計的課堂教學,贏得全省專家及同行們的高度評價和贊譽。
一、教材處理生活化——滲透新課程理念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不僅成為課程研究者,而且成為課程設計者。筆者倡導的教材處理生活化是指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對教材進行科學的取舍、整合并進行一些生活化的處理,力求改“教教材”為“用教材”。筆者在教學中始終瞄準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已有知識,根據學生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科學處理教材,選擇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基礎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體會學習地理的快樂。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升生活品味,增強生存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從地理的視角思考問題,關注家鄉,為培養具有地理素養的公民打下基礎。從而充分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例如,筆者在8月份參加江蘇省教師網絡團隊比賽時,針對“澳大利亞”一節中“世界活化石博物館”和“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在教學設計中運用“生活化”的處理方法,滲透家鄉的特有動物丹頂鶴、麋鹿,引用生活中常見的“羊毛衫的標識——澳毛”等學生生活中的地理內容,贏得評委青睞,榮獲一等獎。又如,筆者參加江蘇省初中地理優質課評選時,對八年級上冊“土地資源”一課進行教學設計時結合當地新農村建設和學生生活實際,重新編輯制作了一段MTV視頻——《在希望的田野上》,用它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引人入勝,學生倍感親切。在認識土地資源的類型和探究土地資源的特點后,筆者話鋒一轉,“誰不說俺家鄉好!你對家鄉知多少?”把同學們的思維牽引到“感受家鄉土地”上來。
所以,生活化地處理教材,既能滿足學生好奇心,又能激發學習興趣;既能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又能活躍學生思維;既有利于發展學生智能,更有助于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教學內容問題化——體現新課標要求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長期以來,學生大多“沒有問題”、創新能力“先天不足”。因為書本上的一些結論是教師講出來的,不是學生學出來的。為此,筆者認為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將教學內容問題化,即根據課程標準,把所要傳授的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問題,以及鼓勵并指導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多角度、多側面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應在學生提問的基礎上,設計一些開放的、發散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建構一個問題系統,將一個大問題分解為一系列子問題,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對這些子問題的思考,自主合作探究,通過實踐、設計、實驗等方式驗證、應用所學,既能夠體現新課標的要求,也能夠充分體現“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的理念。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例如,在學習“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西雙版納”一節時,可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精心設計三大問題——“西雙版納的旅游資源有哪些?為什么西雙版納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怎么開發利用西雙版納的旅游資源?”,然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又如,在學習“水資源”一節,可以設計三個環環相扣的問題——“我國缺水嗎?”(水資源匱乏)——“我國水資源匱乏的原因”(時空分布不均)——“我們怎么辦?”(節約和保護水資源);再如,在設計“我國的人口”一節時,可以提出“根據對身邊居民分布及遷移情況的了解,你認為我國人口增長與分布有什么問題?你知道或你認為應怎樣解決?”這樣不僅利于學生對所要學內容的整體把握,也利于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探究性地自我發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有效,甚至高效。再如,在學習“天氣對人類的影響”時設計:“你能舉例說出天氣對你的生活的影響有哪些?”等問題不僅利于激發學生參與話題討論,還利于引導學生注意在生活規劃中關注天氣,形成使用地理知識、技能指導生活、生產的意識。在進行“中國的行政區劃”一節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查找識記,為避免枯燥機械,可以設計“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指的是哪的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位于哪個省?”等富有人文色彩的問題,不僅利于激發學習興趣,還利于拓展知識視野,感受學習地理的樂趣,增強學習地理的意識。
三、教學環節活動化——凸顯新課改特色
《地理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特點、學生年齡特征、學校條件以及教師自身特質選擇合適的地理教學方式,注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應堅持啟發式教學原則,提倡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體驗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方法。為此,筆者認為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將教學環節活動化。所謂教學環節活動化是指著眼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注重教學環節的活動化,給足學生學習時間,留足學習空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使“教室”成為真正的“學堂”。
例如,“巴西”第一目“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的學習內容可設計成旅游活動:行程路線一,走進巴西國家——說出巴西的位置和面積特征;行程路線二,走進巴西家庭——探究巴西的人種特點及成因;行程路線三,走進巴西街頭——感受巴西的多元文化及其影響。又如,“澳大利亞”一課可設計成參 觀學習活動:第一站,走進動物世界王國;第二站,走進澳大利亞;第三站,走進牧場生活;第四站,走進工礦企業。又如,“黃河的治理”一節可設計成主題教育活動:主題一,你對黃河知多少——黃河的概括;主題二,母親河的貢獻——豐富的資源;主題三:黃河的憂患——黃河帶來的危害;主題四,我為黃河把把脈——造成危害的原因;主題五,我為黃河繪藍圖——黃河的治理。再如,“長江的開發”可設計成課堂探究活動:課堂活動一,飲水思源——探尋長江源流概況;課堂活動二,靠水吃水——探索長江開發方向;課堂活動三,涌泉相報——探求長江治理措施。這樣活動化的教學設計,既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更符合新課程理念,拓寬學生地理學習空間、增強學生地理實踐能力,從而達到構建開放地理課程的要求。
四、教學過程信息化——展現新技術魅力
《地理新課程標準》指出:地理教學中重視地理信息載體的運用。筆者倡導的教學過程信息化是指信息技術以其獨特的交互性、趣味性和豐富的表現力、感染力為課程整合的實施開拓了廣闊天地。在教學設計中要積極利用地理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手段,豐富課程內容,優化教學活動。促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師生互動方式的轉變。在地理教學中,要指導學生確定學習主題,在網絡上搜集相關數據、文字、地圖、圖片、音樂、視頻等資料,自我學習,在設計教學時,要精心選擇地理素材,進行取舍、整合,按照學生喜愛的方式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以輔助教學,展現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無窮魅力。
總之,地理教學設計中,在教材處理上,要體現學習生活中地理的新課程理念;在教學內容上,要用問題化的方式呈現,從而體現構建開放課程的新課程理念;在教學環節上,要設計成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趣味性活動,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改要求;要運用新技術手段,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既體現學科特點,又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生動性、實效性。
學困生即智力正常,但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成績沒有達到國家課程標準的學生。對于地理課而言,學困生主要表現為:學習興趣淡薄、基礎知識較差、上課效率不高、學習方法落后、讀圖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較低。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轉化學困生是每位中學教師都關注的問題。筆者結合多年地理教學實踐,認為地理學困生走出“困境”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制定有效學習計劃和目標,能讓學困生在學習中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事半功倍。學習過程主要有制訂計劃課前預習精心聽講課后復習解決疑難獨立作業系統小結課外學習等有機聯系的幾個環節,其中下列三個環節尤為重要。
課前要預習?!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課前預習不僅能預先掌握學習的重點難點,而且能培養自學能力,。很多學困生的初中地理基礎薄弱,而高中地理每節課的知識點多且難度較大,不易當堂消化。這就需要學困生抓好課前預習這一環節,找出重點、難點,做好聽課準備,以便更好適應教學節奏。
課堂應專心。課堂是學習的中心環節。很多學困生上課只聽不記,課堂發言、討論缺乏主動性,做筆記與聽課不能有效配合,各種感官不能并用。被動的學習態度導致其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成績不佳。因此,學困生課堂上更應緊跟教師思路,用心聽講、積極思考、認真筆記,爭取不“欠賬”或少“欠賬”。
課后重復習。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遺忘在最初時較快,以后逐漸減慢。所以,學完新知識之后應及時復習,寫出復結筆記,做好相應練習。這樣才能及時鞏固所學新知識,提升自己理解、遷移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使用科學閱讀方法
高中地理知識主要分為三大版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學困生要注意在不同版塊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
必修一主要學習自然地理。重點是對自然原理的理解和規律的探索,并探討它們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宜采用理科的學習和思維方法。通過學習建立宏觀的空間概念,培養形象思維和理性思維能力。學困生在學習本書時應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去思考,一幅圖接一幅圖去揣摩,一點一點構建地理框架。
必修二側重學習人文地理。即從地理學角度分析人文社會現象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規律,偏重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要求學困生應注意觀察身邊事物的發展變化,積累生活經驗;應學會迅速通讀課本內容,做好課前預習;應建立聯系觀點,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必修三偏重學習區域地理。區域地理重點是以圖表為載體的學習方法,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間定位、地圖和圖像圖表的判讀技能。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應注意多讀課本和地圖;應在各部分之間找到邏輯聯系,有針對性地尋找解決途徑;應明確細節性知識點的出處,利于快速記憶和運用。
三、學會認真研讀教材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地理學習側重對地理概念、原理和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因此,學困生在學習時一定要靜下心來認真閱讀理解教材。
注重消化概念。概念學習是中學地理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學困生在學習地理時要將教材中的主要概念細細梳理,逐一消化吸收。如季風、區位、上風向、最小風頻、太陽高度、鋒面氣旋、地質構造等。同時還要把特別容易混淆的重要概念羅列出來,加以區分比較,如晝夜更替與晝夜長短、地方時與區時、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等。
重視理解原理。高中地理學習不能一步登天,必須從基礎知識抓起,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地理規律和原理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征,成因及其發展變化和相互聯系等。如熱力環流的形成原因,內力與外力作用的發生及其變化機制等。掌握原理和規律,就能尋找出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分析事物才有說服力并做到舉一反三。
把握“求同存異”。地理環境既有共性,也具個性。在學習過程中要重視事物共性的總結和個性的分析。如受太陽輻射影響,地球表面的熱量大致從赤道向兩極遞減,陸地上的自然帶也呈現出從赤道向兩極變化的規律,大致可分為熱帶溫帶寒帶,這是共性。但在實際分布中,由于受地形、海陸、洋流、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又出現了垂直地帶性及非地帶性等。
仔細尋求規律。在平日地理學習過程中,學困生還要學會從教材中歸納出普遍性規律。如學習全球晝夜長短變化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太陽直射點位置與晝夜長短變化的關系,可歸納出全球晝夜長短的時空分布規律: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就晝長夜短;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哪個半球就晝漸長;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的回歸線上,哪個半球的晝就達到了最大值。這些規律總結有助于對教材的理解和運用。
四、懂得如何使用地圖
地圖的閱讀和使用是地理學習的“靈魂”和難點,也是地理學困生害怕學習地理的重要原因。想要學好地理,必須將地圖當做最好的老師,做到地圖“三會”。
會讀圖。讀圖注意先后順序:先讀圖的主題,即圖名;看清圖例、比例尺和方向;讀出圖具體內容、范圍等,觀察要仔細全面;聯系實際,學會變圖和圖文轉換等。
會記圖。首先學會分類,地理圖表可分為日照圖、統計圖表、景觀圖、地形剖面圖、原理示意圖等。注意圖文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要“圖不離手”,多看圖、填圖、繪圖,做到胸中有圖,并能在圖上再現知識。只有這樣,學困生在解答地理問題時 頭腦才能浮現出一幅形象而清晰的地圖,才能準確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
會用圖。地圖具有形象、直觀的作用,可以培養觀察力、想象力,提高思維力和記憶力,可以進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聯系、空間組合。同時還可用圖記憶,當然記的時候,需要將文字直接落實到圖上,涉及到該知識點時,大腦里反映出來的是有文字的圖片而不單是文字,便可以象讀圖一樣回答各種問題,不管是文字題還是讀圖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1、問題的提出
網絡多媒體技術是現代教學技術領域中新崛起的前沿技術,網絡教學作為1種新的教學方式正在我國方興未艾地開展起來。在選修課、研究課的實踐中已經認識到網絡教學的資源共享性、多媒性、交互性3大優勢,但它能否適合于45分鐘內的課堂教學?網絡環境下的課堂教學采用什么方法進行呢?為此,以地理課“澳大利亞”1課為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指導下進行了網絡環境下教學的嘗試與實踐。
2、實踐的步驟
1.網頁的制作
依托校園網這1局域網絡環境,制作澳大利亞網頁。主頁的主要內容依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分為自然環境、資源與發展、居民與城市、特有動物4個部分。
在自然環境的網頁中又分為位置、景觀、地形、氣候4部分。位置的1頁中與突出澳大利亞輪廓的“世界地圖”,“澳大利亞地圖”,回歸線有動畫效果的“澳大利亞領土組成圖”及相應有關位置的文本材料鏈接。地形的1頁與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大分水嶺的景觀圖片,有動畫效果的“地形圖”及文本材料鏈接。氣候1頁中與各種氣候類型下的景觀圖片,“氣候類型圖”及文本材料以及典型地點的“降雨量分布圖”、“氣溫曲線圖”鏈接。此外,景觀的1頁中還與大堡礁、艾爾斯石、藍山等澳大利亞獨特風光的圖片和材料鏈接。
居民與城市的網頁中與有關人種構成,民族組成,語言宗教等材料和圖片,還有“人口分布圖”,庫克登陸地圖鏈接。城市1頁中與城市風光建筑景觀,城市人口、規模、發展等材料介紹鏈接。
特有動物1頁中與有關澳大利亞特有動物的材料、圖片介紹,還有澳門利亞外來動物對澳大利亞的影響等材料鏈接。
資源與發展的1頁中與“澳大利亞礦產分布圖”、“澳大利亞礦產出口圖”、“澳大利亞鐵路分布圖”、“農作物分布圖”及有關工業發展的影音文件,文本材料介紹鏈接。
網頁信息來源較為豐富。主要由教師通過網絡下載、圖片掃描、文本嵌入、光盤復制等渠道。網頁之間的鏈接即按學生思維進行發散的跳轉,并利用檢索功能將發散的思維聚焦于1點??傮w設計出發點是教材,但內容豐富,深度、廣度橫向、縱向延伸。網頁在校園網上,學生可以在電子閱覽室或網絡教室通過瀏覽器登陸訪問。
2.教學過程的設計
根據澳大利亞1課的教學內容,教學安排1.5課時。前半個課時,同學們在澳大利亞網頁自由瀏覽,根據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確定興趣小組。接下來1課時,分為5個環節。
(1)情境創設典型的圖片,優美的語言引出學生對景觀、動物、居民、發展的興趣。布置每個小組的學習任務----每個小組帶著專題任務去澳大利亞考察。對于學習目標不清楚的學生,教師要通過適宜的學習情境的設置誘發其形成階段性目標。
(2)小組協作將同1興趣小組的同學安排到附近的微機上,小組內部可以分工也可以共同進行,通過查找本小組專題內容信息,并通過語言交流或98短信息等交流方式共同將本小組專題知識結構完成。
(3)全班同學會話交流第1小組就澳大利亞自然環境專題主要內容及建構的知識結構向全班同學,其他小組在接受的同時,思考、觀察,將迷惑的問題向的第1小組同學提問,或將自己更了解的問題與小組或全班同學交流切磋。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交流的內容及時啟發、引導、點拔、評價。第2、3、4小組依次進行。
(4)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根據全班同學的對話交流,同學間互相補充,互相啟發,豐富自己對本課的理解,完成本節知識結構的建構。教師則以學生的角色將自己建構的知識體系拿出供同學評價、借鑒。
(5)練習鞏固將要落實的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做成趣味練習上傳到網頁中,學生通過有趣味的練習加深自己對本課的理解。
3、指導實驗的理論和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的指導理論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本課所采取的教學法是支架式教學。
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是積極的學生因為有向全班同學、發表、展示的機會,針對初中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與期望值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盡可能多的查閱、練習、交流,主動學習。
學習過程中,學習是目標指引的每個學生都將自己考察的專題內容給其他同學作為真實任務,學習過程中學習目標又都不是教師施加的,而是學生自己確定的。同時,學習目標的形成與真實任務有關,學生在解決真實任務的過程中始終面對結構不良的或結構不完善的問題,因此他的學習目標只產生其學習過程內部,或產生學習者、教師、教學內容的相互作用中。
學生的學習是累積性的學習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總要有1個原有知識的激活階段,然后則通過同化或順應重建知識結構與原有知識之間的聯系,使認知發展從1個平衡進入另1個平衡狀態。學生的學習中,知識是累積的,不僅有量變,更是對原有知識的深化、突破、超越、質變。
學生的學習是建構的學習者必須對新信息進行精制,并將其與其它信息關聯起來。學習者對世界的認識有自己知識建構的理解,也有同學間共享協作的認知,他的學習是建構的。
支架式教學的定義是為學習者對建構知識的理解提供1種概念框架,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學習者對問題的進1步理解所需要的,為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便于學習者理解并逐步引向深入。(1)搭腳手架:圍繞當前學習主題以認知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本課中網頁的制作除了給其信息外,網頁的結構就是給學生搭腳手架。(2)進入情境:將學生引入問題情境(概念框架的某個節點)。小組內部的協作,組間的對話都是圍繞問題情境進行的。(3)自主學習:教師提供有關線索,學生自己分析,幫助學生沿概念框架逐漸攀升。(4)協作學習:進行小組協商討論。在共享集體思維結果的基礎上,對當前所學概念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一、用現代教育理論彰顯地理學科特色教學設計
1.建構主義教學論與地理概念和規律的構建
建構主義教學論認為:學習是主體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動建構新的理解和心理表征的過程;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對世界的意義進行合作性建構的過程;教學策略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促進學習者與情景的交互作用,使學習者能夠主動地建構意義。
地理概念是學習地理的基礎,在學生整體地理知識建構中起著標志性的作用,地理規律是地理學科的核心知識,是學生整體地理知識體系中的骨架。幫助學生構建準確的地理概念,掌握正確的地理規律,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運用建構主義教學論指導地理教學,要求教師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設計學生熟悉而典型的地理學習情境,呈現循序漸進的問題,讓學生在協作、討論、交流、思考中完成地理概念和地理規律的構建。例如,對地理學的核心概念之一——“區位”的教學,教師可作這樣的教學設計:首先創設情境,給學生呈現一幅地圖,如全球的筆記本電腦基地分布圖,再提示學生觀察地圖并思考,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基地在哪里(重慶)?為什么在那里(重慶)?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完成這兩個問題之后,教師繼續提出重慶筆記本電腦基地的區位是什么,讓學生構建準確的“區位”概念,即包含“位置”和“與周圍地理事物的空間聯系”兩層涵義。
2.多元智能教學論與地圖能力培養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包括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八項智能。每個人都有1~2項智能強項,并可向其它領域發展和轉移,且是動態發展。教育之目的就是要發揮智能強項、發展智能弱項,并向困難領域轉移,促使人的智能螺旋式上升。
地圖能力是地理學科能力培養的核心目標之一,包括地圖的閱讀、分析及綜合能力。培養學生養成地理空間意識,訓練感知地理空間結構和空間思維能力,是地理學科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按照多元智能理論,地圖能力只能是一部分甚至是很少一部分學生的強項智能。地理教學之目的是提升所有學生的地圖能力,尤其是作為弱項智能的那部分學生。
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地理教學,要求以學生具有的優勢智能為基礎,通過教師的教學設計,實現提升所有學生地圖能力的教學目的,達到“條條道路通羅馬”的效果。
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示意圖”的教學為例,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地圖能力,讓學生通過讀圖分析,總結歸納出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按照多元智能理論,對以數理邏輯智能和內省智能為強項的學生,教師可設計一系列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問題,讓學生結合地圖完成這些問題,最終得出結論;對以語言智能和人際交往智能為強項的學生,教師可設計讓其在討論交流中獲得最終結論;對以空間智能和身體運動智能為強項的學生,教師可設計讓其動手描畫該圖,通過注意太陽直射點移動帶來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得出結論;對以自然觀察者智能為強項的學生,教師可引導其對比觀察三幅圖的異同,歸納得出最終結論。
3.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與正確人地觀的形成
人本主義教學論強調,教育要“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出來的人應該具有主動性和責任感,具有靈活適應變化的能力,是自主發展的人。教師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一是幫助學生引出并澄清問題;二是幫助學生組織材料,提供更廣泛的學習活動;三是作為一種靈活資源為學生服務;四是作為學習參與者——小組成員參與活動;五是主動與小組成員分享他們自己的感受。
地理課程突出當今社會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闡明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地理課程強調中學生要對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持正確的認識和態度,即正確的人地觀,它屬于地理學科的思想性特色。
用人本主義教學論指導地理教學,要求教師要把學生置于教學活動的中心位置,結合教學目的,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明確解決問題所需的材料,師生共同收集準備材料,或展示教師準備的材料,共同運用正確的方法分析處理材料,共同分享經驗體會,解決問題。
以“領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的教學為例,首先由教師呈現“世界14種重要資源的預期壽命圖”,學生讀圖并說出該圖表示的主要含義,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目前人類在資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以其中一種資源的利用為例,師生共同尋找目前人類利用該資源的材料,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材料可以來自各種媒體,也可以通過學生調查訪問得到,甚至可以是學生生活的親眼所見。學生閱讀比較這些材料,歸納出該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意識到這些利用方式不利于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
二、用現代信息技術彰顯地理學科特色課堂呈現
1.運用計算機軟件演示地理事象運動演變過程
地理學科涉及到很多地理現象的運動演變過程,如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地殼運動、大氣運動、洋流、生物循環、城市區位變遷等,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理解這些過程,掌握運動演變規律。學生現有的地理教科書,在呈現這些內容時,僅僅以圖片形式。這種呈現方式是靜態的,并且圖片數量少,學生學習過程中很難形成運動的過程,學習效果不理想?,F在用于動畫制作的計算機軟件有多種,常見的有Macromedia Flash、Adobe Imageready、Adobe Premiere等平面動畫軟件以及3DS MAX和MAYA三維動畫制作軟件。教師熟練掌握一種或多種動畫軟件的使用方法,結合課時內容要求,制作出形象直觀、賞心悅目的地理動畫,能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地理學科研究的對象是地球表層的地理事物,往往是宏觀、大尺度的,學生很難形成在不同尺度空間下的正確概念。Google Earth軟件把衛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個地球的三維模型上,通過該軟件可以瀏覽全球各地的高清照片。師生可以選擇不同的拍攝高度,查看地理事物在不同空間尺度下的特征,形成準確的地理空間概念。例如,在10千米 高度俯視城市,看到的是一個點;在1千米高度俯視,可以看到城市的輪廓;在100米高度俯視,則可以清晰看到城市的道路網和城市功能區。
2.運用網絡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地圖呈現
電腦網絡是一種學習工具和手段,能夠提供海量的學習資源。地圖被稱為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地理學習的主要對象之一。由于篇幅限制,地理教材和地圖冊能夠提供的地圖數量非常有限。教師把網絡資源運用到地理教學中,呈現給學生豐富而且典型的地圖,有助于學生清晰、準確、全面地掌握地理概念和地理規律,培養地理能力,形成正確的地理觀念。例如,講授“自然帶”內容時,教師在用好教材地圖的同時,還可通過網絡,給學生提供每個自然帶的景觀圖片、反映各個自然帶內植物結構特征的圖片、自然帶內動物的圖片、自然帶內土壤的結構圖片等,學生觀察這些圖片,形成豐富的自然帶概念。還可以收集經過適當加工,能更直觀展示地理規律的圖片,如山地景觀變化圖片,更能清晰地表明垂直自然帶的分布規律。
3.運用多媒體學教激發地理學習興趣
與傳統的口授式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在于能通過聲音、活動圖像、文本、圖形、動畫等多種刺激作用于學生,充分激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習效率。多媒體用于地理教學,能將遙遠的、古代的、典型的地理事物呈現在學生面前,能將立體的地理環境和地理現象充分展示給學生,能讓學生及時感知地理之美,激發其對地理的喜愛之情,增強地理學習興趣。
教師利用多媒體能綜合呈現信息的功能,創設出科學、逼真的地理學習情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地理問題的熱情,引導學生地理學習興趣向縱深發展。
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未來人才,具體內容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是培養學生具有主體意識和自主精神,能夠主動學習。而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則是主動學習的開始,是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的重要標志,只有這樣,學生的創造潛能和學習能力才能充分得到開發。一個四五歲的孩子總是充滿好奇心、創造力和對世界的興趣,而且總是不停地追問‘為什么?’,而到十八歲卻變得消極缺乏反叛精神,確實有傳統教育使其好奇心、求知欲在學校生活中逐漸消極殆盡的因素存在。據統計絕大多數的同學都回答過老師的提問,但又是大多數的同學沒有主動向老師提過問題,特別在課堂上,很大的原因是膽怯,怕老師指責,同學笑話,有的甚至還覺得什么問題也沒有,老師講得都對。這哪里還是一個具有自主精神、自我意識、自我學習的現代學生呢?分明只是一些填充容器而已。要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必須要創設一個有利于學生提問的環境并激發學生提問。若按發生的時間、地點把它們分為三類:
一,課后作業提問。這種最常見,學生在完成布置的作業時,遇到困難,向老師請教提問。但有的學生來問的確實是相當簡單明了,或在課堂上已多次強調,我們千萬不能有不悅之色,甚至說:“你怎么回是?上課沒聽見?這么簡單的不知道?回去再想想?!北鞠霃浹a上課不足的他就這樣被你打發走了。你是做到了嚴格要求學生,給他一個教訓,望他以后上課能專心一些,可他以后可能再也不會來找你了,接下去的就是問題越積越多越不敢問,抄作業、不做作業、興趣淡然、不懂裝懂,進入學習習慣差的惡性循環。所以不管怎樣,對于主動請求幫助的學生,我們應耐心地進行輔導,多方尋求途徑幫助他了解原理、運用原理,或分析解題思路、點撥關鍵之處。如部分學生解答光照圖時,總覺得困難,我們要耐心地幫他找出圖中隱含的已知條件,達到舉一反三。平時課余時間也應主動出擊多到學生那兒去轉轉,做到平易近人,誨人不倦,及時幫助,讓他嘗試成功,提高興趣,養成良好的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促使他主動向你提出問題。
二,課堂上的提問。由于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及時完成任務教學任務,常采用講授方式,老師講,學生聽,學生記,學生答,沒有時間讓學生提出問題,而且師道尊嚴,學生也不敢在課堂上發問,即使我們還注意了師生間的交流,但學生還是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嚴重約制了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應:
1:保護獨立見解,使學生敢于提出問題。課堂上,當你非常投入地講解的時候,下面冷不丁地會冒出一個‘為什么?’,甚至是與你想啟發得出結論完全相反的時候,你不能用眼一瞪,一白,自管自地講下去,這時候你最好停頓下來,留時間給學生思考一下,并感到驚喜,學生在思考、在學習,有他的發散思維在活躍,應熱情地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并對其創造性的發現給予誠懇的表揚。因為獨立見解也是一種創新思維,不但不能輕易地否定它,而且應該大力保護贊賞,特別是異想天開、別出心裁的學生更應格外保護。當你對一個學生獨立思維過程進行評價與指導時,受益的畢竟是全班同學,即使他是錯誤的,也要允許他犯,鼓勵他通過與同學、老師交流,逐步領悟正確的結果和答案。這種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能敢于提出問題,使教學中的信息交流是雙向的。學生的積極性受到保護,人格受到尊重,會發現自己的潛能,增強自信心,喚醒主體,養成勇于創新的好習慣。
2:改進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在平時還應充分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進一步優化教學,激活思維,給
予足夠的時間、空間,引導他們思考,提出問題。例如在教學熱力環流圖時,在舉些例子引入熱力環流后,可安排學生自己讀圖,你讀懂了哪些,哪些是你要問的?這時候有的同學會說,他看懂箭頭怎么指向而成一環流,會問從字面上看為什么水平面上是高壓指向低壓而垂直面上卻是低壓指向高壓,圖中的點數多少表示什么涵義?等壓面為什么有向上突起及向下彎曲?當他能把這些問題提出來時候,他就成功了一半,作為學習的主體進入軌道,他要解決這些問題,老師是解決這些問題的輔助者。這種經過思索而獲得知識會更牢固、更扎實。所以說學生質疑問難,教師啟發誘導釋疑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
3: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產生問題。創設教學情境,可采用多種方法,現代媒體教育對創設情境,營造寬松環境,激發培養求異思維的習慣和能力也必不可少。例如屏幕上黃沙覆蓋,隨風波動,村莊一退再退。房屋已經被風吹得不得不用木棍拄著,屋外人們卻在大風黃沙中砍著零星的樹木。我們的教育主題當然是沙塵暴和植被,同學們通過觀看,感官受到刺激,他們群情激昂,相互討論,相互問答,產生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并深入到‘那兒人們應該怎么做?政府部門應該怎么做?’通過這樣的學習使學生的思維不收斂在一個點上,而是探索多種情況,研究多個‘為什么’。若用事先設計好的問題來問學生,領著學生走,長此以往學生思維僵化,產生惰性,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三,課余提問。教師在拋開師道尊嚴的外套,樹立了“善解人意,樂于交流”新形象后,平時學生就敢于向教師提問了。教師應當時時刻刻讓學生感受到在對待教材、教學內容等方面可對老師提出質疑或批判否定,這對培養學生勤奮好學,敢于向權威挑戰,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是大大有益。有的同學提出,新教材中地轉偏向力對長江三角洲發育的作用的第二幅圖不能說明問題,三幅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圖不宜采用正午兩字。這一個個凝聚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后的結晶,決不是單純輸入后的輸出,已有了質的改變。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各種媒體的出現,學生了解新信息、新事物比老師要快得多,可與他們互相質疑問難,共同探討問題,形成教學相長的狀態,既活躍了學生思維,又融洽了師生關系。高中學生由于知識不斷豐富,學習能力逐步發展,有些問題你一下會回答不上來,千萬不能強不知以為知或王顧左右而言他糊弄人,或強詞奪理壓抑學生,那么你比“我不太清楚、容我想想,我們一起去查查資料?!边@種回答要失敗得多。要引導他們通過課外閱讀,發展求異思維,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師生合作,進行研究性、探索性學習。如提出生態五百強縢頭村是最早使用沼氣的村莊之一,為什么現在反而用液化氣?對生態是否影響?我們可結合實踐課考察、了解情況,得出 報告。
以上所述,不管何時何地,要激發學生提出問題,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構建一個新型的師生關系,新型的教學民主關系,營造一個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激勵、合作的基礎上,一個能自由思考、討論學習,一個輕松、和諧,有心理安全的氛圍。新型的師生關系是環境和氛圍,那么教學方式則是教學指導思想的實現。教學方式要有利于激發學生多方面的思維,使其智力活動多樣化、豐富化,從而產生更多的問題。如同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創新與問題緊密相連,只有提出問題,才能開拓進取,才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創新的精神。這樣就能實現教學的根本意義,即調動學生探索研究未知領域的強烈愿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總結規律以及預見未來事務的能力。
“發展地理思維能力”是九年義務教育大綱規定的教學目的之一,而地理思維能力的體現,依賴于地理思 維品質的達到程度。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地理思維品質成為我們的首要任務。
一、地理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
1.(精煉提問)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促成學生思維發展的動力包括:動機、欲望、興趣、愛好。其中興趣是激發學生思維的最活躍因素,而提 問則是激發興趣的內在“激素”和“催化劑”。其作用的途徑表現為:提問興趣動機知識思維。精煉 的提問就是為學生設一個磁力場,并以教材(地理知識)作誘發物,以老師作導體,激起他們的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涌起學習的沖動,從而啟動和活躍思維。
在高中地理下冊《土地資源》一節教學中,學生在學習完“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后,教師可通過提 問、啟動和活躍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自己的想象力,由學生自己得出關于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的大政方針。例 如:“如果你是國家土地管理局負責人,面對我國土地資源現狀,應采取什么政策和措施來改變局面?”(核心問題,利用原則),“若你分管中國農業工作,對耕地、林地現狀作何種打算來促進穩產高產?”(基本國 策,擴耕與提高年產相結合等),上述問題可增加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強化興奮點,充分釋放他們的大腦潛能 。如:針對我國林地、耕地人均少,該怎么辦?后備耕地潛力不大情況下怎么提高農業生產等問題,要求學生作快速回答,并對學生的發言給以迅速的肯定、否定或補充完善。這樣,能使學生思維活躍、流暢,思維過程 加快。學生通過自己動腦分析,得出與書上寫的相同的結構,獲得了成功感和喜悅感,同時,提高了分析能力和應變能力,增強了思維的敏捷性。
2.強調動手,培養學生思維的探究性
如果教學只憑老師的語言符號或教材的文字符號,從一個抽象到另一個抽象,就不能激起學生對知識內容 的深層興趣。學生的地理思維也難以深化,達到融匯貫通、學以致用的目的。針對這一問題,教學時可創設讓學生動手(動腦)參與的教學情境,誘導學生入境,使他們靠自己的分析和判斷,把問題層層解開,最終尋到 正確的答案。
以《北京交通》一節教學為例,課前將學生分成若干課題小組,并準備了1949年——1992年北京交通(道 路、橋梁、電車、公共汽車、出租車、自行車、立交橋……)的數據材料和圖片資料,供學生閱讀查找。上課時教師僅列出幾道遞進題,讓學生自己動手查詢資料、加工、分析得出新數據,并尋求各個相關制約因素,設 計解決方案,優選后提出自己的結論。
A.北京道路建設中主要規劃了哪幾條交通干線?二環、三環長度各多少千米?
B.根據1949年~1992年數據分析,預計照此速度發展,到2000年北京交通會呈現什么狀況?數量會達到多 少?
C.截止到1992年,北京的二環、三環、四環上有多少立交橋?在西單、東單路口,修建立交橋是否可行?為什么?
D.根據已有資料及你親身的感受,綜合分析北京交通自新中國成立后發生了哪些變化?從這些發展中你發 現了哪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上述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在對北京道路交通的現狀有了較清晰的印象后,隨之又產生了對1949年~1992 年增長速度的關注,并激發學生計算到2000年北京市交通的狀態、數量。此時,學生的思維開始深化,教師抓 住這一切入點,進而引導學生質疑、釋疑,對在東、西單兩個繁華路口建立交橋的利弊逐一分析,將書本上地理知識活化、具體化,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層。這樣,以動手、動腦的探究式學習方式為基礎,在“尋幽探勝 ”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探究性。
3.通過地圖,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創造想象滲透于思維,才能形成創造性思維。中學生的想象力很強,但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就不能很快 向抽象的現實方向發展,形成創造性思維。地理教學中地圖是始終離不開的信息載體,在傳統教學中,對地圖僅是強調能夠會讀圖、分析圖,實際上,這只是一種較高層次的“看圖說話”,對地理思維的發展,也僅僅是初級階段。中學階段可充分開發、活化學生大腦潛力,在專題地圖的制作開發上為學生開拓廣闊的思維空間, 使地理思維在理想的時空范圍內自由馳騁,由近及遠,由此及彼,發展思維的獨創性。例如,在初中區域地理學習的最后,教師可根據初中所學過的地圖知識,進一步講解制圖規范和簡單編圖程序,然后由學生自己自由 選題,繪制一張彩色地理專題小地圖。這一作業的布置,大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力,作業交上來時,許多意想不到的內容映現在你面前?!妒澜缫叭朔植紙D》上,小小的腳印圖例代表“野人”的分布,《美國NBA籃球 隊分布圖》的底色是一幅紅藍相間的星條旗,《中國沿海開放港口分布圖》上14個開放港口和特區、開放區宛若一條騰飛的巨龍……這既有科學的基礎,又富于浪漫的創造想象。正是學生對地理事物深入理解和追求而形 成的創造性思維的反映。
4.講求結構,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地理思維的深刻性,系指學生要善于深入地思考各種地理問題,抓住各種地理事物的規律和本質,并預見 其發展的全過程,同時,善于把握各種影響因素間的聯系和關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問題。高中《地理》上冊中《地球的運動》一節是難點,在學完這一節知識后,要進行系統的歸納
總結,使所學的知識系統化,形 成網絡。教師在總結本節時,可先提出“形成地球上的五帶劃分、四季更替、晝夜長短等地理現象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這一問題,引導學生探源,想到與黃赤交角的聯系,此時,教師再在學生已有零散知識的基礎上,根據各地理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啟發學生一步步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從大量感知中抽象概念,總結規 律,形成如下知識結構,從而培養了學生地理思維的深刻性。(見附圖)
附圖{圖}
5.注重討論,培養學生地理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地理思維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靜地考慮地理問題,能有主見地分析評價事物,不迷信“權威”意見,不因 受暗示而動搖。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往往忽視對這一思維品質的培養,殊不知,當今科技發達的社會里,只有具備批判性思維品質的人,才能在眾多前人理論中尋出突破口,從而脫穎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學中,可 引導學生對過去評價我國特點的一詞“地大物博”進行討論。我國確實地域遼闊,物產豐富,但從人均考慮, 聯系我國的狀況就會發現,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們的“物”再也顯不出“豐”了。學生通過這一思維過程 ,運用已有地理知識,否定了“地大物博”這一褒義詞在我國國情上的應用,是認識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 講授高中地理時,對一個地區工農業生產發展條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維過程。如對影響工業布局因素“社會協作條件”的分析中,現代工業考慮專業協作需要,應盡可能把專業部門和企業配置在一起,形成聚集效應。但又要考慮作為工業中心的大城市,在工業達到一定的密度和規模后,會出現“飽和狀態”,出現爭 地、爭水、爭動力、加劇污染等問題,一些工業又不得不向外擴散,有些“輕薄短小”的新興工業就可在新區 布局。因此,同一條經濟原理、布局原則,對不同企業、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經濟技術條件、不同時期 是有不同應用要求的。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使學生能夠辯證地看問題,批判性地接受知識,應用原理。從而增強識別力,提高判斷的準確性。由此可見,加強討論是培養學生地理思維批判性的好方法。
綜上所述,學生地理思維的各種品質的高度發展,就是他們地理思維能力的提高和智慧的增強過程。在地 理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地理思維品質,是培養能力的一條主渠道,應該引起我們的充分重視。
劉 靖
論文教學法是指用想論文、寫論文、析論文、疑論文的思路來指導地理教學,教學時先把所教的地理內容設想為一篇有見地的論文,然后,師生共同探討,尋找論點,把握論據,逐步論證,最后提出、解釋疑問,歸納引伸。用此種方法不但增強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欲望,還可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通過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教材的分析,人文地理部分某些教學內容更適合此種方法。
論文教學法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一個探索,它摒棄了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教學時在學生自己審題的基礎上,假想課文應該持有的中心觀點,再通過學生對已有知識經驗和信息的加工,創建這一觀點的論證系統,最后結合教材歸納比較,從而使學生原有的經驗和知識進一步升華,并用自己的頭腦重新建構現實,以加深對外部信息(指教材信息)的理解和取舍。論文教學法是建構主義理論在地理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此過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建構:
(1)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論題的理解,也即從自己的記憶系統中提取信息,論證課題。
(2)在老師的指導下,分析教材的論證過程,發現新信息,改造和重組先前的建構,提出疑問,解決疑問,以達到認知和現實的統一。
為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創建了論文教學法的“想、寫、析、疑”四字教學模式,下面以中師地理教材第二冊第十四章《人類和環境》為例加以闡述。
一、“想”
想是教學的開始。是學生審議課題、搜集材料、確定論點的前奏。想不是叫學生憑空亂想,而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緊緊圍繞課題,進入意境。
1、老師出示教學課題《人類與環境》
2、出示本章的教學目的和重點
教學目的:
掌握環境的概念及其組成
理解人類與環境相互影響的主要方面
理解環境問題及其對人類的影響
了解當今世界主要的環境問題
充分認識如何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教學重點:環境概念、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關系的途徑
3、讓學生思考:自己能否回答和解決上述問題?現實生活中能否找到合適的事例來加以說明?如何組織素材,充分論證?
在學生思考 “想”的過程中,老師巡回指導,聽學生的想法,說自己的觀點,師生互相探討。
二、“寫”
寫是教學的深入。是理思路、編提綱的過程,是想法的書面表達形式。
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逐步建構了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此時老師要求每個學生自己列出一個寫作提綱,即如果該課題由你來寫,你打算如何安排,可以互相討論,也可以參考其它課外書籍,這時學生的興趣和激情被充分調動起來。
在“寫”的過程中,老師始終要當好參媒。要求學生寫的提綱要體現教學目的,但又不拘泥于教學要求,要大膽地寫出自己的觀點,論點鮮明、聯系實際。
從建構主義理論來講,寫的過程是對新信息意義的建構,同時又包含對原有經驗的改造和重組。這使得老師從不同的側面了解到了學生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這為雙方進一步合作,準備了必要條件。
三、“析”
析是教學的中心??煞謨蓚€階段:(1)有代表性地請學生簡析自己的論文主題、層次和結構。(2)師生共同分析教材的主題、結構和層次。前一階段為后一階段打基礎,不僅能發現學生的認知障礙,還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時機;后階段是分析的重點,通過師生共同談話,可修正和重組學生先前建構的不足,讓學生在討論和分析中,認知領域有一個質的飛躍。對第二階段的分析,《人類和環境》談話提綱可作如下安排:
問題的提出
研究課題:《人類與環境》,關鍵字“環境”如何理解?
環境的概念:環境是指周圍事物的境況,人類的生存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大類,界定本教材的研究重點是自然環境。
環境的組成:自然環境包括 >地理環境(指地球表層)、地質環境(指地表下的巖石圈)、宇宙環境(地球以外的星際空間)。這三者不斷地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人類與環境是怎樣的關系
人類活動影響環境:影響自然景觀、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環境要素的空間分布、環境系統的功能。
環境對人類的影響:自然資源在數量上質量上有著很大差別、 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及其危害程度有著很大差別、不同地區水土中化學元素的含量有差別、不同地區環境承受破壞和污染的能力不同。在此要強調人類與環境的辯證統一、互相依存的關系。
為何要研究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出現了環境問題
(1)什么是環境問題?
(2)發生環境問題的原因?
(3) 發生了哪些環境問題? 資源問題、生態問題、污染問題。
(4) 環境問題具有一定的地區差異,為什么?
4、如何來協調人類發展與環境的關系(重點)
(1)統一認識:a人類的發展必須要靠環境的供應,而人類的持續發展必須要以環境的持續的供應為保證。b當人類的活動影響到環境的質量時,我們無法也不能逃避,只有面對現實,幫助恢復環境。c我們要盡一切可能,讓環境有持續的供應能力,從而使人類有可能持續的發展。
(2)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的主要途徑:
a 在人類生產方面。對物質資料的生產,人類應該有效地調節經濟發展的步驟和速度,加強宏觀調控,保持經濟適度增長;對人類自身的生產,要控制人口的數量,提高人口的素質,使人類自身的生產與經濟、環境相適應,這是協調人類與環境關系的首要問題。
b 在環境發展方面。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控制已出現的環境問題 這是環境向有利于人類發展的良性方向發展的前提;另一方面要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工作,以免環境再受污染和破壞,這是協調人類與環境關系的中心內容。
人類與環境的廣泛性:要加強國際協作,保護世界環境。
通過系統分析學生掌握了教材的論證邏輯結構,加深了人類與環境的辨證統一的關系的理解,特別是聯系實際,結合國情,充分認識了經濟發展與環境建設的關系。同時學生通過對照比較,明白了自己在建構這一部分知識結構時,在哪些方面還不夠成熟,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四、“疑”
疑是教學的關鍵。提出疑點、突破疑點、解決疑點,才會在教學上有質的飛躍。經過綜合分析,學生的建構總有與教材上不一致的地方,有的經過加工類比,很快得到了解決,可是常常還有一些問題想不通,這就是“疑”點。疑點的種類很多,有的疑觀點,有的疑事例,有的疑論證結構等。出現疑點是論文教學法的高
潮所在,也是學生知識和能力獲取的高級階段,常閃耀著學生敏銳的思想和智慧的火光,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突破和解決。 論文教學法是借鑒了語文教學中的如何寫論文的結構模式,通過在地理課堂中的教學實踐,發現此法特別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特別適合部分人文地理內容的教學。“想、寫、析、疑”四字是教學的一個完整過程,也可能要花幾堂課才能完成這一過程,如上述的《人類和環境》一章就不是一堂課能做到的,只要統盤考慮,合理安排,加強指導,論文教學法會發揮它應有的功效。
1、改進教學方法、端正教學態度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以及素質教育得以實現的主要途徑。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明確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要充當好指導者、參與者和組織者,在學習過程中,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盡量多地將時間留給學生,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自己學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漸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以及最常用的情景教學法等,最常用到的是以探究式活動中心的問題情景,在教師前教師先給學生創設問題情景,以問題為主線貫穿于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再次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問題的答案,從而掌握所學的知識點。
2、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對教師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的關鍵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時常激勵和鼓舞學生,喚起學生對學習的欲望、信心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給予學生鼓勵或期待,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或發生錯誤時,教師要注意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要以鼓勵為主,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自己去尋找錯誤的原因,并將其改正,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對學習產生恐懼,才能使課堂教學成為有效的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靈活運用地理教具來輔助教學,使自己的教學手段更豐富,也可以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效果。可以通過圖片、影片、地形圖等資源來輔助教學,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使抽象的地理知識更生動、形象,使學生不僅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還能使復雜的、抽象的地理知識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還能拓寬知識面,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的提高,從而使地理課堂教學成為有效的課堂教學。
3、讓學生掌握地理學習的方法
教師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逐漸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是從我要學習到我會學習的過程。所以初中地理有效教學的目標就在于讓學生掌握地理學習的方法。首先要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讓學生通過預習提出問題,并能夠通過課堂學習解決問題,這樣還能保持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能夠有針對性的學習。還要養成復習的習慣,可以通過課堂筆記和課本經常對已學過的知識點進行復習,還可以把作業看成是檢驗自己學習手段,通過教師布置的課堂作業以及課外習題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情況,再通過反思和總結最終掌握所學的知識點;另外,地理學習的特點要求學生要具有一定的讀圖能力,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考試中都離不開讀圖、看圖、用圖和描圖,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通過學習讓學生能夠從地圖中獲得有效的信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一些基礎性知識編排成歌訣、口訣或者用諧音代替法等方法來幫助學生去記憶,讓學生能夠更輕松地掌握和運用知識點;另外,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將所學的地理知識與實際的問題相結合,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自己對知識的應用能力,讓學生感受地理知識與生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僅能夠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還可以運用討論式課堂教學,讓學生通過合作來完成學習,也是讓學生掌握地理學習方法的途徑之一??梢圆捎猛烙懻?、小組討論以及全班討論等形式,使學生通過討論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這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逐漸形成一定的交往能力。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也要發揮正確的引導作用,對學生的合作方法進行指導,既能夠使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發揮好的帶頭作用,又要照顧到組內的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有交流的機會,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積極思考,共同解決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真正參與要課堂學習之中,讓他們都有體驗的機會,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4、師資隊伍的建立
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可以通過開展評課、聽課活動作為教學研究的手段,通過聽課明確教師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通過評課讓教師能夠明確自己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并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改進,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學校還可以不定期地組織培訓活動,僅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還使教師在教育觀念、工作態度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從而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