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2 10:46: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社會醫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美國是在19世紀后期才建立起注冊醫師制度,而推動這項改革的最大動力是以抗菌術和麻醉術的發明、細菌學的建立、免疫反應的發現和X光技術應用為代表的醫療技術革命。這場革命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只有具有堅實而系統的基礎醫學知識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的醫生,才能提供高水平的醫療技術服務。這一時期,一批從歐洲歸國的醫學生將系統的臨床課程、學校與醫院的協作、醫生職業的專門化等新觀念帶回美國,領導了按照歐洲標準改造美國醫學職業的運動,如成立于1877年的伊利諾伊州健康協會就率先倡導提升醫學教育水準。1883-1889年間,該協會發表了5篇報告,對醫學生的基本素質和教育水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醫學生應該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并且已獲得過高等學校的學位;醫學生醫學課程的設置至少應包括兩門解剖課以及醫學導論在內的10門學科;醫學生醫學課程的學習至少3年,還須通過由外部進行的考試才能畢業。同一時期,成立于1876年的美國醫學院校協會提出了類似的標準。伊利諾伊健康協會的倡議被各州紛紛響應,1891年,一個由各州考試和頒證委員會組成的全國聯盟成立,有力地促進了醫學課程的規范化和教學質量的提升。20世紀初,美國醫學會也加入到提升職業標準的運動中來,1905年,美國醫學會成立了一個醫學教育委員會,該委員會和美國醫學院校協會創立一套關于教育和注冊的標準,這個標準后來成了評價全國醫學院校的綜合指標[3]。19世紀90年代,隨著民權運動興起,民眾要求政府在提供公共福利,保障公共衛生方面應發揮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成立工會的運動風起云涌,也催生了各種醫學團體的形成。這兩種因素也構成了美國醫學職業社會化進程的大背景[4]。
西方社會醫學職業化除了與大學教育相聯系的注冊制度外,隨著科學的進步,其職業的分化也逐步推進,最先開始的是內外科的分離。如16世紀的英國,醫學行業是一個等級分明的圈層結構,其核心和最高層是少數具有大學學位的內科醫生和人數更少的且通過某個大學考試后獲得行醫執照的外科醫生,他們可以在英國任何地方行醫;而處于外圈和較低層次的大部分醫學從業者是理發師-外科醫生,他們屬于不同的行會,行會法只允許他們在本地行醫;而在這個行業的更外圍是大量沒有行醫資格的江湖郎中,如一些充當助產士或兒科醫生的婦女,一些雜貨商-藥劑師———他們除了配藥外有時也行醫。1518年,亨利Ⅷ世國王的御醫,畢業于牛津大學并擁有帕多瓦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的ThomasLinacre創辦了內科醫生法人團體(coporation),該團體獲得國王授權,擁有在全英國舉辦考試和頒發執照的權力,并對倫敦周圍7英里范圍的行醫活動和藥事活動擁有監督和控制的權力,該團體于1551年成為倫敦皇家內科醫師學院。同年,外科醫生也效仿內科醫生成立自己的團體。亨利Ⅷ世的外科醫生ThomasVicary,Maidstone聯合英格蘭所有的外科醫生行會,組成一個法人社團,并于1540年獲得國王的授權可以在倫敦地區對無照行醫者進行處罰,并且每年可以接受4名死刑犯人的尸體用作解剖研究。外科醫生與理發師職業正式分離是在200年后才完成的,但從1540年起,外科醫生就不再從事理發師工作,而理發師也被規定除了進行牙科手術外不得進行外科手術。早期的藥事活動是由雜貨店主兼營的,那些從事藥事工作的雜貨店主們除了配藥以外,也為患者提供部分醫療服務,如為患者診斷、開處方。17世紀,藥劑師職業與雜貨店主職業逐漸分離。1606年,藥劑師們組建了一個與雜貨店主行會有所不同的組織———藥劑師協會(SocietyofApothecaries),11年后,在國王詹姆斯Ⅰ世的授權下,這個組織與雜貨店主行會完全分離,但藥劑師從事醫療服務的行為卻受到內科醫生的強力抵制。18世紀以前,內科醫生的教育是學院式和等級制的,他們往往在行醫之前就已獲得了大學學位,而外科醫生和藥劑師則是學徒制的。隨著外科醫師與理發師行業、藥劑師與雜貨店主的分離,學校教育逐漸面向藥劑師和外科醫生,并成為獲得相應從業資格的必備條件。1763年,WilliamHunter創辦了包括博物館和圖書館的解剖學校,以提供高水平的化學、外科和內科課程。
19世紀早期,很多杰出的醫學家就是在這所學校接受的醫學教育。另一方面,牛津、劍橋等大學醫學院雖然授予文憑并頒發執照,但是這些學校教學內容陳舊不堪,脫離實際,以至于每一個有志從事醫療職業的學生畢業后都要到愛丁堡大學再學習其它課程并在倫敦的醫院工作一段時間,以獲得更新的知識和能力。18世紀,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工業革命的推進,西方社會對醫學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導致許多未經過學校教育的外科醫生和藥劑師進入到醫療市場。另一方面,富人對醫生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造成醫學行業中的內科醫生、外科醫生和藥劑師之間矛盾叢叢,尤其是1789年,一場嚴重的傷寒流行造成醫學服務人員嚴重不足,曼徹斯特的醫療管理當局試圖招募藥劑師和外科醫生,以增加醫生的數量,這一舉動激怒了內科醫生。1794年,Percival撰寫名為“醫學倫理學”的小冊子,呼吁對醫療行業進行改革并強調醫療服務的規范性。1815年,藥劑師推動了藥劑師法案的立法,該法案規定了藥劑師對內科醫生的從屬地位,但該法案增強了藥劑師協會的權利。該法案規定所有英格蘭和威爾士的藥劑師必須經過5年的學徒學習并通過藥劑師協會組織的解剖和生理兩門基礎課程和兩門醫學課程的理論和實踐考試,以及在協會承認的醫院里經過至少6個月的見習后,才能取得執照和行醫。法案還授權協會對違反者進行處罰[2]。該法案的設立提高了藥劑師地位,也賦予藥劑師全科醫生的身份以從事醫療服務,而那些沒有取得藥劑師協會頒發的執照,即使有醫學學士學位的人也不能從事藥劑師職業[5]。1800年,舊的外科醫生公會(Companyofsur-geons)改組成皇家外科醫師學院。拿破侖戰爭使軍隊對外科醫生的需求大增,而外科醫生也在這場戰爭中受到更好的理論和實踐訓練,他們不再滿足于在醫學等級結構中處于較低的地位,要求至少與藥劑師的地位相當。他們與藥劑師協會達成私下協議,按照藥劑師規則提升他們的執照和地位。1823年,皇家外科學院設立了外科醫師國家考試,以獲得皇家外科學院會員資格(MRCS)。許多年青人不僅希望成為皇家外科學院的成員,還爭取獲得藥劑師協會的執照(LSA)。這樣,“內外科醫生”或全科醫生就應運而生了,后來英國皇家內科學院也頒發內科醫師的執業執照(LRCP),其級別高于LSA[5]。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英國在初級保健服務和醫院專科服務之間劃定了明確的界線,前者由全科醫生提供,后者由??漆t生提供。1911年,英國通過“國家衛生保險法案”,創立醫療保險系統,以保證全科醫生的存留[5]。
西方社會藥劑師的執照一直是最通用的資格證書,藥劑師的規則也一直被“內外科醫生”遵守,但隨著19世紀科學的進步以及大學教育的改革,師傅帶徒弟式的學習方法已然過時,學徒制漸漸讓位于醫學院教育。受過教育的新一代醫生比那些傳統方法培養的行醫者有著更全面的知識和更強的競爭力,他們希望清除那些無資質行醫者以提升醫學職業的聲譽。因此,他們要求由一個權威的頒證機構來認證醫學資質,讓持證者可以在全國任何地方從事醫學工作,并將沒有資質者排除在行業之外。于是,追求更高質量醫療服務的富裕階層、在愛丁堡受過教育的年青內科醫師、追求更高的社會地位并且感受到無照行醫者帶來威脅的外科醫師和藥劑師,成為推動醫學改革的三股勢力。19世紀中期的霍亂大流行,促進了醫學教育的改革。1858年,英國通過了新的醫學法案,成立一個頒證機構———醫學教育和注冊委員會(GeneralCouncilofMedicalEducationandRegistration),將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大學和各種醫師、藥劑師的組織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這個強有力的機構現在被稱為全科醫療委員會(GeneralMedicalCouncil),其成員均來自各機構和大學,隸屬于樞密院,其職能是確保申請者只有在經過適當的課程學習和臨床訓練之后,才能獲得注冊資格。1858年所制定的法案初衷是保護公眾的利益而不是保證醫生的利益,但它最終將醫學從一門謀生技藝轉變成一項受人尊敬的職業,讓醫生也從該法案中受益[2]。醫學專業知識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醫學職業的分化,到19世紀80年代,倫敦至少有6個專業協會,包括外科、眼科、皮膚、婦產科、神經科和耳鼻喉科協會,而在紐約,也成立了皮膚、產科、法醫等協會[5]。
醫學職業的分化和各種醫學團體的成立,對于協調醫患關系、醫醫關系、醫技關系、醫學行業與社會其它行業的關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對這些方面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理論探索,則逐漸演變成醫學倫理學的基本原則。20世紀上半葉,“科學醫學”成為一種現代職業。高門檻、必修課、嚴格的執業資格、高品質生活、強有力的社會建制以及良好的公眾形象成為這一職業的特征?,F代醫學的發展、經濟的快速成長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導致大量資本涌入醫療保健市場。新的診所、醫院、醫學研究中心、醫學校建造起來。另一方面,與醫學知識的產生、傳播和應用相適應的社會機制也在不斷完善,醫學的建制化趨于成熟。這不僅極大促進了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也增進了社會對醫學職業的普遍尊重。今天的中國正處在一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程之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則極大的促進了醫療服務需求的增長,醫療行業在努力滿足社會需要的同時,也面臨著嚴格自律,維護職業聲譽,提升職業形象的艱巨任務。西方社會醫學職業社會化的進程,為我國執業醫師制度的建立和醫學社團的發展提供了一面鏡子。
作者:左漢賓 單位: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1977年恩格爾(Engel?GL)率先提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biopsychosocialmedicine),指出生物醫學模式的局限性,其不能解釋并解決所有的醫學問題,質疑臨床醫生過于狹窄地將疾病作為醫學對象,忽視心理、社會因素對病人的影響,但并不否認生物醫學研究對主流醫學進步的巨大貢獻。恩格爾的思想不僅是對科學的建議,也作為一個基本的意識形態,試圖扭轉非人化的醫學和無助感的病人。“醫學模式”自此問世,之后醫學模式開始成為醫學界關注的熱點之一。因此,關于醫學模式,其實是回顧性認識。醫學模式的萌芽始于20世紀上半葉,甚至是19世紀末。在其被正式提出之前已經在醫學、心理學、社會學領域孕育,成為新模式的先驅。恩格爾以一個概念的形式提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但在科學研究及醫學實踐中通常是以一種理論來處理和應用。在過去的40年許多研究者對其進行了探討,大多數研究是解讀該模式的基本理論、闡述這種模式的指導意義或臨床實踐應用等。但自然科學領域很少有理論構成的研究,對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理論構成也缺乏系統清晰的認識。梁淵等根據風笑天社會學研究方法中關于理論的一般構成方法,提出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理論構成包括10個基本概念、3層邏輯關系和6個命題?,F從醫學的發展史出發,綜述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形成背景及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的作用,以期為護理模式的理論構建提供參考和借鑒。
1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形成
早期神靈醫學模式、自然哲學醫學模式為經驗醫學,生物醫學模式強調醫學技術的進步與突破。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在不否認生物醫學研究對主流醫學進步的巨大貢獻同時,強調病人的經驗以及不同時代或文化對身體和疾病認知的差異。
1.1心理和社會因素的作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以一元論為基本的指導思想,既考慮到疾病的生物學因素,也要考慮到心理因素以及環境和社會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將所有這些因素都看作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1.1.1疾病譜和死因譜的改變凸顯心理和社會因素的作用隨著社會的進步、工業化程度的提高,人類的病因譜、疾病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在發達國家主要的健康問題是急性疾病。急性疾病經常由環境中的疾病因素引起,起病快、病程發展快或迅速導致死亡,這些致病因素可以對所有個體進行攻擊而不論其年齡、性別、種族或社會地位;全體人口的各個部分本質上都面臨同等風險。在現代工業社會這些疾病已經明顯減少,但是在一些欠發達國家它們仍然構成了主要的健康威脅。到20世紀中期,發達國家的急性病發病率下降,慢性病和功能退化逐漸成為主要的健康問題。這一轉變得益于居住條件和公共衛生條件的改善。上述改善導致的人口“老化”又進一步強化了慢性病的主導模式。
1.1.2對健康與疾病的認識隨著社會觀念的轉變逐漸深入一些醫療效果的不足并不是因為缺乏適當的技術干預措施,而是因為觀念上的思考不夠。隨著人們對保護健康、防治疾病的經驗積累,認識也有了深刻的變化,對疾病的發生和變化由生物層次深入到心理與社會層次;對健康的思維也日趨全方位、多層次。20世紀開始,醫學的主要模式是疾病的醫療模式。二戰前人們相信這種醫療模式會使各種造成大部分死亡的流行病被消除。但由于急性疾病的重要性衰減,與生活方式、遺傳甚至心理狀態有關的慢性疾病和退化性疾病越來越重要,上述醫學模式逐漸失去意義。健康與疾病之間以及身體完好與生病之間的界限并不那么明確、明晰,因為他們還混雜有文化、社會和心理方面的考慮。1946年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作出了新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痛苦,而是個體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全安好的狀態。這一概念體現了醫學轉換的基本精神。
1.2醫學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完成了從經驗到技術到科學的轉型醫學最早階段帶有明顯的巫術的性質,被歸屬于巫術;在古希臘希波克拉底時代,它與哲學水乳交融;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醫學被視為自然哲學;17世紀、18世紀,醫學被認為一種“妙手回春”的技術;在生物醫學模式主導時期,醫學被自然而然看作是自然科學。隨著自然科學的長足進步,特別是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形成和應用于醫學,它逐步完成了從技術到科學的轉型。
1.2.1自然科學的理論成就推動基礎醫學的發展古代醫學的形成和發展一方面得益于臨床經驗的積累和哲學思辨,另一方面也與當時的科學技術發展程度相關。近代以來,物理、化學的發展不僅是推動工業社會發展的杠桿,這些領域的理論成就應用于醫學直接推動生理、生化、病理的研究,特別是從生物角度深入研究人的生命活動,從細胞到分子到基因,人類逐漸認識到生命的本質。20世紀中葉,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的廣泛滲透和應用使得基礎醫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臨床醫學形成獨立的專業體系、為臨床實踐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2.2技術革命的成就推動醫學技術的進步歷次技術革命的成就為醫學發展提供了基礎和條件。日益復雜化的醫學實驗技術和實驗設備,日益發達的臨床檢測技術,日益精密的治療儀器,生物醫學工程、影像學等新興學科的出現,直至器官移植等高難度醫學技術。實踐證明,醫學越是要發展越要更深入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越是需要技術的支持。
1.2.3科學方法論的發展推動了醫學方法變革醫學成為一門科學得益于科學方法論的應用,醫學方法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就是移植其他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方法并改造和發展。數學方法成為醫學的常規方法;生理、病理的各種定量測量大多是以物理學、化學為基礎發展;醫學的實驗方法的應用和發展得力于自然科學;20世紀社會學在醫學領域的強力滲透,社會科學興起了頗為矚目的研究方法。在現代條件下,科學技術的新方法以日益增快的速度向醫學滲透,改變著醫學研究和臨床診治的面貌。
1.3哲學與科學的對立統一醫學模式是在自然辯證法的發展中誕生,醫學觀是在辯證法和唯物主義科學觀的指導下對醫學深入研究并與其結合??v觀醫學發展史,一些西方哲學思想和方法如希波克拉底古代哲學、笛卡爾推理、演繹方法,培根經驗主義、歸納法,以及波普爾和皮爾士抽象主義、反繹思考的方法等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并且醫學的每次飛躍與歷史上幾次文藝運動有著直接的關系。
1.3.1現代哲學的認識論、方法論與醫學的發展系統理論提供了概念性的方法,不僅適用于提出的疾病的生物心理社會概念,也用于研究作為相互關聯進程的疾病和醫學護理。由于系統理論認為組織所有水平都在層次結構關系上相互聯系,以至于一個的改變就會影響其他的變化,采用它作為一種科學方法是以減輕整體-還原二分法和改善跨科學學科的聯系。更整體和全面的健康和疾病概念的主要方法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學方法和精神分析,以及阿道夫?邁耶的反應-生活-應激途徑和心理生物學的概念和方法。心身醫學術語本身是一個二元論的痕跡,它成為一個媒介,借此生物和社會心理這兩個平行但獨立的醫學體系之間的間隔被連結。
1.3.2歷史上的文藝運動與醫學的發展①文藝復興運動。中世紀末文藝復興運動席卷整個歐洲。人文主義者提倡人性、尊重知識、主張研究、認識自然和人體自身,將被禁錮了千余年的文化和科學技術從宗教神學的枷鎖下解放出來。1543年比利時學者維薩里解剖學名著《人體之構造》出版,對近代醫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此,醫學科學發現不斷涌現,呈現出醫學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繁榮局面。病因學、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等取得了重要進展,醫學進入多學科發展階段。②科學主義思潮。文藝復興“人的發現”之后,科學和理性繼續在科學技術昌明、現代工業崛起的時代潮流中出演主角。19世紀中葉,黑格爾、馬克思、恩格斯辯證法思想揭示生命的本質。隨著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物理學革命和電力應用及內燃機的使用為主的技術形態的動力革命,科學主義思潮風起云涌。推崇自然科學,主張哲學應當效仿科學,哲學由此成為對科學進行分析的認識論和方法論。③科學人文主義思潮運動。20世紀以來,生物醫學的基本指導思想就是還原論,基本方法是還原方法。醫學呈現技術主義傾向發展的勢頭,學術界批評蜂起,但收效甚微。由叔本華的生命意志哲學、尼采的強權意志論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學所形成的人文主義思潮有力地沖擊著思想界。人本主義思潮以人和社會問題作為哲學的研究對象,關注人的生存、人的本質等,關注生存環境、社會環境等社會問題。在人本主義思潮的影響下,醫學人文精神不斷升溫,人們開始對醫學科學技術和醫學人文精神的對峙進行反思,醫學僅僅關注生物人的局面正在為對病人進行生理、心理和社會3個方面的整體關懷所替代。
2啟示
恩格爾提出:“為了解疾病的決定因素、達到合理治療和保健模式,醫學模式必須也應考慮到病人、病人生活的社會環境和由社會決定去對付疾病的破壞性效應的補充系統,那就是,醫生的作用和健康護理系統”。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提出及發展為護理模式的理論構建提供了參考和借鑒。護理曾經是臨床醫學學科群的子成員,在我國目前已成為一級學科,不僅需要有獨立的理論體系,更需要體現自身學科的特色。借鑒醫學發展之路,護理學科從哲學指導思想到具體研究方法,都應該在更寬闊的領域中學習、領會、吸收、融合,最后形成護理學獨特的研究模式和路徑。
2.1下設二級學科,注重基礎護理的研究有學者提出,在將護理學設置為一級學科后還需要設置若干培養方向明確、研究方法成熟、社會需求量大的二級學科。護理學二級學科的設立有利于護理專科化發展及各領域專家的培養,形成護理學學科體系;有利于在特定領域重點方向上取得突破,提高學術研究的自主創新力。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是在生物醫學的肥沃土壤里開出了人文之花。基礎醫學的深入研究為臨床實踐創造了科學可行的條件。護理學學科建設也要注重基礎護理深入、細化的研究,保持研究方法的科學性,為臨床護理在技術、生理層面保駕護航。
2.2學習先進的科學方法,加強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醫學本身是理論要素、經驗要素、技術要素綜合而成的體系。護理學同醫學一樣屬于“異質綜合體”,這種復雜性決定了人們對它的認識難免產生眾多分歧,需要把握多重屬性才能逐漸逼近其本來面目。醫學發展是綜合各時代科學技術的成果,自然科學先進科學的實驗方法、研究方法是醫學得以發展并走上科學之路的基石。護理學要注重學科之間互相滲透、交叉,形成立體網絡結構,吸取其他學科的先進方法、先進成果發展自我理論和實踐。
2.3加強護理理論建設自然科學的一系列成就證明它一方面需要正確的哲學思想作指導;另一方面也需要哲學作出科學的概括,哲學的作用可見一斑。20世紀80年代西方護理理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產生了大量著名的護理理論,保持了護理學的獨立性,極大推動了美國的護理學發展。我國目前尚無原創的護理理論,多借鑒國外,但應用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認為,護理理論可在既有理論評價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同時在護理實踐和護理教育中應用。中國護理應借鑒西方護理理論構建的思路和方法,尋求東西方都未解決的共同問題,作出思考,要將理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以確定有自己特色的理論,發展不同類型的理論,并加強國際合作。
作者:陳琳 韓世范 單位: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
一、一種新的文藝復興思潮
20世紀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包括醫學在內的整個自然科學領域,出現了一種人文主義思潮,出現了一種要求自然科學的研究與發展回歸人,回歸社會,回歸人文的思潮。自然科學經歷了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之后,擺脫了神與宗教的桎梏,亦同時走出了古典自然哲學的深宮。作為一支獨立社會實踐力量,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成為人類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影響民族和國家發展的決定力量??茖W已融入社會,融入人類物質與精神文化生活之中。科學離不開社會,離不開人類生活。當然,社會、整個人類生活也離不開科學。科學不僅作為一種改造社會的物質力量,而且作為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獲得了毋庸置疑的肯定意義。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科學無論是從其自身發展,從其更好地發揮社會功能的需要看,都要求注入新的人文精神。在科學界,在學術領域,一種類似14世紀開始的尋求人文精神、回歸人類的思潮正在興起。對于這種我稱之為新的文藝復興思潮,一些關注科學發展的思想家早就察覺到了。例如,英國著名的科學史家W?C丹皮爾在其1929年出版的《科學史》中就這樣寫到:“在希臘人看來,哲學和科學是一個東西,在中世紀,兩者又和神合為一體。文藝復興以后,采用實驗方法研究自然,哲學和科學才分道揚鑣,因為自然哲學開始建立在牛頓力學基礎上,而康德和黑格爾的追隨者則引導唯心主義哲學離開了當代的科學。
同時,當代的科學也很快地就對形而上學不加理會了。”這樣,我們就看到了自16世紀以來科學與哲學、科學與人文學的分離。科學家們認為,科學就是為認識而認識的純科學??茖W只能沿著實證的方法,只能沿著排除哲學,沿著排除人文社會因素的影響,才能獲得自身的存在和發展。但是,在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實踐后,人們終于認識到,就科學的自身存在發展而言,“通過科學走向實在,就只能得到實在的幾個不同方面,就只能得到用簡單化的線條繪成的圖畫,而不能得到實在自身”,“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重新去研究希臘文,不但是為了語言和文學的緣故,而且也是因為希臘哲學家的著作中可以找到關于自然界的最好不過的知識?!边@種最好不過的知識,顯然就是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提出的“理論地掌握這些材料”,就是對辯證思維的需求。其實,現代科學的起源是雙向的。它既起源于巫師、僧侶或哲學家的有條理的思辯,也起源于工匠的實踐。沒有實踐,沒有經驗,科學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樣,科學如果沒有哲學思辯,沒有人文社會精神的孕育,經驗永遠只能是經驗,而不能成為科學。今天科學盡管已突飛猛進,但仍離不開這兩個源頭。
賦與當代科學以更多的發展是十分需要的。科學必須既是理性的同時又是經驗的?!爸挥挟斃硇运季S應用于我們稱之為經驗的目的—即對于我們的幾種感官,或對于以科學儀器的形式加以改進發展的感官來說,是可以達到的客體時,科學才存在。”當代科學領域人文主義的復興有更深刻的原因。當今的科學,既是人類智慧的最高貴的成果,同時又是最有希望的物質福利源泉。由于我們為科學的發展提供了種種條件和機會,科學對社會產生了愈來愈大的影響。社會能夠接納愈來愈強大的科學嗎?科學之于社會與人類的影響都是正面的嗎?科學在何種范圍內才是有益于人類社會而不是禍害人類社會呢?諸如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遺傳工程,人類對自然的大規模干預…在何種界限內才能造福于人類呢?這就要求科學從最初源于人類利益的需要興起而最終回到人類利益這一基點上來。英國著名的科學家J?D貝爾納的《科學的社會功能》一書曾明確指出:“我們不能再無視這樣的事實:科學正在影響當代的社會變革而且也受到這些變革的影響,但是為了要使這種認識多少具有實在的內容,我們需要比以往更仔細地分析兩者的交互作用”。
另一位科學史作家薩爾頓也曾發出呼吁,要求科學人道化。他說:“要想使科學研究勞動人道化,唯一的辦法是向它灌注一點歷史精神,即崇敬過去的精神—崇敬世世代代一切良好意思的見證人的精神。不論科學變得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發展過程本質上都是同人道精神有關的?!薄懊慨斘覀儗κ澜缬辛诉M一步理解,我們也就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我們和世界的關系。并不存在同人文科學截然相反的自然科學,科學和學術的每一門類都是既同自然有關,又同人道有關。如果你指出科學對于人道的深刻意義,科學研究就變成了人們所能創造的最好的人道主義工具;如果你排除了這種意義,單單為了傳授知識和提供專業訓練而教授科學知識,那么學習科學,就失去了一切教育的價值了,無論從純科學技術觀點看其價值有多大。
如果不結合歷史,科學知識就危及文化。”科學與社會的關系如此緊密,科學對社會的影響如此巨大,這就要求科學始終不背離人道,不背離社會公眾的利益,和人文社會相伴相依,就成為勢所必然的了。如果說,14、15世紀文藝復興思潮的要點在于使科學從宗教與神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為科學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那么今天我們面臨新的文藝復興思潮的特點,在于要求科學在其發展中克服單純技術主義的傾向,實現與人文主義的結合,使科學更好地造福于人與社會。當然,當代科學要求人文思想的復歸,應當是區分那種舊的、幾乎與宗教混為一體的人文主義。從歷史上看,一些人文主義者從傳統的舊觀念出發反對科學創新的事例也不罕見,如歷史上曾發生的反對尸體解剖,反對墮胎,反對人體實驗等,都曾使醫學進步嚴重受阻。今天科學要求人文的復歸,是基于限制科學負面影響的人文復歸。在當今科學領域,也的確存在著舊人文主義對科學進步的干擾。諸如無條件的動物保護主義,視任何科學發現為災難……,無疑對科學、對社會都是無積極意義可言的。科學應當擺脫那種舊的人文主義思想的干擾,尋求與新的人文主義思想的結合,從而為科學自身,為人類社會創造美好的明天。
二、人文社會醫學興起的背景
醫學和整個自然科學一樣,自文藝復興以來,也走過了依賴實驗、排斥哲學與人文學的影響、堅持自身獨立發展的漫長路程。但是,盡管如此,早在19世紀20年代,德國病理學家魏爾嘯(1821—1902)就曾說過:“與其說醫學是一門自然科學,不如說它是一門社會科學”的觀點。自那時以來,關于醫學與社會的關系,關于社會對醫學的影響與控制,人們的認識愈來愈明確和堅定了。例如,曾經影響和指導過醫學發展一百余年的“特異性病因說”,在新的形勢下遇到了越來越多的困難與麻煩。在許多研究課題面前,人們不禁要問,我們能找到某種特異病因嗎?由巴斯德、科赫創立的微生物學,為特異性病因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也曾創造過醫學的輝煌,但這種“特異性病因說”在尋求疾病控制時,卻忽視了地理環境的、社會的、心理等方面對疾病的影響。
“它掩蓋了醫學上至關緊要的左右手:肉體紊亂或社會剝奪的術語解釋疾病與健康的惡化”,因而“特異性病因說繼續在引向我們走向錯誤?!币舱腔谶@一點,美國紐約羅徹斯特大學教授GL?恩格爾于70年代末提出需要新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型,指出當代占統治地位的生物醫學模型認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離正常的可測量的生物學變量來解釋,在它的框架內沒有給疾病的社會、心理和行為方面留下余地”,因而是不完全的,需要修正和補充。對醫學所持這種觀點的批判性認識,我國一些著名的醫學科學家也曾發表過一些極為深刻的見解。早期任中國醫科院院長的黃家駟教授就曾說過:“人的健康與疾病,不僅受著物質環境的支配,也受社會制度、經濟條件、精神狀態等影響。
因此,醫學又是與社會科學密切相關的?!蔽覈麑W者于光遠在一次會議上曾對醫學有過一段精彩的論述。他說:“對于臨床,可否理解為世界上許許多多自然過程中的一個特殊自然過程,臨床當然不是一個天然的自然過程,而是一個社會的自然過程。就是說,這個過程離開了社會就會不存在。而且,臨床是兩重意義的自然過程,它與開礦不同,開礦雖離不開社會的發展,但礦體是自然的。對臨床來說,不僅疾病一般都有社會的原因,有社會性,醫學的治療行為,包括所用的方法、手段,也是有社會性的。所以,臨床是兩重的社會自然過程。因此,我認為醫學不是一門純粹的自然科學,本身是一門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交叉的學科?!碑斎?醫學之所以區別于政治學、社會學、文化學,仍在于主要是通過技術手段服務于人類健康,問題在于人是社會的人,疾病與健康總是受制于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因素,因而醫學在使用技術為健康和治療疾病時又不能不考慮人文社會因素的作用,并且在某些疾病的治療方面不能不主要依賴于社會及心理因素的調控,這就給人文社會醫學的發展留下了廣闊的陣地。醫學不僅是智力上的科學,而且是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有著深刻而明顯的文化標記;醫學不僅是一門依靠自身不斷完善發展的知識,而且總是不斷吸收其它科學成就,總是以某種哲學、方法論為基礎構建起來的知識與技術、技藝結合的綜合體系;醫學不僅是一種知識和科學意識形態,而且是一種社會建制,是一種以龐大專業隊伍為骨架的社會職業組織。醫學的這些本質特征,奠定了它的人文社會學的基礎。本世紀60~70年代以來,醫學加速了其人文社會學的復歸,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人文社會醫學學科,是由以下一些背景因素相互促進的。
第一,醫學已成為一種龐大的社會建制,對社會注入了愈來愈大的影響。醫學早已不是古代單個醫生面對病人的最初組織形態,也不是中世紀以后逐步形成的早期治療所、安息所和教會醫院?,F代醫療保健服務,已注入到工廠、學校、研究所和每一個社區,醫療保健支出已成為各國政府沉重的財政負擔,并對社會和國民經濟發生重要影響,因而加強了醫學的社會性,其人文社會色彩更加突出了。
第二,由于醫療高技術的應用及其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引發的社會問題愈來愈廣泛。當代醫學的新成就,使醫療技術的應用大大超過了傳統醫學單純治療的范圍,且不斷擴大新的領域,因而提出了醫學應當做什么和不應當做什么,哪些是有益哪些是有害的問題。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必須從社會、道德、文化等方面考慮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斷。單純的醫學視野的考慮是無能為力的。例如,當代生殖技術可以完全改變多少世紀延續下來的傳統生殖方式。當代的生殖技術,可以控制性別,可以人工授精,可以由別人代生,可用試管培育受精卵,可以男性懷胎,可以改變性別。如此等等的取舍,都必須從各國社會情況、道德是非、文化傳統多方面考慮。再如器官移植,死亡標準、安樂死等,也因社會道德文化的差異引起各國公眾長久不息的爭論與焦慮不安。在這些方面,醫學簡直成了人文社會醫學了。
第三,由于人口結構、疾病結構的變化及社會環境、生活行為方式致病作用的增長,必然導致醫學對人文社會因素的關注和人文社會因素在對健康疾病作用比重的增長。人們要求回答:社會、人文、環境、心理、乃至宗教、信仰是如何影響人類健康,在何種程度、何種范圍內構成人類健康的潛在因素。人文社會醫學的出現與成熟,實際上開辟了人們增進健康、防治疾病的新途徑,是當代醫學發展的重要目標。
第四,由于大量科學技術物質手段滲入醫學,導致了醫學的非人格化和醫患關系的物化,引起了醫學界和社會的關注,要求醫學回歸人、恢復“醫乃仁術”的呼聲日益增高。醫學是為人民服務的,以關心人為最高宗旨。希臘醫學的先驅者希波克拉底早就說過:關心病人比關心病更重要。但是,自拉美利特把人看成機器以來,這種思想發展到了空前的地步。在現代醫學面前,人是肉體的物質,人是CT圖像,人是基因……,因而醫學日益失去了昔日對人的溫暖而變得冷漠了。只要回想起一個病人走進醫院在醫生冷冰冰面孔前不斷奔波于各種檢測科室時,人們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醫學日益失去人性的圖景。但是,人是有喜怒哀樂的,他的情緒、心理對健康的影響是絕對不可以忽視的。應當說,醫學發展面臨的背景因素,和整個當代自主科學面臨的背景一樣,只不過因為醫學與人文社會因素的血肉關系而使這個問題更為引人注目。
三、關于人文社會醫學的任務
人文社會醫學的任務與歷史責任,就要反映醫學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系,揭示醫學理論和技術所包含的主客觀因素的文化的交流沉積的思想史與“外部史”,促進科學文化與人文化的交流與互補,從而豐富與完善醫學,豐富與充實文化,形成醫學的文化定位,哺育醫學和醫學科學工作中的人道主義精神,克服醫學中的技術主義影響,復歸“醫乃仁術”的本來面目,使醫學更好地服務于人類,造福于社會。具體地說,人文社會醫學的任務與責任,就是要提醒醫學始終堅持正確的目的,使醫學永遠服務于人,造福于人類健康。自15、16世紀以來,醫學和整個自然科學一樣,始終存在一種純自然科學與技術主義的思想。他們為科學存在而辯護的理由就是:科學本身就是目的,科學就是為了發現與發明。這種觀點在醫學中的反映,就是只承認技術,就是只重視技術,把尋求技術發現和發明當作醫學的最高目標。因而忽視了人,忽視了醫學技術必須緊緊盯注人類健康這一根本目標。
這一點,在當代醫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情況下,更為突出和重要。人文社會醫學的首要職責,就是要使醫學回歸人類,回歸人道主義的基點。其次,人文社會醫學應當為完善醫學、建立一門完滿的醫學而發揮其自身的潛能。迄今為止,現代醫學所做的一切,主要仍是生物因素方面,而對社會、心理、行為、環境等因素之于疾病與健康的作用方面,知之甚少。例如,社會、心理、環境因素究竟如何影響人的機體健康?社會、心理、環境與生物因素的關系及其相互作用是什么?如何通過社會、心理方面去促進健康?如此等等,盡管有過一些調查與觀察,但總的說來,仍處于盲目和知之甚少的狀況。以文化與疾病、健康的關系為例,人們大致觀察到文化環境、不同文化習俗對疾病與健康的影響,但理論地說明它,以及實際運用文化手段去預防疾病,增進健康,更是摸不著頭腦,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物質文化水平提高,生物因素致病作用的日益突出,使得發展人文社會醫學的意義就更加突出了。最能說明當代醫學的不完滿性至少有如下兩方面的事實:一是5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政府的醫學家為了制服心腦血管疾病、腫瘤,費盡了心機,消耗了大量資源,但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在全世界的發病仍呈上升趨勢,心腦血管患者往往處于住院—出院—再住院—直至死亡的循環之中,原因安在?就在于我們用對待生物因素致病的辦法對付主要由于社會、心理、環境因素致病的疾病。
另一是誤診率高居不下的事實。盡管近幾十年來現代科學提供了大量先進的檢測設備,但臨床誤診率并未因此回落。據劉振華、陳曉紅主編的《誤診學》提供的資料,生前誤診率迄今為止仍在30%左右。李甘地統計華西醫科大學1952-1987年6665例尸體解剖資料,臨床診斷與病理診斷不符合者占31%。最低者50年代為28?7%,60年代為29?1%,70年代為36?7%,80年代為32?5%。為什么會發生檢測手段愈來愈先進而誤診率并不因此下降的矛盾?原因要歸結為生物醫學觀點的缺陷。據杜治政對我國四種醫學期刊報道的776例誤診個案報告的統計分析,主要由于病史采集不當致誤診的116例(占15%),主要由于思想方法不當致誤診的282例(占36%),主要由于責任心不強致誤診的127例(占16%),業務知識與經驗不足致誤診的251例(占33%)。其中思想方法不當表現為主觀臆斷,迷信儀器,思路狹窄等十個方面??梢?加強人文社會醫學研究以完善當代醫學的重要性。第三,人文社會醫學應當充擔從總體上研究醫學,探索醫學發展規律,評價醫學進展的角色。醫學自誕生以來,幾經形態變換,走過了漫長的路程,展示了自身的特有規律。但是,長期以來,醫學只顧前進與開辟,而缺乏對自身的回顧與思索。當醫學以各種不同??魄斑M的時候,企圖對總體進行評價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時至今日,當醫學發展相互交錯,且愈來愈影響人類健康和社會時,醫學應當走向何處?應當如何引導醫學發展?醫學應當做什么和不應當做什么?如此等等,不僅為醫學科學工作者關心,也為社會廣大公眾關注。誰來回答這些問題?人文社會醫學應當擔起這副重擔。醫學在其萬箭齊發的今天,展示了一幅輝煌的燦爛圖景。顯然,在如此龐雜的探索中,并不都是需要的和能夠成功的,也不可能都是有益于人類健康的,也不都是值得耗費資源的。這就需要批評和評論。醫學的評論與批評,和文藝批評一樣,將成為醫學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因此,貝爾納曾正確指出:要“支持科學評論家的職業活動,賦與他們以類似文藝評論家的職責,使其負起發掘根本因素和進行評論分析的創造性責任。”
“科學也要研究它自己本身。”誰來承擔醫學評論的責任?當然要落在人文社會醫學的肩上。而這種評論,對當今的醫學發展而言,是重要而又迫切的。一個科研選題的立項,一項成果的推廣與運用,一種新療法的擴散,都應當評論。第四,人文社會醫學應當成為探索醫學功能的哨兵。談到醫學的社會功能,使我們想起貝爾納關于科學社會功能一段精彩的論述。他說:科學既是我們時代的物質和經濟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指引我們和推動這種生活前進的思想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學為我們提供滿足我們物質需要的手段。它也向我們提供了種種思想,使我們能夠在社會領域理解、協調并且滿足我們的需要。除此之外,科學還能提供一些并不那么具體,然而卻同樣重要的東西,它使我們對未經探索的未來的可能性抱有合理的希望,它給我們一種鼓舞力量。這種力量正慢慢地但卻穩穩當當地變成左右現代思想和活動的主要動力。貝爾納對科學社會功能的論述,使我們想到在探索醫學的社會功能上,有許多事情要做。當然,醫學最早的社會功能,是防疾治病,解除人們的痛苦。直到現在,醫學的這一功能仍如始初那樣受到人們的關心;其次,醫學還應當致力于人類健康,為健康提供指導與服務。醫學不僅圍繞著病人轉,也應當把廣大社會公眾的健康牢記心頭。為此,醫學需要介入社會,介入人們的行為,介入環境的培育與改造。這是醫學社會功能的一次飛躍。醫學能夠承擔這樣的任務嗎?在何種程度和范圍內發揮這種作用?再次,醫學作用于社會生產力要素之一的人,醫學能否構成社會生產要素?如何認識社會生產力與醫學的關系?還有,醫學作為一種科學文化,它如何構造社會的文明?人類如何享受,利用醫學所創造的科學文明?醫學如何與社會文明融為一體?再有,關于生活醫學化的問題,也是醫學社會功能有待探索的課題。所有這些,都是研究醫學的社會功能應當考慮的。
最后,人文社會醫學應當研究醫學作為一種實踐,如何表現自身的力量,如何更好地構造與自身及社會相吻合的社會建制,以發揮潛在的力量和功能。正如任何事物都有自身恰當的表現形式一樣,醫學在其不斷變化和充實的情況下,也應當尋求適合于自身存在的形式。例如,在以疾病與病人為主攻目標的漫長時期,醫學選擇了以醫院集結自身和發揮作用的形式,并且形成從下到上的防治網絡及與之相適應的教育、科研體制。這種體制把醫學人才和設備集中到醫院里,把病人吸引到醫院。通過醫學實現其治病的功能。但是,當醫學的功能轉向人人享有保健的目標時,原有的建制能夠適應新的需要嗎?特別當今天的醫學已與社會保險接軌,成為國家為社會公眾提供某種公益服務,成為社會保險的一部分時,醫學如何構造自己的建制,如何協調與整個社會建制的關系,這都是必須認真加以思考的。人文社會醫學的歷史責任,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
摘要:探討在社會醫學教學中應用小組討論法的目的及設計要點。通過基于小組分析、討論的小組討論法的應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過程,有效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鍛煉了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小組討論法;社會醫學;教學設計
社會醫學是高等醫藥院校中醫學及相關專業開設的一門主干課程,其所弘揚的現代醫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醫學觀、健康觀,在整個醫學教育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為了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學會運用各種學習形式與方法進行學習,能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掌握本課程相關知識與技能,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了小組討論法,效果良好。
1小組討論法在社會醫學教學中的應用目的
社會醫學主要研究社會因素與人類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關系及規律,制定社會衛生措施,保護和增進人群身心健康與社會活動能力,提高生命質量,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小組討論教學法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有利于其自學技能的獲得,有利于培養高素質人才教育目標的實現[2]。課堂教學中針對具體案例,模擬情景設定小組專項任務,組織學生討論,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醫學相關理論及研究方法,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1.1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中,學生學習被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學習積極性和效果。小組討論法以學生為主,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熱情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課堂氣氛活躍,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有促進作用[3]。
1.2強化學生學習體驗,促進課堂知識內化
小組討論法要求學生在課堂討論前做好充分準備,比如閱讀教材、查閱資料、撰寫學習筆記,討論過程及結果的形象生動性都強化了學生的學習體驗;隨著討論的進行,教材上的知識悄然內化為學生自身的能力和技能,并使學生對理論知識有更清晰、更深刻的理解。
1.3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培養
小組討論法通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提高其邏輯思維能力、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情緒控制和抗壓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縮小個體差異,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4]。這些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畢業后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大有裨益。
2小組討論法在社會醫學教學中的設計要點
2.1合理設置討論小組
小組討論法要求小組成員圍繞主題盡可能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因此小組規模應適當,一般控制在10人左右??筛鶕W生的學習基礎、能力、特長、性別等分組。教師對學生缺乏基本了解時,可通過學生的自我評述或者參照從前的成績進行初步分組,經過一定時間的了解后,再重新分組[5]。
2.2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討論主題
雖然小組討論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并非所有教學內容都適用。應根據社會醫學各章節教學目標,選取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及當前社會醫學熱點問題實施小組討論法。教師應善于從習以為常的現實中挖掘新事物、捕捉新現象,讓學生去討論[6]。討論主題要明確、具體,教師要指明討論方向,并使學生認識到討論的核心、價值所在。對一些容易理解或只需一般了解的內容,則以教師講授為主,不安排討論。例如在講解健康危險因素時,選擇案例“惠特妮?休斯頓之死”作為主題來討論,學生經過熱烈討論,得出長期的心理問題、不良的行為生活方式(吸毒、酗酒等)、家庭暴力等健康危險因素導致了惠特妮的悲劇。通過討論,學生對不良心理、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危害有了進一步認識。又如,在調查問卷設計一節,教師預先給各組一份調查問卷,由各組學生對問卷的規范性、信度、效度進行討論,從而有效提高其問卷設計、評價能力。
2.3設置明確的討論目標
每場小組討論都需要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這些學習目標是學生必須完成的。好的小組討論目標應該能促進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加強團隊協作[7]。討論目標應提前告知學生,以便其做好充分準備。如在慢性病防治一節,可選擇糖尿病防治這個討論主題,設置討論目標,安排分組討論:(1)糖尿病患者有哪些健康危險因素?(2)糖尿病有哪些社會危害?(3)糖尿病患者應如何做好自我管理?(4)分別制定糖尿病的三級預防措施。學生根據這些具體討論目標做好課前準備,如查閱糖尿病危險因素、三級預防等方面的資料。
2.4認真做好總結
在小組討論結束后,各組成員對本組成員的發言進行總結,并以書面形式匯報或在課堂上作公開發言。教師應對討論的主題進行深入分析,并對各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包括分析步驟的恰當性、決策依據的充分性、結論推斷的邏輯性、思維的創新性等。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安排小組成員互評打分,與教師對小組的評分相結合來評價小組討論效果。
3小結
在社會醫學教學中,通過基于小組分析、討論的小組討論法的應用,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有效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促進了理論知識的內化,鍛煉了創造性思維。教師通過課后總結、反思,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達到教學相長,有利于其教學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志毅 單位:河南中醫藥大學
摘要:作為社會醫學傳統教學方式的重要輔助手段,E-learning平臺目前已經成為學生社會醫學自主學習的重要工具,不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平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盡管E-learning平臺具有諸多優勢,但在平臺的構建過程中,同樣存在著許多不足。本研究對南京醫科大學在校學生中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的使用情況及可用性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學生每周登錄平臺3次及以上的學生僅占13.8%;每周在平臺花費2小時以上的學生僅占8.8%;學生登錄平臺主要訪問的是“常用資源”和“視頻材料”板塊;同時調查也發現,學生對平臺的導航設計清晰性、操作簡便性、布局合理性等可用性項目的評價均較高,相比較而言,平臺內容的豐富性尚有進一步完善提高的空間。針對上述問題,尚需采取綜合措施進一步促進平臺的不斷完善及有效實施。
關鍵詞:E-learning平臺;社會醫學;使用情況;可用性
近年來,隨著E-learning(electroniclearning)平臺在各大高校網絡教學實踐中的大力推行,其輔助教師自主教學、輔助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日益體現[1]。不同形式的E-learning平臺自身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內容不斷豐富、功能不斷完善,對于改進傳統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果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2-4]。但同時也有部分E-learning平臺因其自身功能缺陷,無法發揮輔助傳統教學的作用,反而成為教師和學生的負擔。因此,對E-learning平臺的使用情況及可用性進行評價,考察平臺是否實用、易用,關系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順利有效實施??捎眯栽u價是指從用戶角度出發,評價軟件或產品是否易用、好用、令用戶滿意[5]。E-learning平臺的主要用戶為學生,對其可用性的評價主要考慮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的可用性因素。通過文獻研究發現,目前針對E-learning平臺的使用情況及可用性評價的定量研究尚不多見[6-7],因此,本研究通過分析南京醫科大學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在教學實踐中的使用情況及其可用性,旨在為該平臺的不斷完善及有效實施提供科學依據。
一、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南京醫科大學正在學習社會醫學課程并且使用E-learning平臺的2011級衛生事業管理學(衛生法學)專業和2012級臨床醫學專業的全部學生進行基于平臺的網絡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376份,其中衛生事業管理學專業學生96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280名;男生140名(37.2%),女生236名(62.8%);年齡最小18歲,最大24歲,平均年齡21歲。
(二)方法
參考相關資料自行設計調查表,經預調查修改后由調查對象進行自填式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76份。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使用情況及可用性評價。資料錄入采取EpiData3.1雙盲平行錄入,數據處理與分析主要采用Office2010、SPSS18.0等統計分析軟件。
二、結果
(一)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使用情況
根據調查結果可知,57.4%的學生每周登錄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的次數為1次及以下,28.7%的學生每周登錄2次,每周登錄次數為3次及以上的僅占13.8%;56.1%的學生每周花費在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的時間為1小時及以下,34.8%的學生每周花費1~2小時,僅有8.8%的學生每周在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花費2小時以上;學生在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最常訪問的版塊為常用資源(包括課程相關網絡資源、拓展閱讀材料、統計軟件使用、國內外相關公開課程等內容),其次為視頻材料版塊(包括醫學與社會問題、趣味醫學、影視作品中的醫學問題等視頻資料)。
(二)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可用性評價
對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的可用性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平臺的導航設計清晰性、操作便利性、布局合理性、內容豐富性均達到非常好或較好的程度。其中,對平臺的導航設計認可度最高,認為非常清晰和比較清晰的學生占88.9%,對平臺內容豐富性的認可度最低,認為非常豐富和比較豐富的學生占76.6%,對操作性和布局合理性的認可度介于上述二者之間。
三、討論與建議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E-learning平臺作為日益普及的網絡環境下輔助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新型模式,極大地豐富了學習途徑,可以實現最大限度的自主學習、開放學習、協同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無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現有教學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最大。但同時也要注意到,E-learning平臺的整體性能、功能支持以及資源情況是平臺優勢得以體現的前提和條件,它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在其所構建的學習環境中順利學習[3]。本研究結果對于我們了解具體的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的整體建設情況以及使用情況,進而不斷改進平臺設計,優化學生的自主學習體驗,進一步增強其輔助教學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的使用情況
1.學生對平臺的關注和利用不夠充分E-learning平臺作為一種輔助學習工具,需要學生投入相當的精力和時間才能起到相應效果。然而本研究發現,每周登錄平臺次數為3次及以上的學生僅占13.8%;每周在平臺花費2小時以上的學生僅占8.8%。E-learning平臺所構建的網絡教學環境應該可以激發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體現學生的創新精神,但研究發現大多數學生對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的關注和利用并不充分,最大的原因很可能在于我國長期灌輸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形成了被動學習為主的模式,長期依賴于課堂教師的面授,教學決定了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大部分學生缺乏主動性,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性欠缺,難以適應E-learning平臺的教學模式。此外,醫學院校課程任務多、學習負擔重,這也導致大部分學生沒有充足時間去關注和利用E-learning平臺,平臺較低的使用率對于豐富的平臺網絡資源來說也是一種浪費,未能充分實現其應有的價值。針對上述問題,學校應采取綜合措施加強學生對E-learning平臺的認識,可通過轉移部分課堂內容到E-learning平臺,多利用E-learning平臺布置作業或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同時鼓勵學生使用E-learning平臺以充分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2.平臺的版塊建設要有所側重研究發現,學生在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最常訪問的版塊為常用資源(包括課程相關網絡資源、拓展閱讀材料、統計軟件使用、國內外相關公開課程等內容),其次為視頻材料版塊(包括醫學與社會問題、趣味醫學、影視作品中的醫學問題等視頻資料)。因此平臺以后的版塊建設上可更加側重豐富課程相關拓展資源,可以引進或開發針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實訓網絡資源,將理論同實踐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同時要進一步豐富教學材料,輔以視頻、音頻等生動形象、更易為學生接受的教學手段,針對不同的教學主題內容,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和開發相應的教學多媒體資料庫,從而使E-learning平臺發揮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
(二)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的可用性
1.學生對平臺可用性的評價整體較高研究結果證實,大多數學生認為平臺的導航設計清晰性、操作便利性、布局合理性、內容豐富性均達到非常好或較好的程度。其中,對平臺的導航設計認可度最高,認為非常清晰和比較清晰的學生占88.9%。導航設計、操作簡便性、布局合理性、內容豐富性都是與可用性評價密切相關的評價項目。作為輔助教學平臺,要求導航清晰、操作簡便、方便使用,只有這樣,學習者才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不必浪費時間在具體操作方面;同時布局和內容應盡可能合理,便于學習者分類查找相關知識點,針對不同的學習需求可及時獲取盡可能豐富的平臺資源,提供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環境,便于學習者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進行知識建構。2.平臺的內容建設和開發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數高校雖然均建設了不同形式的網絡教學平臺,也共享了一些網絡學習資源,但是缺少對資源的深度加工,沒有發揮網絡學習資源應有的作用。此外,大多數E-learning教學平臺缺乏智能性,平臺內容單一,學生沒有太多的選擇余地,導致較差的用戶體驗。本研究也發現,認為平臺內容非常豐富和比較豐富的學生占76.6%,提示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的內容建設和開發尚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首先,可以根據社會醫學這門課程的具體情況及特點,收集與各教學主題相對應的豐富資源,按照不同專業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學習需求,建設內容豐富、結構完整、層次清楚的學習平臺,以滿足當前學生不同學習目的的多樣化學習需求,提高學生利用平臺的效率和興趣,將學生由知識內容的被灌輸者逐漸轉變為E-learning平臺下的主動學習者,從而最終發揮E-learning教學平臺的優勢。
總之,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的發展對彌補傳統教學方式不足,提高醫學生對社會醫學的學習興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進行社會醫學E-learning平臺在線學習,改善信息獲取環境、改進信息獲取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從而進一步豐富社會醫學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果。
作者:樊 宏 王建明 吳 睿 單位: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1少數民族醫學院校在社會醫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教師隊伍結構方面教師數量嚴重不足,缺乏學科帶頭人。并未形成有梯度的教學團隊,對于不同章節有不同的教師帶教授課的方式還未能實現,使得本課程的廣度深度難以繼續深入。其次,課程教學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花在課程的理論知識部分,缺乏實踐教學環節。而教學方式、手段單一化主要以理論灌輸方式為主,沒有與之相輔的實習手段,較少使用案例模擬、分組談論的教學方法。出現教師與學生交流較少,教師灌輸學生被動的接受,課堂氣氛不夠活躍等現象。第三,只局限于開設課程以及對理論的講授,缺乏獨立開展研究工作的能力,社會需求與實際能力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只能是勉強維持,學科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醫學院校對于社會醫學課程的培養目標尚未明確,致使社會醫學這門課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該學科的師資力量投入不足,教育體系不健全,進而發展遲緩;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對學習社會醫學課程的目的認識不清,尤其是以選修課為主的一些學生,多數只重視專業必修課,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并且這門課程難度不大,學生只注重期末考試,不關注平時的學習過程。在社會醫學的教學內容方面,雖然已經形成了基本的核心大綱,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與其他相關學科存在重復的部分,如:衛生事業管理、衛生政策以及衛生經濟學等,如何與這些學科之間進行銜接則是下一步要解決的難題。絕大部分高等醫學院校沒有突出社會醫學教學中實踐性教學的重要地位,缺乏對醫學生綜合素質及動手能力的培養,造就了一些只懂得理論卻深入不到實際中的“人才”。
2提出的對策及建議
2.1改變教學模式,轉變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
由于我校大部分專業的社會醫學課程為選修課,不能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建議正確處理選修課和必修課之間的關系,可以考慮取消選修課和必修課之間的區別,以學分制的形式來評價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需要選課,更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進灌輸式的理論教學方法,通過課堂討論、案例教學等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結果評價與課堂教學改革相統一,在期末分數上要與平時回答問題及參與的討論相結合,使考試成績能夠客觀綜合的反映學生理論掌握和綜合運用情況。社會醫學實踐教學具有較強時代性、社會性和實踐性。實踐性教學是社會醫學教學改革中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社會實踐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我校的社會醫學課程停留在理論講授的階段,并未設立實踐教學的環節,為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實踐能力,應該增加社會醫學的實踐教學環節。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將與課程內容有關的科研項目作為專題進行講授,豐富和充實課堂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初步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
2.2強化社會醫學精品課程的建設
更新觀念,將社會醫學課程納入整個醫學教育學科體系中,在教學中加強人文社會科學教育。一是覆蓋多專業,我校僅在預防、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社會醫學作為專業課程開始,雖然臨床醫學專業中也開設社會醫學課程,但是只是作為考查課程,建議在其他專業,如中醫、藥學等專業也應相應的開設社會醫學課程;二是覆蓋多學科層次,碩士、本科、專科等都應該涉及社會醫學的內容;三是專業學科應以社會醫學和衛生管理為主干課程,并且擴展成系列課程。要通過社會醫學精品課程建設,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從而達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2.3重視師資培養,組建梯隊的教學團隊
目前我校設有獨立的社會醫學教研室,該教研室有3名教師承擔著本科的專業課程和考查課程的教學任務,建議積極擴充教師隊伍,并對現有的教師進行定期的進修和加強對外學術交流,學習先進兄弟院校的教學方法及經驗。積極參加相關課題研究,加快學科能力的發展。通過積極投身于醫療衛生改革的實踐工作,參與相關衛生課題研究,才能獲取新鮮知識,研究成果為國家衛生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2.4加強社會醫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
社會醫學是社會學領域同醫學領域相結合并具有交叉性的學科,是生物-心理-社會的現代醫學模式的重要方面。加強醫學院校學生社會醫學理念的教育,是培養醫療工作者關愛生命的必修課程,同時是全面掌握現代醫學模式、克服生物醫學模式缺陷與不足的迫切需要。我校應重視加強人文社會醫學的基礎理論研究、課題規劃與經費投入,并重點扶持社會醫學的學科建設。
借鑒其他院校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加強我校的社會醫學的建設。也可針對我校的薄弱學科———社會醫學,邀請有專長的專家來我校講學或者外派我校的教師到社會醫學發展較好的兄弟院校進修。同時與相關的院校、組織共同開展課題研究;或者積極參加由關院?;蚱渌麊挝还餐e辦學術會議、培訓班,開展社會醫學的國際學術交流。
作者:薩如拉傅海虹毅和單位:內蒙古醫科大學
日本在1980年各種原因的粗死亡率為6.2湯,年齡標化死亡率(以1935年的人口構成做標準)為3.6筋,年齡調整死亡率比荷蘭(3.9湯)和瑞典(3.9湯)稍低,比加拿大(4.5湯)和美國(4.6湯)低得多。1920年日本年齡調整死亡率為25.2湯,1935年為16.8湯,1950年進一步下降到10.8筋。換句話說,控制了人口構成的變異后,死亡率在過去的60年里下降了85腸。日本總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已經引起了許多國家的關注,因為1950年以來,其它國家的死亡率下降速度戲劇性地變慢了,而日本的死亡率卻持續迅速下降。這篇文章將探討日本死亡率的變化模型,討論引起死亡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因素及其有關的社會醫學問題。
日本死亡率和發病率的變化模型
期望壽命是一個衡量各年齡組死亡率水平的綜合性指標。1921一1925年,日本男性期望壽命為42.1歲,女性為43.2歲,1935一1936年,男性增加到46.9歲,女性增加到49.6歲。到了1980年,平均期望壽命男性已經達到74.2歲,女性幾乎達到80歲,比大多數歐洲國家和其它發達國家的期望壽命都高。預計到2000年,日本的平均期望壽命男性將達到77.5年,女性將達到82.9歲。日本的年齡調整死亡率從1947年的15.1湯下降到了1981年的3.4湯,下降幅度非常之大。在主要死因中,曾經多年作為日本主要衛生問題的結核病的死亡率已經從1935年的190.5八o萬下降到了1980年的3.0八。萬,大約下降了98腸。在這期間,其它疾病的死亡率也顯著下降,如肺炎和支氣管炎從161.9700下降到了1.7筋,腎炎和腎病變從80.9湯下降到了4.8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從16.3筋下降到了2.5湯。腦血管病在1951年至1977年是主要死因。1950年至1965年腦血管病的死亡率保持穩定,但在最近15年也顯著下降了。惡性腫瘤和心臟病(主要是缺血性心臟病)的死亡率在過去30年實際上沒有什么變化,意外事故死亡率從1970年的38.8八0萬下降到了1950年的20.5八。萬。1950年,日本的前三位死因是惡性腫瘤(年齡調整死亡率為52.7/10萬)、腦血管病(69.7/10萬)、和心臟病(54.6/10萬)。由此可見,總死亡率的下降在1950年至1965年主要是由于結核病和其它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和腹瀉等死亡率下降所引起的,其次是腦血管病的逐漸下降以及近年來意外事故死亡的減少。1935年至198。年各年齡組的死亡率都下降了,但不同年齡組下降的幅度有很大差異,特別是在50歲以下和50歲以上的年齡組之間,后者要比前者的下降速度緩慢得多。有趣的是,50歲以下的各年齡組的死亡率下降速度是大致相同的,50歲以上的各年齡組也是如此。1950年以前,20一24歲年齡組的死亡率較30一34歲年齡組高,這主要是結核病的死亡率在年青人群中較高的緣故。毫無疑問,嬰兒死亡率的下降幅度最大。1920年至1943年嬰兒死亡率約下降了50腸。1947年,嬰兒死亡率約為75湯,而到1950年下降到了7.5湯,在全世界是最低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嬰兒的主要死因發生了很大變化。1950年,嬰兒死亡約一半是由于感染性疾病如肝炎、支氣管炎和其它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如百日咳、麻疹等)引起的,而到1980年,嬰兒死亡的70腸與生產過程,如產傷、窒息、缺氧和其它呼吸道疾病以及先天性缺陷有關。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日本的發病率也下降很快。]975年,傳染性疾病如麻風病、破傷風、脊髓灰質炎和日本腦炎的發病率不到o一/10萬。1950年,白喉的發病率為0.1/10萬,傷寒的發病率為0.2/10萬,痢疾的發病率為0.8/10萬,猩紅熱的發病率為2.4/l0萬。1980年麻疹和百日咳的發病率估計分別為6.1/10萬和2.1八。萬。麻疹發病率的下降具有周期性,而百日咳的發病率近兒年呈不規則變化。由于發生了2例因接種百日咳疫苗而死亡的意外事故,1975年停止了接種百日咳疫苗,因此發病率出現了回升。后來恢復了預防接種計劃,發病率又降下來了。這個特殊變化說明百日咳桿菌在日本仍然存在,疫苗接種是一個有效的預防措施。
日本死亡率下降的決定因素
死亡率的變化總的來說與社會文化、經濟和生物醫學的發展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要說明各種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是很困難的。日本總死亡率的迅速大幅度下降,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無疑是擴大全國的醫療服務、新藥的引進、新醫療技術的發展、抗菌素的應用以及疫苗的改進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下面將集中討論四個因素的作用(1)計劃接種和新藥;(2)環境衛生;(3)教育和營養;(4)醫療服務設施及有關的因素.
計劃接種和新藥
二次世界大哉以后,傳染性疾病仍然是日本的主要死因,其中以結核病為主??刂平Y核病曾被作為首要任務,采用了各種措施,如結核菌素試驗,在學校、工廠、居民區進行群體普查以發現病例、結核病療養院的治療和護理、接種卡介苗等。這些措施曾被保健中心和其它組織嚴格實行了多年,并且得到1919年頒布的結核病預防法的支持。1936年在全國開展了預防結核病的運動,從1942年起對所有小學生接種卡介苗,從1947年起對結核病人進行登記,從1948年起對所有30歲以下的居民進行卡介苗接種,1952年以后,抗結核藥(如鏈霉素)得到廣泛應用,從1951年起對結核病人實行免費治療和護理,1955年進行了全國結核病普查,從1957年起對結核病檢查實行免費。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許多其它傳染性疾病在日本也十分嚴重,如痢疾、傷寒、胃腸炎、肺炎和支氣管炎,兒童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猩紅熱和脊髓灰質炎。大部分傳染病的危害在實施疫苗、環境衛生和新藥治療的聯合計劃后都迅速下降。日本1946年開始生產青霉素,1950年初開始廣泛使用??咕氐漠a量在1960年至1980年間兒乎增加了50倍,其它藥物的產量也逐年迅速增加,其中包括治療循環系統和消化系統疾病的藥物,以及抗腫瘤藥。
環境衛生
良好的衛生環境是減少傳染病(包括消化道疾病如痢疾、傷寒和其它腹瀉性疾病)的先決條件。1887年,橫濱市修建了日本最早的管道供水系統。1890年頒布了管道供水系統法則,1900年實行了污水處理法。但是,管道供水系統當時還僅僅限制在東京、大板、神戶、長崎、涵館和廣島這樣的大城市.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由于人們認識到了環境衛生的重要性,中小城市及鄉鎮也修建了管道供水系統。1955年,管道供水系統的人口復蓋率為32.藝腸,195。年增力11到91.5%,在4個主要城市為96.9腸,在鄉村為87.2腸。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污水處理系統也逐漸普及。1963年開始的第一個5年全國安裝計劃加速了污水處理系統的建設。第五個5年計劃正在取得進展。但是,日本現在的污水處理系統人口復蓋率僅為30腸,仍然比其它發達國家低得多。處理廢物和排除垃圾的服務設施也逐漸開始完善起來。環境衛生的逐漸改善是降低胃腸道傳染性疾病死亡率和患病率的重要因素。
教育和營養
1872年,日本教育部的組建促進了日本學校教育的興起。880年實行了四年義務制教育,1908年擴大為六年義務制教育,1947年又改為九年,其中包括對13一15歲兒童實行的三年中學義務教育。1927年就已經有99.5腸的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現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兒童為”.9腸,而且接受高中教育的JL童比例從1950年的42.5腸上升到1980年的94.2腸。中學生升大學的比例也迅速上升,男生2954年為15.3腸,1953年日本新雇的職員中只有6腸僅僅完成義務教育,55%的人有高中文憑,39腸的人受過大學教育。義務制教育的極度普及和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可能是日本居民死亡率下降的間接原因。因為衛生教育是正規課程的一部分,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如此。學校教育使學生懂得了改善環境和營養的重要性,使學生主動參與預防接種以及搞好個人衛生。與學校教育有關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學校午餐制的實行。1954年頒布了學校午餐法。午餐法規定免費提供每個小學生一份完整的午餐,包括牛奶、面包和其它食品。中學生中有一半人享受完整的午餐,其它人只有牛奶。由于牛奶計劃的實施,學生午餐在1963年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推廣,特別是在中學生中。全國中小學午餐制的實行,特別是從1963年起午餐質量得到改善以后,對提高兒童身體素質起到了極其重耍的作用。日本人的傳統食物中含有很高的碳水化合物,含脂肪和動物蛋白很少。但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隨著社會經濟和工業的迅速發展,食品逐漸西方化。碳水化合物每日人平攝入量從]950年的418克下降到了1980年的313克,同時,脂肪的攝入量從18克增加到了52克,總蛋白質從68克增加到了78克,動物蛋白從17克增加到39克。在這期間,植物蛋白從51克減少到了39克。從1950年到1980年日本人總熱能攝入量幾乎沒有發生變化,1950年每日人平總熱能攝入量為2,098千卡,1960年為2,096千卡,1970年上升為2,210千卡,1980年又下降到2,054千卡。同時,脂肪在總熱能攝入量中所占的比例從1950年的7.7%增加到1950年的22.60腸,碳水化合物從79.3腸下降到62.4腸。多年來,日本人的食物中缺乏脂肪和動物蛋白。脂肪和動物蛋白的錘漸增加對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降低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的研究證明,過量的食鹽攝入與高血壓和胃癌的發生有關,日本人均日食鹽攝入量從1972年的14.5克穩步下降到1982年的12.3克。人均日食鹽攝入量的減少降低了高血壓的發病率,從而也降低了腦血管意外的死亡率。
醫療服務設施及其有關因素
1950年,日本共有5,119個醫院,51,349個診所和24,773個牙科診所。1980年有醫院9,055個,診所77,611個以及牙科診所38,834個。1950年平均每10萬人有醫院5.7個,診所57.5個和牙科診所27.7個,到1980年這些數字預計分別增加到了7.7、66.4和33.2。平均每10萬人的醫院床位數和診所床位數也從一950年的574.3和127.6提高到1950年的1128.5和246.2。除助產士外,所有其它衛生專業人員的數目都增加了。其中,營養師從1950年的每10萬人2一個增加到1950年的每10萬人290個,醫生從1950年的95,000名增加到1950年的一56,000名,在這期間牙科醫生從3r,000名增加到54,000名,藥劑師從52,00。名增加到116,000名,公共衛生護士從12,000名增加到一s,000名,護士從130,000名增加到457,000名,營養師從一s,000名增加到335,000名,助產士從55,000名下降到26,000名。衛生服務設施和衛生專業人員的增加逐漸改善了衛生服務質量,提高了健康水平。這是死亡率下降的先決條件。國家衛生政策,如1961年開始的國家健康保險制度的實行,1973年對老年人,結核病人及精神病人實行的免費醫療等,也有利于衛生服務質量的提高。二次世界大哉以后,日本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及國民收入的穩步提高促進了衛生服務質量的改善。
死亡率的變化引起的社會醫學問題
近幾年來,總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已經引起了一系列社會人口的重大變化。預計2000年,日本的期望壽命男性將達到77.5歲,女性將達到83歲。這必然造成老年人口的增加和疾病結構的變化。因此,日本的衛生政策也不得不做相應的改變。下面將對由于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結構的變化所引起的重要社會醫學問題進行討論。1920年,日本的老年化指數為1準.4腸,1950年稍有下降(為13.9腸)。然而到197。年,老年化指數迅速上升到29.4腸,1980年進一步上升到38.7腸。到2000年和2020年,預計老年化指數將分別達到88.6腸和130.5腸.換句話說,1950年,老年人口僅為兒童人口的14腸,1980年約為40腸,到本世紀末,勞動人口將要負擔幾乎兩倍的老人和兒童。衡量老化的一個更常用的指標是65歲及以上的人數占總人口數的比重,即老年人口比例。這個指標1920年為5.3腸,1950年為4.9腸,1960年為5.7腸,1970年為7.1腸,到1980年已經上升到9.1腸。預計2000年將達到15.6腸,2020年將達到21.8%。這個指標從8腸上升到14腸在日本要花25年時間(1975一2000年),而英格蘭需要46年,瑞典需要80年,法國需要125年。雖然老年人口增加在發達國家是一個普遍現象,但老年人口比例的超速上升在日本表現得特別突出。由于老年夫妻或單身老人數量的增加,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顯然帶來了許多嚴重的社會醫學問題,如住房困難、工作機會減少,養老金和醫療費用的增加等。
老年人口的增加
總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出生率的下降已經造成了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日本的老年人口指數1920年為9.0腸,1965年略有升高,為9.2腸,然而到1980年,猛增到了13.5%,預計2000年和202。年將分別達到23.3腸和35.5腸。老年人口數與兒童人數之比為老年化指數,是一個衡量老化的指標。
衛生和社會服務費用
日本衛生福利部的費用占總預算的比例1960年為10.5%,1980年上升到了19.1腸.衛生福利部的經‘濟預算,1960年40腸用于社會保險,27腸用于救濟窮人,16腸用于公共衛生活動。費用的分配情況近幾十年來發生了很大變化,用于老年人福利事業的費用大約增加了10倍。近年來,政府用于社會保險、養老金和國家健康保險的經費約占衛生福利部總預算的60%。這些變化與老年人口的增加是相聯系的。當然,比老年人口問題出現更早的疾病譜的變化也導致了對不同問題的討論,如成年人疾病和精神紊亂等.近三十年來,日本縣一級的公共衛生活動(除傳染病的預防外)的經費增加了。地方政府用于公共衛生事業的開支一半以上用來建立公共衛生設施,如管道供水系統和污水排泄系統以及廢物處理設施等。1955年與198。年相比,日本每戶的月消費從26,786日元增加到了252,263日元(1950年約為1950年的10.5倍)。同時,每戶的醫療費也從506日元增加到5,771日元(1980年約為195。年的11.4倍)。但醫療費用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幾乎沒有變化,1955年為1.9腸,1965年為2.2帕,1975年為2.1呱,1980的為2.0%。醫療費用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的穩定,說明個人從社會和健康保險計劃中得到的津貼增加了。因為在這期間,國家、地區和地方政府用于醫療衛生的費用大量增加了。
國家衛生政策和疾病控制計劃
為了適應社會經濟和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日本衛生計劃和政策的方向已經從傳染病轉化到慢性病,從對單個疾病的控制轉化到對多個疾病的控制,從治療轉化到預防,近幾年甚至從預防疾病進一步轉化到增進健康.二次世界大戰前后,疾病控制的目標主要是傳染病。通過普查發現病例,對病人進行治療和護理以及預防接種是控制結核病的三大法寶。有效的疫苗和預防接種措施用來對付兒童傳染病。改善環境衛生對降低發病率和減少消化道傳染病的死亡也是非常有效的。一些嚴重傳染病,如霍亂、鼠疫、牛痘、斑疹傷寒和狂犬病在日本已經被徹底消滅.其它傳染病,如副傷寒、痢疾、日本腦炎、脊髓灰質炎、瘧疾、破傷風、炭疽、白喉、流行性腹瀉和蛔蟲、燒蟲、鉤蟲或絳蟲、絲蟲等寄生蟲病的發病率現在都在0.1/10萬以下。控制傳染病的計劃曾經用來指導在某一時期內消滅某種傳染病。慢性病和退化性疾病,如中風、高血壓、心臟病和癌癥的出現不僅迫切需要治療和護理計劃,而且也需要采取研究和預防行動。為了了解問題的嚴重程度,日本在2955年、1960年、1963年和1979年對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進行了調查,在1961一1962年和197一1972年,以及1950年對循環系統的發病率進行了調查。1965年,日本制定了癌癥控制計劃,并且實施了五項措施:(l)加強教育和情報交流;(2)群體普查;(3)建立腫瘤中心;(4)培訓腫瘤專家;(5)加強對腫瘤的研究。1969年,日本開始實施中風預防計劃,包括通過群體普查發現高血壓病人,對病人的治療和護理以及衛生宣教等措施。隨著這些計劃在全國范圍內的實行,衛生福利部從196三年起將一部分預算專門用于癌癥的控制,從1973年起對預防中風也撥了???。衛生福利部為癌癥控制計劃1965年撥款13億3千萬日元,1970年33億6千7百萬日元,1975年l百億零4千萬日元,1950年147億8千8百萬日元,1982年182億2千7百萬日元。1965年91腸的費用用于建立醫療機構,但1980年用于建立醫療機構的費用只占77腸,而在這期間用于癌癥研究的費用則從9.0腸增加到了10.6腸,用于預防性群體普查的費用則從O腸增加到7.2%。衛生福利部也為中風預防計劃撥了???,1973為]7億9千8百萬日元,1975年為29億4千6百萬日元,1950年為126億4千7百萬日元,2982年為一30億l千8百萬日元。1952年,中風預防計劃的費用83腸用于建立醫療機構,15%用于預防性的群體普查,2腸用于研究。這些計劃的成功可以通過復蓋人群的迅速增加和死亡率的相應下降得到證明。965年,對567,000人進行了胃癌普查,1970年普查2,165,000人,1950年普查3,830,000人。1965年對95,000人進行了官頸癌普查,1970年普查了748,000人,1950年普查了2,444,000人。胃癌的調整死亡率1965年與]980年相比,男性從46.3/10萬下降到31.4/10萬,女性從25.5八。萬下降到x9.2/10萬,子宮癌的年齡調整死亡率1965年與1980年相比,從11.0八0萬下降到了5.5/10萬。同樣,通過測量血壓篩選高血壓病人的人群復蓋面積也逐漸增加,1965年為1,488,000人,1970年為2,57一,000人,1950年為7,160,000人。心電圖檢查的人數也迅速增加,1965年僅為255,000人,1970年為e23,000人,一950年為1,6es,000人。同時,中風的年齡調整死亡率1973年與1980年相比,男性從111.2/10萬下降到72.9/20萬,女性從95.4/10萬下降到67.2/10萬。除胃癌和宮頸癌外,癌癥控制計劃還包括其它部位的癌癥。在中風預防計劃中,不僅包括中風,而且也包括高血壓、心臟病、肝病和糖尿病。因此,這些控制計劃是多向性的,并且主要集中在二級預防。1982年,中風和癌癥控制計劃在新的法規下互相結合起來了。這些法則制定了6個主要活動:(l)健康記錄簿(”healthnoteb0Ok,’)的分類;(2)衛生宣教;(3)健康咨詢;(4)醫學檢查;(5)康復;(6)對臥床病人的家訪。對所有40歲及以上的人提供這些服務(宮頸癌普查的對象為30歲以上的婦女)。這些服務現在已經在日本全國推廣。根據1983年的全國健康調查,全國隨機抽取了16,000個家庭。年齡在20歲以上的53,000個調查對象中68.2%的人在1982年進行過一次或多次醫學檢查,進行過檢查的人中54腸的人有血壓記錄,46,3%的人有尿化驗記錄,23.0腸的人進行過胃的X線檢查,49.6腸的人進行過胸部X線檢查,13.8腸的婦女進行過宮頸癌檢查。從這些醫學檢查的數據可以看出,日本人具有高度的衛生知識,在對成年人疾病預防和增進健康中,他們能很好地與醫學工作者合作。
展望
日本現在經濟繁榮,總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都較低。但是也面臨老年人口增加帶來的嚴重社會醫學問題。由于傳染病得到了控制,現在慢性病患者相應增多了。同時,醫療衛生費用、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費用也迅速增加。日本已經建立了對付這些問題的官方機構。隨著這些政策在全國范圍內的實行,在不遠的將來,將對機構的效果從社會醫學的角度進行評價。對付其它基本衛生問題的國家衛生政策應該保證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系統的效益,保證醫療技術、公共衛生和福利以及細致的促進健康活動(包括初級預防和加強專題研究)之間的平衡發展和相互協調。在醫療衛生保健促進政策中,國家政策保險制度的作用如何?這需要對國家健康保險制度的各個方面進行評價。如果必要的話,可以對國家健康保險制度進行部分或全部改進。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為了使衛生保健和健康促進制度在日本協調合理,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對目前社會醫學狀況的認識是合理調整衛生政策的關鍵,而且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往往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促進派。在社會醫學現狀相近的國家之間,進行這些問題的情報及研究成果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摘要: 如何加強“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省級重點學科建設,學科帶頭人談了五點有關學科建設的實踐體會,其中凝煉發展方向,建立“學科特區”,加強隊伍建設是核心。
關鍵詞: 重點學科;學科建設;實踐體會
0引言
學科(disciplinary)一般是指在整個科學體系中學術相對獨立,理論相對完整的科學分支,它既是學術分類的名稱,又是教學科目設置的基礎。而學科建設(disciplinary development)是促進學科可持續發展所進行的構建發展規劃、凝煉發展方向、組織創新團隊、重組技術力量、合理分配資源,規范學術行為,加強人才培養、開展科學研究等諸多推進學科發展的行為。是承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功能的平臺?!吧鐣t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科于2006年江西省政府學位建設辦公室批準為省級“十一五”重點學科,該重點學科亦是江西省乃至全國高等中醫院校中唯一的重點學科,屬管理學學科門類中的二級學科(學科代碼:120402),依托我校經濟與管理學院進行建設與管理。該重點學科建設5年來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在全體學術骨干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批階段性科研成果,人才培養有了長足的發展。近5年已招收碩士研究24名。主持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科學部)課題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級課題和省級課題8項,廳級課題15項,完成“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研究課題和江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課題共11項。主編論著、教材6部、副主編3部、參編5部,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研究成果曾在《江西日報》、《中國醫藥報》、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網站、人民日報社網絡中心網站等20多家媒體進行了報道。我作為“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重點學科帶頭人,現將對該重點學科建設的實踐與體會匯報如下:
1要明確學科概念,理清建設思路
加強“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重點學科建設,對于學科帶頭人來說,首先是要明確本學科的概念或定義,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理論、研究方法和技能,結合本單位或本部門的技術力量和學術優勢,勾劃出本學科的發展框架,理清本學科的建設思路?!吧鐣t學與衛生事業管理”重點學科是由“社會醫學”和“衛生事業管理”兩個學科組合而成,兩個學科可相互獨立,又可相互交融。社會醫學是研究居民健康狀況、特征及其疾病發生、發展規律與社會衛生有關問題,探究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社會因素,制定改善社會衛生狀況的措施,促進和提高人群身心健康、社會活動功能和生活質量的一門學科。其核心是研究社會因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醫療衛生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而衛生事業管理學科是研究衛生事業現狀、發展規律、科學管理和評價理論及方法,保證衛生安全,預防控制疾病,促進人民身體健康的一門學科。其內容包括衛生法規、衛生政策、衛生監督、衛生經濟、衛生資源、衛生計劃、衛生評價、衛生服務、衛生人力、衛生組織中的衛生服務研究與評價,區域衛生規劃理論和操作性研究,醫院管理的研究與評價;工業衛生管理、鄉鎮企業衛生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與衛生監督執法等。
如何勾劃“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重點學科的發展框架,理清其建設思路是學科帶頭人的首要工作。我根據學科建設依托部門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學術特色和技術力量,挖掘全校與本重點學科建設有關的學術力量,結合學科建設“金三角”(高水平的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水平的學位建設),構建出“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重點學科的建設思路見下圖。
2要認清建設意義,明確建設任務
學科建設是高校一切建設工作的靈魂,因為它涵蓋了高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兩大主題,不僅是統轄我學的中心工作、龍頭工作,而且也是助推各院(部)的基礎工作、核心工作。其任務包括確定學科方向、選拔學科帶頭人、組建學科梯隊、調整學科機構、建設學科基地、營造學科氛圍、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學位點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等。“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重點學科建設的任務:主要是為促進江西衛生政策、衛生管理、衛生經濟的研究與發展服務,為預防社會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危害,對特殊人群心理減壓提出有效的方法和指導,為政府在衛生領域方面作出決策和進行科學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目前江西建設這樣一個重點學科,對研究江西4400多萬人民的衛生管理問題、社會因素與人群健康問題,對促進江西衛生政策、衛生管理、衛生經濟的研究與發展,提高江西人群的健康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3要組織創新團隊,凝煉發展方向
我校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在普通本科院校中對于一個具體的學科或院(部)而言,我認為要建設好一個重點學科首先是要建立學術或學科團隊,因為學術團隊是一個學科發展的載體,學科發展必須以學術團隊為依托。如何建立“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重點學科團隊,這是我與學科建設依托部門經濟與管理學院首先考慮的問題,主要是通過把所學專業相近、研究方向基本相同,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研究基礎的學術骨干教師,組成不同的學術組織即創新團隊,根據其研究方向和前期成果特色,凝煉成若干個研究發展方向,爭取逐步發展成為二級學科、以達到完成一級學科的建設目的。凝煉研究方向要瞄準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衛生管理的需求,將科學研究與我省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政府需求聯系起來,主動為地方政府經濟建設和政府部門服務,幫助政府部門解決衛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得到當地政府或行政部門的支持,這樣研究方向才能落到實處,得到可持續發展。本重點學科在建設的第一年已凝煉出三個研究發展方向,即衛生管理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王素珍教授)、衛生經濟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袁杰教授)、醫學心理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余琳教授)。經過4年研究與學科建設后,現已向“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發展的研究方向逼近,已凝煉出4個研究發展方向,即藥事管理、衛生行政管理、社會保障、醫學教育管理,目前已在這四個研究方向招收碩士研究生。
4要制定發展規劃,落實年度計劃
圍繞重點學科建設總體目標,制定好學科建設發展規劃。“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重點學科建設總目標為:突出“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重點學科建設特色,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培養適應未來衛生事業管理發展需要的、具有社會競爭力的衛生管理人才;以衛生事業管理與衛生政策研究為中心,突出醫藥衛生經濟和藥事管理研究為特色,使重點學科建設成果能更好地服務衛生事業,為實現學校“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思路作出貢獻。5年來本學科建設緊扣這一總體目標,為要保證學科建設卓有成效,不僅制定了一個切實可行的重點學科5年發展規劃,而且還要制訂好了為實現發展規劃的歷年年度工作計劃。學科發展規劃只有付諸實施,才能產生實效。學科發展規劃的實效性,不僅取決于規劃本身的合理性,更取決于規劃實施的科學性,對學科建設規劃目標進行分解,每年應完成的任務,認真落實年度計劃的可行性。在學科建設過程中,規劃一旦制定出來,就要著手付諸實施,把年度計劃工作落到實處,逐年完成預定的目標和任務,學科建設的5年規劃才能實現,預期的建設目標才能達到。
5建立“學科特區”,加強隊伍建設
加強隊伍建設是學科建設的關鍵。如何以重點學科建設為平臺,以學位點發展為舞臺,加強學術隊伍建設,培養學術梯隊是重點學科建設的重要任務,通過5年的學科建設能否形成學術梯隊,學科帶頭人負有重要的責任。為了加強學術隊伍建設,利用學校給重點學科建設資助的有限資金,選送老師參加與學科建設有關的學術會議,請專家進門作學術報告,平時盡可能多開展學科建設活動,組織老師參加社會調研活動,推進老師學術水平的提升。作為一個學科帶頭人還要特別注意的是要培養學術梯隊,要做到學科帶頭人和各研究方向的學術帶頭人后繼有人,選好苗子,建立“學科特區”,有意培養學科帶頭人和學術帶頭人,為他們創造條件,在學科帶頭人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在學術上進行引導,在選題立項和科學研究方面多指導,在學科建設經費上多支持其參加學術交流,在外出進行社會調研方面多提供機會,在培養碩士研究生方面,讓其有更多機會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使他們有更多的交流、學習和實踐機會?,F在“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重點學科后繼有人,有中年學術骨干主持研究國家項目,有青年學術骨干主持研究教育部和江西省社科規劃項目,學術梯隊已基本形成。
總之,學科帶頭人在學科建設中要有清晰的思路,制定好科學的規劃,確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凝煉出學科發展的方向,建設好一支隊伍,培養一批骨干,建立“學科特區”,鑄造學術梯隊,多為別人著想,多為別人奉獻,盡心盡力,成果共享,只建內涵,不追光環,這就是做一個學科帶頭人的體會。
【摘 要】20世紀70年代建立起來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是一種嶄新的模式,這種醫學模式下的現代醫學教育不僅包括專業知識的傳授,還必須涵蓋人文精神的培養。本文直面高等院校醫學人文教育現狀,分析問題產生原因。同時,以《醫學發展史》課程教改方案為例,為探索醫學人文教育的實施途徑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方案。
【關鍵詞】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醫學人文教育;醫學發展史;課程教改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不同于傳統的重技術輕人文的生物醫學模式,是發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一種嶄新的醫學模式。這種醫學模式提倡健康與疾病的劃分標準應綜合評估生物、社會、心理三種因素,相較于人的生物生存狀態,醫生更應重視人的社會生存狀態、心理健全狀態[1],重視對病人的人文關懷,這對醫生的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高校醫學教育賦予了更深的內涵。
一、醫學人文教育途徑探索的意義
(一)貫徹國家法律、法規的必然舉措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中發[1999]9號)明確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刻不容緩,以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和道德修養為目標的素質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工程。2008年頒布的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印發《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的通知嚴格規定:醫學課程計劃中必須包含文學藝術類、醫學史等知識內容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必須包含醫學社會學、醫學倫理學等知識內容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
(二)實現醫學發展最終目標的現實需要
從醫學所服務的對象――病人而言,在身心遭受創傷和挫折時,醫生的功能與權威不斷膨脹,成為脆弱時的救命稻草,因此,病人對醫生產生了更高的期待:身體的疾病需要被醫治、心理的需求需要被滿足、心靈的安慰需要被給予。從醫學教育所培養的對象――醫務工作者而言,單純醫治病人的身體疾病,忽視病人的心理需求,治療效果是短暫和有限的,也是醫患關系緊張的觸因之一。
(三)促使醫學生樹立人文主義世界觀、價值觀的現實需要
高等院校在醫學專業學生中開展人文教育,可以促使未來的醫務工作者樹立人文主義世界觀、價值觀,避免唯醫學論、唯技術論。醫學在人文科學的道德框架內,健康有序高效運行,醫學生在人文精神的正確指引下,合理對待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二者的關系,才能從根本上鏟除醫患關系緊張的根源,才能迎來風清氣正的良好醫風。
二、以《醫學發展史》課程為例,直面高等院校醫學人文教育現狀
當前,重技術輕人文成為全國高等院校醫學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醫學發展史》作為人文教育課程之一,極具代表性。
(一)課程地位弱化
醫學教育的主要教學計劃未涵蓋醫學人文教育課程,這是課程地位邊緣化、弱化的主要體現。以《醫學發展史》為例,眾多人文教育課程僅僅作為專業限選課、任選課而非必修課。而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醫學教育思想滯后于現行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仍受傳統的生物醫學教育模式限制。在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指導下,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所涉及的領域成為醫學生的核心課程。五年時間要求醫學生掌握如此繁多的知識和技能,其壓力之大,負擔之重可想而知。
倘若再開設若干門醫學人文教育課程,這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為應對這一難題,醫學人文教育課程“理所當然”地被劃入了邊緣行列。
(二)課程學時有限
醫學人文課程的開設遭遇的首要的問題就是學時有限。以《醫學發展史》為例,該課程總學時16個課時,受內容和學時限制,全部采取理論教學模式。就學時而言,相較于國外高等院校,我國只能望其項背。如美國和德國,醫學人文課程占所有課程的總比重高達20%-25%,英國和日本也已達10%-15%,而我國不僅開設的醫學人文教育課程偏少,而且課程學時比重極低,約占總學時的8%左右,其中意識形態課程以86%的比重,高居人文社科課程榜首[2]。
(三)師資力量短缺。
當前,我國的教師隊伍不能滿足醫學人文教育的要求。教師無論在數量還是業務素質上都存在嚴重缺陷,單一學科背景的教師居多,其中又以文科和醫科專業為主,跨學科知識結構的教師較少,通曉心理學、社會學、史學、哲學的人才更是鳳毛麟角。以《醫學發展史》為例,本課程專兼職老師共四名,具有醫學背景的教師三名,史學背景的教師一名,而兼具醫學與史學背景的教師空無一人。
(四)教學內容空洞。
目前開設的醫學人文教育課程,內容沉舊落后、空洞乏味,多偏重于向學生灌輸概念、理論,知識缺乏實用性和實效性。人文教育內容與醫學技能實踐相背離、相脫節,從而導致人文精神、人文知識在醫學生中不受理解、不受重視。同時,臨床專業學習前期所開設的醫學人文課程居多,且不能一以貫之,因此,教育效果不佳。以《醫學發展史》為例,該課程在大二一期開設,內容包含醫學倫理知識、中國醫學史、西方醫學史三部分,授課重點以要求學生掌握人物事跡、代表著作、學術思想等為主。
三、以《醫學發展史》課程教改內容為例,探索醫學人文教育改革路徑
(一)《醫學發展史》課程教改目標
1.思想轉變
改變傳統生物醫學模式下,重技術輕人文的醫學教育現狀,介紹一種全新的醫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倡導醫務工作者更多的關注患者的社會屬性,力爭實現醫學教育的改革。
2.觀念指引
通過醫學人文教育課程的開設、轉變、完善,幫助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用行動踐行“大醫精誠”的從醫業醫真諦,遵守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民族美德,從根源上鏟除醫患關系緊張的癥結,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3.行動落實
醫學人文課程確實存在不受重視、課時不足的現實情況,但也存在現有學時沒有有效利用的主觀原因。積極推動醫學人文課程改革,加強人文課程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豐富教學方式方法,完善學生課程考核體系,用一點一滴的行動使醫學人文精神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成為學生終身受益的品質追求。
4.環境影響
校園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發揮著第二課堂的功效,人文教育教師在無力改變課程設置的現實情況下,充分利用校園文化平臺,發揮其載體作用,就成為其不二選擇。
(二)《醫學發展史》課程教改內容
1.教學手段的改進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以及網絡資料的豐富為《醫學發展史》課程教學手段的改進提供了契機[3]。多種教學演示軟件的引入,克服了傳統板書教學呆板、抽象的弊端,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如《醫學發展史》內容所涉及到的典型人物、代表著作等都可以通過圖片、影像等形式直觀展示,從而既增加了內容的趣味性,又能在有限的課時內盡可能地提供更多知識內容。通過教學手段的改進,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
2.教學方法的改進
《醫學發展史》課程是按照歷史演進順序進行授課的,醫史知識、醫學理論雖散布于歷朝歷代,但彼此之間并非毫無關聯,反而存在著積淀、利用與發展的密切關系。揭示蘊含在醫史中的醫學發展規律正是本課程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所在。
3.教育平臺的拓展
通過課內采用多樣的方法傳授知識,課外采用豐富的活動驗證知識的方式,拓寬教育平臺。充分利用醫學人文教育講座、演講比賽、辯論賽、社區見習、暑期三下鄉活動、雷鋒月、四進社區等實踐活動,拓展醫學人文教育平臺、充實醫學人文教育內涵、創新醫學人文教育手段,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在醫學人文精神培育中的載體作用。為此,我們對學生課外活動的參與情況進行了明確規定,并納入到考核成績中去。要求學生本學期聆聽醫學人文教育的講座不少于兩次,本學期所參與的課外醫學人文活動憑證明給予相應加分。同時,舉辦兩次課外活動――《燃中國夢、鑄醫學魂》演講比賽和《醫德、醫術,孰輕熟重》辯論賽,對參與活動的學生及獲獎學生給予相應加分。
4.考核方式的改進
以往閉卷測試的指導思想是考核學生對人物、事件、書名、學術思想等基本知識點的掌握。學生由于對識記性知識缺乏理解、難于運用,不能準確完整記憶的情況常有出現,導致本門課程通過率不高。因而,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考核方式也進行了相應調整,即將考核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最后總分源于四種評分標準。第一階段為閉卷測試,采用名詞解釋、簡答、論述三種題型,測試時間不定, 缺考者以0 分計算,這一階段得分占最后總分的20%,。第二階段為專題討論,對學生專題討論中PPT制作、講授內容、語言表述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分,這一階段得分占最后總分的20%。第三階段為課外活動,通過舉辦相關學術講座、演講比賽等活動,對學生的出勤情況、參與情況、獲獎情況統計得分,這一階段得分也占最后總分的20%。第四階段為開卷考試,以撰寫論文替代傳統的答題方式,這一階段得分占最后總分的40%。
5.教學反饋機制的建立
以往的經驗證明,評價一套教改方案的優劣得失,最有發言權的點評者就是接受改革的學生,最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因此,我們緊緊圍繞學生滿意課堂、學生滿意教師、學生滿意課程的目標建立教學反饋機制,在每一屆接受改革方案的學生中,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和開展學生代表座談的方式,對《醫學發展史》教改效果開展調查。對于學生反映的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對于學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議進行采納和使用,真正使教改成果惠澤于學生。
(三)《醫學發展史》課程教改心得
《醫學發展史》課程教改立足于四項創新機制,即教師的重點講解、學生的專題討論、校園文化平臺的搭建、四種考核方式的調整,探索在各種不利因素下,如何最大程度地發揮醫學人文教育課程的功效。
1.課堂教改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課堂教改實現了傳統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多媒體技術成為了傳授知識的載體。課堂教改扭轉了期末考試一錘定音的局面,學生的每一次參與、每一項付出、每一點收獲都會通過分數的形式得以肯定。專題討論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收集、歸納、提練、運用知識的能力得以提升。師生間的良性互動,極大得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課堂教改增強了教師提升專業水平的緊迫性
課堂教改使教師的授課時間大幅縮減,這就要求教師精減上課內容、突出教學重點,同時,還要兼顧醫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因此,教師不能再滿足于傳統的教條式、填鴨式教學,在授課過程中鞏固專業思想,正確理解繼承和發揚之間的關系,將專業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融會貫通,這對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專題討論激發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性
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專題討論環節, 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了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成員之間的分工協作,鍛煉了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培養了團隊協作意識。課堂上的自由討論,更是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促使了新思路、新觀點的誕生。
4. 校園文化平臺的搭建營造了人文教育氛圍的濃厚性
以講座、演講比賽、辯論賽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搭建校園文化平臺,營造大醫精誠、醫者仁心的人文教育氛圍。學生在組織參與課外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理解了醫務工作者職業道德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避免了師長強制要求所導致的抵觸情緒[4]。
5. 考核方式的調整改變了投機取巧應試方法的偶然性
四個階段的考核過程、四種來源的評分標準,要求學生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有效避免了學生平時無所事事、考前臨陣磨槍、考后全部忘光的應試方法。
四、結語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雖提出已近半個世紀,但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根深蒂固。高校醫學人文課程不受重視,學生學習效率低、學習效果差,醫學人文教育教師隊伍在數量和業務素質上都存在不足,這與高校強調高素質、實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相背離,也對高校醫學人文教育提出了嚴峻挑戰。如何轉變醫學教育重技術輕人文的傳統觀念是醫學人文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夺t學發展史》教改探索對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發揮最大的教學效果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對醫學人文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方法。
【摘 要】通過教改課程的實踐,探討開放式教學法在社會醫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認為,開放式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但是學生的學習惰性和舊模式的“慣性”制約著開放式教學的效果。教學組織過程中也發現前置課程設計不足、教師主導權受限等影響開放式教學實施的桎梏。
【關鍵詞】開放式 教學模式 社會醫學
開放式教學的核心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關注人的發展作為首要目標,通過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環境,提供給學生充分發展的空間,從而促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探索過程中,各方面素質得到全面發展。開放式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它更是一種教學理念。社會醫學是社會學和醫學相交叉的學科,它從宏觀角度研究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研究社會衛生狀況及其變動規律,以及如何改善社會衛生狀況,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措施。隨著疾病譜和死因譜的轉變,社會因素在疾病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人們需要從各個方面深入地了解各種社會因素影響疾病和健康的規律及特點。為了提高社會醫學教學效果,達到社會醫學培養目標的要求,我們嘗試了在公共管理專業進行社會醫學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改革,以期對該課程教學模式做出有益的探索。
一 具體做法
1.構建教學環境
開放式教學環境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與其認知結構相適應的環境,采取“任務驅動”的方式提供互動的教學平臺。抽簽分派教學主題,每組一個主題。
2.開放教學內容
以教學大綱、培養目標為中心,以相關知識為輔,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成為《社會醫學》課堂的主人,角色變換,不再停留在“聽”和“問”的學習狀態,而更多的是課前的“查”和“議”以及課堂中的“講”和“辯”,盡可能地擴大汲取社會醫學理論知識的范圍。
3.開放教學組織
以問題為中心、以社會醫學基礎理論為指導,開展社會調查實踐,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針對性、應用性增強,在實踐中教學,在教學中實踐。開放式教學提倡多元化教學,理論研討、社會調查、分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課堂教學由“學生組”為單位組織專題講座,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和“學”中。
4.開放教學評價
教學是漸進的過程,分為若干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可以實施教學評價。開放式教學中,評價方式是多樣化的,將基礎能力評價(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與創新能力評價(學生靈活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相結合,將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最終個人成績核算方式按照期末理論考試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30%(主持討論主題占20%,其中學生互評占50%,教師評分占50%;實踐占10%,由教師評價)。
二 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
自學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質,開放式教學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能給每個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和成功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因為開放式教學在課堂上沒有固定不變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除了教材內容外,往往會因解決問題的需要而加以調整,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培養人才的創新意識,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素質,是社會和科技發展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作為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如何激發學生對社會醫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培養高級的跨世紀管理人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代之以啟迪思維、培養能力、傳播方法為主的開放式教學模式,是不斷完善教學模式的重要途徑。
三 實踐總結
1.開放式教學增加了課堂趣味性,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
社會醫學研究社會因素與健康之間的關系,理論內容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很多健康問題和社會現象都發生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自由發言,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通過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專題學習討論,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精神、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通過主持發言和討論,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積極思考,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社會醫學理論源于生活實踐,對于淺顯易懂的章節內容,在教學中設置為課外自學,學生可以結合查閱的相關文獻資料,寫出自學心得或小論文。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使學生對課本中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理論聯系實踐,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社會醫學研究和評價方法重在實踐,為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學以致用,開放式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結合熱點主題,運用所學的知識設計調查問卷,找尋問卷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問卷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和靈活性。通過實踐調研也豐富、深化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3.存在的問題
開放式教學的成效是肯定的,值得進一步推廣,同時也暴露出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幾個方面:(1)部分學生對學習的目的認識不清,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在團隊學習中消極懈怠。(2)學生在長期的教師主講的教學模式中形成的惰性和慣性思維,難以很快適應新的教學模式的要求,尤其是在過渡期,甚至對開放式教學模式存在抵觸。(3)教學計劃管理過于死板,教師協調權受限,教學實踐開展不足,很難開展實踐課程,導致學生理論和實踐脫節。(4)醫學模式的變化和積極健康觀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除了管理類學生開設社會醫學,其他醫學生并未開設該課程。(5)前置關聯課程的設置存在一定的脫節,知識銜接不夠。
4.建議
積極健康觀和現代醫學模式對醫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醫生必須具備健康教育、衛生管理、社區衛生及預防醫學知識,了解社會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社會醫學的教學目的是使未來的醫學技術人員和衛生管理人員初步建立起社會醫學觀念和思維模式,樹立整體醫學和大衛生觀念,以現代醫學模式指導醫療衛生實踐,以提高衛生服務質量和改善人群健康水平,因此,建議在各醫藥衛生類專業均開設該課程。
改變僵化的教學管理制度,賦予教師主導教學模式的權限,創新教學機制。加強實踐教學,通過調查設計、調查實踐、調查總結、參與具體的社會醫學服務過程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對課程和學科的認同感、歸屬感,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合理設置醫學類前置相關課程,做好知識的銜接。合理設置文獻檢索相關課程,增加網絡信息查詢方法,使學生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網絡資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造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
針對部分學生的消極懈怠以及長期形成的惰性和慣性,教改之初宜放慢進度,讓學生逐漸適應,并輔之以必要的心理疏導。也要善于聽取不同的聲音,適時改進教學方式,更應堅持正確的方向,畢竟新生事物是在陣痛中分娩的。
總之,教學活動作為一項多部門協同的活動,需要教學相關單位和相關管理部門的共同努力和協作,否則任何改革都難以成功。為實現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目標,社會醫學課程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改革同樣需要教育管理決策者和職能部門以及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
摘要:傳統的教學方法在社會醫學教學中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動機和興趣,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我校社會醫學學科在實踐課中實施PBL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并且針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為進一步開展PBL教學奠定基礎。
關鍵詞:PBL教學;社會醫學;教育改革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法是基于問題的一種學習方法,它強調以問題為向導式的自主學習。與傳統的授課式教學相比,PBL教學法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其設計理念、實施方式及評估體系更加先進和科學,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增進教學效果。目前,PBL教學法已經成為國際上一種流行的新型教學模式,我國有許多醫學院校正在逐漸嘗試這種教學方式。本文詳細闡述PBL教學在我校社會醫學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PBL教學法的起源
20世紀20年代,美國醫學界發現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多問題,枯燥乏味的教育模式容易使教師失去教學的激情,更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尤其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往往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同時,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的自主性和創新能力。1969年,在加拿大德麥克馬斯特大學,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首次把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結合起來,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提問和參與討論的機會,在醫學生中開設了一種可促使學生自主討論問題、學習問題的教學模式,即PBL模式。與傳統的教學相比,PBL使學習者自主地構建起寬厚且靈活的知識基礎,發展有效的問題解決技能,培養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二、社會醫學需要實施PBL教學法的必要性
目前,國內高等教育趨于大眾化,高校需要更新教育觀念。因此,加強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創新性人才、促進教育教學水平和提高培養人才質量顯得尤為緊迫。然而,要改革教育教學方式,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是關鍵。我們要打破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模式,將學生看作為學習的主體,把教學過程看作是教師與學生的平等交流,將探討科學知識的過程看作是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創新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過程。社會醫學是一門醫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邊緣學科。它主要研究社會因素和健康之間相互作用及其規律,制定社會保障措施,保護和增進人群的身心健康。但是,因其理論性過強,采用的傳統式教學方法越來越顯現出它的局限性。以往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直線型“滿堂灌”式教學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學生對教學內容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很容易停留于表面,不能從學習中汲取深刻的認識。在教育創新的大背景下,社會醫學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我們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創新能力是技能、能力等智力因素和動機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綜合體現。創造力可以通過接受教育、培養訓練和環境熏陶等方式得到提高與挖掘。PBL教學改變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的束縛,學生不再是“知識容器、考試工具和分數奴隸”,而是教學的主體。新的教學模式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綜合思維能力和學習技巧,鍛煉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思維及能力。
三、社會醫學教學中PBL教學法的核心理念和實施方法
PBL是一種模式課程,它有自己獨特的組織形式、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是一種綜合的課堂形式。它透過驅動問題強調解決方式而不是單純地獲得知識。然而,解決問題又不是最終目的,它只是一個載體。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到了必要的知識,同時也學到了正確的臨床思維和推理方法,培養自學、團隊合作、溝通交流等能力,這才是PBL的根本目標。PBL是一套學習情境設計完整的方法,它有以下五大特征。
1.從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開始學習,這個問題被稱為驅動問題(driving question)。
2.學生在一個真實的情境中對驅動問題展開探討,解決問題的過程類似學科專家的研究過程,學生可以在探討的過程中學習該問題背后的理論知識和應用學科思想。
3.教師、學生以及社區成員為團隊成員,他們共同參加協作性的活動,通過分享自己學習的知識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4.學習技術給學生提供了平臺,促使學生在討論活動中提升自學的能力。
5.學生通過協同可創造出解決問題的可行產品,可稱為制品,是課堂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成果,可公開分享。
在我校,社會醫學教學中PBL的具體實施方法為:實踐課為16學時,每次4學時。因此,教師設置了4個主題,每個主題中設計5~6個題目,題目以描述某個知識領域內能引人注意的發現或者以實踐經驗為依據的醫學現象為設計基礎。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題目,并自由結組,盡量保證每組學生數量的均衡。在導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查閱文獻了解與問題相關的理論知識,自己分析問題,并嘗試分辨出問題所隱含的相關真相,從而把這個問題再現出來。學習小組完成一個學習周期后,總結本組題目的內容,以PPT的形式在實踐課中呈現出來,有針對性地進一步學習和討論。這在4個不同主題的陳述過程中,要求每位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以保證大家參與的積極性。學生們互相交流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后,相互合作協商,提出最初解決方案。導師根據學生們解決方案中的不足再設定學習目標,大家再討論修正解決方案并設定下一步的學習目標。通過不斷重復學習的周期,學生可以獲得相關領域的理論知識,同時也可以獲得自學技巧等。
四、PBL教學法在社會醫學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1.自主選題,激發學習動機。明確一門學科的學習目的是形成提高學習動機的必要條件,由學習目的啟發學生把學習看成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對學習動機的產生起著重要的作用。PBL教學法在社會醫學的實施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題目,而興趣是維持學生持久學習熱情的決定因素。同時,自主選題也會使學生產生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等,這些都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而且,教師的肯定、鼓勵和適當的競賽等手段也對激發學習動機有著很強的推動作用。
2.參與其中,培養自學能力。學生選擇題目后,自行查閱相關文獻,主動探索相關知識,帶著問題和興趣去學習,有較強的參與感。同時,通過小組內知識的分享和討論,這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興趣。
3.知識分享,促進教學相長。學生通過查閱文獻獲得相關知識,在課堂上以PPT形式進行匯報。這個過程也是知識分享的過程。每位同學均可借此擴大自己的知識圈。同時,這個過程也可以幫助導師擴充知識,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五、PBL教學法在社會醫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仍無法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最初實施PBL教學的時候,學生無法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仍被動地等待導師布置任務。他們自主查閱資料不積極,表現得無從下手。在PPT匯報時,他們依然無法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對于上臺匯報表現得不自信、不知所措。針對此情況,導師需經常鼓勵和指導,以增強學生的信心和學習自主性。
2.問題設計需更加嚴謹。驅動問題的設計是PBL教學法實施的關鍵步驟之一,它決定著PBL的實施效果。問題必須是學生在其未來專業領域可能遇到的真實案例,同時又要求問題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可以讓學生有深入挖掘的興趣和動力。但是,在真正的實施過程中,問題的設計往往受限于指導教師的專業水平。因此,學校應進一步加強教師的學識和能力,培養其成為能夠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領路人。
3.師資力量不足,學生遇到問題無法及時解決。一般情況下,學習小組由6~8名同學組成,每組應配一名指導教師全程為學生答疑解問,以便提高其學習效率。但是,因為師資力量的限制,學校往往不能做到每組都配有專職教師為學生指導,只能由一名教師指導全班同學的學習過程。因此,很多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延誤學習的進程,甚至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要轉變這種情況,需要加大力量培養專職教師,使更多的教師擁有更多的知識領域,有能力指導學生適應PBL教學模式,使其能夠在這種新的模式下掌握自學的能力,提高學習的效率。PBL教學法有很多傳統教學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它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機,加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擴充了師生的知識領域,提高了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但是,由于新型教學法和我國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們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為了讓師生能夠盡早接受并適應PBL教學法,我們仍需做很多工作,如加大師資力量,培養更多的優秀的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采用多種手段鼓勵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等。
摘要:就目前暴露的各種醫患關系、醫德淪喪等社會問題來看,醫學類碩士研究生作為高層次醫學專業人才,加強人文教育,以及保證產出具備高素質和高尚品格的“人類健康的工程師”是時代賦予的使命。本文從當前醫學類高校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現狀以及碩士研究生的社會角色進行分析,得出加強人文教育對其人文精神培養的必要性,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來重塑當代醫學類碩士的人文精神。
關鍵詞:醫學;碩士研究生;人文教育
教育應該從人本性的角度出發,把人文教育置于教育的關鍵層面。如今的高校不斷的擴招,研究生人數攀升,與之對應的醫學類碩士研究生比例也不斷增多。作為選擇醫學專業的學生,他們畢業后擔負的責任是救死扶傷。對于醫學的人文教育而言,人文教育就是培養醫德,醫德是醫學教育的基石,是臨床行為規范的基本準則。目前,我國醫學院校研究生素質教育的課程安排時間還遠不能對研究生進行系統的醫德教育。作為高層次醫學專業的人才來說,良好的職業道德至關重要。所以,我們對于加強醫學類碩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勢在必行。
一、關于醫學類碩士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現狀分析
1.從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看人文教育現狀。人文教育主要是源于課堂知識的傳授,對于碩士研究生而言,這時期正是學習高深專業知識的黃金期。由于讀研期間,他們更多地重視科研而輕人文精神的培養,所以對于加強人文教育的課程設置是很重要的。有關研究表明,我國醫學院校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學時占總學時的8%左右,而國外醫學院校醫學專業課程基本上由醫學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科學等三大類組成,其中美國在碩士課堂學習的初始階段,就要做好人文教育課程的合理設置。這也恰恰是人們重科研輕人文導致當前社會各界呼吁應加強醫學類碩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建設的原因。究其主要原因,在現階段看來,在課程設置方面,醫學類碩士研究生在本科階段的人文精神培養課程有限,主要集中在大學語文、醫學倫理學以及醫學心理學等課程。這些課程又與醫學課程缺乏有效銜接和滲透,教學效果往往不甚理想。由此看來,課程設置的不合理是導致當前人文精神匱乏的直接原因。
2.從碩士研究生受教育過程看人文素質現狀。醫學類碩士研究生招生對象主要來源于理科生,在現行高考制度的指揮棒下,理科生注重科學性培養,忽視人文素質,這是不爭事實。高等教育本科階段,人文精神教育缺乏根據醫學專業特點的課程教學,僅僅依靠政治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等公共課程,效果可想而知。同時,傳統生物醫學模式導致我國醫學院校重視醫學專業課程建設,往往注重醫學生科學性精神培養,從而造成輕視人文知識、精神、實踐等現象。加之,當下社會功利行為盛行,醫患關系物化現象嚴重,導致醫方與患方矛盾突出。根據一項專業調查表明,醫學生口語表達、實際動手、心理干預、協調溝通等能力層面相較于綜合性學科學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反映到醫療中,出現只見病情不見人、不能有效勝任工作需要和要求的現象。另外,思想修養方面,醫學生存在個人主義,缺少團隊合作意識,心理干預能力差,很難面對繁重的工作和壓力,工作滿意度較低。他們留給患者的印象就是情感比較冷漠。
二、優化醫學類碩士研究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就社會發展的需要來看,加強醫學類碩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是十分迫切的。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對于衛生更高層面的需求,這決定了醫學類研究生將面臨殘酷激烈的社會競爭。社會的發展對醫學類碩士研究而言,要求他們具備專業的技能的同時,又能擔任獨當一面的帶頭人或骨干角色,并且要求他們綜合素質要很強,人文素養也要非常好?,F代社會需要能夠對社會和行業負責,并且具備高尚情操以及非常完善人格的高素質人才。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研究生規模的擴大以及大幅度的擴招情況的凸顯,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不可忽視的是,市場經濟日益發展,各種不良的思想,特別是一些功利主義思潮也在社會上不斷的蔓延,影響其實非常壞。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高以及往良性方面的發展,同時也會引起廣大人民和整個社會對醫學研究生教育的懷疑。改變目前的這種情況,緩解醫患關系矛盾,營造健康的良性的醫療行業內風氣已勢在必行。對處在醫學高等教育塔尖的碩士研究生的教育和培養是首先要解決的最關鍵的問題。
就醫學教育自身發展的需求來看,優化醫學類碩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當前,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認為,病患不僅僅是生物屬性的人,同時還是具有完整的主觀意識和社會屬性的人,更加注重作為主體的人的心理健康。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要求高等醫學教育培養出具有醫學知識與人文精神和諧統一的醫學人才。這要求他們不僅注重醫療技術水平,同時重視人文關懷修養,自覺增強醫療衛生服務的質量。然而,當前醫學類碩士研究生的質量卻不令人滿意。衡量一個醫生是否合格,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忽略了人文精神是可怕的。優化醫學類碩士研究生的人文素質,培養人文關懷為核心的人文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和使命感已刻不容緩。
三、重塑當代醫學類碩士研究生的人文精神
1.在課程教學與學術交流中必須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眾所周知,研究生的導師在對醫學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培養方面發揮的主導作用,是其他群體無法替代的。所以,導師在對整個研究生的培養和指導過程中要滲透人文的精神和教育,特別是在學術指導過程、具體的實驗操作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導師不能忽視人文精神的培育,要注意不斷提高學生的個性修養,指導碩士研究生能夠在做人和做學問上都能成功,取得雙豐收,達成雙贏的結果。從事人文學科教學的廣大老師,要積極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業務能力,必須充分了解醫學知識,在此基礎上進行人文學科的教授,在教授過程中要結合醫學和人文的很多方面,在人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地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設備,提高廣大碩士研究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促進學生和老師的互動,將人文與醫學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如果將人文精神合理地滲透到專業課的學習中,使專業課顯得形象而生動,醫學研究生學習起來就有比較好的效果。據我了解,在大部分的醫科院校中,目前人文精神的培育主要是以“兩課”為中心。這不利于醫學類碩士研究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培育。人文學科都具有大眾性和社會性,我們應該將它與醫學的特點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否則情況效果不能讓我們滿意。醫學院校應該開設一些諸如醫學心理學、醫院管理學、衛生法規、醫學倫理學等與他們將來從事的工作密切相關的交叉學科和臨床科研遇到的倫理和人性等密切相關的一些專題,讓人文精神和學科有豐富的意義和內涵。
2.通過積極參與一些社會實踐項目來提升人文的修行。碩士研究生在培養自己的人文素質、提升人文素質中要將實踐和理論結合在一起,努力提升自我的人文精神修養。作為培養單位的學?;蚴茄芯繖C構,它們都應該給研究生更多服務大眾的實踐機會。例如,醫科類院??梢远ㄆ诮M織廣大的研究生下到基層送醫送藥,定期到欠發達的地區和農村地帶參與一些醫療救助的項目和活動,進而讓學生不斷在社會實踐中檢驗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及時彌補自身的人文素養的不足,不斷提高人生境界,明確社會角色,提升救死扶傷的人文情懷。
3.以高尚的醫德作為人文教育的最高目標。要作為一名杏林高手,醫學生就要在自己心中有一個高尚的理念。在臨床實踐中,我們要培養學生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觀念。在實際的臨床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學生能夠化解矛盾,處理好醫患關系。作為救死扶傷的醫學生,只有心存病人,回報社會,才能真正做好醫生。很多醫學生進入臨床后,做得很不到位,對待病人愛理不理,遇到矛盾也不主動化解,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所以社會上針對此的負面報道和評論特別多。實際上,在醫患關系中,我們應教育醫學生要用愛來點亮病人的心燈,讓醫學類碩士研究生要明確樹立“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宗旨,教育他們開展人性化的診療,鼓勵他們義無反顧地把愛心、溫暖更多地獻給病人,讓他們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換位思考,提供全方面服務。我們還要教育他們積極樹立崇高的職業道德、建立強烈的歸屬意識,以醫患和諧為榮、以救死扶傷為榮,自覺去弘揚高尚的醫風和醫德,進來推動社會的進步。
未來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復合型人才,具備較高人文素養的綜合類醫學的精英人才是整個行業和社會所迫切需要的。因此,我們一定要加強和促進醫學生,特別是高層次的醫學類碩士研究生的人文素質和精神的培育,促進他們全方面的成長和成才,使其既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和技能,又有人文情懷,能體恤患者、尊重他人,并且要積極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把人文教育切實可行地推進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當中,使其為我國未來的公共衛生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摘 要: 社會醫學在醫學教育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通過社會醫學課程教學現狀分析,本文探究如何根據社會醫學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在教學時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搭建師生互動平臺,旨在構建非預防醫學類專業學生社會醫學的思維方式,提高社會醫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 非預防醫學類專業 社會醫學 教學改革
社會醫學是醫學與社會學相結合的一門交叉學科,主要研究社會性的醫學問題及醫學的社會方面的問題,是人文教學中難度較大、比較難以理解和記憶的一門涉及面較廣和整體性較強的學科。在我國高等醫學院校的課程設置中,社會醫學從開始的預防醫學專業的基礎課程,逐漸擴展成為所有醫學本科生的公共選修課程[1]。
近年來國內學者對社會醫學課程教學進行了研究,如構建了社會醫學網絡課程、循證醫學思想教學法、Seminar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主題教學法、PBL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實踐教學方法、參與式教學法等。上述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有效的舉措,但非預防醫學學生對于教學內容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停留于表面,對社會醫學實踐能力的培養還存在一些缺陷。不能使學生更快更好地了解我國目前主要的社會衛生問題,無法比較準確地分析影響人群健康的因素,加之社會實踐環節的脫鉤和對醫療體系本質的模糊認識,更不能提出改善衛生狀況的“社會處方”。
有必要探索出新的適合非預防醫學類專業的社會醫學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用社會醫學的思維和視角分析和處理健康與衛生問題,以現代醫學模式指導醫療衛生實踐。近年來,我們在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以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適應新的醫學發展的要求。
一、社會醫學教學現狀分析
國家衛生部于1980年發出了《關于加強社會醫學與衛生管理學教學研究工作的意見》,要求醫學院校,開展社會醫學與衛生管理學教研工作[2]。此后一些有條件的高等醫學院校紛紛建立了社會醫學教研室,并把社會醫學納入部分專業的教學計劃。這是我國社會醫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但是,目前大部分高等醫學院校特別是地方醫學院校并未在“非預防醫學類專業”開設社會醫學課程。或僅作為學年學分制醫學院校有名而無實的任意選修課,絕大多數醫學院校沒有獨立的社會醫學教研室,無專任教師,以理論灌輸為主,沒有實習教學,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手段落后,這遠遠不能適應醫學模式轉變、實現全球衛生戰略目標和當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3]。
課程教學存在偏差,將更多的精力花在課程的理論知識部分,而忽視了最重要的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環節缺乏,教學方式、手段單一化。采取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較少運用討論式、案例式教學方法,出現教師與學生交流不足,課堂氣氛不夠活躍等現象。
學生方面:教學中發現部分非預防醫學類專業學生對學習的目的認識不清,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可能是由于《社會醫學》作為醫學生的一門專業選修課,未引起非預防醫學類專業學生足夠的重視,多數非預防醫學類專業學生只重視專業必修課,社會醫學屬于交叉學科,課程內容感覺與預防醫學專業的有關,出現學生只關注期末考試,不注重平時課程學習的現象。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法,教師忙于講,學生疲于記,學生無暇思考,比較被動。
二、明確學習社會醫學的任務,構建社會醫學觀念和思維模式,樹立整體醫學和大衛生觀念
1988年世界醫學教育大會發表著名的《愛丁堡宣言》指出:“醫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促進全體人民健康的醫生?!睘獒t學教育和人才培養指出了新的方向,即要求醫學生必須獲得不僅對個人而且對人群的健康促進和處理疾病的能力。因此,醫學生必須了解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和健康與經濟的相互關系,具備健康教育、衛生管理、社區衛生及預防醫學的知識[2],[4]。
現代醫學模式已經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它要求醫學生用新的醫學思維觀念思考解決醫學問題,社會醫學正是促進醫學生思維轉變的重要學科。各項社會衛生和保健制度改革,客觀上要求醫務人員掌握社會醫學知識,注重研究社會因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問題,運用多種醫學手段加強防治工作。我國已實施的執業醫師考試制度把社會醫學作為一門考試課程,意味著對醫療衛生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和醫學教育改革提出了加強社會醫學教育的新要求[5]。
三、教學方法的優化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本著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視野,應用網絡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組織學生8~10人一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名組長。
1.注重案例教學方法的實際應用。
在教學過程開始一周之前,將即將要進行的案例布置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完成對與案例相關基礎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只有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之上,學生才能夠對案例進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觀點;案例的分析討論,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就案例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案例討論小結。再分組討論歸納意見,寫出分析報告,最后教師有針對性地講評。
2.社會醫學教學中學習動機的激發。
讓學生分組查閱相關知識點領域文獻,分小組,然后制作PPT并請3-5名同學做評委全班答辯打分。讓學生們自己組織講稿,自己講課,這既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又訓練了口語表達能力。學生講解,同學和老師打分點評,形成互動式教學模式。形成適度競爭的學習狀態,這樣使每位同學都能積極參與,并且相互配合,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激發學習社會醫學的興趣[6]。
3.微課和QQ平臺混合式學習的教學模式。
(1)微課的建設。目前高校教學面臨的普遍難題是部分學生缺乏足夠的學習動力,他們在別無選擇的、被逼無奈的甚至痛苦的心理狀態下完成學習,創造性思維能力遠遠沒有得到發展。為此,應當結合學生特點,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其獨立觀察、主動思考和溝通表達的能力,使其能自己發現問題,構思解決問題方案,歸納總結知識并加以綜合運用。這是學生踏入社會后應該具備的能力。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老師說,學生聽,鍛煉了學生聽的能力而弱化了其他能力的培養。微課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8―20分鐘甚至更短的微課具有主題突出、目標明確、短小精悍、使用方便、資源多樣等優勢,易于與現代的一些信息技術手段結合,實現在線自學和教師講授,正在逐漸被普遍認可,符合微時代人們對信息獲取的實時、互動、高效的需求和注意力持續時間縮短的特征。
(2)基于QQ空間平臺支持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構建。所謂的混合式學習是指將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結合,尤其是將面對面的課上教育方式與運用網絡進行教學的方式結合。既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作為一種多人系統,QQ空間具有極其強大的合作、互動與共享性。包括:日志、相冊、留言板、主頁等部分,可以實現以網絡為基礎的學習交流討論和資源共享等。
4.建立“以教學帶科研,以科研促教學,教學、科研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課程組教師鼓勵學生課外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活動,通過具體的科研實踐訓練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學習能力。同時,課程組教師積極參與和組織學生的課外實踐小組活動及假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幫助學生設計實踐活動內容,親自參與實踐活動,指導學生撰寫研究和社會實踐報告等方式,將課程教學從有限的課堂內的理論講授延展到課外無限的社會實踐活動中[7]。
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課程成績綜合考核體系
在教學考核方式上,改革終結式教學考核方式,增加教學過程的考核,改變了過去單純以課程結束后的一次性卷面考試確定課程成績的考核方式,突出和強調了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上強化過程性考核。改革只注重機械記憶的卷面考試形式,缺乏客觀性、公正性,難以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成績。增加對實踐課程的考核,增加學生案例討論、小組學習、課堂互動的考核比重。課程成績的構成一般由四部分組成:
考核方法為平時成績占40%,期末考試成績占60%。其中平時成績考核方法如下:出勤:占10%;平時作業:占20%;課堂互動:占10%。總之,引導學生自覺地加強實踐能力的全面訓練,激發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以學生為主體”,增進師生互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非預防醫學類專業學生由單純的知識記憶型的被動學習,轉變成思考與探索問題的主動學習,以社會醫學的大衛生觀和新醫學模式的基本理論觀點研究和探討社會衛生問題,能夠將課程的理論學習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為學生畢業后從事醫學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掌握當前醫療衛生改革動態,提高醫學人文素養,成為站在更高起點上的醫務工作者。
摘 要: 為了強化社會醫學教學效果,在社會醫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本校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根據社會醫學課程特點,優化課程模塊;引入小班教學;開展視頻案例教學;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實踐證明,社會醫學教學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 社會醫學 小班教學 視頻案例
社會醫學是國內醫學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為學生從事衛生管理工作提供所必需的基本理論、素質和技能。伴隨著信息化、網絡化所出現的基于增強知識傳播而具有分享和協作精神的散布于互聯網上的與社會醫學相關的開放課程不斷涌現。面對知識資源爆炸式的增長,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不斷革新,如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增強教學效果是醫學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對社會醫學教學進行探討,優化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真正落實對學生進行技能培養和素質教育,使學生既能達到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培養的目標要求,又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在長期的社會醫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始終把幫助醫學生建立社會醫學思維方式和樹立整體醫學觀、社會大衛生觀放在首位,以現代醫學模式為導向,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的選擇上,在課堂講授、課堂討論、課后作業、考試命題等教學環節上,積極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按照課程體系,優化課程模塊
我校在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中開設了社會醫學,但教學時數不多,教學學時從48減少為32學時,這與龐大的社會醫學學科內容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同時,因其與衛生事業管理學教學內容存在交叉重疊的部分,授課教師開展集體備課,將兩門課程相重疊的知識教學內容梳理出來,通過合理分工,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突出社會醫學的重點與精髓。我們不斷探索與完善,逐漸形成了既有學科內在聯系,又體現學科重點的四大教學模塊。第一模塊為基本理論,涵蓋了社會醫學的概論、基本理論與觀點、醫學模式的轉變;要求學生掌握學科概念、內涵、性質及醫學的本質和社會功能等基本問題,樹立正確的健康觀與疾病觀、大衛生觀。第二模塊為人群健康與影響因素,涵蓋了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行為心理因素與健康、社會衛生狀況與衛生政策、社會病防治等內容;要求學生掌握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樹立起社會防治的觀念,熟悉當前健康教育與促進的政策措施,重視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的養成。第三模塊為社會醫學方法技術,涵蓋了社會醫學研究方法、人群健康狀況評價、國內外生命質量評價、國內外促進健康的社會衛生策略與措施等;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了解研究與評價的一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理論分析特定人群的健康問題和促進健康的社會衛生策略。第四模塊為社會醫學熱點與前沿問題探討,包括衛生服務研究、社區衛生服務等新興領域或熱點問題,如我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目標與方向,以新醫改為契機,糅合前面三大板塊知識,要求學生關注、認識和了解社會,做到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思考和解決社會現實問題中把握學科研究內容和學科基本知識,讓學生逐步體會社會醫學作為應用科學,與人群健康密切相關。
2.引入小班教學法,改革傳統教學方式
在我校該課程的授課對象為大四學生,他們已經掌握了衛生管理的基本理論與研究方法,在實習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專業問題,希望通過社會醫學的教學能夠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為小班教學法在該門課程的應用提供了實踐土壤。通過畢業實結座談,發現學生在實習中遇到的專業問題,將類似的問題集合成社會醫學教學大案例,每個案例精心設計3―5個簡要案例并提出6―8個問題,其中設計1―2個各組共同準備的問題,然后每組分配2―3個問題,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天空教室)與QQ課程教學討論群在課前5―7天到網上,給學生預習。①學生課前準備:學生以自愿的方式結為學習小組,每組3人,根據教師在教學平臺的案例思考題,首先需要自學社會醫學教材中的相關章節尋找答案,通過圖書館或網絡文獻數據庫查閱參考書及相關文獻,通過閱讀、思考,各自尋找問題的答案,并且將查閱的資料整理成報告,當課后作業上交,計入平時成績考核的內容之一。②課堂教學:每次以學生討論發言為主,由學習小組成員之一自主擔任主持人,組織學習小組其他成員討論發言。再次是教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討論發言情況,可以提出提3―5個課堂討論中發現的新(學生事先不知道)問題,以此考察學生的自學情況。特別是針對案例的思考題,按教學內容順序依次發言,發言的過程中采取小組成員自愿發言與主持人隨機指定發言相結合方式,主持人的隨機指定發言可以有效避免各學習小組學生間輪流進行課前分工準備,而其他學生不準備的問題。其中共同準備的討論題組織大家積極發言。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通過適當引導和提示,鼓勵學生積極發言。③課后輔導:學生課后通過學校的“天空教室”教學平臺與課程教學討論QQ群、微信群,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向教師交流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教師利用反饋信息及時進行調整并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利用在線題庫,檢測和鞏固所學知識。課程結束后登陸成績網絡查詢系統查詢自己的考試成績。④評價指標: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學習體會報告和期末考核三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包括學生出勤情況與課堂表現、平時作業、QQ討論群聊天記錄與網絡留言等。每位學生每次課堂表現按5分制記分,最后計算平均成績,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學習體會報告是學生在整個課程結束之前每人所寫的關于個人體會、對小班教學方式的感受、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等。占總成績的20%。面對學生要求改革考核方式的呼聲,期末考核改變過去閉卷筆試考核方式,采取自主匯報的形式加以考核。每位學生可自選感興趣的課程內容相關話題,準備15分鐘以內的幻燈片的內容進行匯報。評委由教師和每個小組的組長共5人組成,根據匯報內容準備情況,有無新意,觀點是否正確等,各自打分,最后取平均成績,占總成績40%。
3.引入視頻案例,教學手段多樣化
視頻案例是以視頻為手段,以主題為核心,將含有問題和典型疑難教學情景的教育教學事件以及相關研究通過多種媒體,借助信息技術編輯而成的作品集[1]。視頻案例教學就是用超媒體(包括視頻、音頻、圖片、動畫、網頁等多媒體)的形式捕捉和描述圍繞教學問題的典型事件完成教學活動。在社會醫學教學中,除了傳統的教師講授基本理論外,還引入了視頻案例教學手段,與文字案例相比,視頻案例提供的材料非常豐富,包含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形式,具有空間的、動態(活動)的特點,能夠不斷給學生新的刺激,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增強教學效果[2]。
在視頻案例選擇過程中,首先遵循權威性,權威性是視頻案例的來源必須是具有一定權威性的機構,如中央電視臺,人民網,新華網和國家計生委等;其次,視頻案例應當反映現實,說它反映現實,首先是說它具有真實性,來源于現實的生活實踐、衛生實踐,案例真實可信,是現實實踐中提出來的問題。如國際醫療保障制度教學中,選擇紀錄片《神經病人》,該影片通過制片人走訪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四國,以普通人的視角探討不同國家醫療保障制度對國民生活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比較了英國國家醫療保險模式與加拿大國家醫療保險模式、法國社會醫療保險模式、美國商業醫療保險模式之間的優缺點;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我們提出世界上是否有最好的醫療保障制度,以及如何評價我國目前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對這樣一個現實問題引發學生爭論與思考,使社會醫學理論聯系實際,而不是“紙上談兵”。選擇視頻教學案例重點是根據章內容、節內容和課時內容選擇視頻案例。針對章內容可以選擇導入型案例,針對節內容可以選擇討論型案例,針對課時內容選擇單純型案例(一個問題對一個問題)[3]。如在醫學模式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先按照傳統教學,講授醫學模式的概念,演變史,再選擇BBC制作紀錄片《發現者》之《醫學的百大發現與發明》作為40分鐘的視頻案例教學,該視頻生動展示了西方醫學百年來在解剖學、藥學、預防醫學、傳染病學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學生了解到生物醫學模式對人們健康所產生的積極作用,隨著最后艾滋病病毒的發現,以及艾滋病在世界各國的流行現狀,讓學生思考艾滋病既作為一種傳染病,又作為一種社會病,該如何有效進行預防與控制,讓學生明白現代醫學模式的產生是醫學、科學、社會進步的綜合作用結果,引導學生思考現代醫學模式要求醫務人員如何面對疾病產生原因的復雜性,如何正確與患者交流溝通,診療疾病,滿足患者的健康需要。
4.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社會醫學作為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學生學習自覺性較高,求知欲望較強,能夠充分認識課程內容在專業知識鏈條中的地位及與日后從事職業的關系,期望值較高。針對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在教學內容上采取了“重視基礎,及時擴展”的方法。重視基礎就是在授課過程中,突出社會醫學的基本理論與觀點、基本研究內容、學科研究方法等重要性,通過講深講透學科基本知識,讓學生能夠牢固掌握學科基本知識。例如,醫學模式演變及影響、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社會醫學研究方法、社會衛生狀況及衛生政策等專題上,分別用2―4個學時進行深入講解,同時以學科相關的著名學者的學術論文為例,對社會醫學的研究方法進行講解,使學生對抽象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及時拓展是指在教學中對具有爭議性的學術問題進行廣泛涉獵探討,通過較寬視野的知識介紹,較尖銳問題的探討分析,帶動學生對整個學科體系、知識點的學習。引導學生對當前衛生改革中與社會醫學相關的熱點問題開展課堂討論,要求學生應用衛生管理學、心理行為學、衛生經濟學、社區醫學等學科知識進行分析討論,既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問題,鍛煉其初步的分析研究能力,又注重學生對以往所學知識的糅合貫通,加強其對基本內容的學習掌握。
社會醫學是一門從社會學與醫學交叉融合而成的學科,它連接了社會科學和醫學科學兩大領域,高度關注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會政策措施、策略和方法,并以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方式實現其最終目標。所以,社會醫學同時具備著研究內容豐富、研究結論政策性強、研究結果時效性強的三大學科特點。社會醫學的這種學科特點對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堅實過硬的學科基礎知識和豐富的相關學科知識,更要具備關注現實生活、捕捉學科研究動態、掌握衛生政策變化、探究學科前沿研究的意識和能力。落實在具體的教學中,就是要抓好備課環節,及時收集資料,廣泛查閱相關文獻,掌握改革動態,把握發展趨勢,做到教學內容及時更新、關注的問題鮮活生動。在多年的教學中,我們始終遵循這一原則,在課前準備上下工夫:一是做到所有的課堂教學數據、資料來源準確實用。二是做到及時更新、適時有效,如在全國第五次衛生服務調查結果公示后,及時調整、充實原有教學內容,增加數十組數據,并與前四次調查結果作相關對比分析。三是把握國家有關衛生政策的動態,及時捕捉主流媒體的相關資訊,如每年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中有關醫療衛生問題的報道,與會代表關注的醫療衛生熱點問題等。2014年度,我們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行了追蹤調查,及時了解并介紹了全國及浙江省的情況及發展趨勢,等等。準備這些內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但是也增強了教師的職業敏感性,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教師自我提高、自我更新的能力。
5.結語
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對任何一門課程,尤其是像社會醫學這樣一門涉及衛生改革,政策性、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更要跟上形勢的發展[4],未來應該綜合運用這些教學方法,突破單一教學模式的桎梏,打破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對立或者過分依賴的關系,創造更積極、平等、活躍、開放的教學氛圍[5],適時把握學科熱點和學生的興趣點,不斷探索實踐,努力強化教學效果。
摘要:團隊項目教學法有助于促進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培養團隊成員間建立起信任和責任感、提高人際間的溝通和交往能力、提升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提高社會醫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根據社會醫學的學科特點,運用團隊項目教學法對社會醫學課程教學進行了改革。實踐證明,社會醫學課程教學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團隊項目教學法;社會醫學;教學改革
社會醫學是20世紀80年代初在我國醫學領域產生的一門新興學科,是從社會的角度,應用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人類健康和疾病的一門醫學學科,是醫學與社會學之間交叉的產物。其主要研究社會衛生狀況、社會因素和健康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規律,制定社會衛生措施,保護和增進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質量[1]。社會醫學已成為醫學院校各專業、各層次學生的必修課或選修課,在整個醫學教育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從社會醫學的學科性質和學科特點來看,學好社會醫學,除了要掌握醫學的相關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將這些理論知識放在真實的社會生活中加以使用。也就是說,社會醫學更應該是一種實踐重于理論的教學課程。因此,單純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缺乏深入的思考,課堂效果欠佳,對其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一、團隊項目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的課程改革都把學習方式的轉變視為重要內容。歐美諸國紛紛倡導“主題探究”與“設計學習”活動;日本在新課程體系中專設“綜合學習時間”;我國目前正在實施的高等學校“質量工程”也積極倡導“激發大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創新精神”[2]。與此相一致,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團隊項目教學法在國外的會計和機械設計等很多專業和課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探索[3]。
團隊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它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情境學習理論和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為基礎,以團隊學習為核心,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課程項目為驅動,強調對學生知識、素質與能力的三維培養,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與綜合實踐能力。它通過組建團隊、制定規則、項目制訂、項目探究、成果展示、總結評比等步驟進行教學,強調發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技能與綜合能力[4]。
這里所指的團隊是一群學生為了獲取知識、技能并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所組成的小組。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小組成員為了共同的目標一起工作,他們水平相當,彼此信任和尊重。
團隊項目的目標包括以下四點:促進專業知識學習;為了共同的目標,團隊成員間建立起信任和責任感;提高個人和人際間的交往能力,具備不同的視野和與不同的人一起有效工作的能力;獲得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團隊技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案例。很多教育工作者認為使用案例有助于提高諸如“書面表達、有效傾聽、成員間的理解和有效協作、在陌生環境下解決復雜多變的問題、應對壓力、解決沖突”等軟技能。
二、團隊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施策略
1.制定項目。采用團隊項目教學法的關鍵是確保分派的任務既能促進知識的學習,又能提高團隊的技能。因此,教師應找出與課程內容相關的重點問題,以確保案例既要用理論知識解決一系列復雜問題,又要強調成員間的互動和做出決策。根據社會醫學課程具體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專業知識技能和實踐能力為目的,選取合適的內容作為團隊項目,并細化每個項目的具體任務及完成標準。本次社會醫學教學改革設計了三個團隊項目任務,分別是“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健康管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社會病現狀及防治策略分析”。
2.組建團隊。教師根據學生填寫的信息表進行分組,內容包括學習能力、文化差異、性別、學習成績、是否有實踐經驗以及計算機使用能力等因素,每個團隊由6~8人組成,根據項目需要,在相互協商的基礎上自行設定并扮演各種角色,要求每個團隊根據自身定位,制訂凸顯團隊精神與特色的名稱、宗旨、口號及隊標等。
同時,要求學生制定一個項目計劃和團隊合約。項目計劃有助于團隊在以目標為導向的過程中合理安排時間,團隊合約有助于培養團隊成員間的責任感。
3.制定規則。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團隊都要完成預先設定的三個項目。由每個團隊推舉2名代表與教師一起組成評分團,對每個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主要有:團隊的合作性與協調性、成果的專業性與創新性,以5分優秀、4分良好、3分及格為標準,最后以總得分排序,予以相應的成績和獎懲。
4.項目探究。教師于課前兩周布置項目,各團隊在團隊長的帶領下商議、制訂學習方案,分工協作,開展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個人訪談和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的探究性學習。收集資料后,再共同制作形成PPT、視頻、圖片、文檔等多媒體學習成果,并于課前一天將成果上交給教師。同時,各團隊可根據項目內容需要,以文字、圖片、道具等方法來創設相應的模擬情境。
5.成果展示。項目任務完成后,每個學習團隊可利用項目內容的特征,發揮團隊成員的特長,把形成的成果向全體同學以多媒體匯報或團隊場景表現等不同形式展示。匯報人由各團隊成員推薦,要求講解項目的完成過程、創新與特色,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認知,并提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供大家討論,團隊其他成員補充發言。
6.總結評比。各團隊成果展示完成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同時根據事先制定體現團隊特征的評分表進行檢查評比,指定學生和教師共同討論給出成績。
三、項目實施效果
團隊項目教學法在社會醫學課程教學中應用的效果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促進專業知識學習,使課程更有吸引力。很多學生一開始不太注重社會醫學課程的學習,認為這門課期末自己看看書、背背相關知識點就能過關。通過團隊項目學習,逐漸認識到社會因素對疾病和健康問題的重要性,開始關注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思考相關問題,逐步樹立大衛生觀和健康觀,更好地實現社會醫學的教學目的。
2.提升了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的問題,是每個學生應培養的能力,而解決問題的方案不止一個,通過團隊成員的討論、資源的整合,最終找到能為大家所接受的最佳方案,這一過程讓學生收獲了很多。
3.提高了人際間的溝通和交往能力。到講臺上發言,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寫書面報告和總結,提高了寫作能力;在完成團隊任務過程中,學生意識到要高效完成任務,必須具備與不同視野和性格各異的人一起工作的能力。
4.團隊成員建立起了信任和責任感。通過在一起完成團隊任務,增進了成員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培養了責任意識,特別是完成的任務得到教師和同學認可時,成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5.豐富了課程的考核方式。團隊項目約占課程總成績的20%~30%,這不僅讓課程考核的方式多樣化,也有利于學生擺脫應試教育的模式。
四、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存在問題
1.課前準備。選擇合適的項目內容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項目的選擇既要考慮其典型性、實用性與可行性,還要兼顧難度、成果的具體化及學生參與度。好的項目不僅為團隊學習制定了目標和方向,還能對學習內容起到啟發、擴展、延伸的作用,使學習過程更加富有成效。
教師通過預先熟悉學習成果,分析其探究過程,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發現每個團隊的特色與不足,為成果展示環節的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2.監控過程。教師應指導團隊項目的整個過程,定期與學生見面,教師還應與學生討論項目的進展情況,解決團隊可能出現的缺乏信任、害怕沖突、缺乏責任感、不注重結果等功能紊亂問題。
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學會管理沖突。團隊成員的風格不同,出現沖突的可能性就大。建議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沖突的成因,獲得緩和及解決團隊沖突的技能。團隊成員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有分歧,可采用小組討論、投票表決等發式來達成統一意見。
對團隊中消極或過分積極的學生加以引導。針對項目中搭便車、無興趣參加、參加活動無準備等消極的學生,教師應與他單獨談話,了解其不作為的真正原因,如果談話不起作用,則應扣減其期末成績。相反,對于那些在團隊活動中獨霸發言、過分活躍的學生,教師也應幫助他們學會多給別人一些機會。
3.課后總結。教師要在每一個項目教學完成后對項目設置、教學環節、教學效果和教學資料進行梳理與總結,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了解學生對教學的反饋,認真反思教學中的得與失,做好書面記錄,為今后的教學活動提供參考。
團隊項目教學法是社會醫學教育中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由于課時與師資的限制,在團隊的內涵建設、教學控制與反饋、激勵與約束及評價機制等方面尚存不足,還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研究和探索。
另外,在實施團隊項目教學法的過程中,如何在大的教學班級有效地采用此教學法、如何量化團隊教學法取得的效果等,都有待進行后續的思考和實證研究,以期進一步完善團隊項目教學法,使之更加符合社會醫學課程教學的需要。
摘 要 醫學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是社會醫學,實踐教學對于完成專業建設目標和社會醫學的課程教學目標非常重要。對社會醫學的實踐教學環節進行探討。
關鍵詞 社會醫學;實踐教學;醫學院校
社會醫學是醫學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預防專業的重要課程,是一門從理論到實踐過渡的橋梁課程,為學生提供從事衛生管理和預防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論、技能和素質。對社會醫學實踐教學進行探討和優化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真正落實對學生進行技能培養和素質教育,使學生既能達到公共事業管理和預防專業培養的目標要求,又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筆者根據社會醫學實踐教學的特點,不斷探究并嘗試多種實踐教學方法。
1 課程設計
濰坊醫學院管理學院社會醫學課程所依托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和政策性很強的管理類專業[1],學制4年。生源主要來自于山東省內,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夠在醫藥衛生行政管理、醫院管理、疾病預防與控制管理部門和機構工作的復合型、實用性高級人才。本課程的建設目標是:根據專業的定位,通過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構建高水平、有特色的社會醫學課程體系。根據社會醫學的教學要求,同步推進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并達到教學觀念現代化、教學內容一體化、教學方法與手段科學化的目標要求;建立一支具有現代化教育理念、能夠進行雙語教學、知識結構和梯隊結構合理、教學與科研能力強、教學水平高和教學效果好的一流教師隊伍;確立一套適應創新型人才培養要求,具有科學性、先進性的教學內容與方法體系和完備的教學條件保障體系。2000年,社會醫學課程被確定為學校教學改革試點學科;2007年,該課程被評為濰坊醫學院精品課程;2010年,又被評為山東省精品課程。
2 課堂實踐教學模塊
社會醫學在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開課90學時,重點介紹社會因素與健康、疾病的相互作用的規律,讓學生學會社會醫學診斷,開出社會醫學處方,促進學生的醫學模式轉變。在教學內容上充分吸收國內外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實到課堂中和教材中,如增加生活方式與健康、社區衛生服務等內容,進一步強化將“社會搬上課堂的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強化視頻案例教學和經典案例教學改革,具體掌握好幾個環節:編寫案例版教材;集體討論視頻案例和經典案例的選擇與制作。如將基金課題“山東三峽工程外遷移民的社會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研究”的部分成果,作為一個教學案例放到第三章心理行為與健康中進行介紹,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本教研室教師自己錄制視頻案例,有的讓學生自己表演,分角色,使學生充分了解和體驗案例。由于分工完成任務,這樣不僅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而且鍛煉他們團隊合作能力。課堂控制視頻的放映時間,選擇討論的問題時教師適時地啟發引導組織學生進行深入討論,教師總結與點評:突出主題,畫龍點睛。學生針對新案例,寫出案例分析報告。
3 實驗教學模塊
圍繞社會醫學課堂教學實踐改革,強化實驗課教學,在學校的支持下,實驗班實驗課比例由原來的6.6%提高到13.3%,除了原來的加強問卷調查設計外,增加社區綜合診斷、生命質量評價、健康危險因素評價等內容。學校投入2000萬元用于實驗教學條件建設,其中建立了管理學院管理實驗平臺,里面包括社會醫學實驗,通過優化整合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和共享。理順社會醫學實驗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開放管理等方面的關系;調整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結構,改革教學方法,強化實驗課教學質量評價和監控等。社會醫學實驗課的實驗內容體現“加強基礎,強調綜合,發展個性”的原則,使各實驗課程內容形成有機的統一整體?!叭龑哟巍?,是指按三個層次開展實驗教學,即基礎實驗―中級實驗―綜合設計實驗(含研究型、開放型及本科生科研立項課題)?!岸嘈问健?,是指采取計劃內學時實驗與計劃外開放實驗相結合,必做實驗與選做實驗相結合,命題實驗與自選實驗相結合的開放式、自學式、講授式等多種形式組織實驗教學。這種實驗課構成了由基礎訓練到綜合提高、創新研究的層級系統;這種實驗教學體系,重點加強研究性、開放性、綜合性實驗課程的力度,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
4 課外實踐教學模塊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辟第二課堂。1)成立三個社會醫學興趣小組,涵蓋整個實驗班,實施導師制。讓學生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包括項目討論、現場調查、資料的微機輸入、總結分析,全程參與,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2)社區衛生服務站、社會福利院都是開辟第二課堂的地方,根據社區衛生服務站實踐,讓學生幫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家庭健康檔案,對社區綜合進行診斷,寫出小論文,全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寒暑假期間布置現場調查任務,讓學生帶任務回家鄉進行調研。還將科研成果及時充實到教材中去,有的學生說:“聽了社會醫學的課后,查閱了老師們在這方面發表的所有論文,通過看這些論文,我學會了如何寫論文?!?
5 實習教學模塊
建立高水平、優質、穩固的實踐實習基地。優化結構和布局,堅持基地建設規范化,建設有校級掛牌實習基地200余個。堅持“高標準”、貫徹“三結合”的原則,建有一批省衛生廳、衛生局和疾病控制中心、各大醫院等事業單位等實習基地。堅持基地質量高、指導學生得力、能深度合作的高標準,深化實習基地與優質生源基地、就業區域、學校建設的國家教師教育創新改革與綜合服務區三結合。強化與實習基地單位建立深度互動、長期協作、互利雙贏的實踐教學關系,充分利用學校專家智力、圖書、實驗室、人才培訓等優勢資源。為實習基地單位開展各種培訓服務,轉變單純的“麻煩別人”為為對方提供優質服務或科研、培訓等合作,使實習基地成為與社會交融和協作的一個平臺。
新的實習方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1)建立教師與實習生定期聯系制度,通過E-mail進行溝通;2)建立專業教師現場指導制度,對每個實習隊的學生在實習期間到現場指導畢業實習2次,可以根據實習現場的情況調整畢業設計,指導收集資料,以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畢業論文水平。
摘要:文章針對本校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對社會醫學課程興趣不足、內容陳舊等教學問題,進行了本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建立社區教學基地。通過社區教學基地實踐教學,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社會醫學;教學改革;社區
近幾十年來,經濟和科學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隨著醫學的社會化、疾病譜和死亡譜的改變、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醫學學科的內部融合與外部交叉發展,醫學模式從單一的生物學角度去觀察和處理醫學問題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由多元的生物、心理和社會學角度綜合觀察和處理醫學問題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預防醫學是醫學的一個分支,它是應用基礎醫學、環境醫學等有關學科的理論,運用流行病學、統計學、毒理學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會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及其作用規律,并予以評價,進而采取措施,以達到預防疾病或傷害,促進身心健康、延長壽命的目的的科學。預防醫學面向社會、面向人群,在新的醫學模式里,它的作用越來越大。而預防醫學自身也要發展、完善,以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其中,預防醫學專業必修課《社會醫學》的教學改革就是很重要的一環。社會醫學是從預防醫學中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它是在適應疾病譜變化和醫學模式轉變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是預防醫學發展的必然產物。社會醫學側重于社會預防,重點研究社會環境、衛生服務、行為生活方式等因素與健康和疾病的關系,制定綜合性的社會預防策略和措施[1]。社會醫學就是完整體現醫學模式從生物型向生物心理社會型的轉變的一座橋梁。目前,《社會醫學》這門課程是我校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安排在第三學年學習。本課程采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四版李魯主編教材,全部為理論課教學,共32學時,理論課由教師按教材和大綱進行課堂講授。為了能更好地培養出一專多能的高素質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醫學教學的改革就變得迫在眉捷。
一、教學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內容較舊。本課程教材已改編了4版,總體上來說,無論是結構還是內容均有所變化,增加了一些新的章節,擴充了一些新的知識。但是,教材的編寫出版周期往往較長,每次改編的教材對新的專業發展動向仍不能及時反映,一些新的知識在教材中沒有得到很好體現。
2.教學方式單一。教學仍然是以教師的“講授式”授課為主,學生聽課時要做的就是記筆記,考試也主要是考記錄的重點內容,這只是對學生掌握知識情況作一種考查。由于這些知識主要是通過被動的途徑獲得的,印象不深,考試結束后大部分很快又忘記了。雖然有一些內容也采取討論式教學,但由于學時上的限制尤顯不足。這種純灌輸的教學方式不能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其造成的結果就是,學生對本門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而他們提出問題、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也欠缺。
二、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
當今社會更注重能力、素質教育,一個人有良好素質和各方面能力比單純掌握某方面知識具有更大的優越性。因此,在新的形勢下,學生的培養應從知識型教育向知識、能力和素質型教育轉變[2]。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校對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社會醫學課程的教學進行了改革嘗試,即建立社會醫學社區現場實踐教學基地,構建了適應醫學模式轉變的社會醫學教學方法,經過實踐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社區現場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就是讓學生走進社區,參與社區的日常衛生服務工作,進一步掌握初級衛生保健和預防醫學工作的基本技能,了解我國主要公共衛生問題及其基本對策,使學生能建立社會大衛生觀念。
1.具體方法。社區實踐教學的具體方法是:根據社區機構的工作安排,輔助參與社區居民家庭健康檔案的建立。根據實際情況主要采取入戶調查的方式進行,學生每2~3人組成1個小組,設組長1人,以轄區所有居民為主要對象,以面對面訪談方式為主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問卷調查和體格檢查。問卷內容主要是個人基本信息、生活方式、現存主要健康問題、既往病史、主要用藥情況等;體格檢查主要包括腰圍、臀圍、身高、體重測量,血壓測量,心、肺聽診和腹部觸診等,以及血糖及血、尿常規的檢測,并在調查中進一步對居民感興趣的保健問題進行適時的解答。要求學生在調查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和帶教老師溝通,并將調查中所發現的問題帶回課堂一起和老師、同學們討論。參與社區教學的老師平均2~3天即召開學生討論會,把同學們在實踐調查中遇到的問題匯總起來進行討論,各組同學互相交流各自情況,幫助大家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使調查可以順利完成。
社區現場實踐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在現場,邊學邊干,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也加深了學生對社會醫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了理論聯系實際;社區實踐還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素質[3]。
2.教學效果。社會醫學教學模式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社區現場實踐完成后,通過學生反饋的信息、成績分析以及社區實踐基地評價等,對社會醫學教學改革的效果進行了評價。結果顯示,教學模式的改革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了,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1)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成績明顯提高。通過與學生交流及現場問卷調查發現,90%以上的學生都較支持這種教學方式改革,認為這樣不僅使他們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是給了他們積極思考、表達自己觀點和想法的機會,使他們對書本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更加深刻、牢固。成績考核也顯示,學生的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實行教改前的學生,說明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
(2)著重能力培養,提高學生掌握獨立開展群防群治的基本技能。社區現場實踐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實際工作能力,知識上收獲比較大,也比較扎實。通過以問題為導向的討論,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均有所提高。
3.不足與期待?,F階段,我校社會醫學教學模式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們在教學改革中也遇到了許多問題和困難。如師資的問題:規范地建立社區教學基地需要一定的師資力量,我校就是由于師資的原因遲遲未能很好地開展教學基地建設;經費問題:學生參與社區實踐缺乏資金的支持,只能在預防醫學專業學生中試行,而大批學習社會醫學課程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未能獲益;當然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協調解決。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如何構建適合我校的社會醫學教學模式更值得我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