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30 05:28: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大學計算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教學 素質教育 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針對目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現狀和改革的需求,該文通過對當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分析,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新的教學模式等幾個方面,探索了如何提高教學效果、如何培養大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創新精神和實際動手能力,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改革建議。
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大學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其目的是為培養未來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提供一種技能。目前計算機基礎教育己經成為計算機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的計算機基礎課是面向全體大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教育。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已成為大學生知識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培養大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創新精神和實際動手能力。為將來應用計算機知識與技術解決自己專業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1 目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相脫節
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屬于應用性課程,現在的教學模式是集中授課和上機輔導是兩個主要的教學環節。即“理論+上機”,目前學生入校時計算機知識起點差別懸殊,有一部分學生對理論知識不能被及時消化吸收,上機操作不會,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造成基礎差的學生難以入門,對學習興趣的培養也比較困難。
1.2 忽略不同層次學生的分層次教學
對近幾年大學新生的調查顯示:大學新生入學時所具備計算機知識差異性很大.由于地區差異,有的學生卻從未使用過計算機。有的學生在高中時代已經熟練掌握計算機基本技能,新生入學的計算機水平會呈現出很大的差異。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無疑會造成兩極分化的局面。造成了聽課的起點不同,授課時不好把握進度。給計算機基礎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
1.3 教材內容陳舊
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普及。需要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授內容要及時跟上信息時代的發展。但教材內容陳舊,跟不上發展的速度,致使學生對該門課的興趣下降。另外計算機基礎教學忽略對學生“計算機意識”的培養,只是教會學生如何操作,沒有很好地激發學生具有用計算機解決面臨任務的強烈愿望,很少教會學生什么事情可以用計算機解決,如何有效地使用計算機,如何在自己的專業中使用計算機等,因此造成學生很大困惑,挫傷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
1.4 跌入應試教學的泥潭
目前一部分高校把計算機等級成績和非計算機專業的畢業學位證緊密聯系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為了順利拿到學位證,不得不把很多精力投入到與考試相關的學習中,如考試技巧、大量試題練習等,致使好多學生畢業了都不知道如何使用已學的計算機知識來輔助完成一些簡單的工作,這是應試教育帶來的后果。
2 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措施
2.1 轉變教學理念,努力形成教學特色
隨著網絡技術的應用和多媒體技術的迅速普及,學生的學習方式多元化,因此老師應該在傳授書本知識的同時,更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方法和能力,使他們從“學會”到“會學”,突出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操作能力。比如在講解ppt時,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空間,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己設計圖文本茂的元旦賀卡,使他們在實踐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
2.2 更新教學內容,合理設置課程體系
計算機基礎教育應以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素質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為目標,合理地更新與選擇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系,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結合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特點和我校的非計算機專業的特色,在教學過程中,把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分為三個層次,即計算機文化基礎、技術基礎、應用基礎,共同形成一個完整的、獨立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體系。使不同專業有不同的教學內容要求,比較好地實現了計算機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2.3 開展基于校園網的網上教學,構建自主學習平臺
大學生在進入高校時由于計算機基礎知識層次不同,導致教學內容難統一。教學效果往往是不不盡如人意的。改革教學方法,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和網絡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實施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網絡教學,使學生由學習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和積極探索者,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縮短了教師和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突破傳統面對面課堂教學方式的限制,為學生提供更深、更廣的教學內容。學生通過網絡可以查閱到大量與課堂內容相關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有選擇的學習,這能促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產生一種主動學習的心態,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真正達到了因材施教、發展個性的目的,是各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想要努力達到的目標。
2.4 注重考試改革,擬構建網絡考試系統
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應該考核的是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針對學生計算機能力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我們建立了基于校園網的網絡考試系統,考試方式從筆試轉化為機試,在計算機教學效果評價中,應更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評價,甚至到完全開放式的課程設計,給學生充分發揮創造力的空間,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3 結束語
高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一門基礎實踐課程,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十分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分析、探討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不斷地探索改革、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改革,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從全社會信息化發展的全局推動整個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
論文關鍵詞:大學計算機基礎 教學設計
論文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學計算機基礎》的教學現狀、教學定位和教學條件,探討適合現階段教學特點的教學設計模式和實施過程。
1課程基本信息
《大學計算機基礎》總學時為64學時,其中課堂教學32學時,上機實驗32學時。授課對象為全校非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和??粕?,課程類別為公共基礎課,先修課程是高中信息技術課程。
2《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
首先,學生在認識上存在誤區。學生普遍存在“重專業、輕基礎”的現象。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去學習,認為會用計算機上網、娛樂就可以了。其次,我校《大學計算機基礎》只對本科和專科進行不同教學內容的安排,沒有針對不同的專業的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教材缺乏解決專業問題的案例,學生很少學到與本專業有關的計算機知識。最后,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客觀上學生的基礎差異也很大。很多學生對計算機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他們高中就學習了《計算機基礎》這門課,并且內容有很多與大學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重復。而一些落后地區的學生還基本上沒有接觸過計算機。這樣就造成了入學時,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
3 教學定位分析
計算機基礎教學是大學教育的基本內容,計算機不僅是一種工具,而且計算機學科還有一種獨特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應把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作為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核心任務。
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出了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四個方面的能力培養目標[1]:(1)對計算機的認知能力。(2)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能力。(3)基于網絡的學習能力。(4)依托信息技術的共處能力。因此,計算機基礎教學在培養學生成為適應信息社會和經濟發展需求的新型人才中承擔著重要的職責。
本課程共8章,課程的重點是: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office 2003。課程的難點是:計算機數制與轉換,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原理和功能,網絡協議。
教師用通俗的實例和多媒體進行講解,同時理論聯系實際,觀察和分析實例。增添網上學習資料、加強上機輔導和答疑, 讓學生通過上機實踐來理解。鼓勵和引導同學通過互聯網學習,從而激發創造力、想象力,從實踐中理解并掌握本課程的重點與難點。
實踐環節極為重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上機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等?!按髮W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實驗學時與講課學時之比為1:1。
4 教學條件分析
在授課環境方面,我們采用多媒體大屏幕授課,授課用計算機都能上網,同時配有白板,以便書寫方便;教師上課采用自行制作的電子課件,并配有授課的各種軟件,因此軟件和硬件都能滿足上課要求。
在實驗教學方面,我校的計算中心機房設備配置完好,2011年新配置400臺計算機已經投入使用,上機學習用的各種軟件齊全,完全可以滿足實驗教學的要求。未來設想是實現多媒體信息的采集、處理和制作。
5 教學實施設計
(1)直觀授課方法。目前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教師+多媒體教室”的教學方式。由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信息量大,知識更新快,我們使用“計算機+大屏幕投影”的多媒體授課方式,教師邊講解邊演示,操作過程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這種方式將抽象內容具體形象化,教學效果直觀,能多角度地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但該方法也帶來一些問題,如上課信息量大,同學不易記筆記。為了便于學生學習,我們利用課程網站,并將課件和教學文件等放在網上,供學生下載,彌補了多媒體授課方式的不足。(2)在課堂教學中,引入靈活的教學方法,互動式、啟發式和引導式教學,充分激發學生求知的潛能和學習的主體作用。例如教師選取某些適合的章節(如計算機的輸出設備)在課前組織學生分組預習。同學們自行分工,利用網絡收集資料,然后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加工整理,用powerpoint制作出課件,每組選出代表,在課堂上進行講解,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學生通過教師所給予的評價和指導意見,可以調節自己的學習,啟發自己的思維;而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溝通,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和需求,發現和掌握學生的情感和技能水平,為下一步教學和管理提供依據。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經過這種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會獲得進一步的提高。(3)在實驗教學中,我們設計一些綜合應用性實驗,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做,尤其是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學習的重點應放在這一層次的綜合實驗練習上,滿足他們的求知欲。
這種設計旨在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計算機知識與技術的能力,讓學生獨立、系統地掌握軟件的使用。學期末,布置一個研究與創新型實驗,組織學生進行作品競賽,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與創新意識。(4)完善教學網站建設。本課程在我校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開設了教學網站,提供《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大綱、教案、ppt課件、上機實驗指導以及一些網絡資源的鏈接等。學生可以登陸網站下載學習資料,使用信箱完成作業的下載上傳,教師可以進行作業批改、網上答疑等。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實現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網絡教學促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對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協作能力、知識學習與實踐都具有重要的訓練作用。
6教學評價設計
總成績=平時成績*30%+期末成績*70%
平時成績滿分100分,教師將課堂提問、日常小考、階段測試以及和實驗作業相結合,綜合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給出學生的平日成績。其中,出勤30分,實驗作業40分,其它(包括課堂提問、日常小考、階段測試等)30分。
期末成績滿分100分,考試在萬維全自動網絡考試系統上進行,試卷由考試系統隨機抽取,考試結束后系統自動評分??荚囶}型有選擇題、填空題和操作題??陀^的基礎知識和主觀的實踐操作均在計算機上進行。這種考試方式真正實現了教考分離,真實地考出了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水平,能較全面地反映出教學效果,并可為以后改進教學提供參考。
結語
總之,通過授課、上機實驗與教學網站的緊密結合,學習《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后,學生將具備熟練的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及在網絡環境下熟練掌握和應用計算機的基本技能。
當今,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我們廣大一線教師要認真研究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特點, 改進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和核心課程教學內容,研制豐富的教學案例,不斷學習,勇于實踐,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水平,為國家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
論文關鍵詞:因材施教 創新思維 教學模式 分層次教學
論文摘要:以學生的學習基礎差異性為出發點,采用因材施教、加強平時考核以及布置課外大作業等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上機實驗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組織好上機實驗課意義重大。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1 正視學生之間差異,探索因材施教方法
由于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的開設,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不再是零起點,但是城鄉差別和校際差別等因素,使得新入學的大學生計算機基礎參差不齊。連續對我院三屆大一新生的計算機基礎進行調研結果表明,可以將學生分為三類。第一類學生約占45%,能夠利用word熟練地輸入漢字、進行簡單的編輯,其中大多數人能夠比較嫻熟的上網玩游戲和聊天,與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目標要求相差很遠;第二類學生約占45%,能夠利用word輸入漢字,偶爾上網玩游戲;第三類學生約占10%,幾乎不會用或者沒有使用過計算機。在課堂理論教學中三類學生的差別不大,不同點主要表現在上機實驗課。對于一次符合教學目標要求的上機任務,第一類學生大約只需要課時(兩節課)的三分之二時間就能夠保證質量的完成,第二類學生在兩節課內能夠保證質量的完成,第三類學生在兩節課內依靠自己完不成。
面對學生之間學習基礎的差別,采用分層次教學來處理。在一個教學單元內,將所授教學內容相對于布置的上機實驗任務稍微超前一點,做得快的學生可以順次做下次課的上機任務,針對每一個教學單元布置一個課外大作業,該單元上機任務都完成的學生可以利用上課時間做課外作業。課外大作業以電子版形式上交,不允許有兩個學生的作業雷同,杜絕學生抄襲;學生不必完成每一個單元的課外大作業,也允許一個不交。這樣,就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讓第一類學生參與教學輔導,幫助座位相鄰的學生解決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因為第一類學生做得快,其他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者他們本來就會或者他們已經問過教師并且得到了解決,因此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夠較好地解決。學生參與輔導,使教師能夠更多地關注基礎最差的學生,為他們提供較多的幫助,依托具體操作指導補充相關知識。這種不分班的分層次教學有一個突出優點:基礎好的學生提前完成學習任務,無形中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激勵其他學生更加努力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希望保持“領頭羊”地位,結果促使許多學生利用課外時間上機練習。這種教學模式既實現了因材施教,也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差異,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達到課程教學目標要求,同時也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了發展空間。
2 加強考核管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考核是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是衡量教與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是監督教學過程、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的重要工具。它不僅僅指期末考試,更重要的是平時考核。當一個學生考試不及格時,考試僅僅起到衡量學習效果的作用,而沒有達到監督學習過程、督促學生努力學習的目的。利用考核手段,督促學生重視學習過程,使其通過學習掌握課程內容、達到教學目標要求、提升應用知識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是教師應盡的責任和必備的教師素養。在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將實驗任務編號,當學生完成一個實驗時就記下該生完成任務的編號以及是否按時完成,期末根據是否完成所有任務劃分出是否合格兩個層次,在合格的學生中根據按時完成任務的個數來定成績等級。學生都很看重平時考核,按時完成任務的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往往記下成績以后就躊躇滿志地進行下一個任務;沒有按時完成任務的學生臉上會流露出焦急的表情,擔心本次沒完成的任務會產生連鎖反應導致以后次次完不成。這時教師應給與及時的鼓勵和指導,例如指出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完成本次任務的操作練習,下一次上機先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然后再補沒有完成的任務,鼓勵他們相信隨著操作技能的不斷提高,一定能夠按時完成任務。另外,根據學生課外大作業完成情況給與適當加分,將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在教學中進行必要的人生觀教育,反復闡述考核的目的是督促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在這種考核模式的激勵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有了明顯的提高。
3 創新能力培養途徑的探索
當今經濟時代,具有創新思維能力、能夠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資源。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是所開設的每一門課程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是每一位任課教師的職責所在。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環節,是開發能夠進行創新思維訓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以引導學生自我建構知識為主,必要的講授為輔;在學生操作遇到困難時給予必要的提示,而不是直接講解。學生知識獲取的途徑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搭建腳手架”,不斷攀升得到的,而不是教師灌輸的,使所有學生都受到創新思維的訓練。
為每一個教學單元設計的課外大作業,是訓練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載體。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既要提出具體要求,防止放任自流,又不能束縛學生的思維創造,還要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例如,為word軟件教學設計的大作業,要求學生設計一個文檔排版作品,盡可能多的包含軟件常用功能,版面要美觀大方,具有一定實用價值。根據作品包含知識點的多少、外觀印象和實用價值,確定作品的考核成績。對于思維活躍的學生來說,這是富有挑戰性的任務,他們的積極性很高。但是思維一般的學生感到茫然,想不出做什么,這時可以降低創新設計的難度。一本書的排版幾乎包含了woed軟件的所有常用功能,允許學生選擇一本書的部分章節排版,包括封面設計、目錄自動生成和正文排版,必須發揮想象力,使得所排版面與原書不完全相同,還要美觀大方。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只要求選擇一本書練習排版即可。這樣,就兼顧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
4 結語
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的實驗教學中,從入學新生的計算機知識具有差異性出發,堅持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教育;加強平時考核,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通過布置課外大作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論文關鍵詞:案例教學 精講多練 應用能力 教學效果
論文摘要:在各大高等院校中,大學計算機基礎是一門公共必修課程,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以順應計算機科學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因此,教師在課教學中,應將理論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實踐操作為重點,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能“知”,更加能“行”。
作為一名專職輔導員兼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師,教學方面采用的是課堂上案例教學、指定學生擔任小老師、注重上機實踐操作練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下面針對這方面教學談談體會。
1 模塊教學,以案例為主
模塊教學是通過學習計算機一級(機試與筆試)考點模塊,引導學生掌握操作的基本技巧,誘發學生自身的創新潛能。模塊教學中,多以案例為主,學生通過學習不同的案例,就掌握一個知識模塊。模塊教學的目的不在于讓學生死記硬背上機的內容和操作的具體步驟,而是將模塊中的知識點融合在案例中,學生通過一個實際案例的學習,不斷去思考、去創造,使得枯燥乏味變得生動活潑,從而既掌握了理論知識又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模塊教學中使用的案例,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1 案例的選擇要循序漸進
案例的選擇要能夠充分映射授課內容,在不同的教學階段中,對案例的設置不同。在模塊教學的初期,應選用操作簡單、內容貼近知識點的案例,目的在于讓學生能盡快掌握本模塊知識點的操作。在每個模塊教學的末期,則需設計一些知識點能覆蓋整個模塊的知識點或添加前面幾個模塊內容的典型案例,目的在于讓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并能解決一定的實際問題。在模塊教學結束之時,便設計一些綜合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案例,讓學生在完全熟悉模塊所有知識點的基礎上才能完成,從而培養學生熟練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excel模塊,教學前期可設計一些簡單的學生成績、工資等的計算;教學中期則可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制作出本班家庭聯系表及學生成績匯總排名及篩選成績等操作。教學末期則要求設計出學校各系部男、女人數統計及所占比列的餅圖或統計近3年各專業的就業率統計并用數據點折線圖表示出來。
1.2 案例的選擇要具有實用性
案例的選擇既要有針對教學內容的需要,又要考慮到學生的專業學習和生活所需。只有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輕松掌握學習的要點。例如word模塊,可以把畢業簡歷、論文排版、邀請函等納入練習的范圍;而excel課程應用最廣,除可以設計基本的表格和統計外,還可以設計客戶資料管理、財務預算及倉庫管理等跟專業比較貼近的實例。
1.3 案例的設計要有可創造性
在使用案例時,教師不能繼續沿用傳統教學方法——老師講、學生聽;而應以學生為主體,要讓學生拿到案例后,先要進行消化,然后查閱各種必要的理論知識和利用學生創新能力才能完成。這無形中就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是主動進行的。
例:word格式化操作中,格式化的樣式很多,不可能每樣都讓學生清楚記得操作步驟。在案例分析中,點出針對文字的格式化的操作為“格式字體”,將字體對話框呈現給同學們,讓同學們有個直觀印象,在設計上機作業時,針對各式各樣字體格式化設置練習題,讓學生自己去找出相應的操作命令。這樣即使計算機一級考試再次變化,學生也可以順利完成。今后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需求設計不同的樣式。
2 指定課堂小老師協助教學
在這所謂的“課堂”主要是針對上機實踐課堂。我們學院上計算機基礎課絕大多數是大班教學,一個大班由兩到三個小班合成,普遍都是70人以上。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層次又多,操作較差的占絕大部分。面對這么多需要指導幫助的學生,80分鐘是遠遠不夠的,一個人就算指導一分鐘都不夠用。因此,在課堂上,指定三四個操作能力較好的同學作為“小老師”協助我輔導學生操作練習,這樣不但能減輕老師的任務,而且能夠讓更多的同學獲得指導幫助。在這兩年的教學過程中,均采用小老師協助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 理論實踐相結合,加強上機練習
全國高等院校均有開設《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了考核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制定了全國高校計算機考試,廣西還專門開設了全國高校計算機聯合考試(廣西考區)一級考試,其目的在于檢查學生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信息獲取、信息處理和信息的能力,為評價考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應用能力和學習后繼課程的基礎提供依據??荚噧热莘譃楣P試考試和上機考試,兩者必須均通過60分才可以取得合格證書。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將課程目標定位于學生通過計算機一級考試,更重要的是真正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動手操作能力,理論與實踐必須相結合,加強上機練習,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上機作業根據考試大綱設計,將每步操作得分情況標明清楚。學生能按照練習題目的步驟一步步完成。如access利用生成器生成公式,目的在于鞏固所學所考的操作知識點,提高學生對軟件的熟練使用能力。
設計作業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過程,建立在對應用軟件熟練掌握的基礎上。學生通過做設計作業,可以很快提高應用軟件的使用水平。如powerpoint模塊教學時,給出一個主題,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采用一些動畫效果來豐富自己的作品。學生推薦上來的好的作品,可以通過網絡教學軟件,大家共同學習。這樣一來,既可以讓學生在展示中增強信心,又能使其他同學從中學到東西。
課后作業是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的過程,課后作業要多布置一些需要記憶、理解和思考的東西,如概念的理解、程序的流程圖等,而不能為了增加作業的次數讓學生抄寫操作步驟。
整個教學過程中,理論和實踐兩不誤,學生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也便于提高鞏固實踐操作能力,熟悉了操作也便于理解理論知識。
最后,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是需要不斷地探索和改革,教學過程中的實例也在課堂教學中不斷的改進和應用。實例的準確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本堂課程完成質量的高低,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是應該更加注重實例的制作和修改,不斷地進行教學分析,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
論文關鍵詞:大學計算機 公共基礎課 系列課程 教學改革 基礎概念
論文摘要:本文從大學計算機教育目前的現狀入手,對大學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了討論,對其改革思想作簡介,同時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策略。
計算機技術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讓人們走進了信息化的社會。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是和大學生培養質量密切相連的一項重要教學工作,它承擔著為各專業學生進行計算機教育的重要任務,在高等教育中已經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的改革思路
計算機公共課的建設目標是,把此課程建設為高校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知識結構合理、適應學科融合、計算機操作技能、計算機基本知識進行培養的公共基礎課程。依據該目標,與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現狀相結合,改革的思路是,結合社會發展需求,對人們必須掌握的計算機知識進行分析,對先進的考核手段、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進行研究,以對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進行培養。
二、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的改革策略
(一)對上機實驗進行嚴格的要求
對實驗課中的體會要勤于總結,我們要在總結中寫出存在什么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運用了什么知識,得到了哪些結論等。什么地方存在問題,爭取下次上機時予以解決;培養和提高一個人獨立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幾次上機實習就可實現的,而是一個長期、艱苦的工作過程;要對實驗中遇到的問題認真思考,必須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積極的思考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樹立信心,獨立完成實驗。
再者,對實驗課的實驗內容要作充分的準備,實驗課要有內容、有步驟、有方法、有目的,其效率才會得到提高。為了提高實驗課的效率,一定要要求學生在實驗前把實驗課的內容充分的準備好,保證實驗時有事可做;對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要理解和消化好,掌握一些知識要點、牢記一些概念,上機時就不會不知所措。要求學生要在上機前把課堂上所學的教學內容完整的看一遍。例如,學習編程語言里的語句就需要理解語句各選項的含義、了解語句的表達習慣、知道語句的執行過程、記住語句的格式等。
(二)拓寬計算機基礎的知識體系
很有必要增設軟硬件應用的基礎課程。對于新入校的大學生而言,加強學習這些硬件和軟件基礎方面的知識,不會增加學習的負擔,而且會更加激發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深層次理解和應用。
比如,一些知名大學的計算機基礎教育中,軟件方面,增設了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課,主要內容有計算機網絡基礎、軟件開發技術、數據庫技術、編譯技術、操作系統基本原理、算法基礎、數據結構基礎、離散數學基礎、計算機語言及其處理技術等,涵蓋了計算機軟件技術的多方面內容,一些高校甚至將這些內容統編成了教材;硬件方面,還增設了包括匯編語言等內容在內的計算機原理課。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改革
只有通過不斷實踐才可以逐步提高計算機的操作技能,所以為了使實驗內容更好的促進學生對教材的理解,要結合大部分學生入學時的水平,對實驗內容進行合理設計。
要避免成段的復制課本內容,生動、簡潔的制作課件。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要適當的引入科研項目的實例,說明所學內容的實用性;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適當的引入動畫。
如數據模型、鏈表結構、進程管理等一些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概念多,尤其是新增的大多數知識點都比較抽象,但可能正是這些抽象的內容會在學生日后進行科研開發應用計算機時起到重要的作用。需要更多的引入實例教學,對符合本課程特點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索,才能在有限的課堂課時中,將眾多的抽象知識點講解清楚。
(四)建立新型的考核、評價制度
采取課程考核與考證相結合的方式對公共計算機進行考評,衡量學生學業成績的重要指標要采用國家證書考試,沒有達到相應等級的學生,不可獲得畢業資格。相關學院可對計算機水平與能力有特殊要求的專業具體提出要求,由教務處審核批準后列入學生畢業資格條件。計算機專業學生除外,其它各專業學生必須獲得等考一級證書或軟考初級水平考試,學校可以逐步增開等考三級、軟考中級及以上的培訓,以滿足學生對高層次計算機知識的學習。
三、結束語
通過教材建設和教學改革,使教學實現必要的擴展計算機應用的知識面、拓展大學生視野的目的,讓學生可以有意識的在各自的專業中引入和借鑒計算機科學中的一些方法、技術和理念,同時應結合各校學生水平和學科建設特點,規劃比較合理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可以在一個較高的層次上使用計算機,對計算機應用中可能產生的問題進行認識和處理。
論文摘要: 隨著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普及,計算機工具的應用已成為現代人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分析了邊疆地區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現狀及特點,并對邊疆地區院校如何改革《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進行了探討。
論文關鍵詞: 邊疆院校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 教學改革
20世紀末,計算機的大量普及應用,把信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提高到一種絕對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傳播的速度、信息處理的速度、應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幾何級數的方式增長,從此人類進入了信息爆炸時代。人類在的信息中獲得有用的知識已離不開計算機工具,計算機技術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項通用技術,因而計算機基礎教育已是信息化社會的文化基礎教育。因此,它是高等院校各專業必修公共基礎課,是基本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人才的主要尺度,這些皆給邊疆地區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把握計算機基礎教育特點,改革邊疆地區計算機基礎教學,勢在必行。
1.邊疆地區院?!洞髮W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及特點
邊疆地區院校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導致計算機基礎教育具有獨特的一面,同時它屬于通識的計算機基礎教育,也具有計算機基礎教育的一般共性。
1.1教學內容陳舊,且安排不合理。
隨著計算機硬件制作工藝的不斷改進和軟件開發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的更新速度呈幾何級數增長,而計算機基礎的教材內容卻遠遠落后于計算機技術的更新,特別是信息閉塞的邊疆地區院校更明顯。有些院校使用的教材在內容上安排不合理,某些知識點重復,教學內容重難點把握不準確,重點、難點知識描述不夠深入。
1.2隨著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越來越多的大學新生的計算機基礎水平將擺脫“零起點”。
根據中央提出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規劃建議,結合我國基礎教育的實際,教育部決定,從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時間在全國中小學基本普及信息技術教育。近年來,不斷加大的對中小學信息技術資金的投入,高標準配備的教師電子備課室及學生微機室,為信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中小學普及了信息技術教育后大學生的第一門計算機教育如何改革,如何適應邊疆大學生的發展等,是邊疆地區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任課老師應該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1.3學生入學時計算機基礎知識差異明顯。
一些來自城市的學生從小學就開始學習計算機課程,對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已非常熟練,有的已達到全國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一、二級水平,而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則對計算機知識知之甚少,動手能力也相對欠缺。因此,在邊疆地區的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中就出現了這種情況:如果內容按傳統的從易到難的教學方法進行,基礎好的學生就感到枯燥乏味,“吃不飽”,而基礎差的學生卻因為學習任務重而缺乏自信心,有的甚至產生恐懼心理。針對這樣的狀況,邊疆地區院?!洞髮W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應從教學任務內容、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1.4教師隊伍相對缺乏,自身素質不高。
由于邊疆地區經濟欠發達、交通不便、福利待遇低等多方面原因,優秀和高學歷的人才不愿到邊疆地區院校任教,造成教師隊伍缺乏。另外由于信息閉塞和地方觀念制約,教師的自身素質、學歷、專業知識等沒有得到提高。
2.《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筆者在邊疆院校從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工作多年,對邊疆地區大學生的學習特點有所了解,經過多年教學實踐和分析研究,針對邊疆地區院校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狀及特點,提出以下改革建議。
2.1明確課程定位和培養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大學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屬于通識教育中的計算機類課程。其學習目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較全面、系統地掌握計算機軟硬件技術,清楚計算機網絡在信息社會的重要作用,熟練掌握在internet上獲取、存儲、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軟件設計與信息處理的基本過程,掌握典型計算機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備安裝、設置與操作現代典型計算環境的能力,具有較強的信息系統安全與社會責任意識,能將計算機技術手段結合到專業知識學習中去提高學習效率。
根據課程定位和培養目標,結合邊疆大學生自身特點,邊疆院校應該開發不同于計算機專業的、不同于職業培訓教材的,與內地院校有區別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根據教學對象的特點和培養目標的要求,邊疆院校應以計算機信息處理為中心,以計算機基礎知識(包括硬件知識)、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網絡應用等為基本構架,組織展開教學內容。教師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導入教學內容,如瀏覽新聞、視頻點播、音樂下載、簡歷制作、幻燈片制作等方面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2.2《大學計算機基礎》取代《計算機文化基礎》是計算機基礎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根據計算機專家、教育部原副部長周遠清的意見,高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分為三個層次:計算機文化基礎教育、計算機技術基礎教育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育。就目前而言,許多邊疆院校還停留在《計算機文化基礎》教育,即課程名稱更改為《大學計算機基礎》,但其教學內容沒有實質性的改變。隨著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新生的計算機基礎水平已擺脫“零起點”,《計算機文化基礎》作為大學第一門計算機基礎課程將逐漸被具有大學課程品位的《大學計算機基礎》取代是必然趨勢。
2.3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采取“分級”教學方式。
邊疆地區院校生源地發展不平衡,導致學生入學時的計算機基礎水平差異很大,必須進行教學改革,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而分級教學則能解決新生計算機基礎水平差異的問題。
首先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級。學生分級是實施分級教學的前提。在學生入學報到后,學校必須立即對學生接受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的程度進行調查摸底,通過分級考試確定學生等級,依據調查情況和學生參加分級考試的成績,可將學生分成a級、b級和c級三個層次。a級為最高級別,其水平已經基本達到了該門課程教學要求,可以免修;b級是具有一定基礎的中級級別,可以免聽該課程,但必須參加期末考試;c級是最低的一個級別,是除了a、b兩個級別以外的所有學生,c級的學生必須全程參加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和考試。同時學校應該尊重學生自己的意愿:較高級別的學生允許選擇較低的級別,即a級的學生可以選擇b或c級,b級的學生可以選擇c級。
其次要做好教學計劃的分級。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編寫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的指導思想,可以將教學計劃內容分為三個層次,即基礎型教學計劃、應用型教學計劃和提高型教學計劃。基礎型教學計劃適用于c級學生,培養的是適應型人才,要采取的方法是想辦法讓他們先建立起自信心,然后進行正常的學習;應用型教學計劃適用于b級學生,培養的是趕超型人才,他們具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應該鼓勵他們向a級的學生靠攏;提高型教學計劃適用于a級學生,培養的是拔尖創新型人才,此類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較好,在掌握計算機技術方面相對于其他同學來講已經處于一個較高的層面,必須創造條件把這部分學生培養成為拔尖人才。
最后是被分到低層次的學生可能會產生自卑心理,任課老師必須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分級教學,解決學生的心理困惑。
2.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自身綜合素質。
邊疆院校學生可塑性差,這就要求有一支高素質的計算機基礎教師隊伍。因此,首先學校要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教師隊伍,切實搞好教師福利待遇,創造條件讓教師去好的學校學習和進修;其次教師要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熟練掌握教材內容,了解計算機發展的動態,能運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教學服務;再次教師要注意教學和科研相結合,緊跟計算機技術發展步伐,同時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穿插到教學中去,使教學內容更具時代性和新穎性;最后學校要加強精品課程建設,力爭推出一批計算機基礎類精品課程,提高教學質量。
2.5在計算機基礎教學課堂內,采取“精講多練”的教學模式。
“精講多練”就是指教師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將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同時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練習,達到加深理解、鞏固知識的目的。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踐學時與講授學時之比不應低于1∶1,最適合“精講多練”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親自上機動手實踐遠遠比聽教師講要有效得多。所以,教師在對知識進行必要的講解、演示后,應立即結合本節課的難點、重點布置一些練習,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
2.6完善課程教學評價體系。
在過去,《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考試是由任課老師自己命題,采取筆試的方式進行,而計算機基礎又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僅有筆試沒有上機操作是不行的,必須進行改革:平時成績(課堂表現和作業評價)+上機考核成績(實踐考核)+筆試(理論考核)。重點是考查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應能反映出學生運用所學計算機知識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考核中,我們應以學生完成綜合性大作業的形式,來考查學生各個模塊的學習效果;應用項目管理的方法促進協作式學習;應改革傳統計算機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尋找更合理、更有效的評價機制,以避免出現高分低能、為考而學、為考而教等現象,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結語
根據邊疆地區院校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參差不齊的情況,在采取以上教學措施的同時我們還必須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資源,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學生才學到全面的、用得上的知識。同時,《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需要面向未來、開拓進取、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
摘要: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們的教學方法和方式都在不斷改進完善。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入大學的計算機教學中,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重視。經過問卷調查和期末成績考實,研究結果表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較常規教學來說,可以簡化學習過程,改變學生學習態度,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而且該教學方式為大多數學生接受。本文將闡述翻轉課堂的內容要義,以及如何翻轉課堂混合模式下如何提高大學計算機教學質量。
關鍵詞:
翻轉課堂;大學;計算機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是一種顛覆,它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與自主思考的空間,較之傳統教學,它對于培養學生們的科學思維、自主的學習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更好的效果。網絡這個能力者為我們翻轉課堂保駕護航,它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效率也大大提高。因此,對于大學計算機教學來講,翻轉課堂混合模式下的大學計算機教學勢不可擋。
1大學計算機學科性質
大學計算機這門學科的主要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具備更好的計算機網絡體系思維,對網絡工作有更深刻的了解,掌握一定的網絡安全維護技術,根據需要進行中小型網絡應用程序創作。大學計算機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存的課程,也是一門比較抽象具有深度和難度的課程。新世紀,信息全球化快速發展,互聯網同水電,交通一樣,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計算機的理論發展和應用水平直接反應了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水平,以及綜合國力?;ヂ摼W快速發展和普及,信息化推進工業繁榮,工業的繁榮有促進信息化發展,推動社會發展。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要深刻了解和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功能屬性原理,熟練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發揮探索和創新能力,運用強大的網絡推出新概念和新技術,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
2大學計算機教學現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專業課程分類多,而且更新速度快。傳統的大學計算機教學都是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理論會被老師講解,但是學生鮮有實際操作,這樣就造成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一知半解,囫圇吞棗。如果理論只靠死記硬背,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會很好,而且這樣的教學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限制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的發展。這樣的教學效率低下,無法達到教學目的,也無法讓學生滿足社會需要。高校對學生的培養,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解疑答惑,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
3翻轉課堂模式進入大學計算機教學
翻轉課堂的概念是在大約十年前,北美的一些學校提出的。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顛覆,要求學生課前通過看視頻,聽錄音等方式自學知識,然后在課堂上通過與同學討論,與教師討論,適當練習來熟練掌握知識。翻轉課堂被視為一個教育教學改革,效果良好,反響甚好,為廣大學生接受歡迎。把翻轉課堂迎進我們的大學計算機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學得好,學得輕松。翻轉課堂的顛覆,需要教師改變傳統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步調。一、精心制作教育視頻。學生要自學的前提是要有自學的資源,翻轉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教師錄制好教育視頻。視頻時長要合理,質量要高,疑點難點要重點講解。教學視頻的質量優劣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及興趣。二、在線練習題要合理,及時評價學習效果。通過做練習題,學生可以檢驗自學成果,也可以發現自身還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不在面對面的課堂上,教師要了解學生自學情況,只能通過練習題。練習題的難易程度要適中,太難,容易打擊學生自學興趣,太容易,學生洋洋得意,容易浮躁。三、提供配套學習資料和學習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料和學習工具。必要時,同樣需要提供資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四、督促學生課前學習。以上說的幾點要點能取得良好功效的基礎是學生會進行自主課前學習,如果學生在課前根本就了解將要學的知識,那么這會導致我們的翻轉課堂教學失敗。所以教師要督促學生進行課前自主學習,除了硬性強制要求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教師提供的線上學習資源質量要好,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更好,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4翻轉課堂帶來的良好效益
計算機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強的課程,只有通過親自動手實踐才能真正掌握所學內容。翻轉課堂豐富的資源,滿足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翻轉課堂使教學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約束,這也是教育教學方式的一大突破。翻轉課堂讓學生先學教師后教,學生在課前已經先學習了基礎知識,在課堂上教師不必要再花時間在簡單的理論講解上,教師可以挑出學生遇到疑點難點進行分析講解,引導學生在基礎知識上進行提升。課堂上留出更多的時間進行實踐操作,教師手把手教學,親近指導學生操作。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也加強了師生交流,拉近了師生距離。翻轉課堂打破教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翻轉課堂很大程度上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線上教學資源的永久性減輕了基礎較差,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的壓力,幫助他們彌補不足。翻轉課堂讓學生可以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和地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但是翻轉課堂要求具備一定的硬件條件,而且對教師的要求也比較高,因而翻轉課堂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也提高了一定的難度,翻轉課堂的推廣是對我們傳統教學的挑戰,也是對教師的挑戰。
作者:吳振 單位: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摘要:
就業能力是學生的根本能力,大學計算機教學教師認真研究存在的問題,不斷更新教學思想理念,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手段和模式改革,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
就業視角;大學計算機;問題;改革
就業能力是學生的根本能力,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核心能力。立足學科和學生實際,圍繞社會發展和就業發展需要,做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強化他們的職業素養和能力,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一、就業視角下大學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不能立足學生基礎差異,教數學模式單一?,F在的高校大學生計算機基礎存在很大的差異,學生來自不同的區域和家庭,對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應用有著不同的基礎。有些學生來自偏遠落后地區,只是慕名而學;有些學生來自發達地區,平時應用計算機非常多,而且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硬件和軟件操作,甚至在這方面已經表現明顯的優勢。這就要求計算機教學不能實行一刀切的模式,不能確定統一的標準,選擇同樣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提出相同的要求。但是,很多時候,高校計算機教學不能兼顧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差異,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實行分層次教學。基礎較弱的學生感到學習目標不能完成,實踐操作很有難度;基礎較好的學生感到教學知識過于簡單,沒有提高價值和挑戰性。
(二)教材內容缺乏創新,應試教育形式突出。計算機發展非常迅速,硬件創新和提升速度不斷加快,軟件更新不斷提速,創新應用發展迅猛。而高校計算機教材編寫明顯滯后,很多教材選編以后更新較慢,不能市場變化和技術創新,學生所學知識相對滯后,很多的內容已經不再應用,不少軟件版本較為落后。教師沒有能夠結合積極發展和科技創新,及時更新和補充最新內容,教學實際無法與社會發展相接軌,學生應用能力與市場需要相脫節。工作以后還要重新適應,積極學習,經歷一段時間的適應期,才能適合工作需要,滿足崗位要求。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體制存在明顯的應試教育影子,不能從市場出發,培養社會發展的應用型創新人才,教育學生更多是為了考證,而是真正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很多學生能夠考計算機等級證,但不能夠處理常規問題,更不能處理各種新問題,創新能力嚴重不足。
(三)不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考核體系不夠完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有的教學目標和設計只有在學生那里得到落實才是有效教學。計算機教學的核心是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能夠學會各種應用操作,能夠適應新時期不斷發展創新的應用需求。現在很多大學計算機教學都是教師的主導,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安排亦步亦趨,教師不能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學生不能更為主動的學習探究。對學生的考核不能結合學生的實際,也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總結和評價,無法從過程做好引導,也就不能保證教學結果。考核與評價是對學生的最好引導。但是,高校計算機教學不能結合學生的就業發展需要,無法圍繞就業發展進行綜合考核與評價,不能讓學生更好地鍛煉綜合能力,也就影響了他們的就業競爭力。
二、就業視角下的大學計算機教育改革創新途徑分析
(一)創新人才培養和教育發展理念,積極改革和優化教育模式。新時期高校人才培養應該與市場相結合,與時代同步,不斷創新教育模式,積極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強化學生應用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圍繞就業和創業發展開展教育創新改革。大學人才培養必須從現實出發,服務社會發展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大學計算機教育需要圍繞學生的就業發展需要,其根本是社會發展變化需要,是服務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就是社會發展的推動力,學生能夠順利就業,能夠適應社會發展變化,就是滿足了社會發展需求。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高校計算機教育要從學生就業發展需要出發,服務學生就業和發展,讓學生能夠順利就業,能夠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以此來成就他們美好的未來。為此,大學計算機教育需要不斷更新理念,不斷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應用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做好課程優化設置,強化實踐應用能力訓練。課程設置是保障人才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學生就業競爭的關鍵因素。大學計算機教學以就業為目標,就要不斷優化課程設置,調整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比例,讓學生掌握基本理念的基礎上,不斷強化他們的應用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很多大學計算機教學一方面是缺乏實踐教學,理論過多,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應用操作能力。計算機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實踐能力是根本能力,工作需要的就是他們對各種應用軟件的應用就、維護和開發能力,需要強化實踐教學課程。另一方面,在做好校訓室實踐課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更好地參與社會實踐,去實習鍛煉,真正深入企業和用人單位,能夠在實際應用中培養他們的最為實用的技能,縮短學校教育和社會發展的距離,讓學生能夠保持與市場發展的零距離,確保學生畢業就能適應工作需要,站在工作崗位就能解決各種問題。
(三)完善教師隊伍結構,創新教學編寫更新。教師是影響學生發展的最為重要的外在因素,教師的人才培養理念、教學思想、指導方式、教學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需要具有強烈的就業發展理念,以就業為指導,開展學科教育和人才培養實踐,不斷提升的實踐指導能力能力,真正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確保他們學到真正的能力,能夠勝任未來的工作,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在引進高素質教師的同時,做好現有教師的綜合培訓,促進他們做好思想轉變和觀念更新,提升他們的教學能力和指導能力。做好教材的選編工作,不斷更新教材體系,選用最新適應社會發展的優質教材,并在教學中及時補充最新的教學資源,確保教學與科技發展同步,學校實踐和時代接軌,以最新最為實用的教材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保障他們的就業競爭力。
總之,大學教師不斷更新教學思想理念,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手段和模式改革,突出學生應用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為學生更好地就業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滿足社會對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也實現高校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熊必成 單位: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
摘要:
計算機教學作為大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計算機的教學依舊采用的是傳統教學模式,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地出現,為大學計算機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嘗試。本文從當前大學計算機教學的現狀著手,分析“任務驅動”教學的含義及其特點,探究“任務驅動”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任務驅動;大學計算機教學;問題;應用措施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大,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大學教育的重要性愈加的突出。計算機教學作為大學教育教學體系當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為社會提供高素質的新型高新技術人才。然而,就目前來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大學計算機教學中仍舊存在著一部分問題,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的出現以及應用,能夠為大學計算機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方向,使得教學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一、大學計算機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內容缺乏合理
大學教育在進行計算機教學的過程當中,大部分的教師往往只是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缺乏計算機理論知識的實踐操作,使得學生在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過程當中,并不能夠明確的認識大學計算機基礎的相關知識,進行深入應用之時往往會遇到難題。同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內容缺乏對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及應用實踐講解[1]。
(二)教學方式需要完善
就目前來看,大學教師在進行計算機教學之時,采取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理論教學一般是在教室進行,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而實踐教學往往指的是上機教學,即學生利用計算機,使用計算機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操作,在實際的操作過當中,學生通常會按照根據教師講解所記錄的筆記或者是教材中的例題進行操作,如果得出正確的結果就達成教學目標,使得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時間,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教學過程較為固化
大學在進行計算機的教學過中,教師把多媒體教學設備引入了進來,采取了圖文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能夠積極融入到教學中,然而,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缺乏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學生在課后進行復習鞏固之時,往往只是根據模糊的印象進行,不利于對理論知識的應用。
二、“任務驅動”含義及其特點
(一)含義
所謂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主要指的是,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立足于教學理論的基礎之上,借助一項或者多項教學的任務完成教學的目標以及任務,并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教學內容。一般來說,“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一種探究性的教學方法,可以在教學的各個環節,設定好與之相應的教學任務,從而使得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得到培養,逐漸提升學生的分析運算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2]。
(二)特點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就在于教學任務的布置,并且能夠提升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實踐等。在大學計算機的教學中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之時,其能夠使得教師以及學生圍繞同一課題進行,使得學生在學習以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從而提升學習的效率,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任務驅動”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一)精心設計教學任務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最為重要的就是任務的設計,任務作為學生進行學習的動力來源,任務質量的好壞對于教學的效果有著極大的影響,“任務驅動”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要求教師需要根據相應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切實可行的任務。同時,在設計教學任務的過程中,需要有著明確的目標,而且還應當與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所設計的任務不能夠超出學生的理解范圍之內,確保學生能夠有效地完成這些任務。此外,在設計教學任務之時,還應當突出教學的重難點之時,注重知識層次性的設計,分散知識結構,逐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3]。
(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動力,因此,在進行“任務驅動”教學教師需要創設與教學相關的情境,利用生動直觀的形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吸收新知識,當學生明確教學任務之后,由教師一步步引領學生完成任務,從而實現自身知識的積累。
(三)做好學習效果的評價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應用之時,需要做好學習效果的評價工作,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任務的完成狀況,以計算機為核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好恰當的評價。由于學生對本身所取得的學習成果十分在意,做好學習效果的評價能夠提高學生課程參與的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實現長足的進步[4]。
四、結語
綜上所述,“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大學計算機應用之時,教師需要為學生設置一個或者多個任務,讓學生圍繞著具體任務進行學習,而且這一具體任務需要與教材的內容相結合,以便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既能夠學習掌握好相關的知識,又能夠實現知識點的靈活應用,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深刻體會計算機的重要作用。“任務驅動”的應用能夠較好的解決教與學的矛盾,符合新課改的相關要求,能夠使得大學計算機得到快速的發展。
作者:劉章逵 單位:保山學院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水平也有了質的飛躍,大學生作為未來世界的開創者,提高自身的科學技術水平迫在眉睫。大學的計算機課程是大學教育中的重要教學內容,能夠有效提高大學生的科學技術水平,但是就目前我國大學計算機教學的現狀來看,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為提高教學水平,就要大學計算機教學進行改革探究。本文是在大學計算機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教學進行有效改革措施的探究。
[關鍵詞]
大學計算機;教學現狀;改革措施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計算機技術也獲得不斷發展,而漸漸成為人們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技術手段。計算機課程作為大學教育的重要教學內容,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以后在工作中的計算機的綜合應用能力,例如對計算機辦公軟件的掌握,及對工作信息的相關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一、大學計算機教學現狀
(一)大學生個人計算機操作應用能力較低
計算機教學中,部分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操作能力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礙教師實現預期教學目標,同時也降低了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質量。大學的生源地各不相同,有的學生來自偏遠地區,他們掌握的計算機知識和城市學生相比相差很多。雖然很多學生在高中對計算機課程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因為高中的教學設備落后等原因導致很多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只停留在“紙上談兵”。因此,我國的大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相對偏低,甚至出現對基本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不夠了解,阻礙了教師的教學的預期目標,不利于計算機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大學計算機教師的專業知識匱乏,專業素質較差
在目前大學計算機的教學中,在對計算機教師方面沒有明確規定,很多學校的計算機方面的老師都是由其他老師兼任,因此造成大學的計算機教師專業素質較差,綜合能力較低,是導致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效果差的重要原因。要想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就要求教師既要有很好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又要具備非常強大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還要能夠將相關的知識技能系統地傳授給學生。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難以具備這些素質,致使教學活動不能有效開展,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三)大學計算機教學模式落后
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計算機的基礎課程相對較多。基礎課,在提高學生綜合祖師方面起到了基礎性作用,培養了學生的信息整合水平,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多數學校采用理論知識和實踐長期分離的老舊教學模式,讓教師在理論教學過程中采用“填鴨式”的灌輸,而在實踐課程中又對學生采取“放養”。這種教學模式既起不到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學生的信息素養上也沒有任何影響,非常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措施探究
大學計算機課程是高校教學改革中的重要科目,在這個過程中應加強對計算機教學的理論研究,明確大學計算機教學目標,不斷創新,勇于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此外,大學計算機教學在教學內容中,應該有針對性的選擇專業性的計算機知識,讓學生在某個領域中,更好地掌握計算機知識。
(一)加強大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的教學
大學開設計算機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計算機技能,為以后的工作學習提供便利,因此,加強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是大學生走向這樣的重要技能,作為計算機教師,我們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創造實踐機遇,通過充分利用學校較為完備的教學設備,實現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另外,還可以組織相關的活動和比賽,加強學生計算機的實踐練習,這也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
(二)加強大學計算機教師隊伍的建設
現如今,高校也在進行教育改革,在改革過程中,要注重加強大學計算機教師隊伍的建設,增強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有效推動計算機課程教育的改革。學校還可以組織青年教師進修班等活動,從學校自身的管理方面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還可以不定期舉辦交流會,加強計算機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同時在推行改革的過程中還要不斷強化計算機教師的服務意識,讓教師與學生能夠及時溝通交流,更好的提高計算機課程的有效教學。
(三)推進教學模式改革,調動學生積極性
推進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是推進教學模式的改革,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充分結合起來,使二者相互促進,推動教學水平的發展;另外,在理論教學的過程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方法,采取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比如小組討論等;而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課堂管理,避免學生利用電腦玩游戲、看視頻等。針對學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可以進行分層次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通過測驗掌握學生的實際能力,將班級學生分成兩到三個層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通過降低教學速度,合理調整教學進度等方式,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得”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實現有效教學。
作者:謝琳 單位:貴州職業技術學院
摘要: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及廣泛應用給教育領域帶來巨大變化,尤其網絡資源的運用在減輕教師教學工作量的同時,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得以顯著提高。當前,如何有效利用網絡資源,使其更好的為大學計算機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探討的重點內容之一。鑒于此,本文對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網絡資源的運用進行探討,分析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并提出針對性應用策略,最大限度的提高網絡資源應用率,促進大學計算機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
大學計算機;網絡資源;運用
計算機是大學計算機、網絡其他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在提高大學生計算機綜合素質上發揮關鍵作用,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化計算機教學,是提升計算機教學效率的主要途徑之一,值得計算機任課教師高度重視。
一、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網絡資源的應用
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網絡資源的利用體現在多個方面,如教師授課、教學管理、學生實踐練習以及師生互動等,顯著提高了計算機教學工作效率,接下來對網絡資源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詳細探討。
1.應用于教師授課。
教師授課過程中,網絡資源的應用主要涵蓋以下幾點:首先,教師可利用網絡資源查閱相關資料,收集與計算機教學相關的內容,確保備課質量,為計算機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其次,計算機教學內容較多,部分計算機理論知識比較抽象,教師可利用網絡資源制作各種多媒體課件,將抽象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形象、直觀的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們對計算機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最后,如條件允許,計算機任課教師可利用網絡技術進行遠程授課,或多個班級同時授課,充分提高計算機教學課堂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幫助學生了解與掌握計算機知識。
2.應用于教學管理。
如今很多大學計算機教學都依賴網絡資源,計算機教學期間的教學管理也不例外。將網絡資源應用在計算機教學管理中,可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課堂管理效果。一方面,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實現對學生測試成績、課堂表現等情況的記錄,實現對學生綜合成績及學分的管理。另一方面,計算機任課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可修改學生的計算機作業,實現對學生作業的管理。通過管理學生作業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指正學生計算機知識的理解誤區。同時,針對學生作業中的易錯點,在課堂上進行統一講解,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幫助學生理清計算機知識點,使其徹底掌握。
3.應用于學生實踐練習。
大學計算機教學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可將現有的網絡資源應用于學生的實踐練習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計算機教學時,實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學生學習計算機理論知識后開設實踐課,要求學生到多媒體實訓室進行實際的操作訓練,這正是網絡資源應用的體現。因此,在實際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及教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網絡資源,提升學生計算機動手實踐能力,為其更好的踏入社會奠定基礎。
4.應用于師生互動。
計算教學中網絡資源的應用在師生互動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大學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園網,甚至開發了專門的師生互動平臺,計算機任課教師可通過校內師生互動平臺與學生交流,探討計算機相關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另一方面,當前及時通訊工具非常流行如QQ、微信等,教師可利用這一網絡資源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掌握學生學習及生活情況,及時跟蹤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等??傊?,將網絡資源應用于計算機教學師生互動中,在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計算機課程的同時,能夠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為計算機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二、計算機教學中網絡資源應用策略
通過上文分析不難發現,網絡資源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幾乎涉及整個教學環節,因此,為實現計算機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任課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這一有利工具,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采取針對性策略,將其靈活應用在計算機教學實際中。
1.注重網絡資源的整合。
大學網絡資源較為豐富,計算機任課教師應認真分析,對有效資源加以整合,提高網絡資源利用率,使其更好的為計算機教學活動服務。首先,構建專門的網絡資源庫。計算機任課教師應結合計算機教學實際,舉行計算機網絡資源應用座談會,倡導計算機教師共同努力,構建計算機教學資源庫,用于存放計算機教學有效成果,以及有價值的教學分享,使計算機任課教師能相互學習,借鑒優秀的教學方法,實現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其次,注重與其他院校網絡資源的整合。受院校實力以及歷史因素影響,不同院校有著自身的強勢專業,因此,教師應與計算機相關專業實力雄厚的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彼此之間進行網絡資源的共享,尤其借鑒其先進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挖掘網絡資源價值,提高所在院校計算機教學質量。最后,注重課堂教學與課后作業布置網絡資源的整合。例如,計算機任課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可整理后在師生互動平臺上,供學生自由下載、學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的同時,通過師生互動平臺隨時向教師請教,及時弄清、搞懂所學知識點。
2.提高網絡資源應用效率。
隨著大學的擴招,師生數量不斷增多,對大學網絡資源提出較高要求,因此,網絡資源因而顯得尤為寶貴,要求計算機任課教師在實施計算機教學期間注重網絡資源應用的合理性,保證計算機教學順利開展的同時,避免網絡資源的無端浪費。首先,制定網絡資源應用計劃。計算機任課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及目標,制定明確的網絡資源應用計劃。例如,在講課期間明確運用的網絡資源,以及應用的方式等內容,進一步提高網絡資源利用率。其次,注重提高師生互動平臺的應用效率。教師通過師生互動平臺與學生互動時,除為學生講解疑難問題外,還應加強管理,避免與學生閑聊或學生之間閑聊,維持師生互動平臺應用秩序,使其真正成為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有用平臺。最后,定期組織計算機任課教師召開網絡資源應用座談會,暢談計算機教學中網絡資源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尤其應將重點放在提高網絡資源利用率上,以尋找有效的解決對策,在避免網絡資源浪費的同時,最大限度的發揮網絡資源的價值。
3.注重網絡資源的擴展。
計算機教學中,應用網絡資源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縮短成為可能,無論學生處在何時何地,教師均能通過網絡資源如QQ、微信等聯系到學生,使得計算機教學工作的開展變得尤為便利。但計算機教師不能滿足現狀,而應結合實際實現網絡資源功能的擴展,為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及教學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礎。一方面,計算機任課教師應結合計算機教學及學校網絡資源實際,加強網絡資源應用方面的研究,注重網絡資源的擴展。例如,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開發出功能更為強大的教學平臺,適應計算機教學未來發展趨勢要求。另一方面,計算機任課教師應與院系積極協調,從長遠角度出發,購買專業化教學軟件及硬件設施,進一步彌補現有網絡資源的不足,使計算機教學變得更簡單、更高效。
三、結語
信息時代的到來,促使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使大學計算機教學面臨新的挑戰,因此,如何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與效率,成為大學計算機教師關注的熱點。面對新的社會形勢,高校應將計算機教學工作當做重點加以落實,尤其為提高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滿足社會發展要求,計算機任課教師應充分認識到網絡資源在改善教學效果上的重要作用,立足學校網絡資源實際,積極尋找針對性策略,提高網絡資源利用率,使其更好的為計算機教學服務。
作者:王應時 單位:內蒙古財經大學
1培訓幫扶模式及與其他教學模式比較分析
本文所指的培訓幫扶模式是從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所屬學科特點出發,設計相對合理并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在教師培訓指導和學生之間幫扶操作完成教學任務,達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或邏輯思維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長期以來,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一直都是各高校研究的熱點,目前比較流行的教學模式有分層教學模式、模塊化教學模式、利用網絡平臺協助教學模式等。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將培訓幫扶模式與上述教學模式做以下比較分析:
(1)分層模式,該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程度、水平能力和學習興趣等方面的差異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把水平能力相似的學生集中在一個教學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采用不同的教學大綱,使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提高,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以計算機非專業為例,從歷年我校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每個班級對計算機操作熟練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超越熟練或是掌握的程度,如果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雖然能夠提高教學質量,但不一定利于專業的發展,畢竟計算機是基礎課,師資的配備也會因此而重建,會加大許多不必要的工作量,另外,同一個層次的學生來自不同的班級,這樣不便于教學管理和考核標準的制定。相反,采用培訓幫扶模式,不用分班,將少數操作熟練的同學挑出來幫助那些操作不熟練或是有問題的學生,讓他們合作學習,共同進步,既能提高教學質量又能便于管理和考核。
(2)模塊式教學,該教學模式最適合各專業教材資源的建設。培訓幫扶模式在教學設計上可以借鑒該模式資源的配置方法,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資源適應各學科學生的教學和學習。
(3)網絡協助教學,該教學模式確實很好,也應該成為我校下一步針對部分專業實施建設的重點,但就目前情況來看,由于大部分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和學習狀況一知半解,面對面的教學還是有必要的,計算機技能的培訓也是必不可少的。
2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環節的培訓幫扶模式構建
2.1基于培訓幫扶模式的課程設計
具體實施計劃:任課老師根據專業和學生愛好,設計相對合理的理論課程內容,采用多媒體教學,以講授、討論溝通和交流以及答疑解惑為主。實踐教學需在機房人機一對一操作,課程內容以計算機等級考試內容為主,由任課老師帶領,幫扶組長協助輔導,邊講邊練,同步完成教學任務,掌握各知識點的學習。任課老師需布置課堂及課后作業并認真批改登記,幫扶組長在完成自己作業的同時,協助任課老師指導本小組同學按時完成作業并上交,必要時協助任課老師進行作業情況登記及問題總結。任課教師利用錄制軟件錄制上機操作視頻供學生課后復習和指導。任課老師設計課程素質拓展范圍,供學生選擇、參與設計和制作,以便進一步提高??尚行苑治觯焊鶕I的不同,對理論教學應把握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比如,音樂表演專業,可以在理論的介紹上淺顯一點,而電子類專業,可以稍微深入一點。實踐教學環節,對于不同的專業課程設計的側重點也可以不一樣。如,音樂表演專業,應側重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可以開設辦公自動化軟件、圖像處理、動畫制作等課程,而電子類專業應側重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開設一些語言類課程。
2.2幫扶組長的選擇及幫扶對象的分配
具體實施計劃:從班級實際情況出發選擇學習態度端正,對計算機操作相對熟練而又熱心學生工作的學生作為本班級的幫扶組長,一個班級按照學生比例不超過1/5,每個幫扶組長負責班級至少1~5個同學的學習,幫扶組長與幫扶對象可以雙向選擇,在不能選擇的情況下由任課老師指定。每個幫扶組長在能正常履行職責的同時,可以享受該門課程加分政策,不能履行職責的幫扶組長不能加分,并隨時撤換,但不影響正常的學習考核??尚行苑治觯嚎梢酝ㄟ^問卷或測驗進一步選擇。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又有加分政策,成績好的同學會樂于當小組長,而成績一般的同學希望能夠得到幫助而提高也會踴躍加入小組行列。
2.3幫扶組長的職責范圍
具體實施計劃:幫扶組長的職責范圍應在選定幫扶組長之前就告知,幫扶組長在整個教學環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是任課老師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幫扶組長在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以外,在任課老師的引導和指導下完成一些教學活動。理論和實踐教學環節,幫扶組長除了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外,可以幫助任課老師根據專業需要把握理論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幫助任課老師輔導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具體表現在,作業的輔導和批改,問題的總結等。另外,幫扶組長還可以組織本小組同學參與各項素質拓展學習。
3結語
基于培訓幫扶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相比傳統的教學在課程的設計和教學的側重點上具有自己的特色。①傳統的教學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重理論低能力的教學模式,而培訓幫扶模式從學校實際出發,將專業與理論相結合,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被動的課堂向主動課堂的轉變,減輕了教學的負擔,提高了教學質量,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社會的效益。②該教學模式從學校實際出發,實施起來方便快捷,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另外,基于培訓幫扶的課程設計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
作者:劉艷 楊秋黎 單位:??诮洕鷮W院
一、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模式的現狀
現在雖然有很多教育專家和學者在計算機教學領域作出了很多探索,付出了許多努力,客觀上也推動了我國計算機教育的不斷發展,然而受傳統觀念和教學理念的影響,目前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計算機教育教學目標功利化傾向嚴重
目前,我國計算機教育教學的目標主要是考取資格證書,而忽略了計算機的實戰應用,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更是很難符合單位的需求。伴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長足進步,計算機技術已經從過去的單純的計算功能,拓展到了航空航天、水文地理、考古挖掘、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涉及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所以許多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都開設了計算機課程。當然,這也是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的,計算機應用領域增多,導致需求計算機領域人才的就業崗位增多,導致學習計算機用以就業的學生增多,進而促進了大學計算機教育的市場。因此,在計算機教育市場的推動下,一些高職院校在教育計劃和課程設置中,都相應地增設了計算機教育專業的學習課程。換句話看,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技術之所以可以快速崛起和發展壯大,主要是因為計算機應用的廣泛性,但很多高職院校也正是由于認識到了這一點,才慢慢走向功利主義,偏離了計算機教育原來的方向和目標。
(二)由功利主義導致的偏離應用軌道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已經與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嚴重不相符了,一些高職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只是手中拿著計算機資格證書,而真正到單位就業的時候,一些基本的應用操作都不熟練甚至不會,嚴重影響了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就業。誠然,一些高職院校也已經充分意識到了以“畢業就就業”為基本導向的教學方法的重要意義,并因此開展了相應的“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然而其教學的內容往往還是受到傳統計算機教學理念的局限,嚴重缺乏計算機實踐應用和基本操作技巧甚至高難度技術技巧方面的教學探索,這樣的計算機教學模式很難回歸正確的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教育模式的軌道,更加難以幫助計算機專業學生在畢業后即能擁有一份適合的工作??梢灶A見,這兩個關鍵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取得根本性的改革,我國高職計算機教育面向就業的水平和能力就永遠也解決不了。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教育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進一步優化計算機教學內容,不斷增加實踐課程
要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目的,必須對我國當前階段的計算機教學課程設置、課程內容、教師資源等進行合理的優化和配置。根據現在的我國高職計算機市場的需求,正確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觀念,不斷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和水平。同時,各高職院校也必須鼓勵教師創新計算機教學方式,多給教師搭建外出學習的平臺,不斷提供到先進地區學習實踐的機會,開拓教師的視野。同時,支持計算機教師經常深入企業和公司進行實地考察了解,了解市場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回來后,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根據我國企業的現實需要,不斷開發出更多更實用的軟、硬件,有必要的話可以進一步開拓專業,使之更加適應市場的發展,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此外,在豐富和優化計算機教育教學內容的同時,各高職院校還應該更多地增設一些實踐性強的教學課程,不斷提升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不斷促進計算機專業學生今后的求職和就業。實訓教學,就是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各高職院校應加強實訓教學,根據市場的需求和學生的渴望,對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與此同時,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與企業的溝通活動,為學生就業求職提前搭建平臺,讓企業更加了解高職的學生,也讓學生盡早地熟悉社會和實際工作需要。
(二)進一步創新教學方式,不斷完善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應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觀念,正確認識計算機專業教學方式的創新改革勢在必行,把計算機教育改革作為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拓寬就業渠道的關鍵途徑。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實踐時,不能盲目地沿用過去老式的教學模式,必須要努力擺脫單一的灌輸式的計算機教學模式。應該在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盡量增加一些師生、生生的互動環節,促進計算機專業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體會學習計算機知識的用處和樂趣,促進學生在計算機實踐應用中,正確認識自我,切實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進而不斷激發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高職院校還要不斷地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方式,積極吸取成功經驗,促進高職院校不斷發展創新。同時,高職院校應不斷加強對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必須充分體現出高職院校特色尤其是計算機教學方面的專業特點。在創新教學模式的時候,可以將時長10分鐘以內的視頻內容作為輔助教學資源,讓學生在正常教學體制的安排下,把視頻呈現在課堂教學中,安插在教學內容里,讓學生既能夠按照教學計劃學到相關知識,同時又能鍛煉計算機應用水平,開拓視野,拓寬學習思維,培養學習興趣,這無論在當前還是長遠都將成為一種優勢教育教學資源。
(三)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高職院校中,教師的水平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鍛煉至關重要。高職院校的學生與普通院校和名牌院校相比,自主性和創造性往往不具備優勢,更加需要教師們合理的培養、正確的指引。因此,加強計算機教育改革,首先就應該在教師隊伍中進行思想的改革,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現有基礎上,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供更多外派學習的機會,將好經驗、好做法源源不斷地引入到高職院校中,讓學生最終受益。
三、面向就業的高職計算機教育改革的具體意見和建議
(一)在課時安排上,適當增加計算機課程課時量,合理設置實踐教學課時
就筆者任教的集體來看,計算機課程計劃設置72課時,平均每周計算機課程是4課時,而一般只開設一個學期。這個課時量的設置不盡科學、不夠合理。由于課時所限,一些對就業具有指導意義的知識點來不及傳授,使學生在學習時走馬觀花,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系統地更深入地學習。筆者認為,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課程至少應該安排100課時,在平時70個課時傳授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安排額外的30個課時對一些使用性強的知識進行拓展和自主訓練,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同時也更容易讓學生在走向社會的時候充滿自信。
(二)在實訓機房應安裝投影等多媒體教學硬件和軟件
從我國高職院校計算機機房配置的情況看,高職學院只有一些專業機房安裝了投影等多媒體網絡教學硬件和軟件,而更多地是把計算機教育課程安排在公共機房。公共機房面積開闊、上課人數眾多,使得教師在實踐性教學的時候力不從心,往往要花很多的時間才能解決班級50%至80%學生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中又有50%是雷同的。但是,如果能夠在機房安裝投影儀,教師就可以很輕松地把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投影儀上講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只需要觀看教師如何操作,便可以很輕松地解決具體問題,也不會出現浪費時間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上課效率和質量,也切實提高了學生在計算機實踐操作方面的效率,教師和學生都更加輕松,效果也更好。
(三)從高職院校計算機教育體制入手進行改革
在學校層面,各高職院校應逐漸取消對教師課程安排的限制,用學生走出校園后就業的情況來衡量計算機教師的教學水平,不衡量“一城一池的得失”;在教師層面,不以傳統的教學為“綱?!保瑥木蜆I的角度出發,允許學生創新,鼓勵失敗性的嘗試,正確引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目的和作用,在思想上為學生引好路,在技術上為學生搭好橋;在學生層面,應更多地走向企業實習、實踐,認識自身存在的差距,有針對性地提高計算機應用和實戰能力;在企業和公司層面,應允許學生在公司內進行一段時間的培養,給予學生成長進步的舞臺和搖籃,這樣更能培養員工的忠誠度,為企業創造更多、更長遠的價值。
四、結語
高職院校的成長和壯大十分不易,而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要想謀求一份滿意的職業也難上加難。面向就業的高職計算機教育改革,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必須加快破解當前我國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育教學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從實際出發,圍繞運用現代計算機教育理論,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積極探索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觀念,通過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調整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從而促進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作者:王丹平 單位:廣東省深圳市攜創技工學校
1計算機教學中的問題
1.1學生計算機基礎與學習目的的矛盾
一直以來,很多老師認為高校學生學習計算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認為學生只滿足于學會WINDOWS和OFFICE等簡單的操作。然而,近幾年來,根據教學觀察與問卷調查,大多數高校學生學習《大學計算機基礎》的最大動力來自于計算機一級考證。高校教師在課堂授課時應多考慮學生的學習目的,不能使學生的學習目的發生太大的差距,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2高校使用教材與現實教學環境不適應
高校使用的教材大約是5年左右才更新一次,教材的編寫更新頻率也差不多是5年一次,教材的更新跟不上計算機技術發展的速度,這極大地影響了高校的教學質量。學生學習《大學計算機基礎》不再單純滿足于學會WINDOWS和OFFICE等簡單的操作,而是轉為以通過計算機一級考試為最終學習目的,因此高校在選擇教材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目的,這樣教師才能很好地使用教材進行授課。
1.3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之間的矛盾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決定,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由教師事先安排好,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即處于被灌輸的狀態。而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
2知識管理
我國邱均平教授認為,知識管理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知識管理概念指對知識本身進行管理,包含對知識進行創新、對知識進行獲取、對知識進行加工、對知識進行存儲、對知識進行傳播以及對知識應用進行管理;而廣義的知識管理概念不僅包含對知識自身的管理,還包括對和知識有關的無形資產和各種資源的管理,比如知識組織、知識資產、知識設施、知識活動、知識人員等內容。
3基于知識管理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
基于知識管理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是改善目前課堂教學狀態的新路徑。
3.1提供專業的學習環境和優質的學習資源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里,教師需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有限的課程內容進行描述。這種授課模式會造成知識匱乏的局面,難以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專業化的學習環境和優質的學習資源并不是簡單地將所有的教學資源集合起來,而是采取一定的方式對知識進行歸類管理使學生較好地對知識進行吸收和消化。
3.2滿足學生個性化知識管理需求
課堂應當具有開放性和共享性,而學生的學習程度和興趣愛好是個性化的,因此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是加強學生知識管理的關鍵。比如,現在很多大學生學習《大學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是為了通過計算機一級考試,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應當注意到學生的學習需求,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課堂教學中加入計算機一級的考試內容。
3.3注重師生之間的知識共享
知識共享是知識管理的最為核心的內容,基于知識管理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中,應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信息的共享。在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當重視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優質的知識共享環境,讓學生與教師能夠無障礙地相互分享個人的學習看法、個人的學習經歷以及個人的學習經驗。
4基于知識管理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策略
知識管理最基本的要素包含人、知識、技術以及共享文化,所以基于知識管理的大學生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策略應當建立四維的知識管理策略。
4.1以學生為教學主體
基于知識管理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策略中,學生在知識交流部分表現越活躍,在教學活動中發揮的作用就越較大?!洞髮W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授時應合理應用信息化技術,針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知識交流情況實施具體的策略。
4.2以知識為重點的知識管理客體
知識作為知識管理的客體,是知識管理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知識管理的核心在于如何很好地實現知識共享、實現知識的創新,《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必須以知識的教授做為教學重點。通過這門課的教學,希望學生能較為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知識和常用的計算機操作技術,提高計算機文化素質,為今后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4.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程知識管理質量
基于知識管理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應加強對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后,教與學效果測評的研究,多媒體環境下學生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測評的研究,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綜合測評的研究。
4.4以知識共享水平作為教學改革的衡量指標
基于知識管理理論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注重對知識進行分類管理,有利于學生快速方便獲取知識,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積累、共享、交流和創造。對基于知識管理的教學改革進行探討,力求將知識管理的理念應用于課堂的設計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協作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建構。
5結語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是提高全國學生信息素質的重要環節,許多專家學者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中已經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對基于知識管理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進行了探討。
作者:關雪敏 單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教育技術中心
1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意義
考慮到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已經在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中得到廣泛應用,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高校在其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中就應該投入足夠的重視。相應的,與計算機課程掛鉤的任課教師則應該從根本上改變計算機教學的觀念,改進和優化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方式。要以計算機教學改革為契機,推動課程實驗教學的發展,為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創造條件,從而為學生創造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廣闊空間。
2計算機教學的現狀
2.1教學內容脫離實際
部分高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師還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特別是在計算機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也采用了比較傳統的、由教師主導的教學方式,使得整個教學過程和內容都與實際相脫離,只是讓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根據例題來機械地完成實驗過程,沒有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產生了阻礙的作用。
2.2教學模式不夠合理
現在,很多高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實驗課程,還是主要采用教師在實驗開始前對需要實驗的內容和操作方法進行講解,接著安排學生完成上機操作環節,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驗證;最后,教師則需要針對學生在上機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輔導。這種相對落后和不夠合理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只能夠根據教師的要求來完成上機實驗過程,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積極性。
2.3計算機實驗環境的建設不夠科學
在我國大幅度擴展的大趨勢下,很多高校為了吸引足夠的生源,在對計算機課程的實驗室環境的建設和管理上,沒有根據自身條件穩步推薦,缺乏科學依據,很在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則給學生的實際上機操作和訓練過程不利的影響,難以為計算機課程的前面展開提供硬件條件和支持,使得學生難以高質量地完成實驗任務,也限制了其創新能力的發揮。
2.4考核方式不科學
當前,我國高校中的計算機課程教學采用相對比較單一的方式來完成考核過程,使得所采用的考核方式難以充分反映和表達學生在學習中取得的成績和實際情況,一般的做法都是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和上機操作的成績來實現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定,這種不科學的考核方式,難以真實地反映學生的能力,會對學生的發展和提高產生障礙。
3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
3.1分層教學方法
在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特別是計算機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基于分層的教學方法,也就是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了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法。在此過程中,計算機課程教師可以將部分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差的學生劃入基礎組,針對這部分學生的特點,教師著重為其講解基本的計算機操作基礎與技能,使得此部分學生能夠充分立即基礎計算機知識,并熟練掌握上機操作技能;而對于那些計算機基礎理論和應用能力都比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其劃入提高組,考慮到這些學生已經能夠熟練賬務計算機基礎內容和具體的操作技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其提供相對比較難的實驗內容,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2增加計算機實驗課程比例
由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所以高校在開展計算機教學中應該緊密結合自身優勢,積極聽取和參考IT企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意見,對已有的教學計劃進行修訂,增加教學實踐內容在整個教學計劃中的比重,提高實驗教學在學分分配中的比例,注重對課外實驗環境的構建,安排層次遞進的課程設計。當然,也可以單獨開始相關的實驗課程,提高選修課在學分構成中的比例,對選修課程組進行優化和完善,可以將面向應用的多個企業所急需的課程都列為選修課程。
3.3互動式教學
通過互動式教學,教師在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授課過程中所能采用具體教學形式多樣,可以實現學生的積極溝通和交流,可以更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提升其教學水平。
3.4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活動,可以讓學生在計算機教學中積極參與到這些活動中,從更廣的層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所能夠開展的科技活動形式多樣,比如可以開展程序設計大賽、軟件開發比賽等,從而充分激發學生對知識探索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4計算機教學改革途徑
4.1實驗教學精講多練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多地發揮啟發、引導和點撥的作用,所以,教師在對相關知識點和內容進行講解時要以精講為主,重點講解難懂、容易出錯的知識點,也可以向學生介紹有效的學習方法,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供幫助。所以,高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師在授課中,更應該采用精講多練的方式,大幅增加學生在上機操作環節的時間,這樣才可以從根本上培養學生在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等方面的興趣。
4.2培養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計算機課程內容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具體的教材和知識點,科學地對教學過程進行規劃安排,精心設計和分配各種形式的教學環節,實現理論和實踐教學的完美結合,從而大幅增加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和鉆研計算機技術的主動性。所以,通過計算機授課教師對教學內容和過程的合理設計,可以有效活躍課堂的范圍,激發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積極性,更加高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計算機操作綜合素質。
4.3開展網絡化教學
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以網絡化環境為依托,構建相應的網絡平臺,開展更高層次的網絡化教學。以網絡為基礎的教學,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對個性化的追求,更可以快速達成計算機教學的目的。通過網絡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改變計算機教學的基本方式,組織學生利用網絡來收集相關計算機資料,根據自身基礎和興趣選擇知識點進行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開拓學生視野。采用這種教學方式,最根本的目標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主動學習習慣,達到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目的。
5結語
在當前網絡環境的發展下,高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師通過構建必要的網絡平臺,實現網絡教學的開展,能夠因材施教,更好地完成計算機課程教學。此外,可以激發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興趣,調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探索求知能力提供基礎平臺。
作者:楊杰 萬李 單位:湖南科技學院計算機與通信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