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6 06:21: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生物化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科學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源開發已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振興經濟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當今世界正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今后社會賴以發展的重要資源不再是物質資本而是人力資本。使更多的國民接受高等教育,既是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的需要,也是國民素質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雖然我國綜合國力有限,教育負擔很重,但從實現小康的奮斗目標和未來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出發,我國的高等教育必須要有一個較大的發展,否則就很難保證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和強有力的發展后勁。所以,高等教育大眾化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必然趨勢。為此,在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過程中,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的研究就成了高等教育中一個重要的課題,筆者就教學實踐談談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
1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呼喚創新人才,而培養創新人才的關鍵是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如果高等教育仍然按照一貫的“主體一客體”教學模式教育學生.大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將會被抹殺。[1]多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教學模式是被定位在“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上的,并且已成為大多數教育教學管理者的思維定勢,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現象繼續存在。要改變以往教師是課堂主宰者的現象,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相信每一個學生,并把這種信任通過自己的眼神、表情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潛能,并對自己的學習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學生能做到的或可能做到的教師決不代勞。針對重要理論的發現和發展過程,應該啟發學生自己去查找其實驗依據。教材中已經給出實驗依據的內容,學生需要重點學習其原理,例如鳥苷酸循環,教材通過鳥苷酸循環相關的驗證實驗解釋了鳥苷酸循環中各種產物的關系,學生一旦掌握了具體實驗,其中關鍵產物則不難記住。對于教材中沒有實驗依據匹配的重要知識點,教師可以在課前或課后作為問題布置下去,鼓勵學生利用圖書館或網絡資源查找依據,開拓思維,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即師者應授之以漁而非受之以魚也。
2 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學生的內在需要和興趣激起的學習自然是自主學習。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內在需要。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興趣點。教學活動就會在學生“渴求知識”的狀態中順利開展下去。學生把學習理解為自己的事,而不是外部強加的,學習中就會采用各種方法來提高學習效率,自主性也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體現。
針對本學科特點,講授方式上可由臨床上疾病的癥狀、體征、存在的問題、面臨的困難入手引入,再上升到生化的理論知識;也可由生化的理論知識預見和展望臨床變化,使理論與實踐相互聯系,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2]比如在提問為什么我們會與父母具有相似長相的例子時,引出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的規律,即DNA的復制、RNA的轉錄和蛋白質的表達等相關內容。在清楚講授完這些內容的前提下,再以鐮刀狀紅細胞溶血性貧血或蠶豆黃為例引入基因突變以及其帶來的后果,最后強調基因治療的重要性和必然性。這樣一來,在一個較為系統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和學習,又讓這種啟發式和提問式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興趣,也將幫助他們獲得更為牢固的知識。
3 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教學環境
在教學過程中,良好的課堂氣氛和人際關系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前提條件。鑒于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特點,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促進自主性學習。
3.1 教學內容要有彈性,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在教學內容處理上,教師要做到有所教,有所不教。即講清最基本的概念,理論知識,其它能自學的內容留給學生;所講的不都是書上的,書上有的不一定都講;重視學科的思想方法和解決問題方法的培養,做到循循善誘,激發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的提高。
3.2 重視平時表現,建立多樣化評價方法:要改變一考定終身的格局,設立平時成績與終結性考試相結合,并加大平時成績的權重。在實際操作中將生物化學實驗設計、討論課發言、學習態度、論文質量等列為考核內容;在給分標準上教師應鼓勵學生闡述個人觀點,鼓勵學生去發現新方法解決問題,強調學生的個人見解和是否具有批判性觀點,是否有創見等。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是提高自主性學習效果的關鍵。
3.3 師生共同討論問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高等學校作為培養
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主陣地,如果沒有討論,智慧就難以發芽。雖然一些知識和技能會過時,但在討論過程中培養出來的思考、推理和分析能力將使學生走上社會后具有靈活性和獨立性。討論是思想的溝通和激勵,由此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討論不是把教師個人的信念和觀點強加給學生,因此師生之間的平等和以理服人的氛圍十分重要。[3]在講授中教師應富于激情,要善于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動”起來,才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應與學生有視覺上的交流,注意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穿插一些簡短的提問或對話。學生只要能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很膚淺,也要給以肯定和引導,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面對學生的錯誤,不能一味地指責或直接指出錯處,而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我改正,把糾錯權交給學生,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實現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難以把握的地方,教師應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學生是主體的原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努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當然,如何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還需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和改進。
一、我國生態環境現狀
目前我國工業“三廢”污染、農用化肥和農藥的污染以及廢棄塑料和農用地膜的污染,嚴重的影響了國內的生態環境,使得水污染日益加劇。水資源嚴重短缺,全國600多個城市中已有一半城市缺水,農村則有8000萬人和6000萬頭牲畜飲水困難;土壤污染嚴重,耕地面積銳減,近10年來每年流失的土壤總量達50億噸,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劇;森林覆蓋面積下降,草場退化,每年減少森林面積達2500萬畝;人們的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疾病發病率急劇上升。環境是人類和生物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因素的總和。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環境與人相互對立又相互制約。環境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而人類通過調節自身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外界環境;同時也不斷地改造環境,創造有利于自身生存、發展的環境條件。人類對環境的改造能力越強,環境對人類的作用就越強。人類在改造環境的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棄物帶給了環境,造成了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產生了不良影響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大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力度,加快應用高新技術,如現代生物技術來控制環境污染和保持生態平衡,提高環境質量已成為環保工作者的工作重點。幾大環境問題:一是大氣污染對健康的危害,空氣污染物在短時間內大量進入人體,會導致急性危害。產生的原因,一種是污染地區的氣象條件發生了變化,大量污物積聚在低空,擴散不開;另一種是事故排放使大量有害物質短時間內進入大氣,造成嚴重污染。二是慢性危害:長期生活在低濃度污染的空氣環境中,機體可受到慢性潛在性危害,使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增高。如目前吸煙引發肺癌、石棉引起石棉肺、二氧化硅致矽肺等已為人們所共知。三是致癌作用:空氣污染物的致癌作用是慢性危害的又一表現,是現代肺癌發病率增高、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實驗證實,有30余種空氣污染物具有致癌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環芳烴化合物,以3,4苯并芘為代表。它是煤炭、石油、天然氣、木材等燃燒不完全所形成的一種高活性致癌物,在煤煙、煤焦油、汽車廢氣、飛機尾氣、柏油路灰塵中都能分離出3,4苯并芘。某些元素如砷、鉛、鎘、鉻、鈹的致癌性已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
二、現代生物技術與環境保護
現代生物技術是以DNA分子技術為基礎,包括微生物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術的總稱?,F代生物技術不僅在農作物改良、醫藥研究、食品工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也隨著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在治理污染、環境生物監測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生物技術作為一種高新技術,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國和民間研究機構的高度重視,發展十分迅猛。與傳統方法比較,生物治理方法具有許多優點。首先,生物技術處理垃圾廢棄物是降解破壞污染物的分子結構,降解的產物以及副產物,大都是可以被生物重新利用的,有助于把人類活動產生的環境污染減輕到最小程度,這樣既做到一勞永逸,不留下長期污染問題,同時也對垃圾廢棄物進行了資源化利用。其次,利用發酵工程技術處理污染物質,最終轉化產物大都是無毒無害的穩定物質,如二氧化碳、水、氮氣和甲烷氣體等,常常是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轉移而造成重復污染,因此生物技術是一種既安全又徹底的手段。再次,生物技術是以酶促反應為基礎的生物化學過程,而作為生物催化劑的酶是一種活性蛋白質,其反應過程是在常溫常壓和接近中性的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大多數生物治理技術可以就地實施,而且不影響其他作業的正常進行,與常常需要高溫高壓的化工過程比較,反應條件大大簡化,具有設備簡單、成本低廉、效果好、過程穩定、操作簡便等優點。所以,當今生物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工業清潔生產、工業廢棄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以及有毒有害物質的無害化處理等各個方面。
三、現代生物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一)污水的生物凈化
污水中的有毒物質其成分十分復雜,包括各種酚類、氰化物、重金屬、有機磷、有機汞、有機酸、醛、醇及蛋白質等等。微生物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從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質轉化為有益的無毒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當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技術處理污水就是生物凈化污水的方法之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技術是酶工程技術。固定化酶又稱水不溶性酶,是通過物理吸附法或化學鍵合法使水溶性酶和固態的不溶性載體相結合,將酶變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微生物細胞是一個天然的固定化酶反應器,用制備固定化酶的方法直接將微生物細胞固定,可催化一系列生化反應的固定化細胞。運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可以高效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無機金屬毒物等,此方面國內外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德國將能降解對硫磷等9種農藥的酶,以共介結合法固定于多孔玻璃及硅珠上,制成酶柱,用于處理對硫磷廢水,去除率達95%以上;近幾年我國在應用固定化細胞技術降解合成洗滌劑中的表面活性劑直鏈烷基苯磺酸鈉(LAS)方面取得較大進展,對于含100mg/L廢水,降解率和酶活性保存率均在90%以上;利用固定化酵母細胞降解含酚廢水也已實際應用于廢水處理。
(二)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
重金屬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屬污染的生物修復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減、凈化土壤中重金屬或降低重金屬的毒性。其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如酶促反應)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化學形態,使重金屬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環境中的移動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過生物吸收、代謝達到對重金屬的削減、凈化與固定。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過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激發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態結構,這將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風蝕、水蝕,防止水土流失。
(三)白色污染的消除
廢棄塑料和農用地膜經久不化解,估計是形成環境污染的重要成分。據估計我國土壤、溝河中塑料垃圾有百萬噸左右。塑料在土壤中殘存會引起農作物減產,若再連續使用而不采取措施,十幾年后不少耕地將顆粒無收,可見數量巨大的塑料垃圾嚴重影響著生態和環境,研究和開發生物可降解塑料已迫在眉睫。利用生物工程技術一方面可以廣泛地分離篩選能夠降解塑料和農膜的優勢微生物、構建高效降解菌;另一方面可以分離克隆降解基因并將該基因導入某一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使兩者同時發揮各自的作用,將塑料和農膜迅速降解。同時,還需大力推行可降解塑料和地膜的研發、生產和應用。有些微生物能產生與塑料類似的高分子化合物即聚酯,這些聚酯是微生物內源性貯藏物質,可以用發酵方法進行生產,由此形成的塑料和地膜因有可被生物降解、高熔點、高彈性、不含有毒物質等優點而在醫學等許多領域有極好的應用前景。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產量,人們正在用重組DNA技術對相關的微生物進行改造,此方面目前一個研究熱點是采用微生物發酵法生產聚-羥基烷酸(PHAs),研究人員正設法構建出自溶性PHAs 生產菌種,即將PHAs重組菌進行發酵,在積累大量的PHAs后,加入信號物質,使裂解蛋白產生,細胞壁破壞,PHAs析出,以簡化胞內產物PHAs的提取過程,降低提取成本。
(四)化學農藥污染的消除
一般情況下,使用的化學殺蟲劑約80%會殘留在土壤中,特別是氯代烴類農藥是最難分解的,經生態系統造成滯留毒害作用。因此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更為安全有效的辦法,而利用微生物降解農藥已成為消除農藥對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方面。能降解農藥的微生物,有的是通過礦化作用將農藥逐漸分解成終產物CO2和H2O,這種降解途徑徹底,一般不會帶來副作用;有的是通過共代謝作用,將農藥轉化為可代謝的中間產物,從而從環境中消除殘留農藥,這種途徑的降解結果比較復雜,有正面效應也有負面效應。為了避免負面效應,就需要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對已知有降解農藥作用的微生物進行改造,改變其生化反應途徑,以希望獲得最佳的降解、除毒效果。要想徹底消除化學農藥的污染,最好全面推廣生物農藥。所謂生物農藥是指由生物體產生的具有防止病蟲害和除雜草等功能的一大類物質總稱,它們多是生物體的代謝產物,主要包括微生物殺蟲劑、農用抗生素制劑和微生物除草劑等。其中微生物殺蟲劑得到了最廣泛的研究,主要包括病毒殺蟲劑、細菌殺蟲劑、真菌殺蟲劑、放線菌殺蟲劑等,但長期以來并沒有得到廣泛的使用。現在人們正在利用重組DNA技術克服其缺點來提高殺蟲效果。例如目前病毒殺蟲劑的一個研究熱點是桿狀病毒基因工程的改造,人們正在研究將外源毒蛋白基因如編碼神經毒素的基因克隆到桿狀病毒中以增強桿狀病毒的毒性;將能干擾害蟲正常生活周期的基因如編碼保幼激素酯酶的基因插入到桿狀病毒基因組中,形成重組桿狀病毒并使其表達出相關激素,以破壞害蟲的激素平衡,干擾其正常的代謝和發育從而達到殺死害蟲的目的。
論文關鍵詞:啟發式教學 生物化學 課堂教學 應用
論文摘要:啟發式教學是現代素質教育中所提倡的高效率的教學方法,生物化學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通過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生物化學是研究生命化學的學科,它在分子水平探討生命的本質,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基礎學科和前沿學科,也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主干課程。近20多年來,生物化學的發展突飛猛進,并帶動生物工程技術、醫藥學、食品科學、發酵工程及環境科學等相關科學領域進入到了高水平、全新的發展階段。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生物化學課程已成為21世紀眾多高等院校的平臺課程”。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計劃中,生物化學是其主干課程之一,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為后續多門專業課打下必需的專業基礎。同時,在大學本科畢業后的碩士研究生考試中,生物化學也是一門主考課程。因此,學好生物化學這門課,對學生后期專業課的學習,甚至進一步的深造均有重大意義。而如何在新的形式下教好這門課,是眾多生物化學課程教師所探索和追求的。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逐漸摸索,將啟發式教學運用于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啟發式教學既是一種教學方法,又是一種教學原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是我國儒家文化創始人、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對啟發式教學原則的精辟概括皤。簡言之,就是運用各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活動,使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變被動吸收為主動攝取。
1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用各種方法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是使學生進入主動學習狀態的最好方法。而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1節課對生物化學課程的介紹和緒論內容的講解是非常重要的。徐州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生物化學教材采用的是鄭集教授編寫的《普通生物化學》。鄭集教授是我國生物化學研究領域的開山鼻祖,而且至今健在,已經109歲。鄭集教授一生研究營養學,到了晚年又開始研究生物體的衰老機制,他的一生既是一個活生生的教材,也是學好生物化學最好的例證。通過對鄭集教授生平的介紹。使學生了解到,學好生物化學,首先對自己如何科學、健康地生活一生,有一個理論知識的基礎,只有了解了生化物質在生物體中的代謝規律,才能知道平衡膳食、生活有度的基本原理。以鄭集教授本人一生的經歷,啟發學生學好生物化學,使學生對生物化學的學習充滿了渴望,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緒論的講解中,筆者結合生物化學的發展史,為學生介紹了生物化學發展史上經典事例,如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蛋白酶及核酶的發現、結晶牛胰島素的人工合成,到近年來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激發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也了解到了生物化學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2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啟發學生擴展自己的思維
對于大學本科的學生,除了要系統地掌握一門學科的知識體系,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養。教育部教高[200511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到:“加強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和要求是:……堅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協調發展,更加注重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全面推動素質教育”。徐州工程學院是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因此應該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筆者在《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鼓勵和指導學生多看課外書籍、論文雜志、網上數據庫及相關文獻,使學生的思維不只局限在教材內容,開闊了學生的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課上記筆記、課后及時總結:每一章均有相應的作業,幫助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每一次作業批改后,均對作業進行講評,通過作業講評將所學知識進一步深化;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強自己的理解力、記憶力、閱讀能力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學會在學習中抓住每一門課程的知識特點。針對每一門課知識結構的不同,找出每一門課的學習方法,制訂出每一學期的學習計劃。通過這些方法的運用,使學生掌握了自學的方法,拓寬了學習思維,學習能力大大提高。
3注重難點。抓住重點。通過啟發式教學使學生輕松學習
生物化學由于其分子結構和代謝的復雜性,被許多人認為是天書。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注重難點,抓住重點,深入淺出,讓學生在已掌握的知識基礎上輕松地學習生物化學。如在講糖化學一章中,將糖的概念與結構結合起來進行講解。首先介紹糖、單糖、低聚糖及多糖的概念。很多學生從字面上知道了這些概念,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從糖的結構本質上理解什么是糖。在 教學中,筆者在介紹完了糖的概念后,接著提出了一個問題:“含碳原子數最少的單糖有幾個碳原子?”由于平時大家接觸的糖的名詞最多的是葡萄糖和果糖,因此絕對多數學生會認為六碳糖是碳原子數最少的單糖;筆者進一步就會引導學生:什么叫多羥基醛或酮?1個肯定不能算是多。至少應該有2個。最終學生會自己總結出,含2個羥基、1個羰基的糖,即三碳糖是含碳原子數最少的糖,一共有3個:二羥基丙酮、D一甘油醛和甘油醛。通過啟發、總結.使學生真正理解了糖的含義,同時教會了學生如何分析問題。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糖、脂和蛋白質代謝,是生物化學物質代謝的中心,對于生物化學這門課來說,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在對物質代謝篇的介紹講解中,筆者將教材內容作了調整,將生物氧化一章調到代謝篇之前先行介紹,讓學生首先對生物體中能量產生的主要形式——生物氧化有一個了解,然后再在各種物質的代謝過程中,穿插介紹能量產生的步驟及其計算。經過糖代謝一章的講授后,在脂代謝和蛋白質代謝的教授過程中,學生就會自己計算能量的得失。這樣將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結合起來講授。使學生明白了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相互依存的關系,從而輕松地掌握了代謝的真諦和知識。在講授物質代謝知識時,不僅將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內容相互結合,還將物質的分解代謝與合成代謝結合介紹,以分解代謝的講授為主,帶動合成代謝的內容介紹。同時將三大代謝的相互關系穿插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到各種物質、各種生化反應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起生物體是一個有機整體的概念。
4將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引入教學.啟發學生辨證地看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在生物化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注重啟發學生科學地看問題,將辯證法和方法論引入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嚴謹思維和科學素養。如在教學過程中弓1入膳食平衡理論,通過教學使學生從化學本質上認識到生物體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是在一定范圍內,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而且彼此之間有一定合適的比例,這樣吸收營養物質,才是生物體健康生活的基礎。
5引入最新科學理念。啟發學生注重知識的更新
一個有成就的人,必定是一個有遠見的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關注事業發展的方向。針對食品專業的學生,筆者自身關注食品學科的發展,不斷將最新理念引入教學過程中。如近年來,功能性食品是食品科學的研究熱點,因此在糖、脂、蛋白質等內容的講授中,給學生介紹一些功能性物質,如膳食纖維、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麥芽糖等)、糖的衍生物(木糖醇等)、功能性脂肪酸(EPA、DPA、DHA等)、活性多肽、活性蛋白質等,使學生對學科的發展有更多的了解,并鼓勵學生上網用數據庫查看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從而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思維。
6注重教書育人。啟發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要做好事,先要做好人。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書育人,從課堂紀律、作業講評等方面人手,好的行為及時表揚,不好的行為及時批評,時刻提醒學生以認真的態度學習,養成認真做人、認真做事的習慣。有時,在黑板上出題,讓每一個班派一位同學到黑板上做題,全體同學參與討論,讓學生之間開展競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明白,只有從一點一滴身邊的小事做起,今后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
7結語
啟發式教學法是傳統教學方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時也是行之有效、常用不衰的好的教學方法,是一種古老而常青的教學指導思想嗍。啟發式教學法并無一定之規,不同的學科具有不同的特點,故也就有不同的方法。但只要充分體現“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發展智力”的原則,就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培養具有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21世紀的人才嘲,做出應有的貢獻。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圖書館 生物化學工程 特色文獻資源 開放獲取
【論文摘 要】本文從生物化學工程及發展簡述、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概況、生物化學工程特色開放獲取文獻資源建設三個方面,對生物化學工程特色開放獲取文獻資源建設進行了探討。
一、生物化學工程及發展簡述
1.生物化學工程及發展簡述
生物化學工程簡稱生化工程或生物化工,是生物化學反應的工程應用,是應用化學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將生物技術的實驗室成果經過工藝及工程進行工業開發的學科。它既可視為化學工業的一個分支,又可認為是生物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生化工程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業技術,是生物技術產業化的關鍵,也是化學化工技術的主要前沿領域。生物化學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是最初的生物工程學概念,基因重組、發酵工程、細胞工程、生化工程等在21世紀整合而形成了系統生物工程。發展生物經濟正在成為許多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戰略措施。生物技術是我國需求最迫切、技術與國外差距較小的領域之一,我國將把生物技術作為當前科技發展的重點,把生物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培育的重點,把生物經濟作為引領新經濟發展的重點。在我國的“十二五”科技戰略規劃研究中,生物技術和產業化將是“十二五”布局的重點,突出加強生物技術在農業、工業、人口與健康領域的應用,努力使我國成為生物技術強國和生物產業大國。
2.食品生物技術及發展簡述
食品生物技術是生物技術在食品原料生產、加工和制造中應用的一個學科。它包括食品發酵和釀造等最古老的生物技術加工過程,也包括應用現代生物技術改良食品原料加工品質的基因、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制造食品添加劑、植物和動物細胞的培養,以及與食品加工和制造相關的其他生物技術。生物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以及最新的研究狀況表明,食品生物技術作為一項高新技術,將為食品工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展望21世紀基因食品的發展,未來生物技術不僅有助于實現食品的多樣化,而且有助于生產特定需求的營養保健食品。[2]在與環境協調的糧食生產方式方面,生物技術將降低農用化學品的使用量,并使農作物更好地適應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目前人們之所以對于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發展存在爭議(如對人類健康、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等),主要原因在于公眾對目前的基因食品管理體系不夠信任,科學家與公眾也缺乏必要的溝通。因此,政府應采取積極措施,隨時公開基因食品的研究成果,以博取信任的方式與公眾進行溝通。
3.生物制藥技術及發展簡述
生物制藥技術是指運用微生物學、生物學、醫學、生物化學等的研究成果,從生物體、生物組織、細胞、體液等綜合利用微生物學、化學、生物化學、生物技術、藥學等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類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的生物藥物制品的技術。生物制藥現狀:生物藥物的陣營很龐大,發展也很快。目前全世界的醫藥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特別是合成分子結構復雜的藥物時,它不僅比化學合成法簡便,而且有更高的經濟效益。我國的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確定了生物醫藥發展的重點,[3]包括基因藥物、蛋白藥物、單克隆抗體藥物、治療性疫苗、小分子化學藥物等。同時,國家將拿出100多億元來支持重大新藥創制。將從100多個新藥中遴選出10多個,作為重大新藥創制重點支持對象,這些原創新藥可能成為打入歐美市場的先鋒。在這些新藥品種中,生物藥和化學藥居多,其中疫苗、單克隆抗體、蛋白質藥物、抗癌藥物等均有。
二、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概況
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4]是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集應用文科、應用理科、工科及藝術學科于一體的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現有各類在校生6500余人。學院設有管理工程、電子工程、信息工程、生化工程、機械工程、印刷工程、應用外語7個教學系部,開設有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金融保險;應用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低空無人機操控與應用、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水環境監測與保護、食品生物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技術、食品加工技術、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生物技術及應用、生物制藥技術;精密機械技術、數控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商務英語、涉外旅游;印刷技術、印刷圖文信息處理、包裝技術與設計、裝潢藝術設計、裝飾藝術設計、影視動畫等30個專業?!笆称飞锛夹g”等3個專業被評為市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食品微生物”、“食品分析與檢測技術”等7門課程被評為市級精品課程。在我院的7個教學系部中,生物化學工程類專業占有重要比重,是我院的重點專業組群之一。其中開設的8個相關專業,占到全部專業的26.7%。因此,根據我院生物化學工程類專業教學的需要,學院圖書館建設具有生物化學工程特色的開放存取文獻資源是非常有必要的。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目前存在的問題之一,是由于紙質文獻購買成本較高,采購資金相對緊缺,難以保證年購進生物化學工程類專業新書數量的可持續發展。如果單憑圖書館的紙質文獻資源,距離滿足我院生物化學工程類教學和讀者的需求差距較大。因此,圖書館應依據生物化學工程類專業文獻建設和讀者需求及時調整館藏結構,加強開發利用互聯網生物化學工程類開放獲取文獻資源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生物化學工程類紙質文獻資源不足的缺陷,從而更好地為學院生物化學工程類教學服務。
三、生物化學工程特色開放獲取文獻資源建設
1.開放獲取運動與文獻資源建設
開放獲取是一項學術共產主義運動,目的是通過互聯網使所有用戶都可以自由免費地獲取所需要的學術文獻信息資源和科學技術成果。2010年10月25-26日在北京召開了“第八屆開放獲取柏林國際會議”,[5]這也是開放獲取柏林國際會議首次在歐洲以外的地區舉辦。它的召開將有力地促進我國開放獲取運動的發展,同時也為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契機。目前,我國生物化工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歷史時期。我國生物技術與產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是力爭到2020年實現生物技術的跨越發展,使生物技術研發水平躍居世界先進行列。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培育生物新產業,形成2~3萬億元的產值,力爭使中國成為生物技術強國和生物產業大國。我國生物化工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生物化工職業技術教育及大量生物化工類文獻信息資源的有力支持,因此,與生物化工類有關的高職院校圖書館,應不失時機地抓住我國開放獲取大發展的這一機遇,充分利用互聯網上豐富的生物化工類開放獲取文獻資源,大力加強生物化工特色開放獲取文獻資源建設的力度,尤其是要加強符合本院包括生物化學工程類在內的特色開放獲取文獻資源體系的建設,逐步建設起各種類型的生物化學工程特色的文獻資源及其數據庫,逐步完善館藏開放獲取文獻信息資源體系,促進高職院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和讀者服務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2.生物化學工程特色開放獲取文獻資源建設舉要
生物化學工程特色開放獲取文獻資源建設的文獻資源類型較多,冶金高職院校圖書館可根據本館的具體情況、本院的教學科研需求及其他各種條件,采用分類型、分步驟逐步建設的方式,進行累積性生物化學工程特色開放獲取文獻資源及其數據庫的建設。如可建設包括《環境監測實驗》、《環境污染治理方法原理與工藝》、《精細化學品合成原理》、《水環境信息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學習指導》在內的《生物化學工程特色電子圖書資源數據庫》;建設包括《生物化學實驗多媒體教程》、《生物化學習題解析》、《食品生物化學》、《藥物生物信息學》、《中國環境的危機與轉機》在內的《生物化學工程特色隨書光盤資源數據庫》;建設包括《化妝品觀察》、《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食品工業科技》、《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資源環境與工程》在內的《生物化學工程特色現期期刊資源數據庫》;建設包括《技術資料:近期國外精細化工配方與技術專輯》、《生物醫藥世界》、《浙江食品工業》、《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中國食品用化學品》在內的《生物化學工程特色建國后過期期刊資源數據庫》;建設包括《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環境與發展報》、《環境資源通訊》、《江西環境工程學院》、《上海環境報》在內的《生物化學工程特色電子報紙資源數據庫》;建設包括《廣東省生物制藥業發展現狀與發展戰略》、《化妝品檢驗》、《環境監測質量保證》、《食用菌風味食品加工》、《水環境監測與評價》在內的《生物化學工程特色文檔文獻資源數據庫》;建設包括《GB 5413.10-2010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維生素K1的測定》、《GB 4789.15-2010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霉菌和酵母計數》、《GB 2760-2007食品添加劑衛生標準》、《GB/T 12990-1991水質 微型生物群落監測 PFU法》、《NY/T 1723-2009 食品中富馬酸二甲酯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在內的《生物化學工程特色標準文獻資源數據庫》;建設包括《201010191826.2一種微生物制藥發酵廢液的處理方法》、《200810060362.4基于ZigBee無線技術的水環境監測系統》、《200710301188.3通過發酵制備精細化學品的方法》、《200720068207.8具備環境監測功能的手持電子裝置》、《01127161.2用石決明制取藥物或保健食品加工工藝》在內的《生物化學工程特色專利文獻資源數據庫》;建設包括《國外生物技術產業集群代際優勢》、《全球生物醫藥行業研發分析》、《十二五期間中國生物醫藥發展趨勢分析》、《中國食品工業總產值預測》、《重典背后的隱憂:水污染治理模式分析》在內的《生物化學工程特色研究報告文獻資源數據庫》;建設包括《環境監測技術》、《綠色食品加工技術》、《生物制藥分離純化技術》、《食品生物化學》、《水環境監測》等高職高專生物化學類精品課程資源在內的《生物化學工程特色高職高專精品課程資源數據庫》。
論文關鍵詞:提高 中專生 教師 醫學生物 化學學習 興趣教學 質量
論文摘要:生物化學是醫學專業中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對該專業中專生夯實基礎、學好專業、發展未來起著關健作用。本文基于長期教學及教學改革的實踐,針時如何提高中等專業學校學生醫學生物化學的學習興趣和教師生物化學的教學質童方面進行論述。
生物化學是研究生命化學的科學,它在分子水平上探討生命的本質、闡明生命現象的科學,它主要以化學和生物學的理論和方法為主要手段來研究生物體基本物質的化學組成,結構、理化性質、生物功能和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及其在生命過程中化學變化的規律[m。醫學生物化學主要研究人體生物大分子及其復雜的代謝反應,它是一門重要醫學基礎課程,為其它醫學基礎課程和臨床醫學課程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是醫學各專業的必修課。
但是,對于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基礎較差,加之醫學生物化學的理論性較強,概念比較抽象,生物物質的代謝過程非常復雜,難于理解和記憶;而對于教師而言講好生物化學這門課程,提高教學質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教師應該從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教學內容等方面出發引導學生理解生物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生物分子的結構和功能的關系,掌握物質代謝的過程和物質代謝間的相互聯系,使學生對生物化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1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改進教學方法
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與保證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集光、聲、色、動畫于一體,很好地解決了醫學生物化學以往靜態教學的難題,使教學活動更加形象、直觀、生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其教育對象年齡普遍偏小,知識功底比較差,他們在生理上、心理上都還沒有成熟,意志薄弱、貪玩、不能克服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因素的千擾,注意力較差,集中力分散,但對新的事物易接受,產生好奇感。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引入恰恰克服了孩子的這些缺點,多煤體教學使那些深奧,難懂的教學內容變得直觀,易懂,從而激發這些孩子們的學習熱清,提高他們的注意力。例如,利用網絡下載某些三維結構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等物質。在講解影響氧化磷酸化因素中甲狀腺素的作用時,就可以下載一些患甲亢病人的圖片,對幻燈片上的圖片講解該病的發生機理,發病癥狀:甲亢病人甲狀腺素分泌增加,誘導Na-K-ATP酶的生成和解偶聯蛋白的表達增加,使氧化磷酸化加快,三羚酸循環加快,營養物質分解加快。此時,由于耗氧和二氧化碳生成增加,導致病人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產熱和產水增加,病人會大汗淋漓;而能量生成的增加,會使這類病人異常興奮易長期營養物質的消耗也會使它們變得消瘦。這樣,一個栩栩如生的甲亢病人出現在同學們面前,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了解了疾病,也加深了對生化知識的理解,所掌握的知識經久難忘。通過生化理論與臨床病例的相互聯系,使學生感覺到所學的東西不再是抽象的理論和空洞的知識,而是可以實際應用的手段和武器,使學生感到生物化學與其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這無疑將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變被動記憶為主動攝取,教學效果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得到提高。通過多媒體應用與教師講解相結合,避免了枯燥的平面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感官認識和學習興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但是,盡管多媒體教學有很多優點,但它不能取代教師的主導地位。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以人為本是教學的原則,精心選擇課件,將課件、教師的語言表達、教師的手勢、教師的眼神有機結合,實現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因此,以教師為主導,合理選擇利用多煤體教學,即不單純依賴多媒體技術,也不單純依賴靜態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的是教學質量。
2積極開展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促進教學形式的多元化
不斷加強實驗室硬件建設,改進實驗方法,強化實驗教學手段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基礎。生物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生物化學理論研究的深入與實驗室硬件的建設,實驗方法的改進、實驗技術的革新息息相關首先應該重視實驗室的硬件建設,面對一些中專學校實驗室硬件建設條件比較薄弱的情況下,應不斷加強實驗室的硬件基礎設施設施的建設,只有硬件條件具備了,學生們才能夠完成基本的實驗操作。在實驗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扎實的基本技能,強調教師在第1次實驗課時就給學生一個標準而又規范的示范,例如,玻璃儀器的清洗、刻度吸管及微量加樣器的正確量取、離心機和分光光度計的規范操作及注意事項等等,然后再讓學生實踐。通過科研活動,提高了學生實驗技能和手腦并用的能力,把科研項目有意識地納人實驗教學,可以豐富和更新教學內容,不僅對活躍學生思維,擴大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效果有重要意義。因此,開展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積極開展合作學習.改善教學內容
在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合作學習能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滿足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有利于中專學校課程改革,轉變傳統師生關系,打破以教師授課為核心的傳統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上,應該留出幾分鐘的時間,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以小組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通過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大家的共同學習,增強集體感,增強信心,小組合作學習賦予全體學生比傳統課堂教學中更多參與學習的機會和權利。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中承擔一部分任務,隨著參與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潛力就能得到發揮。通過合作學習以小組為準提出問題,教師答疑,使得學生記憶深刻,理解扎實,最終達到學習的目的。合作學習有力地體現了學生參與、師生互動、加強實踐、促進思維的現代教育理念,通過合作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的教學質量。
總之,在生物化學教學中教師只有積極地改善教學方法、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才能顯著提高中專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教師的教學質量,才能使生物化學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
論文關鍵詞:生物化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 研究 探索
論文摘要:為了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發展和教學改革的需要,CAI課件廣泛應用于生物化學教學中。本文結合生物化學課程及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分析了CAI課件應用于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的優勢和目前使用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對我們的實踐探索進行了總結,提出了提高生物化學多媒體輔助教學效果的方法和途徑等。
生物化學是生命領域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其主要任務是從分子水平解釋各種生命現象。它理論性強,內容抽象,代謝途徑相互聯系,錯綜復雜,學生感到枯燥,難以理解記憶。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有許多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在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可以動態、形象、直觀地展現各種復雜結構及其代謝變化過程,有利于學生理解;可以擴大課堂信息容量,隨時補充學科新進展,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然而如果使用不當,效果并不理想。近幾年圍繞多媒體和傳統方式孰優孰劣在高校經常引起爭論。筆者認為多媒體教學是輔助手段,決定效果好壞的是使用者的思想、學識、能力和方法。不能將使用不當導致效果不理想的問題歸咎于多媒體手段。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簡稱CAI)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其強大的交互式特點,編制出CAI課件,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它不僅成為現代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并且是深化教育改革和推動教育現代化的必要條件。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研究多媒體教學特點,分析總結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地提高了生物化學課程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效果。
一、影響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原因剖析
任何教學手段都有其優劣、適應的條件和正確的使用方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傳統方式不具有的優勢,但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和合理使用也會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根據我們的觀察、調查、座談和總結,存在于生物化學多媒體教學中的下列問題是導致效果下降的主要原因。
1.未能真正發揮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多媒體應用于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的最大優勢是能夠把復雜的結構和抽象的機理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容易理解,記憶深刻。但現實中有些教師卻把使用多媒體當作趕時尚,不管課程內容是否需要、是否適宜,都要借助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做的課件也并未發揮出多媒體的優勢,該用動畫模擬的不用,課件充其量只是電子教案的翻版。這樣的教學效果并不比黑板加粉筆的傳統教學效果好。
2.陷入課件內容堆砌和電子教案的誤區
使用多媒體時,有些教師疏于對講授的知識進行認真梳理,將上課要講的內容全拋在投影上,課件內容堆砌,幻燈片之間往往缺乏有機的聯系,無條理可循,重點不突出。講解過程更是一字不漏地從頭念到尾,講課形式呆板、單調,課堂氣氛沉悶。許多知識在電腦屏幕上只是一晃而過,給學生留下的印象不深,不利于學生對整節課內容的學習掌握。這種做法當然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3.拋棄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不管使用何種媒體,教師始終都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各種媒體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但很多教師過分依賴媒體,電腦操作者取代了教師的主導地位,“課堂見物不見人,教師由幕前退到了幕后”,好像整個課堂授課的是媒體,教師成了機械的電腦操作者,播放員。授課方式程式化,缺乏靈活性,教師的教學思路完全被一張張幻燈片束縛著,毫無自我發揮的余地,不注意課堂上的突發事件,不注意喚起學生的想象力及思考空間,也弱化了教師課堂駕御能力和個人教學技能風格等在教學中的作用。
4.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能力,現代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創造能力。但有的教師在多媒體教學中,完全讓學生順著設計的幻燈片思路來思考問題,而不是圍繞學生的興趣、問題一展教學,忘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思維火花就容易被窒息,主動學習就會變成被動學習。
5.出現了新的現代化式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
啟發式是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但目前在使用了多媒體以后,卻出現了新的現代化式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有些教師教學中只顧操作講解,一路“馬不停蹄”,硬灌硬塞,學生目不暇接。課堂看似豐富而精彩,但學生有許多知識點并未掌握。有些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時,走入了“使用多媒體信息越多越好”的誤區,只是一味地想增加信息量,拓寬知識面,卻忽略了學生的承受力和教學的反饋調整。
6.失去了探究教學方法的動力
傳統方式下,教師上課前反復備課、備思路、備教材、備教案、備教法、備學生,不停地探究教學方法。但在多媒體環境下,有不少教師認為只要有了課件就有了依靠,探究教學方法的動因減弱了,每節課都是一個模式。要知道備好了課件并不等于萬事大吉。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去講授,教學過程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每節課都要有創新,每節課的設計都要獨具匠心,才能企望收到好的效果。
二、提高多媒體輔助教學效果的探索
多媒體教學能否有效發揮輔助教學作用,使用者是決定因素。關鍵在于教師本人課前科學合理地制作課件和課堂遵循教學規律使用課件,在于教師駕馭教學的能力和教學中主導作用的有效發揮和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
1.多媒體使用要根據課程內容選擇
運用多媒體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傳統黑板加掛圖不能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教材中抽象的概念、理論、復雜的物質結構和代謝機理要做成畫面清晰、形象逼真的動畫圖片課件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建立感性認識,使原來很難想象,甚至不能想象和理解的問題一目了然,迎刃而解。如生物氧化過程中的電子傳遞鏈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該知識點內容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如利用Flash課件形象地展示電子傳遞鏈在細胞膜上的定位、電子傳遞過程及與ADP磷酸化的偶聯機制,學生對該過程能有真切的直觀認識,可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又如核酸、蛋白質的結構,DNA復制和蛋白質生物合成等內容,就需要用圖片和精細動畫來精彩展現。生物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理論課程中涵蓋了很多實驗的理論和原理,如分子篩層析、離子交換柱層析、電泳等,如果不結合實物和操作過程來講,學生總是難于想象。如果利用課件把層析裝置和電泳儀的實物圖像以及操作過程中的變化模擬演示出來,學生就很容易理解。
2.課件制作和呈現要體現知識的邏輯結構
多媒體教學不能搞知識搬家,幻燈片堆砌,按部就班只會讓學生感到一頭霧水。生物化學是一門充滿聯系的課程,課程內各部分內容之間有著縱橫交織的聯系。課件制作應根據課程內容的邏輯層次和重點、要點構建出知識主線框架。至于框架之外的文字,教師通過講解去添加,不宜全部打上屏幕。知識框架通常應采取關鍵詞、主題句、要素語、線圖、樹圖、對比表、代表例等呈現在屏幕上,這樣化繁為簡,濃縮量提升質,簡明而有條理,便于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識精髓。知識框架不僅是學生獲得系統知識的基礎,而且可引領學生思維不斷拓展。每節課開始時,教師應利用多媒體展現內容目錄,對重點、難點和順序邏輯關系等作整體分析,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
在生物化學多媒體課件制作中按如下的程式進行就會提高課件的質量:以學科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為依據,把教材的某個內容看成是一個主題干,然后把它支解為若干個題支,接著再將題支支解為若干個亞題支,依次支解。如氨基酸的分解代謝內容,按蛋白質水解、氨基酸脫氨作用、脫羧作用、脫氨脫羧產物接著分解,二氧化碳和氨的進一步去路的順序,層層遞進地列出教學線索框架,這樣不但層次結構鮮明,而且符合人的思維順序,能加強理解,有利記憶。
3.強化教師的主導作用
多媒體教學中更要注意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要做到媒體為我用而不是被媒體所束縛。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駕馭課件,生物化學多媒體教學中主要應從教學思路組織和環節調控兩個方面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組織教學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組織主要應體現在課件的巧妙設計和教師的語言引領中。教師要善于在課件中設計問題,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組織教學,因為質疑是激發興趣促進思考的動力。當然質疑并不等于停下來提問,它應策略地隱含于教師的語言引領之中。如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結合氧和傳氧機理是很精妙的,講解時要結合幻燈圖片不斷向學生質疑,讓學生思考結合氧時,血紅素輔基和蛋白質之間的結合如何巧妙?然后分析它們之間的空間位阻及其變化如何恰好使與氧的結合該緊密時緊密,該脫離時脫離?又是如何克服一氧化碳與它結合的?這種層層遞進的教學思路對學生起著引領導航作用,是適合多媒體教學的有效組織方法。
(2)注意教學進程和環節的調控
多媒體教學最忌“平鋪直敘”,要按一定的節奏往前推進。導課、過渡和總結這個基本的“三段式”在多媒體教學中特別需要加以體現。每節課開始時用精彩的導語調動學生進入學習情景。導課要緊扣知識的聯系,可利用多媒體從某個畫面、某個背景知識、某個現象或課程內部或相關課程出發。如講DNA復制時從靜態部分的雙螺旋結構特點和細胞分裂引入,講代謝調節時從生活中熟悉的動植物各種應激反應以及適應環境變化的例子引入,講糖類在細胞識別中的作用從病源微生物入侵細胞引入等。為了使一張張課件幻燈片聯系起來,要精心設計各個片段之間的過渡銜接方式,使學生始終感到聽課過程有一根主線貫穿其中。這根主線既指導教師把握講解的輕重緩急,又牽引學生的學習興致和思考??紤]到媒體無法保留的特點,小結宜采用簡要歸納回顧的方式,同時也是學生筆記的內容。起、承、轉、合關系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重點研究的,它是體現課堂教學藝術性的關鍵環節,是調節課堂教學并為學生“思維之火”添油的重要手段。
4.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多媒體教學中,學生不可動搖地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要注重張揚學生個性,先學后導,把學生的“學”作為教學的首要環節,把“學”置于突出位置,實現教學活動的重心由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的真正轉移。
(1)開展課堂討論
生物化學多媒體教學不應由教師一人唱獨角戲,應根據課程進行的階段和內容不失時機地展開課堂討論,這有利于鞏固多媒體教學效果,如小結課可通過多媒體畫面背景材料設計情景,提出一些涉及多個知識點的綜合應用性問題,讓學生用學過的相應知識點全面剖析。如:試分析胰高血糖素對糖代謝調控的基本機制(可將共價修飾酶的調控機制、細胞表面受體的信號傳遞過程以及糖代謝的調節等多個重要知識點內容全部串起來);試總結糖、脂、蛋白質及核酸代謝之間的相互關系(可將動態生物化學,物質代謝各章節串起來);試比較糖和脂作為機體提供能量形式的不同特點及其差異(可將葡萄糖的代謝、糖原合成與分解、脂肪合成與分解以及酮體的合成與利用等各個知識段串在一起)等。先展開課堂討論,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后教師進行思路點撥與綜合分析評價,最后歸納總結出結果展現在屏幕上。通過討論,不僅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和聯系實際應用的能力,而且克服了多媒體教學中容易出現的教師唱獨角戲的現象,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正確發揮。
(2)貫徹啟發式教學的原則
在多媒體教學中更要貫徹啟發式這一原則,教師不要在任何情況下都將課件內容和盤托出。屏幕上現成的結果會使學生失去知識形成過程的體驗。應結合不同內容靈活啟發學生在已知基礎上舉一反三,發展新知。如講完原核和真核生物DNA的復制后,讓學生對二者復制的特點、過程和參與的酶進行總結,學生總結出一條,教師敲擊鍵盤使屏幕上浮現出一條,如此設計,逐步誘導出結論,逐步呈現課件內容,既調節了課堂氣氛,又調動了學生積極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教學效果不言而喻。適合這種形式教學的內容在生化中很多。
5.吸收傳統方式的優勢
雖然多媒體有傳統方式無可比擬的優勢,但仍要與傳統方式相互配合,優勢互補。如過去沒有多媒體演示時,許多抽象的概念都是通過類比聯想等方法講解的。好多大家像愛因斯坦、華羅庚講抽象理論時都用過類比方法。在生物化學多媒體教學中加入類比將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如雖然我們制作了演示酶活性中心催化作用的幻燈片,但講解時我們也用口腔和鎖子進行類比,牙齒、舌頭、上下顎的排布及其對食物包圍咀嚼過程中的結構改變和作用施加,鎖簧區的結構及其在開鎖中的誘導互補結合都可與酶和底物的結合和催化作用相聯系。抽象的東西一經類比不僅通俗易懂,而且能啟迪思維,激發靈感。類比完后再使學生認識到,酶與底物經誘導契合形成不穩定的中間產物,最后到達產物這個過程體現著事物發展由穩定經不穩定上升到新的穩定的辯證法規理,到此學生的思維就會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有時更能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記憶能力、歸納能力和學習效率。如物質代謝各途徑的講解,如全部應用多媒體,由于一條代謝途徑由多張幻燈片表述,講完之后學生一時難以把各個不同的反應相連成串。若巧妙利用板書,邊講解、邊板書,學生更易理解反應的方向、階段和一些重大變化,效果會更好些。
三、結束語
在生物化學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手段的優勢,同時要把各種教學方式方法融合其中,傳統教學強調講解的輕重緩急、表情、聲調、語氣乃至各種肢體語言也是多媒體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中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給學生以情感熏陶和人文關懷,促進學生知情意的和諧發展,這都是提高生物化學多媒體教學效果必需的。
【摘要】 目的 探討生物化學學習困難學生的致困因素。 方法 自擬影響生物化學學習因素的調查問卷。以問卷調查法為主,輔以訪談、個案追蹤調查及同學討論法,調查了246名大學生,每個同學填寫自己認為主要的1~3種因素。 結果 前3位的因素依次為:學科難度大、內容多;學習環境;學生非智力因素(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和情感等因素)。 結論 影響生物化學學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存在與教學和學習的各個環節,只有有的放矢,才能使學生獲得較好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 生物化學;學習;致困因素
高等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教學目標是以“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為原則[1]。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成為一個合格的、優秀的醫學生是我們教學的目的。生物化學是一個醫學生必需掌握的基礎課程之一。然而,在各部系各年級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學習困難的學生。因此,對這些學生學習生化的致困因素進行全面調查分析,找出其學習致困的原因,為轉化此類學生提供科學的依據,并有利于全面提高生物化學教學質量。現就我們調查的結果報告如下。
1 內容與方法
1.1 內容 本研究從影響學生學習的內外因素入手,主要調查了以下內容:(1) 學習環境對學生學習致困的影響。其中包括教室環境、宿舍環境等因素的影響。(2)同伴群體對學生學習致困的影響。(3) 互聯網對學生學習致困的影響。主要為學生上網所花費的大量時間對學生學習的影響。(4) 學校校風對學生學習致困的影響。(5) 教師的教學方式及質量對學生學習致困的影響。(6) 學生自身智力水平對其學習致困的影響。包括思維、記憶、認知方式等因素的影響。(7) 學生非智力因素對其學習致困的影響。包 括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和情感等因素的影響。(8) 學生學習方法對其學習致困的影響。(9) 青春期性覺 醒及異性間不適當交往對學生學習致困的影響。(10)其他影響因素。
1.2 具體方法 在醫學院大學二年級上生物化學課近結束時,以問卷調查法為主要方法,輔以訪談、個案追蹤調查及同學討論法,調查了6個班的246名同學。每個同學填寫自己認為主要的1~3種因素。
2 結果
246名同學中認為學習環境對學生學習有影響83人,占33.74%。認為同伴群體對學生學習有影響18人,占7.32%。認為互聯網對學生學習有影響41人,占16.67%。認為學校校風對學生學習有影響27人,占10.96%。認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及質量對學生學習有影響21人,占8.54%。認為學生自身智力水平對學生學習有影響11人,占4.47%。認為學生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有影響76人,占30.89%。認為學生學習方法對學生學習有影響33人,占13.41%。認為青春期性覺醒及異性間不適當交往對學生學習有影響19人,占7.72%。在其他影響因素中認為學科難度大,內容多造成的學習致困213人,占86.59%。
3 討論
一直以來,學生的學習成績是考察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方法。學生的學習成績很不均勻,相差很遠,這其中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的同學認為影響學生的學習與智力因素關系不大,僅占4.47%。因為考入同一所大學中的學生,入學時的成績比較接近,學生的智力狀況相差無幾,而造成學生學習結果有差異的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其中興趣對學生的學習猶為重要。因為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他們的學習成績與學習信心成正相關,這三者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包達列夫研究發現,學生對一門學科的態度會在他的知覺、思維、記憶和想象等心理等特征留下痕跡。學生缺乏積極的態度,就會阻礙他們活動潛能的發展。從本調查的結果看,認為學生非智力因素(包括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和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對學生學習有影響的76人,占30.89%。故教師平時應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調查的246名同學中,認為學科難度大,內容多造成的學習致困213人,占86.59%。位于各因素的首位。這也是一個客觀事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反映民主性和平等性,引導學生主動地尋求知識,質疑問難,注重對學生好奇心、自信心的培養,對學生的學習始終要給予及時的、耐心的鼓勵、指導、輔導,始終激勵學生奮發向上,關注每一個學生,永遠對學生充滿希望。在增加其信心的同時,通過老師的鼓勵和細心的教授,同學就會喜歡這門課,對生物化學難度的認識就會降低。
吳福元等人對238名大學一年級學生進行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與學習成績幾方面的追蹤測驗后指出,非智力因素對大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比智力因素的影響還要大,且這種影響隨入學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增強。在對一些學生進行了追究研究時發現:某人的智力和入學考分均為中等,但其性格特征卻是審慎、冷靜、理智、自立自強、不依賴別人,學習上采用“笨鳥先飛”的方法,后來他的學習成績列在榜首;另一名學生智商很高,入學考分超過全國重點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但其性格特征則是順從、缺乏信心、畏縮退卻、不愿創新,學習上表現為喜歡安逸,只求過得去,結果其學業一直處于全班的中下游水平。
當然,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還有許多,其中環境因素也不可小視。但外因和內因中,內因起決定作用,所以我們教師和輔導員不能對那些成績不理想同學歧視,對這樣的同學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創造較好的學習環境,包括教室環境、宿舍環境。營造教室和宿舍濃郁的學習氣氛,鼓勵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學,使他們也獲得較好的學習成績。
雖然認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及質量對學生學習有影響的僅21人,占8.54%。但是,教師教學行為是“一種有意識的,深思熟慮的行為,這種行為是在對于教什么、學生怎樣才能學得最好做出深思熟慮的決定后產生的”[2]。教師教學行為對于教師教學的效能是不可忽視的。教師教學工作通常包括:擬訂教學目標、呈現教學情景、引發學習動機、運用學習資源、教學活動設計、良好的師生互動和評價學習結果等。因此,“教師效能”很大程度上可從“教學效能”概念層面得以驗證:既是展現教師本身教學能力與教學行為表現程度;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概而言之,有教師效能才會有學生效能,也才能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
論文關鍵詞:啟發式教學 生物化學 課堂教學 應用
論文摘要:啟發式教學是現代素質教育中所提倡的高效率的教學方法,生物化學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通過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生物化學是研究生命化學的學科,它在分子水平探討生命的本質,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基礎學科和前沿學科,也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主干課程。近20多年來,生物化學的發展突飛猛進,并帶動生物工程技術、醫藥學、食品科學、發酵工程及環境科學等相關科學領域進入到了高水平、全新的發展階段。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生物化學課程已成為21世紀眾多高等院校的平臺課程”。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計劃中,生物化學是其主干課程之一,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為后續多門專業課打下必需的專業基礎。同時,在大學本科畢業后的碩士研究生考試中,生物化學也是一門主考課程。因此,學好生物化學這門課,對學生后期專業課的學習,甚至進一步的深造均有重大意義。而如何在新的形式下教好這門課,是眾多生物化學課程教師所探索和追求的。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逐漸摸索,將啟發式教學運用于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啟發式教學既是一種教學方法,又是一種教學原則?!安粦嵅粏ⅲ汇话l”,這是我國儒家文化創始人、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對啟發式教學原則的精辟概括皤。簡言之,就是運用各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活動,使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變被動吸收為主動攝取。
1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用各種方法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是使學生進入主動學習狀態的最好方法。而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1節課對生物化學課程的介紹和緒論內容的講解是非常重要的。徐州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生物化學教材采用的是鄭集教授編寫的《普通生物化學》。鄭集教授是我國生物化學研究領域的開山鼻祖,而且至今健在,已經109歲。鄭集教授一生研究營養學,到了晚年又開始研究生物體的衰老機制,他的一生既是一個活生生的教材,也是學好生物化學最好的例證。通過對鄭集教授生平的介紹。使學生了解到,學好生物化學,首先對自己如何科學、健康地生活一生,有一個理論知識的基礎,只有了解了生化物質在生物體中的代謝規律,才能知道平衡膳食、生活有度的基本原理。以鄭集教授本人一生的經歷,啟發學生學好生物化學,使學生對生物化學的學習充滿了渴望,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緒論的講解中,筆者結合生物化學的發展史,為學生介紹了生物化學發展史上經典事例,如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蛋白酶及核酶的發現、結晶牛胰島素的人工合成,到近年來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激發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也了解到了生物化學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2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啟發學生擴展自己的思維
對于大學本科的學生,除了要系統地掌握一門學科的知識體系,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養。教育部教高[200511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到:“加強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和要求是:……堅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協調發展,更加注重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全面推動素質教育”。徐州工程學院是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因此應該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筆者在《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鼓勵和指導學生多看課外書籍、論文雜志、網上數據庫及相關文獻,使學生的思維不只局限在教材內容,開闊了學生的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課上記筆記、課后及時總結:每一章均有相應的作業,幫助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每一次作業批改后,均對作業進行講評,通過作業講評將所學知識進一步深化;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強自己的理解力、記憶力、閱讀能力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學會在學習中抓住每一門課程的知識特點。針對每一門課知識結構的不同,找出每一門課的學習方法,制訂出每一學期的學習計劃。通過這些方法的運用,使學生掌握了自學的方法,拓寬了學習思維,學習能力大大提高。
3注重難點。抓住重點。通過啟發式教學使學生輕松學習
生物化學由于其分子結構和代謝的復雜性,被許多人認為是天書。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注重難點,抓住重點,深入淺出,讓學生在已掌握的知識基礎上輕松地學習生物化學。如在講糖化學一章中,將糖的概念與結構結合起來進行講解。首先介紹糖、單糖、低聚糖及多糖的概念。很多學生從字面上知道了這些概念,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從糖的結構本質上理解什么是糖。在教學中,筆者在介紹完了糖的概念后,接著提出了一個問題:“含碳原子數最少的單糖有幾個碳原子?”由于平時大家接觸的糖的名詞最多的是葡萄糖和果糖,因此絕對多數學生會認為六碳糖是碳原子數最少的單糖;筆者進一步就會引導學生:什么叫多羥基醛或酮?1個肯定不能算是多。至少應該有2個。最終學生會自己總結出,含2個羥基、1個羰基的糖,即三碳糖是含碳原子數最少的糖,一共有3個:二羥基丙酮、D一甘油醛和甘油醛。通過啟發、總結.使學生真正理解了糖的含義,同時教會了學生如何分析問題。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糖、脂和蛋白質代謝,是生物化學物質代謝的中心,對于生物化學這門課來說,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在對物質代謝篇的介紹講解中,筆者將教材內容作了調整,將生物氧化一章調到代謝篇之前先行介紹,讓學生首先對生物體中能量產生的主要形式——生物氧化有一個了解,然后再在各種物質的代謝過程中,穿插介紹能量產生的步驟及其計算。經過糖代謝一章的講授后,在脂代謝和蛋白質代謝的教授過程中,學生就會自己計算能量的得失。這樣將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結合起來講授。使學生明白了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相互依存的關系,從而輕松地掌握了代謝的真諦和知識。在講授物質代謝知識時,不僅將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內容相互結合,還將物質的分解代謝與合成代謝結合介紹,以分解代謝的講授為主,帶動合成代謝的內容介紹。同時將三大代謝的相互關系穿插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到各種物質、各種生化反應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起生物體是一個有機整體的概念。
4將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引入教學.啟發學生辨證地看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在生物化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注重啟發學生科學地看問題,將辯證法和方法論引入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嚴謹思維和科學素養。如在教學過程中弓1入膳食平衡理論,通過教學使學生從化學本質上認識到生物體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是在一定范圍內,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而且彼此之間有一定合適的比例,這樣吸收營養物質,才是生物體健康生活的基礎。
5引入最新科學理念。啟發學生注重知識的更新
一個有成就的人,必定是一個有遠見的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關注事業發展的方向。針對食品專業的學生,筆者自身關注食品學科的發展,不斷將最新理念引入教學過程中。如近年來,功能性食品是食品科學的研究熱點,因此在糖、脂、蛋白質等內容的講授中,給學生介紹一些功能性物質,如膳食纖維、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麥芽糖等)、糖的衍生物(木糖醇等)、功能性脂肪酸(EPA、DPA、DHA等)、活性多肽、活性蛋白質等,使學生對學科的發展有更多的了解,并鼓勵學生上網用數據庫查看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從而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思維。
6注重教書育人。啟發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要做好事,先要做好人。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書育人,從課堂紀律、作業講評等方面人手,好的行為及時表揚,不好的行為及時批評,時刻提醒學生以認真的態度學習,養成認真做人、認真做事的習慣。有時,在黑板上出題,讓每一個班派一位同學到黑板上做題,全體同學參與討論,讓學生之間開展競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明白,只有從一點一滴身邊的小事做起,今后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
7結語
啟發式教學法是傳統教學方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時也是行之有效、常用不衰的好的教學方法,是一種古老而常青的教學指導思想嗍。啟發式教學法并無一定之規,不同的學科具有不同的特點,故也就有不同的方法。但只要充分體現“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發展智力”的原則,就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培養具有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21世紀的人才嘲,做出應有的貢獻。
論文關鍵詞:生物化學 教學模式 創新
論文摘要:結合生物化學教學實際,通過改革教學內容、雙語教學和創新性實驗等,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
生物化學是介于生物與化學之間重要的邊緣學科,是物理、化學等理論與技術應用于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所產生的交叉學科,是一門集理論與實驗為一體的專業基礎課程,在相關學科的發展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知識密集、信息量大、內容復雜、記憶性強、實驗技術更新快等特點。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和生物專業學生分配就業時所遇到的困難,本文針對傳統生物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生物化學創新教學模式的探索,為提高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奠定基礎。
1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興趣的發展規律,教師應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等方面培養學生對生物化學的學習興趣。
1.1結合學科發展前沿,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現代生物化學是一門飛速發展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介紹本學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實時更新內容。講到基因表達時,可介紹我校主持的家蠶基因組“框架圖”的研究進展,讓學生了解我國在家蠶基因組研究方面已居世界領先地位,這是建立21世紀“絲綢之路”的起點和里程碑。并把有關基因組草圖的基本知識介紹給學生,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
1.2理論聯系實際,拓寬學生知識面
生物化學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幾乎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領域。講授理論課時,可通過聯系周圍的生命現象和生活常識了解生化問題,激發對生物化學的學習興趣。如脂類代謝部分,可以介紹目前世界肥胖人數已超過1 6億,肥胖易引發心腦血管類疾病,已成為全球第一死因,再結合脂代謝機理讓學生懂得如何通過飲食平衡營養控制肥胖。另外,可以通過設問方式聯系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為什么短跑后人會感到小腿酸痛?為什么不能常吃生雞蛋?為什么加鹵水可以制豆腐?為什么多吃糖會發胖等等。用理論解釋實際問題,既使學生掌握了所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拓寬了學生在生物化學領域的知識面,又促進了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興趣。
1.3靈活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果
隨著生物化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量成倍遞增,涉及的許多概念及反應過程非常抽象,盡管教師在講授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生仍然感到概念模糊和難以理解。多媒體是以計算機為載體,集聲、像、動畫、音樂為一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信息容量大、視覺效果好、簡明生動、條理清晰、重點突出等優點。
根據教材內容,采用多種軟件制作多媒體課件,如用ChemOf fi ce Ul t ra 8.03繪制氨基酸或核酸的三維立體結構,錄制視頻介紹幾種層析法等實驗性強的理論知識,運用Fl a s h動態畫面模擬體內物質代謝過程。制作的多媒體課件應以基礎知識為主線,遵循內容精簡、版面簡潔、色調清晰,動畫科學,切忌將它制成電子黑板。在圖文并茂、視聽一體化效果的渲染下,配合教師的講解,可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微觀圖像宏觀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果和質量。
1.4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
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實施引導式教學,把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結合起來。對重點和難點,教師可以有目的地組織學生討論,然后以答辯的方式來回答問題;或者教師指導學生查閱相關的文獻開展課堂交流。
在課外,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利用教參閱覽室、視聽閱覽室、網絡圖書館等設施以及學校提供的教學資源進行自學,或通過網絡與同學、教師相互交流。
2開展雙語教學,培養復合型科技人才
根據國家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4號文件)的精神,逐步推廣和實行本科生教育中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必修課的雙語教學,已成為培養新時期我國高素質復合型創新人才和實現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工作。開展生物化學雙語教學是現階段我國高等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條件。在生物化學的雙語過程中,首先處理好現階段雙語教學和英語教學的關系,其次提高教師的雙語執教能力。我校為了提高教師的口語,組織教師到英語國家培訓。另外要選擇合適的生物化學雙語教學教材,采用循序漸近的教學方式,實現雙語教學目的。
3開展創新實驗,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
當今世界科技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誰具有一流的人才,誰就可站在科技的制高點。開展創新性實驗,是培養學生科研能力有效手段之一。
3.1加強實驗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參與到實驗中,是提高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如安排學生參加實驗準備工作,使學生熟悉整個實驗環節,從試劑配制到實驗的預試及分析均由學生完成。學生動手又動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3.2開展綜合型實驗,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由于課時和經費限制,很多學校主要開設驗證性或演示性的實驗,阻礙了學生創新意識的發揮。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開設探索性和綜合性的實驗至關重要。如設計“雞蛋清SOD酶的分離純化及性質鑒定”實驗,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掌握酶的性質、酶的分離及純化關鍵技術、酶的鑒定方法等知識。
3.3全面開放實驗室,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
學生可自行設計的探索性實驗,在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并查閱相關資料的過程中利用開放性實驗室進行預習實驗,對預習實驗出現的問題及時查找原因,研究改進措施。另外實驗室對所有學生開放,當高年級學生有創新的靈感也能及時到實驗室來驗證,這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和研究氛圍,提高綜合素質。實現以人為本對學生實施個性化教育、創新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21世紀是競爭的世紀,競爭焦點是人才的競爭,是人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競爭。我們要認識到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只有深化教學改革,實施創新教育才能培養出具有獨立工作能力、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創造性人才。
關鍵詞:中等衛生職業學校 生物化學 教學質量
生物化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命過程的化學變化規律和命本質的學科,其知識體系龐大,內容抽象復雜,是一門教師教、學生難學的醫學基礎課程。難學、難教和學好、教好成為響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生物化學教學質量的突出矛盾。影響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生物化學教學質量的因素
1教材因素
1.1教材內容抽象、枯燥、乏味、專業性過強,涉及的化學結構式、反應過程復雜、難記,代謝過程僅有文字敘述,學生難以理解。
1.2學生園素
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生源主要是初中畢業生,他們基礎差,缺乏扎實的生物學、化學知識,學習目的不明確,厭學且學習方法不當。如有些學生想學但學不會;有些學生則能聽懂教師的講解,卻看不懂書本內容。
1.3教學大飼因素
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多,但學時少,且課程安排銜接不當,如化學與生物化學同時開課,導致生物化學第一節課涉及的氨基酸結構式等有機化學方面的知識,學生還沒有學到。
1.4教師國童
由于教材的權威性,專業知識的嚴密性,使教師教學受到制約,對枯燥難記的概念、化學結構及代謝過程必須按教材講授,以保證生物化學知識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完整性,限制了教師的課堂發揮。
1.5教學方法園素
生物化學教學缺乏直觀的教學用具,傳統教學方法難以動態表述代謝物化學結構的變化特點和代謝過程的化學變化。而: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個別教師制作課件存在困難,課件制作水平不高,只是將文字、圖片羅列出來,難以動態展示代謝過程的變化規律,教學效果不好。
2提高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生物化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2.1注重教師個人儀容儀表,樹立文好教師形象
黑格爾說過:“教師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苯處煹难孕信e止、儀容儀表、教學風格、人格魅力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一位儀態大方、教態自然、語言幽默、親切和藹、關愛學生的教師,會很快贏得學生的認可和喜愛,有助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2重視生物化學緒論講授,激發學生學習募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敝v解生物化學緒論課是教師介紹本學科專業知識的第一步。如果教師使用傳統教學方法,照搬教材,講解缺乏新意,學生很快就會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學習興趣。生物化學緒論雖然不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其內容十分豐富,是全書學習的指南,可以幫助學生村立學習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筆者對緒論中“生物化學”概念采取“望文生義”教學法進行講解.讓學生用已知的生物學和化學知識,分析未知的生物化學概念,并得出以下知識點:生物一研究生命的本質(研究對象一生命體)-一生命現象(健康、疾病、死亡);化學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化學反應(新陳代謝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從而總結出生物化學的概念(生命的化學)、研究內容(生命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代謝過程)、學習生物化學的意義(掌握代謝與健康、疾病、死亡的關系)及方法。
2.3明確學習目標,提高教學效果
學習目標的展示應少而精,重點突出,并結合學生實際聽課情況,由易到難,由淺及深。鼓勵學生記住知識的結構和提綱,準確把握知識的點(要點、重點、難點、疑點)、線(主線)、面(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只有從知識的點、線、面入手,結合教材內容,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氨基酸代謝一章時,圍繞蛋白質是體內主要的含氮化合物,引導學生注意氮的代謝途徑,總結出蛋白質分解代謝的主線:蛋白質(N:16%7氨基酸(基本單位)墮墨墨堡旦氨(劇毒)塑墼堡尿素(肝臟)_堡一排出。明確本章的學習內容、學習重點為氨基酸脫氨基作用的方式、氨的代謝。
2.4精心組織教學,集中與保持學生的注意力
美國教育學家約翰洛克說過:“教師的教學技巧在于集中與保持學生的注意力?!苯處熢诮虒W中起引導作用,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是對教師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的考驗。教師應觀察學生的聽課狀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的交互性,采取提問、討論、多媒體教學等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從而集中與保持學生的注意力。
2.5引用生話實例,輔助赦學
生物化學教材中的生活實例很少,且與專業知識聯系密切,缺乏趣味性,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教師應采用貼近生活、通俗易懂、趣味性強的實例,以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化學知識。例如:三羧酸循環是生物化學中的核心代謝過程,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代謝過程十分復雜為此,筆者在教學中,利用磨盤可以將豆類磨成豆粉,再加水制成豆漿的實例,形象地將三羧酸循環(機構)比喻為磨盤,乙酰輔酶A比喻為黃豆(大分子物質),Co’、0比喻為豆漿(小分子物質),進而理解三羧酸循環的主要作用就是氧化乙酰輔酶A中的乙酰基。再例如:生物氧化中H20的生成是通過呼吸鏈來完成的,十分抽象且難以理解。筆者在講解呼吸鏈的概念時,通過多媒體動畫將呼吸鏈比喻為接力比賽:呼吸鏈(接力賽)是指代謝物(起點裁判員)脫下2H原子(2H++2e)(接力棒)經遞氫體和遞電子體(4名運動員),按照一定順序(1、2.3、4棒),最后傳遞給激活的氧分子(終點裁判員),生成H,0(獎品)的全部體系(體育項目)。使學生理解了呼吸鏈的組成(遞氫體和遞電子體)、受氫體(氧分子)、呼吸鏈在生物氧化中的作用(2H++0一H2(})。如果將2e遞給氧分子(終點裁判員),不是最后的遞電子體(細胞色素氧化酶)(第4棒運動員),則違規,生成H20:(無獎品H1O)。并結合煤氣中毒進一步闡明呼吸鏈在生物氧化中的意義。
2.6指導學習方法,掌握記憶硯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眰魇谏锘瘜W知識的同時,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積極思考與總結,抓住問題的實質,尋找記憶規律,將復雜的生物化學知識、代謝過程盡量簡化,突出重點、難點,達到觸類旁通、掌握重點的目的。例如:學生反映很難記憶8種必需氨基酸,為此,教師總結了很多記憶方法,筆者認為諧音記憶法最簡單、直接。記憶方法如下:到圖書館一纈(借)異亮(~)亮(兩)苯丙(本)蛋(淡)色(色)蘇(書)賴(來)。
2.7結合臨床病例,理解代謝過程
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掌握疾病發生的內在機理,為疾病的診斷、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因此,教師應先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分析,再引入生物化學的代謝過程,找出病因。如在講完氨的代謝途徑后,提問:一般患者的康復期需要補充大量蛋白質,但是有一類患者卻要限制其蛋白質的攝人量,為什么?啟發學生思考蛋白質的分解代謝過程,分析劇毒物質氨的代謝途徑,主要是通過肝臟合成尿素排出體外,引出氨中毒與肝昏迷的關系,得出高血氨和肝硬化晚期患者不能大量補充蛋白質的原因。
[論文關鍵詞]討論式教學法 生物化學 創新性思維
[論文摘要]在生物化學的理論教學實踐中,運用了問題討論式教學方法,改善了教學效果,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
生物化學作為生命科學及其相關學科專業重要的基礎課和必修課。但由于其內容十分龐雜、繁多復雜、抽象難懂,學生在學習過程普遍反映難度大,比較吃力,加之需要記憶、理解的內容很多,使該課程成為一門讓學生望而生畏的學科,難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1]。在傳統的教學實踐中,教師一般都采用課堂講授、實驗驗證、作業布置、答疑解惑等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課堂講授則成為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在這種教學模式中,老師如果一味地采用平鋪直敘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很容易感到疲勞,在課堂上缺乏創新性思維過程,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因此,積極探索并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問題為基礎的討論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先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在指導教師的參與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必要的知識,學會正確的科學思維與推理方法,提高自學能力[2]。PBL是幫助學生消化鞏固并運用理論知識去獲得與發展科學思維能力、增強表達及分析能力的一種開放式教學形式,是課堂講授的繼續和提高,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獨立思考能力,從而提高綜合素質的有益方式。我們將此法應用于生物化學理論課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生物化學理論課中問題討論式教學法的嘗試
討論式教學法根據教學內容有“問題討論式”、“提問答疑式”、“演講答辯式”等多種形式。在生物化學理論教學過程中我們嘗試采用了問題討論式。例如:在“蛋白質的共價結構”這一章中,蛋白質通論一節的重點內容之一是蛋白質中氮含量的計算以及凱氏定氮法。按照一般的教學方式,老師在講課時首先介紹蛋白質中氮的平均含量為16%,可利用公式:蛋白質含量=蛋白氮含量/16%,即蛋白質含量=蛋白氮含量×6.25算出某樣品中蛋白質的含量。然后再介紹凱氏定氮法的原理、方法甚至儀器裝置、注意事項等內容。這種方式雖然完成了教學過程,但學生感覺平淡無味,只是被動地記住了蛋白質含量的計算方式。對此,筆者在教學中一改往日的模式,首先在課前提出了2008年在我國甘肅等地發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請學生們分析為什么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會導致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這種蛋白質含量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缺陷,應如何避免。然后指定幾位學生在課堂上闡述自己的觀點。學生們對此非常感興趣,課前查閱了許多資料,課堂上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通過這種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生不僅了解了三聚氰胺的結構特點,而且掌握了三聚氰胺進入人體后造成結石產生的原理及條件,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們通過這一事件深刻地認識到食品污染給患者帶來的巨大危害,更加感受到甄別與檢測技術創新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在講授“物質代謝的相互關系”這一節內容之前,筆者向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肥胖癥患者,為了控制體重,應該怎么辦? 和尚、尼姑長期吃素菜不吃葷菜,這種飲食方式真的健康嗎?為什么?人們常說:“早餐要吃得像皇帝,午餐要吃得像平民飽,晚餐要吃得像乞丐”,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請予以分析,并闡述依據。通過課后對文獻資料的查閱和教材相關內容的學習以及課堂上的討論,學生們不但牢牢掌握了糖、脂、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相互關系的基本概況,而且從機理上了解了合理搭配膳食結構,保持均衡營養、增強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通過討論使學生們體會到了將書本知識運用于實踐的樂趣,樹立了學生科學養生的理念,使學生懂得只有健康地生活和健康地工作,才能提高生活質量,并積極投身到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同時也激發學生們學習生物化學其它知識的興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
二、在生物化學教學中運用討論式教學法的體會
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靈活的教學方法則對學生正確理解教學內容起到保證作用[3]。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基本上只是作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很少去進行積極而主動的創造性思維;加之現行考核方法亦多以知識的再現為主,結果在不同程度上助長了部分學生思維的惰性,甚至導致思維的僵化枯竭。PBL以重能力培養代替重知識傳授,以學生為中心代替以教師為中心,以小組討論代替傳統授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從“知識中心型”教育向“能力中心型”教育的轉變通過討論式教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為知識的主動探求者。在用討論式教學法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作為“導演”,對學生的思維加以引導和啟發,學生則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有意識的探索活動,始終處于“問題—思考—探索—解答”的積極狀態。學生會從各個角度、側面來揭示基本概念的內涵和基本規律的實質,如果就這些不同觀點和看法展開討論,就會形成強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學生的高度興趣和注意,從而產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協同性的學習動力與氛圍。這無疑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在問題討論式教學中,問題的提出過程即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獲取知識以及創新性能力,增強了分析與綜合的能力。而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在尋找解決問題的理論依據過程中深刻理解和掌握了所學的理論內容,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則體現了學生的創造力。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參與教學討論的過程中形成了勤于思考、刻苦學習、積極鉆研的學習熱情。此外,學生活躍的思維也促使教師不斷充實自己,拓展知識面,真正體現了教學相長的作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討論式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并不是所有教學內容都能用該法組織教學。不根據實際教學內容而生搬硬套,只能落入形式主義的討論局面。這樣不僅浪費時間,甚至還可能會帶來更多問題,從而影響教學效果與質量。至于如何更好地將討論式教學法運用于課堂,還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去探索和總結,從而發揮其應有的、更強的教學功能。
作者:歐蕓 祖里胡瑪 買買提·米音
【關鍵詞】 生物化學 實驗教學
生物化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也是當代醫學和生命科學的前沿學科,作為醫學生學好生物化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術顯得尤為重要。生物化學安排在第二學期開課,起著聯絡基礎與臨床課之間的橋梁作用,而且生物化學是醫學中一門重要的實驗性很強的基礎主干學科。生化實驗技術已滲透到醫學科學的各個領域,成為診斷、 治療 、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通過實驗教學來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及學會運用常規實驗技術探索生命現象及本質是目前大部分醫學院校急待解決的嚴峻問題。怎么樣克服問題,提高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本人談談一些看法。
1 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
生物化學實驗課是醫學生從基礎課程步入臨床課程的過渡學科,是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起步階段,教師在指導實驗,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除了加強指導外還應注意向學生介紹科學的發展進程以及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到人的正確思想來源于實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用正確的觀點去認識世界,學習怎樣認識自然,怎樣認識社會,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觀。
2 主動交流,耐心指導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十分重要。通過交流,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學習的綜合情況,獲得大量教學信息。如學生對實驗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掌握情況及學習態度等,從而及時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加強引導,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則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學目標,理解教學內容,鞏固己獲得的實驗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術技能。同時,交流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相互了解,相互依賴,活躍和優化教學氣氛。
3 理論課內容和臨床醫學知識與實驗課教學相結合
生物化學是一門基礎課,抽象難懂。很多學生反映學習生化究竟與學醫有怎樣的關系,為什么要學它,對以后的臨床究竟有沒有幫助?這些問題其他基礎學科同樣會遇到。生物化學書本上的許多理論可以通過實驗得到證實,將實驗課與理論課的內容聯系起來,可以消除學生心中理論和實驗分離的感覺,自己動手驗證某個重要的結論,可以激發他們的興趣,也可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強化教學效果。例如,學生通過理論課的學習得知底物濃度、酶的濃度、溫度、ph、激活劑和抑制劑可影響酶促反應速度,我們開設了“酶作用的特異性和影響酶促反應速度的因素”這一實驗,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和對實驗結果的分析,驗證了理論知識,加深了學生對相關概念的理解;在“鄰甲苯胺法”測定血糖的實驗中,在實驗課堂上引導學生復習血糖的調節,同時聯系臨床,闡述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本實驗聯系了臨床上檢驗血糖的方法,增強了實用性,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4 加強實驗技能的培養
為了強化學生實驗的規范化操作和基本技能,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首先要求學生寫明實驗方案、實驗所需藥品的種類和數量、實驗器材等,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準備。雖然學生參與實驗準備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但是,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高,學生通過實踐,提高了實驗設置和實驗操作的能力,基本熟悉了實驗準備的全過程,大大地提高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收到了很好的實驗教學效果。
5 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實驗指導教師應具有較高的理論素養,較強的動手能力,他們是實驗教學的主力軍。對實驗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要按照人才培養對實驗教學師資的要求進行,鼓勵和幫助實驗指導教師的進修與學習,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在教學工作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6 加強實驗建設,保證實驗教學的順利實驗
一個學校實驗教學的好壞,取決于這個學校的實驗室建設,當然就是條件,就要看實驗室儀器設備的配備、藥品的種類和質量、藥品和儀器是否齊全,實驗室的設備,能不能滿足開展學生試驗和教師的演示實驗的需要。
7 加強實驗技能考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我校為醫學中等職業學校,生物化學的教學課時少,相應實驗課時也較少,加上近幾年擴招學生人數增加,實驗條件和設施相對滯后,每次實驗學生人數較多,而實驗儀器較少,在做實驗過程中,少數學生缺乏主動性,只看別人操作,自己不愿親自動手,不能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之一實驗課只要求學生操作,不進行相關實驗考核,學生缺乏壓力和動力,認為做不做關系不大。其后果是少數學生易產生惰性心理,缺乏進取心,缺乏對事物的觀察力和判斷力,更談不上有所創新和發現,而創新能力是一個優秀學生所必備的能力。因此,我們應從一點一滴做起,抓好實驗教學環節,通過必要的考核機制,并把成績記入總分中,讓每一個學生都重視實驗,最終目的使每個學生成為高分高能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 生物化學課程教學 學生思維
21世紀是一個追求創新、嶄新生命科學的世紀,生物化學成為生命科學領域重要的前沿學科之一。生物化學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復雜生命現象的科學,在我校生物化學更是全校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生物化學已經成為一門成熟的學科,有較豐富的教材體系和教學內容以及相應的教學模式,同時它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與工業、農業、食品、醫藥和環境等各個領域都有著密切而廣泛的聯系,成為為生命科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手段。
1 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的指導思想
科學、先進、創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生物化學教學的指導思想是精選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把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建設在現代教育平臺之上,不斷提高、不斷發展、不斷完善。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教會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及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老師“教”為主,方法主要是單邊灌輸,我們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習慣,不能主動探求知識,更缺乏一種對學習的創新精神。現在的教學改革運用多種輔助方式教學,強調學生以“學”為主,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成為教學的主體,這樣的教學可以激發我們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培養我們自主探究的能力。
2 對生物化學教學的認識
2.1 課前結合專業考研需求,優化生物化學內容
由于生物化學是在分子水平上進行研究,故一些概念和反應過程十分抽象,難以理解。針對這一特點及各專業對生物化學的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分析、討論,刪繁就簡,濃縮基礎教學內容,突出主線。在有限的學時內把教學的主要知識點、當今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發展趨勢介紹給學生,把重點、難點講通、講透。同時結合專業考研需求,將近幾年的考研趨勢以及發展動態介紹給學生,及時調整經重點、難點等,盡量把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及研究熱點融入到日常教學中[1]。比如今年的h1n1型流感,老師對其進行了詳盡的介紹,讓學生加深了對這種病毒的了解,做到學有所長、學有所想、學有所用。
2.2 課后用競賽的方式強化知識,激發學習的主動性
今年期末,教研室組織進行了一次生物化學知識競賽,分為團體賽和個人賽。在團體賽中,38名學生分為4個小組,做必答題、問答題,題型全部是課內習題,基本上讓每一個人都參與到活動中,既加強學生間團隊合作意識,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在個人賽中,80 %的題型是課內習題,20 %是創新題,即與現實生活聯系比較緊密、需要綜合各方面知識去解答,更利于強化生物化學知識,提高學習生物化學的熱情。
3 生物化學對學生的思維的鍛煉
3.1 對放射性思維的鍛煉
以一個知識占為中心,把相關內容像蜘蛛網一樣不斷向外延伸,有利于深化和滲透知識,可以增強學習的興趣。比如糖、脂、氨基酸代謝途徑的相互關系,通過乙酰輔酶a、草酰乙酸、6-磷酸葡萄糖等關鍵物質達到相互轉化,學生可以依靠這個關系把糖、脂、氨基酸代謝中相關反應都放射性的添加到其中,就可以從整體來看3大物質代謝,從而減少記憶某些反應產生的概念混淆。
3.2 對框架性思維的鍛煉
按照一定的模式去提煉和消化書中的內容,將有關或相近的知識點通過有條理的比較、分析、歸納成固定模式框架,進行高效的學習。如在基因信息傳遞這一章中,可以把復制、轉錄、翻譯進行比較,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對探索性思維的鍛煉
在已掌握的知識基礎之上,不斷向未知的領域探索,如對基因工程進行探索,人們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岡崎片段等。在生物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在學生能力范圍內值得探索的知識很多,如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在什么情況下產生多少個atp等。
4 小結
教學過程不是一個單一的發展過程,而是一個多層次的復雜的發展過程,教學方法的運用必須根據這種復雜的發展變化,靈活掌握、靈活運用[2]。在課堂中將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不斷探索更新、更實用的教學方法,勢必會提高生物化學的教學質量。
生物化學工程對當前生態環境的改造
引言
所謂環境指的是人類和各種生物所依賴的各種要素的總和。它包括有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環境和人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對立的,還應該是互相制約著的。它給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非常必要的條件,但是人類在生存與環境的過程中,還必須要不斷的調整自己,來適應變化著的外界環境。除此之外,人類還需要不斷的對環境加以改造,從而創造出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環境。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人類對于自身依賴的環境的改造能力越強,那么環境對于人類影響的作用就會更強。眾所周知的是,隨著工業化時代的來臨,人們在從事工業生產的過程中,在獲取了很大的經濟利益大過程中,也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有很多的影響甚至是不可逆的。生物化學工程作為一門與環境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它對于當前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1生物化學工程對當前生態環境具體改造
作為與生態環境有著密切聯系的生物化學工程對當前生態環境具體改造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包括凈化污水、修復被生物藥劑污染的土壤、清除化學污染以及清除白色污染上,具體講來。
1.1 有效的凈化污水
污水中所包含的有毒物質種類繁多,包括各種酚類、重金屬、醛、醇、蛋白質及各種有機毒害物質等等。但是微生物卻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活力消除污水的毒害,還可以通過降解,使污水之中的有毒物質變成無毒,從而達到凈化的目的。在當下,人們普遍使用的固定化酶技術對污水進行有效處理,就是一種生物凈化污水的方法,它主要是通過化學吸附的作用將水溶性的酶物質與不容載體互相的結合,結合之后,酶雖然不能完全溶于水中,但是它保留了催化性,這樣就可以對工業廢水中的有毒物質,包括污染物、重金屬進行無毒的清除,保證水質安全、健康[1]。
1.2 修復污染土壤
土壤污染主要是有種金屬污染所造成的,而對重金屬污染的修復過程,最主要的就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降低重金屬的毒性。一般情況下,我們通過酶促反應來改善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化學形態,不僅是重金屬固定下來,而且還能消解一部分毒性,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在土壤環境中的移動性,最后,通過生物吸收的過程削減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對于存在污染的土壤的修復完全可以增加土壤內部有機質的含量,激發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很好的改善土壤的生態結構,這甚至可以穩定土壤,防止土壤受到風水侵蝕,從而防止水土流失[2]。
1.3 消除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環境污染中比較嚴重的一個方面,這主要是由于一些廢棄的塑料和農用的地膜很難被空氣化解,這種白色污染在我國大概有百萬噸左右存在。殘留在土壤之中的塑料會降低土壤的營養,引發農作物減少,甚至會致使耕地荒蕪,我們也可以認識得到塑料垃圾對于整個生態環境的影響非常惡劣。我們利用生物工程技術首先可以對塑料物質產生降解作用的微生物,合成具有極好效果的降解菌,其次還可以將講解基因分離并將它導入土壤微生物之中,從而使兩者各自發揮作用。在日后,需要加大力度研發和推廣可以降解的塑料以及地膜,保持環境不受白色塑料用品的污染。
1.4清除農藥污染
利用化學農藥制劑殺滅植物上的害蟲已經沿用多年,但是絕大多數的殺蟲劑都會殘留在土壤之中,特別是氯代烴類農藥,和白色污染一樣,它是很難被分解消除的,但是利用微生物降解農藥消除農藥的污染在當下是非常可行的。在降解以殺蟲劑為代表的農藥過程中,一般都是通過礦化作用來實現,最終產生的物質是co2和h2o這兩種不具有任何毒性的物質,這也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微生物農藥降解措施,得益于它的降解非常的徹底,不會留下任何的殘留物質;還有另外的降解方法,譬如說聽過新陳代謝的作用,將農藥轉換成可以代謝的中間產物,從而消除殘留的農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方法實現的過程比較復雜,而且很容易產生一些不好的負面效果,這就需要用微生物手段改變它的反映路線,從而獲得最好的降解效果。當然,從某種角度來看,想要徹底的消除化學農藥制劑的污染,最好的辦法就是全面的推廣生物農藥,這種農藥不會將有毒物質殘留在土壤之內,對于環境保護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3]。
2結論
生物化學工程對于當下生態環境的改善當然也不僅僅局限于凈化污水、消除白色污染、清除農藥污染、修復污染土壤等幾個方面,它還在很多方面有著更為廣泛的應用。在當下,環境保護工作迫在眉睫,而生物化學對于保護環境、清除有毒物質有著非常積極的效果,所以值得全面推廣。
為了加強高等學校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保障學校的教育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提高辦學效益,國家教委在對高校實驗室工作規劃中明確指出高校實驗室必須努力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保證完成實驗教學任務,不斷提高實驗教學水平,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生產成果和技術開發工作,為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1]。生物化學教研室及相關的醫學生物學實驗中心,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中心承擔著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多個學科的本科生,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實驗教學及科學研究任務,實驗室是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而實驗所需儀器設備、實驗藥品、消耗品等是保證學校教學、科研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2],因此,提高儀器設備等物品的科學管理工作顯得非常迫切和重要,已被人們廣為共識[3],國家教委對基礎實驗室評估文件中多項指標也與物資管理有關,更進一步說明物資管理在高校教學、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1 實驗室加強儀器設備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實驗室使用大量儀器設備,消耗多種實驗材料,由于實驗內容多變,實驗手段不斷更新,加上綜合實驗的發展,使實驗工作更加規范有序[4]。因此,高校實驗室對物資管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做好物資管理工作,使有限的設備資源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直接關系到教學效益和教學總體水平的提高。隨著高教改革不斷深入,教研室及各個實驗中心加強了實驗室物資管理,確保實驗開出率,從而使教師、科研人員能安心從事教學、科研、開發工作,教研室對實驗物資管理做出了改革。
2 實驗室加強儀器設備管理的措施
由于生物化學在醫學學科中的特殊地位,實驗中所需儀器設備、試劑藥品、消耗品等門類繁多、數量大、規格不一等,給管理工作帶來不便,如高精尖儀器的科學管理,規范操作,維護保養,定期檢查,使用后登記等,需要操作人員精心維護,確保教學科研工作順利進行,大型設備(價值5萬元以上)由專人負責管理,有專門使用登記本,年使用率達200~400 h,定期與廠家聯系維護保養,提高儀器設備安全使用率,安排好實驗室進行實驗的組數,有序進行實驗教學的完成。對于科研實驗要有登記預約手續,以免擁擠與閑置,科學布置,嚴謹有序,教研室按照學校對儀器、設備的管理健全規章制度,負責對各學系、教研室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設備管理人員要認真做好儀器設備的驗收、入賬、調撥、報損、報廢等日常工作,定期進行帳物核對,做到帳物相符。建立儀器設備完整的檔案資料,加強檔案管理,檔案內容包括:儀器設備出廠資料,從購入到報廢全過程的驗收,使用、維修、檢修、校驗、鑒定等記錄,確保儀器設備處于完好備用狀態。設專人負責儀器設備的技術安全工作,制定儀器設備的操作規程,安全制度等管理辦法。生物化學由于其特殊性,試劑用量大,品種多,所以要求藥品管理人員必須熟悉試劑性能,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水準,如易燃、易爆藥品的放置,低溫避光等,都需要非常仔細清楚,不能馬虎,更重要的是劇毒、麻醉藥品的管理,有專門鐵柜保存,定期檢查,確保安全使用。消耗品的管理賬目清楚,易耗品出入登記有帳,做到規范化、程序化、表格化,有章可循,碰到問題及時解決,保證實驗教學質量。實驗教學、科研都需要多種儀器設備,需要合理安排,方便使用,實驗室把經常使用的大型水浴搖床、低溫高速離心機、pcr儀、紫外分光光度計集中使用,有效利用,資源共享。實驗室物資管理人員要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任勞任怨,扎實肯干,明確職責,全心全意為教學、科研服務,要經常深入實驗室了解教學情況,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信息化工作大大加強,綜合體現高?,F代化管理水平,采集儀器設備數據信息,通過儀器管理軟件功能,更加精確查詢,便于管理,使物品信息量更多、更詳盡、更規范。因此,實驗室有計劃地培養實驗人員業務能力、綜合素質是完成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前提[5]。
3 管理人員的培養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教研室及各實驗中心為確保教學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盡可能改善教學物質條件,同時重視管理人才培養,建立一支對教學儀器設備進行科學管理的隊伍[6],目前的管理人員為大學本科畢業,部分是碩士研究生學歷,每個人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熟悉各學科各專業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規格,性能應用,調試維護等方面的知識,要求知識結構全面,每學期開課前能準確提出教學計劃,本著勤儉節約、關注環保的態度,做到物盡其用,在工作中要具備改革創新的精神,勇于探索,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秉公辦事,努力學習,提高綜合素質,經常關心了解國內外的教學科研動態,參加廠家專業人員講解的大型專題講座,通過各種手段加快知識更新,提高技術和業務水平,通過近幾年的不斷努力,教研室在2010年吉林大學實驗技術成果獎勵中獲二等獎兩項,近年發表在核心期刊科研教學論文數十篇,這些成果的取得與大家的共同努力分不開,雖然我們在工作中有了一些進步,但今后的教學科研工作對我們的要求會更高,管理工作較繁重,要做好較為困難,總之實驗室要認清形勢,在實驗室建設中加強儀器設備管理工作,確保教學科研工作順利有序進行。
在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領域中,生命科學以其巨大的活力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物技術領域正成為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競爭最激烈的領域之一。隨著相關學科的滲入,生物化學領域也不斷有新的突破和進展。以往在教學中著重強調系統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太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面對生物化學知識更新周期縮短,高速發展的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競爭,一輪教學無法為學生準備好一切。因此,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學科——生化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而重要的是讓學生“會學”,不僅要教給學生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還要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
一 空間想象力的培養
想象是人腦在感性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它源于感性認識,以一定的有實感的形象儲備為基礎。沒有形象儲備,就沒有合乎邏輯的思維,想象也無從深化。反之,沒有豐富的想象,思維就失去了它的靈活性、廣泛性和深刻性,空間想象和思維的這種密切結合的關系是本課程教學中突出的特點。
在生物化學靜態部分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糖、酶等均具有立體構想,即空間幾何構型,借助于次級鍵的結合、締合成一定的空間立體構象的生物大分子,才能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行使各自的功能。通過對蛋白質、核酸、多糖等結構的學習,對其初級結構有了很清晰的認識,但對其各自獨特的三維結構,如蛋白質分子長長的多肽鏈是怎樣盤繞、折疊卷取形成一定構象的?主鏈走向如何?側鏈及所連肽段是借助什么鍵和怎樣靠近、怎樣排斥的?寡聚蛋白的各個亞基之間的空間是怎樣排布的?作為遺傳信息載體的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多核酸鏈組成,二鏈之間借助于氫鍵形成雙螺旋的二級結構,并在細胞內形成超螺旋和核小體的三級結構。對此學生往往覺得很抽象,不能很透徹的理解,因此空間想象力的培養顯得有為重要,并在教學中加以奠定、鞏固、發展和深化。
1 創造必要的直觀環境,給學生創造形象儲備的條件
教學實踐表明任何語言所傳遞的信息,須有直觀的支柱,才能容易被大腦接受。剛開始學習生物大分子的空間結構時,學生對在黑板上用平面圖形表示空間結構很不適應,也不能充分理解。因此在靜態部分的教學中我們配合多媒體等手段,并適當地應用直觀教具和模型,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使深奧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把學生從長期所處的“二維平面”思維領域引入到“三維世界”,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加深了印象。同時又注意及時地擺脫對直觀教具的依賴,避免其影響和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2 設置問題,促使學生思考并進行創造性的思維活動
思維由問題而引起,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帶著問題學,使之積極思考,而且要創造條件使學生發展活躍求異思維。如有生物膜的選擇透性引出生物膜的組成——流動鑲嵌模型,由膜的性質推測到其具有怎樣的結構,引發學生活躍的思維活動。生物氧化是生物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形式,是有別于體外氧化但化學本質又相同的過程。為什么體外氫氧結合會驟然釋放大量光和熱,而生物體卻能保持恒溫而不被其損傷?設置問題后再引出呼吸鏈的概念,循序漸進的理解代謝物脫氫是如何到達氧、如何生成水的,在傳氫的過程中能量是怎樣分步產生、釋放和利用的。脂肪酸的β一氧化機制的結論是二碳單位乙酰輔酶a的逐輪代謝,此時在結論獲得前首先提出問題,以幾碳為單位進行氧化才能獲得偶數碳原子的苯乙酸和奇數碳原子的苯甲酸的分解代謝結果?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探究,深化了脫氫—加水—再脫氫—硫解 β一氧化機理的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維方式及對信息資料的整理與綜合能力受到了鍛煉,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增強了研究意識、問題意識,學會了如何學習,如何去解決問題。
二 觀察動手能力的培養
1 觀察力是有目的的感知事物的能力
在教學中,尤其是在實驗課教學中引導和培養學生要善于擺脫理論和固有思維的束縛,通過“意外”現象看本質,引發學生的思考,達爾文認為:“我超過常人的地方在于我能夠察覺到那些很容易被忽略的事物,并對它們進行精細的觀察”。教學過程中將學科發展的新動態及時介紹給學生使之放寬視野,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細觀多思的良好習慣,善于發現問題,并能夠不僅僅在生物化學領域而是在整個生命科學這樣t大視野中思考和探索。
2 生物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
實驗課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常規實驗,學生可以得到基本技能的訓練,然而這些實驗往往是在固定的程式下進行的,學生在實驗中缺少自己的思維,缺少主動參與性,而在實際的工作中,要求學生具有創新能力,為此,在原有的實驗基礎上,增設了開放性實驗項目,加強了教師在實驗過程中的監督和指導,這樣使學生在完成實驗后,既獲得了學科內容的知識,又使科研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 講解表達能力的培養
表達能力是高素質人才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在教學中,我們尤其重視如何提高學生的講解及表達能力。
1 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大學中的課堂教學中一個很大的不同是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少,尤其是當回答錯誤時,氣氛往往變得尷尬、緊張。鑒于此,在理論課教學中我每堂課走上課堂都面帶微笑,以一種輕松舒緩的狀態來創造溫馨的教學氣氛,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學生回答問題時,專注地傾聽,對正確的回答給予贊賞和肯定;對于不完善的回答,掌握“無批評”原則,幫助學生進行分析,對其給予鼓勵。在這樣一種教師提出問題是為學生理解、掌握知識而并非是想教訓學生的輕松學習氛圍中,形成了師生之間相互合作共同學習的關系,提高了學生回答問題的勇氣和信心,為學生提供了提高表達能力的機會。
2 輪流講解,共同評議
在實驗教學中,針對實驗的設計思想(原理、步驟、計算方法等),每個問題由學生到實驗室講臺前講解,這樣不僅檢驗了大家對實驗課的預習情況,有利于實驗的順利完成,而且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又增強了其他同學的注意力,也可以為從事教育的學生實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對于學生的講解,組織學生進行評議和補充。這樣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索學習,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也提高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成就感。達到了課堂教學的要求,也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自主學習能力是指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是各項能力的結合點,是學生綜合能力的中心環節。在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更新周期急劇縮短的情況下,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比傳播知識更為重要。
1 啟發式教學,適當組織課堂討論
啟發式教學是將生化知識與生命現象之間緊密聯系,將飲食、健康、營養、生理、病理等相關的知識點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以設問、反問等多種形式以相關的生命現象作為切入點,導出知識點,給學生深刻的印象。如由糖尿病人血糖高引出血糖的分子形式、血糖的來源、血糖的去路、糖在我們體內的分解代謝路徑、肌糖原為什么不能補充血糖;糖、脂代謝之間的相互聯系,生活方式與糖尿病之間的關系等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學習過程中一直處于探究、思考、進而找尋問題答案這樣一種狀態。這種形式生動活潑,能夠開闊學生思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學生通過獨立的積極思考和參與討論,培養自己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課堂討論的題目有一定的啟發性、探索性,并具有適當的難度。在引導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盡量采用誘導、點撥、等方式,督促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去獲取知識,這樣可使學習知識與發展能力相互促進。
2 教師講授與學生自學相結合
為加大學生的知識占有量,在講授的基礎上,要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自己看書鉆研的良好習慣。如為培養學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對酶的固定、大分子的制備等生化分離分析技術的問題,采用講授和自學相結合。針對生物大分子的性質,采用哪種方法、依據什么原理、注意哪些問題、控制什么條件、關鍵點在哪里,自學中給學生必要的提示,使學生有思考的
路徑,也加深了對大綱中所要求的知識的掌握。
3 多層次教學,因材施教
對于不同學習起點和不同需求的同學采用分層次教學。由于部分學生有機化學基礎薄弱,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學習過物理化學,這樣對蛋白質、核酸、糖類及脂類的化學結構尤其是空間立體結構、對生物能學理解和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對這樣的學生就要在教授新知時,溫習舊知,在新知與舊知之間搭建認知橋梁,利用課下時間詳解知識重點和難點,并通過習題、小測等形式反饋學習情況。這既可以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又可以加強師生間的相互溝通。在學習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會有少數學生達不到學習要求,如課程不及時看書,或不按時完成作業,對于這樣的學生,采取留出一定的時間,然后多提問,讓他們積極思考,使之感到沒有完成學習任務而有壓力,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不敢松懈。對于有精力想考研的學生,推薦一些反映學科動態的書籍和雜志,鼓勵其多讀書,加大知識面,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框架,為其它學科的學習及在更廣闊的范圍內獲取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生物化學是有關于生命現象的化學,生物大分子是立體的,如何透過紛繁復雜的生命現象探究其化學本質,就要把培養學生能力當作己任,有意識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空間想象力及自學能力進行培養,同時,選擇適當的教學形式和方法,解決既掌握知識,又發展能力的問題,努力達到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