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6 06:24: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高中生物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思維是人類最本質的潛能,又是足以影響人成敗的關鍵因素。它就像蘊藏在大腦中的“石油”,只要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就會創造出越來越多的奇跡。研究表明,思維是理解知識的必要的心理因素,思維是圍繞知識而存在的,沒有知識的積累,思維的靈活運用會有障礙。因此,學習知識和啟迪思維是提升自身智慧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提及創新思維,人們格外關注這個“新”字。既是創新,就應該有一些新想法、新思路、新舉動。創新思維不僅要借助于邏輯(抽象)思維,還要借助于非邏輯(形象)思維,它不是與形象思維、抽象思維相并列的一種思維類型,就思維的結果有無“新”字而言,只要其結果有創新,就可謂創新思維。
高中課程改革十分強調思維的創新,要求高中學生對未知世界始終懷有濃厚的興趣和激情,敢于探異求新,走進新的學習領域,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思維的創新。《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指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勤于動手和動腦,逐步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币虼?學好生物知識,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對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高素質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在此,筆者總結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具體教學方法,供同行探討。
一、設疑置問,播下創新思維的火種
古人云:“疑是思之初,學之端?!币墒撬季S的開始,是創新的基礎,心理學研究表明: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思維、被動的思維。強烈的問題意識,可作為思維的動力,促使人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直至進行新的發現。所以,問題意識對于開啟學生的心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離不開一定的問題情境。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而問題意識是創新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都要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把問題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可以用多種方式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因此,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抓住教材的關鍵,在學生感到困惑時設疑置問,想方設法激發學生思維的活動的波瀾,引發他們在生疑——置疑——釋疑的循環往復中探求新知,發揮潛能。例如:學習《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這一課,聯系現實生活,創設問題情境,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幾個“大頭娃娃”的照片,問:他們都是健康的孩子嗎?(學生回答:不是)接著問:“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一現象的呢?”(學生:吃了假奶粉。)教師提出挑戰性問題:“正常的奶粉中蛋白質含量大約有12%~20%,可是在假奶粉里蛋白質含量不足2%,長時間飲用這樣的奶粉,生命會受到威脅,一些孩子雖然保住了生命,但是他們卻長成影片中的‘大頭娃娃’。從這個例子大家可以發現什么呢?”以此引入新課。新課教學中,教師應抓住學生急于探求新知識的迫切心理,設置問題:蛋白質在生命活動有什么重要的功能?為什么蛋白質會具有如此多的功能呢?引導學生進入研究主題。在教師組織和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對比觀察,經歷探究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明確了蛋白質的結構的多樣性以及蛋白質在生命活動中承擔著多種功能,上述問題得到解決。
由此可見,設疑置問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形成創新思維的動力。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求知欲,沒有問題或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就不會深入思考。教師應在教學中設置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認識上的困惑,從而激發他們進行創新性的探索。這里需要指出,恰當地創設問題情境是極為重要的;同時,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只有富有啟發性、挑戰性的問題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質疑問難,點燃創新思維的火花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設疑啟發外,還要鼓勵學生質疑。質疑問難,本身就蘊含思維的火花,也是創新的起點。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鼓勵學生,并給每個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機會來提出個人的想法、見解、問題并運用證據和邏輯展開討論?!惫膭顚W生提出問題,是幫助學生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提出問題源于發現問題,善于發現問題,善于提出問題,是創新能力最重要的基礎。只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才能在此基礎上思考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機會,引導學生認識生物科學的價值,樂于學習生物的科學,善于質疑、求實、創新及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例如:學習《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當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核苷酸是怎樣構成核酸的”時,出示一段DNA長鏈模式圖,組織學生分析討論:①該段DNA長鏈中包含幾個脫氧核苷酸?②相鄰的脫氧核苷酸之間是怎樣連接的?③對于該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供同學們探究呢?
學生充分討論交流,分析思考回答了①②兩個問題,針對問題③,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學生甲:四種脫氧核糖核苷酸在DNA長鏈中的排列有沒有一定的規律?學生乙:處于兩條鏈對應位置上的含氮堿基之間有沒有規律?教師引導學生帶著新問題仔細觀察DNA的結構圖,師生共同分析討論,得出遺傳信息的概念。
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總是從懷疑開始,懷疑可以使人獲得新的正確的認識。懷疑精神是創新思維的重要因素,而目前我們的高中學生的懷疑精神卻不是那么樂觀。教師應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懷疑精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概念或結論中經過觀察、實驗、調查等探究活動,提出自己的看法、原則和問題,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打破定勢,開辟創新思維的蹊徑
思維定勢是人們從事某項活動的一種預先準備的心理狀態,它能夠影響后續活動的趨勢。先前形成的經驗、習慣、知識等都會使人們形成認知的固定傾向,影響后續的分析、判斷、形成“思維栓塞”——即思維總是擺脫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縛,從而表現出消極的思維定勢。對于創新思維的培養來說,思維定勢是可怕的,創新思維的缺乏也往往是由于自我設限造成的。因此,要想培養創新思維,必須打破“框框”的束縛。跳出原有的圈子,運用另外一種思維方式進行思考,這樣才能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橫向思維等都是能打破思維定勢的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有個共同點就是跳出原圈,另辟蹊徑,靈活新穎。
發散思維,又稱求異思維,是一種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圍、不因循傳統的思維方式。它是創新思維重要特征之一,這個特征貫穿于創新活動的始終。培養學生求異發散思維要注意引導學生克服對事物認識上的各種功能固著和思維定勢(惰性)。這種惰性突出表現為沿襲固有的處事準則,訴諸權威和無批判現象,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一題多問、一題多答等形式,形成“條條大道通羅馬”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例如:學習《細胞的增殖》一課,教師提出問題,為 什么生物體大都是由許多體積很小的細胞組成的,不是由少數體積大的細胞構成的?細胞為什么不能一直生長形成大型的單細胞生物呢?學生通過討論,答案不止一個。有的答道:細胞太大不利于與外界進入物質的輸入與輸出;有的答道:細胞大了,細胞膜表面體積增大,細胞表面積和體積的比例就會變得越來越小,導致表面積不夠,使細胞內部和外界的物質交換適應不了細胞的需要,不利于細胞內物質的交流;有的答道:當細胞質的體積增長太大時,細胞核對這樣大范圍的細胞質的調控作用就會相對地減少,以致造成核、質的不平衡,
發散思維的特點是靈活不僵化,有利于學生的智力開發和能力的培養。許多創造發明都是借助于發散思維獲得成功的。許多優秀中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也很重視發散思維的運用,因此獲得了較佳的學習效果。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關注發散思維的培養。
逆向思維是“反其道而思之”,采用反向思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橫向思維是跳出常規,觸類旁通。這兩種思維方式都能打破思維的定勢,敢于沖破傳統看事物、思考問題的模式,以全新的思路分析問題,進而才有可能產生大的突破。我們在學習《細胞器——系統內分工合作》這一課時,討論“有哪些膜結構參與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分泌蛋白運輸到細胞外的過程示意圖,進行橫向思維和逆向思維,明確內質網、囊泡、高爾基體、細胞膜參與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同時,觸類旁通,總結生物膜系統的組成和作用。這就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通過設疑置問、質疑問難等途徑喚起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打破思維定勢,開辟創新的蹊徑,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創新思維的出類拔萃的人才。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新的課程標準也得了全面貫徹實施。高中生物教師面對新課程的目標要求,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注重教學的實際性。本文具體闡述了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學方法,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生物;教學方法;探討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區別于傳統的生物教學,它既要滿足傳授學生學生基本的生物學知識和研究方法,還要通過新的課程標準的基本觀點,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生物學科知識水平和正確情感態度的教學目標。針對這些教學目標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要求,必須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新課程的教學標準。筆者結合豐富的實際教學經驗,從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方法進行簡單的探討。
1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忽視對學生現代意識的培養,只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教師在實際授課中偏重生物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傳授,往往不重視甚至忽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忽視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隨著新課程教學的不斷推進,對綜合素質的人才要求越來越高。所以,高中生物教師要認識到培養學生現代意識的重要性,這也是培養合格人才的關鍵。
1.2 現有生物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目前,許多生物教師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教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方法,很少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導學生。教學中還經常有教師“滿堂灌”,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沒有給學生理解吸收知識的時間,更無法形成活躍的課堂氛圍。有些教師雖然領悟到新課程生物教學的內涵,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教學內容開展探索式教學,但由于種種原因導致新的教學方法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因此,要達到新課程的教學標準,就需要教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充分理解高中生物新課改的內涵,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新性。
1.3 高中生物教學中課程資源匱乏
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學沒有充分體現出新課程的內涵,忽視對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所用的課件大多都是考試的知識點,沒能按照新課程的標準要求來制作課件,更沒有給學生提供生物科技比較前沿的相關資料。有些教師不按教學目標要求,不能充分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搜集相關資料。導致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與積極性得不到激發,教學效果與教學目標得不到。
2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方法的探討
2.1 采取興趣教學法
新課程標準背景下,興趣教學的理念被提出,并很快被學生接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會積極主動的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學科,而且比較容易接受該科的知識。在課間我們經常會聽到學生議論說他們喜歡某位教師,聽課興趣高;不喜歡某位教師,聽課時老是昏昏欲睡,其實這就是興趣教學的一個方面,而這一教學方式也類似于情感教學法。
新課程背景下的生物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能很大程度上培養和和發揮學生的智力因素。而傳統的教學方法追求向學生不斷灌輸知識,極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打造興趣教學理念時,要根據學生實際的認識水平和心理因素,科學合理的設問,以此激發學生的發展思維,增強課堂活躍程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提問“為什么班上有些人的大拇指彎曲度很大,有的就很小?”讓同學們試著彎曲大拇指,發現許多學生的彎曲度都很小。在課堂上可以提出很多這樣的問題,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帶動學生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
2.2 大力開展探究式教學法
在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大力開展探究式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在新課程標準下,提倡探究式學習,學生可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增強獲取知識的能力。高中生物教師在實行探究式教學時,要根據學生興趣選擇一些探究式問題,引導學生以自主討論為主要的學習方式。通過這些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進而探索問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與此同時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問題,讓學生獨自思考,然后根據搜集的資料進行分析,得出解決的方法。
2.3 板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法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新課程背景下的必然趨勢,也是衡量一個教師現代化程度的標尺。新課程背景下如果僅僅靠傳統的板書教學,高中生物教師不但任務重,而且教學效果也不理想,有些教學內容是板書無法書寫的,沒有多媒體技術的介入學生掌握起來很困難。多媒體技術可以把一些比較抽象的生物知識直觀的放映出來,學生可以和熒幕形成一種直接的對流,不僅增加了教和學的信息量,還培養出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例如,在講動植物細胞結構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把完成的細胞剖面圖展示給學生,這樣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點時更加容易,學生更加直觀的觀察到動植物細胞內部的結構。
2.4 以發展性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法
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發展,也是新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學評價在新課程中有質量監控和導向作用。通過建立評價體系,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樣的體系能為素質教育的的實施提供保障,充分發揮評價體系促進發展的功能,讓評價的過程成為促進教學發展的魚提高的過程。評價體系的建立并不是舍棄考試制度,而是要端正目的,要學生明白學習最終是成為一個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的公民, 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通過建立這樣的評價體系,讓學生明白自己學什么,學習的目的是什么,以此提高教學的效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學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高中生物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個工程的艱巨性,做好相應的準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為目標,采取興趣教學法、大力開展探究式教學法等,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教學水平,實現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目標。
【摘要】本文介紹了高中生物教學引發興趣的幾種方法:故事教學、設懸念、幽默教學、創情趣、游戲互動。
【關鍵詞】高中生物;引發興趣;教學方法
文學泰斗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可見興趣在包括生物教學的所有學科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怎樣才能把生物課上得生動有趣,以引發學生興趣,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極大熱情,這是廣大生物教師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課題,本人在這方面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取得一定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一、用故事教學引領學習興趣
生物知識大多數比較枯燥,但是只要老師用心去挖掘,完全可以使生物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不知道您發現了嗎?高中生物教材提到了30多位科學家,可以說每個生物科學的新發現都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在生物課堂上適度地導入或穿插這些故事,不僅可以讓您的課堂生動有趣,還能起到特殊的作用。如講光合作用之謎時可引入薩克斯、魯賓、卡門等科學家的故事,講遺傳規律可以引入“遺傳學之父”孟德爾的故事,講DNA的結構可以先導人沃森和克里克的故事,講斯帕蘭札尼用小金屬籠里的肉塊在鷹胃內進行實驗,推斷出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塊的物質,進而引出酶的知識。講“色盲”時向學生介紹道爾頓發現色盲的經過,這些小故事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還可讓學生懂得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腳踏實地,堅韌不拔,持之以恒,開拓進取。
二、設懸念以激發興趣
所謂懸念:就是讓讀者在讀某個有設懸念方法的文章時越看越想看接下來的故事情節,就是給人們心理上造成一種強烈的想念和牽掛,具有很大的誘惑力,會給人造成一種躍躍欲試和急于求知的緊迫感和欲望。要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在學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種期待的情景,使其帶有一種高漲的激動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比如:在高中教材的《精子的形成過程》學習完后,在學習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一開始就可以向學生提出在雄性動物體內的精子數量是十分龐大的,但是在雌性動物體內的卵細胞卻為什么很少呢?精子的體積為什么比卵細胞小得多?而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與動物的生殖器官有差異嗎?……等等一系列懸念,帶著這些懸念學生一下就能產生出激烈的想探索這些問題的欲望。
三、幽默教學帶動課堂氣氛
高中生物教材的許多內容比較抽象,枯燥,如果通過形象化處理,就會使死板的知識變得妙趣橫生。例如在“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的教學中,講到水在生物體中的含量最高時,我感嘆道:“難怪《紅樓夢》里的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鋵嵨覀兠靼?男人也是水做的。”學生在笑聲中對“水在生物體中的含量”有了更鮮活的理解!又如,在講“滲透吸水的原理”時,燒杯里的水通過半透膜滲透到倒扣的漏斗內,使漏斗內的液面不斷上升,我驚嘆道:“以前我們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今天的水居然可以往高處流”。學生在驚訝之余會馬上思考其中的緣由,從而增加了對該知識的印象??傊n堂幽默是一種教學藝術,它既可以借助生動、有趣、形象的語言來表達,也可以借助眼神、手勢、動作來表現。恰當地使用幽默藝術,可以讓課堂充滿笑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我想任何一位學生都會喜歡這樣的課堂,不由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四、創情趣以蕩興趣
情趣:就是既有情又有趣。情,即情感,深厚濃郁的請感:趣,就是趣味、樂趣。繞有風趣:妙趣橫生。教學的情趣,就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重要因素,是激發興趣的催化劑。如果把課堂氣氛努力地制造成情感充沛、趣味盎然,那么學生就會情緒激昂,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就會自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內心總會是躍躍欲試的沖動,這樣我們的教學效果就會產生很大的成功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情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挖掘:
1、從教材的潛在內容上去尋找教學的情趣。我們要通過挖掘教材內容的精妙之處,去吸引、調動、激發學生的情趣。例如:我們在講解“無性生殖”時,可以聯系利用克隆技術繁殖出的綿羊“多莉”。
2、我們可以從教師的內在因素去找尋教學的情趣。上課時,教師一定要事先進行內心情緒調整,。到課堂教室內心要充滿激情,用深刻而含蓄的情感、生動風趣的姿態、抑揚頓挫的語調、漂亮的板書設計及繪畫技巧,把知識和趣味融為一爐。
3、教師上課時,一定要千方百計使學生內心充滿愉悅、輕松,使其體念到求知的愉快,酣暢,繼而就會體念到在學習中取得進步的歡樂、滿足、成就感,從而保持一種高昂的學習情緒,這當中,首要的就是要把學生心理抓住,使學生產生一種孜孜不倦、鍥而不舍的學習欲望。
五、用游戲互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生物階段。知識深度增加了,知識面拓寬了,學習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若適當采用游戲實驗將學生置于一種自然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可以有助于學生掌握難點知識。例如,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一難點內容。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體會等位基因的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我利用人類10對單基因控制的性狀:有耳垂和無耳垂:卷舌和不能卷舌:發際有美人尖和無美人尖:拇指可向背面彎曲和不能向背面彎曲:食指比無名指長與比無名指短:左右手嵌合時右手拇指在上與左手拇指在上:雙眼皮與單眼皮:有酒窩與無酒窩:正常足與扁平足:色覺正常與色盲:白化病與皮膚正常等進行游戲實驗。在課堂上采用不同性狀的組合方式,請具有相應性狀的學生站立,否則坐下。如有耳垂者站立,無耳垂者坐下;其中能卷舌者繼續站立。不能卷舌者坐下;再其中有美人尖者仍然站立,無美人尖者坐下。依此類推。
最后,在45人的班級中,往往實驗到第七、八對相對性狀時,站立的只剩下1人,說明這位學生在全班中的唯一性。而采用另一種不同的性狀組合,最后剩下的又是另外一個人,也說明他在全班學生中的唯一性。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認識了人類的一些單基因性狀,興致盎然地參與在整個實驗中。氣氛異常熱烈。然后,我適時地和他們一起計算這10對單基因性狀的自由組合方式有多少種?得出210=1024種(假設不連鎖)。學生恍然大悟:為什么采用不同性狀組合后剩下的總是不同的人。從而,認識了生物多樣性和特異性,進一步理解了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主要來源,為知識的靈活應用奠定了基礎.
自2007年秋季開始,陜西省普通高中全面進入新課程改革,這意味著高中課堂教學的內容、方法、策略乃至教師的角色行為、知識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師生的交往方式等方面要從根本上發生轉變,其核心在于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在新課程理念下,從課程改革的實踐來看,有的教師對新教材的教法感到不適應,難以實現新課程目標;有的看別人怎么教,我就怎樣教,盲目跟隨;有的對新教材教法持觀望態度,希望別人能拿出成功的模式供自己模仿;有的固守“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教、學生記,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為了使高中生物教師能夠較快地適應新課程的教學,筆者認為,在課前教師必須進行具有教師本人和學生行為活動的課堂教學設計,這對于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克服教學中的盲目性、隨意性是非常有益的,因為,有效的實施始于周全的計劃。
下面就生物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談幾點意見和建議,以供大家參考。
1 生物新課程教學設計的原則
1.1 科學性原則
生物課程是科學課程,要按科學課程來設計教學內容。朱正威先生說:“明白科學是什么,才能決定我們怎么教?!笨茖W是什么?《辭海》對科學的解釋是:科學的運用、范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系,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按與實踐的不同聯系可分為理論科學、技術科學、應用科學等。朱正威先生對科學的解釋概括了4個方面,即科學的知識性、過程性、時代性、社會性。也就是說,科學是發展的,是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的,科學知識并非科學的全部?!爸豢唇Y果,不問過程”,這種認識問題的方法不利于學生辨別科學的真偽??茖W是過程論,既要看結果,還要看過程。
1.2 學科性原則
雖然生物課程和物理、化學等科學課程存在共性,但由于生物科學研究的領域不同,發展的歷史不同,研究的方法和其他自然科學也有所不同,體現出明顯的學科性特征。“生命性”是生物科學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在生物教學設計中必須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去研究活的生物以及他們的生存環境,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生命之美,從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以及積極的情感、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1.3 民主性原則
民主性管理學生是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它建立在對學生個性充分尊重的基礎上,體現出對教育對象人格的尊重與關懷,讓學生體驗到愛的溫馨,感受到學習的責任、動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還學生應有的主體地位、價值、情感和尊嚴,是課程改革的目標,是對傳統教育觀念——師道尊嚴的有力挑戰;重新認識教師角色,消除教師的絕對權威,樹立服務于學生的意識是教育民主化的保證,是學生真正參與教學的關鍵。
2 生物新課程課堂教學設計的內容
2.1 分析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專業活動的靈魂,也是每堂課的方向,是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蹦繕瞬坏扔谀康?“目標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達到的教學標準,而不是無法實現的最高要求(理想)?!苯虒W目標包括4個要素: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和行為表現程度。教學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因為教學體現的是學生的學;行為動詞是指學生做什么,常用“提出”“概述”“敘述”等行為動詞表示;行為條件是完成這個任務所需要的條件,如完成的時間、器材等;行為表現程度是要達到什么標準,如10min內學生能提出實驗方案。教學設計應該有明確的、可以達成的教學目標,切忌目標空泛、行為主體混亂、簡單問題復雜化等。
2.2 研究教學對象
對學生的分析是教學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教學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學目標能否實現,要體現在學生的認識和發展中。信息時代的來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徹底打破了傳統教育對知識和知識標準的壟斷。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學生的學習資源日漸豐富,這就要求我們重新認識教學對象,認識教學對象的知識需求和發展需求。因此,要取得教學設計的成功,必須熟知學生,了解學生的需求。美國教育技術界著名學者海涅克指出:“對學習者的一般特征,即使做一些粗略的分析,對教學方法和媒體的選擇也是有益的。”研究教學對象就要研究他們的知識儲備、學習興趣和生活經驗,根據他們的需求來設計教學。
2.3 確定教學內容
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要始終強調教材的基礎性和主干作用。教師必須對教材有全面、準確的理解,真正弄懂教材的本義,尊重教材的價值取向。就生物知識而言,有事實性知識、方法性知識、應用性知識等,任何一類知識都不能遺漏。如在“細胞的分化”一節中,紅細胞和心肌細胞的分化屬于事實性知識;細胞分化的概念和細胞的全能性屬于科學術語知識;胡蘿卜韌皮部的細胞培養則屬于應用性知識。在“光合作用的發現”一節中還存在方法性知識,如薩克斯實驗的對照實驗法、恩格爾曼實驗所采用的實驗觀察法、魯賓和卡門實驗的同位素標記法等。不同知識在教學中應適時體現,以使學生在最適宜的時間保持最佳的學習和理解。在這個基礎上結合學生的經驗和時展去挖掘和追求對教材的延伸、拓展,去形成學生的個性化解讀?!耙o學生足夠的信息量”,適當地拓寬教材是必要的,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寬有利于學生理解教材,開闊眼界。
2.4 體現科學課程的教學方式
新課程倡導探究性學習方式,其目的是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是實驗法。實驗法研究的一般步驟是:發現并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做出假設,設計并完成實驗,記錄和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等。這是一個比較連貫、完整的研究過程,可認為是“完全探究”的過程,是科學探究常用的形式,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獲得“完全探究”的流程和方法,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串讓學生熟悉這種流程。例如,在“光合作用的發現”中的恩格爾曼實驗,可讓學生思考:恩格爾曼提出了怎樣的假設?設計了怎樣一個實驗來驗證假設?運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得到的科學結論是什么?我們要學習恩格爾曼實驗中的哪些內容?……教師還要給學生說明恩格爾曼實驗是一個“完全探究性”實驗,讓學生感受科學家的探究過程,體會科學家的思想。還有一些科學實驗可能集中在提出問題、制定計劃、分析結論等某一個方面,即“不完全探究”,這也是我們教學中常用的探究形式。
2.5 確定教學程序
教學過程是教師自己設計的,有什么樣的教學程序就有什么樣的課堂,就能實現什么樣的教學目標。對同一節課,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有不同的教學程序,但是生物課堂教學的程序一定要符合科學課程的要求,即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要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去“做科學”,以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6 創設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新教材注重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要求建立發展性教育評價體系,通過發展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等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設計學生與學生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性學習內容和方式,并用一定的方式記錄、評價學生所取得的成績,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
3 生物新課程課堂教學設計的呈現與表述
教學設計的呈現與表述可從3個方面去把握:
(1)要運用系統方法,即從學生學習的需要出發,系統、全面地分析教學過程中的每一環節,忌孤立地處理某個問題。
(2)要以教學理論、學習理論為指導。
(3)要對各個教學環節進行合理的規劃。
其程序是:了解學生的起點(已經知道什么)—確定教學目標—將知識劃分成若干部分—將各部分任務呈遞給學生—對學生的反應予以反饋并強化任務,直到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為止。
教學設計(教案)的表述主要包括:(1)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2)教學重點;(3)教學難點;(4)教學用具;(5)課前準備;(6)教法、學法;(7)教學過程設計;(8)板書設計;(9)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的設計,可以簡單、直觀地用表格來表示(板書可另行設計),如下表:
知識點就是本節要學習的內容要點。教師活動包括課堂情景的創設、問題的提出、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等。學生活動是給學生一個清楚的意向,讓學生知道教師和我們要干什么,怎樣去做,要達到什么目的。設計意圖包括要達到的目標、理論依據等。這種表述方法的優點是:講課要點清晰,過程明了;“預設”充分,“生成”方能因勢利導。教學設計既強調精心的預設,教師又不能拘泥于課前的預設,因為上課不是執行教案,而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課前要盡可能預計和考慮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各種可能性,明確本次教學的基本過程是什么,能給學生帶來什么收益。教學實施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對設計做出有把握的調整、變更。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生成情況寫出教學反思,這樣可以逐漸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教育機智水平。
教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學,“思想決定行動”,有什么樣的教學設計,就有什么樣的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絕不是教師學教材,再原封不動地翻版給學生的過程,而是在教師預設下的再制造的過程?!敖虒W是科學,更是藝術”。
文章摘要:高中新課改實驗已近2年,新課程帶來了哪些變化,課改理念在實踐中的落實情況怎樣,還存在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課改 理念 實踐 反差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課改理念理應超前于現實并在實踐中得到發展。自2004年秋季起在廣東、山東、海南和寧夏四省(區)開始實施的高中新課改實驗已近2年了。此次課改后的中學教學與課改前相比有哪些異同點?課改的基本理念與實踐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對新課程所遇到的困難我們應該怎樣面對?
1 課改實驗:新課程理念的初步實踐
1.1 新課程是對舊課程的繼承和發展 與舊課程相比,新課程主要有以下變化:一是教材變了。這是實施新課程最具有標志性的事件。首先是版本多了,其次是內容更豐富了,版面更活潑了,與實際的距離更近了。雖然教材的選擇權不完全在各中學和相關授課教師,但畢竟有多個版本同時推出,至少給一線教師多提供了幾本優質的教學參考書,為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課標精神和探討教法提供了權威性指導;同時,部分教材所設置的練習形式有所改變,更富有探究性和針對性等。二是教學方式有所改變,教師的探究意識和嘗試變革教學方法的欲望增強了;課堂更加開放了,學生實驗等活動時間增加了,教學活動變得更富有生機和活力了。三是授課時間和評價方法有所改變。許多原來只是高二才開始開設生物課的學校提前在高一開始開設,多數學校建立了涉及評價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學分認定制度。生物學學科教學地位有所提高;四是教師的學習和合作探究意識加強了。例如,學分認定等活動是以前從未開展過的,其涉及到過程評價等,需要教師邊實踐邊總結,同時需要與學生、同事和家長等進行更密切的配合。五是新課程引發了新一輪高考改革。為適應和推動課程改革,部分省出臺的高考方案在現行方案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生物學科高考涉及的考生增加了,等等。
1. 2 新課程實驗階段值得改進的問題 因為諸多因素的影響,新課程理念在實際教學中難以得到全面兌現。例如,從總體上看,與舊課程相比,知識本位問題沒有徹底解決;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和大班教學的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以本代綱”的現象依然存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形同虛設;過程評價可有可無;教師的負擔有所加重;部分學校生物課的相對地位變化不大,其課時仍少于物理和化學等學科。更突出的是,應試教育的主導地位依然如故。學生自主選課等方面的改革仍然像以前的會考等改革活動一樣面臨“走過場”的尷尬境地,他們的課業負擔仍然很重。等等。
2 反思課改:背離課改理念的實際問題溯源
課程理念的超前性與相對落后的現實之間存在著矛盾,反映了理念的先導性和對實踐的指導價值。值得關注的是,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活動能否提高考試分數,這是中學屆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因為升學率是社會和家長對學校的客觀要求,能否升入理想的高校是直接關系學生前途和命運的大事。課改正是在這樣無法改變的背景下進行的,任何脫離此背景而對課改所做的思考都是片面的。
2.1 探究性與應試訓練 倡導探究性學習是課標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課程雖然為學生留出了許多探究空間,而教學中更傾向于將有限的課時用于加強應試訓練。
探究性要求課堂有更大的開放性和靈活性,要求更加注重能力和方法的探討,不僅要求學生“學會”,更要求他們“會學”,而真正達到“提高生物學素養”之目的;同時要求教師真正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涩F實是,教材仍然是應試的綱要,受課時少而內容多的限制,教師們大多難以去主動適應教材的開放性與生成性,而堅定地認為“嚴格遵循教材和配套的教參設計教學是最保險之舉”。因此,犧牲學生探究活動時間用于增加對教材知識性內容掌握的訓練,也是符合情理之事。如何做到既保護基層學校參與課改的熱情,又增強實施者參與課改的成就感,同時得到社會、家長和學生的認可?在其它評價方式因為權威性和公正性欠缺的情況下,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似乎是檢驗學校和教師水平的核心標準。從這個角度上看,高考改革的成果將直接決定課改的成敗。
2.2選擇性、全體性和課業負擔 可以說,高考方案代替教學計劃,考綱取代課標,學生對課程的選擇取決于高考方案等現象在短時間內不會因為新課程的實施而發生根本性改變。
例如,為適應未來的高考,部分中學在高二一開始就分文理科,同一年級,同一必修模塊,不同學生卻同時存在3種不同的課時安排。例如,有的學校學生全學年每周生物教學時數,文科是1,理科是2,選生物的是5。也就是說,學生選課的自主性在高考方案面前只能被無情地扭曲,必修模塊的要求難以在全體學生身上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實。在高考實施文理綜合考試的省份姑且如此,不考這一科目的地區將會怎樣?是不難想象的。
面向全體學生,努力使所有學生都獲得成功,也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教學活動中要更多地鼓勵他們都懷揣著希望,愉快進步。但進入理想的高?;驅I深造的愿望與個人在高考中的實際表現之矛盾總是存在的。而這是高考的選拔性與應試者實際水平之間有差別之事實所決定的?;蛘哒f,如何保證“讓每個學生成功”的課改理念和教師通過課改更好地得到專業發展與獲得成就感而不被高考“一票”否決,這不是普通教師所能做到的。
高考改革的“三有利于”原則中沒有直接提出“減輕過重的課業負擔”之要求,但減輕由少數學科帶來的過重的課業負擔卻是推進素質教育所必須的。過去高考改革曾以學生負擔過重為由而將部分學科的考試資格取消。結果事與愿違。多年來,有關 減負的呼聲始終沒有停止,可結果總是“越減越負”、“負負得正”。其原因是對負擔缺乏具體而切合實際的分析和采取有效的對策。我們應該思考的是,造成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根源是什么,重負之下能否導有素質的全面提高?
2.3 學科不平衡問題 部分學校生物、地理等學科的教學課時數是36課時/模塊。而語文、數學等學科則超過54課時/模塊。其實,許多生物教師也深感課時的嚴重不足!為什么在課程具有較大開放性和靈活性的前提下也會出現這一現象?到底是教學內容多了,還是課時少了呢?原因是教師心里無底,對模糊的課程標準和未來嚴格的高考要求難以把握,只好不斷補充教學內容,惟恐有疏漏。在探究活動不放松,知識教學仍按舊課程講授的情況下,所需教學時數大大增加是必然的,而不同學科因學校領導心目中根深蒂固的陳舊觀念的影響,學科課時在分配上出現新的不均衡,也就不足為怪。
2.4 影響課改的因素 許多課程專家都認為“教師是推進課程改革的最關鍵因素”。由于課改的許多理念最終要通過教師的教學行為加以落實,似乎這一觀點的合理性無庸置疑;但稍做分析也會發現,它明顯存在片面性,因為其需要前提條件,促成教師一心一意開展課改理想的環境因素之一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嚴格按照課改要求進行評價。也就是說,中學教師進行課改所遭遇的壓力不僅是來自課改本身,更是來自應試。事實上,課改推進的狀況在升學率提高面前只能是次要的。這就是基本國情。對此,在進行課改決策和采取相關行動時都是不可忽視的。
3 面向未來:推進課改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許多影響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因素,在舊課程體制下是無法解決的。因此,只有改革舊課程才是教育發展的出路。如何保證新課改的有效推進?
堅定走課改路 雖然課改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但它畢竟是振興教育,適應國際潮流,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唯一選擇。因此,做為課改的實踐者,對課改方向要堅信不移,對課改過程要探索不已。通過課改,激發自己學習的積極性,激發教學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使自己的專業素養與新課改一起成長。
細化課標要求 要求的具體性和可操作性,是做到有效落實的前提。因此,細化課改要求,是課程設計專家和廣大實踐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般認為,課標能有效地克服以往教綱的彈性存在嚴重不足的問題,是新課程具有的最顯著的特色和優勢之一。其實,這一觀點是片面的,也是值得討論的。一是課標是否比教綱更具有更大彈性呢?二是彈性是否越大越好? 通過 “細胞的分子組成”內容與大綱相關內容的比較可知:從知識要求方面看,課標的要求稍具體,彈性不是增加,而是降低了;從活動方面看,由于課標用了“活動建議”之說,彈性有所增強,活動的方法、取材和形式等可做變化。
其實,教綱的彈性過小,不是其本身造成的,而是 “以本代綱”的結果。當然,“彈性過小”也只適用于部分學科(即高考所考的科目)。對非高考科目來說,其彈性不是過小,而是被無限放大,乃至可隨意拋棄。
課程標準(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 現行大綱(知識要點/學生試驗、實習和研究性課題)
生物1 分子與細胞 生命的物質基礎
細胞的分子組成 內容標準 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簡述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概述糖類的種類和作用。
舉例說出脂質的種類和作用。
說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
說出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B)
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C)
活動建議 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 實驗: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I或Ⅱ)
理想的課標要求應該是具體的。沒有具體明確的統一要求(或者說“底線”),就無法保證基本的實踐要求。對課標基本要求或“底線”,可根據我國師資水平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穩定有效的修補機制。例如,目前廣東省高中生物課標的具體化工作已經完成*,并成為2005年12月正式出版的《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生物學指導意見》的核心內容。這是根據廣東省高中生物教學實際和各地教材使用情況,將課標的相關條目做出具體解讀的重要之舉。
克服形式主義?!肮_課是課改的,平時課是應試的”,“用于檢查的課表是課改的,用于教學的是應試的”這是實驗區存在的新現象。
作為教師,應該自覺地將課改理念落實到平時的教學中,力爭高考成績和課改推進兩不誤。而不去追求課改在形式上的轟轟烈烈。
改善辦學條件。有條件的學校應實行小班化教學試點。在大班教學的情況下,許多活動都會受到了限制。按照課改要求改善學校的硬件設施也非常必要,所以教師要主動參與學科建設,為改善學科教學爭取更好的實驗條件等。
發揮高考效應。依賴高考來保證學校按課程計劃開好所有課,這也是無奈之舉,但卻是有效的。本來通過會考可以解決學生偏科問題,可事實是,會考變成了走過場。堂堂的省級考試不能保證其信譽,如何讓教師或學校自主認定的學分被高校承認?這是值得注意的。當前,確保和提高生物學科在高考中的地位,是保證中學生物課程的全面開設的前提。在紙筆考核方式難以全面考查學生的實際活動過程和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客觀事實面前,在中學仍被應試教育所主導的情況下,評價方式的改革特別是高考的考試內容的改革顯得非常關鍵,要求高考試題應極力模擬和設置真實活動場景,切實將活動能力等作為重點考查目標。
總之,課改反映了時代要求,對解決舊課程中無法克服諸多頑習帶來了新希望。但由于新課程本身富有探究性,僅*個人的努力和領導與專家的號召是難以奏效的。這就要求更多實踐者了解和面對現實,以積極的姿態,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切實而主動地進行探索和反思,以使其不斷完善。
奧蘇伯爾(D.P.Ausubel)是當代美國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他于1963年提出了認知結構同化論,用以闡明認 知結構在學習中的作用。目前,這一理論已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熟悉并認同。本文擬就這一理論在中學生物學教 學中的應用談點認識和體會。
一、認知結構同化論的基本內容
認知結構同化論認為,學生從事新的有意義的學習時,必須有適于新知識學習的原有的認知結構,學生學 習就是一個同化和發展自身認知結構的過程。同化的實質是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它既是新知識習得的心理機 制,也是新知識被保持的心理機制。
奧蘇伯爾根據新知識與認知結構原有知識(觀念)的概括和包容水平不同,提出了三個不同的新舊知識相 互作用模式。
①上位學習。
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在概括和包容水平上低于要學習的新觀念。例如,根據已知的小麥、水稻、玉米等 植物的特征,從中概括出單子葉植物的概念的學習。新舊觀念相互作用的結果是習得新的上位觀念。
②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
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概括和包容水平高于要學習的新觀念。例如,已知單子葉植物的概念,并已知水稻 、玉米、小麥是單子葉植物的實例,現在要進行高粱是單子葉植物的新例證的學習。
③并列學習。
要學習的新觀念與原有觀念無上位、下位關系,但在橫向上有彼此吻合的關系(圖1C)。例如,通過呼吸 作用與已知的光合作用的關系的比較,知道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聯系與區別的學習。新、舊知識相互作用的 結果是產生一種新的聯合的意義。
二、認知結構同化論在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
學生學習生物學的過程,就是一個認知結構的轉換與建構的過程,也是認知結構的同化過程。因此,教師 必須根據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進行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建構良好的認知結構。
1.根據原有的認知結構進行教學
奧蘇伯爾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唯一 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辈⑶抑赋?,要“根據學生原有知識進行教學?!笨梢哉f,這是運 用同化理論指導生物學教學的最基本的原則。在教學中,了解學生、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都必 須遵循這一條原則。
(1)了解學生原有的認知狀況。在上課前,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情況,尤其是與新知識有密切關 系的已有概念和原理掌握的情況,這是教學設計時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的依據。同時,由于學生的認知 方式、學習風格、個性特征的差異,對同一事物的認識、感受也不會完全相同,這就使學生建構的認知結構具 有多樣性或特異性。因此,教學設計時還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認知結構的個體差異性,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 法和教學策略,促使學生順利地實現認知結構的同化學習。在教學中,一般可以通過課前提問、診斷性測試等 方式了解學生原有知識狀況,也可以通過日常觀察、心理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認知方式和學習風格。
(2)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教學中要善于從已有的知識過渡到新知識,講清新知識與已有知識的內在聯系與 區別,以利于學生進行同化學習。
首先,在設計引言時,不僅要考慮到能否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采用溫故知新 的方法引入。例如,學習呼吸作用時,可以設問,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光能轉變成貯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 能,而植物的生命活動無時無刻都離不開能量的供應。那么,有機物中貯存的化學能又是怎樣被釋放出來,供 給植物生命活動的呢?由此引入呼吸作用。這樣既總結了所學舊知識又引出新知識,承上啟下,易于學生理解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之間的聯系。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對比方法,充分揭示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以舊促新,以新帶舊,幫助學 生掌握和理解知識,例如,高中生物“細胞”一節中描述了葉綠體與線粒體的結構與功能,但較抽象籠統,而 在后繼的“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中則著重講述了與之相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 抓住新舊知識間的密切聯系,在前面的學習中讓學生重點掌握葉綠體和線粒體中酶和色素的分布和結構特點, 而后面學習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時,先用一定時間復習舊知識,從而使新舊知識兩相結合,使學生更易于掌握 諸如光合作用中光反應和暗反應以及有氧呼吸的場所等知識,更易于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一生物學的基本 原理。
(3)選擇建構化教學模式
如果說學生的學習就是利用原有的認知結構同化新知識,建構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那么教師的教學就應 該遵循認知結構建構化教學模式。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在學生的認知結構中找到同化新知識的原有的有關 知識,經過分析、推理等思維過程,使新知識與原有的知識建立聯系,進而概括出新的規律性知識并重建新的 認知結構,然后通過運用新規律,進一步檢驗、鞏固新知識,并實現知識的遷移。
運用此模式的前提是學生必須具有大量相關的原有知識。另外,知識的內化或認知結構的建構過程是一個 復雜的思維活動,只有通過對知識的分析、綜合、推理、重組等思維加工過程,才能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 系,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進而通過知識的應用實現知識的遷移。比如,學習基因的遺傳規律時,一旦學生 認知結構中有了有關減數分裂、基因的分離規律等知識,就可以用于同化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和伴性遺傳等知 識,學生再通過運用遺傳規律解遺傳習題,就可以進一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4)設計先行組織者
先行組織者是奧蘇伯爾提出并倡導的一種教學策略。其核心是,在課堂教學中講授新知識之前,首先為學 生設計一個能把握所授知識的本質,對新知識具有引導性、起同化作用的知識結構——組織者,并將其內化為 學生的認知結構。因為組織者必須在正式教授新知識之前呈現給學生,因此稱為“先行組織者”。
其實,設計先行組織者,就是對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的提煉概括、拓寬引伸。例如,在根吸收礦質元素過 程的教學中,通過分析植物細胞膜的結構以及相關的物理、化學知識(學生已有的),引導學生得出如下“先 行組織者”(學生 原有)認知結構:(1)植物細胞具有呼吸作用;(2)植物細胞膜帶有電荷,能吸附帶相反電荷 的離子;(3)植物細胞膜上有運輸離子的載體,能將離子進行跨膜運輸等。一旦學生建立起這一先行組織者,教 學過程即可按上述(圖2)的認知結構建構化教學模式展開。
2.建構良好的認知結構
所謂認知結構,就是學生頭腦中內化的知識的組織,也就是學生頭腦里內化了的知識結構。衡量學生學習 質量的重要標志就在于學生頭腦中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認知結構,即學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識,這些知識是否構 成了良好的組織結構。因此,生物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那么,如何才能 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呢?
(1)重視知識結構與認知結構的匹配
學生良好的認知結構的建立,取決于教學中是否能為學生呈示良好的知識結構。因此,生物學教學必須重 視知識結構和認知結構的匹配。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堅持按知識結構進行教學的原則。
進行知識結構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分析教科書,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內在規律,把各章節的 中心內容及與之有聯系的知識串聯起來,按單元或章節的知識結構進行教學設計、組織教材、板書提綱,使學 生能提綱挈領地掌握學習內容,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
第二,科學地設計知識結構網絡。
要根據各單元知識的內在聯系,首先確定核心知識點(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在課堂教學中,時時都要 圍繞這個核心知識點,通過知識的縱橫聯系,建立知識結構網絡,學生只有通過這種知識結構網絡的學習與內 化,才可能構建高層次的認知結構。
(2)建構良好的認知結構的原則
奧蘇伯爾認為,新舊知識相互作用,必須遵循漸進分化和綜合貫通原則,才能促進知識的組織,從而促進 良好的認知結構的建構。
①漸進分化,建立深層次的認知結構。
奧蘇伯爾指出:“個人在一特殊學科的教學內容的組織是由其頭腦中的一個層級構成的。而在這個層級結 構中,最概括的概念占據了結構的頂端位置,它們下面是較低概括水平的概念,比較高度分化的從屬概念和具 體材料。”可見,漸進分化指認知結構上位、下位知識之間或一般與個別知識之間的組織。生物學教學中必須 按照這一原則呈示教材,才能促使學生的認知結構由淺層向深層轉化。比如,在講述新陳代謝時,先講新陳代 謝的一般概念,包括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新陳代謝的工具——酶;新陳代謝與ATP等。再講植物的新陳代謝( 水分代謝、礦質代謝、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動物的新陳代謝(物質代謝、能量代謝)等。這樣漸進分化, 使學生對新陳代謝的概念的認知不斷深化。
②綜合貫通,建立整體化的認知結構。
綜合貫通是指相互并列的知識之間的橫向組織,如概念與概念之間、原理與原理之間乃至章節之間的橫向 聯系,亦即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因此,綜合貫通一般出現在上位學習和并列學習中。
在生物學教學特別是復習教學中,要通過抓住知識的中心與要領,統攬全局,打破知識的章節界限和原來 的知識結構,對所學的知識以新的方式重新組合,重建新的知識結構網絡。比如,在復習減數分裂、DNA和基因 等內容時,按照染色體—DNA—基因這條主線,將相關的遺傳、變異等知識與這條線串起來,就形成了復雜的有 關遺傳與變異的知識結構網絡。通過這樣的重新組合、綜合貫通,使知識網絡化、系統化、整體化,有利于學 生建立整體化的高層次的認知結構,從而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智能。
【摘要】:通過三年的初中新課程實驗,初中新課程教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今已進入深化階段。高中生物科教材是以初中生物科教材為基礎的,如今許多的中學初中與高中分離,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對初中的生物教材不了解,新課程改革精神特別要求培養學生實踐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初中生物科教材按模塊編寫,往往通過人類生活、生產的情景提出問題,師生共同展開討論,沿著科學家的探索思路揭示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物活動的規律,領會生物與人的密切關系,認識到人與環境要和諧相處,這樣人類社會才能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福建省高中新課程實驗在高一年段全面開展,面對高中新課程實驗,廣大高中教師由于受高考價值觀、傳統教學思想的局限,以及高中階段新課程實驗的無章可尋,總是存在抵觸與疑慮的思想。生物科教師也不例外,大家的思想經歷了抵觸、痛苦、無奈、解放、接受的過程。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實踐,如今深刻領悟到教育應當以人為本,應當為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認識到教師應當從傳道、授業、解惑,維護師道尊嚴的角色轉化和提升為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的角色,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新課程實驗在初中已經實施了三年,目前已進入深化、提升階段,高中的教學是以初中教學為基礎,是初中教學的延伸與發展,怎樣做好高中生物教學與初中生物教學的銜接,必將促進高中生物新課程實驗的開展。
我在前一天與三明市第八中學的生物科教研組長聯系,第二天聽了初二年段《二》班的一節課,由李有林老師授課,課題是《動物的運動》,這堂課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課后給我幾點的啟示:
一、高中生物科課堂教學應與初中生物科課堂教學進行銜接。
通過觀摩《動物的運動》這堂課使我對初中的生物科教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堂課的教學活動設計是這樣的:(一)、回顧了解動物的運動,提出問題“動物的各種器官是怎樣完成各種運動的呢?”;(二)、教師演示教具----家兔的骨骼標本、人體的骨骼標本、關節模式圖、肌肉與骨和關節的關系圖等,學生觀察與思考:關節對骨的運動有什么意義?一組肌肉的兩端是附著在一塊骨上,還是分別附在不同骨上,這對于運動有什么意義?(三)、師生共同討論:1、大吊車的哪些部位相當于動物體的關節?2、除哺乳動外,其他脊椎動物的骨骼也有關節嗎?3、蚯蚓體內有肌肉,但是沒有骨骼,這是它不能快速運動的一個原因嗎?4、舉例說出,人體都有哪些部位有關節?進行體育運動時,哪些關節容易受傷?應當怎樣保護?(四)、通過模擬演示“屈肘動作的產生”、“伸肘動作的產生”揭示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師生通過回顧日常生活經歷自然進入課題,師生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展開討論充分認識、理解動物的運動,課堂氛圍生動活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能力,充分體現出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如果高中生物科課堂教學能夠主動與初中生物科課堂教學進行銜接,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自然得到延續,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也必將得到發展。
二、高中生物科教師要充分認識初中生物科教材,做到初中生物科教材與高中生物科教材的銜接。
即使過去教過初中的教師也因為新課程實驗的開展,初中生物科教材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沒有充分認知初中生物科教材,這也給高中生物科的教學帶來一定的不利因素。我們都認識到初中生物教學與高中生物教學是有其內在的必然的聯系,學生的認知,教師的教學,都是以教材為基礎的,如果高中生物科教師能夠提早認識初中生物科教材定能收到如下的效果。
一是教師充分認識新課程教材的結構特點,對中學階段生物學科的教材所體現的知識體系有整體的認識,把握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在知識體系上保持了初中與高中在教學上的延續性。
二是教師充分感知新課程所體現出的課程理念,明確了高中生物的課程資源不僅是教材,只要是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條件因素都是課程資源,在我們的生活環境、生產環境中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源,在人類的實踐活動探索過程中提供了豐富的活動資源,社會發展的信息化可以從信息網絡中獲取豐富的課程資源??梢哉f我們的周圍環境為高中生物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
三是教師可以為高中生物科新課程實驗的開展打好知識貯備的基礎,同時又了解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高中階段學生能力的培養應當與初中教學能力培養進行銜接。
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按照科學程序進行是很難奏效的。安排培養序列要以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和教學原則為依據。青少年心理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告訴我們,能力培養既要注意能力的前后聯系,又要把某些能力放在適合的階段。
在教學知識的同時突出培養學生實踐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從學生能力培養上應當認識到初中生物科教學與高中生物科教學是聯系在一起的一項系統工程,做為高中生物科教師要主動了解初中生物科教學培養學生物能力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以便高中階段學生能力的培養與初中教學能力培養進行銜接,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改變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做到重教學過程,重教學體驗與教學探究,培養學生的能力;在這方面初中生物科教學已走在高中教學之前,已經進入深化、提升階段,高中的教學是以初中教學為基礎,是初中教學的延伸與發展,怎樣做好高中生物教學與初中生物教學的銜接,必將促進高中生物新課程實驗的開展。
眾所周知,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自從高中生物新課標實施以來,高中生物教師都在積極地更新生物教學觀念,改變生物教學方式,探尋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含金量。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生物課堂不能僅僅停留在“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上,而是要使教師“教的課堂”逐漸轉變為學生“學的課堂”,使教師“教知識”轉變為教授學習知識的方法,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從而有效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F我根據自己高中生物教學的實踐經驗,結合高中生物新的課程標準,總結出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些策略,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轉變教師角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而新課程強調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這必然要求教師不能成為生物教學活動的“領導者”。高中生物教師的角色要從“領導者”向“引導者”轉變,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中絕對的權威,而是要和學生共同、平等地參與生物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調整教學進程,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應用生物知識的過程中,體會生物知識應用的價值,感受學習生物的樂趣,使學生能自己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形成獨立的生物知識理解力和感悟力。
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體會生物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感受生物知識的廣泛應用,讓學生體會到生物是一門非常強大、實用的學科,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了解到知識的由來,認識到生物廣泛應用的前景以及它的使用價值,還能營造課堂氣氛,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例如,在教學“酶的特性”這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酶的特性,我提出了一系列問題:(1)家里平時使用的洗衣粉是加酶的還是普通的呢?(2)大家在用洗衣粉前,看過包裝袋上的說明嗎?(3)平時家里的所有衣物都是用同一種洗衣粉嗎?(4)它們的洗衣效果怎么樣……通過提出疑問,引導學生思考,最終讓學生從實際的生活例子中真實地了解到酶的特性,達到教學的目的。
又如,在一次課堂上,我提出問題:“青蛙和鱉這兩種生物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陸地上,但是它們為什么不屬于同一類生物呢?”面對這個問題,課堂上鴉雀無聲,學生面面相覷。這個時候,我適時地提出了幾個啟發性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雖然青蛙和鱉這兩種生物的生活環境相同,但是同學們想一想,它們在生理上有什么不同之處呢?”“青蛙和鱉這兩種生物的呼吸方式有什么不同呢?它們分別用什么呼吸呢?”“青蛙和鱉這兩種生物的皮膚組織有什么不同呢?”“同學們進一步想想,青蛙和鱉這兩種生物的生殖方式與發育方式又有什么不同呢?”……通過一系列問題的啟發,學生就很容易抓住問題的重點,達到解決問題、掌握知識的目的。
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我沒有像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那樣直接講授結論,學生只需要對我講授的結論記憶即可,而是把自己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不斷提出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探索問題的真相,最后得出結論。我相信,教師在課堂中角色的轉換,可以大大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利用探索式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探究式教學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生活中、課堂中的問題進行探究,通過自己的探究過程,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進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一種教學方式。這樣教學的目的在于改變教師“單純的教”和“學生被動的學”的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更具開放性、自主性的學習氛圍,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其綜合運用于實踐的機會。探究式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正改變著教師“教”與學生“學”的傳統教學方式,對課程改革產生的影響不容易忽視。
例如,我在講授“植物生長素的發現”這一節課的時候,課本上只是簡單描述了達爾文進行的實驗,然后根據實驗得出結論,接著又由后來的科學家在達爾文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最終發現植物的生長激素。如果我們按照課本進行教學,這節課的內容就顯得簡單、直接,沒有討論的價值了。于是,我在教學這節課的過程中,改變了教學策略,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達爾文的實驗過程,接著對實驗過程進行分析,然后針對實驗過程提出問題:達爾文設計對照實驗的原因是什么?他的實驗目的是什么呢?他是為了證明什么呢?這樣讓學生改變了傳統的觀念——先明確實驗目的,再進行實驗。教學中,我先讓學生了解實驗的過程,然后再去探究實驗的目的,即由實驗過程推及要證明的實驗目的。這樣既增強了高中生物課堂的探索性,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及時溝通,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學生因個體的不同而存在個性差異是在所難免的,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為了防止學生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教師及時做好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該多與學生交
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興趣。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參加生物競賽活動;對于成績低下的學生,教師要對他們加強課外輔導。同時,教師要注意課外輔導和課內教學的協調,即輔導必須分層次,有針對性地給中下水平的學生“找差補缺”,允許不同的學生參與學習,為學習困難的學生提高成績創造條件。
2.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個體差異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形成組內協作、組內互助、組間競爭的學習模式
當然,在分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好協調作用,與學生很好的溝通交流,做到“組內異質”和“組間同質”,使得各個小組總體的水平相近,這樣組間才能公平競爭,讓組內成員各自發揮所能,促進組內合作。教師除了發揮協調和指導的作用外,也要積極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對小組中學生的表現及時做出評價,同時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形成生生、師生交流的學習模式。這樣在高中生物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學習效率自然得到了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觀察學生小組成員間的合作情況,而不是讓學生組成合作小組后就放任不管了。當小組成員合作過程中出現問題時,教師要及時采取協調措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例如,我在教學生做完“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實驗后,提出了一系列問題讓合作小組討論解決:
(1)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我們為什么要進行兩次冷卻呢?這兩次冷卻的目的分別是什么?
(2)在實驗過程中,將試管放入37℃的溫水中的目的是什么?
(3)實驗中,隔離10分鐘之后,才能取出試管的原因是什么?
我給每個學習小組20分鐘自由討論的時間,然后讓每個小組派代表告訴大家問題的答案,最后由我對學生小組的回答作出綜合的評定。
這樣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增強了競爭意識,促使他們積極思考問題,提高了自身的思維能力。
1996年5月, 國家教委頒發了《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生物教學大綱(供試驗用)》(以下簡稱新大綱)。 同年8月,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在山西省大同市召開了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普教處主任和教研室主任 以及人教社有關負責人參加的“普通高級中學新課程方案研討會”。會上宣布將于1997年秋季在山西、江西、 天津市開始使用新教材,進行新課程方案的試點工作。作為高中二年級開設的生物課,當前抓緊學習新大綱, 為在1998年秋季按照新大綱的要求來試用新教材進行教學,有著現實的意義。現就初學新大綱的一些體會,試 對高中生物新大綱的特點做一淺析,供同行參考。
新大綱分為五部分,即教學目的、課程安排、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考試、考 查、教學評估及教學設備,內容突出了“面向全體學生,面向21世紀”的總體要求。
依據《全日制中學生物學教學大綱(修訂本)》(以下簡稱舊大綱)編寫的現行高中生物(全一冊·人教 版)教材內容,體系完整、知識系統性較強,內容與課時吻合。但更多講述的是經典的生物學知識,較少聯系 當前迅速發展的生物科學新成果;在實驗課的安排上,僅有5 個實驗,且有一實驗為選做,實際只要求完成4個 實驗, 因而不利于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和科學素質——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科學世界觀的培養。新大綱所反 映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則更新了部分傳統的理論性內容,如刪去了“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證據”等 專題,代之以“現代的生物進化觀點簡介”內容。此外,更擴展了有關環境、營養、保健等聯系實際的知識, 且增強了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思想教育。體現出了時代要求的特征。現從下列7個方面來淺析其特點。
1.知識體系作了較大調整
舊大綱對高中生物必修內容側重的是講述生命科學規律,對高三年級的選修內容則為復習高二年級的知識 和初中的生理衛生內容,不僅知識體系重復,更體現出是為適應高考的需要而學(選修教材內容系高考所劃定 的考試范圍)。新大綱將舊大綱的8個單元調整為10個單元, 又將“生命活動的調節”內容移至“生物的生殖 和發育”之前講述,體系略有修改,使內容順理成章,通過各單元間內在聯系使學生接受新知識。而選修內容 體系則以全新的知識為主線,選取了與人類生存發展密切相關的內容,如“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和免疫”“細 胞與細胞工程”“遺傳與基因工程”等。反映出新大綱有著適應21世紀現代化科學的特色。
2.明確提出了教學目標的三方面要求
舊大綱只是提出了教學內容,而無具體的教學目標要求。新大綱則在教學目標問題上,首次從知識、思想 、能力3 個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知識教育方面:要在打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使學生知道如何運用生物學知識來解決生活、生產、科學技 術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并對現代生物科學的新成就和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思想教育方面:要繼續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加強科學世界觀教育,以形成生物的進化 觀點和生態學觀點;還要加強科學態度和科學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促進對保護生物資源之重要性的認識。
能力培養方面: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動較活躍,思維方式即將定型,因而一方面要重視基本技能 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和自學能力,同時要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判斷和推 理的科學研究能力以及創造能力。
3.教學的知識點有所更新
新大綱對教學的知識點有較多的更新。原則是:在突出基礎性,對基礎知識進行精選的前題下,要體現出 知識的先進性,要加強知識的實用性,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還要重視與九年義務教育知識的銜接性。
新大綱在教學目的中指出:“生物課程是普通高中開設的一門學科類基礎課程”,說明了高中仍應著眼于 基礎教育。因此,新大綱對現行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識點進行了選擇,刪去了當今學術界已經不用和使用價值不 大的,諸如原生質概念和生命起源化學進化過程的內容等,保留了關于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結構的基本單位 、關于生命活動的本質和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關于生物進化和生物與環境關系等基礎性的知識,還增添了動 物行為產生的生理基礎,加強了與九年義務教育知識的銜接。此外,新大綱還選擇了一些理論較淺且易被學生 接受的反映現代生物科學水平的先進知識,如細胞的分化和衰老、細胞的癌變、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物凈化等 ,填補了現行生物教材在知識先進性和實用性方面的不足。
4.重視理論聯系實際
新大綱選取補充的新知識點,普遍具有實用性。除重視教材內容與生產實際、生活實際的聯系外,更從理 論聯系實際出發,在講解某個知識點后,配合安排了相應的學生實驗或實習。有利于實現“要使學生……知道 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等方面的應用”這一教學目的。例如,必修課中,在講“組成生物體的化合 物”知識點后,配有“生物組織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在講“人類遺傳病與優生”知識點 后,安排有“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實習;在講“環境污染對生物的不利影響”知識點后,配合了“調查或觀 察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實習等。這些都為學生提供了理論在實踐應用上的示例。在選修課中聯系生產和生 活的新知識則更多,如“生物固氮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自生固氮菌的分離實驗”“微生物的營養和生長” “學習細菌培養的基本技術實驗”“營養與健康的關系”和“幾種果蔬V[,c] 含量的測定實驗”等,都是教給 學生如何理論聯系實際的具體典例,體現了國際上“科學—技術—社會”(STS)的現代教育思想。
5.強調科學素質的培養
舊大綱在教學目的中僅提 出了關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能力培養的要求。新大綱則提出了科學素質的培 養要求:“要使學生掌握生物科學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科學素質”。在教學目標中更進一步明確提出了“ 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學研究方法”的要求。
科學素質的培養包括了科學知識、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科學手段、科學精神、科學思維能力等方面。對 于生物學科來說,通過實驗和實習,能夠兼顧多方面的科學素質培養,因而是培養科學素質的可行途徑。
從數量來看,舊大綱安排的學生實驗和實習,只有必修課的5 個(選修課的實驗為初中生理衛生課和必修 課的重復)。新大綱的必修課則安排有25個實驗和實習,選修課又安排有6個。 各種不同實驗項目無疑是對各 種科學方法、科學手段的培養。
從類型來看,舊大綱安排的學生實驗和實習只有一種定性的、驗證性的觀察實驗類型。新大綱的實驗類型 除保留了觀察實驗, 還增加了5種新實驗類型:定性分析類型(生物組織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 ;定量分析類型(幾種果蔬V[c]含量的測定);模擬探究類型(性狀分離比例幾率的模擬,模擬通過分子雜交 鑒定人與猿間的親緣關系);自行設計類型(植物向性和感應性現象的實驗設計,設計并制作小生態瓶);基 本技術類型(細菌培養的基本技術和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這些不同類型的實驗必然有利于科學思維能力的培 養。
6.增加了靈活性
舊大綱對于每單元的知識點有較詳細且具體的規定,限制了教學內容的拓展。新大綱則是概括性地提出了 應講的知識點,并未明確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在知識點的深度和廣度上有著較大的伸縮余地。例如,“高等動 物的個體發育”問題,教材應涉及哪些卵裂階段和有關內容,新大綱不似舊大綱有詳盡規定,因而教師教到何 種程度,就有了相當的靈活性。既有利于“一綱多本”的教材編寫實施,還可以適應不同地區的各類學校和不 同學生學習情況的需要,進行靈活教學。
此外,對某些難度稍大的知識點(基因連鎖與互換規律、光合作用碳代謝類型簡介、酶工程簡介等),新 大綱將之安排為選講內容,對某些需用時較長的實驗(動物激素飼喂小動物,用當地某種生物做有性雜交試驗 等),新大綱又將之列為供學生選作的內容,充分顯示出新大綱有著彈性的特點。
7.完善了教學大綱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大綱應該具有4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一是編寫教材的依據; 二是進行教學的依據;三是教學質量評估 的依據;四是考試考查的依據。舊大綱在功能和作用方面的指導性較欠全面。新大綱則對課程的考試和考查做 出了具體安排,對教學質量評估的目的和項目做出了明確要求,對教學要求層次做了說明,還對教學設備的配 置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完善了教學大綱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習新大綱,領會新大綱的基本精神,在教學過程中貫徹新大綱的各項要求,必然會推動高中生物教學的 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初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都強化實驗探究的教學,注重對學生實驗能力、科學素養的培養。初高中生物教材已注意整體設計初、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注重初高中實驗教學的有效銜接,使學生在初中實驗過程中培養的實驗能力為高中生物實驗學習奠定基礎。筆者認為可從顯微鏡的使用、徒手裝片的制作、生物科學探究的基本思路和程序、特別是通過實驗操作、實驗分析、實驗設計等方面來實現初高中實驗教學的有效銜接。
1.探究能力的銜接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能夠體驗到探究過程的樂趣。我們可以把課本中的一些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學會探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如把檢測“土壤中是否含有水分和氣體”實驗改成“探究土壤中的化學成分”實驗,讓學生進行分組探究,先小組討論分析土壤中可能有哪些化學成分,然后分組探究,通過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
2.實驗操作的銜接
實驗操作的規范對于學生的科學素養的提高很重要,每個實驗都需要理解實驗目的、實驗原理、操作步驟、實驗注意事項、實驗結果及分析,讓學生通過每個實驗學會分析注重操作,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基本操作能力。例如,在初中“顯微鏡使用”的實驗中,實驗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顯微鏡各部分的結構的名稱和用途,以及低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還有相關常用實驗工具的識別,例如載玻片、蓋玻片、培養皿等。學生通過操作顯微鏡,在實驗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操作步驟和操作要領,高中教材則要求學生掌握高倍顯微鏡的使用,以及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質壁分離等生命活動現象。高倍鏡的使用也要遵循著先在低倍鏡下觀察的原則,所以初高中教材中關于如何科學規范地使用顯微鏡實際作為一種實驗基本操作能力是一個整體,應注重實驗操作規范的銜接。
3.知識內容的銜接
3.1酵母菌
初中通過觀察酵母菌的實驗學習了酵母菌的結構,學生在進入高中階段后學生很容易理解酵母菌有明顯的核膜包圍的細胞核,是一種真核生物。細胞中一般含有線粒體,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學生很容易理解酵母菌是可以進行有氧呼吸的。另外,初中教材中驗證呼吸過程中氣體變化的實驗,并介紹了用澄清的石灰水來鑒定二氧化碳的方法,這就為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理解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并對細胞呼吸的產物進行鑒定實驗奠定了基礎。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感覺順理成章,獲取知識循序漸進。
3.2洋蔥鱗片葉的表皮細胞
初中通過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并在顯微鏡下觀察的實驗,培養學生制作臨時裝片的操作能力和顯微鏡的操作技術,另外,通過觀察溶液濃度大小對植物吸水的影響實驗(將同樣的蘿卜條放在不同溶液中觀察其吸失水情況),使學生對植物失水、吸水有一定的直觀感覺。高中教材中用洋蔥鱗片葉的表皮細胞來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實驗(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際上是初中階段的上面兩個實驗是一脈相承的,制作臨時裝片和顯微鏡的操作技術直接用在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中,后一實驗又為進一步理解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現象奠定了基礎。
3.3根尖
初中通過對根尖與根毛的觀察實驗,學生對根可以分為根冠、分生區(生長點)、伸長區、成熟區(根毛區)已有所了解,高中階段觀察植物分生區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首先要學生能準確取材,取到根尖生長點的細胞,沒有初中的基礎,很容易導致實驗失敗,只能看到長方形的細胞,從而無法觀察到有絲分裂的各個時期。如果注重初高中這兩個實驗的銜接,學生就會較容易理解實驗原理來準確取材并結合規范操作,實驗很容易成功。
3.4光合作用
初中探究光照或水分對植物生存的影響的實驗,主要探究的是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條件,如水和陽光。而光合作用內容是高中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高中關于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則側重于探究不同光照強度對于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初中的探究實驗是將同種同數量的植物分別置于有光和黑暗的條件下,看兩組植物的生長狀況的差異,然后通過比較得出植物生長需要光,進行的是空白對照;初中階段對實驗結果的描述比較簡單,只關注生長狀況的好與差;實驗結論,初中階段的實驗只有是與否的判斷(植物生長是需要光還是不需要光)。而高中階段則是探究光照的不同強度對光合作用這一具體生理過程的影響,進行一系列的對比實驗,對實驗結果進行量化統計(同樣時間內上浮的葉圓片的數目);實驗結論,而高中階段實驗則需要在幾組對照實驗的結果比較中得出結論(哪一組的光照強度下光合作用的強度最大)。
3.5土壤中動物
初中調查土壤中動物種類的實驗和高中探究土壤中動物的豐富度的實驗,充分體現了新課標對初高中學生的不同層次的要求。初中實驗只限于統計土壤中小動物的所屬類群,即根據小動物足的對數的多少將它們分別歸入環節動物、昆蟲類、蜘蛛類、甲殼類和多足類等五大類,而高中實驗則要求列出每一種所找到的動物的具體名稱,教材提示可借助有關圖鑒查清小動物的名稱,并進行分類;初中實驗中對肉眼看不見的生物不做要求,而高中階段的實驗則要求借助放大鏡或實體鏡進行觀察并做好記錄;初中對取土的體積并沒有嚴格的要求,而高中階段的實驗則要探究土壤中動物的豐富度,所以對所取土壤的體積是有要求的。
總之,初高中生物實驗的教學應從多個方面實現有效銜接,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初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整合,促進學生實驗能力和科學素養的提高。
思維導圖教學策略促進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的應用與思考
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痘A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改革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接受學習、機械記憶、被動模仿的傾向”,“改革課程評價過分偏重知識記憶的傾向”,增強學生的思維潛力,培養其獲取新知識和創新的終身學習能力。思維導圖(mind manager)的研究近年來成為了教育界熱議的話題之一,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思維導圖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有助于學生理清知識脈絡,有效地突出重難點問題,制作思維導圖所使用的形象、直觀的圖形,曲線等也可以使學習變得生動起來,真正實現“知識的可視化”。
1思維導圖概述
所謂思維導圖(mind manage),又稱為心智圖、心靈圖、腦圖等,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巴贊(tony buzan)研究提出的一種放射性、組織性思維具體化的辦法,借助顏色、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將學習者認知知識、解決問題和創新想象的思路途徑有序地表達出來,進而形成完整的邏輯架構。簡單來說,思維導圖就是用觀點和圖片,由中心概念發散出的綱要形式。其基本特征與應用優勢可概括為以下幾點:第一,學習的焦點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形上,主干內容由中央圖形向四周放射出去,易于學習者明確知識體系的重心與教學重點難點;第二,在關鍵的圖形或聯想的線條上面標注的關鍵詞概括、闡釋分支,可有效地幫助學習者加速對內容的整體把握和記憶;第三,各分支連接所形成的節點結構,為學習者清楚地呈現了一個完整的思維過程,學習者能夠借助思維導圖提高發散思維能力,理清思維的脈絡,并可供自己時時回顧、溫習整個思維過程。
從思維導圖的應用特征上我們可以發現,在學習中我們可將其用于課堂筆記,溫習(預備考試、單元復習……需要加深記憶時)、小組學習(小組討論、頭腦風暴……需要共同思考時)等諸多范疇,對于高中生物新課程的教學與學習也有著明顯的借鑒意義。
2.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的應用
2.1思維導圖用于課堂教學內容的“可視化呈現”
在生物課堂教學設計中恰當地運用思維導圖,可以通過板書清晰地將教師頭腦中的教學內容、教學理論和教學經驗“可視化”地呈現出來,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完成由“感知—分析、綜合等抽象思維—形成概念”這樣的知識學習路徑,能夠正確地形成、理解、掌握生物概念。以《dna的結構》一課的教學為例,結合圖1,學生們能系統地總結出脫氧核苷酸的組成成分、基本單位,以及組成脫氧核苷酸的各種物質如磷酸、五碳糖的組成元素,清晰地看到概念間的關系,對章節整體的知識框架形成清楚的認識。從教學反饋信息來看,結合思維導圖,向學生清晰地呈現知識的整合過程,記憶效率更高,對學生們課后的復習效率也更有幫助。
2.2思維導圖在辨析易混淆知識點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是按照學習者大腦思維結構組織進行的放射性“網狀思維”,并通過圖片、連接線、關鍵詞等串聯起來,相比較基礎的“線性思維”方式,更加簡潔、直觀、形象,可幫助學生將所學的零散的、孤立的生物概念知識有機地集合起來,摸索出有規律的東西。進而對易混淆的生物概念知識形成更清楚的認識。比如:“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兩個知識點分別分布在不同的章節中,涉及不少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如染色質與染色體、染色體與染色單體、染色體與同源染色體等。對此,教師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將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一一列出,用線段、關鍵詞一一連接起來,逐一分析、解釋和回顧線段兩端概念間的關系,見圖2。這樣,在跨章節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在腦海中也重新經歷了一次對自身原有知識進行內省、分析和重新評價的過程,對“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相關概念的認知也更加清楚和深刻了。
2.3思維導圖在章節知識復習中的應用
布魯納的結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學習的過程本質上就是認知結構不斷變化和重新組織的過程。同樣的,隨著學生所涉及知識體系范圍的不斷拓展,思維導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學生掌握生物概念的增多而逐漸豐富。在章節學習的結尾,重新回顧所學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將學生頭腦中線性呈現的概念重新組合起來,結合章節目錄,以思維導圖的形式代替知識框架圖進行復習,歸納和整合零散、分散的知識點,加以整理,實現知識的遷移。此外,在章節自我測驗后也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知識的掌握水平,以此促進學生重溫所學知識。
a.線粒體、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b.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線粒體
c.線粒體、細胞質基質和細胞質基質
d.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
3.結語
總之,思維導圖教學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網絡,糾正對概念理解的偏差,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體系。當然,在學生應用思維導圖的同時,教師也應當從旁加以指導和幫助,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思維導圖的教學優勢。
在新課程教學中,高中生物教學問題尤為突出,很多學校在高二開設生物課程,這對高中生物的教學進度帶來了緊迫性。在實驗教學中,教師隊伍大面積緊缺,很多學校沒有專門的生物實驗教師,而且高中生物新課程設置實驗內容較多,分為四大實驗教學模塊,這就很有可能使生物實驗教學“縮水”?!镀胀ǜ咧猩镎n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教師應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參與實驗和其他實踐活動。為了實現新課程實驗教學目標,一線教師積極應對、共同探討、互相幫助、協同高效地來完成實驗教學。根據我校實驗教學開展情況以及嘗試的方法,建議在實驗教學中建立實驗教學共同體。
一、生物實驗教學共同體的內涵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科學。通過生物實驗教學能促進學生掌握生物學的基礎原理。提高實驗技能。特別是在積極推進新課改的條件下,對于高中生物實驗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手腦并用等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實驗教學共同體不僅具有一般教學組織的特性,并具有教師教學合作的獨有的特點。實驗教學共同體的建立,創造了不斷交流的機會,能鼓勵共同合作和團隊教研,促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和教師專業發展,并提升實驗教學質量,圓滿完成高中新課程生物實驗教學任務。
二、實驗教學共同體的特點
1 實驗教學共同體是學校教研文化的主導,實驗教學共同體的基本定位是合作教學,提高教師專業發展。體現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合作性教學的文化群體特點。
2 實驗教學共同體是教學隊伍自主組織的教學及教研團隊,是以教師實驗教學為引領、以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為核心、以學生實驗技能培養為目標的教學組織。
3 實驗教學共同體是一個能夠充分體現教學團隊合作意識的組織,具有長期性和向社會、學生展示合作學習的示范意義,而且還可以通過師生合作意識的全面提高為社會樹立合作的典范。
三、生物實驗教學共同體的存在價值
1 生物實驗教學共同體是一個“有效合作群體”,實現實驗教學的共同目標。教學共同體的每一位成員都從同伴那里獲得幫助,同時也努力幫助別人,實現資源共享。
2 生物實驗教學共同體能夠實現實驗教學創新方法的共同學習。通過教研活動,改進實驗,設計出切合學校實際情況的實驗教學設計。
3 生物實驗教學共同體的建立,更能體現教師間的協調配合、互助合作、自我提升的價值。在缺乏實驗專職教師條件下,任課教師要積極協作共同完成實驗教學任務??档略v:“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更完善的職業,而且只有當教育者自覺地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的完善與發展?!睂嶒灲虒W共同體在今天“合作型”社會的背景下,意義尤為重要。
四、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共同體建設的思考
1 發揮備課組作用,建立生物實驗教學共同體。根據在我校開展實驗教學的實際情況,借助備課組這個載體,在實驗教學中協同合作。如,準備實驗材料、用具以及試劑配制,發揮備課組成員力量共同協助完成,尤其是“前實驗”先有備課組教師提前共同來試驗,總結經驗。具體到實驗的每一個環節和步驟,合理分配時間。可以確保每一個班級有效完成實驗。通過備課組共同協商,緊密安排實驗和班級,如,前一個班級在實驗結束時,認真為下一個班級做好準備工作,藥品的添加,實驗用品的擺放和安裝等工作,使所有教學班能夠按時完成實驗教學任務。
2 開展校本教研,完善實驗教學共同體。利用校本教研的機會,學科教師認真探討實驗教學,優化實驗過程,改進實驗,完善實驗教學共同體的建立。以我校的教學經驗,我們先通過校本教研探討新課程相關實驗,結合學校實際特點,有選擇地開展實驗。
3 生物興趣小組是實驗教學共同體不可缺少的部分。新課程提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更不能忽視這一點。在實驗教學共同體的建立過程中,要發揮學校生物興趣小組成員的作用,在缺乏實驗教師的情況下,相關實驗設備的擺放、藥品的配置、實驗登記等教學環節,要充分發揮興趣小組同學的作用。在觀察實驗中,興趣小組學生作為試驗和操作的指導員,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在制作標本時,發揮興趣小組成員的作用,讓學生積極投入到生物實驗教學中,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
在近幾年的高中生物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學生將一些生物學概念和生物學原理背得滾瓜爛熟,但到做題時卻不會用。產生這樣問題的重要原因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忽略了“生物學模型”的存在,忽視了教給學生運用模型方法去理解生物學的概念,運用生物學原理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能力。在當前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靈活地運用“生物學模型”,就可以獲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以下是筆者在細胞分裂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實踐中運用“生物學模型”的一個小小嘗試。
如在學習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有絲分裂”和必修二“減數分裂”內容時,為了讓學生能準確地掌握細胞分裂各期的特點,教師運用多媒體或者用教學掛圖組織教學往往不能使學生對細胞分裂各期的特點留下較深的印象。針對這種情況,教師使用“生物學模型”進行教學倒是一個比較好的措施。具體做法是:(1)課前教師讓學生嘗試用橡皮泥(或者用較粗的毛線、布條)制作染色體模型,然后再在紙(或方的玻璃)上拉動,模擬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質)形態的變化行為;(2)運用“生物學模型”對細胞分裂各期圖像進行排序;(3)運用“生物學模型”分析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的變化。
實踐一:模擬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質)形態的變化
在學習細胞分裂這部分內容時,學生掌握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質)形態的變化是至關重要的問題。比如,模擬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后期,可以先在一張紙上畫一個長方形代表植物細胞的細胞壁,然后把橡皮泥做成的染色體用細絲線牽著向相反的方向在紙上拉動。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容易弄清楚各個分裂時期的特點,更準確地掌握染色體(質)變化的動態過程。若模擬動物細胞減數分裂過程,可以先在一張紙上畫出一個圓,這時可以把染色體模型放在這個圓中模擬細胞質未分裂時各個時期圖;在另一張紙上畫兩個半圓圍起來的結構,然后把制好的染色體放在這樣的背景下拉動,此時可以模擬細胞質分裂時各個時期圖。
通過課后調查發現,教學中進行上述模擬活動,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是相當顯著的。
實踐二:運用“生物學模型”對細胞分裂不同時期進行排序
除了用上述方法模擬細胞各個時期染色體(質)變化以外,教師還可以把不同學生操作的模型集中起來,讓學生對細胞分裂不同時期進行排序。例如,對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各期圖像進行排序。如圖一,
教師可以組織
學生討論以上的情形應
按怎樣的順序進行排序,然后討論得出正確的順序應該是e→c→b→a→d。在排序后,教師讓學生再次打亂以上各模型所排的位置,再進行排序。經過這樣反復的排列,學生就可以較熟練地掌握各時期的特點和順序了。
實踐三:運用“生物學模型”分析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的變化
第一,運用“生物學模型”分析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
細胞分裂(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間期存在這樣的特點:dna復制和有關蛋白質合成,同時也進行了染色體(質)的復制。學生如果僅僅記住了上述特點會產生這樣錯誤的認識:染色體(質)進行復制了,在此期染色體(質)的數量也增加了一倍。而我們如果運用“生物學模型”,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雖然染色體(質)完成了復制,但是著絲點尚未斷裂,可以如圖二所示的模型進行分析。在有絲分裂中前中期著絲點均未斷裂,故有絲分裂前中期染色體數并未改變;到后期著絲點斷裂,所以染色體數目加倍。
第二,運用“生物學模型”分析細胞分裂過程中dna的變化。
在分析細胞分裂過程中dna的變化時,用于演示染色體數目變化的模型可以再次使用,教師同時向學生說明:沒有染色單體時,dna的數量與染色體的數量一致;有染色單體時,dna的數量與染色單體的數量一致。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把生物學模型和一些說明性的語言結合起來,就可以使原本學生認為復雜抽象的東西簡單化、明了化。
總之,教師通過模型探究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置身于探索科學現象、發現科學規律的活動中,在建立模型的過程中,學會觀察的方法、實驗的方法、歸納與演繹的方法等。因此,生物學課堂教學中應突出生物學科的特色,教師在課堂中要多出示模型來解釋生物學事實,多運用模型方法解決有關生物學問題,從而發展學生思維,增強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對常見生物概念、生物學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
生物科學史是生物科學發生和發展的歷史,揭示了生物科學理論的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具有很高的科學教育價值;同時介紹了科學家的生平事跡、奮斗歷程、曲折經歷和成敗得失,具有一定的人文教育價值。《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強調要注重生物科學史的學習,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情意發展三方面教育融合起來。本文舉例說明了人教版生物教材科學史的部分內容,分析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引入生物科學史教育的策略和意義。
1 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生物科學史舉例
1.1 必修一第5章第4節《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
在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中分別介紹了五位科學家所做的工作。1771年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發現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更新空氣;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在1864年證明綠葉在光合作用中有淀粉的合成;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1939年進一步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來自水而不是二氧化碳;隨后美國科學家愛卡爾文用放射性同位素探明了光合作用的反應過程。光合作用歷經300余年的艱苦探索才終于呈現在世人面前。
1.2 必修二第3章第1節《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介紹了對遺傳物質的探究歷程。1928年英國科學家格里菲斯的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推斷出s型細菌中有一種轉化因子;1944年美國科學家艾弗里通過提純和鑒定證明了dna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遺傳變化的物質;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噬菌體最終確立了dna是遺傳物質;后來通過煙草花葉病毒的實驗科學家修正了遺傳物質的范圍把rna也列入其中。dna的發現過程有著嚴謹的實驗方法和推論過程,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具有非常好的智育價值。
1.3 必修三第3章第1節《植物生長素的發現》
介紹發現生長素長達54年的艱苦探索。首先達爾文在19世紀末提出胚芽鞘尖端會產生某種刺激;詹森于1910年證明這種刺激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1914年拜爾證明了尖端產生的刺激在下端分布不均造成了胚芽鞘的彎曲生長;1928年溫特證明這種刺激是化學物質;1946年科學家才從高等植物中提取出生長素吲哚乙酸。這節教學內容突出了科學發現中邏輯推理的思維法,對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大有好處。
2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引入生物科學史教育的策略
2.1 作為導入新課的引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趣味橫生的科學逸事、舌槍唇箭的科學論爭、催人淚下的科學事跡、鬼斧神工的科學方法、意蘊叢叢的科學疑案等都能充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集中學生注意力,為課堂學習做好心理鋪墊。如在學習《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之前介紹拉瓦錫等人對呼吸作用的研究,既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又為新知識的引入做了背景材料的鋪墊。如伴性遺傳的學習可以插入紅綠色盲發現的小故事,或者講述英國皇室血友病的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尋求答案。
2.2 作為課程探究的支架,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生物科學史一般要經歷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實施實驗、推論總結等過程。學習生物科學史能使學生理解科學的本質和科學研究的方法,讓學生親身體會科學家是如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培養學生勇于質疑大膽探究的科學態度和思維品質。如在學習《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時,讓學生循著科學家的方法提出假設設計實驗,同時滲透單一變量、同位素追蹤等實驗方式,引導學生一步步的驗證假設、設計排除實驗。如在學習光合作用的發現時,引導學生大膽猜想,再用排除法一步步推論直到得到正確結論。
2.3 作為補充閱讀的材料,加深學生記憶理解
人教版新課程教材“科學史話”、“資料分析”、“科學前沿”等欄目有很多科學史知識,也可向學生推薦與科學史相關的課外讀物和網頁作為擴展性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鞏固新知識。如在學完細胞膜后,不知學生查閱2003年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對通道蛋白的研究資料,讓學生接觸科學的前沿。在學完遺傳學知識后,讓學生以生物科學史的順序為線索,從孟德爾發現兩個遺傳定律,到摩爾根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再到沃森和克里克發現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等,引導學生循著人類認識基因之路回顧遺傳學知識體系,整理知識脈絡,加深對遺傳學知識的系統掌握。
2.4 作為課外活動的遷移,培養學生探究精神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基于生物科學史的各項課外活動,包括探究性實驗、專題講座、知識競賽、辯論賽等。如引導學生課后自行搜集生物進化理論發展相關材料撰寫研究綜述,或讓學生搜集有關干細胞研究進展資料進行克隆技術方面的辯論。通過資料搜尋,學生可聯系社會生活實際,繼續探討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和最新發展狀況,深化生物學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知識與能力的遷移。
3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引入生物科學史教育的意義
3.1 利用科學史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生物科學史大多具有故事性,如孟德爾發現豌豆的遺傳規律、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等,每項科學成果的背后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教學中以故事作導入或在枯燥的學習中插入有趣的故事,能激發學習興趣,減少大腦疲勞,提高課堂效率。
3.2 再現知識的探究過程,促進教學方式轉變
通過科學史中對一些經典實驗和邏輯分析的再現,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體驗生物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可以有效避免強制灌輸和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變死記硬背為主動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切合學生的心理特點。
3.3 講述生物學家的事跡,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每個科學家邁出的一小步才逐漸匯聚成人類科學的一大步,中學教學中引入科學家生平事跡,對青年學生是一種情感教育,科學家人格魅力、科學精神和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有啟發與感召的功能,也有利于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提高。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科學。對高中學生來說,生物實驗教學主要包括常見的儀器、器具、藥品的使用能力 ,還有對實驗程序的理解能力,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對實驗中出現的異常情況的處理能力等。
一、讓學生明確儀器的原理和藥品的特性,是培養學生使用它們的能力的基礎
“知其然,應該知其所以然”。對儀器的原理、藥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來就會帶有盲目性,就不可能 形成使用能力。例如,學生對低倍鏡和高倍鏡的選擇上,經常不能根據觀察對象的特點和觀察目的進行合理的 選擇來使用,學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驅使和對低倍鏡、高倍鏡特點的無知,總是一上來就用高倍鏡,認為高倍 鏡總比低倍鏡觀察清楚。這種盲目性,是由于學生不了解顯微鏡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鏡放大倍數大,分辨 率高,但所看到的實際面積小,即視野小。而且倍數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鏡適宜觀察局部和細 節。低倍鏡所看到的面積大,適宜觀察材料的整體結構,以及尋找觀察目標。只要學生了解了這些基本原理, 才能正確選用低、高倍鏡。由低倍鏡換高倍鏡時,如果圖像不太清晰,只需調節細準焦螺旋,就可以看清圖象 了。至此學生只有了解了上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才能正確使用高倍鏡。另外,如果鏡中有污染的花斑或 異物,就會影響對微細結構的觀察,清除花斑或異物,也是形成使用能力的一個方面。清除污染物,首先應確 定污染物在目鏡、物鏡還是裝片(或切片)上。因此應讓學生了解目鏡在鏡筒上可用手做圓周轉動,裝片(或 切片)在載物臺上可用手向任意一個方向移動或用移動器上下左右移動,如污染物在裝片(或切片)上,移動 裝片(切片),污染物則隨之移動而反方向移動,否則,污染物就在物鏡上。在清除直鏡筒的顯微鏡目鏡和物 鏡上的污染物時,還應讓學生了解先后順序,應先摘下物鏡,然后再摘下目鏡,試擦完畢裝上時,則應先裝目 鏡后裝物鏡,因為這樣可以防止因摘裝目鏡時與鏡筒摩擦下來的塵渣沿鏡筒落入物鏡的內部。
在明確學生實驗中藥品的使用能力方面:例如,在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應讓學生了解龍膽紫 或洋紅是與染色體結合的堿性染料,堿性染料是指有色離子是陽離子的染料,而不是染液的ph呈堿性。這樣就 引出了一個問題,醋酸起什么作用?應讓學生了解2 %醋酸是染料的溶劑,在染色時增加了細胞的通透性,而 不引起細胞膨脹,利于染液的離子進入細胞而使細胞核內的染色體著色。在觀察根對礦質元素離子的交換吸附 現象時,要讓學生了解自來水中有許多陽離子,可以將已交換吸附在根細胞表面的亞甲基藍陽離子交換下來, 使藍色的根變淺,而影響實驗效果,從而使學生明確為什么用蒸餾水沖洗根上的浮色,并且知道整個過程中所 用的蒸餾水不能被污染。在提取葉綠體色素中,要讓學生了解葉綠體色素是有機物,可以溶于有機溶劑。了解 在葉綠素中的mg易被葉子的細胞液內的有些有機酸的h取代而轉變成去mg 的葉綠素,影響對色素的觀察,從而 使學生明確為什么要用丙酮作提取劑,為什么一定不要讓層析液沒及濾紙上的濾液細線,為什么在研磨前要加 入堿性鹽——少量的碳酸鈣。當然,也只是在這個基礎上學生才能靈活地運用它。
總而言之,教師要善于把實驗儀器及藥品性質、使用原理講清,這對提高學生使用它們的能力大有好處。
二、培養學生善于分析實驗程序
一個較為復雜的實驗過程是設計人員長期辛勤勞動的結晶,它往往是經過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復摸索。 所以,學生實驗中,不能單純地用實驗指導進行“按方抓藥”出現結果就行了。而要指導學生去分析實驗中每 一步驟的作用,每一個處理意義以及各步驟之間的聯系,從中學習解決問題、研究事物的方法。例如,在觀察 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過程中,大致為:培養10%hci解離漂洗染色壓片。 要讓學生了解根尖放在10 %hci溶液中是為了溶解細胞間的果膠質, 使根尖細胞間變得松散,便于壓片,否則根尖細胞很難壓散,不利 在鏡下觀察。另外,通過10%hci的處理,使細胞迅速死亡, 讓細胞分別保留各自的分裂狀態。漂洗是為了沖 洗解離液(10%hci),否則影響染色效果。 又如用龍膽紫或醋酸洋紅溶液染色的目的是,這兩種染料易使細 胞核內的染色體著色,從而增大細胞核與周圍部分的反差,便于觀察染色體分布和變化,壓片的目的是使細胞 分散開,變成單層,否則光線無法透過會影響觀察。加清水是起潤滑劑和利于細胞分散的作用,壓片時,在蓋 玻片上再加一片載玻片的目的是防止手指與蓋玻片直接觸壓,會將極薄的蓋玻片壓碎(在鏡下觀察前應將載玻 片取下,并注意不要讓蓋玻片移位)。在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制備濾紙條時,應讓學生了解將 濾紙剪成長10厘米是因為胡蘿卜素在紙條上擴散的距離約為9 厘米左右;寬1厘米是利于劃出齊而均勻的濾液細 線, 去兩角為了使層析液在紙條上擴散速度均衡,后兩者都是為了擴散出四條平行的色帶。在距去兩角的一端 1厘米處用鉛筆畫一橫線, 目的是為劃濾液細線提供參照線并且防止層析時在盛有3毫升層析液的燒杯(100毫 升)中,濾液細線被層析液沒及。劃濾細線時還應讓學生知道干燥后重復劃2—3次,是為了增加色素的分子數 ,以便在紙條上走出四條明顯的色素帶來。如果在不干燥的情況下連續劃線,色素會隨濾液中的液體(如丙酮 )在紙條上的擴散而擴散,劃出的濾液細線較寬,其結果是相鄰的兩條色帶會發生部分重疊。因此,在實驗中 ,應根據學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難易不同,由教師講清或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使學生既知道實驗應怎么做, 也知道為什么這樣做。
三、培養學生善于分析實驗現象
在實驗中,經常存在著對實驗最后結果的記錄,而輕視對實驗過程中間出現某些現象的記錄,重視結果而 不重視分析結果,重視對成功實驗的肯定,而不重視對實驗中的失敗查找原因等現象。這不利于學生實驗能力 的提高。例如,在觀察植物有絲分裂的實驗中,在顯微鏡的某個視野中,要讓學生了解為什么看到的細胞多數 為間期的細胞。在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中要讓學生了解液泡的體積大小、顏色變化如何。在葉綠體中色素提 取和分離實驗中四種色素彼此分離的原理是什么,這一原理單靠高中教科書中的知識還不夠,應讓學生了解濾 紙是一種吸附劑,層析液是一種展開劑,四種色素的化學結構和性質不同,它們在濾紙上吸附能力不同,在層 析液中(展開劑)溶解度不同,因此,四種色素隨著層析液在濾紙條上的擴散速度就不同,胡蘿卜素溶解度大 而吸附力小,擴散速度快,葉綠素b溶解度小而吸附力大,擴散速度則慢。
在實驗中,因某種原因,個別學生的實驗結果不明顯或失敗,老師應指導學生查找原因。如葉綠體中色素 提取和分離的實驗結果四條色素帶部分或全部不明顯,老師可提示:(1)是否丙酮用量過多, 濾液太??;( 2)是否用的新鮮葉,是否用的全部是幼嫩的葉;(3)劃濾液細線時是否重復的次數少了一些;(4 )層析時 濾紙條上的濾液細線是否被層析液沒及過。在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中,有的學生很快就觀察到質壁分離和復 原現象。但有的學生雖然在步驟方法上都按要求進行了,但沒有發現質壁分離現象,教師應啟發學生尋找原因 :取下的表皮是否是死亡的角質層細胞?是否由于未用蔗糖溶液浸泡材料?是否蔗糖溶液被原清水稀釋而造成 濃度不夠?是否視野太亮,反差度小而未能看清?還有的學生雖然質壁分離了卻不能復原,教師也詢問一下, 是否蔗糖溶液濃度自行加高了?是否質壁分離時間太久而造成細胞死亡?
總之,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能力的培養,定會事半功倍,全面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