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8 06:11: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土木工程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就業市場分析 就業對策
論文摘要:介紹了當前國內國際的基建市場形勢,對王木工程類專業學生的就業市場進行了分析,在高職工科類院校關于應對市場需求、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的問題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高職土木工程類專業包括鐵道工程、公路工程、水利工程、工民建等各類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基本都是面向土建類的施工企業,從事工程施工技術、測量、繪圖、預算等基礎性的工作。大多數工科類高職院校都有培養該類畢業生的專業,畢業生數量也在逐年增加。這些學校的授課體系基本相同,培養的應用能力也基本一致,相互之間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力。目前的就業市場前景如何,培養的學生如何適應市場需求以及如何提高就業率,是這類學校的頭等大事。所以,有土木工程類專業畢業生的院校必須深人了解市場,調整教學計劃,加強就業指導,實現“出口”暢通。
國內國際基建市場形勢
鐵路建設2004年1月,國務院通過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6年鐵道部又通過了《鐵路“十一五”規劃》,明確了鐵路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惰F路“十一五”規劃》提出:“十一五”期間,中國鐵路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建設新線1.7萬公里,其中客運專線7000公里;建設既有線復線8ooc)公里;既有線電氣化改造1.5萬公里;到201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9萬公里以上,復線、電氣化率均達到45%以上,快速客運網總規模達到2萬公里以上,煤炭通道總能力達到18億噸,西部路網總規模達到3.5萬公里,形成覆蓋全國的集裝箱運輸系統。該《規劃》還確定了鐵路發展的六項重點任務,其中一項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路”戰略,以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三支隊伍建設為重點。
公路建設2004年底,國務院通過了《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該規劃確定未來2030年內,高速公路網將連接起所有省會級城市、計劃單列市、83%具有50萬以上城鎮人口的大城市和74%具有20萬以上城鎮人口的中等城市,總規模約8.5萬公里。目前已建成2.9萬公里,在建1.6萬公里,待建4萬公里,分別占總里程的34% , 19%和47%。待建里程中,東部地區為0.8萬公里,中部地區為1.1萬公里,西部地區為2.1萬公里,建設任務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的建設任務相當繁重。建成這個系統大約需要30年。交通部印發的《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是:2010年,全國公路總里程將達到23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萬公里,二級以上公路45萬公里,縣鄉公路180萬公里。具備通達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公路,95%的鄉鎮、80%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
海外工程日益增多目前,我國承攬的非洲、南亞、東南亞等國的鐵路、公路工程也日益增多,許多單位專門成立了海外公司,其中以中鐵海外工程公司為最大,應該說這些單位的用人需求是比較大的。
城市建設方興未艾目前,我國城市建設的速度不斷加快?,F在國內許多城市的道路建設都在向著構建城市快速干道、規劃“XX城市X小時都市交通圈”的方向發展,目前在建或規劃建設地鐵的城市多達數十個,一般具有建設周期長、施工難度大、造價高等特點,這些都是潛在的就業市場。
當前就業市場分析
就業潛力較大近期筆者走訪了中鐵、中鐵建、中建、中交系統等部分單位。根據用人單位的介紹,目前整體來說缺乏人才,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包括測量、繪圖、實驗、公路檢測、高速鐵路、地鐵施工等方面的技術人員相當缺乏,尤其缺乏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
新的就業市場逐漸開放目前,鐵路工程、公路工程、房建工程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市場全部開放,凡是有資質的企業都可以承攬相應的工程,中鐵系統、中交系統、中建系統、中國水利水電系統以及地方建筑企業不斷進人鐵路、公路、房建等各個領域的建設,所占市場份額也不斷擴大。例如,中建八局承攬了吉林省全部高速鐵路的建設工程,上海四建在上海地鐵項目中也占有一定比例等。這些都是潛在著的新就業市場。各單位招聘人才的數額也逐漸增加,例如中鐵、中建系統所屬的工程局每年計劃招聘人數都在1000人左右,其中工程技術人員所占比例達80%左右的比例。
民營、私營、三資企業力量逐漸擴大目前我國的民營、私營、屯資企業數量逐漸增多,這些新興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人才,尤其是具有一定經驗的技術人員。因此,他們一直不斷地從一些國有單位“挖人”,這一事實從國有施工企業人才流失現象中不難看出。
用人單位的用人政策日趨務實據用人單位介紹,從現場需要看,??粕⒏呗毶容^容易適應現場,而且務實、留得住,有利于施工隊伍的穩定。用人單位沒有盲目地將人才層次定得很高,用人單位的用人觀正在逐漸發生變化,變得更加切合實際。
高職院校就業對策
(一)調整教學計劃,努力適應市場需求
教學計劃的制定原則應該是寬基礎、強技能。同時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不斷修改土木工程類專業的教學計劃,使其培養的學生“型號”更加適應市場需要。例如,現在有些土木類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取消了計算機語言類課程,增加了在實際工作中具有很強實用性的計算機實際操作的有關內容,如辦公軟件以及同工程施工有關的計算軟件等教學內容。
調整專業設置,可以按照工程大類設置專業,分方向制定教學計劃。例如,道橋專業可以設置道橋方向、公路隧道方向、公路與城市道路方向、基礎(路基路面)工程方向、道橋測量技術、道橋維修與養護技術等;鐵道工程專業可以分為鐵道維修與養護、城市輕軌與地下鐵道、高速鐵路、基礎工程等方向,建筑工程可以分為給排水方向、裝飾工程、結構工程等。
(二)加強就業指導,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
教育學生理性確定就業期望值2006年,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公布了《2006年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薪酬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北京高校2006屆畢業生的平均起點工資為2262.31元,其中,近三分之二畢業生的起點工資在2000元以下,近四分之一畢業生的起點工資在1000元以下。結合近幾年就業市場分析,可看出用人單位的用人政策在不斷調整,有些用人單位不斷提高畢業生的學歷要求。例如,前兩年本科生就可以輕松進人的單位,現在即使研究生畢業也很難進人了;相應地,各單位對本科生、高職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以前部分單位曾經給予研究生、本科生的就業優惠政策,現在要么降低,要么取消,而與此對應的是,本科以上學歷的畢業生供大于求。面臨以上情況,各院校必須教育學生降低就業期望值,找準自己的位置,適應就業現實。
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目前對畢業生最有吸引力的還是國有企業,尤其是由原來行業主管劃轉到地方管理的學校的學生,他們的傳統和固有觀念是本校原系統的各單位都是靠得住、效益好的,而對其他國有企業不感興趣,對民營和私企更是不屑一顧。學生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一是學生不了解就業市場,二是許多學校多年來的就業慣性所致。各高職院校都有各自傳統的、固定的“客戶”,而對一些新的領域不認可。因此要幫助學生了解市場行情,教育他們樹立新的就業觀。事實上.現在民營、私企不僅工資待遇不低,而且同樣有保障機制,例如有些單位明確提出代繳三金、保險等費用,與國有企業并無多少差別,相反,有些國有企業卻因地域限制不能解決戶口等問題,限制了用人需求。
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目前各單位都建立了淘汰機制,對新招聘的畢業生先行試用一年。因此必須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吃苦耐勞、適應現場的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這樣才能穩得住,干得好,才能夠打好基礎。
加強和用人單位的聯系目前,凡國內的工科院校,幾乎都有土木工程、道橋、測量等專業的畢業生。企業在選擇哪所學校畢業生的問題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性,這就要求各高職院校一方面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一方面要樹立品牌,取得用人單位的長期認可。
面向中西部就業從國家建設的重點來看,基建工程的重點在西部。根據2006年大學生的幾次“雙選會”實際情況來看,西部企業在大量地引進人才,尤其是西北地區的一些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學歷要求并不高,例如新疆的部分單位基本定位在??埔陨蠈哟?,還有部分國有改制企業定位也比較準確,都在制定相應的人才政策。應該說,中西部的就業市場廣大,因此要教育學生認清自我、認清形勢,不要盲目地追求到沿?;驏|部比較發達地區就業。
面向二級企業、施工單位就業現在附著于大型企業施工的二級企業、民營私企急需人才,基本上能夠很好地解決畢業生的“三金”、職稱評定等問題,這些企業也是非常不錯的就業方向。
當然,要提高高職土木工程類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必須堅持以質量求發展的理念,培養質量過硬、素質較高、適應性強的畢業生,這樣才能使學生穩步就業,實現高職土木工程類畢業生的“出口”暢通,實現土木工程類專業的良性發展。
摘要:在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結合社會經濟建設和行業發展的需求,辦好土木工程專業、搞好土木工程學科建設、增強土木工程專業的生存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問題。即以專業建設為突破口,帶動相關方向全面發展。專業建設要找準市場定位,明確培養目標,制訂教學計劃,構建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和配套的教材及配套的課件,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完善教學模式,深化教學改革,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走產教研結合的道路,推動高等應用型教育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教育 土木工程 培養目標 專業建設 教學改革 基本思路
建筑工程學院在近幾年發展過程中,以重點專業建設為突破口,帶動相關專業的全面發展。土木工程專業是學院重點建設專業,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瞄準市場定位,明確培養目標,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
專業教學計劃是人才培養的總體設計和實施藍圖,它規定了培養目標和業務規格,明確了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構建了專業要求的課程體系,規定了各教學環節的配置及其內容。它既是組織教學的指導性文件,也是制訂各項配套教學文件的依據。在開發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的實踐中,我們的做法是:
(一)深入調查研究,明確培養目標,合理確定崗位群及其能力要求
在制訂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過程中,我們首先組建了專業調查組,對有關工程建筑、工程建設及管理等用人單位進行了調查,并聘請有關單位的專家學者成立了顧問委員會。將我校教學研究型大學本科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其它層次的教育培養目標相對比,分析研究確定了本學院土木工程專業應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根本任務,體現以社會需求為目標、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的特點,其能力結構主要體現在土木工程施工一線及工程運行管理一線的業務技術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
(二)根據市場需求提出能力要求,合理確定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是能力培養的基礎,它必須滿足能力培養的需要,以“必需、夠用”為度,并要求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在分析知識結構時,首先以能力要求為出發點,采用層次分析法逐級分解能力。在能力分解的基礎上,分析滿足能力要求應具備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提出相應的知識點,組織其相應的知識體系。根據各課程的相關性和知識的互補性進行課程的整合和知識模塊的拼裝,構建整個課程體系。
(三)以能力要求和知識結構為主線,構建動態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各教學環節的整體設計方案,主要包括課程體系、實踐教學環節等的時間分配和次序安排。在教學計劃制訂中既要考慮專業能力培養,又要考慮全面素質的提高。在構建課程體系中,加強了計算機、英語等能力的培養,保證其課程和應用的不斷線,并提倡學生獲取計算機及英語等級證書。強調在課程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首先學會做人。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以大專業為基礎制訂教學計劃,同時體現不同方向的需要,設置模塊化的專業方向,根據市場需求情況,進行動態實施。在教學計劃執行過程中,根據教學及生產一線的信息反饋,調整各項能力要求及相應的課程教學內容,以滿足市場對人才規格的要求。
二、加強專業建設,完善培養模式,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在加強專業建設的同時,注意不斷完善專業培養模式,提出了“以職業崗位能力為主導,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努力提高創新能力”的“能力中心模式”。
(一)認真處理好專業與基礎、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上海師大的目標定位是:成為適應上海基礎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以培養寬口徑、應用型人才為鮮明特色的教研型綜合性大學;應用型人才教育強調知識的應用性,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并具備可持續發展。因此,在構建課程體系時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一是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構建專業課程模塊,二是以專業能力需要為基本依據構建基礎課程模塊,同時兼顧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例如對專業理論基礎,突出其應用性,明確其適用條件以及基本原理,不強調理論的推導過程。三是體現課程體系的動態性。課程體系是由各種可變的組合模塊組成的,基本的課程模塊使大專業的基礎保持相對穩定性,專門化課程模塊視其不同的職業崗位需要而設置,根據人才市場需求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做動態調整。本專業教學計劃中設置了建筑工程、國際工程等專門化課程模塊。
(二)認真搞好教材建設,以教材建設帶動教學改革
教材建設是學科發展的重要因素,教材應能夠全面體現能力培養和提高全面素質的要求。針對教學特點,土木工程系組織骨干教師積極配合兄弟院校,并廣泛吸收有實踐經驗的工程師,共同開發土木工程專業的各種教材。目前己出版的有《AutoCAD2000》、《材料力學雙語教材》、《鋼筋砼雙語教材》等教材。在教材編寫過程中主要以知識應用和能力培養為主線,加強工程實踐中應用較廣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論,同時兼顧新知識、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等在工程中的應用。
(三)加強能力考核,培養創新精神
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過程中,加強能力考核,引導學生進行專業能力訓練,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將各種綜合能力細化為不同的專項能力,并對每一專項能力和綜合能力都提出具體的標準和考核方法,明確各項技能培養所需的儀器、設備、工具、材料及基本工藝理論,由學生據此進行獨立學習和訓練,最后以能力考核作為評定學習效果的依據。并不斷進行創新能力訓練,根據創新成果評定成績。如施工過程中的工藝設計、組織設計,由學生自己設計,動手實踐,這樣可以不斷激發其創新精神。
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突出應用型人才教育特色實踐
教學環節是體現應用型人才教育特色的關鍵,是否能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關鍵是實踐教學是否完善,是否有特色。我院土木工程系在應用型人才教育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及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完善實踐教學環境,為實踐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實踐大致可分為課堂實踐、生產模擬實踐以及生產一線實踐三種情況。課堂實踐是基礎,可以通過邊講邊練來實現;生產一線實踐是培養實踐能力必不可少的實踐教學環節,由此可使學生體驗到真實的崗位狀態,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而模擬生產實踐既是生產一線實踐的準備,同時也是生產一線實踐的補充,它可以達到反復實踐、全面實踐的要求。滿足不同的實踐要求就要有不同的實踐場所,為此,我系加強了院內外的實踐基地建設,為完成實踐教學培養目標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在院內實踐場所建設中,首先加強了與培養學生職業能力關系密切的重點實訓場所建設,建設過程中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1)滿足各項職業技能訓練的需要。土木工程系重點實訓場所主要有:建材實驗室、土工地質實驗室、建筑結構實驗室、工程施工實驗室,CAD實驗室等,實驗室建筑面積3400m2,各種設備總值500余萬元。除滿足各項實訓教學要求的需要外,還可以對建筑工程的各工種上崗能力進行技能鑒定。
(2)堅持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為主,結合生產、科研發展實訓場所。在設備添置方面堅持既注重基本技能訓練的常規設備,又注重專業技術應用與創新能力訓練的設備,并兼顧生產科研設備的添置。土工及建材實驗室不斷結合生產實際,與生產單位合作完成多個項目的生產試驗任務。
2.堅持走校企共建的道路,發展校外實踐基地。目前已與上海建工集團、上海住樂集團、宏潤集團(著名大型民營)、香港華晨國際工程設計公司、林同炎-同濟大學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上海住安建設集團、上海第一建筑公司、舜杰建設公司有限公司(著名大型民營)、大華房地產公司(著名大型民營)以及多家大型施工、設計、房地產開發和管理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學生實踐過程中,以現場工程師為主要指導教師,由院方與現場工程師共同提出對學生的實踐要求,學生實踐結束后回學校答辯,以檢查能力培養的結果。企業可以結合人才需求情況擇優提前錄用。
(二)改變傳統的實踐教學方法,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新路子
應用型人才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的高級實用性人才。科技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應具有的三種職業崗位能力,而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還需要有一定的實訓時間及合理的組織,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解決實踐教學時間短、要求高的矛盾。為保證實訓教學的效果,達到能力培養的目標,我院在土木工程專業教學過程中,采用了以下做法:
1.科學制訂開放式實踐教學的目標體系和實施方案,是保證實踐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在制訂教學計劃時將職業崗位能力逐級細化成為專項能力和分項能力目標,并在實踐教學要點制訂過程中,將其分解為各具體目標,確定其內容、方法、步驟、要求達到的標準和能力考核辦法,找出實現該目標的相應措施。將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作為邊講邊練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相關動手能力,同時要求學生掌握其原理,以便達到增強實踐能力的目的。
2.采用開放式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首先讓學生根據實訓項目的內容及要求,自己擬訂實訓(驗)目的、方法、步驟、標準、要求,并提出所需儀器、工具、設備、材料等,向實訓教師申請實訓時間,批準后在實訓教師指導下,由學生獨立的進行練習,最后寫出實訓報告,并進行實訓能力測評,根據實訓過程和測評結果綜合評定成績。這種開放式的實訓體系,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自覺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也克服了由于學生個性差異帶來的學習不同步的負面影響:實踐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節約時間,進行其它能力的培養,而實踐能力稍差的學生也不會因此失去實訓的機會,或降低實踐的效果。
四、推行素質教育,確保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
教學質量是專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必須通過深化教學改革,推行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才能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以轉變思想觀念為基礎,不斷提高對應用型人才教育的認識
提高應用型人才教育質量重點在于轉變思想觀念。應用型人才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觀念和新的教育模式,如何辦出特色、提高教學質量,是專業發展的生命線。我院是由高職教育轉為高等教育的,教師及有關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多數跟不上高等發展的要求。針對此問題,學院組織了以轉變思想觀念為基礎、促進教學改革發展的活動。土木工程系將教師思想觀念轉變融于專業建設當中,采用緊抓骨干教師,以點帶面、全體參與的工作方法。在制訂教學計劃的過程中,組織研究組,認真研究高等教育的特點及培養目標。通過研究,轉變研究組成員對高等教育的認識。通過兩年多的研討,大家對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特征取得了共識,認為其具體特征表現為:
①以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②以社會需求為標準,以培養職業應用能力和全面素質為主線創建專業教學體系。③實踐能力是應用型人才教育的特色。④“雙師型”師資隊伍是培養具有應用型特色人才的關鍵。⑤產學研結合是實踐能力培養的基本途徑。⑥改變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是當前專業教育最突出的問題。
(二)抓住關鍵問題,提出具體措施
在認清應用型人才教育特征的基礎上,組織全體教師討論制定課程教學要點,討論教學方法改革。通過這一過程,大家一致認為, 應用型人才教育最突出的問題是時間緊、任務重。在不降低理論要求的同時,要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關鍵的問題是合理安排時間問題。因此全體教師又將重點轉向了教學內容與教學時間的研討,提出了具體措施。
1.改變傳統教學方法,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理論教學效率,在保證學生具有可持續發展基礎的前提下,減少理論教學學時。積極推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有多門課程采用了多媒體教學,先后完成了力學、制圖等課程的電子課件制作。
2.將部分實踐性強的課程作為邊講邊練課程,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主,以理論教學為輔。土木工程專業先后將測量、建材、土力學、概預算與招投標、施工技術、制圖等課程作為邊講邊練或部分邊講邊練課程。
3.采用開放式實踐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為學生提供創新機會,實訓場所實行開放式管理,讓學生充分利用業余時間,提高實踐技能水平。推廣高新技術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提倡學生假期參與生產實踐,鼓勵學生在校外兼職。
(三)以適應社會需求為前提,培養學生直接頂崗能力
在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根據市場需求情況,不斷動態調整能力培養目標,以適應學生畢業時用人單位對他們的需求。前兩年的教學以大專業所需的基本能力為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基本能力基礎,后兩年根據社會需求情況,進行專門化技能培訓,同時加開必需的理論課。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加強綜合能力訓練和知識的綜合應用,將原畢業設計題目作為課下作業,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綜合運用能力。并將實際工程資料引入課堂教學內容,密切聯系工程實際,加強實踐技能的綜合訓練。
五、存在問題和今后專業建設的基本思路
土木工程專業雖經過不斷的探索、實踐,正在逐步完善,但由于客觀和主觀上的一些原因,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師的思想觀念轉化需經歷一個認識提高的過程,加上教材建設跟不上,所以課程的綜合和重組無法一次到位。
(二)受專業教室條件的限制,部分專業實踐課無法采用邊講邊練的方法組織教學,像CAD輔助設計、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施工等專業實踐課程無法更快地加大教改力度。
(三)教學課件的開發、教材的編寫、電子教案的制作水平跟不上形勢的發展,部分課程的教學手段落后。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我們對土木工程專業建設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組織力量開發特色鮮明的指導性教學計劃,在此基礎上研究制訂各課程、各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教學基本要求,進而組織編寫各課程和各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配套教材,研究開發配套的教學課件和應用軟件。
論文關鍵詞:就業市場分析 就業對策
論文摘要:介紹了當前國內國際的基建市場形勢,對王木工程類專業學生的就業市場進行了分析,在高職工科類院校關于應對市場需求、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的問題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高職土木工程類專業包括鐵道工程、公路工程、水利工程、工民建等各類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基本都是面向土建類的施工企業,從事工程施工技術、測量、繪圖、預算等基礎性的工作。大多數工科類高職院校都有培養該類畢業生的專業,畢業生數量也在逐年增加。這些學校的授課體系基本相同,培養的應用能力也基本一致,相互之間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力。目前的就業市場前景如何,培養的學生如何適應市場需求以及如何提高就業率,是這類學校的頭等大事。所以,有土木工程類專業畢業生的院校必須深人了解市場,調整教學計劃,加強就業指導,實現“出口”暢通。
國內國際基建市場形勢
鐵路建設2004年1月,國務院通過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6年鐵道部又通過了《鐵路“十一五”規劃》,明確了鐵路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惰F路“十一五”規劃》提出:“十一五”期間,中國鐵路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建設新線1.7萬公里,其中客運專線7000公里;建設既有線復線8ooc)公里;既有線電氣化改造1.5萬公里;到201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9萬公里以上,復線、電氣化率均達到45%以上,快速客運網總規模達到2萬公里以上,煤炭通道總能力達到18億噸,西部路網總規模達到3.5萬公里,形成覆蓋全國的集裝箱運輸系統。該《規劃》還確定了鐵路發展的六項重點任務,其中一項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路”戰略,以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三支隊伍建設為重點。
公路建設2004年底,國務院通過了《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該規劃確定未來2030年內,高速公路網將連接起所有省會級城市、計劃單列市、83%具有50萬以上城鎮人口的大城市和74%具有20萬以上城鎮人口的中等城市,總規模約8.5萬公里。目前已建成2.9萬公里,在建1.6萬公里,待建4萬公里,分別占總里程的34% , 19%和47%。待建里程中,東部地區為0.8萬公里,中部地區為1.1萬公里,西部地區為2.1萬公里,建設任務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的建設任務相當繁重。建成這個系統大約需要30年。交通部印發的《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是:2010年,全國公路總里程將達到23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萬公里,二級以上公路45萬公里,縣鄉公路180萬公里。具備通達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公路,95%的鄉鎮、80%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
海外工程日益增多目前,我國承攬的非洲、南亞、東南亞等國的鐵路、公路工程也日益增多,許多單位專門成立了海外公司,其中以中鐵海外工程公司為最大,應該說這些單位的用人需求是比較大的。
城市建設方興未艾目前,我國城市建設的速度不斷加快。現在國內許多城市的道路建設都在向著構建城市快速干道、規劃“XX城市X小時都市交通圈”的方向發展,目前在建或規劃建設地鐵的城市多達數十個,一般具有建設周期長、施工難度大、造價高等特點,這些都是潛在的就業市場。
當前就業市場分析
就業潛力較大近期筆者走訪了中鐵、中鐵建、中建、中交系統等部分單位。根據用人單位的介紹,目前整體來說缺乏人才,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包括測量、繪圖、實驗、公路檢測、高速鐵路、地鐵施工等方面的技術人員相當缺乏,尤其缺乏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
新的就業市場逐漸開放目前,鐵路工程、公路工程、房建工程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市場全部開放,凡是有資質的企業都可以承攬相應的工程,中鐵系統、中交系統、中建系統、中國水利水電系統以及地方建筑企業不斷進人鐵路、公路、房建等各個領域的建設,所占市場份額也不斷擴大。例如,中建八局承攬了吉林省全部高速鐵路的建設工程,上海四建在上海地鐵項目中也占有一定比例等。這些都是潛在著的新就業市場。各單位招聘人才的數額也逐漸增加,例如中鐵、中建系統所屬的工程局每年計劃招聘人數都在1000人左右,其中工程技術人員所占比例達80%左右的比例。
民營、私營、三資企業力量逐漸擴大目前我國的民營、私營、屯資企業數量逐漸增多,這些新興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人才,尤其是具有一定經驗的技術人員。因此,他們一直不斷地從一些國有單位“挖人”,這一事實從國有施工企業人才流失現象中不難看出。
用人單位的用人政策日趨務實據用人單位介紹,從現場需要看,??粕⒏呗毶容^容易適應現場,而且務實、留得住,有利于施工隊伍的穩定。用人單位沒有盲目地將人才層次定得很高,用人單位的用人觀正在逐漸發生變化,變得更加切合實際。
高職院校就業對策
(一)調整教學計劃,努力適應市場需求
教學計劃的制定原則應該是寬基礎、強技能。同時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不斷修改土木工程類專業的教學計劃,使其培養的學生“型號”更加適應市場需要。例如,現在有些土木類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取消了計算機語言類課程,增加了在實際工作中具有很強實用性的計算機實際操作的有關內容,如辦公軟件以及同工程施工有關的計算軟件等教學內容。
調整專業設置,可以按照工程大類設置專業,分方向制定教學計劃。例如,道橋專業可以設置道橋方向、公路隧道方向、公路與城市道路方向、基礎(路基路面)工程方向、道橋測量技術、道橋維修與養護技術等;鐵道工程專業可以分為鐵道維修與養護、城市輕軌與地下鐵道、高速鐵路、基礎工程等方向,建筑工程可以分為給排水方向、裝飾工程、結構工程等。
(二)加強就業指導,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
教育學生理性確定就業期望值2006年,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公布了《2006年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薪酬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北京高校2006屆畢業生的平均起點工資為2262.31元,其中,近三分之二畢業生的起點工資在2000元以下,近四分之一畢業生的起點工資在1000元以下。結合近幾年就業市場分析,可看出用人單位的用人政策在不斷調整,有些用人單位不斷提高畢業生的學歷要求。例如,前兩年本科生就可以輕松進人的單位,現在即使研究生畢業也很難進人了;相應地,各單位對本科生、高職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以前部分單位曾經給予研究生、本科生的就業優惠政策,現在要么降低,要么取消,而與此對應的是,本科以上學歷的畢業生供大于求。面臨以上情況,各院校必須教育學生降低就業期望值,找準自己的位置,適應就業現實。
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目前對畢業生最有吸引力的還是國有企業,尤其是由原來行業主管劃轉到地方管理的學校的學生,他們的傳統和固有觀念是本校原系統的各單位都是靠得住、效益好的,而對其他國有企業不感興趣,對民營和私企更是不屑一顧。學生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一是學生不了解就業市場,二是許多學校多年來的就業慣性所致。各高職院校都有各自傳統的、固定的“客戶”,而對一些新的領域不認可。因此要幫助學生了解市場行情,教育他們樹立新的就業觀。事實上.現在民營、私企不僅工資待遇不低,而且同樣有保障機制,例如有些單位明確提出代繳三金、保險等費用,與國有企業并無多少差別,相反,有些國有企業卻因地域限制不能解決戶口等問題,限制了用人需求。
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目前各單位都建立了淘汰機制,對新招聘的畢業生先行試用一年。因此必須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吃苦耐勞、適應現場的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這樣才能穩得住,干得好,才能夠打好基礎。
加強和用人單位的聯系目前,凡國內的工科院校,幾乎都有土木工程、道橋、測量等專業的畢業生。企業在選擇哪所學校畢業生的問題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性,這就要求各高職院校一方面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一方面要樹立品牌,取得用人單位的長期認可。
面向中西部就業從國家建設的重點來看,基建工程的重點在西部。根據2006年大學生的幾次“雙選會”實際情況來看,西部企業在大量地引進人才,尤其是西北地區的一些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學歷要求并不高,例如新疆的部分單位基本定位在??埔陨蠈哟?,還有部分國有改制企業定位也比較準確,都在制定相應的人才政策。應該說,中西部的就業市場廣大,因此要教育學生認清自我、認清形勢,不要盲目地追求到沿?;驏|部比較發達地區就業。
面向二級企業、施工單位就業現在附著于大型企業施工的二級企業、民營私企急需人才,基本上能夠很好地解決畢業生的“三金”、職稱評定等問題,這些企業也是非常不錯的就業方向。
當然,要提高高職土木工程類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必須堅持以質量求發展的理念,培養質量過硬、素質較高、適應性強的畢業生,這樣才能使學生穩步就業,實現高職土木工程類畢業生的“出口”暢通,實現土木工程類專業的良性發展。
【摘 要】文章闡述了我國研究生 教育 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內涵和存在問題。針對土木工程學科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并以介紹了我校土木工程學科研究生培養成功實踐。
【關鍵詞】土木工程 研究生教育 創新能力
作為教育體系最高層次的研究生教育,其基本目標就是培養具有創新性 科學 研究能力的人才。我國的學位條例對博士、碩士研究生的 論文 及研究成果在創新方面的要求也有明確規定。所以,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也是評價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
研究生的創新能力,不僅直接影響高等學校知識創新的水平,也關系到國家未來的整體創新能力。作為國家創新體系基礎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最高層次的研究生教育,對國家創新體系有著重要影響。研究生的培養方式是以知識傳授為基礎、能力提高為核心、素質培養為目的教育過程,這其中以創新能力的培養最為關鍵。所謂創新能力,是指利用已經積累的知識和經驗,經過科學的思維、加工和再創造,產生新的思想、新的知識、新的方法和新的成果的能力。創新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主要包括知識結構、創新思想和創新品格三個方面。研究生的知識結構應有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實踐知識。創新思維是研究生在廣博的知識基礎上產生創新的原動力,是人類創造力的核心和思維的最高形式,其本質特征是新穎性和開拓性。創造品格是非智力的個性因素,主要包括嚴謹、自信、激情、好奇、樂觀、容忍以及堅忍不拔的毅力等意志品質。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問題的一個主要表現就是研究生創新能力不強。大部分研究生還是表現出習慣性的接受、理解和掌握現成的知識,很少或者根本沒有對自己的論文課題有獨到的見解和原創性的研究成果。造成我國研究生創新能力不強的主要原因有: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輕視了學生的個體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造成了學生思想的僵化,在科學研究中表現出保守、謹慎、不敢創新。另一方面,研究生的大規模擴招,一方面降低的研究生源質量,同時也使許多研究生培養單位原本就緊張的教育資源顯得更加捉襟見肘。目前我國的研究生培養實際上是“嚴進寬出”,淘汰率幾乎為零。這種缺乏有力的制度約束和質量監控制的培養方法,難以保證研究生的質量,更談不上創新人才的培養。另外,學術腐敗也在時時侵蝕著研究生的學術道德,除了社會不良風氣對研究生的影響之外,另一方面也是研究生創新能力不足的表現。為保證研究生教育的質量,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教育部于2003年啟動了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主要內容是1)創建研究生創新基地;2)建立研究生學術 論壇 ;3)開設研究生精品課程;4)建立研究生訪問制度;5)加強研究生教材建設;6)建設研究生開放實驗基地。
下面我們就結合我院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培養的實際,談談我們的一些經驗體會:
1 創建研究生創新基地
中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為給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提供校外實踐創新基地,于2006年與湖南省建工集團一起,申請了湖南省研究生創新基地,即中南大學-湖南建工集團研究生創新基地,經過一年的建設,順利通過湖南省教育廳的評估,正式授權掛牌。該基地每年接受數十名碩博士研究生,參與湖南省建工集團的生產、科研和管理工作。聯合申報省級科技開發項目二項,完成工法近十項,合編教材三部,共同十余篇。不僅提升了湖南建工集團的科技創新水平,創造了可觀的 經濟 效益,而且大大增強了研究生的科研創新精神與能力,尤其在重慶大劇院項目的建設中,獲得了各方的良好評價。
2 建立研究生學術論壇
中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十分強調研究生學術交流的平臺建設,學院定期每年舉辦一屆院級研究生學術年會,邀請著名專家學者講演,開拓學生的視野,吸取前輩的成功創新經驗。同時還不定期地在不同學科方向舉辦研究生學術沙龍,師生共同參與,討論研究心得、交流學術思想、激發研究生的創新思維。2009年10月我院將承辦教育部全國土木工程博士生論壇,這將又是一個良好契機,為研究生提供一個高層次的溝通、學習和交流平臺。
3 開設研究生精品課程
中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十分重視研究生精品課程的建設,并為此專門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申報、建設、管理和獎勵辦法。力爭將基礎課程、專業平臺課程等骨干課程分批、分級地建設成精品課程系列,構成完整的優質課程體系。目前,已經有二門省級研究生精品課程,6門校級研究生校級精品課程。此外,我們還支持開出了三門研究生雙語教學課程。
4 建立研究生訪問制度
中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積極參加 教育 部高水平大學公派留學項目,每年土木工程專業有近十余名研究生通過選拔派往世界各地的著名學府攻讀博士學位獲聯合培養。另外,有不少有國外留學背景的導師也積極聯系國外學校,給研究生提供短期的學術交流時間。學院還制訂了相關政策和基金,鼓勵在校研究生參加境內外高水平的國際會議。
5 加強研究生教材建設
中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一方面鼓勵研究生任課教師積極引進國外原版教材及教學大綱,另一方面也支持研究生任課教師根據 科學 技術的不斷 發展 和工程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積極改革教學內容,編寫更符合時代氣息的研究生教材。累計出版各類研究生教學用書近十本。
6 建設研究生開放實驗基地
研究生開放實驗基地是研究生落實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中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在學科建設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努力搭建高水平的學科平臺。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有國家級實驗基地-高速鐵路建造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土木工程安全實驗室、建筑材料和工程結構研究中心等一系列實驗平臺。這些實驗平臺再為科研服務、為社會服務的同時,也積極承擔著研究生教學實驗基地的任務,全時、全方位為研究生開放。
此外,中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還設立了優秀博士 論文 獎勵基金、研究生學位論文創新選題基金和研究生sci收錄論文獎勵基金,鼓勵研究生開展對國家科技進步、 經濟 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原創課題研究。
土木工程擔負著國民經濟基本建設的重要任務,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迅猛提高,國家對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集中體現具有寬廣的知識結構、高強的實踐能力和不懈的創新精神。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不懈的努力、努力探求研究生教育、培養等各個環節的 規律 ,并針對這些規律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能夠為我國研究生教育創新能力的提高做出一份貢獻。
[摘要]針對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現狀,需要對教學作出必要的改革,大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培養出各方面素質都比較高的人才,土木工程專業對學生有更明確的要求,其教學目的主要是加強學生的結構概念和常識意識的培養,但在土木工程專業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教學現狀不符合教學要求的現象,需要作出及時的調整。
[關鍵詞]課堂管理;教學改革;能力培養
目前,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課堂教學已經成為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一個重要課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與發展,對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課堂管理與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我國的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更好地實行教學改革,下面就針對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現狀和改革策略進行探討。
一、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不合理,學生的積極性不高
傳統的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而學生只能選擇被動聽課,教師在講臺聲情并茂地教授,而反觀臺下的學生則是一臉茫然,有的甚至無心聽取,再加上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比較枯燥,學生的積極性很低,這對于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具有負面作用。
(二)教學方式較單一,學生已經厭煩
以往的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方式是比較單一的,教師僅僅是采取“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只關注自己的教學目標是否達到,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對于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學生已經開始有了抵觸心理,這種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當今時代的教學。
(三)評價方式不合理,評價結果不夠全面
評價方式對學生十分重要,學生通過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可以對自己有一個很好的認識,但是現在的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評價并不合理,主要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價,而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并沒有給出評價方案,這就造成了學生只重視自己的專業成績忽視實踐能力的現狀。
二、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一)改革教學模式,歸還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主體應該是學生,以往的教學模式卻將教學主體默認為教師,因此通常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課堂就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概念比較多而且都比較復雜,學生本身對其學習興趣就不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積極性,此時教師就應該大膽改革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參與其中,而不是作為一個觀眾,這樣學生才能以一種積極的心態進行課堂學習。例如,在實際土木工程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一開始就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經常舉辦一些翻轉課堂或者微課堂等活動,讓學生自己搜集資料,組織課堂教學,搜集資料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過程,學生也會全力以赴進行課程的講解,其他學生對此教學模式感覺比較新奇,也一定會積極參與其中,這種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更加具有生機與活力。
(二)改變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科學的發展,我們對教學方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時展的要求,這時教師就應該對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調整,如在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中采用慕課教學的方式,將每個章節的理論知識拍攝成一個十幾分鐘到二十分鐘的短視頻,并將一些重難點進行集中講解,這種方式學生很容易接受,而且再現性比較高。例如,將土木工程專業知識通過慕課小視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學生本身對于枯燥的理論知識沒有太大興趣,接觸到這種新奇的教學方式一定會非常感興趣,在興趣中學習,其效果也就很容易提高了,對學生普遍覺得很難的知識點單獨安排幾個視頻進行突破講解,讓學生能真正掌握,這種方式也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三)適當調整評價方式,讓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
傳統的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只重視學生的成績,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缺乏重視,其評價方式也只針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些學生雖然學習成績非常突出但是實踐能力非常差,其培養出來的人才也不符合社會和國家的標準,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該改變對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評價方式,組織一些關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實習活動,然后對其進行實習評分,將此成績與筆試成績按比例進行加和,得出學生的綜合成績。例如,在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末期,組織學生進行關于土木工程基礎實習,并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對學生進行實習評價,然后再將學生的實習成績與筆試成績按比例進行加和,得出學生的綜合成績,對綜合成績的排名相比于只對筆試成績排名更具有參考意義,這對教師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也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當今時代我國對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要求越來越高,對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改革方法的確立就是不斷對教學策略進行探索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摸索,從而找到適合的教學策略。
作者:馬榮 單位: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摘要】針對目前論述了高校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進行思政建設中面臨的問題,論述了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進行思政建設的對策和途徑。
【關鍵詞】土木工程;思政;建設
課程思政建設的主旨,是指通過結合、挖掘高校專業課教學中蘊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客觀科學的世界觀,實現人文知識的內化和道德情操的升華。要順應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改革與發展,土木工程專業課程建設應該做些什么,值得關注和思考。本文試圖通過對在土木工程專業課教學中開展思政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尋對策。
一、專業課中開展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考核和評價體系中對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引導性不夠
由于長期以來學校存在將專業課和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分塊的教學安排,對專業課教學的評價標準往往重視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培訓與傳授,而對通過專業課程進行“政治思想教育”重視不夠,缺乏相應的制度規定和保障,在教學考核中沒有發揮相應的教學引導作用,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在專業課教學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
(二)專業教師對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重視程度不夠
高等學校各專業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往往比較重視將一門學科中的主要概念、原理和方法,但是較少考慮到通過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思想政治意識的滲透和引領,甚至于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輔導員的職責和任務,與己無關。
二、土木工程專業課中開展思政建設存在的對策與途徑
(一)在教學目標上,專業課程教學目標也需突出體現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目標的設置過程中,要按照課程思政的新要求,要將課程教學目標的教育性、知識性、技能性相互交融,將學生的專業技能培訓與激發個人理想、社會責任感進行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科的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使專業課、實踐訓練課同樣承載正確的職業觀、成才觀教育。課程思政在教育理念層面的突破,集中體現在將所有課程的教育性提升到思政教育的高度,表明課程教學目標之首要是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高校教學按照課程思政的新要求,學知和學技的原動力要將個人理想與社會擔當有機結合,專業培養目標的“紅?!迸c課程教學目標的教育性、知識性、技能性相互對應。課堂教學中可結合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近三十年以來,我國在土木工程建設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和突破,對學生進行主人翁意識教育,樹立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對土木工程新政策的認同、國家道路發展的認同、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從而激發其更多的社會責任感。
(二)在教學內容上,把價值引領貫穿到專業課、實踐課及其教育活動中,形成課程教學“大思政”的新格局
在教學體系層面的建構上,要將學科教學與政治素養、國家意志高度統一;課程思政也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反映在教學體系上就是培養什么樣的人、學什么樣的知識技術,在頂層設計上,理想成長教育和專業發展教育要有機聯系。在土木工程專業課堂上不能僅限于理順知識體系,而更多地要從歷史、因果的角度闡述整個土木工程的發展歷程,并上升到哲學層面來觀察、思考和理解問題。引導學生在處理科研或者工程問題的時候,不能夠完全照搬經驗,而是要考慮它們的前提假定是否一致。土木工程教學要引導學生意識到:一個合理的、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設想,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核心。應根據國民經濟狀況、當地地質水文情況、工程施工水平判定自己做的設計是否符合社會的需求,而不能過分地重視計算而忽略了工程“功能”在設計中的核心位置;更不能僅僅根據目前的計算流程,生產出一系列的“圖紙”和“計算書”。
(三)在教學方法上,要靈活運用多種方式
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教學中必須應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學科思維處理教材、組織教學內容,依照教學大綱,跨出教材,將時代的、社會的正能量內容引入課堂,充分挖掘蘊含在相關知識中的教育因素,激勵學生成長成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土木工程課程具有理論性、工程性、實踐性相結合的特點,教學手段和方法要盡量多樣化,充分借助網絡化教學、課堂教學、視頻錄像、專業人員講座等手段;重視實踐環節,室內外實驗過程中,要使學生深刻地理解實驗的教學原理和實驗目的,嚴格地遵循實驗章程進行各項實驗,遵從客觀規律,認真觀察試驗現象,分析整理數據;有計劃地帶學生到施工現場學習,增加對工程實踐的直觀認識;在以上教學環節中主意潛移默化地樹立起學生正確的個人操守和職業操守,只有擺正個人的價值觀,才能進一步理解社會層面價值觀,最后達到為國家奉獻的境界。總之,無論從教師的思想認識上,還是從課程設計、教學考核與評價上,土木工程專業教學都應重視專業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土木工程專業課程當中,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同學們理解、領悟、認同并踐行一個“土木人”的責任與使命。
作者:張麗娟 單位:上海師范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摘要:經濟管理類課程對提高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經濟管理能力十分重要。但目前對學生經濟管理能力的培養仍有欠缺,針對這一現狀,提出進行經濟管理類知識的合理配置,調整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強化經濟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經濟管理能力;教學方法;綜合能力
0引言
土木工程專業是一門應用技術型學科,培養目標為培養符合社會需要,滿足市場需求,具有一定人文社科、經濟管理等科學素養,具備從事土木工程建造及工程項目管理的復合型高級技術與管理人才。從培養目標可以看出,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在掌握土木工程專業技術知識的同時,還必須具備相應的經濟、管理類知識,要通曉經濟、精于管理。提高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經濟管理類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經濟管理能力十分必要。
1土木工程專業課程設置
經濟管理類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專業課程模塊,起到培養學生經濟管理能力的作用。西安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經濟管理類課程有工程經濟與項目管理、施工組織與概預算、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建設法規與工程監理等,它們共同構筑一個課程平臺,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工程項目全過程管理、招投標管理、合同管理和工程監理能力。
2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
資料顯示,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除少部分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階段,其余大部分畢業生均走向與工程實際相關的工作崗位,如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從事房地產開發、施工管理、工程監理等工作。參與市場競爭,就需要具備較強的技術實力和工程項目管理水平,懂施工會管理,即具備工程項目可行性分析與效果評價能力,能參與工程招投標,掌握概預算的編制,精通法律法規及合同等。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應在掌握土木工程技術知識的同時,具備必要的經濟管理類知識。
3經濟管理類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3.1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
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部分學生認為,土木工程專業主要應以學習技術為主,經濟管理類課程的開設只是點綴。與大部分專業課程相比,經濟管理類課程的重要性未被普遍認可,學生認為經濟管理類知識對將來的就業起不到多大作用。對待經濟管理類課程的態度為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足夠的興趣,被動學習。
3.2缺少必要的實踐環節
經濟管理類課程對實踐性要求較強,要在相應理論的指導下結合具體的工程實際進行理論分析。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缺少實踐環節,部分學生對工程實際情況了解不深,在結合案例教學時,相應的理論分析就比較困難。
4強化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經濟管理能力的措施
4.1經濟管理類知識的合理配置
在土木工程的專業課程設置中,經濟管理類課程的數量很少,這對學生管理能力的培養和實際應用遠遠不夠。一名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相應的經濟管理類知識,才能使所完成的項目達到三大目標的相對較優。根據工程建設的性質及社會對學生的要求,還可開設工程項目可行性分析、招標與投標、工程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課程,以適應這一需求。同時還需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視程度。對經濟管理類課程的重要性和實際應用以案例形式加以講解,在授課過程中不斷強化,使其從根本上認識到開設經濟管理類課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2調整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教學方法上,可適當改變教學內容和方法,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采取各種開發潛能的有效措施,改進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主動思考能力。將經濟管理類知識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需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緊密配合。如精心準備與工程實際相聯系的有影響的成功管理的實例作為案例,這能引起學生興趣,有益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對課程的整體知識結構形成更深層次的理解,培養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問題求解策略,并使學生形成對這門課程學習的積極態度。還可將講座環節引入課堂,邀請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及企業的管理人員作報告,以切身的經驗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4.3綜合能力的提高
當今時代對人才的創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要具備在社會活動中把握自己、發掘創新思維的能力。經濟管理類知識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方面具有特別的優勢。學生通過學習經濟、管理、法律等各方面知識,可以開拓眼界,培養創造性思維。運用創造性思維進行判斷、決策,更為科學、準確,能更順利地解決實際問題。經濟管理類知識還有益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如論文撰寫,查閱資料,市場調研等,這些對學生今后的實際工作有直接的幫助。
5結語
經濟管理類知識是土木工程專業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未來的工程技術人員,掌握必備的經濟管理知識并付諸實踐,是十分必要的。提高學生對經濟管理類課程的重視程度,強化經濟管理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者:文艷芳 張磊 單位:西安科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
【摘要】
大一,大二是大學的重要部分,為了幫助大一,大二學生進行大學的專業引導和規劃,我們提出了專業導師的概念,并詳細介紹了它的可行性和優點。本文結合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特點提出了相應的實施方案與措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與幫助,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關鍵詞】
土木工程專業;導師
大學教育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輔導員或班主任負責學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專職教師只負責專業的教育,兩者一般不相交錯[1],并且大一,大二的學生并沒有接觸到相應的專業課,所以對專業的相關理解幾乎為零。顯然,這樣的教育不利于人才的培養和教育。因此,這是急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本文結合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土木工程專業課程設置特點,提出了專業導師制,專業導師主要是從學習方法,專業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幫助。
一、專業導師的必要性
1.土木工程專業課程的設置
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大一的課程主要是理論必修課,大二的課程主要是學科基礎課,到大三第一學期分成了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工程兩個專業方向,這個時候,學生才真正接觸到專業課,所以,在大一大二期間學生對專業課的了解非常少,對所學的學科、專業的發展方向和前景都不是很清楚。這也使得很多學生在學習期間表現得很迷茫。
2.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
本專業主要在于培養能適用二十一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意識和一定創新能力,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及管理的的能力,能在建筑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和市政工程等領域從事設計研究,工程施工和技術管理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2]。所以要求學生能夠從大一開始就有意識的加強對知識的積累,提高學習的效率。但是通過對大三大四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發現,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有:(1)大一大二課程的相關知識掌握不夠,很多專業課程中用到的力學知識都不會;(2)課堂紀律和出勤率不高,學習態度不正確;(3)學習方法和學習規律沒有掌握;(4)對大學里面的一些課程不夠了解,不清楚課程的重要性。
3.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
專職教師主要帶的是大三,大四的專業課程,到學生大三的時候才和學生直接的接觸,所以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不是非常了解,不能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
二、實施方案與措施
1.專業導師實施的基本情況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建工系土木工程專業大一設了6個班級,共158位學生,土木工程專業專職教師6位。
2.專業導師的實施措施
(1)專業導師工作年限:兩年(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級根據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結合考研和就業需求,通過《大學生涯設計登記表》的指導和反饋,進行動態跟蹤和個體輔導。(2)專業導師每學期組織召開主題班會3次以上,約談學生3人以上,并及時、詳細填寫《專業導師工作手冊》。(3)按照學院《大學生涯設計登記表》的具體要求,根據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在每學期初詳細給出指導意見。(4)黨支部每學期組織輔導員與專業導師開展集中討論兩次。(5)輔導員與專業導師之間,不定期的進行工作溝通與交流,特別是針對部分重點關注學生和學風班風相對落后的班集體,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并做好工作記錄。
三、結語
對大一大二的學生設置專業導師制,第一,可以很好的指導學生掌握大學的學習方法和規律,使他們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樹立良好的學風;第二,幫助學生了解所學學科、專業的發展方向和前景,了解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第三,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提高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第四、指導學生開展實習、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所以,在有條件的大學中設置專業導師,是非常有必要的[1]。
作者:王秋分 謝偉 鄭玉瑩 劉玉田 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摘要:
生產實習是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學的重要實踐環節,如何提高實習質量是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面臨的嚴峻問題。文章針對傳統生產實習模式,基于BIM技術教學應用現狀,將BIM技術與生產實習教學進行優勢整合,提出利用網絡平臺,設立網絡施工模擬實驗室,并探討其過程管理及戰略意義。
關鍵詞:
BIM技術;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網絡實驗室;教學改革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發展日益迫切。2010年,教育部推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該計劃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要求,逐步從單純會技術轉向“精技術,善經營,懂管理”全方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世界發達國家的工科院校都十分重視工程實踐教學。與國外相比,中國工科學校工程實踐教學存在明顯的不足,目前最為人詬病的即為“形式之風”[1]。新形勢下,傳統實踐教學模式已不適應學科發展的需求,對土木工程相關專業的實踐教學“去形式化”的革新探索勢在必行?;凇白吭焦こ處熍囵B計劃”,在全方位復合型人才培養方面將軟硬件相結合,將新技術等硬件作為支撐,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模式等進行改革,而土木工程行業興起的信息—網絡—虛擬現實技術,正是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助推器”。
一、生產實習在土木工程專業教學中的地位及現狀
(一)生產實習在土木工程專業教學中的地位
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實習是土木工程專業實踐的排頭兵,生產實習又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環。生產實習是工科院校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教學手段。生產實習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學生在系統學習專業課程以后,深入施工現場,參加施工等實際工作,通過學生自己在施工現場的觀察、思考、學習,以及專業教師及現場技術人員的指導,強化學生對理論與實踐關系的認識。學生以實際工作者的身份,直接深入建筑生產第一線,參與生產的整個過程,一可以加深對課堂理論知識的認識,對已學習掌握的知識進行驗證、加深理解,這是課堂教學重要的延伸,也是課堂知識得以鞏固、豐富的過程;二可以在實習過程中學習實際工程技術以及現場管理知識,培訓學生在施工現場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以及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深對工程的感性認識;三可以在實習現場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職業操守、組織紀律性、社會責任感等綜合素質的教育,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開展工作夯實基礎。
(二)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現狀
傳統的生產實習,教學上一般很少在學校進行實習預演,或為生產實習做充分的準備,僅由指導教師聯系好工地或講座,以班級為單位,以參觀學習和聽專題講座為主。事后學生遞交一份實習報告,由指導教師評定成績即為實習結束。這種事先沒有準備事后也沒有后續總結的實習模式,既耗費了師生的精力、時間及學校的實習經費,然而卻完全達不到教學效果。其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聯系實習場地困難多,實習質量難以保障
聯系實習場地一直以來都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題,特別是近年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招生人數不斷增加,基于實習現場的安全問題,許多建設單位不愿意接受學校集體組織的實習學生,因為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對建設單位的影響很大,這樣就導致聯系實習工地非常困難,能聯系到與原定教學計劃內容一致的工地更是難上加難。而且教師和工程技術人員的講解又不能保證面面俱到,帶隊教師在學生實習期間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安全問題上,處處時時擔心,根本無心指導學生專業實習,只盼實習早點結束,早點將學生安全送回學校。以致實習時間短,實習內容不系統、不完整,在整個實習中,學生只能查看工地基本資料,再跟著大隊伍被動地“走馬觀花”,或者坐在教室里,毫無準備地聽一聽專題講座。學生沒有親身參與,只有被動接受,還是無法切身應用專業理論。這樣的實習,質量從何談起?還有一些學生的生產實習由其自行找單位落實解決,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學生往往只是為了實習報告而片面應付,有的甚至不去現場,找有關系的單位蓋章證明已完成實習即可,這樣的實習能有收獲嗎?另外,還有些隱蔽工程,比如回填后的基坑及鋼筋工程等等,一旦工序結束,即無法探究細部,學生即使到現場也無法了解相關知識[2]。
2.考核方式單一
實習的考核方式單一,即學生遞交報告,由指導教師評定成績,這種考核方式導致很多學生可能直接采用其他同學的實習照片甚至實習報告正文,或者稍作修改。有的學生甚至沒有去過現場,靠抄襲同學和網上摘抄也能炮制出一份可以過關的實習報告。學生實習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很可能認為校方對于實習并不重視,自己也可以敷衍了事,甚至認為教師所謂的工科的嚴謹作風只是口頭說說而已,這一認識還會影響到學風乃至日后從業的態度,人才培養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3.教師自身專業素養不足
生產實習要求帶隊教師必須有足夠的實踐經驗,但很多教師忙于教學,與外界聯系較少,很少深入第一線,在指導學生實習方面缺乏相關的工程實踐經驗,大都心有余而力不足,現場無法深入講解,指導效果不佳。
二、BIM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不足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簡稱BIM)由Autodesk公司發明。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學、工程學及土木工程學科的新工具,主要指以三維圖形為主,由建筑相關的計算機輔助設計,采用建筑過程的數字展示這一革新方式來進行數字信息交流及合作。BIM技術是一門新興技術,其在建筑業的應用,主要涉及軟件的研制和系統跟蹤開發。BIM技術的應用革新了傳統土木工程行業的施工、設計方法和理論,帶來了新的理念。實踐證明,建筑工程應用BIM技術,將創造極大的經濟效益,并促使土木工程這個古老的行業與時俱進。進入21世紀以來,這項技術的應用趨于廣泛,發達國家紛紛提出信息化建設戰略,在工程項目中大力推廣試點:英國明確至2016年,所有政府建設文件均以信息化進行管理;美國的總務管理局、陸軍工程兵、國家科學建筑研究院分別就BIM技術發展路線圖、標準化工作出臺了相應政策;日本、新加坡等國也就BIM技術在項目中的試點應用制定了發展路線規劃。中國也在逐步加快開展BIM技術的應用研究,住建部2011年信息化發展綱要,明確指出BIM技術要延伸至施工階段,2012年開始制定BIM的相關標準規范,更顯示出中國在推行BIM技術制度化上的決心及執行力。針對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中國高校和企業界響應市場號召,積極儲備BIM技術力量,促進BIM技術事業的發展。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在BIM技術平臺研究上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有的高校提出用BIM技術虛擬工程項目管理,更新工程項目管理沙盤的開發模式;有的高校提出以BIM技術為平臺,強化建筑工程造價管理課程體系的實踐能力培養;也有的高校基于BIM技術,進行集成化可持續的建筑設計教學研究;還有的高校直接將BIM技術開成計算機課程,將計算機課程教學與BIM技術進行接軌等等。綜上所述,高校及企業界已經對BIM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進行了符合中國國情的適應性改裝,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經過BIM軟件系統學習的學生實踐能力明顯有所提升,軟件建模能力也優于以往。但從整個大土木的課程體系來看,BIM技術的效力顯然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有些高校僅僅為了讓學生學會BIM軟件而開設BIM技術課程,甚至在培養方案中將其列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其實,軟件開發出來就是為人所用,為了學會軟件操作而學習軟件大可不必,而且也枯燥無味,教學效果得不到保證。如將BIM技術融入到實踐教學等課程中,在學習專業知識時就不知不覺將軟件操作熟練起來,對學生的學習時間以及學校的資源配置都有好處。(2)部分高校在應用BIM技術方面已作了很好的嘗試,如虛擬沙盤、造價體系研究、集成化建筑設計等,但還存在一系列問題,比如模擬的項目比較簡單,不真實,比如一個鋼架、一座小橋等,而BIM技術在處理大批量的數據沖突時才優勢明顯,簡單的項目當然不能讓學生領略BIM技術的強大,也不能讓學生感受實際工程的復雜。將BIM技術與實踐環節進行結合,可直接模擬真實工程,將BIM技術展示的沖突與實際加以驗證,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積累初步的工程經驗。(3)從目前來看,BIM技術僅僅運用在沙盤模擬、建筑設計等土木工程行業的細小分支上,模擬還未成體系,項目間銜接的全面性也有待補充,而本科學習階段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與以后工作的所需對應起來,BIM技術對于本科教學最大的意義應該就是讓學生身臨其境,學以致用。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僅僅依靠單一的模擬肯定是無法完成的,因此,必須引入實踐環節進行系統模擬。
三、BIM技術應用于實踐教學的實際意義
BIM技術以強大的協同交互性著稱,它的主要特點是可以連續、即時、高效地提供高品質、可靠度高的有關項目設計草案、設計成型方案、施工進度、質量、成本控制信息等。所有信息及數據通過BIM技術平臺共享,建筑、結構設計師和現場施工管理人員通過平臺可將工程項目全過程管理無縫連接,以實現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此外,BIM技術很多時候被用在施工前期,它可以無死角、全方位模擬施工現場,在施工前甚至設計初期就可以發現后期施工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這樣在設計階段就可以進行合理的規避處理,以此擬定實際施工操作方案,最大程度地合理配置人員、材料、工期等資源。將BIM技術應用于生產實習等實踐教學中的實際意義主要有:(1)作為一種表現力較強的虛擬現實技術,其在實習教學中的應用,將極大地豐富教育技術學的理論體系,豐富和拓展實習教學思維和教學理論。(2)進行教學改革試驗,嘗試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贐IM技術的生產實習教學素材,可以生動形象并最大程度地還原施工現場和過程控制,幫助學生直觀感受工程中的動態變化,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邊學習理論知識,邊與實際相結合,以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3)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增強學生自主協作學習的能力。BIM技術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新的素材收集方式,學生在利用該技術采集、處理信息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其信息素養。無論是收集過程中的分工合作,還是基于資源的學習,都對增強學生自主協作學習的能力有很大幫助。(4)培養教師多樣化、經濟有效制作教學素材的能力。BIM技術的出現為制作教學素材增加了一種新穎而有效的方法。
四、整合BIM技術應用于實踐教學的改革思路
隨著高校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提高實習質量成為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面臨的嚴峻問題。針對目前生產實習出現的亂象,基于國內外關于BIM技術的研究現狀及應用,將BIM技術與具體學科課程相結合,在大量閱讀國內外文獻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生產實習教學的特點與BIM技術的優勢進行整合研究,課程教學具體改革思路如下:
(一)開發基于BIM技術的實踐教學素材
利用BIM技術制作一個完整的結構施工全過程動畫,并制定相應教學方案。利用校園網的網絡教學平臺,多媒體課件供學生瀏覽,在施工等課程學習階段要求學生首先學習運用BIM軟件,并與學生進行課堂上和網上的討論與交流,進一步完善結構施工全過程動畫及細節。
(二)利用網絡整合BIM技術平臺,設立土木工程學科網絡施工模擬實驗室
利用網絡整合平臺,采用虛擬現實技術模擬實習的工程圖紙,每班學生可以分為若干小組,小組成員每人負責一個工程子項,通過網絡上傳自己的虛擬成果,最終實現實習項目預先虛擬四維施工。通過對設計圖紙的深入了解,提升學生獨立思考、查閱參考資料與分析應用理論及軟件的能力,實現專業實踐體系的有效整合。另外,每個施工小組都有自己的子項工程,但全班學生做同一個項目也不會有雷同的現象出現,對后期成果的檢驗及成績的評定提供了很好的依據。既杜絕了抄襲,也保證了教學質量。
(三)在虛擬實驗室中進一步深化現場實習所學知識
虛擬施工環節結束后,利用課余時間,由帶隊教師帶領學生前去工地實勘,可以按照工程進度安排多次參觀學習。不同于傳統實習走馬燈似的參觀,已模擬過施工全過程的學生對施工現場的情況了然于心,能有的放矢地提出相關問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這樣學生在現場逗留的時間也不會太長,消除了教師及施工單位維護安全的煩惱。每次工地參觀學習歸來后,學生均可根據實際施工經驗及技術要點繼續完善自己的虛擬施工流程,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專業知識在工程實際中的應用條件和注意事項。將自己所學專業課程知識真正應用到實踐中,這對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工程素養大有好處,也確保了教學質量[3]。
五、結語
隨著“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逐步推廣和實施,教學實習的改革是高校工科調整專業教學計劃的必然選擇[4]。將BIM技術應用于生產實習是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一大補充,為實習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這一改革也有助于學生對土木工程學科系統化的理解,加深學生對土木工程團隊合作精神的認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應用能力在實習教學過程中也將得到很大的提升。
作者:丁克偉 夏珊 陳東 劉運林 單位:安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1土木工程專業成人教育特點
成人教育是傳統學校教育向終生教育發展的一種新型教育制度。由于成人教育的種類多樣,有自學考試、網絡教育、電視大學,以及公立高校成人教育和民辦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對象的文化層次不一。部分學生為高中生,部分學生為中專生。層次上的差異決定在教學方法上應有區別。土木專業是一門非常注重工程實踐的學科,土木工程專業成人教育成的重點不再是以單純地追求學歷教育,主要目的是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在職人員的理論水平,將其實際工程經驗與理論較好的結合起來。土木工程成人教育的生源正好具有豐富的工程經驗,特別是施工經歷。所以成人教育與全日制本科專業教育有著較大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①學生層次參差不齊,基礎普遍偏弱;②生源的行業較多,涉及文、理、工各個學科,教學上很難顧及全局;③多數為在職或半脫產學習狀態,聽課時間難以保證,學習精力不夠;④學生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理論認識薄弱。
2土木工程專業成人教育教學現狀
2.1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絕大多數成人教育都是依托普通高校教育,在降低教育投入成本的情況下,成人教育師資力量主要為兼職教師。部分院校臨時聘請離退休教師或在讀研究生代課。教師的教學精力和教學質量上都很難保證。教師作為成人教育最核心的人力資源,其素質是成人教育發展的根基與生存的希望,但目前成人教育教師的整體水平還不容樂觀。成人教育院校難以聘請到高水平的成人教育教師,缺乏大量的既懂理論又有實踐經驗,能操作示范的成人教育教師。目前的成人教育教師的待遇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還遠遠不夠,離成人教育大規模發展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2.2教學內容滯后,結構不合理
成人教育一般都采用普通教育本、??平滩募跋鄳慕虒W計劃、培養方案等,理論的東西較多,實踐結合少,推理性的講解極不符合成人教育靈活性較強的特點。
2.3教學、考核方式單一
目前成人教育的教學過程依然是課堂教學和卷面考試制度。由于成人教育的學生大部分為在職狀態,自學的時間少。教學中多采用集中教學制度,在較短時間內要給學生灌輸全部教學內容,學生接受困難,教學也形同虛設,呈“被動聽課”狀態??荚嚂r仍然是采用“一卷定終生”的閉卷筆試形式,自主學習環節未能體現出來。
2.4教學管理人事化
成人教育對教師的人事管理多不重視,基本上是以事務性工作為主,加之教師隊伍兼職、外聘較多,管理也較為松懈,缺乏集體凝聚力,更無法滿足大多數成人教育教師的培訓需求?,F有的成人教育培訓體系缺少監督和評估體系,無法對成人教育教師的培訓效果進行有效的評估,使得成人教師培訓成為一種無序行為。此外,成人教育雖然發展迅速,規模龐大,但很多成人教育機構的工作環境、工作氛圍、報酬體系都很難滿足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大大影響了教師的工作態度和積極性。
3教學改進方法探討
3.1教育理念的改進
成人教育是面向人的現實生活的開放教育。成人教育不再是選拔教育、而是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目的。隨著社會科技和知識經濟的發展,我國成人教育的重點將轉向高層的繼續教育。不僅有大專和本科成人教育,目前又發展了研究生成人教育班,對于他們的教育,必然是解決其各種現實問題的教育。所以成人教育必須適應現代社會的變化和要求,主動改革自身的辦學形式和內容。
3.2根據成人心里特點,探索教育方法
成人在學習上、人格上具有獨立性,成人教育是一種推崇個性發展的一種自由式教育,因此,教師更應尊重成人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教學應更多的面向現實生產實際,少一些教科書式的講解,更多地采用討論法、問題法、案例教學、實踐、實驗法等。更多地體現“現實關系”和“觀念關系”。教學上應擴大專業信息量,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和差異,具體明確教學內容和方案。增加應用性內容,增加實踐性環節,壓縮理論性課程。打破傳統的課程結構,改革培養目標、調整專業結構以能力為中心。注重課程的相互滲透,建立靈活多樣的課程模式。
3.3“應用型”師資隊伍建設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土木專業成人教育的主要目的。從目前的土木專業成人教育實際情況來看,師資力量仍與全日制本科教育無實質性區分。教師的專業素質、知識結構往往并不完全能適應成人教育的實踐性和實用性,常常忽視提高自身工程素養來指導學生。所以,拓寬專業面是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師資建設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對于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來說,在聘請兼職成人教育教師時,應優先考慮在不同專業方向上有工程鍛煉經歷的教師,對于擁有國家執業資格或多年的設計經驗的教師加以重用。構建具有雙師素質教師隊伍更符合應用型再教育的教學。
3.4構建專業的課程體系
以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理念,構建成人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對建筑結構工程、建筑經濟與企業管理、道路和橋梁工程、巖土工程方向分別設立課群組,學生根據自己行業和將來要從事的工作自行選擇課程組進行學習。增加實踐環節課時,削減課堂教學時間,課程內容的設計向綜合化方向發展。注重學生工程訓練和工程素質的培養,使學生了解和熟悉土木工程師遇到的主要問題及處理方法。
3.5產學相結合的方式
對于土木工程成人教育,講授課程并非最理想的方案。通過直接參加工地的工作,參加招標文件的編制、進行施工組織設計、現場監理助理等實際工作,加強了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同時也使教學質量大大提高。通過產學式的結合,學生可以更扎實地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更好地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更好地投入到實際生產工作當中。課程教學中可以安排來自科研、生產部門的人士擔任教師,他們講授課程的一部分內容。通過社會渠道,與企業建立長期、
3.6教學資源的建設
多年的成人教育發現,遠程教育是成人教育最重要的手段,也是使用得最多、效果最好的教學方式。遠程網絡教育在近些年發展較快,擁有成熟的網絡輔助教學系統和多媒體教學資源。遠程教育可以形成靈活的互動環節,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工程實際問題進行答疑解惑。網絡資源豐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可以自由地接受教育,它突破了人們在時間、空間交流的局限,使學生學習、復習和測試更加便捷,更具高效性。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是成人教育適應現代社會變化的重要教學手段,也是未來最具前景的教育形式。
4結束語
要辦好具有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成人教育,必須轉變教育理念,突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將現代的教學方法有機地融合起來。將學生作為自主的,個性的對象,進行滿足自我發展的教育。土木工程專業成人教育更要體現出對人的潛能的開發,不只是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而是著重解決一些現實問題。加強“雙師型”教學隊伍的引進和培養,同時,加強教學資源建設,特別是要加強實習基地、網絡精品課程的建,引導教師深入工程一線,不斷提高工程素養,真正使人才培養方案落到實處。
作者:陳棠茵 單位:西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
1對獨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認識與思考
基于獨立學院這種“三本”院校的學生與其他重點高校學生的差異性以及社會對人才需求層次的多樣性,可以得出獨立學院的土木工程專業教育應貫徹“因材施教,學以致用”的人才培養原則,其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應將重點放在“全面發展、突出專長、著重應用、強化實踐”上。在有限的學制和學時內,只有改革并構建切實可行的專業課程體系才能更好地貫徹上述原則。“因材施教”是適合獨立學院這種“三本”院校學生特點的。目前,獨立學院的學生之間個體差異性較大,不像“一本”學生那樣整齊劃一,在基礎知識、思維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和“一本”、“二本”學生有一定差距且參差不齊,這是必須承認的現實。但是,這些學生各有特長和愛好,一般不會因循守舊,接受新生事物快,多數學生有一定潛質,喜歡動手且善于動手,這正是我們可以“因材施教“的基礎。“學以致用”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現實和長遠需求所決定的。目前,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正處于持續、快速、大規模發展時期,迫切需要大量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這一狀況還將在我國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而且,從揚長避短以及與“一本”學生錯位發展的要求來看,也必須貫徹“學以致用”的人才培養原則。也只有如此才能給“三本”學生留下發展和“用武”的空間。“全面發展、突出專長、著重應用、強化實踐”是“因材施教,學以致用”原則的內涵。“全面發展”要求人才培養方案保持其整體完整性,能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提高,在課程體系的安排上兼顧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突出專長”是在全面發展基礎上的突出專長,“突出專長”更應突出專業方向性而不是一味地拓寬專業口徑,應以專業方向為單元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壓縮必修課內容和學時的同時增加選修課,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追求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發展自己的專長;“著重應用”應在適當削減基礎課內容和學時的同時加強專業課學習,應在實踐教學中加強“真刀真槍”的實踐訓練,多應用案例法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實踐”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理論課教學方法,遵循“必需和夠用”原則壓縮理論課時以加強實踐教學,把實踐教學融合于課內與課外、學期與假期、學校與社會。總之,獨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和課程內容的改革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素質而因材施教。以“應用”為目標,以“學以致用”為原則,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專業方向為單元,構建適合獨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充分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遵循理論課“必需和夠用”的原則,精簡和調整各類課程的學時學分,整合和改革各課程教學內容,突出實踐教學地位,以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2獨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框架與課程設置的改革
2.1課程體系框架
基于前述獨立學院“因材施教,學以致用”的人才培養原則,按照“全面發展、突出專長、著重應用、強化實踐”培養要求,筆者所在的學院構建了由“公共課+專業課+素質課”三大教學模塊所組成的課程體系主體框架。(1)公共課教學模塊:由上級有關教育主管部門規定的本科生必須掌握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方面的課程。(2)專業課教學模塊:包括專業必修課教學模塊和專業選修課教學模塊。它是以專業人才規格的理論知識點要求為主線,構建保證專業規格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專業課程體系,基本理論以必需和夠用為尺度,其中專業選修課最低選修32學分。(3)素質課教學模塊:包括素質拓展系列講座、專業素質培養課程和綜合素質拓展課程。融入實踐教學環節的內容,使課內知識得到理論強化和實踐應用,作為課內教學的補充和延伸,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規定每位本科生應獲得的相應的素質學分,注重個性化發展。
2.2課程設置
為落實“因材施教,學以致用”的人才培養原則,根據課程體系主體框架,設置獨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課程。其中公共課教學模塊課程是由上級有關教育主管部門規定的,不再贅述。
2.3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實踐教學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獨立學院應該貫徹“因材施教,學以致用”的人才培養原則,落實“著重應用、強化實踐”人才培養要求,將實踐教學更應該放在突出位置。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其內容、環節、過程及考核必須精心設計精心安排。由此而構建的獨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及其實施。
3結語
筆者按照“因材施教,學以致用”的人才培養原則和“全面發展、突出專長、著重應用、強化實踐”的培養要求,經過多年的探索、研究和實踐,不斷總結經驗,逐步形成了獨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教育和教學工作的特色。經過兩年多的運行,總體上保證了“具備必備理論基礎,實踐應用能力強,能夠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專業人才培養尚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解決。
作者:朱錦章 楊子江 郭波 姚大飛 單位: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
一、“應用創新”理念的土木工程專業建設的現實意義
國外一些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工程教育,在工程師培養方面大致分為兩大模式:一是在校期間著重培養學生的工科基礎能力,畢業后由企業完成工程師職業方面的教育。二是在校期間對學生進行工程師的基本技能訓練,畢業時獲得具有職業資格的工程師學位。以上兩種模式,都需要企業的參與和支持,企業與學校結合,接受大學生實習,參與工程師人才的培養。民族院校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要體現為民族地區和區域經濟服務的特征。本文主要以筆者所在學校大連民族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專業教育理念、實驗實踐基地建設、專業培養方案、“應用創新”人才培養理念的實踐等工作為例,探索民族院?;凇皯脛撔隆崩砟畹耐聊竟こ虒I建設規律。
二、“應用創新”理念下的土木工程專業建設
近年來,大連民族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結合國家“卓越計劃”,立足于“應用創新”理念,以遼寧省專業評估為契機,發揮已有專業的優勢,大力開展土木工程專業建設。在2009培養方案和2013培養方案的修訂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論適度,重在應用”的教學指導方針,在培養方案中體現應用和創新的教學理念。學校土木工程專業2000年開始招生,經過14年的辦學歷程,發展迅速。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1年被評為“大連市三育人先進集體”;2012年被評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2013年參加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綜合評估,位列全省第三。為實現“應用創新”理念下的土木工程專業建設,學校進一步加強實驗室和實踐基地建設、創新教育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培養方案的修訂等工作。在此基礎上,立足沿海,服務民族,努力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土木工程專業。
(一)加強實驗室和實踐基地建設
1.強化校內實驗設施建設,發揮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2011年學校土木建筑工程綜合實驗中心被評為“遼寧省示范性實驗中心”。2013年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借搬遷新校區之際,在新教學實驗樓的建設中,對實驗條件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善,增大了實驗室的使用空間,購置了大量用于本科教學的實驗設備,以滿足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創新”理念的教學要求,為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提高創造有利條件。此外,積極鼓勵教師結合生產實際開展科學研究,將教學和科研相結合,形成科研促教學的良好局面。在實驗教學中,為培養和訓練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適當增加了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內容。并結合各種學科大賽,鼓勵并組織學生參與準備性試驗。近年來,該專業學生參加各種級別的學科競賽均取得優異的成績。同時,以專業導師工作室制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導師工作室的課題研究,增加科研實驗比例,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工程能力。
2.校企合作,加強實踐基地建設
參照“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建立校企合作聯合辦學的培養模式。校企雙方協議建立校企聯合辦學的組織機構,制定相關管理條例、培養方案和培養標準等。近年來,該專業與大連市8家設計單位和施工企業及大型監理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辦學的實踐基地,除頂崗實習外,企業還接收30余名學生參加“3+1”試點班的企業學習。此外,學校還聘請了有經驗的工程師作為校外指導教師,結合工程實際項目對學生的畢業設計和生產實習進行指導。多年的實踐教學證明,學生在企業實習,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和團隊合作精神,強化了創新創業意識。
(二)加強創新教育建設
學校土木工程專業重視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近年來,為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競賽以及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建立了“創新工作室制”的創新能力培養機制;以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為目的,建立了“土木工程結構設計創新工作室”;以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混凝土配合比大賽為目的,建立了“混凝土材料性能創新工作室”;以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測繪大賽為目的,建立了“土木工程測繪技術創新工作室”等。近期,又開設了“力學應用創新工作室”、“土工實驗創新工作室”等。各創新工作室有固定的活動場所,并配有相應的設備,由專業指導教師進行指導。通過創新工作室的訓練,學生獲得了工程實踐和應用創新能力的鍛煉。近年,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還多次主辦市級大學生學科競賽,并組織學生參與全國混凝土配合比大賽,省、市級結構大賽和測繪大賽、力學大賽,各種級別的“挑戰杯”大賽等,均取得了優異成績。開展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提高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創新積極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改革培養方案
大連民族學院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直屬院校,學生來自全國56個民族。木工工程專業2000年開始招生,為滿足民族地區及周邊地區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需要,土木工程專業下設兩個專業方向:建筑工程方向和交通土建方向。學校60%以上的學生來自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在語言和接受知識的能力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教學中主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分層教學,即對將來繼續從事土木工程科學研究準備考研的學生,著力加強其理論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對畢業后直接就業的學生,則加強其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培養方案還設置了基本能夠滿足各類學生自主選擇需要的選修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堅持“應用創新”的辦學理念,堅持“理論適度,重在應用”的原則,在課程設置上增加能夠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課程。2009培養方案對原來的培養方案進行了改革,將培養方案分為三大平臺,即通識教育平臺、專業類教育平臺、專業教育平臺。尤其在專業教育平臺的設置中,開設了一些新的能夠培養學生應用和創新能力的課程,如土木工程實踐能力訓練、土木工程技術工作室課程、道路測試技術工作室課程等,并設置相應學分,使應用創新教育真正落到實處。近年來,在培養方案中增加了“3+1”的培養計劃,使校企聯合辦學的培養模式更加規范化。在編寫培養方案的過程中,深入企業進行調查,結合企業的工程實際,調整部分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改革“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內容和課程結構,增加課程設計、實驗、實習等實踐課的內容和學時數。如在畢業設計之前,增加畢業實習的環節;在混凝土課程設計中,增加混凝土雙向板的設計內容,以滿足工程實際需要;在高層建筑結構課程中,增設了高層建筑結構課程設計;在交通土建方向的限選課中,增設地下結構課程設計;在專業選修課中,增設3D掃描技術在民族建筑保護中的應用和結構無損檢測等實踐課。總之,力求實踐環節的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并具有時代專業特色。
三、結語
近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基于“應用創新”理念的土木工程專業建設,符合現代土木工程行業的發展需求。土木工程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因此,在土木工程專業建設中引入“應用創新”的理念是必要的。在人才培養上,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能力教育并重;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理論適度,重在應用”的原則,依托“卓越計劃”,進一步加強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創新實踐基地建設以及重點實驗室建設等,千方百計培養優秀的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創新”人才。
作者:覃麗坤 孫建剛 隋惠權 王振 高凌霞 單位:大連民族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1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措施
1.1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措施。
對于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部分,結合我系土木工程專業“三位一體”的“666”實踐教學模式,課題組通過兩屆學生教學,嘗試將課程設計分布在建筑設計教學內容之后的教學過程中,將理論教學和實踐相結合,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并嘗試多人合作指導課程設計的模式。課題組老師根據教學需要及自己專業特長,擬定不同結構體系、不同使用功能、分量適當的課題,由學生自愿選擇指導老師進行設計,一則可以滿足學生愛好、激發其設計潛能,二則可以減輕科任教師工作量,效果良好。此外,在設計過程中應該強化規范意識,引導學生正確設計,充分挖掘學生的業余時間,嚴格考核,及時總結,以求提高教學質量。
1.2鋼結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措施
1.2.1以項目實例為依托,開展設計教學。
在課程設計講解過程中,以已修建實際工程為主,對實際工程進行設計。將書本理論知識與身邊實際工程相結合,使學生把課堂所學知識加深理解和鞏固。近兩年榆林麻黃梁汽車產業園區,興建了一批汽車銷售4S店工程,主體為門式剛架。就以實際工程為依托,進行課程設計。帶領學生到工地進行參觀已修建好的門式剛架,了解結構形式,翻閱完整設計圖紙等資料,把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一一對照、比較,增加了實際工程認知度,增強了施工圖的繪制能力。在校教師再對鋼結構施工圖中的要點一一講解,學生能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1.2.2優化教學內容。
在不增加學時的前提下,能讓學生更多地掌握課程設計內容。把課程設計相關內容融入到實踐教學中集中講解,不占用理論教學時間。理論教學學時壓縮后,我校安排以理論部分較強的鋼結構原理為主。對于課程設計部分的講解學時幾乎所剩無幾,那么對于鋼屋架課程設計中的支撐布置、荷載導算、內力計算、構件計算、節點設計等幾部分以平時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多加練習,通過作業發現問題指正問題。在課程設計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強調,這樣能夠保證設計各環節的質量。學生普遍反映良好。另外,要求學生查閱最新規范、圖集;課程設計以實際工程為依托,那么就要以最新設計規范為依據。
1.2.3教學模式和設計內容多樣化。
在鋼結構課程設計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一種引入“參與?合作”教學模式。把一個設計項目拆分為幾個子項,2-4人組成設計小組,以設計小組為單位,參與到實際工程中去,對某一項目進行設計,每人設計一個子項?!皡⑴c?合作”教學模式的要點是通過教師的指導設計作用,形成學生主動、積極、創新的設計理念,團隊合作的設計學習情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1.3工程概預算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措施
1.3.1將課程設計與理論教學相互穿插。
傳統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課程設計與理論講解在實施上是分開的,導致理論知識的講解空洞、乏味,學生難以理解,教學效果一般。考慮到教學與課程設計是相輔相成的,理論知識是課程設計的基礎,課程設計是理論知識的實踐與應用,筆者提倡理論,筆者嘗試將課程設計與理論講解相互穿插組織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3.2選擇恰當的題目,確定合理的課程設計份量。
筆者對開設工程概預算課程設計的院校進行調研,發現大多數院校該環節考核采用同一題目(同一套施工圖)進行考核,形式單一,而且在多屆學生中使用,對課程設計的質量產生了負面影響。筆者認為在進行設計選題時應本著“工期新、結構新穎,任務分量適當”的原則,同時盡可能選用正在建的工程,方便學生在設計過程中能將設計藍圖與實物聯系起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設計的積極性,提高設計質量。
1.3.3加強老師跟蹤式指導,發揮學生的認知能動性,推行學生成果互審制。
為確保設計質量,增加學生的主動認知能動性,在進行課時設計組織運行時,將工程量計算安排在教室集中指導,每天不定期的檢查學生的初稿,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并且對一些共性、難點的問題集中講解。定額套價、材料調差和取費統一安排在模擬算量實驗室,使用網絡版的廣聯達計價軟件來進行操作,既方便教師的跟蹤檢查、指導,又可以使學生對基本工程量匯總計算等進行互審,既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又可確保教學質量。
1.4施工組織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措施
施工組織課程設計是《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性教學環節。本課程設計通過一個常見的、典型的多層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使學生熟悉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內容及程序,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所學施工技術與管理知識的系統化、條理化,為在項目施工、管理領域執業奠定堅實基礎。根據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筆者認為該課程設計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內容。①將設計課題與理論教學相互穿插,杜絕“兩段式”教學。傳統教學方法將課程設計與課程理論分開組織,忽略了兩者的內在聯系,建議在組織教學的時候將二者相互穿插,重點講好項目施工工藝的組織流程、項目進度控制方法及工藝間的邏輯關系等內容,為后續的工程項目的專項組織設計奠定堅實的基礎。②嘗試校企合作聯合開展課程設計環節。針對我系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結合學校校企合作育人的構想,以現有產教合作項目為依托,以具體的工程項目為背景,嘗試校企雙向合作育人,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較早融入工作崗位,使課堂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能力拓展的“零距離”對接,實現“學校知識學習厚基礎、企業環境養素質、頂崗實踐強能力”。③構建“多任務教學、多人合作指導設計”的實踐教學模式??紤]到該課程實踐性較強,與施工工藝聯系緊密,建議構建集“多層民用建筑(住宅、辦公樓等)施工組織設計、單層工業廠房施工組織設計”等為主線的多任務設計課程,并配備不同的專業教師進行設計指導,確保設計質量。④與生產實習相結合,革新課程設計的考核方法。按照原有人才培養方案,施工組織課程設計安排在生產實習教學前,經過近幾年的實踐,效果不是太好。建議在組織課程設計時,在生產實習前布置任務,生產實習后提交作品,使學生可以在實習過程中將一些新的施工工藝、工法等融入設計,有利于設計中工程質量、文明施工、施工組織專項設計及季節性施工措施等內容的深化。在成績考核方面,可以結合生產實習環節通過ppt匯報等環節進行,亦可與實習企業聯合進行考核,效果較好。
1.5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措施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主要包括鋼筋混凝土梁蓋設計、單層工業廠房設計兩個環節,是對混凝土結構及基本原理教學的重要補充。對于鋼筋混凝土梁蓋設計部分,主要以理論計算為主,應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內化、積累;對于單層工業廠房設計部分,則主要注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改革措施如下。單層工業廠房設計的主要作用是將課程中所學的單個知識點,如單個受力構件設計計算方法、荷載計算方法、內力計算方法、內力組合原則等實際應用于廠房建筑整體的結構設計中,讓學生通過設計理解所掌握的計算方法在工程中如何運用,怎樣實現教材內大量的構造措施等。雷洋等對單層工業廠房課程設計的設計內容及重難點進行剖析,并提出改進教學質量的方法,具體如下:①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突出重點教學。該課程設計涉及到的知識點比較多,教師要在教學中以講明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為重點,以學生能夠綜合運用各個知識點為目的。本人在教學中嘗試采用“倒敘法,即根據設計結果反推設計過程,抓住每個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各個擊破,教學效果較好。②合理安排教與學關系,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從教學過程的性質來看,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從教師對教學過程的領導、組織和控制這一角度出發的。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必須積極參與,然后才能成為積極的推動者,成為學習的主體,這就是“教”與“學”同時在場時對學生的角色定位。③合理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設計效率。我校在進行課程設計時間安排上是按照二周,學時排在學生沒課的時間和周末,這樣從第一次課到最后一次課最久能拖一個月之久,需加強過程控制,方可確保設計質量。此外,筆者認為,對于單層工業廠房設計這塊,為確保設計質量,應加強與房屋建筑學等課程的互動、溝通,在指導教師配置方面,亦可以配置房建老師及企業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指導。
2結論
土木工程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其應用型人才能力的培養主要取決了實踐教學環節的組織實施。課程設計作為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內化理論知識、拓展實踐技能等有重要指導意義,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加強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的積極意義也在于此。
作者:馬小莉 單位:榆林學院建筑工程系
一、結構力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實際工程中需要的是力學概念清楚、具有扎實的定性分析能力的優秀人才。而定性分析能力培養在教學中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是教學的薄弱環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按照教學服務型功能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課程建設應把服務專業作為建設的指導原則,專業基礎課要結合專業,注重職業能力。”因此,結構力學課程教學應從課堂教學體系轉變到以專業培養為核心的能力體系,從單一的課堂教學為主轉化到多途徑能力培養為主,實現課內教學與課外培養、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與結合。
二、改革措施
(一)加強“兩個能力”的培養
為了滿足國家《綱要》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結構力學課程教學應定位在掌握基本力學原理的基礎上,還應使學生具有扎實的結構定性分析和電算能力。因此,課程教學應該在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強化培養。1.定性分析能力對于簡單的結構,比如靜定結構、一次超靜定結構等,要求學生能對其內力進行手算求解。而對于復雜結構,手算是不切實際的,但學生應能運用已學的力學知識對其受力進行初步的定性分析,比如繪制出超靜定框架結構的彎矩圖輪廓,能夠繪制多跨連續梁任意截面某個量值影響線輪廓等等,具體量值不必求解,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總體上了解結構的受力情況,從而對整個結構布局的合理性進行分析。另外,在利用計算機進行電算分析時,定性分析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利用定性分析,可以對電算結果從定性的角度來判斷計算結果的正確與否,從而判斷計算模型是否正確。平時,課堂上可以從外荷載與內力之間的關系入手,提高繪制內力圖技巧,來培養學生的定性分析能力。2.電算能力目前,結構力學課程教學大部分強調的是結構的定量計算和求解能力,這在計算機數值分析技術尚不發達的情況下值得肯定。但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力學分析領域的廣泛應用,利用計算軟件對結構進行電算已非常普遍。無論學生是做畢業設計,還是在未來工作當中,都會經常用到電算。因此,在教學中,僅僅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結構力學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計算方法還不能滿足現代結構力學的教學培養目標,還應注重學生的電算能力培養。比如引導學生應用結構力學求解器、Midas等專業分析軟件進行結構內力計算,能對計算結果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為真正成為一名應用型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二)加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手段
根據各章要講解的知識點和難點,教師在講解新知識內容前,通過視頻、圖片和動畫等手段,創造實際工程情境,從而引出將要教學的內容以及對應的工程任務,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解完相關理論知識點后,可以通過分析典型的工程案例加強理解,從而潛移默化地將工程思維滲透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比如,在靜定結構計算這一章中,對工程中的混凝土簡支梁、鋼桁橋、拱橋等不同形式的結構受力情況進行對比分析,以更形象地說明各種結構形式的受力特點。另外,為了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結構力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可列舉實際工程中發生的事故案例,如湖南鳳凰橋在施工中的倒塌、上海蓮花河畔景苑大廈的整體倒塌等,對這些事故從力學角度來分析其發生的原因,從而加深學生對結構受力狀態的理解,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強化實踐教學
依據結構力學這門課程的性質,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采用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手段。力學概念是從實踐中來的,開設結構力學課程實驗有助于學生理解課堂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專業知識。筆者所在的中南大學對土木工程專業進行了課程實驗的教學改革,建立了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系列開放性實驗教學平臺,讓學生通過試驗來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訓練其實驗技能,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等。另外,每年還舉辦結構模型大賽,在大賽規定的要求下,讓學生自行設計結構模型,充分發揮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過實踐教學可推動結構力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打破課堂理論教學一統天下的局面,讓學生能真正參與課程教學互動,幫助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并能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同時,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對專業的感性認識和學習興趣。
(四)多種形式的考核方式
傳統的考試方法只能考核學生對課本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這種考核不能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是不全面的。為適應現代結構力學教學模式的要求,我們將原有的一次性考核轉變成多方面、多層次的考核,具體內容包括:第一,加強日常教學管理,不僅對學生平時課堂出勤率、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考核,還要對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進行考核。第二,注重學生實用能力的考核,將實用性較強的內容采取上機或其他形式進行考核。第三,課程考試增加對定性分析內容的考核。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應用型人才培養是結構力學課程建設新的定位目標。只有不斷改進結構力學教學模式,與時俱進,才能提高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力學分析和計算能力,增強學生的市場競爭力,達到課程建設培養目標。
作者:韓衍群 單位: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1典型的研究性教學方法
1.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使得學生處在面臨問題的決策者角色的教學方法。在案例教學法課堂,無論是教師和學生必須以不同的方式被激活。教師和學生相互依賴、互相學習。教師一般都是專家,但他們很少直接告知學生專業知識。案例教學法主要是用在商業學院和公共政策學院教學活動中。例如,1908年已被用于在哈佛商學院和公共政策學院。教學案例研究是全球頂尖的商學院進行核心功能。他們常常組織比賽確定最佳的新的教學案例。商業案例是模仿或模擬真實情況下的文檔。案例陳述的現實讓讀者參與其中。案件往往說明企業或政策形勢需要解決問題,還包括課堂討論和研究的其他信息。在沒有明顯的解決方案的情況下,提供了充分的事實基礎上激發學生獲得一切可能的結果。作為現實的模擬,案例必須具有三個特征:一個重要的業務問題或問題。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沒有教育價值;充分的信息基礎;沒有明確的結論。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選擇和組織案例,這也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
1.2基于問題解決的學習
基于問題解決的學習方法是1980年美國數學教師協會正式提出來的。它將學習內容設計成問題,或由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習者通過解決問題來獲得相應的知識和能力。讓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是這種教學方法的關鍵。要求學生將問題具體化和形象化,構造成模擬實際生活的故事情節。學生在原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解決問題,發現更加復雜和深入的問題。因此,學生提出問題的多少、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等是基于問題解決的學習方法的重要的評價標準。
1.3基于問題的學習
基于問題的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學習的目的是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思考策略和該領域的知識?;趩栴}的學習的目標是幫助學生形成靈活的知識、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有效的協作能力和內在動機。基于問題的學習是一個主動的學習方式。在工作過程中,學生發現他們已有的知識,需要知道什么,以及如何和在哪里獲得新的信息,可能會有益于該問題的解決。教師的作用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支持、指導和監控學習過程。導師必須建立學生對解決問題的信心,并鼓勵學生,同時也拓展他們的理解。Barrows定義了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型為:(1)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2)學習是學生小團體做的,理想的6~10人。(3)教師指導學生而不是教學。(4)以問題為基礎組織和激發學生學習。(5)問題是設置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基礎,是刺激的認知過程。(6)學生通過自我導向學習獲得新的知識。基于問題的學習要求教師的教學風格達到幾個主要標準:首先,要有一個與教師科研相關的“學習中心”,所有的學生都需要圍繞該中心。第二個標準是必須有一個驅動問題,學生通過完成項目獲得問題的答案。這個問題也不能有一個預定的結果,它應該要求學生使用的先驗知識來所有可能的結果。其他標準包括建設性的調查研究、學生的自主權等。基于問題的學習的主要教學過程包括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形成假設、驗證假設、修正假設。
2土木工程探索性試驗設計
近年來華南理工大學開展了“探索性實驗”教學項目建設工作,引導教師將科研項目成果轉化為計劃內實驗教學內容,從而深化實驗教學內容和體系改革,推進實驗室開放共享;通過科研與教學融合,切實促進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下面介紹用研究性教學方法設計所申報的“探索性實驗”教學項目“瀝青混合料多軸加載試驗”。
2.1提出問題
最新版的《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E20-2011)中瀝青混合料的試驗方法主要包括:單軸壓縮、單軸拉伸、小梁彎曲和劈裂試驗等。試驗過程中,瀝青混合料試件處于單軸或雙軸應力狀態。而實際瀝青路面中,瀝青混合料處于多軸受力狀態,承受壓縮、拉伸、剪切的交互作用。因此,現有瀝青混合料的試驗裝置與方法無法模擬實際瀝青路面材料的多軸受力狀態。
2.2分析問題
為了模擬實際瀝青路面材料的多軸受力狀態,采用如圖1所示的試驗裝置。通過轉動的橡膠輪胎帶動圓柱體試件轉動,試件受到橡膠輪胎的表面摩擦力F和鉛垂方向的壓力P作用。同時,在試件水平方向施加壓力Q。從而模擬實際路面材料多軸受力狀態,使得試件承受壓縮、拉伸、剪切的交互作用。
2.3試驗步驟
(1)試件制作。采用擊實法、靜壓法或旋轉壓實法制作的圓柱體試件;或在輪碾法制作的板塊狀試件中鉆取的圓柱體試件;或在路面中鉆取圓柱體的芯樣。
(2)安裝試件。將試驗室的環境溫度控制在試驗溫度±0.1℃范圍內。加載前,保溫時間為90~120min。
(3)水平方向加載。通過水平加載油缸對試件施加水平方向拉伸或壓縮荷載。
(4)鉛垂方向加載。通過鉛垂方向加載裝置在橡膠輪上施加荷載,從而在試件中部上方施加鉛垂方向荷載。
(5)啟動橡膠輪驅動馬達,使得橡膠輪單向旋轉,轉速為1~100r/s。
2.4試驗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試件轉動一定次數后,量測試件中部加載位置的直徑,計算直徑變化率。加載后試件中部直徑的變化百分率計算公式為:100%×加載一定次數后加載位置試件直徑/加載前試件直徑。同時,量測試件長度,計算加載后試件長度的變化率。加載后試件長度變化百分率計算公式為:100%×加載一定次數后試件長度/加載前試件長度。教學過程中,共15位同學參與該項試驗,分為3組,每組5人。
3教學效果
采用研究性教學方法,有助于把學生納入教師的科研項目,驅使學生調查研究,組織討論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完成工作任務。授課教師與同學們一起通過該試驗項目掌握了實際路面材料的受力狀態,并創新性的設計了“瀝青混合料多軸加載試驗”方法。依托研究成果申報了2項實用新型專利和2項發明專利。在國外SCI源刊投稿論文2篇。
4結語
(1)采用研究性教學方法,與教師的研究課題相結合,將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部分傳統的驗證性實驗改革為探索性實驗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2)開展探索性實驗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教師研究課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他們今后開展研究工作具有重要幫助。(3)開展探索性實驗活動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也對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葛折圣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一、因材施教,探索適合地方高校發展的辦學方法
1.1校企密切合作,共商人才培養方案
為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校企聯合,優化教學計劃的方向模塊必將成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應該始終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辦學宗旨,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為辦學目標,深入用人單位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分析研究本行業人才需求狀況,準確把握用人單位對人才素質、能力和知識結構的要求,進一步密切與用人企業的聯系,與企業合作共同確定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上述指導思想,鹽城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2011年的教學計劃中,吸收和借鑒國內外工程教育的先進經驗,緊密結合當前國內“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要求,在廣泛征求用人單位意見的基礎上,設計了“2.75+1.25”的土木工程專業培養計劃,把4年的培養過程分成兩個部分:“2.75”指在校進行理論課程和部分實踐課程的學習時間,“1.25”指在校內實驗實訓和在企業學習的時間,以實踐訓練為主,包含部分專業技能課程,使學生在提高工程實踐能力的同時,盡早與用人單位接觸,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縮短企業對人才培養的周期。事實證明“校企密切合作,共商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密切了校企關系,提高了辦學質量,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2力學材料并重,構筑課程教學體系
力學是構建土木工程學科重要的理論工具,材料是土木工程技術創新的動力和源泉,力學和材料是培養學生建造能力的基礎。設置以力學為中心的課程群,既聯系到數學和物理,又聯系到結構和巖土工程,強化力學課程群的教學,即強化專業基礎中主干課的教學。當代新型建筑材料不斷涌現,種類豐富的建筑材料應用于結構,將產生新型結構體系,種類豐富的建筑材料應用于施工,將產生新構造、新工藝、新技術,材料類課程對于土木工程來說十分重要。為此,改革“土木工程材料”和“土木工程施工”等課程,增加“新材料性能測試”設計性、開放性試驗課程,增加“趣味結構力學實驗”和“新材料結構模型創新實踐”的選修課程十分必要。基于此,地方高校必將培養出基礎扎實、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1.3遵循“卓越計劃”,鍛造學生建造能力
以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導向,構建“建造能力”的培養模式。為了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建立和完善產學研合作關系,校企共建穩定的校外課堂,建設校外課堂教學的師資隊伍和基礎設施,那么建立一套公正、合理、準確、全面的學生成績評價制度則更為重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圍繞項目的策劃、設計、實施和運行等環節,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研究工作,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同時,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領會從事工程師崗位的工作方法。因而以“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項目管理”和“建造技術與管理”等課程教學模式為試點,努力鍛造學生的建造能力。
1.4培養引進并舉,優化師資隊伍
以高水平、工程型教師隊伍建設為保障,提高師資隊伍的科研水平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地方高校應該積極采取培養和引進相結合的措施,努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是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之一,在一批國家和省市級科研項目的基礎上,采取多種方式鼓勵教師承擔科研項目,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同時,聘請企業中高水平的技術人員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派送專任教師隊伍中年輕博士去企業鍛煉,解決工程技術難題,提高實踐創新能力。通過科學研究和參與工程實踐攻關相結合,地方高校一定能夠建設一支高水平“工程型”的教師隊伍。
1.5完善評價體系,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地方高校應以教學管理制度為依據,努力完善教學管理與監控機制。在認真執行學校各項教學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根據土木工程的特點,積極改進并完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該體系分為教學質量管理系統和教學質量信息系統兩部分。鹽城工學院土木工程教學質量管理系統由兩個亞系統組成:一是分管本科教學工作的副院長→學院教務科→系(中心)→教師(實驗技術人員);另一個是分管學生工作的書記→學生科→輔導員、班主任→學生班干部→學生。這是一個逐層向下監控,逐層向上負責的質量管理系統。而教學質量信息系統包括質量信息的采集、處理與反饋等,正是由于鹽城工學院土木工程專業持續完善了質量評價體系,因而其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其成功經驗可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借鑒和啟迪。
二、突出特色,理論與實踐并重,造就高素質人才
由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以培養“基礎實、技能強、素質高”的“應用型”高級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為目標,因而地方高校更應“重基礎理論、重創新精神、強實踐技能、強綜合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課程結構體系,貼近地方建筑實際,夯實專業理論基礎,突出建造能力的培養。每個地方高校都有其自身發展歷史,具有一定的特點、特色,因而突出特色,理論與實踐并重必將成為土木工程專業建設的必由之路。鹽城工學院2005年土木工程專業成為學?!靶》秶⒋蠓取彼膫€試點改革專業之一,2009年通過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點驗收,成為省級特色專業,2010年成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形成了比較完善并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為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建設奠定了良性循環基礎。
2.1理論教學夯實專業基礎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學院應該在院長領導下,由學院分管教學的副院長、專業系主任與企業專家共同制訂各專業教學計劃。力學和材料科學作為從事土木工程工作的重要理論基礎,在教學計劃中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土木工程專業通過搭建“五大力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和水力學)與土木工程材料并重的教學平臺,來體現“力學材料并重”的理論教學特征。同時將“彈性力學”和“新型建筑材料”列為選修課,以適應行業發展需求,拓寬學生知識面,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一定基礎,并且突出特色,努力編寫適合自身土木工程專業發展的精品課程。如《工程力學》、《結構力學》和《土木工程材料》等。
2.2實踐教學突出建造能力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大多數學生畢業后將在施工一線工作,具有出眾的建造能力是該專業畢業生受用人單位歡迎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地方高校要注重加強內涵建設,不斷完善實驗條件,強化學生建造能力的培養;在實踐教學中,讓學生深入生產一線,與建筑工人打成一片,學在工地、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強化設計能力,積累施工經驗,由工地對學生進行考核,由工人對學生作出評價,在工地工程師與學校教師共同指導下完成實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應該對照行業標準和注冊建造師的培養標準,努力創造條件在校內搭建施工實訓現場,通過學生自主設計、自行搭設模板和腳手架等,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2.3通識課程體現素質培養
地方高校還應高度重視教書育人理念的確立,高度重視優良學風的形成,高度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培養。只有通過通識課程、公共課程的開設以及學生課外活動的安排,才可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例如,通過國家法律法規以及與環境保護等方面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質量意識、環保意識、節能意識;通過參與企業項目和現場教學,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實施全方位、多層次的藝術素質教育,拓展學生的人文藝術修養等。
三、落實畢業設計目標,切實踐行“應用型”人才培養
畢業設計是工科專業教學質量的集中體現,是指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得到從事實際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訓練和進行科學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與一般教學實踐環節相比,有其顯著的特點,它是畢業前最后的綜合訓練階段,是學生學習、研究和實踐成果的全面總結。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應注重工程實踐性、適用性,特別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旨的地方本科院校,更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條件,選擇合理的畢業設計題目,鼓勵學生到設計、施工或監理單位實習,以提高其實踐能力。
3.1精心組織,嚴格遴選畢業設計指導教師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應該嚴格遴選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應由具有實際設計(科研)工作背景和有指導經驗的中級職稱以上相關專業的教師、工程技術人員擔任,為了進一步落實“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應該適當增加校外指導教師的比例,特別是聘請理論和實際工作經驗豐富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诖?,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
3.2把握關鍵程序,提升畢業設計質量
畢業設計開題、中期檢查和畢業設計答辯為畢業設計的關鍵步驟,決定著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的總體質量。通過畢業設計開題報告,學生查閱文獻資料,了解選題的研究背景和已有成果;通過中期檢查則可督促教師的指導進度,檢查學生畢業設計內容的正確性,考核教師和學生在畢業設計中的總體表現,提出整改意見,為畢業設計順利展開提供保證;通過畢業答辯,完成對學生整個畢業設計的全面評價,也是對指導教師的最終考核??傊?,通過以上關鍵程序,可以切實把握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最后一關,為社會輸送合格的土木工程建設者。
四、結語
培養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要根據市場需要、社會需求來定位思考,這確實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但是,只有在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明確辦學目標,注重因材施教,突出地方特色,才可為社會輸送合格的土木工程建設人才。正是由于鹽城工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發展優勢、堅持特色,遵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規律,因而其教學改革碩果累累,并且作為唯一一所地方高校于2011年成功通過土木工程專業評估。
作者:甘亞南 苗蘭亭 單位:鹽城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一、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總體規劃
(一)人才培養目標及要求人才培養應立足地方,結合地方實際,滿足地方人才需求,建立起注重專業素質教育,采用傳授理論知識、培養專業技能與提高專業素養為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考慮社會發展建設的需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力。根據地方經濟建設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就業需求和個性化發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分方向指導和培養。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能在橋梁、公路與城市道路、房屋建筑、礦山建筑等的設計、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資和開發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
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會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和素養:在哲學及方法論、經濟學、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識,對文學、藝術、倫理、歷史、社會學等方面進行一定的學習。
2.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工科數學,了解現代物理、化學的基本知識,了解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現狀、趨勢及應用前景。
3.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工程力學、結構工程和巖土工程的基本理論,掌握工程規劃與選型、工程材料、結構分析與設計、地基處理、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工程測量、測試與試驗的基本技能,了解建設項目管理方面的基本內容。
4.具有綜合應用各種手段(包括外語)查詢資料、獲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應用語言、文字、圖形等進行工程表達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計算機應用的基本能力。
5.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規。
6.具有進行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經過一定環節的訓練后,具有研究和應用開發的創新能力。
(二)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1.根據人才需求制定教學計劃。教學計劃的制定應借鑒老牌院校成功經驗,并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出適合的、切實可行的方案。地方院校與重點院校的專業最大差別是學生的畢業去向問題,地方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應當定位在為土木行業的施工建設單位培養工程技術人才。這些單位對工程技術人才要求掌握有關施工技術與組織等方面的基本技術;具有工程經濟分析的能力和工程質量管理與評估的基本知識;具有工程制圖、結構設計、工程測量、材料試驗、計算機應用、主要測試和試驗設備使用的基本能力;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規;具有進行工程試驗、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在培養計劃的設計上,要根據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知識結構要求來設計教學目標和制定教學計劃,要突出針對性,有側重點,用人單位的需求應是教學培養方向的主導因素。課程體系的建設要體現“足夠廣度、必要深度”的原則,一般基層單位工作比較復雜,專業劃分不細化,大部分是多工種,相關專業交叉和綜合。因此,這樣就要求土木工程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中體現“廣度”的原則,拓寬學生的專業涉獵范圍,在此基礎上還要注重“深度”的把握。
2.注重與行業接軌。土木工程專業是一門應用技術型學科,考慮到其學科性質并結合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主的培養目標,其培養對象主要應迎合社會需求,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因此,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實施過程中應突出實踐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際操作技巧,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訓練,使學生能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術水平,畢業后到單位能夠盡快適應,直接上崗。一方面,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在一定范圍內選用技術力量強、設備先進、管理水平高、信譽好的企業作為校外實習基地,結為合作伙伴,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保證實習、實踐的質量。另一方面,加強實踐性教學建設。建立健全實踐教學的體系,成立實踐性教學環節指導小組,指導小組主要組織編寫和審批各類教學大綱、指導書,檢查實踐教學進展情況和對指導教師進行考評等工作。實踐大綱要通過有經驗的教師來制定,大綱應包括訓練目的、內容、深度、實施方法和有關規定及要求,具體操作流程,盡可能做到直觀,供學生提前參考。同時,注重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在具體的實際操作中掌握理論、技能、素養三者之間的潛在聯系,把專業知識與工程實際相結合,在具體工程中吸收有用資訊,鼓勵和培養“雙師型”專業教師。
二、加強和完善校企合作
以往,在人才培養方面,對于課程安排重視自然科學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的理論教學,關于專業研究的最新發展、最新技術、工藝缺少相應的講授,與具體實踐操作上聯系不夠緊密;教學方法則以教師單向傳授知識為主,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性得不到充分的提升,造成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較差,創新能力更差的現狀。另外,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需求已不再僅僅滿足于適應當前工作的狀況,而是著眼于未來行業的發展空間,并傾向選用高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因此,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必須適合行業發展的要求,與企業合作,與行業接軌。提升專業科技含量,使學生掌握新結構形式、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方法,適應行業的發展要求。校企合作是學校與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相互依賴,在合作的過程中,有效促進彼此發展。以教學為例,校企合作對于人才培養貫穿于共同設計培養目標,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和共同實施培養方案,有針對性地打造專業人才。校企合作是實現學校、企業各方利益共贏的辦學模式,更是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地方高校應主動爭取,依托行業搭建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平臺,創建校企合作的組織機構、運行機制和管理體系。不斷擴大校企合作深度和廣度,從而提升地方高校的社會適應性,尋求地方高校優勢,走適應地方發展需求、特色鮮明的教學發展之路??傊罗k土木工程專業的地方院校要正視與重點院校的差別,取長補短,發揮自身優勢,并與重點院校分開層次,有所側重,摸索出適合自己特色的道路,這樣才會培養出有活力、有能力的專業人才,才能在改革和發展的巨浪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郭建 單位:齊齊哈爾大
一、傳統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缺陷
如學生在學習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中進行課堂討論及專業導論課程后安排認識實習,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專業的了解,而且可以為其后續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學生在學習土木工程材料后到材料生產與施工企業學習材料生產工藝和根據不同工程特點選擇材料,并針對實際問題應用基本理論提出解決方案,進行課堂討論,從而可以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同時也為后續專業課程學習奠定基礎。通過理論課程與實踐過程的融合遞進式教學,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互相融合和促進。
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人才培養模式
1.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質就是培養一大批具有一定創新能力、基本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高素質的各類工程技術人才?!白吭焦こ處熃逃囵B計劃”首先強調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創新能力不僅需要學生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而且更重要的是學生利用所學理論知識在實踐過程中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要在加強學科基礎課程及專業基礎課程環節同時,在設計與施工實踐教學環節時更要注重授人以“漁”,教育學生學會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我更新知識的能力,以適應不同崗位的就業需求。
2.設計施工能力的培養需要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強調學生設計施工能力的培養,并不意味著要弱化理論知識的學習。雖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強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增加實踐環節的同時適當壓縮了課堂教學內容,但理論教學的地位并未改變。因此,這就要求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科學安排和優化教學內容,同時兼顧基礎理論和實踐訓練的教學,將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互相融合,互相補充。
3.土木工程專業學生需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面向各類設計院、施工企業、監理企業、建筑材料制造企業、造價咨詢企業等,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道路、橋梁及建筑工程的設計、施工、監理及檢測等,而學生在校期間不可能對所有相關知識進行系統學習,這就要求該專業的學生要有系統化的基礎知識及深厚的專業理論功底,教學過程應著重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畢業后能盡快適應企業的生產和施工節奏。
三、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核心是設計施工能力的培養
1.應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傳統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認識實習(1周)、生產實習(2~3周)、課程設計(附屬于各專業課,共計4~5周)、畢業實習(2周)和畢業設計(13~15周),存在著實踐環節時間不足、系統性差、對實際工程缺乏深入的了解,達不到培養學生設計施工能力的要求。此外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也未能有效地與工程實際接軌,存在“閉門造車”現象。作為應用型工程類專業,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不僅應滿足實用性與工程性的要求,還要滿足國家注冊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的要求?!白吭焦こ處熃逃囵B計劃”實行“3+1”培養模式,明確要求需有1學年的企業培養過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人才培養模式明顯增加了實踐環節的教學時間,使教學實踐環節更加系統化,徹底改變了實習環節多以參觀為主的現狀,使學生能沉下去,系統地深入了解實際工程,加入企業設計隊伍,真正地參與工程設計和施工,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工程設計過程和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工程能力的目的,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對實際工程存在的問題加以思考,并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2.建立穩定的企業實訓基地。與傳統的以校內為主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強調行業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在人才培養上校企聯合。除了校內培養方案以外,還要制訂企業培養方案。為了保證企業的有效參與和培養質量,應建立穩定的校企聯合培養基地,這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正常實施的重要保障。學生在實際參與工程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改變過去實習環節多以參觀為主,從而使學生盡快地適應所從事的工作。
3.應重視教師工程能力的培養。“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強調學生設計施工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一支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專業課程教師必須具備工程實踐經歷,青年教師必須到生產單位實踐、學習,了解工程動態,積累工程實踐經驗。同時,鼓勵教師參加各類執業資格考試。此外,應借鑒國外“實踐教授”模式,從企業聘請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指導實踐教學,建立一支穩定的、來自生產一線的、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教師隊伍。
四、強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質
1.打造創新訓練平臺,強化創新能力考核?!白吭焦こ處熃逃囵B計劃”強調在理論教學同時必須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因此在人才培養設計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形成一套漸進式適合學生能力拓展的培養體系。在制定教學計劃中,特別要注重大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進行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將創新能力培養落到實處;要建立大學生科技訓練基地,充分利用課程實驗、課外科技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參與教師科研課題等,為學生的創新學習和專業實踐提供平臺,結合理論教學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創新能力學分,即學生完成規定的創新能力訓練內容,并達到一定要求,就可獲得相應的學分,強化創新能力的考核,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真正納入教育教學計劃體系。
2.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將自己承擔的科研課題轉化為學生的創新型科研項目,形成科研帶動教學、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教師吸收學生參與實際科研課題,充當科研助手,讓學生有機會了解科研過程,學會數據采集方法和實驗技術,懂得利用網絡電子資源收集文獻資料,在科學研究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
3.增加工程項目設計、施工性實驗內容。專業實驗課程應結合工程實際增加設計性、施工性實驗內容,引導學生根據具體工程進行設計實踐,探究工程施工過程,積極開設體現“開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實驗課,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重視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學的同時,增加有關科學研究理論和方法的課程,在啟發式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有關的學術論點、爭論性問題、當前學術動態等向學生做引導性講解,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引導學生相互討論。
五、教學質量指標及監控體系是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關鍵
長期以來,高校人才培養主要立足校內,各高校都有一套完善的校內人才培養過程質量指標和監控體系?!白吭焦こ處熃逃囵B計劃”強調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人才培養的重點在于能力培養,因此,建立適應“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人才培養模式特別是實踐能力培養環節的質量指標及監控體系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建立健全質量指標及監控體系。“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一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供借鑒,而且培養過程涉及學校、企業、社會等多方面,因此,制定教學質量指標是保障“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的前提。而質量監控是保障“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的關鍵,由教務處牽頭,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學督導委員會、學位委員會、學生教學信息員等組織協同,建立“全員”(包括教師、學生、教學管理人員、教學督導、企業指導教師)參與的質量監控組織機構,對教學“全過程”(包括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實施、效果評價等)進行“全方位”(包括課堂教學、實踐環節、第二課堂、企業培養環節等)的監控,并確保質量監控的有效實施。
2.建立完善的職責體系。根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要求,專業各部門各負其責,專業負責人要組織論證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專業建設規劃,落實實訓基地建設;課程負責人要安排學生專業理論知識教育、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銜接、教學方法研究等工作;學工老師要加強學生和任課教師的溝通,了解和跟蹤本專業教學實施過程。課程建設是高校教學工作中的一項基礎建設,課程負責人要承擔課程建設規劃、組織制訂或修訂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教學規范等工作。
六、結語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是中國由理論教育大國邁向實踐能力教育大國的必由之路,要根據行業企業對人才素質和能力的新要求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從制訂基地建設規劃及企業培養方案的實施工作,并負責企業培養過程的質量監控著手,確保培養工作的順利進行。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強調學生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白吭焦こ處熃逃囵B計劃”在土木工程專業的有效實施,除了要制訂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外,還必須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制訂與土木工程專業相適應的企業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將工程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質量監控體系。
作者:孫家瑛 單位: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