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8 06:22: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通用技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系統的組成
1.1硬件
該系統的硬件主要是信號采集器(信息采集部分或稱傳感器)、信號傳輸器(數據接收和控制部分)、終端顯示器(數據處理部分)三部分組成,首先要對這些硬件進行信號通信傳輸的選配。
1.1.1信號采集器(傳感器)對于農業機械,檢測的技術參數主要是溫度、濕度、水壓力,氣體壓力,質量、流量、拉壓力、太陽輻射、光強。為了滿足更多的檢測參數,接入18個傳感器接口,因為不同技術參數傳感器的信號(采集的數據)不同,分別設置符合溫度、濕度、水壓力,氣體壓力,質量、流量、拉壓力、太陽輻射、光強等接口,為了方便數據處理和數據通信傳輸,同時減少數據傳輸過程的衰減,選擇的傳感器必須滿足有rs232或rs485接口,并提供modbus協議;對于傳感器的量程,可以按需要選配,因為該系統可以適配不同量程的傳感器。
1.1.2信號傳輸器采用無線和有線兩種方式進行。有線比較簡單,直接用USB傳輸線就可以;無線傳輸選擇無線傳輸模塊。無線傳輸模塊現有技術分別是采用433MHz頻段無線數據終端DTD433,或GPRS透明傳輸數據終端DTP_S09F。前者可以傳輸3km以內范圍,后者只要中國移動網絡已經覆蓋,就可以跨越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國家??紤]到農業機械在野外作業比較多,無線通訊距離設置在1km以上就可以滿足要求,同時考慮到數據傳輸過程的穩定性和準確度,無線傳輸采用采用433MHz頻段無線數據終端DTD433,為了提高接收靈敏度及減少誤碼率,傳輸數據速率控制在2.5kbps左右,傳輸的碼組格式為前導碼+同步碼+數據幀,前導碼長度12ms,以避開背景噪聲,減少數據第一位被干擾(即零電平干擾)而造成接收錯誤的數據,同時采用CPU編譯碼在數據識別位前加一些亂碼以抑制零電平干擾。
1.1.3終端顯示器采用電腦顯示和打印機輸出,電腦的技術要求滿足CPU主頻1.9GHz,內存容量2G,硬盤容量500GB,有帶光驅。
1.2軟件
考慮到檢測的通用性,以及農機產品的不斷開發升級,檢測技術也應作相應的升級和提高精度,因此必須修改其控制系統的源程序,所以必須選擇一個可以方便修改的軟件開發系統。組態軟件,或說是組態式監控軟件,功能非常強大,具備實時數據庫、實時控制、SCADA、通訊及聯網、開放數據接口、廣泛支持I/O,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控制對象和控制目的任意組態,完成最終的自動化控制工程,構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應用系統,而且該系統可以升級和修改。如果用匯編、C等語言進行編制一套控制系統,編制時間長,價格非常昂貴,而且穩定性比較差,升級和增加功能都受到嚴重的限制,倘若原來的編程人員因工作變動而離去時,則必須同其他人員或新手進行源程序的修改,因而會相當困難。
1.2.1組態軟件功能特點組態軟件是指一些數據采集與過程控制的專用軟件,它們是在自動控制系統監控層一級的軟件平臺和開發環境,能以靈活多樣的組態方式(而不是編程方式)提供良好的用戶開發界面和簡捷的使用方法,它解決了控制系統通用性問題。其預設的各種軟件模塊可以非常容易地實現和完成監控層的各項功能,并能同時支持各種硬件廠家的計算機和I/O產品,與高可靠的工控計算機和網絡系統結合,可向控制層和管理層提供軟硬件的全部接口,進行系統集成。組態軟件通常有以下幾方面的功能:1)強大的界面顯示組態功能。目前,工控組態軟件大都運行于Windows環境下,充分利用Win-dows的圖形功能完善界面美觀的特點,可視化的m風格界面、豐富的工具欄,操作人員可以直接進人開發狀態,節省時間。2)良好的開放性。社會化的大生產,使得系統構成的全部軟硬件不可能出自一家公司的產品,“異構”是當今控制系統的主要特點之一。開放性是指組態軟件能與多種通信協議互聯,支持多種硬件設備。開放性是衡量一個組態軟件好壞的重要指標。組態軟件向下應能與低層的數據采集設備通信,向上能與管理層通信,實現上位機與下位機的雙向通信。3)豐富的功能模塊。提供豐富的控制功能庫,滿足用戶的測控要求和現場要求。利用各種功能模塊,完成實時監控、產生功能報表、顯示歷史曲線、實時曲線、提俠報警等功能,使系統具有良好的人機界面,易于操作,系統既叫適用于單機集中式控制、DCS分布式控制,也可以是帶遠程遇信能力的遠程測控系統。4)強大的數據庫。配有實時數據庫,可存儲各種數據,如模擬量、離散量、字符型等,實現與外部設備的數據交換。5)可編程的命令語言。有可編程的命令語言,使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編寫程序,增強圖形界面。6)周密的系統安全防范,對不同的操作者,賦予不同的操作權眼,保證整個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7)仿真功能.捉供強大的仿真功能使系統并行設計,從而縮短開發周期[1]。
1.2.2軟件控制流程圖該軟件系統必須完成接收數據、處理數據、輸出數據的軟件功能,同時考慮到通用性,必須有一個人機對話窗口,該窗口必須具備設置修改傳感器量程、不同技術參數修正因子和指令接口改變接入形式,大概流程如圖2。
2結束語
該系統采用先進技術,實現檢測數據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可提高檢測手段水平,降低人為干擾,提高工作效率,解決“檢不準、檢不快”的問題。可以打破傳統笨重而不精準的農機檢測方式,檢測人員可以通過在線監測,便可以實時得到檢驗數據,不僅可以減輕繁重的工作量,還可以提高數據的精準性。最大優勢體現在用于一些高危、高溫作業的農機檢測,解決了一些項目“檢不了”的問題,而且還降低檢測人員的工作危險。
作者:宋瑜清姚運仕蔣姣麗單位:廣東省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站
我們學校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在高一年級n個教學班按照每周每班m節課,本著發展就是硬道理,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的理念開設通用技術課程。并結合課程標準制定學生學習通用技術課程的過程評價、終結評價和學分認定標準。目前,已修完通用技術必修1,已進入期末復習迎接統考階段?,F在,初步談談我們學校是怎樣順利開展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和對該科授課模式的初步探究。
一、良好的環境是課程順利開設的前提
領導的重視、信任和支持是順利開課的前提,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我們教務處莊教導、校長室陳校長非常關注課程開設,明確指示要按要求認真的開課,還親自與負責上課的老師做思想工作,鼓勵大家要大膽地嘗試,不斷學習和總結,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為今后的工作提供資料和寶貴經驗。
我們還成立通用技術課集體備課小組,小組成員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多方查找資料,制定出我們上課的計劃和列出和準備教學需要的素材。網絡資源共享和同事間的密切交流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使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較好地把握信息技術課的課程特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初步的探究。
二、認真學習,滲透新的教育理念
現代生活離不開技術,通用技術課就是為了適應這一種需求而開設的。學習、理解、應用課程標準是選擇課程內容、實施課程教學、開發和整合教學資源、進行課程評價及管理的依據。通用技術課是以提高學生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為基本目標,為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培養學生更加理性地看待技術,以更有責任、更有遠見、更具有道德的方式使用技術,以更親近技術的情感、積極探究的姿態和一定的科學精神廣泛地參與社會生活,參與技術創新的實踐;培養學生正確的技術觀,積極、負責、安全使用技術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對技術使用、評價、選擇、改進、決策、創新的能力。以下基本理念要滲透到整個通用技術課里:
(一)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著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普通高中階段的技術課程屬于通識教育范疇,是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為主旨的教育,是高中學生必修的課程。通用技術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要充分考慮到高中學生在興趣、生活經歷、地域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異,在課程、教材、教學及其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選擇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學生的個性發展。通用技術課程應當避免機械的、單一的技能訓練,強調學習中學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領悟三者之間的統一,注重在拓展學生技術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共通能力的發展。
(二)注重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高中學生正處于創造力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的想象力、批判精神、邏輯思維能力都達到了新的水平。在學習活動中,要鼓勵學生想象、懷疑和批判,要營造民主、活躍、進取的學習氛圍;應充分利用通用技術課程的內容載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應通過技術設計、技術試驗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創新、善于創造的精神和勇氣,從而使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良好的引導和有效的開發,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三)透視科學、技術、社會的聯系,加強人文因素的滲透:當代社會,技術與科學、社會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通用技術課程應當通過具體的技術實踐使學生理解技術與科學的聯系和區別,以及兩者對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所具有的同等意義上的重要作用,從而深化學生的認識,開拓學生的視野。與此同時,注意將技術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因素,自然地融入技術課程的教學之中,使其滋潤學生的心田、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養。
(四)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努力反映先進技術和先進文化:技術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它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通用技術課程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課程內容;在注重課程內容的基礎性、通用性的同時,注重它的先進性。應注意從學生現實生活中所接觸的技術內容向現代技術和高新技術延伸,使學生有機會了解現代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技術發展的嶄新成果和未來走向。應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有機會接觸到所能理解的最新發展成果和技術信息,從而領略到技術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文化意義,增強對當代先進技術及其文化的理解。
通用技術課的一大優勢就是能夠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們積極貫徹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的教學原則。在學習《方案構思及其方法》這一章的時候,重點讓學生發揮個人能動性,設計制作與他們日常生活關系最密切的用品——臺燈。簡單得給了一些新技術的提示,介紹了一些產品,談了常用的構思方法以后,讓大家分組討論、設計,結果課堂上學生完成的草圖,有模仿,有想象,更不乏奇特構思,創造思維之活躍,遠超出我最初的想象,這給了我們后來的教學以極大的信心和動力。聯系實際,讓同學們感覺到技術很親近;在設計中融合進先進的技術和文化,這本身就是讓學生振奮的動力,在這里,最讓人欣慰的是創造的活力得到了激發。
【摘要】在“發展型學校文化”的氛圍中,要拓展通用技術教研活動的空間和時間,以課程標準細化解讀和學習目標重構為起點,并注意“預設”與“生成”、通用技術課程價值的整體性、學生的個體差異等問題。以引領通用技術課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降低課程標準和課堂之間的“落差”,為有效教學評價標準提供參考,對實施“基于課程標準”的通用技術有效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通用技術有效教學課堂標準細化解讀
有效教學是我國第八次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改革的呼喚,強調課堂教學應關注學生的有效學習和有效發展,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學生學習結果統一的基本要求。教師作為課程改革的具體實踐者,通過細化解讀課程標準,正確地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對于落實課改新理念,實施有效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本次課程改革中,高中通用技術教師所面臨的問題更復雜,也更具挑戰性,因此,細化解讀通用技術的課程標準,進行“基于課程標準”的有效教學研究,就顯得更加迫切與必要。
一、細化解讀課程標準對實施高中通用技術有效教學的意義
1.降低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之間的“落差”。通用技術教師大都從其它學科轉行過來,受傳統“基于教材的教學”理念的影響,很自然會把教材作為研究和進行有效教學探索的起點。而在我國目前的課程結構中,課程標準與教材之間,教材與課堂教學之間難免會存在“落差”。通用技術有效教學的實施如果以教材為起點,無疑會加大課程標準與課堂教學之間的“落差”,因此,通用技術教師應認真、細致地研究課程標準,準確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把課程標準分解為明晰、具體的課時學習目標,并以此為基礎,通過分析學生、整合教學資源、選擇教學策略等活動進行系統教學設計。這樣,不僅可以降低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之間的“落差”,還有助于準確地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從而促進通用技術有效教學的實施。
2.為評價提供參考。通用技術是一門立足實踐,高度綜合的課程,如何評價課堂教學是否“有效”,如何判斷學生是否獲得發展,無疑是極其復雜和具有挑戰性的課題。那種僅以學生的學業成績或教師的經驗來進行評價的簡單做法,既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可信度也令人懷疑。因此,需要建立一種能夠體現學生“三維學習目標”有效達成的“基于課程標準”的評價體系,而評價體系的框架、標準和內容的確定,都必須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當細化解讀課程標準,重構的學習目標清晰、具體、可測量時,就完全可以成為評價的重要參考之一。另外,評價素養也是這次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具體要求,細化解讀課程標準,重構學習目標,可以作為通用技術課任教教師評價素養提高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3.引領通用技術課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有效教學的實施離不開教師的專業成長,通用技術課教師的專業成長,一般是通過短期培訓、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反思及參加各種教研活動等獲得的。但不管采取哪種途徑,一旦離開了課程標準的引領,就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把“以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為主”的通用技術課上成“以操作為主”的勞動實踐課或完全“以展示為主”的學生表演課,正是沒有正確把握課程標準而造成“方向迷失”的典型表現。此外,通用技術課教師的專業成長還面臨許多現實問題,如國家統一的高中通用技術實驗室標準還在制定之中,各個學校開設通用技術課程的條件也千差萬別,還存在如“在《技術與設計1》中到底選擇使用什么樣的‘載體’來讓學生體驗技術設計的一般過程”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要求通用技術課教師不僅是課程資源的“利用者”,還要迅速成長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要細化解讀課程標準,正確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以避免通用技術課教師專業成長中的波折和方向性錯誤。
二、細化解讀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應注意的問題
1.堅持課堂“預設”與“生成”的辯證統一。通用技術是一門注重創造的課程,嚴格按照“預設”進行的課堂,往往很難體現通用技術的課程理念,甚至會抑制學生的創造欲望,影響其發展。通用技術課教師尤其要關注課堂的“動態性”和“生成性”,但是,強調課堂的“生成”并不是不要“預設”,完全沒有“預設”的“生成”是一種“放任自流”,也不是有效的教學。因此,細化解讀課程標準,重構學習目標,實施有效教學的過程也是探索課堂“預設”與“生成”之間最佳平衡的過程,應堅持課堂“預設”與“生成”的辯證統一。
2.保持通用技術課程價值的整體性。通用技術是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對學生發展具有遷移價值的技術。課程標準的細化解讀和學習目標的重建應該體現通用技術課程價值的整體思想,既要具有學年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等分明的層次,又要適合學生學習,并能反映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以避免課程整體理念和思想的分裂。那些過于零敲碎打的學習目標,雖然接近教學實際,操作性強,但卻并不利于學生形成通用技術整體的思想和觀念。
3.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通用技術課程的“通用性”和高中學生來源的“多樣性”,必然要求實施“基于課程標準”的有效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重視對學生的分析研究。課程標準解讀和學習目標的重構要注意學生興趣和需求的個性差異,并根據課堂上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經驗、價值和情感等進行動態調整。
三、學校和教師的新挑戰
進行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細化解讀、重構學習目標的活動和探索“基于課程標準”的有效教學途徑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對學校或教師都是一種全新的挑戰。
1.呼喚“發展型學校文化”建設。在傳統“應試型學校文化”的氛圍中,有些學校會簡單地以學生的學業成績對教師排隊,并以此決定他們的地位和待遇;而有些學校則認為通用技術和學生的升學關系不大,因此干脆不開或少開課。這些做法無疑會造成通用技術課教師隊伍的極不穩定,實施“基于課程標準”的通用技術有效教學更無從談起。建設以學生的和諧發展、多元發展為主要目標的“發展型學校文化”既有助于“基于課程標準”的通用技術有效教學的實施,也是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文化建設的要求。
2.拓展教研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大部分高中學校也就一兩位通用技術課教師,實施以校為本的教研,通常難以支撐課程標準細化解讀和重構學習目標活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展通用技術教研活動的空間和時間范圍。例如,可以建立以校外合作為主的“通用技術教師研究共同體”,互相學習,共同探討在課程標準細化解讀、重構學習目標以及有效教學實施中所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利用網絡如QQ群、BBS等的優勢進行合作研討活動。當然,這也要求通用技術課教師付出更多辛苦的勞動。
從Directx 9到DirectX 10,微軟幾乎將API打破重來以構建全新的渲染體系,Directx 10也成為了第一種影響硬件設計的圖形API――統一渲染架構代替傳統的分離渲染,從而賦予GPU更高的渲染效率和可編程能力,也為通用計算提供良好的基礎,之后的DirectX10.1就屬于功能上的小升級。而到DirectX 11,微軟引入了更多的新技術,但同時又保有DirectX 10.1的全部特性,換句話說,DirectX 11實際上就是DirectX 10.1的擴展集,所有DirectX 10.1硬件所遵循的API對于DirectX 11同樣適用。
對用戶而言,這樣的設計在兼容方面很有好處:無論軟件還是硬件,都可以完美地向后兼容?,F行的Directx 10游戲,在Directx 11環境下都可以正常運行。而對軟件開發者來說,包容的設計使他們能夠非常平滑地過渡到DirectX 11,而不需要像DirectX 9到DirectX lO過渡那樣突兀和漫長。這樣一來,軟件廠商可以直接轉入DirectX 11技術體系,這對于后續產品開發是非常有利的。不過,DirectX 11不僅只是簡單的升級,它帶來相當多的新穎特性,比如引入通用計算著色器(Compute Shader),允許GPI以事更多的通用計算工作,而不僅僅是3D運算,這可以鼓勵開發人員更好地將GPU作為并行處理器使用。還有就是引入多線程渲染、提高GPU的工作效率t新增的鑲嵌技術(tessellation)可以幫助開發人員創建出更為細膩流暢的模型,實現高質量實時渲染和預渲染場景。
首先我們來看DirectX 10體系的渲染架構,DirectX 10加/LGeometry Shader(幾何著色器,簡稱GS單元)設計'讓GPU可以直接處理模板陰影特效(Stencfl Shadows)、動態法向量圖(Dynamic cube maps)及位移貼圖(Displacement mapping)等操作――過去這些操作是由CPU來完成的。此外,Geometry Shader最高可支持1024個頂點處理,同時可把不必要的頂點數據刪除,這兩項功能使得繪圖運算將較以往更具效率。除了納入幾何著色器外,DirectX 10的渲染流程其實并沒有改變,頂點渲染與像素渲染依次進行,只是在硬件層級上,渲染工作不再由獨立的頂點著色器、像素著色器進行,而交給通用的統一著色器(或者說統一渲染單元)。
現在我們接著來看看DirectX 11的渲染管線。最引人注目的變化就是:在頂點渲染之后,DirectX 11新增了外殼著色器(Hull Shade~簡稱HS)、鑲嵌器(Tessellator)和域著色器(Domain Shader)三個新的管線;而在像素渲染環節,DirectX 11則新增了計算著色器(Computer Shade,簡稱CS),這些新增的部分也就是DirectX 1l的關鍵所在。
在DirectX 11中,新增的Compute Shader(Cs)計算著色器擁有核心地位。與DXl0中引入的GSYh何著色器不同的是,CS并不是渲染管線的一部分,它的主要用途在于增強GPU的通用計算能力。
我們知道,現在的GPU能夠被應用于某些通用計算工作,譬如在高并行計算應用中,GPU就表現出十倍于CPU的卓越能力。對游戲開發者而言,經常出于某種需要希望GPU能執行通用計算指令,但以往的渲染結構卻對GPU制造了諸多障礙――比如說,程序員可以在一個像素著色程序中強行加入通用算法,但卻無法隨意利用諸如樹形結構之類的數據結構,這就給程序員帶來很大的麻煩。因為要在像素間共享數據的過程非常繁瑣,先繪制三角數據結構、再加入貼圖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但這將嚴重影響GPU的渲染性能。而在DirectX 11和CS著色器的幫助下,未來的游戲開發者將不再受困于此,他們可以直接越過復雜的數據結構、并在這些數據結構中運行更多的通用算法。而這些算法將由CS著色器專門負責,不會給渲染單元帶來額外的負擔。
CS代碼可以做到高度靈活,它們可以支持隨機讀寫、不規則列陣(而不是簡單的流體或者固定大小的2D列陣)、多重輸出,并可根據程序員的需要直接調用單線程或多線程應用。CS體系中擁有32Kb容量的共享寄存器和線程組管理系統,具備可執行無序Io運算的能力。總之,CS可以帶來幾乎無限的新型應用,關鍵在于開發者能夠在多大程度發揮它的功效。
在獲得靈活性的同時,CS也會帶來一些性能損失。由于單線程任務現在無法以像素為單位,所以這些線程將會喪失幾何集合功能。從技術上講:雖然CS程序依然可以利用紋理取樣功能,但是原本的“自動三線LOD計算”將會喪失自動功能,程序員必須指定LOD指令。另外,一些并不重要的普通數據的深度揀選l(depthculling)、抗鋸齒(anti-aliasiug)、a混合(aIpha blending)和其它運算不能在一個CS程序中被執行。
CS可以為開發者帶來多種多樣的靈活渲染,這項先進技術應該正中游戲開發商們的下懷:它們的興趣大多是尋求先進技術來增強游戲引擎,比如增強抗鋸齒性能或無規則透明度的性能,帶來更先進的DeferredSh8ding(延遲著色)技術、后處理效果(post processing effect)等等,CS都可以大放異彩。除T_k述這些特殊的渲染應用,游戲開發者可能還希望讓GPU完成諸如IKnnversekinematics,逆運動學)、物理計算、人工智能計算等過去由CPU完成的通用計算,而利用CS在GPU I-執行這些算法時,可以獲得非常理想的效率。
早在XBOX 360平臺上,ATI就帶來了一項名為“Tessellation(鑲嵌化)”的新技術。這項技術的用途就是提升硬件的利用效率、用最低的資源獲得最好的渲染效果――簡單點說,我們可以將它比作數據傳輸中的壓縮技術。
Tessellator可以將原始的圖形分成很多更小的圖形,然后它還可以將這些小圖形組合到―起、形成一個新的幾何圖形,這種幾何圖形更復雜,當然也更為逼真。打個比亢Tessellator技術可以讓某個圖形變成立方體,并通過旋轉讓其從底部看起來像是個球形,而這兩者實際上都使用相同的數據,達到節省資源的目的。
在DirectX 11系統中,Tessellation處理過程包括外殼著色器(Hull Shader,簡稱HS)、鑲嵌器(Tessellator)和域著色器(DomainShader)三個組件,其中HS外殼著色器負責接收瑣碎的圖形數據和資料,鑲嵌器(Tessellator)只負責分塊處 理,它根據HS的指令要求生成大批量的、確定數量的點,然后將數據傳送給域著色器(Domain Shader),再由它來將這些點轉換成3D處理中的頂點,最終就生成了相應的曲線和多邊形。
如果開發者能夠嫻熟地運用鑲嵌化技術,那么就能夠極大程度提升游戲性能、或者說在保有當前性能的條件下顯著提升畫面品質。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下面的對比中看出來:在采用傳統高細節模型渲染時,原始模型需要動用巨量的三角形,數據量十分之大,最終獲得354fps的渲染性能。而采用低細節模型和Tessellation技術來生成相同的效果,所需的數據量與前者簡直不成比例,渲染性能可達到821.41fps,兩者對比非常懸殊。然而,鑲嵌化技術也不是萬能的:其使用的是一項完全固定的單元,不具備任何可編程能力,這就意味著開發者沒有絲毫回旋余地。這一點看起來與圖形技術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微軟之所以在DirectX 11中納入這項技術,很大原因就是因為Tessellation確實具有顯著的效果,以至于微軟無法拒絕。
雙核處理器早已經成為PC系統的標準配備,三核、四核更是進入主流市場,然而,現在只有為數不多的游戲產品能夠對多核平臺提供良好的支持,原因在于為多核平臺編程十分困難,只有高水準的開發者才能夠勝任,但顯然并不是所有的游戲公司都有這樣的一流好手。因此,直到今天為主,仍有很多數游戲都還只能在單線程下工作,即只能支持CPU的單核運作,其它核心的計算力無法得到充分發掘。
只要開發者采用DirectX 11作為開發平臺,那么代碼本身就能直接支持多核平臺,DirectX ll在底層接管了多核平臺的資源分派問題。DirectX 11預示著多線程游戲真正步人現實,我們才可以說多核心處理器被真正派上了用場。對于一套四核游戲平臺,當某個渲染場景中有^像和它的三個鏡像,DirectX 11就會啟動四個線程進行并行處理,效率顯然要比目前單線程處理的方式快上數倍!而更令人興奮的是:多線程技術不僅適用于DirectX ll平臺,它同時也能夠讓現有的DirectX10硬件受益。比如說基于DirectX 11開發的新款游戲,可以很好支持多線程,而當它在DirectX 10硬件平臺上運行時,多核優化的機能依然有效,前提是AMD和NVIDIA必須為各自的DXl0硬件開發出相應的驅動軟件才行――就目前看來,這項工作的進展非常順利。
作為傳輸介質,微波有著其他通信方式無法比擬的優點。微波中繼通信系統以及現有的微波寬帶通信系統是已經商用的系統。從通信系統使用的信道傳輸頻率來看,屬于微波通信系統的有衛星通信系統、地面微波中繼通信系統、本地多點分配接入系統(LMDS)等系統。這些微波通信系統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發射機結構,本文將探討通用的微波發射機技術。
微波簡介
微波是指頻率在300MHz~300GHz的電磁波,對應波長為1m~1km,傳播速度與光速相同。目前工業微波設備所采用的微波頻率為2450MHz和915MHz兩種。在工業微波設備中,微波的特性主要表現為吸收性、穿透性和反射性。微波能夠被極性分子的介質所吸收,并將微波能轉化為熱能,即微波對極性分子具有熱效應。當對介質施加頻率達2450MHz的微波電場時,電場方向每秒鐘變換24.5億次,極性分子也會隨之擺動24.5億次。這種分子的擺動受到分子間作用力的干擾和阻礙而產生熱能,形成宏觀的微波加熱,介質的溫度也隨之升高。水是典型的極性分子,所以微波可以用來對含水物料進行干燥。微生物的細胞也是由極性分子構成的。微波對微生物不僅具有熱效應,而且具有生物效應,使微生物的細胞失去生物活性而死亡。所以,微波可以殺滅食品、藥品或其他物料中的細菌、蟲及蟲卵。微波可以穿透絕緣材料(如陶瓷、玻璃、紙張、塑料等),遇到金屬則會被反射。
微波的主要特性有以下幾點。
①微波能穿透高空電離層,這一特點為天文觀測增加了一個“窗口”,使得射電天文學研究成為可能。同時,微波能穿透電離層這一特點又可被用來進行衛星通信和宇航通信。但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微波不能為電離層所反射,所以利用微波的地面通信只限于天線的視距范圍之內,遠距離微波通信需用中繼站接力。
②微波的波長比一般宏觀物體如建筑物、船艦、飛機、導彈等的尺寸短得多,因此當微波波束照射到這些物體上時將產生顯著的反射。一般地說,電磁波的波長越短,其傳播特性就越接近于光波。微波的波長短這一特點,對于雷達、導航和通信等應用都是很重要的。此外,一般微波電路的尺寸可以和波長相比擬。由于延時效應,電磁波的傳播特性將明顯地表現出來,使得電磁場的能量分布于整個微波電路之中,形成所謂的“分布參數”,這與低頻時電場和磁場能量分別集中在各個元件中的所謂“集總參數”有原則的區別。
③由于微波的頻帶較寬,信息容量較大,故需要傳送較大信息量的通信都可以用其作為載波。在微波有線通信方面,利用同軸電纜可同時傳送幾千路電話和幾路電視,而光纖傳輸線的問世與發展使信息容量更為大增;在無線通信方面,利用微波中繼接力傳送電視和進行通信。人造衛星通信的射頻都是工作在微波波段的,利用三個互成120°的位于外層空間的同步衛星便可進行全球的電視傳播。
微波通信系統
微波中繼通信系統可使用的傳輸頻率覆蓋了L波段到Ka波段。根據原CCTIT建議。1~40GHz的頻段用作微波通信的頻段,占有39GHz的頻寬,具有較大的通信容量,可以傳送綜合業務。現在我國主要使用微波通信的頻段為2、4、6、7、8、11GHz。其中,2、4、6GH z用作國家一級干線;7、8、11GHz作為省內二級干線用。而作為干線光纖傳輸的備份及補充,如點對點的SHD微波通信系統、PHD微波通信系統等,主要用于干線光纖傳輸系統在遇到自災害時的緊急修復,以及由于種種原因不適合使用光纖的地段和場合。這種用于光纖接力的微波通信系統將使用更高的頻段,如Ka頻段,以順利實現傳輸速率的增高。衛星通信系統具有廣大的覆蓋區域、無縫連接,建設成本與距離無關,易于建站組網等特點。衛星通信系統常使用C、Ku和Ka波段,如加拿大Telesat公司于2004年發射的Anik F2,擁有24個C波段轉發器,32個Ku波段轉發器,38個Ka波段轉發器,共有45個點波束,覆蓋整個北美地區。2004年發射的亞洲首顆新型寬帶通信衛星iPSTAR,工作在Ku/Ka波段,Ku波段84個點波束、3個成形波束(用于通信和廣播),7個地區廣播波束(專門用于廣播),可提供45Gb/s以上的通信容量。于2005年4月12日發射的亞太六號衛星(Apstar6),擁有s3個C頻段和12個Ku頻段轉發器,帶有抗干擾功能,覆蓋范圍遍及亞太區域。
MLDS是一種微波寬帶系統,它工作在微波頻率的高端(10~40GHz),使用的帶寬可以達到1GHz以上。LMDS可以在較近的距離(3~10km)傳輸,可以實現用戶遠端到骨干網的寬帶無線接入,能夠實現從64kb/s~2Mb/s,甚至高達155Mb/s的用戶接入速率。LMDS可以實現點對多點雙向傳輸話音、視頻和圖像信號等多種寬帶交互式數據及多媒體業務,也可作為Internet的接入網,支持ATM、TCP/IP和MPEG-2等標準。LMDS組網靈活,可靠性高,在網絡投資、建設速度、業務提供上比光纖經濟、快速、方便,能為運營商提供有效的網絡服務,因此具有“無線光纖”的美稱。特別是,隨著Internet的快速發展,國內居民對于家中高速上網的需求也日益巨大,這使得LMDS發展日益蓬勃。出于大帶寬,高容量的考慮,其使用的傳輸頻率大體為24-38GHz。如NEC公司的PASOLINK系列的微波通信產品,工作頻率覆蓋7~38GHz,在26GHz的工作頻率上,采用QPSK調制方式,發射功率為20dBm;P-COM公司的Tel-LinkPMP系列的微波通信產品,工作頻率覆蓋10~38GHz,在26GHz的工作頻率上,采用QPSK調制方式時發射功率為22dBm,采用16QAM時發射功率為20dBm,采用64QMA時發射功率為18dBm。
微波發射機
1 微波發射機的實現方式
(1)微波直接調制發射機
微波直接調制發射機的方框圖如圖1所示。來自數字終端機的信碼經過碼型變換后直接對微波載頻進行調制,然后,經過微波功放和微波濾波器饋送到天線,由天線發射出去。這種方案的發射機結構簡單,但當發射頻率較高時,頻調制發射機的中頻功放設備制作難度大,而且在一個系列產品多種設備的場合下,這種發射機的通用性差。
(2)中頻調制發射機
中頻調制發射機的方框圖如圖2所示。信碼經過碼型變換后,在中頻調制器中進行調制,獲得中頻調制信號,然后經過功率中放,把這個已調信號放大到上變頻器要求的功率電平。上變頻器把它變換為微波調制信號,再經微波功率放大器放大到所需的輸出功率電平,最后經微波濾波器輸出饋送 到天線,由發射天線將信號送出??梢姡蓄l調制發射機的構成方案與一般調頻的模擬微波發射機相似,只要更換調制、解調單元,就可以利用現有的模擬微波信道傳輸數字信息。因此,在多波道傳輸時,這種方案容易實現數字模擬系統的兼容,而在不同容量的數字微波中繼設備系列中,更改傳輸容量只需要更換中頻調制單元,微波發送單元可以保持通用。因此,在研制和生產不同容量的設備系列時,這種方案有較好的通用性。
2 發射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1)工作頻段
微波通信系統的頻段為1~40GHz。工作頻率愈高,愈容易獲得較寬的通頻帶和較大的通信容量。同時,天線設備也具有更尖銳的方向性,而且體積重量減小,但是頻率高時,霧、雨或雪的吸收顯著,傳播損耗、衰減和接收設備噪聲也愈高。從12GHz起,必須考慮大氣中水蒸氣的吸收問題,吸收衰耗隨頻率上升而增加。當頻率接近22GHz時,即水蒸氣分子諧振頻率時,是大氣中傳播損耗的峰值,衰減量很大。
(2)輸出功率
微波發射機所需的發射功率和很多因素有關,例如,通話路數愈多,頻帶愈寬。為保持同樣的通信質量,必須有更大的發信功率。另外,也和站址選擇,多徑衰落的影響,分集接收的采用等諸多因素有關。一般情況下,數字微波發射機輸出功率有時只需幾十mW到幾百mW功率,只有長距離情況下才需要幾W量級。
(3)頻率穩定度
發射機的每個工作波道都有一個標稱的射頻中心工作頻率。微波通信對頻率穩定度的要求取決于所采用的通信制式及對通話質量的要求。對于數字微波通信系統經常采用PKS調制方式來說,發射機頻率漂移將使解調過程產生相位誤差,致使有效信號幅度下降、誤碼率增加。因此,采用數字調相的數字微波發射機比采用模擬調頻的模擬微波發射機應該有更高的頻率穩定度。采用PSK調制方式時,頻率穩定度可以取。發射頻率穩定度取決于本機振蕩器的頻率穩定度。近年來,由于微波介質材料性能的提高,介質穩頻振蕩器日益被廣泛采用。此種振蕩器可以直接產生微波振蕩,具有電路簡單、雜頻干擾小及噪聲較小等優點。
(4)交調失真
發射設備處在大信號工作狀態,往往工作在非線性區域,如功率放大器和上變頻器等。如果存在兩個正弦信號,其角頻率分別為W1和W2,則由于電路的非線性作用將產生許多交叉調制分量:mw1±nw2,n=0,1,2,…。按照諧波次數(m+n)的大小,各分量分別稱為(m+n)階交調分量。在各階交分量中2w1-w2和2w2-w1處在w1和w2附近,大多數情況下則處在通頻帶之內,從而成為干擾信號。一般,在微波通信系統中,更高階的交調分量和高次諧波分量已處在頻帶之外,而且功率也不大,所以不構成危害。電路非線性度愈壞,交調分量愈大。由于兩頻率相距不遠,這兩個譜線的功率相差不大。雙頻信號輸入時的三階交調系數是發送設備非線性的一項重要指標,例如在限帶情況下,PKS調制的三階交調系數約為-20~-25dB;而對于多電平正交調幅系統,如16QAM系統,則要求在-25~-30dB以上。也就是說,對三階交調系數的要求,取決于通信體制及誤碼性能惡化等因素。
(5)諧波抑制度
總體設計在規定此項指標時,除了考慮數字微波通信系統本身的各種干擾以外,還應考慮其對模擬通信系統和衛星通信系統的干擾。因此,應適當地配置工作頻率和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6)通頻帶寬度
除了濾波器以外,發信信道的各組成部件都應具有寬頻帶特性。通常,上變頻器和微波小信號功率放大器易于實現寬帶設計,而對于大功率微波放大器要求很寬的工作頻帶是不合適的,一般只要求能覆蓋兩個工作波段。這樣,總體設計時,可不考慮它們對發信信道通頻帶的影響。
當前微波通信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
1 提高QAM調制級數及嚴格限帶
為了提高頻譜利用率,一般多采用多電平QAM調制技術,目前已達到256和512QAM,很快就可實現1024/2048QAM。與此同時,對信道濾波器的設計提出了極為嚴格的要求:在某些情況下,其余弦滾降系數應低至0.1,現已可做到0.2左右。
2 網格編碼調制及維特比檢測技術
為降低系統誤碼率,必須采用復雜的糾錯編碼技術,但由此會導致頻帶利用率的下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采用網格編碼調制(TCM)技術。采用TCM技術需利用維特比算法解碼。在高速數字信號傳輸中,應用這種解碼算法難度較大。
3 自適應時域均衡技術
使用高性能、全數字化二維時域均衡技術減少碼間干擾、正交干擾及多徑衰落的影響。
4 多載波并聯傳輸
多載波并聯傳輸可顯著降低發信碼元的速率,減少傳播色散的影響。運用雙載波并聯傳輸可使瞬斷率降低到原來的1/10。
微波發展動向-純分組傳送化
隨著業務網分組化的發展,傳送網的分組化也是大勢所趨,尤其是隨著3G和WiMAX技術的快速發展,基站的帶寬需求急劇增加,預計到2011年,70%以上的基站凹傳業務將實現分組化。作為傳送網一部分的微波網絡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IP化、分組化的變革?;赥DM的VC交叉將會演變為通過PW E3技術的仿真來實現基于分組的統一包交換。微波通信系統也將向分組化演進,這也是微波網絡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摘要:通用技術開設是以提高學生技術素養為目的的,但目前開設情況不理想,老師普遍認為是一門難教的課程,面對通用技術與其他傳統科目的特殊性,老師和學生如何適應新教材,如何配合才能把這么課程吃透理想并真正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對此本文從老師教和學生學兩方面出發探討教學中的關鍵點。
關鍵詞:通用技術;教與學
通用技術是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新設置的科目之一,在基礎教育階段加強技術教育,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全民族勞動者素質的提高。目的是向學生傳播創造發明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動腦,主動地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國家開設此課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開設幾年時間下來,我們發現開設情況并不理想,甚至還令人擔憂,具體表現在:在“非高考科目”的意識下學校不開設此課程或者用很短時間講授完應付上級檢查;學生對課程不重視、不感興趣,不愿主動學習;一些老師認為這門學科是一門比較難教的學科。學校不開設是為了追求升學率的提高,老師有困難是因為沒有把握通用技術教學的精髓,產生逃避心理,針對老師的疑惑有必要談下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教與學,從“教”和“學”兩個方面把握課程教學的關鍵點。
在傳授課程的過程中如何發揮教的最大功能呢?1.提高老師自身知識面和技術素養才能教授更多知識。老師是知識的傳授者,他知識的積累以及知識面的寬窄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對教材的理解能力與傳授內容的新穎程度。由于通用技術囊括了自然科學、技術、經濟、倫理、文史、社會、人文等多項內容,它對教師的個人素質、知識視野、技術水平和技術素養要求很高。但在我國的師范教育培養機制內,并沒有可以直接勝任通用技術課程的師范生?,F階段不少通用技術老師是從計算機、物理、化學、體育等課程中轉調過來的,對技術知識的掌握僅限于一門或者兩門,全面掌握的屈指可數,因此這些老師需要重視自身知識積累并加強培訓。平時注重瀏覽網頁、新聞、最新科技,利用網絡、電視、相機等各種媒體搜集各種信息,做個有心人。2.采用多種方法把知識點認識透徹,用一切方法把課備好。通用技術教材有幾個版本,各個版本在講授一個知識點時分析的角度不同,思路不同,所舉實例也不同,因此個人認為老師在備課時除了參考教參外應多閱讀各版本的教材,這樣一個知識點才能掌握更全面,講授時也能融會貫通不會有難度。除此之外,網絡的豐富性和便捷性,使我們隨時都可以看到同行的各種資料,進行資源的互補和共享。另外,一個教研組可集中備課,各位老師集體貢獻智慧,避免單個老師備課耗時耗精力,這樣做能集思廣益,優勢互補,不僅減少備課時間和難度,也使知識點把握更加準確。3.用貼近生活的教具豐富課堂氛圍。當前,我們沒有通用技術課配套的教具,如果只一味地講解,沒有適時的實驗演示,顯得內容有些空泛,如果能自制一些教具,讓學生參與到實驗過程中來,就可以使課堂活躍起來,教學效率得到提高。這一點我深有體會。記得初次備技術與設計2第一章的《結構的強度》時,我自制了一些教具,如:用硬卡紙做紙筒,做的時候保證它們周長相同;用放蛋糕的碟子做秤盤;還有一個,圖示中的壓棒不好做,因為周長相同的情況下出來以后的圓、三角形和正方形高度是不一樣的,不好壓,為此我特意找了三個玻璃膠桶做壓棒。講到“不同截面形狀的懸梁的強度測試”試驗時,拿出準備好的教具,并且找同學上來協助,模擬課本上的例子,把教具擺放好,讓學生去壓。整個過程中,學生們特別新奇,精力特別集中,課堂的效果非常好。其實在教學實踐中,不少東西都可以成為教具,從塑鋼鋁合金材料到書桌椅子等,只要是個有心人,就可以讓學生真正切身感受到技術就在自己身邊。4.為學生實踐創造條件。通用技術拜托了原有勞動技術課的“單純勞動”或“勞動技能”模式,強調創造力的開發,通過技術設計、技術試驗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那么學生怎么才能學好這么課程呢?俗話說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老師在講授完課本知識后,學生該做哪些功課才能吸收知識,領悟技術,并且把技術得以合理應用呢?首先,學生在課堂上需積極參與小組討論交流,教材中的不少知識點都需發揮團隊智慧,互相協助解決問題,如問卷的設計與調查,技術試驗的進行等,都需要與其他同學一起協助,這樣更能激發創造的靈感,一個人獨立思考或者不參與小組活動會導致對技術本質認識不深刻。其次,學生需多關注身邊事、身邊物。技術是生動的、多樣的、無處不在的。它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任何東西都是經技術設計和技術改造后的產物,小到鉛筆大到高樓大廈,任何一項設計及功能,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和合理性,因此對日常事物多問幾個為什么,這樣才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質,對技術認識更加清楚,這么做不僅是要積累技術常識,更重要的是鍛煉思考問題的全面性和邏輯性,而不是囫圇吞棗,一知半解。最后,學生要多鍛煉,多動手,提高實踐能力,讓學生真正達到“學中做,做中學”,這就要求學生在緊張學習之余,動手進行一些小發明,小創造,如家里臺燈損壞時可以主動要求自己修理,自己拆卸風扇再組合起來,只有實踐過才能日積月累把書本東西真正學到家。
由于通用技術課程的特殊性,需要師生交流意識強于傳達意識,所以高考科目的灌輸性教學方法不適用這門課程,相反的,轉變師生角色,開展課堂互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是必由之路。
總之,通用技術課程開設任重道遠,需要借鑒其他科目的教學經驗,在今后教學中摸索出老師與學生的契合點,才能把這門課程越教越好。
摘 要:按照軟件工程的思想,運用讀取代碼、驗證代碼、備份代碼的方法備份系統軟件,通過對專用存貯芯片的代碼重寫,解決專用存貯介質上軟件備份的難題,實現通用與專用存貯介質的軟件備份,達到通用數字聲納平臺軟件備份研究的目的。為數字聲納裝備的軟件維護,特別是軍用聲納裝備的戰場快速保障提供了借鑒參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該文從軟硬件兩方面解決了專用存貯介質上聲納軟件備份的難題;實現了多種文件系統及不同存貯格式上的系統軟件備份;在軟件備份研究中汲取了軟件工程的思想。
關鍵詞:數字聲納;軟件備份;存貯介質;存貯芯片
目前,我國聲納裝備基本實現數字化,電路以數字電路為主,各種控制關系、計算、顯示、檢測等均由軟件實現。盡管數字式電子產品的可靠性要比模擬器件高,但計算機控制系統作為電子產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外界溫度、濕度、電壓波動、電磁干擾都有可能使系統受到破壞,直接影響系統的正常使用,從而,軟件備份已成為提高系統可靠性的必要手段。近年來,軟件密集型聲納不斷涌現,系統軟件備份技術已成為聲納裝備保障所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1 軟件備份的內涵及特點
軟件備份是指軟件交付用戶后,為預防軟件出錯而進行的一種預防性維護。軟件維護的一般過程是:首先分析系統的軟硬件組成,選擇合適可行的備份方法,接著維護人員按照該方法讀出軟件代碼、驗證、加載、測試、完成后再交給用戶使用。
軟件備份包括4種不同的方式:糾錯性備份、適應性備份、完善性備份或增強、以及預防性備份。軟件備份是軟件產品的重要質量保障,不僅有利于保證系統軟件的運行,而且有助于及時發現軟件設計缺陷,同時對軟件備份技術的研究還可以作為更改設計或維護安排的依據,指導軟件維護性的分析與設計。
2 數字聲納軟件備份技術的現狀
軟件工程要求:運用系統的、規范的和可定量的方法開發、運行和維護軟件。但是,數字聲
納系統軟件的開發、運行和維護并未嚴格遵循這個要求。目前我國艦艇聲納系統軟件備份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以下3個方面:
(1) 軟件配置不全,備份工作量大。好多聲納系統軟件由于在研制階段未嚴格按照軟件工程的要求進行,軟件工程過程中配置項不全。對于這樣軟件的備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2) 軟件的技術水平低、備份工具少。在聲納軟件備份領域,關于技術和管理的研究非常匱乏,導致實際備份活動中既沒有方法學的指導,又缺乏自動工具的支持。
(3) 軟件備份過程缺乏嚴格的管理。聲納系統軟件備份工作缺乏一套行之有效且能嚴格執行的管理制度,與軟件開發階段的工程層次嚴重不匹配,給軟件質量帶來了隱患。
3 基于通用數字聲納平臺下系統軟件的備份途徑
要保證軟件備份技術應用于各型號數字聲納,應充分考慮各類系統軟件的存儲介質、接口類型以及文件格式等。下面從基于通用存貯介質與基于專用存貯介質2方面按照軟件工程的思想進行分析,確保該軟件備份技術的通用性。
3.1 系統軟件備份的總體思路
軟件維護中的可恢復性維護適合軍用裝備保障的要求?;謴托员U鲜窃谲浖浞莸幕A上,當系統發生軟件破壞性故障時采用安裝程序對系統進行再安裝,從而迅速恢復原始軟件。目前,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恢復性保障的主要方法是將故障的器件用相同的器件替換。這種替換既包括系統軟件的存儲模塊或芯片的替換,也包括這種存儲模塊或芯片中所存儲內容的替換。
軟件備份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3方面:軟件(代碼)的讀出、讀出軟件的驗證、軟件加載與功能測試。
(1) 軟件的讀出是一切工作的基礎,軟件的讀出方法視不同的硬件系統而不同。
(2) 對于讀出軟件的有效性必須進行驗證,驗證的方法不可能是將其寫回原系統,必須建立一個仿真環境進行驗證。
(3) 對已通過驗證的軟件,還要解決一個軟件加載的問題,對于采用了可讀寫存儲器件的系統來說,可以直接寫入;對于一次性的芯片或模塊,則需要對新的芯片進行處理。
3.2 系統軟件代碼的讀出方式
由于不同型號數字聲納裝備分別采用了DOS,Windows XP 和Linux等不同的操作系統,導致文件系統也不相同。下面對各文件系統進行分析,選擇滿足通用數字聲納平臺的代碼讀出方式。文件系統主要有以下幾種格式:
(1) FAT16。FAT的全稱是“File Allocation Table”(文件分配表系統),其可以被多種操作系統訪問,如MSDOS,Windows所有系列和O1S/2等;
(2) FAT32。FAT32是FAT16文件系統的派生,比 FAT16 支持更小的簇和更大的分區;
(3) NTFS。NTFS(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是Microsoft Windows NT的標準文件系統,但Windows95/98/98SE和Me版都不能識別NTFS文件系統;
(4) Ext2。這是Linux中使用最多的一種文件系統。
由于數字聲納中多種文件系統的存在,導致簇與分區的格式有較大的區別,單一的操作系統無法識別所有分區,專用工具軟件GHOST,DM,PARTMAGIC等不能完成電子盤的分區和數據備份。但電子盤的數據最小單元扇區是統一的,因此,采用扇區讀寫的方式可完成軟件備份。具備外部接口的系統,可以通過連接PC機進行讀寫,可拔插的存儲器件,如EPROM,FLASH、固態硬盤等,可以拔下來,采用通用的讀卡設備讀出存儲器件中的內容,焊接在電路板上的采用在線可編程技術的芯片,讀出其中的內容則必須通過專用的工具。
3.3 系統軟件的代碼驗證
驗證工作可分為開發環境驗證和艦艇驗證。
3.3.1 開發環境驗證
在開發環境上,對軟件進行有效性驗證,主要分以下幾個步驟:
(1) 搭建與原系統相同的軟、硬件仿真平臺;
(2) 明確原系統的聲納信息產生辦法和誤差特性,用于原系統和開發環境的運行結果進行比較;
(3) 在原系統上統計出目標運動要素解算精度,用于與讀出軟件的解算精度進行比較;
(4) 利用聲納模擬器對讀出的軟件進行目標運動要素解算,統計解算結果,與原系統的解算精度進行比較。
經過以上步驟后,可初步驗證讀出軟件的有效性。
3.3.2 艦艇驗證
(1) 通道正確性檢查。檢查讀出的軟件與聲納、導航、雷達、魚雷及導彈等器件之間的信息、命令等是否正確;
(2) 軟件有效性驗證。用原系統聲納發送的信息,對讀出的軟件進行目標運動要素解算,統計解算結果,與原有軟件的解算精度進行比較,從而可驗證讀出軟件的有效性,保證讀出軟件的性能沒有下降。
只有經過實驗室驗證和艦艇驗證后,才能保證軟件的有效性。
3.4 基于通用存貯介質的系統軟件備份
針對基于通用存貯介質(CF卡和PCMCIA卡等)的軟件,雖然具體介質不同,但可采用相同的軟件備份方法:不同容量的通用存貯介質,采用通用讀卡器可對其進行讀寫,但某些卡中采用了多種文件系統,單一操作系統或工具軟件無法識別所有分區,通過專用軟件并使用同容量的通用存貯介質可完成分區和數據備份。如果采用大容量的卡進行替代,須對其容量數據或系統自檢參數進行修改。
3.5 基于專用存貯介質的系統軟件備份
除了通用的可插拔存貯介質外,一些系統軟件直接固化在專用存貯卡或元件上,一般是固化在ROM或FLASH ROM中。
3.5.1 專用存貯卡電路改動:
針對目前一些專用存貯卡較難用相同型號存貯卡進行替換的現狀,可通過對通用存貯卡芯片進行電路改動,進而實現軟件備份。現以E28F008SA存貯芯片為例,研究其電路設計并進行改動。通過對含處理器板在內的各信號進行分析,這里采用目前廣泛應用的存貯芯片E28F016SA進行電路設計。28F016SA相對于28F008SA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不同:
28F016SA的工作電源可選擇3.3 V和5 V,而28F008SA只能應用5 V電源;
28F016SA可選擇數據位8位和16位,而28F008SA只能應用8位數據線;
28F016SA是1.2 mm×14 mm×20 mm 56Lead TSOP封裝;
比較28F008SA和28F016SA的電特性以及其讀寫操作時序,28F016SA完全可以代替28F008SA,且硬件設計更靈活。
3.5.2 專用存貯卡軟件備份
編程器采用FPGA集成電路作為地址發生器,根據計算機I/O控制信號生成控制邏輯,對存貯器進行讀寫;采用C++高級語言編程,對讀寫的二進制碼進行轉換、存盤和校驗。如圖1所示。
編程器信號流程(如圖2所示)讀卡器通電后2864迅速完成對FPGA 的配置;運行主控計算機里的讀數據程序,程序產生相應的控制信號和地址信號,其中控制信號用完成對讀卡器的初始化和控制讀數據的規則,地址信號是對應于專用存貯卡上的E28F016SA和F28F016SA兩種存貯芯片的地址;完成對存貯卡的操作后卡存貯芯片的數據由數據通道經接口單元傳入XC3042,簡單處理后傳入主控計算機,計算機在相應位置顯示獲取到的數據,數據可由打印機輸出或主控計算機自動存入數據庫。
所有的信號,包括來自主控計算機和專用存貯卡的信號,均要經由FPGA協調處理后才發生作用。協調用的時鐘信號可以由主控計算機控制或直接由讀卡器的晶體振蕩器發生,進而完成編譯器的芯片改寫。編程器的編程流程圖如圖2所示。
由此可見,基于專用存貯介質的系統軟件可以通過其他專用存貯介質的芯片改寫實現所存貯內容的備份,完成系統軟件備份。
4 結 語
隨著軍事裝備復雜化、體系化、高科技化趨勢日益顯著以及數字聲納的不斷涌現,聲納裝備軟件將成為裝備保障的重點,軟件備份技術將越來越被重視。這里按照軟件工程原理,總結出一套基于通用數字聲納平臺的軟件備份方法,提高了數字聲納在各種復雜環境下的可靠性,為解決數字聲納軟件保障提供了參考依據。但新型裝備的軟件保障尚存在諸多復雜的技術問題亟待解決,必須進一步加強研究。
【摘 要】浙江省通用技術設計題以產品設計方案為主線,全面考查學生的技術設計和應用能力,對學生有較高的考核要求。由于通用技術教師本身在美術繪圖方面能力不足,以及學生在產品設計方面經驗缺乏,使得設計題成為困擾通用技術課學習的一大難題。本文著重從技術設計的角度,提出技術繪圖的概念,從基本技能和解題技巧兩方面入手對設計題的解題方法進行分析,希望能幫助廣大考生突破通用技術高考設計題。
【關鍵詞】通用技術;設計題;尺寸;材料;連接
一、設計題綜述
浙江省通用技術高考設計題綜合考查學生的技術設計能力,包括對產品設計要求的把握能力,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對技術與人的需求之間關系的解讀能力等,是對學生在高中階段所掌握的技術知識的集中考查。試題主要考察內容包括:簡單草圖的繪制,尺寸的簡單標注,產品所使用材料及構件之間連接方式的選擇,對所設計的產品的創意及特色的表達。設計題總體上是穩中求變,設計內容從最初的整體產品逐漸過渡到連接件的設計;四個小題沒有太大的變化:草圖繪制,尺寸估算及其簡單標注,材料及連接方式的選擇,產品設計的創意及特色。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針對高考題的題型設置和提問設計來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并總結一些解題技巧。筆者認為要突破通用技術高考設計題,也并非y事,最關鍵的問題是通用技術教師應該教學生繞開美術繪圖的坎,抓住技術繪圖的核心,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入手,凸顯出技術設計的特點。要做到上述要求,筆者認為可以從訓練基本繪圖技能和解題技巧兩方面入手解決。
二、掌握草圖的基本繪圖方法
草圖分構思草圖和設計草圖,在高考考場上由于時間及工具的限制只能是畫構思草圖,考查的是學生的方案構思和方案呈現的能力。重點是方案的構思,但同時要有一定的繪圖熟練度,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將產品設計的構思方案完整地表達出來。因此學生應該注重以下兩方面的練習:
1.簡單形體的立體表現方法
由于草圖要求繪制物體的立體圖形,因此學會表達物體的立體效果是最基礎的能力和要求。如何快速表達物體的立體效果,筆者以為只要抓住兩點即可:立體感和層次感。用正等軸測圖去畫草圖就是最簡單的表現物體立體感的方法。層次感是指在空間上位于視線前面的部分會把后面的部分擋住,這時應該把被遮擋住的部分擦掉,除非有表達的需要否則不要畫出虛線。
另一方面,還要學會簡單形體的構造方法:疊加法和切割法。為了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這兩種方法,筆者總結出簡單可行的繪圖操作方法。疊加法的基本繪制步驟:找公共面――畫疊加體――擦虛線;切割法的基本繪圖步驟:畫切割體――擦非公共線――擦虛線。其中疊加體和切割體是指在原有形體上疊加上去或切割掉的那部分形體,疊加體和切割體必須畫出內部虛線;公共面指疊加體與原有形體的接觸面,非公共線指切割出的形體與剩下部分形體之間沒有共用的線條;虛線指疊加或切割好后,出于表現層次感的需要應該擦掉的線條。
2.常用連接及其草圖表現手法
產品的各部分構件之間的連接方式是表達物體功能的最簡單的方式,這一點也是高考設計題所重點考查的內容,比如要求所設計的產品具有可折疊或可調節功能。因此應該讓學生掌握一些常用連接的畫法,蘇教版通用技術教材《技術與設計1》第三章給出了很多常用的連接方式參考圖,可以讓學生模仿,或者教師去找一些簡單實用的連接樣圖讓學生參考。
三、解題技巧
在上述兩個基本功練習的基礎上,首先構思方案草圖要綜合考慮尺寸、材料、連接方式、特色這四個方面的要求,切不可各自為政,前后脫節。其次,針對上述四個方面的要求進行方案構思。
1.尺寸
尺寸是一個現實的問題,要考慮產品的實際尺寸大小。沒有尺寸就沒有技術的精確和嚴謹,沒有尺寸的技術是與現實脫節的,可惜很多學生都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確定產品的外觀尺寸是首要的事情,別讓尺寸成為擺設。要學會目測,記住兩個常用的目測度量單位即10厘米和1米,然后用這兩個基本單位去估算設計對象的尺寸大小。另一方面,尺寸也要結合產品結構確定,并與草圖的長寬高尺寸比例相吻合。
2.材料
材料是最容易被學生忽視的。高考答題包括改卷都不會對材料有太高的要求,基本寫了就給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學生覺得材料簡單不重要,反而失去一個為所設計的產品增加特色的機會。其實,從材料角度考慮,可以有很多特色,比如環保、節約材料、減輕重量、節省成本,舒適健康、可持續發展等等。
3.連接
單從繪圖技能來說,連接方式的圖形表達是最難的。高考設計題經常會要求產品具有可折疊或可調節功能,相對應的連接方式就是鉸連接和插接。讓學生記住幾種簡單的插接和鉸連接的圖樣,然后拿去套用,比如必修1上的連接示例。另外連接也可以出特色,比如插接方便,轉動折疊操作簡單高效,插銷和元寶螺母用來控制折疊角度等且操作方便。學生也要根據自己的熟悉度選用平面折疊和立體折疊,以及為了配合折疊和調節部分的圖形表達選擇合適的繪圖角度。
4.特色
這一點恐怕是學生普遍比較害怕的一個問題,除了美觀外,學生能想到的可能就是功能多樣性了,即在已經設計好的產品上畫個鬧鐘或者掛個鏡子什么的,并美其名曰增加了功能。他們腦子里就想不出另外的特色。其實除了上面提到的材料和連接方面的特色外,還可以運用以下兩個方法找出產品特色:
(1)問題解決法
根據試題要求,結合生活經驗找出設計對象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想辦法解決它,這就是特色。這種方法是一種被動的防守,因為只能根據限定的條件而且受制于學生的生活閱歷和對技術的觀察思考能力,另一方面會使學生對參考圖產生依賴性。
(2)構造性功能改善法
這是一種主動出擊式的解題方法。本文所指的構造性功能改善法是筆者總結教學和學生考試的經驗提出的一種方案構思方法。它是指對產品本身的結構作部分改造從而使產品具有一個新的功能或特點。而要做到這一點,學生只要懂得運用疊加法和切割法即可。學生可以根據需要對一個簡單的產品進行技術改造使其重新煥發光彩,從這一點來說,學生即使沒有美術繪圖的天賦,也可以從“技術繪圖”的角度加以彌補,甚至效果比單純追求產品的外形更實用,更具得分能力。
總之,技術設計題強調技術設計,注重實用和精準,只要方法得當,所有人都可以畫出好作品。
摘要: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讓通用技術學科的研究逐漸受到關注,然而,我國高中通用技術學科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實踐中遭到忽視。研究者運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構建出包含通用技術學科技術評價能力、技術實踐能力、技術設計能力三因素在內的能力結構,并指出層次性的學科特點和結構。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渠道培養學生在通用技術學科中的自我學習能力,同時明確通用技術學科考查的能力目標與內容,多形式地將通用技術學科能力納入到考核項目中。
關鍵詞:通用技術;教學方法;自主學習;興趣
在21世紀,科技正處于快速發展時代,已經大量投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現在人們必不可少的技術。信息網絡已經成為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發展的跳板,從而獲得更為先進的教學資源。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理會到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興趣,進行現代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從而使學生各個方面得到快速的提升。這已是成為21世紀教學模式的必然趨勢。
一、課程展開的意義
現代有許多年輕人看不懂技術類的說明書,從技術角度來看,有大部分人不懂如何使用日常中所使用的一些設備,從而跟不上時展的步伐。學生可以從技術課程學習到信息時代給人們經濟帶來的變化,感受生活中不同的職業技術,更好地了解社會適應性,提高對未來社會的主動適應性。
二、基本理念
培養學生技術是通用技術課程的核心價值,學生不僅從活動中學習技術,還要從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知識來綜合學習,讓學生可以更加完善技術,更理性、有遠見、負責地看待技術,加強技術課程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與動腦能力,開發內在潛力。
三、教學方法
以目前高中教學的狀況來看,教師在課堂上講課時間占據一半,身下的時間都是讓學生自己復習,然而學生將這些自主學習時間當做放松時間,利用這段時間在課堂吵鬧,造成課堂教學自由散漫無紀律,從而無法控制課堂的紀律。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教師缺乏對教學難度的控制,教學內容太難懂,讓學生失去了興趣。即便部分教師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采用多媒體模式,但是這種模式讓學生參與活動的機會比較少,很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通用技術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技術內容為載體,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為目標”,這是通用技術教育課程中的“魂”,教師應牢記這一點。
1. 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產生動機,動機引發舉動。通用技術是一門注重實踐操作、發揮想象力的課程,強調學生的主動動手能力,重視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的聯系。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就要充分了解到學生的特點,創造“有趣”的心理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有一種想親手操作、親歷情境、親身體驗的欲望。例如:在一次動手實踐n程中,一班在動手活動之前,筆者進行了一些實例展示和相關解說,告訴他們這種方法有很多創造的可能,沒有固定的形式出現。結果,一班學生的作品多種多樣。二班在動手活動之前,筆者進行了實例展示,然后要他們手動制作。結果只是出現一樣的作品,單調無味。
2. 培養自學
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學習獲得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由“學會”過渡到“會學”。做到自學能力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心理成熟達到一定的程度。學生升學高中后,學生成長會有一定成熟,并具有明顯的自控能力,對事物會有一個新的認知,在采取自我學習模式有很大的可塑性。
(2)具有學習的動機,想要在人群中獲得來自別人的認同以及穩固的地位。心理學家曾調查過,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來源于對“自我提高的內驅動力”,而不是好奇驅動。
(3)具有較好的學習計劃。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可以有效地幫助自己更好地完成自學目標。制訂計劃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設立學習目標,管理規劃學習時間方便自學的內容;另一類是背誦記憶、記筆記、提煉提綱等。
例:甲和乙在同一個班級上學,甲在白天上學認真聽講,放學卻在玩;乙則不同,放完學之后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復習一遍,并預習下節課內容,然后再去玩??荚嚱Y果出來,乙每次總高于甲的分數。甲的家長在暑假就請來教師培訓,但是教師培訓的內容與課堂上的內容有些差別,越學越累,反而拖累了其他課程,甚至使其對學習丟失了興趣。
四、結束語
高中通用技術中,為了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必須認清到新課程,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對課題更層次的研究,更新自己對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的看法,以此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通用技術。教學中應當開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實踐活動,通過小組團隊合作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使每一位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質量。
摘 要:通用技術有它的教學目的及意義,但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老師的教學壓力也很大,很多學校又過于重視高考科目以提高學校的升學率,導致忽視了這門實踐性的學習科目。但是,我們有義務重視通用技術這種科目,做到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
關鍵詞:高中教學;通用技術;動手實踐
通用技術是我國高中階段開設的一門以動手實踐為主,鍛煉學生應對實際生活問題能力的學科。但據目前高中普遍的教學現狀來看,通用技術這門課并沒有受到大家的重視,很多學校為保證升學率占用了高考不涉及的實踐類科目的課時來學習語文數學等主課,導致通用技術這門課在高中的存在感一直不強,但是事上通用技術的學習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義務通過課堂教學來讓學生和學校感受到開設這一門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學習內容可靈活變通,適應性強
通用技術在高中階段有配備教材,但是教材中的內容比較高深,趣味性不強且實用性也不強,如果老師依據教材講課的話,教學難度很大,因為課本內容比較復雜,學生在接受上也比較困難,但很多老師不喜歡備課就照搬課本內容進行授課,這樣長期下去會導致本來就不受重視的課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得通用技術這門課形同虛設。因此,教師首先要自己熱愛這門課,樂于為這門課付出感情,樂于為這門課付出心血,才能讓學生感受到這門課的樂趣。事實上,通用技術是為了鍛煉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的學科,由于現在的學生缺乏動手實踐能力,而通用技術課教學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因此,老師在講課時不應該拘泥于課本,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從而打造適合學生的課堂。
要想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老師在教學時就要做到因材施教,雖然都是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但是男生和女生喜歡的東西有所不同,男生可能會更偏向空間設計類,例如建筑、建模等或者是機械類等,而女生則會更偏向平面設計類,例如服裝設計、平面圖設計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同時照顧到這兩種傾向進行模塊教學。首先要確定教學內容,然后將教學內容分配到合適的課時,再進行教學。為照顧到全班同學,教師可以將主要的教學內容分為兩部分。
第一模塊是男生較感興趣的部分,教學內容可設置為木材和機械的使用,首先老師要帶領學生認識工具,比如與木材類相關的工具包括圓盤鋸,皮帶鋸,平拋機床以及各種刨,齒,鋸等不同工具的樣子及使用方法。任何學習都不能急于求成,通用技術科的實踐性比較強,但是也不能盲目的放任學生自己動手,因為這些工具都有一定的操作風險,所以,老師在學生動手操作之前教會學生使用方法,確保課堂的安全性,這也是為了保證今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對使用工具有基礎認識之后,老師要教學生辨別不同工具的作用,確保學生能夠正確使用工具,在做好基礎培訓工作之后,老師便可以教學生一些簡單的使用方法,比如,如何鋸木頭,如何打磨木頭的形狀等,學生在動手實踐的時候老師要在旁邊指導,避免學生因動作不規范而導致的危險。通過一段時間的基礎學習后,當學生能夠較熟練的學會使用工具來切割制作木材后,老師便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給學生足夠的施展空間,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讓自己手中的木材變得不一樣,學生通過設計自己的作品也更能感受到通用技術課的樂趣和魅力。
第二模塊則為女生較感興趣的內容,通用技術課上女生較感興趣的模塊可以設計為服裝設計,服裝設計需要一定的繪畫功底及想象能力,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的。首先,老師要教學生一些基礎的繪圖法以及裁剪方法,當學生的基礎功底掌握的比較完善以后,老師便可以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準備,讓她們繪制自己所設計的服裝草圖,并不斷進行修改完善,當學生對自己的設計比較有信心時,老師便可以組織學生準備布料及裁剪工具,真正嘗試動手設計自己心中的衣服,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同樣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安全,交給學生正確使用工具的方法。
通用技術課是一門非常靈活的學科,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因此,只要是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幫助的活動,老師都可以嘗試引進到課堂中去,大可不必拘泥于現有的教材。
二、重視教學的實踐性,學以致用
通用技術課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學拘于形式,學生沒有學到有用的知識,使得這門課形同虛設,不受重視。實際上,家長把學習當作學生最重要的任務,總是說只要負責好好學習就行,其他的不用管。家長為了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也任勞任怨的照顧其生活起居,導致學生過度父母,生活能力低下,衣服要拿回家讓父母洗,在學校里可能連基本的縫扣子,換床單被套這種簡單的家務都不會做。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孩子終將要學會獨立,學會自己處理生活中的事務,因此,恰可以利用通用技術課來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將所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真正體現學習的意義在于學以致用。
但畢竟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是學校,所以有些活動統一組織的難度比較大,對此,通用技術課可以設置課外課堂,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作業,讓學生以視頻圖片的形式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課程其實沒有限制,比如自己縫補一件破損的衣物,給衣服釘扣子;自己獨立打掃一下家里的衛生,學會分類整理;自己獨立為全家人做一天的飯菜;或者是當家里的電器壞了時,嘗試找出原因,并自己嘗試修理,哪怕只是自己換電燈泡也可以。這些看似簡單的小事其實是很多學生都不具備的能力,生活中當他們遇到水管漏水時只會驚慌失措的大呼小叫,而想不到先關掉水閥;當家里突然斷電時,他們只是抱怨,卻沒想過可能是跳了閘,他們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不知道一針一線的不易,不知道父母每天做飯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只有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去做,學生才能體會到父母的不易,生活的不易,也才能懂得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通用技術既然在高中階段開設就一定有它的意義所在,當下的高中學生都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但是如果他們只會學課本中知識,而毫無生活經驗的話,最終只會變成應對考試的學習機器和書呆子。我們培養人才的前提是立足于生活,通用技術課的通用二字也充分表明了這門課可學習內容的廣泛性,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這門課程,重視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為學生今后踏上社會,獨立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摘 要: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成為全社會共同熱議的話題之一,如何能夠更有效的提升我國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我國軟實力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在高中教育階段,通用技術課程作為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對于學生綜合能力培養重視程度較高,迎合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成社會所需的復合型人才。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主要是應素質教育發展需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養成了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提升通用技術學習成效。由此,本文主要就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應用展開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合作學習;通用技術;高中;應用
通用技術學科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高中教學體系中開設時間不長,較之其他的學科而言存在明顯的差異,通用技術除了是一個獨立型的學科分支,同時還是其他學科持續發展的基礎所在。通用技術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主,打造全能型人才為主要目標,鼓勵學生親身體驗和實踐,積極參與其中,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養成良好的通用技術素養。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更好的滿足這一要求,通過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精神,激發創新力,在資源共享中完成教學目標。由此看來,加強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應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一、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概述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興學科,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為主,打造全能型人才,以此來滿足社會快速發展需求,是普通高中必修課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內容同學生實際生活聯系密切,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潛能,在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涵同時,對于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通用技術課程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所掌握的知識設計方案,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完成設計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和動手操作,有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于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毋庸置疑的。與此同時,在學習評價中,經過反復練習,學生無論是綜合評價能力還是審美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升,有助于豐富學生內涵,打造全能型人才。
更為重要的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迫切的需要通用技術人才,而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創新力和實踐能力,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技術素養,滿足時展需要,具備更強的生存能力,奠定未來發展基礎。
二、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一)聯系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合作學習意識
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學科特性,從實際生活中出發,引入學生日常生活聯系密切的實例,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通過對日常通用技術教學實例的收集,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用技術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較之其他學科而言設計內容更廣、更復雜,學生在理解起來可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阻礙,通過引入日常生活實例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通用技術能力。故此,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實例選取予以高度重視,盡可能的為學生選擇特點鮮明、類型繁多的實例,促使學生能夠在不同案例中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感悟。
諸如,在電子技術相關內容講解中,教師應明確自身職責所在,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收集和整理相關實例,包括老式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這樣可以有效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更多精力投入其中。通過教師的展示,學生可以了解到電子技術的發展歷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進行積極的討論和交流,展望未來,活躍思維,讓學生勇敢的發表自己對電子產品未來發展方向的設想,通過思維的不斷碰撞,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在這樣的氛圍中合作學習,學生可以充分認識到通用技術的重要性,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加強實踐訓練,提升合作學習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缺少實踐的教學活動有如紙上談兵,這就需要教師明確通用技術學科特性,加強實踐訓練,提升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在實踐訓練中,反復體會通用技術的應用方法和原理,更具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在設計時,教師應提高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重視程度,根據學生可以接受知識的范圍,結合教學目標設計合作學習方案,促使合作學習活動更具針對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習成效。
諸如,在服裝設計相關知識講解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討論和分析,豐富理論基礎,為后續實踐活動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理論學習中,學生應該明確自身興趣所在,是以什么目的開展的學習活動。學生掌握一定理論基礎后,教師給予W生充分的自主權,根據自己興趣所在自由組合,部分學生可能對婚紗設計感興趣,部分同學對流行時尚服裝設計感興趣,還有的同學對民族服裝設計興趣濃厚,根據不同設計目標組織開展服裝設計活動。相同興趣的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中,可以再充分討論和交流中,對衣服相關原料和款式進行確定,提升設計效率,無形中提升學生合作能力。
(三)培養通用技術能力,提高合作學習成效
高中通用技術學科主要是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基礎技能差異,有針對性組織設計教學活動。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學生通用技術能力為主,將自身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提升學生實踐解決問題能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高中通用技術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對于學生綜合技能培養重視程度較高,應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在合作學習中產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后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摘要:作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通用技術教育從一開始就備受關注。該課程的引入,不僅完善了我國目前的學校教育體系,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適應教育發展潮流的科學創舉。經過數年的課程實施,也出現了一些比較棘手和制約它持續發展的因素,本文希望通過對一些問題的分析,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通用技術;教學;問題與對策
科學技術的進步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對人才培養質量和培養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一輪的課改中,通用技g課程引進和實施,不僅是適應時展之舉,更是培養綜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徑。通用技術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然而,在具體的課程實施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導致教學目標不能很好地實現,或者不能實現。為此,筆者認為,探索相應的解決對策不僅可以解決具體的教學問題,更能為該學科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
通用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認識不足,思想落后 盡管國家層面已經高度關注了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并且制定了較為完善的課程標準和實施意見。不過,在實際的實施中,我們發現,并不是所有的校領導和教師都有深刻的認識,甚至有些教育主管部門都沒有重視該課程的實施。在傳統觀點“通用技術就是勞動課”和“以升學率為本”的錯誤指引下,通用技術教育沒有得到與其他課程的“相同待遇”。
設施設備不完善 通用技術教育需要有基本的實踐設施和器材,只有通過真正的實踐教育目標才能完成,學生的能力才能提高。調查發現:有的學校沒有專門的實踐場地,而是變教室為實驗室;沒有專業的實驗設備和器材,而是學生自備;有的學校為了節約成本購置不符合要求的設施設備,等等。這些問題都導致了通用技術教育不能夠得到完整的實施,更談不上學生的能力提高。
教師專業能力較低 在教師素質上,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教師在教學思想上已經形成了“教師中心、教材中心”的固定模式,教師對于知識的傳授采用簡單的講授法,不注重學生的實際和體驗,只重視考試成績,沒有把學生的能力提高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因此在通用技術的教學上成效較低;另一方面,通用技術課程是由“設計與技術”等模塊組成,技術內容涉及較廣泛,要求教師具備應用技術和整合技術的綜合能力,但許多教師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或者能力較低。
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 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在教學評價上,許多學校和教師并沒有將學生的創新意識、操作實踐過程納入評價標準,只注重結果的傳統方式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落后的考核評價體系,也在嚴重地制約著學生能力的提高。
相關對策及具體建議
轉變思想觀念,提高教師專業質量 無論是從國家層面,還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具體的學校領導,都要首先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國家和上級主管部門要加強宣傳指導力度,組織專家學者對一線教師進行培訓,幫助教師和學校領導在思想上達到標準,讓教師認識到組織好通用技術教學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學校一方面應該組織教師進行專業學習,不斷提高專業素質;另一方面,還要積極引進專業能力強、教學能力高、業務素質硬的人才,充實和提高本校的師資隊伍。
加強投入力度,改善硬件設施 首先,在國家層面,要下放專項基金,為各級學校完善基礎教學設備提供財政支持,幫助學校完善自身的硬件教學設備。其次,校方應該拓展學校與企業結合等多元化的方式積極爭取技術公司對學校的支持,在專業團隊的指導下提高硬件設備的使用效率。最后,組織校內的教師專家積極探索,再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前提下依據“量力而行、力求實用”的原則建設好本校的基礎設施。完善的基礎設施設備,才能為通用技術的順利開展提供有效保證。
建立健全課程評價體系 建立健全課程評價體系需要多方的通力合作,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課程理論方面的專家成立研究室,努力制定符合通用技術課程標準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在此基礎上各級學校要成立教研組,在堅持多樣性、互動性的基礎上協助任課教師落實課程評價標準。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開展“課堂教學創新設計”“優秀課堂教學實例”等評選活動,以此健全學校的評價體系。教師還要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和本班學生的具體實際靈活運用評價標準,在及時反饋教學效果的前提下準確評價學生能力水平。
結束語
通用技術課程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我國的教育質量有著重要的實施意義。盡管目前在通用技術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但課程整體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在此,筆者希望有更多的專家學者對相關課題進行深入的研究,以此健全通用技術課程的結構,共同推進新課改。
摘要:文中提出的“z頭之道”,是將和面過程中面粉與水的關系,比喻為通用技術教學中理論知識教學與操作實踐的關系。通過“導聽、導看、導思、導問”引導學生參與理論教學,使理論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主動認識,探索實踐的過程;在操作實踐中以課堂實踐、家庭實踐、社會實踐、生活實踐四種方式,實踐理論知識,提升理論知識教學水平,促使學生知識與技能融合。
關鍵詞:理論教學;操作實踐;融合
案例:
饅頭是怎么做成的?“當然是由面粉做成的了!”很多人都會這么說。其實不然,我們忽略了水在做饅頭時的作用了。有句話叫做“面粉用水和勻,雙管齊下,成形成品”,這是做饅頭的基本方法,認真思考一下,其實做饅頭與通用技術教學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我把這稱之為“饅頭之道”。
若把通用技術教學看作是做饅頭,那么,其中的理論知識教學可看作是面粉,而水就是操作實踐。通用技術課,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以設計學習、操作學習為主要特征的基礎教育課程,促進學生全面而又富有個性的發展為基本目標,著力發展學生以技術的設計與應用為基礎的技術實踐能力,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一定的人生規劃能力為主旨,使他們成為新世紀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新人。
一、通用技術知識理論教學與操作實踐的關系
面粉是什么?面粉是做饅頭的基本材料,你看到的是面粉,饅頭的口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面粉的品質。面粉是通用技術教學中的理論知識教學,其中包括用演示、說明、講解、示范等方法傳授知識,這些方法的使用又集中體現在課堂教學上。課堂教學歷來是組織實施課程教學的最重要的方式,是傳授與獲取理論知識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徑,也是教師面對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舞臺,它的地位作用與質量一直倍受重視。課堂教學,通過教師精心設計、體現教學思路又有啟發性的提問等方式,不斷地引導學生產生探索和發現的欲望,想象和表現的欲望,從而廣泛和深層次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同時要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我們營造的自由寬松的環境中,自覺自愿地去發現問題、探尋方法,甚至嘗試錯誤,從而領會制作設計的方法,體驗創造的艱辛,獲得成功的信心,享受制作創造的樂趣以及領悟接受相關的教育。
只有面粉你能做成饅頭嗎?不行,我們需要加水。
水是什么?水是讓面粉粘合能夠成形為饅頭的物質。你在吃饅頭的時候不會想到水,你也不會覺得水很美味,但是沒有水,面粉怎么凝結?水是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操作實踐,沒有操作實踐,就不能體現通用技術課程的真正本質特性。就如面粉缺了水,就不能成型為饅頭。學生只有親自參加各種操作體驗(工藝制作、設計創造等)及社會調查、參觀考察等社會實踐中,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有關通用技術的基本知識,形成實踐操作的基本技能。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使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有關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和科學技術的巨大威力,從而進一步激發求知欲和創新意識。
二、如何在通用技術教學中實現“理論與實踐相融合”
做饅頭,要使面粉和水恰如其分地融合。正如通用技術教學,成功的通用技術教學應該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互融合。通用技術教育,應本著“因地制宜,培養實用人才”的原則,按照“實學、實用、實效”的指導思想,堅持通用技術課堂教學改革,做到“課堂上精講,實踐中多練”,努力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嘗試從兩方面人手。
1.在理論教學上,首先立足于課堂教學,前蘇聯教育學家巴班斯基曾說過:“課堂教學如果擺脫不了‘教師牽著學生走’的局面,不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那么‘不管教師教得如何出色,講得如何生動直觀,都無濟于事”’。所以,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2.在操作實踐中,主角是學生,他們通過模仿、設計、制作,甚至是創新,在實踐中,獲得動手勞動的樂趣。實踐教學的空間相比于理論教學更加廣闊。一是課堂實踐,課堂實踐是創作實踐中最簡單最基本的實踐。在課堂實踐中,由于時間短,場所小,所以要選擇一些活動量小、材料容易準備的課題。課堂實踐的主要方法是教師演示,學生嘗試。二是家庭實踐,家庭實踐是操作實踐中基本實踐活動的延伸。在課堂教學中,有些通用技術課的內容,可以通過教師的講解,使學生獲得基本知識,但是卻不能進行課堂實踐。三是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通用技術實踐中基本實踐活動的擴展。四是生活實踐,生活實踐是操作實踐基本實踐活動的升華。課堂實踐、家庭實踐、社會實踐的內容,都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基于以上認識,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應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從本質上來講,這兩者需要互相融合和促進。
從教師的教學角度來說,教材中有關技術的理論技術,例如技術的性質、設計的原則講得一點也不錯,但幾乎是所有學生一聽就知道,這體現出相關的內容有些空洞,每塊內容還要花兩節課強行灌輸,教師也累,感覺盡是耍嘴皮子的東西。
從學生的學習角度來說,動手實踐操作更能激發其學習興趣。如果課堂教學老是講理論,舉案例,學生感覺乏味,學科關注度下降。穿插適當的動手實踐活動,可起到平衡作用。
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通過導聽、導看、導思、導問的理論指導和課堂實踐、家庭實踐、社會實踐、生活實踐的融合,使通用技術教學能真實有效的開展。以上內容是筆者幾年通用技術教學的所歷所思,其中不成熟之處仍需改進驗證。
三、總結
饅頭中的面粉和水,是渾然一體的,面粉中有水,水中有面粉。相對于通用技術教學,這種認識與實踐離不開教師有計劃、有組織地歸納嘗試,我們必須在處理好知識、技能、健全人格和發展個陛關系的同時,引導學生實現知識、能力態勢的相互轉化。我們要不斷探究通用技術教學的方法,在新課改的道路上,通過堅持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積累和創新,才能真正構建出完全符合新課改所需要的創新教學模式,不斷去完善通用技術的課堂教學的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提高通用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真正把通用技術教育教學這個饅頭做大,做好。
【摘 要】在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屬于課程改革的一個創新點,越來越多的人將關注的視角轉移到技術課程當中。
【關鍵詞】通用技術 合作學習 探索
相較于高中其他課程,技術課程是一個較為獨立的學科分支,在高中時期開展通用技術課程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在學生親身實踐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的積極參與性與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技術實踐能力與技術設計能力都相應的獲得提高。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推行,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其中合作學習的方法受到較好的效果,在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合作教學的方法,能夠促使學生在實踐學習時掌握通用技術的相關知識,提高通用技術的素養,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集體意識,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高中開展通用技術課程的目的就在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教學目的,在開展該課程教學中合作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高中通用技術課程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是國家規定的普通高中教學中的必修課程,以提高學生技術素養為宗旨,主要是以實踐操作為主。高中通用技術教學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其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學生的親身經歷密切相關,從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合作學習概述
合作學習指的是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不同個體組織在一起,通過互相協作、共享資源達成共同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通常情況下,合作學習可以分為幾類: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合作、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以及全體成員之間的合作。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的一般都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合作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也會增強。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開展,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使學生的溝通能力增強。同時,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逐漸增強。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充分展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其在合作過程中能夠各展所長。由此可見,合作學習在通用技術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中“合作學習”現狀分析
(一)合作學習實施方面
在通用技術課堂學習中開展合作學習很難掌控教學秩序。教師在開展教學中僅停留在表面上。首先,通用技術課程教師缺乏開展“合作學習”課堂調控能力的技能。相較于傳統教學活動,合作學習的教學主體由學生掌控,課堂教學中的不確定因素增多。教師在原有教學水平的基礎上很難調控教學活動。其次,學生對該課程缺乏必要的重視。學生在高中學習中普遍都認為通用技術課程不重要,在“合作學習”教學中做別的事情。最后,教師缺少組織“合作學習”的策略與方法。教師在教學中分不清自己的角色,在合作學習中不能適用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活動中。
(二)通用技術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不夠明確
在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中,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并沒有得到推廣和應用,仍然存在著一定的阻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在開展該教學課程中普遍存在一種抵觸心理,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差。其實存在這種抵觸心理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方面是教師缺乏合作學習的意識,對于合作學習的理論知識不了解,對合作學習的認識還局限于表面,認為合作學習就是簡單的分組學習,無法認識到合作學習在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意義。高中教師的教學任務比較繁重,缺少和學生的溝通交流。另一方面,高中教W課程內容較多,時間短。通用技術課程每周就只有一到兩個課時,時間安排比較緊湊,一節課下來,學生自顧不暇,更別說要合作學習了。
(三)合作學習評價方面
通用技術采用合作學習方法,對該教學方法的評價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教師在教學中對發言與展示的學生個人評價較多,小組整體評價較少。同時,教師對成果與答案評價過多,而合作學習的過程評價較少。在教學活動結束后,只有教師的評價,學生互相評價與自評卻很少見。同時,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搭便車的現象較為嚴重。教師并沒有對該類學生進行很好的督促,使合作學習失去其特有的教學效果。
四、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中合作學習的實施
學生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占據主體地位,教師起著引導作用。首先,在實踐過程中,學生遇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時,教師都應該及時給予解答,防止學生的積極性降低。其次,在學生合作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進行監督和檢查,及時糾正其錯誤操作,并且指導學生的實踐方法。最后,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陳述自己的觀點,對表現出色的成員要進行表揚,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合作學習的實踐中來。小組的構成是影響合作學習能否正常實施的重要因素。小組的構成必須是合理的,這將直接影響到小組合作活動的開展。常用的分組方法有:一種是把具有相近能力的學生分為一組,另一種是把不同能力的學生分為一組。高中課程的性質決定了教學中應該采用第二種分組方法,把實踐能力較強的學生與實踐能力較差的學生分到同一組。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合作學習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取長補短。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要重視實踐過程評價,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要確保學生能夠參與到實踐環節,讓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得到開發、創新能力得以提升。合作學習實踐活動完成后,要求每位學生對實踐活動進行總結與歸納,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在評價活動中,教師要做到公正、公開、公平,這種有效的評價體系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熱情,也能夠使其認識到在實踐過程中的不足。
總而言之,在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中應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合作教學,根據通用技術的教學經驗,不斷地加以完善與修改。要秉著以生為本的原則,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通過合作學習的運用提高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
摘要:根據目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通過培訓更新學員的教育觀念和知識結構,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拓展視野,增加經驗,培養一批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創新能力的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師,使他們具有較高的教學和科研水平,并在推進素質教育、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教學中發揮骨干帶頭作用,從而提高高中的通用技術教學水平。本文研究的相關結論可供進行高中通用技術教師培訓的教師和管理人員進行參考。
關鍵詞:高考改革;通用技術;專業發展;培訓模式。
近幾年,國家加大了中小學教育改革力度,制定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由此,普通高中開設了通用技術課程,并成為必修課程[1-3]。通用技術學科是一門新學科,是教育改革的產物。在高中課程當中通用技術是指信息技術之外的,較為寬泛的、體現基礎性和通用性并與專業技術相區別的技術,是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對廣大學生的發展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技術[4-6]。通用技術課程的必修模塊包含技術與設計1和2,選修模塊包含電子控制技術、建筑及其設計、汽車駕駛與保養、簡易機器人制作、現代農業技術、家政與生活技術、服裝及其設計。
1. 通用技術教師專業發展需求
2014年,《浙江省深化高??荚囌猩贫染C合改革試點方案》明確把技術(含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作為選考科目,之后,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在《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實施辦法》中明確通用技術考試內容為: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1》、《技術與設計2》以及新增加的選修模塊《電子控制技術》。新一輪課程改革對通用技術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對通用技術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專業發展要求。
2. 通用技術教師面臨的突出問題
新一輪課程改革對通用技術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對通用技術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專業發展要求。浙江省雖然通用技術學科的改革與發展是走在全國前列的,但通用技術教師基本上是由物理、計算機、生化甚至是文科類“轉行”過來的,學科基礎十分薄弱。這就出現了現有普通高中擔任通用技術課程的老師知識面窄、某些課程技術內容實踐能力不強的局面。因此,現有普通高中擔任通用技術課程的老師擴展知識面,加強實踐能力培訓成為當務之急[7-10]。
3. 通用技術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目標
目前通用技術選修模塊“電子控制技術”成為必學內容,經過需求調研和培訓實踐,培訓項目需以“電工電子控制技術”為主要內容并兼顧“技術與設計1”、“技術與設計2”進行專題培訓,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提高通用技術課程老師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以便使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能夠更好的勝任通用技術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培訓項目應根據目前高中通用技術的教學現狀所提出,具有較高的實際意義,有助于解決高中通用技術教師目前面臨的困境,使他們專業知識得到拓展和教學能力得到增強。培訓項目應達到的具體目標如下:
(1) 學會教材內容,掌握課本知識理論和學科知識體系,使參訓學員準確地把握通用技術學科高考改革脈絡,在通用技術教學實踐中體現新的技術教育理念。
(2) 經過實踐培訓,掌握電工電子控制技術中的焊接、制作、測試、仿真等基本操作技能,熟悉設計與制造、金屬材料及工藝、制圖及CAD等專業技能。
(3) 了解先進的電控方法,拓展學員的知識面,豐富教學素材。
(4) 學習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有效的教學技能,并獲得撰寫相關教改論文的能力和方法。
4. 培訓內容設計
針對學員現狀和需求,培訓項目設計的培訓內容包括:①基礎知識理論培訓模塊;②實踐技能培訓模塊;③前沿知識拓展模塊;④教學和研究技能培訓模塊。項目的培訓目標、內容和形式的關系如圖1所示。為了實現通用技術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提升這一核心目標,培訓過程中采用專題講座、討論互動、專家講授、現場觀摩、實際操作等多種形式,從而達到培訓目標、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統一。
5. 培訓特色
(1) 注重培訓調查研究。通過多途徑進行訓前調研,了解受訓學校及受訓教師的需求,為開展針對性培訓奠定基礎。培訓要求做到“三”個適合,即教材、內容和方法適合受訓教師的水平;“三”個提高,即學科專業知識、學科素養與教育能力提高。
(2) 注重培訓形式創新。根據受訓教師的特點及培訓目標,強調培訓的創新性。培訓采用專題講座、討論互動、專家講授、現場觀摩、實際操作等多種形式。實踐培訓主要是儀器操作、實物設計與制作、公司參觀及試駕等。實訓過程中,教師先進行演示,介紹設計與制作方法,學員再進行動手實踐。
(3) 注重培訓的實效性。在課程設計和內容安排上,依據基礎教育的現實及受訓教師的實際情況,擯棄花拳繡腿、華而不實的培訓形式與內容,注重理論引領,更加強實踐操作,讓每個學員能及時掌握前沿理論、領悟最富實效的教學方法,同時能夠讓這些理論與方法能夠較為便捷有效地在教學實踐中應用。根據目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通過培訓更新學員的教育觀念和知識結構,從而提高高中的通用技術教學水平。
摘 要 Y合高中通用技術學科特點,就如何構建有效性教學策略,以激發課程興趣、提升教學效率、培育學科素養等,做出簡要闡述。
關鍵詞 高中;通用技術;技術性人才
1 前言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經濟社會對各類技術因素的依賴程度明顯上升,各領域對技術性人才需求越發增多。普通高中階段新開設的通用技術學科,是一門新設學科,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具有相當廣闊的發展空間。如何構建通用技術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是抓好高中階段通用技術課程教學,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本文就此從以下幾個方面,結合教學實踐進行具體分析。
2 正確認識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科的特點
“通用技術”簡稱“GT”。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中,通用技術指現代信息技術之外的,相對寬泛的、充分體現信息基礎和通用性并且與專業信息技術相區別的一門技術,尤其是在日常性學習生活過程中應用比較廣泛、對學生群體發展具有較大遷移價值的一項技術。通用技術課程與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中的信息技術以及勞動與技術課程內容是前后銜接的,是以提升與發展高中學生的技術素養為根本目的,以設計和操作學習為主要特征的一門基礎性教育課程。該學科不僅立足于高中生的直接經驗和實際經歷,而且把“做中學”與“學中做”相結合,主要特征體現在: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學科體系的超越性和創造性。
通用技術強調各學科之間以及各類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和綜合運用。一般情況下,通過對所需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通過設計、制作與評價,以及技術思想與方法的實踐性應用,解決各類技術性的問題。在《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該項課程設置的價值主要在于5個方面:
1)逐步把學生引導并融入技術性領域,以有效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性;
2)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有效培養他們的創新元素和創新精神;
3)強化手腦之間的互動并用,充分發展高中學生的實踐能力;
4)增進文化理解,逐步提高學生的交流與表達能力;
5)改善學習方式,為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一些技術性支撐。
3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教學有效性策略的構建與運用
從情趣性教學中攫取情緒智力效益 “成功的教學不在于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备咧须A段的學業負擔較重,尤其是來自高考方面的壓力較大。因此,通用技術教學要想贏得令人期待的教學效果,需要情趣性元素引發學生興趣,力避“八股”式說教模式。以情境導入為例,在教學“設計中的人際關系”內容時,有教師拿著兩部不同款式的手機走進教室,并未直接進入教學程序,而是就“如何選擇手機并說明理由”讓學生紛紛發表各自的見解。高中生普遍對手機比較熟悉,性能知曉度也較高,這一話題很快激發了全班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進入課堂教學環節也就水到渠成。再如,在每堂課前利用三五分鐘時間開辟“技術新聞主播與交流”專欄,有利于在潛移默化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1]。
從多元化活動中提升課程教學效率 中國工程院院士呂志濤認為:“通用技術課程對于學生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與創造能力以及實際問題解決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手腦結合與全面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在日常教學中要始終堅持“生本學本、全面發展”的思想原則,積極開展豐富多元的助學促學活動,才能提升課程教學的質效。
如“技術與設計1”中,著重講了“設計的一般過程”,其中“產品設計五步驟”既是教學重點又是難點內容。如果把教學活動僅僅落實在文字學習和理論知識講述上,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與之相應的是,如果轉換成具體實踐學習形式以某一具體項目為對象,把制作過程分解開來,把每一個設計步驟作為一個小課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實踐并開展比賽活動,則能在學用結合和以賽激趣中攫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開放性教學中培育學科基本素養 通用技術教學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培養技術型人才,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并積淀學生的技術意識、基本技能、情感體驗和參與精神,就是通俗意義上的“學科素養”。切實培養學生通用技術的學科素養,首先,應當給予學生更高層次的思維空間。就是“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在完成基本任務基礎上,開展一些創造性的學習活動。比如引導學生在多種方案設計中產生多樣化思維,在規范化操作過程中增強體驗,并努力地實現一些創新。
其次,在開放性教學活動中加大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力度,不斷地豐富課程內容,拓展教學視野,源源不斷地注入一些活力元素,從而把學生引向更加廣闊的通用技術領域。
如教學“技術的價值”內容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微視頻技術等,生動展示“影響人類的十大技術發明”,接著以“說技術、談體會”等方式開展師生對話交流與歸納總結,把技術元素植入到學生的思想與意識之中。
從激勵性評價中激發學生發展活力 “激勵、喚醒與鼓舞”體現了教學藝術的本質,“在學校教育中,對學生及其學業情況開展相應的評價活動,不僅是課程教學體系中的有機組成,更是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可持續發展、個性化發展的強勁動力和無限活力”的重要教學策略。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診斷和發展功能,以促進學生技術素養的不斷提升。
以學生作品評價為例,主要有書面測試、方案及作品評析、活動報告、優秀作品展覽等多種形式。在評價學生設計與制作的作品時,切不可“以成敗論英雄”。對于那些達到設計要求的成功方案與優秀作品,執教者應予以全面綜合性的評價,比如:它們的創意是否新穎?它們的指標是否合理?它們的制作是否精細?他們的報告是否客觀辯證?等等。而對于那些不成功的,應著重評價其“合理性”和“有價值成分”,找出不成功原因以及提供改進設計與制作的建議,允許學生推翻或者完善設計與制作,并對其重新評價。
4 結語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痹谕ㄓ眉夹g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應善于從“情趣性教學”“多元化教學”“開放性教學”“激勵性評價”等方面下功夫,構建并運用好有效性教學策略,并不斷在實踐中予以豐富、遷移和完善,促進通用技術課程教學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