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1 06:11: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繼續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產業結構調整要求繼續教育層次多樣化
近年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成為了未來幾年全黨經濟工作的重心。產業結構優化是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核心,具體來說其主要有兩點內容。首先是三大產業的比例進一步優化,第一產業在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將會下降,鼓勵第三產業合理擴張;其次是第二產業在保持現有規模的前提下進行產業內結構調整,用效率高、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興產業替代一部分老舊的效率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傳統產業,促進傳統行業的升級改造。隨著產業結構升級的進一步進行,社會分工將更加精細化,不同行業間的界限也會越來越明顯,各行業對于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勞動力的需求將不斷增加,這也為繼續教育行業,特別是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對高科技的日新月異及經濟的快速發展,單一層次的成人教育顯然已難以適應。產業結構升級的現狀告訴我們,新興產業對不同領域技術有著不同的需求導致科技成果在各行業的重視程度不同,在實際的社會需求中,存在著不同行業、不同崗位對人才專業知識和技術的不同要求,反映在對勞動者的需求上是各種不同層次人才的兼容及需求量的不同。實踐證明,經濟建設既需要高層次具有一定創造力的學術型、工程型人才,同時也更需要一大批中、初等層次的技術型、實踐型人才。新型從業者既要掌握必要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理論與知識,又要能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不僅有較強的執行力和管理能力,還具有較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類人才的培養必須由繼續教育來承擔,必須通過高質量的職業教育來完成。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這樣的人才需求,繼續教育必須要加快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升級。首先,專業的設置需要市場化。所謂市場化是指人才培養直接與市場掛鉤,人才市場上缺少什么專業的人才,繼續教育就培養什么專業的人才,并且能夠根據經濟發展最新動向及時做出調整。其次,教學內容要根據受教育者的需求深度定制,即使同一專業也應當劃分層次,更加有效地利用教育資源。具體實施起來可以充分發揮新信息技術的優勢,建立內容豐富的教學資源數據庫,使學生可以在網絡終端各取所需,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教育成本,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創新型經濟迫使繼續教育加入創新教育內容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宏偉目標。發展創新型經濟需要大量的創新型人才。創新型人才不斷涌現,不斷開辟新領域,創造新產業,才能支撐引領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創新教育。實施創新教育就是要從培養創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創新能力為核心,帶動學生整體素質的自主構建和協調發展。創新精神和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雖然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但主要在于后天的培養和教育。創新教育的過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極被動的被塑造的過程,而是充分發揮其主體性、主動性,使教學過程成為受教育者不斷認識、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過程,亦即培養受教育者獨立學習、大膽探索、勇于創新能力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在繼續教育領域踐行創新教育,關鍵是要加入一種啟發式教育,即我們不要將知識明明白白地呈現給受教育者,而是要通過教育過程給予他們啟發,引導他們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獲取知識,并加以融合最終轉換為自己的思維。例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多加入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通過搜集資料總結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增加“頭腦風暴”、無領導小組討論這樣的教育形式,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批判性思維。
三、新型繼續教育助力企業成長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力量。人才是現代企業競爭力的源泉。人才在企業中發揮的主導作用,促使企業不斷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繼續教育等培訓手段提高員工的素質與競爭力。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把繼續教育看作是重要的生產性投資。法國繼續教育法規規定企業必須將工人年工資的0.8%運用于企業的培訓計劃,美國公司一般拿出其銷售收入的1%~5%或工資總額的8%~10%用于培訓工作,由此可見繼續教育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我國企業要參與全球性競爭,必須提高繼續教育對于企業發展的貢獻率,必須高度重視繼續教育在企業人才隊伍建設中的作用。教育行業的相關調查顯示,2008年以來教育培訓機構雖然承受著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壓力,卻也迎來了各自發展的春天。其中企業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招生規模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這就說明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繼續教育已經引起了企業的重視。新的經濟發展時期繼續教育如何適應企業對于人才培養的需求?一種方法是繼續教育機構內部求變,加快繼續教育體系的升級,另一種比較流行的思路是組建“企校所聯合體”。所謂企校所聯合體,是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同企業聯合,形成既開展合作研究聯合經營的業務,又聯合開展繼續教育的聯合實體。這樣一來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高校豐富的教育資源,有效提高企業教育的質量,降低教育成本??偠灾?繼續教育將會在未來為企業培養大批新型人才,以新的姿態助力企業發展。
一、培訓者隊伍的現狀
近年來,有教師反映:“培訓者這支隊伍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繼續教育培訓發展的需要了”。這一評價,值得我們認真反思。
(一)培訓者隊伍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繼續教育培訓發展的需要,從主觀方面看,我們的培訓者確有懶惰的一面,對自身的學歷提高、專業進修、研究水平不夠重視。這么多年了,自己在進修學校所教學生都已經大專、大學畢業了,甚至攻讀研究生了,而很多培訓者卻還是原來的學歷,這就造成了培訓者與受訓者學歷之間差距越來越小,更甚者,受訓者學歷高出培訓者。這一現實,受訓者從內心深處會接受培訓者嗎?專業進修不夠,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手段,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更新,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和教學手段的出現和普及,許多中小學教師已經基本掌握計算機的操作和應用,而我們的培訓者還有一部分仍沿用傳統的一本書,一支粉筆,采用原始的“耕作技術”給老師們上課,這一切,難道受訓者會滿意培訓者這支隊伍嗎?由于受訓者從心理上不佩服培訓者,必然影響到培訓的質量。
(二)從客觀方面看,培訓者隊伍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繼續教育發展的需要,這是不可否認的,但這不能簡單地就認為培訓者素質差。培訓者大部分曾經都是中小學教師中的骨干教師、優秀教師。
(三)教師進修學校正面臨轉型期。即學校面臨發展方向的轉變,學校工作由以往的學歷培養向教師專業化培訓轉變;培訓對象由以往的中師生向大專生、大學生轉變;培訓的形式由以往的集中統一的理論培訓到專題講座式、案例分析式、討論式等轉變;培訓工作由數量型向素質型轉變;培訓要求由培訓的單一化向訓研一體化轉變;施教內容由單科型向綜合科轉變。這一轉型期使培訓矛盾尖銳,為培訓者提出了一個挑戰性的課題。
二、提高培訓者隊伍素質的策略
(一)不斷提高培訓者學歷層次。培訓者學歷提高要有明確的目標任務,應規定三至五年內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最低學歷,達不到最低學歷者應取消培訓者資格。
(二)進一步樹立終身學習觀,切實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唯有全面的終身教育才能夠培養完善的人”。教育理論的學習也需要終身教育。教育理論學習的途徑,主要是通過自學和參加國家級、省級骨干教師的培訓,獲得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更新。作為培訓機構,應要求培訓者每期閱讀一定量的教育學、心理學及其他教育專著。作為教育主管部門,應盡可能地為培訓者提供創造外出學習的機會,多聽聽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或講座,使培訓者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念先行于受訓者。
(三)深入課堂,加強實踐活動和經驗的總結。為了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培訓者必須高度重視教學實踐。培訓者只有深入教學第一線,在一線中反思、學習和研究,在一線中分析培訓問題和解決培訓問題,找出受訓教師的所思、所想、所需,豐富培訓內容,才能提升培訓質量。
三、建設一支研究型的培訓者隊伍
(一)培訓者要成為課程的研究者。學會在研究的狀態下工作和生活,是當今教師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特別是新課程的理念更要求每位教師、每位培訓者成為課程的研究者,在新課程背景下培訓教師,我們必須首先研究新課程目標與原教學大綱、新課程內容與老教材內容的區別、研究新課堂教學的設計、新課堂資源的開發、新課堂教學的方法等,在不斷實踐,反復提煉的基礎上上升為教學理論,不斷反思,不斷實踐,不斷豐富,不斷發展,努力為教學第一線的廣大教師進行理論和實踐指導。為此,教育培訓機構要不斷提高培訓者的研究素質,每期下達一定量的教學案例、教學心得或教育教學經驗文章任務。
(二)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培訓者隊伍,提高培訓質 量。培訓效果不佳,受訓者意見大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集中培訓或校本研修模式本身,而在于培訓者隊伍不能很好適應培訓的要求。進修學校由于歷史的原因,形成學科教師短缺,中小學教學實踐經驗不足,理論素養或科研水平不高,導致培訓效果不盡如人意,而縣級教師進修學校又不可能配齊中小學所有學科的教育科研人員,因此,聘請當地中小學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及省市教育專家兼職縣級培訓者,勢在必行。
所謂繼續教育,又稱后繼教育或在職教育,是指對正從事會計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職稱)的會計人員進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質、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為目標,使之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再培訓、再教育。這是會計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又是一項嶄新的事業和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會計繼續教育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必須認識到持續教育的必要性,其次要有明確的目標,最后還要精心地組織管理。
一、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必要性
1.適應經濟發展“兩個轉變”的客觀要求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經濟、法制經濟,尤其是在知識經濟的信息時代,要求現代會計必須隨之轉軌變型,由報賬型向管理型、決策性轉變;由事后型向事前型、事中、事后全過程轉變;由被動型向能動型、自主型轉變;由傳統手工方法向現代高科技、網絡化、規范化轉變。適應形勢,更新知識,不斷進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學習,是科教興國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企業改革、會計主體變化對提高會計人員基本素質的必然要求企業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其基本思想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企業組織形式多樣化,會計主體多元化,在企業錯綜復雜、激烈競爭的新形勢下,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包括: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具有強烈的市場經濟意識、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等);
3.扭轉我國會計隊伍落后狀況的現實要求我國當前會計人員領域存在三個主要問題:
一是合格的會計人員數量不夠;
二是會計人員素質不高;
三是風氣不好,做假賬、造假賬,違反財會制度和職業道德。只有通過大規模的培訓,提高會計隊伍的政治、業務和整體素質,實行強制的定期的繼續教育學習,更新知識,才能從根本上扭轉我國會計隊伍的不利局面。
二、進一步明確繼續教育工作的目標,增強繼續教育的層次性和針對性
關于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目標,財政部頒布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第四條規定:“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提高會計人員政治素質、業務能力、職業道德水平,使其知識和技能不斷得到更新、補充、拓展和提高?!痹诘谄邨l又規定:“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內容
(1)立堅持聯系實際、講求實效、學以致用的原則。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與實務;
(2)“財務、會計法規制度;
(3)會計職業道德規范;
(4)其他相關法規制度?!稌盒幸幎ā穼嬋藛T繼續教育主要內容的規定從總體上講是合理而明確的,它涉及到了對會計人員工作勝任能力各項要求的要素。同時也不難發現《暫行規定》對繼續教育目標的規定不具有層次性和針對性,沒有針對不同層次的會計人員確立不同的教育目標,在現實培
訓過程中往往將不同級別的會計人員和不同對象的會計人員混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從而出現教學內容(包括知識結構和知識深度兩方面)不能很好地適應培訓對象的現象,進而影響培訓工作的實效。因此,從聯系實際、講求實效、學以致用的原則出發,筆者認為繼續教育必須做到分層次、分對象地進行。
三、會計繼續教育的組織與管理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艱巨性和緊迫性,立足基層,籌劃未來,精心組織,嚴格管理,檢查督促,保證質量。
l.大力宣傳,提高認識。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財會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都積極支持、關心、投人會計繼續教育的活動中?!皯B度決定一切”,針對成人教育,只有調動起學習的熱情.才能取得好的培訓效果,否則流于形式,白白浪費時間,浪費人力、財力和物力。
2.明確主體,形式多樣。會計繼續教育的組織管理的機關是各級財政會計管理部門,培訓以中華會計函授學校為依托,發揮其他部門的積極性,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培訓學習,有自學、有培訓;可自己組織,也可委托辦班;有函授、電教、錄像,也可課堂講授、網絡查詢、實地演練戶j集中上來,也可分片下去等。
3.成立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增強對繼續教育管理的力度。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畢竟是一個教育問題,而財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教育問題的研究和經驗因職責不同等原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培訓資格的確定上、培訓計劃的制定上、培訓監督和評價仁就一直存在問題。在財政部門中設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委員會將有利于加強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管理力度該委員會是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智囊團和決策機構,由教育界、會計界和財政部門的高層次人員組成,總體上以教學、科研單位的會計專家為主,同時吸收部分大中型企業高級會計師和會討一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參與,財政部門本身(會計管理處)也要有專人參與,除財政部門人員外,其他成員可以采取個人自薦、財政部門審核聘任的辦法。
辦公室可設在財政部門的會計管理處。4.健全繼續教育考試制度,增強會計人員學習的自覺性,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要不要考試,目前仍有爭議,但實踐證明,考試是保證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效果和質量的重要措施。僅完成培訓形式,就會極大地削弱了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效果和會計人員學習的自覺性。因此,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對繼續教育考試紀律的嚴格管理,同時將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情況及其成績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年檢一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即參加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及考試成績合格者,才能通過本年度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年檢。
實踐證明,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情況及其成績管理與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年檢掛鉤,是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有效進行的重要保證。隨著會計行業的發展,會計人員對新知識、新技能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這就對繼續教育工作提出一項更高的要求會計繼續教育工作的好壞,決定著廣大會計人員的素質的提高,同時一也決定著我國會計領域整體水平的提高,因此,各相關領域應高度重視該項工作,進一步加強、完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使我國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進人良性循環.
自從1998年財政部出臺了《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后,各地大都開展了以一年為周期的大規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問題也在所難免。筆者作為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主講教師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以期拋磚引玉。
一、破除任務觀點,將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作為一項事業來經營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擔負著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維護正常經濟秩序的歷史重任,肩負著實現知識更新和人才創新的重要使命,對建設和諧社會、節約型社會和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會計教育中最活躍、最有生命力的部分,相關部門和人員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作為一項事業來苦心經營,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二、立足地方實際,明確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目標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人員作為經濟管理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對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而目前會計人員總體水平不高,因此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在提高會計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基礎上,著力培養一批不僅精通會計業務處理、并且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和具有戰略發展思維及組織管理能力的中、高級會計人才。
三、切實發揮財政部門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
財政部門作為會計工作的主管部門應努力從被動適應型向主動服務型轉變,搭建一個有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服務平臺,建立一個統一、規范、和諧、高效的培訓環境。首先財政部門中專司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管理機構可以借風使船,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努力研究繼續教育的規律、要求、實踐方式等;在接受上級監督、管理的同時,主動尋求上級的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制訂繼續教育的總體規劃和中長期計劃以及近期工作安排,高效率地整合和配置稀缺的教育資源,有計劃地、創造性地開展繼續教育工作。其次應在繼續教育管理機構的主持下成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會的成員構成除財政部門的人員和教學、科研單位的會計專家外還應吸收大企業集團的財務負責人、高級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骨干以及金融、保險、審計、稅務等相關部門的高層次人員參加,另外還應考慮信息技術方面的專家和部分行業領導。委員會應定期召開會議,其主要職責應為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制度的制定和修訂、中長期計劃的制定和調整、培訓單位和教師資格的認定、繼續教育內容的設計和方式的選擇、教材和考核形式的確定、培訓過程的監督檢查和培訓效果的分析、評價等方面的問題進行研討并提出建設性的建議等。
四、加強優勢教育資源的培育,充分發揮教育的育人功能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的質量,需要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提供保障。應選用德才兼備的教師,并為他們頒發聘書,以增強角色意識;建立教師集體備課制度,按培訓計劃授課;注意教師的合理搭配,力求人盡其才。條件具備時,可建立會計師資庫或培訓教師備案制度,根據不同的培訓要求從中抽選教師。同時,會計管理機構應注重對教師的培養,提高繼續教育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對優秀教師應給予精神和物質鼓勵,以增強他們的榮譽感和歸屬感。教學設施建設也不容忽視??梢栽谝恍┯布O施配套到位、服務意識較強、服務質量較高的地方掛牌,將其作為定點培訓場所,為營造良好的培訓環境提供物質上的保障。
五、合理確定會計人員的能力框架,精心設計繼續教育的內容
在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間的激烈競爭要求會計人員由傳統報賬型向參與管理決策轉變,由被動型向主動型轉變,由事后核算向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轉變,由傳統手工方法向應用計算機等高科技手段轉變“,職業判斷”、風險的控制與會計計量等都成為會計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環境會計、資源會計、社會保障會計、私營企業會計、合伙會計、會計等會計領域的新問題也不斷涌現。會計人員面臨的挑戰和壓力越來越大,繼續教育的任務越來越重。這就要求我們結合經濟發展的實際和會計人員的現狀確定會計人員的能力框架,在能力框架的范疇內有計劃地安排繼續教育的內容,并編寫詳細的指南或手冊。把最新的財經法規、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等方面的內容作為必修內容,再根據情況適當安排一些能力框架內的專題內容,其他問題則需要通 過自學、實踐中摸索、參與科學研究、參加各種學歷教育等途徑來解決。會計人員的自我教育和培養至關重要。
六、以人為本—多樣化的繼續教育形式和靈活的考核方式
目前大多數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主要形式還是參加財政部門統一組織的集中培訓。前已述及,集中培訓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應想方設法引導會計人員通過自學、自我教育來提高職業能力,高層次的會計人員可參加上級組織的高層次培訓,還應組織各種專題研討、案例分析、專題講座、經驗交流等,有條件的還應參與課題研究,促進會計科學的發展。同時為解決會計人員的工學矛盾和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會計人員的需求不同問題,在健全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可在同一培訓點的工作日和周末分別開設日班和晚班,金融保險、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培訓最好與企業分開進行,取得從業資格時間較短且以前未接受過專業教育、缺少從業經歷和不在崗的持證人員應與一般會計人員和高級會計人員分開進行培訓,條件成熟時可開辦“培訓超市”,提供多種培訓“菜單”,讓會計人員自主選擇培訓方式。合適的考核方式是實現繼續教育目標的重要保證。必修的內容應建立試卷庫或試題庫。自學內容應定期通過多樣化的方式進行檢查。高層次的會計人員可通過提供制度設計方案、調研報告、工作論文、經驗總結等進行考核。
七、重視教材建設,為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提供方便條件
繼續教育教材應分兩部分。一部分為在能力框架范圍內按能力培養需要編寫的系列教材,這類教材應具有較好的通用性和穩定性,既通俗易懂,又全面具體,便于自學,可結合會計人員的實際情況組織力量編寫;另一部分為每年的培訓教材,這類教材主要體現知識更新的需要,主要介紹最新的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問題、財經法規、會計制度、會計準則及相關內容、辦理特定業務的具體辦法等,并注意與上一次培訓教材的銜接。為保證教材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應在繼續教育管理機構的主持下根據繼續教育專家咨詢委員會的討論組織專門的相對穩定的編寫班子,成員應由財政部門的相關人員、院校的富有經驗的優秀教師和理論基礎較好、業務能力較強的實際工作者等構成。
八、職業道德教育常抓不懈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秘書長阿朗?布里當于2005年6月斯德哥爾摩ISO社會責任標準國際研討會后接受我國記者采訪時說:“實施合乎道德的行為,方可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勞秦漢在其所著《會計倫理學概論》的序中指出:國家間的貧富差別不在于建國時間的長短、不在于自然資源、不在于聰明與否、不在于種族,而在于國民的態度。在研究富國國民的行為時,可以發現大多數國民遵循以下原則:把道德作為基本原則、遵守秩序、廉潔誠信、準時、負責、積極向上、遵紀守法、尊重他人權利、愛崗敬業、節約與投資。可見良好的職業道德教育是富民強國的法寶,是值得我們花大氣力去做好的一件大事?!皭蹗従礃I、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等職業道德規范,是我們全體會計工作者都應該努力修煉、身體力行的。從會計職業道德意識的樹立到轉化為會計職業道德行為,再到最終形成會計職業道德習慣必然要經歷一個由他律到自律的漸進的反復的過程,所以這是一項錯綜復雜的塑造人的精神和靈魂的社會系統工程,它與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相輔相成,一方面會計職業道德要求會計人員努力學習、提高技能、參與管理等,另一方面會計職業道德也是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一項內容。
九、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消除外界環境的不良影響
外因是通過內因而發揮作用的。知識就是力量,在會計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會計人員應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樹立終身學習觀,自覺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接受新理念,與時俱進,主動融入會計改革的潮流中。只有會計人員自身的認識提高了,排除外界干擾,樹立堅定的內心信念,將繼續教育作為自身的一種內在需求,繼續教育工作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此外還應更好地發揮財政會計學會和一些行業組織及相關單位主管部門的作用,把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經營好,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
一、中學英語教師所面臨的問題
通過對英語教師的調查,我們不難看出,不少英語教師對新的教學思想、教學觀念知之甚少,在使用教材中往往“穿新鞋,走老路”。教學方法比較落后,很多教師授課用漢語組織教學,甚至用方言進行英語教學。更多中學英語教師反映:現在的英語越來越難教,似乎在教學中完全無一個可遵循的規律,很難形成特色教學,極難做到應試成績和素質教育兩者兼顧。這是為什么呢?筆者就這個問題調查了部分中學英語教師,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兩類:
第一、對英語實踐性教學不適應。傳統的語言教學主要通過語法翻譯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和直接法(Direct Method)來完成的。這兩個方法對教師的備課和課堂講解要求較高,但相對而言操作起來比較容易。而現在英語教學要求以一種實踐性的教學形式來展開,這就要求教師要對語言實踐活動作精心組織、巧妙設計和具體指導,由于各方面的條件限制,包括學生基礎差,課堂時間短,學生班級人數多,實踐設備嚴重缺乏等等,課堂教學操作起來難度較大。
第二、中學英語教師自身英語綜合水平的簡化問題。我國的中學英語教師除英語教學外,極少有英語語言實踐和交流的機會。經歷長時間的英語課堂教學之后,英語綜合能力方面簡化現象十分嚴重。如連貫性的流利表達簡化成為單句和詞語表達。英語思維方法也被一些固定的詞、句子、句型所禁錮。在這樣的情形下,要在有限的時間、固定的教材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下完成英語教育,難度是相當大的。
中學英語教師迫切要求在英語綜合素質方面有較大的提高,希望能通過各種形式和類別的培訓,使自己能順利地完成英語教學工作。這也是我們搞好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
二、關于中學英語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設置
開展中學英語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勢在必行。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堅持按需施教、學用結合的方針,針對中學英語教師所面臨的各類教學問題,開設一些實用性較強的、有針對性的課程。首先在課程和教學內容上加大主干課(綜合英語、聽力、口語、閱讀)課程比例,使學員的基礎知識得到夯實。如開設《中學英語課堂分析與研究》、《英語課外活動指導藝術》等類別的課程,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開設《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修辭》、《英語語言學概論》、《國外英語教學流派和國內教學動態與研究》、《英語寫作基礎》、《語言與文化》等課程,提高中學英語教師的語言基本理論水平和語言文化素質。在進行英語繼續教育的課程設置時,還可以從實用教學的角度,結合英語教師的個性發展需要,以培養教學特色和專長為出發點,開設《英語教學藝術探討》、《中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研究》、《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學生常見英語表達錯誤分析》、《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與研究》、《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分析》以及《英語教學測試原則和方法討論》等課程。繼續教育最突出的特點是多層次、多類別、多形式,繼續教育課程設置、教材選擇以及教學大綱和學歷培訓是不同的,要有效地利用兩者之間的相互聯系,使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提高相互銜接,避免重復教學。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充分地考慮地域性和教師類別的差異,可以在課程設置中體現一定的針對性,突出重點課程,并結合教師的不同學習特點和不同教學經歷,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結合中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問題,開展深入淺出的教研討論,使英語教師繼續教育既是中學英語教師語言能力和理論水平提高的一個有效途徑,又是解決中學英語教學中疑難問題的最佳教研方式。
三、中學英語教師繼續教育應強化口語,側重聽、說
為了真正滿足英語教師需要,筆者認為英語教師繼續教育應該是一種不定時、連續性和強化性相結合的教育。不定時、連續性的繼續教育主要可以由英語教師自身的業務學習和訓練來實現。而強化性教育可以由一些培訓機構來實現和完成。強化性教育是一種周期短、見效快的教學形式,其主要教學形式可采用:強化口語,側重讀、聽,以帶動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高。具體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操作。
1. 強化口語
口語表達對中學英語教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在外語教學中,開始重視口語教學,其主要根據是從兒童學習語言的經驗中獲得的。兒童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首先是一字一句大量的不定時地聽,然后再一字一句地模仿,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整句表達,而后再經學校教育使自己的語言逐步走向完整化。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一開始就以引入大量語法知識和規則為主,使初學者感到外語學習重點在于了解語法知識,語言則被當成一種死的知識來死記硬背。最終的結果是,初學者感到語言表達和運用十分困難,到處是禁區,處處是難點,極大地挫傷了學習的積極性,除了會記一些語法規則和一些單詞以外,什么也沒學到。所以近年來,根據語言學習的自身的特點,在中學教師中,編入了大量生活化、趣味化的材料,以實踐性教學為主,為中學英語課教學開創了一條新的途徑。然而,如果教師長時間用漢語組織英語課教學,無法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一個英語學習環境,使學生沒有把英語當成除母語以外的第二語種學習,除模仿以外,學生完全缺乏語言表達的積極性。英語教師繼續教育的口語強化就是為真正實現英語教師用流利英語進行課堂教學,從增強他們口語表達積極性入手,提高他們繼續教育的興趣。針對這一點,強化口語教育的內容設計主要就是以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為目的。設計出各類具體項目:如課堂問侯,提問技巧,抽查方式,檢查作業,評語形式,作業布置等。集中一些常見的表達式,英語學習者能系統地接受口語訓練,通過指導教師所設計出的一些特殊語景進行實踐活動,激發口語表達的信心和積極性,使自己的英語教學上一個新臺階。
2. 側重讀、聽
準確的拼讀和辨音能力是一個英語教師必備的素質。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語言信息主要是通過人們的感知器官(如:眼、耳)輸入大腦,然后經過解碼形成概念,這是語言信息的自然接受過程。讀、聽是語言學習中最基礎的,主要輸出形式如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
讀、聽就要求一種信息接收的準確性。中學生往往是從英語教師那里獲得英語信息的,在這一過程中,極容易形成一種固定型的發音和表達習慣,有時到了成年這種語言習慣都難以更改,所以英語教師表達的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如果語言教師缺乏一種經常性的訓練,那么,就無法排除母語逐漸對大腦內原來已形成的語言信息的干擾和影響。沒有準確的語言信息的吸收,就沒有正確的語言信息輸出。
在英語教師繼續教育中,我們應該注重厚基礎、寬口徑、多層次,抓活動教學,強調應用能力,拓展教育空間,促進全面發展。把培養復合型教師作為繼續教育的主要任務來完成,使英語教師能夠在教學中使自己的語言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有效的提高,最終能夠用正確的語言信息進行語言傳播。
一、體育師資隊伍繼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體育教師的專項培訓在參加的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培訓中,由于體育教師比其他專業的教師少,把體育教師培訓融進其他學科中培訓,忽視了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對新興運動項目、新的教學觀念、新的知識結構體系很少涉及,體育教師的培訓只能成為學分或學歷的培訓。學分培訓中,培訓單位中涉及體育教學部分也面對全體教師,講授部分理論知識,教學方法采取“滿堂灌”的方式,缺乏啟發性,針對性的實踐教學,很少關注體育教師尤其是農村的體育教師在工作中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對于參加培訓的體育教師來說,只能聽課,無法參與到課堂教學實踐,對新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沒有認識。
(二)培訓模式單一對體育教師的培訓主要以學歷培訓為主,各高等師范院校對體育師資開展的教育以函授教育學歷為主。體育教師利用假期幾周的面授時間把高師學生需要花一年時間學習的內容學完,通過減少教學內容,降低學習難度,考前強化培訓,降低考試標準等方式,讓體育教師從低學歷者成為高學歷者,結果就是很多體育教師學歷提高了能力沒提高。
(三)部分體育教師參與培訓功利思想嚴重部分體育教師培訓目標主次不分,參與培訓的功利思想嚴重。體育教師參加培訓的過程是掌握新知識,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完善自身知識體系的過程,有利于增強自身的科研意識和能力。有些體育教師缺乏良好的敬業精神和價值觀念,沒有從思想上重視本校教研工作。對一線教學研究的實踐環節缺乏足夠認識,對參加的繼續教育沒有正確認識,僅僅把各種培訓看成是為將來職稱評定的一個經歷,為了評定職稱時所需的教育學分而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為了獲取學歷參加函授學習。
(四)繼續教育或學歷教育培訓增加了體育教師的經濟負擔對于多數體育教師來說,培訓主要是參加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或學歷教育。對于城鎮的體育教師來說,培訓地點近,有一定的花費,但還不足以成為負擔。對于邊遠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師尤其是中青年體育教師來說,他們平時的生活負擔普遍就很重,參加培訓的車費、住宿費、學費、生活費都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經濟負擔是邊遠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師不愿意參加培訓的原因之一。
二、提高體育教師綜合素質,有效開展培訓的途徑
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頒布,要求各級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體育工作,對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加大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通過教育主管部門組織,各個學校支持,體育教師踴躍參加的模式開展培訓工作。
(一)培訓內容設置要合理
培訓要按學科分類進行,針對專項教學內容展開培訓,培訓內容要新穎、實用,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真正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教育主管部門應多組織短期培訓班,在培訓內容上選擇實踐性強,操作性強的內容;提高體育教師教學水平的培訓;針對農村學校場地器材缺乏,如何制作鄉土體育器材,民族地區如何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引進體育課堂等;體育拓展訓練知識、體能訓練相關知識的培訓。并在一定區域組織體育教師培訓成果展示。在學生體質下滑的今天,開拓體育教師視野,加強體育教師實踐能力應該是教育部門應該考慮的問題。
(二)完善體育教師培訓體系
1.穩步發展學歷繼續教育體育教師質量是體育教育質量的核心,提高體育教師的學歷層次,有利于體育教師的業務素質和學術水平提高。現階段我國對成人的學歷教育培訓主要是通過函授、遠程教育、電大的成人教育及自學考試的方式進行。教育主管部門要積極鼓勵體育系教師參加各種學歷層次的繼續教育。高校要嚴把教學質量關,使體育教師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2.大力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體育教師的非學歷繼續教育直接關系到基礎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實現和體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在有條件的地區,體育教師的培訓可以通過網絡優勢,建立國家、省、市(地)、縣、學校的培訓網絡,有利于資源共享,縮小體育教育的地區差異;各地區教育主管部門借助教師進修院校的優勢,充分發揮體育教育基地的作用,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非學歷教育,例如:組織體育短期進修、開展專項教學講座、舉辦教學觀摩、倡導自主學習等方式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培訓內容要有針對性,對崗前新教師培訓、在崗定期培訓、骨干教師的培訓要按教師崗位需要進行專項培訓。為了提高培訓效果,教育主管部門可建構一定規模,數量充足,具有較高體育專業素養的熟悉新課程培訓的“講師團”,采取“送教上門”、“送教下鄉”的方法和途徑開展新課程培訓,以提高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學習的有效性,從而提升教師的自身素養。
3.進一步完善繼續教育制度教育主管部門要將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制度化,堅持“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培訓理念,把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制度與教師人事制度改革相結合,與體育教師職務評聘相結合,完善教師繼續教育制度。
(三)重視職業道德教育培訓
優秀的體育教師是學生的楷模,高尚師德的示范和教導作用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積極影響,有利于我國教育事業質量的提高?!鞍倌甏笥?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學校要根據體育教師特點,制定思想道德培訓規劃,對體育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將體育教師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端正體育教師的思想意識,正確看待繼續教育工作,加強職業素養,全心全意教 書育人。
(四)加大體育教師培訓經費的支持力度
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專項培訓力度,加大繼續教育培訓投入,組織免費培訓,減輕體育教師的經濟負擔,營造良好的繼續教育環境。
三、結語
教師參加培訓是一件有意義的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領導應正確看待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平等對待體育課和其他文化課,并清楚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加強體育教師后續培訓教育,為體育教師自我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1護理理論教育
讓本組護理人員系統地學習??谱o理及整體護理的護理理論,并了解國內外最新的護理專業知識,以更新較舊的護理觀念。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應了解采取何種護理方式能幫助有自理缺陷的患者,滿足其治療性自理需求,并應真正掌握3種護理系統的應用時機:①在病人沒有能力滿足其治療性自理需求的情況下,為其采用完全補償護理系統。②在病人僅有能力完成部分治療性自理需求,而需要護理人員幫助其完成另一部分的自理需求時,采用部分補償護理系統。③在病人有能力滿足自己的治療性自理需求,但需要一些指導和支持時,為其采用支持-教育護理系統。根據病人的自理能力和治療性自理需求,在其從入院到出院的整個過程中靈活地為其采用不同的護理系統。臨床實踐證實,只有采用了正確的護理系統,才能為病人提供全面、有效的護理服務。
1.1操作技能教育
應為護理人員重點培訓以下護理基本操作技能:靜脈輸液法、靜脈輸血法、肌肉注射法、皮內注射法、無菌技術、穿脫隔離衣、鼻飼法、胃腸減壓法、各種引流管的護理法、褥瘡護理法、灌腸法、氧氣吸入療法、導尿術、吸痰法、備皮法、霧化吸入法、口腔護理法等。應為護理人員重點培訓以下急救技能:心肺腦復蘇、人工心肺復蘇術、呼吸機、心電監護儀、洗胃機、除顫儀的使用方法、氣管切開術、氣管插管術等。在進行上述護理操作時,護理人員的動作應規范、輕巧、熟練,并應令患者感到滿意。
1.2溝通能力教育
護理人員要提高溝通能力,就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溝通經驗。因此,應促使本組護理人員不斷學習,養成多聽、多學、多動腦的習慣。護理人員進行溝通能力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指導其在與病人溝通時進行換心換位思考,采用適當的語言,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掌握“情、忍、樂、全、換”五字服務藝術。指導其要“真情相對、忍讓在先”,讓病人得到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的護理服務。指導其將愛心和奉獻貫注于護理工作中,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適應不同層次病人的特殊要求。此外,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還要做到六會:會主動關心病人,會主動幫助病人,會主動解決病人的問題,會正確有效地執行醫囑,會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會按護理的程序和步驟實施各個環節的護理工作。
1.3行業素質教育
以護理專業的行為準則作為教育內容,要求護士做到以下幾點:①熱愛本職工作,忠于職守,對工作認真負責,對患者熱情相待。②及時滿足病人的各種需求,尊重其權利,不向其泄露醫療秘密和其他病人的隱私。③對臨床技術精益求精,對同事以誠相待,在進行護理工作時行為規范、思維敏捷、動作快而有序。④與同事團結協作。⑤微笑服務、淡妝上崗、儀表端莊。
2結果
2.1護理理論考核成績本組護理人員在接受繼續教育前進行護理理論考核的平均成績為75分,在接受一段時間的繼續教育后進行護理理論考核的平均成績為89分。
2.2護理技能考核成績本組護理人員在接受繼續教育前進行護理技能考核的平均成績為79分,在接受繼續教育后進行護理技能考核的平均成績為95分。
2.3溝通能力考核成績本組護理人員在接受繼續教育前進行溝通能力考核的平均成績為81分,在接受繼續教育后進行溝通能力考核的平均成績為91分。
2.4護士素質考核成績本組護理人員在接受繼續教育前進行職業素質考核的平均成績為77分,在接受繼續教育后進行職業素質考核的平均成績為86分。
3討論
繼續教育是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理論水平、護理操作技能、與患者及外界的溝通能力及職業素質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繼續教育,護理人員可提高業務水平和專業知識,將所學的護理理論知識與實際臨床工作聯系起來,掌握獨立解決和處理疑難問題的能力。此外,護理人員在獲得良好的繼續教育成果后還可激發專研業務的積極性。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應努力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得到病人的信賴,把對患者的間斷護理改為連續的、有系統的護理,把對患者的對癥護理、心理護理、疾病預防保健和康復指導統一起來,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用真誠和藹的服務態度,嫻熟精湛的護理技術為患者服務,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在全市衛生系統護理技能考核中,我醫院的護士名列前茅。這也說明,持續組織護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可顯著提高其整體的職業素質。
摘要:筆者參與建設"廈門市中小學教師計算機繼續教育"網站中所涉及的有關信息教育的一些思路和正在研究的問題。其中包含了培訓網站建設本身的規劃考慮的問題;在寬帶網特定的條件下如何進行網站培訓的設計以及培訓信息源(內容和表現形式)的組織、制作和等問題的探討。
關鍵字:網絡教育、培訓網站、教學模式
在教育部部署的"校校通"工程的推動下,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已在全國各地中小學普及并逐步深入。學校要實現教育信息化,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還有許多。但最關鍵的問題還是教師是否掌握了信息技術。我們學校為解決這一問題,已經堅持多年的教師計算機培訓活動,每位老師都參加了校、市各級的計算機的各種培訓和考核,投入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當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得到的思考的要更多些。老師的確很忙,他們很難找到成片時間來較系統的學習;有一部分老師,他們也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但還未進入應用角色,收效不大。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在下一階段提出了:信息技術培訓工作應該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老師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應融入信息技術的應用中。實現這一目的的最好形式就是在網上開展教師信息技術的繼續教育。這就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
一、建設培訓網站,為教師提供信息技術繼續教育的新模式
以往,老師的培訓要找專門的時間,集中在同一地點進行。這對于老師繁忙的工作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大多都只能選擇雙休日或其他假期進行,影響了老師們的休息和整個學校教師的培訓進程。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建設一個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網站,讓信息技術為信息培訓服務。目前,廈門教委信息中心建設的廈門教育寬帶網已經覆蓋島內外幾十所中小學,并開始建設了教育數據中心。廈門中小學的校園網絡的建設也已基本完成,這為建設培訓網站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在市教委人事處和教育學院電腦中心的支持和指導下,我們開始規劃和建設"廈門市中小學計算機繼續教育網站"同時,開展了在網上進行教師信息技術教育模式的研究(該項目已列入"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研究課題")。
在網站規劃中,主要考慮了以下幾個問題:
(1) 通過網站瀏覽,教師可了解,掌握信息技術應該學那些內容?包含教育部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全員培訓的要求以及本地區對教師的具體要求等。
(2) 組織教學節目源,請有經驗的老師在網上利用電子課堂上課(以下將重點討論)。
(3) 在網站上交流各校培訓所使用的教材、講義、以及教學音像資料。
(4) 在網站上開設老師的研討空間,分門別類的組織各種論題。
(5) 展示老師的各種應用事例,如教學幻燈片或其他小課件等。
(6) 讓老師發表現代教育技術在各學科應用的小論文。
(7) 應用小常識等。
培訓網站應該是盡力為教師服務的,無論是想系統的學習或是有什么疑難雜癥,都可以通過網站來得到解決。讓網站加入繼續教育的服務行列,為繼續教育提供了新的模式。老師通過網站參加培訓,有以下益處:
(1) 不受時間(不含直播)和地點的限制,這一點不言而喻。
(2) 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的學習。
(3) 可以反復學習,不懂的章節可以重來。
(4) 可以參加討論(漢字錄入必須過關),實現交互學習。
(5) 可以有選擇的學習,學習針對性強,效率高。
(6) 實用性強,直接針對老師的實際應用組織教學和討論。
在網站培訓和學習最主要的問題是交互性問題。當然,在網站是可以交互的,但交互畢竟沒有面對面的真實和有感情。如何來解決這一問題呢?
二、 在寬帶網上使培訓更具親臨感和更強的交互功能
先了解一下寬帶網絡。網絡是傳遞信息的通道,對于在相同時間內傳遞的信息量越大,就稱該通道越寬。寬帶網絡就是可以在瞬間內傳遞大量的信息的裝備。如果我們只是傳遞文字,就不必要寬帶網。但如果傳遞的同時有圖形、聲音和影像等多媒體信息,那么寬帶網將起決定性的作用了。正在建設的廈門教育城域網絡為千兆寬帶網絡,是一個傳輸速度極快的網絡,它可以容納上百人直接上網來傳遞多媒體材料。
由于有了寬帶網絡的支持,我們的培訓網站在主講培訓內容中將大量采用視頻數據流的形式。這是因為視頻流制作上較容易,其表現形式也容易讓學習者接受。有關視頻流的產生,將在下面介紹。我們先來討論在寬帶網的培訓的三種模式,當然,它們還需應用軟件的支持:
(1) 現場直接播放教學節目。先在網上公布教學節目單,定時播放。在網上的任何一個用戶在權限許可的條件下都可以收看(參加)。這種形式一般用在典型的示范課程或即時的現場教學等。它的特點是:由于網上采用廣播的形式,在整個局域網中它只需一個數據流,因而不會占用太大的帶寬即可播放質量較好的畫面,參加人數也沒有限制。依靠軟件的功能,可以實現文字的交互。即聽課著用文字的方式進行提問,講課的老師可隨時獲得,并在老師認為必要的時候給予回答,這種回答可能是他課程內容的一部分。這種交互的形式對聽者仍有親臨的感覺,效果較好。這種培訓的缺點就是必須定時,除非你錄制,否則不能重播。
(2) 預制好的教學節目,分門別類的存放在中心服務器,以網頁的形式讓學習者點播收看。這樣的節目不宜過長,每個節目只須解決一個知識點,一般在3-5分鐘,學習者點播收看可隨時隨地(當然需要有聯網的電腦,下同)。并且不需要成片的時間,這對于忙碌者特別適宜。如果一個節目沒看清楚,那么可以重新再來一遍。已經懂得的節目不必點播或者只是預覽一下。這種形式能不能交互呢?由于是隨時隨地進行,老師不可能隨時等候,兩種方法(可并存)可以解決:一是在網頁上提供教師答疑交互版塊,老師每天在網上查詢一次,并作答。但如果學生數巨大,這種方法可能是杯水車薪。另一種方法是建立學員討論組, 利用學習者這一群體進行交互,讓學習者通過討論來解決自己的疑難問題,老師也可參加點評。
(3) 智能型的教學節目,這種形式在制作上有一定的難度。在網上節目源并不是一條順序的數據流,而是根據學習者在交互時提交的情況提供不同路徑的節目選段。整個節目源是由計算機編程將許多節目片段按知識的層
次結構組合而成。這種節目源的難度在于事先已預置了學習者可能提出的問題,并為解答這些問題都作好了節目片段。當然,假設這樣的節目源可以滿足學習者的需求,這就無須老師在網上守侯,同時也實現了隨時隨地的學習的目的。
比較以上三種模式,它們都有自己的特點,但第二種模式是初建網時最適宜采用的模式。由于制作較為容易,大量制作節目片段,可迅速豐富網站的內容。同時也為制作智能型教學節目源建立了堅實的基礎。
三、如何制作適合寬帶網上的培訓節目源
培訓網站的主要內容是培訓節目源的制作。由于所有的培訓內容(文字、圖片、聲音、影像)都可以數字化,因此,培訓網站的建立關鍵就在于如何收集(采集)和組織這些數字化的培訓資料,并在網頁上展示出來。目前,存儲空間的成本已經十分低廉,在網站上大量存儲多媒體信息已成為可能。這里,側重討論由視頻構成數據流的信息源的制作。視頻數據流作為培訓的信息源的特點是:表現形式豐富、多變,容易吸引學習者。在設備和軟件完備的前提下,制作相對容易。以下討論幾種視頻數據流的制作形式:
(1) 直接對老師的上課現場進行錄制。此法較為傳統,市面上各種教學VCD光盤幾乎都采用次方法錄制的,因而容易收集。在培訓網站上不宜直接采用,這只是課堂的搬家。
(2) 對與信息技術內容的培訓,它有一個特點:即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在計算機的屏幕中表現的。選用一種抓屏軟件,錄制來自屏幕演示的培訓內容,它仍是一種視頻數據流的形式。目前,常用的抓像軟件有HyperCam、Screen recorder等。筆者采用的是:Camtasia Recorder(先入為主)。該軟件已經為制作這類的教學資料的設計了許多十分實用的功能。如:抓屏的范圍可以是整屏、窗口、自定或可變化的;錄制時可將你對著麥克風的話音同步錄制,也可后期加入;屏幕演播過程鼠標的表現可以用各種動畫色塊突出表現或更換鼠標指針的圖案;提供了編輯功能等等。如果演講老師能學會這種錄制形式,只要找一個僻靜的地方,一臺電腦和一只麥克風,自己一個人就能完成全部的操作。
通常,把它們轉換成視頻流的形式(如realplay、),特別適合在網上點播。在網上如何組織視頻節目源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我們的做法是,把一個較大的知識體系分為許多知識點,每一個知識點錄制成一個視頻小片段,每一個小片段的長度控制在3至5分鐘。每一個小片段被組織到網頁上,可以用帶超鏈接的小標題表示,甚至可以帶上一小段文字說明,讓學習者決定是否點擊它。
四、 如何讓培訓網站充分發揮其特有的功能
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網站其目的是培訓老師掌握信息技術,并將其應用于教育教學中。那么,如何來實現將自己的學習溶入信息技術的應用中?設想,利用培訓網站的上載功能,給老師有機會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如自己制作的POWERPOINT的作品或個人網頁等;對于那些還不能上手的學習者,我們可以設計在網上置放某一作品的半成品,并告訴最終要完成的目標和一些提示或幫助。這樣可以降低其制作的難度而達到學習者直接參與的目的。網上可以提針對學習內容配套練習和測試題目,可以直接在網上測試自己的學習效果。由于計算機是智能的,如果你的學習過程在網上都有記錄(根據IP或登入帳號),通過網上編程,可以對學習者的學習進行跟蹤和評估,并能給出下一步學習的指導意見。
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網站應該成為教師進行網上教學的示范。我們建成的寬帶網絡也必將運用于教師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如何設計網上的教學活動?如何通過網絡與學生在新的環境和空間下進行交互和溝通?本培訓網站的本身將成為一個事例。老師參加信息技術培訓時,老師為該網站的學生(學員),體會在網上如何學習(接受)知識。同時,網站提供老師的實踐空間(主頁空間和上載機制)。這時,老師是網站上自主網頁的主人,通過該主頁和他所教的學生進行交互學習,從而學到了在網上從事教學的本領。這就是該網站最主要的目的!
當然,這只是一個實踐基地。廈門教育寬帶網建設的同時,正在積極的籌建應用于教學的數據中心(IDC)。這一中心的功能雖很多,但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讓老師在網上進行各種教學活動。通過我們培訓網站訓練的老師,將比未經過培訓和訓練的老師更容易適用這種在未來將應用十分廣泛的教學模式。
劉知生
所謂繼續教育,又叫后繼教育或在職教育,是指對正從事會計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職稱)的會計人員進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質、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為目標,使之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再培訓、再教育,這是會計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又是一項嶄新的事業和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本文就會計繼續教育的重要性、特點、組織管理談點粗淺看法。
一、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必要性
1.適應經濟發展“兩個轉變”的客觀要求
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經濟,法制經濟,尤其是在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要求現代會計必須隨之轉軌變型,由報賬型向管理型、決策性轉變;由事后型向事前型、事中、事后全過程轉變;由被動型向能動型、自主型轉變;由傳統手工方法向現代高科技、網絡化、規范化轉變。適應形勢,更新知識,不斷進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學習,是科教興國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企業改革、會計主體變化對提高會計人員基本素質的必然要求。企業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其基本思路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企業形式多樣化,會計主體多元化,在企業錯綜復雜、激烈競爭的新形勢下,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①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對時局變化的高度敏銳性,感悟時局變化對企業財會正負兩方面的影響及程序,要加強學習,堅持方向,提高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增強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
②具有強烈的市場經濟意識。市場經濟綜尚超前和創機關報、競爭和法制,更體現了風險與效益對等的根本法則,歸根到底市場競爭是產品的競爭,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而這一些均有賴于國民教育和不斷學習。
③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要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和一定的新技術知識,較嫻熟的業務操作能力,只有學習學習再學習。
④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忠于職守和職業道德,愛崗敬業,刻苦學習,廉潔奉公,團結協作。
3.扭轉我國會計隊伍落后狀況的現實要求。財政部長項懷誠指出,當前會計存在的三個主要問題:一是合格的會計人員數量不夠;二是會計人員素質不高;三是風氣不好,做假賬、造假賬,違反財會制度和職業道德 。只有通過大規模的培訓,提高會計隊伍的政治、業務和整體素質,實行強制的定期的繼續教育學習,更新知識,才能從根本上扭轉我國會計隊伍的不利局面。
4.深化會計教育改革,與國際會計教育接軌的時代要求。利用現代科技的遠程繼續教育形式,能擴大教育規模,甚至形成教育產業,減少國家投資,解決工學矛盾;實現的人智能最大化,使高科技技術手段成為學習的催化劑,是學生的自我奮斗提供一種有效的途徑和手段,使學習成為不斷探索的動力源泉。更利于教育普遍化,如持續教育、終身教育、持續專業教育、教育深化、非傳統教育、成人教育等,有利于提高國民整體素質,以教育為基礎,擴大人才培訓的貢獻率,實現勞動者知識化和學習終身化。
二、會計繼續教育的特點
1.強制性,嚴要求。財政部頒了《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學習內容、學時由財政部會計司擬訂,具體實施由各級財政會計管理部門批準認可的學校、單位組織開展,其運作格局是由培訓單位培訓,由各級財政部門發證,每個會計人員每年必須接受一定時間的繼續教育,若連續二、三年未參加,將在資格考試、會計證年檢、評先表模等方面予以懲誡,直至吊銷會計證,清理出會計隊伍。
2.在職性,層次性。會計繼續教育,根據會計專業技術資料(職稱)分為高級、中級和初級三個級別,按文化學習、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層次性和差異性來劃分。
3.大量性,大規模。我國有1200萬會計人員,一個縣一般也有一千多名會計人員,要在兩三年之內全部輪訓一遍,無論是會計人員數還是培訓工作量都是大規模性的,是史無前例的。
4.長期性,循環性。會計繼續教育是一項長期循環性工作,不但在工作上要循序漸進,循環往復,持之以恒,而且在培訓師資、教材、場地、質量、制度及管理,應長計劃,短安排,綜合配套。
5.新穎性、專業化。一是工作新和專,繼續教育在西方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我國卻是一項新工作,尚無經驗可尋。一是內容新和專,要向會計知識更新為主內容的技能操作方向轉化。
6.開放性,實用性。會計繼續教育以自學為主,培訓為輔;以專門培訓 為主,其他學習形式為輔。既可以是讀學位拿文憑,也可以為取得會計專業技術職稱資格;既可以是拿會計證、會計電算證,也可以搞會計學術課題研究,還可以為考注冊會計師;既可以脫產學習,也可以半工半讀,長期性與短時性相結合,屬于開放型學習模式。
7.社會性、服務性。堅持以屬地原則為主,級別管理為輔的原則。一般地,高級培訓權限在中央、省里,中級培訓權限在地市一級,初級培訓在縣里,按財政、財務管理體制的屬地原則培訓。在培訓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在于咨詢,解決日常學習、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會計服務水平。
8.現代性、多形式。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遠程教育的學習模式一般有:
①函授學習;
②電話會議形式學習;
③有線電視形式的學習;
④電教錄像形式學習;
⑤衛星傳授電視接收形式的學習;
⑥計算機為主的學習;
⑦網絡為中心的網上教育。
尤其是“以網絡為中心”的網上教育是現代遠程教育的標志。
三、會計繼續教育的組織與管理
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艱巨性和緊迫性,樹立為廣大會計人員服務的思想,立足基層,籌劃未來,精心組織,嚴格管理,檢查督促,保證質量。
1.大力宣傳,提高認識。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財會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都積極支持、關心、投入會計繼續教育的活動中。
2.明確主體,形式多樣。會計繼續教育的組織管理的機關是各級財政會計管理部門,培訓以中華會計函授學校為依托,發揮其它部門的積極性,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培訓學習,有自學、有培訓;可自己組織,也可委托辦班;有函授、電教、錄像,也可課堂講授、網絡查詢、實地演練;可集中上來,也可分片下去等等。
3.分別層次,分清職能。分期分批,分行業分系統,區別情況,統籌規劃,合理安排。會計部門具體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①提出培訓目標,制定培訓規劃和培訓要求;
②制定培訓單位的資格審查標準;
③會同具體培訓單位,制定教救災計劃、收費標準,并指定教材;
④檢查和監督培訓單位的培訓質量。
4.圍繞主題,規劃目標。
5.堅持原則,加強管理。
①嚴格許可證制。
②堅守師資條件。
③嚴審硬件設備。
6.嚴格監督,保證質量。一是考試試建檔;二是注冊年檢;三是制度約束。以充分保證按質量按量完成會計繼續教育任務。
摘 要 本文介紹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現代遠程教育技術路線與實現的方法。如何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開展現代遠程教育是一個新課題。本文提交的方法和技術路線對如何構建網上大學、現代遠程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 遠程教育;基于WWW;遠程教學支撐系統;同步多媒體
一、簡介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初見端倪,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科技及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進入數字化、信息化時代的二十一世紀,人們對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F代遠程教育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起來的新型教育模式,將最大限度利用現有教育資源,是實現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現代化、終生化和國際化的新型教育形式和必然途徑。 運用現代遠程教育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隨時隨地學習;能創造出一個信息化的學習環境,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可以送教上門;讓人人享有教育;能克服人多、地廣等客觀條件的限制,能解決工學矛盾;可以請最好的教師,運用最好的教材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可以使廣大中小學教師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訓。
二、目標、任務、主要內容及技術路線
廣東省建設教育強省的宏偉目標對我校為基礎教育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現建設教育強省的宏偉目標,關鍵在師資;尤其是基礎教育的發展和提高關鍵在于師資的數量和質量。省委、省政府要求到2001年,在充實中小學教師缺額的同時,使98%以上的小學教師,95%以上的初中教師、70%以上的高中教師和60%以上的職業中學、技工學校教師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歷標準或任職標準。因此,利用現代遠程教育具有辦學開放性的特點,打破傳統的、封閉的辦學模式,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任何由優秀教師開設的課程,有助于建立起一種滿足終身學習要求的教育保障體系,有助于普遍提高教育質量和師資水平,實現教育現代化,使廣東成為教育強省。
1、目標和基本思路
廣東省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教育的基本思路是:以珠江三角洲教育現代化為龍頭,以廣州、深圳、珠海大中城市為先導,逐步向東西兩翼和山區腹地分層次推進。到2002年,遠程教育覆蓋面達廣州、深圳、珠海和珠江三角洲400多個城鎮中2800所中小學。到2004年,現代遠程教育輻射全省5000所中小學。發展目標是:通過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為建設廣東教育強省服務,對廣東省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產生重要作用,為國內師范院校開展遠程教育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技術路線。
2、主要任務
主要任務是:通過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為廣東省教育事業特別是基礎教育培養高素質的師資和各類高層次教育人才。
3、技術路線
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現代遠程教育采取的是基于WWW的遠程教學系統和基于www光盤多媒體授課課件壓縮系統相結合的技術模式。中小學教師可以在校外教學點多媒體室(校外教學點設在網絡條件教好的中小學)或家庭就近上網的方式,通過互聯網來訪問和學習;同時在校外教學點多媒體室或家庭本機操作,學習壓縮在光盤中的多媒體授課課件。該技術模式可以分為五大模塊:
(1)基于WWW的遠程教育系統
基于WWW的遠程教育系統提出了一個 基于Internet的網上虛擬集成學習環境。AnswerWeb系統、Web遠程測試系統、Web遠程交流環境、多媒體作業系統以及基于Web的網絡大學管理系統。
AnswerWeb系統----在一般學習過程中,提問與回答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而通常在一個領域的知識學習過程中,不同學生的問題往往具有相似性。另外,對學生所提的問題加以匯總和分析可以總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得失,作為反饋可以使教師能夠及時高效地調整教學方法,從而大大縮短了經驗教師的培養周期。
AnswerWeb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基于 Web的網絡自動答疑系統。通過關鍵字匹配、 搜索算法,和問題勾連技術,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快速得到問題的解答。系統提供問題分析功能,以使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問題資源,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Web遠程測試系統----基于Web的測試系統支持學生入網測試。學生只要接入Internet,可以從在何地點進行實時考試,考試完畢后立即可以得 到成績,同時教師可以立即統計、分析該次網上考試的學生成績以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試卷的難易程度。本系統實時紀錄考生的考試狀態,若考生因網絡失敗而導致考試的異常中斷,其可以在下次登錄到系統中時,自動恢復到上次考試的中斷點。
Web遠程交流環境----遠程交流環境提供了一個基于Web的,異地師生交流的場所多媒體作業系統----多媒體作業系統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一個基于 Internet的作業、作業完成和提交的環境。 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將預先編輯好的基于各種媒體的作業 ------ 文本、圖片和語音,在 Web中。同時分散在各地的學生可以通過 Internet 瀏覽教師的作業,并可以利用本系統完成并提交作業。
基于Web的網絡大學管理系統----本系統綜合管理虛擬大學的教師、學生以及各類課程的信息。提供學員注冊、課程安排、分數查詢和交費情況等信息。
(2)基于光盤的多媒體課件壓縮系統
該系 統利用最先進的多媒體壓縮技術把老師授課過程具有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的多媒體課件壓縮在光盤上,然后郵寄給校外教學點,安裝在多媒體室的服務器上(網絡條件較好的校外教學點可以直接通過網絡線路下載多媒體課件),也可以直接郵寄給校外學生。學生在本機的多媒體環境下學習,根據教學計劃來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
(3)遠程教學綜合信息庫
教學資源庫包含教育信息本地化、教學素材、教學課件、教學案例、習題庫、實習軟件工具庫等。
(4)網絡課程建設
中學教師繼續教育數學學科核心課程6 門
數學教學設計
高中數學教學疑難問題研究
數學教育比較與研究
數學方法論
國內外數學教改動態
現代教育技術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案例分析
中學教師繼續教育化學學科核心課程5 門
化學習題教學研究
化學競賽指導
日用化學選講
新材料、新能源專題
現代教育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案例分析
中學教師繼續教育英語學科核心課程5 門
聽說能力訓練專題研究
閱讀與寫作能力培養
英語視、聽、說
翻譯理論與實踐
現代教育技術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案例分析
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數學學科核心課程6門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研究
小學數學教育比較研究
小學數學學習心理專題
數學發展簡史
小學數學教學技能
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案例分析
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英語學科核心課程5門
英語教學概論
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研究
小學英語教學技能
英美文化背景知識
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案例分析
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音樂學科核心課程5門
小學音樂教學基本技能
當代音樂教育理論與方法簡介
兒童舞蹈及音樂游戲
音樂欣賞及作品分析
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案例分析
(5)考試和實習的實施辦法
按照遠程教育"寬進嚴出"的原則,必須把好考試這一關。考試場地可以設在校本部和校外教學點,標準化考試在校外點局域網的計算機上進行,實習可以在校本部和校外教學點。
4、該技術模式的主要特點
遠程教育的前期設備投資小,基本上是利用我校原有的教學條件和設施資源,如網絡中心的核心網絡設備、出口的信道等。
網上學員入網投入資金少。學員可以采取兩種方式來上網學習。一種是在校外教學點中小學多媒體室里上網學習;第二種方式是通過家庭上網來參與網上的學習和網上的輔導。特別說明的是廣東五大網已經10M-155M互聯,珠三角地區普遍提供家庭上網接入,方式有:撥號、ISDN、ADSL、CABLE MODEM,有些地方已經光纖進入家庭。
利用最新的多媒體壓縮技術,把多媒體課件、教師授課的影像資料等壓縮在光盤上,郵寄給校外教學點,安裝在多媒體室的服務器上(網絡條件較好的校外教學點可以直接通過網絡線路下載多媒體課件),也可以直接郵寄給校外學生。學員可以在校外教學點多媒體環境上自學,也可以把光盤帶回家學習,猶如把最優秀的教師請到家里來上課,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廣大的中小學教師在完成日常繁重的教學任務的同時,按照遠程教學的大綱,掌握自己的學習進度,真正體現了學員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任何由優秀教師開設的課程。這大大方便廣大的中小學教師。
多媒體光盤壓縮成本低。以物理教育專業(專升本)為例,一個學生需完成15門課程(三年完成),授課課時約750個學時。如果用目前流行的VCD MPEG-1的壓縮格式,每個學生需派光盤700張左右(每張光盤播放1小時),這是不敢想象的。但如果用我們開發的最新壓縮技術,每張光盤可播放17個學時,僅需44張光盤,也就是說每月每個教學點或學員派發1-2 張光盤就可以了,每張光盤的成本不到5元。
光盤壓縮技術采用國際流行的基于web和www瀏覽方式,非常方便用戶用瀏覽器調用。由于有較好的市場和前景,Microsoft微軟公司已把播放器嵌在(plug-in)win98操作系統中通過這樣的方法來開展遠程教育,可以激活我校的教育信息產業,特別是帶動我校的課件制造業和出版業,給學校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結論
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采用的現代遠程教育技術路線易于推廣,應用前景廣泛。該技術路線適合我國各高校開展現代遠程教育。不但可以應用在中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也可以應用工礦企業在職人員的培訓,以及工程繼續教育等。
【關鍵詞】 護理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護理人員的自身素養如何跟上時代的腳步?這是我們急需探索的一個課題。從實際來看,護理人員知識面偏窄、能力不足等問題越來越突出。這與目前的繼續教育的方式單一、內容單調等有關,說明其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就如何對護理人員進行繼續教育進行了較長時期的實踐與探索,現報告如下。
1 繼續教育的必要性
1.1 缺乏系統的學習 護理人員原有的知識已陳舊化,在日益更新的護理方式、新技術、新藥品、新手術等面前,顯得束手無棗,無能為力。因而護理人員急需充電,用新的知識來解決不斷遇到的新問題。
1.2 護理科技的日益進步 當今已是21世紀初,正是世界總體科技大幅度發展的階段。護理科技的發展同樣一日千里,由此而生發的護理理論層出不窮。如果不抓緊學習,終將被淘汰出局。
1.3 護理成果的不斷涌現 縱觀國內外護理界,研究成果疊出,其中不乏優秀者。如何將這些成果推廣,并在實踐中運用?首先要對它們進行研讀、吸收,然后應用,做到資源共享。
1.4 護理經驗的總結 護理人員自己的經驗教訓需要在理論指導下總結,每位護理人員走過了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護理之路,有經驗也有教訓。要將它們進行總結,必須借助于全面而不斷充實更新的護理理論,因而必須進行系統學習。
2 繼續教育的方式
2.1 學歷性進修 這是普遍采用的進修方式,目的是通過此種進修,將基礎知識學深學透,同時將護理學歷提高到大學本科或???。但應清醒地看到學歷性進修只是一個方面。完成了學歷性進修不等于要把學習束之高閣,而必須參加其它方式的繼續教育學習。
2.2 非學歷性進修 這主要指各類短期培訓班、研討班等。非學歷性進修相比學歷性進修最大的特點有這么幾個:一是專題性,短期培訓不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只能圍繞一個專題展開;二是速效性,短期培訓往往以突擊培訓的方式,時間短,效果顯著。我們應該重視這種非學歷性的學習,可以把它作為學歷性進修的補充與延伸。
2.3 專題研究 這是目前護理人員比較忽略的方面,這源于認識上的偏差,認為專題研究只是科學研究人員與專家的事,不屬于自己的范疇。殊不知,護理人員進行專題研究有著其他人所沒有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她們處于長期的實踐之中,天天都遇到新的問題,天天又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這就是專題研究的厚實基礎。專題研究需要護理人員在實踐中發現課題,然后學習理論,將理論用之于實踐,進行課題的研究活動,最后得出結論,并將課題成果推廣。這既是一種相當見效的繼續學習教育方式,又將學習、工作和科研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
2.4 講座性學習 講座性學習分2個方面???聽別人的講座與自己作講座。聽專家的講座,這是一種知識的吸收,這是極為有效的學習形式。自己作講座是自己的經驗、成果等知識的輸出,不僅使其資源為大家共享,而且由于準備一個講座,自己必須把自己的護理經驗、見解等在理論高度上進行總結,也屬于主動進行繼續教育學習的過程。當然護理人員作講座可以根據適用范圍,合理安排聽眾。
2.5 科室性學習 因醫院的專業性很強,故科室性的學習十分必要,也有條件??剖覍W習應定期進行,除值班人員外,其余人員應全部參加,主講人員可以請醫生或年資高有經驗的護理人員,也可以請在某些方面有專長的其他人員, 還可以根據自己科室的需要進行安排。同時可以閱讀護理雜志,了解最新的護理動態。
3 繼續教育的管理
3.1 建立檔案 建立繼續教育的檔案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進行此類管理的有效措施。在科室中要記載每次學習的內容,護理人員參加學習的次數與時間,有條件者可以讓護士在簽名冊上簽名。在醫院組織的學習中,同樣應有記載。外出的繼續教育應有學習體會或回來后組織有關護理人員學習,這樣能起到督促學習的作用。繼續教育檔案可作為護士年度考核、晉升的必備資料。
3.2 定期檢查 在規定的期限內(季度、半年或一年)對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要進行檢查并予以總結。應把檢查的情況記錄在案備查。沒有完成繼續教育的通知其本人,督促其完成。
3.3 獎懲措施 在繼續教育中規定獎懲制度、落實獎懲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這樣能保持繼續學習的長效及有序進行。對積極參加學習的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根據醫院的具體情況,可給予精神獎勵或物質獎勵;對于參加不夠認真者,予以適當的批評;對于長期不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又無特殊原因的,予以適當的處理。
4 討論
總而言之,對護理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并使其逐漸深化,是建設一支高素質、高質量、高水平的一流護理隊伍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進行繼續教育的過程中,還會遇到除本文所述以外的許多問題,如本職工作和繼續學習在時間上產生矛盾、參加繼續學習者基礎不一、繼續學習如何循序漸進等,只要我們做到方式多樣化,內容通俗化,教材銜接緊密,理論能為實踐所用,同時做到時間巧安排,管理人性化,措施有力,獎懲得當,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事業一定會取得豐碩成果。
在網絡時代,會計繼續教育應充分利用以高新科技和現代通信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和方法,著力建立一種基于Internet 的高速互動的會計繼續教育新模式。
目前,以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寬帶與異步傳輸技術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在推動教育現代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代教育技術將對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教育過程、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等產生重大影響(南國農) ?,F代教育技術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和教與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實現教學的優化(李克東) 。會計教育如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將是我們應關注的重要問題。同時,現代教育的大眾化、個性化、實時化思潮的發展也使得原有的會計教育思想日益顯得落伍和陳舊,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時候了。
與此同時,會計理論和管理制度也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和重大的創新。在會計理論研究方面,有論者認為, “網上實體”的出現, “網絡公司”等虛擬經濟實體的迅猛發展,拓展了原有會計基本假設(陳衛星,1998) 。甚至有人認為會計假設將被取消,會計將表現為一個系統化集成化的信息系統(袁樹民等,1999) 。會計主體假設將有可能被“相對會計主體假設”所取代(雷光勇等,1999) 。在會計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在新的經濟環境下,我國圍繞企業會計(主要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會計) 的組織管理方式進行了創新,主要有會計委派制、財務總監制和稽察特派員制等三種新的會計管理模式。
可見,由于網絡的興起和信息化的巨大影響,無論會計教育思想和手段,還是會計的基本理論和管理制度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正是這些變革,使會計繼續教育模式創新成為必要。
1、會計繼續教育應具有的重要特征
那么,這種新的模式究竟應是怎樣的呢? 有無可以照搬過來的經驗和模式?“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世界各國的會計教育均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陳舊、培養人才不能滿足社會需要等情況,. . . ”(閻達五等,1998) 。可見,探索會計繼續教育的新模式并無多少成功的經驗可尋。我們應深入研究現代教育思想和現代教育的規律,從我國會計繼續教育的實際情況出發,努力探索一個能真正適應我國會計繼續教育的新模式。我們認為,新的模式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認識和探討。
首先,新模式應充分體現新時代的教育特征。
———新模式應充分反映素質教育的要求。智能和技術代替了人力,高科技產業對從業者的要求日趨高檔化、復合化。就會計實務操作而言,大量的計算機處理取代手工作業,從業人員的學歷和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綜合化
———財會人員不僅要懂經濟業務的核算,還要懂管理,更要有一定的決策能力。
———新模式應充分體現創造性教育的要求。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的目標不僅要求勞動者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而且還要具有好奇心,有創造欲和持續不斷的創造能力。財會人員不應僅僅是新會計理論和方法實踐中的“沉默羔羊”,而應為新理論的發展和完善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實踐出真知,事實表明,許多理論和管理制度上的紕漏正是由于財會人員的積極大膽預防才得以化險為夷。若是財務人員墨守成規,不僅會給企業和國家帶來損失,同時也使新理論和方法無法得以完善。所以,在當今瞬息萬變的經濟活動中,培養和造就一批既精通財會理論,又能在新的特定情況下具有果敢、合理創新能力的高級財會人才尤為必要。
———新模式應是開放式的個人教育。隨著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等新的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開放式的個人教育日益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最主要的方式和方法之一,它為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教育情景,使個別化教育和遠程教育成為可能和現實,使教育效益和質量相應得到極大提高。這也是會計教育新模式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特征。
———新模式應是不間斷的終生教育。自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繼續教育”這一概念后,繼續教育已越來越為世界各國所重視,已成為整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貫穿每個人的一生。
因此,會計教育新模式應著力培養一批高素質、復合型和具有創新精神的會計專業技術隊伍。
其次,這一新模式還應充分考慮我國會計繼續教育的基本狀況。
在我國,政府和行業管理機關已開始重視會計繼續教育問題,這為我國會計繼續教育的順利發展和會計繼續教育模式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務院已決定成立中國會計學院,著重對全國會計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大力提高高級財務會計干部的素質(如:財務總監和稽察特派員等) 。國家財政部已于1998 年1 月23 日發文(財會字[ 1998 ] 4號) ,對我國會計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問題提出了具體要求。該文中規定的會計繼續教育,包括會計人員接受培訓和自學兩種形式,對會計人員接受培訓的形式,文中主要提到財政部門組織的定點培訓;對會計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的時間文中規定高中級會計人員每年累計不少于68 小時(含自學時間) ,初級會計人員每年累計不少于72 小時(含自學時間) ,也就是一年最多大約7 個工作日。顯然,規定中的會計人員每年用于繼續教育時間偏少。而在會計繼續教育的具體實施手段———教學方式上,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仍然停留在呆板的全日制學校傳統的“滿堂灌”方式。
可見,我國會計繼續教育的現況無論是教學的方式方法、教學手段和實際效果,還是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時間、方便性和針對性上,都難以適應知識經濟時代高速發展著的形勢的要求。
2、會計繼續教育新模式的具體設想
新的時代、新的教育思想觀念、新的從業需要,這些都對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國現有的會計繼續教育模式又難以很好地滿足會計從業人員的迫切要求,所以,我們必須下決心對現有的會計繼續教育模式進行創新—
既大膽和充分地利用互聯網等高科技武裝起來的現代教育技術,著力建立一種基于Internet 的高速互動的、功能完善的會計繼續教育體系。具體來說,我國的會計繼續教育模式需要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和創新:
第一,會計繼續教育“硬件”創新———框架結構上的改革和創新
充分利用Internet 和Cernet 等現有的網絡資源作為教育的主要載體、以現有高校財經類院(系) 和已有的財會人員培訓機構為大的框架和依托,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嘗試進行以網絡為主要依托的會計繼續教育:
———著手建立和完善我國國家級財政機構和中國會計學會所屬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網站(或網頁) ”,或者在我國國家政府機構所屬的網站(或網頁) 中開設財政服務專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專欄。
———著手設立和充實省一級財政機構和會計學會“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省級網站(網頁) ”。對省一級財政機構和會計學會,可以先在一些條件較好的省市(如:北京、上海、廣東等) 先行建立網頁,作為試點,取得經驗和條件成熟時再向其它省市推廣。
第二,會計繼續教育的“軟件”創新———內容及內容提供方式的改革和創新
即國家主管部門制定了會計繼續教育的大的方針后,對教育的具體內容及內容的提供者———高校財經類院系等有關會計繼續教育機構,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進行“招標”和“競爭上崗”———即對這些會計繼續教育內容的“提供商”進行擇優, ———只有優勝者才能獲得相應的服務報酬———相應地也要對現有的會計繼續教育經費的行政分級劃撥方式進行改革。
第三,高校財經類院系在會計繼續教育創新中的特殊作用
一方面,高校財經類院系不斷緊密追蹤和學習最新理論、甚至進行理論創新和改革,為“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網頁”源源不斷地提供新的理論性的教育資料(如:文字資料、多媒體課件、教學錄像片等) ;另一方面,它又可以通過該網頁充分了解和吸收會計實踐中的合理要求、想法和建議,經“智力加工”后以適當的形式反應到新的會計理論中,并把這些新的理論充實到教學活動中、粘貼在會計繼續教育網頁上,進行實時互動服務。這樣也就是建立了一個基于Internet 網絡的“理論———實踐———理論創新———服務實踐———新的理論創新”的一個更為迅捷和靈活便利的認識論的高速循環,這無論對理論的發展還是對會計實務的促進都具有重大的價值。
3、結論
從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由于知識經濟的興起和信息化的巨大影響,在新的世紀,會計在基本理論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正面臨著根本性的重大變化。為及時、充分地做好新的會計理論的推廣和普及工作,盡可能地使新的理論能迅速“實時”地指導日新月異的實踐,也使廣大的會計實務工作者能迅速“實時”地適應當今急劇變化的經濟環境,本文在充分考慮了新時代的教育特征———重素質、開放式、個性化、實時性和終生教育等特征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教育思想和技術,提出了這種新的會計繼續教育的模式,并從會計繼續教育“硬件”(教育方法的框架結構上)和會計繼續教育的“軟件”(教育內容的更新和提供上) 進行了一定的嘗試。這一模式還把高校財經類院系作為重要的智力資源庫,從而使會計繼續教育建立在一個高倍速的、穩定的和高素質的載體之上,為這一模式的實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當然,該模式還有一些有價值的內容需要研究,比如對模式的具體技術支持系統的討論等;該模式也存在一些不盡完善之處,例如在實施中還存在一些具體的困難等。這些將有待以后進一步討論和研究。
會計繼續教育體系,是指與會計繼續教育活動有內在聯系并相互制約的若干要素所組成的一個整體。它包括三個子系統:會計繼續教育管理系統、會計繼續教育教學系統與會計繼續教育科研系統。會計繼續教育系統整體運行狀態如何,取決于各子系統的運行狀況,只有當各子系統的運行達到高效、靈活、協調時,會計繼續教育整體才能處于良性狀態。以下對三個子系統的結構特征與運行機制做一分析。
一、會計繼續教育管理子系統
會計繼續教育管理子系統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它包括管理機構的設置、管理人員的配備、管理的立法、管理權限實施的手段與途徑、對管理行為的監督等。在會計繼續教育的整個系統中,該系統處于主導地位,對教學系統和科研系統起著決定作用。就其自身而言,其運行路徑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管理系統必須適應社會經濟環境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遵循會計繼續教育自身的運動規律。因此,要把握管理系統的運行機制,必須從這兩方面入手。
(一)社會經濟環境對會計繼續教育管理系統的影響分析
不同的社會經濟環境為會計繼續教育管理系統的運行提供了不同的平臺。首先,經濟基礎的不同決定了各國對會計繼續教育的投入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在那些經濟發達的國家或地區,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對會計繼續教育都相當重視,在會計繼續教育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雄厚的經濟實力成為會計繼續教育管理系統順利運行的強大后盾;而在那些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的國家或地區,政府或民間用于會計繼續教育管理方面的支出無論絕對量還是相對量,均無法與經濟發達的國家或地區相比,造成這些國家或地區會計繼續教育管理系統不夠完善且不規范。其次,經濟體制的差異導致了各國會計繼續教育管理的方式有所區別。在實行自由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如美國、英國你拿大等,崇尚自由市場經濟,政府介入的范圍嚴格限定在那些市場失靈的地方,因此,會計繼續教育的管理主體主要是一些民間機構,如會計職業組織、協會、高等院校、企業等;在實行社會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國家如德國、法國、日本等,政府在很大程序上參與會計人員的管理,形成政府與民間共同管理會計繼續教育的格局;而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國家如我國,政府積極介入市場經濟的各個方面,包括會計繼續教育領域,形成該體制下會計繼續教育的管理主體主要是政府部門。再者,制度創新的差異性誘發各國會計繼續教育管理內容的不一致性。在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荷蘭等,長期以來非常重視會計繼續教育,并通過一系列制度創新予以保證,至今已形成較為完善的會計繼續教育管理制度體系。這一體系涉及的范圍很廣,從培訓的組織與服務、培訓的質量控制、對學員學習效果的確認與評估、培訓時間、培訓方式、審核等都有非常詳細的規定,從而從制度建設上保證了會計繼續教育管理的順利開展;而在廣大發展中國家,會計繼續教育在近幾年才開始受到重視,這樣,相關的法規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會計繼續教育制度體系不夠健全。
(二)會計繼續教育自身運動規律
第一,會計繼續教育的多樣性。這主要表現在會計繼續教育的目的、職能、內容、形式等方面。首先,各國對會計繼續教育目的的理解存在著一定的分歧。從哲學角度考察會計繼續教育的目的,可以分為:人文主義學派認為會計繼續教育的目的是追求精神解放;進步主義學派強調了解現今社會,以實用為目的;要素主義學派認為會計繼續教育的目的是發展個人,使其成為適應社會、力爭自我實現、充分發揮作用的人;哲學分析學派則認為會計繼續教育的目的就是傳遞知識,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多方面的知識,發展理性能力,學習道德價值。上述種種觀點從不同角度強調了會計繼續教育的目的,均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適用性。其次,會計繼續教育的職能具有多樣性。在當今社會,對于從事會計或相關工作的人士來說,會計繼續教育具有補充職業教育、延長學校教育、進修提高教育以及發展個性教育等多方面的職能。再者,會計繼續教育內容的廣泛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就會計繼續教育的內容而言,有針對不同學習對象的會計繼續教育,例如初級、中級以及高級會計人員教育等,有針對不同學習內容的會計繼續教育,例如對會計法的學習、對具體會計準則的學習、對會計職稱和職業考試指定教材的學習等;就會計繼續教育的形式而言,有正規教育、開放教育、遠程教育以及短期培訓之分。
第二,會計繼續教育的動態性。會計繼續教育打破了阻隔在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無形障礙,直接溝通了會計教育界與會計實務界的聯系。其教學內容與會計實踐聯系密切,并要不斷適應社會、個人的各種不同需求,信息反饋及時,內容更新迅速。這就使會計繼續教育始終處于動態之中,它的教育對象是流動的,教學內容是變化的。
第三,會計繼續教育的結構社會化。這種社會化表現在:一是教學對象具有普及性。會計繼續教育的教學對象為廣大會計人員以及企業其他管理人員,其所處行業、領域覆蓋了整個社會,具有極強的普及性。二是管理主體具有社會性。在大多數國家或地區,會計繼續教育的管理主體包括政府、民間兩個方面,每一主體內部又各自有一套自上而下完整的分級管理機構,由這些相互聯系又相互分工的管理機構共同構成會計繼續教育的管理網絡。三是教學主體具有廣泛性。教學主體包括會計職業團體、政府部門、企業單位、社會力量、高等學校等,公私并存,種類繁多。
(三)會計繼續教育管理系統運行機制分析
社會經濟環境對會計繼續教育的制約作用以及會計繼續教育自身多樣性、動態性和社會化的特點,決定了會計繼續教育管理的復雜性。作為社會有機整體的一部分,會計繼續教育管理系統從體制結構到運行機制應具有宏觀調控的功能;基于會計繼續教育自身的規律,會計繼續教育的管理還應具有開放、多元、協調和靈活的特點。這樣,會計繼續教育管理的原則可以概括為宏觀調控、微觀搞活。
宏觀如何調控、微觀如何搞活,如何確定二者的結合點、接觸面,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我們不能孤立地談論會計繼續教育的管理問題,而必須將其放置于特定的社會經濟環境背景之下來研究。宏觀上由誰來調控,是政府還是民間,如何調控?微觀上如何搞活,是否僅僅依靠市場機制來調節?宏觀與微觀如何協調、銜接?對這些問題的考慮都離不開對具體國情的分析。就宏觀調控來說,存在著民間主導、政府主導以及政府與民間共同管理三種模式。選擇哪一種模式,必須結合本國會計繼續教育的歷史傳統、現實狀況。以我國為例,由于政府掌握著會計人員的技術資格認可權、從業資格審核權等,這樣由政府組織會計繼續教育活動應是最有效率的選擇。就微觀搞活來說,也有市場調節和計劃控制兩種模式。市場調節是指由會計人員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從而形成優勝劣汰機制的模式;計劃控制是指由政府制定一定標準選擇指定培訓機構的模式。其中前者業已成為各國管理會計繼續教育的主導模式,這與會計繼續教育生源多變、目標多元、方式靈活的特征相吻合。但會計繼續教育畢竟是一種準公共物品,絕不能完全市場化,準確地確定宏觀層面與微觀層面的結合點便顯得十分重要。我們認為,該結合點應體現在制度建設方面,特別是對會計繼續教育質量評估體系的構建上。
二、會計繼續教育教學子系統
會計繼續教育的教學子系統處于會計繼續教育系統的主體地位,也是一個具有內在邏輯結構的完整系統,它包括教學主體、教學對象、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的考核與評估等。與會計學歷教育相比,會計繼續教育的教學特點和教學原則有著顯著的差異性。
(-)教學特點
第一,學員學習的特點。(1)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會計人員(以及其他管理人員等,下同)是以獨立的方式、主動的態度參與會計繼續教育活動的。他(她)愿意而且有能力判斷自己的學習需要,從而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目標,并選擇相應的學習方法與途徑。在這一系列活動中,他(她)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指導與幫助,而絕不是強制性的命令與約束。這種“自我”意識和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獨立性與主動性,使會計繼續教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教學對象與教學主體應該是平等、互助的關系。(2)會計人員豐富多彩、個性化的經驗,成為他們參與整個學習活動的基礎和前提。每個人根據自己以往的職業、學習等方面的經驗,對學習目的、內容、效果等做出分析和判斷,減少學員學習的盲目性、隨意性,從而可以極大地提高學員的學習效果。
第二,教學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會計繼續教育主體的教學職能要比學歷教育中教師所承擔的職能復雜。它主要包括:(l)傳授知識。這是會計繼續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的基本職能。他們要把會計學科發展的新知識、會計制度變遷的新問題及時、準確、有效地傳授給學員,這包括選擇教學內容、編寫教材、授課等一系列具體教學活動。(2)提供咨詢。這是會計繼續教育教學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的一種特殊職能。會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具體問題,當他們走進課堂進行學習時,自然期望能夠從教師那里得到幫助,如果教師能夠結合有關理論就他們提出的問題給予分析,則會形成學員、教師雙方共同受益的雙贏局面。
(二)教學原則
第一,市場化原則。它是指會計繼續教育的教學要滿足社會和個人的需要。會計繼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為社會發展服務。它直接面向廣大的會計人員,具有直接性和有效性。因此,會計繼續教育的教學在指導思想上不能照搬會計學歷教育的模式,而應以社會和個人的需求為出發點,急社會、個人之所急,教社會個人之所需,使會計繼續教育直接有效為社會服務,使會計繼續教育的社會福利實現最大化。因此,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環節應具有靈活、多樣和開放的特點,具有根據社會和個人的需求的變化,隨時調節、不斷整合的功能。
第二,自主性原則。它是指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會計人員,激發和引導會計人員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幫助式教學和自我學習,使會計人員的學習態度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最大限度地調動會計人員學習的積極性。會計人員的自我意識、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是會計繼續教育教學中寶貴的積極因素,會計繼續教育工作者應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提高會計繼續教育的效率。
第三,全面發展原則。它是指會計繼續教育的教學應使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結合,技能教育與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前已述及,會計繼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人的素質由多方面組成,它包括智力、技能、文化水平。意志、責任心。道德感等。會計繼續教育不僅應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還應盡可能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全面發展的另一層含義是會計繼續教育不僅應教會學員教材中的知識,更重要地是教會學員學習的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會計繼續教育科研子系統
會計繼續教育的科研子系統是會計繼續教育系統中的重要輔助支持系統,它主要包括科研機構的設置、科研經費的籌集與使用、課題的選題立項、課題的開發、對課題成果的質量評估等方面,這里我們重點探討一下科研系統的特點及其運行機制。
(一)科研系統的特點
第一,研究內容的專一性。作為會計繼續教育的科研系統,其主要宗旨在于為會計繼續教育第一線服務,因此,其研究內容必須圍繞會計繼續教育這一命題而展開。諸如研究會計繼續教育的功能、歷史、發展現狀。發展趨勢、方式、方法、管理模式、產業化問題、信息技術對會計繼續教育傳統方式、方法的沖擊等。
第二,研究手段的多樣性。在進行會計繼續教育研究時,可以大膽地借鑒社會科學一切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盡可能做到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統一。為了提高會計繼續教育研究的適用性和說服力,應廣泛采用實地調研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
(二)科研系統的運行機制
會計繼續教育科研系統的運行機制是指課題的選題立項、課題的開發研究、對課題成果的質量評估、科研活動的組織管理等一系列環節的有機結合和有效運轉。首先,課題的選題要突出會計繼續教育的主題,體現現實性和科學性,重點圍繞當前會計繼續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來展開研究。課題的選題來源有兩種渠道:一是國家或地方政府主管部門或民間協會所公開的選題,由于這類選題一般經過科學的充分論證,因此其研究價值相對較高;二是研究者自身經過廣泛實地調查、詢證,并對所收集到的信息借助一定的數學模型進行科學地篩選,最終所確定的選題,這類課題一般具有十分明顯的針對性,因而同樣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不過由于受研究者研究視野、樣本采集等局限性的制約,其研究價值相對較低。其次,課題開發是科研系統運行的中心環節。要保證課題開發得以順利實現,提高課題開發的成功率,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人員保證。必須成立一支結構合理。搭配得當的研究隊伍,并對研究人員進行科學的分工。二是方法保證。要實現研究內容的創新,選擇正確的研究方法十分必要。因此,研究隊伍應就本研究擬采用的研究方法進行廣泛地討論,并盡可能細化,提出每一部分應該采用的研究方法。三是經費保證。要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充足的經費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對于籌集到的經費,研究者應對其使用途徑作出合理規劃。最后,課題成果的質量評估是科研系統運行的跳躍性環節,是科研能否轉化為成果的關鍵所在。針對不同的課題,可以采用不同的評估辦法。為了保證評估的公正性,科研管理機構一定要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的評估制度,就評估的各個環節如專家的資格條件、答辯程序、投票程序等作出明確的規定。
【關鍵詞】 護理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護理人員的自身素養如何跟上時代的腳步?這是我們急需探索的一個課題。從實際來看,護理人員知識面偏窄、能力不足等問題越來越突出。這與目前的繼續教育的方式單一、內容單調等有關,說明其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就如何對護理人員進行繼續教育進行了較長時期的實踐與探索,現報告如下。
1 繼續教育的必要性
1.1 缺乏系統的學習 護理人員原有的知識已陳舊化,在日益更新的護理方式、新技術、新藥品、新手術等面前,顯得束手無棗,無能為力。因而護理人員急需充電,用新的知識來解決不斷遇到的新問題。
1.2 護理科技的日益進步 當今已是21世紀初,正是世界總體科技大幅度發展的階段。護理科技的發展同樣一日千里,由此而生發的護理理論層出不窮。如果不抓緊學習,終將被淘汰出局。
1.3 護理成果的不斷涌現 縱觀國內外護理界,研究成果疊出,其中不乏優秀者。如何將這些成果推廣,并在實踐中運用?首先要對它們進行研讀、吸收,然后應用,做到資源共享。
1.4 護理經驗的總結 護理人員自己的經驗教訓需要在理論指導下總結,每位護理人員走過了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護理之路,有經驗也有教訓。要將它們進行總結,必須借助于全面而不斷充實更新的護理理論,因而必須進行系統學習。
2 繼續教育的方式
2.1 學歷性進修 這是普遍采用的進修方式,目的是通過此種進修,將基礎知識學深學透,同時將護理學歷提高到大學本科或專科。但應清醒地看到學歷性進修只是一個方面。完成了學歷性進修不等于要把學習束之高閣,而必須參加其它方式的繼續教育學習。
2.2 非學歷性進修 這主要指各類短期培訓班、研討班等。非學歷性進修相比學歷性進修最大的特點有這么幾個:一是專題性,短期培訓不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只能圍繞一個專題展開;二是速效性,短期培訓往往以突擊培訓的方式,時間短,效果顯著。我們應該重視這種非學歷性的學習,可以把它作為學歷性進修的補充與延伸。
2.3 專題研究 這是目前護理人員比較忽略的方面,這源于認識上的偏差,認為專題研究只是科學研究人員與專家的事,不屬于自己的范疇。殊不知,護理人員進行專題研究有著其他人所沒有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她們處于長期的實踐之中,天天都遇到新的問題,天天又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這就是專題研究的厚實基礎。專題研究需要護理人員在實踐中發現課題,然后學習理論,將理論用之于實踐,進行課題的研究活動,最后得出結論,并將課題成果推廣。這既是一種相當見效的繼續學習教育方式,又將學習、工作和科研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
2.4 講座性學習 講座性學習分2個方面???聽別人的講座與自己作講座。聽專家的講座,這是一種知識的吸收,這是極為有效的學習形式。自己作講座是自己的經驗、成果等知識的輸出,不僅使其資源為大家共享,而且由于準備一個講座,自己必須把自己的護理經驗、見解等在理論高度上進行總結,也屬于主動進行繼續教育學習的過程。當然護理人員作講座可以根據適用范圍,合理安排聽眾。
2.5 科室性學習 因醫院的專業性很強,故科室性的學習十分必要,也有條件??剖覍W習應定期進行,除值班人員外,其余人員應全部參加,主講人員可以請醫生或年資高有經驗的護理人員,也可以請在某些方面有專長的其他人員, 還可以根據自己科室的需要進行安排。同時可以閱讀護理雜志,了解最新的護理動態。
3 繼續教育的管理
3.1 建立檔案 建立繼續教育的檔案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進行此類管理的有效措施。在科室中要記載每次學習的內容,護理人員參加學習的次數與時間,有條件者可以讓護士在簽名冊上簽名。在醫院組織的學習中,同樣應有記載。外出的繼續教育應有學習體會或回來后組織有關護理人員學習,這樣能起到督促學習的作用。繼續教育檔案可作為護士年度考核、晉升的必備資料。
3.2 定期檢查 在規定的期限內(季度、半年或一年)對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要進行檢查并予以總結。應把檢查的情況記錄在案備查。沒有完成繼續教育的通知其本人,督促其完成。
3.3 獎懲措施 在繼續教育中規定獎懲制度、落實獎懲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這樣能保持繼續學習的長效及有序進行。對積極參加學習的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根據醫院的具體情況,可給予精神獎勵或物質獎勵;對于參加不夠認真者,予以適當的批評;對于長期不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又無特殊原因的,予以適當的處理。
4 討論
總而言之,對護理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并使其逐漸深化,是建設一支高素質、高質量、高水平的一流護理隊伍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進行繼續教育的過程中,還會遇到除本文所述以外的許多問題,如本職工作和繼續學習在時間上產生矛盾、參加繼續學習者基礎不一、繼續學習如何循序漸進等,只要我們做到方式多樣化,內容通俗化,教材銜接緊密,理論能為實踐所用,同時做到時間巧安排,管理人性化,措施有力,獎懲得當,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事業一定會取得豐碩成果。
論文關鍵詞:民辦高校 繼續教育 新思考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對民辦高校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的必要性與迫切性,提出了對民辦高校專職教師的繼續教育應本著按需培訓的市場化原則,采用多樣、靈活的專業化培訓模式,實現教師、學校、培訓系統的合理組合,以達到最佳培訓效果的思考和對策。
一、我國民辦高等學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一)終身教育與學習型社會的要求1994年首屆全球終身學會提出:“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概念”,應開展終身學習,不斷地開發人的潛能,以適應21世紀的社會需要。終身教育的思想要求師資培訓貫穿教師的整個職業生涯。在職培訓“不應當是隨意安排的時斷時續的活動,而應當是持續不斷的、持之以恒的經常性工作?!彪S著彼得·圣吉的學習型組織理論在企業、政府機構等各種組織管理過程中取得成功,整個社會都在向學習型發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走向學習型組織將成為學校組織的必然選擇。與企業組織相比,學校更能體現學習型組織的特征。這是因為,其一,學校教育活動更能體現現代管理以人為本的宗旨。學校領導人的管理活動、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等等,其對象都是活生生的人,尤其是作為教育對象的學生,其身心發展特征決定了他們正處于生命發展的特殊階段,需要有成人的關心、引導,以便逐步完成其社會化進程。其二,與企業組織的活動相比,學校教育活動更能體現出學習的意義與價值。在學校教育環境中,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是以學習為前提的。學生活動的學習本質自不待言,就教師本身來說,在今天這樣一個以知識的生產、配置、消費為基礎的社會里,教師自身的繼續教育與持續學習顯得格外重要?!敖o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古訓已不再適應社會發展對教師的要求,當代教師的理念是“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成為一條常流常新的小溪?!睆?0世紀中葉教師在職培訓受到重視開始,其目的已由幫助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達標方向逐漸轉為進一步幫助教師獲得專業的發展。這也要求民辦高校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必須發揚不斷求知的精神,最大限度地開發自身的潛能。
(二)教師職業生涯理論使民辦高校教師接受繼續教育成為必需師成長有周期性特點,不同的成長階段面臨不同的問題和需求,同一教師群體中也并存著處于不同職業成長期的教師。國外對教師職業生涯過程作過初步研究:一是適應期(1—3年),主要是新任教師,他們一方面對復雜的課堂教學感到無所適從,急切希望獲得實用的教學技能;另一方面也因初為人師而興奮不已。二是穩定期(4—7年),他們逐漸適應了課堂教學,并可根據實際教育情景以及自己的個性特征探索自己的教學風格。此時的教師對教師職業較為投入,情緒較為定。三是試驗期(8—23年),也稱為重新評價期,被認為是職業危險期。此時教師開始埋怨教師職業缺乏挑戰性而不滿于現狀,大膽進行教改試驗、批評學校組織管理中的弊端等。四是平靜和保守期(23—31年),長期的教育工作使之成為資深老教師,他們所擁有的教育經驗和技巧使之對教師工作充滿自信,同時也失去專業發展的熱情和精力。五是退出教職(31—39年),即教師職業生涯的終結。對民辦高校教師隊伍來說,處于教師職業生涯各階段的教師都有,每一階段和年齡層次的教師都存在不同的教育需求。年輕階段的教師需要提高教學技能和經驗,中間階段的教師尋求突破和創新,年老階段的教師需要知識的更新和信息的傳遞,這一切都離不開針對個體差異所提供的教育機會和條件,都需要通過專業培訓和繼續教育來不斷充實與提高。
(三)民辦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成敗是民辦高校能否在競爭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隨著國內教育市場進一步開放,民辦學校所面臨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民辦學校主要面臨三種競爭所帶來的巨大壓力:
1.與公辦學校的競爭。公辦學校在數量上、辦學積累上??癸L險能力上都比民辦學校具有明顯優勢。它們相對較低的收費和背靠政府的招牌,將在生源競爭和師資競爭等方面給民辦學校帶來巨大壓力。
2.民辦學校自身之間的競爭。新頒布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允許民辦學校的投資人取得合理回報,保障民辦學校師生與公辦學校師生享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和權益,這些將吸引更多的人投資興辦民辦學校。由于我國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的原因,教育市場上很快就會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這會導致未來幾年內民辦學校對適齡生源的爭奪將更趨激烈。
3.與外資辦學的競爭。日前,國務院正式頒布了《境外機構合作辦學條例》,該條例的頒布將再一次掀起境外機構與國內教育機構開展各種形式辦學合作的高潮。境外辦學的存在將在國內生源和財源方面與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展開激烈爭奪,尤其會對高收費民辦學校產生巨大沖擊。歸根結底,競爭是人才——教師隊伍的競爭。繼續教育成功與否是提高教師競爭力的關鍵,是民辦高校能否在競爭中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建立民辦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專業化模式
(一)民辦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應遵循按需培訓的市場化原則進入21世紀的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辦學機制和實際操作中,已經呈現出愈來愈鮮明的市場化傾向。民辦高校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已經表現為一種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密切聯系。被人們稱為”雙刃劍”的市場,已經成了推動和制約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第一要素。民辦高校要想不斷發展壯大,就要培養出人才市場上最需要的人才。要培養出人才市場上最需要的人才,就要有能培養出這種人才的教師。要做到這一點,民辦高校必須首先把好“人口關”,從源頭上提高教師素質,保證教師質量。由于民辦高校競爭力有限,所以教師質量難以與公辦院校相比。因此,民辦高校更應按照市場規律辦事,根據自己的需要,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繼續教育。民辦高校對教師的繼續教育應與其發展規劃、目標、定位、特色等實際需要相掛鉤。例如注重培養“雙師型”教師,使教師不但具有理論水平,還有實際應用能力。如果一個商務英語教師既可以在授課時扮演教師的角色,又可以在學生需要實踐時扮演管理者或者客戶的角色,這樣培養出的學生一定會比傳統模式下培養出的學生更具市場競爭力。又如如果學生的專業是英語教育,就業去向是中小學英語教師,那么授課教師就應該受到相關的培訓,在授課時針對中小學實際需要安排授課內容,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能和實踐技巧。再比如對于中外合作去向的學生,學校就應對授課教師進行合作國家文化、對接大學情況、相關專業國外課程設置等各方面的培訓,使教師在授課時做到有的放矢,使學生未出國門就已知己知彼、成竹在胸。而如果學校要想進一步提高辦學層次,對教師的學歷層次、研究水平的繼續教育就必不可少了??傊?,民辦院校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質量是惟一的生命線,人才是成功的奠基石,遵循按需培訓的市場化教師繼續教育原則是百年大計。
(二)民辦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主要模式筆者認為,校本培訓與校外培訓相結合、實地進修與遠程教育相結合是民辦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較好的專業化模式。針對不同的教師群體可以采取如下不同的措施:
1.校本培訓
所謂校本培訓是指以在職教師任職學校為基地,依托學校的現有資源,以解決教師教學中經常性教學問題為主的教育模式。校本培訓理由在于,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面臨著大量的經常性問題,這些問題不能積累起來一次性解決,需要即時處理;另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復雜性使每個學校和課堂都不可避免地要出現自己的問題。這些問題只有有關的教師最能夠診斷出來,只有當有關的教師參與了整個過程,并一致同意問題的診斷和解決問題的辦法,真正有效的變革才能成為可能。教師必須認識到其所在學校自身存在的豐富的教育資源,把教師個體積累的良好經驗聚合起來,在自主學習與自我發展的基礎上,發揮教師群體的價值。校本培訓主要有正式培訓和非正式培訓兩種具體方式。正式培訓是通過高校、地方教育機構參與的有目的、有計劃與有組織的較為規范的培訓。如英國謝費爾德大學教育系提出培訓在職教師的六階段模式。包括:確認階段,由專職培訓人員確定教師的需求;談判階段,由教師和教師培訓機構進行就具體問題協商,選擇最適宜的學習時間、地點、內容與方法;協議階段,主要是確定談判的結果;實施階段,主要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結束階段,主要是總結以往成績與不足。非正式培訓是最經常的校本學習方式,如對新任教師和專職教師,可以進行“導師帶教”的培訓方法。導師可選擇課程教學水平較高的中老年教師或外聘優秀教師,讓他們與青年教師組成對子對其傳幫帶,這種方式對速青年教師的成長很有幫助。而對缺乏新思想、新觀念的中老年教師,可通過教科研、協會團體活動、學術報告、專題講座等形式,加強信息交流,更新教育觀念。還有在崗自我培訓、開展教改試驗活動、教學評優、教學技能競賽等都是進行間接培訓的渠道。
2.校外進修
校外進修是一種目標明確、規范、正式、投入較多的培訓形式,它主要針對民辦高校中的骨干教師群體進行學歷性或研究性的系統學習,以期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和各種素質。這種培訓的主要方式有:一是參加研究生水平的在職進修,以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和理論水平;二是在企事業單位進行長期的生活體驗型進修,以拓寬教師的知識面,提高教師的實際教學操作技能;三是參加各種類別的研修班、短訓班、專題講座、講習班等。這種形式具有培訓容量大、信息密度大、計劃性強等特點,較適用于新教師培訓、各類職務培訓、骨干教師培訓等。四是校際交流和國內外考察。組織本校教師赴名校聽名師課,與名校教師座談研討,各民辦學?;ヅ山處煹?,是有效提高教師自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的學習方式。通過國內外考察總結經驗,探討規律,也是提高民辦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活動。
3.遠程教育
現代化遠距離教育是現代繼續教育的新途徑。主要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大眾媒體來進行。這一途徑不受教學雙方時間、場所、距離等限制,具有靈活性強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可重復性等特點。開展遠程教育是建立完善的、大眾化的終身教育體系的必由之路。對民辦高校教師來說,遠程教育可以滿足他們自主性學習、多樣化學習、個性化學習、研究性學習的需要,可以通過網絡調用電子課件、電子教案,可以隨時瀏覽、復習學習內容,達到最佳學習效果。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教育設施較好的民辦學校和接受能力強的中青年教師。
(三)實現教師、學校、培訓系統合理結合,達到最佳培訓效果作為一個系統過程,民辦高校教師的繼續教育活動主要涉及到三個重要方面,即培訓者(培訓單位)、受訓者(民辦高校教師)、受訓者工作單位(民辦高校)。三者是相互聯系,互相配合的一個整體,只有協調好三方面的關系,達到三位一體的合理組合,才會收到最佳的培訓效果。
1.受訓者——民辦高校教師
作為繼續教育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觀念和態度對培訓結果將產生直接的影響。除了年齡、性別、學歷結構和個體素質的差異,教師在培訓動機、需求上的不同是培訓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培訓動機上,有的教師為追求自我實現,有的是由于評職、競爭等外在壓力,有的是從眾心理等。事實上,用外在壓力的方式使教師參訓與教師自主自愿進修的效果具有明顯差異。教師的主體意識很強,如果沒有參加培訓的需要或這種需要很弱時,效果就不會很好。所以在對教師進行培訓前,學校應調查教師實際需要,制定詳細的計劃,真正實現“以人為本”,使受訓者能夠更加關注自身需求,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個適當的學習形式和途徑。
2.培訓者——培訓單位
培訓單位與受訓教師問是教育上的供求關系,供者所供能滿足求者所需,求者所需能為供者所知,是實現供求平衡的前提。因此,培訓單位對培訓的多元分析尤為重要,包括培訓對象分析、培訓目標分析、培訓內容分析、培訓條件分析等。民辦高校新任教師培訓、骨干培訓、學歷進修、素歷提高等不同的培訓層次各有其培訓目標,每項具體目標對培訓課程和內容又有不同規定和要求,培訓單位要在對受訓者和選送單位的需求信息進行了解的基礎上“對癥下藥”,特別是針對民辦學校教師的特點,制定出有效性、實用性強的教學大綱和培訓計劃,設計出個性化、針對性強的培訓形式,同時調集到一批教育教學效果好、技術力量雄厚的師資培訓隊伍和與其相配合的管理能力強、責任心強的干部管理隊伍,提供良好的培訓環境和條件,實現培訓效應的最大化。
3.受訓者工作單位——民辦高校
學校應在認真分析自身實際需要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實際和條件,了解培訓機構情況,剖析受訓教師情況,幫助教師對培訓單位提出的培訓形式進行選擇。學校在培訓中的角色和任務,一是提供經費支持,使教師參加培訓不存在資金障礙。二是盡量保證經濟便捷。即提供的培訓途徑是受訓教師和學校在人、財、物、時間等方面的投入都是最經濟、便捷的,能在最短時間里取得最佳的培訓效果。